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2 17:29:58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1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3]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4]吕巧灵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2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5]“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定位与中国地质大学现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原“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强调工科特色,但人才培养目标仍要求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和要求与工程标准和行业标准仍有差距。原“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场所是校内或本校实习基地,“卓越计划”则提倡深入行业、企业学习。[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而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需要大幅压缩课堂授课学时,必然无法兼顾经济、法律、管理等偏文管类的课程,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提出设立“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设的一个新方向进行建设,即仍保留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名称,但在学习和培养上侧重土地整治工程方向,侧重工程实践能力。为保持现有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保持和发扬现有的“注重学生管理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特色,中国地质大学提出了“保持特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改革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从本科二年级开始,由学生自愿选择,按照“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分班。“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在保持原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调技术型管理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专注于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学习和掌握土地利用和整治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资源学、工程技术及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农业水利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明确提出“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为贯彻落实“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在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重新制订了“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7]为了使“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够真正符合行业要求和标准,学校通过国土资源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资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评审研讨会,《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行业标准》通过评审,并计划经由国土资源部。总体上看,新的培养方案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大的改革。

1.推行“校企3+1”本科学习模式“卓越计划”提倡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学校授课内容基本全部安排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阶段,而大四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在大型矿山企业的整理复垦相关部门,基层国土资源局和省市级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部门,通过一年的实习能够亲身体验工程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

2.强化工程能力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时间相对应,“卓越计划”课程设置采用“3+1”模块,即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3个模块,另外设置1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实践课程与训练模块。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更进一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因此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做了很大的调整。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共有8门专业主干课,“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调整为6门,原有侧重经济、法律、管理方面的课程改为选修课或者专业基础课,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使其能够更加适合“卓越计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新旧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变化见表1。

3.改革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卓越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在本科培养方案的编制中删减和压缩了部分课程,学校授课学时在整体上压缩了大约1/8规划、设计、工程类的专业课,增加1~2周课程设计与综合实习,将原有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实习[8]进行了调整,保留土地调查综合实习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实习,地籍测量综合实习改为整治测量综合实习,同时增加土地复垦学、农田水利学、城镇规划和土地整治,共4门课的课程设计。另外增加土地复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大三进行,综合实习则安排在大四开学前2~3个月进行。

三、“卓越计划”实践基地建设

为保证“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真正实现“校企3+1”的本科学习模式,中国地质大学积极和行业单位、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机制。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强调工科特色,并且非常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这也为“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目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基地有4个,其中3个可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单位,分别是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山西朔州市国土资源局。

1.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学研基地中煤平朔集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资源回收率最高的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之一,集团所属的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开采工艺、生态条件是我国中西部矿区的缩影,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05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煤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2012年12月,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依托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基地项目(教高函[2012]2号,2012-2015),在原产学研基地的基础上建立“部级土地整治与测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未来将以该中心为依托,使学生能够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2.山西晋城、朔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西晋城产学研基地于200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朔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山西省综改试验转型发展,立足国土资源领域,建设“朔州产学研基地”。通过学院与两市国土资源局对接,正式建立“卓越计划”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国土资源局规划科、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规划测绘中心等相关科室可以接收“卓越计划”本科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开发整理设计与施工等土地整治工程实践。

四、结束语

从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正式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建设专业,虽然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按照强调工科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距离“卓越计划”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如何在最大程度保留原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建设好新专业,这也是需要解决好的问题。通过2年多的不断论证、修改、完善,中国地质大学形成了“卓越计划——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本科培养方案,并从原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分出一个班进行“卓越计划”本科专业培养的尝试探索。在今后继续推进的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仍然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培养方案也可能会继续修改,不断完善,笔者相信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利于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道路。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3

关键词:综合实验教学;规划类课程;面向制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49-02

在当前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实验技术更新迅速,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培育既有专业背景又有现代制图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面向社会的共识。本文结合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利用模拟操作平台开展综合实验教学,目标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就业之前了解规划操作流程、具备实际的专业规划制图操作能力。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试验。如何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依托各个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将新方法及科研案例融入教学中是学院应用性创新实验教学的需要。

一、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介绍

我国农业院校多建设有资源环境学院,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一直是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性特征,本学院课程改革中开设了规划类课程实验环节,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不同专业开设地籍管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实验,安排附属于规划课程12~18学时实验教学,同时安排计算机辅助制图、GIS等制图基础课程,形成了农业院校特色的资源环境创新性课程体系。

本校资环学院覆盖不同专业规划类课程涉及地理信息、土地管理专业区域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及复垦规划,环境科学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多门新兴应用性课程,其技术进展及理论更新较快。课程实验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操作平台,突出强调GIS等制图软件应用,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此类课程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二、综合实验课程平台对规划课程教学的影响

1.规划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规划类课程针对教师、学生不同主体在课程体系内上下游支撑规划课程的衔接及教师准备上出现了以下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完善实践环节。①不同授课教师分开讲授制图技术与专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脱节,课程安排上前后学期未实现有序衔接。学生学习过程感觉过于空洞和抽象,应用制图工具的能力和积极性不够,专业课实验教学应用制图软件的效果很难保证。②传统专业教学设置学科门槛,教师长期从事分科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无法独立胜任规划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教师基于项目的多课程协同教学机制不健全,需要学校给予教师授课形式的更大自。③综合类规划课程实验缺乏教师协同教学。开发综合实验离不开教师们的配合完成。实验课程内容设计需要多专业教师合作实现,通过教学项目单元设计,强化不同专业规划与制图课程教师沟通,构建实现合作的教学辅助平台。

2.综合实验对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的重要性。①规划类课程实验内容中采集数据和制图是我们数据分析的基础和成果体现,设计科学的综合实验项目及操作平台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规划类课程包括理论授课、课程设计、实习三种课时安排形式。课程理论授课针对性很强,但实验技能要求有相通之处,课程实验实践大量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专业制图软件等新技术的支撑。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利用所学的信息处理技术,假定一个规划设计问题并应用制图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最终解决问题。②实验形式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流程相近,构建统一的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不同学科背景和特色专业规划课程内容存在差异性,但各专业之间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所有规划编制的各阶段成果主要是图件、数据图表和文档资料三大类型。规划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实验内容相通、教学方法类似的特点,应用实践技能要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和学生利用实验平台按照规划流程容易形成良好互动。③利用GIS制图技术等实验手段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我国,规划各类型成果的编制采用各自的技术手段,针对性很强。教师在规划资料的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从科研案例中开发综合实验项目,利用项目开发可以更科学地服务于学生科研训练。多位教师利用新技术处理数据和条件分析相关的图件提升了规划课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④其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计算机制图、专题制图、GIS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其应用教学成为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GIS专业综合实习中,可适量融入规划课程案例与设计内容,规划图实例在挑选过程中紧密结合前期规划课程,将更多规划实例放入操作课程。

3.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议。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胜任不同专业的规划课程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要求。不同背景专业教师同时参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科学高效的综合实验模式则是达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现有实验项目基础上,构建开放式综合实验平台,最终实现规划设计类课程动态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目前本学院科研项目在编制资源环境规划、方案、报告时需要图件资料辅助,依托地信专业在土管、环科课程体系中加入制图技术课程。学院规划类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有环境规划类:流域水生态分区与环境管理、基于GIS技术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环境敏感性分析;城镇规划类:城镇功能分区与城镇体系布局、城镇道路系统分析、绿地系统分析;土地资源规划类: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土地利用分区等。因此,利用综合实验平台,通过开发“资源环境规划类综合实验课程项目”,体现多课程协同教学理念,由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实验教学培养目标。

三、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尝试

1.实验内容的设计。资环学院三个专业方向制图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大纲要求不同,各专业开设水平有差异,但配备专业课教师是共享的,在内容衔接上已向学生讲授《计算机制图》(如AutoCAD、Photoshop、MAPGIS等等多种制图软件知识)。在综合实验课程实际制图过程中重点制作规划分析图件和各类规划图件。实验教学目标可有机地将制图与规划课程融合,例如在城镇体系划分专题制图中实验内容具体为:对城镇体系分层,以代码分层方法设计城镇体系划分架构。以县、乡(镇)、村为分层级别,构建12为代码,县6位,乡(镇)9位,村12位;以Google离线地图为底图,绘制县、乡(镇)、村图层,并将实地调查数据添加至各个图层。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对图层数据建立拓扑规则,检查错误,对遗漏、重叠等错误图层进行修改;制图,对图面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插入图名、比例尺、指北针、图例等内容。完成城镇体系划分专题制图。实验课程内容要遵循规划编制的程序、步骤和内容,突出案例教学、项目模拟。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各种规划因素和原理、协调以上各要素规划用地布局,完成一副规划成果图,并独立撰写规划方案。

2.实验方法的分析。目前,规划课程传统的经典案例教学,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案例质量不高、师资教学案例缺乏斜接、学生主动性差等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摄录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及各种管理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建设综合实验平台成为趋势。例如在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制图中,学院机房配装有SuperMap Deskpro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的电脑;已准备实验数据包含Google离线地图等。实验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操作流程,将实际操作流程化展示;为学生讲解实例操作,让学生跟着操作并加以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操作流程,以实验结果成功显示为准。实验教学目标包括理解空间地理数据的分类和分级处理方法;设计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制图所需表达图层及各图层要素的数据属性;熟悉数据矢量化及分层数据结构设计;绘制城镇功能分区专题图。

规划类综合实验的关键是对专题规划制图流程的展示,采用以学生操作学习为主,规划制图流程演示为辅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的演示技术,形成实验课程全新教学软件;同时开发教学案例素材库,提升教师现有的教学案例水平。

四、总结

通过基于课程群的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以呈现规划制图完整流程表现手法和大信息量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为多个专业提供了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实验课程数据累计、实验内容建设及实验方法完善,让学生掌握制图技能,为仿真实验平台建设提供优质模块;构建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模式,增强专业与专业间的协作,创新学院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实验水平,有助于教师系统地设计教学实践环节,实现学校硬件与师资软件的共赢,真正实现学院制图与规划类课程实验实践目标,对学生适应职业岗位,满足用人单位对多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需求,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尤赤矶,刘林青.基于ERP的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59-61.

[2]韩亚芬,李琦.规划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26(7):105-109.

[3]赵红红,王成芳,阎瑾.将GIS和RS技术引入城市总体规划教学的尝试[J].规划师.2005,(4):65-67.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8-0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1]。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广东省内有5所,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

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2-8]。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端于1994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尚不符合申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条件,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本专业仍旧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的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2016年9月,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对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本次调整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

2 现行课程体系概况

自2005年以来,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隔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目前正在执行的是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构成,总学分176.5(见表1)。

3 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总学分偏高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达176.5。根据笔者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的调查,总学分超过我校的只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9]。由于总学分偏高,学生修读压力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学科基础较薄弱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成立初期学科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类和农学类课程为主。经过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农学类课程已被调整出培养方案,并增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经济管理类课程数量仍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在大类培养背景下,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3.3 专业选修课较少,且设置混乱 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只有9门课程,远低于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42门、28门,学生的选择面十分有限。且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将9门课程拼凑在一起,未按方向(模块)进行归纳,导致学生选课较盲目,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4 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10]。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已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有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既没有设置实验,也没有设置实习,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等;有些n程虽然设置了实验或实习,却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实验或实习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出,实验、实习效果也难以保证。

4 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4.1 压缩总学分 将总学分压缩至160左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一是删掉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地图编绘、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二是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学时,如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估价从64学时减少至56学时,将土地管理学从56学时减少到40学时,将土地资源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从48学时减少到40学时。

4.2 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增加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海洋综合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将经济学原理拆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适当增加学时数。

4.3 增加专业选修课,并按方向设置 根据近几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专业选修课归纳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开发3个方向,每个方向设置7~8门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后,引导学生按照方向进行选课,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是对已开设实验的课程,重新调整实验学时,如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学时由16学时增加至24学时,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验学时由24学时减少至16学时。二是增设房地产投资分析实验、CAD制图实验、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农田水利学实验、土地整理学实验、农用地分等定级实验。三是增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习、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房地产估价课程实习。四是整合土地利用图件处理技能训练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能训练,设立土地管理综合实习。

4.5 调整部分课程性质 将景观生态学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优化后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

参考文献

[1]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w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3]刘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0.

[4]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5]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6]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7]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8):38-40.

[8]谭雪兰,朱红梅,张坤,等.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9]周飞,陈士银.国内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4(36):256-258.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71-0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其宗旨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通过实施“卓越计划”,主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理念,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一大批卓越的后备工程师。

广西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经80多年建设,已形成了“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培养目标以及“面向广西与东盟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专业改革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与时俱进提升了教学质量,而且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办学特色。为适应“卓越计划”新举措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继续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相应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基于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分别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应用两个方面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属于专业基础课,由三部分的内容构成:一是理论性较强的“基本构件”部分,二是实践性极强的“结构设计部分”,三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的若干特殊问题。因此,该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综合理论与试验来指导工程实践的课程,广泛应用于水工结构、港工结构以及房屋建筑结构的工程领域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工程素质、工程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课程是“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下的核心课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期内形成混凝土结构的知识架构与体系等,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不乏“满堂灌”的情形,已不符合“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及要求。归纳起来,不足主要有:

第一,不利于充分挖掘或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传授知识,但对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力度不足,且一般均设置统一的人才培养标杆,按单一模式培养学生,培养理念相对保守、封闭,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传统教学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教材基本上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如果教材结合工程实际或引进案例的程度不足,将会对“卓越计划”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纷繁复杂,跨度广、难度高,同时还涉及许多结构规范或规程,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紧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力度、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势在必行。

第三,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渠道,强调的是教师怎样去“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去“学”,往往以单一化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外教学不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不利于学生探究基本原理的能力及灵活掌控公式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改革探索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含主讲教学学时70学时,课程设计1.5周,相对于教学内容,学时相对偏少。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织时,需综合“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及该实际课时条件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改革。

1.强化基本原理内容,优化与相关课程知识的联系。构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三部分内容中,基本构件部分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设计计算原理,以及拉、压、弯、剪、扭五大类基本构件和复合受力构件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等内容,是本课程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的结构设计内容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主要切入点之一,具有经验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学生只有理解和把握了该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从源头上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体系,从而为今后的工程灵活应用及工程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优化,应确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核心地位,根据该部分知识的特点建立其理论主干线,并围绕主干线有序、有条理组织知识点,达到强化基本原理的目的。

同时,这些内容与概率统计理论、建筑材料、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联系十分紧密,是以这些课程的知识为基础的。例如,设计计算原理讲授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其基于可靠度的设计表达式、荷载和材料强度的取值等,均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或型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建筑材料课程的知识联系紧密;基本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平衡方程的建立则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在强化基本构件理论内容的同时,还需注重并合理组织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联系,并结合教学方法上的配套改革,综合实施教学内容的优化。

当然,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在引进相关课程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必须注重引进或联系的方式。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将联系的知识点合理穿插于本课程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即课堂插花方式,以及课前安排学生预习相关课程知识点、布置预习主题等,即课外延伸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学时紧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工程技能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首先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富于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内容中强化专业职业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必然。这些专业职业实践教学环节,宜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企业工程实践环节两大部分。校内实践教学又可分为混凝土试验课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题的科学试验和研究环节,以及为满足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建造师、注册土木工程师等考试)需要的、与该考试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的培训、混凝土结构专业设计软件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校外企业工程实践环节主要有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实践环节、工程监控和检测的工程实践环节,等等。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若改革和优化仅对教学内容进行,没有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配套跟进,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和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达到强化基本原理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的目的,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采用讲授法与探究法有机结合、练习法与实验法有机结合、强化案例教学不失为可选和可行的教学方式。

1.讲授法与探究法有机结合,强化基本原理的教与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繁杂,具有“六多”的特点,即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参数多、条件多、构造多,且与多门课程的知识密切相关,内容综合性强,抽象难懂,初学者很难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必要先讲授,让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体系有所认识,然后再放手让学生探究学习。因此,在开始的前四章(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设计计算原理、受弯和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的学习中,宜以讲授法为主,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基础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必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知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方法有所认识和感悟。讲授中,宜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截面承载力复核”为中心,以“试验研究―截面受力分析―破坏形态和破坏特征―基本假定―计算简图―公式推导―公式应用―总结”为主线,组织教学和展开讲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程度,采取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和难点,因材施教。在第四章之后的内容的教学中,则可以采取讲授法和探究法相结合进行,并加大探究教学的比重。例如,对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教学,有了受弯构件的知识基础,就可以分别以构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特征、受力分析和计算简图建立、界限破坏和界限受压区高度、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和公式应用为主题,放手让学生成为主体,观看轴心受压、偏心受压试件试验的视频,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地探索、分析、认识、构建和掌握上述主题的新知识,进而主动将原理和公式灵活应用于习题或工程实例的求解中,避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仅仅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和反复练习带来的抑制学生的创新力的弊端,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构建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自主的、本源性的,因此也是根深蒂固和融会贯通的,为今后的灵活工程应用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达到了强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与学的目的。

受限于教学学时,目前广西大学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仅开出了适筋梁的实验课,该实验从粘贴钢筋应变片―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刷白―划线―粘贴混凝土应变片―加载实验,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少筋梁和超筋梁的加载实验则是由老师主导完成。显然,实验的数量过少,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采取的弥补措施有:一是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参与研究生的构件实验。每年研究生都会进行大量的梁、柱、墙试件或结构体系的实验研究,实验室基本处在连续工作的状态中,这就给本科生的观摩学习提供了良机,部分同学甚至通过导师制培养机制直接参与到了实验研究中。另有部分同学通过各类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申请立项,参与了实验研究创新实践。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结构实验的视频,并在观看后举行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探索构件的受力过程、截面的应力应变分布和破坏形态等。

2.强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中,可强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校内、校外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前面阐述的实验课教学环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题的科学实验环节之外,在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和习题教学中,强化工程案例教学,也是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提升的途径。通过案例教学并在其中强化对现行规范条文的学习和应用,有利于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促进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技能实现“无缝对接”。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素材的组织。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应具备工程背景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即案例应取材于实际工程,经精心筛选、比对后择优选用,具有代表性或一般性,能体现出同类构件或结构的工程特性,并可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同时,应能提供从引入边界条件简化、建立内力计算简图的环节开始,逐步展开构件或结构的设计案例教学,启迪思路,并留给学生必要的多种设计方案的自主发挥空间。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教材是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的经典教材,曾获原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和原水利电力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中,针对基本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编写的许多例题,均来源于实际工程,且问题的求解一般始于荷载分析和受力分析环节,十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工程实际状况,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求解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技能培养实现“无缝对接”的、很好的习题或案例素材组织形式。受教材启发,笔者选取了某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后式厂房坝段为工程实例,系统地将其坝顶人行道板、尾水平台板、厂房屋面板、吊车梁、屋面大梁集成为受弯、剪、扭构件案例,将厂房排架柱、启闭机排架柱、工作桥刚架柱等集成为偏心受压构件案例,应用于例题讲授和学生作业中,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现象增多了,课间讨论的现象增多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同时,为拓展学生的专业口径,在课程设计中,选取实际的工业厂房结构或较规则的低层建筑结构为题,促进学生对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结构的认识和了解,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总之,“卓越计划”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等为重点,并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注重讲授法与探究法的有机结合、练习法与实验法的有机结合,强化案例教学环节。“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任重道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纳入到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总体培养方案和计划中,成为系统性的工程人才培养工程中结构得到优化的、起积极作用的“一根柱子”。

【参考文献】

[1]林健. 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司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5)

[3]牧振伟,崔龙,石铁玉,曹伟,周峰. 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

[4]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任宜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

[6]邢贞相,李晨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9(3)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5JGZ107)

【作者简介】蓝文武(1966- ),男,广西都安人,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和工程抗震研究。

【通讯作者】钱 凯 (1983- ),男,浙江宁波人,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安全防护和抗震防灾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6

关键词:本土音乐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范围内,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和能更好的发展专业特色而开设的课程,其中本土音乐类课程应当以促进学生的民族个性发展、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体现学校的本土文化特色价值为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实质是学校课程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如何更好地进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特点

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权限下,根据学校发展与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如学校有其自,根据各学校发展的不同可开设具有传承本土地方特色的音乐类校本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随心所欲。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注重“以校为本”即校本性,“以学生为本”即学生需求性,“与时俱进”即时代性,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使音乐校本课程在其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良好的开发,才有可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的校本课程。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利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改革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建设。I无论是哪一类的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本土音乐知识的同时发展音乐探究能力、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等。基于此,隶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类型的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较国家课程学习相比,更具灵活性、创新性。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期望

在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少本土音乐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就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课程学习可提高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为学生成长注入本民族本区域的地方特色音乐“养分”;本土音乐课程探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一定的求异创新能力;课程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课程中的“音乐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品行。所有这些,正是保护传承所期望的。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经验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关键要提升课程意识

“促进强化每一个学生的本土音乐知识”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校本课程就是为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高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国家课程的标准是在统一的要求下,通过学校的差异性自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其办学传统与特色。II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改革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有效影响,尤其是要让音乐课程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的要求与选择性的要求。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要借助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

音乐校本课程的规划建设中,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很重要。从规划初期的多次讨论,到用专业手段获得学校开设有关特色课程的真实情况,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入手,提高教师对开设本土音乐课程理念的体认,从教会教师编写《本土音乐课程大纲》,到如何有效实施课程评价,这一切,没有熟悉本土音乐专家专业团队的引领,学校的课程规划是不可能有序、渐进、出色地完成。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课程的开发明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熟悉同学的教师。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以自主开发为主,采用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需要求全体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具备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能力,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校本培训联系起来,从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一切都无形中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三、如何保障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有效的推进

学校课程开发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实践的过程。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而有效推进的因素很多,但从学校本身的角度来讲,校长的课程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校本课程顺利开发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受到了校长的重视。一旦校长对课程开发予以重视,列入学期工作计划,课程开发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学校课程开发需要校长的支持。从倡导的理念上来讲,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校长作为重要的学校课程领导者至少必须关注两点:一是校长的一切领导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即课程的开发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是校长要善于采取各种机制和策略,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在音乐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很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及文化底蕴,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淀。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乃至从优到精,是需要很长时间、持之以恒地付出巨大努力的。当然,音乐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不但惠及学生特长发展,惠及学校特色的形成或增强,对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也是益处颇多的。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李群.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07).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7

Abstract: Soil Science is a basic course commonly opened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cours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with students of various professionals, also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eatur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oil science,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practi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土壤学;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Key words: soil science;teaching effect;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243-02

0 引言

在高等农业院校中,种植、园艺、林学、资源与环境以及土地规划等专业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土壤学。从学科特点来看,土壤学涉及到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多类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一定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相对过去而言,目前土壤学的课程学时明显减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进行相关探讨。

1 划分知识模块,结合专业特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土壤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土壤物质组成和性质、物质能量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等,教学内容多。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林学、园艺、植物保护,生物科学、草业科学等十余个专业均开设该课程。有些专业对土壤学知识的要求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一些专业差异较大。因此,需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因该专业还需学习地质地貌学,土壤农化分析等相关课程。因此,该专业重点讲授土壤的组成、理化性质及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及其运动、迁移转化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农林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培肥改土、土壤与环境的作用与关系等,且各部分的内容都比其它专业讲得广而深。农学、园艺、草学等专业未开设地质学的相关内容,因此,在讲授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完成原来地质学基础、土壤基本理论性质、土壤养分与作物以及林木施肥、土壤资源与保持五大部分的教学。园林、园艺专业还需安排岩石与园林建筑、岩石造景及风景规划关系等教学内容。

2 优化教学方法,探索“三个转变”,注重启发式教学

长期以来,土壤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向学生传输大量信息,但也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理想。在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当综合应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尝试着由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着启发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转变。

2.1 由单向传递改变为双向交流,即由传统的一言堂变为问答、交流方式进行。如:在讲解土壤肥力的时候,为了引出土壤肥力的概念首先提出“为什么植物能够生长在土壤里”,结合不同土壤上植物长势可能不同、同一种土壤不同植物也可能出现长势不同的现象,引出土壤肥力生态相对性的概念以及造林工作中适地适树原则的本质内涵。这种方式由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由原来的全部讲解变为部分讲授。老师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解出来,应当让学生们在消化、理解以及吸收的基础上自学新知识并能够顺畅的表达出来。在学期的中后期,教师可以选择某个章节的部分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内容的精髓,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代表上讲台讲解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最后教师和同学针对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质疑。

2.3 由原来的讲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考、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例如,让园林专业的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岩石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选择你熟悉或喜爱的园林树木或花卉,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实习是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对实习内容进行优化以及重视学生实习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兴趣。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将《土壤学》教学实习和《地质学》教学实习与资源整合起来,结合气象学、植物学等课程知识,形成由多门课程结合起来的独立于课程理论教学计划之外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土壤学科综合教学实习,收到很好效果。

在土壤学课程的实验操作中,应尽量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员包办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中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试剂的配置、仪器的调试、空白实验、标准曲线的绘制等),实验过程中教师则要适时放手,学生遇到问题再咨询老师,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地位。

对学习成绩较好,对土壤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仅靠有限的课时,难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试验的设计、样品采集、观察分析以及到处理数据和归纳总结等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的矛盾,还能让学生尽早的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行列中,从而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在实践相对较少的不足,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及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英荷,洪坚平,田晓红,等.提高土壤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69-171.

[2]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2):58-59.

[3]姜培坤,徐秋芳.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1):71-72.

[4]陈立新,朱永林,乔璐.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09,7(4):112-114.

[5]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09):56-59.

[6]王海燕,戴伟,查同刚等.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土壤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06:58-60.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篇8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特点

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权限下,根据学校发展与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如学校有其自主权,根据各学校发展的不同可开设具有传承本土地方特色的音乐类校本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随心所欲。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注重“以校为本”即校本性,“以学生为本”即学生需求性,“与时俱进”即时代性,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使音乐校本课程在其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良好的开发,才有可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的校本课程。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利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改革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建设。I无论是哪一类的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本土音乐知识的同时发展音乐探究能力、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等。基于此,隶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类型的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较国家课程学习相比,更具灵活性、创新性。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期望

在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少本土音乐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就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课程学习可提高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为学生成长注入本民族本区域的地方特色音乐“养分”;本土音乐课程探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一定的求异创新能力;课程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课程中的“音乐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品行。所有这些,正是保护传承所期望的。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经验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关键要提升课程意识

“促进强化每一个学生的本土音乐知识”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校本课程就是为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高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国家课程的标准是在统一的要求下,通过学校的差异性自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其办学传统与特色。II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改革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有效影响,尤其是要让音乐课程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的要求与选择性的要求。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要借助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

音乐校本课程的规划建设中,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很重要。从规划初期的多次讨论,到用专业手段获得学校开设有关特色课程的真实情况,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入手,提高教师对开设本土音乐课程理念的体认,从教会教师编写《本土音乐课程大纲》,到如何有效实施课程评价,这一切,没有熟悉本土音乐专家专业团队的引领,学校的课程规划是不可能有序、渐进、出色地完成。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课程的开发明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熟悉同学的教师。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以自主开发为主,采用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需要求全体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具备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能力,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校本培训联系起来,从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一切都无形中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三、如何保障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有效的推进

学校课程开发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实践的过程。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而有效推进的因素很多,但从学校本身的角度来讲,校长的课程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校本课程顺利开发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受到了校长的重视。一旦校长对课程开发予以重视,列入学期工作计划,课程开发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学校课程开发需要校长的支持。从倡导的理念上来讲,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校长作为重要的学校课程领导者至少必须关注两点:一是校长的一切领导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即课程的开发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是校长要善于采取各种机制和策略,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上一篇:财务风险原因范文 下一篇:教幼儿识字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