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04 17:09:48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技能培养;《土地利用规划学》;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16-05

一、序言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的课程。它是“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现阶段已有100多所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开设《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1-3],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各高校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探索改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型、技术型、研究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及其应用,从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这三大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知识结构完善、技术方法应用等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和任务的重要衡量标准,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形象化[4],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整体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础理论,从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思路,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和技能[5],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学》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促进其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影响和制约的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融合各种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的水平和本领。我们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特点、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要求以及综合了多年来在《土地利用规划学》上的教育教学经验,制定了适应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实践目标这三方面来设置,促进广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内容,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对基本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熟练地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原则以及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对土地规划的一般步骤以及相关规划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做详细了解。(3)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制图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编图和制图的能力和技能。(4)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的自觉关注和学习相关规划流程的变化。(5)熟练地掌握与土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学习或是工作时能够灵活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规划上遇到的难题。(6)理解3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技术和软件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知识,灵活的运用GIS等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够系统的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规划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促进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2)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规划方案制订、规划实施措施提出、规划文本的编辑以及规划技术的分析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掌握GIS的水平和技能,通过技术的提高和学习的深入来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3)能够利用GIS技术及其相关软件进行案例分析、规划布局、图件制作、技术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制图等。在不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学领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GIS的操作和运用的能力,灵活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一名高技术的人才。(4)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土地规划现状存在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编制的规划方案进行各种用地的分析和未来的数量预测。(5)能够初始模拟某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思路及技术要领。(6)熟练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数据库等学科知识和方法,综合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完成对各类用地的分析和评价。

3.实践能力。(1)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土地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案例和事件当中能够充分的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相关规划方案,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2)能够通过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模拟某地市或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教育教学训练,增强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案例分析和模拟运用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或者是教师提供数据的方式让学生在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模拟和分析,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3)利用GIS技术能够对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进行预测与分析。在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更加需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GI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在GIS的基础上进行。在实践目标上需要学习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GIS实际操作的水平和能力,掌握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及对土地利用未来的规划和土地供需的预测,真正适应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4)理解和掌握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实践目标设置上,需要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术。在实践的层面加强对其的要求和分析,全面提高实践能力,适应发展的需求。(5)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学》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较广,同时十分贴近生活和日常的规划,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如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分析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和步骤等。(6)培养综合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各种技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结合教学的目标的要求,逐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归纳总结得出《土地利用规划学》建设的基本思路,来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和改革。基本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注重基本概念。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实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相关疑惑的基本点,进而有利于对学科精髓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理论保障和关键之处,只有打好基本概念学习的根基才可以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以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在于对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实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实现土地的优化布局。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土地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知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从而为以后综合利用和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内容上,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功底,形成一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在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灵活的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用于指导实践,提高整体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方法和技术。

3.灵活掌握GIS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灵活性要求高,技术性强,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的教学要求,以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需要建立新的高效率、高技术的课程内容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学》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基本农田保护以及规划建库;某地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某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土地整治规划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离不开对GIS技术的学习和运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GIS技术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实践价值。

4.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课程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育上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应从整体规划好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需要注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同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灵活调整课程,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教学以及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加强课程的管理体系建设,从不同的层次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只有把《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立足点放得更远、更全面,才可以真正达到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目的。

5.采用案例教学进行引导性教育。案例教学是一种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把知识和动手能力相协调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案例中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和操作,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上十分有必要增加案例教学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有代表性的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深入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精髓,将课程的理论和相关的知识通过案例学习较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同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可以利用一些土地规划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规划师去真正动手规划某个区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去深刻认识规划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实践当中的操作要领,掌握相关的制图软件和制图规则,真正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是依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根据土地规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土地资源优化分配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涉及到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需要用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6]。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各级国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农业、水利设施、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对土地利用规划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是不断提高[7]。在新的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教学环节建设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8,9],因此,在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10-12]。

1.实验教学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验是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配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学科知识应用层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实验课程由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组实验构成。其中基础性实验课内容紧紧围绕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中所涉及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基础数据预测等重要环节而展开;综合实验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为主,采用ArcGIS为平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编制的工作能力;设计类的实验则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和设计。基础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试验要求学生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要求和社会实践的需求,设计并合理调整、完善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完成数据更新和发展,掌握数据库建设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综合实验要求学生结合项目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土地利用规划专业知识,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和管理,编制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增强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依据在室外进行调查的数据,在实验室内利用ArcGIS等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模拟法、DIY制作等教学方式。实验完成,随堂邀请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讨论和吸收优秀成果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成果内容,掌握先进方法技术,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4]杨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19-120.

[5]杜国明,雷国平.“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任务与内容[J].中国农业教育,2011,(2):63-65.

[6]陈银蓉,梅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100-103.

[7]吴大放,曾娟,刘艳艳.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45(4):55-59.

[8]吴大放,杨木壮,姚漪颖,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4,7(19):101.

[9]吴大放,姚漪颖,冯艳芬,等.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8-139.

[10]吴大放,刘艳艳.浅析《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3,(16):111-112.

[11]吴大放,刘艳艳,林媚珍,等.《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70-272.

[12]吴大放,刘毅华,曾娟,等.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77-78.

[13]欧名豪,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1999,(4):24-25.

[14]汤江龙,李大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5-117.

[15]付梅臣,王金满,王广军.“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8-92.

[16]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第八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7]王占歧,张丽琴,刘建华,等.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3):23-24.

Based on GIS of TCM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Land Use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LIU Yan-yan 1,YAO Yi-ying 2,WU Da-fang 1,LIN Mei-zhen 1,YANG Mu-zhuang1

(1.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2.School of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The "Land Use Planning" course,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strong timeliness and practical,on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and Use Planning",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with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technology of GIS is applied to the "Land Use Planning"study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ont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ing goal setting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basic mentality and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to explore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so as to the theor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perfect the knowledge structure,technical method and practical skills to improve updating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与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结果是通过把对环境的考虑纳入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去,建立一种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的决策机制。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初步探索阶段。1979年,我国第一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规定扩建、改建、新建工程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此我国开始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二,全面发展阶段。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中,提出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程序。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2003年9月1日正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逐步完善阶段。2005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引》。省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省域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的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安排,是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和环境保护大政方针的战略性规划。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并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2009年9月3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与省级技术指引不同的是:它兼具宏观战略性和空间实施性的双重特点,注重空间变化,以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提出更为完善的调整建议。

三、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一)评价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区域内环境、资源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与规模调整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对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在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受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性、层次性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以及管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差异很大。

张妍等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蔡玉梅等认为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在于由土地利用规划导致的直接或潜在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余振国将规划区的环境系统分为风景名胜环境系统、水环境系统、土壤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5个子系统,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各个子系统的影响特征、影响因子、影响机理,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对各子环境系统的影响。王敏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环境目标、自然环境目标、生态环境目标,按照过渡期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分析了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环境的影响。

(二)指标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设置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选取最科学、最灵敏、最适于度量的主要指标,从而反映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状态和问题。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主要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的环境目标,根据各地环境不同,从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结构、规模等对环境的影响中选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应尽量选择相对指标,采用统计数据,以反映宏观尺度上的影响。

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因子的选取。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土地利用活动的特点和规划区域的环境状况,结合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及指标等,分析并识别土地利用可能对规划区域环境影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因子,以减少环境预测的盲目性,增加环境影响综合分析的可靠性,使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土地利用系统具有多系统复合、多层次结构、多目标导向、多功能协调、多地域差异以及多因素约束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人地复合系统,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环境影响做出切实和准确的评价,必须全面分析对环境要素究竟产生哪些影响。

2、指标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对环境的影响等角度选取大量指标,针对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方面的指标比较多,分别衡量各种用地类型的环境合理度。贾克敬等将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要素(或环境主题)层、准则层(可持续发展目标层)、指标层3个层次,并将指标分为状态指标和影响指标,分别用来反映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衡量环境影响。刘瑞亮从声、大气、水、土壤、生态、人居、社会经济发展等七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葛丽颖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基于D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吕昌河等从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的适度性与后效、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风险等5个方面构建了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程度的指标体系。赖力等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指标4个层次,并依照区域性特点将指标分为全球性指标、区域环境状况指标和当地环境质量指标。

(三)评价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判断法、核查表法、矩阵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的概念模型方法、生态服务价值的方法以及累积影响的分析方法等定性和定量多种方法。

王广洪、黄贤金对江苏省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指标法进行了研究。赵柯利用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法,划分土地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冉圣宏等运用了生态服务功能法计算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中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唐等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赖力、符海月等分别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度量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效应。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效应存在难以衡量等原因,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中对建设用地的服务功能价值的核算尚未有统一、广泛认可的评价方法,而且估算结果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可比性较小,且只能够评价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生态适宜度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足。生态功能服务价值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度量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针对性、适用性、可行性比较强,但也存在由于从某一角度进行评价而难以综合度量等问题。生态足迹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

四、结论与建议

由于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没有全面开展,缺乏实践经验以及中国的土地利用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对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研究对于基础的理论意义、内涵等已比较透彻,但对具体的方法、指标体系等还处于探讨阶段,不够深入系统,更重要的是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建立规范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多是借鉴国际,其中所依据的标准多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标准不足,还没有形成公认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例。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及理论研究,构建评价规范是当务之急。

第二,合理界定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明确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界限,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合理定位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内容的基础。

第三,建立基于区域特点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在不同国家间制度差异、规划差异形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差异。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本土化”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解决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忽视环境效益的局限,进而推动土地利用效益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人才,凝聚多学科知识,集成多学科的方法,尤其是规划学、环境科学和技术科学。

参考文献:

1、徐慧,林涛,张云鹏.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9(6).

2、叶苓.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J].科技资讯,2008(28).

3、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4.

4、王敏.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贾克敬,谢俊奇,郑伟元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3).

6、刘瑞亮.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黄冈市为例[J].池州师专学报,2007(3).

7、葛丽颖,任向宁.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与案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9(3).

8、吕昌河,贾克敬,冉圣宏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J].地理研究,2007(2).

9、王广洪,黄贤金.江苏省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

10、赵珂,吴克宁,朱嘉伟等.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安阳市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7(6).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与

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雏形阶段,由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和要求,因此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是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理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从环境角度衡量规划实施后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减缓、补救措施或替代方案,为最终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环境依据,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规划环境评价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可将其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正确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1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分析,即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的关系;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等;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含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及可持续性的影响;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2.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结合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我们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工作,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主要收集包括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草拟并制订替代方案,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编写报告书阶段,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下面着重分析第二阶段。①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识别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土地承载着人类的各种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利用活动有关。同时,区域的环境问题是多种类、多样式的,包括水质、大气、噪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影响或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累积性的环境质量问题。

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要在众多的原始数据或评价信息中筛选较为灵敏的、便于度量的及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选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无论是引用或者研究发现,都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科学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具有明确的科学内涵、较好的度量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②综合性和主成分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规划、相应项目联系,做综合性分析考虑,同时,指标体系须具有一定的主成分构成,即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指标;③可操作性,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易于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有资料中获取,便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④动态性,即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反馈信息的不断补充,指标体系应该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满足发展需要。

3.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总目标层,即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层,即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找出的环境主题和环境目标;指标层,即具体反映环境目标的多项指标,包括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用以反映某区域生态质量状况的指标和衡量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

3.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其评价技术方法也同样是出自于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4、关于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4.1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空间体系

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与此相对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为此,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的建立是首要问题。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分为3个层次,即部级、地区级和地方级,分别对应着国家的战略性问题、地区性问题和跨地方方案、地方的具体项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性与此基本对应,因此,建立科学的与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相对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体系非常重要。

4.2开展一种“决策前评价”的工作模式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初始阶段,借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利用比较熟悉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使得规划环评容易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规划环评实行的依然是“决策后评价”,即决策方案大体确定之后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集中在决策审批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这种方式仍然是被动式的评价,会直接影响环评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我国规划环评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促进“决策前评价”的发展模式。

4.3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研究

只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尤其是部级区域的规划环评),才能建立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试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针对目前规划环评的研究多侧重于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探讨,案例多为地市级区域的现状,吕昌河等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适合全国和省级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价指标。

4.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工作量很大、形式单调、分布范围广,因此,公众参与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多、费用高,加之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公众一般不具备完整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要让不同的公众代表参与评价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信息的畅通无阻,切实发挥公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克宁,栗滢超,陈伟强等.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5,7(1):39-43.

[2]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134-138.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1、公共政策属性

土地利用规划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具有与社会经济同步演化的特点。总结国际上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特点,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可分为以科学和理性为特点的蓝图规划阶段、系统综合为特点的过程规划阶段以及倡导人的社会价值理念为特点的参与式规划阶段。中国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规划更应该采用过程规划模式,土地利用规划不仅是描绘未来变化的图景,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动纲领和政策的制订,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导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方向、行动步骤,促进社会经济在客观规律和规划的综合作用下,符合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更具有政策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土地利用规划成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

2、综合性

综合性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部门的综合,多学科的综合,更强调作为政治、经济、环境、社会与土地利用空间相互作用基础上的综合。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也经过大量的社会经济调查和预测,在规划的内容中也有社会经济的内容(人口、GDP等),但是这些社会经济的分析、预测及结论均未很好地转化为规划的组成部分,或者并没有有机的结合进规划内容之中,两部分是脱离的。而实际上,土地利用规划是将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内容转化为空间层次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协调和调节土地使用关系,建立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在土地使用上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的综合性体现在土地利用系统和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之中。

3、空间层次性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事权等方面有了不同划分。具有鲜明政治经济特点的土地利用规划也相应的有所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层次性体现在不同层级的土地利用规划有不同的目标、内容、方法和保障手段等。

二、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取决于规划的理论或模式。首先,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指出的是,新方法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失效,随着问题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次土地利用规划的要素综合性和学科集成性决定了其方法的多样性,总体上可分为普遍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两个层次。

1、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比较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规定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各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但《规程》中没有给出具体“综合协调”的方法,导致实践操作中,地方只是将各类用地需求预测结果拼凑成一个规划方案,提出了各类用地间的矛盾,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即如何进行矛盾的“综合协调”这个本质而关键的问题却悬而未决。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主观随意性的干扰,就必然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下表从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取决于规划理论的观点出发,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总结。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分析

理论基础 理论分支 规划方法

地理学 人地关系论

区位论

地域分异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适应性分析、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效益、级差地租分析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用途管制

元胞自动机(CA)分析法,多智体(NfAS)分析模型

经济学 经济增长论

运筹学理论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成本收益分析法

博弈论方法、线性规划法、目标规划法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法

管理学 非理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有限性规划法、弹性规划法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外部性内部化方法

行为分析法

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 生态位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法

哲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低碳经济理论 生态足迹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方法

碳源(汇)分析法

社会学 公共关系理论 交互式方法、参与式方法

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决策分析法

系统科学 系统工程 系统动力学分析法

2、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而知, 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对土地利用规划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与此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特点是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重要基础。进而发展以下方法:

1.加强土地评价

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性出发, 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需要以评价为基础, FAO 土地利用规划指南强调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最佳土地利用的选择, 是以土地计价为基础的, 而且不包括自然的适宜性评价, 也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价, 如农业生态区方法, 以及基层规划服务的土地评价, 如土地评价和立地评价, 以及包括土地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经济评价, 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在内的土地评价系列方法都可以为规划的协调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2.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 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

工业化, 城镇化的加快与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减少的双向过程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这种双向的过程不会是线性的,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土地利用结构会出现相对平稳状态, 既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偶合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这一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为此, 借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模型”, 引入投入产出的宏观经济模型, 度量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态, 考察地区变化的城镇化速率, 通过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提取所需参数, 建立动态经济, 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型, 可为这一复杂过程的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法。

3.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模型

土地生态环境的演变与土地利用规划引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及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土地利用的规划应以不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或不超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为基础。为此, 需要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关系的模型, 合理确定土地生态安全标准下的土地利用模式。国际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 把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效应作为重要内容, 并主要在微观和小流域尺度上建立相应的模型。借鉴这一方法, 建立不同利用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模型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为寻找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下的土地利用方案提供有效的途径。

4.制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法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转向以技术领域为重点转向非技术领域为重点的趋势。基于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政策工具的特点, 土地用途管制作为基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方法为核心内容, 其本质是制定一种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则, 或者说是法规。尽管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法在国外比较成熟, 但其特点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政体、法律传统、历史基础、经济体制、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和条件的禀赋以及文化背景都密切相关。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阶段特点, 分析中国进行土地用途分区的背景, 在探讨不同地区用途分区法令化的可能框架基础之上, 制定土地用途分区的法则, 使之真正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梁鹤年.简明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2]刘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北京人学博士论文.1989.4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研究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

村级土地利用项目在编制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以及现代土地管理要求,而项目的提出主要就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国内对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项目的编制意义已经投入研究,一方面,部分学者对乡村产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论述的观点也是围绕规划编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展开的。普遍认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生产项目和经营管理项目,提高整体规划结构的协调性和融合度[1]。另一发面,部分学者从土地利用规划结构的特征和缺陷出发,对整体研究机制进行分析,集中阐释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项目的实际意义,并且要强化规划管理的力度。

渠甲源等(2010)提出,在实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项目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地利用规划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协调发展、统筹管控、生态保护以及公众参与的原则。

陈荣蓉等(2014)提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要坚持“三遵守和三突破”,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中遵守耕地保护红线、上级土地利用规划不超标以及集约化利用耕地。而三突破指的是,要有效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突破传统建设模式、突破传统统筹城乡兼顾模式。

郑健(2010)提出,在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深度贯彻落实合理化利用以及深层次保护的原则,确保能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提升利用效率。

赵立强(2013)指出,以浙江省山村试点为例,在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建立过程中,要确保规划的衔接性,提高差异性和特色化。

邓伟(2010)指出,以重庆市乡村试点为例,在相关规划结构研究过程中,对规划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大比例尺数图以及城乡统筹规划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切实维护整体管理项目的实际要求,从而建构规划刚性和弹性的结合框架。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对相关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学者尽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也存在一些疏忽的问题和分歧[2]。

第一,在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具体内容的讨论方面,相关研究人员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受到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另一种则会受到相关部门下设行政命令的影响。正是由于总体规划内容存在相左的意见,因此,整体落实情况弹性不足,但是刚度过度[3]。

第二,在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定位方面,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划分时,将其列入详细规划,将总体规划进行分类细化和落实。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总体规划内容较为相似,需要将市级、县级规划进行整合。

第三,在对实证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作者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更多的学者还是总政策、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就导致研究内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存在差异[4]。

3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优化路径

3.1 建更加有效的理论研究模型

相关研究部门需要对理论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和集中管控,特别是村级土地规划利用项目会对整体规划产生影响,甚至发生冲突,因此,村级土地规划项目要结合法定规划要求,建构更加完整的运行体系,顺应政策和法律规范,确保管理模型和运行机制贴合实际需求。

3.2 确保研究结构的连贯完整

在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进行阶段性分析,要对全局性和持续性进行统筹管控,提高规划性和关注度,切实维护编制结构、论证结构、监督维护结构和反馈结构能形成良好的动态研究机制,确保其能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进行全面认知和综合理解,从而积累更多的项目运行经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要保证管理项目的全局性和持续性,确保管控要求和管理项目之间能形成协调统一的结构。

3.3 协调相关配套政策和规划

要想深度贯彻落实有效的城镇化运行要求,就要保证政策配套机制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农村建设项目和城乡发展之间的有效性,也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历史文化景观保护问题、农民城镇化利益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并且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5]。

3.4 高度重视研究中的实践过程

在研究村级土地利用管理规划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践的重要价值,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运行计划,在对比和总结的同时,并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公共参与热情的同时,建构更加完整的项目规划,协调发展后对运行结构和收效进行综合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整体项目运行维度和管控要求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运行机制和运行框架贴合实际需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就是对整体规划结构的深入探索和解构,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改革措施和完善机制进行系统化分析,并且提高实践性研究的实施意义,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佐证。

参考文献:

[1]张旭,廖和平,杨伟等.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05):135-139.

[2]卞素萍.转型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基于对江苏高邮和宜兴的个案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4,36(12):493-496.

[3]刘超,王翠欣,田凤雅等.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探讨――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38(32):18594-18596.

[4]罗静,曾菊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矛盾与改革策略[J].社会主义研究,2015,21(04):77-80.

[5]宋海鸥.资源保护与权利延伸--以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问题为视角[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06):56-59.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约束促进土地利用规划更好地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此后环境影响评价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因而在全球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 并成为各国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荷兰1987年建立了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要求对废弃物管理、饮水供应、能源与电力供应、土地利用规划等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英国 ,1990 年开始 ,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的发展规划都开展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991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规划》中规定了SEA的工作程序,建立了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99 年加拿大颁布了《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的环境评价内阁指令》,要求对所有提交内阁和各部部长批准,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 的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进行环境评价。

2、国内研究进展

2003年 9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我国正式实行以来,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同国外一样,也是从单纯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单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影响评价兼顾的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面,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重大的过程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土壤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张妍等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程吉宏等从区域土地开发规划方面, 探讨了规划环评中土地生态适宜度的问题。陈百明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土地规划中环境问题。张燕等从微观评价角度, 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问题。潘嫦英等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评价的不同点,蔡玉梅等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内容。

在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对环境的影响等角度选取大量指标,分别衡量各种用地类型的环境合理度。贾克敬等将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要素层、准则层、指标层 3个层次, 并将指标分为状态指标和影响指标,分别用来反映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衡量环境影响。刘瑞亮从声、大气、水、土壤、生态、人居、社会经济发展等七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葛丽颖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基于 DPSR理论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吕昌河等从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的适度性与后效、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风险等 5个方面构建了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程度的指标体系。赖力等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指标 4个层次。

评价方法方面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判断法、核查表法、矩阵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态服务价值的方法以及累积影响的分析方法等定性和定量多种方法。王广洪等对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指标法进行了研究。赵柯利用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法,划分土地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 提出相应的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冉圣宏等运用了生态服务功能法计算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中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唐等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赖力等分别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的生态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度量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效应。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效应存在难以衡量等原因,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结论与建议

1、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广义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指标体系框架,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服务。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性。

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

我国关于项目环境评价方法比较成熟,包括叠置法、列表法、矩阵法、统计模型法等。但规划的环境评价涉及更宏观的尺度,许多定量的指标不容易获取,在规划方法上目前更多的采用加权比较法、逼近理想状态排列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法、环境承载力评价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具体应结合案例的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3、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和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和土地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对规划指标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更综合地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人才,凝聚多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妍等.规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2,(3).

[2]吴克宁,等.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5,(6).

[3]刘艳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足迹环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6).

[4]蔡玉梅,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3,(6).

[5]彭建.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3,(2).

[6]赖力,等.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3,(12).

[7]卞正富,等.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2).

[8]贾克敬.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3).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4302

土地是人类懒以生存的环境,是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管理和评价也越来越重要, 人类逐渐认识到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作用,也更重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渐加快,在对环境管理过程中环境的土地利用规划作为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息息相关。

1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贫瘠化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是由于我国过去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领,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组织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是实现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引导、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评价与规划过程的紧密结合,即两者要同步进行、滚动发展、互为反馈。这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规划对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土地利用的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战略关系;并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规划实施后会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可见,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将规划对象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生态系统,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的统领能力,保证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必然会打破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产生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从而使得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产生正向的或负面的环境效应。为了预防有缺陷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迫切需要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对规划区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研究,为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土地利用分区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协调的利用

1.1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用地规划,涵盖各业用地,是合理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息息相关。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可能会引发消极的环境影响,如陡坡地开垦可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从而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围湖造田缩小湖面面积会增加洪涝灾害发生机率和程度;对某些水面、荒草地的开垦会破坏湿地或野生动物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城镇用地、耕地和园地面积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激增,加速了水资源的耗竭;非农建设会导致高质量农地的损失;大面积的城市化可能会降低景观的异质化程度,降低景观的抗干扰能力。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土地整理复垦可以增加农地数量,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建设用地的供应,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等。

1.2中国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多与土地利用有关

多年以来,国家和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生态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主要表现在:(1)水土流失面积仍在不断扩大;(2)土地荒漠化面积继续呈扩展趋势;(3)水资源紧缺且开发利用不合理; (4) 湿地保护力度不够;(5)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区域生态能值下降;(6)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数量减少等等。这些问题与我国的土地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规划中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缺少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环境跟踪影响评价,在一些重要工程中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如土地平整过程中对优质表层土壤的保护,对区域内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否恢复的问题;对绿化破坏的问题,对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的科学合理的跟踪评价。

1.3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考虑不够

近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持久,范围更加广泛。土地作为一切人类活动的载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加于环境的压力。它与环境的脆弱程度一道,决定了环境的质量。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土地利用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累积性的,有时是不可逆转的。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会引发消极环境影响。比如: (1) 陡坡地开垦为耕地可能会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或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2) 围湖造田缩小湖面面积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发生几率和程度; (3) 对某些水面、荒草地的开垦可能会破坏湿地或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而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4)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增加城镇用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增加) 、扩大耕地和园地面积(农业用水增加) 可能加速水资源的耗竭; (5) 非农建设可能会导致高质量农地的损失; (6) 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不当可能会导致生物群落生境的破碎化和岛屿化; (7) 大面积的城市化可能会降低景观的异质化程度,从而降低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等等。

当然,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也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 (1) 土地整理复垦可以增加农地数量和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2) 生态建设用地的供应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等等。

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之成为真正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规划。

2我国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效应的研究需要加强

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小流域尺度上,考虑较多的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等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影响。但这些成果较难应用于大尺度区域。

2.2现行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待完善

现行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

(1)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研究的内容、范围、程度和体系有待廓清。

(2)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机理,环境影响主体、环境影响源、环境影响受体,规划内容及其控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等基础性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否则,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其他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就会没有区别,因而也就失去独特的涵、失去评价的意义。

(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主要应评价的环境要素构成及其评价的重点需要科分析。

(4)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体系如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理论方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预测理论方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综合理论方法、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构成等需要系统研究。

(5)各种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内容、评价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程度如何都待解决。

(6)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体系等也都需尽快探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规划体系与国外的规划体系是极其不同的,我国以部门或者行业为主, 从全国到省(市)、地区(市)、县(市)、乡镇,按行政级别层层分解制定,级级审定和同步执行,规划除了技术性外,行政性很强,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很难找到对应物。而且,目前国内外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其中的个别问题的理论探讨,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内容的理论研究不多,实践研究的案例更属凤毛麟角,可以说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尚未成形、方法尚很粗糙。针对我国独特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涵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非常少。

2.3对有关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研究非常少

“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针对规划的具体情况,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这是环评法规定的开展战略环评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纵观国内外有关战略环评的研究报道,只有在环评结果中要求有此内容,具体通过什么方法来生成要求目标所需的策略,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研究。

此外,我国土地开发规划资源环境评价的调控机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熟悉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影响的环境质量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问题,充分吸收环境科学、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理论、土壤科学、森林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地质环境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水环境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综合。

3结语

到目前为止,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还没形成统一、广泛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对规划环评展开深入及广泛的研究、构建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显得十分必要且尤为迫切。然而,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在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时,我们更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采用不同的评价程序、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这将是今后进行规划环评时,更应注意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武汉: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3747.

[2]周小莉,巫山,张玉奇.土地生态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3638.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14-02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在生态环境已然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是保证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并以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从土地资产角度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科学规划,是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的。

一、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概述

从自然资源的大概念来说,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其中土地资源要在国家和社会范畴下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将土地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在对土地资源情况有效掌握的前提下,将土地资源进行划拨利用,让不同类型土地资源起到不同的作用[1]。比如,耕地资源应用于农业,一般性土地资源在城市基础建设的需求下应用于建筑建设等。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以及在利用过程中是否对其造成了浪费和破坏,均关系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问题。由此引发了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土地利用规划是在科学的统筹方法和合理的分配利用基础上实施的,若考虑到土地利用的效率问题和对资源的保护问题,则土地资源环境得到了相应保护,反之则受到较大破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不仅关系到资源环境的保护问题,还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分析

要实现持续和健康的经济发展,就需要合理而有序的土地供应作为重要保障。将土地资源配置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政府的力量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及时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形势下面临问题的有效对策。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就需要一套科学的规划方法和计算方法。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就是其中重要的计算体系,其牵涉到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间的关系,通过土地资源的资产化对算,从经济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相应的规划,能够一定程度保证最终土地规划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而过去采取的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既无法反映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同时在经济活动的反映上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其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体现上存在缺失。为此,引入了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作为核算的重要元素,并依据核算提供相应系统化的核算数据,是进行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具体描述,以方便对土地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时拥有相对准确的依据。因此,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可被称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三、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核算应采取的优化执行策略

在引入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后,我国的土地利用总规划能够将资源环境因素作为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实现资源环境的保护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具体将土地资源环境核算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当中,应当采取相应的优化执行策略,才能确保执行的效果最优化。

(一)完善特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纳入非市场经济活动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虽然已经被证实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套良好的核算体系,能够发挥相当的作用。在引入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后,应当保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核算体系类型。同时,将非市场经济活动内容纳入这一核算体系当中时,要考虑到在土地利用当中可能会引起的人类环境健康和自然灾害、农业等各类土地质量变化、生态资源变化冲突等带来的资本损耗。

(二)实现多种土地资源利用整合,强化自然条件空间相关性

在进行土地资源环境核算当中,应当对于土地资源的多种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土地资源进行汇总分析,确保资源整合数据的准确性。在这当中,应当重c关注行政区县和自然环境景观单元的土地利用问题。基于其在土地利用上获得的经济效益问题,就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摸底分析,并结合相互的空间关联性提升核算的准确性。此外,整合自然条件的空间相关性,对掌握土地资源环境因素有巨大帮助。

(三)应用估算自然资本损耗方法,明确产业用地资源环境效益

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既可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能因使用过程的损耗而相应减少自然资本。这一方面由于人为使用不当引发的损耗,另一方面则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自然资本损耗。同时,还应当以自然环境景观单元(中小流域)为空间单元,运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即自然资本耗损-灾损估算方法,对于土地资源中相应单位里的产业用地及其空间结构的资源环境效益进行明确[3]。

三、我国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发展执行措施

(一)制定补贴奖励制度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以落实总规划

在土地利用总规划当中,基于特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资源环境核算体系的共同结合,在明确资源环境经济情况的前提下,为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应当通过一定的政府手段予以支持,如制定相应的补贴奖励制度,对于在土地利用规划当中配合政府的土地规划工作、对土地资源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补贴奖励;或者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土地资源使用中相应土地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应用于政府规划发展需求的土地则通过补贴方式予以补偿[4]。如在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土地,可通过相应的补贴来弥补农民的农地损失。在配合相应的政策执行中应当加强执行监督机制建设,使得相应的政策能够落实到实际问题当中,避免出现资金的滥用或政策的变形。

(二)采取鼓励盘活存量土地政策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可以用于经济开发且实为存量土地的资源,则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来推动,用政策引导的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如通过鼓励盘活存量土地政策,实现土地配置的高效化。对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可优先使用存量土地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此外,还应当做好耕地资源管理的严格化和制度化,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定,加强对耕地资源使用的征税处理。如通过耕地占用税,避免耕地被过多占用,以保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此外,还应当结合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做好城镇土地使用的规范化,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对现有的税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一步步地强化对建筑用地取得和保有环节的税收调节力度。

(三)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与管理

土地资源开发同样需要有效控制,避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损耗,以保护土地资源环境。在建筑单位需要M行耕地资源使用时,应当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结合具体数量和质量进行补贴金额和等级的折算[6]。同时,在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土地有偿使用方面,同样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费用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费用水平以保护土地资源为前提,土地资产开发应当从属于土地资源保护。此外,还应进一步遏制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为,增加对农用地整理的投入力度。

结语

就土地利用规划而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关系到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应当充分应用土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对于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和管理手段,在避免土地资源遭到损耗和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利用,在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拥有土地资源作为充足保障,经济发展才能向着长足和健康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寅,黄志勤,辜寄蓉,余如意.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5):94-104.

[2] 张淼.基于资源价值的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3]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4] 时仅.土地资源价值核算与时空动态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6.

[5] 高进云,胡伟艳,乔荣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施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9):80-86.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旅游与土地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与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旅游与环城游憩带土地利用、旅游用地地价研究等方面。尽管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城市地区或者风景名胜区,对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涉及很少。例如,如何使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如何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中的矛盾与问题,如何衔接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如何进行产业布局,等等。因此,有必要加强深化旅游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乡村地区。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城交通土地利用规划关系

ABSTRACT:It is not clos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es planning in new town, from the relationshio of transportion and land use, It is analysed about the dometic and internationl research results and methods,To the feature of two in new town,combined with the cases of singapore and Tianjin eco-city, using the theory of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land use,it is put forword the transportion idea of setting functional groups in transport corridors and laying functional districtions at transport nodes and building multi-level slow traffic system eco-city,which promotes the combination with transportion and land use plnning.The idea is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Qingdao.

KEYWORD:new towntransportationland use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 U41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交通可达性影响着城市的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其中可达性包括交通模式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影响着交通的发生量和吸引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及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符合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和城市模式的要求和特征,城市宜居宜业,有助于构建居民所希望的生活方式[1]。新城是在中心城区交通拥挤严重和人口密度剧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疏散中心区过度密集人流为目的,经过科学规划,在中心区边缘建立起来的,强调居住、就近就业、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平衡发展,注重培育相对独立功能的区域[2]。新城在发展的过程中,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布局会引导城市的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同时土地的开发强度会对道路网络的容量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在新城规划的过程中,做好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1国内外交通与土地规划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开始较早,按照时间顺序,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区位论”、“芝加哥学派的土地利用三模式”、“数量革命时期”、“数量革命后的多元化时代”四个阶段[3],从最初的区位论到后来出现的各种宏观微观交通模式,交通和用地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1.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总结,实践性较弱。两者关系的研究领域主要存在于城市地理领域、城市规划领域和交通工程领域[3]。

1)在城市地理领域,更多的是侧重于城市社会空间和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行为、意向、社会经济活动等间接体现出来。

2)在城市规划领域,中规院交通所进行了“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提出了城市土地使用强度与交通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我国大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选择的战略决策。

3)在交通工程领域,涉及的层面较多,有宏观层面的交通战略研究、中观层面的交通需求分析和微观层面的交通影响评估。传统的交通四阶段法是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经典算法,但是需要进行大量的OD调查,后来部分学者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包括基于规划年的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分布规律、反推OD分布等,同时国内著名学者王炜和邵春福教授分别编著了《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规划原理》等书阐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2新城交通及土地开发特点分析

2.1 新城交通特点分析

新城的交通与老城区不同,首先它作为中心城区疏散人口和职能的场所,与中心城区联系强度大,其次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城,不同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存在差异,新城与老城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1)对外交通

在新城开发初期,因各种功能不健全,常住人口稀少,所以对外联系的强弱直接影响新城的开发强度和速度。

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新城一般位于中心城区边缘,需要中心城区输入物资和人才,所以需要与中心城区有便捷的联系通道,主要是高速公路、快速路,在与中心城区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联系速度,联系方式以小汽车、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联系为主。与中心城区联系的新城用地功能主要是居住、办公、换乘枢纽、旅游、科研等用地,并且出行相对集中,工作日以上下班通勤人员为主,节假日以旅游度假人员为主。

与周边其它区域的联系:新城的开发不仅需要中心城区输入物资和人才,同时周边其它区域的产业对新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新城产业的引入需要参考周边产业在背景一致的前提下寻找差异点,所以与周边区域联系的新城功能区主要是居住、产业和旅游度假,联系方式以小汽车、公共交通为主,若是新城内有大型交通枢纽点,如机场、铁路站等,则对周边区域的交通影响更大。

(2)内部交通

与老城区相比,新城是一个独立城区,其用地功能也是集居住、商业办公、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和对外交通设施等各种用地于一体,各种用地平衡发展的城区。新城内部的交通分为组团与组团联系交通、组团内部交通两部分,组团与组团之间联系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组团内部强调体现“绿色交通”的概念,以慢行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

2.2 新城土地开发特点

上一篇:兽医诊断学范文 下一篇:农业资源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