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17 16:25:37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1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3

当前,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改革成为一线教师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钟启泉教授指出,单元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所在和永恒的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而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呼唤对表现性评价实质性应用。[1]我们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漫游世界》为例,尝试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

一、梳理单元核心素养图谱

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教学为导向的品德单元教学与评价,首先要求教师思考该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希望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又是什么?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从而确定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和表现性评价目标。为此,我们分析并拟定了本单元核心素养培育图谱。

二、开展“教、学、评”一体的核心素养教学单元设计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首先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方法。我们将评价嵌入教学,尝试探索“教、学、评”一体的核心素养教学单元设计。开展表现性评价提倡教师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即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等要素确定目标后,先设计评价任务,再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事先设想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学生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并设定理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此为基础,教师才会在实施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相应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编织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证明,明确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开展该项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有利于确定并保障学习活动的方向性。

1. 确定导向核心素养教学的评价目标

在设计单元表现性任务时,我们首先要考虑,通过“漫游世界”这一单元学习,希望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立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上述单元核心素养培育图谱,我们认为,本单元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能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以及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

2. 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情境

表现性评价要在接近于现实的情境中实施,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情境创设是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的关键。

实践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六个要素:①表现性任务的目的是什么;②在执行任务中学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③以什么人为对象? ④设定的是什么样的场景;⑤具体需要哪些表现;⑥评价的规则是什么?为达成《漫游世界》单元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任务:

表现性任务――在“漫游世界”游学宣讲会上提出你的方案

你是一名旅游公司的策划宣传员。2017年暑假,梨园小学拟在毕业年级开展“漫游世界”游学活动。主题是“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你的团队负责研学方案的策划与宣传工作,在“2017级游学专项宣讲会”上,你们将展示策划作品并回答家长和学生的提问。

你的任务:小组合作,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到周边一个或者几个国家(日本、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游学方案,并做宣传解说。

请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搜集资料,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一份游学方案,可以选择创意海报、ppt、微视频、宣传图册(手绘或者电子图册)等,并宣传解说。注意介绍清楚他们不同的文化习俗,并根据文化差异提示参加游学的学生注意事项。

你的作品和汇报中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资料和信息的来源。

(2)不同国家的生活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温馨提示:要尊重文化差异,和睦相处。

@一任务以中小学生研学等现象为背景,虽然只有少部分同学参加过研学活动,但多数孩子都有旅行经验,学生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任务设计基于学生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展现学生的素质,培育并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担当素养。

3. 细化导向核心素养的评价观测点

评分规则是表示学生实际操作过程或者作品完成程度的水平尺度,能够衡量学生的品格与学习能力表现。在单元学习中,教师应当在执行表现性任务之前,向学生们公开展示评价准则(见下页表),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积极有效地投入任务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

评价目标、情境创设、评价准则的确定,是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的关键元素。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使我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学生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参与实践的教师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较好地将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能够反映学生情感态度、能力方法和行为表现的发展状态,也体现了多元主体评价的要求,符合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及表现性评价实施

表现性任务的执行通常安排在单元学习的最后阶段。但是,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要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向学生详细说明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让学生明确表现性任务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一)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

在开始单元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表现性任务,帮助学生有效完成任务。

1. 指а生分组收集资料,设计制作并宣传策划作品

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在执行和完成任务中不仅需要搜集充足的信息,还需要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并在策划方案中展示出不同环境下,不同国家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深入思考,从而体现和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导向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2. 模拟现场:学生提出策划方案、宣传解说并答疑解惑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积极地投入表现性任务活动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独自学习和表现的时间,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第二个任务和情境中,让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游学策划方案介绍和宣传,回答学生和家长的提问,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模拟现场中的表现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

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并由同学优秀评出优秀“策划案”。在学生完成任务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观察其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评价情况。如果发现茫无头绪的情况,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评选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推荐优秀同学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并在欣赏别人的过程认识了自己;对被评为“最佳宣传策划”团队作品的小组同学来说,则是一种激励,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实施《漫游世界》单元表现性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先进行自我评价;再放手让学生小组互动评价,拓展延伸,不断修改完善作品。如此,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和表现性评价研究,有效实现了品德课教学方式和学生方式的转变。我们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等还有待验证,希望同行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颓势,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形式也日趋下滑。针对行业现行趋势,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形式,就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据,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才能彰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点

1、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行学分制教学,精炼公共基础课、优化专业基础课、丰富专业拓展课、突出核心专业技能课,合理细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本科“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和专科“人文素养较高+技能够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改革创新;(2)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3)紧跟国家、襄阳地方经济发展布局;(4)体现差异化,体现人才培养结果导向;

(5)突显产教融合

3、具体要求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2)各层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

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性训练。按我院人才培养实际,本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6:4,专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4:6。

(3)研究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要贴近地方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特别关注国家、本省、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合理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创新性。

(4)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基础素质,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扎实专业通用技能基础,打造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平台

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

(5)主动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群)的作用,探索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弱化原有的以纸面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和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多维化、多介质化、多情景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德育”为中心,突显学生思想品德、身体基本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1、探索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能力弱分数,尝试实操考核、项目考核、答辩考核、设计考核、作品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2、实行学分互换和学分J定,探索以技能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水平、竞赛能力、企业实习经历、发明创造、项目课题等大胆认可,可置换成相应课程或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各项职业技能。

三、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公共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英语、数学、体育、思政、计算机等类的公共课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改革要依据“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点强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构建适应性的内容,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应用且实用,实施灵活教学。

高度注重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尝试建设一批内容优良、品类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探索“思政课程、国学国粹、学生管理、体育”的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公共课程的网络视频课,创新基础素质的特色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逐步突破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课改革。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层次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因材施教;(2)课程设置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3)课程设置要尽可能的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相匹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学院公共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要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否事关学院各项事业成败之根本,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学院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储备充分、体系完善、扩展性强”,确保师资队伍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对于紧缺型教师,一方面学院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可适当给予一定特殊待遇,保证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实;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教师有选择的“送出去”,到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培训,并签订相关协议。

2、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建工作室、进入企业挂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探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协同培养扩展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养,打造适应学院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鼓励老师们利用假期或教学任务少的时间外出充电,通过短期培训、专项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打造一批能适应未来新的人才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

五、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科学精神;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1单元视域下初中物理科学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探索经验和教训的凝结.是科学的灵魂与核心,它使科学具有理论的普遍性、结果的可检验性、逻辑的严密性、构造的简单性以及价值的多重性等宝贵品格[1].科学精神主要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素[2],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忽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具体而言,存在以下问题:学习知识浅表化,科学精神培养趋隐形化.当前的物理教学设计比较关注知识本身,较少关注知识中蕴含科学精神的挖掘,未将知识、方法、精神的培养视为物理教学的整体.再加上科学精神本身具有内隐性,在“遮蔽”的知识中,科学精神难培养.学习参与表面化,科学精神培养趋静态化.科学精神形成于学生在深刻参与物理活动过程中的批判与质疑.但在现实课堂中,学生学习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模仿操作多,深刻思考少;学生学习没有全心投入,在“静态”的思维中,科学精神难形成.学习评价单一化,科学精神培养趋表层化.科学精神需要真实合作.但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因为拥有评价权,完全掌握课堂方向,导致学生合作学习会出现“为合而合,合而不作”等问题,合作与学生精神世界缺少联接,在“单一”的评价中,科学精神难深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教学设计与实践中进行破解.钟启泉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4].而单元学习因其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系统性等特征[5],这些特征与解决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相匹配.因此,我们尝试将单元设计思维与科学精神培养进行相互勾连,寻找初中物理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2单元视域下初中物理科学精神培养的设计

以“电与磁”一章为例,结合科学精神三个基本要点,通过形成单元知识序设计,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通过单元问题链设计,鼓励学生批判质疑;通过单元探究梯设计,促进学生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1注重知识的内涵挖掘,构建单元知识序,促进理性思维,让科学精神从“隐性”到“显性”

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科学精神之理性思维的主要表现描述如下: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1].理性是从一些信念到另一些信念的真达能力.所以,理性精神的核心是求真.求指“求取,探索”,真指“本原”[6].即探索本原、追求本原.物理教学中的求真指的是:学生针对经验事实,收集足够的证据,然后对收集的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判断观点正误,让他们学会从复杂的现象中拨开重重迷雾,探索物质的本质、属性、运行规律,让自然界呈现出它本原的样子.案例1: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电与磁”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有以下目标:(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能说出其证据.(2)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3)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4)通过实验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结合单元目标及教材目录,笔者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结构,形成单元知识序.将“电与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磁现象磁场”:介绍常见的磁体与磁场知识.第二部分“电生磁”:介绍奥斯特实验及其应用.第三部分“磁生电”: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通过罗列核心知识,结合单元知识链,让理性思维显性化(见表1).在物理教学中,理性是科学知识的基石与灵魂,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要就是培养他的理性精神.康德认为:人可能正确地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知识,而从无序的生活经验到有序的知识,正是因为有理性的加工.在本案例中,笔者对单元目录进行分析,梳理单元核心知识点,形成单元知识逻辑序,并寻找知识背后所对应的“求真”元素.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重视证据和逻辑推理的意识都会得到增强,有利于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让科学精神培养从“隐性”走向“显性”.

2.2注重探究的整体驱动,形成单元问题链,引发批判质疑,让科学精神从“静态”到“动态”

所谓质疑批判,是指人用一种非常缜密的怀疑态度看待各种事物和从事各种活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科学精神之批判质疑的主要表现描述如下: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1].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驱动与串联,引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冲突,在分析论证中逐渐纠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案例2:“磁场”部分的问题链设计如图1所示.我们通过“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这个熟悉但不一定熟知的生活情景问题引入,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4个连续性的问题,串联有关磁极、磁场、磁感线等核心知识,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而“地磁场有哪些特征?”的设计作为学习支架,将学生的思维引回到核心问题上,最终指向核心问题的解决.这样问题链的设计不仅串联核心知识,更重要的是串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电磁转换”部分的问题链对比设计如图2所示.从单元整体的设计视角,进行对比设计,从电动机、发电机的现实情景引入,以“电与磁之间是如何转换?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观察与测量其磁场特点?”为问题链.通过现实情景—设计实验—电磁转换的相互运用和问题链,加强科学探究中要素“设计实验”的培养.突出科学探究的“实践证据与科学论证”.另一方面基于“自然界中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思想,通过“电生磁”推理“磁生电”.这种思维方法与探究设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物理观念.没有批判.在本案例中,笔者基于单元设计视角,通过问题链的设计,驱动单元的整体探究,从而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批判质疑过程;让学生初步形成“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的批判质疑精神,让科学精神从“静态”到“动态”.

2.3注重合作的深度学习,架单元探究梯,导向勇于探究,让科学精神从“平面”到“立体”

探究是人在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探求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科学精神之勇于探究的主要表现描述如下: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1].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刨根问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形成多元路径、多条思路与多种可能,拓宽学生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案例3:从单元视域下,“电磁感应”这一节是本单元核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质疑能力、探究精神.在“电磁感应”教学设计中,为了突破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设计的难点、突出勇于探究的要素,我们把实验过程分为三大模块:一是“线圈的一侧在磁场中静止时”的三种情况.二是“线圈的一侧在磁场中运动时”的三种情况.三是“导线静止而磁体运动时”的三种情况.并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见表2-4).三个小组进行实验并交流分享,形成九种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总实验分解成子实验,通过不同层次的设计,让探究过程形成阶梯式上升,让探究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表,通过表格的分类与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实施,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参与式学习”中,体验探究者的角色,通过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勇于探究精神的养成,从而让科学精神从“平面”到“立体”.

3单元视域下初中物理科学精神培养的关键点

物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场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也隐含科学精神培养的要求.就课堂教学而言,科学精神的培养还要注意三个结合.真实情景+核心问题结合.科学精神的培养以问题为支架,以情境为载体,突出问题与情景的匹配,突出情景与问题的整合,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明线,以实验为抓手,以科学精神教育为暗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得以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结合.科学精神的培养主体是学生,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入学生提问、探究、实践;但同时,这一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精准预见、精彩准备,为科学精神的落实保驾护航.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单独强调一方面不可能建构完整的人类精神世界.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让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形成.

参考文献:

[1]张会亮.我国科学教育政策的梳理分析[J].科普研究,2017,12(04):77-82+88+108-109.

[2]吴建鹏.大概念视角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建构与设计———以“牛顿运动定律”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50(11):25-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4):1-5.

[5]杨思锋.单元教学设计———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物理》(九年级)“电与磁”一章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0,42(10):37-41.

[6]潘,童大振,汪大勇.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流程的探讨[J].物理教师,2021,42(04):11-13+17.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群;专业建设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质量与特色始终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院校工作的主旋律,但为什么质量与特色仍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直到目前仍缺乏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遵守的操作框架和质量标准。它直接的反映即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更不用谈质量标准的确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

一、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定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热门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对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1)满足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体现,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谋生的必需; (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规划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各院校虽有强烈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但究竟如何来规划自己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名称多、设置乱”这一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这固然有由其职业培养特点与就业导向导致的因素,但根本上讲是由高职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决定的。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既有面向市场灵活性一面,也造成了在培养环节和组织教学以及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给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技术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形成既相对稳定又具灵活性的专业设置与布局,以促进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水平的提高,就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基于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考,笔者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提出基于“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的专业设置框架模式,并认为此模式应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总体指导原则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模式,即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十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

1.专业群的内涵。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各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用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

2.基于专业群设置的特色所在。技术平台相对稳定有利于建设、专业方向开放灵活针对市场需求;专业建设目标清晰、任务易明确、核心专业依托群体易于打造品牌;优质资源高效共享投人产出好、教学管理规范方便易于提高效率。概括起来讲,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要求:既要求专业相对稳定以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又要求专业必须灵活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各院校才能够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各自的专业{群)布局,明确每个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并针对核心专业着力打造各

专业(群)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学院专业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 (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2.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三部分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模块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②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该模块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 (能)实训模块。其中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的教学应通过产学结合办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以实现。③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它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学工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

笔者提出的课程体系框架,在保证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的前提下,通过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谋生提供其就业(第一次)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鉴于其方向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准订单”特性,凸显了高职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特征特色,使其更具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它既为由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空间,也为各专业方向教师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是使高职院校真正将校企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四、几点说明

在以上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中尚需进一步对课程体系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实施途径及质量标准要求加以明确,这样才能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色(特征)固化为制度化的正常的教学形态,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构筑各自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与评价标准的课程教学内容。①技术平台课程模块中由“理论课程+实训教学”两个环节组成,总体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理论课程构成该专业群各方向的核心课程群;实训教学构成该专业群各方向学生必需具备的核心技术技能,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为主,并用相应的技术 (能)认证证书来保证教学质量。②各专业方向模块中也由理论课程与实训实习两部分组成,但在方向模块中以实训实习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基本上在最后一年通过教学进程安排予以实现。

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来优化;实训实习教学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证书的获得及顶岗工作为目标来安排并作为质量考核标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

2.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实现职业资格“直通车”。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考虑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基础条件以及资源的可获取程度,在操作层面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结束语

笔者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一方面回答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众多、设置随意、资源利用差且不均衡、课程改革与建设缺乏明确思路和目标等诸多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为下一步专业建设中课程改革与公共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教学管理建设等各项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亚杰.现实与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07).

[7]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05).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5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期,我国房地产业方兴未艾,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政策、形势和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基础。我国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与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以“三个结合”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并进而成为适应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结合:指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房地产工作实践内容的结合;某些课程,如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程,开创模拟公司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企业管理人员、招标人、投标人等各种角色,招标、投标程序都模拟现实中的操作程序。还有些课程与学生日后参加的考取职业资格证结合。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体现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与工作岗位相结合,构建“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培养模式。

“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等方面特性,实践中是行得通的。

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设计原则: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公共课程领域与专业领域;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 (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2.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五部分组成:(1)必修课程。这一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2)专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该学习领域课程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模块。

3.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及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素质教育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方案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括:专业简介、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职业行为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学习领域课程描述、教学计划表、专业实训、实施条件、实施要求、专业管理共九个部分组成。

5.课程体系基本建设。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建设: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专业综合技能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素质教育五部分构成。原则上,课内总学分数限定在150学分左右。其中公共学习领域是学校课程,为全院学生所必修,占比例20%;专业一般学习领域和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是按照专业而设置,所占比重约70%;选修课,约占10%;原则上,课内教学总时数控制在1800学时以内。实践学时不超过1900学时。

6.课程设置及安排。课程体系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课程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由企业专家组主导起草《岗位职业标准》;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理出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学习领域)。

课程学时与学分。所有课程均以16学时/学分计算所需的总课时,以0.5为最小学分单位。独立设置的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每周计1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各1学分,顶岗实习每周计1学分。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6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

中职学校的生源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较弱,形象思维较强,适于在“做中学”,适合培养为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模拟导游课程设计应结合旅游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岗位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把“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加大课程的模拟训练,满足导游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一)注重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技能的培养。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模拟化实训,把“教、学、做”有机结合,努力做到教学内容源于生活、一线、专业但又高于它们。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学会变为会学。

(三)把教学搬到教室外、搬到景区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模拟导游课外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全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指导,增强他们对课程的认识。

(四)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一线导游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三、课程内容设计

导游业务工作主要涉及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对导游业务操作是否熟练是判断导游人员业务能力好坏的标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较好的掌握导游技能,课程内容设计应以导游实际工作过程为切入点,以导游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职业意识养成贯穿于课程的始终。纵观导游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从对旅游团的接待服务开始,一直到送走旅游团结束服务为止,导游人员就是按照旅游团的接待计划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和生活照顾服务的。因此,课程设计时应充分根据现代导游的实际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充分突出中职特色。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活动组织:

通过组织这样一个典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导职业技能。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模拟导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注重学生的“兴趣、互动、

体验和提升”,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建议

1、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应用来组织学生模拟讲解,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习、分析和讨论大量案例,指导和启发学生掌握导游职业技能。

2、关注社会、关注旅游、关注未来,密切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间的关系,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

3、综合运用微格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演练、实景演练、案例分析、点评法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二)多种教学方法实际运用及效果

1、微格教学法

对学生的导游语言能力训练时,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法。如在训练学生致欢迎辞、景点讲解、语言如何表达等知识时,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每一组学生实施微格教学,最后老师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视频,逐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总结,达到提高学生导游语言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微格教学,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自信心,减少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紧张感。

2、情景模拟法

教师可以将课程的教学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进行训练,比如,在“沿途讲解活动”中,让学生设计一条从“德阳火车站―钟鼓楼―文庙广场―三星堆”这样一个沿途讲解情景。然后将学生分组,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每个小组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考察这条线路中有什么建筑,有什么街道,有什么购物点,有什么大学,有什么特色小吃店等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导游沿途讲解中的见景讲景,见物讲物。如此的一个情景模拟,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体现了中职教育要求的“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这样的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3、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活跃课程氛围,扩展学生思维,增加实际工作经验。教师应在平时多收集真实的成功和失败的导游服务案例,并将他们设计到教案中,在课堂上与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给导游人员带来的益处和教训,集思广益,使解决办法更加完善和全面。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真实把握导游工作,提高学生对导游所需的各种能力的深刻认识,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4、实景演练法

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将课堂搬进旅行社,搬到景区,在真实的环境与氛围中构建知识,通过对整个带团过程的演练,使学生对景区的总体情况及带团的流程有清晰的把握,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累经验,提高技能。例如训练欢迎词、欢送词、沿途活动设计等内容时可在旅游车上,让学生依次分段讲解,有声有色,气氛热烈,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训练实践性强,真实的现场感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使知识和技能得到较好结合。

以上几种是常用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模导游实训室、多媒体、仿真的景区景点等,让学生根据图文声像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提高导游讲解能力。这样多种教学方法的全方位运用,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教学目标。

五、考核方法设计

模拟导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该课程的考核应以学生综合发展为本,重视实际职业操守与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应从多方面实现转变:

(一)考试主体转变,即从教师的独立角色考核向多角色参与共同考核转变,考核主体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资深导游评价三者组成。

(二)考核内容转变,即由单一的考试内容向开放性的内容转变,考核内容应从课堂模拟导游、实地模拟带团、团队活动、期末面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而非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定考试。

(三)考试次数的转变,即从一次性考试定终结向不间断考核看能力的转变,考核应贯穿课程学习始末,形成不间断的考核。

(四)考试目的的转变,即从知识的记忆到知识的应用转变,考核地点不局限于课堂中,应分布在景区、旅行社、旅游购物中心、星级饭店等地点。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7

一、会计学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传统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一系列的问题;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忽略学生的自身特点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依托专业建设、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和创新;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一定特色;完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满足社会需求、发挥相对优势、培养会计人才的道路。

根据上述要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会计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要任务,改革和创新会计教学方法、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学专业建设三大原则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本着“目标导向、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原则,抓住时机、顺应社会需求,明确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方向,形成会计学专业的特色。

(一)目标导向

目前,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普遍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的同质性问题。高校如何合理定位,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至关重要。综合以上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根据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办学目标,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回访等调查,相关专家的指导,该校确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并以此推进会计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二)突出特色

在追求特色的时代,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如何建设自身的专业特色,是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应当本着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的原则,及时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依托同济的办学特色和资源积累这些相对优势,充分挖掘会计学的专业优势。

(三)服务社会

一所高校的发展、一个专业的成长不仅需要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也需要重视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独立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地方社会培育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人才,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需求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原则。在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充分考虑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规划。

三、会计学专业建设六大要素

会计学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会计知识体系和教学管理程序。通过对会计学专业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该校梳理和架构出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框架(如下页图1)。在此框架下展开会计学专业建设的6大要素:即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评价与反馈。

(一)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在制定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一是以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纲领性指南,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二是紧扣培养目标,制定和修订了培养方案,该方案注重科学性、适用性,充分考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突出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从素质基础课程、专业核心竞争力课程、职业岗位特色技能课程三个模块改革会计专业计划内容,体现培养方案中会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四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加大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比重,由会计系主导制定动态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改革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积极梳理与建设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改革与修订会计学类教材;积极推进会计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1.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素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得以养成。会计学核心课程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会计岗位能力入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课程;二是会计业务核算能力的培养课程;三是税务能力的培养课程;四是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课程。

2.专业教材改革。该校围绕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教材改革,结合学生特色编写特色教材。例如会计岗位进入能力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会计学基础》由系主任带领会计学任课教师进行改版修订,并已配套编写完成《会计学实践》《会计学案例》《会计英语》和《财务管理》等教材,使用以来得到学生的良好反馈。

3.教学方法改革。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输入式的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会计学专业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动因,探索式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专题讲座、团队作业、口诀、手势、模拟教学、考核方式探索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评价。为了有效地评价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该校推行“一听一评”制度,即督导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聘请资深教授作为教学督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予以指导。每学期全校听课达到300―400门次数,其中听取本专业教师课程的覆盖率达50%左右。同时每学期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根据学生成绩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程度,评估教师教学质量,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师资培养

会计学专业由系主任作为专业负责人,带领会计教研室团队成员,根据专业特点,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课程,逐步建成以名师或老教师为带头人,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专业教师每人均熟悉3―4门专业核心课程并至少承担2门核心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以“培养+引进+外聘”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专业教师队伍。该校先后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邀请企业人员进校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会计系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一方面,派出专业教师通过各种专题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参观考察、外出培训、学术访问等活动,与企业、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每次培训或实践之后,直接参与的教师在定期的教研室会议上汇报,供其他教师学习并讨论。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引导会计学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挂职锻炼等。并且,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通过比赛发挥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在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教学教改项目。目前共有12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1项浙江省厅会计学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发表多篇教改论文。会计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四)实验室建设

根据培养需要建立会计综合实验室,主要拥有会计手工模拟做账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虚拟实习平台、财务管理实训教学平台、财务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ERP沙盘、营销之道等实验室,以上实验资源贯穿会计岗位进入能力、会计职业业务核算能力、报税能力和会计岗位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过程,主要满足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

(五)校企合作

为了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分散在各地的企业、银行实习基地以外,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专门与上海、嘉兴的9家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为学校提供认知培训、技能培训等实训机会和实训场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生产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为毕业生就业、教师挂职锻炼提供机会。仅2014―2015学年,上述实习基地就为2011级150名毕业生提供了实习机会。若企业需要,学校也可为企业员工短期或中长期培训、在职培训提供学校的教学场地、设备资源、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

(六)评价与反馈

为了有效推进会计学专业的建设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控制制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会计专业的建设活动。定期进行会计学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内容、活动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收集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监督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及时修正培养模式或培养措施。

四、总结与展望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篇8

【关键词】理解 意图 设计 过程 圆 图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落实。修订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通过相关的数学活动实现夯实“四基”、发展“四能”的教学目标。本文试以“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这一数学活动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准确理解教材编意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数学本质,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准确理解教材意图

“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是在学生认识了圆、了解了圆的特征之后新增的一个数学活动。

关于“圆的认识”的编排,在本次教材修订时,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首先,呈现生活中各种圆的实例。接下来,与实验教材相似,修订后的教材依然安排了画圆的环节,所不同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增加了用圆规画圆的内容(在过去,用圆规画圆一般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单独学习)。这样调整,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用圆规画圆的生活经验,教材编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另一方面,通过用圆规画圆来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更能反映圆“一中同长”的本质特点。关于圆的特征的认识,由于在前面的“轴对称”单元中已经涉及圆的对称性,因此在本单元不再重复描述;同时,考虑到圆心与半径是体现圆的本质特征的两个要素,因此增加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一特征,从圆的解析式(x-a)2+(y-b)2=r2可以看到,一旦一个圆的圆心和半径确定了,这个圆也就唯一地确定了。

用圆可以设计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材新编了“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的数学活动(如上图)。教材按两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层次,方法示范。教材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花瓣图案,并详细展示了如何利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这个图案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利用圆绘制给定图案的基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一特征。第二层次,自主尝试。教材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画出来。为了降低学生的探索难度,教材特意给出了相关辅助线,给学生以简单的提示和引导。

对于圆这一大自然中最“和谐”的几何图形,圆本身以及利用圆设计出来的各种图案都能给人以很美的视觉感受,因此,利用圆设计图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欣赏数学之美。此外,以“设计图案”的真实需求代替生硬灌输,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特征,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活动,对于帮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更是大有裨益。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准确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紧扣以下目标:

第一,关注数学本质。使学生在利用圆规和直尺绘制给定图案的过程中,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经历数学探究。在作图过程中,使学生提高观察、操作的能力,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感受数学之美。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提高利用圆进行图案设计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在实施教学时,既可以遵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第一课时教学“圆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利用圆设计图案”,这样设计,只是将设计图案这一活动定位于第一课时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也可以采用更大胆的设计方案:直接从研究“如何设计一个花瓣图案”这一大问题入手,对本小节内容进行整体性设计,第一课时解决“图案外部的大圆”的问题,第二课时解决“图案内部的四个半圆”的问题。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在特定的任务驱动下展开,而不是“为学而学”,更能体现“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两种设计方案各有特点,可视具体学情灵活采用,本文不重点展开讨论。

如果只聚焦于“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本身,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详略有别、收放有度的原则。

1.简单图案的绘制

这一环节,以绘制比较简单的花瓣图案为载体,使学生大致掌握绘制给定图案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可从教材上呈现的花瓣图案直接导入。笔者也一直苦于没有找到这一图案的生活原型,直到某次出差,很偶然地在南宁滨湖路小学的校园里见到了与教材上一模一样的图案(如下图)。若能以这样一个自然、真实的情境导入,一定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呈现这样的实际情境以后,可让学生思考:这个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先让学生尝试自行解决。也许,大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真正的探究应该让学生有机会遭遇这样的障碍。有了障碍,才能产生问题,有了问题,才能产生思考,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才会真正有效。

在学生遇到困难、产生探究欲望后,师生再以“问题串”的形式,共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在这个漂亮的花瓣图案中,你看到了哪些几何图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如果看不太清楚的话,把颜色去掉是不是更明显一些?(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去掉颜色的过程,使学生发现图案外面是一个大圆,里面的四个“花瓣”是由四个小的半圆组成的)大圆好画吗?(在纸上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就可以画出来)这四个半圆能任意画吗?要画出它们,需要知道什么?它们的圆心和半径该怎样确定?(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依次连接四个半圆与大圆的四个交点,找到四个半圆的直径;通过测量相关线段的长度,就可以找到圆心和半径)假设已经画出了大圆,在大圆上怎样找到这四个点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这四个点形成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连起来,正好是大圆的一对互相垂直的直径)

以上的分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把图案分解、还原的思路分析清楚后,再来思考如何绘制出这个图案。绘制的过程恰好就是以上分析过程的逆向操作:先确定好圆心、半径,画出一个大圆。再画出大圆的一组互相垂直的直径,这两条直径和大圆有四个交点,把这四个交点依次连接起来,再以这四条线段分别为直径画出四个半圆。最后,把这些辅助的线段擦去,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形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瓣图案。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

接下来,通过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整理思路。(1)分析:先去掉颜色的干扰,找出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并发现这些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圆心的位置、半径的大小);再通过添加辅助线等手段找到画出基本图形的方法。(2)绘制:对分析的过程进行倒推,先一步一步画出基本图形,形成图案的轮廓,再在相应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把涂好颜色的作品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看到,尽管大家绘制的图案大小、颜色不同,但分析与绘制的方法是一致的,图案中大、小圆之间的关系也是一致的。

2.稍复杂的图案的绘制

与第一环节相比,这一环节可体现更大的开放性,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基本的分析过程如下图:

3.欣赏与拓展

一堂好的数学课,下课铃响不应是学习活动的结束,而应该是新的学习活动的开始。本活动中,只是绘制了相对简单的图案,而且是绘制给定的图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后,可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进行更多的拓展性应用。例如,课后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行上网找到更多与圆相关的美丽图案(如下图)进行欣赏,并尝试着绘制一下。

除此之外,还可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自由创作的愿望,在创作中领略数学之美。即使是已经画过的图案,也可体现更大的开放性:涂色方法不同,效果也迥异。例如,教材上最后一个图案,还可涂画出更多类似于下图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学生自由创作的作品:

由此可见,只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会还以更大的惊喜。或许,某些学生会因为这一数学活动而爱上数学、爱上设计,而在数学和艺术的道路上走得很远,这也是我们在修订教材时新编这一活动的一个更高、更远的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这一数学活动做成一个“综合与实践”的生动案例,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还可将本活动的实施作为一个契机,在班内、年级内开展一次图案设计大赛,真正实现课程的融合。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完成了一次将数学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探究之旅。在这一过程中,“四基”“四能”得以真正落地生根、发芽:学生不仅巩固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一基础知识,提高了测量、画圆等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抽象、推理、审美等数学思想,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眼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相关的理论研究与讨论非常热烈。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需要在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正如马云鹏老师所指出的:“数学核心内容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度探究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只有让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探究的全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只有引领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x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史宁中.数学的基本思想[J].数学通报,2011(1).

上一篇:儒家的政治思想范文 下一篇: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