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25 09:11:40

课件设计

课件设计范文第1篇

1.课件结构。课件结构应采用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2.字、声、图的设计。

2.1 文字的设计。CAI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2.1.1 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1.2 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些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1.3 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2.1.4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列出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文字颜色/背景颜色:白色/蓝色、白色/黑色、白色/紫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

2.2 声音的设计。CAI软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CAI软件中应用较少。软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

2.2.1 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2.2 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2.2.3 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2.2.4 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2.3 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CAI软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

2.3.1 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3.2 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2.3.3 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最好设计重复播放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

3.注意事项。

3.1 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3.2 尽量加入人机交互练习。设计CAI软件时,适当加入人机交互方式下的练习,既可请同学上台操作回答,也可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操作。这样做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3 注意字、图、声的混合。例如,对于一些动画,由于其自身不带声音,设计时,应为动画配上适当的音乐或音响效果,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功能,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动画、闪烁等技术,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课件设计范文第2篇

传统的CAI课件系统是在单机上将全部教学内容,以编程的方式预置于课件中。学生学习时,教学过程是按课件规定的路径和内容展开的。由于缺乏必要的通信手段和智能特性,无法实现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和按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准备教案的因材施教教学。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人工智能在专家系统领域取得的成功,它们为CAI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认为CAI的发展方向在于网络化、智能化。

2ICAI的评价标准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ntelligence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ICAI)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1]:

①能自动生成各种问题与练习;

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情况选择与调整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③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动解决问题,生成解答;

④具有自然语言生成与理解能力,以便实现比较自由的教学问答系统以提高人机交互的主动性;

⑤对教学内容有解释咨询能力;

⑥能诊断学生错误,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⑦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⑧能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2]。

具备上述全部特征的ICAI系统是完美的,但实现是困难的。一般认为只要具备上列一个或几个特征,就可以称之为ICAI。

3实现技术

3.1Client/Server的实现

将用于教学的内容、刻画学生的认知模型所必需的数据资料保存在Server端。教师在教研室通过Client,负责实现对Server端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维护。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通过Client与Server相连,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学习结束后,学生客户端软件将依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其自动修改认知模型。督导人员在教务处通过Client与Server相连,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引导。

3.2认知模型的建立

ICAI强调要按学生不同的认知模型,为其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以实现个别化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受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的制约,目前还无法准确地建立出单个人的认知模型。

我们粗略地将学生的认知模型,按其不同的认知能力分成高、中、低三类。同一内容的教案也按高、中、低三中难度组织,分别提供给具有相应认知能力的同学学习使用。学生在学习完每节的教学内容后,系统将要求他回答一定数量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其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确定他的新认知模型。

3.3智能化教学过程的实现

我们借鉴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ICAI课件系统中的智能功能。在该系统中组织了相应的规则库、事实库(学习历史纪录库)和推理实现机制,如图1所示。下面对推理实现机制做简要的介绍。规则库由册、章、节、超文本教案地址、阀值及多个前提组成,反映对该节的学习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学习历史库由册、章、节、认知等级、已学次数组成,反映学生对该节的认知能力。规则库的内容由教师负责修改。学生的学习历史纪录,在库中按每个人一张表组织,其内容在每次学习之后,由学生客户端软件依据该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自动修改。推理过程由专用的推理模块,按规则库提供的规则与学生学习历史纪录库提供的事实做出判断。我们通过学生在每节教学内容学习完成之后,对所附习题回答的准确率,将其认知能力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并将这个结果保存在学生学习历史纪录库中。学生下一次使用该系统进行学习时,该系统会按其不同的认知能力,为他准备相应难度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这种对认知能力的衡量是动态的。若学生不想按系统默认的进度学,则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若所选内容已经学过,则根据其当时所获得的等级为他准备学习内容;否则将视规则库及学习历史纪录中的内容,判断其是否可学而定。例如:规则库中限定在学习第一章第一节之前不能学习第一章第二节,某生试图越过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第一章第二节时,系统会给出警告。为了使学生能在系统的控制下学习,无论是高、中、低难度的教案均是一节一个超文本文件,其中不含有链。

3.3.1阀值的给定

当学生完成对某一节的内容学习之后,回答系统提问所得的分数小于该节所具有的阀值时,系统并不会将该节标志为已学。所以该生下次登录时,系统将强制他对该节的内容进行重新学习。通常,那些在本学科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章节具有较高的阀值。下面给出评价某一节在本门课中的重要程度的方法:

Important(N)=IN(N)+OUT(N)

Important(N)——第N节(将全书中的节以流水形势编排号码)知识在本课程中的地位;IN(N)——本课程中,其余节知识中对第N节的知识有影响的个数之和;OUT(N)——本课程中,第N节知识影响其余节知识的个数之和。当对本课程中所有的Important(N)计算完成后,即可据此给出某一节的阀值。阀值Valve(N)以百份数形势表示,小于1且与Important(N)成正比。

设Right(N)表示某生在学习完第N节的知识后,回答系统所提问题的准确率。变量Ruler=1-Valve(N)。给定认知模型的修改规则如下:

IfRight(N)IfValve(N)≤Right(N)IfValve(N)+Ruler*(1/3)≤Right(N)IfValve(N)+Ruler*(2/3)≤Right(N)Then认知能力定为“高”

3.3.2系统的安全技术

由于ICAI会针对用户不同的认知模型(高、中、低)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以为确保对用户认知模型刻画的准确程度,要求学生在使用学生客户端软件时,需用自己的姓名和口令向系统登记。当验正该生是系统的合法用户后,将到学生资料库中读取相应的资料,送给ICAI的分析模块用以构建该生的认知模型,作为教学的依据。如不是系统的合法用户,将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注册,如实填写部分信息后成为系统的合法用户,并在学生资料库中为其分配一个缺省值,作为他第一次使用该系统时构建认知模型的依据。

用户初次登录时,口令即为用户名,登录成功后系统立即要求对当前缺省口令进行修改。以后,用户能对自己的口令做任意的修改。

3.3.3教学评价

我们用下述方法实现了对学生个人学习水平的评价。n:该系统用户的总人数;Xi:第i个学生的考试成绩。

定义:由定义知,S是学生整体成绩的标准差。Zi反映了第i个学生的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是标准差的几倍。用Zi来衡量考试成绩不会受考卷难度值的影响,比Xi更有说服力。因为标准分(Zi)是一种参考零点(平均分)位置固定、单位长度(标准差)一样的统计量。不同次测验的原始分数换算成标准分后,就可以做互相比较。如某生两次测验的成绩原始分数分别为:80、90,标准分分别为2.5、2。不能由第二次考试的原始分比第一次高而断定该生的学习进步了,正确的断言是:因为第二次考试的标准分比第一次低,所以该生学习成绩退步了。经验表明,标准分的数值一般在-3~+3间。当标准分数值为正时,表示其学习水平在团体水平值上;反之,则表明学习水平在团体之下。

4一个试验性系统

我们根据上述思想建立了一个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用于高等数学教学的ICAI试验系统。该系统的Server端采用SQLServer6.5组织管理“学生库”(用来存放学生资料、答题档案、学习历史纪录)和“知识库与规则库”(含问题库、试题库、规则库、通讯库与试卷备份库)。用于教学的教案被组织成超文本形势,由服务器上运行的WindowsNTServer的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管理。Client端采用VB5.0中文企业版作为开发平台。

课件设计范文第3篇

1 熟悉课件制作的流程和清楚

课件的构成

课件制作的流程可以分为6步,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设计实现测试及评价课堂应用。

1)确定教学目标: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知道课件要“做什么”。

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场景设计,确定课件的组织形式及结构。

3)教学场景设计:形成课件脚本,划分课件功能区,设计场景流程,并制作成课件略图。

4)实现:界面制作,实现场景、影片剪辑等对象,对特定功能编写ActionScript代码。

5)测试及评价:试用课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形成软件级的评价。

6)课堂应用:总结性评价,检验课件的实际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通常有特定的模式,类似的,课件也有相应的构成。按播放顺序分,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主要由序幕(封面)、主界面和片尾构成。序幕包括课题的展示,主界面基本由导航、控制栏和演示区组成。在Flash中,课件的构成是通过时间(时间轴)、空间(场景、层)来实现的,可以把序幕、主界面安排在不同的场景,然后通过场景跳转来实现内容的衔接。按课件素材分,课件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和动画等要素,课件的设计简言之就是把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作品。

根据课件的构成,制作课件略图,是这一阶段的成果。

2 素材的合理应用

简单来说,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就是以教学设计为依托,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堆叠。收集素材是个很耗时的工作,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搜集已有素材,二是自己制作。普通教师要有积累素材的习惯,构建自己的素材库,分类存放素材。Flash本身具有画图的功能,具有一定设计基础的教师可以用Flash提供的工具创建课件的界面。没法通过本地或网络找到素材的话,还可以直接用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直接获取。有些素材需要整理,可以结合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进行加工。

在Flash中,无论是图像、视频、音频,都是以元件的形式包括在库里的。Flash里的素材不应该是“一次性用品”,要做到能重复使用,甚至能形成课件设计的模板。创作者最好在库中组织好各种素材。如把相关的素材集中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素材的命名要有科学性,便于后期的维护和修改。

3 结合脚本,创设教学情景

脚本的编写是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往往被广大教师忽视。这里说的脚本,不是指程序设计的代码,而是课件设计中的说明性文字,用于表达教学的思路,描述课件的场景,包括课件描述的内容、界面布局、表现形式、视听效果等,起到组织课件教学的作用,相当于影视里的剧本。在课件的制作阶段,教师把既定的脚本转化为课件的实现。但是,不要把脚本与教案混淆,脚本不是指教学的过程,而是课件实现的过程,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有了优秀的脚本,制作教案时,创作者胸有成竹,有利于教学情景的创建。

运用课件教学决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演示,课件的内容来源于教材但应高于教材,因此,创设教学情景是课件制作的核心。课件实现演示、模拟、仿真,目的是实现抽象内容形象化。例如,设计化学课件应能模拟实验的场景,减少真实材料的损耗,增加安全系数;设计语文课件能把教学的意境融入课件当中,让学生触景生情;设计数学课件能把数字的变化、运算的过程直观地表达出来,达到揭示原理,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教学课件要融入探索式学习,有教学效果反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如课堂练习场景可以组织成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拖拉题,甚至可以组织成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总之,设计脚本,重点是突破教材,形成教学场景。这也是Flash的强项,Flash课件跟PPT课件相比,既可以做得更精美,而且非常适合于创建交互式的场景。

4 课件制作模块化

当前,尽管课件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多数优秀的课件仍然集中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比中。很多课件作品只是用于参赛,虽然作为参赛作品很优秀,但内容单一,扩展性差,工作量大,后期修改和维护困难,不利于课件的持续开发。课件制作模块化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4.1 运用影片剪辑创建模块

优秀的Flash课件时间轴简洁,层的设计合理,能较好地表现时空关系。失败的Flash课件没有规划,各种演示功能集中在主场景时间轴上,修改及维护十分困难。实际上,如果把部分内容集成到一个模块里,那么堆砌起来的课件可维护性就强很多。Flash具有创建元件的功能,元件包括图形、按钮、影片剪辑。其中图形是静态的元件,按钮用于交互,影片剪辑有独立的时间轴并可以独立播放,三者可以相互嵌套。课件创作者应充分运用影片剪辑创建教学模块的功能。例如,导航栏、教学区和控制栏都可以做成独立的影片剪辑。优点:1)可以复用,影片剪辑可以在同一课件内部多次使用,也可以添加到其他课件当中;2)可以动态载入,例如通过attachMovie函数,改变影片剪辑的内容,实现动态的效果。

4.2 创建swf模块

课件的内容较多,容易导致课件庞大,既难于修改和维护,又不利于模块的调用。在Flash中,可以通过swf模块化解决这个问题,即实现主模块+子模块的模式。主模块和子模块都是独立的swf文件,但主模块可以调用子模块。主模块实现课件的框架,子模块跟影片剪辑模块类似,实现单独的教学内容。当要修改教学内容时,只要修改子模块或者更换子模块文件即可。优点:1)动态载入,导入是外部的swf文件;2)修改简单,可以直接针对模块修改。

5 掌握基本的编程语句

Flash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功能非常强大,全面掌握的话需要学习编程的技术,对普通教师要求明显过高。其实,制作课件并不需要太多的编程。尽管有些效果用代码实现较快,但设计者也可以考虑用“笨”办法,直接用其他办法实现,绕过代码这道坎。当然,课件中经常用到的部分ActionScript语句(函数)还是要掌握的。

1)时间轴控制:

①“play();”,播放;

②“Stop();”,停止播放;

③“gotoAndPlay();”,跳转播放;

④“gotoAndStop();”,跳转并停止。

2)影片剪辑控制:

①“setProperty();”,设置属性;

②“startDrag();”,拖动目标;

③“stopDrag();”,停止拖动目标;

④“loadMovie();”,装入swf文件;

⑤“attatchMovie();”,装入影片剪辑实例;

⑥“hitTest();”,检测两个影片剪辑是否接触;

⑦“Mouse.hide();”,隐藏鼠标指针。

3)播放器控制:

①“fscommand(‘fullscreen’,

true);”,全屏;

②“fscommand(‘quit’);”,退出。

4)声音控制:

①“new Sound();”,创建声音对象;

②“attachSound();”,附加声音。

6 常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Flash课件存在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布局缺乏规划,色调、文字搭配不合理,界面不友好,缺乏美术功底,课件体现不出艺术性,等等。此外,缺乏评价跟踪过程,课件的质量除了要有作品评价之外,还要有实际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Flash课件的创作者需要熟练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生.基于Flash8平台的医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当代医药,2009(15):137-138.

[2]申闫春,曹莉,温转萍.基于面向对象层次模型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0):

189-191.

[3]陈萍,章战士,黄堪敬,徐越华.如何开发优秀的Flash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4-86.

[4]梁瑞仪,曾亦琦.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件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课件;目标;对象;素材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依托信息网络,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展示相对独立或完整的教学内容的应用软件。下面从教学的角度谈谈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对象的分析、素材的准备与制作、媒体著作工具的选择等。

1.明确教学目标

在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差异性,让每个参加学习的人都能够得到提高的可能。

2.分析教学对象

要取得教学的成功,无论基于何种学习理论进行设计,都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其中包括对学习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特征、学习风格、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结构,并建立学习者的档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以便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开展个性化教学。这样既扩大了教育规模,又能因材施教,真正把因材施教与扩大教育规模统一起来。

3.课件素材的准备与制作

网络多媒体课件需要呈现给学习者大量的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资源包括文字信息、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源。在设计文本字幕时,可采用逐字输入、逐行移入等形式出现。在颜色搭配上要让文字的色彩与背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可以突出字幕的内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效果。在网络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地运用图片和动画,不仅能增强课件的美感,还能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习者接受和理解。图片可以通过素材光盘、网络、扫描仪或通过 Photoshop 、 Coredraw 、 Windows 画图板等软件制作工具得到,动画可通过 Flash 、 3DMAX 等软件制作。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采用 JPG 、 GIF 、 SWF 等通过压缩的文件格式。在课件中有时会用到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考虑到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选材不宜过多,而且需要将它们压缩成流式文件,便于网络传输。

4.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如今各具特色的多媒体著作工具琳琅满目,如:洪图、 Authorware 、 Toolbook 、 PowerPoint 等。在选择这些工具时,要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还要考虑尽可能使课件轻型化,同时最好选择与网页兼容的软件工具。 Flash 是目前开发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较理想工具之一,与其他工具软件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用该软件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可以直接插入网页,文件小、下载快,同时交互性也比较好。有时设计课件仅用一种软件工具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多种软件工具同时使用。在选择工具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定,在目标和内容均能满足的情况下,还应考虑课件大小和开发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5.创设良好的交互性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意信息的交流,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与人际交互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自主控制教学进程,随机性很强,有利于学习者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在课件中要考虑到学习对象的不同层次和需求,为学习者精心设计多种学习方案和流程供其选择。另外,课件的交互界面设计要友好。在设计课件时,要考虑到学习者可能随时调整学习方案,为了方便切换界面,最好采用窗口与菜单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课件的开发将会使课件具有更加理想的交互性。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网络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境创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在教学设计中,要提供与学习主题内容相关的、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因此,在课件的情境创设方面应注意: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二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三是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真实,具有吸引力。因为真实的、富有创新的变化的课件不仅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拥有认知上的价值,而且让学生感到进入一种情境就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调动学生去探讨与发现新的问题。

2.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开发成Web模式

由于在网络多媒体课件中引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致使课件占用较大的磁盘空间,这就要求运行的计算机有较好的配置。如果将容量很大的课件直接放在网上运行,当前计算机网络带宽难以承受,运行速度将极慢,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而 WWW 能把各种媒体天衣无缝地集成起来,不仅提供图形界面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使用同样的图形界面与互联网上其他服务相连接。另外, Web 课件具有交互性和超链接等特点,更加符合人们联想学习思维。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既考虑各学科 Web 课件的整体性,又能照顾到各 Web 课件之间的关系。

3.课件要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修改性、可扩充性

课件是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软件,为此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新知识和新内容的扩充。

【参考文献】

[1]陈清.网络课件设计与制作[J].中华素质教育,2004(07).

[2]景建.计算机课件教学设计[J].郑州高专校报,2006

课件设计范文第5篇

【脚本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实践与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四季》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且力求做到如下四点。

1.利用课件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求知,刚导入课文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欣赏课文图片,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配乐,很快把学生带进了景色各异的四季,既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利用课件动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意境中去,在设计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把书中的语言文字转变为一个个动态画面,借助视听效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活课堂,使学生真切感受四季的美丽。通过对动画的欣赏,学生对四季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完整的感性认识。

进行各段教学时,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引导学生比较四季,抠重点字、词,朗读句子,从而领悟精彩所在。此外通过优美画面的展示,同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加之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把整个课堂带入了一个美的意境。

3.利用课件排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部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四季》课件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排难功能。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和“找朋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使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在课文各段的教学中,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让学生图文相结合,直观、形象地了解四个季节不同的特点,不需要教师讲解,疑难之处学生通过一看一读便明白了。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拓展学习”这一部分,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利用课件审美。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在“图片资料”部分,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出现一幅幅美丽的四季图,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同的美,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制作精美的课件本身就是美,在课件设计中,我结合《四季》一课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选择了颜色较鲜艳的黄色做主色,淡绿为背景色,以求达到整体上的美感。

此外,课件的制作本身就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可以利用课件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形成对知识的立体掌握。我在做本课课件时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思路展开,让课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体现出层递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西源圣雄希望小学)

课件设计范文第6篇

PowerPoint的制作直接影响到演讲效果,先来看一些平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文字过多,页面凌乱,没有主题。二是动画音效使用随意,没有很好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三是图片插入凌乱、字体字号乱用,没有真正起到图片引证的效果。演示文稿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笔者将对这三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 善于运用图示表达

很多演示文稿的文字过多,让观众厌烦。除了精简文字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图示表达。在PowerPoint 2010软件中,有一个工具叫Smart Art图形,是指将文本框和形状、线条利用Smart Art图形快速生成功能性较强的图形。Smart Art图形有列表、流程、循环、层次结构等类型。图示就是对文字的深加工和形象化展示,让事物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让演示文稿变得更具表现力。

图示的应用就是提取文字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并依据逻辑关系设计出恰当的图示。要想运用好图示,就必须对图示的基本表达类型有清晰的认识。例如,总分关系可以在树状图示中得到很好的展示,树状图示为文字较多或层级较多的文档提供了很好的呈现方式。

除了上述关系外,还有一些关系和过程也适合图示表达。制作者在应用Smart Art图示表达后,可以继续编辑,让美化后的图示更具魅力。

二、 设置自然、流畅的动画效果

动画效果之所以能为演示加分,是因为恰当的动画能起到很好的强调和引导作用。动画效果的设定不能随意,要与演示的目的相符。动画的种类很多,在制作PowerPoint时,需要掌握动画效果的添加和音频、视频的设置。PowerPoint中常用的动画效果有进入动画、退出动画等,其中包括出现、淡出、擦除、轮子等动画效果,还有强调动画,例如缩小、闪烁。相对于进入动画和强调动画,路径动画更能体现制作者的水平。路径动画的特点是能让对象按照任意路径平移。掌握了这些技巧,在添加动画效果时,制作者还需反复试验、细致调整,才能制作出自然的效果。

如果制作者还能掌握一些插件,就能将动画的扩展性表现出来,例如多帧循环动画可以通过PPschool插件轻松实现。

音频和视频可以看作特殊的动画效果。声音、解说、图示能形成一种多层面的立体效果,恰当的视听效果会使课件得到更好的呈现。

三、 设计清晰的版式

将设置好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合理、美观地放置在PowerPoint中,这就是排版过程。排版不仅能解决字体、字号大小不一,颜色搭配不协调造成的视觉混乱,更能有效、优美地传达信息。排版精良的PowerPoint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喜爱和接受。

PowerPoint版式设计的要点如下。第一,突出主要信息。抓住每一页最主要的信息,字体大小、颜色、插图内容等问题就都解决了。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必须清楚要告诉受众者什么,只有这样,排版才能主次分明,内容清晰。第二,风格一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要协调一致。颜色、字体、字号、背景、插图、标题应该有连贯性,插入的图片也要与整体风格一致。PowerPoint提供了处理图片的方法,可以使用设置透明色、柔化等命令让图片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要想成为PowerPoint制作高手,除了熟知设计技巧外,还要在平时多积累、思考和练习,这样才能在制作时游刃有余。教师如果勤于思考和练习,就一定能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

课件设计范文第7篇

开放设计原则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不同学校甚至是相同学校的同一门课程中,其教学具体内容、案例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每位教师都需要将自己体会深刻、适用于当前教学对象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课件中。设计制作课件较常规教学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若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将使多媒体教学更加方便。因此,开放性的多媒体课件更容易让教师对其进行自由地调整,生命力也更强。

动态交互原则演示型课件似乎不存在交互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点击鼠标,按预先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走即可,这是静态交互。静态交互远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动态交互,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灵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也都需要动态交互才有可能实现。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

1.适度运用原则多媒体课件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表现的内容。但课件满堂演示的情况,使学生难以把握课程重点,学习又回到了被动状态。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适度运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2.适量信息原则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甚至使听课的同学产生“累”的感觉。信息量太大造成教师的教学受到制约,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只能回避学生的临时问题,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淹没。在大信息量的制约下,有限的师生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性问答,对质疑性问题、创新性问题无法正视。显然,太大信息量有悖于创新教育的原则,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是艺术设计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3.有机结合原则是否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现效果最好,回答是否定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动画设计专业中,对于自然运动规律的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自然界中很难观察到的景象,加快学生理解自然运动规律的效率;而在原画创作课程中,大量内容涉及对某一造型的特点等进行创作,这些内容更适合教师在黑板上边做范画边讲解,让学生理解一个优秀的动画形象是如何从一张白纸中诞生的。由此可见,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涉及实践的环节,则更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就生动活泼,事半功倍。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启发式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表情、姿态、板书、演示、实物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能适应学生变化,督促学生学习,言传身教;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像、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宏观为微观,化微观为宏观,形象生动;创设情境,使理论学习中情境学习、问题辅助学习、激发兴趣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独立学习为群体合作学习,变复制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只有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是教师个体劳动色彩很浓的一项工作,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可能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认知背景等同样有不同的教学方案。目前针对艺术设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主要目的是辅助教学。但其远景目标应该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授型教学模式,给学习提供更大的主动性和乐趣。开放性的教学思路、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课件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件设计;有效课件;学习心理;感官刺激;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043

一、引言

课件连接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二者之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桥梁,设计有效的课件会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怎样设计出在使用中有效的课件,体现出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提升课堂上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这些都是英语一线教师所关注并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使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所以,课件这一载体所能表现出的设计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对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交流活动产生影响。

二、课件设计与学习心理

1. 问题

让学生分不清主次的五颜六色的文字的使用、优美的图片和刻意插入的视频,亦或是直接将课本文字展现于课件中等这些现象,是教师在英语课件设计、制作和使用等方面的不规范。这些在课件中不规范的使用会使学生的感官认知产生负荷,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实质:课件设计目的是:通过课件的使用,让学生能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教学意图,让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式进入学习者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反应,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刺激,对学生传递出有效的学习信息,借此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使教师的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学生的高效学习相结合,形成教学良性循环。所以,通过有效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感官接受。

对策:科学地选取和分配各个感官通道的信息量,可以减轻学生某一感官的认识工作量,避免感官疲劳现象的发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2. 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多媒体、电脑等多感官信息传输渠道,使得教师在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丰富的情境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实质: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情境,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在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去理解和吸收课堂上所传授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授课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课件,可以建立相对多感官的情景,相对于单调的课本知识,情景教学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记忆。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多感官媒介的选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对策: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加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以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易理解,并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视觉、听觉是感知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耳濡目染,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学习英语,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三、课件设计与感官刺激

1. 问题

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课件中使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进行多感官的刺激。

实质:感官媒体的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媒体渠道虽然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但复杂的信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如果课件中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性较低,则可能大幅降低媒体使用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感官媒体的使用原则应该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对于单一知识点不应过多地使用。

对策:课件要经济有效。

2. 问题

课件中采用单一形式的内容;各种媒体不同步。

质:强化是指在同时选用多种媒体时,一般会以一种媒体作为主要媒介,其他的则作为辅助形式,对主要媒介进行强化,从而使得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突出和明显。同步则是指有声媒体和无声媒体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时间上的一致,无声媒体同时也应尽可能保持空间上的同步。

对策:认知理论认为,就学生而言,不同的感官媒体会对其产生不懂的心理刺激。如在讲解“wedding”这个单词是,可以在显示文字的同时显示一张婚礼现场的照片,其中,文字为主要媒体,图片对文字则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此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单词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

四、课件设计与教学内容

1. 问题

课件缺乏真实的教学情景,内容与学生生活不符合。

实质:生动形象的事物更加具有感染力,学生可以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联系,学生更易接受,有利于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认知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策:课件要真实直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诸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模拟出真实的文化场景,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可感知的影响。

2. 问题

课件设计淡化了学生学习主题,超出学生学习认知能力,课堂缺乏趣味。

实质:新增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构建而成的。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都不一样,其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接受程度也会因人而异,所以课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

对策:教师在设计课件所要体现出的情境中,不但要以学习内容为中心,还要从多个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景,以使得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方式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师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除了要包含必要的教学内容,还应多添加一些趣味性、娱乐性的内容,避免英语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提高学生活跃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重视教学课件的合理应用。课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需要,才能保障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课件设计范文第9篇

摘要:在网络课件的设计中,导航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有效保证网络课程的质量,需要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航设计可以引导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导航的作用入手,介绍了导航设计的原则以及导航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导航设计;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这里我们说的“导航”是专指网络课件中的导航模块。网络课件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件的内容是以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进行信息的组织。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依序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信息组织形式,它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但是超媒体课件因信息结构复杂和信息量大,易产生迷失路径,增加不必要认知负载。因此在用节点和链组成的超媒体网络结构中,就需要导航模块,它可允许使用者非线性地自由浏览,赋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可以在各种教学信息之间跳转,既发挥超媒体的作用和特长,又便于学习者主动地、创新地进行学习,同时又可减少使用者的认知负荷。明确清晰的导航可以给学习者指明当前学习的路径、可以达到的信息领域及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导航就是网络课件中当学习者迷航时,通过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以此达到操作或学习的目标。

2导航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2.1导航的作用

如上所述,课件中导航设计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有效学习。从导航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导航模块的具体作用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 使学习者能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概况,产生整体性结构的概念;

(2) 让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在课件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3) 让学习者能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走过的路径,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路径;

(4) 让学习者能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以最佳的路径找到这些信息,也可预设浏览路径,减少学习者的探路时间。

(5) 让学习者使用课件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找到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

(6) 对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2网络课件导航的表现形式

网络课件的导航类型多样,有基于学习位置的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基于知识点的导航、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等类型,相应的,导航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目前网络课件导航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树状结构。在网络课件导航设计的目录结构设计中最为常用,比较形象直观。

(2) 下拉菜单。与树状结构相比能够节省页面空间,便于课件其他素材的布置。但是其直观程度没有树状结构明显,操作也不够方便。

(3) 列表框。主要用于对分类对象的导航,如章、节、知识点导航。它具有占用页面空间少、可以任意布置页面位置的优点,并且可以包含更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其表现的直观性弱于树状及下拉菜单。

(4) 动态页面。是一种基于数据搜索查询的导航,可以根据给定的关键词从数据库中搜索相应的导航内容。它主要应用于“关键词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以及“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中,方便学习者依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3导航设计的策略

在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中,通常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因此除了要求信息结构要设计合理之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也很高。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常见的导航策略有:

3.1信息隐形

“信息隐形”就是将不常用的或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的选择工具暂时隐藏起来,只有在条件满足时,才开放给用户,这样就减少了用户的选择。如菜单中常常有些项目显示模糊,表明此时不能选择该项目。再者,并不是所有按钮,学习者可随时使用,若当前屏幕显示的是文字信息,只有当知识库中有与该文字信息相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图像、声音等按钮才处于待激活状态。

3.2电子书签和电子笔记

电子书签可以让学习者在超媒体系统探索路径上做下多个标记,供下次学习参考;学习者使用电子笔记记下学习心得或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拷贝到电子笔记中。

3.3安全返回

当学习者在系统中迷路或遇到困难时,系统应提供工具,让学习者能够“安全”退回大本营,回到中心结点,如在课件中设一“返回”按钮,使学习者随时可以回到系统的开头。

3.4提供教学导向活动

多媒体网络课件中包含教学活动的导航,具体来说,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首先应包括系列化教学事件如明确学习目标、课程概览、提示学前经验、提供原则、例证、练习、评估和反馈等;

(2) 提供导航工具:目录、菜单、图标、索引等。

(3) 应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控制权:在计算机辅导教学中,要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最容易做到也最可行的方法是经由“学习者控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爱来选择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和路径。尽管“学习者控制”的方法看起来颇为吸引人,但需谨慎,避免误用了控制的权力,系统应适当监控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提示重要的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评估学习成果,以诊断学习的困难并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

(4) 告知学习进度:在传统的印刷媒体呈现信息的方式中,学习者可以随时浏览而得知自己的阅读进度,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则不行。在多媒体课件中,当学习者行经每一章节或段落时,系统应告知,以便了学习者了解进度如路径、页数等的显示。

4网络课件导航设计案例

为了探索和实践网络课件的导航设计策略及原则,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制作了泰山学院“数据结构”网络课件,并在教学中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设置了相关学习活动树形导航,包括“教学大纲”、“试验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模块,同时以章、节、知识点的目录结构建立二级导航链接,分别呈现在页面的左右边,如图1所示。通过导航,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各章节各模块的学习,容易定位学习的位置,不易迷航。树形导航结构与内容采用桢分离技术,使得课件的结构设计与课件的内容设计分离开来,有效地减少了课件的制作冗余,更有利于设计者集中精力进行内容的设计;方便了课件的结构修改,同时学习内容也因为不需要再单独附上结构导航信息因此减少了页面内容,加快了页面的打开速度。

(2) 基于学习测试辅导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不但提供了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同时还提供了基于学习测试辅导的导航,以下拉菜单的形式放置在每页的上方,方便学习者自学、自测以及在线提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及程度,有选择性地进入感兴趣的学习模块。

(3) 基于页面内三自由度的读者位置导航

学习内容模块导航、章节知识点树形结构导航以及学习测试辅导导航提供了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学习者可以完全确定自己的学习位置,容易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且它们都是基于界面内的操作,在同一个界面上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不会由于打开的界面太多而迷失方向,操作简洁方便。

5导航设计原则

针对学习者的使用及反馈情况,我们认为,在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5.1明确性

无论采用什么导航策略,导航设计应该明确,让使用者能一目了然。具体表现为:能让使用者明确自己的学习路径,包含过去的和未来的;能让使用者清楚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等。只有明确的导航才能真正引导的作用,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

5.2可理解

导航对于用户应是易于理解的。在表达形式上,要使用清楚、简洁的示意图、表格、图像,甚至文字来表达,尽量少用用户陌生、费解的技术术语和概念,尽可能少的使用文本,更要避免使用无效字句。在显示上,导航信息不要与系统其他信息混杂显示在一起,应显示在专用窗口内或固定区域中。对信息量大的导航方式还应合理使用各种符号,并尽量使用色彩、外型变化、高亮度等方法强调其中的重要信息。

5.3完整性

完整是要求软件所提供的导航具体、完整,可以让用户获得整个软件范围内的全域性导航,能涉及到软件中全部的教学信息及其关系,尽可能解决使用者的所有问题。

5.4灵活性

导航信息与课件相关,更与使用者运行软件的当前状态相关,因此导航策略应该跟踪用户的当前状态,获得与使用情况紧密相关的信息,了解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时生成解决方案,让用户减少查看或处理无关信息的操作。

5.5提供咨询

导航应能提供用户咨询信息,它如同一个询问处、咨询部,当用户有需要的时候,能为使用者提供导航,其中所含信息应仅供使用者参考。导航信息不应中断或影响使用者正在进行的学习,也不能因此改变系统状态,也就是说,导航信息不可以严重干扰、中断或破坏系统的运行。另外导航信息虽要明确但不应过于引人注目,要避免它在用户需要之前就吸引或干扰了使用者的注意力。总之,要保证是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并在尽可能少地干扰用户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

5.6容易使用和操作

导航系统应在容易启动的同时容易退出,或让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跳转到想要去的部分,对于弹出式的导航窗口,可以定义按钮、快捷操作键等作为导航信息的启动事件,同时设计相应的事件来完成离开或关闭导航窗口的操作,做到随时进入随时退出。

5.7动态导航

导航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引导,动态的引导能更好地适合使用者,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即时、动态地解决使用者的问题,是一个好导航必须具有的特点。

考虑到以上这些导航设计的原则,才能保证导航策略的有效,发挥出导航策略应有的作用。

6结束语

网络课件的导航是指导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的关键因素,故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要清晰、明确、简单、方便,要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掌握的人之心理。应该能够实现课程浏览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能使学习者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深入下去,又能使学习者容易全面地了解章节内容。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谢幼如, 郑咏柏.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4-318.

[2] 吴伟敏. 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10),52-53.

[3] 李松. 如何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J]. 成人教育, 2006, (3),68.

课件设计范文第10篇

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过于追求最新技术的展示,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是不准确的。因为,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从课件的可教性入手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

2.从课件的易用性入手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他计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3.从课件的艺术性入手

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其主要表现有: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3D效果;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配音要恰当,而且音色要优美。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制作多媒体课件需经过编写大纲、收集素材、软件集成以下几个步骤。

1.综合课程实际情况编写课件制作大纲

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编写详细的大纲,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统筹规划制作软件的类型及课件的表现形式。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操作方便,课件还必须易于计算机的表达。多媒体课件大纲应包括:课件名称、课件功能及使用对象;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结合程度,并划分详细的层次结构;结合学院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的器材实际情况在大纲中设计课件动画,演示操作规程;要体现出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市场需求;课件的外观设计要简洁,并设计相关的操作控制点,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要标注重要文字、动画内容、图像及声音类型及需要使用的软件名称,并形成文字脚本。

2.依据大纲收集整理素材

课件大纲确定后,教师要着手收集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各种资料,如文字内容、动画图片、声音等素材。对需要使用的素材切记不能囫囵吞枣、拿来就用,素材要偏重于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加工整理素材常用的软件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可处理图片艺术效果、美术字,进行色彩空间变换及文件格式转换;使用3DSmax加工处理三维动画素材;声音的编辑处理可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程序,可实现截取、复制、粘贴、合并、改变音量和播放速度等操作;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可以为多幅静态画面连缀并配音,生成AVI、MOV、FLC等多种视频格式文件,还可以用Flash自己制作相关的动画片。

3.选择制作软件集成多媒体课件

为保证系统的操作通用性,多媒体课件应在Windows环境下集成,并采用操作方便、支持较多媒体技术的集成软件。比如Authorware是一款完全可视化的设计平台和基于设计图标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它支持目前已有的动画软件的各种声音格式文件,并支持ActiveX、ODBC、VR以及流媒体技术,以图标流程线、动态连接库为主要特征的所见即所得的编程方程,具备多媒体素材的集成能力和超强的交互控制能力.方正奥思对文字及静态表现形式多样,操作控制及互交性能良好。这些集成软件使用难度较小,非专业教师也可以快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制作出与专业相符、特色鲜明的多媒体课件。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利用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师在“教”上逐步实现多媒体化、环境虚拟化、网络化。让学生的“学”上逐步实现学习研究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以计算机为工具、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开发多媒体课件,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高层施工管理范文 下一篇:校园后勤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