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范文

时间:2023-11-18 23:54:03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内控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政策,四年时间过去了,大部分单位已经完成了行政体制、人员编制的转换工作,但是如何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文化产业单位的综合实力,使其为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现代文化传播规律,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财务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设置上未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

不相容职务分离是财务内控的一个基本要求。一般说来需要不相容职务分离主要有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复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但是多数转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依然延续着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的通行做法。但是从财务内控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再加上职工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就有可能出现舞弊行为。

2、“一支笔”审批制度导致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风险控制。

现代财务内控的核心要求就是权力的互相控制、互相制约,但是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还延续“一支笔”审批的制度。这种方式表面看来似乎能够对各项业务实施严格控制,但实际上这样并不符合现代财务内控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要求。同时,一支笔的控制方式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如果现有制度对行使该权力的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那就可能导致腐败情况的发生。

3、现有财务内控流程与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联系不紧密。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内部目标、计划、指标体系设置上出现脱节现象,预算指标设定成为企业内部上下级、各部门利益的博弈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分析和控制力度不足、预算准确度较低。而且在绩效考核上缺乏成熟的战略规划,战略发展目标量化、分解、推导关键业绩指标的过程不清晰,导致关键业绩指标对价值驱动要素的衡量不全面,弱化了考核的力度。财务内控的最终结果也不能及时反馈到各级管理者以帮助决策。

4、现有财务机构缺少独立性,使得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虽然进行了转企改制,但实际上现有的组织结构依然以劳动分工、科层结构和职能主导为特征,呈现出金字塔形状的集权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下行政体制色彩。财务内控的层级看似很多,但是实质上没有人真正对财务内控的问题负责,推诿扯皮、效率底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财务机构缺少相对的独立性,使得财务内控成为空中楼阁,无法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5、财务内控制度均为描述性的文字,缺乏清晰的工作流程图,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内控制度依然采用了文字描述性的文件,缺少清晰流程图,并制定规范的表单样式。这种单一的表述模式不利于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和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多数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颁布出台基本都是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种问题,于是相应地出台一个办法来规范。因此,企业需要对现在所有的与财务内控有关的文件、规范、通知进行梳理,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一次系统的、彻底的“立、改、废”,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6、全面预算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认识上的问题,虽然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了转企改制,但是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认为全面预算只不过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岗位的人员无关。而企业现有的“全面预算”不够“全面”,从总体上看,预算编制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上,而几乎不涉及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且由于未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责任中心划分清楚,责、权、利相结合不紧密,导致部门间协调不够,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不高,收益率较低。使得全面预算的管理“晴雨表”、“指南针”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7、内审部门监督缺位。

内部审计是财务内控

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督、评价财务内控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更没有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相应的职责。在实际管理中内审部门的“缺位”使得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缺乏有效监督,也不能及时发现差错和舞弊,更无法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二、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加强财务内控的建议

1、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多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许多管理者的思想深处,还认为自己还是事业单位,把自身还定位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缺乏风险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过度集权,内部各部门都对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重视,而对横向的同级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太在意,致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互动性不够,协调性较差,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明确财务管理权责

由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原单位划转过来的,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内控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财务内控就是些制度、文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管理层关系不大,更与企业全体职工没有关系。管理层对财务内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财务管理权责不清,对于有利的事情往往争先恐后,而一旦出现问题或是需要承担责任时,则大都互相扯皮、推卸责任。因此管理层必须提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保持信息沟通顺畅,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真空”区域,造成资源浪费、决策失误和负面影响。  3、规范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地规范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关系的有力制约手段。财务内控的目标是为企业寻找有效的减支增效之源,一个缺乏预算或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注定要在低效率和低效益中走向失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通过制订和执行全面预算,不断用量化的工具将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全面预算管理所提供的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使企业在许多方面的计划有了数量化和货币化的指标,便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各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

4、营造重视财务内控的环境氛围

财务内控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控制环境,只有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环境氛围基础上建立的财务内控体系,才能成为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企业在实施财务内控体系过程中必须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和企业文化,使忠于职守、勤奋尽责、遵守制度、照章办事成为每个职工的行为准则。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使财务内控体系发挥其效能,有效的解决制度失灵的问题。

5、改进财务内控流程,与业务环节紧密衔接。

如同现代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一样,一条流程清晰、操作规范、结构完整的流水线可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财务内控也同样如此,必须要有清晰、规范完整的控制流程与现有业务实行紧密对接,才能保证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效果。按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进行设计和规范,系统性的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逐一的风险评测与排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提示,使财务内控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执行力,实现控制目标。

6、建立内审部门,保证财务内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内审部门的建立是强化内审制度,保证财务内控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评价财务内控体系效果的主要手段。该部门要独立于被审部门,才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更加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及时地发现内控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企业不断完善财务内控体系,使财务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财务内控水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财务内控人员队伍是提高企业财务内控水平的必然之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按照《会计法》和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选配财务人员,把好“入口关”。制定财务人员考核任用管理制度,在重点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通过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章显中.企业预算控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coso委员会:”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coso.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心合.企业财务控制实务前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刘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m] 北京:商业出版社,2004.

[7]张文贤. 21世纪100个会计学难题[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8]许国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事转企”改制为重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保障,切实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持续发展;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三、改革任务

(一)重点实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1个)。将区电影院转制为文化企业,核销事业编制。

(二)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2个)。区文化馆、文化市场稽查队2个单位,继续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财政全额供养关系不变。

四、政策规定

(一)财政投入。一是加大投入。改革所涉及的单位,财政原有拨款不减少,并逐步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费投入。二是改变投入方式。统筹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的文化发展资金,做到捆绑使用。资金的投入主要采用“以奖代补”、“政府采购”和“项目贴息”、“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方式,重点用于精品力作的以奖代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发展项目贴息、场馆建设补助等。资金统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区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三是重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以政府投资为主。

(二)社会保障。转企改制中,要切实做好转制企业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妥善解决好人员的分流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在认真贯彻中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区“事转企”文化单位的实际,制定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政策,确保平稳过渡、持续发展。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国家规定的待遇标准及发放方式不变。转企改制时,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或虽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人员,既可以提前离岗,也可以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提前离岗人员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企业办法办理退休手续。提前退休人员可按事业单位退休办法办理退休手续。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退休办法计发的退休金,通过建立企业年金等办法予以解决,区财政要对建立企业年金给予适当支持。

(三)财税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各项优惠政策具体按照(〔2008〕114号)文件、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4号)等政策规定执行。

(四)人才队伍。注重发现、培养、引进各方面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积极引进区内外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对优秀和特殊人才,可以采用高薪聘用、给予管理股、兼职、重建人事档案等多种方式大胆使用。文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可以实行评聘分离。

五、工作步骤

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按照文件要求,成立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宣讲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规定,聘请专家座谈,征求全区基层文化单位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动员。组织相关单位和文化企业学习《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区文体事业局要组织本系统改革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区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做好改革前的思想动员工作。要将本系统文化体制改革领导机构,于2010年6月底前上报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文改办)。

第三阶段:细化措施。区文体事业局根据《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和实际问题,制定本系统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重点,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并于2010年8月底前将实施方案报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突出抓好区电影院转企改制,推进区文化馆、文化市场稽查队深化内部改革。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区文体事业局总结本系统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报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验收工作,对文化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及时宣传,进一步巩固扩大改革成果。

六、职责分工

(一)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全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政策,制定全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导、督查全区改革工作,做好与市文改办的沟通,及时汇报我区文改工作进展情况。区文改办要及时掌握各部门、各改革单位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改革情况,并报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

(二)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改革单位的改革工作,指导区文体事业局制定本系统改革的实施方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实施方案的论证和修改,督促行政主管部门抓好各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

(三)区文体事业局作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实施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本系统和直属单位改革的职责,具体负责本系统改革单位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申报,以及改革方案实施前的思想动员、实施中的指导沟通、实施后的检查验收等工作。要及时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机制,落实改革任务和改革时限,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工作。

(四)区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对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移交工作。

(五)区财政、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国税、地税、工商等职能部门,负责参与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论证,配合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抓好全区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落实,特别是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人员的分流安置、社会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加大扶持力度,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3

关键词:事业改革;难点;总体思路;财政政策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

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政负担过重,对财政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政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其中财政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财政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政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2002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还不包括专项经费)22.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支出比重高达23.7%。

中央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原则和框架都已十分明确,即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定位、分类,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给范围偏宽的问题,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仍然干扰多多,困难重重。综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难点有:

难题一: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事业单位设置需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各国学者公认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如同时不具备这两个标准则属于私人产品,但在现实中有的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标准,有些产品两个标准都具备,但又不够充分,一般将这第三类产品划分为准公共产品。而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和重新界定事业财政供给范围的前提基础,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难题二:如何科学、合理定编定岗。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核定经费,给“粮”给“奶”的基础,而事业单位编制,又是由人事编制部门来核定。造成人事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目前事业单位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事关人事、财政、单位、员工三家四方,一旦在编制核定上动真格,缩减财政补贴范围,同在事业单位一条船的上上下下都会想方设法“严防死守”,争取缓减,遭遇“伤筋动骨”的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软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改革。合力改革攻坚干扰多,困难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难题三: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前两项改革,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难题四:配套改革不同步,相互制约。事业单位的保障机制配套是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现在我省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机构要撤、并、转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解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

难题五: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和消化。改革是有成本的。事业单位改成聘用制,或者减员,或者推向“社会化、市场化”,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而事业单位改革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补偿下岗职工。目前普遍观点是要推行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来解决富裕人员问题,但是不同单位条件相差甚远,除了高校和卫生系统拥有众多在校师生和病员及家属,行政后勤管理和经费来源有规模效应,其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比科研院所、文化馆团等容易的多。而大多数事业单位行政后勤工作社会化、市场化难度较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和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即事业单位改革集资源整合、产权制度、投资体制、经营体制、财政供养体制、用人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深层次改革,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

1、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实行不同的财政供给模式。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推进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渠道进行全面清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和经费自给能力,重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和财政供给形式,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从性质和职能上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行政管理类。具有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对于这类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将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政府部门;难以划归的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依照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所有执法收费均转为政府规费,全部上缴财政,与部门支出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社会公益类。从其公益性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两大类事业单位。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指为了国家的公共目标、实现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自然、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尖端前沿技术研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疫。此类纯公益事业自身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私人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基本上由政府“兜底”来办,经费主要靠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规模,科学设定岗位,搞活内部用人机制。

准公益事业单位是指既有公共目标又有私人目标但偏重于公共目标、能实现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科技开发类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育场馆等事业单位。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其发生的耗费部分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费取得一定的补偿,对其仍应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采取财政补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政策,政府相应地进行定额或定向给予财政补贴。对其收费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保证公益性事业的运行不偏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标。

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提供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如应用技术性研究设计院所、地方一般性剧团、电影制片厂、非学术性杂志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各类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人才服务、出国服务、招待所、培训中心)、各类协会、学会、专业技术学校?院?、地方性医院、康复中心及各类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具有组织收入强,收入相对稳定,其发生的费用完全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取得收入来补偿并取得利润。要彻底转为企业并改制,应与财政供给脱钩,由市场调节。对于一些转制确实存在困难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采取逐年减拨经费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场。要大力发展这类事业单位的民办、合伙制、股份制形式,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发展既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又不需要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2、加强清理整顿,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我省的财力偏弱,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优化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和设置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应根据区域经济和公用事业的需要,采用撤、并、转、建等办法,对事业单位总体布局进行调整重组,保证资金向社会发展具有前导性作用和社会亟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的事业单位集中。

应撤消的单位:按照政事分工的原则,原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已明确收归行政机关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已经过时或消失、成立后未正常运作的事业单位;“三无”事业单位(无明确职责、无办公场所、无在编人员);职责不明确,与主管部门业务没有相关的事业单位;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对撤消的事业单位,财政不再供应经费。

合并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相同或相近、重复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及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同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数量过多,任务相近,必须整合的事业单位。合并的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并按合并后的事业性质、职能重新界定财政经费渠道。

3、建立编制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经过调整、合并、撤消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要精简编制、重新核编,按其性质、职能和编制数重新界定财政经费供应政策,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基本要求是: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编制和财政部门进行核定编制,确定经费供给形式。这样,使编制、人事掌握编制计划,财政部门掌握经费预算等相关标准,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目的。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让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取消行政隶属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将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不同于政府部门的人员管理制度和福利制度。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业单位分流到社会和企业的人员,单位没有为其上社会保险,必然带来如何建立及计算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问题,应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保证“出口”畅通,让“进口”与“出口”良性循环起来。改制单位的保险征缴向企业保险过渡,养老保险和医疗单位和个人各交一部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进入失业社会保险;继续执行国家有关公积金政策。凡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额和差额的事业单位职工,其改制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被撤销的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视同缴纳。原事业自撤销之日起,其社会保险费用均由个人承担。今后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向差额拨款型和公益型事业单位铺开。

5、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除了要撤并部分职责不明确,规模偏小、工作任务交叉和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外,还要在一般事业单位人员(含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精简。因此需要想方设法筹措改革成本,解决改制分流和职工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事业单位筹措改革成本的资金的渠道可以有如下:一是财政每年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改制单位土地出让金;三是单位资产出售资金。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可用于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职工安置费从净资产中剥离,由改制企业一次支付给职工,也可通过资产量以实物形态入股。改制前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经劳动部门核算确认后,从资产中予以扣除,并缴至社保经办机构。改制单位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以及未纳入社会统筹的退休职工按政策规定的退休费,要从净资产中一次性剥离出来,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在资产中剥离。对落聘职工应以内部消化为主,对解聘人员实行解聘风险补偿。

6、加快事业单位分配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关系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和事业单位的活力。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确定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框架加紧研究,加快人事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门别类,细化有关规定。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根据能力和贡献大小,拉大分配差距,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特点的工作考勤制度的改革方案。建立奖励金制度,对做出优异业绩、成果的人员以重奖;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取一定比例的净收入用于对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与报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用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出资入股,参与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可试行职工内部“参股”,年终分红的做法。

7、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财政对固定岗位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对向企业化转制的事业单位赋予人事聘用、流动的充分自;对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国家资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研机构,赋予充分的人事管理制度自;半公益事业单位实行内部置换岗位制度。行政管理人员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后勤人员岗位可以互相置换,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单位结合原档案工资标准、按现岗位自行确定发放。

三、不同行业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教育单位实施“确保中间,放活两头”的改革方略。即对九年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办学新路;而对幼儿教育则坚持走社会化办学的路子;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教育要坚持成本化办学方向,采取公办民助、股份合作、民办等多种办学形式,走联合、兼并、挂靠、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编制新标准,经费由财政核拨。同时抓住乡镇撤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机,适当合并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高等学校。主要解决机构、人员臃肿和生师比、生员比不合理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产业化特征,以学校服务社会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后勤服务规范的社会化运作,后勤服务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使之从单位的管理难点、经费包袱成为单位重要的增收源。职业学校各类成人高校、成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干部学校、函授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精简编制,抓大放小,实行经费自给,确实要扶持的财政给予定额或定项补助。

(二)医疗卫生单位县属、乡镇医院等医疗机构,政府继续扶持防疫保健机构的发展。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所(站)和妇幼保健所要进行整合归并,实行院所合一,精简机构和人员。医院(疗养院、门诊部)、保健院(所、站)要进行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采取“售、股、租”等多种形式,变政府独家办医院为职工、社会力量和政府投入相结合的办医形式,变传统管理为法人治理。基本支出自行负担,大型设备和仪器添置由政府适当补助。卫生事业单位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争取2-3年完全过渡为面向社会事业性质的自负盈亏独立实体。

(三)文化、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对公共图书馆、文物、公共博物馆等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定岗,控制人员总量。经费由财政核拨。对以优秀传统剧目表演为主的艺术团体等具有公益性,又可不同程度地实行经营运作的文化事业单位,赋予充分的人事自,提高流动岗位所占的比重,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对经营性的影剧场所、剧团,通过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可合并成立镇广电文化中心。文管办和文化稽查市场队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在严格控制编制的前提下,核拨经费,保证宣传文化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1号),文化新闻出版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待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后施行。当前根据中央和全省治理报刊工作会议精神,各级要切实做好报刊散滥清理整顿工作。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的刊物,必须赠送的部分,经核定后,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其余所有杂志社、报刊必须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清理整顿中经批准改为内部刊物的,其经费由部门自行解决。

(四)对我省公益性科研所进行整合,对重复设置的科研院所,可按照大学科的范围合并同类项。对必须由政府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经费由财政拨款。公益类研究和开发并存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以提供公益为主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然划分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进行运行和管理,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其他科研机构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五)涉农事业单位按照“一稳定三提高”的原则。即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采取留、并、放、转的办法,根据乡镇实际,实现政事、事企分离,将事业单位所承担的执法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到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实体一律从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对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的、防疫、畜牧站、种子站、机械、行业监督指导等单位,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和结构,适当合并,形成精干高效、优质的服务网络。提供无偿服务的,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其他农业经营服务单位,经费自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扶持。

(六)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分为三类。(1)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经费由财政核拨。实行目标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如市政管理、园林绿化和环卫单位。(2)经费自给,有条件的转制为企业。全民事业单位直接转为全民企业单位,如市政施工、园林设施施工、苗木花卉生产单位,对重大项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3)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为股份制企业,或破产和撤销。

(七)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国有的社会中介组织要逐步转为民营,建立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并与政府主管部门在人、财、物和名称等方面脱钩,包括法律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人才交流、经济鉴证、财务托管、各类注册会计评估、企业协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技术咨询公司等机构。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4

关键词: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差异较大,在近年来国内水文事业大力发展、财政改革日渐深入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正确认识当前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新要求,进而不断改善和优化财务管理细节,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果。

一、财政改革背景下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遇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公益性机构,其经费以财政补贴为主,经营收入为辅。2012年4月开始,修订后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正式实施,该规则强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需要积极应对财政改革挑战。结合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实情况,财政改革有利于:

(1)基层水文事业单位预算改革是财政改革与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重点。在此情况下,水文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对全年经费进行有效控制,结合基层水文工作的具体需求,合理安排项目开支,确保重大项目完全落实,及时削减效果不佳的项目经费,进而提升财政补贴为主的资金的利用效率。在预算改革中,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会更加明细化、透明化,这对于减少腐败问题具备重要意义。另外,基层事业单位预算改革,会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及其他的管理活动改进,对基层事业单位部门协作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2)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的深入,水文基层事业单位开始强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国库集中支付、建立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公务卡结算等业务信息化系统运用,这就使得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更加清晰、收支控制活动的监管更加及时、透明,这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统筹管理有利。

(3)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则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采购等活动内部控制改革。基层水文事业单位发展中采购的物资专业性较强且单价较高,在采购制度改革过程中,基层水文事业单位会以预算为基础,借助公平公开的招投标,控制采购成本,降低国有资产和资本流失问题。

(4)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需要开展对很多复杂的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活动,在财政改革中,强调财政投资审核,这对于减少基层事业单位项目积压、资源浪费、减少工程款被挪用、占用等问题具备重要意义。

二、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常见问题

财政改革对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具备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实践中,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新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发展。

(1)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仍然存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完全、预算透明度不高和预算约束力不强的问题。一些水文基层事业单位为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并不会完全按照项目建设的真实需求编制预算,由此也存在一些预算限额高,执行中资金被挪用和截留等问题仍然较多。

(2)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根据新规则要求,事业单位需要提升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度。但是真正执行过程中,大多数水文基层事业单位只是简单的公布差旅费、会议费用以及其他财务费用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总额,而不会披露明细信息,这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公开与监督。

(3)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并没有真正的借助财政改革机会,实现采购管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等的改革。特别是由于目前与事业单位采购有关的法律政策本身存在差异,没有专门针对基层事业单位采购管理的针对性法律,这就导致基层事业单位采购透明度仍然不足,采购过程中贪污问题仍然存在。

(4)在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报表编制与审核中,经常出现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与基层单位的套账不一致,包括因为录入口径、录入周期等不同,出现较多的账表不符问题,影响会计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而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核对象分散,并且一般的建设项目周期补偿、规模和投资规模较小,这就导致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审核更加简单,不完全符合财政改革对审核精细化的要求。这就会引发财政审核、承建单位与基层事业单位之间因为工程结算审核问题的矛盾,增加相关财务工作的难度。

三、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要求与改革建议

结合前文分析,财政改革是有助于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但是实践中,水文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后续发展中,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顺应新环境,推动水文基层事业单位发展。这就需要:

(1)结合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细致、科学的预算内容,确保以符合地方水文管理实务的预算内容约束事业单位的项目建设与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水文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效率。

(2)水文基层事业单位还需要强化项目建设投资审核工作,按照政府审核标准和流程,对每一项建设获得及其相关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审核,减少部门间的工作差异或矛盾,为事业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以及有关的财务活动的优化奠定基础。

(3)针对基层水文事业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引进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通过权责的分配来有效的约束事业单位各部门及人员的行为,减少主观风险,为单位内部控制创造条件。但是权责发生制并不适合全部预算项目确认,应该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只对固定资产及收入支出业务等完全适合权责发生制,并且权责发生制确实优越于收付实现制的业务部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

参考文献:

[1]张绍萍.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研究[J].财会研究,2013(2)

[2]林纳.基层事业单位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和自身发展对策[J].时代经贸,2012(3)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5

一、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为帮助转制企业轻装上路,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一)105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对税收优惠规定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12月31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3]105号),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对试点地区和单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并原则规定“一定时期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等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105号文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3月29日联合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号),对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问题作了详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原有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对其自用房产、土地和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财税[2005]1号文件指出,以上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沈阳市、西安市、丽江市,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名单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批)。据统计,2004年一2007年全国共有238家文化转制试点单位被核准享受105号文件规定的财税政策,所获得的减免税额总计68.34亿元。

(二)114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对税收优惠规定 [2003]105号和财税[2005]1号都明确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期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通过五年的实践证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激励文化单位加快转制或改制步伐,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为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作用,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国家对原来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延续、修订和完善,再次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14号),以及其配套文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4号),明确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如下: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以及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虽然新的文件也规定政策期限为五年,但是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套较为成熟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全国所有文化单位转制适用,将产生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综观整个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文化单位的自身经营情况,并对比国家现行税率,企业所得税为25%,增值税为17%,房产税为1.2%,营业税为3%(文化体育类),可以发现争取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是转制企业的首要重点。

二、国内报业集团转制享受税收优惠情况

当前国内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出版、发行、电影和文艺演出团体,一般都实行整体转制。而对于报业单位,特别是时政类的报业集团,转企改制的过程要艰难和复杂得多。报业集团如要全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在转制工作中大胆创新和突破。从国家政策设计来看,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转企改制,注册成立相关企业实体,而不管是整体转制还是把有关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企。浙报集团、新华传媒、中南传媒等就是剥离经营性资产(包括非时政类的经营报刊)转企,实现税收优惠目标的不同类型的典型代表。

(一)浙报集团7年累计减免所得税逾5亿元 浙报集团2003年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改革把经营部门和单位改制成为公司。将当时下属的17报3刊1网站,按照“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账”模式,从机构、人员、业务、分配等方面将采编与经营分离开来,经营部门组建为媒体公司。公司依托媒体独立开展经营,统筹运用媒体资源,通过协调采编、印刷、发行和广告等环节,统一在其战略思想之下,形成整体营销。在组织设置上,媒体总编辑兼任媒体公司董事长,即,媒体一把手要对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负总责。在集团层面则组建集团公司,对于经营性资产,通过有限出资形成产权纽带,把集团的产业职能分离出来,对下属子公司全

部以出资方式理顺产权关系,实行专业经营、分级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全面实施转企改制后,浙报集团不仅增强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盘活集团资产,提高行业竞争力,而且得到政府支持,申请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从2003年起7年内,浙报集团累计减免所得税超过5亿元。

(二)解放报业集团部分转制企业获免税新华传媒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成功借壳后的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解放报业集团注入了属下的申报传媒、晨刊传媒、人报传媒、房报传媒和教育传媒等报刊经营性资产,实现转制。根据上市公司公告,2009年4月10日,税务部门同意新华传媒全资子公司上海申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晨刊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人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解放教育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房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自其转制之日起~2008年12月31日止,免征企业所得税,五家公司2008年合计免所得税1580万元。2010年3月20日,新华传媒再次收到税务部门的通知书,同意对上述五家子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中南传媒每年税收优惠超过2亿元 2010年10月发行上市的中南传媒,是一家“多介质、全流程”的传媒企业,主营业务有出版、印刷、发行、报业(潇湘晨报)、新媒体(红网)等。由于中南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企改制较早,2007年以来,中南传媒每年税收优惠超过2亿元(见表1)。

综上所述,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表现在:(1)传媒转企改制是大趋势。目前,国家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分类进行,深入推进。按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出版发行类企业须于2010年底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时政类报刊将推行“两分开”改革,非时政类报刊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对报业来说,此轮改革主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二是培育和重塑新型的报刊市场主体;三是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推动报刊跨地区、跨媒体经营,培育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此轮改革意义深远,传媒转企改制将是大势所趋,迟早都会面对。(2)转企改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传媒集团要争取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需要付出成本代价,最主要的是在转企改制中对人员身份转换的合理补偿,这将是资产剥离划转的最大阻力。另一方面,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样重要,传媒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需要地方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不明确的地方,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3)早转企改制,早受益。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税收优惠政策被纳入到文化发展长期规划层面,既表明政府决策者对该政策的重视,也有利于今后的贯彻落实。这次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且时限较长,若能积极争取,特别是争取免征企业所得税项目,会对传媒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较大效益。一些报业集团在争取税收优惠的过程中,一方面保留集团的事业主体,将其虚化,另一方面成立集团层面的企业法人,将经营性资产与业务注入企业主体,以此不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而且能为今后发展带来体制与机制方面的活力,为今后资本运营、改制上市搭建有利平台。(4)转企改制有关文件和资料准备。在办理税收优惠申请过程中,很多转企资料遭到退回。一方面,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新政策,很多地方税务部门第一次经历,对有关政策把握不够熟悉,出于对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申请审批的谨慎性,不敢轻易受理;另一方面,地方主管部门发文不够规范,又缺乏足够沟通协调,改制文件没有完全按照财税要求,申请文件和相关资料不齐备,审批困难。因而,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先充分领会税收优惠政策应具备条件和办理程序,收集齐备政府改制文件,整理和补充转制单位的有关资料,争取早转制,早受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6

关键字: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挑战

众所周知,《劳动法》的修订确立了事业单位可以施行全员合同制,为事业单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依然不断,主要表现在来自观念的挑战,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碍;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建立一个适应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的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人事制度向人力资源制度转型新旧冲撞,需要建立一个队伍精干效能鲜明的行政、学术、技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等等备受关注,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的管理权是法律法规授予管理的权力和义务,依法行使的职能,是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利益,人事制度又是实现管理职能的核心。以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延展了国家干部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事业单位对我国的教育、文化、科研、医疗、娱乐、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已经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对改革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产权结构服务功能复杂,改革的难度大,牵一发动千钧,改革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完成,事业单位体制由改造走向改革已经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建立健全产权明晰,责任清楚的事业单位法人法律制度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政府职能的改变,一些事业单位具备了市场化转制的条件和可能,将一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资源市场化配置而且对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的是市场化之外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问题。建立健全事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全球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效能、功能不断提升,取得最优效果。深圳科技大学开始了破冰之旅,改革任重道远,仍需不断地努力、探索、创新。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更多的是事业单位内部由传统人事制度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主要由行政性管理系统和技术服务保障两大系统构成,转换用人机制作为核心,突出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两项重点,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主流的战略性部门,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最大的挑战,需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保证。

事业单位内部行政性部门是政府依法设置的履行职能控制系统,他们依法依规各司其职完成总的工作目标。事业单位定制分设内部行政性管理机构,依岗实行全员聘任,引进竞争机制对建立职责权限划分合理,责任分工明确,高效廉洁的行政性管理部门具有重要作用。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源于对岗位的性质、任务、标准、职责、权限的科学分析,确定配置的资格条件,工作能力、思想技术素质,完善岗位技能标准。拆解工作任务建立职位分层分类的任职资格系统,还要注重优化存量配置,强化后备和梯队建设。我国事业单位一直存在着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不平衡的问题,行政权力不断强化的结果是学术权力的弱化,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制约的体系,行政权力转型为学术服务并制约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在提升主体地位的同时并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事业单位飞跃发展。

结语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趋于活跃,人才流失对事业单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争夺人才将成为事业单位的主战场。为人才搭建事业的平台,让他们有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空间,在自我奋斗的过程中和单位的发展有机融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应当致力于单位文明健康的文化建设,这种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的文化以其极强的凝聚力,为人才创造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让人流连忘返。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薪酬机制和奖励机制。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建立健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是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章饰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应以提供人力资源产品服务为核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 (7)。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7

一、本意见的适用范围是:列入市转企改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转企改制方案批准之日登记在册的在职在编职工。

二、文化事业单位中的艺术表演院(团)转企改制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转企改制前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条件且已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制度核定的离退休待遇标准不变,继续执行,以后其离退休待遇的调整仍按事业单位的规定执行,享受相关待遇。

在职期间的工资报酬按企业支付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档案工资调整由人事机构按照事业单位的工资政策办理,退休时作为计发退休费的依据,按事业单位标准核发退休费;转企改制前已实行人事并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的在职职工,在转制后单位工作至退休时,其退休后享受事业单位职工的同等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国家实行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按照其规定执行。

转企改制方案批准日之后新进企业的职工权益可按企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职工转企改制后,可按《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市人才交流中心关于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汴社险〔2004〕23号)的规定,实行人事后,可继续参加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也可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转企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的提前退休职工,提前1年及其以上退休的,在按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计发退休费的基数上,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按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规定核定退休费标准,由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足额发放;以后其退休待遇的调整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发办法执行。

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已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退休条件的在职在编职工,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正常退休手续。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其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前退休的年限可与实际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计发退休费的比例年限。其中,转企改制方案批准时间为当年7月份(含7月份)以后的,提前退休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结果为“合格”及其以上等次的,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后,办理退休手续。提前退休待遇从转企改制方案批准之下月起执行。

五、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应与原在职在编职工(含在职职工,下同)解除聘用合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2002〕35号)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到新组建企业工作的职工,其经济补偿金转入新企业,如其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与新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按转制时解除聘用合同核定的经济补偿金标准支付给解除合同的职工,其在新转制企业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合同法》的支付规定执行;如其在新企业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六、转制后新组建的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安置原单位在职在编职工,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新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低于原签订的聘用合同未履行的期限;按政策规定计划安置的干部、退役军人及其他人员,在原事业单位首次就业、改制后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转企后单位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七、转企改制时不愿到新企业工作、自愿与改制前事业单位解除聘用合同或辞职的职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实发工资计算,以解除聘用合同或辞职的职工在该单位每工作1年(含按政策规定可以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月平均工资高于我市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我市的月平均工资3倍计算;平均工资低于其档案工资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国家规定的津补贴之和的,按其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国家规定的津补贴之和计发经济补偿金。

八、转企改制前文化事业单位按国家、省和市现行的工资福利政策规定拖欠职工的工资、未聘人员生活费、因公致残人员护理费、遗属生活补助费、丧葬费、抚恤金等其他福利费用,应在转企改制前予以清偿;转企改制前已参加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转企改制后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应按规定及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欠缴的养老保险费用应当补缴,一次性补缴困难的,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市转企改制领导小组同意,可以缓缴;市社会保险机构接收转企改制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后,从改制单位转企改制方案批准日之下月起支付相关待遇。

九、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职工的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事宜,按照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规定执行,由转企改制后单位负责办理其参保手续。

十、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的在职在编职工,改制后在新组建企业工作的,遇到市直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时,可参照转企改制前同类型事业单位职工招聘的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篇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

摘 要: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是关系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事项,对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4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樊斌(1982-),男,陕西旬邑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一、事业单位的定义和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特点:①服务性。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系统。缺乏这些事业单位的服务支持,或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②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③知识密集性。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事业单位居于重要地位。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组织,有着政府机构和营利性市场主体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组织。

二、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已经不能完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国家采取了分类改革,逐步推进的策略,即按照社会功能将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大部分的军工科研院所应该归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这一类别,由此决定了军工科研院所向企业转变的主要改革方向。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意义重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生产积极性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26万家事业单位,员工总数超过4000万人。而包括军工科研院所在内的大部分事业单位既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不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收益的分配权,导致各事业单位缺乏生产积极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仅仅是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的过程,更是促进一些传统公共事业产业化、社会化的契机,既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前提,还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有助于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提高各事业单位的生产积极性。

(二)有利于激发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

军工科研院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化改革成为创新主体,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推进科技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再次强调了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也对军工集团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将有利于激发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提升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国际竞争力

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是关系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大事。为兼顾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应对全球化竞争,军工科研院所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即要在体制机制上突破束缚,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依托、以产业为手段、产学研相结合,推进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下发展要求,各大军工集团均采取相应举措,将目标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化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真正明确科研院所的产权,厘清归属关系,激发经营活力,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应对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三、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一)产权关系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最根本的任务是产权制度改革,绝大部分军工科研院所的资产属于财政部,国资委行使资产管理职责,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行使行业管理职责。但是,作为直接上级单位的军工集团与所属科研院所并不存在真正的产权关系,主要行使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以及代行资产管理职能,对所属单位的改革重组等不能直接决策。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军工科研院所的要求和管理目标各有侧重,国资委和财政部要求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做强做大,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要求圆满完成国防科研任务。这种由于产权关系和价值取向带来的问题导致军工科研院所战略目标取向多元化,影响了军工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二)发展模式问题

目前来看,军工科研院所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尚未建立。军民品分线,民品公司往往实现成果转化后另起炉灶,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限制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而一些通用产品或部组件则过分强调军民品两个标准,降低了军民融合的效率。面向军民品两个市场,军工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设施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共享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型人才基础雄厚,但现有组织结构是围绕军品研制生产保障体系建立的,开发民品市场和技术转化能力较弱,尤其缺乏面向市场的营销、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因此,急需建立人才交流与融合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配套政策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滞后于企业化改制的紧迫需求,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较大,尤其是事业单位的人员身份转化后社会养老保险的补缴问题,需要国家很大的投入。另外,军工科研院所改制为股权结构多元的企业后,军工技改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客观上国家投入技改应加大国有股权比重,对事业单位改制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大影响,这就要求军工技改资产在股权比重、资产折旧和军品免税等方面都要有新的配套政策。

四、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建议

(1)加快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军工科研院所进行企业化改制后,建立产权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中之重。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产权管理关系之后,军工集团对转制后科研院所的管理要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行使相应权利、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推进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责、权、利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推进以资本市场实现军工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监事制度,适时引进外部独立董事,规范各机构人员的职权与责任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2)努力完善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制后的军工科研院所应该坚持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树立军民品产业化发展的理念。同时应该构建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管控体系,在整体组织格局、管理体系以及相应模式和方法等方面优化设计,从顶层战略体系架构上保证军民品业务的协调发展;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与资源共享,建立可直接用于装备科研生产的电子信息等民用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动态推荐目录,支持二次开发;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国家层面及企业内部协调好资源整合,通过针对性的并购、联合等方式强化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军工科研院所由原有的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转变。

(3)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平稳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提。目前,我国针对军工事业单位特点的政策性文件还不明确,因此要做好适应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调整。一是明确事业单位人员身份转化后的管理机制,重点是解决好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化养老保障问题,对于转制前已离退休或即将退休人员、转制前参加工作人员、转制后退休人员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二是继续完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后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明确军品计价、军工资产管理等敏感问题的操作方式。四是明确改制后的评价、约束和激励机制的指导性政策,以人为本积极推进股权激励、岗位分红权激励等措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五、结语

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既具有一般事业单位的共性,又具有军工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必须要对改革中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忠宝.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航天工业管理,2013(4).

[2]程国平,成时阳.中船重工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

[3]智莉.诌议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难点及推进战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4]张智文.事业单位改革的和谐之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1).

[5]曹素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完善措施.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

上一篇: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范文 下一篇: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