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范文

时间:2023-12-03 04:12:02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1

“20年以后我们可以让中国的癌症病人不痛苦。”多年前,著名的肿瘤外科医生李同度教授对当时还是学生的姚阳说。

“可是20年后,中国的癌症病人确实还在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姚阳对《望东方周刊》说。 “疼痛的病人往往很绝望”

“你知道为什么一些癌症患者会去跳楼吗?是因为太疼了。疼痛的病人往往很绝望,疼痛会使患者抑郁、恐惧、易怒,不配合治疗。” 姚阳说。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到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让肿瘤病人不痛”的奋斗目标。但遗憾的是,在晚期癌痛治疗领域,癌症病人目前依然未能远离疼痛。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长征医院曾对上海七个区约8000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项调查发现,对患者来说,疼痛的杀伤力最大。许多患者反映,疼痛就像恶化信号,吞噬着生的希望,内心的焦虑和抑郁如影随形。

“癌痛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癌症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姚阳说。

1986年,姚阳正式成为一名肿瘤科医生,从医30年的经历也让他看到了中国医生对于癌痛认识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没有中长性的止痛药物,癌症病人有的会打杜冷丁。一针杜冷丁,只能缓解两个小时的疼痛。”姚阳说。杜冷丁副作用很大又不能长时间缓解疼痛,当时控制极其严格,“每个医生手上只有一点点”。

杜冷丁的使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导致烦躁、焦虑及癫痫发作,而杜冷丁的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8。

那时候的癌症病人个个痛,天天痛。

“那个阶段,医生主要关注癌症病人的手术、放化疗,关注肿瘤疾病的治疗,而对癌症给患者带来的症状不太关心。贫血、乏力、疼痛、恶心,癌症患者都这样,也没什么药物。”姚阳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做了一辈子外科医生,已经七十多岁的李同度教授开始在全国奔走,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6年就已经了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介绍到了国内。

1993年5月14日,当时的中国卫生部《癌症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指导原则》,包括以下五个基本原则:首选无创(口服、透皮等)给药,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对于癌痛,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是逐渐认识和了解的。”姚阳说。控释、缓释型的吗啡制剂进入国内后,给癌痛患者带来些许帮助。 担心“成瘾”

1999年和200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开展了上海癌症疼痛现状调查和上海医师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调查。

199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6.2%的医师认为病人怕成瘾未按时用药,而患者怕担心成瘾而尽量不使用止痛药者为52.2%,两者之间的明显差距是――医师更怕“成瘾”。调查中还发现,1999年仍有13.5%的患者使用杜冷丁来缓解疼痛。

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42.4%的患者认为服用止痛药会成瘾,25.5%的患者认为不会成瘾,32.1%患者答“不知道”。与199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认为不会成瘾的患者比率上升了12.3个百分点。肿瘤科和非肿瘤科医师对重度癌痛治疗曾经使用过杜冷丁的比率,比1999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在2010年,对癌症疼痛规范治疗率进行评估结果总体规范率为82.4%。不规范和无法评价的病史比例下降明显。

在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方面,我国的不懈努力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社会认识不足、医疗水平有限,癌痛治疗的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依旧很不平衡。姚阳说,尽管止痛效果有限,且存在多种副作用,但“我接触到一个在上海偏远社区的病人,至今还在用杜冷丁来止痛。” 吗啡止痛的利与弊

“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癌症带给病人的疼痛,更要关注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当医生没办法去除疼痛病灶的时候,止痛药就成为了癌症病人剩下的短暂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去除疼痛的手段。”姚阳说。

中国人提到吗啡,大多想到的是鸦片和上瘾。“患者家属确实有误区,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知道,吗啡给癌痛病人所带来的获益大于它的副作用,这不应该成为接受癌痛治疗的障碍。”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张俊对《望东方周刊》说,“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癌症患者因长期使用吗啡止痛而成瘾者,极为罕见。”

尽管我国的药典中已补充了癌症患者使用吗啡不受极量限制的条款,但在实际执行中,吗啡的管控相当严格,需要医生“开单”,并经过层层程序才能够使用。

在上海徐汇区的康健社区服务中心,吗啡类止痛药物手续要简单些,来到这里的病人已经进入癌症晚期。对该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科负责人唐跃中来说,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是他和其他医护人员最主要的工作。“用药前我们会跟家属沟通,告诉家属副作用是什么,我们会怎样处理。现在一半多的家属能够接受。”唐跃中对《望东方周刊》说。

“家属觉得病人不用吗啡止痛的时候是清醒的。”唐跃中说,“还有的家属会担心吗啡上瘾,我就跟他们沟通说,病人并没有多少时间,起码病人不再痛苦。”

“便秘、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等,都属于吗啡的副作用。”张俊解释。 谁消耗了全球93%的吗啡药品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允许将吗啡作为一种必要的止痛药物,但在全世界范围内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使用仍存在巨大的不均衡。高收入国家消耗了全球93%的吗啡,而65%的癌症死亡患者是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

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四国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占全球的68%, 而所有中低收入国家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加起来只占全球的7%。国际抗癌联盟通过其全球癌痛防控项目正在和联合国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来加强对国际药品管理,降低不平衡性和防止药物滥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长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每年的吗啡用量约为253千克,人均消耗量为0.203毫克,在123个向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报送吗啡医疗消耗量的国家中,中国排名第107位。 社区医院被寄予厚望

疼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癌痛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癌痛的治疗又是个性化治疗。“比如脑转移的癌痛,最重要的是脱水,用吗啡药品就不行。除此以外,癌症患者一般都是年纪大的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也给疼痛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姚阳说。

“不同的癌症病人在疼痛的过程中,带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最高的境界是去除疼痛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使用止痛药。所以止痛药使用的指标只是国家关注癌症疼痛治疗的一个侧面,不能代表全部。”姚阳说。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给药,可以使90%以上癌性疼痛得到缓解,能明显改善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大多数癌症晚期病人并不住在医院,而是在社区。以上海瑞金医院肿瘤科为例,只有10%的癌症晚期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所以,社区医院和社区医生在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照护和治疗上被寄予厚望。

“三甲医院的肿瘤专家培训社区医生,给社区医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对于癌症患者太重要了。”姚阳说。

从2014年开始,姚阳开始与社区医院合作,“我在肿瘤科‘打打杀杀’三十年,但是我能帮助的癌症病人十分有限,这不是建几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示范基地能够解决的,我希望能够让基层卫生系统也能实现癌痛规范化诊治,社区医院医生完全做得到。” 为什么还在痛

“祝愿爸爸平静安宁走完人生的最后一路。”在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棵祈愿树上,挂着这样一张祈愿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坦然地面对亲人的离世。

胃癌晚期去世前,林老太也受了癌痛带来的折磨。“她告诉我们,她真的受不了了,想快点‘走’。”林老太的外孙女王晓梅(化名)告诉本刊记者。

“医生告诉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吗啡止痛,但会有一系列副作用。医生让家属自己作选择。”王晓梅说。林老太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最后选择使用吗啡药品,接受癌痛治疗。“那时候离我外婆去世大约还有一个月左右。”

吗啡药品确实给林老太带来了一些困扰。“她开始说胡话,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王晓梅说。家人都很担心,“那个时候,我们也很犹豫,因为不知道选择使用吗啡药品是否真的是对她好。”

王晓梅说,当时恨不得问医生如果是他们的家属他们会怎么作决定。“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只会给家属提供选择方案,让我们自己作决定。”

家族里最大的一次争执,发生在林老太去世前的一周。“阿姨想要把外婆接回家,不再接受疼痛治疗。”那时林阿婆出现了严重的呕吐等症状,“妈妈和舅舅一直坚持让外婆接受癌痛治疗,直至去世。”王晓梅回忆,外婆“走”的时候,完全吐干净了,应该并不痛苦。

到目前为止,患有晚期肺癌的王先生并没有接受癌痛三阶梯治疗。“爸爸还有身后事要交代,我哥哥在外地还没有赶过来,希望爸爸能够保持清醒,如果用了吗啡药品的话,据说会一直昏睡。”王先生的女儿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再等等,之后可能会选择用吗啡药品。”

“我们对于癌痛治疗的宣传和教育还不够,患者和患者家属还不了解癌痛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副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郑莹对《望东方周刊》说。

据本刊记者了解,虽然我国的药典中已补充了癌症患者使用吗啡不受极量限制的条款,并且癌痛类药物已经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可绝大多数的癌症晚期患者依然在忍受癌痛的折磨。 2011年7月30日,江西南昌,宁养院送来的免费止痛药帮助吴英减轻了癌症带来的痛苦

“我们对于临终关怀、生死哲学的思考还比较少,到底谁能对生命作决定。”郑莹说。由于癌症晚期患者大多已经无法自己作决定,无法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作决定的大都是家属,而家属很多时候较难设身处地地体会到癌痛带来的折磨,往往不会选择癌痛治疗。

“癌痛治疗并不是一个科研难题,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但专业人员应该更重视一些。”郑莹说,“癌症防控、治疗的专业人员应该多做些这个角度的研究,因为这对癌症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舒缓治疗

2012年6月,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舒缓疗护病房。刚刚开放的时候,入住的病人以及家属并没搞清楚舒缓疗护病房与肿瘤科室的区别。“曾经有患者家属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化疗。”唐跃中回忆。

“我们并不是肿瘤科医生,提供的并不是癌症的治疗。”唐跃中解释说,“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减缓癌痛,让病人最后一段路不要那么痛苦。”

舒缓疗护的概念在我国较难被接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放弃对临终病人的抢救而只是选择止痛,是“不孝”的做法。不少人也没有考虑对癌症晚期病人难以回天的多次抢救,可能带来更多的过度医疗伤害,也是一种疼痛。

“有的病人家属,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就跟家属沟通起来没有障碍。”舒缓病房的护士长告诉本刊记者,“现在的家属对于吗啡类止痛药也越来越接受了。”

这里的舒缓疗护病房共有17张床位。“因为刚刚‘走了’一位病人,所以现在住了16位病人。”唐跃中说。

2014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要求进一步将舒缓疗护床位增加1000张,其中400张居家舒缓疗护床位。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年因癌症死亡约3万人。每个癌症晚期病人最后3个月都需要照护,舒缓床位显得还不够。这意味着,更多的癌症晚期患者可能很难得到有效以及规范的癌痛治疗。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2

【关键词】 降温贴;舌下腺囊肿;伤口疼痛

口腔颌面部血管及淋巴管丰富,筋膜间隙较多,组织疏松,术后常出现术区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舌下腺囊肿手术是口腔颌面部外科的常规手术,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们选择152例舌下腺囊肿术后患者,术后2天内创口局部分别给予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与降温贴治疗,以缓解伤口疼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们选择152例舌下腺囊肿手术,根据手术日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1例为单号接受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对照组71例为双号接受手术患者,其中男38例,女3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实验组在术后2天内使用含亲水性高分子凝胶的降温贴贴覆在术侧颌下,每天1~3次,每贴持续使用不超过8h。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受敷区局部皮肤颜色,如有青紫、麻木等不适及时终止治疗。对照组在术后2天内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放置术侧颌下进行冷敷,每次20~30min,间歇1h,在治疗过程中也密切观察受敷区局部皮肤颜色,如有青紫、麻木、冻伤等不适及时终止治疗。

1.3 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对疼痛的自我评价。疼痛评价:采用长海医院疼痛尺评价法,无痛及轻微疼痛(0~3分);中度疼痛(4~5分);重度疼痛(6~7分);剧烈疼痛及无法忍受(8~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舌下腺囊肿术后伤口愈合特点 伤口愈合是随着时间通过多个时期完成的,最初的48~72h为 炎症期,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渗出增多,炎症反应达到高峰。接着伤口愈合进入增值期,上皮重建,纤维增生,胶原形成,伤口收缩和血管生成[1]。 因此,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伤口自然愈合前期会出现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炎性反应症状。舌下腺囊肿术后的伤口位于舌下,其特点是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密集,血运丰富[2],伤口愈合时炎性反应的症状更加明显。部分患者自觉疼痛放射至下颌后牙、颞颌关节区、外耳道有的甚至波及颞部。肿胀及疼痛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疼痛剧烈,要求肌注哌替啶来缓解疼痛。

3.2 降温贴的作用机制 降温贴主要含有富含水分的水凝胶和清凉剂,将其贴于患者术后疼痛处,利用水气化时带走热量的机理,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止痛,具有清凉舒适,降温、止痛快速,使用便捷的特点。

3.3 冰袋的作用机制 是将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冰块)作用于患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3]。冷刺激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终板兴奋性降低,疼痛阈值提高,因而,可起到减轻或解除疼痛的作用。

3.4 毛巾包裹冰袋的缺点 (1)冰袋坚硬,可塑性差;(2)冰袋融化后容易弄湿衣服和被褥;(3)冰袋始终需手扶,操作不简便;(4)冰袋难以控制温度,容易冻伤皮肤。

参考文献

1 Papel I,曹谊林译.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18.

2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4-146.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3

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有针刺(体针、头针、腕踝针、腹针、皮三针、眼针等)、艾灸、拔罐(留罐、闪罐、走罐、药罐等)、刮痧、耳针、推拿按摩、刺络放血等,这些疗法都是建立在经络腧穴理论基础之上。中医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共同病理机制都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衡导致的,通过针刺、艾灸等疗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就会对经络、脏腑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针刺、艾灸、刮痧等中医疗法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这一点在古典医籍和现代研究早已得到很好的证实。

下面就针灸科的一些常见病举例说明:中风后遗症:这个时期的治疗主要是在社区进行。针刺方法是先针刺头针,然后做肢体的按摩和功能锻炼,再做体针和艾灸,最后是拔罐,这些疗法的综合利用,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疗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而三甲医院,由于分科太细,患者要做综合治疗往往要到不同的科室,增大了患者的就医难度。

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而且其发病日趋年轻化,一旦确诊,在调护不好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终身服药,由于药物的耐受性导致药量越来越大,种类越用越多,不仅加重患者和国家的医药开支,而且给患者产生很多不良反应。中医疗法对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常用的方法有耳穴贴豆、耳尖放血、体针、刮痧、拔罐等,合理地使用这些技术不仅能够稳定血压,减少患者的药量,而且在高血压急救时能安全平稳降压,即刻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睡眠障碍:这个病的治疗可以采用针刺、背俞穴走罐、耳穴贴豆等方法,疗效确切,安全、便捷、价廉,无毒副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的体质状态,从而改善睡眠质量,避免了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不良反应。

痛经:原发性痛经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主要由于血浆中前列腺素增加,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并造成缺血而引起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线药,但由于胃肠道反应、皮疹、头痛等及较少见的消化道出血和肾毒性等副作用,而不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中医疗法主要有针刺、艾灸、耳穴贴豆、拔罐等,疗效好,深受患者认可。尤其是艾灸疗法全、有效、便捷、无痛,现代研究证明艾灸时产生的近红外辐射穿透力较强,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作用于腧穴,不仅影响腧穴表层,还可深入体内,影响经气、脏腑乃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不仅在慢性病的防治上能有较好的疗效,在一些急性病的治疗上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时配合肺俞、风门、大椎、天突的刮痧或拔罐,能显著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急性扁桃体炎在少商穴点刺放血、急性腰扭伤在委中穴点刺放血、刮痧治疗颈肩部疼痛等几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4

关键词:针灸拔罐;TDP照射;髋关节滑囊炎;疗效观察

急慢性髋关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农村地区十分常见,由于起病突然,表现为臀胯部剧烈疼痛,下肢活动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迁延不愈,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笔者自2010年6月起运用针灸、拔罐、联合TDP照射治疗急慢性髋关节滑囊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本中心针灸科治疗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107例。年龄20~40岁12例,占6.2%,40~60岁73例,占37.6%,60~85岁109例,占56.2%;病程:1w以内38例,占19.6%,1~2w53例,占27.3%,2w以上103例,53.1%。

1.2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1]。

1.3纳入标准 ①有轻度扭伤或慢性劳损史,表现为臀胯部剧烈疼痛,向臀后或大腿后外侧放散,患处及下肢活动困难;② 髋周压痛明显,站立位弯腰、屈髋受限,坐位时好转,4字试验阳性,髋过伸征阳性;③全部病例均排除骨折、结核、肿瘤及化脓性炎症等疾病;④能够坚持治疗并配合临床观察的患者。

1.4疗效评定标准[2] ①痊愈: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活动自如;②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活动稍受限;③有效:患者疼痛症状减轻,但活动和工作时仍有不适感,难以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④无效:患者疼痛依旧,与初诊时相比无任何进展。

2 方法

2.1患者侧卧,患侧向上,下肢自然屈曲,双侧患者取俯卧位,先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凹陷处定居髎穴,用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直径0.30mm×75mm长针,垂直进针得气后适度刺激,然后在居髎前、后、上、下2寸处各取1穴,再加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内2/3与外1/3交界处)共6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刺激,以酸胀为度,针环跳穴时以下肢触电样感觉为度。髂耻滑囊炎者酌加天应穴。所有病例加用TDP照射15min,其间运针1~2次,以患部皮肤耐受为限,起针后再拔罐10min,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疗程。

2.2结果 治愈106例,占54.6%、好转53例,占27.3%、有效32例,占16.5%、无效3例,占1.6%。总有效率达98.4﹪。

2.3典型病例 患者韩某某,女,46岁,2011年4月9日就诊。主诉右臀胯痛3d,渐加重,行走不便,蹲下及起立受限,否认有外伤史。体检:右髋周压痛明显,以臀大肌髂翼起点与股骨大转子之间明显,4字试验阳性,髋过伸征(+);舌像淡,脉沉紧。诊断:髋关节滑囊炎,中医分型:风寒入络型,予髂翼外六针法,治疗2次症状大减,1个疗程后下床行走,症状全部消失,生活自如。

3 讨论

髋关节是全身最深的杵臼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其主要功能是负重和保证关节多方向、大范围的运动。在运动中一旦股骨大转子突出部位遭受重力碰撞或与髂胫束磨擦刺激,可使皮下转子滑囊、臀大肌转子滑囊、臀大肌坐骨滑囊、髂耻滑囊发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局限性肿胀,肢体功能障碍,临床常用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局部疼痛,并防治肌萎缩等问题[3]。

祖国医学将髋关节滑囊炎列入"胯痛"范畴,与痹证中的"骨痹"、"筋痹"相似。中医学认为本病乃肝肾亏虚、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肝主筋,肾主骨,如果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则不能荣筋养骨,可致髋膝酸痛乏力,更兼风寒湿邪挟时而侵,以致经脉受阻,关节机枢不利而发生本病。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采用髂翼外六针法进行平补平泻法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居髎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蹻脉交会穴,主治腰腿痹痛、瘫痪、足痿、疝气、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炎症等;另取四穴(髂耻滑囊炎可在髂耻局部酌加天应穴)加强导气利筋通调胆经气血之功效,兼有疏利关节而消炎止痛作用;环跳穴属足少阳经,为足少阳、足太阳之会,主治腰腿痹痛、胫膝疼痛、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结合TDP照射,可起到局部消炎、止痛,疏通微循环的作用,对消除机体深部淤血,促进局部功能恢复具有协同作用。拔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之效,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起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拔罐联合TDP照射治疗髋关节滑囊炎安全、有效、经济,是一项适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的适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治平.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596.

[2]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704.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5

蒲昭和

年近60的陈大爷生来一副好牙齿,胃口也好,吃啥东西都津津有味。他逢人就说:“这是常年吃五谷杂粮磨出来的。”不料有一天,他因受寒得了感冒,右侧大牙突然疼痛不已。经当地卫生院医生检查,牙齿既无龋洞,又无松动,牙龈也不发炎红肿。于是,只开了点止痛药就回家了。

奇怪的是,从这以后,他的牙痛就再也未停止过。三五天就疼痛一次,有时刚睡下牙痛又犯了,尤其一遇冷、热、酸、甜,更是疼痛难忍。服止痛片也没有多大效果了。他又找到医生,要求把这“坏牙”拔了,以求根除。医生再仔细检查后,仍没有找到有病的牙齿。医生怀疑是三叉神经痛。于是,又是针灸配合服药治疗,又是打封闭止痛针,但效果都不理想。又求助各种偏方草药,也终未见效。后来,家人陪他到县医院诊治。

经县医院口腔科医师详细检查发现,老人除了牙齿消耗性磨损外,牙齿没有洞,牙龈也好,没有明显的炎症。结合病情,医生决定拍X线牙片。拍片结果证实:右上第六磨牙,髓腔内有个比米粒稍大的髓石,压迫了神经。医生给他做了牙齿髓腔内取出髓石的手术。又经一周的牙体治疗,陈大爷牙痛算是彻底治好了。

点评:有资料报道,40岁以上的人,常会因个别牙齿内牙髓血液减少,营养不良,出现组织钙化,最终形成髓石。不过,有髓石不一定会出现牙痛,只有局限型髓石,压迫了髓腔中的神经才会发生反射性疼痛。髓石引起的疼痛,与人体其他结石,如胆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引起的疼痛性质一样,痛而难忍。但只要查出石头位置,经手术取出,症状可立即消失。

酷似冠心病的颈心综合症

尹 兵

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正在电脑室查阅资料。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忙去开门。进来的是社区清洁工洪大爷。一进门他就直截了当地谈起病情来了。他说:“两年前因头晕、心悸、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等,曾在医院检查治疗,当时诊断为‘颈椎病’,经治疗好转。可是,近几个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和心前区疼痛,尤其在活动后,或弯腰、低头时症状加重,甚至晕厥摔倒,曾去几家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近几天依然发作心前区疼痛。您说该如何治疗呢?”

听了洪大爷一番病情介绍后,我让他拍一张颈椎X线片。X线片显示“颈椎明显骨质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生理弯曲度消失”。结合洪大爷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与颈椎X线片,不难理解本次发病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心脏病症状,而非冠心病所致。当即收住我院进行牵引、理疗等综合治疗。一个月后颈椎病好转,随之冠心病症状得以消失。

“颈心综合征”是由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病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的一组症候群。常见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心悸和心前区疼痛等,心电图检查有期前收缩、心动过缓、传导阻滞、ST段T波变化等。但查血脂、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常无心脏特异性改变。唯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或颈椎CT片,可见颈椎病理性改变。

颈心综合征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和生理弯曲度消失等多类病理性改变压迫颈神经根或交感神经链受到刺激,而引发的一组错综复杂酷似冠心病的症状。因心脏受交感神经支配,当颈椎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影响了神经节及其神经纤维组织等,而致冠状动脉供血障碍,或传导系统紊乱,从而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组心脏症候群,医学上称之“颈心综合征”。其实不是什么心脏病。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6

痛客,是提出痛点的人。他们从需求端出发,发掘那些尚未被满足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形成具有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痛点。痛点在汇聚之后,最终将指引,并服务于高质量的创新,“先有需求,再有产品”,痛点让创新目的方向更明确。

而这些创新,可能是原创研发,可能是技术革新,可能是商业模式创举,也可能是政府管理的变革。总之,中国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需求”,都可能通过痛点的表现和汇聚,从而尽可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痛客时代”正在到来。第一批痛客,来自贵阳的“痛客梦工厂”,以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暨社会共治・企业信用痛点主题大赛为开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痛客梦工厂”将成为中国“双创”活动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

从更纵深的层面来看,痛客群体的崛起,其意义不光在于指导创业或者寻找经济的“新动能”,更在于它本身就是改革的一部分。

痛客是智力要素的集聚

从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广州南站始发,G字头的高速列车只需要4个半小时即可抵达贵阳北站,时间仅为原来的1/5。

同样,从北京西始发,G字头列车抵达贵阳这座“避暑之都”,也只需要原来耗时的1/3。

这种地理空间的快速“大挪移”,暗示着中国智力要素集聚一个新的可能、新的趋势。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正让这种可能、趋势变为现实。

在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痛客梦工厂办公室,来自全国各地年轻的策划人员、工程师正在通宵夜战,紧锣密鼓地推进痛客大赛的展开。5月下旬,痛客大赛的总决赛将在2016数博会期间举行。紧随其后,常态化运行的“痛客”平台,也将上线运行。

中国痛客大赛由贵阳市政府、贵州省工商局主办,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贵州痛客梦工厂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作为承办方之一,陈东是贵州痛客梦工厂的CEO,负责整个大赛的具体操盘。陈东对《南风窗》记者介绍说,贵阳在大数据领域早已“先行先试”,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在这里举办中国痛客大赛,点燃各方创业热情,正当其时。

据统计,比赛总共从全国收到了2700个痛点。严格地说,痛客大赛并非一场“商业计划类”的竞赛,它更像是一场涵盖社会创新和商业创新两个领域的思想交流大会。参赛痛点的涵盖领域非常广,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这样的技术问题,到医疗APP缓解群众就医难这样的商业模式变革问题,再到粮食储备、药品监管等政府管理问题都有涉及。

陈东特别提到,在政府管理领域,公务员参赛的热情超乎想象,一些痛点非常特别,而且非常有现实意义。

事实上,痛客的诞生很大程度得益于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本人对日常生活中一个痛点的发掘。陈刚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时曾透露,他自己经常网购,在网购消费之后,要考虑包装盒怎么丢的问题。网购火爆,意味着全国每天消费的包装盒将是“天量级”,这些盒子多数都往垃圾桶一丢,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怎么利用,这是网购者个人的痛点,也是社会的痛点。

“我们有没有可能,有一家企业,有一些聪明的人,像发明集装箱一样,可以发明重复使用的小邮盒,这样来解决社会的需求?我相信这一定有人有办法。”陈刚提出了自己的痛点,他也希望有创客来按手痛点。

提出痛点的人就是痛客。陈刚用通俗的话讲清楚痛客和痛点到底是什么?“比如交通堵打车难是痛点,打车软件便应运而生;餐馆多难甄别是痛点,点评网站便应时而现。提出痛客概念,就是要让痛点更有效地与创新创业结合,本身也是政府引导两创的创新做法。”

“痛客是有想法的人,创客是有办法的人。”痛客梦工厂CEO陈东对《南风窗》记者引用了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关于痛客、创客两者关系的这句简明易懂的解读。而《南风窗》记者也了解到,在“痛客大赛”举行的同时,相应的痛点也会有“创客”来领取,最终实现推出“想法”,更能拿出“办法”。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有创客,为什么还要有痛客?这是个好问题。

当下的中国,创业无疑正在成为一种时髦,但年轻人的“大胆”和他们的阅历却难以匹配,年轻创客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其创业活动多数会以个人财务、晋升机会的巨大损失而告终。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在于年轻的创客并没有捕捉到真实的“需求”,找到产品的潜在市场。

“痛客平台”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在具体操作中,“痛客计划”将帮助创业者发掘潜在的需求――提出痛点,再由一个先进的云平台将痛点收集入库。创客可以从库中获取痛点,可能要支付一定的对价。最终,平台将形成一个从痛点发掘到交易,再到被创客接手,并吸引投资,用来创业的“一站式”创业孵化器――“痛客梦工厂”。在这里,痛客、创客和资本将形成一个“闭环”,源源不断的痛点,将成为创业者进行高质量创新的起点。正如国内大数据研究的领导人物之一周涛教授所说:痛客平台是“双创”乃至整个中国创新事业的生态链的重要补充。

痛客是大国经济的需要

痛客对应的一面是创客,创客将痛点付诸于解决,更能彰显痛点的实际价值。在入围这次大赛“30强”的痛点之中,部分痛点已被认领,并投入创业之中。

年轻的创业者蒋林毅刚从美国回国,目前是贵州大松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他认领了参赛痛点之一的“流动务工人员欠薪问题的实时监控和保障”问题。这一痛点认为,在农民工欠薪事件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特别是工作量记录非常不准确,这增加了解决欠薪事件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蒋林毅和他的创业团队推出了一个“完美方案”,通过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建立一个数据系统,既记录农民工的工作量,也建立了一套对欠薪事件“自动预警”的系统。

具体做法简化如下:第一步,在工地安装虹膜识别设备,农民工每次上班都需“刷虹膜”,其作用类似于“上班打卡”,从而记录农民工的工作量。第二步,基于农民工工作量的数据将形成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每一位农民工有自己的账户,可以在移动端登陆平台,查询自己的工作量。

这一平台除了记录工作量之外,还可以对欠薪事件进行预警。提出这一痛点的痛客陈听是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政法与社会工作局行政执法处的负责人,他对《南风窗》记者介绍,当农民工―旦被欠薪时,可以对虹膜识别设备“拒绝识别”,即“不打卡”,那么这一信号会立刻通知到执法部门,执法部门会根据欠薪情况,决定是否立刻采取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

此外,为应对欠薪问题,施工单位一般都需要缴纳一定的工程保障金,这一保障金的用途之一是在施工单位“跑路”时作为工资发放。但现实中,保障金时常缴纳不足,保障欠佳。通过这一系统,执法部门可以有效掌握施工单位下面农民工的总体工作量,确认施工单位缴纳足额的保障金。

“虹膜识别不光误差小,而且速度快,一次识别只要0.6秒,如果是按指纹,可能要按很多次,效率太低。”蒋林毅对《南风窗》记者介绍,目前这一系统已经进入了现场安装和调试的阶段,在一些工地,农民工的虹膜采集已经展开。

蒋林毅还透露,这一系统还将可能产生一些“附加价值”,比如成为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系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接受必要劳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也可以从账户获取招聘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平台招聘信息。

一般而言,农民工群体多数时候都会被创业者排除在“目标人群”之外,一是他们收入不高、不固定,二是他们舍不得花钱。但这些现实并不意味着,基于他们需求的创业没有机会。

痛客陈听和创客蒋林毅的行动,无疑是痛客和创客之间互相发生“反应”的正面典型。更重要的是,其做到了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的并重,这种“接地气的”创业才是中国真正所需。

实际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消费者数量最庞大的经济体,“需求”总是无处不在。“大国经济”,这是痛客成长的最好土壤。从世界上所有国家、经济体的创业、创新历史来看,唯有“大国经济”才能诞生真正伟大的痛客和创客平台。

谈及当今世界的创新,多数人言必称硅谷或以色列。其实,中国现阶段的创新者们更应该学习的可能是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19世纪的后半叶,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一过程,很大程度是痛客和创客联合推动的结果,其中最伟大的人物是爱迪生。

1868年,年轻的爱迪生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投票计数器”。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加快投票速度,提高政客工作效率,一定受欢迎。但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投票慢,这其实是政治需要。于是,爱迪生深感懊悔,从此决定再也不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显然,爱迪生缺乏痛客和痛点的指引。

随后,爱迪生开始变得更加“痛点导向”。尽管他被称为大发明家,但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发明工厂”就是一家聚集了痛客和创客的“梦工厂”而已,而“工厂”完全是以痛客为先的“需求导向”。电灯、电影和留声机,被称为爱迪生最知名的三大发明,但它们相关的原创性材料、技术都是别人发明,而爱迪生和他的团队只是不断“试错”,最终选择了能最大程度满足“需求”的方案而已。痛客本身就是一项改革

痛客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商业价值,它也是一次政府公共服务的变革,本身就是一项改革。

在当下的中国,创新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层面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个改革的问题。周涛教授就《南风窗》记者表示,中国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就是政府掌握的数据怎么向市场充分开放出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出一个“犀利”问题:创业是市场行为,为什么政府还要“操心”,搞“双创”?

总理给出了简洁而充满深意的回答。他说:“大众创业、万众刨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在“双创”过程中,政府要做的是“清障搭台”。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束缚人民群众活力的桎梏,其中许多来自政府,所以政府需要反躬自问,需要“革自己的命”,需要好好“操心”。

同样,中国痛客大赛也充满了政府自我改革的色彩。《南风窗》记者发现,在痛客大赛中,来自公务员系统的参赛者非常之多,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局副局长黄佑云就是其中一位。

黄佑云的痛点在于,如何才能确保财政资金对科研项目的支持能“好钢用在刀刃上”。黄佑云透露,目前,贵阳高新区总共有企业超过8000家,而且近三年每年的增速达到了2000家左右,其中以高新企业为主。

为了扶持初创的高新企业,高新区每年投入的专项扶持资金在5000万元左右,多的时候,会接近1亿元。这些资金如何分配,则是一个不小的痛点。

按照目前的模式,主要是企业上交申报材料、专家评审,然后由政府确定。但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专家理论深厚,但对企业内部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而政府也不了解市场和产品的前景,最后很可能是材料“写得好”的企业获得资助。

此外,政府扶持资金由于其“无偿性”,很容易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些“个人因素”也会掺杂在评审、审批的环节,从而影响公正。因此,一套更加完善、公平和透明化的项目评审机制需要尽快探索。

黄佑云认为,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在力推科技体制改革,这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契机。如果妥善解决这一痛点,这必然是政府部门一次不小的“自我改革”,将对我国科研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甚至直接正面作用于中国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

实际上,像黄佑云这样的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提出痛点的痛客不在少数。在入选的痛点“30强”中,食品质量、网络安全、企业信用等诸多“监管类痛点”吸引了不少眼球。在痛客看来,这些领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监管却时常力有不逮。

在社会治理的部分领域,权力部门有着自己的局限,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对此,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强调了一个“社会共治”的概念,他认为,痛客大赛中,很多政府管理领域痛点的提出,以及痛点解决方案的付诸实践,将在“社会共治”方面树立良好的典范。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7

【关键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治疗

肺炎为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及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此病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对6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分析并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2~85岁,平均73岁。

1.2 诊断

1.2.1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有下列不同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气促、食欲不振、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体征:肺部有音,包括湿音23例,干音37例。

1.2.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L,60例患者中正常的为12例,高于正常值的为33例,低于正常值的为15例。

痰菌培养结果:痰病原体培养,检出阳性46例,阳性率为76.7%,其中包括肺炎链球菌2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2例和流感嗜血杆菌7例,金葡菌5例,支原体感染1例。

1.2.3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表现为肺纹理粗乱,分布有斑点状、小片状、网状、大片状等不同的阴影。其中左侧病变为17例,右侧病变28例,双侧病变15例。另外,X线片表现有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5例。

1.3 治疗方法

①主要是抗菌治疗,应用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②对症治疗,给予氧疗,止咳化痰,平喘解痉,雾化吸入等。③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避免使用具有明显肾毒性、肝毒性的抗菌药。治疗时间为2~3周。

1.4 疗效标准判定

治愈: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胸片炎症完全吸收,血常规恢复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胸部炎症有所吸收,血常规恢复正常。

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胸部炎症未吸收或加重,血常规未恢复正常。

2 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者28例,有效者29例,无效死亡者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具体见下表。

表 治疗效果情况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每年250万人患肺炎,其中12.5万人死亡,而老年人便占70%[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急症之一[2,3]。

本病起病缓慢,多发于寒冷季节,由于受凉引起。多以感冒症状首发,高热、寒战、咳嗽、咳痰、头晕、头痛等,并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本病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引起死亡。

老年人易发此病,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肺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病变使得肺功能减退,细菌的黏附素与上皮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增高致炎症易于扩散,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有所减退。据报道,老年人中80%以上有营养不良状况[4],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老年人呼吸系统的抵御能力,易感染肺炎。另外,老年人由于外科手术、长期卧床以及基础疾病的进展、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也易引发肺部感染。

老年人由于年迈、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基础疾病及细菌耐药等多种因素致使肺炎吸收、消散缓慢。且老年人肝肾功能差,应用药物受限,加重了治疗困难。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首先控制感染,选用合理的抗生素,遵循早期、足量、联合、交替、长程的原则。其次应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第三,要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第四,对症治疗,吸氧、解痉、祛痰。另外,针对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的情况,给予免疫增强药物。

老年人常因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存在等掩盖肺炎的症状、体征,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所以,要掌握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基础疾病,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药物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老年肺炎136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05,33(337):32-34.

[2]蹇在金,廖纪南.老年人肺炎的病因与临床[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0):758.

[3]Baudouin SV.The pulmonary physician in critical care and critical car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Thorax,2002,57(3):267.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篇8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CT引导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被称之为“疼痛之王”。疼痛大多为单侧,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骤然发生的闪电式或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为主,自2006年以来,我科对于184例入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实施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通过精心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4例,其中男58例,女126例,年龄在32~82岁,平均64.5岁,病程3个月~20年不等,右侧痛104例,Ⅱ、Ⅲ支痛58例,Ⅲ支44例,Ⅰ、Ⅱ、Ⅲ支痛2例;左侧痛78例,Ⅱ、Ⅲ支痛46例,Ⅲ支29例,Ⅰ、Ⅱ、Ⅲ支痛3例;双侧痛2例。本组病例均曾行药物、针灸、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药物反应不能耐受。患者在发病后食欲、睡眠、日常生活均受到严重干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者不能进食和饮水,甚至不敢说话。

1.2治疗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治疗的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取仰卧位,颈后置一小枕,头轻度后仰15°,先选定三点连线,进针点为患侧口角旁开1~2.5cm,患侧瞳孔中央,患侧外耳孔前2.5~3.0cm,常规消毒,给予局部麻醉后,使用前端裸露0.5cm的9.8cm长绝缘电极针,经穿刺点头侧卵圆孔方向斜刺,边进针边调整进针方向,直至患者诉下唇有放电样感觉,提示针尖已进入卵圆孔达半月节[2],然后将电极针插入穿刺针,进行电生理检测,给予高频1.0~2.0MA电刺激,同时调整穿刺针走向及深浅,当出现患者面部相应分布区疼痛感,证实穿刺成功,继之给予温控射频热凝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55~80℃,每次持续60S,分2~3次毁损,直到相应面部痛觉消失或明显减轻为主,必要时可延长射频时间,温度不宜超过80℃,否则触觉纤维易受损[3]。

1.3疗效评定: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0-3分为优,3-6分为良,6-10分为差。

2结果

本组184例患者经CT引导行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均在55~80℃,射频时间为2~3min达到痛觉缺失,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为98%。本组病例治愈出院后,均经1年以上全程随访,未见复发。

并发症治疗后面部麻木为普遍的并发症,但患者能理解为治疗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减轻。咀嚼无力8例,经面部肌肉锻炼后逐渐恢复。角膜炎1例,对症治疗后治愈。

3讨论

半月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由感觉根扩展而成,形成半月,由此神经节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并分别经眶上孔、圆孔、卵圆孔出颅,三叉神经节位于卵圆孔的后内侧[4]。而卵圆孔的位置深在颅底,解剖差异较大,常常定位不准,反复穿刺常引起出血,损伤临近组织或引起其它严重的并发症。在CT引导下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并取得很好的止痛效果。治疗后患者食欲、睡眠、日常生活、与人交往及生活兴趣大大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CT引导半月神经节射频熱凝术是疼痛科的介入治疗,放射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疼痛科医生应向其虚心请教,密切合作。穿刺过程中要耐心细致,确认进入卵圆孔后不要急于射频,要确认在治疗范围后再行射频热凝术。在术中高温热凝会带来剧烈疼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可选择丙泊酚进行全麻减轻疼痛。对于一些身体情况差的老年患者,和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CT引导下射频熱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近年国内外推广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其方法具有精确定位,不用开颅,手术损伤小、危险小、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低、灵活、易掌握、易被患者接受、并发症少。三叉神经3支均含有传递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的纤维,射频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下,可只破坏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而达到治疗效果,为解除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痛苦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剑峰.三叉神经痛治疗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4,22(1):38-40

[2]李仲兼,郑宝森,王子干.神经阻滞学-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解[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98

[3]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99

上一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下一篇:销售管理基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