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7-30 06:24:19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今后几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建立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战略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打破地区、部分分割和垄断等不利因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使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不足”:

一是文化产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人才具有“四多四少”的特征:体制内从事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专业人才较多,体制外适应市场现实需求的专业文化人才较少;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才较多,懂文化产业经营的人才较少;具备文学艺术专业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人较多,但既具备文化专业素质又懂产业运作的人较少;单一专业的人才较多,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较少。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但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已初有成效,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更多的则还没有展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文化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保护和促进作用的法规和制度安排研究得还不够,没有统一的规范,比如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要素专业市场建设、准入制度,进入壁垒门槛、退税及特殊性税费政策等都还没有建立。第二,文化大部委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化,文广新局虽已整合到位,但对于文化产业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关联效应的产业来说,国家旅游和体育总局这两个部门还游离于文化产业之外,造成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链和产业链被行政壁垒割裂,阻碍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第三,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许多还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有待切实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努力实现在一个事业单位中将事业任务和产业义务分开,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与收购,打造区域文化战略品牌联盟。

三是对外文化交流规模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文化贸易处于较大的逆差状况。文化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层次都还比较低,每年进口为数不多的国外电影在中国实现的销售收入与为数众多的国产电影收入相当,以技术为依托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对外贸易比重很小。文化贸易中的许多制度设计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缺乏新推出的大型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与产品供给不足,对无形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去”的支持还很欠缺。中国自主文化品牌对外宣传的力度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具有国际公认的文化交流平台培育与建设与我国强大经济实力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远不相称。

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转型关键时期,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生产型经济向需求经济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经济发展很容易陷入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陷阱”。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由依赖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依靠效率、资本积聚以及创新驱动模式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扩大国内文化消费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朝有利于文化消费结构方向发展,人口红利在文化消费中的效应正在日益凸显,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给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环境制度保证。所以如何抓住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为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战略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积极加入国际产业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获得了快速提升。但一直以来我国被当作“世界工厂”,为其他发达国家产品贴牌生产,很多行业都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也就是产业链低端,而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被发达国家大企业所占据,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形成“倒逼”,阻碍着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化。文化产业兼具生活业和生产业双重特征,其生产性特征可为传统产业在生产上的各个层面和阶段提供创意创新支持,因而传统产业的升级客观上要求文化产业作为生产业的需求与融合大大增长。

再次,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和效益平台支撑。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形态来看,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国的电影产业和数字出版业、日本的动漫和数字艺术设计产业、韩国的游戏产业都依靠先进的电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三网融合的业务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会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扩散与融合,文化产业将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

文化产业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国际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文化产业虽有“走出去”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小,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的比重低。根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美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43%,欧盟占34%,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而中国所占的份额不足4%。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跟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十分注重创新,创意、创新知识以及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水平和结构,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在文化产业各层次就业比重当中,文化相关层和层所占的比重较大,文化核心层中拥有自主创意创新能力的人才比重很低,并且整体水平不高。

再次,文化企业缺乏品牌效应,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与生产制造型企业存在重要区别,生产制造型企业有形资产多,无形资产少;文化企业自主品牌意识不强,开发创新能力比较弱。这就导致文化企业在缺乏自由资金需要融资时就面临抵押品的品牌效应不足,而使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目前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政策缺乏稳定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机制还不够科学,主观意识较强,许多文化评估机构主体越位和缺位的情况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低,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即使能获得高额回报,也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

最后,区域间文化主导产业定位不明确,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各地方也紧随中央脚步,纷纷开始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然而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片面追求文化产业的全面性,不根据本地实际选取主导产业,从而使地区间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加剧地区之间的竞争。同时,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要求市场有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但在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制度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使得市场上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主导性文化产业培育的具体对策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一是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研究。构建文化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整合文化企业在文化市场信息搜集方面的优势,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增强文化产业领域支撑技术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提高文化生产主体技术吸收能力。不断培养和引进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促进知识在组织内扩散与分享;三是注重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出版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提高产品服务生产效率。

着力投融资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丰富投融资渠道,综合使用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等方式畅通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张立波,2009);三是建立健全中介组织结构。

注重文化贸易,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一是加快壮大本土文化跨国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弱势文化贸易公司,强强联合强势文化贸易公司等方式,增强我国文化贸易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选择合理的区位。避开欧美文化贸易出口的重点区域,如欧洲、亚洲等市场,重点开发非洲、南亚等新兴文化贸易市场,加大文化产品服务的出口;三是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体系。对于文化贸易公司给予出口退税、提供信用担保等优惠政策,解决其产品出口的后顾之忧。

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今后几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建立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战略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打破地区、部分分割和垄断等不利因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使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做大中国文化企业的同时,更要积极做强中国具有自主品牌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企业。(作者为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上一篇:构建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机制 下一篇:我们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