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21 11:04:05

核心价值文化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1篇

一、检察文化的定义分歧根本源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一般来说,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所共享,并作为公共信息规则传授给组织成员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一般认为组织文化存在着两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也有论者认为中间还有中层的制度文化。)在表面上,是可以看见的物质形象和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如组织的制服(穿着)、礼仪文化等。但是,文化中的这些表面因素,实际上反映的是存在于组织成员思想中的深层次价值观。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理念等决定着组织文化的外在形式,也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组织文化具有本质差别的根本原因。

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也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冲突。核心价值观则在整个组织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组织文化能否对组织运行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组织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组织文化的成败。

考察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检察机关对于检察文化的各种定义,无论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入手,还是结合其他理论对检察文化所做出的探讨,总离不开对于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追寻。如有的研究者参考研究企业文化的视角研究检察文化,认为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形式,其特点是将检察机关的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将以往以物为重点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检察机关的检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特定检察机关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价值观、执法理念、行为规范等,经本院领导者提倡,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个性。这种独特的检察文化一经形成,便成为该检察机关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从而在检察机关内部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团结、激励着检察机关全体成员自觉为实现本院的发展战略而努力。再如还有的研究者借鉴人类学、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将检察文化定义为检察官群体在法律监督活动中所持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它包括工作目的、工作原则、主要管理形式、传统和现实的特性等等,其核心内容是检察官群体的价值观,这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凡此种种定义,其理论基点最后无不落脚于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这一支点。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共同准则,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检察文化反映检察干警这一特殊群体共同的价值标准、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和群体趋向。它既是这一群体的精神及物质文化水平的高度概括,又体现着这一群体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和标准,而其核心价值观却决定着检察文化的内容是否合适与方向是否准确。

二、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心与体系

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而错误的价值观只会引人误入歧途。一种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部分,价值观对人们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理解生活、如何处理人我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共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术界普遍认为价值观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就个人的价值观来说,有的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它制约和引导着其它价值观。就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言,有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它引导着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受主导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其他价值观形成“保护带”。同样,检察文化的价值观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检察文化价值观的层次。

第一,区别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或几个价值观成为主导价值观,它们引导着社会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主导价值观应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和最深刻的解释力,成为社会群体在观念上普遍认可并在行动中实际践行的价值标准,为人们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提供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主导价值观还应该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人心,发挥更强大的导向作用。当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阙失时,会出现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失范等现象,此时必须尽快确立主导价值观。非主导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取向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对这些价值观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另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应注意这些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消极影响。

在检察机关里,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是占据广大干警思想阵地主流的、积极的主导价值观,而积极履行人民所赋予的检察权,保证在全社会中实现司法正义和司法公平无疑应当是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种价值观来源于对检察机关行使国家赋予的检察权职能的活动中,是检察机关天然具有的不可分离的要素。也即是说,离开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神圣使命和职能,检察文化便无从谈起,便会失去重心而无法起到正确导向、群体融合、凝聚人心的文化功能,其文化的个性也会荡然无存,充其量泯然为一种行业文化。其他的诸如检察礼仪、检察语言、检察技术等文化要素皆可被认为是这一核心价值观下的旨归。

第二,要区别理想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理想价值观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最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理想价值观在目前社会历史阶段还不能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践行的价值观。如果无视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把理想价值观作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宣传,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在提倡理想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宣传人们应该践行而且能够认同的一般价值观。如爱国主义、公民观念、社会公德等。一般价值观不能违背理想价值观,一般价值观也应该发挥提升人们思想境界作用。

因此,在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地带”,还应该形成各种层次的具体价值观。

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检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检察机关之前,大都形成了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对立,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很重要,影响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好的成员对组织文化形成的作用就比较大。如果他们接受了组织的价值观,就可能带动一批其他成员,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文化价值观为全体组织成员所接受的过程。因此,在确立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时,应该认真分析研究人的因素。同样,在检察机关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从事不同具体工作的人员都应该确立与核心价值观本质保持一致的独具个性的价值观,提出与各自工作岗位相吻合的微观层次检察文化理念。如在正确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审查部门与侦察监督部门就应有迥然不同的特色理念。审查应该以正确地扮演“国家公诉人”的角色为目标,强调的是与国家对立的一方的较量,在维护国家与公民合法权益上责无旁贷。而侦察监督则位于审查的前一阶段,应以冷静、清晰的判断,决定捕与不捕,其对公安侦察部门报送案件的严格把关则决定着诉讼程序的开启与否。两种不同职能的部门,在形成检察文化理念的各自定位上,显然有明显的区别。在检察文化的实际开展中,就必然要面对这些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我们认为,在树立以“司法正义和司法公正”为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和关注这些“”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以规模的价值观效应来保证、促进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要区别公共领域的价值观和私人领域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所涉及的领域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涉及的是社会公共领域,如政治观念、公德观念等;有些价值观涉及的仅仅是私人生活领域,如审美观、职业观等。前一种可以称为公共价值观,后一种可以称为私人价值观。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角度进行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应该主要针对公共价值观领域。

公共价值观应该统一,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有序;而私人价值观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检察机关弘扬先进的检察文化,在检察干警的价值观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以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宪法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为总体要求,使全体干警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正廉明恪尽职守的执法观和献身检察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坚持以公正执法为核心,开展敬业、勤业、精业的三业教育,使全院干警明确自己身上的责、权、利,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遵守职业规范的意识,使职业道德的培养由自发上升为全体干警自觉的行动。

与此同时,在尊重私人生活领域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广大干警私人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时代的多元化,个性价值的日益突出,多种文化因素的纷纷导入,决定着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遭遇着更多的私人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八小时之外”的丰富生活,就很可能是对检察机关内部培养的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挑战。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侵袭,往往就是从私人价值观领域开始的。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也是无法监测的。在公共领域内的活动并不能完整地体现私人价值观的丰富与隐秘。由此可见,如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才是在私人价值观领域治标的根本途径。

三、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发展

塑造与发展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拓展、深化、丰富检察文化的题中必有之义。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形成并非主观有意决定,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既体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特征,又能为检察机关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在塑造与发展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几个主要问题:

其一,注重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发展和维护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干警灌输检察文化的价值观念。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的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已者用”的效用。

其二,加强检察文化的培训。要持续对干警进行培训,让干警逐渐接受检察文化。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在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后,就要督促干警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干警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干警知道什么是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有什么作用,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检察文化对干警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机关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局域网、闭路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检察文化的价值观,使干警时刻都处于充满检察文化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来达到渐入干警心中。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2篇

欧洲的文化影响力全球首屈一指,欧洲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中国文化其核心价值在哪里呢?不错,我们有主流意识形态,但似乎很难找出一个普遍认同的价值。官方的、民间的、精英的、草根的、现代的、传统的、外来的、本土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论,目前还实难达成共识去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一个没有包含共同核心价值的文化,如何去影响世界?世界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圈: 中华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西腊罗马文化。目前有的文化中断了,有的文化还有活力生机,保持了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错,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有儒家学说,有道家见解,有法家论述……但是这些所有的理论思想中,都有良莠之分,精华与糟粕之辩。孔府学院在世界各地开了很多家,这对汉语或中文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论起中国文化,外国人的印象中还是支离破碎的,难以形成整体的观照。虽然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卷轴拉开,使外国人看到了击缶、汉字、水墨画、大极拳、活字印刷、万里长城……等中国元素,可距离了解中国人文化品质还是相去甚远。

在中国国民没有形成其整体文化核心价值之前,中国文化很难得到世界民众的认可。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可人民还是生活在“第三世界”中,我们低调,我们中庸,我们不称霸,但我们也不能窝裹。别国的国债我们到是买了不少,可当别国的坚船利炮来至我们家门口时,我们只能高喊“抗议”。

我们需要安定,更需要和平,但决不是捧着钱去讨别国的好。别国在拿你的钱大做军事强国梦时,我们还有什么和平可言。

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世界最强,可参加的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比赛。

我们的戏曲集歌剧、话剧、舞剧、杂技、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却很难在“百老汇”展示或象美国大片一样在国内被热捧……

中国的文化还没有做好国内的事情,不同价值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盗,不同的阶层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没有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以国家利益为重,没有真正的尊重人民。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民生、民权、民主。普通人民大多不谈什么主义,他们只要实惠,只要尊严。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的价值观建立在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强调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可如今的实际情况呢?

北京的一场大雨,使中国人奋斗了多少年而树立的形象,在世界面前忽然降到了最低点,如果中南海也被淹了,那是多么可怕与可笑……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十精神;宣传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22-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要论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担当文化责任,传播核心价值的电视主流媒体,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好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非常丰富,报告按三个层次、用了“三个倡导”进行阐述,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这一表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守了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第一个层次是对政治发展目标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是社会主义制度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把握,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第二个层次是对社会价值导向的表述,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第三个层次是对公民行为准则的表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对着空前挑战。如何最大限度的凝聚社会共识,统一民众意志,团结一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前进,是一个主流媒体必须认真对待的严肃课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成为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扎实学习领会十报告,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记者、教育人民

主流媒体是宣传思想文化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我们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只有自己体会深刻,认识到位,才能在节目采编中灵活运用,生动体现,才能使我们的电视节目达到感染他人,教育他人的效果。

我们贯彻十精神,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努力传播人类发展的美好事物与正确观点,不片面反映问题,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要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

新闻工作是党最重要的宣传阵地,新闻工作者是,担负着宣传、鼓舞、引领的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记者头脑,教育人民。通过记者的镜头和笔头,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展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寻找时代榜样,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榜样就是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能够激起全社会对真善美的强烈呼唤,能够引发全社会道德力量的蔓延生长。

我们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仅要正面宣传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报道建设成就,而且要通过批评愚昧落后思想、鞭挞社会不良风气来弘扬社会正气。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包括影视剧、广告在内的一切节目形式,在不断潜移默化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通过改革创新,用最优秀的作品服务社会

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变得更美丽,当物质富裕、环境优美的同时,更要实现人们的精神富足与美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新闻媒体毫无例外,要通过媒体机制改革和节目创新,不断激发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无限创造力。对于电视媒体来讲,就是要通过节目形态的持续创新,表现方式花样翻新,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方式加以体现。只有机制灵活,士气旺盛,方法得当,内容丰富,才能给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电视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职责,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把“走转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和文字风格、文章标题、节目编排等方面进行总体研究改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力求篇幅简短精炼。要牢记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通过“走转改”更好地把握正确导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我们要积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提高宣传舆论的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无限的发展机遇。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应当从媒体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传播手段的快速更新和传播技术的持续创新,我们有责任运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宣传党的主张,不断增强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要把群众满意,观众认可作为最高标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线索、选定题材、挖掘新闻,在节目中讲实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使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让群众明显感受到文风方面的新气象。要完善制度机制、认真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加强编辑、记者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使改进文风转化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新闻单位领导干部要切实把好文风关,带头写朴实生动的报道评论,以模范行为带动本单位文风的改进。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创新形式,开设专栏,划出专门时段,宣传党的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使主流思想舆论得以不断壮大。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西安市正在扎实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重点要抓五件大事:即渭北工业区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八水润西安工程以及绕城国道连接工程等。作为主流媒体,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节目形式、开辟专题专栏,精心策划,扎实推进这五件大事的宣传报道工作。目前,我们西安电视台已经在新闻部、专题部、新闻综合频道、都市频道等节目生产部门推出了一批新专栏,重点报道这五件大事。而且还组织专人,对这五件大事进行详细调研,策划大型的报道计划和全新的节目形态,把西安的优势和亮点、西安的建设成就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在宣传中,注意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在高度关注充分运用传统媒体的同时,特别注重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加强网上宣传西安的引导能力,掌握主动权。真正使我们节目出现新风格、新气象,达到团结鼓劲,凝聚人心,树立正气的效果。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行为 文化核心价值 中德不同性

在昆汀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混蛋》中,由法斯宾德扮演的英国情报部门军官阿尔奇上尉由于一个微小的手势的疏忽,导致其被德国纳粹军官辨认了出来。这一电影桥段让很多观众纳闷,英国人阿尔奇上尉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与其搭档的三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伙伴又与他完美地形成了掩护,为何还是被辨认出来了?还是因为一个数字“三”的手势?这些正与文化行为和文化核心价值有关。

一、从“国民行为方式”看“洋葱文化模式”

在有外国人士在场的环境下,中国人喜欢抱团讲母语,而德国人却试图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在食堂或者工作餐厅吃饭时,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说话,而德国人喜欢一人一座,安静地享用美食;在与人交谈时,中国人的眼神总是游离飘忽,看着天花板或是看着脚尖,德国人却长久有力地与之对视;在与对方握手时,中国的握手方式短促而轻柔,而德国的握手方式则强劲有力;在独自走路时,中国人喜欢环顾左右,生怕错过需要打招呼的人,德国人却笔直向前,昂着高傲的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比中德民众行为方式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为方式的背后,是中德两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荷兰心理学家和文化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了著名的“洋葱文化模式”①(Zwiebelmodell):

他认为,“洋葱”文化模式从内到外,共分四个不同层面: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理念文化,即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文化,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我们常常会把这一内容和国民的整体形象划等号,例如中国人的“和谐观”,或者美国人的“自由平等观”等。把理念文化付诸实践,指导各项法律制度的拟定,便形成了制度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能体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最核心的文化观念。西方议会制的三权分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各种国家机构的设置等都是这一核心文化内容的体现。以上两种文化内容从精神层面,表达了民族、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抽象文化。更为外在、具体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洋葱”模式的外面两层,即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上述各种中德两国国民行为方式的差异正是行为文化这一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些行为文化日积月累,日渐形成了各个国家的传统习俗和礼俗,形成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我国的各民族传统节日、服饰、食物等,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礼俗。

信仰,核心道德准则和看法,社会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行为方式,以及礼俗。“洋葱文化模式”的每一个层面都由内向外地影响着它的上一层面,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不可见到可见,从精神到物质制度文化层面的发展变化。

二、中德两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我们着重关注文化核心价值和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和国家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文化。具体而言,这种关系表现为:

FinalwertKernwertKulturstandardVerhaltensart/spezifika,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文化标准行为方式。

这里我们把文化核心价值归纳成三个层面,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标准,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使得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文化行为方式。

终极价值层面,这是各个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人的“和谐”,西方人的“自由”,皆为各自的终极文化价值目标。

核心价值层面,这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最根本的文化层面。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西方的“两希文明”(古希腊和希伯来),均影响着直到近现代的中国和西方的信仰、准则、制度、行为及礼俗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核心价值主要包括等级观(Hierarchie)、集体性(Kollektivit?]t)和礼仪观(Ritusprudenz)。德国文化更多地要倾向于平等意识(Gleichheit)、个体意识(Individualit?]t)和法治意识(Jurisprudenz)。这些核心价值层面的不同性直接导致了上述文化行为的不同,例如就事论事与就事论人,讲究务实和讲究关系,法理重于情理和情理重于法理等②。这里就不做展开讨论。

想要了解当今中国的文化,就必须对中华民族长达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有深入了解;要认识当代德国的文化,也要对德国的文化历史谙熟于胸。举个例子,今天的德国人对于工作非常看重,在工作中总是勤奋刻苦,对于失业更是谈虎色变。“工作”(Arbeit)在西方文化中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化:在旧约全书中,对于“工作”有着消极的描述,认为人类的工作是一份受苦的劳作(leiden),是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的人间“苦差”。到了新约全书,工作有了更积极的意象,工作被视作为能够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Man kann nur durch die Arbeit zu Gott kommen),因此,德国人眼中的“工作”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生计的体力劳动,而是带有了宗教性和神性,工作是为上帝“工作”(vom Gott berufen),谁要是不幸失业了,那就是被上帝所遗弃的灾难性事件。有了对“工作”的文化历史的认识,那么对德国人工作上的“勤勉”和工作至上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了。

三、从“文化核心价值”再看“国民文化行为”

在两种文化接触、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双方都不免对对方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从跨文化角度看,这是“他我”(das Fremde)在“本我”(das Eigene)眼中的行为方式和形象。很多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是严肃,不苟言笑的,有人觉得德国人是理性、细心、直接的,有人眼中的德国人是有责任感的、守时的和勤劳能干的,也有人眼中的德国人却是高傲、自负好胜和呆板、不知变通的。这些异文化行为方式所造成的“德国形象”都是由不同的中国人,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通过不同的媒介,直接或间接地总结归纳出来的。这些行为方式和德国形象并没有真伪对错之分,它们都是不同中国民众对德国人形象的真实反映。

对“他我”文化行为的认知需要“本我”了解对方文化层面中的文化核心价值,我们处在全球化融合的时代,跨文化接触不可避免,更好地了解本我和他我文化的文化核心价值,对理解本我和他我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阿尔奇上尉功课做得再足一点,对德国的历史文化和德国人的文化核心价值理解得再透彻一点,那么他的这一次秘密任务一定会成功。

注释:

①Geert Hofstede.关于组织机构的不寻常感――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1994.

②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究.德国研究,2007(1),VOL22,总第81期.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关于组织机构的不寻常感――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1994.

[2]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究.德国研究,2007(1),VOL22,总第81期.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5篇

(一)乡村文化价值的历史变迁乡村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乡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伦理道德规范,维系和保证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主张具有凝固性、传承性、稳定性等特征,认同度更高,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出现何种分裂,造成哪样的混乱,总是能够以不同的形态继续存活在普通农民中间,发挥着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3]传统乡村文化维系着乡村的稳定,保持着自身的特殊性。但随着现代性的推进,文化冲突的加剧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开始面临着裂变及价值重建的问题。一般来说,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是近代以来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洋务派最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随后又掀起了“立西学”、“破中学”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破除传统中国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紧接着“”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第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文化的重新改造和价值引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乡村中存在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过去乡村存在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封建落后思想得到了遏制和清除。第三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的价值困境。随着改革深入到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农民安土重迁的价值理念开始发生动摇。经济的发展助长了农民追求物质、谋求物质享受的需求。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道德渐渐被边缘化,拜金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不良价值理念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农民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约束在渐渐失效。乡村由“熟人社会”渐渐走向了“半熟人”社会。

(二)乡村文化价值当下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乡村文化价值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价值、吸收先进价值理念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挑战。1.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使得乡村文化价值逐渐异化。现代性的步伐在不断推进,现代性的最主要特征是政治法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不可避免,每一个传统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与传统有着难以割舍而又不得不割舍的情愫。在与传统割裂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产生。世界各国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那些应对现代性与传统割裂不力的国家称为“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样,在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影响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变迁也不可避免。经济市场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丰富的物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所需。一般而言,物质文化的发展总是领先于精神文化的进步,于是在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主导的情况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滞后与物质的高速发展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摩擦。传统乡村文化价值中的“无为和谐”、“崇德尚义”等价值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正在兴起。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2.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范。伦理本位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是维系乡村稳定和人际和谐的基本价值规范。以血缘和亲族为基本单位的乡村团体,构成了乡村伦理的基本单位。乡村的一切价值规范和生活理念,都围绕着这个基本的单位运转。以“波纹宗亲网”为主要特点的乡村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使得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着父慈子孝、邻里团结、长幼有序、崇德尚义等伦理规范。传统乡村主要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包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传统农村那种相对独立、相对安宁的生活开始被打破。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一方面给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理念。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城镇化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过去那种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担忧。城镇化加剧了农民对失去土地之后生活的担忧,于是围绕土地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规范开始失效,农民与基层政府的矛盾、与邻里的矛盾、甚至与家人的矛盾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那种祥和安定、长幼有序、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各种物质诱惑的冲击和利益追逐的撼动[5-6]。3.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中最明显、也最令人深思的便是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和态度。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追求GDP高增长的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乡村平和、宁静而干净的环境是一个灾难。我国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着高投入、低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靠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学者对沿海一带的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表明,乡镇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是过去一百年来所造成污染的数百倍甚至更多。美丽宁静的村庄被浓浓的黑烟和巨大的烟囱所笼罩,被污染了的土地导致了农业的减产,农业生产的成本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了农民的生活成本,农民从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农民开始抛弃土地,逃离家园,向城市涌进。环境的恶化助长了疾病的产生,全球每年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人口患病和死亡的人数在增加,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使得传统那种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和节用爱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被忽视,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发生[7]。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向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乡村文化群体中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引导,是实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破除现代性的魔咒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就是要立足时代精神和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鉴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性的融合,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融合,可以实现科学真理、正确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改变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落后思想。从文化思想上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做到既不迷恋传统,纠结过去,也不透支未来,割裂传统。在现代性的浪潮下,既能很好地保持优秀的传统道德,又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不保守、不封闭,破除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魔咒。真正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与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乡村文化价值将会朝着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8]。

(二)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乡村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乡村的发展关乎国运,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性的推进,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乡村文化出现了逐渐异化的趋向,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乡村文化正在挤占传统道德伦理的阵地。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民价值观念的混乱,出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理想信念的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农民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要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进步,也包括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农村与城市的复兴,是文明与经济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到农民的生活,就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实现和谐乡村,生活安逸,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求。和谐的乡村理应是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祥和的,而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理应是天人谐和、节用爱物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追求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必须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入手,从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领域入手,增强信心,塑造理想。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引导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总书记要求:“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新时期的发展将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环保化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当展的科学理论,它从思想上、理论上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精神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对乡村文化生态价值重建的一次尝试,新时期的乡村文化生态价值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结合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的实际,兼顾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的优良传统。从思想上、理论上自觉坚持正确的文化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实现科学发展。加大在农村地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价值观,使农民养成高度的环保意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应相互联动,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卓有成效地进行污染治理,这是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和谐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6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7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来源,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思路。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中要求我们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并且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重大的价值。近年来,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到了高校文化建设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到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可一定的成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并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普及和大学生自觉践行的过程中,还缺乏科学学习方法、有效的途径和丰富的宣传载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认知不透彻,不知来源不懂根本,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肤浅,出现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状况。同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片面,少数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偏见,不懂历史不知本质,因此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模糊,只注重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的步伐。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的相互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深刻认知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来源、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立于大学生内心,形成知行统一。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精髓从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囊括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精华,但是从历代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来看,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1.儒家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仁”比较宏观的意义为“仁乃爱人,推己及人”,这要求大学生如何爱护自己就要如何爱护别人,从四面八方去爱其他人,以人为本以建立和维护礼仪和谐社会。“义”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义”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涵义,在字面意义上为公正、道义,在表达情意上为义气,义的至上性被作为儒家文化的道德因素之一,在于它的至上性形成了儒学的义利观,并且义利观成为了评判是非的行为标准,这便有了孟子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在《论语》中的“义”更多的是突出合理、道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观也成为了评判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标尺。儒家文化的“义”在中国有很深的影响,大学生要认真领会其中的深刻。“礼”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儒家文化的“礼”突出恭敬、谦让,有礼有节。传承儒家文化“礼”的精髓,一直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他还指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他说:“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传承儒家“礼”文化,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指导实践。儒家文化中“智”的本义是明智、理智,明辨是非,是为社会和谐服务的。“智”在儒家文化的本义中更接近哲学中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智”者才对事对物有正确的解释,才能体会存在的真理。“信”乃诚信,讲信用。“信”在儒家文化中是核心价值的基础,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人们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品行基础,又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根基。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信才能实现个人、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才能有持续发展。“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的价值观理念通过传承和升华形成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倡导全社会互帮互助、公平正义、和谐友爱、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家学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道家学说中“道”是指“阴阳”,是本源,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人们必须遵循的法则。以此“道”为标准将世间万物规划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形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德”在道家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家思想的“德”主要应用于政治、伦理等方面。国家的繁荣发展需要人们修德、积德,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将德修成自然无为的德,道家的德是自觉的大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道德高尚的常态,而不是教导与约束;再次,在道家文化中十分突出诚信的作用,道家理念中讲“信者,成万物之道也”。“信”是“道”的根本,只有信根深蒂固,“道”才能长久;最后,“和”也是道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家的“和”确切的说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体现了人与天地、人与道、人与人和谐的人文情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本质,在于世间万物的和谐,要达到这种多元的和谐,最关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友善、诚实守信。道家主张天地万物需要阴阳调和才能共生共存,和谐是一切生机的开始,世间万物都是天地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地克制私欲,顺应天道,才能最终实现天地融合、万物相生。也只有这样,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汲取道家文化“道”、“德”、“信”、“和”等精神基因,传承并挖掘道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升华道家思想,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根基。

3.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通

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互融通的,首先,佛教思想以慈悲著名,慈悲作为成佛的必要条件,建立在“无我”的世界观之上。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悲,愿拔一切众生痛苦。佛教这种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传承至今,“友善”成为慈悲的接力棒,教育我们对待一切事物应慈悲为怀和悉心体贴;其次,佛教还特别强调众生平等。佛教的素食观意在尊重生命、众生平等,佛经中说心、佛、与众生相互融通,是平等无差的。佛教的平等是特别的,它不是片面的指出人与人的平等,人与动物、自然的平等而是众生的平等,是指在轮回说中,人与动物轮回转世是平等的,人可以转世为动物,动物也可以转世为人,众生在转世轮回的过程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佛教的平等又体现在善恶、因果的平等,佛教的平等观中隐含着对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这也是体现佛教严格的“戒律”要求大学生不断反思,严格约束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再次,佛教主张启迪智慧,觉悟人生。佛教的“慧”并不突出人的聪慧而是引导人积极向善,懂得人生真理。佛教中讲究的“悟禅”就是去参透、感悟人生的大智慧,也就是崇德向善、修身律己,修得一副菩萨心。佛教的慈悲情怀、平等观、戒律以及大智慧,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参透、感悟,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意念。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大学生修身养性、严于律己从而实现心灵和素养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儒家、道家、佛家的联合下发展而来,成为当代中华文明发展的坚固基石。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维度

1.通过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氛围

环境氛围是实行一项工作的外在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目标的重要因素。以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陶冶大学生情操,触动大学生的心弦。在浓厚的氛围中,大学生内心澄澈、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思想才能阐发“友善”理念,只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含义,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创新升华才能理解新时期社会“和谐”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会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才能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自十以来,各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做了诸多努力探索出了新的载体和形式也逐渐形成常态化。如:在课堂教育中贯穿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在思政理论课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源,在课余活动中教导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各个高校还开展经典诵读、古诗词比赛、历史名著宣讲等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涵盖的道德论坛、传统诗歌征文、专题演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通过传统节日开展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如在教师节,组织感恩教师、感恩母校的纪念活动,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纪录片,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学习和弘扬抗战精神,触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等。以良好的氛围影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

2.理论灌输,形成于“知”

首先,“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受教育者的头脑中扎根下来”。通过思政理论课、文学写作课、古典诗词赏析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在校园眼睛看得到、嘴里说得出、心里记得牢、脚下落得实;其次,要借助大学生当时的主要流行形式,在表达方式、流行载体上下功夫,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只有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理解,才能古为今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只有着力挖掘阐发仁爱诚信、崇礼尚义、慈悲为怀、勤劳智慧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优秀传统思想价值,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才能鼓舞大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担当责任提升素养。只有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明。

3.实践锻炼,形成“信”与“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理论的检验,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从而反思自己的错误,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品德。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学校、学院、班级、课题小组为单位的各种活动,如宣讲会、座谈会、专题报告、课题研究等,在此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传统文化为传播载体帮助大学生深化认识、促进认同。有意识的组织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等,使大学生在活动切身体会“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爱国敬业”、“见义勇为”的中华优秀美德,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体验践行的价值。同时,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掌握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掌握道家思想“道、德、信、和”的文化底蕴,掌握佛家文化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轮回的大智慧。才能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认知,从而树立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敬仰和感叹。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对中华文化高度的敬仰和感叹的基础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才能形成统一。孔子曾用“耻其言而过其行”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也就教导我们不仅要约束自己的言语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善”。在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4.榜样模范,形成常态促成长效

模范榜样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养成具有示范引导的作用。榜样模范是大学生认知世界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仍运用这一方法教育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保卫国家牺牲自己的爱国烈士为榜样,以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为榜样,以千金一诺、驷马难追的诚信人为榜样,以谦和友善、团结友爱的人为榜样,学习榜样、严于修身并以此影响后人,这样才能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完善国民素养的进步。重新学习屈原、钱学森的爱国情操,重新体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人合一的思想,重新认知孔融让梨、曾子烹彘的内涵,定能温故知新,有更深刻的领会。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取古人的修身思想,从《大学》中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以此为起点,启迪大学生自我修身、自我反思、自我约束,逐渐认知并掌握正确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其次,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形成培育和践行的常态。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作为老师长辈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仅仅体现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不以完成为目的而以实现心灵素养的提升为结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源,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践行自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释、道等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需要大学生的传承和发扬,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践行的需要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营造氛围、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榜样模范等途径,完善践行过程,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实现践行的自觉。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创新;武术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为民族振兴指引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石、为公民自我素质的养成提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仅阐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方的价值目标与方向,更彰显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宗旨。〔1〕党的十中明确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应运而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出发,还是社会层面出发,抑或个人角度出发都将对筑牢核心价值观发扬武术文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创新武术文化的动因分析

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内涵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有力保证,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其创新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占鳌头,因此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可以引领全民健身,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迸发文化强国力量,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强化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地,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抵御外来思想的冲击。

1.1 从物质层面分析:引领全民健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高速运转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民的体质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事与愿违,据有关数据显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大学生视力的不合格率竟高达83%,孕妇剖宫产率超过60%,而对于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年男子来说,其体质优秀率在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老年人五类人群当中,以7.9%排在最后。〔2〕可见我国目前的国民体质着实令人担忧,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势在必行。武术作为中国最传统的健身项目,其广泛的认知度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之中。

12 从精神层面分析:传承民族文化

武术伴随着民族文化孕育而生,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而且在其形成完善过程中倾注着广泛的民族文化精髓。今天的武术,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留下民族文化的烙印。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文化,它的弘扬与传承也直接关乎我国以民族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际中的竞争表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能将我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名扬四海,能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扬帆,更能为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铸魂,为振兴整个中华民族奉献精神力量。

1.3 从制度层面分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经济、政治、文化互通互联逐步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世界图景中,武术文化的发展亦不可故步自封、管中窥豹。要想将其更好地传承创新,就必须包容、开放,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积极地吸收进步的文化思潮,诸如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肚皮舞、瑜伽,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等。要在吸取中不断地总结,为何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的沃土中不断地萌芽发展?要追其缘由,从自身出发,明确强大自我才是抵御他人的根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既要提防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现象,也要处理好武术文化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的现实问题,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使中国文化创新传承之路在国际的舞台上璀璨耀眼,经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下创新武术文化,是对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潮的吸收,同时又让武术文化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毕竟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必然衍生文化的全球化,在这个趋势中,我们要有原则、有坚守、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外来文化成为手中的一把利剑,真正“为我所用”。

1.4 从行为层面分析:拒绝低俗,倡导高雅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满足,为低俗文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饱暖思淫欲,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人们往往迫切地寻求更多的方式方法去释放自身的压力。而当高尚文化没能快速引领思潮时,低俗文化便乘虚而入。从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到各类相亲节目的言语露骨,再到今天赵本山的“二人转文化”及毕福剑在饭桌上的不雅言论,低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低俗文化的泛滥是审美价值观迷失的表现,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文明意识的缺失。要对此进行整改,唯有依靠传统道德的重建。武术文化倡导公勇诚毅,对高雅文化的弘扬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

2 创新之路从何出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创新武术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相融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要求武术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意味着武术文化的创新要从武德出发,着力培养新时代人民的素养,提升国民的全面素质。

2.1 以爱国主义为宏观指导创新武术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就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亦是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在几千年的社会演进中,武术文化之所以能伴随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并能以中国名片的头衔走向世界,就是基于其本质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发扬。然而在国门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正面临着被外来体育项目的冲击。特别是韩流的不断来袭,与武术同属格斗类项目的跆拳道也备受国民的青睐。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发现,跆拳道不仅在招式上更容易让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它将道义文化贯穿在每次训练的始终,让学员在练习的同时感受韩国的文化。笔者认为武术文化的创新必须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出发点,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摒弃以往只注重成绩忽略文化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亦可效仿跆拳道弘扬其文化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集体面向红旗默唱国歌,潜移默化中将武术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儿童少年中萌芽成长。

2.2 以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创新武术文化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是在宣扬以人为本。清代政治学家、文学家魏源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的就是人是万物的根本,要顺应人的个性发展,才能最大地激发人的潜能。要想在创新武术文化的道路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首先要让武术的各个流派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学习,只有在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将武术的精髓更准确地传承下去。其次要为武术的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近年来散打文化作为武术文化的子文化,其被公众的认可度及关注度正随着武林风的热播而高涨,倘若多增加些诸如此类的平台,那武术文化在市场的冲击下必须进行改革,以便能被更广泛的群众接受。

2.3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纲领创新武术文化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让每个公民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待人友善。首先要明确榜样的带头作用是无穷的,积极树立武术英雄形象。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队还是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3〕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英勇献身的民族责任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见榜样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素质养成。其次要与时俱进,在创新武术文化中要不断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比如有学者专门做过调查,为什么城市里学习跆拳道的人要比学武术的多?而结果表明,竟然有30%的人仅仅是因为跆拳道的服装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选择学习跆拳道。由此可见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入侵中国,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能够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而我国在这点上就显得滞后很多。

2.4 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

中国梦最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梦,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之上的每一位人民的梦。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中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文化的繁荣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与繁荣之上。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其本质就是让每一个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学习武术的机会,共同享有感受武术文化的机会,共同享有与武术文化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这就要求各类传播媒介,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武术文化得以普及。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武术文化的创新会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血液,指引新的航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献上一分力量。

3 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的灵魂,是在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宣扬及普及是我国当前文化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5〕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本身更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国特色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各国文化相互争鸣的时代之下,对武术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改革之路亦是势在必行。武术文化的创新唯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坚持有原则、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才是创新武术文化的根本之路,才能让武术文化在国际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梁龙?郾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郾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4?郾

〔2〕马思远?郾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郾

〔3〕孙传晨?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德教育研究〔J〕?郾搏击.武术科学,2014(08):24-25?郾

〔4〕亓永顺?郾中国梦视域下武术文化强国优势与价值研究〔J〕?郾中国学校体育,2014(05):67-68?郾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9篇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同时,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社会关系等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离开了文化,人就不成其为人,文化也使得人获得了高于自然界一般动物的属性。文化具有传承性,它传承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每一代人甚至是每一个个体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也使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文化也具有教化性,每个个体在其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不管他意识到或者未意识到,自愿或者不自愿,都会受到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易经》中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文化地教化使他成为“人”。因而,文化与个体的生存紧密相关,文化是塑造个体的“基因密码”,离开了对文化的深刻认知,也就无法更好地理解个体。中国是马克思称之为“活化石”的国家,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直到今天仍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文明成果,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中国价值的文化源泉,也承载着中国梦的文化内涵。”[2]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更好地应对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在全球化的民族交往中找到民族的“根”,明晰中华民族的民族印记,寻找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民族自信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价值资源,进一步推陈出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时代生命力。“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先进与否、功能魅力之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所蕴含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是否高尚、是否进步,也就是是否与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向相一致,是否体现了进步阶级应有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风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汇聚者和引领者,要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价值自信则来自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继承,当然也包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使其不断获致新的时代价值,新的时代生命力,从而使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风彩,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重获生机,获得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强大生命力。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生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继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价值本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反映中国人民价值诉求的最大共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牵引和精神支撑。而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因而,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无不是处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大学生心扉,走入其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鸣。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二、传统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切入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支撑中国发展的优秀价值的高度凝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优秀价值资源的认识的深化,当然也包括对其他一些优秀价值的挖掘与吸收,体现了我们党引领中国发展的价值自觉,是中国崛起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中国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意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往往反映了人们对某一领域中一些本质性关系的认知,也反映了对这些关系的规律性揭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发展,反映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以寻求民族复兴的一些普遍价值规律,但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还必须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结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使命,对于实现这一任务和使命,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解析、论证,官方层面的宣传、引导,更要将它落实到实践中。理论再完美,论证逻辑再严谨,再天衣无缝,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磨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如所指出的,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只是停留于简单的宏大叙事层面,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细化,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具备与时俱进、与世携行、关照大众、融入生活的能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中,融入到大众的日常行为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社会大众处处时时受其影响,受其规制,最终就会达到所说的———“日用而不觉”的程度。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内在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心底,从思想的最原初的发端处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深蒂固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土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塑造他们精神与人格,陪伴他们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因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是大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家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定义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青年人自己的内心呼唤,才能使他们真正从中获益。传统文化因为起到信仰的导向作用,真正帮助青年人在思想领域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易被现实的不良思想所左右。”[6]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价值承继关系。因而,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发展,可以减少大学生对于严肃的政治理论教育的抵触心理和逃避心理,激发其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

三、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之间存在价值相承的紧密联系,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在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大学课堂教学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而言,认同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没有对它的深刻认知,就谈不上形成对它的认同。因为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只有认识了,才能理解它,才能内化于心。正如前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激发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文化守护的高地,也是文化传承的高地。大学应当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应当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因为这是新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价值的体认,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营造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校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校园土壤,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7]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因而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向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为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中国发展的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其优秀机制的高度凝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精神,应当在校园文化中予以积极倡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应当积极融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行住坐卧于弥漫着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无形中能促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进而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重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都能够促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地内化于其心外化于其行,就必须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德育在于行动,行动体现德育。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体细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9]而前文的分析已经指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及其实践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伦理型的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养成与道德培育的资源,在推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会,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体会和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沿着文化的理路,从文化中熏染价值、感受价值,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拉近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发认同。

总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型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文化路径。通过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价值资源,赋予其时代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核心价值文化范文第10篇

一、检察文化的定义分歧根本源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一般来说,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所共享,并作为公共信息规则传授给组织成员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一般认为组织文化存在着两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也有论者认为中间还有中层的制度文化。)在表面上,是可以看见的物质形象和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如组织的制服(穿着)、礼仪文化等。但是,文化中的这些表面因素,实际上反映的是存在于组织成员思想中的深层次价值观。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理念等决定着组织文化的外在形式,也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组织文化具有本质差别的根本原因。

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也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冲突。核心价值观则在整个组织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组织文化能否对组织运行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组织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组织文化的成败。

考察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检察机关对于检察文化的各种定义,无论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入手,还是结合其他理论对检察文化所做出的探讨,总离不开对于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追寻。如有的研究者参考研究企业文化的视角研究检察文化,认为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形式,其特点是将检察机关的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将以往以物为重点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检察机关的检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特定检察机关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价值观、执法理念、行为规范等,经本院领导者提倡,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个性。这种独特的检察文化一经形成,便成为该检察机关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从而在检察机关内部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团结、激励着检察机关全体成员自觉为实现本院的发展战略而努力。再如还有的研究者借鉴人类学、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将检察文化定义为检察官群体在法律监督活动中所持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它包括工作目的、工作原则、主要管理形式、传统和现实的特性等等,其核心内容是检察官群体的价值观,这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凡此种种定义,其理论基点最后无不落脚于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这一支点。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共同准则,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检察文化反映检察干警这一特殊群体共同的价值标准、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和群体趋向。它既是这一群体的精神及物质文化水平的高度概括,又体现着这一群体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和标准,而其核心价值观却决定着检察文化的内容是否合适与方向是否准确。

二、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心与体系

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而错误的价值观只会引人误入歧途。一种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部分,价值观对人们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理解生活、如何处理人我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共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术界普遍认为价值观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就个人的价值观来说,有的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它制约和引导着其它价值观。就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言,有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它引导着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受主导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其他价值观形成“保护带”。同样,检察文化的价值观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检察文化价值观的层次。

第一,区别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或几个价值观成为主导价值观,它们引导着社会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主导价值观应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和最深刻的解释力,成为社会群体在观念上普遍认可并在行动中实际践行的价值标准,为人们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提供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主导价值观还应该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基本要求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人心,发挥更强大的导向作用。当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阙失时,会出现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失范等现象,此时必须尽快确立主导价值观。非主导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取向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对这些价值观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另一类是与主导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应注意这些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消极影响。

在检察机关里,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是占据广大干警思想阵地主流的、积极的主导价值观,而积极履行人民所赋予的检察权,保证在全社会中实现司法正义和司法公平无疑应当是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种价值观来源于对检察机关行使国家赋予的检察权职能的活动中,是检察机关天然具有的不可分离的要素。也即是说,离开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神圣使命和职能,检察文化便无从谈起,便会失去重心而无法起到正确导向、群体融合、凝聚人心的文化功能,其文化的个性也会荡然无存,充其量泯然为一种行业文化。其他的诸如检察礼仪、检察语言、检察技术等文化要素皆可被认为是这一核心价值观下的旨归。

第二,要区别理想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理想价值观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最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理想价值观在目前社会历史阶段还不能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践行的价值观。如果无视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把理想价值观作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宣传,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在提倡理想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宣传人们应该践行而且能够认同的一般价值观。如爱国主义、公民观念、社会公德等。一般价值观不能违背理想价值观,一般价值观也应该发挥提升人们思想境界作用。

因此,在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地带”,还应该形成各种层次的具体价值观。

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检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检察机关之前,大都形成了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对立,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很重要,影响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好的成员对组织文化形成的作用就比较大。如果他们接受了组织的价值观,就可能带动一批其他成员,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文化价值观为全体组织成员所接受的过程。因此,在确立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时,应该认真分析研究人的因素。同样,在检察机关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从事不同具体工作的人员都应该确立与核心价值观本质保持一致的独具个性的价值观,提出与各自工作岗位相吻合的微观层次检察文化理念。如在正确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审查部门与侦察监督部门就应有迥然不同的特色理念。审查应该以正确地扮演“国家公诉人”的角色为目标,强调的是与国家对立的一方的较量,在维护国家与公民合法权益上责无旁贷。而侦察监督则位于审查的前一阶段,应以冷静、清晰的判断,决定捕与不捕,其对公安侦察部门报送案件的严格把关则决定着诉讼程序的开启与否。两种不同职能的部门,在形成检察文化理念的各自定位上,显然有明显的区别。在检察文化的实际开展中,就必然要面对这些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我们认为,在树立以“司法正义和司法公正”为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和关注这些“”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以规模的价值观效应来保证、促进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要区别公共领域的价值观和私人领域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所涉及的领域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涉及的是社会公共领域,如政治观念、公德观念等;有些价值观涉及的仅仅是私人生活领域,如审美观、职业观等。前一种可以称为公共价值观,后一种可以称为私人价值观。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角度进行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应该主要针对公共价值观领域。

公共价值观应该统一,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有序;而私人价值观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检察机关弘扬先进的检察文化,在检察干警的价值观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以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宪法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为总体要求,使全体干警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正廉明恪尽职守的执法观和献身检察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坚持以公正执法为核心,开展敬业、勤业、精业的三业教育,使全院干警明确自己身上的责、权、利,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遵守职业规范的意识,使职业道德的培养由自发上升为全体干警自觉的行动。

与此同时,在尊重私人生活领域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广大干警私人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时代的多元化,个性价值的日益突出,多种文化因素的纷纷导入,决定着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遭遇着更多的私人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八小时之外”的丰富生活,就很可能是对检察机关内部培养的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挑战。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侵袭,往往就是从私人价值观领域开始的。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也是无法监测的。在公共领域内的活动并不能完整地体现私人价值观的丰富与隐秘。由此可见,如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才是在私人价值观领域治标的根本途径。

三、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发展

塑造与发展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拓展、深化、丰富检察文化的题中必有之义。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形成并非主观有意决定,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既体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特征,又能为检察机关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在塑造与发展检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几个主要问题:

其一,注重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发展和维护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干警灌输检察文化的价值观念。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的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已者用”的效用。

其二,加强检察文化的培训。要持续对干警进行培训,让干警逐渐接受检察文化。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在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后,就要督促干警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干警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干警知道什么是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有什么作用,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检察文化对干警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机关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局域网、闭路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检察文化的价值观,使干警时刻都处于充满检察文化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来达到渐入干警心中。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育范文 下一篇:档案存档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