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21 15:37:48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③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2

摘要:本文旨在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必修3模块5阅读课为例,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实用性与高效性,介绍交互式一体机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及其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与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素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

“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张华,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构成(王蔷,2015)。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切教学设计和活动要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出发点,但更要关注具体的学习过程。要把抽象的学科素养名词细化为具体的可达到的小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下面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必修3模块5阅读课教学为例,与大家探讨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关注日常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素养)的。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与整合分析 课文题为“古代哲学家”,文本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孔子、孟子和墨子的生平、地位、信仰以及影响,涉及14个生词25句话。根据《课程标准》(2000)和教学大纲(2016)的要求,学生要对中外文化有所了解,并要能够对一些常见的话题的人或者事做出简单的评价。本模块“功能”部分涉及到用“the reason why... is that...”句式表达原因。教材中相关练习也可以整合到预习学案中。

2.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阶段,对直观的视觉冲击记忆会更加深刻。另外,学生在语文和历史课上对古代哲学家等有所涉猎,但是用英语语言输出对几位哲学家的介绍及评价还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了解关于三位古代哲学家孔子、孟子和墨子的基本信息,如生平故事、信仰、影响以及三位哲学家彼此间关系。能力:会从人物生平、信仰、影响、关系等方面思考和评判一位哲学家;能用英语介绍并评价三位哲学家(教学重点和难点)。情感:感受三位哲学家的伟大影响力,强化中国文化传播意识。

4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本堂课依托合作学习和任务探究的学习理念,借助交互式一体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导学案整合了教材中的“功能”部分,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主要教学活动的流程为:教师用图片新课导入(学生看图识别思想家)教师利用导学案与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学生分步探究人物关系、生活背景、信仰教义及社会影响)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操练(复述与评价哲学家)教学结束。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学步骤】学生观看并识别国内外古代伟大哲学思想家的图片。

【设计意图】热身。多媒体运用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重难点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李军,2016)。所以本课按照先总后分的原则依次探究人物关系、各自生活背景、教x信仰和社会影响力。

【教学步骤】探究点一:哲学家们的人物关系

(1)速读三个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Who is the oldest/the youngest? Wh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Who was a student of Confucius’s ideas? Whose ideas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Confucius

(2)借助触控一体机拖动三位思想家图片,画出人物关系网络图,并复述三人关系。

【设计意图】回答问题辅助理清人物关系网,关系网辅助复述人物关系。

【教学步骤】探究点二:哲学家们的生活背景

(1)查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What’s the living background of ancient China? Who grew up with a single parent? Whose family was very poor? Whose clothes and behaviour contributed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person

(2)补充关于这三位哲学家的生活故事。

【设计意图】理科生历史知识薄弱。教师适时提供春秋战国时的地图,补充背景知识,促进捕捉人物生活背景,铺垫理解下文的思想教义。补充“孟母三迁”等故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帮助理解孟子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教学步骤】探究点三:哲学家们的信仰教义

(1)从文章中挑出三位哲学家的信仰教义,并予以解释。

(2)评价其中一个信仰教义理念,并阐明原因。参考句式“The reason why… is that…”。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整合模块功能句式,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语法结构支撑。

【教学步骤】探究点四:哲学家们的社会影响

(1)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Why has Confucius been the greatest? Who traveled to different states to spread Confucius’s ideas? Who gave up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 government? Why? Did he stop serving rulers? Who spent years preparing a book before he died? What’s the book? Who created Mohism

(2)讨论提出其他的事实或者案例反映三位哲学家在古今中国的社会影响力。

【说明】图组一(略)是孔子古代讲学图、世界孔子学院分布图、孔子雕像图、为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图和周润发版电影“孔子”海报图。图组二(略)是各种版本的孟子读本和各地各式各样的孟子雕像图。图组三(略)是中国山东墨子纪念馆内外实景以及青少年集体进馆参观学习的图片。视频(略)是“墨子救宋”故事的视频。

【设计意图】阅读问题铺垫理解社会影响力。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不局限于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王,2015)。所以教师特别设置了这个环节,并整合相关图片视频等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学会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

3.操练活动

【教学步骤】回顾并总结介绍伟大哲学家们的角度,复述对一位伟大哲学家的介绍。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完成“总――分――总”的学习模式。

【教学步骤】评价一位哲学家并说明理由。推荐使用“The reason why… is that…”句式。

【设计意图】综合语言输出,回顾本堂课所学,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化情感态度。

【反思】本环节属于最后的综合语言输出环节,立足于上一探究环节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初步输出。同时本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是对这堂课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检验。

三、教学反思

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和风向标,但是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细化教学目标,通过关注教学过程来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白板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军,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师》[J],2016年11期。

[2]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山西教育(教学)》[J],2015年07期。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英语教师》[J],2015年16期。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这一宏观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做哪些改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目标预设与达成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呢?又该如何判断其是否达成了呢?笔者的观点是: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放在核心素养理论下观照,而判断其是否达成时,要看学生是否形成了相应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以“特异性免疫”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如果从三维目标角度来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制定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认识到特异性免疫与生活的联系,并了解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表现,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等。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因此,教学目标预设可以描述为: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学生能够在认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各种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的基础上,认同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体现,并认识到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否完成,更要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判断这些目标是否达成。“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甲流病毒”是一个实际问题,此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指向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也是判断学生能否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标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内容重组织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要围绕问题解决的思路来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形成“关键能力”的过程中生成“必备品格”。笔者设计本课从“甲流”开始:甲流来袭,人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学生自然知道是接种甲流疫苗。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甲流疫苗可以防治甲流呢?当学生以为是“抗体”在起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长期保护人体的并不是抗体。而当学生的认知开始失衡的时候,教师再抛出探究性问题:是什么在长期保护着人体?其后的探究过程,可以从研究甲流病毒(图片)开始,从病毒侵入人体内,到其利用自身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相结合,进而完成对宿主细胞的侵入,然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同时研究此过程中人体的抵抗过程,如甲流病毒在呼吸道中遇到的呼吸道黏膜,再后来遇到巨噬细胞、抗体(在体液中起作用,即对应着体液免疫)、T细胞(细胞免疫)等。学生在理解这一过程的时候,经常会自发地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会自发地打比方,例如:把巨噬细胞比喻为快速反应部队,速度虽然快但数量不够等,又比如说病毒所隐藏的宿主细胞相当于一个碉堡等,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能够对甲流病毒与人体的免疫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新选择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对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不过,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工作,对于我们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开展中,不同教师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持有积极态度。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推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认为地理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便能够过关。整体上看,学校管理中,对于地理教育内容及其价值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认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从教师层面,由于尚未对地理教育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因此,地理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教师案例素材选择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案例素材库

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主要以网络、课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过,在各种各样的素材来源下,如何选择与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在案例选择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识性。因此,案例选择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建立系统化、专业性的素材库,教师具体应用教学案例时,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

(三)案例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相应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也缺乏对于学生案例讨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大多以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汇报方式为主,而在讨论中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提升建议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知

提升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识水平,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升合作及互动性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重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到地理案例教学中来,在能够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来找出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二)确定案例筛选原则,建立案例素材库

案例筛选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典型性、客观性的原则做好案例筛选工作。首先,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案例选择时,教师还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参考。在案例素材选取中,主要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点做好案例素材库收集整理工作,结合生活实际做好素材更新。

(三)师生明确角色定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5

关键词:大数据;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如思想道德素养、身心素养、知识素养等不和或缺的部分,对于研究生而言,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开展学术研究。并且不同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信息素要素侧重点有所差异。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环境特征分析

(一)信息的认识

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信息更加依赖,原来看似无用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就会变成有用信息,为人们决策提供依据。

(二)信息的形态

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来源更广,包含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尤其网络信息,具有碎片化、多形态,并且数量巨大、繁杂,以数字信息形态存在,并且呈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形态。

(三)信息采集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硬件的大量应用,大数据时代,信息采集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不可能获取的信息,现在可以轻松获取,这为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撑。

(四)信息技术应用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呈现革新,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相关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原来看似无关的信息,通过有关技术的应用,进而发现其中的相关性关系。

(五)信息环境

与非大数据时代不同,在大数据时代,更多的信息可以被电子化、被采集到,并且通过相关技术可以分析内在联系和关联性,商业决策、政府决策都依托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这个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成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重要依据,人们对信息的敏感性更强。

二、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要在充分考虑大数据时代特征和经管类研究生特点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建立信息素养培养体系,以提高经管类研究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

(一)学校在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角色

学校在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基石作用。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学校,负责建立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具体包括制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等,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学校要有意识增加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这些都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

(二)教师在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角色

教师在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要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授课教师。这类教师主要负责对于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教学,并通过言传身教,提升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二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指导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例如对现实问题信息的收集、敏感,并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相关分析工具的应用能力等,进而通过学术研究,启发、训练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

(三)经管类研究生在自身信息素养培养中的角色

经过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存在差异,而社会对不同专业研究生信息素养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在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时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的提升要所有侧重。经管类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是在信息意识培养基础上,提高信息知识、信息能力,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则贯穿这个过程;而对于工科背景的研究生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在已有信息能力基础上,需要提升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而信息伦理道德同样贯穿全过程。

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6

关键词: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素质

作者简介:刘俊(1971-),女,江西宜春人,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52-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各高校开始注重办学特色。2005年,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的“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上海电机学院”。为了与传统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依托行业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1],主动适应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具有应用面宽、知识面广、技术更新和拓展速度快的特点,其专业人才是目前国家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不同高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面向、学科背景、发展历史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形成各自的特色。上海电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比较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检测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电领域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结构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从层次关系来讲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知识不是能力的充要条件,知识转化成能力对个体而言差异很大,素质是知识、能力在“体内”的“内化”和“升华”,素质不能剥离出知识、能力单独存在,也不是知识、能力的简单累积,“内化”和“升华”的过程是动态化、个性化的。

现代工程呈现出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并构成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环节的工程链,而这一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孤立地解决。现代机械工程已不再局限于一台机器、一个车间、一家企业,而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处于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系统。它不仅要考虑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技术上的先进性,而且要求与当地的环境、文化相协调。所以工程素质是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具体化,反映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特殊性。机械工程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应包含多个方面,它既包括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如设备操作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设备故障诊断能力与维护、维修能力等,又包括一般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等[2]。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素质,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人才的特征之一,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如图1所示。

(二)重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核心课程

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基于工程素质的知识、能力要求基础上,我们开始着手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抓手,深入改革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的制定非常关键,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制定过程一定要慎重,同时要处理好其它课程与核心课程的的关系。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生产与工作岗位调研,组织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反复论证与研讨,初步形成了课程建设思路(图2)。首先通过对毕业生调研、行业企业调研、院校调研,收集他们对以往课程体系的意见、建议,并在企业专家分析工程技术共性与个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提炼核心课程。以往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过重,实践环节比例偏少,不利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课程的学科体系要求,忽视了课程与工程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之间的联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要求以工程素质为出发点,以技术应用为导向,以“工程项目、典型机电系统”为主线将专业课程串成一条有序的链条。

(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我们努力构建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工程技术实践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3]。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个模块:实验、项目训练和实习。实验分层次,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工程性实验,工程性实验要求来源于工程实际。项目训练逐级递进,从基本设计能力的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到课程模块项目训练,如工业机器人项目综合训练,再到专业综合项目训练,如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设计。实习教学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二、探索多途径培养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一)营造工程氛围,养成工程意识[4]

在学生刚进到学校,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就强调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通过观看上海电气集团宣传片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校的行业背景,受到工程文化的感染。机械学院的环境布置特别以文字、图片、模型、实物等形式展现学科演化、技术进步、专业发展历史过程,让学生从踏进校门就能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受到工程文化熏陶和精神传承。学院特别开设“技术工程史”讲座,介绍工程技术发展历史,宣传工程科技的作用,弘扬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贡献,营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创新文化、尊重工程师、尊重工程文化氛围,了解工程科技对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贡献,特别介绍一些杰出校友在工程技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二)深化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课程[5]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行业背景优势,切实推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优化工科教师的工程背景。学院派教师带着科研项目、课程建设任务到企业挂职锻炼,如青年博士带着基于生产线的机器人协同作业研究科研项目,工业机器人课程、工业机器人项目综合训练建设任务到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与日本发那科合资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指导项目综合训练和毕业设计等。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培养一批有志于人才培养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纲、安排实习内容。

(三)开展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做中学”,推行“大作业”、“大案例”、“工程项目”教学法,鼓励教师以工程系统为背景,实施项目化教学。基于工程项目、案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有相应的项目研究基础。一个工程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所以要对项目进行技术分解,以项目为媒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把项目要求的知识点合理分配到相关课程。项目推进要循序渐进,如在第一年的认知实习,到企业认知相应设备、产品,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要求读懂相应企业产品、设备技术资料;第二学年,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中,了解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材料等技术内容;第三学年,继续专业课程学习,对零部件产品工艺、机电系统驱动、传动、计算机控制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重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对相应产品的生产技术、设备应用、系统维护等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第四学年,带着项目回来学习,通过一些综合性课程如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从理论上提升并对机电工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最后一个学期在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这种项目“一贯制”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这种带着工程项目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四)开展基于工程实践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

2009年机械学院提出实行“班导师”计划,要求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到班级蹲点,引导、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特别是一些来自于工程实际的项目,鼓励教师推荐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班导师”计划注重让大学生兴趣驱动、自主探索、体验过程,并注重团队协作,使大学生有机会在本科阶段就得到科学研究与工程项目训练。机械学院每年组织创新活动论坛并广泛宣传,激发学生参与论坛的兴趣,论坛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充分体现他们对科学、工程的热爱,以及良好的科学和工程素养。

三、改革教学考核体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体系的简单化、标准化、指标化虽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进行评价和比较,但常常使评价结果有失客观与公正,挫伤学生科学探索与技术应用、实践创新的积极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从核心课程着手,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建议教师改变单一考试方式,采取多样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倡导“三结合”的综合性考核原则,即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鼓励教师通过大型作业和来源于工程实际的大项目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给学生参与考核的机会,通过互评了解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自评发觉自身的优缺点;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从工程技术人员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内容尽可能与工程实际案例联系,增加综合应用类考题的比重;基础、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类考核,引导拔尖的学生勇于攀登高峰,不放弃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相应的成绩等级不同;淡化分数的影响,采用5分制或ABCD四级来评分,减少标准答案式的评分标准,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倡讨论式或提问式学习。

技术本科是上海电机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符合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人才市场需求。工程素质、技术应用能力是技术本科类院校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工程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中,不能狭隘地理解“工程素质”,应该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注重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6]。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注重工程素质、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0年毕业的80名学生中有25名参与教师科研课题,35名同学参加或承担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获得第十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新赛一等奖等市级以上奖励11项。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2]杨若凡,史铭之.先进制造技术背景下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及其培养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5-9.

[3]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44-47.

[4]徐理勤,杜卫,冯军,叶晗.借鉴德国经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96-99.

[5]苏玉波,梁莉,朱正威.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3-74.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7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2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Itisanalysed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oftheChineseComputingCurricula2002,anddiscussedfromtheviewpointofthemethodologyofthecomputersciencethebasicthoughtofthecomputingcurricula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Meanwhile,itisalsoexpositedtheimportanteffectofthecomputingsciencehistoryresearchtothecomputercourses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

KeyWordsCC2002,Courseteaching,Computingscience,Sciencehistory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计划CCC2002的特点,并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基于知识背景开展计算学科课程教育的基本思想,另外还研究了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与基于知识背景计算学科课程教学的关系,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产生的重要影响。

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议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指出产教融合要深度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将自身的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相融合,将产教融合贯穿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旨在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

1.旅游管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意义

1.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智慧旅游时代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本科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存在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在很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课时不足,实践教学内容比较缺乏,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设置不足。目前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学生参与率不高,而且参与的目的性比较强,主要是为了获取相应学分,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出现了“重结果与轻过程的现象”,一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并没有切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学校层面,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创业培养制度保障,因此没有激发起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没有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旅游管理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学为中心,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走出课堂与实践接轨,因此导致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有限。

1.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2.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在信息化与智慧化时代,创新能力是组织和个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旅游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这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主要来源于实践,简单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感知难以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实质性经验,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方可使学生深层次接受实践教育,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继而提高自身实践和应用能力。1.2.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旅游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毕业生在从业中要有创新和创业的素养和技能,本科阶段接受的专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在本科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使学生秉承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离不开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塑造自身角色,找到个体承担的任务,并且在团队项目推进中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方能取得良好成绩,导师制引导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还需要与导师积极互动,与企业密切沟通,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是学生团队能力培养的过程。1.2.3有助于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是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要与实践结合,教学创新要以参与型和指导型为核心。通过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广泛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教学中可以探索践行各种形式的以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如导游模拟情景课堂、酒店模拟创业、旅行社商业模式设计、旅游规划沙盘、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企业经营观摩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探索过程。

2.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对于这个命题的研究目前没有丰富的文献指导,相关研究集中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适用于本文情境的高锲合度研究。[2]基于此,本文选用关键事件技术这一定性研究方法,挖掘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为培养路径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2.1关键事件技术

关键事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来测试各种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人类行动有效性的研究。1954年,美国学者福莱·诺格提出该方式,并描写为“经由过程直接察看并采集人类的现实行动、提取出有用的潜在的价值信息、应用到现实问题、建立行为心理学模型的一系列程序”。该方法中“事件”是指要有完整的目标与情境,能够对受访者的行为活动做出推测和预测;“关键”是事件发生的意义,可以作为一个关键事件,不管是悲观方面还是积极方面;这种方法也因其产生了大量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作为收集和分析相关事件的客观方法,在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2.2研究对象选取

关键事件技术的第一步是确定将要开展的研究活动和将要取得的结果。研究活动是了解旅游管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前后过程的相关情况,此次访谈人数为26名,受访人员大三、大四学生12人,毕业1-3年内的学生14人,男10人,女16人,均为旅游管理专业,以保证被试选择的科学性和典型性,其结果是探索和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提供相应依据,制定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培养模式。

2.3数据收集

通过访谈或直接查看资料采集数据。本文通过电话或者面谈的形式,对26名旅游管理大学生进行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为10-20分钟,提出访谈核心问题前向被访者介绍访谈环节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束后对谈话资料及时整理,注意保留访谈内容的原始性。访谈的核心问题如下:(1)回忆毕业五年内有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创新创业活动?(列举1-2件)(2)进行创新创业的动机来源于什么?(3)参加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件?(列举1-2件)(4)你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5)产教融合下需要什么的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能力?(6)产教融合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师资力量?(7)产教融合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什么样的硬件保障?

2.4数据分析

2.4.1数据分析工具的选用针对本次研究主题,为了从受访者的大量的访谈信息中摘取关键语句,降低大量无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是确保访谈信息的可信度,本文采取质性数据分析工具Nvivo11对一些关键事件进行编码分类。Nvivo11可以利用强大的导入、搜索、查询等工具帮助整理访谈和分析问卷调查、音像视频等基本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数据。2.4.2关键事件编码分析编码分类是指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内容进行仔细解读,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逐步建立各个维度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应用Nvivo11软件进行编码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扎根编码,另一种是思维导图编码。本文采用扎根编码,即不需要带有明显的文献框架,但需要有一个主题牵引,研究者应当注重对访谈者原话的整理和汇总,在整理过程中抛开个人所见和固有的研究定论,在谈话记录中寻找浮现的主题,进行编码分类。本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26名受访人员,对被访谈者发表的关键评论和观点进行摘录整理,首先得到概念化类属,其次对概念化类属进行归纳形成范畴化类属,最后对范畴化类属的逻辑关系进行挖掘,得到核心类属。经过深入分析概念化类属,各种类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楚化,核心类属与范畴化类属也越发明晰。本研究中,通过概念化类属得到师资保障、教学保障、实践保障3个核心类属以及实践性型教师、行业专家、导师制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专题讲座、教学模式创新、实习合作机制、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大赛等9个范畴化类属。本文的核心类属和范畴化类属如表1所示。

3.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根据定性研究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结果,本文抽象出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如图1所示),并且对具体的培养路径进行了阐释。

3.1师资保障方面

3.1.1完善师资力量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高校要紧跟时展,为社会输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在聘请教师方面,应当优选在创新创业方面和教学方面拥有多年经验的、整体专业能力强的实践型教师。此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阶段,需要教师对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帮助指导,因此需要教师也应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从而有更好的指导能力去应对教育教学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正规企业达成合作,定期邀请成功的行业高管、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优秀人士到学校进行交流洽谈,让他们向学生传授职场经验和创新创业精神。[4]3.1.2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师制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肩负的使命之一。教师要与旅游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帮助旅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承担相关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一方面为旅游企业经营诊断把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5]旅游管理专业建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师制,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导师产学研课题研究方向,本科生在投入产学研课题科研时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让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当中,从而得到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3.2教学保障方面

3.2.1优化创新创业课程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优化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理论的积累。要培养大学生创业内容,传授先进的创业经验和教训,帮助大学生学习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努力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弯路。比如,一方面要把选修课和必修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高校采用线下必修与网上选修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发挥。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设置应思量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理工科学生需要更多的管理和贸易运营商业类教育课程,而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学生则希望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低年级学生需要更多的创业理念或价值观教育,与有创业经验的学生交流是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而高年级学生更注重学习创业专业知识和参加与创业培训相关的短期实践课程。最后,高校还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创业。3.2.2探索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教学与实践是不冲突的,两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科研中涉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这些前沿知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反哺课堂授课,可以开拓学生思路,为学生打开一扇研究的窗户,开拓学生的视野。[6]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产教融合。旅游管理专业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践课时中,教师可以在合作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行业经营现状,并且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传统课堂上,进行教学模式创新,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将数字化酒店创业、旅游商业模式创新设计、智慧旅游与全域旅游等实践教学搬入课堂;此外,还要将创新创业大赛培训、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等形式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

3.3实践保障方面

实践保障方面主要是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以实习基地为实践平台,充分利用酒吧、模拟导游、旅游规划等实验室,为本科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实践保障。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投入到旅游营销、旅游经济、旅游规划等研究的实践调研中,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此外,单靠学校力量,难以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旅游管理专业要走出校门,与旅游企业广泛合作。[7]一方面,学校的专业教师可以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导师与企业签订产学研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全过程,并且从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大数据和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数字化管理。所谓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的优化管理。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LED信息系统、公用信息总监控中心等。旅游管理专业要建立设施过硬的数字化智慧旅游实训室,并且与智慧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多方努力创建创新创业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适应旅游数字化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俊贤.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及路径[J].高等教育,2017(8).

[2]闫健,刘玉威.基于MAIR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7).

[3]宋正刚,何良兴,张玉利.相机而动:创业者如何从关键事件中学习?———一个关于创业关键事件学习现象的解释性案例研究[J].管理学季刊,2017(3).

[4]吉小燕,刘爱军.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高教探索,2016(9).

[5]毕倩,赵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

[6]包晓晖,罗鹏.基于“二元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1).

[7]高春月,朱丹丹,吴青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J].当代旅游,2021(32).

上一篇:人工智能辩论范文 下一篇:涉外民事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