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31 10:38:01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高校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又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近年来,高校的教师党建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总体来说,高校党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教师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责任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但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瞬息万变,需要高校党建工作者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新的经验和方法来推动和促进党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适应了这一要求,对增强高校党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党建品牌建设进一步影响、引导、带动、激发了高校教师的党员意识和党员责任,推动和促进了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还不断得以复制、扩展和壮大,从而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推进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价值内涵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是指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为目的,以实现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以高校教师党员为主体,具有明显标识性、带动性、影响力的党建团队、工作经验或工作模式。

1.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根本目的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体现和突出党组织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向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才能保证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必须时刻把先进性作为品牌建设的内容、标准和基本要求。

2.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定位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否则就不能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首先,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目的是更好地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实现党在高等教育中培养人才的目标。其次,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主体是高校基层教师,因此,品牌创建的内容和模式必须适应主体特征和需要。最后,品牌创建要求品牌的形成、发展、成熟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过程,而当品牌树立之后,又必须不断充实完善,才能使品牌更持久。

3.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核心要素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标志:必须具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建党建品牌就是为了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典型,以品牌为示范,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广大党员,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其他基层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关键:全天候的党员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优秀的党建品牌的创建必须要求基层党员具备良好的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这种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不仅要内化于心,而且要外化于行,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要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建品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这要求全体党员同志始终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时刻共同自觉履行党员责任,共同维护好党建品牌。党建品牌的动力:品牌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建品牌的创建必须与时俱进,以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切实解决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科研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品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力量源泉。

三、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突出特征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与高校党建的一般性工作是有区别和不同的,首先,它具有先进性。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在作用和功能上必须充分体现出与一般的党建工作相比所具有的明显的先进性: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教师教学科研提供的服务、教育方向的保障、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一般党组织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在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上能够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制度,坚持我国高校发展方针,在科研教学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专业和领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也始终能为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服务。

其次,具有直观性。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它的品牌认知,让所有接触党建品牌的群众能够一眼辨识、一目了然。这种党建品牌的直观性包括对党建品牌的标识认知、内容认知、作用认知。直观性认知便于形成品牌理念,对品牌进行打造和运作,构成品牌信誉,赢得品牌影响。

再次,具有现实性。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不能仅仅就先进谈先进,不能脱离高校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而应当与高校教师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或者积极为学校的发展规划献计献策;或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改革;或者关注民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打造成党的上级领导组织和党员教师之间互通的桥梁。

最后,具有可推广性。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就是为了把有益的经验、做法进行复制和推广,使得党建品牌既惠及品牌内部的每个党员同志,也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以点带面、星火燎原的辐射局面。

四、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生成要点

一个有效的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生成,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跟风的昙花一现,需要反复酝酿和论证,需要精心打造和培育。

1.结合实际需要,精准确立党建品牌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必须围绕该校的发展目标,着眼于该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客观需要,根据教师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客观情况和内外部条件,结合该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明确党建品牌的目标定位,塑造党建品牌,打造独特的党建品牌形象,精心设计党建品牌建设架构,合理规划党建品牌发展步骤。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媒介平台,丰富和完善党建品牌内容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和口号,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载体来承载党建品牌的具体内容。随着现代化的交流方式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党建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党建品牌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网站、手机软件、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媒介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品牌活动,充实和完善党建品牌建设形式,让党建品牌看得见、摸得着。

3.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需要制度的保障,只有建立党建品牌的支撑体系,实现指导、组织、管理的全方位统筹,形成长效运转机制,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生命力才能维系。但长效机制建设又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具体目标不同而进行动态调整,只有这样,党建品牌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4.注重党建品牌的推广

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得优秀的党建工作经验得到示范推广,因而,一旦党建品牌创建成功,推广宣传就是党建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好的h建品牌推广要做到:一是推广内容的契合性。具有推广价值的党建品牌在传播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契合性,要选取可复制、有借鉴的内容进行宣传。二是推广形式的有效性。推广形式对推广作用影响巨大,好的推广形式可以成倍放大党建品牌的示范作用。无论是通过传统方式还是现代方式,推广的形式一定要与内容相适应。三是推广效果反馈。有效的推广一定是对推广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反馈,对推广情况和效果的跟踪可以促进对推广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从而增强推广的作用和价值。

五、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问题规避

近些年,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品牌认识不到位,对党建品牌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党建品牌创建管理缺失,没有科学合理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党建品牌服务群众作用不明显,很多党建品牌流于形式,在围绕高校发展大局、服务群众等方面没有起到作用。

要规避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理论研究,认识到党建品牌的重要性,在党建品牌创立和建设上加强顶层设计,使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健康发展。

其次,要着力培养党建品牌建设人才。党建品牌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专业人才能够准确把握党建品牌定位,能够科学制定党建品牌规划,能够严格执行党建品牌任务,从而使得党建品牌能够专业化。

再次,完善品牌管理与考核。许多党建品牌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党建品牌的建设和发展随意性大。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党建品牌流于形式。

最后,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注重实效,要以广大教师关心关注关切的问题为突破口,切忌空洞和形式主义,要实现党建品牌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英启琛,李 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3):72-75.

[2]杨 露.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基于H高校的案例分析[J].理论导刊,2014(2):62-64.

[3]饶志华.创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的方法路径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5):71-75.

[4]刘加养.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建设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4):66-68.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SWOT分析;策略

一、档案服务机构品牌的界定问题

1、什么是品牌

要想解决档案服务机构的品牌界定问题,首先要明确品牌的定义。关于品牌的定义,我们认为品牌属于资产的范畴,它体现的是企业、产品、服务的内在价值,是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品牌是一个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结出的“硕果”,是企业的一笔丰厚无形资产,品牌凭借服务和品质界定一个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商业定位。简单地说,品牌就是人们对一个企业、某种产品、某项服务的认可和信任,而这种认可和信任,需要一个企业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许多方面的不断提升,让品牌成为企业综合品质的风向标。

2、档案服务机构的定义及其特征

档案服务机构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自身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还需完善的新生事物。关于档案服务机构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也形成了学术界的几种代表性阐释。本文融合多种角度认为档案服务机构是依法设立的,独立于政府部门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借助专业的设备和管理手段,对委托单位或者委托人的档案从管理、保管、寄存、鉴定、咨询、培训等多方面提供体系化、系统化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它们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意识,有广泛的社会性、强烈的服务性、鲜明的中介性和市场性特征。

二、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 SWOT 分析

1、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是企业战略分析的一种,根据企业既定的内外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比较客观准确的分析研究方法。

2、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现有优势:包括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本身具有品牌创建的源动力和强烈愿望。在与传统的档案管理部门的比较中,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具有机动灵活、应变性强、工作效率高、服务项目全面、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使现有的档案服务机构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会在市场经济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性企业,他们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必然会排除阻碍想方设法地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优秀品牌,档案服务机构的品牌创建需求愿望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想。

(2)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现有劣势:一是经营的不规范性和专业人才的缺失是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桎梏。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缺失并由人才缺失造成的经营管理不规范这一现状,在我国目前的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中普遍存在,并逐渐成为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中的瓶颈,更成为档案服务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些机构的管理人甚至负责人,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在职业素养上的欠缺太多。二是档案服务机构对品牌创建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很多档案服务机构在大规模、广泛性的品牌推广过程中,过分地注重为品牌做广告,大把的资金花出去,广告停止后品牌效益也随之结束,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品牌的创建应该从保持顾客的忠诚度、完善品牌设计、健全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态度等方面着手。

3、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外部因素分析

在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大致上来说外部因素可以分为机会和威胁两部分。

(1)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面临的机会。大多档案服务机构以“XX档案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名,但发展得比较健全的却为数不多。目前我国档案服务机构的现状,恰恰印证了该机构仍处于发展完善的起步阶段,大多档案服务机构离规模经营、良好影响力相去甚远。发展良好、管理完善的机构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鲜有这样的机构。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没有地域的限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着,尤其是近年来各地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他们在档案管理服务方面有着极大的需求空间,这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需求的平台,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突破瓶颈寻求科学合理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2)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面临的威胁。说到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面临的威胁,就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品牌创建的过程缺少法律层面的保障。目前全国仅有少数的省份(如北京、上海、安徽、辽宁、黑龙江、河北等)对档案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有一定的法规规定,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显得过于笼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服务过程中各方面事务的专门性规章,其他各地在档案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上尚处于空白状态。这种法律法规管理上的缺位,使一些不法档案服务机构有机可乘,造成他们在运行过程中乱作为,在服务内容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不公平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的产生,对品牌的创建工作形成不必要的障碍。二是档案服务机构自身发展阶段的限制和服务对象对档案服务机构的认知度不高的问题。

三、档案服务机构品牌创建的策略

1、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品牌创建观念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品牌创建的问题,档案服务机构也不例外,品牌创建是档案服务机构发展之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要给予这项工作高度的重视,努力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品牌创建观念,扎实做好品牌创建工作极为重要的第一步。有人认为品牌创建不过是做广告、发传单,这种品牌创建的思维大错特错,品牌创建是经常性地企业内在价值的积累过程。只有树立正确的品牌创建观念,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才能把品牌创建工作做好,也才能保证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

2、实施人才战略,逐步建立具有专业营销知识的品牌创建队伍

人才是最终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保证档案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就要引入新鲜的具有活力人才,其中,培养品牌创建的专业工作团队至关重要,让具有专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参与到品牌创建中,品牌的创建工作才能从“美好的理想”变成“丰满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李鹰.试论新世纪的档案利用工作[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5).

[2] 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05).

[3] 张芸.档案目标管理中的P、D、C、A[J].中国档案,1999(04).

【作者简介】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品牌 名片 科技创新 科技名片

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品牌,尤其自主品牌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2011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提出指导要求,强调以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思想,市场导向,各方参与,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主品牌涉及到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但还远远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科技活动的全貌,要通过全新的科技创新评价和监督指标的设计,从科技创新角度将企业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使科技创新品牌成为企业一张响亮的“科技名片”。

1 企业科技名片的内涵和意义

1.1 企业科技名片内涵

品牌是企业的一张最好的名片,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于品牌的内涵有多种说法,李晓飞认为[1]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价值角度看是无形资产,从外在表现角度看核心是产品或服务,从本质角度看体现了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承诺。蒋Z萍认为[2]品牌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基础要素、品牌个性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品牌外部关系要素。因此,可以说品牌涵盖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一切关系,它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牌一般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

其实,商家之间的合作更重视的是彼此的信用状况,随着全国各地信用建设的开展,信用信息的有据可查为企业树立信用品牌创造了方便条件,因此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信用方面。

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产出、协同创新、技术扩散等能力及水平指标可清楚的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品牌代表着企业科技活动的全部,因此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它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企业档案工作,而是建立在企业科技档案基础上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规范企业科技活动,能更全面的体现企业品牌特色。如图1所示。

1.2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意义

1.2.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

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科技名片反映了科技活动的全貌,体现出企业对科技投入的重视和科技创新效果,因此是企业品牌建设中重要一环,要让企业像重视商业品牌建设一样重视科技名片建设,要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和科技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设工作。

1.2.2 企业品牌的有效延伸

市场未来竞争靠的是科技创新,而传统的企业品牌注重的是商业品牌价值,企业科技名片代表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企业实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引导企业的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延伸,从长期来看,企业商业品牌必然还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苹果品牌的树立就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上,在涉及技术问题的时候,苹果公司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主导市场[3]。

1.2.3 培育企业创新意识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科技活动,其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及其相应政策上的引导,也能加强和规范企业科技档案工作与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能更加激发起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1.2.4 改变科技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企业项目申报,由于科技项目立项是采取网上征集、单位自行申报方式,对企业有失公允。首先,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并不熟悉政府的项目申报工作,其次,因为科研院所内部有科技申报部门专业性申报政府项目,每年的政府科技项目经费都较多的流入了科研院所,加之要照顾一些关系户,导致最需要科技经费支持的企业无法得到政策与资金支持,无法体现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据可查,对建立了企业科技名片的企业一是可实行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二是也可将其作为科技项目立项重要依据,使政策与资金支持向企业倾斜。

1.2.5 有利于完善科技统计工作

目前多数科技统计工作都是分散在各部门完成的,各专业科技统计之间存在壁垒,由于制度原因造成沟通不畅、统计内容及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不一致、重复填报现象严重[4]。

从统计对象看,我国《科技统计报表制度》涉及的企业分布面有限,统计内容也不尽一致,指标设计仍不完善,实施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可将统计的企业面拓宽,重新设计指标体系,统一管理口径,能更加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1.2.6 有利于拓宽科技政策普惠范围

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关于印发“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6〕31号)从总体部署上针对各类企业特点重点支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就对针对开发区内外的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于2008年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172号文),对中国境内注册的、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统一的认定工作,2016年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订工作;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 文件规定,支持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

从以上可见,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涉及的面较广,但目前只进行了试点工作,从试点政策推出到2010年全国也只有400余家试点企业[5],高新技术企业也只能是通过认证的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主要涉及三方面外包服务业务的企业,并仅适用于20个城市。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面较窄且内容有重复,申报的企业有时也无所适从,实行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后将统一规范科技创新统计工作,符合条件的所有类型企业均可受益于普惠政策的支持。

1.2.7 有利于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

多年来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的《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中有专门针对企业的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三级指标涵盖的范围较广,但与传统的科技统计工作一样,单独靠统计法约束企业行为效果并不会理想,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上也无法保证,实施科技名片制度将通过政策支持与品牌战略扩张的宣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调查工作落在实处。

1.2.8 有利于企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科技活动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独立的自主品牌。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包括了品牌研发、品牌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6],科技名片制度的实施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根本。

2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的基础

2.1 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科技活动的原始凭证,凝聚着众多人的劳动成果,有时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持和科技进步的积累,企业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应建设自己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是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7]。企业的科技档案是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设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档案,为其科技名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科技统计

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技统计制度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但其统计数据已成为各类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已将农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软件开发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纳入我国科技统计范畴。

2.3 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

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多,主要从创新体系、模式、能力及指标体系等方面内容相关,国家层面也对科技创新研究重视有加,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明确提出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从2013年初开始,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总体部署,据此科技部从国家、区域、企业(产业)、典型创新密集区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并对其《国家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8]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家统计局于2014年开展第二次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此次试点以北京、江苏、山东、湖北4个地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为主[9]。

3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原则与对策

鉴于企业科技名片建立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起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并作为与企业商业品牌、信用品牌建设并举的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技名片制度的原则

3.1.1 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科技名片制度中的关键是其能体现科技水平的考核指标,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反映其投入水平,又要体现出产出效果,还要看到技术扩散的辐射影响力;既要反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又要体现其协同创新能力;既要反映企业科技水平的硬件条件,又要体现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件条件;既要反映科技本身,又要体现出科技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及内部研发机构的建设;科技产出包括知识产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技术产出(新产品、自主核心技术产品比重);技术扩散包括技术扩散(技术性销售收入、技术服务出口比重)、产品扩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产品出口比重)、成果影响(获奖情况);科技创新保障包括管理者素质(学历、行业经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认证体系);协同科技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等。

3.1.2 企业积极性高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企业的积极配合,否则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将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在政府层面大力宣传企业科技创新,并辅以资金与政策支持,可采用普惠政策与项目支持相结合、财政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名片的建设。

3.1.3 体现品牌价值

要将科技名片建设纳入到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中,把企业科技名片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延伸,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可识别性,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3.2 科技名片制度建立的对策

3.2.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管理

与商业品牌建设不同,科技名片是一种科技创新品牌,涉及到监督与评价指标、科技统计、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复杂问题,涉及到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需要政府方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支持,在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指标与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

3.2.2 优化竞争环境,突出科技创新品牌地位

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建设,应加强立法和相应的扶持工作[10]。一是完善对自主品牌、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普惠政策、项目支持等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在财政、货币、税收等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引导传统的商业品牌建设更多的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三是加强对科技创新品牌的管理和宣传力度,规范企业科技创新行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和科技创新品牌管理制度。

3.2.3 发挥企业主导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就要将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加强对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产业联盟等支持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激发企业及其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并通过成立相关基金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要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3.2.4 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目前我国尚缺乏一套能较全面体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完整的大数据库,在大数据年代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从技术上支持企业科技名片的建设工作,政府应采取招标方式与相关数据库经营机构合作,建立起国家层面的企业科技名片大数据库,以便更好的把握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状况。

4 结语

品牌是企业最好的名片,传统的企业品牌主要指商业品牌,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水平,因此,企业品牌建设要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科技创新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体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突出企业品牌内涵,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意识、改变科技管理方式、完善科技统计工作、扩大科技政策普惠范围、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对策。原则方面,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企业的积极性要高,要真正能体现企业的品牌价值。对策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参考文献:

[1]蒋Z萍.企业品牌内涵及其生成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43.

[2]李晓飞.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R].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2012.

[3]王锐.霸气苹果 创新无止境――苹果缘何创造消费电子产业奇迹[J]. 中国科技产业, 2011,(6):46.

[4]史伟.完善我国科技统计制度的对策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8.

[5]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已达469家[J].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8.

[6]倪伟清.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2):10.

[7]吕萍.浅谈企业自主创新与科技档案管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1,(S2):85.

[8]科技部.关于征求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意见的通知[EB/OL].(2013-11-27)[2016-5-23].

[9]魏琳.国家统计局启动企业创新调查试点工作[N].中国信息报,2013-11-7(1).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4

以推广为己任 着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看似强势的企业逐渐衰落了,一些看似弱小的企业却在悄悄壮大。表面看,这是企业产品竞争力强弱而导致的结果,实质上则是企业在经营思想、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层面的思维理念在企业竞争中的较量,确切地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但体现产品文化内涵的品牌却很少,提升纺织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增强品牌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记者:品牌文化推广任重道远,目前品牌文化推广的情况如何?

刘慧兰:身为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深感责任重大,当然还有压力,推广企业品牌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固然是通过产品的功能、性能、质感以及品质等方面的物质使用价值来承载的,但决定市场价值的还有渗透在或依托在物质产品中的文化消费价值,比如对消费者审美文化与消费方式的适应性,以及贯穿在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和社会过程的人文关怀深度。

为此,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5年来,我们先后在全行业推介了波司登、阳光、雅戈尔、红豆、华茂、富润、梦兰、上海中大、青岛纺机、喜盈门和洁丽雅等50个纺织服装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为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软实力,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适应中国纺织名牌战略实施,倡导文化创造品牌价值,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催进产业升级,推动纺织强国建设进程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质量为基础、以文化为支撑,培育一批、表彰一批、宣传一批、争创一批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推动纺织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彰显品牌文化价值,提升行业软实力。现在企业的品牌文化意识和品牌文化发展都有了显著提高,这一点,我很自豪和欣慰。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吗?

刘慧兰:5年来,我们以丰富的实践诠释了先进的品牌文化怎样成为自主品牌的灵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每届推介大会的召开都是杜钰洲会长亲自领导和主持,亲自到会并作主旨讲话。可以说,他的讲话已成了不断丰富纺织品牌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是推动“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指示意见和活动内涵。沿着这些足迹,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品牌文化的推广的历程。

2005年,在品牌文化推介大会上杜钰洲会长作了题为“繁荣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的主旨报告,指出品牌文化建设要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强社会责任,用市场化培育品牌,深化改革开放”为主导,这五点成为了推动品牌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2006年,杜钰洲会长作了题为“科学把握品牌文化价值观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讲话,强调“品质、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是品牌生产的四种价值观的表现,足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品牌文化价值观的基本体系,质量是品牌文化的生命,创新是品牌文化的灵魂,快速反应是品牌文化的活力所在,社会责任是品牌文化的道德准则”,为我们今后深入研究品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奠定了基础。

2007年,杜钰洲会长又进一步强调:“品牌文化是由品质、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构成的。品质是品牌的生命,创新是品牌的灵魂,快速反应是品牌的活力,社会责任是品牌的人格”,成为我们开展品牌文化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施纲要。

2008年,杜钰洲会长强调指出:“文化成就品牌。企业的生命力和品牌的生命力有一个文化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品牌文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品牌文化的核心部分,创新精神是品牌生产的动力要素,人文精神体现为人的追求、人的审美取向。”

今年十月,杜钰洲会长又对品牌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品牌文化生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品牌文化属于历史范畴,不应脱离所处时代的文化生态。品牌文化生态,是指品牌文化内外的生态关系,各类文化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时代共生性。我们在建设品质、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的同时,还要重视品牌文化生态建设问题”。可以说,社会长的这些讲话,又进一步推进了我们品牌文化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为我们下一步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还强调“要立足于我们中华民族所处时代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创造名牌,把提升纺织产业的文化软实力放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思考和决策、”

以生态促和谐 全力提升产业新发展

品质是品牌的物质基础,创新是灵魂,快速反应是活力,而社会责任好比是道德,只有兼具品质、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才是一个和谐体。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考虑好品牌生态的问题。

记者:“品牌文化生态”是什么时候提出的,这对品牌文化建设将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刘慧兰: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杜钰洲会长最早提出“要重视品牌文化生态建设问题”,是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在江苏常熟召开的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会暨波司登品牌文化建设现场会时提出来的。这一命题,进一步丰富了品牌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品牌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对于深入开展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

记者:杜钰洲会长在品牌文化建设中提出的“品牌文化生态”这一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刘慧兰:回顾杜会长近年来对品牌文化建设所作的一系列指示和提出的要求,我深深地感受到,杜会长对纺织行业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条件制定、推荐评选,还是开会表彰、举办论坛,他都亲自参加、大力支持,使这项活动逐步深入,形成了行业一项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

信誉是品牌文化生态的基础,只有品质的提升,才能带

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是我国从生产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主攻目标,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品质需要创造,原材料需要创造,加工方式需要创造,表达文化更需要创造快速反应是一种产业文化,是服装创造者和消费者的互动,更显示了品牌对消费者的适应性和对于时代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的敏感性;而社会责任则是品牌文化生态的一个总体概括。这些我们要全面理解,把握实质。

从近几年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实践看,我们推介的50家十大品牌企业,在品质、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方面都很突出。实践证明,市场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企业是没有竞争力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所以说,品牌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贯穿自主品牌建设的全过程,持续努力,不断提升。

以创新谋发展 开启品牌文化新篇章

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作为企业品牌文化的主推者,任重道远。如何开展行业企业文化,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记者:今后,我们在围绕品牌文化生态建设推广方面,将哪有举措?

刘慧兰:首先,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要深刻领会杜会长的指示,把加强纺织品牌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把品牌文化生态建设作为重点研究实践的课题,通过开展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举办论坛、召开会议等多种途径,对品牌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解读,继续用已推介的50个十大品牌文化企业的典型,同时不断推出新的企业典型,引导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自觉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品牌文化生态,提升行业软实力,促进自主品牌建设。

同时,我们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努力创造加强品牌文化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杜会长指出:“当前与品牌文化建设最为密切的生态关系是在全社会构成主流思想的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围绕这三个重点,加强品牌文化生态建设,将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今后,“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还要持续开展下去,并把品牌文化生态建设融入纺织大文化建设之中。品牌文化生态建设,具有时代性共生性,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纺织服装品牌文化生态建设,应从时代特点出发,树立“大文化”观念,在加强“大文化”建设中,突出抓好品牌文化生态建设。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策略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是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着力建构富有校园文化内涵的品牌活动,是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实现校园文化创新、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增强学校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尽管目前建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已引起业内人事的广泛关注,但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实践中存在诸多积弊,须依照建构原则,强化意识、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扬长避短。

一、当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实践的现存积弊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日益被关注,但由于高校合并组建、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高教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校园的的侵染,关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建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重模仿轻创新

随着网络在全社会的普及与发展,学校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流畅,以至于许多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上,简单模仿其他高校的活动载体,没有充分融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和办学历史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了重模仿轻创新的局面,使参与者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重形式轻内涵

一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上过于注重浅表的文化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承载和深刻精神内涵的体现,以至于活动大都是空有华丽的外表,而无具有实质性的文化诉求,从而使活动意义收效甚微。

(三)重学生轻教师

教师的示范性未充分发挥,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大量开展第二课堂,组织繁多的学生活动,仅仅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看成是几个部门,少数教师的事情,没有重视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去科学的讨论与规划活动。

(四)重局部轻拓展

有些高校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仅仅是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未能被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没有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放在整体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因此在外延拓展上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五)重速度轻质量

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发展的实际,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活动制定与组织周期短,从而使活动产生不了层次感,实施阶段又准备不足,活动就成了空有花架子的走形式,更谈不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了[1]。

(六)重成效轻投入

只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成效,而缺少资金和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投入,致使文化活动的载体不充实,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形成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局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是凝聚历史、凝聚师生、凝聚学校的法宝,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最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是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展现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源于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先进文化积淀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结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在[2]。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应展现大学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成为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促进高校生存、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二)体现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切入点。要紧跟时展潮流,要敏锐地感知时展趋势,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让学生自觉投身于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扩充活动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注重品质飞跃

品牌多当然好,是否具有特色的品牌,形成以特色品牌活动为主导的活动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数量与品质紧密结合起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四)突出专业特色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构尤其要强调品牌建构与育人相结合,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依托学科的专业优势与特色,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3],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五)展现传承与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把活动品牌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发展,坚持师生需求至上;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要充分发挥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力量,切实开拓创新,不断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六)体现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民意,充分展现学生的新思想与新追求,让学生成为活动创新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品牌活动符合大众化的口味。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的实践策略

为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不断涌现,增强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要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主,坚持以学术文化活动为主导,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为目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努力建构高品位、多层次、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充分体现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在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师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师生新风尚。

(二)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不断拓展文化内涵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内涵,就要体现强烈的时代感,不脱离、背弃时代的发展,也要立足校园的本土实际[4]。应根据学校发展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师生需求,不断赋予传统活动新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可接受性;要充分体现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师生主体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追求。

(三)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凸显校院个性

活动品牌的个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要凸显个性,在活动品牌建构时,要考充分虑师生需求的差异,抓住师生的兴趣点,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与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紧密依托,打造高品位,形成新局面。切实凸显学校个性,即一提到某个活动,大家就知道这是某个学校的。

(四)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发挥辐射作用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建构的新阵地。高校要通过客观、合理的新闻制造与宣传,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让公众都知晓并认同该高校的品牌文化,提高高校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这既有利于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树立品牌的形象,也有利于人心的凝聚,这也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魅力的重要手段[5] [6]。

(五)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需加大培育工作力度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不竭的动力” [7]。继承就是要坚持品牌建构的长期性,要保持品牌的连贯性,不能因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更替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发展就是学校要切实加强指导,切实增强经费投入,把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活动树为“品牌”,确保其健康、持续、稳步地发展;创新就是要把广大优秀教师和学生骨干作为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力量源泉,建构高品位、高层次、高规格活动品牌。

(六)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切实创新管理机制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还要促进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校园文化的需要,保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实践中,要杜绝团学工作单兵作战现象,应形成由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具有策划、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的专门工作组,对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文体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切实加强专款投入,要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七)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需切实形成特色体系

高校要建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特色体系,就要把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形成校园文化活动标志,形成独特文化氛围,要切实把品牌体系建构成引导师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开发师生心智、增进师生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培养良好情趣、建立和谐关系、促进全面发展的保障体系,要形成一牌多品、传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品牌体系。

总之,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构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强化品牌熏陶,突出文化育人;要品牌化管理,项目化管理;要高品味、多层次、系统化;要整合资源,团结协作;要通过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营造承载百年底蕴、蕴涵人文关怀,崇尚科学精神、体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氛围,逐渐融汇成校园精神,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独特作用。(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斌成.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兼论厦门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0(9):258-259.

[2]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19-121.

[3]傅琪.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创新建设[J],科技信息,2009(1):119.

[4]尹瑜华,李振文.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7-29.

[5]张丽.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实旋高校品牌战略[J],科技信息,2009(16):49.

[6]王新鑫.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品牌塑造[J], 科技风, 2009(23):40-41.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经验研究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高校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能将高校党建品牌活动的孕育过程、成长路径、成长模式予以科学总结,高校党建的先进性成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新,这无论是对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来说,还是对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学领域,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它无时不刻都超越于产品本身而凸显着有形的价值。目前,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学和营销学领域,而把品牌的理念引用和延伸到党建工作领域,将是一项崭新的实践课题,必将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其主旨就是要借鉴经济学和营销学领域的品牌管理理念和品牌经营手段,并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特点,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先进性建设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

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永恒主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只有建立起优良的党建工作品牌,注重品牌质量,提升质量效益,扩大品牌影响,才能使党组织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才能成为一面旗帜,在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好优秀示范和坚强的政治保障作用。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要牢牢把握住品牌建设的内核,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讲质量,又讲效益,把品牌建设的理念融入到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创新性、服务性、形象性、实践性、影响性和示范性,进一步彰显党建工作的先进性。

(二)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深化高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但这种发展主要是速度与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过多强调外延式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办学资源不足、办学效益下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窘境。面对问题,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内涵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以优秀的党建工作成果,扎实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彰显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科学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激发高校党组织创新活力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高校在党的建设方面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坚持固本强基,改革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墨守成规、形式单一、活力不足、影响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就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紧密围绕目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大胆实践、创新发展,在“三型”组织创建中凝练形成若干个党建品牌,充分激发高校党组织的创新活力,不断赋予高校党建新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典型案例

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激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助力学校全面改革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党建品牌特色项目,开拓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打造先锋品牌,增强党员模范意识

部分高校在全校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行”系列活动,分别对管理岗位的党员提出“三亮三比”(“三亮”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即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的要求,对一线教师党员提出“两争”(争做教书育人标兵、争当师德师风楷模)的要求,对学生党员提出“三服务四建设”(“三服务”即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四建设”即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文明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先锋行活动的要求,鼓励师生党员结合专业优势和技能,立足本职,落实要求,在教学技能评比、科技创新、学科项目竞赛,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中争当先锋,打造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党员教育管理成效。

(二)打造作风品牌,提升党员责任意识

部分高校着力打造作风品牌,在干部和党员中开展“改进作风我先行”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发挥好“一个作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密切“三个联系”和“两个关系”(密切联系基层单位、基层群众和特殊群体,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通过“三个转变”(转变思想感情、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促进工作作风建设。带头开展“结一联五”活动,加强干部和党员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校级、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结对联系一个以上基层单位,并与高层次人才、一线教师、青年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学生、村民,特别是工作、学习、生活、就业存在特殊困难的至少5人(户)以上建立结对联系和定点服务关系,一方面直接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帮助解决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实际问题。通过打造作风品牌,进一步强化了党员责任意识。

(三)打造活力品牌,激发广大党员工作热情

部分高校着力打造活力品牌,认清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紧跟党中央治党严党大方略,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有所为,构建了“互联网+党建”“党建+具体工作”的党建工作新思路。通过网络新媒体来宣传党的优秀文化,搭建“优秀党支部”“优秀学生党员”“优秀教工党员”等线上宣传模块,吹响“互联网+党建”集结号,奏响高校党建最强音。“党建+具体工作”模式,就是正确处理好高校党建与具体工作的紧密联系。党组织和党员扎实贯彻好党的思想路线,在实干中深化党的理论,丰富党建成果,总结党建经验,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积极宣传师生、组织师生、带领师生、依靠师生。正所谓党建塑人,人去干事,有人干事,才能成事,使党建的优秀文化成果、先进典型更好地引领和辐射全体师生。

(四)打造项目品牌,强化党建主体责任

部分高校党委抓好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党建、聚人心、解难题、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并结合争创“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围绕“培育党建品牌,展示特色亮点、促进校园和谐”这一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在全校各基层党组织营造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使党建在形式、内容、体制、机制、制度、文化等方面推陈出新,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和亮点的党建工作典型,实现全校基层党建大繁荣,营造高校党组织建设的良好生态,为高等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基本经验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是我们各级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深化党的建设中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我们要领会精髓,吃透精神,把握实质,在党建品牌建设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树立起党建优秀品牌,爱护好党建声誉。

(一)要选好找准高校党建品牌的切入点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的作用,优化党建工作氛围、解决党建工作问题,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师生需求,推进高校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内核就是要找准选好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只有找准选好了切入点,才能得到师生群众的拥护,才能拥有品牌建设的肥沃土壤,品牌建设才能欣欣向荣,事半功倍。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品牌建设的前期,切忌盲目草率、一意孤行,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民意,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开展问题分析,切实把握好本单位党建工作实际,找准选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品牌建设切入点,使品牌建设的切入点真正成为师生群众所期所盼所愿的民心项目,如果忽略了这一基础性和重要的环节,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就会成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就会变成典型的形式主义,很难成为师生群众的满意工程。

(二)要充分挖掘高校党建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并不是一朝一日,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长期悉心的建设和培育,其中品牌建设的文化内涵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因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品牌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否则,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就可能成为事业发展中的匆匆过客。我们倡导品牌建设的文化内涵,就是让文化统领品牌,让无形驾驭有形。所以说,文化建设是品牌建设的灵魂,是品牌具有强大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引擎。事实表明,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创新性和持久性只有扎根在高校文化这块沃土上才会根深叶茂,繁花似锦。高校党建品牌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价值观的塑造,脱离了主体价值观的塑造,品牌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文化建设一是要把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体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二是要注重历史传承,把握内在规律,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体现创新和独特,始终把握好品牌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三是要通过形象识别系统、系列展示活动等内容,传达党建工作品牌的文化信息,宣扬自身主流价值观,使品牌的价值被广大师生及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三)要强化提升高校党建品牌的经营意识

创建品牌,必须要有理性的经营意识。创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我们要深谙经营之道,方能策马扬鞭,高歌猛进。所谓经营意识,一是要掌握规律,要按照品牌理念先行、品牌培育、科学规划、逐步实施、成熟总结、推广示范等环节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切不可越俎代庖,走一步算一步;二是要有品牌理念,理念是无形价值,是深深扎根于师生心田、民心所向、民心所愿的价值取向,高校党建工作品牌不是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而是时刻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三是要有大局观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品牌建设是一个从培育、选树再到定型的过程,注定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或是几届人努力探索与不懈追求的过程,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四是要树立品牌形象,形象是品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反映着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要全面考虑品牌的各个要素都能执行到位,成功落地;五是高校党建工作品牌要有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牢牢把握品牌创建的根本特色,离开这个特色,高校党组织的品牌创建工作就会形离神散,华而不实。

(四)要丰富拓展高校党建品牌的“互联网+党建”模式

品牌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品牌一定要适应网络信息时展的趋势,擅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高校党建品牌信息化建设必须详细分析、系统实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根据品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而又不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极具时代性、感染性、新颖性等特点,例如某些高校基层党组织采取线上线下全覆盖、网内网外齐联动,开展了网上党员之家、党建电子期刊、党员明星微论坛、党建博客、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多种信息化载体建设,有效地搭建了网络党建新平台,延伸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高校党建品牌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深化和活化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文化执法中心工作,以增强机关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目标,以创建机关文化品牌为契机,全面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流的执法队伍,创造一流的执法业绩,树立一流的执法形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服从于工作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局承担的文化综合执法工作职责进行。通过文化建设,形成机关品牌,推动文化执法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机关文化品牌是全局干部职工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体现。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立“人人是品牌建设主人、人人是机关形象代表”的理念,积极参与机关文化品牌建设。

(四)坚持与党建和学习型组织建立相结合的原则。机关文化品牌建设要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深化岛城先锋品牌创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使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机关文化品牌的形成必须依靠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丰富完善,确保机关品牌建设取得实效。

三、实施步骤

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总体部署、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局机关文化品牌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发动准备阶段

召开全局人员会议,进行广泛动员和部署,统一思想,强化创建机关文化品牌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创建机关文化品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营造人人关注品牌建设、人人参与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围绕“为什么要创建机关品牌、怎样打造机关品牌”开展大讨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品牌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持续打造品牌、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完成时间:11月5日前

(二)品牌创立阶段

1.品牌征集

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发动机关每一个处室队,每一位工作人员结合我局主要工作职能,按照易懂、易记、易识别的原则,构思具有特色的品牌名称及品牌内涵。每个处室队至少提报一套品牌名称和相关的品牌释义。同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对我局创建机关品牌的意见建议,找准品牌建设定位。

完成时间:11月19日前

2.品牌提炼

对征集的品牌进行反复论证及筛选评定,评出备选品牌;将备选品牌下发各处室队,再征求处室队干部职工的意见,并进行合评议,将评议结果反馈局机关品牌建设办公室,从备选品牌中选出最能反映文化执法工作精髓及发展趋势的品牌作为我局创建的机关品牌成果,提交局机关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完成时间:11月26日前

(三)品牌传播阶段

品牌确定后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做好宣传推介,以发挥其在机关建设、推动工作等方面的作用。

1.网站宣传。利用我局的门户网站设立机关文化窗口,由专人负责,对机关品牌、相关理念及机关文化建设等系列内容进行。

2.办公区域宣传。通过设计制作机关文化走廊,处室队悬挂品牌挂板,个人桌前摆放品牌标识等途径宣传机关品牌及相关文化理念。

3.印发相关宣传资料。编制局机关文化手册,内容涵盖整套品牌体系,发至全局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

4.会议宣传。依托全市文化执法工作会议、相关研讨会和交流会等平台,做好机关品牌的宣传推介。

5.媒体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6.电话宣传。与网通公司接洽,将我局办公电话铃声做成品牌对外宣传平台。

7.办公用品宣传。制作带有品牌标识的信封、信纸、工作桌牌等。

8.机关工作人员电脑工作平面宣传。对每台电脑设计开机后首先显示品牌页面,使机关人员时刻牢记机关品牌,用实际工作行动自觉践行机关品牌。

四、组织领导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特色党建;品牌;途径;方法

1、特色党建品牌的特点

品牌,代表着一个产品的质量、信誉、实力和形象,是单位竞争力和产品生命力的综合体现。党建品牌则是将品牌的概念移植到党建工作上,是对党建工作经验的升华,对党建工作内在规律的提升,同时也是对党的建设水平实践成效的集中反映。

特色党建品牌指以加强党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目标,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证,凝聚着党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有较大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有较高的党员群众认同感和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载体。以党组织为主创建的党组织品牌和党员个人为主创建的品牌。品牌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涌现出来的,为人们所接受认同的,由政府带头实施的各种战略,形成名牌企业和优秀企业,我们中交二航局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分公司已形成了包括企业服务品牌(品质成就未来),特色党建工作(燎原工程),铁路等九大品牌体系,为分公司的发展增强了活力。

2、分公司特色党建的品牌现状分析

2.1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健康有序

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活动,至2000年前后开始创建以来,经过了各自的创建阶段,分公司曾出现过“红翎工程”,“云梯工程”等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推广效果不大,影响力不强,从2010年开始至今,在分公司推出的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创建党建品牌工作已形成了一根主线贯穿,各放异彩的良好局面。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2.2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从目前分公司开展的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活动,是在项目部成立后,各党支部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在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的策划,把创建党建品牌工作作为项目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并围绕施工生产中心,结合项目工程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及时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引领项目部其他,形成了创建党建品牌的浓厚氛围,做到了项目全覆盖。

2.3切合实际,内涵丰富

各项目党支部,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上级的要求,在创建特色党建品牌过程中,着眼于推动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从党建具体工作入手,深化拓展品牌内涵。如笔者所在党支部开展过“将党旗插在世界第一跨度三塔斜拉桥上”,开展了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以“提升工程综合管控水平,争创BT项目典范”的党建特色活动,在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广大党员意见,使确定的党建品牌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群众认可,从目前分公司开展的创建品牌主题较为突出,内涵丰富。

2.4创建深入,成效可喜

在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分公司各党支部紧紧围绕项目的施工生产,积极认真开展活动并创建党建品牌的要求,搭建活动载体,完善创建机制,实实在在把创建,培育和打造品牌,不断的扩大品牌影响,通过特色党建品牌的创建活动,分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徐刚等一大批时代先锋,分公司也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3.创建特色党建品牌还需完善的工作

3.1创建活动效果参差不齐

目前,我公司开展的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工作风生水起,覆盖面100%,并且在项目党支部成立后对党建工作进行策划中就结合各自项目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对在如何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和党建工作的需要,在以“燎原工程”的党建品牌下开展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但是,由于近年来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来自分公司的各种岗位,有技术,物资,测量,试验,工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转换到党务管理中来,由于他们各自对党务工作的了解,熟悉程度不一,工作方法不同,使开展的创建活动成效不同,有的停留在策划书上,有的召开启动仪式,有的开展一些活动,没有系统跟踪,检查,落实,使活动浮在表面,活动效果参差不齐。

3.2创建活动品牌推介力度不够

经过十多年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分公司的品牌创建工作,也有许多影响的品牌如:“红翎工程”,“云梯工程”,“双优工程”,特别是近几年创建的党建品牌,以燎原工程为特色的党建品牌工程,展现了分公司品牌创建的特色,将分公司各党支部创建特色工程统领在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党建特色品牌,基本形成了创建体系,各项目部不论是何种工程项目都制定了创建方案,并且实施的较好,在分公司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但是,作为分公司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在宣传,推广范围上还应该运用各种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广。

4、维护与创新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议

针对分公司特色党建品牌创新工作的现状及需要完善的工作情况,为了更好地维护与创新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下面将从创新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团队等方面探讨,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4.1创新理念

分公司党建特色品牌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但是,随着工程类型的多样化,品牌创建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因此,也要结合项目的实际,开展主题鲜明、易记,朗朗上口的品牌工程,如燎原工程,同时,应对创新理念进行探讨,使党建品牌工程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仅是在党建工作方面,应全方位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还应使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真正发挥党建特色品牌的效应,不断引入品牌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一是管理理念创新,品牌的成功靠管理,优质高效的管理出效益,要以党建品牌的综合效应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效应,更富有生机活力;二是引入服务理念,为项目服务是品牌的重要属性,要紧紧围绕生产中心,立足服务项目,引导广大党员把党建品牌的创建于服务项目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服务项目,服务员工;三是质量理念的创新,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和生命,也是党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没有质量,党建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创建中要加强党建工作中的质量,更好的注重广大员工的美誉度。

4.2创新内容

特色党建品牌工作创新并不只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的创新,还应该对工作内容的创新。随着施工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不仅承接国内项目,而且也承接国外项目,环境,领域不同,党建特色品牌创新也应不断变化和完善,使创建品牌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中,同时,还应该结合党员结构和项目员工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的特点。在创建活动中,围绕创建品牌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要经过长期的创建活动的开展,积累更多实用的内容,从而使创建品牌更加符合施工生产发展的需要。

4.3创新工作方法

我们要传承已有的品牌创建方法和理念,进一步引导项目培育和创建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品牌价值,努力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使党建创新工作的方法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新形势下,员工需要千变万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更加科学的方法,增强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生产和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坚持“党员和群众需要什么就创建什么项目,就打造什么品牌”的原则,实现创建党建品牌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的有机结合,使创新成为基层创建党建品牌的主题,也使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在项目各项管理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4创新的实效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已成为分公司加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确实解决了党建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保持了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实践模式,创新的实效性在于,一是要破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要使党建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大局,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贴近实际,贴近员工,形成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搭建有效载体,构建起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品牌理念得到党员和员工的广泛认同,成为党员的共同追求,自觉作为在本职岗位上主动亮出身份作出承诺,树立形象,使创建党建品牌有实效性。

4.5创新工作团队

一支高素质,管理能力强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是党建创新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分公司应大力开展广大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的学习教育工作,更进一步提升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全体员工也应该通过自我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积极参与党建创新工作,除此之外,在选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时,也应该注意考核从事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及业务水平,工作之中对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要不定期培训。

5、结语

上一篇: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应用化学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