课件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08 16:16:22

课件设计特点

课件设计特点篇1

关键词: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教学;效果

Study on automobile specialty body design multimedia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ng Yu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multimedia edu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vehicle body design cours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ted forward the reform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approach. On this basis, designed the vehicle body design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vehicle body design multimedia courseware meets the current body design teaching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courseware is a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ool,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i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flect good.

Key words: vehicle body design; multimedia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促进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和发展[1]。多媒体教学方式可综合运用多项信息,极大地改进了黑板加粉笔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2],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具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高校汽车专业开设的众多课程中,车身设计课程以其与众不同的行业背景和教学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重视。目前,国内汽车车身设计整体实力较弱,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而车身在汽车行业中经济效益最高,可挖掘潜力很大,行业现实和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突出了高校车身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车身技术涉及面广,与国家历史文化特色紧密交织,与发动机、底盘技术相比独具特点,甚至大相径庭,教学难度更高,也对高校车身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车身技术对带动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工业水平发展和提高的龙头作用,也决定了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要求

车身技术在汽车领域中是相对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在车身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应特别注意传统基本理论与现代车身技术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车身技术的特点,提倡加强课外阅读,了解现代车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这就对车身设计课堂教学的启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在车身设计课程的教学领域,国内外有关车身的教材及系统性的学习参考资料普遍较少。目前,车身技术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学习,且车身技术涉及面广,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传统教学方式对车身设计过程难以表达清楚,学生感性认识较为缺乏,也导致单纯依靠教材和挂图很难讲解清楚,而高校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虽然明知实习教学环节重要,但往往由于多种原因不能或不便安排,因而车身设计课堂教学难度很大,这就对车身设计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车身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教材的相对滞后矛盾突出,这就要求车身设计的课堂教学不能唯教材是从,需要对已有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和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应力求紧跟车身技术的发展前沿。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图、文、声、像、动画、视频的有机结合,可以着力表现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达的内容,展示现场观察不清楚的细节,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画面,使课堂教学直观易懂,易于接受和理解,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增加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因而,在车身设计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育软件可以有效地适应上述要求,弥补目前条件下车身设计教学条件的不足。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车身设计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努力将抽象难懂的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先后采用了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从最初的课堂板书绘图、挂图,到使用光学投影仪放映自制的幻灯片,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已经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尤其针对上述要求进行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

2.1 制作要求和课程改革目标

由于车身设计课程涉及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造型艺术及美学、用户心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而目前高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都是工科专业范畴,学生单一学科基础知识同车身设计多学科融合教学特点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与其相关的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课外讲座等配套教学手段由于各种原因严重不足,进一步导致车身设计课程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无法满足目前车身设计行业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造型艺术及美学等学科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挖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潜力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因而,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研究应同课程的教学特点相适应,按上述要求,不断深入课程教学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长,努力弥补汽车专业单一知识背景下车身设计课程教学的不足,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相关的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课外讲座不能开展的情况下,能够在多媒体软件上有所体现。

2.2 制作工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应具备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极大的共享性。在众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中,微软Office系列组件之一的PPT编辑多媒体的功能比较强大,内置了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展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易于表现教师的授课风格,其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多种格式的外部文件,且支持IE浏览器,优点显而易见,能够满足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制作要求。同时,由于Office软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使用PPT制作的课件在使用时一般也不需要进行打包等处理,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从制作角度考虑也易于掌握与使用,便于制作者集中精力精选课件内容,挖掘课件内涵。因此,采用PPT软件进行车身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可行的。

2.3 制作内容及步骤

车身设计课程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车身概论、车身设计方法、车身总布置设计、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车身造型设计、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车身表面及空间曲梁绘制、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车身部件结构设计等。

根据上述内容的不同特点,对车身概论、车身设计方法、车身总布置设计等章节内容。由于相对枯燥,且学生对车身总布置、车身油泥模型制作、样车试制与实验、车身主模型制造过程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深入生产企业参观实习的条件不具备时,应加强视频和图片的搜集整理,特别是汽车生产企业的介绍视频,来自生产一线的工程师讲座视频,应增加数量,注重素材的整合美化,力求生动,使课程内容易于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汽车空气动力性能等章节涉及人体工程学与空气动力学两个新的学科领域,与一般高校汽车专业学生熟知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因而汽车专业学生此类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课件制作时的重点工作应以相关知识体系的补充完善为主。

而车身造型设计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还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还要考虑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等等。由于所涉及知识面很广,与一般高校汽车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内容缺乏联系,汽车专业学生这一类的基础知识普遍较为缺乏,因而课件制作时的重点工作是搜集整理相关的艺术素材,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车身表面及空间曲梁绘制、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车身部件结构设计等章节内容,工作重点是使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特别是同计算机的应用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计算机进行汽车造型、空气动力学分析,以及用计算机对车身进行有限元分析,使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确定了车身设计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课件的制作工作细分为4个模块,可分别进行,即总体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提炼,素材的收集与再加工,课件表达形式设计[3]。

其中总体方案设计主要是流程设计、界面设计,封面制作、目录制作和正文制作,车身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安排好目录主题的显示方式,建立信息间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确定信息间的交叉链接关系,着重体现教学内容在车身设计一般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内容提炼时,不仅要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提取出来,还需要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要条理清晰,重点和难点要进一步细化且要有足够的篇幅,以期在教学上做到基本概念认真教,重点内容重点教,难点内容轻松教,着重克服和改善车辆工程专业教师授课时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不足。

素材的收集与再加工,要利用网络、光盘等渠道获取素材,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对素材进行取舍和整理,使用相应的制作处理工具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素材既要注重表现必要的基本内容,又要根据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强部分薄弱内容,课件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考虑课程内容的特点,加强素材的启发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弥补车身设计相关专业,特别是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技术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课件表达形式在设计上要力求生动活泼,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表达形式,如在文字上添加动作,设置图片出现的先后次序,展示图片出现的动画效果,并可随时调用相应的Flas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对于讲座视频素材最好能进行剪辑处理,分段加标题,以突出主题。课件表达形式设计最终目的是实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因而片面追求课件的外观,过多使用偏离主题的视频、音频材料,对课件界面作过分的渲染,都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4]。

最后一步是对课件的细致测试,特别是教学现场的应用测试,考虑到不同多媒体教室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不同,应将课件拿到各多媒体教室进行细致完整的测试,在测试中发现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使之最终趋于完善。

车身设计多媒体课件按上述步骤进行制作,依据课程改革目标改进提高,经过努力,可以通过车身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车身设计课堂教学直观易懂,易于接受和理解,弥补目前车身设计相关课程设计、教学实习、课外讲座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车身设计的兴趣,更好地适应车身设计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使用效果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研究项目的预期成果是制作完成车身设计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投入使用以改善教学效果,主要用于我校汽车专业教学,还可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受益面不仅包含我校一本、二本的本科教学,还可涵盖三本相关专业及课程的教学,覆盖面较广。

本课件在车身设计教学中的使用获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2)内容丰富,表现力强,对教材上很多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表达更加形象、清晰、准确,并能够预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细致的设计,结合教师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直观易懂、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教材内容的补充着重体现了现代汽车车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弥补了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不足。

4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特色与创新

车身设计多媒体教育软件研究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以多元化的技术方法与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车身设计涉及知识面广,需要多个学科领域基础知识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特点体现充分。

(2)以图、文、声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活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较好地解决了车身设计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更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不拘泥于课件制作的一般形式,注重内容,结合实际,以视频、音频素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因自身条件限制,不能或不便安排车身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4)针对汽车车身行业发展较快,课程涉及知识面广,部分章节篇幅不足,内容与普通工学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差异较大等特点,扩充并修改完善了教材的原有内容。

(5)课件操作简便,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课程内容的表现力丰富。

5 结束语

汽车车身技术是汽车技术中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具有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特点,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必要,而一些高校因自身条件限制不能或不便安排,在进行多媒体教育软件研制时,着重考虑了上述因素。在车身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与教师讲解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车身设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更好的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声的有机结合弥补了感性认识的不足,有效避免了车身设计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和呆板,有利于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 范素琴,赵丽芳,赵树国.如何提高高校多媒体教育效果[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61-64.

[2] 金燕,魏雪,郑一筠.对高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2-15.

[3] 黄爱云.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J].甘肃科技,2010,26(2):194-197.

课件设计特点篇2

关键词: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课程群;课程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21-02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对于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是针对软件企业开发岗位技术型人才发展需求,而实施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与改革实践。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不仅对于教学实践中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软件企业开发岗位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推进软件企业的发展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主要结合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建设情况,对于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的具体建设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意义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对于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也是现阶段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于高等院校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学课程的优化设置以及教学课程改革深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课程群建设对于避免教学活动中课程设置之间的独立性,有利加强教学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高等院校相同专业之间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课程群建设有利于相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对于教学课程的独立性特点有很大程度上的弱化,注重以课程群内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开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提升教学活动质量,有利于专业目标的培养以及实现。

Java相关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以及就业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中,计算机专业的Java相关技术人才也是软件企业人才发展中的重要需求点。因此,在高等院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的建设对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践改革推进以及对于软件企业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java课程群主要包含有与java课程相关所有课程科目,而随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中的java课程数量以及内容也不断的增加,因此,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java课程群的建设时,将所有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进行有效的组织,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对于学生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等能力的培养,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高等院校进行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java课程群一般包含有java语言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网页开发技术、计算机java技能实习、计算机java项目实训等六门课程科目,在实际的教学计划中设置有600多节课时。因此,在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的建设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java课程群教授课时情况,注重对于学生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并随着课时计划完成的情况,最终实现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培养出符合软件企业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需求的人才,适应软件企业人才市场发展需求。

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内容

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就是针对软件企业java软件开发人才市场需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对于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从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技术所需人才的培养模式设计、对于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课程的优化整合以及建立符合java课程群特色的教材体系三方面入手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课程群的建设。

(一)计算机java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在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课程群建设中,进行java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围绕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软件开发技术为主,进行软件企业需要的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技术人才培养。因此,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以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软件开发技术所需人才为主的计算机java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在进行以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设计中,首先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技术相关的课程体系。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java课程群主要包括与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技术相关的六门课程内容,这六门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java课程群,但是在这六门课程之间又有自己的独立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任务,在这样的联系下,组成了java课程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java课程群之间不同的java课程技术都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知识部分,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紧密的教学实践设计模式实施,最终实现对于软件企业java软件开发技术所需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在进行以软件企业计算机java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对于教学实践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在进行以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中,进行java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符合软件企业java软件开发技术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软件企业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教学实践,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应该对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紧密联系进行注意。高等院校的java课程群中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计算机网页开发技术课程,还有计算机javaEE课程在实践教学开展中都是偏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在进行实际教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一些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知识的教授;而对于java课程群中的计算机java技能实习等注重计算机java技术实践的课程内容的教授中,应注意应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设计工作项目任务来进行课程知识的教授,从而实现对于软件企业java软件开发技术所需人才的培养任务。最后在进行软件企业java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一些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丰富有趣课外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机java技术的综合能力。

(二)进行计算机java课程群知识内容的优化整合

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中,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所包含课程项目通常是由多门课程组合而成,java课程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知识结构联系,但是不同的java课程之间的知识点与培养目标有不同,为了实现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应注意对于计算机java课程群中的知识点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对于学生计算机java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技术所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计算机java课程群知识点内容的优化整合应该结合软件企业对于计算机java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来进行计算机java课程群知识点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培养出软件企业发展市场所需人才。一般情况下,对于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技术所需人才的培养主要从学生对于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关键知识点以及重要知识点、必要知识点的掌握三个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知识点掌握阶段完成,来实现对于软件企业java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具有计算机java课程群特点的教材体系

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同教材体系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也有不同。因此,对于面向软件企业计算机java技术开发人才的教学培养中,建立具有计算机java课程群特点的教材体系是整个计算机java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具有计算机java课程群特点的教材体系建立过程中,有过对于经典计算机java技术教材引进引用的先例,但是对于计算机java课程群教学应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中仍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课程群建设中,对于建立具有计算机java课程群特点的教学教材体系应注意对于一些具有先进性的计算机java课程教材知识内容的吸取,并注意结合学校的教育以及教学特点,从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软件开发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进行具有计算机java课程群特点的教学教材体系的建立与设计,来吸引学生对于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的学习兴趣,注意对学生计算机java软件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以满足软件企业开发岗位java软件技术的人才需求。

三、结束语

总之,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是针对软件企业计算机java技术人才需求的一种教学改革,进行java课程群建设不仅对于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软件企业开发岗位计算机java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满足,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在进行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过程,应注意结合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与高等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从java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上做好相关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满足软件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娄钧,姜仲.面向软件企业开发岗位的Java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2.

[2]张哲,陈桂生.在Java语言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8.

[3]冯雅洁,李巍.基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高职Java实践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技术,2012,2.

[4]周运.Java EE框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2,2.

[5]李晓明.“软件技术”专业(Java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0,30.

[6]张达敏,陈言君.优化J2EE代码编写提高软件性能[J].贵州科学,2009,2.

[7]陈海山,文登敏.面向服务的远程方法调用中间件设计和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1.

[8]陈振,杨成群,龙仙爱,王淑佩.对国内软件企业岗位设置与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要求的调查[J].企业家天地,2008,4.

课件设计特点篇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课件把抽象转化为直观。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而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运用课件体现数学的严密性。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体现,我们可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课件可以表现问题本质。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课件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三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每一位学生在“三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课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7.运用课件演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初中数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知识点很多,这里仅举一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制作成动画,突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量变是如何引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让学生领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点与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8.运用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制作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要素,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要注意课件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诊断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提供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创建多种学习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步骤有:

1.课件目标分析。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2.教学设计。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课件系统分析。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

4.教学单元的设计。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5.脚本设计。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6.课件制作的实现。课件制作的实现分为素材准备制作和整体课件的制作两个阶段。根据脚本的要求,必须对课件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和制作,可以在现有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制作。根据脚本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课件开放工具,完成整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课件使用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编程语言、课件著作工具和积件系统。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运行速度快的课件,具有开发灵活、功能强大等优质,但由于编程语言没有广泛集成多媒体的特征,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课件著作工具是指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工具,具有制作方便、设计简便和可靠性强的特点,但在结构上受统一限制的影响,导致课件的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受到局限。积件系统是创作人员利用现有的积件库,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脚本的要求从积件库中选取所需的积件,或制作新的积件,其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但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积件库,目前已有积件系统面市了。

7.调试评价。在课件的制作工作完成后,使用课件前一定要对课件进行调试,以保证课件的正确运行。评价是对课件的课程计划和课件的教学设计、教学单元设计、目标以及教育价值进行审核,判断是否都已达到要求,这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否成功的标尺。因此,评价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在制作初中数学课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具备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正确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利用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使学生的运算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几何体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件设计特点篇4

    关键词:公安特色;信息安全;学科建设

    中国刑警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是伴随着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普及和提高,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的形势下,于2002年2月26日申办成功的,成为继武汉大学后的第二批获批的信息安全专业,也是公安系统第一个具有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院校。2002年7月开始招收学生,目前该专业已招收六届本科生,2006年7月首批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二学位学生已经毕业,2007年7月第二届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就业率为100%。用人单位无论是网警还是刑警反馈的信息都表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办案能力强,业务全面,上手快。

    目前我们的信息安全专业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为主干,以刑侦和法律为两翼的学科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计划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教学科研办案紧密结合,具有相当规模效应的特色专业。2007年被学院推荐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样的结果得益于我们制定了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1 特色的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之初,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也走过了一段弯路。我们把培养合格的网络警察作为培养目标,而教学计划主要是在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参考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而制定的。经过大家的冷静思考我们认为,搞计算机专业我们和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比没有优势,做以密码学为核心课程的信息安全专业我们和地方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相比也没有优势。网络警察出口面太窄,而且目前网络警察主要从地方高校引进计算机和法律专业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从竞争角度也没有优势,这样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大刑侦平台上,培养掌握计算机犯罪侦查理论与技能,能熟练进行涉计算机案件的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的刑事警察。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刑警学院的专业优势,而且学生毕业分配出口广泛,到网警部门他们具有懂刑事办案、懂法律的优势,到刑警部门他们有计算机专业特色,懂涉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方法的优势。为所培养的学生受社会欢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教育理念上,我们占据了优势。有了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才会有合理的教学计划。

    2 特色的教学计划

    2004年,计算机犯罪侦查系对信息安全专业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新计划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把“宽出口、实战型”作为教学质量控制的标准;把“点线面体”(主干课程是点、其前导后继构成线、主干课程线之间构成面、专业方向间构成体)作为讨论计划的过程控制,使新教学计划专家组的讨论意见空前的一致。这一教学计划也得到实战部门的好评,他们只听了教学计划就已经开始“订购”两年后的学生了。

    该教学计划,把培养学生作为“大学生”、“警察”、“计算机专业人员”、“刑警”和“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模块进行设计。

    “大学生”模块,这是教育部规定的所有大学工学本科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集合。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概论、军事理论等课程。

    “警察”模块,这是作为警察必须学习的课程。如,公安学概论、擒拿格斗、射击、犯罪心理学、犯罪情报学、公安应用写作、逻辑学等课程。

    “计算机专业人员”模块,本着教学性大学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这一目标,根据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适当减少原理性课程门数或学时,增加应用性强的课程的设置,特别要强调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因为在计算机犯罪案件现场勘查时,如果不知道所遇到的文件类型和基本含义,会极大影响案件侦查的成功,也会丢掉很多线索。在教学计划中,我们先后共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等多门语言课程。但在强调语言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能代表计算机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功底。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课程。

    “刑警”模块,该模块是学生作为一名刑警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我们把刑侦的专业主干课程均纳入了该模块。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证据学、犯罪现场勘查、刑事案件侦查、预审学、查缉战术、侦查措施、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治安案件查处等课程。

    “计算机案件侦查和取证人员”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人员所需要的知识。如,信息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含密码学) 、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计算机恶意代码原理与识别、常见操作系统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规、信息卡技术与安全等课程。

    该教学计划以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法律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电子物证检验技术为重点,以刑事案件办理为特色的实用型教学计划。培养即懂传统刑事案件的办理,又具有涉计算机案件办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特色的课程建设思路

    为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出刑警学院特色,我们将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划分为独有课、特色课和共享课。

    独有课就是我们学院有,其他院校没有或非常薄弱的,如“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计算机司法检验学”和“计算机恶意代码原理与识别”等课程;特色课就是其他院校有,我们学院有特点的课程;共享课就是计算机及法律相关的课程,各院校开设的内容基本类似。

    对各类课程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思路。对共享课和特色课中的非特色部分,向重点大学靠拢,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派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到在这些课程方面全国领先的重点大学学习,听一轮课,从中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实验设备、实验方式等内容;特色课中的特色在于我们比地方大学有与公安实战联系密切的优势,比其他公安院校有刑警学院在刑侦和刑技方面的优势。要把握好以公安需要、应用办案为教学出发点,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总体方向;而独有课是我们专业的拳头,要加大力量,选精兵强将,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划分成课程攻关小组,甚至不惜重金聘请专家来共同搞好。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是刚刚兴起的专业,一些教师还没有进入角色,新课多,专业性强,任务量大,因此,提出“以课程建设促学科发展,全体动员,学生参与,加快发展”的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划分成课程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到重点大学进修加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到公安实战部门锻炼和听专业系的课程,了解公安一线需要,并学习涉计算机案件的办案方法。遇到难点形成科研课题,与各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攻关。再将办案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以课程建设促教学、科研和办案的发展,即实现了学科发展的目标。

    由于教师数量少,工作任务重,有许多入门操作阶段的工作,以学生参与科研的模式,充分调动在校生特别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已经在毕业论文和志愿者学生中进行了较成功的尝试)。在学生中成立“信息安全俱乐部”,教师为之提供理论和实战需要方面的指导,并提供适当的上机条件,让他们学会使用现有大量信息安全方面的软件,然后以讲座或交流的方式给全院师生讲解。这样不仅使教师摆脱了大量基础操作软件的调试,也极大地调动和提高了全体警院学生办理涉计算机犯罪案件的意识和能力。

    为保证教学质量,所有新开课程上课前,课程组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共同讨论,提出意见。在信息安全专业正式讲授前如果条件允许要在全院进行讲座或选修课,这样一轮教学过后专业教学就会较为成型。

    4 特色的实验室建设

    根据我院信息安全专业以计算机犯罪侦查、电子物证检验和网络监察与监控为方向的特点,我们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和全国公安院校第一个“网络攻防实验室”。

    “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采用与公安实战无缝对接的思想,即公安实战单位用什么设备我们就学什么设备。这样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上手快的特点得以保障。这里不仅包括计算机取证专用机、还包括各种取证平台和取证软件。如图1所示。

    “网络攻防实验室”重点解决在涉网案件中,网络痕迹的搜索以及网络监控、网络攻防技术演练等需要的实验室条件。该实验室不仅有核心交换机、路由器,还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无线网络环境。单机上的主机与虚拟机、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和小组间的攻防演练均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

    这两个特色实验室的建成为专业课教学、为科研和办案提供了物质保证。

    5 特色的教学科研办案模式

    我们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办案工作。办案工作不仅有教师定期到公安实战部门参与办案执法,还有远程咨询,更有利用现有的电子取证实验室对实战部门送来的案件进行检验的工作。我们24人的教师系队伍中,具有电子物证检验资格的教师就有15人。每年办理案件的鉴定数十起。通过办案可以了解最新案件动态信息,可以了解案件办理的过程和经验,为专业课教学和科学研究获得了很多实战素材。把这些鲜活的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贴近实战,为办案能力强提供了原理的保障。

课件设计特点篇5

>> 基于Intel架构的网络课件开发 基于网络的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网络教学模式下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策略 化工原理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 网络课件的开发设计探析 网络课件的开发与设计 浅析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 基于Flash 8平台的医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网络课件的开发 基于Web的网络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网络课件的开发方法与实现过程 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功能架构和开发技术研究 基于二次开发的城市网络监控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化开发应用探讨 基于网络技术开发《机械设计》课件的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CAI课件制作工具模型开发研究 基于网络协同化的课件资源建设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MVC架构的Web应用开发 基于开源的Web开发架构 基于Intel Realsense技术的感知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语文《失街亭》

②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以上课件均能由学习者控制演示以及鼠标操作,真实科学,学生可以反复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和规律的掌握。基本上能将课堂的内容反映到课件上,学生通过这些课件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所提供的资源对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三者大致上都能达到网络课件的一些基本要求,不过也有各自的区别。在①中,教师提供了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学生能了解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另外,该课件中也提供了一些讨论性题目,学生根据参考内容按要求在网上聊天室上相互探讨,发表各自的观点,由于课文内容较多,教师对教材进行部分处理,提供较多的参考性内容。另外,在页面上还提供了一些拓展知识,这样可以让一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了解更多其它的知识。不过也有一些缺陷,比如课外知识上仅提供搜索引擎,这样学生搜索内容较难。在②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的课外知识点与课文相结合,这些知识点能直接给出详细内容的链接,这点非常重要。另外,教师也根据课堂需要提供了评价量规表,学生根据自己课堂所得给出客观评价。在③中,作者根据理科的特点,提供了一些直观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内容,得出自己结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总的来说,这些课件能脱理原来教师控制的课件形式,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面向Internet的网络课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程能否正常地开展起来。目前虽然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课件已经用于具体的网络课程教学,但从上述实例发现,全面利用以上开发策略来设计的网络课件还是不多见的,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在“练习与评价和在线交流”。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课件交由学生就万事大吉,把以前由教师操作转换成网页就交给学生,一定要注意引导。由于文章讨论的网络课件既要扮演教师角色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与学并重型课件,在“双主模式”教学理论指导下多种开发策略相结合来进行网络课件的设计是最为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马红亮.网络课件的概念及特征[D].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

[2] 何克抗.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课件脚本设计[C].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999.

[3] 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8(4).

课件设计特点篇6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教学效果;微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69-02

一、《软件设计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问题

(一)课程特点

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设计模式已成为软件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设计的原理,通过三大类模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系统架构分析设计能力,加深对面向对象思想的理解,并能开发出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的软件。

(二)课程教学问题

在我校西南石油大学的授课过程中,采用《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大话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实训教程》这些经典教程和参考书、并提供了全套电子课件及16学时的上机学时。但是设计模式课程具有抽象、较难理解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实验操作较少,学生边思考边动手的机会少。学生缺少设计程序思想和项目开发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感到设计模式课程的内容抽象枯燥难懂、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不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三)原因分析

传统《软件设计模式》的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来主宰课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低于教师的要求,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低于老师的预期。而课后学生有不懂的知识点,虽然可以通过老师答疑进行解答,但是答疑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大面积解决学生的疑惑。因为不能对教学场景重现,因而课堂未听懂的问题很难自我解决。

二、《软件设计模式》微课设计

(一)微课的意义

微课程是简化的、细分的一系列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教研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电子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的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按照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学习,这样既可做到查缺补漏,又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所以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比传统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件设计模式微课教学组织

微课程属于互联网学习下的一种知识表达形式,由于微课程容易使知识碎片化,因此它必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系统内才能真的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所以针对微课本身特点,需要分析《软件设计模式》教材,剖析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针对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微课设计,能突出软件设计模式的重难点;一个微课就应该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知识点。下图为《软件设计模式》核心内容,微课教学体系应针对5个部分来实现。

(三)微课教学内容设计

软件设计模式微课教学内容划分后根据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及前后衔接关系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要以学习目标为主线,突破难点,强调重点要注意把握好各章节与前后章节的关联关系,相应章节的内容选择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掌握真理的精神力量。

比如在创建型模式教学设计中,既可以将“女娲造人”、“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等传统经典故事与之联系,又可以将“小米工厂”、“苹果手机”等现代元素与之结合,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行为型模式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故事将策略模式、命令模式与之结合,加深学生对模式的理解。

(四)微课视频的录制

微课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上课的形式和内容录制成课件进行播放,它不但涉及视频制作的各种技术、技巧,教师在微课制作中既是导演,也是表演者,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也是一种艺术的展现。在收集相关资料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准备软件设计模式微课的教学、ppt的设计、录制脚本的设计。录制软件设计模式课程中重要的十五种代表模式的微视频。

(五)微课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设计模式教学中一直都是缺失的,学生没有主动预习新课的习惯,在软件设计模式微课授课中要求学生提前对微课进行学习。在课中,教师围绕微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并且根据微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解析,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课后,学生对于没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相关的微课,以查漏补缺,巩固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知识。

三、《软件设计模式》课程微课教学效果

软件设计模式精心组织微课的内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让学生们逐渐学会自觉寻找新的知识点,克服被动学习的坏习惯,有效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习热情和考试效果明显好转,考试及格率显著提高,考核成绩达到良好的人数明显增多。

结论

怎样培养高质量的软件设计人才,一直是软件工程类教育的难题。在软件设计模式微课课程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短小有趣的微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微课中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主题鲜明,有特色,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通过微课能够讲清理论强化课程实验、实践环节等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课件设计特点篇7

    构建软件设计系列课程群构成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计算思维、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与实现和系统分析能力四个基本要素,关键是提高计算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一两门孤立的语言或算法课程无法完成,这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组合相关的系列课程构成相应的教学和实践系统,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深入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需要经过知识的积累、程序设计课程学习、软件开发实践等不同的环节,也就是要经历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和开发应用三个阶段[2]。通过贯穿大学四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程序设计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和开发应用的不同阶段都能够很好地达到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养成程序设计能力。因此,依据程序设计能力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规律,我们应选择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有着关键作用的课程组成软件设计类课程群,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可由以下课程组成。1)启蒙入门阶段: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2)发展提高阶段: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等。3)开发应用阶段: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实践、医学信息学、信息系统设计、医学图象处理等。建设课程群的目的是把原本相对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前后课程互相呼应,逐步深化,把学生引入门。在课程群内涵建设中,按“点—线—面—体”的思路构建课程群框架,即以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为基础,把程序设计类主干课程串成前后有机衔接的教学“线”,在课程群的“面”上构建课内外相关的任务驱动学习激励机制,最终形成软件设计课程群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化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框架[4]。在具体实践中,从分析课程群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入手,从知识点内涵、教学要求、教学策略以及与前驱知识点和后续知识点关系等多个维度建立课程群中课程的知识架构的点、线关系,进而形成相关课程知识点前驱、后续知识点互相融合汇聚的知识面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达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定位正确、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建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BlendingLearning)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机整合,根据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和开发应用不同阶段教学特点,围绕程序设计能力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能力”的递进培养目标,从混合式学习课程导入机制、多元化的程序设计课程活动组织策略、课内外学习支持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教学环节,从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开发应用不同阶段组织开展混合式学习[5-7]。2.1启蒙入门阶段从程序设计能力入门训练入手,其重点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程序设计启蒙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等;教学围绕基本知识点训练编程思路、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入门;教学活动组织中侧重于以班集体为单位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结合程序设计竞赛、课程设计、大作业等开展课外编程学习;建立BB平台、开发上线ZCMUOJ(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Onlinejudge:浙江中医药大学在线编译)系统,使之成为程序设计阶段课外学习平台,把师生面对面及借助网络和BB平台的辅导相结合,通过检查平时程序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和程序代码数量和质量,以及期末的现场程序设计实验考试,进行学习成绩综合评价。2.2发展提高阶段发展提高阶段重点在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研究从程序设计到软件设计能力培养。本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课程有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等;该阶段的教学侧重在程序设计的综合性、整体性素养培养,综合相关课程设计任务,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重点围绕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开展实践,强调团队分工与协作;以小组协作方式为主,根据各课程知识间的依赖特性从课程群的角度组织开展课程设计与假期实践;同时,强化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StudioTeamSystem、Eclipse等),版本控制工具(如CVS等)等协同开发环境的应用;教师的角色也随之从“教”师变为“导”师,提供实践思路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小组成员协作学习、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教学评价侧重于程序开发、文档撰写、软件评测、团队协作等多个角度,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式综合考量。2.3开发应用阶段开发应用阶段重点在系统分析、开发能力培养,软件团队合作开发训练,基于常用团队协作软件开发平台的软件开发训练。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特别是我校医学领域信息开发的优势,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开展跨学科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开发实践。该阶段课程群主要课程有医学信息学、信息系统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实践、医学数字图象处理等;该阶段以项目实训、企业实践为主,重点围绕医学信息工程软件开发、网络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等以及软件测试等多种角色开展教学;以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开展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和科研项目开发,并与相关卫生信息化企业合作开展企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医院信息化项目研发;由相关教师组成导师组,以客户经理、项目经理等角色给予项目团队方向、思路、策略的指导,教师参与并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等相关资源共同研究解决完善相关问题;通过项目答辩的形式检查实训成果。

    3以任务驱动的课内外程序设计推进机制

    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课外程序设计学习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为此,我们主要采取程序设计类课程布置的课外大作业、课程设计任务以及参与教师实际科研项目开发等多种途径来驱动学生的课外参与程序设计能力训练,同时建立多种形式的验收讲评和评价激励机制,任务驱动与激励机制的结合是引导学生课外开展程序设计一种有效措施[8]。3.1启蒙入门阶段以程序设计竞赛为抓手在低年级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启蒙入门阶段,以实施课外程序设计竞赛为抓手,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与训练入手,根据程序设计能力的教学规律,建立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课外程序设计训练和竞赛为主的学习激励机制;设计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ZCMUOJ系统,使之成为学生参与程序设计的主要学习支持平台。为了吸引同学参与课外程序设计,我们建立了周赛、月赛、学期比赛以及单挑赛等多种形式的程序设计竞赛机制,刺激学生的参与兴趣。平均每周组织一次程序设计周赛,每月组织一次个人单挑赛和团体月赛,每学年分别组织学院比赛和学校比赛,参与人员覆盖了计算机专业一二年级70%学生。以程序设计竞赛为主要抓手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使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明显提高,低年级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编程难度和代码数量明显提高,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明显上升,特别是在ACM比赛中,我校2011年浙江省ACM程序设计竞赛中获铜奖三项;2011年4月,我校在ACM-ICPC亚洲赛区晋级赛福州站比赛中获铜奖1项,学校排名25位;在2011年9月第36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大连站比赛中获铜奖1项。3.2发展提高阶段以课程设计为抓手大二和大三学生已初步掌握程序设计基础,需要提高发展程序设计能力,突出软件工程角度的软件工程化开发能力的培养。软件团队合作开发训练采用企业通用的集成开发环境和软件版本控制工具进行软件开发训练。此阶段主要采取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和二年级小学期的集中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实现程序设计。例如在“数据库开发”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学生开展课程设计,通过剖析数据库开发案例,详细展开需求分析、模型设计、程序设计、程序测试以及系统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实现方法,引导学生从单一程序设计到较为复杂的软件系统开发的过渡,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素养和软件开发能力。3.3开发应用阶段以项目开发为抓手大三和大四学生已经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础,但需要更多的实际项目开发实践,以便迅速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对此,我们采取课程教学中的模拟项目开发和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针对全体学生,在后续的医学信息学、信息系统设计等课程中开展模拟软件工程开发全过程的程序设计。例如在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中,把完成一个医院信息系统子模块设计开发作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任务,要求人人都参与项目开发,并且要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实现项目开发。以班级为单位,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模拟实际项目开发,分层管理,班级设立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和技术管理,3至4人为一组,设立项目组长,负责项目模块的开发,要求每组完成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软件测试四个文档,并且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参观调研,完善需求分析和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尝试对软件设计全过程,特别是软件开发团队的合作,这对提高同学们软件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课程设计成果考核评价中,我们让项目团队中每个人上台宣讲自己所做的工作、演示系统,学生代表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自2005年级至2008年级,共五届490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医学信息学课程设计,共完成22个门诊或住院子系统,100个子模块。同时,通过公开招募考试等形式,召集一些软件开发能力较强或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参加寒暑假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开发,并使之形成班级软件开发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带动整个班级的软件开发氛围。

    4结语

课件设计特点篇8

关键词:Illustrator 有效性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098-02

Illustrator是Adobe公司推出的矢量图形平面设计软件,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网页设计中应用广泛。从软件自身设计框架及结构来看,Illustrator最具特色的是图形图像处理及绘画功能,尤其是在大型设计项目中,利用其优越的设计精度与标准,人性化窗口设计模式,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软件之一。

1 Illustrator软件特点及功能

Illustrator平面设计软件与Photoshop一样,都拥有其自身设计特点。如在绘图工具设计上,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突出矢量绘图功能,便于对图形中的色彩、大小、方向、轮廓、位置等进行单独优化与设计。特别是钢笔工具,具有弹性选取“锚点”与“路径”功能,能够实现对矢量图形的动态绘制,同时在利用格线功能可以快速完成对位处理。在操作技能展示上,橡皮擦工具与其他工具的配合,可以实现直觉化处理。另外,以Creative Suite为主的创意软件套装,可以从满足插件功能,便于与Photoshop的无缝衔接。不同的是,Photoshop是图形处理软件,而Illustrator的优势是其矢量图形功能,利用矢量图形可以实现光滑的线条轮廓,灵活的缩放性可以任意变换、扭曲、增添色彩,而不会带来锯齿感;在文件大小上,矢量图形更加小巧,对存储空间占用小,成为设计师理想的绘图软件。

2 Illustrator软件课程教学定位

Illustrator软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作用承前启后,既要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还要突出必修课。从Illustrator软件教学重点构成来看,学生已经了解设计基础知识,通过对该软件的应用和实践,可以从商业设计、版面设计、招贴设计等方面融入设计案例和任务,突出学生对软件功能的运用,增强学生设计技能和水平。对于该课程教学上,要突出软件功能的特点及细节,引导学生从基础设计方法中,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通过软件基本应用技巧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快速掌握具体的功能和方法,增强实例设计熟练能力。在经典实例讲解环节,要注重理论与软件技巧的整合,特别是从Illustrator软件设计功能与专业化表现上,突出平面设计的制作效果。该课程实例教学与项目设计,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实践性,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能够从中锻炼基本设计能力,为后期的设计作业及走上岗位进行实际设计奠定基础。因此,在该课程教学思路上,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软件设计难点,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为胜任设计岗位,促进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3 对Illustrator软件进行有效性教学的方法运用

从课程教学有效性上来构建教学环境,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强调课程实施有效性。结合Illustrator软件特点,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突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上,要着力从软件功能及技巧的挖掘中来突出技法训练。

3.1 案例教学来强化技法训练,突出有效性

Illustrator案例教学主要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实例,从软件自身的功能及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软件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设计功能。由于Illustrator自身包含较多的工具和运用技巧,在实例教学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及课堂讨论等方式,能够实现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Illustrator软件教学定位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能够结合平面设计要求,从艺g设计理念上来运用和操作,增强艺术设计的表现力。因此,在Illustrator实例讲解与分析中,教师要对范例进行优化,突出教学实用性、代表性,特别是通过对部分操作的演示,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平面设计的强大功能。当然,对于具体的实操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来得到熟练应用。特别是对于Illustrator操作技法的学习,一要多训练,二要多实践,从中来归纳和总结经验,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素养。同时,在讲解实例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具体设计任务中,让学生从相互协调与配合中来提升。如在某地产企业宣传册设计案例中,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当前房产市场常见宣传册版面及特点,让学生从中来比较各自的特色。然后,让学生从Illustrator的功能学习中,通过不同的渐变工具、编辑工具、绘图工具来发挥自我想象,来突出房产宣传册的流行趋向。在学生合作探讨交流中,从商业策划思路来引入Illustrator软件设计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便于从案例材料的分析中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3.2 任务教学来突出设计能力,增强有效性

任务教学法就是将设计要求以任务方式,让学生从具体的任务完成中,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任务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尤其是根据学生自我实际,便于学生从中分析和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设置任务,而任务的规划与细化,需要突出趣味性,要能够让学生从任务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当学生对Illustrator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后,可以从任务设计上,来把握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并突出学生不同任务中获得相应技能。如在标志设计任务中,可以根据Illustrator工具面板来查找工具,运用相应的工具来完成修边、裁剪、合并等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要注重小组合作,特别是强调“教、学、做”的融合,突出小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如利用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并组织成员共同分解设计任务,通过组内沟通与协同,让学生从练习中相互帮助,从讨论中来碰撞思维、激发创意。

3.3 项目教学中来强调艺术设计实践能力

对于项目教学,往往是在学生掌握相应的软件设计及应用能力之后,利用具体的项目来贯穿不同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能够从项目教学中体验平面设计的具体环节。项目教学法在Illustrator中的应用,首先要明确软件设计需求,特别是与行业实际的结合,要强调项目的独立性,并让学生从中来完成项目任务。如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制作项目设计方案,明确各阶段项目任务,完成项目实施细节,并能够对最终项目进行展示等。项目教学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实施上,教师可以从平面设计领域进行不同模块的划分,如VI设计项目、包装设计项目等。通过对项目目标、项目设计中的问题,以及对Illustrator软件操作技巧、方法的运用上,来激活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从中来了解行业现状,增进对未来设计岗位的认知与体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行业财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