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9 17:16:13

文化经济理论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1篇

儒家所提倡的“义利统一”的义利观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观。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所谓“利”是指人的物质利益,在儒家看来:“义与利人之所欲两者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孟子也认为:问题不在于得到多少利,而在于如何得到利,而如何得到利,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手段,这是道义的问题。儒家虽然强调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应讲究道德,但他们同时也注重对利的追求。孔子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无所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几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孔子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如果能获取财富,即使担任市场守门人,执皮鞭守护也心甘情愿;如果得不到还是干我的教师本行。这些都证明了孔子也是热衷于追求财富的。不仅如此,儒家在当时还看到了利的重要性,东汉崔迥在《政论》中说:“如果官吏的俸禄甚薄,仰不足已养父母,俯不足已养妻子”,他们就会冒刃求利来赡养父母,更何况让他们“临财御众”管理财物,就象“渴马守水,饿犬护肉”那样,让他们不沾水肉几乎是不可能的,崔迥建议“重其禄以防其食,使之取足于俸不与百姓争利”。由此可见,儒家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以义为先,但同时也要求人们对利的追求,只不过主张君子谋利取之有道。“义利统一”的思想是工商活动中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钱是要赚的,利润是要追求的,但是求利必须以义为取舍的标准,作为现代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能依靠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如暴力行为、钱权交易等牟取暴利,更不能依靠诈骗行为获取非法利润,否则,必须用仁义道德来规范企业的牟利行为。只要在不缺德、不违法的前提下,根据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要求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兵家———效益优先

《孙子兵法》这部生于本土,源于本土,高度浓缩和体现我国人民大智、大学的传世之作,其思想和影响在今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已深入到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今天在加速推进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身逢盛世的企业家和经营者,深入地研究《孙子兵法》中关于现代企业可供借鉴的经济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时代价值。关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在《作战篇》中表现的最明显,孙武曾把战争所耗和战争所得进行了对比。他认为,作战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力求速胜,“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文也”。何廷锡注说“速虽拙,不费财力也;文虽拙,恐生后患也”。由此可见,孙武是一位很有军事头脑的军事家,在投入和产出上,他是极讲究经济效益的。《用间篇》中还有一段很有见地的论述,其大意是说,出兵作战耗资巨大,国不得安宁,民不得安息,战争数年是为了争一日之胜,如果吝啬爵禄在金百而不用间谍,那就“不仁不义,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也胜之主也”。《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是“合与利而动,不合与利而止”,强调的是一个“利”字,虽然这里所说的利是指战争是否有利,而不专指经济效益,更不是指利润,但这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讲,不也是经济活动的指导原则吗?21世纪的企业家,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激烈性,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正确的安排投入和产出,讲究经济效益,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敢于把巨资用在刀刃上,从上述《孙子兵法》因利而动的思想中或许得到了重大启发。

三、《易经》———盛德大业

《易经》六十四卦本身的目的就是为成就大业的人提供关于事物吉凶,追求行动而获得成功的指南。实际上“大业”正是《易经》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大业即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从易经的解释来看,对人生、事业的定位不外乎“富有”即经济强盛。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盛德大业并称,因为,盛德作为一种德治政治必须有经济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以才聚人。富有大业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重农业兼顾重商业。古代社会是以农立国,无农则无国,所以特别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然而这种情形在春秋时的齐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齐国由于管仲改革,把工商业当作经济支柱,这一思想在《易经》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表现为《易经》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兼顾工商业的发展,《易经•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由于商品相互流通使天下人互通有无,从而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是善理财。重视农业兼顾工商业可以说是富有之源,但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是一定就富有呢?也不是,还必须善于理财,管理财物一定要使财物有所用,用到正当该用之处。所以,《易经》主张“理财、正辞、禁民之用”,理财指的就是管理财物,使财物用之有方,节约开支。正如《周易•正义》所言“治理其财,用之有节”。3•要节俭反对奢侈。《易传》指出君主要“俭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而臣民则要“以俭德辞难”《象》,即让百姓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去克服困难,而统治者则节俭顾民。总之,《周易》以盛德大业为管理目标,试图通过有效的经济活动来实现治国、平天下、国富民强的政治目标。

四、墨家———交相利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现代企业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职工的劳动应该实现的利益得以实现,这样职工劳动才有动力,经济活动才有效率。同时,企业必须对社会、对顾客负责。企业只有在为社会共同利益做贡献的价值观指导下对整个社会负责,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向顾客负责就是寻求社会的共利,以寻求社会的共利为目标,正是该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墨家主张的“交相利”思想可以说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的互利思想,它是适合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价值观和经济哲学。《墨子•大取》说:“爱人不利己,不在所爱之中,利人不外己,己在所利中,为彼犹为己也”。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在今天可以成为我们公开打起的一面旗帜,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市场经济的这一本质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为他人提供真诚的服务,从而获得等价的报酬,这就是说利己必须利他,利他即利己

。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它应成为我们时代的价值取向。在现实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无形地迫使每个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的本质和要求去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去反映和实现交相利的原则,任何坑蒙拐谝、损人利己的经营活动由于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要求,必然被竞争机制所埋葬。同时,交相利的思想也强调充分实现企业职工劳动所应得到的利益回报,这对职工是一个内在的激励,他激励职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因此,交相利的思想可以作为价值主义的管理哲学,也可以作为效率主义的经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的,它的表层是封建的,应该批判改造,但它的深层智慧却有永存的魅力和价值,从中总结出古老的经济理论思想可以为我国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智慧和源泉。

参考文献:

〔1〕赵署民.东西方文化与企业管理〔M〕.中国知识出版社.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经济史;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3―0005―18

一、引言

无论是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是创立一种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仅从一些偶然的、局部的因素去考察是不够的,必须追根于那些必然的、深层的文化思想。正如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所说:“如果新的发展研究不能深入到人们思想的最深处,那么,对于这种研究以及由这种研究所需的总体调整的思想将会是肤浅的,并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北大傅军教授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哲学高度的经济学最终只能变成‘一箱分析工具’”。因此,不深入地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突破和中国经济发展先进模式的建立是不现实的。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全新的经济理论,林左鸣“将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即传统商品价值由于不断容入旨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商品价值。它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来的并以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为基础的价值进化及其发展规律。”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能够对当今世界经济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也正因为其研究的时问较短,所以该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还需要深入讨论和实践检验。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从经济学哲学视角,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一般关系,探讨传统文化思想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和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封闭地独立发展,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碰撞和交融,从而容介进化为新的文化形态,既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海森伯所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它们可能起源于人类文化中十分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时问、不同的文化环境或不同的宗教传统。因此,如果它们真正地汇合,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之间至少关联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发生真正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期将继之以新颖有趣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全球化时代,这种关联与汇合不仅充分地展开,而且已经产生了丰富的成果。本文进一步对中西方文化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对中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对比以及相互影响,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充分摄取外来文化精粹,扬弃自身固有糟粕基础上,经过吐故纳新,完全能够焕发出新的思想光辉,不仅可以成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必然的思想基础,还可以为发展广义虚拟经济,拓展人类新财富,提供极具开发价值的基础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哲学思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易经》的阴阳,老子的虚实,孔子的义利,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哲学思想,其共同之处都强调万事万物的本体二元性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即每一个事物及其发展都存在既相生相克又相互推演转化的两个方面。

(一)《易经》的思想精要在于阴阳之道的变化

《易经》认为宇宙问的“道”是二元的“一阴一阳”,即称“一阴一阳谓之道”,这里的“道”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易经》“道”的基本思想有两点:一是任何事物都包含彼此依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相兼容,又相对立的,他们互为前提,不能分裂看待,绝对地对立起来。二是事物“一阴一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和排斥,又相互吸引和作用,是相互转化的,在对立转化之中共同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且,这种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是东方二元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二元性在《太极图说》中有相当精要的诠释,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按照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宇宙起源和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阴阳平衡和阴阳互化。其一,道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物极必反”等思想与之一脉相承,均阐释了阴阳平衡是万事万物和谐之“道”,阴阳互化、有无相生是变化发展之“道”。其二,儒家同样继承和发展了阴阳平衡的二元思想,太极图中阴阳一分为二,形成一种本然的协调与平衡,这与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如出一脉。这种二元决不是对立决裂的二元,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对立协调中相互转化(进化)的二元。

作为中国的哲学之源,《周易》不仅确立了中国哲学的二元思想,而且揭示了变化是发展的本质力量。《易经》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精辟阐述了变革与发展的内在关系。而且,《易经》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直线性的,都是曲折中存发展,《系辞・上》第四章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也只有曲折中成长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所以事物的发展在内涵上是协调进化的,在方式上是螺旋上升的。后来,老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事物的成长都是沿着曲线发展的,追求圆满的事物也只有曲线变化的道路,是制约协调的过程。

(二)在老子哲学思想里也讲“道”,他的道的核心思想在于有无相生,虚实互用,也是二元哲学

在老子看来,道是这个宇宙自然的总根源,所以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自然是由单一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按照道家思想,由无到有,一分为二,对立的二者相互作用,不断丰富内容,协调进化,遂生万事万物。而且,老子的有无相生,是无在先,有在后,无大于有;是虚实互用,虚大于实,虚先于实。《老子》在十一章中还这样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说明“无”和“虚”本身就是使用价值。而且,从文字上看这里是论述“有”和“无”的,实质是研究“虚”与“实”的关系。按照阳 明宇的说法,在老子的思想里“实与虚是宇宙的存在形式,生命的存在形式,有虚而无实,显现不出虚的存在,有实而无虚,实便不知置放在哪里。”他还认为:“实和虚的哲理思辩重在包容二字。宇宙的大,大在虚空,没有这个无限大的虚空,便无法容下无限的天体,天体和天体之问所以能和平共处,因为彼此之问的虚空确保了天体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天生万物之同时,亦为万物提供了实现自身功能的广阔空间,人类社会每一个体生命都有属于每一个体的生存劳作的空问舞台。”到了西汉时期“有和无”、“实和虚”对立协调的二元关系被更加明确地联系起来,《淮南子・原道训》上说:“有生于无,实出于虚。”西汉严遵《老子指归》的说法是:“有生于无,实生于虚。”因此,按照道家“实有”和“虚空”二元宇宙观,从经济学上理解,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之总财富亦应是虚实二元的。

(三)儒家文化的二元价值思想

在儒家文化里,始终强调“富”与“贵”、“义”和“利”二元价值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这样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他在谈论人的生命欲望(需要)和得富贵行动(经济活动)时,明确把富与贵,贫与贱,作为人追求的财富的一般范畴,给予了基本定位,这是首先要确定的。而且其财富价值观带有显然的二元性,富与贫无非是指物质财富的多寡,贵与贱无非是指人的地位高低或者精神财富的多少,明确阐述了人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二元价值需求思想。同时,他特别强调人们追求财富的获取方式――经济活动,必须采取符合大众(社会道德)利益(普遍价值)的正确方式取得。他重点阐释了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强调人获取财富即“利”必须和“义”联系起来,他强调的“义”是自己“取利”必须以义律己,以利予人,是着眼于人的社会共性,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思想,而不是损人利己。这与亚当・斯密“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思想有根本不同。从本质上讲,儒家的“义”本身也有经济意义,因为撇开经济利益讲“义”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陈启智指出:“儒家言仁义,就一定包含着经济的内容;论功利,则必定顾及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两者具有同构的特点。这才是儒家伦理或经济思想的特点。”陈教授讲得非常精要,经济上利与义的二面性并不意味着仁义是利益的反面,而是指从事经济活动要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行为规范(义),是指经济活动的一种正当的途径、方法或者手段,这也是人的最根本利益。因此,没有社会道义的物质利益和没有经济价值的道义都是片面的,这里讲的其实就是物质利益和社会道义的二元容介态。

(四)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从儒道文化本质上看,他们都是阐述天人关系和教授治国之道的学说,成熟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最具代表性的认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至少包括三层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问的关系。老子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地天道之问的协调与必然联系,核心是人与自然界之问存在相协调统一的规律性,是非常深刻的。而且,老子的哲学思想特别强调知止,《老子》第三十二章日:“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川流人海,大势所趋,无可阻挡,但是,大海浩瀚无垠,而河水有限。就是说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决不是无限度的,所以治事理政,经营事业,要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够长久。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的人生哲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正统。《中庸・礼记》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背”,所以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亦即从君主到百姓都要按照规则和本分,尽到自身的义务,即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也是强调人与人之问,人与社会之间的礼仪规则,也强调要知止。儒家理想的王道政治是正身修身,以德治国,取信于民,即“以德配天,以德配地”,论证了人德天道的辨证统一。在对外关系上,孔子的梦想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其最高境界“平天下”亦是“明明德于天下”,而不是征伐统治。对待个人,孔子的教导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强调修身养性,以礼治欲。不但正心,还要达到至诚,“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后则高明。博后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整个中国文化思想的归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而且,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代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何等惊人的一致。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马克思设定的理想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一种社会形态,是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辨证和谐发展的社会状态,是人得到了自由的全面发展,自然界通过改造更加充满生机活力。“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也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诠释。

(五)信息和物质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基本形态

把宇宙自然阐述得比较透彻的是道家。《老子》第二十一章中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说宇宙的起源是按照“道”(自然规律)产生的,“道”的本原是“精”、是“信”,就是信息态的宇宙,宇宙万物产生之前是信息态的,像物质态一样,信息态是宇宙的一种基本形态。(1)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是社会性的人,这一根本属性的基础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以信息相连。(2)生物也是通过信息相连的,《易经》“中孚卦”里有一句话说:“鸣鹤在阴,其子合之。”就是说母鹤在背阴处呜叫,他的子鹤在看不到它的地方呜叫回应。母子之问传递的不仅仅是声音,这其中必然还有别的内容,是心灵的感应,是母子之问独特信息的传递。(3)世问万物只有被赋予价值信息才体现价值,就是说信息是一切物质载体价值存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这种社会性就是信息价值,因为在这种价值对象性的存在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原子”,“物的价值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只能在一种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信息并通过对物的价值信息的认同,价值才能够被确证。

所以,林左鸣给出的结论是:“在宇宙中,既存在着有形的物质,还存在着无形的信息。”“正是物质态和信息态的相互循环作用构成了宇宙最高级的运动形态――自然容介态”,而且“是容介态使宇宙产生千变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学思想

人类因为有意识而有物质和精神需求,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创造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物品或文化,在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类本身得到发展并产生更高层次更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图式和秘密,人类就是在解释这样的秘密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前进的。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解释这一秘密的呢?

(一)中国哲学思想的幸福观

儒道两家传统的幸福观都落脚在百姓的“乐”上。老子的幸福观是小国寡民式的,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理想国,即社会有条不紊运行,大家平等自由,各安其所,快乐祥和。《论语》第八章中,“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是兴起于激情,立足于“礼”这个人文空间,最后创造出与之相应的财富和文化,也就是标志这个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乐”。如同宇宙体现在它的物理时空中一样,人的精神生活体现在社会的人文时空即“礼乐”之中,这就是孔子思想中礼乐所具备的时空特性。

《论语》第十一章还记载了孔子与四个弟子各言其志的故事,孔子在最后问到:“点,尔何如?”,点答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谈起志向问题,大多数弟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点的回答是:“暮春三月,正是穿着春装的好季节,约上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中去沐浴,在春风中跳舞,最后,唱着歌归来。”孔子赞叹说:“这也是我的想法。”就是说孔子把追求人生的快乐作为自己内心理想的追求。

在孔子看来,修身的终极目的实不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感悟快乐人生。因此,孔子在《论语》一开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话,在《论语》一开始就直接点了题,“悦乎”“乐乎”是孔子所始终看重的。做人重要的在于修身,而修身的主要方式是学习,这里的学习当然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每时每刻吸纳新知识、整理新思路、归纳自身思想的过程,而治国、平天下恰恰是实践自身所学的最好方式,如果一个人有机会参与治国、平天下并取得一定成就,就是“学而时习之”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所体会的人生之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在孔子看来学习提高之后,通过实践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尊重和认同,享受到过程,不亦乐乎?在孔子的思想里,歌词诗赋是乐,有了知识“时习之”是乐,把实践作为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和身怀绝技登台表演没有什么不同。为自己带来快乐,为他人带来幸福!

(二)儒家思想的需求层次

关于人的需求问题,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可见,在孔子的思想里,追求富(物质财富为主)贵(心理价值为主)是人的基本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曾提出“和六律以聪耳”的说法,春秋时期,齐晏婴有云:“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可见,在当时统治者就非常重视人的享乐的需要,同时,把平和人心(满足人心所向)作为为政之要。

到了荀子这里,受道、墨两家经济思想的影响,对人的需求分析更加全面,荀子谈人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本能需求。《荀子・荣辱》讲:“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且“虽为守门,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显然,儒家承认人的本能欲望是普遍存在的;二是富贵享乐需求。《荀子・荣辱》中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秀,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畜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荀子・王霸))说:“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谢甚高,园囿甚广。”是指人们对高品质、稀缺性的财富需求;三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荀子阐述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对地位和尊严的一种需求,是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地位之承认;四是道德完善需要。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儒家倡导的追求最高理想人格境界,是获得社会尊敬与特殊社会地位的一种需求,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

儒家关于人的欲望包括四个方面的需要,但是,儒家对需求层次的定位不是以此排列的,儒家在阐述利(物质利益)义(道德精神)关系时,从来没有把人的现实利益(富和贵)摆在第一的位置,而是始终把“义”摆在物质需要之前,作为人的第一追求。比如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即不为求食饱,不为求居安,而为求“正义”,即如《论语・卫灵公》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清清楚楚地把追求正义和道德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为强化这一理念,甚至一度把“利”和“义”人为对立起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思想在发展经济上显然是有害的。

(三)儒家以民为本的精神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

《说苑・建本》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为政,孔子日,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还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说明在儒家思想里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孔子在《礼记・礼器》中这样表述:“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通过民乐观人心向背和政治兴衰,进一步将民“乐”上升到政治高度。而且,在一个国安民乐的地方,就会出现“近者悦,远者来”,从而使人口繁庶,这是儒家提出的为政国策。《礼记・中庸》说:“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来百工是指各方人才会聚集而来,经济发展,创造财富,实现“财用足”的繁荣局面。孔子的“来百工”至少还隐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来百工”不仅是从事农业劳动者来,而且是更多的工种,特别是从事商业的人员来,体现了儒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的思想;二是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来百工”,必然带来市场的繁华和工商业的繁荣,这是儒家欣喜看到的理想局面,所以《中庸》将招徕百工和经营工商业作为治国的基本国策。朱熹对此的评语是:“来百工,则通工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其中“农末相资”就是农业和商业相互辅 助,就会产生更多的财富,这是一种农工商协调平衡发展的经济思想。在儒家思想里,把人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群体,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这在工商业不发达的农业社会是自然的,重农是真,但贬商未必是本意。《说苑・政理》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就是说只有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都得到了均衡发展,社会才会安宁稳定。总之,人们往往以今天的思维抨击儒家重农轻商之流弊,其实这不见得是他的主要问题所在,由以上分析也看出,其以农为本,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当时条件下重商轻农才是本末倒置,所以本文认为其价值观的局限不在对农商位置排列及分工的失当,而是另有他因。

(四)中国文化的人本定位

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即所谓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斯芬克斯之谜,对人的本质命题的回答决定着一种文明的发展图式。欧洲人从宗教改革之后,人就脱离了神权奴役地位,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之后,“理性经济人”假设使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彻底解放。在中国哲学思想里人的定位也是明确无疑的,《易经》里的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易经》讲三才,即天、地、人为三才。北大王博教授讲《周易》“贯穿在三才中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在天为阴阳,在地为柔刚,在人为仁义”,《周易》称人为大人,《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鬼神乎,而况人乎!”这是一种何等的气度,天地人相并列,人与天地、日月、四时相通相合,是可容介进化的一种形态。老子的人是独立而掌握了自然之规律的人,《老子》第二十五章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的人是充满理智的道德人。

因此,中国文化的人充满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在西方仍处于对神灵顶礼膜拜的时候,在生和欲的罪恶中挣扎着期望通过自我救赎到达彼岸天国之时,中国文化已早之千年抛弃了神鬼思想,把人同自然放到一个层面上。人是“四大”之一,与自然界一样产生于道,人既不是西方观念里上帝统治的奴仆,也不是无边无际物质世界里可有可无的尘埃微粒;宇宙不再仅仅只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永恒世界,自然界的产生和运行在道的规律上与人相通相和。因此,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人不应在宇宙自然面前卑微自怜,而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人也应像珍惜自己一样,改造自然、爱护自然。

四、中西方文化思想的本质差异及结果分析

(一)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格,以伦理道德为先;西方文化具外向性格,以科学态度为重,两种文化实都有单向度倾向

中国文化重在炼内功,强调“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复强调要在“反求诸己”中保持理性,提升修为。即使战争这种人类资源争夺的极端形态,也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可见中国文化自我完善的思想有多重要。所以中国文化是最重教书育人的,也是产生精英政治和当时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但是教育多以孔孟之道为内容,科举考试也是儒家文化,而不是科学的知识,冯友兰的评价是“故不重知识。中国仅有科学萌芽,而无正式的科学,其理由一部分亦在于此”。

贯穿西方文化的主线有两种精神,一是发端于希腊、罗马及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宗教精神,思维逻辑是对神性的崇拜,以神性为中心,这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核心;二是现代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即追求知识,解放人性,哲学上坚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人的中心地位,把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或者客观对象,靠科技的力量征服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在《形而上学》开篇,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道德。”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要借助服从自然去支配自然”。总之,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里,科学、知识、道德都是人支配自然,获得自由的力量,可以说,西方科学技术的蓬勃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建立无外以此思想为源头。

(二)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西方文化是二元对立观念

冯契这样评价说:“西方的宗教把人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超脱这短暂的污浊的尘世达到永恒的圣洁的天国,终极关怀的目标是彼岸、在天国。中国儒家、道家都否认在人世的彼岸的天国,他们不把此岸与彼岸割裂开来。”后来,西方把人与自然之问确立为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思想,这正是中西方哲学二元性的本质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两家为代表,都以尊崇自然与生命对立统一为根本,认为自然世界和人的生命是相一体而不可分的和谐状态,正如《四书》上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就是指自然气象与万物生命是相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二元哲学。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创建过程 内容配置 创新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研究辛亥革命以来追求并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理念、理论与学说、学派及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和规律性的一门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老百姓追求过好日子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具体形式;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基本实践与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政治经济学国别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国学的经济理论部分。

2014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以下简称《导释》)是武教授的最新力作。作者武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他创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新学科并建立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导释》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认识与再阐述,是作者最新的一本系统的专业性、学术性著作,该书创作的时间近30年,计57万余字,书中有不少理念与见解在学术界首次提出或说明,并得到各方关注。

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创建过程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实质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延伸与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现代部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它不仅填补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1987年在陈岱孙、何炼成、吴光辉等多位知名经济学家的支持和指导下,由武教授主编,青海社科院、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21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青年教师联合攻关、合作完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简编》于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编写历经四年,出版后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1998―1993年,作者先后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分3年出版),这些专著分别从不同角度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独创性、科学性地对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做了论述;还重点研究了、、刘少奇等11位领导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系列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首开先河。

1997年,武教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系列研究》(共8册,南方出版社),解开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的新篇章。而后2004年又出版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探索》(香港新风出版社),该书收入专题性论文31篇,计30余万字,初步阐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专题研究及人物评论等内容。2010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探索》的姊妹篇――《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研究》较《探索》来说,充实了内容、更新了学术观点,使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与透彻。

从1984年开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算起,作者从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已整整三十年。《导释》的出版就意味着学科架构及主要内容基本确立,科学建设的主要问题也基本解决,今后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就转向丰富、深化、完善和提升等使之更臻科学的方向。

二、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内容配置

《导释》一书从结构上看,分为三个部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背景与平台、架构与要素、专论与趋向。

1、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背景与平台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经济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因此学科背景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现代部分,但也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滋生出来的,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精神。《导释》中提到辛亥革命了260多年的清朝专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之后,发展的矛盾由稳定的封建经济转变为谋求资本主义经济,这使后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把辛亥革命确定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就有了必然性。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首先取决于对客观环境与实际情况的把握,阐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国情基础是深入研究该学科的重要理论前提,概括其基本情况、特征、变化及其趋势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都是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需要探寻的背景及前提。

2、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

每一门学科都会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作为一个“新生儿”,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学科任务、研究方法、时期划分、逻辑架构、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等要素方面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作者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限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研究对象是1911年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其任务是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系统概括、总结近百年的奋斗历程;而研究方法则采用了独特的过程法及评论法等。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架构与要素,是把握这门学科的框架及方向的前提,对于概括和总结这门富有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科有重要意义。

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专论与趋向

武教授概括性地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总结为“七大理论”。首先,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归纳为三方面:对旧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及对非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对根据地、解放区及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概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预测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过程、方法、步骤的理论;其次,对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其变化;再者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1992年“三农”问题还未提出时,作者就在其论文中表明:在中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三农”问题举足轻重,必须放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依然是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化;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理论这一章中作者谈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大成就,就实践层面考虑,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理论层面考察,是邓小平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及市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理念、新认识。开放实际上是改革的内容、过程与体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而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内容在新时期发展与完善的新成果,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升华与结晶。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配置的主体方式,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最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新概括,是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是在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与战略指南。

三、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的创新及意义

每一个学科都具有其特殊的学术逻辑与学术特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理论主线、核心范畴、研究方法等都是武教授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中独创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与计划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止,武教授清晰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定义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他从价值规律的双重规定性出发,从价值决定于价值实现的角度解释了计划于市场之间的关系,理论主线的提出,富有学术创新性与开拓性,实践证明既是准确的,也是有理论性与预见性的。同时,核心范畴这一概念也创造性地被提出,核心范畴是指既能够客观反映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本质联系,又能够科学体现决定这一理论体系的现实过程、特征及其趋势的基本的理论概括。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链条以及核心范畴对我们的启示,可以逻辑地将“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因为这既能够揭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与实质,又能够揭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与特征。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又一大特色便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作者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基础方法上,独创了过程法与评论法,并将其概括为:“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重在发展”这十六个字。这些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具体的经济观点和思想作比较,能够把握其发展变化、揭示其联系与差异,了解其由来和发展,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有助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还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一本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实际上就是“中国形式和中国风格”的实际体现,也是“中国理论和中国声音”的确切表达。特别是十报告后,再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强调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恰恰是理论自信的表现,其内容就是说明并论证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的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与十报告高度的一致,更加证明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是值得读、值得品、值得研究的一本好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值得学、值得钻、值得探索的一门好学科。

【参考文献】

[1] 叶世昌、何宝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J].中国社会科学,1989(5).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4篇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CN:45-1411/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以探讨经济理论为主题的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通过创新性、学理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办刊理念,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学术信息、前沿的科研成果和独到的理论视角,以促进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致力于在经济理论领域探索创新,提供学理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术信息,为经济理论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经济界实际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资源,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

该学报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经济为主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经济界的实际工作者。对于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来说,该学报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经济理论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高校师生而言,该学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掌握当下经济理论的发展动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对于经济界实际工作者来说,该学报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文章,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难题;前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38-02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它是指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后来经过斯大林、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并和资本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思想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广泛性和实践性,在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得到了不断的新发展、新飞跃,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情况,那种紧密依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发展时期已经不复存在,这也直接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受到了直接的挑战。在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去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新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马克思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认识、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科学。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生产关系是依据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从1970年开始,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是西方研究的重要趋势。其中有詹姆斯・奥康纳、让・鲍德里亚等学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问题框架、解构问题进行阐释。

在2000年,埃纳斯图・斯奎帕尼提学者提出,立足现代主义角度,马克思经济理论主要具有如下四个特点:经济理论作为“理性人”的社会科学,注重实体论、均衡论,人类主体能够普遍、积极地改造社会,是实在论、决定论的影响。立足后现代主义角度,马克思经济理论将历史阐释为目标开放过程,社会关系结构的解释,不追求经济均衡,无人本主义否定了实体主义。可以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两者之间互相对立。

实际上,大多数学者对于马克思经济理论,注重无序与结构变异,研究历史演化、意识形态改变等内容。在1997年,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曾深入分析、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破坏了社会,然而并没有在社会经济转型、资本积累理论中,纳入生态破坏内容。所以,需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学,注重自然界的地位。在唯物主义中,不断融入自然维度、文化维度,促使其不断内延、外扩。同时,随着文化实践、工艺水平不断发展,阶级力量由多种元素决定。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也存在差异。另外,自然生产是对任一阶级结构、社会形态的发展。总之,生产关系、生产力构成了社会劳动,而社会劳动与自然界、生态学与语言之间,除具有调节关系,还有反调节关系。立足后现代主义角度,实现历史唯物主义重构。

而鲍德里亚曾提出,后现代性和现代性是一种断裂关系。随着消费社会产生,消费内涵出现根本转变,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品之间关系日益突出,与历史、文化层面相互渗透。所以,我们必须放弃现实经济学批判,提倡超现实经济理论。鲍德里亚认为,在交换价值上,马克思经济理论注重“使用价值”的解放,但并未超越物质思维、资本逻辑。处于当代社会,媒介生产逐渐取代了物质生产,符号标志维度逐渐取代了物体实用维度,个体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更加注重支配、控制,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消费社会,按消费无意识,认同社会体系、消费体系。鲍德里亚的符号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然而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却背道而驰。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分析

(一)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定义和论述,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会向两极方向发展,那就是资产阶级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无产阶级的不断贫困和被剥削,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必然灭亡的。从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来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不断进步,相关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都在呈向上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呈现出过多的灭亡的迹象,因此这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济理论是相悖的,所以当代如何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纵观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总共有五个,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直接按照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而来的,比如我国是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军阀统治之后建立的,并不是在资本主义灭亡之后建立起来的。另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刚开始时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计划经济模式并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立了基本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体系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而实行改革开放也被实践证明为符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方面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充分的解决好。

(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完善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长时间实践发展,不仅对资本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指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并随着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势,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也在为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比如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创新与完善;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外贸易能力和更好地发展经济,促进区域增长等相关的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这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紧密依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指导和解决。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景与新途径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是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同时也是体现马克思主义鲜明特色的理论,因此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引申出更多的经济性理论,比如从劳动价值论这一基础理论上,可以引申出价值量、价值实体等相关的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积极借鉴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理论源泉来看,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应该重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作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可以借鉴和可取之处,因此要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性学习,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前景。但是从二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来看,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作为彻底的一元论者,我们要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是,也要承认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也是值得学习的。另外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还要善于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是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状况相结合,形成新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则是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相结合,形成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此外,还应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为基础,联系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全面发展。在以上基础上,批判地学习西方经济学,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全新框架体系。

四、结束语

尽管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由于综合形势的影响而受到了挑战,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而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科学的、发展的,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在新时期、新的发展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于新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现象和经济问题等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以此来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保证其强大的发展生命力。之所以会遇到如此多的挑战,主要源于极大的经济社会变化,因为挑战的存在,才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我们也应该在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国靖.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3):17-21.

[2]谭华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难题与前景[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6):71-75.

[3]干靖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历史发展[D].郑州:河南大学,2012.

[4]刘国光.在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7(5):3-16.

收稿日期:2014-09-18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些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思想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社会主义蓝图,我们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唯一可学习、借鉴的就是苏联“老大哥”。当时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本国的国情,但是从总体上看,是以学习苏联为主。无论是改变生产关系,还是发展生产力,都明显打上了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烙印,具有一定照搬的倾向。1956年苏共“二十大”在斯大林的错误被揭露的同时,也暴露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纷纷开始摆脱教条主义束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也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进行反思。他提出不能照搬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开始一边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一边探索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时隔不久就出现了严重失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急于求成,搞什么“一大二公”,严重违背了经济建设客观规律。特别是史无前例的“”,使国民经济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果断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个别结论。他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提出新问题,回答新问题,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他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的同时,又坚决维护和继承已经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并立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深刻分析当达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和态势,果断要求我们不要陷入姓“社”、姓“资”的争论,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判断得失成败,明确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科学谋划我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以为领导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经济理论大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并非仅局限于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诠释之上,而是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新概括,赋予了公有制经济新的含义。他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把非公有制经济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由“补充论”提高到“共建论”的地位和高度;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一系列经济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理论。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新形势,抓住时展新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强调“五个统筹”,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马克思主义宝库添加了新财富。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继经济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如果说作为最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取得的经济理论成果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话,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对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当时“以苏为鉴”提出了怎样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话,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则是与时俱进,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理论,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付诸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创新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内在要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正是在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彰显出它的内在活力。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对接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对接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9篇

一、循环经济理论对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实现

“循环经济理论摒弃单线程发展理论的那种完全以经济效益实现为唯一目的的思路,而以全面的、可持续的视野构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共同实现目标。它所主张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内涵是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关系格局,而实现这一格局的基础在于要求节制资源开发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次数和效率、对资源废料的回收利用等。”[1]从这个角度来讲,西部地区要实现三大效益,就必须要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的指导。首先,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由于要严禁至少尽量减少对原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过度低效利用,要秉承一种保护性开发的态度对待生态资源,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诸如一票否决制等进行严格控制,严肃惩治那些因一时经济利益和政绩冲动所引发的随意开发行为。这是从旅游资源的提供方而言。其次是针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方,也就是广大旅游观光者。循环经济理论也能够教育他们形成一种文明、节制的消费观念。一般而言,旅游消费从顺序来讲,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玩、购物、休闲等等,每一个消费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的耗费一定的资源,尤其是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消费,如若消费观念不健康,以不文明的方式消费固定的生态资源,必然会在日积月累的效应下造成生态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失序。而循环经济理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塑造作用,让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并指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可以说,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力求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全过程基础上的,包括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工程环节、设计和营销生态旅游产品环节和循环利用“后”资源工程环节。

(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支撑系统的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野中,生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而对于繁复庞杂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工程,必须要有一个事无巨细的支撑系统。“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这套支撑系统从微观讲包括经济政策支撑系统、法律法规支撑系统、专业评估支撑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等,都对西部生态旅游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上存在的宏观政策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专项评估能力弱及不到位、科技及创新能力不足、公众参与不积极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灵活掌握和运营得到解决。比如,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理论中常用的绿色核算系统来构筑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整体经济指标评估体系,用以整体上、宏观上把握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的量化程度,从而深刻而直观地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实实在在的效益。而另一方面,西部地区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理论中的技术元素活用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去。比如一些比较普遍的技术类型,废物利用技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等污染类型的治理技术等。积极采取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新工艺,生产清洁耐用的生态旅游产品,从而真正实现高产出、低投入和少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理论,必须要大众化和通俗化,才能成功的吸纳广大社会民众的真正认同、参与和践行,才能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真正有序发展。特别是要通过生态旅游教育以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游客,使西部生态旅游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

(三)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地进行经济维度的生成。首先是可以指导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功能实现。“循环经济理论认为GDP增长不仅有数量的增长,还有价值的增长,而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尤为重视这种价值的增长,即内涵式增长。”[3]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对其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其产品质量内在所体现的生态旅游功能,包括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等。而只有真正将生态旅游的各种功能落到实处,找到抓手,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精品的升级和创新性塑造。其次是可以指导其服务品质的提升。旅游业本身就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产业类型,而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则要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优化处理。这种产业升级具有一个重大的社会意义,即推动社会结构从生产型转向了服务型。

二、循环经济视野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从产业结构和整体产业链的角度来讲,要先从宏观上构筑一个完整的、贯通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各产业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利用,并从产业类型形成一种补给与攀升的此消彼长的常态发展模式。首先在生态工业建设上,通过文明、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施,率先在企业层次实现循环经济,通过各种生产模式创新和变革,从根本上限制生产对生态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新兴技术的运用,积极循环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在工业生产体系内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模式,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生产目标底限。其次是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主要遵循“立体式农业系统”,即“太阳—沼气—耕地—畜牧业”和“鱼塘—鸡鸭鹅”共生的多层次农业系统,以及各种形式多样但遵循生态规律所开展的有效的农业耕作模式。最后是在生态旅游业的“总结式”综合发展上,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行整合式、联动式的发展,以文明、集约、节制的态度对待待开发利用的生态旅游资源,要适度、有底限、有分寸地开发,要始终在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进行挖掘利用。同时还要不遗余力地修复和补偿被破坏的生态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去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转化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

(二)建设循环生态文化以促进西部生态旅游的全方位宣传

“文化是现代企业体制下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和动力源,而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文化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无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营销方还是消费方,都能够逐步培养出文明、集约、有序的循环生态旅游意识,这就是循环生态文化作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产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张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文化,自然是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兴旺的不竭动力。”[4]“从微观上来说,循环生态文化包括旅游城市的整体面貌、城市风情与风格,还有城市以及地区市民的循环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循环意识在体制文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具体体现。”[5]可以说,构筑循环生态文化系统,是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对产业自身的一种凝练和超越,是进行产业升级的质变动力。现代旅游业已然构成了西部地区的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支柱性产业。“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的双重限制下,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势必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常态繁荣的首选路径。”

文化经济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特色旅游;形成与发展;经济理论;特点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建设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将特色旅游经济的研究放在了首要位置,使我国的旅游业能更快的发展,因此来推动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早日成为世界上的旅游强国。

1.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内容

纵观过去30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一直相辅相成,旅游行业的发展不断推动这社会主义建设脚步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着我国旅游经济理论,促进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我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旅游经经济本质理论,凸显出旅游经济性质功能和地位。第二、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主要阐述了我国将“发展硬道理”的发展理念转型为“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经历过程。第三、国家重要领导人提出了旅游改革创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创新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将改革开放作为我国旅游经济论的主要方针,来加强旅游的高速发展,不断在实践中总结,逐渐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旅游改革创新理论,促使我国对旅游改革发展从体制改革深化到综合改革。第四,我国将实施特色旅游对外开放的理念,其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我国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与外交功能,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逐步促使特色旅游国家化。第五、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加强环境保护一直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化,利用资源合理化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是目前国内旅游经济的重要一环[1]。

2.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

2.1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产生。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我国产生了特色旅游经济的理论体系。在该阶段,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对特色旅游的性质与日后目标、体系管理、政策改革的几方面要点进行了概括,指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新理念,对产生旅欧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至1979年,国家重要领导人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详细的针对性思想,促使我国旅游业的转变为综合性行业,我国相关领导人随后又指出:旅游行业带来的收入和外贸出口相比创造收入更多更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对我国旅游业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特色旅游经济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2特色旅游经济论的形成。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我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阶段。在形成阶段中,中国的地位在国际上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并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时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我国开始逐渐对旅游经济理论的发展引起重视,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经济理念,引领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朝着更为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在党的带领下,我国政府都将旅游行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另外,旅游业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特色旅游将作为首要执行目标,促进了特色旅游业改革,将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提高了另一个层面,也让学术界开始重视起旅游经济理论的发展,将经济理论研究投入到实际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先后出版了我国研究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书籍等,有效促进了我国特色旅游经济论体系的成型[2]。

2.3特色旅游经济论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我国经济重要基础之一的特色旅游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在该阶段,我国旅游行业的主要任务是设法形成我国所独有的特色旅游经济,而主要目标,则是加快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我国旅游总局在2008年颁布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旅游行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应该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并通过市场导向和合理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等方式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促进其形成特色旅游行业,为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3.特色旅游经济论的主要特点

3.1持续发展特色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旅游大国,取得如此好的成就,其中主要的原因如下:第一、遵循可续持续发展要素,将旅游经济发展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探索出平衡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道路;第二,遵循以人为本的铁则,将社会群众的需求视作关键点,从而实现引导消费、服务大局双结合的新兴产业发展道路;第三、将坚持特色旅游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把握住特色旅游发展规律,充分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归纳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

3.2促进旅游经济开放的原则。我国旅游业实行对外开放,中国旅游经济能充分融入了世界经济行列中,我国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在国际的地位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特色旅游经济的对外开放促使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使我国旅游发展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得到突破。

3.3坚持推进旅游经济的改革创新。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与相关旅游行业,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导下,将我国旅游发展方面的理论作为重要核心,不断对旅游经济论进行改革,特色旅游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得到了及时解决,促进了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切实贯彻特色旅游经济的创新理论,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理念提供动力,完善了旅游经济发展机制[3]。

3.4全面发挥旅游经济的功能。当前,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想全面发挥旅游经济的功能,促进旅游经济理论的良性发展,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充分体现我国旅游的特色。旅游行业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参加旅游的人不仅在服务和消费方面存在需求,在精神方面也存在更高需求。因此,我国在发展旅游行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出旅游的特色,满足旅游人群的精神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旅游人群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速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第二,提高服务质量。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视觉和精神享受,让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如果,在旅游过程中景区服务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旅游人的心情,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该不断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理论形成和其自身的良性发展[4]。

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带动的收益越来越明显,不仅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还能全面发挥出我国特色旅游经济的综合能力;但如今,各个国家也相继利用旅游业发展国家的策略,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的特色旅游业在国际中的地位还不明显,需要日后继续不断探究中国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理论,制定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的战略规划,建设出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让我们共同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方佳敏.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5):301.

[2]唐鸿.论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5,(02):108.

[3]徐永谦.试论中国特色旅游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04):162.

上一篇:心理基础培训范文 下一篇: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