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5 11:39:24

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事业发展篇1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九五”以来,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专业艺术创作出现繁荣景象,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文化市场日趋活跃,基层文化建设大大增强,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20*年营业收入27.6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

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还有很大差距:专业艺术工作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投入水平依然偏低,文化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经济政策还需进一步健全和配套,专业艺术人才老化、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育“四有”公民为目的,以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文化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办,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的增长因素来抓,把文化环境作为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来建,实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

奋斗目标是:按照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的要求,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建立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包的城市文化环境、协调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机制,基本建成文化强市。

二、主要任务

令后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解放思想、创新务实、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努力建设具有冀东特色的先进地域文化,在省内率先建成文化强市。

一一构建我市文化三大格局:即构建不同成份、不同层次共存的社会大文化格局;构建以国有成份为主导,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格局。

一一实施七大文化工程:

(一)狠抓精品工程.打造唐山地域文化品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立足唐山文化底蕴,不断拓宽创作领域,提倡题材、体裁、形式、方法、风格的多样化,创作出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能角逐文华奖、群星奖、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又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今年内打磨唐剧《人影》、乐亭大鼓,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并力争取得好成绩。两年内实现我市戏剧梅花奖零的突破。五年内创作演出新剧目10台,再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

着力抓好中国评剧艺术节、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等大型文艺活动,创新运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唐山文化品牌活动。

(二)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社区为重点,进一步实施假日文化、彩色周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文化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文化网络。“十五”期间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建有独立图书馆、文化馆。

(三)实施文化市场繁荣工程。调整文化市场准入政策,提升入市企业的层次,积极发展现代流通形式,努力把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文化市场由数量增长和粗放增长为主,转变到规模发展和集约发展为主。打破市、县(区)之间的壁垒,强化演出市场、出版物发行市场、娱乐市场、文物监管物品市场的管理。建立文化经营行业管理协会,强化行业自律。

(四)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搞好开发利用。配合我市四大兴市工程,搞好文物的勘探、挖掘、开发和利用。

(五)狠抓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加大文化艺术资源、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配置,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力争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一是筹建渤海文化大厦,盘活现有土地、人才、物资资源,加大建华西道文化一条街开发力度,筹建高标准文化超市。二是抓住北京承办奥运机遇做好“奥运经济”大文章,形成较完备的体育市场体系。三是发展报刊、出版、印刷业。积极申请成立唐山出版社。四是加快建设唐山公众信息网及一批骨干网站,整合网络资源,发展网络文化。五是构筑现代广电大厦,创办音乐调频广播,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六是开发文化旅游业,依托“两沿一中心”(沿长城、沿海、市中心),建立文化旅游区。重点抓好乐亭三岛、滨海度假新城、翔云岛、清东陵、曙光山庄、青山关等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七是繁荣文艺演出业。组建公司、演出经纪公司、艺术人才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扩大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六)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结合城市建设,突出抓好市博物馆、广电大厦、报业大楼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七)狠抓人才培养工程。激发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主体意识,广开渠道,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尖子人才和管理人才。改善市艺术学校办学条─5─

件,扩大招生规模,五年内争取办成大专艺术院校,使其成为培养我市文艺人才的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院团开展社会办学,强化在职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

三、保证措施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文化艺术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一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要从直接经办文化事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定政策、作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进事业单位逐步向社会化发展。

一一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单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单位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路子,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一一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单位特点的分配制度,允许实行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办法。提倡文化艺术人才的社会流动。在市县两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推行人事制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一一调整我市专业剧团布局。组建唐山评剧院。组建唐山皮影集团等一批非国有文化艺术团体,营造多种经济成分的文化团体并存和竞争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

一一各级政府要将文化事业投入纳入年度财政计划,重点扶持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不低于当年财政增长的幅度,对十六大提出的“四个扶持”的方面和原则有重点地支持和发展。

一一扶持具有我市鲜明地域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艺术团体和文化项目。按国家提出的分类分级管理的政策,对我市评剧团、唐剧团、皮影团在定额定项财政补助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支持剧团的发展。对我市专业艺术团体参加省以上有关赛事和活动的剧目生产等经费,财政要给予支持。

一一从已开征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拿出一定比例设立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用以扶持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在发展我市文化艺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为我市赢得荣誉的有关人员和单位。

一一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我市玉田泥塑、乐亭曲艺、乐亭大鼓、冀东民歌等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利于整合我市民间艺术资源,创新传统民间艺术,树立我市民间艺术强项名牌。

一一扶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市博物馆、唐山公众信息网、市数字图书馆和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唐山分中心的建设。

(三)健全和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政策。

一一资金扶持。在文化产业组建和发展初期,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享受文化事业建设费、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事业补助费等,用于改善事业发展条件,增强走向市场的能力。

一一融资政策。允许文化产业单位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通过多种方式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办文化产业和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一公益性补偿。交由文化产业性单位承担的公益性活动和政府性任务,实行政府采购制或经济补偿制。

一一税费减免。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用地执行划拨方式,文化事业可免征配套费,电影院等减半征收。

完善对文化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实行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捐赠和赞助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单位凡为文化事业服务的,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免征营业税,上缴的所得税返还用于文化事业和扶持文化企业。

一一土地优惠。涉及现有土地的开发、转让,按土地有关政策办理,土地出让金经政府批准后可先征后返;城市改造涉及文化设施的拆迁,土地按当地征地标准给予补偿,或根据规划要求选址新建;对列入规划的文化产业单位改造、建设所需土地,符合划拨供地条件的,可按划拨方式供地。

一一产业倾斜。制定文化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入股和参与分配政策。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可以入股转制后的文化企业,并参与收益分配;制定文化事业单位转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宽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进行投资。

文化事业发展篇2

一般认为,文化的生产和服务与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规律即可。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那么直接。其一,它表现为近期投入、远期产出。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道著名文化景观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气指数的支点,但它们在建成之初,也许只被理解为宏大辉煌、可以传世的“一般性”财产;而其建设者倾其财力和智慧,雕琢磨砺,考虑的也并非在有生之年用它稳赚一把。古人的杰出创造惠泽当代,而今人关于文化的鸿篇巨制也自然应当跨越时代、着眼未来。其二,它表现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文化具有引发、辐射的功能。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惨淡经营,入不敷出,但其周边的土地、楼盘却一路升值;办学校可能花了政府不少的财政收入,但名校名师却成为地区营销的最大“卖点”。其三,它表现为局部投入、整体回报。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克里夫兰市的复苏。20世纪60年代末,居住者、投资者竞相诅咒这座毫无生机的城市,甚至为它举行“葬礼”。但当新市长的“明天克里夫兰”计划实施后,世贸中心、摇滚乐名人堂、棒球场以及洛克菲勒文化带却迅速焕发了这座“工厂化”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就不难认同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应注重从基础、底蕴等本质层面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回报的能力。一些文化建设尽管有时只是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状态的改善,但它最终仍将通过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实现经济社会价值。文化是城市的底色。一切急功近利的创作至多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应景敷衍只能增加“文化垃圾”。有些以“文化”为包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甚至还蜕变为拙劣的骗术。真正的文化必然反映民族的智慧和心理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明品质。因此,当我们致力于地区文化建设的时候,那些传承不衰的文化经典,那些植根于群众的传统精神,无疑都能赋予我们再创造的灵感。

第二,文化作用力有自身的辐射半径,它可能跨区域也可能跨行业。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注重对文化圈的研究,不仅追求单个产品、景观的收益,而且应当追求文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的整体升值。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它是以某个有足够影响力的文化景观或其他载体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发展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不但文化自身具有厚度和活力,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接受文化辐射而具有一定优势和整体特色。所以,在文化圈中,无论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都不是唯一业态。它与其他服务业态、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一起构成“文化共同体”。我们应当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构建新的文化共同体,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导引、激活功能。

第三,文化的产出常常是曲折的、间接的,在很多情况下,文化的产出与投入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有的受益者并不因受益而考虑拿出钱来向文化产权单位投入。因此,政府作为地区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制定适当的公共政策,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来考虑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例如,保护重点文物、古都风貌是全民受益的功德之举。但如果让文物单位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借助市场的力量自求平衡、就地平衡,其结果只能是文物不保、风貌不存、城市整体价值衰减。如果上一级政府能够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跳出“文化”,从更大范围内考虑土地和资金的平衡,那么“文化”就有可能逐步走出朝不保夕的困境。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搞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曾描述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齐国“其俗宽缓阔达”,邹鲁“俗好儒,备于礼,地小人众,俭啬”,燕赵“丈夫相聚游戏,女子游媚富贵”,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渗透着来自“背景”的力量。

第二个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进行企业建设,既吸收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又引入某些外部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是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文化价值,并随着商品交换而传递给消费者。由于文化价值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

第三个阶段,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在左右需求中的作用便越来越突出。人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单纯的经济利益,也要重视经济活动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被动的守夜者。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概而论之,约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对于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党和政府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如故宫,乃东方宫殿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气象不凡,与日月同辉,谁也不能动。

第二种是“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古人创造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不适应。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

文化事业发展篇3

一项好政策:政府“点火”,群众“添柴”

事业也好,产业也罢,最大困难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几年前,在各类文艺团体、文化事业单位捉襟见肘、求助无门,政府又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情况下,我县直面困难,积极应对,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决定》,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建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也必须设立2至3万元文化专项资金。

别小看这小小的20万元,它实际是县委、县政府为繁荣全县文化事业,而抛出的一个“火种”。有了这个“火种”,我们就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运作,用它搭建了一个又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繁荣的舞台,把蕴藏在群众中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聚效应,一下子就让##的文化市场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起来。2003年春,我们仅仅动用了专项基金中的5万元,推出了“爱我##、兴我##”系列文化活动。参加精品文艺节目调演和民间艺术大展演的单位多达82家,创作编排的节目达312个,直接参与演出的群众8000余人,汇演24场次。汇演中推出的##采茶戏《梆儿声声》,被市文化部门选送参加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囊括了剧目银奖、组织奖、编剧奖和演员表演奖等四项大奖,先后公演20多场,并在首届江西小戏小品大赛中获得特别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靠着这种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运作思路,2004年一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各类群体性文艺演出40多场,送戏下乡70场,放映电影1068场,不仅极大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让##的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了新的魅力,找到了新的舞台,为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条好途径:筑巢引凤,借鸡生蛋

靠着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文化活动开始热闹起来,但仅仅是热闹起来,离产业化和高效益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光靠政府的20万元,很难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何融入大量新鲜的血液,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市场,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一手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我县多方筹资2500多万元,新建了全省一流的县级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大楼等重要设施。引进外资2400万元,兴建高达15层的影都大厦。配合国家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采取与企业联姻等多种方式,组织流动电影队下乡巡回放映,逐步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2004年实现创收23万多元。组建了##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下设19个分公司。公司组建后,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管理,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去年收入达到500多万元,提高了全县电视收视覆盖率,夯实了文化产业经济基础,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发展演出、娱乐、电影、电视等项目的同时,我们还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优势,与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合作,投入500万元,首次在全市县级同行业中开拓了电话、互联网等电信业务,目前已发展用户1500余户。采取多种合作、合资的形式,精心包装推出的杨洲(佛教文化)、太平山(道教文化)、九宫山、柳山、豫宁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五大风景区,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促成了旅游与文化建设的完美结合。今年到目前为止,接待游客万人次,收入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和%。

一个好市场:花钱看戏,成为时尚

投入这么大,收益如何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同样花了大量的精力,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转变观念,着力倡导“文化消费不可少”、“精神需求更重要”的社会理念,从一点一滴做起,精心培育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消费市场。

为了让老百姓有文化消费的需求、有花钱消费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利用文化发展的专项基金,组织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让广大市民群众关注文化、热爱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已经建成的好平台,发挥名人、名节目的效应,大胆地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一批知名歌星、影星和外地演出团体请进了##。先后邀请了香港影视明星万梓良、内地歌星李琼、白雪等一批名人到##演出,创收18万多元,收到了“市场搞活、产业受益、群众满意”的“三赢”效应。万梓良来演出的时候,最高的票价卖到了140元一张,当时有人提出来,恐怕老百姓接受不了,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上千张票,一个下午就抢售一空。

不仅老百姓舍得花钱看戏,一些团体和单位也对文化投入开始热心起来。2003年,我们同样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举办了“昂泰杯”首届青年卡拉OK大奖赛、戏曲山歌专场晚会和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拍摄制作个人专辑、单位部门专题片、技术讲座等,仅此一项就实现全年创收6万余元。一个群众乐于参与、舍得花钱的文化消费市场已露峥嵘。

一套好机制:宏观引导,微观放活

文化市场鱼龙混杂,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良莠不齐,同样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了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我们按照“宏观引导、微观放活”的思路,建立了一套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的好机制。

在宏观引导上,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用健康艺术占领文化市场上。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组织不同类型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小康文化工程”、“爱我##、兴我##”主题教育等10多场大型演出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到健康娱乐、关注##发展上来,让各种不良文化活动无可乘之机。依托地方文化优势,精心组织群众乐于参与的健康文化活动,在文化需求上养成健康消费的新理念。去年10月份,我们就成功运作了“生成杯”江西首届小戏小品大赛,来自全省41个专业、业余演出团体共300多人聚集县艺术中心,场场爆满,直接观众近万人,期间还邀请了江西师大文化研究所所长兼商学院院长王东林教授,讲授“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这次大赛的圆满成功,实现票房收入17万元,纯收入2.3万元,让市民群众饱食了“文化大餐”,大大提高了##的知名度。版权所有

在微观放活上,我们放手让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团体自主决策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人才使用、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事项,决不当“婆婆”。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全县的广播电视、电影、乡镇文化站等都进行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缩编减人、优化组合、资产重组、全员聘任、人员分流”的任务。仅县电影公司就有126名职工实行身份置换,整个公司的运作方式也由过去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功地实现了向企业股份制、职工聘用制、运作市场化的转轨。整个##文化战线的面貌,也由此而焕然一新。

文化事业发展篇4

一般认为,文化的生产和服务与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规律即可。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那么直接。其一,它表现为近期投入、远期产出。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道著名文化景观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气指数的支点,但它们在建成之初,也许只被理解为宏大辉煌、可以传世的“一般性”财产;而其建设者倾其财力和智慧,雕琢磨砺,考虑的也并非在有生之年用它稳赚一把。古人的杰出创造惠泽当代,而今人关于文化的鸿篇巨制也自然应当跨越时代、着眼未来。其二,它表现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文化具有引发、辐射的功能。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惨淡经营,入不敷出,但其周边的土地、楼盘却一路升值;办学校可能花了政府不少的财政收入,但名校名师却成为地区营销的最大“卖点”。其三,它表现为局部投入、整体回报。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克里夫兰市的复苏。20世纪60年代末,居住者、投资者竞相诅咒这座毫无生机的城市,甚至为它举行“葬礼”。但当新市长的“明天克里夫兰”计划实施后,世贸中心、摇滚乐名人堂、棒球场以及洛克菲勒文化带却迅速焕发了这座“工厂化”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就不难认同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应注重从基础、底蕴等本质层面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回报的能力。一些文化建设尽管有时只是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状态的改善,但它最终仍将通过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实现经济社会价值。文化是城市的底色。一切急功近利的创作至多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应景敷衍只能增加“文化垃圾”。有些以“文化”为包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甚至还蜕变为拙劣的骗术。真正的文化必然反映民族的智慧和心理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明品质。因此,当我们致力于地区文化建设的时候,那些传承不衰的文化经典,那些植根于群众的传统精神,无疑都能赋予我们再创造的灵感。

第二,文化作用力有自身的辐射半径,它可能跨区域也可能跨行业。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注重对文化圈的研究,不仅追求单个产品、景观的收益,而且应当追求文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的整体升值。在文化建设中,文化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它是以某个有足够影响力的文化景观或其他载体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发展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不但文化自身具有厚度和活力,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接受文化辐射而具有一定优势和整体特色。所以,在文化圈中,无论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都不是唯一业态。它与其他服务业态、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一起构成“文化共同体”。我们应当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构建新的文化共同体,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导引、激活功能。

第三,文化的产出常常是曲折的、间接的,在很多情况下,文化的产出与投入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有的受益者并不因受益而考虑拿出钱来向文化产权单位投入。因此,政府作为地区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制定适当的公共政策,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来考虑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例如,保护重点文物、古都风貌是全民受益的功德之举。但如果让文物单位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借助市场的力量自求平衡、就地平衡,其结果只能是文物不保、风貌不存、城市整体价值衰减。如果上一级政府能够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跳出“文化”,从更大范围内考虑土地和资金的平衡,那么“文化”就有可能逐步走出朝不保夕的困境。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搞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曾描述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齐国“其俗宽缓阔达”,邹鲁“俗好儒,备于礼,地小人众,俭啬”,燕赵“丈夫相聚游戏,女子游媚富贵”,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渗透着来自“背景”的力量。

第二个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进行企业建设,既吸收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又引入某些外部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是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文化价值,并随着商品交换而传递给消费者。由于文化价值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

第三个阶段,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在左右需求中的作用便越来越突出。人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单纯的经济利益,也要重视经济活动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被动的守夜者。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概而论之,约有三种情况:超级秘书网

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对于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党和政府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如故宫,乃东方宫殿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气象不凡,与日月同辉,谁也不能动。

第二种是“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古人创造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不适应。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

文化事业发展篇5

正确把握新时期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党的十七大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为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系到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我认为,应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准确把握文化遗产内涵的不断深化。当前,文化遗产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与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引人注目,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也更加广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健康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归根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因此,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中,更加突出世代相承性和公众参与性。世代传承性强调每一代人都应当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贡献既有自身的文化创造,也包括将文化遗产传于子孙,泽被后世。因此,我们不仅要不遗余力地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把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公众参与性是文化遗产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民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日益扩大。因此,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又要广泛动员民众,使其真正成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公共事业。文化遗产事业内涵的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及其保护方式、手段和具体途径。

二是要全面把握文化遗产外延的不断拓展。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概念认识的深化,文化遗产事业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领域不断扩大。表现在:文化遗产发展的要素,从重视单一文化要素的保护,向同时重视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要素保护的方向发展。例如“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文化遗产发展的类型,从重视现已失去原初和历史过程中使用功能的古迹、遗址等静态遗产的保护,向同时重视仍保持着原初和历史过程中的使用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文化景观等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发展的空间扩展,从重视文化遗产点、面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因历史和自然相关性而构成的大型文化遗产和线型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群体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发展的保护年代,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发展的性质,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例如皇家宫殿、帝王陵寝、纪念性史迹等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例如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老字号遗产等方向发展。文化遗产发展的形态,从重视物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将文化遗产的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伸延到非物质的、无形的、动态的,彰显人类对于文化遗产认识的进步。

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顺应形势变化,调整工作思路,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的科学发展。

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规律

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发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规律。

(1)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认识基础,也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在宏观层面,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更广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求知、求美、求参与、求健康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化消费的需求日趋旺盛并呈现多样化态势,人们迅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强大动力。

在微观层面,文化遗产的工作要求更高了。如文化遗产如何主动融人社会、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使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更多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有待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应当看到,当前文化遗产事业的公益功能发挥不足,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与民生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引发的文化吸引力不足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文化遗产事业介入民生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还有待系统化、制度化。如何从服务的指导思想、意识、内容、措施、质量、效果、绩效评估等方面,提高文化遗产满足民生的能力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2)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新功能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科研功能较多地被人们所认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和经济价值日益显现,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文化遗产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多功能性、增值性和管理上的政策性等特点,决定了文化遗产在形成相关产业上具有了三方面的不可或缺性。以文物为例,在以可持续利用文化为基础的产业(如旅游业等),文物是不可替代资源;在文物流通经营中,文物是唯一商品;在文物鉴定与修复业等产业,文物是唯一工作对象。因此,文物既能像其他产业一样体现出纯粹的经济功能,又能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正外部性,即文物旅游、文物流通经营、文物修复等,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发挥出教育、科研等社会效益。

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物优势的发挥,取决于对文物的保护程度、利用程度和内涵彰显程度。为此,一是要创新发展江西文物及其相关流通市场。建立规范化的文化艺术品流通

市场,繁荣文化艺术品、允许流通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大力发展文物复仿制品产业,繁荣高水平复仿制品市场。依法开展文物流通和经营,不仅要带动更多流通和旅游,还要带动更多鉴定、咨询和培训等专业机构入市开展业务,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古玩艺术品市场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创建各具特色的相关文化产业聚集区。各地要根据文化资源秉赋,充分发挥好文物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既要加强文物的硬保护,更要着力抓好文物的软开发,发掘再现文物资源的文化内涵。把文物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增强景区的休闲性和娱乐性。三是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切实保护文物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快文化产业开发步伐。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的优势,挖掘文物深刻内涵,积极推动文博事业与文化旅游、传媒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3)正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使命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年来,我们提出文化遗产保护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融入社区生活、融入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带动了周边城乡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对建设城市文化,彰显城市魅力,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积极作用也正逐步显现。

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社会、促进发展的问题。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依法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着力保护古村落的格局风貌、保护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城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不仅要注重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还应当关注文物所依存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总结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社会、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4)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中的新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将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高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应用,呈现出活跃与多样性态势。磁力仪、全站仪、地质雷达遥感技术等在考古发掘、调查、测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深入;荧光成像、核磁共振、同位素检测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的应用,在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认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纺织材质、织造技术及各种类型织机的复原研究成果,在江西靖安大墓和湖北马山1号古墓出土纺织品的复制开发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模具翻制技术在陶器复制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采取模拟器物产生时代的生产工艺复制了山东蛋壳黑陶,采用现代工具、设备和烧制工艺,成功复制了唐三彩。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为我们更好地保护文物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供了有益借鉴。

当前,国际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保护中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但我国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明显不足,表现在:预防性观念相对薄弱。据统计,全国馆藏文物有50%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综合性研究投入不足,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缺乏,有效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不够。为此,要着力加快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按照文化遗产发展的需求,遵循文化遗产发展的规律,结合国情省情,正确处理好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关系,在文物建筑维修工程中,通过提高工程的科学技术含量,实现预防性保护的目标。进一步融合相关学科,集中省内外优势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技术资源,协同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修缮文化遗产,破解古明创造和工艺成果,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水平。同时,要充分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相得益彰,以科学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新发展。

以科学的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赣鄱文化遗产的新发展

2009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文化遗产事业要牢牢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发挥文化遗产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遗产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努力保护好鄱阳湖区域的文化生态

鄱阳湖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也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态。鄱阳湖区域有世界遗产2处,世界遗产提名地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鄱阳湖是哺育赣鄱文化的摇篮,自古就是崇儒尚学的重要教育基地,是宗教文化的源流之地,是陶瓷文化的滥觞之地,是民俗文化的繁盛之地。保护好鄱阳湖区域文化遗产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一要依法依规,加强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鄱阳湖区域的文物保护工作。坚决制止各种对文化遗产不协调、不合理的利用行为,杜绝破坏性开发、毁灭性拆建。二要挖掘内涵,提升价值。深入挖掘鄱阳湖区文化遗产资源的多重价值,不断丰富文化遗产的内涵,把鄱阳湖区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三要抓好规划,突出重点。要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鄱阳湖区域文化遗产特色和实际,编制和完善鄱阳湖区域文物保护规划,推进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文物保护重大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四要优化服务,提升质量。进一步推进鄱阳湖区博物馆的有序发展,以免费开放为契机,抓好博物馆质量建设,突出特色,提升陈展水平,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充分发挥文化在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内在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功能区,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鄱阳湖区文化建设,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内在动力。一百五十多

年前,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种事情发生的愈多,人们愈会重新认识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存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文化推动。一方面,文化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心态和行为选择,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指向和经济效率。另一方面,文化传统影响到政府领导的决策和社会制度安排,从而制约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与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力与文化力的融合、渗透,形成了具有新的功能的经济文化力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驱动器。因此,必须依靠深层积淀的区域文化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着力传承发展好鄱阳湖区域的文化遗产

鄱阳湖区域是中国经济文化南移的重要地区,是哺育赣鄱文化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瑞昌商代铜岭铜矿遗址是全国最早的铜矿遗址。吴城大规模商代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鄱阳湖流域在商代就已经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经济文化中心。进贤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发掘出土的南宋至清的遗物300余件,其中70多件是陶瓷酒器。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证明元代蒸馏酒产生、发展并在科技史上取得突破最好的遗址。但对这一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上,还显得十分薄弱。要学习借鉴安徽亳州古井贡酒酿造遗址的开发利用经验,合理利用好酿造遗址的遗产价值。对具有产业和市场潜力、具备经营条件的传统文化资源,要鼓励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运用市场和产业的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特别是要与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服务项目,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增强生机、焕发活力。逐步形成企业支撑、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做大做强品牌,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4)积极做好文化产品的开发

如何不断提高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质量,使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化产品开发,是文物部门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抓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中做好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开发来寻求新的社会资源、新的社会投入,再反哺于文物保护。一是要充分发挥重点文物的品牌效应。如博物院对馆藏重点文物进行仿制且提供定制服务,启发我们一个理念,即“把博物馆带回家”。江西这些年虽然也在做,如元青花、“7501”用瓷等,但数量太少、档次不高,没有进入市场,多局限于礼品赠送。我们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的文物仿制品,更好地发挥文物的效应。二是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及其内涵。要善于将文物资源和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特殊形式和载体,有的甚至可以申请专利。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埋藏有大量历代青瓷,这些青瓷的特有图案与花纹的开发利用大有文章可做。还有江西靖安县东周墓出土的圆形金箔,这些符号和花纹都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三是要深入研究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产品需求。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多种类、多档次的文化产品。比如过去毛笔是一种写字和书法工具,其写字的使用价值正逐步淡化,但它之所以还有广阔的市场,是因为毛笔可以成为装饰品、艺术品、收藏品。四是要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要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带动设计、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像瑞昌剪纸如果有好的包装,或有更好的展示形式,它的价值就会更加显现。

文化事业发展篇6

关键词:新形势;文博信息化;事业发展

引言

在漫长岁月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物博物馆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历史延续,事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事关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发展文博事业,始终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要本着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传统文明、地域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百姓的文化享受、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有利于后人对我们今天的行为作出较好的评价。

1.加强文博信息化的科学规划建设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社会形态的重要转变,对传统的办公方式、管制职能和决策过程提出新的要求,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虚拟社会和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对文博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文博事业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确立信息化建设在文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还不够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尚未健全,标准规范体系需要制定、完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硬件、轻应用,重开发、轻维护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真正理解文博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紧制定文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工程规划及文化遗产地区域性专项规划,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以规划为指导、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序建设,规范管理。

2.全面保护文博单位的信息化资源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当前,由于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上的差距,导致数字鸿沟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目前世界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数字机遇的不平等和信息化殖民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这种条件下,掌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权至为重要。

当前,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5000年的中华优秀文明转化为文化信息资源优势,突破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的瓶颈,实现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到信息资源大国的重要转变,是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物调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摸清文物家底、夯实工作基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文博单位要结合文物调查项目的推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基础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安全,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

3.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促进文博事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人是博物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办好一个博物馆要靠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支就是管理干部队伍。博物馆的干部职工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时代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博物馆的事业要求永远走在时代前面,必须加强文博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使命。

树立事业发展、人才为本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育人和用人环境。文博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的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制约着办馆(所)的层次、水平的提高和事业发展的速度。文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要有人才资源做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确立“人才兴馆”、“人才兴所”的思想,同时必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要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以有人才为荣的导向,营造一个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4.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当前,文博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相比,文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文博行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资金投入上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必要保障和倾斜,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广泛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吸收、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信息化业务骨干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普及培训,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

5.基础研究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智力源泉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对文博事业信息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对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建设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文博系统对什么是信息化,怎样建设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充分,导致需求不明确、标准规范不统一、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林立等一些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重视信息化基础性研究工作,科学地阐述文博事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信息化发展给文博事业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构建全面、系统的文博信息化发展体系、把握行业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6.加快文博事业改革创新

文物博物馆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承担和落实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这些文化责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思考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从我国目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的时代需要出发,科学分析文博工作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推进文博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文博事业的总体水平仍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当前文博事业的改革步伐已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和社会其他方面,文博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远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文博事业要获得新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7.结束语

总之,在完善传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手段的同时,建立起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信息系统是适应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新变化的有效措施。它对于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艳.关于博物馆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2001.

[2]黄强.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华中建筑,2001,(03).

文化事业发展篇7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该同志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自身工作和滨州实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践中,充分发挥税收管理职能作用,在落实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包括:

1、落实税收政策,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加强对试点单位、新办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文化企业的税收支持,真正把文化产业应享受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2、优化税收服务,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税收环境。一方面深化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抓好政策宣传。另一方面优化纳税服务。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认真调查研究。深入进行政策调研,及时掌握文化事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有困难的尽快报请上级,抓紧解决。

4、严格依法治税。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履行职责,对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擅自变通的,坚决予以纠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落到实处。

文化事业发展篇8

关键词:乡镇 广播电视 科学发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广播电视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乡镇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场及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居民生活的必然选择。因此,认真分析目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研究相应措施是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1.首先是编制上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有编制不在岗,在岗没有编制

文化和广电合并以后,在编人员东借西用,不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在岗没有编的同志,有的长达十几年的工龄至今仍然是一名编外人员,这样导致他们的年龄老化,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文化广电事业的积极性。

2.部分干部职工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解放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有少数干部职工。,面对文化广电事业的新发展、新问题、没有能够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发展意识、机遇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缺乏敢想敢干、开拓创新、敢问人生的胆识和魄力。

3.部分领导对其工作认识不到位,忽略小节

部分乡镇自文化广电合并以后,个别领导对其工作认识不到位,只抓主流,忽略小节,只抓经济发展,不问科学发展。

二、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办公用地、办公窗口、服务形象等因素制约文化广播事业的发展

有的乡镇是集体办公楼和办公室,文化设施和器材都集中在政府大楼内,有线电视机房在政府大楼。个别乡镇的办公地址和文化设备及电视机房是独立自主的,所以办公条件和服务窗口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

2.乡镇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等问题制约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由于乡镇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涉及的用户广泛,还有很多行政村未能实现有线电视联网,目前实现开展“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两大工程,乡镇施工量非常大,而大量的设备器材都无仓库和堆放场地,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运输、保管、施工人员工资等大幅度提高,给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

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滞后,难以跟上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

文化市场单调,器材设备落后,文化场地不够,有线电视发展入户率较低,好一点的乡镇入户率也达不到50%,差一点的不到10%,这样要在乡镇全面推广数字电视的目标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乡镇经济相对落后,政府财政困难,农民大部分年轻人进城经商务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在目前继续传输模拟信号的情况下,他们对安装数字电视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二是尽管目前“数字电视”家喻户晓,但是群众对于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有何不同,数字电视究竟会带给用户什么价值等问题,也就是说带来什么好处,大多数群众概念不清,认识模糊,同时数字电视也是新生事物,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老百姓心里都还不太清楚,所以乡镇发展数字电视是很困难的。

三、科学发展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对策和措施

1.设立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随着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广电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必不可少。广电服务中心的设立将大大加快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也为全国上下一张网全联网全覆盖、有条不紊,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乡镇打下一个坚固的思想文化基石,对整体推进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意义非凡,它能开展统一有效的管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满意群众。

2.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工作思路

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的大繁荣、大发展,把县上的送文艺节目下乡和乡镇农民自娱自乐相结合,大力配备农民文化娱乐设施,充分发挥农民自身娱乐空间,做好服务,加强引导,使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规范、文明、健康,这样使农村的一些封建迷信市场和不文明的赌博市场得到了打击,净化了社会氛围。

3.全面推进乡镇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范文 下一篇:风俗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