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概论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0:59

文化资源概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论”课;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新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16-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之一,其十二章知识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显得内容庞大,教学任务艰巨。在各地高校的“概论”课上如何结合地域社会的具体现实、响应思政课程改革的“三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这门课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爱、乐于接受的公共思政课,不仅是广大理论者推进理论研究、回应现实问题的责任,也是思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任务。

新疆历史文化资源因其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在新疆高校各门思政课程①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新疆历史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思政课教学环节中,不仅能拓展我们的教学空间、触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爱疆的朴素情感,进而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一、新疆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及其教学价值

新疆史称西域,是丝绸之路上多个民族、多彩文化、多种宗教的交流融合之地,因此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还保留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资源,以及契合了当代新疆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道德伦理等精神资源。

笔者认为新疆历史文化资源指的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所有历史文化资源的总和,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类有形实体资料,如新疆各地遗迹遗址、人物故居、烈士陵园/纪念馆、各类博物馆/档案馆、各类主题展览纪念活动等;二是各种无形精神资料,如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真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契合当代新疆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这些文化资源讲述了新疆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同时也蕴含着当代中国发展的优秀情怀,带有强烈的新疆地域特色,具有为思政课服务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丰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

全国高校通用“概论”课教材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统一编写的,内容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因此本教材的覆盖面宏大、目的明确,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每一地区的发展历史、经验与作为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或佐以证明。以新疆高校为例,将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纳入“概论”课教学内容中来,以教材理论讲新疆故事,无疑能够加深新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现实理解。

2.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实效性

时间上“概论”课两大理论成果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上涵盖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改革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同其他四门思政课程相比,“概论”课的现实感较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单讲理论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且当前新疆高校的在校生包括大量南疆、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新疆文化资源往往同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心理思维、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将其引入到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中并与之相证相佐,能使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引发同感并接受和认同。

3.有利于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恩之情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早在公元前61年,西汉设立了都护府使得西域成为祖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从列强入侵瓜分中国到抗日战争,新疆各族人民一直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共同保卫建设新疆,这些历史真实地反映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之情,在“概论”课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使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大学生热爱自己家乡、感恩伟大祖国的情怀,如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的新疆人先进事迹、各民族爱国故事、各类纪念馆、主题参观活动、西部大开发、 “访惠聚”等都是对广大学生展开新疆社会和谐发展、祖国统一理论、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等意识形态教育的优秀素材,让学生了解新疆在祖国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新疆现实发展的要求,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概论”课理论的理解和接受,进而自觉否定、抵制、抛弃各种混淆的、诋毁的和错误的社会思想、网络信息等。

二、充分发掘可运用于“概论”课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1.珍贵的红色历史资源

红色历史资源彰显了我们革命烈士勇于牺牲、英勇抗争的宝贵事迹,是寄托后人崇敬之情的不能忘却的纪念,也是当代90后、95后大学生最应当了解、铭记的历史。新疆是极富革命英雄传统的地区,曾有无数革命烈士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如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枪的1855年塔城各族英雄儿女怒烧沙俄贸易圈事件、抗日战争中新疆各族人民踊跃捐款捐物以及用生命保障抗战国际物资通道的史实、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的峥嵘岁月等等,这些红色历史资源对于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民族的血肉之情以及祖国的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反映新疆现实发展的方略及制度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均不相同,如何能因地制宜地让学生理解理论呢 ?在讲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新疆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现实实践就明显更具有说服力和可探讨性;又如讲“改革开放”时,新疆的17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0个二类口岸,新成立的喀什经济特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是比较优秀的资源;再如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都是体现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直观素材,这些地方资源结合“概论”课的理论内容,容易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再到局部”的认识方式。

3.彰显正能量的道德伦理精神

道德和伦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其具体反映的是人们的文化心理;“概论”课中的相关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但任何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更不是教育单方面的事,而是一个从个体的认同开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形成的过程。新疆各族人民在保卫和建设新疆的过程中不乏各类优秀的道德伦理精神,如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勤劳朴素的民族传统,特别是部分民族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进而转化为民族精神中的传统道德,如和平、向善、诚实等等;此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新疆也涌现出一大批高尚的道德模范人物,如阿里木、王燕娜等,他们不仅是新疆改革开放之路上闪亮的道德建设名片,也是新疆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先进文化引领人物,这种感召力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自豪之情和向心力。

三、在“概论”课中运用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路径

1.优选合适案例,实现有机融合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其地域性,也是其优势所在,但并不是什么地方资源均可以走进课堂、为我所用。任课教师应首先明确 “概论”课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任务,然后选择合适的资源。那么如何判断其是否合适?首先,教师应当考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概论”课授课内容的对应性和吻合性,如在讲授“生态文明”相关内容时,乌鲁木齐煤改气工程的引入形成了学生关于冬季烧煤与烧气供暖的直接对比思考,让学生自己对环境变化产生直观的认识,将理论与个人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其次,教师在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体系时,应实现有机融合,切忌文不对题、生搬硬套,更不应该出现缺乏历史依据和现实佐证、人云亦云的信息,要保证能够进入“概论”课体系中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全部应当有理有据;再次,在运用这些资源时,教师应当特别注意教学的主次分明,应以教材体系为主,历史文化资料为辅,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任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案例的落脚点都应放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强化上,不能喧宾夺主。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新疆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包括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以及二者结合等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发言、辩论、调研汇报等形式,如在讲述“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通过调查,自己亲手搜集资料,了解新疆改革开放之初到今天的巨大变化,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观察入手感受自己家乡的变化,最后教师通过教授、总结和引导,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产生认同,并且可以通过新疆的长治久安来探讨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新疆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同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实践中,这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使用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视频、图片、照片、影像等多种元素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各类记录新疆社会发展和热点问题的新闻类纪实栏目,如《大事小事》《新疆新闻》《丝绸之路》等以及各类反映新疆人生活的影视作品,如《美丽家园》《真爱》等,在播放中教师通过对节奏的掌控、讲解,形成学生的情境代入,最终实现观念的知识内化。

3.拓展实践教学

“概论”课与其他四门课程相比,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解释现实这一教学目标,而从思政课的性质来看,书本理论与课堂教学均需要学生第一人称的参与;比起教师的讲授引导,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认识与思考,由此达成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是最牢固的,而且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各种利益诉求凸显,只有让教材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感受才可以抓住学生的心,因此在“概论”课中,教师应多注意社会实践调查的设计,新疆各高校也应当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配套制度和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服务。在新疆高校“概论”课中可以运用到的实践资源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各类博物馆、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主题活动的参观活动,如八路军驻疆办事处、军垦博物馆、自治区周年庆祝展览活动等,教师通过问题的预设和情境的代入,让学生在参观中去感悟历史和缅怀革命先烈,形成强烈的情感触动,实现理念的传递和接受;第二类是组织学生自行或分组展开田野调查活动,教师预先对主题进行设定,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以PPT或者主题演讲的方式进行全班汇报,老师加以引导,如将“和谐社会”的内容与乌鲁木齐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联系起来,请同学们捕捉、发现生活中各类文明、和谐的或者不文明、不利于和谐的现象,在课堂上对这些现象加以说明,并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原因,形成正确的判断。笔者在“概论”课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生动直观,并且把繁多的理论和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度较好。

四、结语

“概论”课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其课程目标是树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概论”课最终应着眼于广大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上,思政课教师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当前新疆处于三期叠加②的历史时期,各高校的思政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应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把握适度与适合的两大标准,站稳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这既是我国思政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4):11.

[3]中国共产程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14-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由此可见,加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因此,结合本省实际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一 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大学生在学习概论课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强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促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科学性、时代性,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因此,当前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概论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不断有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其教学方法和模式,致力于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仅仅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充分开展实践教学,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由此可见,在当前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非常必要。

二 有贵州特色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在概论课中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研究仍然停留在课堂实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实践教学内容仍然欠丰富,无法突破教材,形式单一,各地概论课教学内容统一、模式化,没有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来丰富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因此,充分融入本土文化是做好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

1.贵州本土文化资源为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文化特点鲜明。

第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长征经过了贵州省87个县中的68个,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与遗迹,以遵义会议为中心,贵州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可供发掘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黎平会议、镇远战役、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还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等等,都是贵州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第二,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2007年末,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蕴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三,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春秋时期,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

综上所述,结合贵州省省情、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和探索具有贵州特色的概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将贵州省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与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因地制宜,不仅能够充实和扩展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更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与多样化,让概论课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结合贵州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

结合贵州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学方法来创新:第一,讨论、辩论教学法,在讨

论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第二,故事会、演讲会教学法,提供他们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舞台。第三,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设置和学生的情景反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讨论、评价,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提高其道德认识,改善其道德行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第四,活动教学法,每年根据教学情况,带领学生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娄山关等。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最终可以使概论课的教学突破以往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教学方式,改变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对它产生的“呆板”、“枯燥”、“说教”的印象。让概论课实践教学走出校门,积极建设实践基地,并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概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是课堂实践“三个一”和社会实践“两个一”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课堂实践“三个一”即看一部纪录片,谈一次感想;读一篇著作,做一次交流;选一个热点,搞一次讨论。社会实践“两个一”,即参观一次纪念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回家一次做调查,完成一篇调研报告。近年来,遵义医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每年暑假前都给大二的学生安排概论课实践任务,并对学生的实践课题立项申报书进行筛选,挑选一些论题新颖、可行性较强的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撰写完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关于当今社会网购情况调查问卷报告》、《关于聋哑儿童特殊群体医患沟通与医患关系问题的调研》等一大批优秀社会实践报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切实能从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获得较大的收获。

3.在概论课中推行校园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衔接;延伸;架构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入门概论性课程,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的旅游相关专业都开设这一课程,取用的名称也多不同,如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概论》、《旅游学导论》、《旅游学基础》等。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正是由于其基础性地位,导致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频繁的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或理论发生交叉、冲突,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这一问题的困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多未有体会,但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却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专业课程科目的增加,这种交叉和冲突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和问题,迫使笔者探究解决之道,并最终付诸于文字,以期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架构思维的提出

《旅游学概论》使用的教材,目前多以李天元主编的第六版《旅游学概论》为主。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的相关特征及基本规律展开。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实际也多是围绕着以上内容展开,是以上内容的深化和细化。知识内容上的延续与递进,不仅仅是逻辑的需要,更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扎实的知识所必需。但是,这种延续与递进,就为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显然,如果处理不好这种衔接与延伸,势必然造成知识内容上的重复,造成学生重复性的学习。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仅是教学的失败。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理论框架就未真正建立,如此以来,该专业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则将更加举步维坚。知识内容的重复和理论框架体系的混乱,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甚至怀疑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鉴于此,笔者认为做好该课程与其他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并探索出与之相符的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已成为必须和当务之急。

二、衔接与延伸式教学内容的架构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与基础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和延伸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或者说,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的架构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从专业宏观角度,从专业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大背景角度而言,要做好内容上衔接与延伸的架构。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外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

该课程涉及到的大的学科知识内容是极广泛的,大致涉及到:管理学、经营学、经济学、营销学、资源学、地理学、文化学、产业学、策划学、规划学、设计、服务学、法律法规、心理学、美学、统计学、财务学、会计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环境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内容。与以上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延伸架构的原则,就是要把握好以下这些关系:总括与分支、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就是说,旅游学概论中所涉及到的旅游历史、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文化、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环境等等方面的各个知识内容,隶属于相应的大背景知识,或者说只是所属领域的分支。如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资源是资源学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规划是规划学的一个分支等等。

我们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再做进一步说明:学习旅游历史,首先应尽可能的掌握或通读中外历史,然后再将旅游历史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专门性系统性学习。同样,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应首先将管理学经营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去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门知识体系。旅游历史与历史学、旅游管理经营与管理经营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课程科目,但在知识体系上是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天然的衔接和延伸,是任何人都无法将之割裂的一种衔接关系。历史学是旅游历史的基础,旅游历史必须在历史学浩瀚的材料中剪辑编撰。管理经营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经营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等等管理知识领域的基础。管理经营的原理、方法、原则、理论核心等等内容,是旅游管理经营知识的源头,它们支撑着旅游管理经营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也规定和左右着旅游管理经营理论框架体系发展的方向。

按照上述思路推导下去,我们容易得到这样一个共识:我们仅学括性的宏观知识就已够用,再学习与其衔接的分支知识似乎成为多余。这种“共识”显然是片面的,在此,我们仍旧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应当看到,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虽然与历史学、管理经营学有天然的衔接,但也是历史学、管理经营学的延伸。衔接与延伸是齐头并进的,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延伸,但与历史学又不相同或大不相同。旅游历史是研究旅游、总结旅游的专门化的历史。旅游管理与经营与之类似,是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是适合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的集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只学习历史学、管理经营学,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方面的知识,或者说用历史学与管理经营学课程分别替代旅游历史与旅游管理经营课程,后果是严重的。倘若将这种观点推导下去,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或者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用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就可以精通了。反过来也一样,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了旅游历史、旅游管理,就可以达到历史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了。

从专业微观角度,做好《旅游学概论》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延伸,是做好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上架构的另一个切入点,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内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

《旅游学概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主要指该课程知识内容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程度。以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为例,这些知识内容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解中都会涉及到,在后续课程《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规划学》等相关课程中,同样还会作专门讲解。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对这些知识内容作哪些讲解、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等等,必须要与相关的后续课程做好衔接和延伸。否则,在《旅游学概论》中多讲了,就必然造成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的重复。若是少讲了,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无法正确理解的可能。

三、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的架构

对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如下教学架构方法寻求解决。一是,局部调整法,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将《旅游学概论》课程放在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讲授。这虽然凸显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但从衔接与延伸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种安排并不十分完美。从该课程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角度来看,实际上,管理学、美学、文化学、资源学、经营学等等相关课程,应作为该专业的先行课程,或作为该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极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将这些课程放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授之前进行讲解十分必要。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也是随着学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却有一定差异或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可能会设置管理学、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的学校可能将文化学或文化资源学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一点毫无疑问,限于学生学习时间,无论哪种学校,都不可能将管理学、经营学、文化学、资源学、美学、规划学等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列入学生培养方案中,只能将其一种或几种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对于纳入到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如众多学校通常都将管理学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放在第一学期讲授,应放在《旅游学概论》讲授之前先行讲授。

对于无法或没有纳入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旅游学概论》课程具有天然衔接性的课程,就需要教师采取简介讲授法去衔接与延伸,这就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二个方法。以历史学和《旅游学概论》中的旅游历史为例,可以较充分说明这种方法。旅游历史的学习,必须要结合旅游发生发展的大背景来讲解,如结合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人口、地理位置等等进行讲解。而这些知识内容,是历史学的内容体系。如果让学生通读历史,或者教师通讲历史,这都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布置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外,最有效的办法应是教师首先对中外历史作最简化的简要介绍,只要做到让学生掌握了历史大背景、串联起历史大线索、回忆起历史大事件,这就基本达到再讲解旅游历史的要求了。

教学是双向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学生能动的掌握和实践利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让学生自主进行衔接与延伸的锻炼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三个方法:自主式衔接法。以交通学和旅游交通为例,教师可只讲授旅游交通方法的知识内容,对于交通法规、交通线路、交通布局、交通管理、交通工具、交通文化等等知识内容,教师既不作专门讲授,也不进行提纲式简要介绍,可作为作业或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总结,并最终与旅游交通进行知识上的衔接与延伸,厘清交通与旅游交通知识上衔接与延伸的关系。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选取合适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自主衔接延伸的效果,当然这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内部或内涵上衔接与延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重基础、理论式、精案例的架构方法寻求解决。所谓重基础、理论式,也就是在讲授该课程时,为避免与后续相关知识内容的课程有所冲突和重复,我们在讲授时,尽量多突出理论、原则、种类进行讲解。以旅游资源这一章节为例,在讲授这一知识内容时,我们主要讲授了旅游资源的定义、定义的关键词、特点、种类,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旅游资源种类的具体介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的调查等等相关内容,我们有的仅是简单一提,有的仅仅作一至两页课件进行展示不作讲解,有的甚至既不展示也不讲解。这样,就避免了与后续课程《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规划学》、《旅游策划学》等等相关知识内容上的重复性。而且,在对旅游资源讲解时,我们除了重点围绕着旅游资源定义、特点讲解外,还重点的对旅游资源知识体系及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和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展示性讲解,这样就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概貌建立起来,至于这一总括之下的具体内容,由后续课程和后续教师完成就顺理成章。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旅游概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向2017年及2017年后入学的学生,开始正式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此项政策被喻为中职教育的“国家标准”,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旅游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提供旅游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该学科理论性较强,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学生不够重视,教学效果有限。《旅游概论》成为旅游类专业的学考科目后,原有的教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考的需求。中职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摆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教师只有对《旅游概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更高效的教学解决方案,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分析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中职在籍学生参加,考核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考试既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又注重考查学生职业技能的实操训练。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加强中职学校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客观地衡量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学思想观念,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学业水平测试还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成绩作为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优异者,达到高等院校的招生条件,可以获得继续升学的机会,这有利于人才选拔。《旅游概论》是旅游服务类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该课程在中职旅游类专业学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二、中职旅游概论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学科理论性较强,内容重要但枯燥。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概论》内容涉及旅游地理、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学生要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知识,课程具有综合性、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内容比较枯燥。(2)中职学生学习方面存在困难。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不高,影响其进入中职学校后,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能力不足,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另外,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主动性和自制力较差,《旅游概论》的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3)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中职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弱,理论课学习需要记忆,内容枯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有“轻理论,重实训”的学习倾向。中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这种状况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旅游概论》的学习力度。另外,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是一项新政策,教师既要研究学业水平考试题型,分析《旅游概论》知识考查点,还要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4)教学设施存在问题。中职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部分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已有的教学设施更新也比较缓慢,不能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手段的落后,无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理论性强的旅游概论学科,教师单一的讲授,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知识。(5)中职专业教育体系之间缺乏共享与互动。中职学校之间,中职学校教师之间跨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会阻碍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中职学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就人才培养、合作教学等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校企互动。

三、应用学习科学理念改进中职《旅游概论》教学的策略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传统的学校教学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学习科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在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教育技术等共同推动之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专注研究教与学的跨多学科领域,将学习研究的焦点回归到“人”本身,探索学习的科学规律。学习科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研究“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来促进有意义、有深度学习的发生?”。笔者将学习科学理念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探究改进中职《旅游概论》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

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帮助人学习。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自己先要成为学习者,要与时俱进,理解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专业知识的迭代更新,学生的成长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旅游概论》教学效率的重要性,组建《旅游概论》教学团队,融合专业教师集体智慧,积极教研,达成共识,从而更高效、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中职学生面对学考,要设立学习目标并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学生从中专一年级开始就要认识到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清楚学考与取得毕业证、与继续升学的联系。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学习目标的设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与鼓励支持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避免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再次,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改革“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保留传统教学中的优势部分,剔除“满堂灌”的被动学习态式。在教学中,倡导“情境学习”“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活动实践”等主动学习模式,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生活、兴趣、体验联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前+课中+课后”

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互联网+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关注学习全过程,教师提供支持、指导、帮助的作用。“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将课堂向前后延伸,形成三个阶段:学生课前自学,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段融为一体,互相呼应,把学习自交给学生。(1)课前借助平台,自主学习,养成习惯。课前教师进行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师精心设计《旅游概论》课前自学任务单,制作微课或利用网络优质的视频资源形成课前学习包。教师将学习包到网络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学生课前自学,自学任务单可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学习测评、学习困惑等,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学习,培养自学习惯。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2)课中以学定教,学教互动,释疑总结。首先教师把学生课前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设计成为课中教学的依据,任务单的设计要从易到难,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挑战自己。教师课中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然后教师积极创设情境,主要讲解学生不会的、易出错的、想不到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最后对课堂教学归纳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层次结构,明晰重难点。(3)课后拓展延伸,反思评价,知识迁移。课后学生完成学考模拟测试题,巩固知识。连接外部优质学习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深度,如在学习中国旅游简史的旅游饭店时,教师将纪录片《饭店,在历史的转弯处》发到学习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既可拓展学生对旅游饭店视野,也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观看微课等视频资源。学生学习评价以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为主,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开展“研考纲,析教材”活动,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资源库

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是服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团队根据《旅游概论》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可从以下三方面建立资源库。(1)建立《旅游概论》学考试题库。《旅游概论》学考,实行一科两考制。试卷分为卷Ⅰ:合格性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等;卷Ⅱ:等级性考试,题型包括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所有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还需参加等级性考试。教师团队结合教材各章节内容占学考分值的比例,设计全方位覆盖考点的各单元专项试题和综合模拟试题。将选择题、判断题导入“问卷星”网络平台,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登入“问卷星”进行在线测试训练。简答题、论述题加入学生平时的单元测试、模拟测试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调整教学。(2)建立《旅游概论》教学视频资源库。课堂教学中,《旅游概论》教学信息呈现形式主要有五种:文字、表格、图片、动画、视频。从中职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分析,教学信息有“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动,动不如影”的现象。信息化教学中,以微课为主的教学视频,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资源。(3)建立《旅游概论》其他教研素材库。主要包括《旅游概论》教学方案、优质教育教学研究文献、历届学生《旅游概论》学考数据等。素材库建设要发挥《旅游概论》教师团队、旅游教研组和旅游集备组的力量,还要借助优质网络资源的素材,如名师工作室的共享教学资源。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旅游概论》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指教学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没有固定、死板的方法,贵在采用恰当而合适的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1)分层教学法。《旅游概论》合格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制评定,按当期考生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D级以上为合格,E级为不合格。等级性考试以百分制具体计分。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①目标分层,明确方向:教师详细解读中职学考政策使学生及家长充分了解,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本着自愿原则,确定中职学业目标,学生自己进行目标分层:中职毕业目标,或者继续升学目标。②学生分层,明确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学优生、B目标生、C学困生。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为A类;学习态度较好,对自己有要求,但学习能力较弱的为B类;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薄弱的为C类。③教学分层,明确要求。A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B类学生要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主动性;C类学生重在心理调整,多予以鼓励,增强学习自信。分层教学可以使各类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2)现场教学法。《旅游概论》现场教学法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走出去”指将教学课堂转移到相关工作现场,教学情景与工作场景相吻合,学生亲身参观体验工作岗位,可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走出去”可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如旅游饭店章节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学校校企合作的XX(福建)大酒店参观见习,学生获得饭店业的前沿资讯,见识各类服务设施,零距离感受企业工作氛围。“请进来”指将行业内的优秀专业人士请进课堂、请进校园,评价指导教学。如在公开课《旅游资源》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邀请业内人士远程参与课堂观摩点评;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开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3)课堂分段教学法。基于脑科学的人类记忆的“首因—近因效应”原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进入大脑的信息和最后进入大脑的信息在学习中更具优势。中职学校的课堂40分钟,存在头尾2个高效期和1个低沉期。教师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把重要的、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放在前15分钟进行,中间10分钟的低沉期,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和回顾,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安排在后15分钟进行,避免将2个高效时间段用于课堂管理。(4)“三分钟停顿”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隔10或15分钟“停一停”,先让学生两两配对或以学习小组形式“想一想”,然后“说一说”刚才所学到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点。“三分钟停顿”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从倾听状态转换到思考讨论状态,有助于学生及时总结。综上所述,随着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推进,教师对《旅游概论》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必要。笔者通过研究,从科学的视角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变革实践的最新进展,拓展和更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学习观和教学设计观,认识和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多种非认知因素。教师和学生彼此配合,共情、共进,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想,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学习科学的理念与教师团队智慧相结合,是提高《旅游概论》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主要模式。师生共同努力,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升师生素养,最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银华.学习科学视角下微型教学视频设计与学习效果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王玮.提升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244.

[3]朱琨.蓝墨云班课在《旅游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旅游,2018(12):251,257.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5篇

一、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辨析与确认

正如徐亮指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注意利用已有的资源,吸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已有的条件和思路中的合理内容。这不仅可体现教育保持的连续性和改革的合法性,而且也是改革措施有可操作性,可得以实施和贯彻的关键。”[1]故而开发任何教学资源,必须重视对原有的资源条件的利用、转化和优化。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新的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教学资源是依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观念和规律来选择及确定的,它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但作为教学资源的论据材料,过去却常被简单套入理论模式,材料资源本身的重要作用往往被轻视或忽视,出现材料与观点、理论不相吻合或难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现象。随着社会时展,我们应当树立艺术概论应该立足于材料资源优先的基本思路,和一切从艺术实践出发、从材料资源出发的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而对艺术概论课程所需的艺术资源和理论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基于此,新时期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其一,在专业主渠道的基础上拓宽多元渠道,确立多元一体的资源优质性。艺术概论有鲜明的核心价值取向性,确立资源的核心价值渠道是必要的,以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和进步性的价值取向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古今中外经历史检验的经典理论和作品作为核心的真善美统一价值体系构成了优质资源发掘的主渠道。在主渠道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多渠道拓展。从理论资源而言,西方20世纪以后的形形现代艺术及批评的多元资源;中国新时期以来形成的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全球化”语境中比较文论的资源,当下学术讨论和争论的“热点”所提供的理论资源等,构成理论发展和艺术创新的“百花齐放”的资源开发格局。这就为艺术概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渠道,需要我们通过社会调研将其合理开发,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在历史与现实的条件下,改变资源材料匮缺老化、观念陈旧的教学现状,形成多元一体的资源开发渠道和经典化选择的优质资源构成格局。其二,选择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艺术概论课程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故而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很重要。对资源材料的处理和选择,就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入里,抓大放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教学资源优质性与特色。一方面对教学资源提出更高选择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出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风格个性等特色。既在优质上体现出特色,又在特色中确立优质价值。因此,资源优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而非数量上,当然,数量也提供了质量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只有具有一定的广度的数量支撑,才能达到一定深度、厚度的质量要求。从理论实践资源的精选而言,除艺术理论实践外,也应该从民间艺术理论实践、民族艺术理论实践、通俗艺术理论实践、大众艺术理论实践、新媒介艺术理论实践等入手,扩大理论实践资源开发途径,吸取其特色精华,使之转化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其三,注重个案、案例的典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案分析和案例教学中。无论是理论个案还是实践个案都可提供实践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资源。过去在教学中并不缺乏例证和材料,但往往是堆砌罗列一连串材料,只有面而不见点。以个案分析和案例讨论方式教学,不仅使理论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而且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例如,艺术概论非常强调艺术起源及其原始艺术发生问题,过去因为缺少实物性材料,大多数观点都是依靠推论和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支撑,既没有太大说服力,又枯躁乏味,学生根本接受不了,而且也听不进去。如果在教学中选择好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讨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明显加强。因此,必须把好精选这一关,使材料真正实现作为个案分析、案例教学的目标。

二、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

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而言,资源开发不仅在于选择,而且重在发现,也就是说寻找优质资源开发途径很重要。这如同作家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素材一样,提出文艺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2];王国维提出作家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不仅能“写之”,而且能“观之”[3]。故而“入乎其内”的“写之”才能对材料资源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出乎其外”的“观之”才能对材料进行精选和创造。艺术概论教学资源是面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和理论而优选的结果,故而针对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质教学资源。艺术概论课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说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解释不了实际问题,故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往往给人以陈旧和乏力之感。这就要求课程资源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和艺术实际,以新材料、新论据支撑新观点、新知识。正如胡有清认为:“对于有潜在发展意义的科学知识,如边缘性科学知识、综合性科学知识,也应列入讲授内容。同时,有的放矢地介绍学科领域内的重大争论问题和新动向,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4]新世纪以来,艺术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了各种新的艺术思潮和新的艺术理念,诸如行为艺术、实验艺术、新材料艺术、新媒介艺术、数字艺术、3D动漫艺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不仅与高科技、新材料、电子媒介紧密结合,而且与艺术理念观念变革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变革结合,提供艺术创新发展的机制动力,也提供艺术概论课程改革的机制动力。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学资源的创新更应优先于观点的创新,新的材料就会支撑新的观点,也会支撑教学内容创新改革。其二,立足于知识结构和体系的系统性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优质性不仅表现在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适性和个别性、特殊性的结合上,而且也表现在基础性、知识性和创新性、变化性的结合上。艺术概论具有艺术理论体系、结构、知识谱系,需要在材料选择利用上整体全面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对应性和实效性。过去在教学资源的选用上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由此必然产生就事论事、各取所需的偏颇,而忽略了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和系统性。优质教学资源并非为某一范畴、命题、理论的合理性而选取的,而应该是为整个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而设置的,它还会有整合理论的作用,具有建构理论系统性、相关性和体系性的作用。因此,优质教学资源的意义在于资源本身具有系统性,具有整体性的实践材料和理论材料的意义,精选优质教学资源和考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才能保证理论和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充分认识资源运用的辩证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其三,立足于艺术发展趋向和学术前沿成果,确立以核心价值体系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艺术与艺术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但也具有一定的超时代性和超社会性,故而从时代要求和时展趋向及其文艺规律而言,确立起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和支配艺术理论发展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优质资源的精选必须有标准、原则和规则,必须依据艺术规律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标准来确立优质资源。当前随着艺术及其艺术教育发展趋势,艺术上升为大学科门类,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也从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属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成为二级学科,面临着艺术升格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一系列问题。因此,艺术理论发展创新反映到艺术教育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科创新性和学术前沿性,以先进理论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建立起艺术标准及其艺术评价机制。艺术评价机制表现于艺术观及其艺术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往往以标准、原则、规律来体现。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评论或评价形式,除依据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评价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艺术标准、原则、规律来选择。这说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贯通性和时代性的,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选择必须确立核心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资源开发的优质有效性。

三、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艺术资源及其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教学资源,它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才能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因此,应该充分考虑艺术资源与教学资源联结的通道及其转化机制,寻找合理有效的转化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高校教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而且也承担科研任务。但过去教学与科研分离问题较突出,重科研轻教学,或轻科研重教学等偏向促使教学质量下降,教学内容缺乏科研支撑,教学仅仅局限于“教书匠”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以教科提升教学质量,以科研服务于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教研相长、教研互动的基本思路。任何优秀教师的综合实力一方面来自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来自科研,来自对教学内容创新的科研成果。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应将科研成果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其二,利用现代工具手段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资源不仅是论证观点和理论的材料,而且也是形成教学内容的基础和材料。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也与现代工具、手段、方法的合理灵活运用紧密相关。从教师而言,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途径是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学形式、表达方式以及课堂实践活动使之实现教学资源转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角度而言,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方法、现场活动参与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教学实践性环节设计等均提供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有重大作用,艺术也进入到图文和视听一体化时代,艺术利用图像音的多媒体形式得到更好传播,艺术理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像音形式和视听的综合感受而获得更好的传播和接受。故而艺术理论教学资源引入多媒体教学,更为直观形象,也更方便简捷,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欢迎。理论型课程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将教学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而且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特色凸显。其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将学生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从广义教学资源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视之为教学的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彼此间构成教学间性和主体间性,都发挥好教学主体性,从而也能将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身资源,转化为自主学习模式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变输入式被动学习为输出式的主动学习。过去在学校课堂里的教学模式依然主要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做作业,学生疲于应付教师、课堂、应试,留给学生自主自由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而输出式学习方式,也就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为自己学习,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最大,因而效果就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是被动学习的四倍到十倍以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大大加快,信心也大为增强。二是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发掘学生潜力资源来推进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或论题为起点,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和工具理性为教学内容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问题,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教学模式。因此,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蕴含着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研究性学习,就应该而且可以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甚或主导性模式。三是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教学资源运用方法主要有:分类方法,将问题分成相互并行的几个方面展开其纵向与横向关系;分层方法,将问题分成不同层次、维度、角度等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系统关系;分解方法,将问题分成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包括线状、网状、点状等;合成方法,与分解相对应,是分解的逆过程,包括整合、合成、交融等;概括方法,对表述对象材料进行归纳、提炼、精选等。只有把握方法和正确运用方法,教学资源的优质和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6篇

微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分析了《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为职业教育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课;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资源建设正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2015年11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持,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杭州启动。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库中《饮食文化概论》子项目成功落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子项目团队从微课的定义开始,开启了《饮食文化概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微课

微课,即“微课程”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的DavidPenrose,而在国内,则是由广东的胡铁生老师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而焦建利教授强调,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则是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内容既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包括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学习单,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尽管学者们对微课的定义有着不同表述,但是对于微课的特征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是微课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形式短小为特点;二是微课的内容围绕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内容精悍为特色。以微型化资源为基本需求,微课资源给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知识载体与学习情境。加快微课资源建设,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意义重大。

三、资源建设的定位

《饮食文化概论》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资源建设定位于“辅教辅学”的功能。辅教是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微课资源灵活地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辅学是指包括在校学生、校外社会学习者在内的具有学习意愿、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习者,都能够通过微课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满足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从业人员职前、职后的学习需求,提高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四、资源建设的原则

作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按照“辅教辅学”的功能定位,遵循资源库“资源碎片化、课程结构化、设计系统化”的建设原则,通过碎片化的资源,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化《饮食文化概论》微课资源的应用与共享。

五、资源建设的的具体实践

1.组建项目研究团队,有分工有合作。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教师个人可以简单完成的,需要团队协作。《饮食文化概论》项目组成员,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又有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给予指导把关,也有教辅人员负责素材收集,联络推广等工作。团队成员明确分工,通力合作。

2.制定资源细化表,明确建设内容。通过对其他高校《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听取行业对该课程建设的意见,项目团队最终将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导论、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四大块,并制定出资源细化表,罗列出该课程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对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和量化。具体到需要建设哪些资源内容,需要建设多少数量。比如多少个微教案、多少个微课件、多少个微视频、多少个微练习,多少个图片、案例等等。在最初设计时,就尽可能的做到资源碎片化,并将资源碎片化体现到所有素材收集、制作、传输的全过程。

3.依托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不可否认,一线教师通过手机、录屏软件等方式也可以制作出微视频,但作为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在资源质量上有着更高要求,要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还须依赖于专业的摄像设备和视频编辑人员。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这样,教师也能更好的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中,专业人员也能运用技术手段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现实化,并在微课拍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比如拍摄时主讲老师的着装、语速、眼神方向,肢体动作等等,都会影响微视频最终的呈现效果。

4.精心设计微课,完善配套资源。微课质量并不由视频质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它更多的,还是主要取决于微课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微课选题是微课设计的首要步骤,根据资源碎片化的原则,选取内容充实,富有代表性,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某一个知识点。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对象、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编写微课脚本,处理相关图片、文本、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根据知识点类型选择恰当微课呈现形式,完成微课的视频录制,同时完善相关配套的微课教学资源。《饮食文化概论》的微课类型主要有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两种。理论讲授型,如五味调和等知识点,可采用百家讲坛式,緑幕抠屏式的方法录制,实践演示型,如茶道等知识点,可采用实训实操式的方法录制。

5.做好平台维护,及时上传资源。一个好的微课还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微课网络应用平台,以便于向社会大众推广。智慧职教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子项目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智慧职教平台维护,在前期要完成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封面、课程简介、教学团队介绍的制作等工作。对已整理、制作完成的微课教学资源,也要及时上传平台,测试资源在平台上的使用效果,进行反馈和改善。

六、反思与建议

1.资源建设需要遵守技术规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库项目的建设和应用,规范资源开发行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组织专门的课题组,制定了资源库系列技术规范,供资源库建设团队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依循和参考。因此,各子项目团队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优化资源开发质量,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促进资源库项目与其他各级各类资源开发项目的衔接互通,推动优质资源的广泛共建共享。

2.资源建设需要多做交流共享。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共有包括《饮食文化概论》在内的22个子项目。在微课资源建设过程中,各子项目团队之间要多进行沟通交流,尤其资源建设经验较少的子项目团队,应多向已建成示范性课程的子项目团队请教学习,在吸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思路,寻求创新。各子项目团队之间也应互通有无,共享建设资源,既避免人力的重复劳动,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3.资源建设需要边建设边应用。微课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已经制作出的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前期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一是可以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宣传推广,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调整后续资源建设。学生是日后微课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通过前期的使用测试,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资源。如由学生做出题人,通过学习微课视频,提出关于本节微课知识点的测试题,教师可以择优将这些测试题充实到微课的习题库资源中。

七、结语

微课资源建设既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遇到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对学生而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助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满足学生职前、职后的学习需要。对教师而言,微课的建设过程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对课程体系、知识点的再梳理,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对高职院校而言,微课资源的建设工作也将引领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深化发展。

作者:熊明珠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3]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59-61.

[4]毛姣艳.高职教育微课资源建设策略探索[J]职业时空2015,(7):12-13.

基金项目: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网络课堂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们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的教学不断进行着积极思考和探索,使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进展。如何提高毛概课的实效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这门课程,亲其师信其道,是我开始讲授这门课程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结合学习其他同行的经验,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又与公办高职院校学生有区别。高职学校的生源类型比较复杂, 包括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总体入学成绩要远远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由社会自筹、所以无论在教学设施、教学师资力量及政府扶持方面,都不能和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因此很多学生入校后,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就读的学校,认为民办高职院校与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学校条件不好,学习氛围不浓,以致于学习动力和压力不足,在思想和行动上缺乏上进和活力。大部分民办高职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只想学技术,别的不奢望,只关心自己无心顾及其它。

因此我们在确立教学理念时,必须立足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现在90后大学生们的特点,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同于本科生和公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平等、自由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能力、个性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拒绝教师的介入,而是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其中教师要组织学生收集、筛选资料,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并证实结论的合理性。

二、走进90后大学生生活

2008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

“90”后大学生陆续走进大学校园,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特有记忆,他们的生活时代和生活世界同样也有着他们特有的集体记忆。面对着“90后”的这一代,我们如何在“概论”教学中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概论课就在身边,让学生“乐”在“概论”的学习中,这是概论课起死回生的关键。

例如,在讲到第十章关于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时,我喜欢拿学喜欢过的“洋节日”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近些年来,像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相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国人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去过,节日的氛围淡了,兴趣也大减。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是主文化,而外来的因素如西方节日、西方饮食等形成了亚文化。目前亚文化流行比较兴旺,而主文化有衰弱的趋势,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传承自己的文化。

学生们从自己的身边故事谈谈大家为什们愿意过洋节日。在整个讨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同时也看到西方文化背后所带有的意识形态符码。这些无疑是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培养爱国精神的典型材料。我相信,这种讨论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下一代的教育。学生们喜欢过洋节,表面上看是一个风俗习俗的节日,实际上是我们的文化怎样发展和建设的问题。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教学目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概论课比思想道德修养课还要枯燥,原因就在于课程的理论度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既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作为教师必须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尝试采用互动教学、视频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

如在“概论”课第八章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反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图片和影视资料等,讲到我国生态环境脆弱,一些稀有动物已灭绝时,让同学们观看了视频《写给地球妈妈的一封信》的MV…….屏幕上出现已消失的各种动物一一向地球告别的场面。很多学生泣不成声,触动很大。课后学生们反映,课堂上那些有关环境和生态的图片、音像,之前在实际生活中也知道,但是没有很深的感触,今天在课堂上看到视频后可以说真正从内心受到触动,很多学生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

四、积极创建网络课堂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可以说只能完成思政课教学的任务,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因此,积极创建网络课堂,将课内教学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课堂”可以成为师生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笔者建立了“概论课”的FTP,因此针对每个专题内容,事先在网络上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课堂,经过课堂中与老师的交流和学习后,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样就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如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可增加相关的纪录片、新闻图片等资源。在“概论”课中有相当多的多媒体资源,如大型纪录片《走进》《外交风云》《国情备忘录》《邓小平》等等。

总之,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需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以上所论每项途径的有效实现,都有赖于其他途径的配合,还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黄秀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途径[J].思想研究,2009(6):62-64.

[2]张晓京等. “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51-53.

[3]鲁志美.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兼论东北林业大学“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75-79.

[4]曲澎.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78-79.

[5]王小兵. 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8):63-64.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8篇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意义

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而言,它是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开设这门课程意在使这三个专业的大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使他们把握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使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广告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揣摩人们的文化心理,赋予文学作品、广告作品、新闻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本课程在我院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课题的研究也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牢固树立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通过建设一批能体现学校当前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的高水串、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强化进一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配套实训基地建设。尽管《中国文化概论》主要侧重理论的灌输,但我们还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当代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特别是要结合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受益。

二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改进。精品课程教学要积极采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启动并快速发展CAI教学。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本领。

三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体。《中国文化概论》目前的教学队伍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助理研究员1人。其士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121人才”人选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整体实力在学校属于较高水平。但放眼全省。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平台,加强该门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四要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牵动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力促学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着力抓好那些能反映本学科、本专业特色的精品主干课程建设,建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课程,使其规范化、优质化,从而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上所述,我们目前教学队伍在学校属于较高水平,但放眼全省,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希望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平台。加强该门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具体的设想是:最少要有6-8名主讲教师,教师的数量必须能够满足全校教学工作的需要,主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要合理,要形成学术梯队,并且要造就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建设。新闻传播学属于应用文科专业,它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也注意到理论的系统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应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应与培养目标相呼应,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来组合知识,确定课程基本内容。具体而言,《中国文化概论》的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要结合新闻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的特点,设置知识板块,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基本需求。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行本科教学中,应当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授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第四、重视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配套教材建设,主要由行业组织、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新内容、新工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电子教材的形式应具有人性化。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此,《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编写能帮助学生新闻写作、广告创意的辅助教材,并力图使所有教学资源电子信息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

第五、注重教学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制定和落实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

总而言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实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组所需要的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对策

为了将《中国文化概论》建设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精品课程,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政策激励机制。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实施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为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就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在经费上、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第二、建立和完善《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检查评估制度。为保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我们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精品课程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要不定期进行所有教学资源检查,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及时掌握课程建设信息,限期改正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评估,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

上一篇:医学检验课题研究范文 下一篇:财务合规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