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多元文化

时间:2022-05-24 02:20:02

传播多元文化

呼吸中国春节的年味,如今在国外也越来越有了“市场”,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化大都市,农历新年期间张灯结彩已蔚为一景。虽加拿大对春节尚未承认是正式节日,但已成为多元文化的美丽风景。总部设在多伦多的华人电视台依托网络优势,推出了2007年越洋大拜年活动,受到海内外华人的“热捧”。在欢辞旧岁、恭贺新春之际,每个人都在怀念冰天雪地的除夕。面对2007年的又一个暖冬,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春的脚步,2月15日,由本刊精心策划推出了原创版《BIAD青年建筑师&工作室》贺岁新书,其意义不仅展示BIAD青年建筑师及其作品,创新型工作室成功机制,还探索了行业作品集出版的新模式。

2月10日,以“适应与革新”为主题的美国艺术三百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它通过130件作品,构成美国的经验、神话、梦想、考验和不足的艺术足迹,从中能悟到壮观的历史题材绘画与怪诞的风俗画,更能领略到观念艺术与新媒介的探索,这无疑是在中国春节文化中吹入的多元文化之风,令人感触良多。回溯到1月2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被波兰人视为国宝的卡普钦斯基,告别了他曾经出生入死的世界(享年74岁),有报道称,从来没有一位记者的离世引发国际传媒界如此深切悼念。2006年他曾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等五人一同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最后阶段(结果是帕慕克胜出)。作为一位等待诺贝尔文学奖的记者,卡普钦斯基更有“记者中的诗人”之美誉。如果说,节日是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该从中外文化的多维视角人手系统地梳理多元文化的象征意义,创作出有特点的文化产品。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的新文“略论开展城市文化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已在《中国文化报》2007年1~2月作出连载,令人感触最深的不仅有城市化发展中的文化视野问题,更将城市“文化定位”视为焦点。我认为面对2007年城市化与建筑设计的新命题,我们必须探求并把握住影响中国2007年文化走向,影响公众生意与生活的关键词,这不仅需要对未来政策作出扫描,更需要做出核心关注。2007年元月“建筑媒体&建筑师”新春座谈会后《北京青年报》载文“呼唤中国建筑的易中天”。对此我的感想是,历史大热需要冷思考。尽管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等的书及光盘销售火爆,飙升至天文数,然而《三国演义》、《论语》等原著却“门前冷落车马稀”,这种现实的文化反差和社会冷暖,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绝不能由于“电视讲经”而风干且冷落了名著的文化渊源和知识内核。我想同样诸多建筑经典如《营造法式》、《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等也期待着“电视讲经”其目标是促进学生与职业建筑师对建筑名著的文本阅读和本体思考的自觉性,真正地进入理性设计的境界。2007年,让我们学会庄重朴素的文化品位;2007年,让我们更珍重理想、保持风骨、继续纯粹。

上一篇:无可奈何花已落 下一篇:欧洲铁路客站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