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流程

时间:2022-06-21 03:41:37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多媒体课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将信息为学生进行双向传输,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下面就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流程,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意图分析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进行需求分析,弄清课件的总体设想、使用对象、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目标效果等要求,把握好课件的整体结构。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件使用对象、表现形式、功能、开发平台和操作方便等方面,以及在制作和使用中可能出现或者遇到的情况。它会影响到制作过程中各个模块的衔接,是直接关系到整个课件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

二、脚本编写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蓝本,而课件的根本就在于它的脚本。脚本好比是人体的骨骼,所以脚本编写是课件制作中的重中之重。好的脚本是优秀课件的基础。如果没有编写出优秀的脚本,就不可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只有把握好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深刻理解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编写出优秀的脚本,为制作课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脚本的设计。脚本的总体设计是对整个课件的版面、图形文字、内容呈现方式、颜色和音乐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就是要围绕课题所实现的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课件进行整体构思,提出设计的标准、原则和方向,以保证课件中各媒体要素具有一致的内部设计。脚本的具体设计是根据总体设计所确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有关屏幕细节的设计,并通过脚本卡片给予准确地描述。根据多媒体表现出的多种特点进行构思,把创意设计自然地融入到课件中去,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把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以及交互等都要搭配合理。屏幕设计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整洁美观、生动形象、符合教与学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一步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脚本的编写。就是将制作脚本的内容详细的记录在一张张脚本卡片上,在编写脚本时,要对链接关系做出明确具体的描述。脚本制作就是把教学进程具体化和细化的过程。脚本可根据课件都是按“页”的方式展示内容来编写。从每一个“页”面的界面布局、屏显内容、呈现方式、屏显类别、屏显时间和交互控制等内容进行具体细化。

三、素材准备

素材的收集与整合将会直接影响到课件的质量。多媒体课件实际上是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元素有机地整合而成的,所以素材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在制作课件之前,应将所需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自己制作处理素材。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原始的或相对稳定的素材。比如:声音和视频的录制、图片的扫描或加工、动画制作、按钮等素材。素材制作要规范化和通用,素材内容要简洁,美丽大方,防止追求表面的华丽。对文本、动画、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媒体的合理组合和设计,融合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同时要注意动画播放形式,背景的变换,背景音乐的选取。例如: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些简单适用的动画;利用手机、摄像头、和数码相机,把身边的学习生活工作有关的图景和场景拍摄下来,从而获得熟悉而鲜活的生活素材。

直接利用现有的素材。可以利用教材配套光盘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方面,把用得着的素材借用到课件中来。在借用时请一定注明资源的来源,不能侵犯作者的知识权。在平时一定要重视课件素材的积累,这样我们才能把课件做得更好更快。

四、平台选取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根据素材的类别以及课件的开发要求和表现的效果等,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课件内容展示的制作平台。

PowerPoint是一种易学易用的软件,操作方法简单,它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如果制作时间不充裕,结构比较简单,使用它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好课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Authorware是一个多媒体编著软件,它交互功能非常强,而且它能把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整合在一起,能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优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以图标为基本单位,是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多媒体设计方式,一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所以用它制作课件也比较简单。

另外,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常用工具还有Flash、方正奥思、Director、洪思多媒体编著系统等。

五、课件集成

课件集成就是根据脚本的设计,利用软件平台把准备好的素材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结构将课件分成几个板块进行分别制作,然后将各板块进行链接,最后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制作课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统一性。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才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可以通过新颖的表现手法,运用动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不要太过于华哨,搭配自然恰当,要做到主题明显突出。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干扰和影响教学效果。

2、注重参与性。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在课件中留下一定的空间,这样能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就更容易更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了。

3、注重友好性。在界面方面,应该美观大方,交互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在信息反馈方面,应注重友好,富有鼓励性,激发学习兴趣;在使用方面,应操作简单,切换快捷自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六、课件调试

课件在使用前,都应经过全面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及时修改,最终形成产品。课件调试后,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误改课件导致课件不能正常运行,应将课件进行整体打包处理,保证课件能够的正常运行。为了利于使用和交流,可以把课件在到网上,也可以把课件刻录制成光盘便于保存。

上一篇:运用电教手段强化化学教学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个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