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12 17:29:57

财务风险原因

财务风险原因篇1

关键词 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原因;探析

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的积累和加剧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在盈利机制与风险机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下,如何使企业财务活动在风险中获得较高的报酬,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为此,深入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研究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识别、监控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或减少企业利润的可能性,通常称为筹资风险。此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有关,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资产全部来源于所有者投入,没有债务资金,企业则不存在财务风险。

2.广义财务风险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是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因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偿债风险、投资风险和利润分配风险。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是企业风险的核心,它涉及到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各个因素。

本文认为,狭义的财务风险所涵盖的只是财务活动本质中的一部分内容,广义的财务风险所运用的财务概念内涵更科学,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务概念的认识,便于风险管理站在更全面、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者只有全面、系统地对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在更广阔的视野上研究财务运作中的风险问题,从多方面地考察财务风险,才能真正做到运筹帷握。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论述基于广义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同时认为,财务风险是财务危机的诱因,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的显性化;但并不是所有的财务风险都能引发财务危机,只有当财务风险释放所造成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对组织的基本目标构成威胁时,财务风险就会演化成为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分析

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企业中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

具体表现为产品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从长期而言,获利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实际上,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投资以后不能获得大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金流入,就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

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企业适度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度负债一方面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再筹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实际现金净流量比预期减少,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甚至发生财务危机。

3.债务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讲,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当用于流动资产,更确切地说,应当与速动资产保持一致。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短期债务比例过高,或者把短期借款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就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4.经营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

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预期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其周转率体现了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企业对资产的经营管理能力差,不仅关系到能否达成预期目标,而且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预示着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5.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成长能力反映了企业的发展趋势,暂时的成长性下降,也许并不意味企业的财务危机的来临,但长期的成长性下降,或是企业进入了衰退期,或是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都是企业财务风险加剧的体现。

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因素,也有微观的因素;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研究财务风险诱因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预控措施,而对于企业而言,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诱因的确定前提是企业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剖析,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改善。因此,本文对宏观影响因素、体制方面因素等不予以考虑。对企业而言,规模扩张、多元化、内部控制是诱发财务风险的第一层面,是企业财务危机深层次的原因,其他原因如资本结构不合理、预算管理不当等是这三方面原因的具体表现。

1.规模扩张引致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企业规模变化所引起的报酬变化分为三种:一是报酬增加的幅度超过规模扩大的幅度,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比如规模扩大后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产量增加、购销费用减少、专业化的协作发展、降低了厂商的生产成本;二是规模增加的幅度与报酬增加的幅度相等。 即当整个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时,每一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维持不变;三是报酬增加的百分数小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百分数,它是规模不经济的结果。 比如由于规模过大引起管理效率下降、各项费用增加等。一般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往往先是规模报酬递增,然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如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话 ,厂商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在做出扩张企业规模的决策时 ,要充分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否则,无限度扩大企业规模、盲目走企业扩张的道路,终将导致企业的失败。

2.多元化经营引致的风险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往往是与多元化经营共生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几乎是我国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从企业经营实践分析可知,多元化经营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不考虑这些限制条件,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企业最终将以经营失败而告终。

巨人集团的教训告诫我们 ,只有走“相关多元化”的道路才是分散投资风险的关键。企业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新进入的领域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得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反映了企业经营业务领域的分散化,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管理与组织费用等。但是,过度的多元化易造成企业因信息沟通不畅、业务过多而难以协调和控制,特别是通过兼并增加的新业务,在文化上与现有企业存在较大冲突,易导致企业效率降低;此外,过度多元化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削弱主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也会使企业因进入其不熟悉的行业而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充分关注相关多元化。对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与专业化经营同时出现的,产品之间或业务活动之间具有的关联性,使得公司可以享有并充分利用各产品间和各业务间的相关性,实现成本优势。

3.内控不力引致的风险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外因为表,内因为本。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事实上,诸多上市公司违规操作案例都与公司治理不健全有关。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这就在最高层次上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其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可以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可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克服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可以激励和约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研究表明,从委托关系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弱化主要表现在:

(1)法人治理弱化。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财务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健康的,而弱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财务表现是趋于恶化的。目前,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弱化具体表现为:股东大会成为“橡皮图章”,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多半流于形式;董事会内部治理不健全,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董事不“懂事”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事会形同虚设。

(2)没有建立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包括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经营者对管理者的约束和控制、管理者对员工的约束和控制。

(3)没有建立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建立将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努力程度与他们个人相连系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目标。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和激励方式结合起来,产生凝聚力,才能形成高效率的内部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 刘红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 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财务风险原因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每个单位都面临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各个财务环节,影响着整个单位的经营收益。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每个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单位的生存发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重要风险,是各种风险因素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总体来看,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而事业单位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事业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事业单位之外,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没有预见性,反应滞后,应对措施不力,由此产生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全部资本来源中权益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可以降低事业单位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而且可以使事业单位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增加事业单位的价值。但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事业单位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①债务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很多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②流动负债水平偏高;③权益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过度偏好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明显偏低的现象在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特别对于国有事业单位而言,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几乎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占到整个股权结构的70%左右。为减少这部分股权所占的比重,获得更多流动性更强的投资,事业单位必然倾向于增发新股,从而导致了更高的权益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事业单位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资金回流不畅

资金循环流转的起点是资金的垫付,终点是得到价值增加的本金收回,财务活动是为了获得增量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与整个资金运动过程相伴相生。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资金回收政策,将会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收回,从而增加坏账风险,也就没有了足够的现金流。事业单位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事业单位没有足够的现金,会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使事业单位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经营的失败。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

1.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作用于事业单位,通常表现为事业单位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及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管理直接相关。在日常活动中事业单位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管理机制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事业单位信息化为基础,对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

①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财务预警系统发挥正常作用的保证。事业单位应从资金循环的各个方面入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②应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的特点,定性分析则是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仅仅是计算、对比几个比率和指标是无法实现财务预警的,必须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学等知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③ 健全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快捷的渠道。这个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同时,还应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并向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④完善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

⑤建立财务预警责任机制。财务预警的实施必须要将风险的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负责对象,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

3.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在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被视为衡量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不少事业单位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正确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方法,对于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实现风险事前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货款的回收是事业单位的生命线。应收账款是形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它虽会增加事业单位利润,但并不产生现金流,相反事业单位还要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且应收账款有到期无法收回产生坏账的风险。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建立严谨的信用政策,对客户进行资信等级评定并评估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4.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融技术方法和专业理念为一体,其能力的高低是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强弱的体现。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对财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更新、充实专业知识,掌握新的财务理念、财务方法和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9年版.

[2]吴大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8(8):18-19.

财务风险原因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随之活跃了起来。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会引发财务危机。因此,加强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及时对其进行防范,才能使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企业财务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潜在可能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行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因此,财务风险的特征范围有点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刻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不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消除,只能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分析,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防范去避免,把它降低到最小。

2.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

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体现在多个财务关系中,在筹集资金,投资决策,资金的运用及回收,权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多方面都会面临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管理者虽然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对财务风险进行估计和控制,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事前也不能准确的预测出财务风险的程度。因此,市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在预定程度是可以有效地预测,但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因此,认真地分析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这样才能降低财务风险的存在,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变化,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可分为五大类:第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如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开发出新的产品等;第二: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利息率的变化,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等;第三: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国家政治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经济资源的配置,从而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第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习惯的变化等.当市场竞争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往往有些企业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地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其企业面临重大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投资方面盲目的决策。大多数企业在追求大规模的扩张或利益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做出决策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企业可能会发生财务风险.企业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没有对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不了解项目的可行性,盲目的进行投资,如果决策失误,就会导致大量的现金外流.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如购买新的生产线等,如果盲目的进行投资,一旦将资金投入后再进行变更就很困难了,使得损失巨大,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意识不强。财务风险客观存在的,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管理者在决策一些项目时,对自己太过于乐观从而盲目的开发大项目,没有对项目的预期收入和项目的成本进行准确估算,导致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紧张。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为了增加销量,没有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细致的了解,就盲目的进行赊销,造成应收帐款过多无法控制。大量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甚至成为坏帐。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一个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其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当前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多是由于内部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在财务管理中设置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法对财务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对出错人员的责任落到实处,造成一些财务人员工作态度的散漫,为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尊重财务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降到最低。根据对财务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控制策略。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环境,来发现其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果发现财务风险信号时,可以准确及时地做出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运用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对各项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还可以建立单变量预警模型,对现金流量/负债总额,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进行财务预测.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诊断,避免潜在的财务风险演变成财务危机,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多新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及管理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加强财务人员处理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首先,企业要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意识的工作,为财务人员定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机会,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丰富财务人员对财务业务的掌握,操作及辨别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地发现漏洞,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监督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企业的财务业务有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意识。

(三)科学的进行投资决策。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增加企业的价值,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企业管理人员能否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策。首先,管理者在做出决策前要认真的进行市场调查,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企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最后,要认真分析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报酬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只有报酬和风险达到均衡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达到投资目的。(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财务管理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石芬娟.公司治理角度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市场,2013(29)

财务风险原因篇4

1.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会时刻面临财务风险。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收益权衡提供支持,并能降低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提高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良好的风险管理不仅能为企业防控风险,还能够促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提高企业附加价值。

2.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具有其特征的,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知:首先,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财务风险,因此,作为风险主体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在发生经济活动时,财务风险虽然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的,是可以避免但不可以完全消除,所以,在企业进行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够将完全消除风险为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保障企业稳定。第二,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为风险防控带来便利。风险的不确定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控的难度,但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反而有了更多机会控制风险,且风险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一些征兆,这就会为企业防控风险带来便利,企业能够通过控制手段来遏制风险的传播,对企业的风险防控是一种便利。第三,财物风险收益性与损失性并存。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不全是负面影响,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正常条件之下,风险的大小与收益的大小成正比,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应该正视风险,抓住风险中存在的机遇,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一般性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企业的经营发展都是会受外部条件的制约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很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强,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环境原因包括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外部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最难控制的,是制约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最关键因素。此外,外部环境中的多变性也很强,这就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内控制度的不完善、管理缺失造成的企业风险,这种风险相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是较好控制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加强内控、改善经营管理。

2.企业的财务管理一体性不足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存在着过度分权的现象,企业的下属单位分管着各自的财务,出现了过分追求部分利益的现象,使集体利益受到损害。这样就可能使整个企业的投资规模失控,让投资结构欠佳,引起整个企业的整体收益下降,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在筹资环节上,会表现为整个企业内部资金缺乏有效地融通,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对外举债规模失控。这种缺乏一体性的财务管理状况往往会阻碍企业的资源分配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资金纽带松弛,导致企业的凝聚力变差,会削弱企业的整体优势及企业的综合能力,在集团化的管理上就会造成风险。

3.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不科学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面临着新的环境与形势,我国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这部分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方式不是很科学,领导者的观念相对落后,造成了企业的不科学做法。例如,在企业筹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权衡资本,考虑资本的结构不全面;投资时测算风险报酬的能力不足,分析现金流量时发生错误。这就会给后续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形成管理风险。对于大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相对先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财务管理也应该随之改变,观念的落后以及管理方式的落后都会为企业带来风险。

4.财务决策不科学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的不规范很容易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风险,现代企业的财务决策是依据财务的分析以及论证来进行的,按照满意原则做出财务决策。但是,当前的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存在着经验决策以及主观决策的现象,财务决策的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实都是由错误的财务决策引发的。在企业的筹资、投资等决策时,缺乏科学有效地方法对财务决策进行论证,对环境因素把握的不够全面,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1.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应对内部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强有力的方法手段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实施的重要保障,要适应这种方法和手段,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企业明确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让他们在各自负责的范围中形成有效地制衡机制。建立健全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现有的企业的情况,我们可以明确企业必须做到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企业治理的核心,建立起权力制衡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权制衡的结果,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方面恪尽职守,在工作中相互制约的环境得到实现,就必须将三层组成人员的产生机制做好,实现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分工,二是加强董事会建设,将经营管理权利集中是企业高效率的前提。

2.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在建设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入手。企业应该通过明确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者对风险的重视程度,设置互相牵制、相互制约的责任体系,建设高效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其次,要强化基础性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将各部门及成员的职责权限明确下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人员效率。最后,要建立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将各项经济活动纳入控制体系中,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发生。

3.完善财务风险制度财务风险制度是落实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在建设并完善财务风险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强化员工财务风险认识入手。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财务风险防控的培训大会,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企业可以将风险管理专门化,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及风险管理人员,将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所有业务环节都纳入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第三,企业应该善于转移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设置分支机构等方式,实现风险转嫁,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风险评估机构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评估。

4.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强化企业内审部门的分析评价能力,通过科学的内部评价及分析,可以使企业更为准确的发现企业管理问题,强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备性。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在保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还应该强化与管理层的沟通,及时准确地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处及缺陷报告管理者,从而及时优化企业管理,避免财务风险。

5.加强对外部环境的把控企业在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优化内部管理,还需要强化对外部环境的把控,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虽然,外部环境在企业控制系统之外,但是外部环境的风险成因是可以任职的。因此,企业内部人员应该重视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在工作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分析水平,促使财务风险把控能力的提升。

6.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信息与沟通。在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过沉重,离不开信息沟通系统的建设。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应当顺应时展潮流,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并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保障企业内外部信息畅通,使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内外部信息,从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制定财务风险防控措施。此外,在强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的结合程度,尽可能将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结合,从而减少企业会计核算层次,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降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防控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风险防范以及应对水平,充分认识把握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不断的加强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促使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提升,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财务风险原因篇5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医院的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医院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的风险。财务风险逐步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外部环境

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社会、自然条件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①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逐步放开,民营、外资和合资医疗机构陆续兴办,现实或潜在的竞争策略变化,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②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入,卫生补偿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药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医疗定价不合理等境况都对医院收支结余产生重大影响,加上医院建设自筹资金比例过高等。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给医院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

2.内部环境

主要存在于医院资金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的各个环节中。①在筹资环节上,主要表现为负债总量过度、负债结构不合理等造成的风险。②在投资环节上,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等形成的风险。③随着医保制度的推行,医保病人费用结算方式就会引起相应财务风险。根据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医保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费用得由医院垫付,对营运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带来的风险。④在使用资金环节中,为了日常业务活动的需要,医院要购置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物资等,这部分业务花费在医院流动资产中占很大的比例,各类物资购进比例、采购计划、周转情况等产生的风险。

3.其它环境

①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②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收入远未达到预期效果。③医院质量包括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质量影响。④在现实工作中,许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二、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是测算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财务依据。对于每一个具体的预警指标,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以判断医院的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1.流动比率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关系,是流动性的决定因素,最佳值为150%。从财务观点看,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表示企业有偿债能力。但是,流动比率过高,就可能出现资金呆滞,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

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为变现性较高的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药品、库存物资、在加工材料加药品进销差价。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用以评估医院立即偿还短期负债能力的大小,最佳值为100%。

3.资产负债率

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单位负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较保守的经验判断一般为不高于50%,国际公认60%较好。

4.业务自给率

业务自给率=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支出总额×100%。该指标说明医院自我保障的能力,最佳值为100%。

5.债务基金比率

债务基金比率=负债总额/基金总额×100%。该指标说明医院发展基金和更新改造基金的能力,最佳值为100%。

另外,还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部资产收益率等等,医院财务部门应制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及时计算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找出风险存在的根源,及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对策

1.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医院财务管理分析系统

医院财务管理面对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必须建立一套财务管理分析系统,定期分析研究、判断。①医院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医院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医院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

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医院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

①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避免盲目投资。②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成本控制可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对材料消耗,水电消耗,公务费消耗等实要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单位成本费用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③加强业务收入管理。根据卫生部《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医院要在严格界定各项业务收入性质基础上,分别将各项业务收入计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科目中。医疗服务和药品经销的各项直接费用,要分别列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医院的管理费用,要按制度的规定合理摊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另外,要认真执行国家《医疗财务制度》及《医疗会计制度》及医院内部的财经规章制度。

3.强化医院的流动资产管理

医疗应收款、应收住院病人医药费、其他应收款则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转速度快,说明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为了降低这方面的财务风险,要加强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管理和催交欠费工作,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坏账准备”,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财产物资部门要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4.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部、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医院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沈相根.制定正确发展战略规避医院财务风险[J].中华当代医学.2004.02.

[2] 刘硕等.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第22期.

[3] 徐瑞璟等.浅谈财务危机的规避与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河南预防医学.2007.03.

[4] 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4.

财务风险原因篇6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原因 原则 策略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企业的资产缺乏流动性

企业在借贷债务后必须保证到期时有足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来偿还本金及利息。如果企业的流动资金流动速度过慢、变现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那么就会导致企业信誉形象遭到破坏,不仅造成了过重的债务负担而且对以后的扩大再生产或其他资金用途的借贷产生阻碍,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

企业的负债多使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企业对债务偿还有困难,容易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这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使企业产生巨额的利息负担而且还需偿还金额较大的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不是很良好时会使企业资不抵债,对企业的存续产生威胁。

3.企业理财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企业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譬如众所周知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譬如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正通过外贸,金融等途径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大产生了不可无视的重要外在影响。

6.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二、 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需遵循的原则

以上总结了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知道了原因我们就要研究对策。企业在研究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和利用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风险控制本身所要求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符合企业总目标的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只是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其风险控制目标和策略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总目标的要求。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个体经营活动出现的风险控制策略时,要考虑控制局部风险可能对企业整体风险防范与控制目标的影响,不能因追求片面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2.风险防控与风险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风险防控与风险处理相结合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总体目标本身所要求的,企业利益主体在认识和掌握财务风险本质的基础上,能够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以避免某些风险损失的发生,但由于风险控制主体自身能力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企业对某些风险的发生无法控制,这就需要企业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进行风险损失的处理,只有风险控制策略与风险处理策略相结合才能达到风险控制的最佳效果。

3.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结合的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主体应认真分析风险的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企业因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致使风险成本增加而减少的近期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安全保障程度的提高之间做出权衡,以防因贪小而失大。

4.动态适应性原则

企业自身成长过程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使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引发因素,譬如在企业创立初期,其风险因素更多地体现为技术的不确定;而在企业成熟发展阶段,其风险因素则可能更多地体现为管理方面的因素。所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其动态适应性。

5.成本与效益相互比较的原则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如果规避风险获得的收益不能弥补为防控风险所投入的费用,那么企业就没有控制风险的必要性。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眼光进行企业的风险防控活动。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在了解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涵义、形成原因、制定防范策略的原则后,我们来看看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1.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自身历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挖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预付账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3.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4.积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越高,越善于驾驭市场,管理风险越小,这样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更多需要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实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进而培养企业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另外,在采取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以企业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对管理者的要求自然很高,否则这些对策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风险。

5.进行经营多元化,投资分散化

企业将筹集来的资金进行投资,在多个项目之间要权衡盈利的比重和投资风险性的比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及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互相配合互相弥补才能做到投资风险最小化,投资利益最大化的状态。

6.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虽然使企业实现了较好的经营成果,但造成了资金紧张,并且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总之,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财务管理有序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念东:浅议企业财务失败预警系统的建立[J].林业财会与会计,2000,(9)

[2] 姜群燕: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 青年科学, 2009, (08)

[3] 郭正中 王志军: 财务风险的防范手段[J]. 中国石油企业, 2009, (07)

财务风险原因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原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也不断完善。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得一席之地,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并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基本概念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概念

在经济领域,风险就意味着未来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的不可预测性,也可能带来实际收益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会出现超预期收益的情况。所谓财务风险指的是财务管理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企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出现较大差距,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每个企业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财务风险,其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始终。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作为财务主体,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财务风险,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营带来威胁。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予以重点关注。此外,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为此,只能采取合理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意味着企业风险也能够被科学控制。所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研究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措施,加强控制,便能够大大降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

第三,收益性和损失性。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所以,企业财务风险与发展机遇并存,为此,民营企业应对财务风险予以正确理解,加大财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有效提升企业财务资金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

三、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

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到企业日常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中财务管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仅能够对财务风险予以及时发现,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合理提出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管控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虽然出台了相关的管控制度,但在执行上却大打折扣,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极易出现关系混乱、职责不清的情况,加剧企业内部财务问题的严重性,提升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二)财务管控制度不合理

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存在存货多、流动性差等特点,导致企业内部资金流动日趋缓慢,增加了生产和经营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加上民营企业自身原因,很难对市场的变化情况作出精准预测,一旦市场价格出现下跌状况,企业利润将会明显减少。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售额度,部分企业还会采取赊销策略,增加了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收入的比例,但是这种行为也会对企业信誉产生严重影响,此外还会导致大量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甚至还会出现坏账情况,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

当前,国内很多民营企业都会出现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负债资金占企业资金总额比重的加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均是运用财务杠杆来获取经济利润,加重了资金筹集的成本,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则会面临高的负债,对企业形象和信誉产生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导致企业陷入危机。

(四)决策盲目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民营企业领导人员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盲目扩大经营范围,且在增加市龇荻畹墓程中,很多企业经营人员并未对市场风险进行深入评估,仅仅靠主观判断就做出决策,导致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未对各项因素予以全面考虑的情况就盲目做出决策,投资决策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完善是当前民营企业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导致企业陷入重大财务危机中。

(五)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领导人员应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判断予以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应对财务知识予以掌握,尤其是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知识,做到对财务问题的有效预测。此外,企业领导人需要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予以高度重视,有效提升财务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降低企业损失。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自身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遇到财务风险时,无法冷静面对,正确处理。因此,民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薄弱会进一步加剧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财务内外部的控制环节予以不断优化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经理层的各项职责予以明确,让其在职责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制衡机制;第二,对财务管控体系予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治理核心予以明确,确保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第三,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尽可能实现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分权与制衡,合理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予以不断健全和完善

财务风险原因篇8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其在内经营过程中较大的风险类型,主要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债务使其产生了一定的风险,负债越多,风险也就会随之增大。

财务风险一般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不确定性,就是财务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也不好琢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靠资金筹集开展的,这就导致可能由于债务问题引发风险;二是流动性。资金在生产、经营、决策的过程中都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发展的,资金必然也会发生变化;三是客观性,即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只要参与市场竞争就会存在或大或小的风险。四是收益性。风险一般也对应着机遇,企业在内承担巨大的风险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利益诱惑,收益性也就是其特点之一。

二、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与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市场都有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具体而言,导致企业资金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资产缺乏流动性。企业在借贷债务后必须保证到期时有足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来偿还本金及利息。如果企业的流动资金流动速度过慢、变现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那么就会导致企业信誉形象遭到破坏,不仅造成了过重的债务负担而且对以后的扩大再生产或其他资金用途的借贷产生阻碍。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具有流动性和客观性,难以把握和控制,只要参与市场,想要谋求利益,就会承担相应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风险的成因认识不明,无法把控好资金的流向。

第三,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世界贸易的开展,使得各个国家的风险呈现出共同化的趋势,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市场变化,就会影响其他国家。例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负债率较高。企业的负债多使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企业对债务偿还有困难,容易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这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使企业产生巨额的利息负担,而且还需偿还金额较大的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不是很良好时会使企业资不抵债,对企业的存续产生威胁。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任何管理或经营上的疏漏,都有可能引发资金风险,导致财务漏洞。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运行的规律,制定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有效的预防机制。

(一)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自身历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挖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从而做好预警工作。

(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风险防范当然要有财务管理系统做支撑,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和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下,企业要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最新的财务管理设备和系统,实施网络全程管控,做到信息和资讯的共享。针对某些不安全的、存在漏洞的地方加入控制因素予以修正,通过完善的管理体制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务上的风险,就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领导者要明确风险防范的意义,起到带头作用,积极进行企业内部的宣传,树立员工集体防范与参与监督的意思。并对企业具体的环境、方法做出假设,进一步培养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灵敏度,杜绝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四)保证经营多样化,投资分散化

企业将筹集来的资金进行投资,在多个项目之间要权衡盈利的比重和投资风险性的比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及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互相配合互相弥补才能做到投资风险最小化,投资利益最大化的状态。

(五)逐步提高财务管理者的综合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企业财务管理者、监督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财务的情况,对决策的科学性也有重大的影响。针对资金的流动性特征,企业必须做好人员的选拔工作,挑选具有一定经验或者经过专业学习的财务人员为企业工作,加强监督与管理,定期组织集体学习,理顺内部的财务关系,分配好职责和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做好内部的审计工作,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在决策之前必须听取各方意见,完善监督与管理体系,对优秀的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

结束语

上一篇:地摊经济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