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1 17:08:56

土地治理技术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1篇

为了学习国外在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的先进经验和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和加快我国有关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程和水平。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中国作物学会负责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青海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的10名专家组成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技术交流访问团,于2003年8月26日至9月6日赴加拿大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为期12天的考察中,先后考察了两所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奎尔夫大学)、两个农业科研单位(渥太华国家农业研究所和奎尔夫Turfgrass研究所)以及两个中型农场(Kingston农场和Ontario农场)。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交流24人次,调查生产单位3个,专访相关负责人10人次。就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农场的管理与生产、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交流。

一、农业资源管理在加拿大农业的研究中列为最主要的方向

加拿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目的是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项任务涉及面非常广,涵盖了自然、社会及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在加拿大的农业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加拿大农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开辟了道路。

加拿大的农业资源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加拿大整个农业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9大问题制定的,并且还要能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这9个问题是:

1、肥料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其任务是,进一步改进方法,对园艺作物中的养分循环进行量化,确定在特定管理措施下产生的潜在经济效益;研究改良肥料配比对于改善有机肥中营养元素的平衡有何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施肥方法。

2、气候的改变——减轻与适应

加拿大的工作者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探索出趋利避害的合理应对措施。

3、水资源的威胁——数量与质量

加拿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水质评价工具,提高鉴别污染源的技术,并分析改善水质的可能性;通过教育和技术改造进行水体治理;制定政策保证水分的持续利用和合理分配。

4、最佳管理措施

在农业资源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出事半功倍的最佳管理措施。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减轻水体和空气污染;评价新的技术措施;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来提高对肥料的管理;研究管理措施对土壤物理状况、养分有效性和去向的影响。

5、废物处理

废物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管理中需研究新的废物处理技术,减少农场废气的排放,并降低肥料和生物固体废弃物中潜在污染物的水平。

6、提高农业食品经济管理能力

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确定以经济管理、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的农业信息系统与环境协调程度;分析各级政府出台的针对农业环境安全的立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为农业食品贸易建立盈利性经济管理策略和模式。

7、革新农业食品市场

主要包括,如何加快农业食品部门的创新;分析和评价开发有机农业食品市场的经济利润;为私人和公共组织提高农业食品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制定策略和计划。

8、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大的风险,还必须进行安全网络计划累积效果决策;发展创新性新工具帮助农户及其顾问将传统风险应对措施与崭新的财政、经济管理策略相结合,形成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尽快制定出食品安全标准,减少国际贸易中不必要的损失。

9、完善贸易协定

预测加拿大在贸易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评价贸易协定对加拿大国内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以及对贸易伙伴的影响

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在农业资源管理上的有机组织,系统项目支撑以及重大问题上研究力量的协调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考察组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我国农业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正在面临着日趋减少、土地生产力逐渐下降、有些地方土地沙化、风蚀,土质变劣,已经出现了严峻的趋势。我国的农业资源管理的问题的研究比加拿大更加迫切和需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认识的高度重视,可以参考加拿大的有关立题,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资源管理规划。

二、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加拿大农业生产最普及和长期坚持的主要技术

加拿大地处美洲北部,国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其中92%为陆地,8%为内陆河、湖,可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2 %,总人口约2900万,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以前,加拿大土地普遍采用铧式犁翻耕方式,土壤过度翻耕,地表残茬太少,不能有效抵抗风蚀和水蚀,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1985~1995年,试验研究成功,除草剂价格下降、效率提高,更多保护性耕作机具可供选用,保护性耕作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1995年以后,集中在降低成本的研究。随着技术与机具的改进,保护性耕作农民的获利逐步增加。截止2000年,加拿大主要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已经占到耕地的70%。

加拿大保护性耕作主要类型:

1、条耕

播种机的每播行中配有一个或多个犁刀(有时还配有秸秆清除器),在土壤中开出一条细沟,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条耕技术可适用于多种作物及多种土壤条件。

2、垄耕

利用残茬清除器、圆盘式开沟器或犁刀等复合器械在地块上形成一条表层干净的垄,而作物残茬留在垄间的耕作方式。垄耕有利于垄内土壤温度的提高,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同时,垄耕技术还有助于杂草控制,减少了除草剂的应用。另外,垄耕要求轮式机械,从而降低了对土地的压实程度。垄耕在粘土上应用效果较好,尤其是在冷湿的条件下垄耕效果更显著。

3、穴播

在未耕土地上开出深度适宜的细长孔,播种后用镇压器等复合装置将孔封闭、压实。这是完全免耕的一种形式,特别适用于大豆、小麦和其他和谷类作物。但是,作物残茬多时以及潮湿的粘质土壤不宜用于这种穴播方式。

4、冬前条耕

冬前,在地块上间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细沟,有利于残茬的松动和分解、加速来春土壤干燥,以便春季早播。冬前条耕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出苗,有利于作物轮作。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在一些地区,相对于产量的提高还是值得的。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

在加拿大的农业生产中,保护性耕作技术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需要经过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出最佳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1、土壤状况分析

在实行保护性耕作之前,首先要考虑土壤的一些特征、特性,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状况及养分状况和土壤pH值等。

2、残茬覆盖

作物残茬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分和防止土壤侵蚀等优点,但也存在延缓地温回升、影响施肥与播种的质量、抑制出苗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残茬的类型和数量也影响耕作方式的选择。

3、免耕播种机械

在免耕技术体系中,需要有合适的免耕机械和配套设备,使碎茬、破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操作一次性顺利完成。

4、杂草防治

杂草是实行免耕技术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土壤中杂草种子库、杂草谱,掌握杂草防治技术是杂草有效防治的关键。

5、病虫害防治

加拿大对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采用合理的轮作方式、合理施肥、种子处理、选用抗性作物品种等措施来预防病虫害。

6、肥料应用

较之传统耕作方式,在保护性耕作中肥料的类型以及施肥时期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掌握肥料的成分及特性,则是免耕技术中肥料使用的第一步。

7、轮作技术

不管采用何种耕作方式,实行作物轮作都是一项最好的农业生产措施。合理轮作不仅能够破坏病虫生活史中的某一(某些)环节,起到防御病虫危害的效果,还能有效地控制杂草的滋生蔓延。

8、覆盖作物

有些生产者将覆盖作物引入保护性耕作系统中,对于土壤保护和杂草防治起到了一定效果。

9、品种选用

在保护性耕作系统中,加拿大的生产者偏重于选用抗病性强、出苗早的品种,而品种的高产性则居于次要地位。

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在保护性耕作的推广面积和研究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近年来土地沙化,沙尘暴频繁爆发,原来优良的农田也在变劣,生产力下降,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干旱对作物生产的严重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均可以通过保护性耕作得到缓解。当然,我国生态条件、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不可能照搬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但更主要的是在参考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投入更大的力量研究有我国自己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以适应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特别是保护性耕作的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体系是我国的重大方向。考察组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支持保护性耕作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保护生态的大计大策要长期坚持,形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

三、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发展有机农业是加拿大全民责任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有机食品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一个部分,以每年12%到14%的速度迅速递增。与之相适应,有机农业也正在迅猛发展。

有机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减少了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节省政府财政开资

加拿大的一些管理部门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用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要远比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少的多。

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加拿大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3%,其中N2O和CO2的排放量分别占N2O和CO2总排放量的61%和38%。而有机农业在增加生产者的利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起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此外,有机农业采用多种种植模式,通过绿肥、豆类等作物减轻对合成杀虫剂和化肥的依赖;减少了土壤耕作,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加速了乡村地区的复兴

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农业能够显著促进乡村繁荣,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复兴。

虽然有机农业在加拿大的几个省份发展势头很猛,但它所占比例还相当小,仅占整个农业生产的2%左右。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不仅需要联邦政府的政策倾斜,更需要接受与有机农业知识相关的训练与教育。在过去的几年间,加拿大大学中的农学院开设了有机农业课程,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产中有机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自愿者学生自发组织,建立起了一个有机农场,旨在探索环境保护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指导具体的有机农业生产。在有机农场中种植各种有机食品和养殖畜禽,有小市场让消费者知道和了解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时常有小学生前来参加劳动,从小接受有机食品和人身键食,资源保护和人类环境等基本教育。

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在有机农业和生态环保的意识和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也设立了有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最基本的农民和最重要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资源保护的教育还较缺乏。要学习加拿大将树立食品安全和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为全民的重要责任。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对于降水量充足、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能够促使生态环境进行自然修复,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同时,适当运用一些防风固沙方法。常见的防风固沙方法有在沙层上盖致密物、设置沙障、运用废塑料治理沙漠。在沙层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蒸发,防止土地被沙化,运用塑料膜较强,很容易被风刮走,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沙障主要有土沙障、植物沙障、篱笆沙障。土沙障和风向相垂直,具有较好挡沙效果,一定要注意运用黏土提升墙壁韧性。植物沙障既能抵挡沙尘侵蚀,延缓土地被沙漠化的进程,又具有截留降雨作用,能够把一些降雨留在沙障中,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植物生长。

3.结束语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3篇

第二条在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范围内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适用本办法。

营利性治沙活动是指不具有沙化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以获取一定经济收益为目的,采取各种措施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的治沙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受理申请和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从事营利性治理国家所有的沙化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与法律授权管理该沙化土地的主管部门或者该沙化土地的使用权人签订治理协议,依法取得该沙化土地的土地使用权。

从事营利性治理集体所有、尚未承包到户的沙化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与该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治理协议,依法取得该沙化土地的土地使用权。

从事营利性治理集体所有、但已承包到户的沙化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与该土地的承包人签订治理协议,依法取得该沙化土地的土地使用权。

第五条营利性治沙涉及的沙化土地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申请;跨县(市)、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范围的,由其共同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申请。

第六条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防沙治沙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提供有关材料,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治理申请,并填写治理申请表。其中有关治理协议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治理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拟治理沙化土地的四至界限、面积、治理期限、违约责任等。

第七条防沙治沙法第二十七条第六项规定的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应当包括:被治理的沙化土地的现状,治理后该土地的利用方向,治理项目的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等。

第八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治理申请和有关文件后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治理申请和有关文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或者要求补充有关材料。

第九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治理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对提出营利性治沙活动申请涉及的沙化土地以及提交的有关文件内容进行实地核实和调查。

核实和调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不少于2人。

第十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决定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防沙治沙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公示,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公示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

(一)申请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

(二)治理的沙化土地范围、四至以及面积;

(三)治理的沙化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情况,以及发放有关权属证书情况;

(四)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不予公示,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治理地点不符合国家和当地防沙治沙规划的;

(二)未取得治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的;

(三)资金没有保障的;

(四)治理方案未通过专家技术论证的。

第十二条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公示的治理方案进行治理。

第十三条需要变更原治理方案的,应当向原公示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治理方案的书面申请。

第十四条变更治理方案的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原书面公示文件;

(二)原治理方案;

(三)治理方案变更的具体内容和理由。

变更的治理方案中规定的治理技术指标应当优于原治理方案规定的治理技术指标。

第十五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变更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做出同意变更或者不同意变更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提出变更的申请人。

未经原批准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公示的治理方案。

第十六条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指导。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的要求,在下列方面给予指导:

(一)有关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咨询;

(二)编制治理方案;

(三)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四)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第十七条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在完成治理方案规定的治理任务后,应当向原公示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填写营利性治沙验收申请表。

第十八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验收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应当按照治理方案确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组织检查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给治理合格证明文件;对验收不合格的,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继续治理。

对验收合格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治理合格证明文件,依法申请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

第十九条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照防沙治沙法的规定,享受资金补助、财政贴息以及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

第二十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防沙治沙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中不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或者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不合格又不按要求继续治理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依照防沙治沙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受理申请和检查验收的,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漠化;林业;管理;生态环境

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石漠化的产生是因为我国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而对森林大肆开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体等状况,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土地石漠化就是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石漠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土地石漠化的治理,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本文首先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石漠化治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不健全

石漠化的严重性并不是每个人都熟知的,而且因为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所以治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没有健全的、规范的、科学的治理体系与措施,造成治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2、土地承载量问题

在一些石漠化存在的地区会出现过度开垦耕地的状况,因地区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的供应无法跟上需求,地区居民因对资源的需求而进行毁林开荒的行为,这就严重阻碍了石漠化治理工作的进行。

3、治理工作难度大

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土地基岩的、地质恶劣、土壤肥力低、土层薄、水土流失等都是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植被的种植与之后植物的成活都是其中较难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治理工作施行的难度有多大。

4、资金问题

石漠化是一项长期且困难的工程,其资金的投入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而资金的来源仅靠政府的拨款。相对与治理石漠化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投入量却是非常不足的。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治理效果也无法达到期待值。

二、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

1、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基本方针。必须要根据石漠化区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以治理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林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管理联系起来,逐步构建起土地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系统。

2、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循大纲,统筹规划

要做好土地石漠化治理,必须要遵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要求,统筹现有林业工程,将区域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规划适合本地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方案。

(2)试点推广,分步实施

当前我国的石漠化现象分布极广,因为区域的不同,其成因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综合治理工作不宜立即全面展开,而应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先在各个区域进行试点治理,再循序推进,争取做到“治理一批,恢复一批”。

(3)防治结合,突出效益

要做好土地石漠化治理,除了要对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进行全面的治理,同时还要对未发生石漠化的土地进行防护,防止新的石漠化产生。在土地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宜采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加快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遏制其进一步发展。

(4)科学防治,依法管理

在土地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在石漠化土地治理中的贡献率。

三、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内容

1、植被保护管理

植被保护管理是指根据法律对岩溶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有潜在石漠化危险的区域内生长状况好、林分好的树林、灌丛、疏林地等植被资源进行严密的保护,防治滥砍滥伐,严禁滥垦、滥牧、滥挖、滥采等,同时还要做好森林虫害的防治以及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确保林区不受损害,以此将土地荒漠化的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2、封山育林育草

封山育林育草是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它是利用自然的恢复力,再辅以人工措施,以此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封山育林育草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用工少、见效快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给我土地石漠化治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措施主要应用于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的治理中。

3、人工造林

根据治理区域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制定适合当地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方案。针对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可以营造生态林或经济林进行治理。

(1)生态林

对于坡度大于15°以上,土地贫瘠的中度或轻度石漠化土地,应该选择适宜生活在偏碱土壤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喜钙、固土能力强的树种,比如华山松、慈竹、云南松、红椿、苦竹、车桑子、桦木、香椿等植物的种籽;对于陡坡、干热河谷以及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土地,应该先种植草本、灌木等植物,待环境得到改善以后再种植乔木树种。在生态林培育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其混交林的比例不得低于80%。

(2)经济林

针对坡度低于15°,土层较厚,水文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度石漠化土地,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选择高产、优质的经济林树种,比如桃树、李树、梨树、苹果树等为主的果树林;花椒、乌桕、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木本粮油林;油桐、黄连木、麻疯树等为主的速生林;黄柏、杜仲、厚朴等为主的药用林;构树、桑叶、任豆等为主的饲料林。生态经济林的种植,不仅能够治理土地石漠化,同时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结语:石漠化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石漠化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其持续发展下去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漠化问题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石漠化治理恢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并且长期性的工程,将林业建设作为治理石漠化的主要措施是现今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治理手段。用人工造林作为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程度,以此来恢复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5篇

环境服务行政合同可能引起的法律问题

合同内容的不确定性合同方式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它秉承的理念是市场更有效率。实际上,私人市场也仅仅是在有真正竞争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率。但是,政府所运行的市场会受到各种缺陷的困扰,市场中积累的缺陷越多,就越难以实现效率的承诺[4]。比如,在污染场地清理的项目中,确定废物堆中到底存在哪些有害物质、不同有害物质清理技术方案是怎样的、哪块场地应当优先清理、清理人员的防护设备应当是什么材料和功能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政府自己都不太清楚,对于众多投标方案也没有充足的判断能力。而公共服务外包恰恰要求合同中有明确的工作说明,这是合同成功履行的基础。合同外包在客观上强制政府对拟承包的服务项目作服务内容、标准和责任等方面的细致规定,以监督承包商的工作[5]。合同履行中的“自我交易”问题正是因为存在着技术难度大、人才不足等“市场缺陷”,才有了政府对某些特殊的环境治理领域的干预。然而,技术专家及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实际上由少数公司或机构把持市场的局面,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一,费用的不断增加,成本不易控制。第二,有技术能力的承包商成为评估自己工作的技术专家,影响评估的中立性,这些承包商甚至为监控自己的行政机关撰写各种规制性要求、强制执行和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标准。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监管部门其实很难知道投入巨额资金的环境项目是否真正有效地实现了既定目标,因为它的评估信息是很容易曲解的,是不充分的,或者是不完整的。第三,有能力的承包商将合同又转包给无经验的二级承包商,影响合同履行的质量和效果。在一个技术及经验不成熟的市场很难对承包商的资质和分类、政府评估承包商工业绩效等方面制定出恰当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合同的“相对性”导致服务商不直接对公民负责合同履行的“相对性”原理是指债权人只对合同对方当事人具有请求权。这种特点在实质上改变了受影响的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根本关系。污染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但是,合同的激励机制驱使承包商不仅要迎合合同所设定的目标,还要迎合评价承包商是否实现目标的政府官员。因此,虽然公众是合同履行效果的最终实际承担者,但其评价和需要往往被忽略。政府服务外包很容易变成一种割裂的、以服从为本的活动,而不是一项整合了普通公众意愿的活动。环境服务市场不规范、技术支撑条件不成熟第一,环境服务市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垄断现象。地方政府指定地方企业使用地方的服务商生产的环保设备及提供的环境服务,而不是由市场来选择技术水平更高、服务质量更佳的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业标准的缺乏也导致服务商之间水平参差不齐。第二,环境服务市场的不同领域技术门槛是不相等的。有些领域技术比较成熟,有些领域比如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污泥利用等技术属于高端技术,技术专利被国际少数大公司垄断或者以技术秘密方式不被公开,即使已有的一些研发成果也没有充分市场化,不能马上被商业应用。服务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

保障环境服务行政合同的法律与政策建议

通过物权手段吸引经营者投资环境服务市场环境服务市场相比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市场来说,回报慢、利润低,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手段促使有技术的、有能力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对环境服务商的激励措施要强调预期投资利益,保护治理主体的排他性的用益物权①及保证其预期收益。例如,《防沙治沙法》中对治沙者的规定的收益回报形式是“土地使用权”。②《土地复垦条例》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复垦时,明确了投资单位或个人对土地的使用权,且在第33条中明确规定复垦协议中应包括“复垦后的土地使用和收益分配”的内容。通过实施示范工程和制订示范合同逐步规范环境服务市场对于政府与服务商之间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及业务承包合同,政府应当加强监管。通过实施示范工程,总结出各种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经验、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示范合同,以合理的、可实施的合同条款清晰地说明工作内容。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对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以保证有充足的技术专家的智力支持,政府对自己的行政职员也应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其技术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制订环境服务竞争市场监管制度与政策第一,落实执行运营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环境服务公司的规范管理和资质认证工作;第二,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正常运转,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推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第三,制订合理的价费机制,规范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收费。建立运营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向社会公告绩效结果,并纳入运营资质年审复核内容。第四,促进环境服务技术进步与技术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建立环境服务产业联盟,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推动环保产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注:①例如,《防沙治沙法》第28条规定:国家保护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在治理者取得合法土地权属的治理范围内,未经治理者同意,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治理或者开发利用活动。②《防沙治沙法》第34条规定: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享有不超过70年的土地使用权。使用已经沙化的集体所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治理者应当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向治理者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保护集体所有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地治理 规划设计 解析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土地治理的实质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制约或限制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

一、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土地治理就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生产环境的改善及景观生态的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保证土地开发和利用在生态安全阀的限度内运行。

2系统理论

系统是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由许多因素有机结合组成的整体。系统理论要求人们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遵循系统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要求,为认识、调控、改造系统提供最优方案。

3地域分异理论

土地治理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形式,也遵循着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区域土地治理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地尽其用的原则来进行,即必须在更广泛的地域结构对应变换分析基础上来考虑土地治理的方案。

4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要求在进行土地治理时,必须根据不同地域景观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对所划顶的土地生态系统应采取不同规划设计方法。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一定地域范围的景观生态结构更稳定,功能更优化。

5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要求在进行土地治理时,逐步引导土地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注重土地开发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生态土地系统。

二、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1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我国土地治理的实质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经营粗放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是要减少未利用的荒地以及闲置低效用地的数量,扩大可利用土地的规模。土地产出率是土地质量的根本体现,提高士地产出率是我国土地治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土地产出率就是要通过改善和提高土坡肥力,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外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作物产量。

2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较长规划时期内,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对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与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则不同,它是在对某一项目区土地治理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区内各业用地面积,并制定土地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措施的过程。

3杜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相统一

杜会、经济和生态效应三大效益综合的同时,编制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还应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与土地治理发展时期的不同,确定整理效益的侧重点,制定满足要求的规划方案。

4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

土地治理项目规划首先应该在土地用途等方面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部门规划协调一致,然后才能在这个大方向上进行具体项目规划的细化与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较长规划时期内的土地用途必须通过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得到实现,同时项目规划也不能随意更改用途。

三、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

1系统设计方法

土地治理涉及地形地貌、土壤土地利用、产权调整、路渠沟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要达到可持续土地治理目的,必须把土地治理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些因素统筹考虑、使之协调一致。整体最佳,具体应包括:面向问题设计,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并通过可持续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消除那些影响土地合理、高效和方便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1)整体性设计

土地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涉及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条件、水资源状况、道路、沟渠、土地利用方式和习惯、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还会与整理区外很多因素如道路、水系、地形、城镇分布等有关。整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影响甚至决定田块、沟渠、道路的设计,气候、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或决定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沟渠路的设计,整理区外道路、水系、地形等因素会影响整理区内主干沟渠路的线路设计,城镇布局会影响整理区内的土地利用设计,而且很多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因此,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必须把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使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及其与环境之间能相互祸合,以避免不良情形的发生。

(2)与自然相融性设计

土地利用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设计产品应与自然成为伙伴,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融洽。这就要求我们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即要求项目工程设计产品必须是生态型的。

(3)系统优化设计

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土地治理就是对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工程施工实现整理区整个土地系统及其环境的最优化。土地治理项目的系统优化设计包括田块优化设计、路沟渠线路和结构优化设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环境优化设计、产权调整方案的优化设计,同时还要求经济合理和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2工程勘测方法

地形测量;一般要求按1:2000的比例尺量测整理区内的地形地物,明确地貌形态、每个田块的高程、土地利用现状、现有道路沟渠的准确位置。这为规划路渠沟位置的确定和形式尺寸的设计、田块的设计和土地利用设计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土地治理现状调查勘测:包括土地调查、测定,水资源供需调查,水文、气象状况调查,原有水利设施数量、类型、结构、可利用程度和农田灌排水状况及道路勘测,土地权属调查、量测、登记,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等内容。

3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设计方法

公众识别法。注意对公众感兴趣的工程或存在问题的识别,重视、考虑土地利用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不是来自与整理项目有密切关系的委托人或用户的意见;广泛合作法。在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联合各个领域的专家,组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各种先进的经验;创造性设想法。可持续土地理项目工程设计中重视鼓励专业人员与项目区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交换观念法。用各种形式的媒体以及三维设计,交换各种设计的观点和设想;普及知识法。

结束语

土地治理项目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问题,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要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必须始终贯彻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广泛地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地治理项目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 郭学军,陈琼.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5)

[2] 田玉福.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 资源·产业. 2005(02)

[3] 庄庆文.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7(05)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7篇

1.1资金困境

200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投资,对已关闭或者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由于没有出台细化可操作的配套政策,且投入风险大,收益不高,因此社会资金参与关闭露采矿山治理极少。

1.2技术困境

开发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因。另外,我国缺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专业队伍和人才也是环境整治进度缓慢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1.2.1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为所谓的经济指标,许可了众多乡镇及个体矿山企业,这些小企业经济实力差、生产规模比较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再加上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利用率过低,很难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另外,我国大型矿山企业也没有采用分层台阶式开采、山体内部式、充填式开采、房柱式开采等先进工艺生产,也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

1.2.2矿山环境监测落后

煤、铁、石膏等地下开采矿山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极大,主要体现在地面沉降诱发地质灾害和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此类问题专业性较强。由于监管单位和矿山企业本身都没有专业设备和人才,矿山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价体系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更不可能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和特大型坑矿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灾害。有时,即使委托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监理工作,但是大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矿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1.2.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

矿山环境治理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如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改进矿山环境破坏的治理技术,研究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退化机理与修复技术,与地上景观相关的物种选择、配置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等。目前,我国的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研究机构,目前已有200多个研究单位、近两万人从事这项工作,但仍不能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地方更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地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一般采取土地复垦、消除地灾隐患和削坡覆绿等办法,而不采取土地复垦、矿山资质灾害、地下水污染、矿区含水层和矿区地貌景观综合治理方法。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在采矿企业还有资源开采,没有闭坑、甚至没有稳沉的情况下就实施土地复垦,出现复垦又塌陷破坏的情况。有些治理项目不对污染地下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不对含水层顶底板进行防渗处理,就简单复垦和治理,致使原有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

1.3制度困境

法律制度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关键。法律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监管困难、资金保障不到位等系列问题。

1.3.1法律分散不具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涉及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部门法,涉及土地复垦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部门条例,但是这些法律过于分散不具体,没有针对性。

1.3.2权责不统一

当前我国的矿山治理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有关矿山环境治理的部门之间出现职能交叉现象,这就导致了各部门都把责任推向其他部门,出现了“职能互推”的严重后果。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执法管理涉及到多个执法部门,相互责任不清,在具体执行和管理上存在推诿扯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1.3.3法律约束力不强

我国法律没有赋予国土部门强制执行权,由于缺少强力司法机构支持和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在采矿企业不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力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采矿权人及时治理,造成矿山闭坑时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工程不了了之。

1.3.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法律效力不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是部门规定,没有上升为国家法律和法规,权威性不足。另外,有些规定不够全面和细致,如没有明确政府专项资金的来源;对采矿权人不申请办理闭坑手续,不履行恢复治理义务或恢复治理仍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力度就偏小;对采矿权人不定期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况,不如实提交监测资料的,就没有处罚条款。

1.3.5责任主体不明确

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是“谁破坏、谁治理”,那么这些责任主体———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的企业,就应该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但是,大部分企业目前已没了踪影。按照公司法,已经倒闭、破产的公司已经在法律上消灭了责任主体,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这些企业遗留下来的环境责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承担。究竟谁来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买单?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急需明确。

1.3.6保证金制度不合理

2009年5月1日,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规定: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保证金,保证金的缴存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至此,保证金制度建设才全面到位。由于保证金制度刚刚起步,为了顺利推进,各地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能让企业承担得起的最低水平,恢复保证金远远没有达到恢复治理费用的标准。由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出台晚、标准低、收缴困难,不足以制约采矿企业,就导致采矿企业恢复治理缺乏主动性,拒不进行恢复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1.3.7分类分级管理

目前,所有煤矿、铁矿、盐矿、石膏矿、矿泉水及大型采石企业采矿许可证均由部省发放。按照这种监管制度,部省发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认定收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备案在发证机关。因此,地方在对上述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情况进行监管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手段。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

要摆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就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成熟的案例,把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充分吸收,并付诸实践、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把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做好。

2.1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1.1要建立分级投入机制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前的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分级投入机制,国家和省要拿大头。同时,国家要对资源枯竭城市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1.2要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进行矿山治理恢复,解决“老账”问题,就得拓展资金渠道。一是建立矿山恢复治理基金,从矿产资源采矿权价款和补偿费中拿出一定比例,集中农发资金、农重金,地方财政从矿山土地出让金中预留一定比例;二是征收矿业可持续发展金,标准不低于采矿权价款的5%,此项资金计入企业成本;三是提高恢复治理保证金标准,由地方政府征收,利息也由地方政府支配。

2.1.3要创新投融资体制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明确投资主体条件、实施单位、监管流程、验收标准、收益分配和优惠政策等,如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一定年期内拥有被恢复治理土地的利用权;如可以实施修复式开采整治,以开采余量资源的收入作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并可免交矿产资源补偿费用。

2.2鼓励新技术应用,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

2.2.1严格准入条件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将地质环境资源消耗费用、地质灾害损失费用、污染损失费用与矿山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是否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重要指标。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2.2.2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

鼓励采矿企业矿山加大对开采技术的研究投入,鼓励企业采取国内外已取得明显效果的露采矿山台阶式开采、灰岩内部开采技术,地下矿山充填式开采、房柱式开采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因采用新技术增加的成本,建议由市、县财政予以补贴,切实保护地质环境。

2.2.3组建专业治理公司

国家组建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专业公司,一方面,替代矿山企业进行矿山地质恢复治理,资金从采矿企业缴纳的恢复治理保证金、政府征收的可持续发展金中支付,不足部分从矿山恢复治理基金和恢复治理保证金利息中拨付;另一方面,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科学研究,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2.4编制技术规程

国家和省组织高校、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和国外专家,编制《矿山环境监测指南》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规程》,以指导环境监测和恢复治理工作。

2.2.5培养专业人才

重点培训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和矿山企业的技术人员,以便使矿山企业和地质勘探专业队伍能正常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矿山开采形成的地质环境问题。

2.3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法律约束力

2.3.1制定出台《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借鉴发达国家矿山环境治理的经验,需强化立法形式管理矿山环境治理的思路,主要包括:尽快出善的矿山环境治理规程标准和在法规中体现对矿山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的鼓励。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整合《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相关内容,制定《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收益”上升为法律原则。建立矿山环境审查评价制度、矿山环境许可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和矿业可持续发展金制度。要落实各项制度,制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标准,部省要定期开展等级评定,并向社会评定结果;恢复治理保证金由矿山所在地地方政府征收,利息可由地方政府支配;矿业可持续发展金按比例由地方政府留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立法权的省市也可以出台《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以上规定和标准。

2.3.2明确责任主体

首先,中央政府应承担环境遗留问题的主体责任。因为,资源低价是中央控制的,财政税收最终收归中央,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中央政府的宏观布局所导致的,另外,也只有国家财政能承担得起。具体建议是: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财政支持;应从宏观上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应提供更多的环境治理的技术支持;应完善与资源相关立法,重点进行矿产资源税费体制的改革,为矿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建立生态区域补偿制度,重点扶持资源枯竭城市。其次,地方政府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虽然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已步入财政困境,无力承担所有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但是,为避免引发更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加快城市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环境治理。具体建议是:要制定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分期分批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排查隐患点、危险点,并落实防控措施;要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动态监测。另外,对于虽有责任人,但因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治理费用的的原国有矿山企业,要积极协调上级配套资金,协助企业共同治理。第三,现有矿山企业要履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对于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要遵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确保新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2.3.3创新监管模式

一是进行联合执法。积极发挥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水利、计划、财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到分工负责,协同作战,齐抓共管。要形成政府推动,国土、环保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整顿的良好管理体制。二是进行全过程管理。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贯穿勘察、基建、生产、闭坑等矿业活动的始终,改变过去的末端治理为及时治理。三是开展动态巡查。重点检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制度、环境监测体系、保护方案执行情况、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进度、质量和效果。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的采矿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和关闭的措施。四是实行信息化管理。积极建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动态掌握矿山信息,分析矿山现状,加强宏观管理和正确决策。

2.3.4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一是把矿山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土地与矿产管理合一的优势,以废弃矿山治理推进土地开发,在消除废弃矿山安全隐患并进行绿化后,把平整后的土地作为工业、农业或房地产开发用地,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筹措资金。二是矿山治理与矿山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相结合,发展矿山旅游经济,提升环境恢复治理经济价值。

3、结论

中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目前,矿山环境在治理方面存在着资金、技术和制度3大困境。要摆脱矿山环境治理的困境,必须从这3个困境入手,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新技术应用,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同时,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法律约束力,以加快和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

石漠化是由于地表植物被人为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侵蚀程度严重、基岩大面积、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我国岩溶地区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一)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人为干扰,两者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土地石漠化。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前提,人为干扰是条件,是自然环境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石漠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为干扰是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为干扰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土地石漠化的主导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逐渐加剧,土地负荷越来越重,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据调查,土地石漠化因人口增加的成因主要模式:人口增加—人多地少—过度开垦—土地负荷加重—土地退化—石漠化形成。

土地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干扰主要有:滥垦滥梗、破坏植被、铲草皮等经营方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石漠化。过度放牧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又一重要的人为干扰因素,由于传统的散养牲畜,对多年生长的石生灌丛植被危害最大,一旦石生灌丛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恢复慢、恢复难度大,仅存的一点土壤会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流失,造成土地石漠化。

(二)石漠化的危害。严重的石漠化,恶化了生态环境,还破坏了耕地资源,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减少,加剧了旱涝灾害,降低了环境容量,减弱了自然灾害抵御能力,造成各种地质灾害,破坏交通、农田、水利和通讯设施,极大地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岩溶地区已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不仅面临着贫困落后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还面临着在环境容量超载压力下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治理石漠化,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是维系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

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原则

石漠化综合治理要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结合起来,把工程建设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标本兼治,防治保想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如: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

石漠化综合治理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植树造林,发展森林资源,恢复并扩大森林植被为主,以生态能源开发、小型工程建设为辅,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并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良性发展。

三、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一) 立体空间治理。在山上,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手段,加强山林植被的保护,加快植被的恢复和扩增,提高石漠化地区植被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山脚及平缓地带,强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修建配套工程设施,在石漠化坡度比较平缓的地区建造生态经济林,实施坡改梯等方法,发展新型高效农业或林业经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以林果、原料林、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建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当地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类别治理

1、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工程,通过坡改梯、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及生物篱等工程设施的建设,蓄水保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石漠化地区缺土少水的严峻局面,保障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2、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发展风力、水利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林草植被的破坏。

3、加强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地区群众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引导群众走出去,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扩大群众的生存空间。扶持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产业,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水土资源、林草植被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地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群众明确林草植被与石漠化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全民动员,以构建全社会遏制土地石漠化的格局。

4、针对石漠化严重、地区群众生活环境极其差的地区,在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展开生态移民,以减轻地区的生态压力,促进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三)治理技术。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级政府与项目区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系统规划,综合治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贯彻落实,促进石漠化地区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在石漠化防治过程中,我国广大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试验,并探索、总结出了各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效果显著的石漠化防治实用技术。

四、结语

石漠化制约着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但因现阶段石漠化仍以轻、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并且具备石漠化土地实施综合治理的自然条件。因而,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吸纳现有的科研技术和防治经验,明确防治技术适用的类型,遵循综合治理的模式,以林草植被恢复为中心,辅以农田水利、清洁生活能源等基本工程建设,合理落实石漠化防治技术,必定能够遏制石漠化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喻甦,吴协保.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2] 吴协保.我国石漠化区域划分及造林树种选择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3] 李琦剑.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与贵州石漠化治理研究[J].大观周刊,2011(19):167.

[4] 俊勋.贵州实现石漠化治理工程全覆盖[J].生态文化, 2011(2):32.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保护 治理

1 我市矿业经济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矿业经济发展迅速:新发现矿产地5处,新增铁矿资源储量516.3万吨,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7108万吨;2007年,矿业采选业总产值15.7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3.99亿元,年递增15%;矿业总产值338.8亿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当年价),比2005年增加179.4亿元,年递增45%;实现利税34.55亿元,利润16.3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5倍和3.6倍。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消耗,这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矿业企业抓住机遇,不断加快开采进度。这也就随之给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虽然因地质环境保护问题造成的事故较少,但地质环境问题却不容忽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不论对于矿业企业自身安全生产,还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都是负责任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近些年,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7年,全市矿山年排放废水348.97万吨,处理253.39万吨,废水排放达标率72.6%;尾砂(粉煤灰)年排放65.2万吨,年处理利用量9万吨,处理利用率13.8%;废石年排放量94.49万吨,年处理利用量40.69万吨,处理利用率43%;矿山恢复治理面积达到82.2公顷。但是必须指出,未来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截止2007年底,全市矿山历年累计积存尾砂288.43万吨,废石1121.95万吨,累计破坏土地面积2337.73公顷(占全市面积的0.74%)。矿山的生产活动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将有所增加,导致采空和疏干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地下水均衡破坏、矿坑突水等。2011年我市共发生三起地质灾害。因此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我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3.1 注重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凡是地质灾害,都与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对影响范围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最小,达到防灾减灾的根本目的。

3.2 注重综合治理、有效防护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治理方式,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只有各种措施配置合理,才能根治灾害。

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4.1 加强已闭坑矿山土地分类管理

遵循“区域开展、重点突破、解剖典型、控制一般”的原则,依靠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填表调查,对典型矿山进行实地调查与核查,查明全市矿山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重点查清闭坑矿山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提出矿山土地用途转换方向和治理恢复意见,为矿山环境开发式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建立矿山土地转换使用制度与模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投资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加速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进程。

①宜“建”矿山土地:凡是适宜转换为建设用地的矿山土地资源,可由地方政府投资进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综合治理,经申请和备案,可按建设用地出让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招拍挂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②宜“农”矿山土地:凡是适宜转换为农业和果业用地的矿山土地资源,可采用多方式、多渠道投资进行矿山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经申请和备案,当地政府可采用协议、承包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③宜“林”矿山土地:凡是适宜转换为林业用地的矿山土地资源,可采用多方式、多渠道投资进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综合治理,经申请和备案,当地政府可采用协议、承包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4.2 加快矿山废弃物处理

矿山废渣、废石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废弃物的堆积造成矿山周边占压土地、植被破坏,影响了原有地貌环境。开采矿山会造成采坑区,现许多矿山通过废弃矿石与砂石配比进行回填,不仅减少了运输别的材料回填带来的巨大资金成本,而且也直接处理了废弃矿物,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节省了废弃物处理成本。

4.3 加大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由于传统矿山开采很少进行矿坑回填,造成地质塌陷等情况极易发生。同时由于矿山开采影响了植被的生长,造成矿山地质出现疏松,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难。

从治理技术上讲,矿山地质治理首先要从水治理开始,加快矿山植被的恢复,通过树木种植、草皮移植等方式恢复矿山植被,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积极争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我市正在进行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有分宜县双林镇废弃煤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渝水区因资源枯竭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渝水区下村镇航桥村岩溶地面塌陷勘探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

4.4 加速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开展矿山环境现状调查,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影响程度,制定分期治理方案。建立并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提高矿山准入门槛,禁止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提高资源利用率。新建矿山应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按规定存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属采矿权人所有,实行专款专用,在矿山环境治理完成后,经验收合格,返还全部保证金及利息。目前,省发证矿山基本全部实施保证金制度,市县发证矿山正在逐步实施。

4.5 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人才培养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施。加强科学技术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是要加强对矿山的综合利用和尾矿、煤矸石、矿渣等开发利用的科研投入和生产开发研究工作。这样既可减少环境地质题目,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另外还要通过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对在职职员的再培训等方式加快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施。

5 结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通过长时期地监控与治理,进行有效地引导,才能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而且,还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开发,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切实实施,才能最终有效加强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江发.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高广明.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1.

土地治理技术范文第10篇

第一条为了预防土地沙化退化,保护草原,贯彻落实《中化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市防治草原沙化实施方案》任务,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根据生态状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沙化土地的具体范围及类型由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第三条人民政府将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和支持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人民政府建立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务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年度签订目标责任状,根据防沙治沙考评办法,记入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旗人民政府向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在旗人民政府领导下,旗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防沙治沙工作。旗林业、农牧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气象、财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苏木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所在苏木乡镇的防沙治沙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指导集体、个人的防沙治沙活动。

第五条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防止该土地沙化的义务;使用沙化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治理该沙化土地的义务。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旗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

第二章防沙治沙规划

第八条根据国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要求,每5年开展一次监测工作,做为国家和地方制定防治政策和规划的依据。旗政府组织林业、农牧业等有关部门依据自治区林业规划院监测结果和市防沙治沙规划,编制全旗防沙治沙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林业会同农牧业等部门依据批准的防沙治沙规划,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经旗人民政府同意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九条编制防沙治沙规划时,根据沙化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植被状况、土地沙化程度等自然条件及其所发挥的生态、经济功能,对沙化土地实行分类保护、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

第十条沙化土地分为封禁保护区、恢复保护区、治理利用区。封禁保护区是指不具备治理条件、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

恢复保护区是指有明显沙化趋势并具备自然恢复能力的连片沙化土地,以及经过治理已基本形成固定沙地,但稳定性差,地表植被一经破坏极易风蚀和活化的连片沙化土地。

治理利用区是指宜被治理或治理后能够适度利用的沙化土地。

第三章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十一条根据自治区及市人民政府要求,成立防沙治沙监测管护站,在沙尘暴多发区、土地沙化扩展速度较快地区、生态区位重要地区,按照国家有关土地沙化监测技术规程,对土地沙化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旗人民政府及市林业局报告。

第十二条旗林业局应当严格控制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的更新采伐。灌木型防风固沙林网、林带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平茬抚育。

第十三条在封禁保护区内严禁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

禁止在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安置移民。旗人民政府将有计划地组织迁出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牧民并妥善安置。封禁保护区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封禁保护区所属苏木乡镇政府妥善安排。

旗人民政府在封禁保护区明显位置设立标牌,明示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界限和保护措施。

第十四条在恢复保护区内禁止砍挖林木及其它植物和开垦等活动。经旗林业部门批准,可以进行适度的抚育、复壮、补植等活动,改善和提高恢复保护区的生态功能。

在恢复保护区可以实行阶段性封禁,具体封禁期限、范围由旗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确定。

第十五条在治理利用区内,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开采业等活动的,必须遵守有关法建、法规,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治理后利用,防止加重土地沙化。

第十六条旗农牧业部门按照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和防沙治沙规划的利用规划和防沙治沙规划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加强草原管理和建设。开展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和沙化的利用规划工作,科学制定以草定畜计划,严格控制超载现象。

第十七条旗水利部门对全旗水资源状况进行监测,加强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发展节水型农牧业和其他产业,防止因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

第四章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十八条旗人民政府按照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单位集体和个人开展沙化土地治理活动。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和增加植被,治理已沙化的土地。

第十九条城镇、村庄、厂矿、旅游区、农牧场、湖泊、水库周围及铁路、公路两侧的沙化土地由所属苏木乡镇负责,划定责任区域,实行单位治理责任制,并对治理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以自愿捐资、投劳等形式开展公益性治沙活动。

旗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为公益性治沙活动提供治理地点和技术服务,依法保护土地使用权人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妥善安排治理区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林业部门负责对实施灌木、乔木治理沙地的单位或个人发放林权证,列入公益林范围,可享受相应的政府补贴。治理沙地已取得林权证的单位和个人,对林木有经营权。

第二十一条对易于治理但难以管护的沙地,所在苏木乡镇应在沙地附近草场使用,承包方面给予照顾,鼓励牧民、居民及其它单位和个人进行承包治理沙地。

对难于治理的沙地,如牧道、交通线路修筑时开挖山体断面等沙地,政府将进行专项工程治理。

对易于治理,但分布零散的小面积沙地、风蚀坑等,由所在苏木乡镇或个人治理,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

已发放草场使用证的草牧场使用人,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因超载、开垦、乱采乱挖等经营活动造成沙化的,由草牧场使用人负责治理;未发放草场使用证的集体草场,因利用不当,保护措施不利造成沙化的,由所在集体负责治理。

第二十二条鼓励、支持、引导单位和个人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

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治理后的林草覆盖率应不低于70%。

在沙化土地治理区域内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第二十三条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期完成治理任务。治理任务完成后,由原批准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沙化土地治理合格证明;验收不合格的,治理者应当继续治理。

第二十四条森林公安配合林业、农牧业部门,负责对治沙工程保护设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破坏、偷盗治沙工程设施的违法分子,依据相关法律予以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从事破坏植被活动的;

(二)土地使用权人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未采取防沙治沙措施造成土地严重沙化的;

(三)进行营利性治沙活动造成土地沙化加重的;

(四)未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或者验收不合格又不按要求继续治理的。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恢复保护区内砍挖林木及其他植物和开垦活动的,由旗林业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沙化土地封禁期或者休牧期内放牧的,由旗林业局或者农牧业局按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按每只(头)并处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犯防沙治沙者合法权益的;

(二)发现土地沙化或者沙化程度加重不及时报告的;

(三)批准采伐未达到过熟林或者未营造接替的林网、林带的;

(四)在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安置移民的;

(五)符合营利性治沙申请规定应予批准而不批准或者不符合营利性治沙申请规定而予批准的;

(六)应当发给沙化土地治理合格证明而不发给或者不应当发给而发给的;

上一篇:海洋生态系统管理范文 下一篇:现代精细化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