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3 23:25:14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 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课时安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5课时)

1、齐心真好 1课时

2、对手也是朋友2课时

3、让我们荡起双桨 2课时

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10课时) 2、春天的故事 2课时

3、从“东方红”到“神舟”2课时

4、光辉的瞬间 2课时

5、我为祖国绘蓝图 2课时

第三单元:放飞和平鸽(5课时) 2、战争,人类的灾难 1课时

3、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 2课时

第四单元:只有一个地球(7课时)

1、地球生命的摇篮 1课时

2、大自然的诉说 2课时

3、地球累了 2课时

4、守望碧水蓝天2课时

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5课时) 2、我有一个梦2课时

3、明天不遥远 1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引言:

自新课改以来, 品德与社会课堂有了许多变化,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出现了让人惊喜的改变。新课标承扬了原有大纲的可取之处,并在许多地方进行了创新及突破。本文主要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可取之处。

一、思品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小学老师师资整体水平不够高;其次是教学用具缺少,教学辅助材料不齐全,缺少了教具与学具的小学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较难得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再次,老师缺乏新课改的过程培训,老师在岗前培训当中掌握的理论在真正进入课堂时,就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而学校需要加强老师的培训力度和密度,上级业务部门应该常常调查课改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召开讨论会,并且给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解决。其次,上级业务部门应当给老师们提供更多参加讨论会与观摩会的机会,尽可能减少二级培训的效益损耗。再次,持续增加学校的内部设施,竭力改善学校教学状况,丰富师生教学与学习资料,给实施新课改创造很好的硬件环境。

二、在教学中体现出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但是总体而言能够划分成两类: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长久以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着重于接受性学习,在老师的协助与辅导下得到正确结论,学生需要拼命记忆知识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学生的开创性受到了压制,并且对这门课程厌恶心理较重。新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慢慢学习与掌握知识,同时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

(一) 对学生勇于尝试的行为要鼓励

老师完全不需要担忧不讲授学生就学不会,应当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勇敢地理解与探索,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学习的过程,就算得出的结果不正确也没有问题,整个过程是具有含金量的。

(二) 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怀疑是进步的阶梯。在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当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课堂教学的开端应是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要重视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三) 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主置,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使学生加入其中,如此一来,不但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在小学教学里,课堂教学的最大目标是使学生学有成效。所以,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里,一定要精心准备教学计划,并不完全受教案左右,在教学艺术和教学机制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保障 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达成教学任务。教材应当是教学的根基,优秀的教材不但可以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内容安排与体系设定上也更为合适小学生。所以,在教材规划时,老师应当处理与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如果本地区教学和教材之间有冲突,应当依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让教学更为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问题教学法当中,可尝试透过各种问题,激起学生针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求知欲望。在展开小组探讨活动时,以组别作为单位,依据实际教学任务展开合作或是探索性学习,力求令学生占有更多的自。

四、努力开拓课外资源,使该课程生活化

伴随新课改的展开,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并且注重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养成。所以,在授课时,老师要依据不同内容予以整合,从真实生活里找到触发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加到教学中。在研究教材内容时,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结合,把学生的家庭与学校还有社会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令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多维度的思考。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实际行动进行检验,才可以有效发挥规范行为与养成良好品质的效果,这需要老师竭尽全力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延展到课外去,使掌握的知识能够巩固与升华。社会是脱离于学校之外的真实大课堂,要学好 品德与社会,不可以只是让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应当建立大局意识。在发掘教学资源,进行开创性思维训练时,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真实感。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效运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出台之后,针对于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要求较之从前更高了,例如,新课标当中提出,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加强小学生自身的人文教育培养。新课程标准用更具有远见的眼光与宽广的胸怀针对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展开了全新的定位,在继承与发扬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思想性特点,并且加强人文性培养,指出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必须注重以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以及实际生活历练,要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持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21-22.

[2]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38.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学 社会 沿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Social Stud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U Ping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 Social studies have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closely relate to life. The course is important f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practical.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social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n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spec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ciety; history

我国大陆从1992年正式启动小学社会课程,随之而来的是对社会课程的探索和研究,但从目前看来,对中小学社会课程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所谓常识教育,是包括社会生活、公民教育、历史、地理、法律常识等。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课的课程性质究竟是什么,社会课有无独特的课程价值,这类问题现在并没有真正弄清楚。

1 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

我国社会课程的设置、名称变化较多,高、中、低年级也有所不同。这里的介绍从新中国成立起,主要介绍1988年以后的中小学社会课。由于1949年到1987年之间没有社会课,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期间的常识课程。

1.1 1949至1987年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开设了自然、历史、地理课,此时并无社会课,“社会”是在1992年开设的。195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这个《初稿》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单独设常识课,通过语文及其它科目进行常识教学;三、四年级每周开设3节常识课,向学生讲授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基础;五、六年级的常识进行分科教学,开设历史、地理、自然三科。

1966至1976年“”期间,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打断,教学秩序被打乱,常识课程被取消。1967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小学无产阶级的通知(草案)》,这个《通知》明确取消了小学高年级的自然、历史、地理课程。后来各地学校陆续复课,但这一时期的常识教学内容是为政治运动服务的。

粉碎“”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在经历过十年浩劫后,重新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1.2 1988至2000年期间

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为了加强社会常识教育,减少课程门类,规定小学四、五、六年级(五年制学校三、四、五年级)开设社会课,不再开设历史、地理课。小学阶段,全国普遍设置了社会科课程“社会”。

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推行了课程教材改革。这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实施学计划、使用学大纲和教科书局面。除了教育部(国家教委)制订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外,上海市与浙江省也制定了适合各自地区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推行,我国小学在建国后第一次开设社会课。

初中阶段,教育部的教学计划仍然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而浙江全省与上海市部分初中设置了取代史、地课的社会科课程“社会”。上海9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将社会科的学习年限延伸到了初中阶段。1991 年,上海开始在杨浦区10 所中学进行《社会》综合课的实验,以历史为线索,将地理、社会学等基础知识融合起来,即在一册教科书中含有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的知识。在初中设置社会课,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尚属首例。从总体上说,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浙江的教学计划开设的社会课,初一学习社会的环境,初二学习人类的历史发展,初三学习当代社会状况,即在“社会课”的总体框架中,分年级开设了有关地理、历史的课程,属分科联合型。高中阶段则都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

1.3 2001至2009年期间

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推行“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多样化改革。教育部在充分研究后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和《历史与社会》这两门新学科。教育部制定的全国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供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使用。上海市制定的课程计划与标准,则供上海市使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在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在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将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程度更高的课程。

初中阶段,教育部设置了两套课程计划,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一是综合型《历史与社会》(取代史地课的社会科);另一则仍然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

高中阶段是分科型的历史和地理课。而上海市继续推行综合课程实验,在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初一、二设置历史和地理课,初三设置社会课;高一、二设置历史和地理课,高三设置社会课。

2 中小学社会课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课程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多样性与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教育的趋势,不会过分追求社会学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上,更会视价值观教育为其核心任务。

目前,我国的综合课程有:小学开设《科学》、《艺术》,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三到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套方案,综合课程有《历史与社会》,高中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要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也体现了学科综合型的特点。开放性、多样性、相对性、批判性成为社会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李稚勇.小学社会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稚勇,方明生.社会科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赵亚夫.论我国社会课的终结与再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合理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在教学计划设计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生活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九课《逛商场》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去商场试购物,去观察消费,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课上将课堂改为商场,让学生每人带一件商品到学校,组成一个商品购物区,在课上先让学生讨论“买东西的学问”,谈各自的经验,根据各自经验,由两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学生去商品购物区去购物,其余同学当观众,观察购物的场景,在购物这一活动结束后,再让同学讨论购物时,“怎样做个文明顾客”和“顾客有哪些权利”,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下,学生十分积极地、自主性地、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消费意识随之增强,对于这样一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创设合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进行学习,是合理处理教材的有效方法。

二、结合身心特征,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应将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还应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创设生活情境。如在二年级上册《我的好习惯》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呈现几幅图片,根据图片,学生自我判断,有早睡早起、不挑食、爱惜学习用品、积极锻炼等。这些习惯以生活习惯为主,而在五年级上册《我更了解自己》一课中,根据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课文呈现文字比较多,通过文字的阅读,引发学生思考,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作业不拖拉,遵守学习纪律,有耐心、细心等,这些习惯已转化为学习习惯。

无论是以图片为主的文本呈现,还是以文字为主的文本呈现,都是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图片情境的创设与文字情境的创设,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不同身心特征,各年龄段学生,这样收到教育效果更佳。

三、走进现实生活,养成良好品质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涵,现代教学观念认为,学习者对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容易接受。教学前,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收集相应的生活教材,了解、熟知、体验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获得经验,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例如,在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教师让平时用右手写字的同学尝试用左手写字,尝试用嘴巴翻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在教室里行走,这样的创设使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艰辛,渗透从小要尊重关心残疾人的思想意识。

在《家乡的变化》一课中,课前设计表格,让学生在家乡“住的方面、交通方面、公共设施方面、其他方面”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进行调查比较,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绿色小卫士》一课中,让学生参观垃圾中转站,让学生看到成堆的垃圾怎样进行分离,进行合理处理,变废为宝的,回收1吨废纸可再造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回收20个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笔筒,从而懂得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可以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调查、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感受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正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体现。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对策;主动性

前言: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并且也会出现精力分散,兴趣不高的现象。从全方位发现小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细致分析其原因,才是解决的关键。从普遍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践中,能够发现不少小学生的学习问题,例如兴趣不高,精力不集中,学习缺乏计划,理解不深刻等等问题。而对于每个教学班级而言,又可能存在不同的教学问题。不论是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个性化的教学症状,都应该对症下药,才能有所突破。

一、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对教学知识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

小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而品德与社会却很难抓住他们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教学内容的单一,使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感。在教学课堂上表现为课堂表现不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等等。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品德与社会本身的枯燥性有关。因为在其中会有很多教条化的东西,学生在多次重复中,会因为记忆疲劳而出现兴趣降低的现象。其实在教学中会发现,当开始一门新的课程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这节课接近尾声,或者是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再度理解的时候,情绪又发生了变化,表现出依赖性和延后性。

(2)课堂氛围比较低沉,师生缺乏互动。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传统课堂中,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而这一形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且很多老师抹杀了其行为的指导意义,突出了教条化思想。这些片面的思想,导致整个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学生或是有了睡意,或是开小差,或是和他人说话等。

分析其原因,可以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角度出发,没有真正理解品德与社会的思想品质,没有理解其教育意义,反正是没有将真正的教学意义体现在课堂之中。而且单方面评价形式也使得这一教学意义变得浅薄,学生没有从理解和影响自己日常行为的角度来学习。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视野比较狭隘。

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来实施,而普遍来看,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并不多样,甚至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在学习形式上过于简单,学生视野得不到开拓,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意义发挥不充分。特别是在教学效果方面,更是没有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其学习思想。

分析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自我要求比较低,创新性不强,没有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科学统一,将小学教学看成了一件过于简单的事情。从这个方面分析,只有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才是可行的学习方法。

二、如何解决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加入生活元素,趣味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参考,而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内容的广泛性随着网络的铺展而变得越来越宽泛,甚至每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能够拓展很多。加入生活元素,意味着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而在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用生活的例子来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也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而且小学品德与社会本身就应该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指导,对他们思想的塑造,加入生活元素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意义。

(2)增加互动次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互动性不仅是老师提问学生,学生回答老师,还有相互提问的环节。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老师思路,老师也知道学生学习的症结在哪里。增加互动次数,讲解新知识的时候,要试着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步步引导他们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给他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老师发现学生的互动望降低的时候,就是学生表现出学习疲劳的状态了。这时要放慢教学脚步,用一个品德小故事或者是小笑话来活跃一下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同学打起精神来。

(3)丰富教学形式,加入情境化教学。

教学形式多样化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视野,也让学生在变化的教学方法中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乐趣。采用情境化马洪林教学的方式,在故事改编、场景演示等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而且和生活贴近的场景更能完善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学习和使用知识融为一体。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却是可以通过教学状态和教学方式来改变和纠正的。老师要通过日常学生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的综合结果来发现细节的教学问题,针对性改变教学计划和方式,全面提高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31-231.

[2]杨今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07(Z1):99-10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效 小学 品德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89-0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生较高年级时开设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小学生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社会行为和导向,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发展性的综合性课程。新课标的标准要求下,对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以更加有趣生动的形式来开展这门课程,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对课程学习内容的吸收程度,尤其对其在课后对课上内容的真正理解并付出行动。本课程实为民族教育和精神教育的体现,是对小学生社会综合性发展负责的行为。但在现实情况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诸多问题,如老师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不利于课程有效性的发挥。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的教师教学思想陈旧

教师更倾向于把语数英等作为主要课程,其他课程视为类似第二课堂的增加性学习内容,并不真正意识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的社会性,对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使命感缺乏。

2.教学方法陈旧

《品德与社会》的课本几经修订,里面新增加了许多趣味性、互动性更强的内容。但是教师并不能及时跟得上新标准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的生搬硬套课本,没有做到和学生的有效互动,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

3.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的探索精神,只是简单地听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被动地接受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学以致用。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没有得到改变,家长传统上会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在社会生活中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依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需要,制定一个符合教育局指导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标的目标相符。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肯定为基础,来不断改进详尽的教学计划。应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上课为讲一些已经过时、假大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指导,把教学目标贯彻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但是计划是应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调整,促使其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

2.创造互动性强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

教师应树立一个观念,学生对的学习能力很强,但需要更加全面、互动性更强的课堂学习氛围。课程中不乏有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这些内容不免有抵触情绪,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应负责任地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知识。利用生动有趣的环节,如在课堂上重现一些生活场景,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习在场景中互动,不仅可以生动地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此外,部分学校已经尝试使用较为西方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其学习的。比如说,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的需要,让学习到户外去感受,并交流整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这当然对教学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只要学校能有足够的重视,可以尝试与校外的公开场所,如公园、超市等进行合作。这种互动性强的课堂,最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陈旧的教学观念以为《品德与社会》并不是重要的课程,因为它不是学习考核的重点,并不像语数英一样,受到很高的关注。但正是因为《品德与社会》并不是学习考核的重点,就有更加开放的课堂空间,有更多的内容和资源可以深入去挖掘。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应去多挖掘更有内涵的内容,要先吃透课本所想要传达的知识,所想要学生去学习和认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内容、课本的概念和学生生活中可能已经遇到或将会遇到的情形结合起来。同时本课程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培养学生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看新闻或是讨论社会现象。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播放备受关注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社会问题,通过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以学生为重,不断地调整教学

大多数情况是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课程的有效性。但另一种情况是,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辅课,当成学生休息的课堂,不讲课只是播放一些视频或是只注重学生的课堂互动性,完全脱离了学习目标。教师遵循“童心、童趣”,把学习的内容化为生活的实际,注重小学生的社会发展和道德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班别的学生的总体情况,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老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可允许和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观看视频等等。也可以定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是实践成果。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促进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可以激发老师不断地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评价学生的学生成果,可以侧面看出老师教学的效果。通过让学生评价老师,或是通过旁听让不同的老师来评价,可以更加科学地让老师本人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利与弊,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老师教学的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吴盛华.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本教育

青少年的道德培养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学品德课程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校教学,让青少年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新课改以后,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品德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做到生本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对实现生本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一、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生活是思想品德的来源,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最佳验证。尤其是学生年少时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品德教学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生活中的事例。小学品德教学选用的教材内容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但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进步。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在教学时以教材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将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学相联系;其次,确立与学生的沟通点。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需求相连,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方面的需求。

二、在教学中积极创造人文环境

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教育根本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其中蕴含着公平、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是生本教学实现的前提条件,老师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能够放开。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要充分依靠学生,将学生学习的天性和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并掌控学生的讨论,要赋予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确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贯穿始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到引领作用,尽管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经过仔细斟酌研究,可以使教学活动开展得非常出色。老师仅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在教学小学品德四年级教材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人教版)时,教材中列出的安全注意事项毕竟有限,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会受到的伤害对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制定本章节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安全问题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能识别身边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及其利用;(2)引导学生探究家庭、公共场合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想办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3)引导学生学会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己、救助他人。通过这样的展开学习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力,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而且每个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使得学生之间的道德水平不尽相同。这样由不同学生组成的不同班级之间就产生了多样性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班级要因材施教,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要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老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学生生活,巧妙地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明晰,利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社会上出现的新鲜事物等作为学生开展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协作中领会其中的道德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道德修养,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事依据。

五、通过生活去验证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提高道德素质以后还需要在生活中接受检验。走向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细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进行考验。离开学校后,家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老师可以和家长合作,学生家中是否具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是否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否懂得孝敬父母等,通过家长给学生评分在开学后反馈给老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鼓励其继续坚持,对表现差的学生,老师要勉励其努力提高。在学校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其他同学的相处等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评分。在每个学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同老人、孤儿等一起生活,去理解他们的心声;或者带领学生去街道打扫卫生,让学生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愉悦心情。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在教学中,老师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尊重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才会成为学生提高道德素养的净土。愿我们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生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9篇

《品德与社会》教材在编排上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教材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让学生在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上扎扎实实地学习道德知识,并将所学道理付诸实践,形成正确的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即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一、合理把握教材

《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通过一个个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可资对话的文本,给学生提供进行思想活动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我们教师藉此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规范知识。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教学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面向全国广大地区的,由于各地文化和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重构,其中把握教材是基础,整合资源是关键。《品德与社会》教材涉及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通过仔细研究,努力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因素,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段的教材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培养学生形正确的道德观。

二、大胆创造教材

小学生的道德观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社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道德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是可以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的。教材里有卡通儿童和生活事件主角,教室里的学生与教材中的儿童在对话中共同成长,教材中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在课本上,让教材成为学生进行创造的文本。学生可以在教材上画图、写话,教材中的空白成为学生表达思想的空间。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读读写写中进行表达,在说说演演中进行思考,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等等,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三、适当开发教材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文本比较简约,有些话题内容仅仅是一种问题的提示或者是话题的切入点,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也就是把社会生活中对小学生发展有意义的教材,把本地区的相关资源及时地充实进来,不断关注社会生活中最新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地开发教材。

四、活学活用教材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活动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和体验的有效途径。学生对活动越是感兴趣,热情就越高,活动感知就越有深度和广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图文并茂,每个单元各个主题的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打开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简洁的提示语、富有童心、童真、童趣,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逻辑,令人耳目一新。《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我们也应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使教学活动更为丰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第10篇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反思

七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