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22 17:27:40

文化产业规划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1篇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规划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和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五)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

(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鼓励文化设备提供商研发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及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八)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实现落地经营。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四、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部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三)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五)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基金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保障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将《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加快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三)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继续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继续办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2篇

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下,逐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与党和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关系密切。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01年3月,“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进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形态的地位。2006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我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分别出台了部级文化产业行业内部专项规划,多数省(区、市)、市县制定了地方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和行业内部专项规划,初步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规划作为我国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描绘我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文化产业能否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新型服务业的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国际金融危机正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我国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内外统筹兼顾,推进中国国内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转型,调整和优化中国文化发展的国际方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目前,各级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在“十二五”规划中究竟应该如何恰当摆放文化产业的位置?如何在“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中充分汲取“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使之更科学、更规范以保证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回答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几个问题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级三类规划体系,按行政层级分为部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目前,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主要包括四部分:(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文化产业部分。(2)部级文化产业行业内部专项规划,如《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和《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等。(3)除了香港、澳门、台湾以外,大部分省(区、市)、市县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或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十一五”规划中的文化产业部分,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浙江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文化产业部分等。(4)部分省市级政府出台了文化产业行业内部专项规划,如《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远期规划》等。

综观各级“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组织人马精心编制,较为出色地完成了编制任务,为我国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蒸蒸日上,总体态势良好,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各级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功不可没。然而,以更高地时代标准回头审视,可以发现,由于“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起步晚,可资借鉴的蓝本欠缺,编制工作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兹举其中几个问题予以说明:

(一)部分规划目标失当

一般来说,产业目标分为定性表述和量化目标两部分。例如,《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表述,就既有“扩大国内需求”、“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之类的定性描述,又有量化目标,比如“新闻出版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7%”、“图书、报纸、期刊出版预期达到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年均增长5%以上”以及“印刷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4400亿元”等等。

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中不少目标措辞模糊,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把弹性较大的宏观要求当成了阶段性规划的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还规定“‘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增加多少没有量的概念。这些原则性的规划目标是必要的,但是缺少产业规划所必须的产业总量、产业增长目标、产业结构目标、产业空间调整目标等量化目标,难以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

有些定性目标过低,导致发展失去动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定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广告和会展中心、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意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休闲中心”。国家首都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各领域的中心应该是不难实现或者已经实现,目标太低,没有站在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高度看待文化产业,没有考虑到北京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甚至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起不到首都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其实目标过低不是个别现象,在不少省区市的规划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还有些目标实际上是为指标下降预留了很大空间。比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中虽然注意到了规划目标量化,但遗憾的是,规划目标之一提到“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5%以上”,实际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早已从2000年的7.47%上升到2005年的8.10%,“十一五”期间,这一指标连续两年下滑,2006年下降至7.97%,2007年再下降至7.64%。据估测,2010年,这一指标将降为7.71%。[1]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测算,“十一五”头两年,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之间,文化消费总量及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双双呈阶梯下行趋势,城乡居民中人均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占总消费比重均比“十五”期间大为下降。并且,地区差距继续拉大。“十一五”期间文化消费水平超过“十五”期间的可能性大大降低。[2]虽然后来的发展表明,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指标“十一五”期间确有小幅下降,但在规划编制之初,显然并不能预见到这种情形。在目标起点为2005年的8.10%的基础上,把2010年的发展目标定为“5%以上”实质上是一种倒退的指标,把它作为发展目标欠妥。

当然,目标模糊或偏低便于考核评估顺利过关,但从产业本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却难免失之消极。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设置失当,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规划中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产业规划的作用大为降低。

(二)规划衔接协调不够

首先,部级规划之间未能很好地衔接。以文化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为例,该规划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即存在着明显的衔接失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先明确规定了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为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强调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都是产业规划所必需的核心内容,但是,与之衔接的专项规划——《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却对相应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规划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不够,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规划的支撑条件建设等相关内容有待强化,由于谈到这些问题的篇幅不多,重心旁落,造成两个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够。

其次,中央级和省(区、市)、市县级等地方行政级别的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是部分地方行政级别制定的规划简单套用中央级规划的表述方法有余,结合自身实际实质性地贯彻总体思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心理长期存在。不少地方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忽略了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文化产业相关的其他规划比如旅游规划等的配合,难以承担分解、支撑部级总体发展规划与区域规划的重任。某些地方对文化产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让下级部门甚至企业上报产业规划、然后将这些规划简单“打包”的方式来编制文化产业规划,这种自下而上汇总式的规划编制方式也容易致使规划之间出现衔接问题,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

再次,编制工作中的协调不够。我国文化行政管理具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特点。从纵向看,有中央、省(区、市)级、市县级按照行政区划编制的规划。从横向看,我国文化产业相关部门有文化部(厅、局)、广电总局(厅、局)、新闻出版总署(局、局)、信息产业部(厅、局)等单位,各部门出台各自的规划。同级部门之间协调尤其困难,导致规划出现空白点或利益交叉点。总之,管理难度大、利益少的真空地带无人问津,相关规划迟迟难出,利益丰厚的领域则趋之若鹜,各方都有自己的规划“小算盘”,协调起来困难重重。

(三)规划编制程序不尽合理

规划编制程序不尽合理首先表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政府部门外部人员的实质参与度低上。中国以往编制的规划大多是行政拍板的产物,很少考虑公众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各级各类规划应视不同情况,征求本级和下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的意见,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要认真听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自觉接受指导。由于规定的弹性大,编制部门执行起来随意性强,意见的约束力受到影响,征求意见变得可有可无,造成了规划编制的相对封闭性。

以《××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为例,立项以后,该市发改委出台了《××市“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及分工安排的意见》和《××市“十一五”市级规划体系编制目录及分工方案》,然后根据分工安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发改委、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规划委等部门参与编制。虽然《××市“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及分工安排的意见》规定:在衔接论证阶段“对照综合规划《纲要(框架)》,进行专项规划衔接和专家论证,充分听取各区县、各委办局、人大、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必要时可通过适当方式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但由于论证过程无人监管,论证往往流于形式,专家论证会在政府各部门的利益博弈面前显得有气无力。而通过举行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由于成本过高、收获甚少常常被搁置。美国的综合规划规定,“规划机构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研究成果及提出的规划建议必须提交由公众参加的定期研究会议进行讨论和确定,在提交给规划委员会和立法机构决策之前还必须召开正式的公共听证会”[3],使规划制定过程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最终产生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主型发展规划。当然,中国公众参与规划的能力尚需培养,简单套用美国模式也未必妥当,但从长远看,公众参与,特别是专家参与的程度应该是逐步加强的。

编制程序的缺陷还表现在规划队伍的组织形式上,某些规划或者完全依靠政府部门力量,或完全委托给外来专业规划队伍操作,二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单独由政府部门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于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工作内容庞杂,费时费力,专业性强,难度很大。而专业规划队伍编制文化产业规划的好处是专业性强,但是对于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容易造成规划与实际脱节。因此,文化产业编制规划宜采取政府部门与专业规划队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避免因组织构成人员单一造成的规划编制问题,保障编制工作的相对科学性。另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招投标的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所采用。招投标的优势在于程序规范透明,信息、规则公开,竞争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的编制机构脱颖而出,以保证规划编制之初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招投标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队伍选择方式。但形式上的公正公开透明有时未必能找到合适的编制机构。由于招投标中容易出现因较多组织单位过分迷信个别编制机构的名气等原因“蜂拥而至”,致使某些规划编制部门承担规划编制项目过多、任务过重造成规划编制中克隆和翻版现象较多的问题。另外,评标人员组成不科学,导致“以低评高”的现象,或者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本应避免的人脉关系的影响等,这些都会造成某些水平较低的编制单位入选,而真正高水平的合适的编制机构却抱憾出局。

(四)规划编制评估缺失

规划的价值在于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引导、调控,规划编制最终指向的是实施效果。作为一种中长期计划和一种行动纲领,一般要经历编制——评鉴——方案决策——实施——追踪监控等几个过程,规划被正式采纳,仅仅是规划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检验规划工作的最高标准仍然是实施效果。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科学评估,是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当然,不可能要求规划对未来要发生的所有情况都能够预见到,这在哲学上说是偏颇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以对未来的预测为基础的规划更是如此。即使是一部公认为操作性很强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政策体制、投资环境、国内外经济形势、人事变动等许多不可测乃至突变因素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编制者与规划实施者必须经常对话,做好规划实施的全程交互追踪与评估、监控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进而不断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强化规划的生命力及导向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实行规划评估制度,要求编制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而不少的“十一五”规划编制经过研究起草阶段、衔接论证阶段、审议修改阶段、对外阶段以后工作任务就结束了,评估体系的建立就超出了规划编制工作的范围。一般来说,对规划编制的评估分为两部分,一是静态的规划编制流程评估;二是动态的规划实施过程评估。目前,不仅“十一五”规划的静态编制流程中的某些环节评价缺位,而且规划的动态性不受重视,苛刻地要求它完美无缺或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一切问题,动态评估普遍缺失。由于原有规划和现实的发展存在着落差,原有的规划即使已经不适合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管机制不健全、指标评价体系缺位等难以评估实施情况,也无法根据变化进行修订。

二、文化产业规划编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文化产业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这里着重讨论几个方面。

(一)规划总体地位偏低

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编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文化产业规划的地位偏低有关。在部级文化产业规划中,文化产业是作为“十一五”规划之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出现的,尚没有部级的独立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只有部分地方政府制定了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其余的仍为文化建设(发展)或文化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部分。跨越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区域规划缺位。

在现有涉及文化产业的“十一五”规划体系中,不少规划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文化产业的实际地位不相称。“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基本面一直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21.5%,占GDP的比重为2.45%;2007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占GDP的比重为2.6%。同比增长年年都在两位数以上,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4]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平稳,部分行业甚至存在着“口红效应”,出现逆势上扬的态势。然而,与之形成明显对照的是,部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缺失,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只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等规划的一部分,未能把文化产业放在应有的位置。同时,相当一部分规划的法律地位低下,有些还仅仅是内部工作思路的书面化表达而已,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地作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涉及文化产业的规划地位偏低,造成编制过程中文化产业规划被淹没在文化发展规划中,而且规划的重心往往放在文化事业规划部分,文化产业规划部分处于附属地位,不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一些产业规划也仅仅是粗浅的概念规划纲要,还没有推进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程度。其他诸如规划编制过程封闭,规划队伍的组织形式不科学、衔接协调不够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规划本身的法律地位偏低,约束力小,导致对规划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规划编制思路有偏差

现行的文化产业规划模式奠基于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其弊病逐渐暴露无遗。我国各级“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较多地延续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计划生成模式。文化事业的计划编制意识依然牢牢地扎根于规划编制者的头脑中。从目前一些地方制定的文化产业规划看,编制机构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认识依然存在偏差,潜意识里仍然认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简单的主从关系,文化事业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只能依附于文化事业而存在。由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认识存在误区,并且,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数据滞后,研究成果不足以支撑政府部门的决策,政府部门不得不使用早已习惯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规划文化产业,导致文化产业规划被淹没在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笼罩在文化事业规划的光环之下。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孰重孰轻,是分是合?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暗含的是如何看待政府的主导作用的问题。显然,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国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纯依靠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因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文化产业要想健康快速做大做强不太可能,特别是在我国文化领域,中国的文化机构大部分还是事业单位,或是从事业单位脱胎转制而来,这种情形下,政府的作用不是发不发挥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如何合理有效发挥的问题。更何况文化产业规划本身就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政府当然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将其完全抛向市场,但又不能越位,把应该交由市场调控的部分由政府越俎代庖完成,文化产业成了文化事业的一个分支,由此造成文化产业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再者,建立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博弈基础上的规划不一定符合社会发展理性。各相关部门常常从部门利益出发提出规划意见,至于规划是否符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就被置于次要地位。出于政绩和部门利益的考虑,规划的落点自然就放在了最容易看出成绩的重大工程之类的硬件设施上,甚至把目标设在已经实现的基点上,原地踏步。上述把首都分别打造成为国家某种文化产业中心之类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即为明证。结果造成规划目标定位不清,规划目标失当在所难免。

(三)规划编制管理不到位

文化产业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相关规划需要协调不同的部门共同编制。受制于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架构,我国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的编制,经常是由宣传部(文产办)或文化部门牵头,然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编制,不少省市还成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协调机构,然而,由于部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在文化产业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为谋取部门利益的手段,再加上协调机制内各相关部门的权责不够明晰,牵头部门若与相关部门平级,监管乏力,失去了协调机制本来的目的和意义,导致规划编制中出现衔接障碍等问题。并且,协调本身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一旦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即迅速变化甚至终结,不能对编制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监管,也就不能有效评估因编制因素造成的实施问题。

对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主要依据是部级、省(区、市)级、市县级政府颁布各级政府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对中期报告和规划修订的评估审批也都是原则性规定。无论规划编制有什么偏差都很少见国家或地方因此对“十一五”规划做出修订,中期评估报告的内容大多体现在为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决策、编制提供参考意见上。由于用语模糊,弹性大,随意性强,没有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根本谈不上对规划编制评估和管理,对编制没有约束力,结果各级相关部门改进编制工作的动力不足,依然照搬过去经验,没有彻底清除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不当做法,缺乏对编制工作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估,规划的实施实际上是处于监管无力的状态,规划编制的作用和效果无法从规划实施评估中表现出来,规划编制的管理不到位就难以避免了。

(四)规划编制研究基础薄弱

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定义和行业划分标准,各国之间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行业范围、统计口径等均存在差异。再加上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文化体制改革处于进行中,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前期调研不充分,造成了规划制定困难。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业态、布局、重点项目等均需要大量基础性研究。并且,文化产业内部的行业种类繁多,数据统计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数据统计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尚待完善,尤其是指标评价体系更是如此。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又是确定规划目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是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可操作性的首要保证,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目标、内容与规划方案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指标来进行量化和具体化。“十一五”规划的目标用语模糊的根源就在于指标评价体系缺失,直接导致了相关研究人员很难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面,不能清晰预测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脉络,规划目标只能指向建构出来的理想主义的终极蓝图或者较容易实现的基点。

(五)编制队伍建设尚待加强

文化产业涉及面广,牵涉众多学科和领域,要求规划编制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具备合理的知识架构,既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还要有产业经济学背景,懂经营,会管理,然而,“十一五”文化产业编制团队中,这样的综合性、复合型编制人员却不多见,更多的编制人员“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一般来说,政界的编制人员政治意识较强,但文化积累和产业意识欠缺,编制规划往往成为御用型研究,受自身利益的掣肘和专业水平的限制,他们不易对文化产业作出客观的评价。而文化研究者谙熟文化发展规律,但往往缺乏产业意识,有时甚至还排斥产业思维。这类研究人员自身相当缺乏产业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研究人员在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加入经济学的分析元素,导致这些研究人员在编制文化产业规划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业界和经济学界擅长产业思维,但又容易忽略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特殊规律。同时,编制人员的素质问题不仅仅体现为个体局限,而且表现为团队缺陷,整个编制团队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问题突出,导致规划编制问题频出。

三、对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几点建议

(一)高水平、高规格制定部级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要求我们站在人均GDP3000美元、即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上,审时度势,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的基础上编制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加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保持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平稳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内外统筹,实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作用。新的时代起点上,部级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独立的指导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全国性的文化产业规划。虽然文化产业规划被包含于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只要措施得力,也一样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文化发展规划往往面面俱到,考虑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平衡问题,不可能详细具体地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出“药单”,而专项规划则可以弥补上述之不足。更何况新的时代背景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开始呼唤部级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的出台。可资借鉴的是,韩国政府1999-2001年就先后制订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这些规划有力地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也从昔日一文化产业小国一跃而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当然,国情不同不能盲目照搬,但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战略性产业,同时文化产业又是分属几个部门管理的由若干个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它的发展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尤其是在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更是少不了权威的、站在全国高度的文化产业规划的指导,因此,很有必要高水平、高规格制定部级的文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帮助文化产业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正常乃至超常发展文化产业。

(二)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树立新的编制思路

一方面,如前所述,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已经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文化产业规划编制与时俱进,真正担当起指导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我国规划编制工作的新发展已经向“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下面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要全面、准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与“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结果和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的衔接。考虑到2020年是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年份,十七大明确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然相应要求经济社会各项指标保持一定的增速,“十二五”规划期是2011-2015年,距离2020年只有5年,所以必须要着眼于2020年国家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定和要求。[5]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也必须服从这一要求。“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已经为“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在“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其次,规划编制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内外统筹。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和我国规划编制的新特点都要求“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必须高瞻远瞩,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将文化产业放到世界文化产业格局中去考量。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科学评估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整体、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从国际和自身文化产业发展双重要求出发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制定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内外统筹,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为此,除国家要制定部级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外,各省市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确立文化产业规划的合理地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良好、业已或正在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省市可以考虑制定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还要同时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思路。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对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做出重大部署,此举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是“三步走”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件提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这无疑已经明确了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机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农民的消费潜力还未发挥出来。因此,“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思路,给予涉农文化产业一定程度的重视,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因地制宜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不断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差距,城乡协同发展,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提出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观照到发改委拟定组织实施的规划体系内的其他规划,文化产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避免衔接失当。

(三)夯实规划编制研究基础

创建全国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指标评价体系,准确量化文化产业本身发展水平,预测文化产业发展潜力。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等分析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科学测度文化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结构、产业环境等,为规划编制打下科学基础。有了指标评价体系,政府部门具备正确决策的基础,规划编制的目标才能量化,为规划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编制规划前,提前文化产业重点研究课题,鼓励经济学和文化界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要注意运用产业理论分析文化产业的基本面和竞争力,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及时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

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研究基础还包括充分汲取政府部门领导、企业代表、经济团体、外来投资者、文化产业研究人员等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意见。可采用政府座谈会、圆桌会议、入企(入户)访问、社会问卷调查、产业发展协调会议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规划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重视顾问、参谋、思想库、咨询团、智囊团的作用,集思广益,使规划更加符合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四)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管理

健全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协调机制。设立文化产业规划协调机构仅仅是科学的协调机制的一个环节,在建立机构的基础上,要加强协作对话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协调沟通长效机制等。协调机构要充分承担起协调沟通等职责,建立统一的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对需要共同协商解决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其他各方反馈信息,有效履行编制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同时,文化产业规划协调机构不是一个为编制文化产业规划而设的临时组织,而应是一个常设机构,以便动态地追踪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做好组织、评估、修订文化产业规划的工作。

组织、确定编制团队的工作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受到人际关系不良影响,详加审查编制团队资质,同时要注意选调高质量的评审人员,防范出现“以低评高”的现象。完善编制工作评价体系,提高规制的约束力,根据规划实施状况反思编制工作漏洞,制定奖惩标准,把规划编制、实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在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可分别对规划的编制、评估、决策与实施建立几个相对独立的二级控制机构,分别完成编制目标、评估目标、决策目标和实施追踪目标。

归根结底,对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最高管理方式就是用法律法规来管理规划编制,让文化产业的规划编制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提高文化产业规划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我国现有的针对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参照的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部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规划[2007]794号)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等。但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尚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次,且对某些环节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因而需要制定相关规划法或修订现有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提高文化产业规划的法律地位和约束力,规范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修订,保证规划实施和编制效果的最终实现。这对于改进规划编制方法、规范编制程序、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保障规划的实施效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科学整合编制队伍资源

对于编制队伍问题,解决的根本之道即在于编制人员自身要提高素质,加强政治、文化、经济学素养,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团队,然而,这类人才和团队的培育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的。因此,在部级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组织形式上,可以考虑由各相关政府部门、部级重点大学、社科院、业界合作,组建文化产业编制团队,由学界专家组在听取相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重点文化企业负责人、中介机构专业人士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科学的调查研究程序具体编制。学界专家应注意选择国家布局在全国各大区域的重点综合大学的高水平研究人员。部级重点综合大学学科结构较为完备,文化产业所需的各相关学科、专业门类如新闻传播、历史、旅游、艺术、产业经济、市场营销、公共管理、区域经济、会展经济、企业文化、国际贸易、建筑规划、房地产、软件设计、公共卫生等都较为齐全,水平较高,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当然,所选学界专家最好有较长的文化产业从业经历。业界专家则要重点考虑其行业成就与影响、公正性、学理性等因素。

地方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主体则主要应由既熟悉地方情况又有宽广国际视野的部级研究型重点综合大学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担纲,各级行政部门的编制工作应由了解上一级全局的文化产业专业人员承担。例如浙江省文化产业规划应以浙江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为编制主体,联合北京、上海等地甚至海外有实力的大学及浙江省属机构的学者进行编制。规划队伍结构中,应注意当地规划人员与外地规划专家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当地规划编制人员熟悉地方细节情况等长处,又广泛吸收外地专家学者参与规划,以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更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动态过程,承担着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发展的重任,涉及到各方面的切身利益,需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新形势,厘清、优化编制思路,精心组织、协调,各方精诚团结,编制出高水平的科学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振兴和腾飞。

[注释]

[1]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91.

[2]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89-392.

[3]刘春波.美国的市规划城:依法、公众参与、开发控制.人民网,2006-12-28.

[4]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5]高国力.制定“十二五”规划应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发展观察,2009(5):19.

[参考文献]

1.蔡尚伟等.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文忠等.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顾江.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

5.祈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吕晓东.现阶段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以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美]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陈国川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法律地位研究[J].北方经济,2003.1.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3篇

解读“振兴规划”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在座谈会上表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振兴规划”是10+N的第一个N,首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意义非常深远。这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可以看作是“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延续和升华。高书生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解读归纳为九个关键词:

文化创意。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创意是和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并列的一个概念。这从概念上首先把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明确了。

文化传播渠道。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具体来说,就是八项重点任务当中的第六项,即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

文化资源整合。规划制定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规划中的重点任务,无论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还是建设文化传播渠道,都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特别是提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

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必经的阶段,产业基地的功能主要有两项:第一项就是要发挥集聚效应;第二项就是发挥孵化功能。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统筹规划,做好文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凡是列入到全国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的都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包括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支持。

骨干文化企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在重点任务当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50家左右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培育成骨干文化企业。

新兴文化业态。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发展的双动力,就是坚持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在具体的政策措施当中也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实际上就是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总的目标是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包括发展广播电视上的新业态,比如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还有一些在出版商的新兴业态,同时在音乐、电影、流动演出等等方面都要求加快关键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研发核心技术。

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特别强调的是以企业为中心,重点是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同时明确提出要抓好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鼓励我们的文化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生产基地,生产和开发适合当地文化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真正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影响力。

建设主题公园。这方面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对扩大文化消费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公园。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这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已经明确提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现在要加快实施;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在的情况,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样新的形势,再提出一些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同时对产业又有比较大的拉动效应的一些重大项目。

这次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非常具体,不仅有规划的目标,还有规划的重点任务,同时还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第一,降低准入门槛的问题。这次振兴规划当中最主要的亮点就是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进入政策允许或者说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要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最终的目的就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也是非常明确的。现在中央财政和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都已经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三,明确提出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使其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对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切实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第四,明确提出关于上市融资的问题。政策措施当中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进行上市融资,同时明确要求现在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作为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

第五,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人才的问题,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特别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极少。下一步要通过引进、培训,甚至于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学院,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在国外吸引一些专门人才投身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六,明确提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问题。内容生产就必然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现有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立法的步伐。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能一刀切

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制定了大的发展思路、原则、纲要、目标,但是这些措施落地需要可以操作的、针对性特别强的政策出台。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决定,在当时文化产业虽然步入春天,但实际热闹了半年以后,文化产业还是回到了原地。为什么?对于具体文化单位来说,他们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光有原则、目标、方向不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规划当中提到的一系列政策。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认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看点很多,意义重大,但还是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前提还是在国家特别重视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提出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要误读为这是国家弱化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规划变成现实的难度。充分认识到规划中的一系列政策,变为可操作的、针对性强的政策路程还比较远,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特别是相关部委、部门的共同努力。此外,一定要注意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有的地区应该说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条件。但有的地方还要进行市场的培育,市场环境都没有是不可能发展文化产业的。还有一些地方则不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也不是培育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的问题。比如广大农村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既谈不到文化产业发展,也谈不到市场,政府要做的还是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保障这些地区人们的公共文化生活。所以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地、准确地、符合实际的决策。

“振兴规划”政策落地至关重要

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目前情况下研究出台,有一点值得思考,就是在国际金融大的变故下,文化产业是一个基础事实,金融危机有“危”也有“机”,逆势上扬也有很多风险。

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没有这一点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把它放在战略地位来提出。所以,调结构、上水平使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契合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必然趋势也是重要趋势。

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三点关系需要掌握。

第一,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发展一个产业过程当中起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制定政策、规划,营造舆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来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这两点是相互促进的,是并举的关系。

第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如何把资源转化成产业,需要用更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手段,创新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汤山 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

汤山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古镇,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和优势的区位条件,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汤山已委托国内外优质设计单位进行文化产业规划设计,收效良好。文化产业规划是系统工程,需要持续规范和调整完善,因此,对汤山文化产业规划进行分析审视极具参考价值。

1.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目前汤山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指引下,科学整合开发汤山优质特色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以温泉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体验旅游,强化旅游产业的延伸和产品结构的丰富,实现与差异化发展,将汤山打造成温泉度假特色的国际休闲都会。

1.1建设文化艺术集聚区

立足汤山地区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打造以特色文化体验和现代休闲游憩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目前,汤山历史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遗址公园、阳山碑材遗址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重大项目已启动或在进行中,启用之后将会极大推动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的形成。

建议依托“中国(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园”,建设艺术集聚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园、五星级、明文化主题酒店等,可吸引国内外一流的艺术机构及相关的特色服务商入驻,进而形成集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艺术集聚区。

1.2形成系列特色街区

加速汤山温泉休闲街区的建设。巴斯时光温泉文化主题休闲街区打造温泉主题餐饮街区、全手工文化创意品街区、艺术主题精品酒店等。创新业态有温泉小剧场、温泉博物馆等。温泉主题街区的定位和汤山温泉的品牌形象完美融合,将会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深度旅游体验。

打造文化艺术交流街区。汤山已成功举办四届南京汤山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汤山汽车电影音乐节等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今后随着各个文化艺术项目的正式运营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落地汤山。

提升汤山乡土美食街区的品质。汤山乡土美食街区2008年挂牌,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效应,建议严格管理规范美食街区,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1.3开发佛教文化项目

规划寺院景观区的开发建设。汤山的寺院景观区主要包括延祥寺景观区、藏龙寺景观区和隆昌寺景观区,各景观区的规划设计均可开发招商,需要充分调动相关街道、部门和寺院参与的积极性,保护寺院的历史文物古迹。

规划各景观区的公共区域及配套设施,达到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衔接与融合。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并科学评估各寺院的文化内涵,搜集各个佛门祖庙可供游客观光的资源,重点打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式产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商进行适度开发。通过精心设计、倾力推介,使汤山的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1.4研发主题旅游产品

升级单季型产品为四季型产品。总投资达到8亿元的“欢乐水魔方”的水上乐园,主要吸引夏季游客;建议依托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的品牌优势,将单季型旅游产品升级为四季型旅游产品。可借鉴北京欢乐水魔方2012年冬季推出的“嬉雪庙会”,打造集嬉雪、游乐、演艺于一体的亲民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开发复合型体验式旅游产品。针对庞大的普通度假游客市场群体,开发系列化、多种类、跨层次的旅游产品,形成以“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会展商务、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旅游体系。将温泉旅游点、农家乐旅游点等串联,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拓宽旅游消费时间和空间,吸引游客“漫游”和“悠游”,将汤山打造为周边游客的周末休闲旅游和节假休憩目的地。例如,开发“我在汤山有块地”产品,为周边都市人群提供租地采摘服务。

整合文化资源研发文化旅游产品。立足汤山的民俗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发展节庆民俗文化旅游,推出丰富的节庆旅游产品,将汤山打造成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例如,开发明文化体验游等深度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1.5优化基础服务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进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文化景观标识系统、交通道路、停车场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目前,汤山已经规划了集散服务中心,包括主题形象大门、游客接待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管理中心。

优化文化旅游服务咨询体系。在汤山区主要文化旅游景区和商业场所,建议设立富于汤山文化特色和元素的电子旅游信息服务点,打造集旅游咨询、文化展示、创意商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网络,提高集散承载能力和游客满意度。

2.逐步拓展多元产业格局

汤山可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演艺娱乐产业、文博会展产业、体育休闲产业等,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促进文化资源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1演艺娱乐产业

汤山演艺娱乐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度假区文化体验的功能,为游客提供动态、生动的文化演艺旅游产品。汤山可立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传统的演艺产品,丰富现有演艺产品,提升产品文化品质和服务品质。

开发动态体验演艺产品。目前汤山多处景区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动态艺术表演产品较为缺乏,现有节目表演时间短,间隔时间长,体验性项目尚未设置。明文化村中的镖局、当铺等现有静态设施可改造成动态的接待休闲设施。

提高演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含量。引入LED大屏幕设备、舞台灯光设备,制作集声、光、电、影视特技、舞蹈艺术为一体的实景演出产品;可将阳山碑材景点军工生活场景制作视频或演艺产品,使用LED大屏幕定时循环播放。

构建文化演艺集群。汤山可充分利用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和特色文化建筑,通过改造提升、完善配套、活动策划等手段,构建汤山特色文化演艺集群。例如,民国风情街可引入特色表演,丰富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的演艺产品可提升游客休闲度假满意度,也为“泡夜汤”提供基础。

加强演艺活动交流。汤山现有的演艺资源较为缺乏,可积极引进知名演艺中介机构和演艺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演艺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的同时借助温泉文化节等各类节庆、会展和商业活动,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形成文化演艺与旅游、商业等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拓宽演艺市场。

2.2体育休闲业

汤山目前主打的是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可与体育休闲互相补充和丰富,达至“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的定位。利用优势旅游产业,规划发展不同功能分区的体育休闲产业群。

亲水体育休闲产品。利用安基湖、汤泉湖、龙尚湖、水魔方等水资源,形成垂钓、游泳、游艇等一系列亲水体育旅游产品。目前,汤山的水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游客们多以观赏为主,难以获得更多的亲水休闲产品。

户外拓展休闲产品。依托汤山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登山、攀岩、拓展、滑翔伞、高尔夫、山地自行车、滑草等为一体的户外拓展休闲产品。

景观休闲体育产业群。建设现代化的体育中心,配合正在打造的温泉度假村和五星级酒店群,布局室内休闲健身会所,形成赛事观赏、休闲观光、健身娱乐、购物、吃住一体的景观休闲体育产业群。

2.3文博会展业

文博会展业既可作为核心温泉度假产业的有效拓伸,又可作为温泉度假产业的强劲支撑。依托节庆会展延长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文博会展业的国际化与产业化水平,把汤山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鲜明品牌特征的文化会展集聚区和国际会议目的地。

培育会展主体与会展市场。依托江苏的会展产业优势,重点培育温泉养生度假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等文化会展活动。鼓励高校名企共同打造汤山文化会展品牌项目,培育文化会展企业发展,繁荣文化会展市场。

优化会展配套与服务保障。加快建设博览中心,尽快解决文化会展业发展的场馆瓶颈问题,提升汤山街道在会展活动中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会展策划、展览搭建企业,优化汤山文化会展产业链。

打造汤山的节庆旅游活动。规范提升节庆活动促进发展会展业。汤山的节庆活动可在时间上均匀分布,在空间上兼顾各景区平衡,面向不同的市场层次,提升汤山对外知名度与美誉度。例如,以温泉养生度假为主题的休闲节庆活动、以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节庆活动、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朝拜节庆活动、以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节庆活动等。

3.汤山文化产业规划审视

汤山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据笔者实地调研观察,宣传推广力度和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汤山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的制肘。

3.1宣传推广力度亟待加强

汤山文化旅游产业是汤山文化产业的主业,亟需加大旅游文化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定期举办和承办国内外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扩大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通过广播影视进行宣传推介。目前,汤山旅游资讯的公布大多出现在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网站上,无法通过广播影视媒体及时获得即时资讯,不利于汤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汤山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值得深度开发利用,可适当开放一些景区作为影视拍摄基地,投资制作汤山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植入汤山的文化元素,优选制作团队,拓宽播放渠道。建议加大广告投放力度,选取品牌电视栏目作为外景拍摄地、冠名或提供旅游产品赞助。

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目前,各大微博网站上零星分布着汤山温泉度假村、汤山七坊等汤山相关微博,但整体信息量较低,建议开设及完善汤山旅游官方微博和微信,形成汤山系列微博,进行品牌宣传推介的同时可有效吸引国内外潜在游客。通过优酷网搜索发现,汤山已制作了度假区形象宣传片、招商宣传片、汤山新城宣传片和汤山工人疗养院宣传片,尚未形成重点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的系列宣传片投放,整体宣传效果亟需提升。鉴于此,根据汤山的发展阶段,建议拍摄汤山系列宣传片,打造“温泉汤山”、“文化汤山”和“乐活汤山”三大系列,凸显资源优势,开发品牌潜能。

3.2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升

优质人力资源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增值,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汤山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期,大量从业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汤山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已迫在眉睫。

完善文化人才专业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企业提供人事、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创业咨询等配套服务;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等。鼓励“产学研”合作,与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合作,每年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为汤山输送优质文化产业人才。

定期培训文化产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外出参观培训学习提高文化产业管理水平,培养战略眼光开拓视野。基层一线服务人员直接面向游客,其人员素质直接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笔者在汤山部分景区发现部分服务人员业务生疏,不能很好地解决游客疑问,甚至面对游客询问时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建议公开招聘择优录取,严格岗前培训,定期在岗培训,提升服务意识,明确奖惩制度。

近年来,汤山文化产业发展提速,需紧密结合汤山文化资源特色和温泉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向演艺娱乐、体育休闲、文博会展领域积极拓展。只有强化汤山文化品牌整体营销宣传力度,提升汤山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才能持续增强汤山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概论[M].书海出版社,2006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大力度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推动XX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为建设“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民生XX”、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目标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发展具有XX特色的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群,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新建XX县图书馆

XX县人民政府已出台《XX县新城区中轴线设计方案》,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展示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同建在联体楼内。目前已完成征地、图纸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图书馆新建按照国家中型馆标准设计,建设主体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为6000㎡,项目概算总投资1600万元。

2.新建XX县博物馆

XX县人民政府已出台《XX县新城区中轴线设计方案》,将博物馆、图书馆、城市展示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同建在联体楼内。XX博物馆新馆按国家三级馆标准建设,主要包括博物馆一栋及其陈列布展。项目建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共四层。项目估算总投资1600万元。

3.新建XX县民俗民间文化展示馆

本项目是XX县2015年重点推进项目《文化创意园》子项目。参照基层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要求,按国家中型文化馆标准建设,项目投资1600万元,占地4000㎡,建设主体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6000㎡,

4.新建“画荻教子”教育展览馆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011年开工,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5.革命文物维修

计划投资2000万元,主要维修君埠、龙冈、藤田等红色革命文物旧居、旧址。

6.新建217个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

进一步完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不断更新设施设备,促进其发挥最大效益。按照基层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要求,在全县217个行政村分别建设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内设农家书屋阅览室1个(45㎡以上),活动室1个(45㎡以上),户外文体广场不少于200㎡,工程总投资2170万元。

(二)打造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精品工程”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扶持发展XX农民画等传统民间特色文化,培植文化特色乡(镇)、特色街道、特色社区或特色户,打造独具XX特色的文化品牌。

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形式,增强广播影视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吸引力。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要求,创新节目策划,加强受众市场研究,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栏目。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率、高水平、高覆盖的社会文化服务。重点抓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和电影院建设。努力朝着“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规范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设计式样、使用功能,巩固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成果,完善内部配套设施。

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方式。坚持建管并举,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县、乡基层网点建设,通过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

(四)推进文化传承保护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综合防范体系,提高安全防护级别。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保护信息数据库,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制定可持续保护规划。力争出版一套集欧母《画荻教子》、中村玉扣纸制作工艺、陶唐傩舞、君埠清明祭祖吹打乐于一体的文化丛书。制定完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部级、省级和市、县级保护重点,形成全县非遗工程保护体系。

(五)文化旅游业

XX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黄竹岭战斗指挥所旧址、龙冈旧居、毛家坪缴械处、欧公故居—西阳宫、大仙岩景区、水浆森林公园。要着力打造上述主要景区景点,形成红与绿,古与今交相辉映的旅游新格局;形成以山水生态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一体化的文化旅游景观体系和市场运营机制。至2020年,争取文化旅游业接待游客和产值以15%的速度递增,参观人次每年5万以上,产值500万元以上。

(六)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实施台站数字化网络化工程。加速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工程建设,建立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加强高清节目制播网络建设,研究制定高清节目制播流程,加强高清节目制作储备,加快高清节目制播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清电视的制播能力,增加高清节目的播出时间和节目套数。

实施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工程。加大我县数字化影院新建、改建力度。到2020年,力争全县各乡镇配备1台(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条件好的乡镇有院线公司进入。

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工程。按照国家、省部署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有序推进“三网融合”。以现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努力构建NGB传输网络,使之成为具有“三网融合”基本特征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数字媒体和综合信息服务的需求。

(七)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做大文化休闲娱乐产业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强化网吧市场的管理。用一至二年时间抓好一批文化产业亮点工程建设,扶持做大一批规模上档次的文化经营项目;用二至三年的时间,扶持和引导各种文化经营活动进入到社区,健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室、书社、网吧等群众文化娱乐场所,指导、组织好经常性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力争5-8年内使全县的文化产业总量得到较大的扩充

以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艺术培训学校为载体,进行面向少儿、中老年和农民工等多层次的艺术培训,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6篇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即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传媒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并提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问题。中心做出的相关研究相继得到、文化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之际,中心又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座谈会上及时建言,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问题应被提上议事日程,并连续发表3篇文章进行呼吁。在有关领导及全国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原则通过。本文即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后续研究之一。

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是“大传媒”产业,“超媒体”发展面临空前机遇

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从网络新媒体到网络后的“新新媒体”,从单一媒体到“跨媒体”、“全媒体”、“大媒体”,再到“非媒体”――“超媒体”,这样一个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传媒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在广告之外求财路,在传媒之外找商机,在本地之外谋空间,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传媒发展的基本逻辑。而所谓“超媒体”,就是“超越媒体、跨越行业、跨越地域”的传媒发展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大媒体、超媒体,实际上就是把传媒业放到整个文化产业大系统中来思考,充分发挥传媒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枢纽作用,创新传媒业赢利模式,求得更宽视野下的传媒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都与传媒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出版、广告等本身就属于大传媒,其他都属“超媒体”范围,足见国家对传媒业的重视,传媒业的机遇清晰可见。

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注传媒融合,为传媒业发展指明方向

媒介即信息,随着以3G网络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的推广引用,我国即将进入“动网文化产业”(移动网络文化产业)新时代,传统的网络业、传媒业、移动通讯业三大行业分立的局面将得以改观,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将发生根本转变,现有的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可能被整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传媒业也将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形态,朝着“超媒体”方向发展,传媒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即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系统开发,实现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并且凸显以传媒为核心的关联产业涟漪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出台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构想》一文中提出,鉴于3G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与3G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规章,与《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等相对接,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和机构积极寻找与3G业务紧密关联的产业生长点,抢占“动网文化产业”制高点。$此次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这无疑为传媒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领域,进军方向是整个“动网文化产业”,传媒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释放管理体制能量,将极大解放传媒生产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破传媒业发展瓶颈的要害也在传媒管理体制上。传媒业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虽然我国传媒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但国家对传媒业的管控决不会放松到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程度。我国大部分传媒机构还属于“事业单位”,我国对传媒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犹存和某些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造成我国传媒业在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在上市融资,在跨地区、跨行业运作等方面困难重重。

此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管理体制上放宽了对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提出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可以设想,传媒业也必将从中大大获益。虽然现在具体的规划细则尚未出台,尚不清楚对传媒业到底可以开多大的口子,但从规划透露的信息来看,管理政策的日益宽松、开放是一定的。因此可以预计,传媒业的生产力将进一步提升,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里得以释放。

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国传媒业开拓农村市场保驾护航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中国人口中农村就占了8亿,农村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然而,农村市场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就传媒而言,对农村市场的忽视和轻视也是其长期以来的发展痼疾。不少传媒津津乐道于“四有新人”(有点权、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品位)、“三高人群”(高收入、高学历、社会地位高)的定位,着眼点仍在城市人群。从传媒经济收益和成本消耗等因素考量,定位于城市人群似乎并没有错,传媒结构分层也要求某一部分传媒专注于某一部分人群,但若绝大多数传媒甚至全部传媒都盯着城市居民的钱袋,熟视无睹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群,则绝对是短视行为。从错位发展的定位守则来看,也等于失掉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可见,无论谈到扩大文化内需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提到了农村和农民,我国传媒业必须重视农村市场的拓展,方能开辟一片新蓝海。

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和对外文化贸易,为中国传媒业走向世界提供良机

中国文化产业欲称雄于世界,必然要夯实根基,做大做强走出去。而国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是中国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高瞻远瞩,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统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确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国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大力扶持,这其中也包含了传媒业外向发展的机会。

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传媒传播力的较量。几十年来,我国传媒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实力远远不及世界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扮演弱小的角色,这与我国世界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传媒业惟有强身健骨,不断发展壮大,增强自身实力,培育大型跨国传媒集团,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目标和相关举措,将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实际上,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前,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曾透露,要“集中打造大公司,通过上市造出市值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航母’”。据新闻出版总署知情人士透露,未来的“千亿航母”,很有可能在出版传媒企业中诞生。

当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规划不仅仅是概念刺激,还需将其落实到政策推动、资金扶持等层面上来。任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中必然有曲折。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传出后,尽管传媒类个股如赛迪传媒、电广传媒、粤传媒、华闻传媒等走势较强,但也有不少传媒股指数并未立即上扬,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的震荡,7月23日开盘之后更是一路狂跌,即为明证。因此,应理性看待《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的市场反应。而从长远来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会利好传媒产业,推动传媒资本市场走俏,推动传媒产业的总体发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帆业已扬起,我们期待着,中国的传媒舰队从此步入海阔天空的新航程,乘风破浪,驶向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注释:

蔡尚伟、苏惠文:《金融危机:“超媒体”发展之机》,《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蔡尚伟、刘锐:《3G开启“动网文化产业”新时代》,人民网2009年4月15日

蔡尚伟、刘锐:《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构想》,人民网2009年4月15日

参考文献:

蔡尚伟、刘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与几点意见》,人民网2009年7月24日

蔡尚伟、张h:《1929-2009:金融危机与传媒业发展》,《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蔡尚伟、王理:《内外统筹全面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时代》,人民网2009年4月24日

赵宇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助推进入“大传媒时代”》,全景网2009年7月23日

温婷:《文化产业准入门槛降低新媒体将最受“宠幸”》,《数字出版周刊》第22期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7篇

1 文化产业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相互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活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因此在文化产业中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园规划能最大限度地集聚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形成有机互补,促进相互发展,在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2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新昌全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省内外的优势地位。2012年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50家,从业人员约800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约10亿元,约占全县GDP比重的4.1%。

同时,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扶持文化产业,组建了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成长,成为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逐步迈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的发展道路。

2.2发展趋势

当前,新昌正处于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的阶段,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新昌有1100多年的建县史,拥有天姥山、江南第一大佛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调腔、越剧、丝绸、石雕、根雕、剪纸等传统文化资源,拥有天姥山部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国家重点开放寺院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新昌地处长三角南部,临近上海、杭州、宁波等综合性创意城市和义乌国际商贸文化产业展示平台,交通便捷,有利于创意项目和文化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文化产品的推介和销售,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营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氛围。

3 文化产业园规划目标和原则

3.1 规划目标

从新昌现存的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环境格局和人文资源出发,通过考察、梳理和整合,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新昌城市名片。落实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方案,促进实现综合的、完善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设施。诊断现状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新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新昌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3.2 规划原则

3.2.1 挖掘城市文化特色

从新昌现存的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环境格局和人文资源出

发,通过考察、梳理和整合,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新

昌城 市名片。

3.2.2 完善城市文化设施

研究论证几大文化板块的可行性,落实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方案,促进实现综合的、完善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设施。

3.3.3 促进城市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城市格局和历史环境,重塑历史氛围,实现自然景

观与 人文景观的共生。保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建立系统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制,促进城市文化传承。

3.3.4 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诊断现状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新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新昌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4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构想

4.1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与推进新昌山水品质之城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谋划新昌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力求与我县中心崛起,两翼齐飞的城市发展格局相协调。

以示范展示、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功能,建设以文化产品生产展示为主导,集文化休闲旅游、动漫影视、工艺美术、文化会展、信息传媒、创意设计和教育培训等产业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传承文化,引领新兴时尚文化,使之成为提升新昌城市品质的新高地和新昌地标性建筑,推动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2 规划编制构想

新昌文化产业园规划需关注以下方面:

(1)突出外向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面向本地市场,大力开拓外向型市场,面向浙江省、长三角发展文化产业。

(2)与上位规划有机结合,符合新昌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用地开发指标。

(3)符合新昌县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落实和细化。

(4)依托县城和城镇发展,实现产城融合,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5 规划拟选址地块

根据近远期相结合,逐步推进的原则,规划近期在刺湾区块依托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打造一个文化创业园区,中远期可结合文化创业园区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北台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周边有利条件,推动新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一个主导行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市场繁荣有序、带动作用明显、体制机制灵活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县的支柱性产业。

在文化园区的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文化为先导,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营造广阔包容、良好的空间环境。以文化要素集聚为原则和导向,合理安排各文化产业空间。同时以基地良好的生态基底环境为基础,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开发环境资源。规划通过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历史文化特质与自然环境优势,并运用高新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建设一个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6 文化产业园规划用地布局

6.1 整体规划结构

根据文化产业分布现状与发展趋势,采用一园多区的模式,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宜聚则聚,宜散则散。

6.2 城北台地文化园区规划用地布局

根据城北台地地形特点和规划实施可操作性,在城北台地西侧布局文化产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76亩。并规划路网结构布局一个文化综合体和七大功能片区。

6.2.1文化综合体

文化综合于城北台地文化产业区中心地段,规划通过建设大型建筑综合体,以新昌文化广场为核心,布置文化商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会展中心等一系列展示传承新昌特色文化的场馆,是市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用地面积约294亩。

6.2.2 文化延伸区

即核心区相对独立的功能区。采用低强度开发模式,规划形成教育培训、产品展示、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创意区、信息传媒、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远期发展区等七大功能片区(详见附图)。

(1)教育培训区

利用技师学院建设契机,发展教育培训区,用地面积约200亩。新昌除了发展基础教育外,需要配合企业的升级,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并进行企业职工的定期培训,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培训区、职业教育区、科技研发区、企业论坛和讲堂等。

(2)产品展示区

融新昌多元文化展示于一体,用地面积约237亩,包括:佛教文化展示区、茶文化展示区、丝绸文化展示区、动漫文化展示区、工艺美术文化展示区、教育文化展示区、设计作品展示区、工业产品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区、城市建设展示区等,是展示地方特色、城市招商引资的窗口。

(3)文化娱乐区

在产品创作展示之外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区块,用地

面积约780亩,为园区工作者和外来游客提供一个放松、休闲的

惬意之所。

(4)文化艺术创意区

本区块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艺术,主要之工艺美

术;二是创意,也就是设计,用地面积约214亩。

(5)信息传媒区

新昌的文化展示可借助于现代多元的信息传媒平台,大力发展网站建设和体验区、传媒制作区、信息平台共享区等,规划用地面积约151亩,打造数字新昌,使新昌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民俗文化区

新昌县成立1000多年以来,承传不少经典的民俗文化,为避 免这些经典文化的失传,同时进一步推广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

义,使之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设立了一处民俗文化区,用

地面积约357亩,主要包括:新昌文化馆、调腔剧团、越剧院等

传统文化。

(7)文化产业远期发展区

该区块毗邻上述各文化产业区,可作为城北台地文化产业园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8篇

一、过去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的关键词是基于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而确立的“振兴”与“繁荣”,而“振兴”与“繁荣”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在“十二五”时期就是“规范”和“提升”。撇开各种成绩和经验不谈,我国在过去十年、尤其是最近三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环节出现了突出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文化产业的效益实现以及文化产业的行政监管等。

就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而言,产业增长的重点不是放在内容创意而是放在生产制作,主要依托地方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所以,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对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名人资源的开发方式是近乎于粗暴的,主要希望通过门票收入、周边土地增值以房地产开发的形式获得收益。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在地文化产业为主要的文化资源转化方式,前期投入非常巨大,而很多的景点开发又跟文化遗产保护混杂在一起,很难分清公共文化事业和盈利文化产业的边界,很难分清政府的公共责任和市场的私人利益的边界,很难有效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依存、支撑和转化的关系。

就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而言,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广播栏目、图书出版、戏剧小品、大赛等现代文化产业,出现了一些为了票房奇观、收视率、资本效益、投资回报而纷纷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营造哗众取宠的现象,现代都市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夸大性地侵入了文化产品,伤害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降低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忽略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

就文化产业的效益实现而言,主要依托了所谓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大工业化模式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综合效益。一方面,产品的规模经济来自于产品的数量乘以产品的价格。而文化产品的价值由物质价值和非物质价值,即功能价值和象征价值构成,而真正形成文化产品的高价格在于象征价值。只有充分提高文化产品的象征价值,才能维持文化产品的高价格,才能带来真正的规模经济,而不是仅仅靠提高文化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产品的范围经济来自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所形成的集聚效益,即建立不同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这是十七大以来我国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链集聚的核心在于由象征价值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的流动而产生的价值传递和价值递增。目前,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内,很少看到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由于知识产权所形成的产业关联。与此同时,产品的范围经济还在于产品所拓展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由于远销国际而形成的比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些文化产业效益的成功因素目前在我国还比较少见。

以上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结构性体制性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根本解决;有些是市场繁荣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是可以通过观念引导和市场规范而避免的;有些是通过政策引导可以在短时间出现良好的转机的。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在“十二五”时期都应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涉及,真正为迎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五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020年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年,所以前五年的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是时代赋予给“十二五”的历史机遇和历史使命。经过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呈现了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和云南等省市为代表的东、中、西部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模式,为我国在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5%的基本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既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相一致,又有不同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规律,“十二五”规划要认真总结、提炼这些地方经验,作为普遍规律去推广实施。与此同时,过去十年也是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为代表的发达文化产业强国,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埃及、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新兴文化产业国家和地区,还有中东、北非等文化产业后发国家,呈现了三级明显的发展特征,“十二五”规划要分清国际形势,认真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理性而适度超越的国际目标,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实现我国国际文化产业强国的目标而提供最为关键的准备。总体而言,“十二五”规划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

“十二五”规划要在过去十年的客观公正的评估上进行,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区域经验,要深刻借鉴国际经验,要把这些经验提炼总结成一般的规律体现在“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做法和基本手段上。过去十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以及北京、上海、云南、湖南等地的成功经验,这是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凝练,要充分评估其实施后的效果和政策的延续,让“十二五”规划真正成为这些政策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成为这些经验的放大、推广和普及。

“十二五”规划要以未来十年的发展时间为规划着眼点,要深刻把握十年内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十年后的社会经济目标,要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和基础铺垫。

我国文化发展要兼顾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双重问题,要平衡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其中,文化事业主要侧重于人民文化权益的公平原则,文化产业主要侧重于文化市场的效率原则。文化产业的效率发挥主要着眼于市场机制的充分实现,因此“十二五”规划要有利于文化市场主体(转企改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从业者)的充分参与和文化消费的充分繁荣。

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从法律层面上解决文化产业多头管理的行政监管现状。制定各级政府严格统一采用的文化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树立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的权威,由国家统一机构定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年报》,建立起国际文化产业对话与交流的标准基础。在区域层面上要兼顾区域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发展和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角色和推动角色,提高政府公共文化管理的行政效率,总结地方文化行政部门的监管经验。

认真规范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实施年检制度。

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中华文化的人文内涵,加强内容创意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建立文化内容流通渠道,实施国家层面的“内容中国战略”和“国家创作素材发展计划”。

重点推动新兴在线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未来十年文化产品的趋势和特征,重点包括基于三网融合和三屏合一的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等,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加强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力的实现形态与传统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与融合,增强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甚至为传统产业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积极制定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面向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企业参与的国际文化贸易,设立国家进入“国际文化产业五大强国”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海外建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在东京、伦敦、巴黎、纽约等地建立中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确立影视、出版、演艺、艺术品业等重点文化行业、重点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区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9篇

(一)文化产业布局中轴的选择

1.轴的选择依据

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开发与布局轴线,是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充分认识,也是从战略角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与规划。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文化经济空间存在的根本所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而不流动性要素决定了流动性要素的流动趋向和集中程度[4]。产业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不同层级的产业轴线促使了点点、区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交换,而其空间意义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载体或者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带,在不同的轴带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产要素结构形态。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轴线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

2.轴的选择

文化生产要素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有着密切联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及现代区域经济有关研究,我国呈现出三大经济要素梯队,即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要素发展水平依次成递减规律。三大地区生产要素结构不同。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地带集中了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很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技术等要素较为欠缺,生产要素水平较低,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厚,是其发展和竞争的的优势所在。因此,从横向来看,三大经济梯队体现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横向划分的宏观纵轴。再从纵向来看,我国有南北两大河流横贯我国东西地区,横跨我国主要经济大省和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和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历史性地成为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生产要素聚集地带,并且自西至东文化资源丰厚度依次递减,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呈逆向分布。因此,以黄河流域、长江沿岸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轴。综上,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纵二横”发展轴线。

(二)文化产业布局中点的选择

1.点的选择依据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产业聚集是其基本特征。这充分体现在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对数字技术、资本、创意人才的高度依赖性上。当前城市中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的大量开发和建设正是文化产业集聚特性的充分体现。同时,文化产业具有依附性,即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的[4]。无疑,城市是人口聚集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满足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和依附性需求,文化产业节点的选择必然是对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的选择。

2.点的选择

由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地理区位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性,直接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则一因城市数量众多,比较程序繁琐且复杂,二因直接横向比较必然导致因城市经济发展与区位的不平衡性带来的文化产业节点选择的空间不平衡性。因此,本文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对省内主要城市进行纵向比较,选择出各省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作为宏观布局中的“点”,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选择文化产业节点时笔者考虑以下指标作为选择依据:文化产业产值,反应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GDP,反应城市经济实力与生产要素水平;交通水平,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中主要发展城市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产业节点与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作为省会中心城市,集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优势于一身,是文化产业中心节点的首要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点轴布局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确定发展轴线以及对轴线上的“点”进行重点开发[2]。从纵轴依次来看,东部纵轴集中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上海、杭州、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城市,成为东部梯队重要文化产业布局节点;中部梯队集中了太原、武汉、长沙、南宁等主要文化产业节点;西部梯队则主要集中了银川、成都、昆明等文化产业节点。从横轴来看,北轴线上分布了西宁、兰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节点;南轴线上分布了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文化产业节点。从全局来看,三纵两横及轴带上的节点共同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基本空间布局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只从宏观角度选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节点和主轴线,暂不对各区域文化产业次级节点、次级轴线及其组合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展示。

二、对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战略布局的规划建议

基于点轴理论,打造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是推动各地区文化产业渐进式发展,构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途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关键要考虑其可行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选择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主要是各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平衡性问题;二是考虑文化产业集聚区内节点的层级性、丰富性程度及文化要素水平等。综合两方面的考虑以及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可形成六大集聚产业带:即东部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珠三角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西部的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一)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

从东部梯队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战略阵地,资本、高新技术、人才、现代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要素极其丰裕,且三大经济圈从北至南依次排开,空间分布具有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三大经济圈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高达12.3%,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三大经济圈区位及经济圈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理想的空间环境,依据经济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应努力打造以北京为中心节点,以天津、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为次级节点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上海为中心节点,以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级节点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节点,以珠海、东莞为次级节点的珠三角文化产业带,形成我国东部地区三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布局。

(二)中西部文化产业带

两横两纵成“井”字状要素轴线贯穿了整个中西部地区。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看,纵横交叉的交点是连接各区域的枢纽,四大枢纽成“口”字形将整个中西部地区构成一个区域整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交点往往成为各要素聚集与扩散的中心,该区域易形成以枢纽为中心,以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效应为内在动力,以各个干线作为要素流动轴线的经济增长极。从文化产业节点来看,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沿主轴线呈线状分布,南北跨度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呈南北两地分布。综合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及节点分布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即中部文化产业带、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1.中部文化产业带

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南北分布。郑州和武汉处于中部核心区且是轴带的交点。郑州是我国中原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致力于将郑州打造为中原区域文化中心,形成中原文化产业要素集聚高地。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且方圆400公里内涵盖40多个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力很强。近年来,武汉紧抓文化和科技融合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10%左右,致力打造“创意之都”。长沙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全国首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长沙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演艺、动漫、广电、出版四大湘军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得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虑到中部地区的特殊性,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打造以郑州、武汉、长沙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为核心节点,向北辐射太原、呼和浩特等次级节点,以武汉、长沙为核心节点向南辐射南昌、南宁等次级节点,加强郑州、武汉、长沙三大增长极的联动,从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南北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西部文化产业带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特殊产业,对生产要素结构需求有较大弹性。文化、资本、技术等要素结构的不同,文化产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西部地区在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欠缺的历史背景下,依托文化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等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有两大聚集区,北部主要包括甘肃、西安、银川、西宁等节点,南部主要包括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等节点。其中,西安、成都和重庆分别为轴带交叉点。西安是我国西北人口超大城市和建设中的外向型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西安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的8.5%,明显高于全国的4%。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重镇和交通枢纽。2011年,其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8.45%。因此,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性、要素水平及文化产业节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可打造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分别建立以西安为核心节点,以甘肃、银川、西宁为次级节点的西北文化产业带;以成渝为核心节点,以贵阳、昆明、拉萨等为次级节点的西南文化产业带,发挥南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和扩散能力,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结束语

笔者基于点轴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点—轴”空间布局,共形成了东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以及西部的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带的“312”六大文化产业带。六大文化产带的空间布局战略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集聚区也是点,只有将六大集聚区进行“二次点轴”,加强各集聚区要素的充分交换和彼此联动,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合力,才能最终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

文化产业规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集宁路、 文化创意产业园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大力支持其发展,地方政府在以文化促发展的策略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社会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趋势下,文化产业园建设量日渐增多,同时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建设在挖掘和发展文化、带动相关经济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设计简介

2.1 项目区位

本项目规划用地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镇域范围内,西距市府所在地集宁区12公里。南临集张铁路,北靠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在园区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2 发展条件分析

a.优势分析

a).自然资源优势:园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光、氧)极好,具有舒适的度假条件。有蛇图包山、磨子河、黄旗海、湿地草原等自然景观。

b).人文资源优势:集宁路古城遗址及文物是园区发展的重要人文载体,诉说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园区有敖包祭祀文化,如长生天和崇石,以及独特的蒙族生活习俗、音乐、节庆等体现了特有的草原文明。

b.机遇

a).国家宏观经济导向:国家对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大力支持其发展。政府实施多项政策、措施,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

b).地区政府发展策略: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地区政府以体制和政策的创新推动这一发展趋势,即以遗址文化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集群。

c.挑战

园区发展面临着自然、人口、交通等方面的挑战。

a).自然影响:项目所在地区旅游适宜季节仅5个月,园区内水源匮乏,如何延长旅游季,增加效益,以及如何解决园区内的水源问题,是园区发展的一个挑战。

b).人口影响:园区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对其市场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本地区内人口不到50万,市场潜力有限。

c).交通影响:G6横穿园区中部,绕城高速线纵向贯穿湿地草原,分别从东西南北割裂了园区景观。如何降低G6以及绕城高速线的景观破坏力,是园区规划面临的重要挑战。

3方案分析

以集宁路元代古城遗址文化为龙头,以巴音塔拉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将遗址保护展示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建设相结合,构建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园区空间结构——一轴一带、双核、六区。

一轴:东西向园区发展轴

一带:南北向磨子河景观带

双核:以元代集宁路古城为核心的古城遗址文化区;以创意产业、商贸、会展为建设目标的巴音塔拉文化创意产业区

六区:高端度假区、草原生态休闲区、杨树林绿色营地区、山地运动休闲区、敖包祭祀区、草原风情区。

3.1北岸高端度假区

a.分区范围:该区北临110国道、南临草原风情区、西临巴音塔拉镇、东临汽车旅馆。

b.规划要点:整个高端度假区的形态设计构思是“丝路之舟”,利用周边建筑中水规划高端度假区水景;建设用地选择靠近巴音塔拉镇的区域,在巴音塔拉镇给高端度假区提供必要的商业服务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带动巴音塔拉镇的发展;沿水布置面积较大的独栋式度假旅馆,临近110国道布置联排式度假旅馆,沿草原丝路布置度假区餐饮等商业设施。

3.2草原生态休闲区

a.分区范围:该区东邻商业区,西邻汽车旅馆的预留发展用地,南至草原丝路,便于车辆的进驻,北至110国道。

b.规划要点:汽车旅馆错落布置,以保证游客在休息时也能的观赏到壮阔的草原风光,使得游客即使行使于国道上依然能透过树林看到这些坐落于林间的精致建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建设用地的北侧设计了户外休闲运动场地,南侧沿草原丝路设计了公共广场和步行道路,便于游客休闲运动。

3.3杨树林绿色营地区

a.分区范围:该区东临敖包祭祀区,西临古城遗址文化区、南临蒙征运动休闲区,北临110国道。

b.规划要点:以一条蜿蜒曲折的红色景观木栈道,由北至南串联汽车营地营地区,为游客提供观赏园区的休闲景观道;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地点选用原有废弃坑地,局部回填用作建筑用地,其余部分用作磨子河泄洪洼地,打造生态景观水景;利用入口广场与景观木栈道尽端的娱乐广场提供儿童娱乐、小型运动器械、集体活动等场地空间。

3.4蒙征运动休闲区

a.分区范围:该区西北临磨子河景观带、南临集张高速铁路、东临敖包祭祀区。

b.规划要点:蒙征运动休闲区取材于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该区以此为故事背景,结合地形在旗杆山西北麓地势较平坦区域设置多项休闲运动;开发迷你高尔夫游戏,赛道布置以伐金战争的进程路线为依据,再现伐金战役的铁马金戈;以蒙古族崛起的主要历史情节为内容,以蒙古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发主题冰雕展示区,向人们讲述蒙古民族在马背上崛起的辉煌历史。

3.5敖包祭祀区

a.分区范围:该区东临559县道,西临蒙征运动休闲区、南临集张高速铁路,北临110国道。

b.规划要点:改造和增建二台沟民俗村沿街院落,打造商业民俗户,打造村庄商业街;

依附自然地势,充分利用河道平坦开阔地段打造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户外演出场地,结合敖包祭祀、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以笔直宽阔的敖包之路串联入口广场、祭祀文化广场、敖包相会广场、雕塑步道,打造极具序列感与仪式感的空间,营造肃穆、崇高的祭祀氛围。

3.6草原风情区

a.分区范围:该区东侧为遗址核心区,西侧为园区西边界,北接园区环路,南接集张高速。

b.规划要点:展示游牧民族生活习俗、民间竞技、民间戏曲等独特生活形式,展现草原民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精神气质;用乡土花卉打造一座色彩绚烂的“丝路花海”,丰富草原湿地的景观,给其他区域和在风情区内游览的旅客高品质的视觉享受。

4结语

文化产业园在景观规划方面以现有景观生态格局为依据,建立覆盖整个规划区域的“全空间生态网络”,园区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地网络系统主要由生态公园、生态绿地与各类廊道所组成。实现一轴统领、一带补充、两核并驱、六片联动、北拓西扩的景观空间发展。同时,以集宁路元代古城遗址文化为龙头,以巴音塔拉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将遗址保护展示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建设相结合,构建文化产业集群。

集宁路文化产业园是以景观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反哺景观规划建设,这将提升乌兰察布市文化产业水平,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优化集宁路的景观生态结构,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 张京成.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 吴晶星,黄建云.创意产业园的多义性场地规划解析[J].规划设计,2008,04.

[3] 颜琳. 创意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王淑芬,河北石家庄人,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造景、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及旧区更新研究等。

刘如意,河北沧州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设计、城市景观规划等。

上一篇:债务重组案例范文 下一篇:生物科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