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时间:2022-05-04 12:03:12

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摘 要:新四军成立之初是一支缺乏文化的军队,新四军领导者将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新四军中知识分子与知识青年的文化特长,积极宣传抗日,激发全国军民爱国热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建军之路以及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并总结了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四军 文化建设 抗战 经验

党的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具有宽泛的涵义,既包括知识水平,也包括文艺与文娱活动,同时还包括政治素养与军事素质。新四军所走过的成功的文化建军之路,其经验很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一、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1、延揽人才,奠定军旅文化之基

新四军保留了红军时期的不少优良传统,生活艰苦朴素,不畏险恶环境,对敌斗争坚决;论其不足,由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三年游击时期遭受重大牺牲,领导力量极为薄弱;部队知识水平较低,文化素养非常缺乏。

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实际为政委)对引进人才十分重视。他通过多种方式为新四军引进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这其中既包括叶辅平、叶钦和、叶育青、叶天流等自己带来的亲属,也包括朱克靖、黄序周、吴振邦等原来北伐军中的旧属,还有一些优秀文化人士和学者名流,如钱俊瑞、任光、沈其震、林植夫等,均是在叶挺的邀请和号召下来到新四军工作的。

2、重视学习,营造军旅文化氛围

在大量吸纳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的同时,新四军重视学习,以不断的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而对学习的强调,首先表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方面。1938年初,推荐袁国平到新四军任政治部主任,以加强对新四军的政治领导,在党中央致项英的电报中称“袁(国平)政治开展,经验亦多”,这表明党中央对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视。

3、用其所长,铸就军旅文化灵魂

由于长期的战争,抗日战场和根据地物资匮乏,条件有限,但新四军尽量为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待遇,尊重他们的工作。当时,新四军规定,团以上干部的津贴费每人每月仅为四元,营连干部三元,而聘请的专家学者每月可领津贴十多元至数十元,少数的每月在一百元以上。战地服务团任团员的知识青年在政治上享受排级干部待遇,津贴费每人每月三元,在那种环境下能够有如此待遇实属难得,也充分体现了军部领导对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的重视。

与提高待遇相比,新四军更注重以事业留住人才,将知识分子尽量安排到适合他们、适合他们的专业特长的岗位上,使其能够发挥才智、迸发热忱,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群策群力、奉献青春。

二、新四军文化建设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1、文化建军显功效

新四军重视人才,注重学习,坚定地走文化建军之路,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使新四军将士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路线、理论、方针和政策,了解到抗战形势和合作抗战的重大意义,克服了山头主义和游击习气,不断提升军政素质,新四军将士的党性修养逐渐提高,政治觉悟不断进步,从而使新四军成为党领导下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武装力量。

新四军教导总队还附设了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学校,把新四军干部家属和子弟组织起来学文化。新四军军部集中了国内许多有影响的专家和文化名人,他们担任了军部各部门的负责人,从事着新四军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宣传、经济、医务等方面的工作,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教导队也汇集了大量科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使新四军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在全军上下一起努力下,新四军成了“最有效、最文明的军事力量。”

2、 强有力的宣传力量

战地服务团在朱克靖的带领下,奔波于皖东南地区,活跃在大江南北,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铁军轻骑兵”。在叶挺、项英等军首长的关怀、指导下,战地服务团锻炼成了一支红专相融、文武兼优的文艺战斗队 。它以音乐、 戏剧、美术、文学、讲演等形式,宣传群众,鼓舞士气,怒斥敌伪,瓦解敌军,扩大抗日成果,成为新四军开展敌后抗日战争的得力助手和开路先锋。

3、不可抗拒的精神武器

在历次战斗前后,新四军文艺战士书写标语,散发报纸、传单,发表演讲动员,进行慰问演出,战地时常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嘹亮的口号、激昂的歌声,他们的工作产生了良好效果,使新四军迸发出极大的战斗激情。无怪乎新四军在东进苏南、转战苏北、五战繁昌、黄桥决战、两次皖南反扫荡、激战皖东半塔等战役中屡屡以少击众、以弱胜强,显示了“铁军”攻无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

三、新四军文化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

“文化是民族的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巨大的力量。由于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过短短数年时间,新四军成为一支军政素质过硬、有较高文化素养、凝聚力强的抗日中坚,新四军的文化建军之路,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仍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1、期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新四军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尽量提高其待遇,知识分子的津贴普遍高于一般干部,著名医疗专家沈其震的薪金是军部首长的数十倍。军部首长对知识分子的生活也很照顾。在新四军,知识分子的劳动和建议也得到普遍重视,军委副主席视察军部时,在朱克靖陪同下观看绘画组的多幅作品,周副主席对他们的创造给以“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这些都体现了新四军对于知识分子及其劳动创造的重视与尊重。

2、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现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文化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及时总群来自群众、源于生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3、应学习新四军文化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命运深切关怀的崇高情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新四军的文化宣传工作,他们冒着巨大危险战斗在文化战线上,为抗日摇旗呐喊,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生存而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 王辅一,《项英传》 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5

[2] 朱强娣,《新四军文化工作在抗战中的作用》《 安徽史学》2003

[3] 中国人民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新四军文献(一),北京:出版社;

[4] 陈加胜,《我所知道的新四军》,合肥:安徽电子出版社

[5] 钱俊瑞,《我所看到的新四军》, 云岭,1990

[6] 陶余新《军部广纳贤才 英才汇聚皖南》2011

作者简介:

王一萍(1980、3-)女,汉族,江苏建湖人,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上一篇: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