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范文

时间:2023-09-23 09:38:42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篇1

[关键词]激活 品德 教学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新课程就在全国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启动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随着课程的实施,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实实在在地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迫在眉睫,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游戏:

师:(过渡)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出示: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一演。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这样三种情况:

1.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2.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3.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我让学生根据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

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工厂排除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常常被毒死很多”。有的说:“废渣、垃圾处处可见,看到可难受了。”有的说:“有的人不讲文明,垃圾乱扔,苍蝇到处飞。有的还从楼上往下乱扔东西,都砸到了过路行人。”……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了,有的说:“我们要多种些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家乡。”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教学《江南水乡》一课时,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所见所闻,谈一谈发展经济的意义,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是只要引导好,孩子们同样能说出所以然来。有一个同学这样说的:“我的家乡原来是一条崎岖的小路,一到下雨满是泥泞,无法行走。现在已是一条宽敞的公路延伸到家门口。家里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样样俱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品德与生活篇2

是指以课本画面、场景或其他内容为素材,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形式。例如鲁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美丽的校园》,教材中的画面、场景是静止的,是没有情节的,情节要靠学生的想象延伸。教师可在课前用手机录制几组有情节的录像,如学校的草坪花丛、课间操、体育游戏活动、使用中的各功能室等,配上音乐、解说词,制成短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选材突出“美丽的校园”,使学生对校园充满向往热爱之情。当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后,教学转向“我们怎样爱护美丽的校园呢?”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儿歌古诗,教师网上搜集相关视频播放,变无声为有声,变文字为画面,增加趣味性愉悦性,增强教育效果。

2、情境链接

是指品德与生活教材之外,孩子已学习感知过的,同样有教育意义的且同品德与生活课有共同点的能够创设情境的内容。如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孩子学前教育中学过的儿歌古诗,大多已有现成的课件,教师把其使用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具有正迁移教育效果。如教学(鲁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就可以和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鲁教版)等课的相关课件链接,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感受生活的美,“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感受“金色的秋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再深入到怎样留住“金色的秋天”的实践活动,指导组织学生课外观察、画画、和父母春游秋游用手机拍摄图片录像,留下“金色的秋天”的记忆。

3、情境移植

是指既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没出现,也在孩子的课外生活中没感知过的,同样和品德与生活教材相似相关、能够创设情境,利于引导孩子为人处事的素材内容。这必须搜集生活情境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获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筛选。如有线电视中的一些精彩的少儿节目,网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少儿动画资源,教师可保存剪辑加工,以备教学中使用。创设情境应作为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主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孩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孩子学习,鼓励孩子善于去面对生活,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品德与生活课课堂就能焕发出引人入胜的生命活力。

品德与生活篇3

关键词: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标”还提出该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养成教育应该是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抓好“一言一行”的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读懂课文,学习“一言一行”

低年级儿童思想单纯,知识贫乏,可塑性很强。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的;他们的道德行为多半是在教师的要求或效仿教师的情况下实现的。低年级课文正是注意了这些特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寓“一言一行”的养成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中。但低年级儿童识字少,阅读能力低,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材,灵活的教法,诱发情感,帮助学生看懂图意,读懂课文,认认真真地学习文中规范的“一言一行”。? ?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都是彩色纸张,这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和真实的图片,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用活插图,让学生去模仿,学习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强化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如教《家里来了客》一课时,要求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客人来到家,盼盼是怎么做的?客人离开时,他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盼盼表现怎么样?然后试读图上儿歌,学盼盼的做法。一首富有情趣的儿歌,道出了待客的基本礼节及待客的真诚、热情,学生在榜样作用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二、创设情境,训练“一言一行”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情爱憎的好恶态度,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教学中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结合所学“一言一行”,进行养成性的模仿练习。? ?

电教设境。运用电教手段,可发挥其声像之长,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某些意境,从而在意境中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教《我也想当升旗手》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国旗以后,播放一段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隆重举行升旗仪式的录像,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老师、同学们的一举一动,通过观看唤起了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升旗手、护旗手的羡慕,使他们初步感受到升国旗时的庄严气氛。然后再放一次录像,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参加升国旗仪式。此时此刻,学生都能像录像中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或队礼,还有的学生嘴里自豪地唱起了国歌,爱国主义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

表演设境。让学生当堂表演,不仅仅是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让所学“言行”在操作表演中得到练习。如教完《我随爸爸去做客》以后,我说:“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知道怎样做文明小客人了吧,现在咱们就去做文明小客人,比比谁做得最好。”我将所学的内容和儿童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表演时分组提示,进行演练:(1)我去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家。(2)我去了爸爸、妈妈的同事家。(3)我去了表弟、表妹家。(4)我去了老师、同学家。并评选“文明小客人”,颁发奖章。儿童在仿真实性的演练中将自我融入情景中,自觉地升情,潜移默化地移情,达到换位思考的效果。

三、引导实践,规范“一言一行”

品德与生活篇4

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只有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

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教《我和小树一块长》这一活动时,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种树,并了解种树的好处。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树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保护大自然,不去破坏环境。

二、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环节

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并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我们手牵手》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盲人的生活,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蒙着眼睛做各种事情。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便与苦恼,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帮助,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让学生走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品德与生活篇5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一、回归生活,抓住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比如孩子们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他们的生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加强体验感悟,抓住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领悟,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开发课程资源,抓住品德教育的突破点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样展开?一方面,候车亭、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电影院、体育馆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的公用设施一般如水渠、桥梁、河堤、电线等,以及树林、山丘、河道等的公共资源,在教学时,选择这些对学生熟悉的公用设施进行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四、引导学生实践,抓住品德教育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使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要从教育实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贴近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晓明《现代学习论于学习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品德与生活篇6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材;生活;拓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72-01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更应该突出教学的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唱响教学生活化的主旋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更多的知识,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的教学愿望。

一、以教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编写教学预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涵盖了历史、政治、社会、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以教材为主体,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渗透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要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减、添、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通过拓展让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赢了》时,教师可以先结合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夺冠的事例,用女排精神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女排精神”来导入教学。其次,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让学生谈谈赢了拔河比赛之后的感受,使学生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胜利和失败的比赛,或者事情,谈谈胜利和失败后会怎么做,从而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二、巧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效率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小学《品德与生活》选编的教材内容其实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的,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教育,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来收集学生身边的事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让教材活起来。这样教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又可以触发学生的内心情怀,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碰到的残疾人,先让学生说说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残疾人蒙眼走路、单手穿衣等,在体验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内心深处尊重残疾人,从而主动帮助残疾人。

2.巧用学生生活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未成熟,这就要求《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类似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去呈现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课堂真正鲜活起来。巧用学生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与生活零距离接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教学《抄袭害了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抄袭作业的事情,让学生谈谈抄袭作业的原因,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可以使抄袭作业的学生明白不能由于自身的惰性和上课的不专心影响以后的学习,也要让被抄袭的学生敢于对抄袭作业的学生说“不”,并做到热心的辅导和帮助。

三、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体验

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与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堂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例如,教学《父母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家庭角色互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角色互换”,处理家庭各种事务,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各种难处。对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汇报,让学生体会父母的难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送父母一片阳光”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意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品德与生活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教学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四)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学生需要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三)在课堂中呈现出活动性

品生品社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课前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更多的图片、资料、音像及音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认真设计教案,真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好、上活,使其成为学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秦娥. 守住德育目标 演绎高效课堂――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07):59.

[2]董泉凤. 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品德与社会课堂[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4):36.

[3]丁小荣. 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初探[J]. 教育革新,2012,(03):61.

品德与生活篇8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98-0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加的、独立的一门课程,其明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亲近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学习课内知识。下面就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中《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依托教材,感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生活实际及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儿童在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各个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1.挖掘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点。浙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和学生生活很近的事件、画面作为教学实例,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境,构筑了开放性的教材系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观察生活,感知生活。

如执教《社区的公共设施》这一课教学时,笔者就先采用“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路灯;然后创设情境,听听路灯的自述;最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公用设施。当学生聊了公用电话、车站牌、垃圾桶、健身器械等公用设施后,笔者就紧抓这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点,让学生来写一写,画一画,夸一夸“我们的朋友”,并适时鼓励学生说出它们给自己和他人生活带来方便的故事,等等。结果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还亲自去调查本村的健身器材使用状况。

实践证明,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视角,“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夸一夸”,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之获得知识和情感教育。

2.寻觅生活与教材的联结点。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品德与生活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教师可以寻觅生活与教材的联结点,多渠道地为学生搭建舞台。

记得笔者在上《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大量资料。当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笔者就顺势诱导,出示有关本乡镇60多个村居健身器材使用状况的资料和相关图片(有的公园健身器材损伤得不成样,有的垃圾满地,有的……)当大家看到本镇真实的一幕时,那种好奇、探究之情就油然而生:如何让各村居的健身器材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让群众主动积极地参与锻炼呢?如何让健身器材得到保护?……

“我给你一个舞台,你会还我无限精彩。”总之,学生是离不开生活的,教材也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只有把教材和生活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才可以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更生动、更直观。

二、走出课堂,体验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相关道理。”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在“课外”,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围绕身边生活,感知最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社会,在社会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有益教育,最终实现品德课堂育人的最大收益。

1.选取生活化的活动主题。新课标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摆在了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切不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追赶“活动化教学”的潮流。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教师应该在跳出教材的同时,选取生活化的主题开展活动,并且在主题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教了《社区的公共设施》后,大家商定开展一次关于《院桥镇村居健身器材使用状况的调查》实践活动。笔者就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如下策划:首先是构建“村活动小组”的模式,让学生以村为单位,合理组队;然后填写调查表格,制定调查计划,最后进行成果汇报等。没有想到,在策划活动的时候,学生就情绪激动,想说的话怎么也说不完。

有的说:我知道兴业街的街心公园,那里垃圾成堆。

有的说:健身器材损坏得都不成样了,秋千的锁链也断了一条。

还有的说:活动器材上的螺丝都松了。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选取大家熟悉的生活主题,探究欲望就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若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贴近生活又有价值的话题,就肯定能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2.亲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他们能在生活中学习,从而提高其生活实践能力。笔者就利用双休日,聘请家长担任活动导师,开展调查活动。

东家峰村的村口:有的人喜欢带着一只狗来锻炼,因此,狗粪便随处可见。还看见一些村民喜欢一边健身一边吃东西,手上的油渍和污垢随意擦抹在器材上。还有些人喜欢在使用健身器材前习惯性地往手掌心吐唾沫,再抓住器材把手。因此,许多器材上留有黑黑的污迹和灰尘,有的甚至还有鼻涕的痕迹。

院桥镇的村办处口:发现部分健身器材或多或少地存在“缺胳膊少腿”、螺丝松动等不安全因素,但是至今都无人来修理。

对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了,才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一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还把知识应用于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个性发展,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总结经验,学会生活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为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活动的反馈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课程资源,为拓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打开一扇扇大门。

1.积累丰厚的生活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调查活动后,大部分学生就对这件事了解得比较透彻。有的还去做了调查问卷,以亲自采访等方式,得知村民们不愿意参加健身的理由。大部分村民都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体力劳动者,整天在田间劳动,也确实够疲乏的,再用不着参加体育锻炼。即便到了晚上,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或者串门闲聊,打打扑克、搓搓麻将,也是一种放松身体的方式。有部分村民则认为,去健身活动场所又不认识别人,总感觉很尴尬。由此可见,村民的健身意识不高,健身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还有的村民对“安全意识淡薄”、“卫生意识令人担忧”、“器材得不到及时维修”等方面做了详尽地分析。

殊不知,这样的活动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能真正地关注生活。

2.发挥广泛的宣传效应。生活就是教育的过程,教师把学生带入生活,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亲自去体验、去经历、去实践、去反思。

比如这次实践活动,学生都说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还大大地充实了课余生活,锻炼了胆量,磨练了意志。另外,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也感慨颇多:要让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真正热起来,绝不仅仅是花钱安置健身器材、建个篮球场就可以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观念得到改变,措施得到落实,村民有了热情,他们健身才能真正热起来、火起来。如此一来,各村居的健身器材也不会成为一种摆设,而是真正地用起来。与此同时,大家还对各部分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如:

1.加强宣传力度:建议镇政府定时在各个地方开展有关健身的活动,让村民更好地意识到“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身体;建议在健身器材附近设立明显的使用注意事项牌,加强对使用者的安全教育。

2.加强维修力度:希望有关部门定时对健身器材进行检察,以免发生事故。

3.投资建设者能定期投入维护资金,加强安全保障的力度。

4.添加一些游戏性的健身器材,以便加强亲子间的交流。

如此深入社会生活调查、总结、反思,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中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还使教学更富活力,更具生机。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依托教材,挖掘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点,寻觅生活与教材的联结点,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又能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选取生活化的活动主题,亲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去分析、去反思,只有这样,品德与生活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沈红霞.让品德课程与儿童生活交融[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5).

[2]贾元荣.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学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3,(17).

上一篇:二手车交易市场范文 下一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