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08 16:16:22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1

影响企业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影响了企业行政效率的提升,在很多企业由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等原因,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素质方面存在着知识能力较低、业务水平低下以及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热情、无积极性、无责任感,这就直接制约了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二)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我国有些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机构设置过于庞大而且非常臃肿,由于行政管理机构过于庞大,导致“政出多门”,一些命令、指令更不不能有效的传递,从而是下面部门难以快速、正确的去执行企业上级部门的决策,进而就会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三)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而且执行不力企业行政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各项行政规章制度,行政规章制度是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在行政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的行政规章制度可能是全盘照抄大型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或者行政管理制度是几年前的,这些规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些企业行政规章制度只是形式工程,形式大于实质,只是为了用于应付上级部门或者领导检查而用,平时很少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提高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员工素质对于我国企业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领导要重视。我国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领导不能只关注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销售人员、研发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等,更要有战略眼光,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的支持,而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因此,企业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做好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是老板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培训不仅可以留着员工,更可以为企业发展提高智力和人才支持,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企业要重视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如笔者所在的企业,企业每年都会组织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进修,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二)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进而保证企业有关决策能得到迅速贯彻,达到行政管理目标。为此,企业要想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行政管理模式上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建立合理并适合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二是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和关键。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各项适合企业的行政规章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来促进行政效率的提升。此外,如果不严格执行这些行政规章制度,而只是挂着墙上,就失去看行政规章制度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制定好了的行政规章制度,企业领导应该要求企业各部门或者单位严格严重规章制度来办事,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部门或者个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有半点姑息,只有维护了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

本文作者:孙国斌工作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8-0043-0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县级电力企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运行涉及很多程序,每个环节都独立存在,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提高整体效益,就必须将每一部分联系起来,即规章制度。相关数据表明,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顺应企业发展战略和需要而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最佳组合的一系列约束条件。晋江电力公司作为福建省大型县供电企业,自2007年股份制改革以来,以创一流为载体,狠抓标准化建设,建立起一套符合经营管理、电网发展的标准制度体系,涵盖技术、管理、工作三大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的管理基础。总结多年的实践,深感规章制度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力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1.1 特点

①约束性。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为避免出现管理混乱,需要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让全体人员共同遵守,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主要是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通过对员工的约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如有违背,则应受到相应的惩罚。

②规范性。每个人的水平都有很大差异,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每一项工作,很难达到统一,在管理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势必会影响管理水平。规章制度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将员工的行为规范化,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③权威性。规章制度是全体人员都应遵守的,并非任何成员都可以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是领导层或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并经过法定程序认可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④系统性。对电力企业而言,规章制度是经过对整体的认真考虑才制定的一套比较严密而且完整的一套程序,其内容或递进,或补充,整体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的规定,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1.2 重要性

①顶层设计。多数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必须按制度办事,对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保证企业的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电网事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长,技术革新,经营管理的难度有所加大,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许多知名企业都逐渐走上了“法制”的轨道,通过规章制度使企业得以更好地运作。规章制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和电力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企业越是成功,其规章制度越是科学完善,而且能够落实,反之,规章制度也促进了企业的成功。

②基础保障。电力企业的管理包括大大小小每一个环节,作为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是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管理遵循的一个标准,否则,各项活动难以开展,员工行为无法规范,引起管理上的混乱,很难实现经济效益。

③激励作用。规章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了统一规范,员工从中可以明确获知自己的权责义务,然后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预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规章制度的制定其实就带有一定的竞争意义,给员工施加压力,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

2 规章制度章存在的问题

①制定上的不足。通过多年系统内单位的交流与学习,我们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都有盲目性,缺乏实际的调差,在还未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就盲目制定,或是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还有很多制定的过于笼统,与实际不符。规章制度是给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得到多数员工的认可才能延续下去。还有部分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重点,或没有涉及到关键问题,有些制定者水平较低,常出现重复现象,甚至会前后矛盾,加上审查机关的疏忽,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很容易引起管理混乱。

②执行时的不足。规章制度的制定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执行落实,发挥其实际作用,实现企业的良性管理。因涉及诸多方面,在执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宣传力度不够,员工不配合,不少人认为制度是某个部门遵守的,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想法,规章制度是针对整个企业而设立的,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

3 做好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工作的方法

3.1 制定原则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有很多要求限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章制度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因不同的电力企业在人员组织、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有差异性,制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其次是民主原则,规章制度根据员工的水平和素质而定,必须得到员工的认可,才有可能执行落实。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实现民主化,多倾听员工的意见;此外,内容要详细,语言要简洁,规章制度涉及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比较繁琐,为增强其实用性,制度内容务必要详细清晰,使全体员工明确各自的权责义务。因内容太多,为方便实行,语言一定要简洁易懂,若太专业或过于艰涩,会妨碍理解。最后,要注重制度后的宣贯。

3.2 全面执行

首先,领导者应做好带头作用,他们是企业的领头人,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及工作方法的确定,坚决执行制度,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奇特员工。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树立典范。其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考试、会议、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员工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其投入实践。

3.3 执规检查

规章制度的管理有其规律性,必须严格执行PDCA的闭环管理机制。在实践中,晋江电力公司不断探索规章制度执规检查方式,有效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持续提升。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受控体系,做到每一份制度有人监控、有人管理,明确责任归口。其次,建立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执规检查的机制,由企业规章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分专业抽检的形式,随机抽取若干份制度,以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为审点,开展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反复检验与审查,实现以制度为线索,自上而下,全流程访谈、诊断,既检查基层制度掌握与执行情况,又综合诊断制度可执行性,推进专业管理的提升。

4 结 语

随着用电量的骤增以及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县级电力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管理压力,为加强企业管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此为依据对企业内部不断优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静.县级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1,(27).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3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察机构和人员设置

第三章 监察的职责

第四章 监察部门的权限

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六章 工作制度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的监察工作,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保障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发挥监察工作在企业内部监控体系中的监督作用,维护行政纪律,提高行政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企业拥有控股权的公司。

第三条

内部监察是…….内设的各级监察部门依法对监察对象实施监察监督活动,主要监督检查监察对象是否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否认真遵守行政纪律,正确履行职责,经营及管理是否高效,促使监察对象增强工作责任心,改善企业经营素质,提高管理质量,以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检查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入手,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发现、纠正、处罚违规行为,为企业健康、有序地经营提供保障。

第四条 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

第五条 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第六条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制度,企业职工对于企业内任何部门、干部职工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有权向企业的监察部门提出控告或检举。

第二章 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

第七条 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企业行政监察工作与党内纪律检查工作合署办公,设置纪检监察部,负责本企业的监察工作。

第八条 企业纪检监察部在企业党委、纪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集团公司纪委的业务指导。

第九条

根据监察工作的需要,在企业设立专兼职监察员。专兼职监察员,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聘任。

第十条 党委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纪律情况实行监督。

第十一条 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不得打击报复监察人员。

第十二条 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及其亲属有利害关系或因其它关系可能影响监察事项的公正处理,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监察人员应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熟悉监察业务,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第三章 监察部门的职责

第十四条 监察部门(含专兼职监察员,下同)对下列人员实施监察:

企业监察部门对以下人员实施监察:……..内部自行任免的中层及其以下的干部、职工。

第十五条 监察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内部监察工作制度;

(二)编制监察工作年度计划和具体监察方案;

(三)组织实施监察工作、拟写《监察报告》;

(四)根据检查和调查结果,依法对监察对象提出《监察建议》或《监察决定书》;

(五)跟踪检查《监察建议书》或《监察决定书》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向企业决策机构报告;

(六)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监察工作规章制度、年度计划及年度工作总结等材料;

(七)组织监察人员培训。

第十六条 监察部门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企业内部监察对象就下列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

2、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决策以及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

3、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

4、企业重大改革措施、经营决策及经营目标的实施情况;

5、履行职责、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和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

6、民主管理的执行情况;

7、协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企业发生的重大、特大责任事故。

(二)受理对监察对象违反下列行政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或对抗上级决议、命令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2、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执行、不正确执行、拖延执行或干扰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企业规章制度的;

3、违反有关规定,不做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论证,盲目或擅自决策而导致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产生恶劣影响的;

4、以权谋私,严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失职渎职、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或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5、对经营、管理及其人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失察,造成企业价值流失,出现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

6、经济贸易活动中,盲目签订合同,不认真履行合同、擅自改变合同,或未签合同即先付款,以及擅自担保,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4

(一)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条规定实际上赋予合法的企业规章制度以类似于法律的效力。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劳动部相关规章都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赋予类似的效力。如:《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7条规定: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中的“重大损害”,应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

(二)企业规章制度生效的必要条件

但并非企业制定的所有规章都能产生上述效力。根据上述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效的企业规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2.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3.已向劳动者公示。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制订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程序

(一)规章的制订程序

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制订企业规章制度中应通过“民主程序”。但怎样操作,才算是“民主程序”,法律法规对此并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以下程序,可以视为“民主程序”:

1.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2..由企业工会参与制订;

3.如果既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在制订规章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并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订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企业在采取上述方式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职工大会、工会或者员工参与制订规章的证据。

(二)规章的公示

企业规章制度公示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保留已经公示的证据。通常,以下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1.将规章交由每个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阅读规章的签字确认,可以通过制作表格进行登记,也可以制作单页的声明由员工签字,内容包括员工确认“已经阅读”并且承诺“遵守”。

2.在厂区将规章内容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方式的记录备案,并可由厂区的治安、物业管理等人员见证。

3.召开职工大会公示,并以适当方式保留证据。

4.委托工会公示,并保留证据。

(三)规章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根据广东省劳动厅的《广东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广东省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当送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但应当注意的是:

1.企业规章制度生效及生效时间应以是否符合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三个条件为准,是否送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并不影响规章的效力;

2.遇到劳动纠纷需要适用企业规章时,如果证明规章生效的三个条件存在一定困难,那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备案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证明和使规章合法化的作用。

因此,如果企业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规章提供审查和备案服务,建议企业在规章制订后送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备案。

三、企业规章的合法内容

(一)企业规章不得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内容

企业规章如果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无效的。如:某企业自行在规章中规定实行一星期六天工作制,自行规定低于劳动法规定标准的加班费支付标准,这样的内容是无效的。

(二)企业规章应有罚则内容

企业规章旨在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规范员工的行为,因此,除有规范性的规定外,必须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否则,规章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效果。企业规章中可以规定的对于员工的处罚方式通常有:书面警告、记过、扣工资或奖金、降级或降职、降薪、停工、辞退,等等。

(三)企业规章对于辞退员工的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该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造成用人单位利益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解释,这两种情况下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劳动法律法规对是否属“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是否属“重大利益损害”,并无明确规定,应由企业规章加以规定。

企业规章制度对于上述辞退条件的具体规定,可视劳动者行为的具体情节,分若干种情形加以规定:

1.单个严重违纪行为即可辞退。如规定:“员工不服从管理,殴打或者谩骂管理人员的,即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2、重复行为累计加重。如规定:“员工不服从合理工作分配,予以严重警告;再犯的,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3、一段时期内同类违纪行为合并加重。如规定:“员工迟到或早退半小时以内予以书面警告;一个月内累计迟到或者早退达10次以上者,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危险点预控;安全文化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1 安全监督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各发电企业必须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全过程地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各企业必须由安全监督部门、车间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三级安全网,形成一级监督一级的安全网络,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不留死角。

1.2 安全管理领导机构

安全工作必须企业一把手亲自抓,同时安全监督管理必须得到企业一把手的支持,各发电企业应成立以企业法人为主任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开展活动,制定企业的安全目标,对为企业安全生产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违反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惩处。

1.3 安全生产系统各级部门(人员)职责明确

(1)企业(部门)行政第一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负责本企业(部门)安全工作和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

(2)分管领导是分管工作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对所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www.133229.CoM

(3)企业安全监督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2.1 规章制度的建立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安全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有关的法规及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规定,制度应以人为本且内容齐全、针对性强,并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本企业实际,面向生产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2.2 规章制度的执行

企业对国家、国务院有关部委(局)、行业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和反事故措施及本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形成闭环管理。

3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电力企业中十分重要,如果因员工安全知识缺乏而出现的错误则将是企业的责任。员工因为安全知识的缺乏就会无知,无知将导致无畏,无畏就会蛮干,最后就会发生事故。所以,做好员工的培训,让员工掌握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安全知识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3.1 安全三级教育

3.1.1 一级教育

一级教育(厂部、公司一级)的主要内容有:对新进入的员工进行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及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

3.1.2 二级教育

二级教育(车间、工段一级)的主分内容有: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生产要求,生产(作业)现场基本情况及设备系统的特点,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和不安全因素等。

3.1.3 三级教育

三级教育(班组一级)的主要内容包括:所从事的工种(工作)必要的安全知识,作业环境及设备系统的特点。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专业(工作)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本班组从事的工作存在的主要危险点和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劳动及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等。

3.2 员工的技能培训

3.2.1 上岗前的技能培训

在电力生产企业中新进厂(公司)及新转岗员工都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所要从事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可采用签订师徒合同一带一的形式进行培训,并经严格的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从事电力生产工作。

3.2.2 特殊工种(作业)的培训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培训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306-85)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2.3 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及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学习兄弟单位的事故通报,汲取教训防止出现同类型的错误;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学习演练相关的应急预案,如春夏季学习演练防台防讯应急预案,秋冬季学习演练防火、防冰冻灾害预案等;利用安全网活动和安全例会对本部门(班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组织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文件等;利用班前会、工前会对当班(天)工作和作业的设备特点进行允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分析预控。

4 危险源的识别与危险点的预控

4.1 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的识别和危险点的预控是一项事前控制措施,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发电企业一般考虑的因素有: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台风、高温、冰冻等天气;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特殊的运行方式,如电网或机组、厂用电系统处于特殊的运行方式;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如火电厂煤质突然恶化等;重大操作或作业环境不良等;重要设备的拆装、_起吊作业、高空作业等;设备大小修时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重点防火部位动火作业等。

4.2 危险点的分析预控

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防止危险源向临界值发展,从而发展成事故。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应贯穿整个作业流程,对每道作业工序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都要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传达到所有的工作(作业)人员。工作负责人(或值班负责人)是作业(工作)过程危险点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应对危险点的预控负全责。

5 反违章管理

5.1 建立反违章管理长效机制

发电企业应制定反违章管理办法,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形成一级监督一级的监督网。对违章的惩处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反违章工作监管不力的部门领导必须与违章者一起处罚,对发现违章不制止的员工也与违章者一并处罚。

5.2 加强安金文化建设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组织体系,是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工作中的灵魂。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她需要员工全员参与,在创造良好的作业(工作)环境和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员工作业行为,让员工自觉抵制违章。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指导行为,从而达到杜绝违章的目的,将“反习惯性违章”变为“习惯性反违章”。

6 应急管理

各发电企业应建立建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各发电企业应针对本企业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及火害、爆炸、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高空作业、有毒有害物品储存场所等危险因素编制应急预案;企业内各部门(车间)应针对本部门的设备和技术特点编制专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各种应急预案应定期开展演练,以便全体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

7 检查与奖惩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6

2018年度总法律顾问述职报告

南京XX   喜洋洋

2018年,在集团党组及审计监察法务部以及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本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XX总部法制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发展,忠诚履职尽责,持续推进南京XX法制建设。现就本人2018年度法制建设工作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忠于职守,求真务实推进依法治企工作

2018年,南京XX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围绕中央企业及中国XX改革发展总体目标,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明晰责任义务,夯实依法治企的基础

把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内化为行之有效的企业规章制度,既是依法治企的基础,也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2018年,南京XX通过新立和修订了《重大经营项目决策法律审核管理办法》、《合同法律审核管理办法》、《合同履行管理办法》、《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外聘律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制度的力量来管人、管权、管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建立健全重大经营决策法律审核制度,群策群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南京XX的重大经营决策法律审核工作包括形式审核和实质审核两方面,形式审核是指审查送审程序是否规范、送审的材料是否完整、待审决策事项的表述是否清晰;实质审核是指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等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并提出法律审核意见。法律审核意见作出后,能及时责成法务部门主动采取跟踪措施和法律服务,督促法律审核意见的落实。2018年,南京XX依照《重大经营项目决策法律审核管理办法》,对11项重大经营决策进行了法律审核,通过决策前的法律审核论证和法律风险评估,有效避免了企业法律风险及损失、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3、重视合同法律审核,保障合同顺利履行,倡导诚信经营。

合同法律审核是公司对外签订合同之前的必经程序。南京XX按照合同的标的额度、风险程度和复杂程度,实行由业务部门和法务部门分别负责的两级法律审核制度,以及重大合同中国XX报备制度。2018年南京XX对外签订合同总数为XXXX份,法律审核率达到100%,其中由法务部门直接进行法律审核的重要合同为XXXX份,涉及金额总计约XXXX亿元,每份合同均给出了较详细的审核意见和法律风险提示,均得到了合同审批领导的认可和合同承办部门的接受,截至目前,上述经审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均未发生法律纠纷。根据中国XX《关于加强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的通知》要求,我公司被列入大额合同事前报备试点单位。2018年,公司法务部门向中国XX总部报备大额合同材料XXX份,涉及金额合计约XX亿元。并及时将中国XX总部的审核意见向合同主办部门进行了传达,然后再将其整改落实情况,逐条书面向中国XX总部进行详细汇报。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行为规范,保证组织有效运转。

南京XX的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工作,组织法务部门负责围绕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协调性等方面展开,重点审查规章制度的内容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与现行的其它规章制度相冲突;文字表述等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等。2018年,南京XX新立和修订了规章制度XXX份,法律审核率100%,法务部门提出的书面法律审核意见,主要写明规章制度草案存在的问题及需要修改的内容,对负责起草规章制度的承办部门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辅助作用,促进了企业实现依法经营、科学管理。

5、稳妥处置法律纠纷,善用法律武器维权。

为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维护出资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南京XX根据中国XX《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南京XX《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具体明确了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备案、协调和奖惩等诸项规定。2018年,公司及下属子企业新发生诉讼XX起,涉及金额共计约XXXX万元,其中已结案XX起。经努力,通过法律诉讼已累计挽回和减免经营损失合计约XXXX万元,较好地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6、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动力,提升企业创新实力

知识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独占权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企业是市场经济及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主体。近年来,南京XX十分重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正逐步建立健全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体体现在:企业决策层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用好的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并泄露知识产权核心内容;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确定知识产权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建立知识产权奖惩制度,严格进行职务成果鉴定和成果价值评估,科学合理地分配知识产权利益;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导致企业知识产权流失的行为,给予处分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进行知识产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各种有效法律救济途径和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2018年南京XX新增了XX项发明专利、XX项实用新型专利和XX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1项软件著作权。截止2018年底公司共拥有专利XXX项;软件著作权XX项。知识产权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将为企业创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7、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8年,南京XX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法务部门紧密合作,针对劳动人事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风险,结合公司实际,认真梳理风险因素,积极研究对策。设计更有利于企业风险防范的劳动合同模板,对关键内容作比较详尽的约定,有利于避免纠纷发生;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日常人事管理和处理特殊情况时“有法可依”;建立救济机制,一旦法律风险转化为法律纠纷,能及时确定有法律知识和人事经验的人员代表公司出面解决纠纷。

同时发挥工会在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全面掌握企业和职工队伍的基本状况,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协调各部门解决好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形成各司其责、协调一致、运行灵活的协调机制,发挥工会的矛盾纠纷调处作用。重点做好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工作,作好维稳和防范抵御工作,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加强劳动关系矛盾排查,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全方位提高服务职工工作水平,以热情热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加强工会信息、信访工作,反映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8、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明,专注打造企业法治文化。

公司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理念,努力使全体员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公司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宣传与各业务部门的协同联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学习作为企业党委学习、管理培训、员工教育的必修课。2018年,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公司工会、新闻中心、公司法务部门等,利用公司报刊、宣传海报和宣传栏、互联网、手机微信群等传播途径,发表法治宣传文章XX份,法律培训XX次,在公司范围内积极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让每一位员工更深入的了解法律知识,进一步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树立了“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共识。

    9、实行分级管理,调配法律资源,推进子企业依法治企工作

    南京XX目前下属XXX个投资子企业。这些企业在企业规模、行业类别、经济效益和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此,公司总部根据这些子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集中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依法治企方针政策的基础上,采取区别化的工作指导和工作要求:一是对于执行国资委、中国XX的上级文件指示,均及时发文,要求子企业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予以贯彻落实,公司总部也及时督促和检查落实情况;二是公司总部要求各子企业必须指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本企业的依法治企工作,以及指定一名专管人员负责法务及与公司总部法务的工作往来和信息交流,公司总部指派专职法律顾问为其提供工作指导并予以检查监督;三是建立健全子企业重大法律纠纷、重大合同、重大经营决策的申报和备案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子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管理漏洞。2018年,南京XX下属子企业未发生违法经营行为,未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取得了较好的依法治企成效。

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实事求是,查找不足。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中国XX总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南京XX的经营管理运行有序规范,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作为总法律顾问对自己能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量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体会到: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企业总法律顾问除了必须要有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外,还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既要具备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领导企业开展公司治理、企业整合、有效配置资源的顶层设计能力,又要有大型企业经营的管理理念和相应的法律风险感知能力。此外,由于法律事务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个人性格中的决心、谨慎与毅力也十分重要,工作中还必须要有激情、毅力、智慧、奉献精神。

我真诚地希望在未来的一年内,能够继续努力,带领公司的法务部门和法务工作人员,尽心尽责地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提高公司干部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南京XX在今后一年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本人在企业总法律顾问岗位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国资委、中国XX等上级部门所要求,以及和XX系统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其他经营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融合。法律服务工作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与企业的市场开拓、产业链拓展、经营管理链条同步延伸。二是部分干部员工的法治观念有待提升。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仍需加强。三是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的主要重心仍然停留在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层面上,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事前防范为主的良性轨道上来。四是企业法律人才紧缺。企业法律事务是一项系统性、政策性、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培养一个合格的法律事务管理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投入,难以及时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年,公司依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依法治企工作也将与时俱进,法律事务工作必须找准定位,通过自我完善和不断创新,满足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此,本人拟在以下方面提高认识,重点着力,继续抓好依法治企工作。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依法治企工作的行动指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紧围绕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依法决策、依法经营、诚信守法,为加快企业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2、继续完善以健全各项公司规章制度为主的公司内控机制,公司本部及下属经营实体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修改流程,促进公司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协调一致。确保企业在投资管理、经营管理、资产审计、财务管理、劳动关系、安全生产等重大经营管理领域,要有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可循。

3、继续以全面实施法律顾问制度为推手,建立健全法律事务管理的工作组织体系。公司本部及下属经营实体应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充实配备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重要子企业要建立法律事务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障工作经费,加快推进机构和人员的专职化、专业化,确保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或外聘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充分真正发挥其保障依法决策的职责作用。

4、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总目标,不断拓展法律事务工作领域,深化公司法律管理与其他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强化法律管理,加强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和处置,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控机制。完善法律风险控制流程,探索建立集中高效的法律审核工作为重点内容的法律风险管控模式,有效提升公司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5、以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为抓手,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企业领导干部的定期法律培训制度,使其熟悉掌握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逐步实现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司要以科学决策、守法经营、规范管理为内涵,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企业法治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进一步丰富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守法意识。

在党的报告中,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企业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这既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需要,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在经济新常态的当前形势下,公司不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发生各类违法行为,更通过严格制定各项企业规章制度,将遵纪守法落实到各个具体层面,从根本上将依法治企落到实处。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7

一、企业罚款权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针对公民实施的罚款,是指国有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因公民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对该公民依法实施的经济处罚。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法律授予的职权和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得对公民实施罚款。

企业对自己雇用的员工进行罚款,是特定的经济实体,对特定的人实施的经济处罚行为。企业罚款的基本特征是:(1 )企业员工违反了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按该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应当受到经济处罚。(2 )对员工的罚款并不以员工是否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为必要条件。罚款只具有惩罚性而不具有对经济损失的赔偿性。

在罚款的形式上主要有:

(1)责令自己的员工向企业交纳现金和财物;

(2)克扣员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和福利;

(3)扣缴员工已交纳的保证金和抵押金。

其中比较多见的罚款形式是“以扣代罚”。即上述第(2)第(3)种形式,是指企业以克扣员工的工资、奖金等,代替由员工主动交纳罚款。企业采用这种罚款形式最容易引起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也是企业员工怨气较大,比较反感的劳动管理形式。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发放工资的优势,不管职工愿不愿意,擅自克扣职工工资以行罚款之权。这种显失公平的罚款,应由法律严格限制和规范。

二、企业罚款的法律依据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各类企业中,企业对员工实施罚款并不鲜见。按照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的《企业职工奖励条例》的规定, 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有权对职工实施罚款。该条例第11条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该条例第12条还规定,对于职工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这就是说,对于职工的罚款应当是一次性的而不应当是连续性的。

该条例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该条例第19条规定:“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必须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经过一定会议讨论,征求工会意见,允许受处分者本人进行申辩,慎重决定。”

该条例第20条规定,职工受到经济处罚:“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且记入本人档案。”

从以上这些规定来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对职工行使罚款权(经济处罚权)时,在罚款适用的情形和范围上、罚款适用的次数、罚款额的幅度上以及罚款的处罚程序上,都有了比较具体的法规依据。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并不是科学、严谨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奖惩条例》只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不仅适用的企业范围过窄,而且已不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应当以所有制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而应以企业的资本来源及企业对外承担的责任形式来划分企业的类型。过去,我们按所有制性质划分企业类型,体现了许多不平等的待遇。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在社会负担、纳税责任,银行贷款、职工劳保及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事实上,企业对职工罚款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必然联系。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职工罚款的问题,而这些企业行使罚款权目前是无法可依的。有的企业甚至乱罚款、滥罚款,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2.罚款额的幅度偏高,并且没有规定扣除罚款数额后,职工的实得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一个职工所领的工资原本就是当地最低工资,如果他因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被罚款月工资的20%,那么,他实得的工资必然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他在维持劳动者本人

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方面,就会发生困难。

3.企业行使罚款权缺乏严格的法定程序。

4.法律应明确规定:企业罚款所依据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必须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报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在我国,由于劳动力过剩,一些劳动者处于就业和劳动保障的弱者地位,以法律规范上述几个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三、企业享有罚款权的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行使着半政府的职能。企业职工基本上是终身制,即职工进入企业之后,大多数是有进无出。如果职工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和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行为,企业是不能辞退他们的。由于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制度,职工在企业可以呆一辈子,企业缺乏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职工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不得不借助罚款手段,进行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罚款成为企业行之有效的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办法。罚得之款也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在当时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职工更多的是使用行政手段,缺乏用法律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管理企业。罚款作为较强的行政管理性质的措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的。当前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即使企业使用某些行政手段管理企业,也绝不是政府性的行政手段,而应该是企业性的行政管理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否应该享有罚款权?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主要理由:一,1982年国务院的《企业奖惩条例》依然生效,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罚款是有法可依的;二,法律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保障企业和雇主进行正常、有效的劳动管理和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法律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顾;三,从国际上看,即使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也可以对其职工行使罚款权。在这些国家里,企业行使罚款权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在有的国家关于这一问题甚至成为集体谈判、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日本,就颁布了《劳动标准法案》,明确规定企业对员工的罚款额一次不能超过职工月工资的10%。在印度,也颁布了《企业雇佣标准法案》,对企业罚款权作严格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罚款并不是万能的。企业管理和劳动管理手段多种多样。罚款适用的情形不应当过于宽泛。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可以通过教育、纪律处分、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等途径解决。还可以通过订立短期劳动合同,签订劳动试用期合同来解决。如在瑞士,企业对职工行使罚款权十分慎重,程序非常复杂。企业须与工会订立协议,协议中约定有罚款内容,企业才能行使罚款权。由于企业罚款受到严格限制,瑞士的大多数企业宁可采用订立短期劳动合同,或采用仲裁、诉讼等方式对待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员工。

四、几点建议

目前在我国,企业内部劳动管理方式比较混乱。一些企业钻法律不完善的空子,对职工乱行罚款权,严重地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防止企业乱罚款,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应抓紧制定新的、适用于各种类型和不同性质企业的《企业奖惩条例》。对企业罚款适用的情形、范围、罚款额幅度、罚款次数、罚款程序等作全面的规范。

2.重新制订《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并抓紧制订《劳动标准法》。我国于1954年由国务院了《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指导国营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目前这个纲要已不再适用,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新纲要”,规范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及效力性。新的《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要适用于各种类型和不同性质的企业,不能仅限于国营企业。在内容上,“新纲要”应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制订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特别是应当明确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应由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公布,以及规定企业应当将其内部规章制度送报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备案等内容。《劳动标准法》应在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劳动保护条件等方面作全面的规定,以配合《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的制订与实施。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劳动合同

大学生创业一般为初创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很少关注法律问题,然而,创业离不开法律,虽然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和鼓励,但市场经济所确立的法律规则不会因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而“让路”。善于运用法律的创业者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蔑视法律的创业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导致创业活动失败。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劳动用工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问题

(一)制定劳动规章的原因。劳动规章制度,是用工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自身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建立劳动用工关系时,就应该制定明确的、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我国《劳动法》第4条和《劳动合同法》第4条都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所以,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用工企业应尽的一项义务。大学生初创企业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其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用工关系纠纷问题,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

(二)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相对成熟的用工企业在劳动规章制度上也会存在各种问题: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合法、不合理;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进行公告、公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等。对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制定一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以会有一部分创业者放弃规章制度的制定或者仅仅是对员工作出纪律性的简单规定,这样的做法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并且,这种做法对企业自身而言是极其危险的,一旦出现劳动用工关系的纠纷,初创企业将会遭受很大冲击。

(三)完善初创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初创企业要有自己内部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本企业内部事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原劳动部《关于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定,大学生初创企业应该在企业管理经营中制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规章制度,积极报送备案,接受监督。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理,不能仅仅规定劳动者的义务,更不能随意设置处罚权,对劳动者进行恣意处罚。二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经过民主程序,增强劳动者的企业认同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协调好劳资关系。三是规章制度要采取有效的公开、公示方法。为了避免企业在发生劳资纠纷时,因举证不能导致规章制度无效尴尬境地,大学生初创企业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向劳动者进行公开公示,并保留相关证据。

二、大学生初创企业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一)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的形式”作出了规定,充分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不依法律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的用工企业作出了相应的惩罚性规定。一方面,对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可能仅和劳动者口头约定,而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口头合同往往会使企业因举证不能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劳动合同可能会存在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条款无效等问题。对于大学生初创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充足的用工经验,如果不能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问题,其初次制定的劳动合同很难达到“无瑕疵”的状态。

(二)制定“无瑕疵”的劳动合同。法律是把双刃剑,善于运用法律者可以保护自身权益,不会使用者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大学生初创企业应当依法制定“无瑕疵”的合同,然后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与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企业的名称、住所、主要负责人等;员工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合同的期限;工作的内容、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此外,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总之,劳动合同不仅要面面俱到,事事俱细,还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与规章制度相适应。作为创业大学生,由于没有相关实践经验,即使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具有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当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争取达到劳动合同“无瑕疵”的状态,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初创企业特殊用工对象的保护问题

(一)大学生初创企业特殊的用工对象没有特殊保护。创业者作为学生,受其社会活动范围、人脉关系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企业中的工作者多为学生。因此,企业中的用工风险防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问题困难重重:大多数学生兼职人员无法直接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能参照其他法律。然而,其他法律并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导致兼职人员无法得到确定的权益保护;另外,初创企业不能为兼职大学生缴纳社会保险,需要要承担劳动伤害大额赔偿的风险,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二)给予特殊用工对象相应的法律保护。对于特殊用工对象得不到明确法律保护这一问题,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一方面,要求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使大学生兼职人员能够得到与普通劳动者相当的权益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兼职大学生工作者的保险问题,避免初创企业因承担大额赔偿的风险而濒临破产的情况发生。大学生在设立创业企业时,国家应该对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培训,增强法律风险的防范意。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还应涉及《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竞争力。对大学生初创企业用人问题的法律研究和建议,不仅可以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进步,还能够保障在初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王珊 柳第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学生; 研究方向: 法学

参考文献:

[1]王赛芝.刍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00

[2]程延园.劳动合同法之实施条例之HR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7

上一篇:出纳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下一篇:课件设计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