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3:50

文化交流方案

文化交流方案篇1

关键词:改造;交叉口;高峰交通量

1工程概况

南门广场位于赣州市区中心,北接文清路,东西为红旗大道,南有东阳山路和营角上路与文明大道连接,为五路交叉的环形路口。南门口是城市主干道红旗大道、文清路、东阳山路和支路营角上路的平面交叉口,是新老城区交通转换的主要节点,也是目前城区内交通流量最大的交叉口,交通拥堵混乱现象是有发生。本文从交通研究的基础上去解决交叉口拥堵问题,重点在于交叉通优化研究,要求基础资料详实,可靠,以研究的成果去解决现状交叉口拥堵问题。

2南门广场交叉通量实测、计算及预测

2.1实测南门广场交叉口高峰交通量

南门口是目前城区内交通流量最大的交叉口,其交通量在持续增长。在《赣州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11)中,南门广场交叉口实测交通量为5364pcu/h。根据2009年12月18日、2010年3月23日的调查资料,南门口呈早午晚四峰特征(中午为两峰),其中晚高峰流量最大,已达5486pcu/h(汽车+摩托车)。

现状交通调查结论为:①摩托车、自行车流量大,与机动车相互干扰严重,交通秩序混乱;②地处城市核心商圈,行人过街流量大;③机动车主流向是红旗大道东西方向转向文清路客流,达1000pcu/h,红旗大道直行车流与之接近,达923pcu/h,这可为交通设计中的信号灯控制提供指导。

2.2南门广场交叉口理论容许通行能力计算

按沃尔卓普法计算环形交叉口容许通行能力。

式中: L――交织段长度

W――交织段宽度

E――环道入口引道平均宽度

P――交织段内时行交通的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

现状为南门口为无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早晚高峰时段采用警察现场值守的方式维护交通秩序。参考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计算经验分析,现状南门口最大通行能力为4715pcu/h(交警局认为其最大通行能力不足3500pcu/h),现状交通量已远超过交叉口最大通行能力,改造迫在眉睫。

沃尔卓普公式法计算交织段通行能力计算表如表1。

表1:沃尔卓普公式法计算交织段通行能力计算表

根据沃尔卓普公式法计算现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为4715pcu/h。

2.3南门交叉口现状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采用下表2所列饱和度对比交叉口服务水平进行划分。

表2:不同服务水平对应之V/C比

实测环形交叉口晚高峰小时交通量为5486pcu/h,现状环岛根据根据沃尔卓普公式法计算现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为4715pcu/h,S值>1.0,高峰小时交通量已过饱和。

2.3南门广场交叉通量预测

由于南门广场的开发,必然会带来交通生成量。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结合居民出行方式调查、交通方式构成,折算为标准小汽车当量如下表:

表3:各开发地块交通生成量

南门广场交叉通预测如下表:

表4:南门广场交叉通预测

3南门广场交叉口改造方案

3.1南门广场交叉通改善措施

节点交通改造较易实施,效果较快,其基本思想是将各类交通进行适度“分离”:① 主向交通分离――通过建设简单下穿通道(或跨线桥)分离主要交通;②各方向车流分离――设置信号灯、路口渠化等将各方向车流从时间、空间分离;③人车分离――通过地下人行通道将人车从空间上分离;④机非分离 ――采取机非信号灯、机非分隔栅栏等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进行分离。

3.2通过对各种交通改善措施的对比、梳理,形成四种交通改善方案组合:

1)环岛优化+信号灯+地下人行通道:环岛短轴由50米向文清路方向拉长至70米;增设机动车信号灯,采用左转二次停车多相位控制方案;增设地下人行通道,从空间上分离行人与各类车流;非机动车从地面通道,参照机动车信号相位控制(图1)。

2)环岛优化+信号灯+红旗大道高架+地下人行通道:环岛优化、地下人行通道的设置同方案一;增设机动车信号灯,分进口道直行和环岛内侧左转两种车流在时间上相分离的控制方案;将红旗大道高架,以分离次主要交通(图2)。

3)环岛优化+信号灯+红旗大道下穿+地下人行通道:环岛优化、地下人行通道和信号灯的设置同方案二;将红旗大道下穿,避免高架影响城市景观品质(图3)。

4)改为平面十字交叉:去掉环岛,改为平面十字交叉,营角上路为红旗大道东出口的单向道路(图4)。

图1:方案一图2:方案二

图3:方案三图4:方案四

3.3南门口改造方案比较

3.3.1通行能力等比较

假设充分优化环岛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参照HCM2000计算经验),各方案的通行能力等方面比较见下表。

表5:各方案通行能力比较表

方案一对现状环岛进行交通渠化、信号配时改造后,其通行能力仅能满足现状交通需求;2020年中期车辆通行延误:红旗大道东进口道车辆排队 长度130米,信号灯等候周期数为4周期(约10分钟)。红旗大道西进口道车辆排队长度117米,信号灯等候周期数为 4周期.文清路北进口道车辆排队长度82米,信号灯等候 周期数为3周期;2030年远期车辆通行延误:远期轨道交通建成以及外部路 网的建设完善,城区的交通量增长到一定幅度后趋于稳定, 但随着城区居民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南门交叉口的交通拥堵会更为严重。

方案二对现状环岛进行交通渠化、信号配时及分离东西向交通改造后,其通行能力可支撑远期2030年交通需求。

方案三对现状环岛进行交通渠化、信号配时及分离东西向交通改造后,其通行能力可支撑远期2030年交通需求。

方案四对现状环岛交叉口按平面交叉渠化改造后,其通行能力可满足现状交通需求。

3.3.2技术经济比较

表6: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从四个方案的通行能力上比例:方案二、方案三最优,可满足近、远期交通需求;从四个方案的粗略投资估算:方案四造价最低、方案三最高;从四个方案对城市景观及历史价值功能的保护上比较:方案三保留了城市景观及环岛的历史功能。

需要通过改造设计(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设计)便于治理环岛交通秩序,充分挖掘环岛通行能力,尽量保留环岛地标。综合考虑与文请路地下人防设施同步实施,未来再行交通改造甚为困难,以及景观等方面,推荐方案三即“环岛优化+信号灯+红旗大道下穿+地下人行通道”。

3.4南门广场交叉口设计

将南门口调整为信号灯控制环形交叉口,各进口的左转车辆需在路口内停车一次;东西向红旗大道进口道为3车道,公交车辆设公交车道;文清路设4车道,其中1个车道为公交专用;东阳山进口道为3车道;营角上路为单行出口。人行过街除营角上路外其他过街经人行地道;非机动车过街采用信号控制的方式。

图5:南门广场五路环岛交叉口设计图

4结束语

经过对南门通改造工程的功能定位、交通预测、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资金来源、进度安排及国民经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论证后,认为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能够给达到预期的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点交通拥堵,有利于老城区经济繁荣,有利于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交流方案篇2

作为一个具有开创性、实践基础较为薄弱的规范性文件,《办法》中的一些要求和条款有多个首次和关键点,需要在贯彻落实中准确理解和重点把握。

电子档案概念的启用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在我国只有十多年时间,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及其有效实践,时间更短,我国相关部门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和制订一些规章标准,大多借鉴欧美信息化发展较早国家的经验和成果。基于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产生时间短,强调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全程管理的要求,中外文件档案管理体制的差异等方面原因,多年来,我国在学术研究、规章标准制订中一直使用全程电子文件、大电子文件的概念,而较少使用电子档案的概念。《办法》首次在国家行政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或标准中使用电子档案的概念,并给出了定义;“本办法所称电子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经过归档环节转化而来,其相关要求和基本属性跟纸质档案等传统载体档案没有根本区别,只不过具有电子属性,因此,电子档案的管理一方面要遵从电子环境下相关管理的规律和要求,另一方面,更要遵从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

档案移交的时间

档案移交时间的确定一直是比较敏感和纠结的问题。过去,为了方便利用传统载体档案,立档单位—直希望将其产生的档案保留在本单位时间长一些,但是,如果在立档单位保留时间过长,往往会带来库房紧张、安全隐患凸显等问题。现在,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普遍应用,各单位机读目录的建立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推进,档案利用已经不是阻碍档案及时接收进馆的主要问题了。

对于电子档案而言,如果沿用过去对纸质档案等传统载体档案规定,15~20年再移交进馆,显然是不合适的,对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长期可用都是极大的隐患。这是因为,电子档案的保存和可用特别依赖于计算机等软硬件环境,而信息技术到现在为止,仍处于高速发展期,3~5年后,其操作系统、格式软件、读取设备、存储载体等就会发生较大的技术变化,如果管理措施不能改进、技术手段不能更新,就很可能出现综合档案馆的管理系统不能读取各立档单位形成的电子档案的情况。也有些专家建议电子档案形成之后,即经过归档流程后,直接向综合档案馆移交,也就是一年移交一次。我们认为这样也不合适,这是因为,一方面,为了保证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电子档案在移交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移交接收手续,如果每个立档单位每年办理一次移交手续,对于一个综合档案馆来说,面对上百甚至将近二百个立档单位,每年都履行这样的手续,时间和精力都显得不足;另一方面,因为电子档案的接收和管理都要依赖于综合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系统,综合档案馆信息系统所要面对的是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系统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电子档案,要想达到有效管理各立档单位产生的电子档案的目标,综合档案馆必须要对各立档单位产生的电子档案的情况进行调研,做好接收电子档案的设备和技术准备,才能启动电子档案接收工作,综合档案馆就需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综合以上考虑,《办法》规定:“档案移交单位一般自电子档案形成之日起5年内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电子档案,可以适当延长移交时间。电子档案移交时间另行规定。”

移交与接收的流程

档案的移交与接收,不仅仅是档案实体和信息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的变更,即从档案的生成单位——立档单位,变成档案的永久保管单位——国家综合档案馆。对于电子档案而言,因为其内容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存储和读取对特定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依赖、数据复制的便利等特性,电子档案在移交与接收时更需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流程,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从源头上保证电子档案的可靠和可信。

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可采用离线或在线方式进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必须遵循《办法》规定的工作流程、办理必须的交接手续。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的主要流程为:档案移交单位组织电子档案数据、检验电子档案数据、移交电子档案数据,国家综合档案馆检验电子档案数据、办理交接手续、接收电子档案数据、著录保存交接信息、存储电子档案数据等。《办法》规定:“电子档案检验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填写《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登记表》,由交接双方签字、盖章,各自留存一份;《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登记表》可采用电子形式并以电子签名方式予以确认。”

系统实现的难点

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是必须基于一定的系统来完成的,《办法》仅仅规定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的基本的、原则性的要求,在移交与接收工作中,还需要各级档案馆通过布置系统、配备设备、安排人员、建立制度来具体落实。

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为了切实做好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下达了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项目,国家档案局牵头承担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电子档案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并在上海、福建、重庆、青岛、杭州、广州6个省市档案馆及其对应的电子档案移交单位部署实施。国家档案局组织力量研究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的文件档案管理范围、管理流程、元数据方案、系统接口方案、四性检测方案等,提出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方案、技术、软硬件配备要求等,并定制系统软件,由6个省市档案馆运行实施。试点试用一批规章和标准,形成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验证规章和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制订一批规章和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管理办法、重大建设项目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电子档案分类方案、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需求规范等。在上述系统建设、规章和标准试点试用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在全国综合档案馆推广应用该系统,进一步提高全国档案部门信息化能力。

在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和系统实现中,我们认为有以下难点需要组织力量研究解决。

电子档案移交数据构成要求。电子档案数据构成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数据构成,比如文书类电子档案主要包括过程稿、签发稿、审批过程信息、元数据等,而业务类电子档案,其内容数据构成差异性就比较大,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相关要求,需要各行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研究提出具体规定;二是技术构成,技术构成是指电子档案体现的电子化特征,就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要求,如不同类型数据的格式、一“份”或一“卷”档案内容各种数据的关联方式和组织结构、电子档案数据与源系统或设备的依赖性或关联性、存储地址和方式等。

数据接口的技术实现。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本质上是数据从档案移交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或业务系统导出,和数据向档案馆信息系统的导入。由于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各种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产生的电子档案,其系统类型、数据类型、设备类型种类多、差异大,如何保证档案馆信息系统能够接收所有立档单位的电子档案,并达到保持原貌、保证准确完整,是接收系统在设计开发时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特别是一些结构化数据,既要能够完整接收,又要保证准确读取,需要采用高技术、新手段来实现。

四性测试指标和系统实现方案。《办法》提出了在移交与接收过程中,交接双方都要进行四性测试。四性是指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办法》里用准确性代替了常说的真实性,主要是考虑真实性涵盖的范围太大,具体指标不太好设定。而准确性主要是指在移交档案的组织和交接过程中检验档案的内容、范围的正确性及交接前后数据的一致性。《办法》附件3的填写说明对四性检验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在移交与接收的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四性的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并由系统实现自动检测。

电子档案元数据实施方案。元数据是电子档案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体现电子档案的原貌性、完整性,保证电子档案可靠和可用的重要途径。国家档案局已经了文书类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标准,对于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类型,业务类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标准还在研究制定之中。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有利于电子档案有效管理和长期保存等角度出发,提出多种数据类型的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如包括哪些元数据元素项、在哪个环节留存、留存方式、系统如何实现和管理、与内容数据关联方式等,一方面指导电子文件形成及其归档管理阶段留存哪些元数据,另一方面满足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设计的要求。

文化交流方案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电子商务档案是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电子商务档案与其它类型的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复杂性、集成性等数字化特征。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目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对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档案的检索智能化、应用的智能化。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历程同步于图情信息智能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体现在智能化的商情预测、营销策划及客户关系管理。

一、有关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1.电子商务档案具有虚拟性,电子商务档案形成与电子商务交流过程之中,其主要包括电子文档、邮件、图案、声像以及其他电子签名、材料数据交易信息等等,他们本身就不具备实物档案的现实特征,仅仅是以数据、比特的方式存在于电子设备和网络之中。因此,电子商务档案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档案的形式具有虚拟性,电子商务是在电子交流的平台上使用专门的电子交流工具完成,有时候客户与商家之间根本不用见面就能够完成商务交易,并且双方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传输的,其交流信息档案都通过虚拟网络进行上传下载,因而电子商务档案的形式具有虚拟性;二是电子商务档案内容具有虚拟性。电子商务档案一般由比特构成,无论是文字、图像、声音还是软件产品、交易信息、记录等等属于虚拟内容,并不存在实体;三是电子商务支付方式具有虚拟性。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付方式一般以电子银行或者其他专业的金融服务来执行,其本身不存在现金交易或者其他实物抵扣的方式。而在电子银行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文档、电子账单、电子签名等都是通过虚拟的手段来实现的,其支付的方式具有虚拟性。

2.电子商务档案具有集成性特点,电子商务档案与传统的档案信息具有十分大的差异,除了其本身的虚拟性以外,还具有集成性特点。电子商务档案不仅包含了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图案信息等等,还包括具有整体统一性的立体档案,其集成了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等各种信息,电子档案将多种多媒体信息集中在一起,可以完整、真实地记录商务交流活动。

3.电子商务档案具有储存、携带便捷性以及危险性电子商务档案并没有实体,因此,其储存和携带都十分便捷,但是,由于其本身的虚拟性,它十分容易受到电脑病毒、黑客攻击、木马、存储介质损耗的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它本身具有一种易被破坏的危险性。

二、有关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储存的智能化趋势

目前,企业电子商务档案信息一般保存在企业自有硬盘之中,包括企业电脑、服务器以及相关移动存储设备之中,对这些文件的访问必须要有支持硬件设备启动的条件方可成功访问。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于信息的提取即时化、便捷化,要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做到实时获取商务档案信息。这是未来智能化存储设备的基本要求,而对于电子档案存放后的提取方式转变与支持也是电子档案管理智能化的一大特征。智能化信息存储在输出时,可以支持各种智能化设备,并且还将支持具有权限的智能化设备对所储存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编辑、控制、备份、安全管理以及其他特殊操作,并且对于另外一些不安全的潜在输出请求进行预设处理、分级保护、安全管理,以达到保护档案信息的目的。智能化存储管理为未来的信息储存指明了方向,将存储与管理相结合,将能够使企业计算机系统、连接方式、工作模式等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减少大量冗余行为,并且能够确保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安全与实时访问,为企业电子商务提供强大的支撑。

三、有关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趋势

1.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智能化检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图情信息智能检索的最新成果,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一般固定长度的信息,也有非固定长度的信息,既有用文字、数字表达的信息,也有用图形、图像、声音表达的信息、既有加密信息,也有不加密的信息,既有存储于本地存储设备上的信息,也有存储于异地设备甚至“存储云”上的信息。因此,对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意义重大。所谓“智能检索”,就是以文献和检索词的相关度为基础,综合考查文献的重要性等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以提供更高的检索效率。智能检索的结果排序同时考虑相关性和重要性,相关性采用各字段加权混合索引,相关性分析更准确,必要性指通过对文献来源权威性分析和引用关系分析等实现对文献质量的评价,这样的结果排序更加准确,更能将与用户愿望最相关的文献排到最前面,提高检索效率。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活动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显着,频繁的商务活动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此产生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越来越具有商务活动全球性、信息管理系统分布性、交易语言复杂性、交易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因此,传统档案信息检索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检索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必然成为信息时代用户畅游信息海洋的必然选择。

2.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大型计算机的使用也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的发展将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更加人性化。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计算推理等思维活动渗透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中,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开展基于模式识别、物景分析的图形图像检索系统,满足用户对图形图像档案信息的检索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关于联想记忆模拟、自动定理证明、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理论开展电子商务的自动谈判系统、跨越语言障碍的档案信息搜索工具,满足电子商务国际化的需求。例如:模式识别可用于基于图像的检索,而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对图形、图像的选择上,交易双方首先是根据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进行商务洽谈,然后达成交易意向。因此,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的保存是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如,专家系统是智能检索实现的基础,从海量商务信息中筛选出能够进行交易的产品信息离不开人工智能检索系统的应用。

3.从电子商务档案的特征来看,有关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更加依赖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而对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首先开展的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智能检索的研究,重点在于采用标注的方法对图像设置检索关键字,并建立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智能检索。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当图像数据库中图像数据较大时则检索较难实现,当图像内容复杂时,标注起来较困难,因此,这种检索方法同时还要求图像内容比较单一。而另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即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由于任何图像都包含物体本身的纹理、形状、颜色、空间关系等特征,因此,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采用提取图像所包含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建立图像的特征矢量库,并以此特征矢量作为索引关键字。与以往采用人工标注方式对图像内容进行标注的方法不同的是视觉特征的提取是从图像中自动提取的,并且检索的过程采取视觉特征间的匹配。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从图像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维度分析图像的特征,从而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检索途径。

四有关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趋势

1.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客户档案毫无疑问将是电子商务档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系统将提供一种商家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新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以全新的思维来看待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企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加强对客户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分析客户的需求、研究产品的市场、拓展潜在的利润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改进企业的管理漏洞、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进而达到优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目的。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的数据库技术是所有其他技术的基础。

2.智能化的商情预测,面对浩如烟海的客户及企业营销、销售和服务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具有高度商业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不可想象的。智能化的商情预测系统利用数据挖掘的思想、数据仓库的管理技巧、一对一的营销对略、个性化的售后服务、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工具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拓展企业的赢利空间。同时,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系统将不仅实现现有的商业实践和商业需求,更将不断地实现向市场、客户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只是重塑企业商业流程,而是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决策分析工具。

3.智能化的营销策划,借助于智能化的营销策划管理系统,企业将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产品及市场信息,制定高效的营销计划,设计切实可行的销售及服务指标,协调产品、服务、物流等渠道的配合关系,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目标。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大量电子商务档案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电子商务档案比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复杂得多,因为其中涵盖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一系列数据资料。因此,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必然趋势,而仅靠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单独作业是无法实现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要求的,必须依靠企业多方面的配合管理。

参考文献:

[1]姚凤臣.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趋势探析[J].华章,2012(19):303.

[2]沈江胜.关于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两个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2(12)。

[3] 赵福禄. 现代仓库保管管理流程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20):106。

文化交流方案篇4

关键词:微观交通仿真;信号配时;智能交通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interferences among vehicles and signal timing are unreasonable, the average vehicle delay time and traffic capacity of signal control intersection cannot meet demands. Taking“Yue Hai Men Cun”intersection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pplied the equivalent traffic improved signal timing program in optimization of signal timing based on a traffic flow survey. Using Vissim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traffic sim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trinsic signal timing and proposed signal timing.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delay time of vehicles degreased 16.6%, the time of stop degreased 19.3%, the average he queue length degreased 10.6% and the traffic volume increased 2.4% in proposed signal timing model.

Key words: micro-simulation of traffic; signal tim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状况也变得极为复杂且日益恶化。目前道路拥堵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不好,交通拥堵问题将尤其突出。解决城市道路交叉口问题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关键,如何确定最优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1-5]。

本文提出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配时选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与现有配时方案就交叉通运行参数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优化配时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对深圳大学周边交叉路口进行观察发现,在晚高峰时段(18:00~19:00)粤海门村交叉口,会出现拥堵现象,加之此时段为学生晚间上课时间,电单车、自行车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本文拟对粤海门村交叉口现有信号配时方案进行,减少延误、降低运行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并利用Vissim建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1 交通数据调查分析

1.1 交叉口几何特性和交通量

粤海门村交叉口东西方向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一条左行车道,两条直行车道,设置右行辅道,不设右行专用车道;南北方向为双向四车道,其中一条直左车道,一条直行车道,设置右行辅道,不设右行专用车道。

依据粤海门村交叉通流特性,采用人工技术法对该交叉口晚高峰(18:00~19:00)的交通量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2 原有配时方案

粤海门村十字交叉口采用四相位信号定时控制,信号周期为111秒。具体相位及绿灯、黄灯时间如图1所示。

2 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利用Vissm仿真软件,对粤海门村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仿真所需要的条件包括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配时方案,其中道路条件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车道长度等;交通条件包括交通组成、交通量、车辆基本性能等;信号配时方案包括相位、绿灯时间等。

(1)道路条件中的车道数、车道宽度依据实际情况,如表1、表2所示。

(2)交通条件中的交通量以及实际调查的交通流数据,如表1、表2所示。

(3)配时方案中的相位、绿灯时间依据实际情况,如图1所示。

(4)车辆的几何尺寸选用Vissm软件中2D模型中的类似车型尺寸和速度根据粤海门村交叉口具体情况设置,如表3所示。

依据粤海门村交叉口平面布局(如表1所示),在Vissim仿真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依据表3中的车辆特性,并分别将表1、表2、图1中的交通流量数据与信号配时方案输入模型中,最后得到该交叉通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2.2 模型的修正

微观模型修正的基本方法:通过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已建立的十字交叉口微观模型进行服务水平的评价,输出得到各个进口的延误,再与实地测得的延误进行对比,对模型进行改进与匹配。

经过对粤海门村十字交叉口的观察得知,由于南北方向西侧的人行横道车流量与人流量比较大,导致南进左行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产生冲突。该路口仿真模型对于该位置的冲突区设置时,左转车辆应该为人行横道交通流让行,这样也造成了北进直行方向的车辆延误的增加,但是实际路况却不是如此。实际情况一般都是行人为左转车辆让行。以至于模型中出现了如此大的车辆延误。北进左转方向的延误也是同样道理。

在发现问题之后,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改。将东西方向的人行横道的冲突区域修正为:人行横道交通流让行于左转车辆。修正之后再对模型进行评价输出。表4给出了修正前后仿真结果延误数据比较,模型修正后延误总误差由41.7下降到了12.1,下降了71%。

3 配时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3.1 配时方案的优化

在此处引入“等效交通量”的计算方法,方法如下:

(1)等效交通量

在根据交通量确定信号灯周期长度时,需要将交叉通量转换成等效交通量,换算公式为:

V■=■

式中:V■——等效交通量,(pcu/h),直行;V——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pcu/h);H——公交车、货车车辆数,(pcu/h);L——左转车车辆数,(pcu/h);n——进口有效车道数。

(2)周期长度

T=■

式中:T——周期时间;P——相位数;V■——等效交通量,(pcu/h)。

当周期长度确定后,便可按相交车流的等效交通量比例分配给各相位绿灯通行时间。

将表1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到:

V■东=1 201+0.5×286+0/2=672

V■西=335+0.5×64+0/2=184

V■南=165+0.5×32+0.6×56/2=107

V■北=487+0.5×95+0.6×106/2=299

V■m=maxV■东,V■西+maxV■南,V■北=672+299=971

所以交叉口的信号灯周期为:

T=13 330×3/1 333-971=110.5

计算得到的信号灯周期与原信号灯时间相符合,取T=111s

有效绿灯时间为:111-3×2=105

南北方向的绿灯时间为:106×299/971=31s

与原信号灯配时相比较,南北方向绿灯时间缩短5s,在不改变东西方向左行绿灯时间的情况下,将东西方向直行绿灯时间延长5s,得到的优化配时方案如图3所示。

3.2 仿真结果分析

对该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前后的交通状况分别进行十次模拟仿真,得出各种交叉通评价指标,经整理得出该交叉口的仿真结果,如表5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使得交叉口人均延误时间下降了16.6%,停车时间下降了19.3%,平均排队下降了10.6%,通行量增加了2.4%,说明优化配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该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提高通行率。

4 总 结

运用等效交通量法对粤海门村十字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改进,并通过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评价,与原配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配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该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提高通行率,并为后续信号配时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陆化普. 智能运输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刘运通,石建军,熊辉.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林晓辉. Vissm交通仿真软件在地铁施工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 物流科技,2012(9):44-46. (下转第25页)

[4] 苗浩轩,王景成,等. 基于Vissim和Matlab的信号等控制策略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2012(12):5-7.

文化交流方案篇5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 公共建筑群体;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 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4] 王珍吾,高云飞,孟庆林,赵立华,金玲. 建筑群布局与自然通风关系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7(06):24-27.

文化交流方案篇6

这里我们首先会产生疑问,这些个人案怎么会流入到文化市场进行交易呢?通过对部分古玩市场或旧货市场的摊主了解,我们发现,这些个人案流入文化市场的主要渠道有三种情况:

一是被案主人原所在的单位弃置后流入文化市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重组或者倒闭之后,由于这些案没有人管理或没有单位接收所致。

二是被不法分子盗取后流入文化市场。由于一些单位人事案管理理念落后,给不法分子盗取人事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目前绝大多数文化市场管理混乱,人事案的交易处于失控状态,因此,不法分子盗取的人事案便堂而皇之地流入二手商品交易。

三是个人人事关系变动也容易造成案“莫名其妙”地丢失。比如说在两个单位之间转案,或者是退休后从企业转到街道,就容易出问题。

个人案的交易行为肯定是违法的。个人案流入到文化市场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

个人案属于国家机密,个人案流入市场容易造成国家机密泄露。个人案往往涉及当事人所参与的历史进程,有些进程能够从侧面反映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因此,无数国家都将个人案归属于国家机密,严禁个人泄露和私自保存个人人事案材料,更不能无条件地向社会公开或提供有偿服务。

个人案还涉及个人隐私,个人案流入市场还容易泄露个人隐私。个人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奖励或惩罚、家庭成员信息等诸多方面,“一些案文件上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载录有事关当事人隐私的信息。”因此,根据我国案法相关规定,各级各类案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案保管期限以及销毁案的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案,严禁倒卖牟利。

那么,该如何规避个人案流入到文化市场交易呢?

第一,要加强个人案管理立法,堵住个人案流出源头。我国《案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案的义务。尽管我国出台有《案法》和《案法实施办法》,但都是针对国家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案管理制定的,对个人案的管理没有涉及,尤其对个人案流出管理缺少实质性控制。而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大量个人-案的失效,目前急需对个人案管理进行立法以期从制度上堵住个人案的流出。

第二,要加大个人案保护宣传,树立个人案保护意识。人事部门或案管理部门应经常对个人案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不断树立公民的个人案保护意识。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人事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很重要的,很多手续都绕不开案这一关。当我们结束了前一个工作或退休后,应当关心自己的案是否及时转移或有效保管,防止因个人人事关系变动造成“死”或个人案丢失。同时,在遇到非法倒卖个人案现象是应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

第三,要加大个人案非法交易的执法力度,杜绝个人案流入文化市场。我国《案法》规定,无论是个人案、还是机密文件,从建立到管理到最后销毁都有严格规定,绝不允许个人私自贩卖。《企业职工案管理规定》也指出,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案或利用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要依法严肃处理。作为个人案交易中介的文化市场是个人案非法交易的重要场所,因此,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必须明确个人案交易的非法性,严格执行个人案非法交易的监督和管理。

文化交流方案篇7

1 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根据近十年来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笔者就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谈一些看法。

1.1 档案移交不及时:已辞职、辞退、待来大中专毕业生、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有些没有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有些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出现。

1.2 “弃档”现象较严重:

1.2.1 人事档案作用逐步淡化,医院在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时往往只是注重能力,不在意其历史档案。

1.2.2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的人受利益的驱动,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新用人单位还可以在当地人事部门的帮助下为其重新建档,忽视其原有档案的真实性。

1.2.3 人事费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弃档”的原因。

1.3 档案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所用档案负责人员管理不规范,责任心不强,考核、档案工资晋升、评定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给当事人出国政审、职称评定、组织考核、出具人事档案相关证明和办理流动手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 人事缺少特色服务:目前大部分地方人事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只有条文条款缺乏实际行动,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

1.5 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化较大,流动性强,频繁的人员变更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有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及定岗规则。

2 加强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2 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

2.2.1 对过去不合时宜,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加以完善,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杜绝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2.2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力度,规范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准民营和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从事人事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事调动业务,促进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2.3 创新人事服务形式:

2.3.1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2.3.2 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经常了解用人单位和人才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服务为“开发式”服务,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健全管理人事档案的机构,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成立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4 各有关部门应重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2.4.1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人员原单位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原单位必须保证档案资料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不得为难流动人员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2.4.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2.4.3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2.5 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组织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要本着对流动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协调,明确各自的人事档案管理范围。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档案应当移交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并建议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当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同时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应以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办法减少“弃档”现象。

作者单位:264500 乳山市人民医院1

文化交流方案篇8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管理,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基础管理,在此基础上,它是注重过程的细节管理,它的核心是规范管理,专业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支撑。地铁工程施工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强调档案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施工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的决策,确立以提高档案质量,建立精细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等多途径来实现。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

中国最古老的档案是殷商时的甲骨档案。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是健全机构档案的保管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积极发挥档案的功能。地铁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包含一般文档资料管理和竣工验收资料管理。一般文档资料包含发文、收文、标书、会议纪要和其他文函;竣工验收资料主要包括文字资料、图纸资料等。

三、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施工档案管理

工作中的应用中的实际意义2014年,我们集团公司提出“精确管理、精益管理、精心经营、精诚共赢”管理理念。为认真贯彻这一管理理念,我们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精细化管理是地铁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施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地铁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公效率。“精细化管理”融入地铁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地铁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做深做细,管理受控,做到流程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更好地促进日常管理工作。因此,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会有深远的意义。四、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地铁施工单位档案管理流程可以分为文件形成的准备阶段、文件的形成阶段、文件的流通利用阶段、文件的移交业主阶段,文件的作废处理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关键环节,在关键环节设置控制点,细化管理方法,严格控制要求,才能保证文件管理受到控制,提高文件质量。

1.文件形成的准备阶段。第一,要制定工作流程。根据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流程,编制时要考虑有哪些资料,这些资料由哪些人编写,怎样传递,时间要求等,根据这些要求编制出具体工作流程,发放到相关个人以作指导,并督促其按此流程工作。如果缺少这一环节,技术员和资料员间不能很好配合,并影响到工作效率。第二,制定规章制定,促进施工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了确保地铁工程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单位项目初期就要备齐各类规范和验收标准。根据国家《档案法》、《保密法》及各类规范和验收标准等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对档案资料的收集、立档、管理、利用及安全保密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信息化时代,给地铁施工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地铁施工档案管理应推行计算机管理技术,适应现代管理模式,探索地铁施工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根据地铁工程和单位信息化管理实际情况,实现地铁工程档案网络远程传输、查阅、保管,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工作规范、有序,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地铁施工档案管理效率。第三,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奖罚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和考核力。根据工作流程,分解工作职责,使技术员和资料员明确各自责任。如发生问题,不会发生推卸责任的现象。并制定奖罚制度。如果档案有问题,要责任到人,并对其进行处罚;如果档案做得非常好,并在各项检查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或项目竣工后,获得鲁班奖,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形成激励政策。这样才能形成赶帮超的局面,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第四,定期对资料员与技术员进行培训。人才资源是地铁施工单位资料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因素。目前资料员和技术员的业务能力良莠不齐,有必要对资料员和技术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和拓展,提升资料员和技术员的工作能力,确保资料搜集的真实有效,使其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定期组织考试,使相关人员有紧迫感。我们项目部努力为档案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专家型、技能型的精细化人才队伍,充分挖掘地铁施工单位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力,实现天津地铁项目部档案的大发展。第五,建立三级档案工作管理网络。档案管理的网络是确保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应建立三级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即总工程师领导一级、施技部部长一级、资料主管部长一级,建立三级领导责任制网络确保档案工作由上到下,全面覆盖,带动全员。

2.文件形成阶段控制。虽然项目部总工程师对档案的技术内容和质量负责,但资料员审查环节和文件输出环节在文件质量把关上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地铁施工单位的技术文件的编制流程是首先通过技术员在现场记录,然后把现场记录交给资料员,资料员检查现场记录,输出文件。文件流转中疏忽的问题会暴露在交接环节,审查环节和输出环节,所以技术人员和资料员要按照项目部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交接,审查和输出文件,将这些环节中的问题分类汇总,表格化管理,对共性问题制定措施,从而促进档案规范化管理,按流程流转,提高形成文件的质量。为了提高档案质量,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每周对资料进行一次抽查,使档案工作与地铁工程建设同步。根据地铁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有效地避免了资料的丢失和滞后,保证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2)每月一次的工程资料例会制度,加强资料的协调管理。为了及时沟通资料档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每月召集项目部资料员、总工程师、施技部部长、主管资料部长召开资料例会,总结一个月以来的资料工作情况,对资料归档工作做得好的资料员提出表扬,提出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料例会最终形成的会议纪要要下发到各相关部室,这样既有利于领导及时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又有利于工作的监督和落实。(3)严格文件工作流程。地铁工程项目文件的来源广泛,档案人员要严格把关,从文件的格式、签字手续、盖章情况等等严格把关,禁止形成不合规范的文件,以及严禁文件材料的不及时归档,从而有效提高文件资料的归档质量。

3.文件流通利用阶段控制。文件流通利用阶段包括文件查阅环节之前的准备工作,文件查阅环节,文件发放环节,文件归还环节。在文件查阅环节之前的准备工作如下:首先应建立档案卷内目录,图纸卷内目录,使文件有据可查;其次要建立文件和图纸卷内目录电子汇总表,能快速高效找到文件;再次,要扫描重要文件,以防文件丢失。在文件流通阶段,我们首先建立档案、图纸查阅登记簿和档案、图纸收发文登记簿,做到来源和去向清晰,有据可查。其次要建立档案、图纸电子文件数据库并根据工程进度完善相关信息,定期催促借阅人归还,跟踪文件流向,更要定期要组织文件检查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文件实际情况,保证文件、图纸与目录相符。但在归还环节容易发生矛盾,应建立归还确认制,使借阅管理更加精细化,无纰漏。对于外发的文件,发放记录应与分发申请单的要求一致,分发回执由接收部门或单位签字盖章后归还给地铁施工单位,发放单与回执单应成套管理,一一对应,确保外放文件闭环管理。

4.档案的移交业主阶段。精细化管理在档案移交业主阶段,应做到“三同步”:即布置施工任务与布置竣工文件编制、工程施工进展与竣工文件形成积累、工程竣工验收交接与竣工文件交接同步进行。地铁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竣工文件的编制、移交和档案信息化工作,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的竣工档案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工程公司负责科研技术和档案管理的部门,应积极协助项目部做好竣工文件的编制与指导,必要时应配合项目部一起主动邀请工程竣工档案接收单位档案部门对编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为竣工档案顺利移交、工程质量保证金及时回款打下基础。工程结束,要根据业主要求编制竣工资料,并把竣工资料移交给业主,并对作废文件进行处置。在这一阶段,文件归档环节与作废环节是关键环节。

5.档案的作废处理阶段。档案的作废处置阶段是指档案发生修改后,对作废的档案和图纸进行管理。如何做好档案的作废处置管理呢?首先,我们要建立作废档案登记簿,确保账物相符。登记簿上应注明作废档案的详细信息和作废依据,便于追溯查找。作废文件集中放置于资料室,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要按照项目部资料管理规章制度和保密要求,按销毁程序进行处置。精细化管理在地铁施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只是精细化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小方面,精细化管理应该应用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样才会使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上一篇: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下一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