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范文

时间:2023-10-27 08:44:48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篇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再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着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文化强国篇2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软实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094-0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基于文化学、 民族学、 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 是彰显时代精神, 反映现实需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发挥国际竞争力, 急需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代特征, 这是对党的十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积极阐释, 也是对国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任务的积极回应。

一、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互融

基于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问题, 党和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 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觉, 也是在新的国际环境, 对人民的精神家园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等问题的清醒认识与积极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除了要建设精神文化强国, 还要让文化与经济、 社会、 政治协调发展, 让“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 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第一, 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体和用的一致性, 文明与文化的协调性, 传承与创新的整合性, 市场与文化的互补性。“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各项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247-250

第二, 文化强国战略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发挥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治理问题, 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问题, 加强对舆论的引导问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 开发核心价值教育路径, 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等。 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在于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达到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目的。

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窥测。1990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在《谁与争锋》一书中最早明确提出, 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 并不断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他指出软实力为文化吸引力、 政治价值观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随后“软实力”这个概念越来越为各国政界和学界所接受, 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专门术语。“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 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 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2]2

所谓中国文化软实力, 是在历时与共时的特定语境下, 依托特定的民族环境、 经济基础、 社会面貌、 国家统一和文化认同之基础, 以观念、 精神形态形成的民族亲和力和向心力, 是一种具有内在张力的观念系统。

对这一科学内涵可以从现实价值、 内在构成、 特殊性质、 关系维度和生成过程层面来具体分析。第一, 在现实价值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其作用的强弱直接从精神纽带作用来反映。这表现为, 它是维系各个民族实现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纽带, 也是维系民族内部各阶层和平共处、 团结奋斗的纽带, 还是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及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第二, 在内在构成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中华民族社会有机体或以组织、 群体形式存在的文化共同体, 由构成民族的全体成员以特定的历史的方式组成的人际的、 群际的特殊系统。因而, 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从经济依赖、 政治参与、 人际和谐和文化认同维度来描述。第三, 在特殊性质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民族价值观、 民族精神导向下, 由自然环境、 社会结构、 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向心力、 集聚力和联合力。第四, 在关系维度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群体中社会成员保留各种力量的合力, 具体表现为, 个体对共同规范与价值准则的信仰, 个体与群体的民族认同感, 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性。第五, 在生成过程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是一种创生力、 内省力的升华, 再创生, 循环往复到无穷的过程, 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以及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多方面协调的统一体。

综观文化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与问题重心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与外在表达, 表明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文化挑战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表现出多重性, 呈现出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共生发展的态势。在理性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契合性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文化瓶颈。

(一)经济全球化重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突破国界的物质流动、 文化传播和资源配置, “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227。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涉及到生产、 金融、 科技和文化各个方面, 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一种以国界为范围的精神建设活动。但现实复杂的经济全球化事实, 却阻碍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这种制约表现为: 第一, 经济竞争的激烈, 国家组织及其规则对国家权力具体执行的分解。全球化造成了多种价值矛盾与冲突,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价值冲突。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4]1, 形成的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主体的价值竞争的核心是提高文化软实力, 尤其是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国际竞争的驱动作用凸显。第二, 分裂主义势力的内外经济渗透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威胁。第三, 以西方经济为主的外来经济组织对我国经济的侵蚀, 弱化了我国的主流经济体的竞争力及其国家认同感。因此,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性形成很大挑战, 实业报国变得日益艰难, 挑战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爱国精神与忧患意识。

(二)文化传播国际化侵蚀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国家间在经济、 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交往常规化, 个人、 民族和国家地域性的存在越来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5]68。大工业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的隔离状态, 造成社会各阶级间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个人、 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存在强弱对比情况, 包括三种主要冲突类型, 即平等互利型、 弱肉强食型和互有损益型。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和世界资源的有限性, 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竞争, 利益冲突特别是贸易摩擦冲击着弱势的民族和国家经济不平衡产生的利益冲突, 使民族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 中国文化软实力以特殊的情绪的方式延续与更新。第二, 西方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地位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 人权为主的价值观念, 散播国家过时论、 人权高于、 全球民主化等言论观点, 误导人们淡化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 冲击国际观和民族观。譬如, 受到外国干涉, 台湾与大陆政治上的离心力、 文化与心理上的隔阂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忧患; 因国际的故意支持, 离散遏制中国民族团结, 产生了“”势力与“东突”问题; 此外, 领海争端不断。

(三)利益分化造成的重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使中国社会及民族经济一体化程度前所未有的提高了, 使得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 民族之间、 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 利益矛盾明晰化。“除家以外, 以家庭关系的衍射为宗旨的各种帮、 会、 党卓然林立, 自成中心, 严重削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功能”。[6]195社会转型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同时, 使得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失灵, 造成社会分化, 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国家的内聚力和创生力。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新的社会群体与阶层的出现。群体利益差别表现在他们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同时, 自身利益要求日益强烈, 利益分配公平诉求增长, 利益矛盾与冲突常有出现。第二, 现实社会中人民内部矛盾受到利益分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物质财富急剧增长, 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原来整体结构被打破, 转化为多元的利益结构。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在于人、 群体的合力。各种利益博弈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且有可能升级为民族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 契约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大杂居民族布局状态代替小聚居的状态, 契约关系代替亲缘关系, 重构了中国人的交往准则。

(四)复杂的信息化滋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自由性、 碎片化、 融合性、 平等性的现实传播, 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信息资源将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明天, 国家的未来也取决于复杂信息资源问题能否合理有效处理。在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大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 人权的大环境下, 个体意识放大, 而他人、 民族和集体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忽视。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现代国家的权力内容进行了重构, 具体包括信息权、 智能权、 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二, 部分人沉溺于虚拟空间, 产生交往障碍, 影响中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一旦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 个人忽视或背离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 将形成社会破坏力量, 严重削弱民族凝聚力。第三, 社会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它既制约以儒学理论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底色和民族根基, 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形成挑战。网络信息安全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有渗透性的、 变异性的、 侵害性的和破坏性。因此, 如何在信息社会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向心力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 文化强国战略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基于中国语境和国际视野两个维度,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借鉴国际创新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信息社会条件下中国发展的现实选择。经济、 管理、 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协调并发挥合力, 可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经济动力: 经济硬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济的支点作用, 这不仅符合当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也可以增强民族综合国力, 实现民族繁荣富强。“在信息时代, 重要性上升的软力量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经济的副产品, 而非仅为官方政府行动的结果。”[2]30一方面, 以发展经济重视区域协调、 地区协调, 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 发展经济要关注人们的幸福与尊严,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成员基于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内在归属感和聚合力。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民族内部的精神力量是有鲜明的群体性、 共同体属性。维护社会主义体系根本在于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第一, 要发展生产力。因为经济因素起着社会发展的作用, 既要关注整体经济的提升, 又要照顾民族个体成员的切身利益。第二,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而要采用创新型的理念, 重视精品的研制与开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夯实了物质基础, 具有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第三, 重视物质繁荣与文化创新的衔接。党的十报告提出, 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 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深化改革开放, 调整经济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发展、 文化软实力。

(二)管理合力: 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促进内外矛盾的化解

利益协调机制就是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特征, 建立主体多元、 重视公民权益、 民生导向和风险应对的方法, 健全社会管理系统, 重点在于整合民族或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实现, 一方面需要分析社会交往活动的制约因素, 增强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从血缘、 业缘、 地缘和趣缘等关系出发, 寻找维护共同利益而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纽带。社会稳定从纵向的连续性和横向的有序性孕育了文化软实力。这表现为: 第一, 加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 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的包容性。衡量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 可以从三个指标出发: 社会历史能否稳定发展, 社会各方面能否处于有序的状态, 整个社会能否发挥较大的能量。第二, 加强社会法治化进程, 使得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 加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培养。第三, 加强各个民族成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增强危机应对能力。这着重于加强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促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体, 实现自身的整合。

(三)价值聚力: 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促进话语权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广博, 主要由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说服力和亲和力, 因而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7]24第一, 和合思维建构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发汉字, 如“天下大一统”、 “四海之内皆兄弟”、 “华夷一家”和“中华民族”等文字的整体性与平衡性特质, 增强群众对群、 组织和协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合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发挥了‘黏合剂’的作用。”[8]127第二, 重视服饰、 节日和礼仪等的隐性教育作用。运用龙文化思想观念的源远流长从未断裂的特点, 凝聚民族集体情感和价值理想, 使得民族成员在有意与无意中超越个人利益, 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第三, 开展文化国际战略,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与辐射力, 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糅合多元文化, 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体系及其开发其理性权威的功能, 寻求民族间的心理认同。坚持核心价值体体系的大众化,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与人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填补民族之间的缝隙。

(四)技术助力: 网络舆情引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现代人生存样式, 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社会成员通过互联网主页、 网络论坛和微博等途径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 态度和意见的表达, 从而形成网络舆论。网络增强行为个体参与意识, 充当化解情绪的载体。第一, 构建危机管理制度和网络政工队伍, 建立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积极疏导, 重构社会关系的结构, 建构网民自主传播机制。第二, 整合网络舆论信息, 包括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 政治诉求和政治要素等; 保证民族成员参与的透明度和效度; 提供民族成员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在内容和品牌上做有竞争力的网站, 积极引导其参与国际对话。第三, 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政策法规及加强法律的执行监督。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存在契合点, 使得两者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培育民族成员法律意识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 使用网络舆论的立体监督功能。

总之,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相生相成。“开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宏观倡导为引领, 以文化建设的微观践行行为途径, 生动演绎和展现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形象。”[9]53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国内发展与国际交流的结合, 在整合创新中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感染力、 吸引力、 国际传播力, 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十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 吴晓辉、 钱程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5.

[3]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4]房宁等. 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肖君和. 华魂论[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3.

[7]沈其新、 田旭明. 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J]. 理论探讨, 2010(2): 21-24.

文化强国篇3

关键词:十;文化强国;战略理念;战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2-0001-07

当今时代,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一定同时具有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因此,我国必须建成文化强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插上持续腾飞的翅膀。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2012年11月,总书记在中共十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十报告”)。该报告中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做出了重点突出的新部署,就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战略等做出了庄严的宣示。

一、建设强国的新阶段

显然,十报告在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总体目标设计方面进一步聚焦在文化强国建设上,以及以文化强国的目标来引导全国人民将它作为努力的明确方向和指导原则,标志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成为文化强国需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对策性思考和目标设计。十报告中涉及的文化强国建设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方面是综合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内涵,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导向,而最重要的标准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凝聚所有可能的力量,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氛围,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价值原则,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引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目标导向是通过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现代化建设,而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完成便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适用于现代化的、适用于世界化的、适用于指引人类的未来发展的。

建设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最为根本的方式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扬弃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体制和因素,扫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泉流流淌起来,凝聚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河中。从2003年国家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一部分文化单位被注销,一部分文化单位重新划入到文化事业单位中,剩下的一部分直接转企改制而进入到文化市场体系中,到2012年刚好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破了之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混乱的局面,让一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扩大了文化市场主体、激活了文化市场,同时也让文化事业单位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整体上,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而也就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目标,其标志之一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其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循着这个基本走向,在未来十年即“十三五规划”完成时,我国文化产业有望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之中,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滞后,我们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并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现代化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中华民族几千年引领世界文明的历史表明,我们不仅仅需要成为经济强国,还需要成为文化强国,通过文化促进和提升经济,一方面促进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升级,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念传播给世界。因此,我们已经处在社会主义强国战略的新阶段,即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我国整体性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也是出于文化安全的需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而且也是唯一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明古国。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着文化竞争、文化侵略的危险,比如青少年追随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并非需要简单意义上的批评和指责,而是需要拿出实质性的举措来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增强青少年对现代中国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凝聚力,否则下一代人很难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性认知和凝聚力。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需要进一步往前走,让中国现代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显然,对文化创造力的提倡和对学术民主化发展的重视,今后一段之内将成为我国发展文化和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的关键词,其中也揭示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机制。

二、强国战略的理念转型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强国。据国际上有关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在2030年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那么,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是否同时成为与经济力量相对应的文化强国呢?同时,虽然中国将来的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那么,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如何呢?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满足公众的所有需求呢?中国人是否能够拥有奢侈品的品牌与附加价值?经济发展是否也需要文化的支撑,经济大国是否也最终必须建立在文化强国的基础之上呢?显然,实现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完成文化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因此,十报告中对于文化强国的重视,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新定位,也体现了对自身发展理念的新提升。

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整体指导理念转变或转型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特别重视现代、当代文化方面以及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重视实质性的文化创造,强调通过释放全民族的创造力来发展文化。因此,它是对发展文化的一种引导,高度重视文化不再是一种说辞,而是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理念。这表现为:一方面,充分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创造丰富多彩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措施,比如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等;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出丰富多彩、充满个性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两条渠道,都可以推动实质性的文化创造。同时,建设文化强国又不是简单地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传统文化精华,而是通过发展的理念来反思和吸收,把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地位作为基本目标,符合中华复兴中的文化价值和文明传统。这样的一种发展定位,既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注意的策略性环节,尤其是现今世界各国民族主义倾向都存在加强的趋势,我们需要以彼此尊重、可以理解的适当方式走出去。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内的一种意识形态变革,从主导观念上提倡文化的价值、文化创造的价值、文明发展的意义、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满足老百姓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这是对执政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最新诠释,把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这便要求,执政党和行政官员需要改变以往的执政方式,把硬实力和软实力兼顾起来,以文化来驱动经济、以文化来提升管理、以文化来促进发展,把文化的作用作为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扩展政府执政形象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既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首要的前提便是执政党和行政政府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来深化内部机制和体制,而最重要的表现便是意识形态的变革,把文化的价值放在适当的位置之上。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的理念与战略包含了全球化时代的对外竞争格局,包括文化外交或者以文化塑造大国崛起的新样态,以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来实现新的大国领袖地位。我们不仅仅需要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强国,也要成为引领世界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文化强国,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意味着从事内容生产的民营文化企业应当作为主力军和生力军,文化企业家和艺术精英们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是实现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发展模式的本质要素和必由之路。由此,一方面,从事内容产业的文化生产企业需要具备打造产业链、塑造品牌的资金支持和可持续经营的相应实力①;另一方面,就是要确保内容生产的积极性,或者由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和激励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要解决文化内容产业大发展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于内容大制作和品牌化运作的扶持力度。由此,各级政府应当适当转变优惠政策的重点,对于文化企业的支持不应当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文化传媒企业,将支持的资源主要流向国有传媒企业,或者少数较大的民营文化企业;而是需要重视如何扶持各种中小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包括促进和扶持各类文化内容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第五,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创造和文化竞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价值基础。十报告中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诸种价值的重视,体现了对人权和人道价值的重视、民生价值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新的人类价值观和和谐共处的要求,“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基础,也是新时期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基础。

从总体上说,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强国战略的理念转型,就是以经济为中心转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领域的综合文明发展,特别是改变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的观念,预示着今后将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格局,其中也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

三、新的战略路径选择

文化强国的宣示是与具体战略部署、路径的选择分不开的。以十报告的精神内涵为指引,结合多年来对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全域性思考,笔者认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对内的五种战略路径来实现,即核心价值引领,道德文明素质支撑,文化生活保障,文化创造提升,文化产业驱动。

(一)核心价值引领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价值观中,可以分为道德价值和非道德价值,前者如爱护生命、诚信、公正、仁慈等,后者如审美、经济利益、健康、友情、环保、爱情、舒适、宗教等。核心价值应当包括主要的道德价值和一部分非道德价值。核心价值是居于原则地位的价值,是所有公民应当坚持或者接受的价值原则。所谓核心价值是指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和引导性地位的价值,也就是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原则性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之间可能不一致,有时甚至会发生冲突。在冲突时,要优先维护核心价值;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对核心价值做简单灵活的处理。

十报告中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是我国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基础,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已经进入不断完善与制度化落实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深刻提炼我们的核心价值,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作为舆论导向的指导原则,也应当把它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外交。

我们可以对这“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进行三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是中国传统中好的价值理念,其次是世界其他民族好的价值理念,第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理念。对于文化企业而言,“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全社会的理想价值理念,而且还是指导文化产品和服务伦理取向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可以交换的物质产品,而且还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具有内在价值属性的精神产品。为了培养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生产、传播和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积极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核心价值一定要通过制度来体现。这种制度化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求将核心价值通过文化艺术立法和其它政策来体现。由此,它要求在行政领域制度化,要成为考核干部的基本标准,并且在社会生活领域要成为公民行为的指引。社会核心价值不是抽象的舆论,不是政治,而是具体价值观和行为的原则。社会要以核心价值作为公民行为的原则,企业也要以核心价值作为培养员工的原则。

(二)道德素质保障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来保障实现友善、和谐社会的目标。

公民文化素质(也可以称之为道德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课题。所谓公民文化素质,是在平等的条件和人文意识下,每个人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需要具有团队合作与人际协调能力,需要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工作上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等等。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核心价值的落实密切相关,并且与许多方面的法律与制度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

公民的文化素质包括三种意义上的文化素质:一种是教育水平意义上的文化素质,一种是教养类的文化素质,一种是好的价值意义上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上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公民被赋予一定标准的文化权益,还要求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素养类的文化一方面来自教育,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修养。这两者都要求学校教育和社会组织机构的配合。从第三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素养可能不能适应今天的公民社会。所以,当年梁启超提倡公德,就是认为私德的素质是不够的。当然,梁启超也没有真正理解公德和公民道德之间的区别。因为公民道德需要强调权利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和行使自己独立法律权利,而不仅仅是关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行为。

公民的文化素质包含自主修养和对他人平等对待的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从文化上说,只有公民把其他公民做平等对待时,他才能拥有公民的品格和身份。理性化是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包括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理性分析和理性预见,等等。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理性地处理各种情绪反应。理性化要求自己和他人处于平等地位,能够为他人着想或者公平地对待他人。做人的道理比一般书本知识更重要。教育应从小抓起,包括幼儿园教育,应当纳入正规教育管理体系。综合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是需要切实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只有通过国内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够夯实文化强国的战略根基。

(三)文化生活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不仅仅是文化对社会发展建设的工具性效用,也在于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目的需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可以反馈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支撑起整个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人民的文化生活的发展和支撑,而能够建设和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理念的宣示,更是一种基本政治价值理念的体现。

十报告中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把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升,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高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好的文化氛围和内在的文化消费市场,这便要求公众的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文化的内容上而言,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经济性的还是公益性的,需要满足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准。换言之,只要满足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都是可以被社会所允许和接受的,因此,只要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涉及“低俗”的价值属性,而满足“通俗”或者“高雅”的价值属性,便是可以被允许接受的。而“通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便是娱乐化的文化,事实上,这是公众最需要的东西,而且也是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强国的全球竞争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关键因素。进一步而言,“通俗”的文化倾向,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培养整个社会宽容和理性的文化氛围。

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任务来说,国家应当从战略和战术相结合的角度,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实施举国体制的走出去和重点“品牌”走出去的文化建设与传播促进工程:

首先,要真正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逐渐实现从数量化向质量化发展的转型;从重视传媒平台建设逐渐向内容为王、以品牌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为王的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要针对国际市场,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在十年之内实现文化内容产品及内容延伸产品(整体产业链)的终端消费总额上的贸易顺差。

其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实施出口重点基地建设工程。以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为纽带,在香港和北京建成中华对外文化交流和出口基地,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国际化平台。两个基地各有侧重,形成互补。例如,北京基地以会展和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通过中国国际文化出口博览会、常年化的文化产品交易中心等具体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大幅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同时帮助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地工艺美术产品走出去。香港基地以创意和现代媒体传播为主体,打造成为中华文化背景下面向世界的文化产品创意、集成和推广的“试验区”;建设一个集文化艺术内容创作与产品研发制作、信息共享、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媒体中心,为大陆、港澳台乃至全世界的新闻媒体提供新闻制作交流、共享与等系列服务,使其成为代表中国“话语权”的机构,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以中英文双语传播和交流的互联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新媒体体验娱乐基地,集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展示展览、网络商务和娱乐、新媒体文化等于一体,推动新型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的壮大。

再次,推动反映我国社会核心价值、面向青少年消费者、具有品牌化影响力的文化内容产品出口。为此,建议借助中华文化交流和出口基地,从现在开始实施文化走出去“十个一”工程。即每年有计划地向世界推出一部面向家庭消费者的电影大片,一部反映当代中国生活方式变迁或者家庭伦理、创业精神、爱情生活、具有进取励志内容的电视剧,一部畅销书,一个工艺美术品品种,一个促进其成为国外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化元素,一款内容健康的游戏或者其它可以在网络上流行的作品,一台以中国历史和当代文化交融为主题的音乐剧或者歌舞等的演艺节目,一张流行音乐唱片或者时尚化的民乐配乐歌曲唱片,一本面向青少年和家庭消费者的漫画故事书,一次中国特色流行文化全球推广活动等。

总之,中国的华流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应当配得上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且应当以建设文化强国的理念先行来实现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双重目标。

注 释:

①如动漫内容企业就需要做持续的内容开发,才能形成品牌并进而开展产业链的延伸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文化强国篇4

本文作者:吴楠刘欣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中西式企业管理文化差异对比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建立文化强国,首先需要了解我们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自古,不仅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都普遍地受儒家思想、佛教、道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上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主张敬老尊贤和服从权威是社会的支柱。儒家也教导我们处乱世时远离政治纷扰,专心向学。如此务实的人生观是大多数东方社会的主流。中国文化要素对管理的影响(见表1)。因为中国人受传统儒、释、道的文化影响较深,所以中国人具有比较传统和含蓄的文化,做事方式比较喜欢从伦理和精神方面先考虑。特别是儒家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文化注重内在的表达,不那么张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睦统一,以天地万物和谐为美;同时还特别注重自身行为的修炼,内敛、淡然。而西方人是行为模式、心里价值观确实在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商业下的文明和宗教文化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它的最基本的体现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强调民主、独立;相比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则显得开放很多;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创新欲。因此,在此基础之上,美国创建了具有鲜明的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管理观念和企业人文价值观。而与此同时,美国个人强调的个人主义及其注重的竞争和不断创新追求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也是奠定了其科学管理的根基文化。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具体表现:一是美国企业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二是建立了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在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下,可以运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默契合作来纠正僵硬化的行政协调措施。

提升我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对策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资源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何谓高素质,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全球化的今天。第一,要有过硬的宽领域的知识和实践,而不是只懂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管理人才。第二,要有极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由一个人做出来,而且随着企业的扩展,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沟通协作能力会越来越显重要。第三,要有创新的头脑。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不断研发出新的改变世界的产品。第四,对工作要赋予激情和乐观的心态。激情和乐观可以赋予人无穷尽的创造力。崇尚多元注重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文明和进步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文化只有在不断地碰撞中才能催生出新的火花,才能产生更卓越的文化,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因为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展经济、文化的国家之一。但是客观地讲,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等确实比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观念等。但是科学的、正确的文化融合观要求我们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精髓,在此基础上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要照搬他们的文化,而是让他们的文化为我们服务,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强大,做到真正和世界接轨。企业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依附论来解释。依附论(dependencytheory),又称“———中心论”,是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此理论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由于中心与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与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首先,由于品牌鲜明、独特的特征,能够和市场上的竞争者加以分别,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其次,品牌建设能够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和固定的感情,能够增加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提升自己的美誉度。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不断的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第四,一个优秀的品牌所带来的利润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乘数效应,而是几何增长。另一种意义上讲,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营销的过程,即向消费者展现自己产品所附带的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并且让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前提保障,是企业品牌的精髓和灵魂,没有企业文化的填充任何品牌都将成为短命的空壳。同时,企业品牌也反过来使企业文化具体化,二者互相补充。创新企业文化体制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改革是根本途径,创新是强大动力。要大胆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增加产品创新力度、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达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企业内部要相应建立民主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文化强国篇5

在对我国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挖掘和发展方面,档案建设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关键部分,档案事业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承,能够对公众进行良好的文化教育,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借鉴以及依据,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弘扬,总的来说,档案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就应当对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挖掘,继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培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我国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档案文化编写、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整个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在社会上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应当注意到,档案部门在整个文化建设层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认识层面的模糊不清,定位不够准确以及发展的步伐有些迟缓等等。

(一)档案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够高

从思想意识层面来说,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相关部门的意识不够强,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文化建设在整个档案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整个档案文化事业内涵和特征还没有足够的意识,缺少完善的、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属性以及本质没有真正掌握,在文化建设上缺少应有的信心,对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

(二)档案文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

从档案文化建设的工作层面来说,档案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完善的规划和建设统筹,相关部门也没有将其作为档案事业的助推力来看待,更不会站在全局性的高度对其进行思考以及对其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因此,当前我国档案文化的建设很难在国内乃至国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气候,这与档案文化所应当具有的作用和社会地位并不相称,从而也就使得我国的档案文化建设很难取得良好的发展。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背景之下,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相应部门应当牢牢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实际出发,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档案信息的相应整合能力,使得群众能够从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获益。

三、加强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对于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相关部门来说,应当以更加自信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整个档案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将中央有关档案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落实到位,对档案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思路进行创新,对档案文化发展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挖掘。

(一)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工程建设

对于我国档案文化建设来说,档案资源是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要进一步拓展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就应当对地方文化的特色加以突出,要对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进行收集。另外,还应当进一步拓展档案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手段,在考虑档案文化建设的综合性与宏观性的同时,也应当顾及到档案文化建设的专业性和微观性,要从社会生活的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档案文化建设,使得档案文化的建设能够真正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要使得档案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依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要展开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摆脱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一步鼓励捐赠以及寄存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二)进一步推进我国档案文化基础性工程建设

我国的档案文化建设应当由良好的基础工程作为前提条件,这是我国档案文化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和前提。在我国综合性档案馆建设之际,我国的档案文化建设应当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自身的繁荣以及发展,要站在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大繁荣的高度实现档案馆的良好建设与发展。对于那些已经建设好了的档案馆,应当对其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做进一步的拓展。加强档案馆的基础业务方面的建设,做好档案保护工作。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档案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的关键性阵地。

(三)进一步推荐我国档案文化精品工程建设

对档案文化产品作进一步开发是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对档案文化的资源作进一步的开发和挖掘,充分运用文化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提升整个档案文化产品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当地特色档案文化的开发和挖掘进一步弘扬当地的优良传统以及文化精神,在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始终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进一步推进档案文化的服务工程建设

档案文化服务功能是整个档案文化建设的归宿,要对档案资源进行祥细的策划,举办相应的宣传活动以及展览活动,积极为当地政府的发展以及决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为群众生活提供文化服务,为当地的政府机关提供服务。真正实现档案文化信息最大限度的共享,同时还应当举办和开展档案文化建设下基层活动,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四、结束语

文化强国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心态;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76-03

作者简介:张运青(1955-),男,陕西安康人,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干部教育、现代文化发展。

(一)

自2011年10月“文化强国”作为一个重要命题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党的十《报告》设立专章,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文化自觉,也是中国共产党所要担当的新的伟大使命。它吹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新一轮包括文化体制在内的全面改革航程。《决定》中用了一千余字,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纲领性部署,可谓紧锣密鼓,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应当说,《决定》真正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驶向高速行驶的快车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从近期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单纯经济指标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推进的问题。在屈指可数的时间内,要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它关乎整个事业的成败,对于“第三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又起着“助跑”的作用。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有“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意识。《决定》开宗明义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两个坚持”既是我们凝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灵魂”,又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不可撼动的精神支撑。唯有它,才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牢固根基。

从长远来看,“文化强国”是一种国家战略。一方面我国要在建国100周年之际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文化发展必然成为一种战略要求。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开始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GDP将从4000美元向6000美元跨越。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以上,而实际上只有8000亿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很大。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还不是经济强国,特别是“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中还较弱,主导和影响世界的“话语权”还很少,与经济大国地位极不对称。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深化对文化发展战略的认识,终于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鲜明地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这个战略告诉我们:在未来国际社会中中国决不当“傻大个儿”。要努力增强中国的“音量”,放大中华民族应有的形象,取得与一个经济大国相对应的“话语”地位,在世界潮流中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只有“文化强国”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增强的标志,它与经济科技硬实力共同构成中国综合国力。当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真正强大,这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文化理论总是主导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而文化产品总是服从、服务于一定经济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强国”不单指文化观念对外传输或文化产品“走出去”,还包括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建设,特别是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认同及道德文化素质等“软件”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大文化建设体系。现实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已经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面临着文化需求大幅增长的态势。所幸的是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使丰富的文化产品既能满足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又能够“大口径”开展国际文化贸易,目前是重要机遇期。《决定》的适时做出,既是当代中国发展速度“倒逼”的使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然。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

立足国情实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广阔,居住分散,发展不平衡。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致使农村经济发展较慢,特别是西部农村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尽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落实了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农村依然是中国这支舰队行进中最慢的“船”。第二,据2013年《社会蓝皮书》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4%,城镇人口超过71亿,城镇化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尚有46%的农村人口,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慢,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凭力气挣钱”居多。第三,“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3]但从农村文化主体上看,农民的业余时间文化活动主要是看电视、打牌(麻将)、读书看报、下棋、听广播等。农民参与最多的集体性、公共性文化活动主要是看电影、看戏和祭祖。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613899”部队。而对农村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中青年农民却享受不到。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来看,有线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逐渐占据了农村文化的主导地位,乡下人正在模仿城市人的文化消费方式,农村“本土化”的民间艺术逐渐消亡,丢掉了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也在逐步萎缩。还有,边远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有牌无人”的现象大量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形式、轻效果,重建设、轻评估,没有质量标准。许多地方的农民感受不到文化生活的明显变化,相反,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却渐渐抬头。

农村需要文化繁荣,农民期盼文化均等。没有农民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文化发展,文化强国就没有“底气”。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应当是一种以保证农民群众文化发展权利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发展模式。文化参与、文化享有、文化发展构成农民完整的文化权利形态。政府要保证农民的文化参与、文化享有,这是实现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文化发展又寓于农民文化参与和文化享有的过程中。因此,对农村来说,文化建设首先要保障农民的文化发展权,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笔者认为,在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的过程中,要把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作为政府,要确立公共财政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多种实现模式。毋庸置疑,国家公共财政依然是改变当前农村文化落后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只能承担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限责任。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减少政府过多干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支持鼓励包括非公经济兴办文化企业,使乡村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经济实力的富人回镇进村组建文化实体,让他们大胆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文化资源向广大农村基层流动。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项目投资的力度,以“补课”的态度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以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这里需要强调,“均等化”是指城市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农村乡下同样有;发达地区有的西部地区同样有。所谓“标准化”是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县图书馆、县群艺馆、文化馆,都应该有名有实,服务项目、服务人群、人才配备、经费保障等要标准统一,不可形同虚设,有牌子没人。

笔者认为当前最紧要的,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层”的端口要下移到村落和社区,实现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有专门场所、有多个项目、有专人服务和指导。二是面向农村基层,培养文化艺术服务人才队伍。文化人才是实现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力量,但农村文化人才奇缺是普遍现象,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各级领导文化观念要进一步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弥补基层文化人才的“缺位”现象,以增强农村文化的自身“造血”功能。县级文化馆应当积极承担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培养的任务。三是基层文化站服务要接“地气”,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正能量,充分挖掘淳朴民风民俗中最可贵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对“草根”人物的精神内质进行展示。如通过“道德模范”“幸福之家”“村镇孝星”“爱婆敬媳”等活动的评比,引导农民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农村文化氛围。

(三)

强国当强人,强人首强“心”。农村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难点,同时又是“底线”。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而不是“土豪”。改革开放35年来,广大农民的文化心态已经发生了嬗变。第一,在思想观念上,他们由观望怀疑型向坚定自主型转变。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解决了温饱,但他们曾怀疑这种政策的长期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他们自主经营生产生活,如今农民人均GDP已突破7000元大关。但目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又使他们面临“二难”选择,“恋旧”的情结也在加重。第二,在民主法治观念上,农民由盲目服从型向自我维护型转变。如今的农民学法用法,在政府征地拆迁、村务项目公开、出外打工讨薪等方面,懂得了依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同时也出现了“有事我找你,不办我骂你,办完不理你”的横蛮现象。第三,在生产经营上,从“以农为本”向亦农亦工亦商转变。当代的农民不再“视商为奸”,而是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外出打工靠技术,不怕脏、苦、重、累,给钱“到位”就干。家庭开商店,发展养殖、种植业,办加工厂、搞农家乐,只要能挣钱,不惧辛苦。第四,在婚姻家庭上,由“介绍”自主型向自由恋爱型转变。婚姻讲究能识字会算账、长相好有技能已成为新的择偶标准,计划生普遍接受。第五,在生活消费上,由省吃俭用型向追求享受型转变。如今许多地方的农民临街靠路盖起了三四层的楼房,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些农民还在网上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但是也有很多农民娱乐生活主要是打牌,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品味。

文化是“化”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引导和调整农民文化心态迫在眉睫,政府应把握好“共性”原则,抓住各种时机,适时进行“中国梦”思想教育。对农民中坚力量的文化“正能量”给予积极的引导,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渗透,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当代农民普遍坚守的道德准则,用“追梦”行动加快农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在生产方式上,以“科技下乡”免费培训农民多种生产技能,特别是转变农民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适应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在公共文化设施上,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全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如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电影放映室或电影院、有线电视、村落文化活动场所、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是最基本的需求。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坚持“文化下乡”、放电影、送节目、闹花灯、举办民歌会等。接续传统健康的娱乐项目,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共同需求。我们不妨把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的“公共服务实现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服务实现模式”。这一模式需要政府引导农村文化市场服务体系发展,以信息网络为平台满足农民个性化和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国家力量向农村社会“送”文化已经不适应,而补充、替代它的只能是通过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打底子”,扶持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本土化的文化精英队伍,实行“公办民助”或“民营公助”的办法,走市场化的道路,支持和鼓励民间文化精英“种”文化,政府通过奖励农村文化大院(中心户)、“农村电影”、“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实现文化在当地农村社区长期“扎根”服务,使之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从而引领农民文化心态向健康的、较高层次发展。

总之,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重点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是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生产技能的提高。在新一轮改革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个项目落到实处,实现文化全面惠民的“均等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3.

[2]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 社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中国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五彩缤纷[N].中国青年报,2011-10-17(06).

文化强国篇7

从宏观看,应注意到三个方面

首先,上下合。“上”指政府、领导。政府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文化改革,包括文化体制、组织、构等,通过全面的文化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给文化人“松绑”,让人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作家、艺术家、文化企业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文化是文化人主体的创造,如果有过多的束缚,就很难创作出传世经典的文化作品。“上”应宽容,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从“下”来说,文化创造主体应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今天的文化创作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肩负重任。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话,就很难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高水平电影、高质量电视,很可能沦为粗制滥造。文化人应该沉下去,沉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体会群众心声,真正领会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雅俗合。现在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家都喜欢看些通俗的、流行的、娱乐的东西。如果听任俗文化泛滥而不重视雅文化的话,我们从文化作品中所受到的启发意义就会越来越少。现在很多文化作品只是单纯的搞笑,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看到的文艺表演,已经到了粗俗、庸俗甚至色情的程度。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性质和价值,已经不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而沦为庸俗的表现。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对社会对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种亵渎。

雅文化应该是“正俗文化”而不是“邪俗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雅文化,加强雅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展现中华文化应有的精神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经典文化的出现。现在每年长篇小说成百上千,真正留下来的能有多少呢?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但是真正算经典的能有多少?这中间有大量的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它们的价值、意义根本无从谈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样去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每个人负有什么责任和使命。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

最后,中外合。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世界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民族的文化是对世界文化的充实和发展。我们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应该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上来。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国字号的标志,应该含有更多中国元素,涵容世界文化,也就真正充实了世界文化。如果我们跟着西方走,一味模仿,失掉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丧失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同时也降低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可能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很多文化作品之所以“走不出去”,不被别人所看好,就是因为里面国字号的标志不明显,中国元素含量不够。《红楼梦》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翻译,流传世界,是因为它已经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一面镜子。

从微观看,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无名而有名,有名而无名。现在很多文化人、作家、文化企业家一味追名逐利,而不是埋头提升文化作品的质量,不去吃透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去殚精竭虑地钻研作品,这种心存“有名”而追名的果,只能是产生一堆粗制滥造的产品,反而失去了名。只有心存“无名”,甘心坐一段时间冷板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提升作品的内涵、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们的心声,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才能获得名。经典文化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当时并没有考虑“名”的问题。当时他家庭衰败,经济困窘,在恶劣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成就伟大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无利而有利,有利而无利。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都跑去追逐利益、追求金钱。文化产业追求利益原本正常,但是过度商业化,则陷入“为利而创作”而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为文化而文化”,也就丧失了文化,离文化越来越远。过于追求利益,完全商业化,很容易产生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出现改头换面的抄袭作品。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获利、怎么得到好的票房呢?若不过分看重金钱,怀着一颗文化之心,抱着对时代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心态去创作,反而会获得巨大利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的文化作品,肯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和热爱。

再次,无乡而有乡,有乡而无乡。我们要重视体认乡土文化,因为乡土文化中最原汁原味地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蕴含着非常多、非常好的文化创作的资源。很多中国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不间断,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民族精神、内涵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当前我们应该全面搜集、整理这些宝贵的乡土文化,不是局限于一个乡、一块土,而是加以全面总,认识其特色、性质、神韵,吃透乡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这就是无乡而有乡。如果只关注某一种乡土文化,而这种乡土文化很可能有缺陷,那么也就无法体现出中华乡土文化的精髓、神韵,便是有乡而无乡。

最后,无我而有我,有我而无我。如果一个作家、剧作家、文化企业家光想着我,处处为自我打算,处处以我为核心,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也不可能带领好一个创作团队。因为现在的很多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都是一个团队携手合作完成的。但是我们也并不排斥艺术创作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比如过去的梅兰芳剧团,这个剧团之所以有名气,就是因为有梅兰芳这个领军人物。同时,这个剧团又非常团,从创作剧本到配乐、服装等,大家都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因此创造了种种佳绩。为什么近日世界人民都在缅怀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是因为他在从创业到创新的过程中,“无我而有我”,甚至可以说用电子产品创造了一种文化。但是苹果公司的成就并不是靠乔布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众多同仁的智慧创造的果。

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这些方面、这些关系,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指日可待。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依靠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会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

文化强国篇8

文化强国如一座耸立于世界的精神文化大厦。建设文化强国,先耍清理地基,不是在旧有的地基上盖新房。而是要改造旧有的地基,寻找新的精神基点,营造新的精神土壤。这就要在文化上突围。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无比优秀,却总是断不了被一些这样那样不很优秀的文化因子包围着――被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包围着,被左倾思潮的惯性包围着,被西方思潮的某些立场和表述体系包围着,被商业大潮中单纯逐利的观念包围着,被网络大潮以大影响力的传播为诱饵导致的浅薄、浅陋,低俗、恶俗包围着,也被政绩GDP文化政绩GDP的种种误导包围着……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柱,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它的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形而上精神表征;它的三易一简易、不易、变易的东方思维特点,都在文化强国之路上给了并将不断给予我们以营养。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习弊端,诸如皇权主义的独裁专制导致的非法治倾向,家国同构的稳态结构导致的难于变革的倾向,重道轻器的玄学传统导致的非科学倾向和抑商倾向,在今天不只是阴影犹存,可以说还在旮旯拐角中鲜活地存在着。我们要在它们的包围中突围,在法治的、科学的和变革的路上太步前行。

左倾思潮在政治上虽然已经被判了死刑,但作为一种过度的、过激的思维,仍然以巨大的惯性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意识。做事尚陕、尚过、尚浮华、尚刺激和偏激,尚轰轰烈烈的花架子,乃至走向假冒伪劣,种种现象我们不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吗?要冲决这样一种文化劣根性,凡事适度而行,让实事求是、修养生息、韬晦自强、埋头苦干,永远成为我们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

西方思潮在几个重要的革新时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和营养,尤其是它的科技文化成果和管理文化体系,对中国现代化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但9尚在西方文化身上,只会贴牌复制,不能也不敢冲决它的藩篱,切实地结合中国文化实际和中国人精神的实际,构建我们民族的、大众的、又是科学的、现代的文化体系,不正是当下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吗?

市场和网络,在给我们文化拓展了新天地、新思潮、新成果的同时,由悄悄地营构了一个隆圈:越浅俗―越大众――越有传播面――越有利润――因而又越去浅俗,这样一个怪圈。市场的选择,网络的影响力,常常诱惑我们的文化失去主体性和自主性、自定力。要从中突围何其难也,至今似乎看不到卓有成效的方法。

不突围,死路一条;要突围,血路一条。每次突围都会留下伤痕,但每一块伤痕又会产生新的抗体,积累着新的曙光。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为什么总被包围?从历史看,因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既有过大创造的光彩,也有过大的历史。有过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可以飘移待沽,在选择中让自己的主张得以实现;却也有过焚书坑儒。有过汉唐时期的以强大文化主体开放融汇异质文化的时代;也有过历代强权全力打造依附人格、主奴根性的时代。一切追求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无不是悲剧下场,中国社会有了确立人格主体的整个觉悟,是二十世纪的事。

从现实看,还因为当下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总被各种文化膜笼罩、窒息,我们逃逸不出文化传播的覆盖,各种他者经验,类象经验屏蔽了我们的自主创造精神,我们的创意力乃至我们的生命因此而萎顿。

要从历史的和当下的文化膜中突围,必须大力培养全民族的创造力,尤其是颠覆性创造力。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说,一切真正的创造都是破坏性创造。所谓颠覆性创造力,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说在总体战略上要由自然经济时代文明的延续和小修小补,转向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新文明的创建。在这一历史性的新文明的创建过程中,以新的核心价值观来吸收原有传统中的营养。一切科学的观点方法,也包括先进的文化,都是在无数失败的探索也就是错误中,积跬步而至千里的。人类从来是踏着错误走向成功的。在创建新文明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出现曲折和坎坷的充分准备。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当前要尽快实现五级转化,即由资源本位向产品本位――资本本位――创意本位――话语本位的转化。近年来,我们的文化产业正在由原来的资源本位向产品本位、资本本位提升,我们丰厚的文化资源正在又好又快地转化为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这样的大型文化产品;同时又以我们的资源和产品来吸引、聚集国内外更多的资本流向,陕西文化投资公司、曲江文化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的组建,对资源本位向资产、资本本位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再向创意本位提升。智慧和创意,即人的智力,是文化生产最重要的要素。创意可以将中国的文化资源熊猫、花木兰,变成享誉全球的文化产品《功夫熊猫》《花木兰》,替外国人赚钱。我们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创造力。有了一次次的大而新的创意,才可能争得全球文化市场的话语权。而成功的创造又将转化为样板、模型和规律,这为我们进一步向话语本位提升打下了基础。话语本位,也就是以大量成功的创意和实践,在全球文化市场的规则、标准的制定上争得决定性的发言权。世界文物保护会上的《西安宣言》和文化产业的《曲江模式》,显示着我省文化产业这种向话语本位的转化已经开始。只有将创意本位提升到话语本位,当前文化入超的现状才能改变,国家文化安全的风险才能降低,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才有力度。这是文化强国极为重要的任务。

上一篇:河洛文化范文 下一篇:客家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