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1 15:30:06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1

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理论体系涉及的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多元化的临床护理类型。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护理职能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性。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及角色,甚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

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高等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部分医院和医院的部分病区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模式还占相当比重,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理人才标准、知识结构、具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

增加人文知识,了解与研究不同民族的健康及疾病观、护理保健手段。自古以来,文化与医药便有不解之缘,医药源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与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特定的斋戒期,有法定的节日并享受假期。一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藏族嗜肉食、浓茶以御寒、助消化。因此,要想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深入研究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沟通。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要开展这一高层次的护理,在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研究范围、加强教育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 骨科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现代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2]。于是,传统的生物护理模式很难满足当今骨科患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骨科护理发展的要求,让骨科患者早日康复。

1 般资料

选择骨科创伤术后患者500例,年龄2~9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种包括:慢性骨髓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面积皮肤脱套伤、胸腰椎等骨折;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哈萨克斯族、蒙古族、彝族、羌族等;国际包括:中国、美籍华人、哈萨克斯坦。

2 多元文化

2.1 多元文化概念 是指不同民族、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

2.2 多元文化来源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自觉学量涉及非专业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习惯,礼仪修养、法律知识等,提高自身素质,并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 多元文化在骨科护理中运用

3.1 护士的心理素质 南丁格尔说:“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适当信仰,有奉献自己的心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要成为一名优秀护士,除了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由于职业的特点、特殊工作环境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相关社会因素及护士本身内在性格等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的质量[3]。因此,护士作为一个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患者,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积极作用[4] 。

3.2 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全方位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定位,它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宽容博爱、豁达乐观,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些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5]。

3.3 儒家思想运用于骨科护理 本组500例骨科患者,在护理上除采用现有基础专业知识、骨科专业知识、心理护理外,儒学文化思想也运用于其中。在护理中主要针对以下几种儒家思想:①“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对知识缺乏的病人,要做术前、术后访问、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热情回答他们的提问、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术后功能锻炼和预后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护理工作的对象均来自不同国家、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理解,于是要不断学习多元文化,才能满足当今人类的需求。③“默而识之”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且牢记于心,运用其中。

4 结果

骨科护士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知识、习俗、理念、技术以及儒家文化思想相结合,运用于5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满意度为98%,护患纠纷下降为0。实践证明,多元文化护理运用于骨科手术前的病人,对手术的安全有信心,对恐惧、应激反应、怕术后疼痛、手术中出血过多发生意外、失眠、血压升高、食欲减退等影响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相应的并发症,能降至到最低。术后病人的运用多元文化护理能将疼痛减轻让病人感到舒适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恢复到理想的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 讨论

儒家文化及其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沿着这一方向去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确定研究范围,加强全方位教育和护理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 杨运秀,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护理道德教育,首席医学网 2007,10,10

[2] 郝玉梅,探索现代护理的新方向多元文化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8,5(15)

[3] 王晓艳,浅谈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5,6(5)

[4] 范瑛,对现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6,19

[5] 方忠敬,弘扬儒家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乡村发现网2011,9,19

作者简介: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四)需开拓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变流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987X(2015)04-0024-08

通过对电力元件的控制,实现电能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是电网运行者不变的追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电力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实现电力元件的可控性,电力电子器件在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环节广泛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大规模并网运行的主要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两者均无法直接并网,需要经过变流器变换后方可馈入交流电网。

(2)直流以及交直流混合输电。无论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还是交直流混合输电,都是通过变流器实现电能的交直与直交变换。研究变流器的动态特性,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保护的可靠性。

(3)柔流输电。输电网的柔流输电与配电网的柔流输电都大量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研究电力电子器件的调节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新能源发电以及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输电是目前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风机、光伏电源、换流器等作为一类含变流器的电力元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变流器是该类电力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力电子设备。变流器是一类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驱动电路组成的电力设备,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变换、调节和控制,在智能电网中具有重要应用。智能电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对含变流器电力元件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

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对快速切除故障、迅速恢复供电、提高供电连续性、减少设备损坏等具有重要作用。故障特征分析是继电保护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其关键问题在于研究电源输出短路电流的暂态变化特性。传统电力系统是由同步机和输电线路构成的线性网络,电源的响应特性较明确,短路电流易于计算分析。随着新能源发电以及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大量应用于电力系统,电网不再只含单一类型的电源。含变流器电力元件作为一种新的电源形式被引人系统,受变流器特性影响,其输出特性明显不同于同步机,使得系统表现出许多异于传统电网的故障特征。为了更好地分析含变流器系统的故障特征,给今后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提供依据,有必要研究含变流器电力元件故障过程中输出短路电流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

由于频带宽度的限制,互感器对一次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具有一定的滤波作用,电网的二次侧一般只能获取系统电流的低频分量。虽然目前已经提出许多基于暂态量的保护新原理,但当前现场广泛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仍旧主要关注系统故障过程中工频电气量的变化规律。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含变流器电力元件输出的工频响应特性,得到其短路电流中工频分量在故障暂态的变化规律,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分析及整定计算意义重大。

目前,关于含变流器电力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化建模、控制策略、谐波分析等方面,关注其故障暂态输出特性的较少,且基本上基于仿真结果分析。文献对逆变型电源故障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但对其故障电流暂态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文献分析了三相电压对称跌落时直驱风机的响应特性,但其主要利用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文献对光伏发电故障暂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继电保护关注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理论推导,且其主要结论均是基于仿真结果得到的;文献对直驱风机仿真模型进行了简化,提高了直驱风电系统仿真速度,但仍未给出变流器故障响应的解析表达式。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后现代;多元音乐文化观;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00-00

我国声乐艺术及其演唱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早在古代即已有之。留存至今的古代文献有汉代之前的《乐记》、《春秋左氏传》,以及其后的汉初刘安等人所著的《淮南子》,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魏良辅《曲律》,沈宠绥《度曲须知》,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王德晖、徐沅澂的《顾误录·度曲十病》,刘熙载的《艺概》等,分别从音乐审美、内容与形式、情感表达和演唱艺术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时值当代,众多声乐艺术从业者、研究者,依然乐此不疲地对于古今中外的声乐艺术和歌唱技术进行探讨,甚至从文化、哲学和科学技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他们为我们后学继续探究打下了坚实而又宽广的基础。

一、后现代文化理论与音乐文化观

西方后现代哲学和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同我国古代歌唱研究理论一样,对于我国声乐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同样具有启迪意义。然而,对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解释,西方著述庞杂,学术界把各种“后”的理论都归入“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一范畴之中。例如: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2011)指出“后现代文化是现代主义极端扩张导致出现的文化霸权所致”。[1]但是,贝尔既强调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连续性,又看到二者之间的断裂与反叛。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 1924—1998)主张在面对总体文化时注意差异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里的知识状态”。[1]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认为,工业时代的真正的“人”已经死去,应该强调个性的多元化……他的主要著作《癫狂与文明》、《规训与惩罚》、《性史》等,都贯穿着这一思想核心。[2]而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反对崇拜理性、反对二元对立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世界。[3]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1934—),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观点主要集中在他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或《后现代主义》)一书中。[4]他认为,后现代的文化整体早已被“既存的社会体制”所接纳,并与当前西方世界的正统文化融为一体,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特征皆为我们今天的大众所乐于接受,文化生产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结果造成了文化自身失去了历史深度和丰富多彩,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生活的平面化、同质化和单一性。同时他认为“应该将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重组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上的全面更新等联系起来考察,亦即应该将后现代主义置于更庞大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之中进行考察”。[5](P297~302)

上述对后现代主义的描述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提供了一条分析、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的有效途径,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资本运作方式与市场经济结构影响了世界的经济秩序、文化构成和艺术样式。后现代所描述的社会文化现象直接关涉当今世界的艺术、音乐的发展现状,不仅涉及西方,用后现论也可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艺术和音乐文化现象,无疑对于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乃至声乐艺术、演唱技术的发展,亦有诸多借鉴和指导意义。当下,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还是就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竞争等方面来看,后现论都有其可资借鉴和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二、后现代音乐文化观在中国

声乐艺术中的实践后现代文化观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而后现代音乐文化观亦是后现代文化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某一社会群体或族群而言,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一定时期流行并占支配地位观念或思潮的左右和影响。而且我国当下的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受到来自于西方的现代音乐文化以及后现代音乐文化观、文化遗产保护思潮、文化产业发展等直接影响。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声乐表演艺术

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遵循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以辛亥革命封建王朝统治为界,上下可划分为传统声乐与近、现代声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的近、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在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反映时代风貌的声乐作品及形式。“学堂乐歌”是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启蒙运动带来的文化现象,其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音乐阶段的结束,新音乐文化时代的到来。时期,一批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开始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风格的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应运而生。抗日战争时期高唱救亡歌曲推动了群众歌曲的发展。新民主主义时期诞生的歌剧、电影插曲带动了歌曲的创作与传播,反映了当时市井百姓的现实生活、思想意识与喜闻乐见。社会主义建设早期,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改编民歌、颂歌、样板戏、诗词歌曲至今仍被人们作为经典红歌传唱,作为特殊时期的文化印记永不磨灭。改革开放至今,大众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流行歌曲以其贴近生活、曲调亲切、情感真实、表演多样开始在人民生活中迅猛发展,中国声乐艺术全方位立体发展,关于声乐的新现象、新观念、新争议层出不穷、多元纷繁。

回顾历史,声乐艺术也经历了由自发性、多样性走向系统性、科学性的发展过程。从声乐教育来看,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6](P204) 1927年,肖友梅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现代第一所完备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声乐艺术的体裁来看,20世纪初的民主精神、革命思潮为传统乡野民歌填上新词,发展成为新民歌;民间说唱也从流浪卖艺进入繁荣城市,适应市民娱乐形成大量现代曲种;有声电影的发展,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歌曲提供了繁荣的舞台,也为歌曲的创作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优秀的电影均有一首较好的主题歌或插曲,标志着中国歌剧艺术终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歌剧发展之路,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从声乐技术的发展来看,自20世纪20年代始,以周淑安、应尚能、赵梅伯为代表的从欧美学成回国的声乐学子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本土声乐人才。1957年初召开“全国声乐教学会议”,提出了欧洲传统唱法“民族化”的问题,所谓“民族化”就是要在保存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及其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表达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方面,力求深入、完善,真正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7] 此后,中国民族声乐在保持传统、洋为中用的道路上逐步摸索出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学、表演体系,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唱法。中国声乐艺术才得以进入了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起步阶段,中国的美声唱法也逐步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并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对于上述发展的中国现代化音乐现象观点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被用来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变化,即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二是90年代初出现的现代化理论,多元化、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其主要特征,关注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我国的声乐艺术也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音乐文化观的发展而演变。

(二)后现代音乐文化观与我国当代声乐表演艺术

经过现代化理论的洗礼,后现代音乐文化的表达形式更加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思想具有进步的“反叛意识”,表现在音乐文化方面艺术家们大胆的革新试验,显示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精神。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音乐观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每一部作品中,力求达到观念和思维上的新颖独特;2注重每部作品所体现的观念的产生方式与产生过程;3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包括现代音乐自身在内的传统,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吸收流行音乐和非西方音乐文化。[8](P468~469)

从后现代的视角看待中国当代声乐表演艺术,这种具有“反叛意识,颠覆传统”的思维对声乐表演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空间。从歌唱技巧上来说,后现代音乐文化观促使了声乐表演的形式的创新,在美声、民族、通俗这三种最普遍的唱法分类基础上,出现了民美、美通、民通等新的唱法分类,不同的演唱方法互相嫁接融通,又产生出新的声乐演唱方法与技巧。在表达形式上,声乐表演更加注重表演者的身体语言和观众的场景互动。在音乐元素上,声乐作品的创作开始朝听觉多元化的方向进行,从而创造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

除此之外,文化遗产保护也催生出后现代“多元化”声乐唱法的创新。中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9]中国的民间音乐更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民族歌曲的演唱方法与表现形式是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履行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加强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民间音乐。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所谓“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电视媒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自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这项伟大工程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昆曲、古琴、维吾尔木卡姆、乌日汀多(蒙古传统长调)、福建南音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名录推荐名单的公布;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10]“原生态”民歌电视栏目的设立,为我国“多元化”声乐唱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满足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提供了平台,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资源保障。后现代音乐文化观所强调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也符合保护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要求,理应成为后现代“多元化”声乐唱法存在的理论支撑来源之一。

后现代音乐文化观对于传统的音乐文化观是既离经叛道,又相互依存。后现代音乐观表现在中国的声乐艺术上,一方面背叛了传统的一元文化观(中国唱法或中国现代声乐体系)、二元文化观(民间土唱法与学院洋唱法)。另一方面,又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变化发展出多元的后现代声乐表演艺术的样式与风格,加上外来文化输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等,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歌唱方法绝不止于现存的几种而已。表演者若能正确地理解后现代的含义,积极开拓创新出新的声乐演唱艺术风格和体系,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做到我国音乐文化和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否则容易扭曲了后现代音乐形式的表达,更谈不上是有价值的文化创新。

简言之,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遵从新的文明建构,进行多样化的对话。现代和后现代差异在于后现代以差异性、多样性的角度看世界,体现在多元音乐文化观上。音乐发展的后现代化,包括音乐听觉后现代化、音乐情感的后现代化的特征。而声乐唱法的多样性,正是音乐听觉和情感的后现代化相结合的产物。后现代的思维促使人们对声乐演唱方法进行创新,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表达形式,不同的唱法和不同的音色也就培育了不同的音乐市场空间,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听觉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唱片、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业的繁荣。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中的音乐,走出了中世纪开始的西方专业音乐史的局限,人们开始重视我国民间、民族和世俗的音乐文化;在音乐形态上突破了传统范式和现代范式的束缚,创造出解构和多元这两种新的样式。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对声乐艺术的影响还间接导致文化工业中的唱片业及传播媒体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作曲家、歌唱家不断地在风格处理、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不仅如此,这种多元化观念还促进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音乐遗产进行保护的意识和力度不断加强,比如昆曲、京剧、福建南音等音乐遗产中的音乐风格和歌唱方法,就非常值得今人的借鉴和参考。保护和传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运动的形成与到来,也正是受了后现代音乐文化思潮的影响。

[参考文献][1][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 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法]米歇尔· 福柯.知识考古学(第3版)[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 (上、下) [M].张宁,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梁苗.杰姆逊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3).

[6]胡郁青. 中外声乐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7]郭克俭. 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J].音乐研究,2010,(3).

[8]沈璇,等.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9]覃志刚.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中国艺术报,2008,(690).

[10]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1).

[11]石惟正. 20世纪前半叶中国声乐史述[J].中国音乐学,1997,(1).

[12][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3]尹国均. 城市的尖叫——后现代建筑图景[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 2008.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协商民主;群众利益;秩序;公平正义;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D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109?05

维护群众利益是党和国家执政的法宝,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有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2)我国以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的执政价值,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缔造者科学论断的充分验证,同时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本质巨大优势的真实体现。

近些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入,社会阶层、利益结构特别是群众需求较以往所发生的快节奏变迁,造成部分地方在群众利益维护方面出现系列“不适应”,实然利益维护与应然利益需求之间张力不断显现,由此所引发的“上访”“”也屡见不鲜。创新是时代灵魂,也是制度永葆不竭的动力,消解现实群众利益维护困境与障碍,有赖于群众利益维护机制的不断创新。在现实民主发展不断深入进程中,鉴于利益维护与利益需求的张力显现,嵌入西方协商民主理念,通过主客体之间的协商,使广大人民群众纳入利益维护过程之中,不仅可以有效了解群众需求,提升群众利益维护效能;同时可以强化人民群众在利益维护中的主体性地位,增添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与团结,从而为党和国家的合法性执政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扎实群众保障。

一、新形势下群众利益诉求困境与挑战

利益是人们生存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等方面资源,是一切社会主体行为的动因。国家产生之前,生产力落后和社会组织化程度极低,社会人们的利益相对简单,利益的实现与维护更多依赖于个体自身和氏族部落等原始公共组织来得以达成。国家产生之后,社会人们的利益需求较以往有了扩展,国家作为最大社会组织,掌握着庞大社会资源,是人们利益实现和维护的“控制器”。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阶级统治乃国家之本质,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乃其本质实现之根本。因此,可以说,任何国家的过程,总是其统治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的实现与维护过程。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国家诞生,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利益也由此成为国家神圣使命。这既是我国历代领导人不争的共识理念,同时也是国家执政经久不衰的重要法宝。早在1945年就提出“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2](1094)的重要思想,认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 准”。[2](1096)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在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其中之一。2003年“七一”讲话,进一步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思想,并倡导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利益观。

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为人民当家作主本质国家的实现提供了方向与路径。同时,如陈云同志所言:“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3](175)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本质的实现,更取决于实践中群众利益实现与维护的有效落实。总体而言,新中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既是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成为广大群众利益实现的可靠保障,现实中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等生活水平的良好状态与提升态势,充分证实了国家执政在群众利益实现与维护方面的程度与决心。然而在具体层面,伴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我国在社会结构形态、个体发展状态、社会发展路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迁,实现与维护群众利益也相应面临着巨大挑战与困境。

(一)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趋势明显

传统计划体制下,各社会阶层比较固定,群众利益以单位或集体的载体形式体现出来,单一性和趋同性极为明显,对于党和国家而言,回应相对同一的利益诉求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确保群众利益的有效实现。市场体制下,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群众利益多元化和差别化问题十分突出,加上人员流动增加、单位结构转化、集体意识松散等原因,造成党和国家在回应利益诉求时难度更大。

(二)群众利益诉求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其中体现之一就是社会大众自主意识的增强,表现在利益诉求方面,就是群众利益诉求态度更为积极、利益诉求个性更为鲜明、利益需求满足更为丰富、利益诉求方式更为激进。应该说,作为利益维护对象,广大社会民众利益诉求意识的提升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更是党和国家有效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必备前提。然而,高程度的利益诉求意识需要有高效率的利益回应机制,就我国目前制度化利益回应机制而言,还难以有效适应这一要求,从而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非制度化的利益诉求倾向与行为。

(三)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滞后

诉求渠道是群众利益得以实现的桥梁。一直以来,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以代表、、单位、人民来信等方式为主,在社会结构相对单一和固定形势下,能较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然而,伴随市场体制深入,社会结构复杂化、阶层多样化、利益多元化趋势明显,带来传统利益诉求渠道困难重重,难以承载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如代表的利益代表性问题、中的选择性治理问题、单位集体利益功能弱化问题以及人民来信的互动性问题等等。

(四)群众利益维护程度不均

计划经济为主背景下,群众利益维护更多来自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安排,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与实现公平程度较高。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资源配置由计划调节转向以市场调节为主,其在带来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多元和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现象较为突出。此外,作为群众利益维护者和利益差距的协调者,相关政府在其职能履行过程中因决策不合理、政策不稳定、角色定位不准以及腐败严重等原因,造成群众利益维护公正偏差大,不同群体利益所得与实现程度不均现象明显。罗尔斯有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实践中群众利益维护程度上的不均现象,必将对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本质的实现及社会稳定的长久持续产生重大障碍,由此,通过相关措施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的公平与正义,是现实社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协商民主在群众利益维护新机制

中的功能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人民群众看我们党,不仅要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新形势下,我国群众利益维护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迫切需要在维护机制方面有更新的举措。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其所倡导多元主体间的协商,为新时期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协商民主”由1980年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首次使用,是西方“多元文化社会潜藏的深刻而持久的道德冲突,以及种族文化团体之间认知资源的不平等而造成的多数人难以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等方面的问题,而对民主本质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4]现代化是一个多元社会特征不断显现的过程,在回应社会多元决策合法性问题上,学界提倡的三种方案中,协商民主方式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最具包容性选择①。诚如瓦拉德斯所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它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5]现今背景下,伴随市场体制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阶层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特征明显,党和国家在群众利益维护方面面临着如何充分协调不同利益、实现多元主体共识的新问题。在此方面,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倡导通过多元主体协商最后达成共识,从而维护统治合法性的理念与构想,对于新时期我国群众利益的有效维护具有重要功能。

(一)群众利益维护中的效能提升功能

效能是群众利益维护追求的目标,即在群众利益维护中,是否能做到科学与合理、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实践中,群众利益维护更多由相关政府部门单方操作,容易出现供给与需求不对称造成效能低下。信息是决策基础,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嵌入,可以通过听取各方利益诉求与建议,了解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做到利益供给与需求信息的充分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与辩论达成共识,从而为群众利益维护的高效与合理保驾护航,“协商民主坚定地支持参与,它认为需要高水平的参与,而且其最终目的是使权力运作合理化。”[6]

(二)群众利益维护中的秩序稳定功能

利益与秩序密切相关,利益维护公正合理,秩序稳定性就高;反之,利益维护偏差大不合理,秩序稳定性相对就低(如等等)。为此,任何社会统治要保持持续稳定,必须在利益维护价值与机制等方面有较合理的安排。协商机制的嵌入,将群众利益维护置于多元主体共同协商的平台之上,通过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与讨论,最后达成利益维护的具体方案。在其中,虽然主体观点各异,但协商目标是一致的,即以追求公共性为导向,促成群众利益维护更加高效。不同协商主体在协商进程中,既培育了公共责任意识,同时也增进了相互信任与团结,从而促进了秩序稳定,“协商民主重新强调了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对民意质的提升,即应通过不断的对话和协商来使各方都能了解彼此的立场,扩宽彼此的心胸,进而把 私利提升为公利,以弥补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缺 陷。”[7](242?243)

(三)群众利益维护中的公平正义功能

公平正义是现今时代主题,也是党和国家对群众利益维护的基本价值追求。现实中受市场、人为、制度等影响,群众利益维护在公平正义方面偏差较大,如何做到价值与事实的有效统一,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学理上,多元主体间的协商,其最终目标要么是共识,要么是高度一致。实然层面,在主体利益多元化形势下,通过协商达成高度一致几乎不可能,更多是通过主体间的协商、辩论、审议,最后达成罗尔斯所提出的“重叠共识”。同时,不同利益主体要实现“重叠共识”,必须纳入公共理性总念作为协商的主导,即所有协商主体者必须以公共理性来指导自身行为,“重叠共识”只有在公共理性基础上方可达成。群众利益维护中的公共理性原则,要求相关利益主体必须从公共性出发,以一种公共道德的理念姿态来权衡自身行为,诚然,作为以公共性为基础的公平正义,必将在公共理性的氛围中得以充分实现。

(四)群众利益维护中的合法性认同功能

现代民主政治框架下,合法性衡量标准取决于人民是否同意,即“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8](35)群众利益维护是党和国家重要行动指南,也是广大人民忠诚党和国家的重要基础,由此,群众利益维护是否合理,是否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赞同,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执政长久的关键。哈贝马斯有言:一旦“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9](65)时,就可能得不到公民认可而产生合法性危机;同时,当这种合法性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广大公民就会选择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政治秩序的不满。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嵌入,是协商主体就相关利益问题尽情抒发己见,经过慎思、辩论、协商,最后达成理性一致。在其中,决策的最终方案是协商主体理性一致的结果,得到了各方认同,从而为权力运作合法性提供扎实基础,“协商过程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出于多数的意愿,而且还基于集体的理性反思结果,这种反思是通过在政治上平等参与尊重所有公民道德和实践关怀的政策确定活动而完成的。”[6]

三、群众利益维护新机制中协商民主

理念的嵌入路径

协商民主理论视域表明,协商民主与群众利益维护密切关联,通过多主体间的协商,能为群众利益维护带来效能、秩序、公平正义以及合法性认同等方面的实质功效,无疑为消解实践中群众利益维护困境提供了切实路径。

(一)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理念的培育

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0](1318)一直以来,我国群众利益维护主要以国家政府单向度供给为主,作为利益维护对象的群众更多是以被动接受者的姿态出现,即主客体之间很少甚至不存在互动沟通的机会与场合,造成在利益维护理念方面,政府控制、群众“背、等、靠”等理念成为主流,与协商机制倡导的平等互动理念差距较大。由此,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的有效嵌入,必须在理念方面予以培育:

首先,要培育主体性理念。即自我决定与自我发展的公民理念。公民与臣民相对应,是民主时代对社会大众的一种身份认定;公民诞生之逻辑前提是权力为广大人民所有,其所对应的内涵包括权利享有、法治保障、主体平等等方面。主体自由与平等参与是协商民主最基本前提,塑造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主体的主体性理念,就是要通过相关渠道与方式,将平等、权利、责任、法治等公民理念深入人心,以此来规范协商主体的参与行为。

其次,要培育公共性理念。公共性是协商民主基础,协商民主公共性的实现,取决于协商主体公共理念的培育。卢梭认为:“公意”并不等于“众意”,社会的公共利益不等于某局部组织或团体的“共同利益”[11]。在群众利益维护的协商机制中,一是要求协商主体遵循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宗旨,以公共利益的视域来规范和权衡个体、群体、部门等其他利益的诉求;二是要求协商主体特别是国家政府相关管理人员具有公共精神,以公共精神来内化与修炼自身道德品质,从而在协商进程中做到在公共性理念基础上,平等对待及尊重其他人,并在协商、辩论与对话中达成共识。

(二)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平台的建构

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平台的建构,有利于形成国家政府、广大群众合作参与的治理型的利益维护平台,并通过合作、协商、辩论等方式,达到促进协商功能有效实现和维系协商机制稳定持续之目的。诚如马奇和奥尔森所言,“在地方,公民正不断通过对话和直接讨论,以不同于以往代表制和官僚机构的决策方式,向政府显示需求,表达不同方面的利益,以求对公共政策产生实际影响力,可以说,这是当代治理的标 志。”[12](31)

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平台的建构,是一个包含协商主体、协商目标、协商机制等要素的集合体。协商主体方面,主要以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共组织和广大群众等为主。协商目标是通过行动主体的合作、协商、辩论,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协商机制是相关利益主体行动高效的基础,按协商民主理念,参与主体必须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协商互动,即平等原则成为其首要前提。为确保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主体的有效合作与互动,必须进行协商主题解释机制、协商信息交流机制、协商过程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安排,最大程度消解信息与能力障碍,使平等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三)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制度的设计

制度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特征,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的持续有效,必须以相关的制度设计为保障。主要包括:一是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的制度认定。理论层面,协商机制能在效能提升、公平正义、秩序维护及合法性认同等方面有效促进群众利益维护;同时在实践层面,近些年来协商机制的实践也如火如荼。然而,截至目前尚无明确的相关法规保障,为此,需要进一步在法理层面加大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对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的目标、程序、规则、形式等方面给予制度认定,确保群众利益维护中的协商机制的稳定性与规范性。二是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运作保障的制度认定。受主体能力、信息、程序等影响,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运作困境不可避免,需要以相关的保障措施来确保其实效。如在主体能力差异的保障方面,可以通过主体培训与协商主题讨论等方式来提升主体的认知与认同能力。在信息不对称的保障方面,可以借助公共讨论、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等方式来促进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保障各协商主体有充分理解信息的途径与机会,从而消解信息不对称困境。在程序不公正的保障方面,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刚性的监督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开辟多样化的监督渠道和促进监督主体多元化,以此形成监督合力来提升监督实效。

(四)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氛围的塑造

氛围是一种软资源,群众利益维护中协商机制的有效展开,有赖于良好协商民主氛围的塑造。首先,要进行协商文化氛围的塑造。协商文化对于协商机制运作的功能,在于它能在训练公民话语能力、培育公民公共理念、丰富公民信息资源以及培育现代社会资本等方面有极大效果。协商文化氛围的塑造,要在培育协商主体政治、道德、文化、技能等素质基础上,大力开发群众利益协商平台(如实体性协商场所、虚拟性网络公共论坛等等),以此促进协商主体的协商积极行为。其次,要进行信任文化氛围的塑造。信任文化对于协商机制运作有极大的促进功能,“信任文化一旦产生,它就获得了独立的力量,在信任的方向上推动着人们的决定,并在这种意义上补充和改变信任的计算,并且变成了信任的社会生成的下一个循环的背景条件”[13](177)。群众利益维护中信任文化氛围的塑造,需要在开发平等、法治、民主等现代信任资源基础上,采取教育、行为激励等方式来有效推进。

注释:

① 三种回应方案有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中立模式、拉兹的自治与多样化完美模式、协商民主模式。其中,登特里维斯等认为协商民主模式更具有包容性。详见: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出版,前言4?5页.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8.

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陈剩勇.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 浙江社会科学, 2005(1): 28?32.

陈家刚. 协商民主引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3): 26? 34.

陈家刚. 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3): 54?60.

张凤阳. 政治哲学关键词[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阿尔蒙德. 比较政治学: 体系、过程和政策[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哈贝马斯. 合法性危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陈燕青.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行政伦理价值理念[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9(6): 135?37.

March.J, J.olsen. Democotie Governanee[M]. NewYork: Free Press, 1995.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苏州某印染企业排放的废水约5000m3/d,主要包括浆料浓水、浆料清洗水、印染浓水、印染清洗水。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等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该废水经过曝气调节池 混凝沉淀池 水解酸化池 接触氧化池 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处理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但排水中仍含有大量难降解处理的大分子有机物环境保护论文,污染物浓度和色度较高,不能够满足生产用水的要求中国学术期刊网。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并降低企业生产用水成本,企业兴建了一套处理规模为5000m3/d的中水回用工程,实现废水的资源利用。

1、工艺流程及特点

针对该废水的水质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本公司确定了以砂滤、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Fig.1.Technology diagram of wastewater reuse

污水站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流入回用调节池,由提升泵入石英砂过滤器以去除前段处理工序残留的微小絮凝体,然后自流流入臭氧氧化池,最后经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后回用。臭氧氧化池利用臭氧氧化废水中残余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环境保护论文,将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1],

2、主要构筑物设计及运行参数

2.1 回用调节池和回用水池

回用调节池和回用水池共壁合建,半地下室,钢砼结构,有效容积均为200m3。

2.2 砂滤器

采用4台外形尺寸为φ3000mm×4000mm的砂滤器,滤料采用0.5~1mm的均质石英砂中国学术期刊网。设计滤速为V=8m/h,反冲洗周期为24h。反冲强度为10~12 L/(m2s),反冲洗历时10~15min。冲洗方式为先采用空气冲洗,然后气水联合冲洗环境保护论文,最后用水反冲洗,

2.3 臭氧氧化池

臭氧氧化池为钢砼结构,设2座。为了提高臭氧的溶解效率,将臭氧池设计成多格串联式,接触时间为30min。臭氧发生器为青岛国林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单台臭氧产量为600g/h,臭氧通过设在池底的刚玉微孔曝气器分散成微小气泡后进入废水中,臭氧投加量控制在(12±2)mg/L。在臭氧池后加设停留槽,减少残留的臭氧对后续BAF的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网。

2.4 BAF

BAF为钢砼结构,共设8座环境保护论文,并联运行,COD容积负荷约1.0kg/(m3d),下降式运行,流速为2.0m/h,填料层高度为2m,接触时间为30min,采用水槽堰板均匀布水,底部出水。填料采用比表面积大、表面粗糙、易挂膜的陶粒填料。

BAF池能耗低、氧转移率高、抗击负荷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在BAF池底装有人工反冲装置,反冲的出水回到原污水处理站调节池。

2.5主要设备

(1)砂滤器4台环境保护论文,规格为φ3000mm×4000mm;

(2)砂滤器提升泵;KL(W)80-160,6台(4用2备),流量为50m3/h,扬程为32m,功率为7.50kw;

(3)臭氧发生装置:空气源,CF-G-2-600型,2台,臭氧产量为600g/h;

(4)BAF曝气风机:BK5006型,3台(2用1备),风量为7.07m3/min环境保护论文,水柱为6m,功率为11.3kw;

(5)BAF反洗风机:BK6008型,2台(1用1备),风量为15.1m3/min,水柱为6m,功率为22.6kw;

(6)BAF反洗水泵:KL(W)125-200B,2台(1用1备),功率为22 kw;

3、工艺运行

该回用系统于2008年5月开始调试运行,调试约1个月后,对COD的去除率趋于稳定环境保护论文,业主方化验室对出水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连续监测验收,经检验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开始进行部分回用于车间生产用于冷却循环水和漂洗水,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顺利通过了业主方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中国学术期刊网。

4、经济效益分析

整个深度处理规模为5000m3/d,占地约1000m2,总投资为750万元,吨水运行成本为1.4元, 经过1年多的稳定运行,平均每天回用水量约为1800m3。

该公司将河水处理后回用于车间生产的用水成本为0.9元/m3,达标排污费0.26元/m3,两项合计约1.16元/m3环境保护论文,每年约节省费用1800×1.16×300=62.6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结论

针对苏州某印染厂印染废水的特点,以该企业污水站排水为对象,采用采用砂滤、臭氧氧化、BAF等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达到企业生产用水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1年多的运行,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运行效果良好,得到了环保部门的支持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召海,刘文保,沈骏,等.臭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3):358-37.

 

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护理伦理,护理教育,伦理环境

1 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1.1 忽视多元文化护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人口的流动使得为不同国籍、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成为一种必然。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探讨并分析,重点研究其不同的传统照料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民族的人民进行共性和各异的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曾经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关注基础医学教育,而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要求,与国际先进的护理教育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现代国际护理的要求不相符合。很显然,缺乏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能胜任多元文化的护理。美国的护理特别强调精神护理,而中国更多地偏重于传统的护理技术,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RN(Registered Nurse)与国外护校毕业生护理考试CGFNS(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不仅考察专业护理知识,不少考题还涉及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我国护士多元文化知识缺乏,按中国文化习惯或中国传统的护理理念的回答则难以被认同。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势必无法转换观念,以护理对象的立场思考问题,也就谈不上尊重护理对象的权利和尊严。

1.2 关爱与人性化服务不够关爱是关怀伦理学的核心品质,关爱是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病人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品质。但是根据调查,护士的关爱行为及关爱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沈梅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导致护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护士关爱意识的缺乏。黄萍则发现在产科中部分医护人员言行怠慢、态度粗暴,在分娩流产室内对于未婚引产、流产或婚前曾有生育史的产妇语言不文明, 甚至施以侮辱性的语言;对于产妇则言语冷淡,态度粗暴,缺乏体贴。由此可见,我国护理要真正达到社会和病人所期望的护理服务质量尚存在不足。另外,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医护人员过多关注疾病和技术参数而忽视病人的存在,忽视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病人的人性关心,导致护患关系的物化和失人性化。

1.3 不能充分认识和维护患者的权利据2004年4月27日新浪网的信息:调查显示,我国约有92%的顺产母亲都接受过侧切手术,其中77%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接受侧切。袁美莲对某县级医院发生的80例医疗纠纷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发现,医疗过程中告知不详细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由于临床医护过程中对患者的保密权和隐私权也缺少保护意识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现阶段护理过程中涉及的患者的保密和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1)患者个人资料的泄露;(2)患者身体秘密部位的暴露;(3)患者个人秘密的泄露;(4)教学实习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犯。

2 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落实当代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贺丽春等医学与哲学国内护理伦理教育起步较晚,中专没有开设护理伦理课程,经有关学者调查,我国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国内不少学校在护理课程设置上,没有具体明确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仅有58.1%的学校定位为专业任选课程,29.0%的学校定位为必修课程;大部分学校护理伦理学讲授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开发而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任课教员的大部分未能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伦理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员占 51.4%,教师对护理伦理认识不足或非医疗护理专业教师授课等因素造成了教学内容过于局限、老化和教学方法简单,大部分趋于理论讲授和个案分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另外,医疗保健系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经常会出现理论上学习到的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临床的伦理决策与伦理实践。所以,要解决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从护理教育着手,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也很重要。

2.1 改革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2.1.1 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医学伦理思维能力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目标,即培养在伦理学上能够负起责任并具有伦理决策能力的护士;重视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伦理学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尽快培养专业护理伦理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践,调整护理伦理学教育内容,拓展和丰富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实践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的有关内容,例如: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堕胎、有生理缺陷的婴儿、脏器捐献及移植;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的权力;脑死亡、人体实验、自杀、安乐死、临终关怀、基因治疗、撤除生命支持措施、放弃治疗、护生的角色等。培养学生对那些处于争鸣阶段的实践前沿课题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

2.1.2 重视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多元护理能力,如开设护理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跨文化交流学等课程;设立专职教学人员,采用提供资料、开设讲座、自学导读、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向学生灌输多元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护理角度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习俗禁忌、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健康观念、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常用护理手段,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多元文化护理观念为临床多元文化护理实践打下基础。

2.1.3 实行关爱与人文素质教育关怀伦理学倾向于用关怀,而不是原则和推理、判断和证明来分析和解决道德困境;并且更注重人们的情感、感觉和需要。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lbert Schweitzer提出的“敬畏生命”的观念认为,面对生命的个体,仅有科学技术的知识和实践是无法进入医学职业生活中纯粹的理解和智慧那片领域的,同时还应包括幸福与尊严的分享。医学征服疾病的业绩是巨大的,但面对病人、面对人类,若失去敬畏之心,那么医学又将是有缺陷的。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是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越需要伦理学的评估,而敬畏生命是伦理学的重要内涵。在整个护理教育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及关怀教育应贯穿其中,这种教育并不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而是人文精神的内化,因为医学本身是充满人性的科学。

2.2 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在伦理环境体系里,伦理环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包含了医疗保健提供者在做日常伦理决断时约定俗成首先选择的价值观。实践环境包括一些可观察到的特征,如工作条件,以及为护士制定预期目标的成文的政策及程序,还包括一些比较隐性的特征如非正式的同行规范等。组织结构、角色种类、健康与安全倡议、投诉机构、伦理委员会、赔偿体系和严格的程序都会促进坏境的形成,这些坏境可能存在障碍,或有助于促进道德行为或完成专业任务。所以,在医疗保健体系里,营造一个积极、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伦理环境是很重要的,医疗保健系统在强调“硬性”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加强和提高“软性”服务的能力,如医疗服务意识的确立、服务氛围的营造、服务程度的科学性、服务态度的优良、服务管理能力的高低等。只有硬性和软性服务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服务水平时,科学、有效、高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1] 邱仁宗.护理伦理学:国际的视角[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9-573.

[2] 漆俐红,赵桂林.多元文化护理中的人际沟通[J].护理学杂志,1996,11(5):305.

[3] 蒋海兰,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7):1 648-1 649.

[4] 王 霞,陶新陆.经历CGFNS资格认证[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5-66.

[5] 吴亚君,陆 裴,张培生,等.护士对病人关爱需要的认知及关爱行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0.

[6] 沈梅芬.从伦理角度看神经外科护患矛盾形成与化解[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06-907.

[7] 黄 萍.产科开展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53-54.

[8] 袁美莲,喻 坚.80例医疗纠纷的综合性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22):2 153-2 154.

[9] 朱 姝,王 营,孙秀玲.关于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权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39-40.

[10]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0):12-13.

[11]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刍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J].医学与社会,2006,19(9):36-38.

[12] Han S S,Kim Y S,Um Y R.The status of nursing ethics educationin Korea 4-yeas-college of nursing[J].韩国看护教育学会志,1999, 5(2):376-387.

[13]蒋海兰,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7):1 648-1 649.

[14]于兰贞.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新理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220-224.

上一篇:绿化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化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