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时代呼唤多元思维

时间:2022-03-06 01:00:34

多元时代呼唤多元思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考试或各级媒体举办的知识竞赛等活动都与电子技术设备联系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捷,尤其是现在的电脑阅卷,既让人耳目一新,也解放出了一定的人力劳动。但如果仅凭此就得出“单一的标准答案是发展的趋势”的结论,那便大错特错了,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一个多元共生并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各种观念在一起碰撞,各种思想在一起激荡,各种文化在一起交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自然就会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世界的多面性决定思维的多元

世界本是一个多面体,社会也是一个多棱镜,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也会有不同的情形,正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小学读过的《小马过河》一文便能充分地说明这一问题。老马想让小马驮一袋麦子到磨坊去,路上被一条河给拦住了。过河之前,小马问旁边吃草的老牛,得到的回答是:“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这时,树上的小松鼠跳出来阻拦小马,说“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并以昨天一同伴就在这里淹死为例来说明“水很深”。同样的一条河,老牛与小松鼠的回答截然不同。尽管这样,但站在它们各自的角度看,它们的回答都是对的。所以,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物种的丰富性,民族间的差异性,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等,都决定了人类思维的多元。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而是要坚信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并执著所获的感悟,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并享受其间的快乐。

同是半瓶牛奶,悲观者看到的是只剩半瓶了,而乐观者却很满足地认为还有半瓶;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同是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有人利用太阳下的阴影,通过三角函数的关系简单算出,有人用绳子与楼房比较,然后测绳子长度,有人用气压计,从楼底到楼顶,通过气压变化来计算,也有询问楼房管理员……

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起点,问题的解决则是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过程里有太多的风景,有太多的办法,其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创新力的开发呼唤着多元思维

创造离不开思维,如果只是单一的思维,那是不会有创造力的。一项发明创造的诞生,既要有抽象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它是多元思维的结果。比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如果也习惯于大多数人的思维,便没有“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见壶水滚沸,若不开拓新的思维,便没有蒸汽机的出现……要有创造力,必然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是要去不断探求新的思路。目前,我们的学校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大多数还存在着严重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在教学上总是围绕着试题(卷)转。一部分教师仅为升学而教学,没有认清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培养这种能力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缺乏思维的意识和习惯。特别是对于学生超越“考纲”内容的思维一律予以否定,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把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从而剥夺了学生多元思维、创新思维的机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异口“同声”。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的是一老师在作业中布置了这样一道题:“雪融化后是什么?”大部分的小孩回答的都是“水”,可有一小部分的小孩答案是“春”。结果,回答为“水”的都正确,可那一小部分回答为“春”的小孩子的作业本上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红叉……本来是一个极富想象力和意蕴的答案就这样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毙掉了,久而久之,那些小孩的创造力便因“标准答案”而归于零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诸多教育任务中的重要一环,教育创新更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我们教育工作者务必更新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而坚持多元思维恰是培养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推行呼唤多元思维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好多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各级各类学校都一直偏重于求同思维,而较少关注求异思维。这种思维训练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思维刻板,怕出错、怕冒风险,过分追求确定性,缺少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钻研的毅力。他们思考问题往往是定势的、习惯的、传统的、单一的一个模式。而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用多元的思维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重视“问题设计”,落实“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一条道走到底的僵化思维,而要扮演“核裂变反应”的催化剂,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像核裂变反应一样,自己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加强学法指导,备课要备学法,上课要用佳法,辅导要教新法,小结要讲用法,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积极培育多元思维、创新思维的土壤,鼓励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另外,还要改革评价机制,要善待奇思异想,宽容多元思维。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上田中学 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3DVisual技术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年级阅读教学“教(学)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