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06:46:46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竞赛;专业实践;综合素质;提升

专业技能竞赛是当今许多大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之一,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如何将它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得更有成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师范生基本功的不足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教师职业,从目前在校的一些师范生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他们作为一个准教师,许多人做教师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1)口头表达能力差,普通话很不标准;(2)书法水平差,不论是粉笔字、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离一个教师的要求相差太远,板书没有章法;(3)尽管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但课件与教学切合得不够紧,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无多大关系;(4)说课和模拟讲课容易紧张怯场,其心理素质和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有待提高。

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之所以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实习实训与实践锻炼。目前,许多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给学生提供锻炼各种师范生技能的机会很有限。各种技能竞赛本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经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得太少。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放任学生“自主”实习,有的不到教育岗位实习。

全国许多省份开展了师范生技能竞赛。一些设有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也纷纷参加这类比赛。如在2010年举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3个优胜奖[1]。有的省份(如湖北)在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时,高职高专单独设组,不分学科类别[2]。为了参加省里比赛,各个学校自己经常性地举行师范生技能比赛,而且将此作为一个传统项目保留下来,定期举行师范生技能竞赛。

江西省教育厅师范处2008年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基本功比赛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写字、二是演讲、三是课件制作。纵观其他省份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书写、普通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上。

二、专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少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对师范生来说,在正式上讲台之前锻炼一下从教的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书写比赛对提高板书水平的作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法水平不断下降。据调查,书法水平在师范生中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书法和板书普遍要好一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内部,书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从小练字书法较好,有的缺少练习书法较差。从整体来看,硬笔字明显又要比软笔字好,学生的毛笔字普遍较差。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现在对板书的重视程度很不够,许多刚毕业的师范生的板书非常差。一些学生到中小学教育实习,他们在板书时不但字很差,黑板上所写内容安排得也杂乱无章,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板书设计”。从这一点来看,举行板书比赛也是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可惜现在这方面的比赛开展得不够广泛,作为师范生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提高师范生书法水平的办法之一,是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比赛可分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通过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板书比赛,可使广大的学生在书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演讲、辩论比赛对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促进

普通话过关是对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此有明确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普通话测试水平要达到二甲以上,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教师,除了普通话要标准,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在平时便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的,大多是演讲比赛或辩论赛。

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江西省的师范生技能赛,其中就有演讲这一项,第一届比赛的演讲主题是“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在练习和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什么不足,可以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加以

指导,以克服自身的不足。如演讲时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演讲时的语速、语调以及节奏的把握等等,都可以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之下得到校正。同时,演讲比赛还可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演讲比赛通常要写演讲稿,为了演讲得更精彩往往还要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

除了演讲比赛,还可以举行辩论赛。围绕一个辩论主题,将参赛者分为正反两大阵营,然后进行辩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辩论赛。自从著名的“狮城舌战”后,这种方式大受人们欢迎。参与辩论的辩手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课件制作对教材把握能力的检验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教师从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智能水平与学习现状,依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以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方式来调配课程资源,按教学环节与流程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位老师基本的教学技能。作为将来要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自然也应重视这项技能,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它。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和flash等等。这些制作工具,都可以在每门学科中运用的。每个软件都有优点与不足,其关键处在于体现学科教学特性与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媒体的运用恰当与否,是对课件制作者把握教材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课件制作比赛,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要通过课件制作比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体,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第一要切合课文的题旨情境。例如,有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欧化”(现代气息太浓)的金边相框中播放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在草地跋涉的场面,这是不妥当的;第二要准确地表现出课文或语句的意思来。例如,有一个《沁园春·长沙》的课件给“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制作了一幻灯片,画了几只帆船在航行,水中有几尾鱼不时跃出水面。这没有准确地表现出“鱼翔浅底”的意境来。“翔”是形容鱼在清澈的水里自由游动,绝不是跃出水面。这样的画面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形象理解,反而会导致学生误解。

(四)说课、讲课对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目前,许多省份办理教师资格证时,都有“说课”这一环节。而一些中小学招聘教师所进行的考试,也都要过“说课”这一关。2010年笔者曾担任过本校附中招聘语文教师的评委,当时就有“说课”这一关。从应聘者说课的情况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比起没有经验的硕士生来,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显然要强得多。由此可见,多“说(课)”、多“讲(课)”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即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其实就是要谈谈你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通过说课,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例如,说课人是否把握重点难点、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作为师范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说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客串讲课在当今的教学中经常会被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借以提高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不可能在课堂中占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过讲课比赛来促进学生课后自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西南大学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中就有讲课比赛。

现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室,创建微格教室是十分必要的。在微格教室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按自己的构想去进行讲课,然后再反笔观看自己讲课的录像,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许多学生到外面的学校实习,开始总是会胆怯,紧张时说话的节奏太快。在微格教室多训练几次,多参加有关说课、讲课的比赛,有利于提高他们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对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首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问题。过去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只开设《教材教法》方面的课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过去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现在有的更名为《语文教育学》,实际上讲得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抽象。为了弥补学生在从教实践方面的不足,我系曾开设了《普通话教程》、《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后来修改教学计划,又将上述两门课取消,新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课。《教师职业技能》课包括普通话、书法和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

,每周三节共54课时。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课时是否太少,普通话、书法、课件制作各占18课时是否合理,还有应当放在第几个学期开更科学,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反映这门课的课时偏少,有必要将《普通话教程》和《演讲与口才》作为选修课加以恢复。

其次,竞赛内容的再拓展问题。就竞赛内容来说,还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只进行书法、课件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中文系毕业生将来当语文老师,要教学生作文,有的还要指导学校文学社,写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写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我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参加江西省写作学会举办的“大学生写作比赛”。除了比赛内容的拓展,赛后的拓展也很重要。如课件比赛,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要重视把课件建立在网络上。赛后可模仿网络聊天室进行设计,如利用网络聊天室的“大厅”和“独立窗口”进行研讨,发表意见。“大厅”供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独立窗口”供学生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同时打开浏览窗口,调用网上资源供自己研究讨论用。或在课件中设置供网络笔谈的特殊交流版块,如供表达的写作板,供别人发表意见的意见板等。

再次,竞赛形式的多样化问题。现在的师范生技能比赛,大多围绕“三字一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来进行,其基本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在竞赛形式上长期不加变化,会使学生感到缺乏新鲜感,兴趣会渐渐消失。特别是已经参加过这类比赛又拿过名次奖项的学生,兴趣会更差。因此,如何将竞赛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成为摆在举办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如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从举办单纯的演讲比赛进到辩论赛、擂台赛,形式就更吸引人。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还可以在奖励机制上作点文章,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加大奖励。如西南大学举行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四名学生可公派出国学习一学期。[3]这种奖励形式的比赛,其吸引力不言而喻。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可以考虑与重点中学或相关企业合办比赛。

最后,赛后的总结与反思问题。竞赛的目的在于提高水平,不是为竞赛而竞赛,因此必须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反思存在的不足。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比赛后他们总结了活动开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板书检测、普通话检测和从教综合检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得非常具体,并就这三方面提出了“今后在开展教育教学的相关建议”[4]。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专业技能竞赛必将在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师范学子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传佳绩[eb/ol]./index.asp,2010-12-7.

[2]关于举办第一届湖北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z].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2010]20号文件.

[3]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四名学生可公派出国学习一学期[eb/ol]./,2009-11-3.

[4]青海师范大学“大学生五项技能竞赛”师范生从教技能竞赛工作总结[eb/ol]./depart/jsjyxy/789gongzuoanpai.htm,2008-11-12.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技能竞赛;专业实践;综合素质;提升

专业技能竞赛是当今许多大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之一,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如何将它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得更有成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师范生基本功的不足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教师职业,从目前在校的一些师范生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他们作为一个准教师,许多人做教师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1)口头表达能力差,普通话很不标准;(2)书法水平差,不论是粉笔字、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离一个教师的要求相差太远,板书没有章法;(3)尽管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但课件与教学切合得不够紧,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无多大关系;(4)说课和模拟讲课容易紧张怯场,其心理素质和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有待提高。

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之所以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实习实训与实践锻炼。目前,许多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给学生提供锻炼各种师范生技能的机会很有限。各种技能竞赛本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经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得太少。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放任学生“自主”实习,有的不到教育岗位实习。

全国许多省份开展了师范生技能竞赛。一些设有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也纷纷参加这类比赛。如在2010年举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3个优胜奖。有的省份(如湖北)在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时,高职高专单独设组,不分学科类别。为了参加省里比赛,各个学校自己经常性地举行师范生技能比赛,而且将此作为一个传统项目保留下来,定期举行师范生技能竞赛。

江西省教育厅师范处2008年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基本功比赛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写字、二是演讲、三是课件制作。纵观其他省份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书写、普通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上。

二、专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少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对师范生来说,在正式上讲台之前锻炼一下从教的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书写比赛对提高板书水平的作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法水平不断下降。据调查,书法水平在师范生中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书法和板书普遍要好一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内部,书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从小练字书法较好,有的缺少练习书法较差。从整体来看,硬笔字明显又要比软笔字好,学生的毛笔字普遍较差。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现在对板书的重视程度很不够,许多刚毕业的师范生的板书非常差。一些学生到中小学教育实习,他们在板书时不但字很差,黑板上所写内容安排得也杂乱无章,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板书设计”。从这一点来看,举行板书比赛也是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可惜现在这方面的比赛开展得不够广泛,作为师范生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提高师范生书法水平的办法之一,是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比赛可分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通过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板书比赛,可使广大的学生在书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演讲、辩论比赛对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促进

普通话过关是对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此有明确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普通话测试水平要达到二甲以上,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教师,除了普通话要标准,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在平时便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的,大多是演讲比赛或辩论赛。

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江西省的师范生技能赛,其中就有演讲这一项,第一届比赛的演讲主题是“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在练习和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什么不足,可以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加以指导,以克服自身的不足。如演讲时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演讲时的语速、语调以及节奏的把握等等,都可以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之下得到校正。同时,演讲比赛还可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演讲比赛通常要写演讲稿,为了演讲得更精彩往往还要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

除了演讲比赛,还可以举行辩论赛。围绕一个辩论主题,将参赛者分为正反两大阵营,然后进行辩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辩论赛。自从著名的“狮城舌战”后,这种方式大受人们欢迎。参与辩论的辩手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课件制作对教材把握能力的检验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教师从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智能水平与学习现状,依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以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方式来调配课程资源,按教学环节与流程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位老师基本的教学技能。作为将来要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自然也应重视这项技能,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它。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和flash等等。这些制作工具,都可以在每门学科中运用的。每个软件都有优点与不足,其关键处在于体现学科教学特性与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媒体的运用恰当与否,是对课件制作者把握教材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课件制作比赛,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要通过课件制作比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体,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第一要切合课文的题旨情境。例如,有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欧化”(现代气息太浓)的金边相框中播放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在草地跋涉的场面,这是不妥当的;第二要准确地表现出课文或语句的意思来。例如,有一个《沁园春·长沙》的课件给“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制作了一幻灯片,画了几只帆船在航行,水中有几尾鱼不时跃出水面。这没有准确地表现出“鱼翔浅底”的意境来。“翔”是形容鱼在清澈的水里自由游动,绝不是跃出水面。这样的画面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形象理解,反而会导致学生误解。

(四)说课、讲课对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目前,许多省份办理教师资格证时,都有“说课”这一环节。而一些中小学招聘教师所进行的考试,也都要过“说课”这一关。2010年笔者曾担任过本校附中招聘语文教师的评委,当时就有“说课”这一关。从应聘者说课的情况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比起没有经验的硕士生来,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显然要强得多。由此可见,多“说(课)”、多“讲(课)”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即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其实就是要谈谈你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通过说课,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例如,说课人是否把握重点难点、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作为师范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说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客串讲课在当今的教学中经常会被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借以提高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不可能在课堂中占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过讲课比赛来促进学生课后自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西南大学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中就有讲课比赛。

现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室,创建微格教室是十分必要的。在微格教室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按自己的构想去进行讲课,然后再反笔观看自己讲课的录像,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许多学生到外面的学校实习,开始总是会胆怯,紧张时说话的节奏太快。在微格教室多训练几次,多参加有关说课、讲课的比赛,有利于提高他们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对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首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问题。过去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只开设《教材教法》方面的课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过去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现在有的更名为《语文教育学》,实际上讲得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抽象。为了弥补学生在从教实践方面的不足,我系曾开设了《普通话教程》、《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后来修改教学计划,又将上述两门课取消,新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课。《教师职业技能》课包括普通话、书法和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每周三节共54课时。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课时是否太少,普通话、书法、课件制作各占18课时是否合理,还有应当放在第几个学期开更科学,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反映这门课的课时偏少,有必要将《普通话教程》和《演讲与口才》作为选修课加以恢复。

其次,竞赛内容的再拓展问题。就竞赛内容来说,还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只进行书法、课件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中文系毕业生将来当语文老师,要教学生作文,有的还要指导学校文学社,写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写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我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参加江西省写作学会举办的“大学生写作比赛”。除了比赛内容的拓展,赛后的拓展也很重要。如课件比赛,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要重视把课件建立在网络上。赛后可模仿网络聊天室进行设计,如利用网络聊天室的“大厅”和“独立窗口”进行研讨,发表意见。“大厅”供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独立窗口”供学生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同时打开浏览窗口,调用网上资源供自己研究讨论用。或在课件中设置供网络笔谈的特殊交流版块,如供表达的写作板,供别人发表意见的意见板等。

再次,竞赛形式的多样化问题。现在的师范生技能比赛,大多围绕“三字一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来进行,其基本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在竞赛形式上长期不加变化,会使学生感到缺乏新鲜感,兴趣会渐渐消失。特别是已经参加过这类比赛又拿过名次奖项的学生,兴趣会更差。因此,如何将竞赛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成为摆在举办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如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从举办单纯的演讲比赛进到辩论赛、擂台赛,形式就更吸引人。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还可以在奖励机制上作点文章,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加大奖励。如西南大学举行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四名学生可公派出国学习一学期。这种奖励形式的比赛,其吸引力不言而喻。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可以考虑与重点中学或相关企业合办比赛。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计算机 实训教学 新方法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好的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教学就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的,针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发展需要,本文提出两种新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题,以巩固深化知识,发展能力,以达到熟能生巧。案例教学法分为案例导入、案例例证、案例讨论、案例结尾和案例练习等多种方法。计算机实训课案例练习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1操作方法的理论准备

计算机实训课中包含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如flas中图形的画法等,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实施计算机实训课的前提,操作方法一般是用教师的示范、模仿训练教学,这些内容在技能课中所占课时比例要尽量减少,让学生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理解和深化,实现理念实践理论的认知过程。

1.2引出案例

练习案例一般以题目的形式给出,其中附有必要的说明提示,具体实施过程则不作提示,并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作独立思考。

1.3自主训练

自主训练的主要指标是操作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师由易到难地安排具有综合性技能的方案进行训练,学生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这一阶段是学生发挥创造的阶段,教师要鼓励创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群体的学习兴趣。

1.4课堂讨论

案例练习法寓原理于讨论之中,这也是案例练习法有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主要地方,由于案例练习法采用的是过程开放的案例结构,所以案例的实践过程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1.5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来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主持,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方法,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通过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推广好的方法和技巧。

2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旧知识和新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2.1任务设计阶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法的第一步,也是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教师要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能发展水平的高度上,提出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获取知识的有意义的任务,设计的任务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下,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把知识点分成一个个相对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任务设计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分别提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样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

2.2分析探索

分析任务是任务驱动法中必要的环节。教师对任务分析后,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阶段,这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启发给出合理建议,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料,也可以参与其中讨论,教师设计的任务可以由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分小组完成,考虑到知识技能层次上的差异,教师可以把各种层次几位学生组成一组完成同一任务,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再安排个体的训练,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越少越好,并且要学生回答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力求学生每一步操作做到准确无误。

2.3效果评价

完成了任务,还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是总结、反思和巩固的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还包括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通过教师的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已的思路和行为,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消化除教师点评外,还可以让学生互评自评,彼此交流成功心得,分析失败原因。

下面以汉字录入教学和CAI课件制作教学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实践。

(1)汉字录入教学:当前对于输入法来说,学习最简单的要算拼音输入法,但目前最实用的还是五笔输入法,教师在对学生五笔汉字录入的训练过程中,就很好的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采用一堂课讲述字根表的组成,一堂课讲述五笔字型的拆字方法,然后创设任务,根据现有的训练软件,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训练。首先,通过对字根的分类,要求学生根据屏上出现的字根,输入相应的字母,规定训练的数量和速度,一个学期至少要进行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输入,比如十篇文章约有3万个字据。本人多年来的实践,学生若能完成3万汉字的任务,基本能达到不再忘记五笔输入的功效,同时输入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50个字,也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2)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制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用flash进行课件制作。在学习flash课件制作的课程中,可以很好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比如在进行移动图标的过程中,创设一个任务情境,在一个桌子上放置一个小球,然后指挥一个榔头击打小球,小球将向前移动,并进行抛物线的落地运动,最后还进行了弹跳的过程,像这样一个动画学生要用多个的移动类型,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动画制作过程中掌握了移动图标;学习声音图标时,创设制作一个音乐播放器的任务,学生在制作中,不仅学会了声音图标,还学习了变量函数的运用。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学生本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03-02

随着社会对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深化“学生本位”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1]。如何改革学生本位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如何达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呢?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现结合高职院校《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该课程全部安排到多媒体实训室进行授课,教师带着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两者兼顾,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学习,进而使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加强,而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指导[2]。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选取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将理论讲解融入技能操作,以任务、项目形式层层推进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能较好解决学生主体积极性差的问题,既能体现“以学生为本”,又能突出学生培养的“强技能”和“宽知识”特点。

2 “教学做”一体化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的可行性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课件制作软件的技术,学会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该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就目前《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偏重理论讲解,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时间不够,学生的操作技能应用能力较差,虽然学会了软件的操作,但是对课件制作仍然没有真正理解,缺乏综合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该课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后能够完成拓展项目,因此该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具有可行性。

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校积极推进“学生本位”教学理念,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进行转变,由知识加训练向“教学做”一体化进行转变。下面结合我校《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来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编写校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材,知识体系符合师范专业教与学的规律要求,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度,以突出实践技能的形成原则。通过理论知识贯穿的完整项目,加强操作技能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各章以案例形式讲解学前、中小学教学实际中所涉及的课件制作知识与技巧,各章还配有实训题,加强学生课后操作技能的锻炼。

教学方法以分组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任务驱动法可以将理论讲解融入任务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探究解决任务,突出本课程“强技能”教学特点。并且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课件实用性特点,指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体现“宽知识”的学生培养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小组之间的积极性和竞争性。

当然,课程教学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完善实训条件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课程特点需要加强学校与中小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将实际项目带到课堂,增强操作与应用能力。

4 “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生本位教学设计实例

前面已经分析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面以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的“Flash位图素材处理”章节为例,详细说明“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介绍Flash中导入位图与处理位图的方法。它是Flash素材处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制作Flash课件打好基础。学习对象是师范专业的大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习积极性较高,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存在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对理论讲解不感兴趣,解决问题和自主创作设计能力较差等问题。

2)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位图的特点和类型;掌握Flash 中导入位图的方法以及适用条件;熟练应用多种工具配合处理位图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位图和文本制作简单课件。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完成实例“静夜思”的过程中,学会导入、处理位图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应用于实际教学课件中。

3)教学设计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新课分析任务小组合作展示作品模仿练习探究延伸”的形式,层层推进完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Flash位图素材处理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5 结束语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又帮助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军,刘娅.基于学生本位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0-32.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Flash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27-04

1 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和意义

1.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在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除了已经走进了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外,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例,就是利用计算机将教学所需要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组合而成的教学程序。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友好的交互环境、图文并茂的显示功能等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 可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

然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常用的有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Dreamwear、几何画板等。选择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编程环境、超级链接能力、媒体集成能力、动画创作能力、易学习性、易使用性、文档是否丰富等。而Flash作为一款矢量图形和交互式动画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动画表现能力和交互特性,符合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要求,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展示和教学方面,逐步取代Powerpoint、Authorware等传统的课件制作软件,弥补了演示对象灵活性和形象性不够的不足之处。

1.3 Flash CS3简介

Flash是矢量图形编辑和交互式动画制作的专业软件。它集矢量图编辑和动画制作于一体,能够将矢量图、位图、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制作出美观新奇、交互灵活的各种动画效果。它以其简单易学、操作便捷及选用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多媒体、影视、游戏和课件制作等众多领域。Flash CS3版本的功能不断完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2 课件的设计思路

2.1 确定课题

首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来确定课题。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先要选好课题,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课题若选择不当,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画蛇添足的现象,达不到应有效果。本课件制作课题是通过任务驱动来讲解Flas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表述的抽象内容,此时若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动态模拟功能,将就会使这些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收集素材

根据实现效果收集所需的文字、动画、声音等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又称为媒体素材。素材准备不充分,会延长软件制作周期,打破原有的一系列计划。多媒体素材的选取,根据要表达的内容和实现的效果来定,且要与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相吻合。现在很多网站都提供有素材库,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而有些专业素材就需要自己去制作,一般的制作软件有Photoshop、Fireworks等等。

2.3 链接各单元的关系

根据编写的脚本链接各单元的关系。首先根据所选择的课题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编写出脚本;然后根据脚本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单元;最后把各个基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好用什么媒体来呈现的时间和顺序,确定课件中各基本单元的链接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友好的网状结构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2.4 教学设计

本课件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名为《Flas制作》教程为蓝本,设计书中任务7、任务8和任务9的教学课件。本课程教学思路是在学生掌握了库、元件和图层等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制作引导线动画、遮罩层动画和综合复杂动画的能力。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为主线,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Flash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在个别难点和重点的地方合理的演示、点拨和启发,真正贯彻以学生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下面以教材中任务7“制作雪花飘落引导线动画”为例,简要展示教学设计的过程如表1所示。

3 课件内容的设计

为了使制作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分析了课程的教学设计后,必须对课件的灵魂即“脚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要在脚本设计的每一环节中认真考虑教学设计问题。本课件的设计是在教师主导下,以生动、颜色丰富的Flas画面,结合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跟着课件中的题纲、要点,有所着重地学习本章内容。

本课件设计了三个主要部分内容,分别为:教学内容、任务实训、学生作品。

3.1 教学内容

课件中的“教学内容”部分共包含五个内容,每一内容按照各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进行课堂设计。教师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纲进行课堂演示、提问、总结等操作,并把知识的难重点向学生罗列总结。点击“返回”可以回到主页面,进行其它项目的选择。

3.2 任务实训

“任务实训”部分为各章节的课后练习题和实训任务。教师可根据本节课所讲到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并在学生回答完后点击“答案”来验证学生回答的正误。对于操作题,课件上会给出制作提示,让学生了解实例制作中的关键步骤。点击“返回”可以回到主页面,进行其他项目的选择。

3.3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部分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个学生作品,让学生作为参考,并了解完成了本章学习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画故事制作。这6个学生作品从以往几届学生的作业中选出,主题鲜明,并结合内容配上了背景音乐,生动有趣,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点击“返回”可以回到主页面,进行其他项目的选择。

5 课程各知识点运用课件媒体达到的目的

该课件制作课题是通过任务驱动来讲解Flas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表述的抽象内容,因此,在讲授课程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动态模拟功能,将会使这些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课程中任务7各知识点为例,结合本课件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6 课件使用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

一个课件的好与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出结论,课件制作完成后,就用于课堂实际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将课件加以修改,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如果制作的课件引不起学生的举趣,在课堂上起不到应用的效果,那么我们的课件无疑是失败的。本课件在课堂中,以教学课件的形式进行使用。本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使用效果的调查,经数据统计,学生对本课件的使用效果反映良好,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Flas的制作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导教学作用。

课件用Flash软件进行制作,界面结构清晰,交互操作灵活,画面直观、立体有动感,弥补了传统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等)的不足,且具有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和任务实训要求,教师可直接用于“Flas制作”课程的课堂辅助教学。Flash课件设置了多个场景,用按钮进行链接和切换,库中元件整理归一。其他使用者可以把课件作为模板,应用本课件的源文件,只需打开库中的元件将教学内容和课题替换即可,操作简单,不需太多专业技术,可值得推广。

在参加首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中,本课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并在广州市计算机职业技术委员会中获得优秀课件奖,在年会中做演示和交流示范。课件的交流增强了技工院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阳梅.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比较与选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16(6):51-54.

[2] 夏丽君.交互性教学动画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6.

[3] 陶佳婧,梁芳.Flas制作[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课;幼师生

【中国分类号】G623.5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新生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并且可以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打下良好基础。制作课件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操作。采用以实训为主,教学为辅的实训教学课。

一、教材的调整

本校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文化课系列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这本教材主要分为六个教学部分:

1、认识计算机;

2、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使用;

3、因特网的使用;

4、制作word文档;

5、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

6、powerpoint2003的应用。

(一) 教学顺序的调整

为了适合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主要是教学顺序的调整,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调整后的教学顺序更适合幼师生的学习。

教材的6部分内容是分为2个学期来进行的:第一学期:1、认识计算机;2、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4、制作word文档。第二学期:5、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3、因特网的使用;6、powerpoint2003的应用。

(二)实训内容的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教学顺序,并以幼师生的职业特点,相应调整教材内的实训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基础内容,不做调整

第二单元: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调整任务三,使用windows xp的附件工具,以《画图》软件为主,给出学生幼儿儿歌,让学生绘制儿歌配图。

第三单元:制作word文档,实训内容调整为1、制作自荐信;2、制作《简历》表格;3、制作简历封面。

第四单元: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实训内容调整为1、录入班级成员成绩;2、使用公式、函数制作班级成绩表;3、给出成绩评价分类汇总并制作图表。

第五单元:因特网的使用,实训内容调整为1、网络基础知识及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2、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网站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使用。

第六单元:powerpoint2003的应用,调整为1、设计课件;2、插入图片背景;3、插入视频及音频;4、设置动画;5、设置页面切换;6、调整课件。

二、教学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作为职业教育类院校,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实用为主,幼师生的学科必须包含幼师走上职业岗位必须的技能。计算机课也一样,将幼儿园需要的内容融入课堂,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堂内容设计

1、第二单元:幼儿儿歌配图,在使用软件的同时,考察了电脑绘图能力及创造思维。

2、第三单元:毕业求职简历让学生锻炼毕业时应对求职时需要的内容。

3、第四单元:成绩表、基础信息表制作是到幼儿园统计幼儿信息时必须的。

4、第五单元:网络的使用适合于现代社会。

5、第六单元:PPT是主流的课件制作软件,易掌握,课堂效果好。制作能抓住幼儿眼光的课件是必须学会的。

(二)课堂流程设计

实训教学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分配好讲授和练习的时间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之前研究过的课题,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在实行。

1,组织教学,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操作,5分钟的练习,之后,找一名学生代表讲她是如何操作的。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并且检查了学生的操作熟练情况。

2,新知讲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精讲强调教师的基本功,操作要准确到位,再教学中强调易出错的操作,内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了解操作技巧,节约学生的练习时间。

采取了讲一点,练一点,最后大块练习时间出作品。以课件制作为例,课堂时间有限,每班分为几组,每组交一个作品。包括教案、课件设计稿和课件。课堂上,一个知识练习一次。如插入一个操作,都分成了插入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几个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熟练操作。

3,学生操作,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实训教学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学生的操作时间,这其中有一半是在边讲边练中进行的,还有一半是大块的练习时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掌握新操作技能、提高操作熟练度的关键所在。

4,巡回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保证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采用个别指导与全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巡回过程中发现全班的共性问题就需要暂时控制全班同学的计算机,进行整体指导。而在巡回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根据学生能力不同进行差异的个体指导。

5,学生总结,这样可以既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能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6,课后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一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既要重视成功的经验,也要重视失败的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

三、正确处理“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体。师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必须匹配。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题作用。

2、旧课与新课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要分配好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比例,因为有很多同学在新课之前就已经将以前的知识全部忘记了。所以每节课课前都要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来复习之前的操作,让学生在反复的操作中掌握操作,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3、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中可以将教学难点拆分或者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诱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操作。

在实训教学课中,还应该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加入新的内容并实践。用新颖新奇的知识牵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实训教学课要把握和展现“动”这个字。教师要动手示范操作,学生要动手练习操作,反复动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教师巡回辅导时,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要将计算机实训教学课上好,吸引学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用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年.第6期.

[2]《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7期.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 信息化汇聚 现代教学设计 校际网络联盟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纲要》第19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字化、网络化教育资源研发与共享,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职业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教育部教职成[2012]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多媒体应用中心等数字化场所和设施)。二是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包括行业标准库、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库、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库等,以及名师名课音像)。三是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多媒体教室、数字化实验室、远程协作教室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四是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

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在“十二五”中,围绕“四化”(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建设,以“传承国学、服务经济、潜心育人、引领未来”为宗旨,在数字校园及工厂教学建设、课程资源汇聚、现代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校际网络联盟等领域进行了资源开发与有效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策略与有效应用研究

1.基于理实一体,建设数字校园及“工厂教学”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赋予传统教育现代特征,将教育带入新纪元――有了信息化,数字技术支撑起现代的教学手段,“校校通”“在线实时加工与播放”构筑起现代教育传播路径,开放、共享、交互、协作、自主学习催生出现代的教学方式。

为此,学校制定了“保持先进、适度超前、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应用、讲求实效”的整体信息化方略,围绕“数字校园及工厂教学”建设与应用,在公共基础数据系统设计平台上,重点谋策微格教室、虚拟演播、实时在线加工、视频摄像系统、图像分析跟踪、自动策略系统、录播工作站、音频系统及周边设备、资源管理平台、后期非编系统等领域,采用“分块推进、方式优选”的方式,统一按照国家教育部《中职学校管理信息(2012版)》标准,组建中职信息化基础环境,如图1所示。同时以“产、教、研”为抓手,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技能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环境建设(以模具“工厂教室”实训室为例),如图2所示,引进模具产业生产流水线,下设模具制造“工厂教室”实训区、协作学习环境区域(包括精密检测区、小发明小创造工作坊、名师工作室)、信息资源采集区、逆向造型实训、模具拆卸装配工作室,以及工具钳工和普车、数车、数铣单项技能实训区,开展“小班化”教学。

2.基于教学的有效性,汇聚和研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老师在海量的信息化资源中快速、有效地确定所需要的有用信息,按素材资源库、交流课件库、教研论文库、学科知识库、教学参考资源库、学生课程资源等进行合理分类,形成有序的课程资源,使得每位教师都能方便地获取需要的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开发用户常用的交互方式,如即时通信、文件传输,支持师生交互、学习评价和管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资源丰富,动态更新,人机交互界面随时互动,使网络教学组织变得更为容易,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理实一体的目标要求。信息化课程资源汇聚的途径之一就是网络获取,例如要讲授“剖视图”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剖视图”这个关键词,然后单击搜索按钮,则会出现成千上万条的相关信息。

通过这种网络搜索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应大部分的教学需求。那么,当网络上搜索不到,或者搜索到的内容不是很适合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时,就需要通过专业网站搜索,如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cn)、浙江职业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资源网(.cn)、中等职业教育4A网络教学平台(.cn)。

信息化课程资源汇聚的途径之二就是采用“自制积件”“研发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方法来实现。所谓“自制积件”,就是通过应用计算机软件二维(AutoCAD)抓构思草图,通过三维(Pro/E、SolidWorks)建模、渲染、录制视频、动画编辑(Flash)整合和操控,能够成功地将不能停止、返回、快进的AVI文件转换成Flash文件,并添加“播放”“停止”“逐帧后退”“逐帧前进”等四个按钮。例如,根据教学需要对螺纹车削过程作播放、暂停、后退、快进等处理,达到动态交互的目的(图3)。

通过多软件协同设计的思想来制作教学积件。这种自制教学积件的方法需要教师具备计算机各种软件的应用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软件的各种功能,如图4。

学校利用信息化,研发学科CAI资源库,为教材开发配套光盘。例如研发《机械制图(多学时)》(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教助资料(信息化教学软件如图5),资源库的总容量有800多兆,并有使用手册和附件包,形成一级(avi、jpg素材)、二级(Flash积件)、三级课件的资源库结构模式,其中有一级素材760多项、二级积件367项、三级课件125项。在资源库中,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在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把握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同时收集了大量原始素材、积件,并提供相应的软件平台,以满足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的差异、自身的多媒体制作水平以及课堂教学对交互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模板进行课件、积件的制作,实现资源库的二次开发。对于课件制作,笔者创新性地谋划了如下方案,即设计思路、演示效果、课件制作全攻略、课件小结,同时形成了三种基本制作模板:课件制作流程模式之一,.avi在Flash NX中的镶嵌制作模式;课件制作流程模式之二,.avi在Authorware的镶嵌制作模式;课件制作流程模式之三, .avi在Powerpoint中的镶嵌制作模式。

图5 信息化教学软件

3.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转型和升级,工程教育与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正是在此背景下,麻省理工学院以美国工程院院长Edward.F.Crawley教授为首的团队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从2000年起组成跨国研究组合,探索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操作(Operate),它是“做中学”原则的体现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理论、知识、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形成行动导向专业教学法设计及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融入于教学全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交往情景的,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境中、在动手的实践中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不断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的教学模式。贯穿“先学后教”“先教后学”,从初学阶段的讲多学少,逐步发展到讲学相兼,再到高级阶段的讲少学多,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咨询者和引导者的转变,如图6“教”与“学”八卦动态图。兼顾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即统称为“现代教学设计”,又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过程如图7所示。

从科学提炼“核心技能、核心课程、核心实训室”的内涵,整合重构“核心课程”主干体系,系统设计“教学项目”教学平台等方面,整合“生产流程”和“教学过程”,融合“教案”和“学案”,围绕“教学项目”,紧扣“产品化、教学化、趣味化、仿真化”,提炼理实一体化的技能实训的教学流程:任务要求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链接活学活用知识拓展。实施实习流程小班化,探索引导建立学习任务书或学习志,改进课堂,学会理实一体化录像脚本格式及教学组织策划。以《绘制轴类零件图样》录像脚本策划为例。

[引入任务]趣味导入新课,展示数控专业学生作品轴及零件图。

[描述任务]分析零件图,拟定绘图工艺流程。

[任务的落实和交流]任务一轴类零件图样,根据学习志课业设计或引导文,引导学生参阅教材和引导文,自主探索和学习,分组实施绘图操作,完成零件图样的绘制,要求各组上交当场绘制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任务二展示主轴零件图(断面图,剖面),针对移出断面图,剖面填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制定断面图、剖面填充绘制的最佳工艺流程,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教师总结及布置作业。

以轴类零件图的绘制为平台,同学们树立了“快速、准确、有效”理念,养成了绘图的好习惯,提高了优化方案的能力,能收集资料,借助学习志的课业设计,展开相互协作的探索和自主学习。

三、信息化共享未来:构建“产、教、研”校际网络联盟

校际网络联盟,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校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而形成的合作联系。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教育科研(专题学习、课题研究、、学校生活)、课程建设(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网上教研)和校企合作等探索。例如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宁波市工商局共同联办,相关行业企业、院校及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建设。

通过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最权威的资讯,借助强大的数据库,实现企业找服务、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学生找工作、找培训、找实习等对接服务。目前数据库已经囊括了宁波72家中高级职业院校、几十万毕业生的数据,还拥有6000多家企业信息、50多个行业协会信息以及200多个培训机构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资源与信息共享,构建浙江省中职“产、教、研”校际网络联盟已是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1]查建中.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在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国明.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教育部,财政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任务驱动法;创新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教育专业重要的技能课程。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师范生设计与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结合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制定科学、合理、实际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探索新形势下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要求,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技能,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与实践应用能力,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方法和途径。通过实际调研,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设计,能够撰写脚本,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2)能够将课件所用到的各种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和编辑。

(3)能够使用FLASH制作基本的模拟型课件。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教学的需要,配合学科老师完成一个综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2.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

我们以实用够用、掌握技术为原则,整合选用的教材,精选并重点讲解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动画的制作,帮助学生从高深的技术学习和大量的代码编写工作中解放出来。一般传统的教学均是以教材结构为主线,先讲软件的界面基本操作,再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然后是基础动画的创建,最后再讲一些综合实例。而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10个任务。完成上述的教学内容后,让每个学生结合幼儿园或小学现行课程的要求配合学科老师实训并完成综合课件的制作。

3.运用任务驱动,改革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个典型“任务”为中心,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能引导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它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下面以“天体运动”任务为例,简述如何设计教学任务与教学环节。

3.1《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任务的设计

在教学进度计划中分出一个个的课时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由于任务是由学生完成的,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任务。将总体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操技能目标并层次化,对知识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对技能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

3.1.1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学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例如,帧的定义、分类和使用,图层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如何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这一任务的教学内容:引导层动画的制作。主要知识点为:动动引导层概念,对象的基线调整到路径,一个引导层同时引导多个动画,封闭图形引导层动画的制作。

3.1.2确定教学目标

总教学目标:学生能独立或合作查找资料,写出脚本,制作一个太阳自转,月亮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的Fhsh教学课件,同时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中等目标: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制作两个纸飞机分别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环绕同一个椭圆形轨道飞行的动画。较高目标:发挥创造性思维,利用所学的知识改进课件,以达到进一步优化课件,多角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3.1.3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任务

①知识目标:

任务l:理解引导层和被引导层。

任务2:掌握使对象的基线调整到运动路径。

任务3:掌握一个引导层同时引导多个被引导层。

任务4:掌握封闭形引导层路径的制作

②技能目标:

任务l:根据所给素材,详细构思课件的结构,形成课件的整体思路。

任务3:学会引导层动画的制作

3.2《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环节的设计

3.2.1设计情境,提出任务

设计任务情境目的在于提出任务,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完成任务所包含的学习目标。

3.2.2剖析任务,找出问题

给出以上任务后,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老师引导提问这个课件中用到的方法,哪些是以前学过的?哪些是没学过的?学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一次提出,对于任务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能发现和提出,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相关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2.3针对问题,讲解难点

对于学生在分析任务时发现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划。

3.2.4主动探索,完成任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理解教师对任务的设计思路和完成的方法技巧,观看课件实例作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实践,让学生创造性地发挥,通过通力合作、共同讨论等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营养,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使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能力。

3.2.5检查结果,总结评价

由于前面几个过程教师的精力花在引导上,学生的精力花在动手实践上,必然会出现因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而导致在同一学习内容中掌握的知识不同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总结和激励。首先,对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路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多肯定学生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使用方法和技巧;其次,完成自评、互评和师评,学生通过真实实例作品的创作学会学习和合作,体验成功;最后,要拓展学习知识的应用空间,激发学生在看别人的作品或方法之后涌起再度尝试的欲望,使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参与探索与创新,将学习兴趣的维持延续到课外。

4.注重实践能力,改革考核方法

学期初的第一节课向学生告知课程所采用的考评方法,其中出勤占10%,平时表现及提问占10%,每节课的过程性任务作业占40%,最后的终结性综合课件制作占40%。评分的基本标准为:从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创新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特别要强调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部分资料,但不能超过整个内容的40%,并且要声明出处,要注意版权。提倡原创性。

经过教学实践表明,我们对该课程的改革,加速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的学习,激活了学生创新潜能、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增长了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容量远远超过传统教学的知识量,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课后具备较强的课件制作能力。 [科]

【参考文献】

[1]孙焕志.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J].硅谷,2011,(1).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微课;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模式

一、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其核心资源是“微课视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主题明确,短小精悍,教学时间短。教师将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到微课平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和老师在线交流。微课虽然只是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但也应有情景设计引入、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必要环节。微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布局合理,情节完整,选取教学案例显得非常关键,案例具体生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牢牢记住以学生为中心,要重点呈现教学内容,首要任务是选题设计。这一步最关键,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要突出形象性,摒弃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数据,要给出具体、熟悉的样例,使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

微课学习的过程,包括阅读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 进行进阶练习 互动交流这四个阶段。其设计流程如下:

(一)学习任务单设计。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习任务单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产物,是由教师设计,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强调任务驱动教学,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单一般以表单为呈现方式,分为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资源链接、困惑与建议四个部分,其中学习指南又包含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学习形式预告等。

(二)微课视频制作。微课视频摄制要需要经过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等过程。拍摄现场要求环境良好,拍摄之前需要授课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不仅对讲解的内容娴熟于心,而且要快速适应教学现场气氛,做到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在微课视频拍摄中,常采用双机位固定拍摄。摄像时要注意全景和近景的拍摄技巧。教师位置的选取也很重要,应避免教师长时间出现在微课视频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同步录制。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

(三)进阶练习。进阶练习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微课学习是一个学习、评价、诊断、反馈、再学习的过程,微课的学习模型包括交互式微课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进阶练习和单元测试、个性化补救练习等学习环节。每一个微课资源的进阶练习应至少提供 4 套配套进阶练习,每套练习至少包含 5 道题。

(四)微课课件制作。微课课件微课课件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风格统一、新颖、活泼、有创意,并具备良好的动态感和空间感,满足录制要求。

三、微课在电子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往往思维都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操作,但对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实训课却望而生畏。传统的做法是任课老师布置任务,分组验证实训,最后老师对实训效果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逐步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将微课引入实训课程,再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建立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困惑。例如,在讲解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时,由于传感器结构复杂,不可以在讲台上给学生全面展示,学生往往会因为觉得传感理论知识深奥而缺乏学习兴趣,仅有少数优生掌握相关知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利用课余时间将各传感器知识点的精华内容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将其上传到微课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还可以重复或暂停播放微课。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整个课堂翻转,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实际操作和交流讨论,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基于微课的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反思。比如,高质量的微课制作对老师要求很高,仍然需要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到来,微课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达到高效教学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明. 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职教论坛,2014(06)

课件制作实训课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概论”课 文、理工科 差异性教学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为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概论”课教育,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概论”课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较大的突破,但关于“概论”课教学理论研究中,对于“概论”课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探讨较多,而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怎样进行“概论”课教学的模式探讨较少,根据“05新方案”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五门缩减为两门,同时课时减少,而“概论”课教学内容乃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不分本专科统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设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统编的。而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素质差异是很大的,对教师因材施教的要求是很高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理工科学生日常实训时间多的特殊性,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材内容,活化教材成为各高职院校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任务,为此,四川省教育厅特委托四川几所高职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四川省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专题研究。该研究虽然在院校属性和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但所有专题的教案、课件、案例,以及实践、作业等运用于所有专业学生,没有差异性,致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至今还没有出现大家所期盼的效果。本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和认识,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文、理工科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差异教学的原因

依据在实际教学中的观察和总结,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概论”课应实行文、理工科差异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授课学时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多数是直接走向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且其每学期实训时间比文科专业学生要长,以本学期教学班级为例:机电专业实训时间是4周,而英语专业实训时间只有1周,两个专业授课学时相差达6个学时,如果教学计划针对所有专业,就会出现有些专业“概论”课内容讲不完,或者有些专业“概论”课内容讲完了,而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还大量剩余的现象。为了避免“吃不饱”和“吃撑了”的现象,根据文、理工科授课学时的差异要制订差异性的教学计划。

2.掌握程度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层次,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在“概论”课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有这种感受:上文科专业学生的课比较顺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常常只要老师提到上句,学生能快速回答下句,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常常在老师的一再提示下仍然很迷茫,不知怎样回答问题,课堂死气沉沉,老师经常感觉很疲惫和挫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文科专业学生大多经历高中文科政治、历史的强化培训,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大多是理科生源,高中时对政治、历史不重视,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得也比较差,致使文、理工科专业使用案会出现:理论性太强,知识性太弱,理工科专业学生认为太难,听不懂;理论性太弱,知识性太强,文科专业学生认为太简单,在重复高中的东西。所以根据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必须编写差异性教案。

3.学科专业的差异

高职院校大多是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所以所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基本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但专业不同,对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了解和关注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同。文科专业学生趋向关注社会动态和社会现象等宏观方向,理工科专业学生趋向关注本行业状态和本专业技术动态等微观方向,加上大一基础专业学习中,文科专业学生会更多注重素质方面的培养,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则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特别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对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足。造成的结果是:“概论”课使用社会案例,文科专业学生比较感兴趣,而理工科专业学生不太感兴趣;“概论”课使用理工专业案例,理工科专业学生比较感兴趣,而文科专业学生不太感兴趣。为了使各专业学生感兴趣,必须差异性选择案例。

4.领导重视的差异

高职院校各系部领导的任命,虽然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很高,但基本上是各系部领导由本系部专业相关毕业的领导担任。文科专业系部领导大多文科专业毕业,对“概论”课了解比较多,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而理工科专业系部领导大多理工科专业毕业,对“概论”课了解比较少,比较不熟悉,也相对不太重视。文、理工科专业系部领导重视的差异会导致本专业辅导员和学生重视的差异,因此要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必须使这门课与其专业紧密结合,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课件、布置不同的作业,能使其领导了解这门课,觉得学习这门课对本专业有用,从而重视这门课,最终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喜欢这门课。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差异性教学的对策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学生差异教学势在必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实施差异性教学?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学计划差异制订

由上面的分析及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了解到文、理工科授课学时存在差异,以本校为例,文科与理工科专业授课学时相差6学时左右,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各专业教学进程表和各专业的特性,由本专业“概论”课任课老师制订教学计划,不能所有专业使用学计划。

2.教案差异编写

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要求教案必须差异编写。文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较高,一般知识性问题都有所了解,点到为止即可,所以文科专业教案可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历史性问题和社会性问题都不甚了解,知识性问题也有所欠缺,所以理工科专业教案要加强历史、社会和知识方面的阐述,特别是基本文化素质方面的讲解。

3.课件差异制作

课件教学已经是当前理论教学的主要手段,课件制作成为每一位老师的必需技能。“概论”课课件教学成为主流,但不管按章节的传统讲课还是当前热门的专题讲课,课件模板和制作风格都是一样的,没有文、理工科专业的差异,而现实是文科专业学生想象思维比较丰富,跳跃性思维较强;理工科专业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喜欢按某种顺序、规则想问题,掌握内容。因此,“概论”课课件制作时文科专业要多用图片、动画等引发想象的内容,而理工科专业要多用图表、数字和序号等直观的内容,这样比较符合各专业的思维方式,便于了解内容,理解所学知识。

4.内容差异讲授

课堂讲授是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有些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何使学生喜欢“概论”课,提高课堂讲授的针对性是关键,对文科专业学生应该多结合社会现象和社会动态相关案例,把政治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既要避免重复以前的内容,又要使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找到理论根据;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应该多结合历史事实和专业方面的案例,把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结合起来,使同学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理解当前国家的现状和政策,把自己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5.作业差异布置

课堂讲授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课后作业的布置对考核内容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至关重要,但高职院校“概论”课课后作业的布置一直都不够重视,也没有统一要求。本课题组从课题组教师的经验出发,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布置课后作业,而且文、理工科专业要差异布置:文科专业学生要多动、多调查、多制作,把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中;理工科专业学生要多想、多思考、多总结。把实践中的体验升华成理论,这样才能使各专业学生和领导觉得“概论”课与本专业、本人有紧密联系,有实用性,从而重视“概论”课,喜欢“概论”课,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

6.考试形式与内容的差异

基于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以及教师对他们讲授上的差异,我们认为,期末考试时,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在考试形式与内容上也应有所差异。文科生可以半开半闭,闭卷部分,侧重于基本理论;开卷部分,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材料分析。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全部采取开卷的形式,主要考查他们在开卷的情况下,对“概论”课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与熟悉程度。

参考文献:

[1]单春晓.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建设的进一步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2]丁西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回顾与发展思考.职业时空,2010,2.

上一篇:汽车中级工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金工实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