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0:08:18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数学教育;中学数学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建立人际关系,进而能够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发展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自古至今,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相互碰撞借鉴、融合而不断发展,才有了人类的文明史。文化是超越个人存在的,由特定区域内的大多数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传承。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文化必然是多样的。数学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对全球范围的共同问题的意识理应打破不同文化间的时空关系,我们正在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深度广度认识一些新的文化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于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成为必然。研究多元文化角度下的数学教学的学者极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多元文化”和“数学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以来源于《数学教育学报》和《数学教学》的文章为主,其中题目中涉及多元文化形态下的数学教育的文章仅有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中的5篇和发表在《数学教学》中的1篇,还有2篇文章在正文中出现了关于跨文化教学的观点分别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和《数学教学》中。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中题目中涉及多元文化的5篇文章中,章勤琼和张维忠写的《多元文化下的方程求解》与王芳、张维忠发表的《多元文化的勾股定理》分别从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对方程求解以及勾股定理的证明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多元文化形态下的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均在文章的摘要中指出必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应该在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之间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代钦的《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着重介绍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状态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而汪秉彝、吕传汉的《再论跨文化数学教学》除民族数学教育之外还谈到了跨国性的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教育;张维忠与孙庆括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中借鉴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班克斯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学学科及数学教科书的特点,重点从研究国别、民族、阶层、性别、区域文化等方面,得出人教版、浙教版和沪科版3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均存在的问题:介绍国外教学时存在偏颇、缺乏数学史料选取的平民性、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忽视农村学生的文化背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缺失等。发表在《数学教学》的汪晓勤的《数学教学中一个多元文化之例》与上面提到的《多元文化的勾股定理》类似介绍了西方文献中毕达哥拉斯定理与我国《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勾股定理,并指出通过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对比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Thecivilrightsmovement)”,这一运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消除公众在公共场所、住房、就业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偏见。其结果对种族族群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1]。多元文化英文为Multicultura-lism,这一词最早由人类学家阮西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国内学术界,阮西湖把它翻译成“多元文化主义”。这一词在国内得到学术界的认同。1988年,费孝通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演讲活动之一———“泰纳演讲”(Tannerlecture)会上,他结合了自己半个世纪来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工作,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做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中国的“多元一体化”教育,实则是一种国家范围内封闭型多元一体,即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多元与以汉族为核心的一体。跨入21世纪,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具有越来越多的共性,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少,以前的各自封闭发展的民族科技、文化、经济开始全球化,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在原有“元”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维度和元素来进行优化呢?

一、以国家为元素的多元文化数学教育

以西南大学牵头的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研究的总结性工作在2008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进行展示,在国际数学教育舞台上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情况,使国内外同行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情况[2]。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当今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趋近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多元一体化教学中的“元”也应该打破55这个数字增加一些外来“元”。恰如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所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罗马帝国。”[3]中国也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众所周知,印度佛教极大促进了中国哲学、宗教、文学与艺术等的发展。在数学教育上其他国家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借鉴?朱娅梅在《中美初中数学教材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以上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美国PrenticeHall教材为例》中,通过对上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美国PrenticeHall教材两本教材的对比发现,我国在运算、推理、知识含量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数学史教育上存在欠缺,在与历史联系的数学探究上也不足,这两点恰恰是PHM教材做得好的地方;张奠宙在《教育圈里的“性善说”与“性恶说”》中谈到美国教师培训的特点,美国的中学数学教师吃“大锅饭”没有晋级,工资按年资增加,没有批评表扬,大家埋头干就是了。校长尊重教师,一切交给教师处理,教师自觉做好工作。如果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能够满足教师的愿望,就一定会好好干,不需要外界压力。如果不满意,可以到其他学校去。校长绝不会阻拦,还会提供方便。这就是说,在美国这样鼓励竞争的社会里,中学教师的管理是完全信任教师[4];王林全通过对尼泊尔6-10年级的数学课程的研究得到尼泊尔数学课程特点如下:(1)核心内容引领,螺旋上升结构(学生的数学基础逐步夯实,从而让学生的数学观得到健康发展);(2)发展计算能力继承东方传统;(3)面向现实生活,解决常见问题(课程注意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4)对几何的处理超过一些西方国家(具有实践多,方法活等特点,课程对空间观念和几何逻辑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吴立建在《来自英国数学课堂的观察与思考———指数运算的教学设计》中写出了课堂教学中英国教师与我国的不同之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学生若给出错误答案,英国的教师不像我国教师一样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巧妙地给出一个问题串,让学生自己领悟,使新知识的教学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我国的数学教育缺少这种弥足珍贵的过程教学;在《俄罗斯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概述》中,倪明通过对阿塔纳相的《几何(7-9年级)》、《几何(10-11年级)》、沙雷金的《直观几何》以及尼科利斯基的代数教材等多本教材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关于历史知识的问题方面,以前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非常注重历史知识在教材中的渗透[5]。有的教材用较多的篇幅对数学家的生平与数学贡献作了阐述;还有的教材将数学内容与数学史料有机整合。而我国初高中数学教材关于数学史的知识多数放在自学部分或者没有涉及。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通过对比发现我国数学教育存在不少的缺点,那么在我们是不是应该全盘接受国外的数学教育的优点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学者比较多地看到国外教育的优点,却往往缺乏批判性的视野,把别人不好的甚至已经抛弃的东西也看成是好的加以盲目推崇,从而可能对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误导。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刘佛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讲授式,教师以高水平、启发式的讲解,让学生容易接受;另一种是活动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主动地获得知识。两者各有长短,那么我们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那就是兼容并包,不能走极端。”在我看来,我国的数学教育可以看作是一个极端,纵观今日世界的教育理论,包括数学教育理论,没有哪一种学说和体制是绝对正确的典范[6],我们不可以片面采取,兼容并包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数学教育道路。

二、以古今数学教育理论为元素的多元文化

世界上没有其他民族拥有像中国这样从未中断的传统文化。就像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那样,每一个学科都在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数学亦是如此,中国传统数学也存在落后的思想以及不如西方的地方,说这是缺点不如说这是它的特色[7]。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该斟古酌今,就数学教育理论而言可以有传统、现代之分,却不能有传统即落后,现代即先进的理论。(一)斟古《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老子所撰写。其中的思想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卢冬宝在《浅析<道德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中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讨论了它对数学教学的一些启示:1.“少则得,多则惑”———教学容量的多与少。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基础与综合,教师想让学生在解决数学综合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给学生打好基础。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讲的再多学生也不一定能吸收。4.“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5.“洼则盈,高则亏”———教师的高站位与低姿态(只有教师的站位比学生高,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应该是博学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放下身段,具有亲和力,才能走近学生顺利达到教学目的)[8]。还有很多古代学者为我们留下的教学理论,譬如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2400多年前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在学习方面,孔子还强调学生要主动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等,这些思想都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精华,它不是落后而是意味着永恒。古人的教育理论是不朽的经典,在数学知识方面也有一些材料可以丰富我们的数学教学,例如张奠宙、王华和司擎天在《无理数教学三人谈》中,用苏轼的《琴诗》来解释反证法就很有典型,诗的内容是“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意可以写成如下命题:琴声不在琴上。用反证法证明:假设“琴上有琴声”,那么琴放在匣中应该“鸣”,然而这与琴放在匣中“不鸣”事实矛盾。因此假设“琴上有琴声”是错的。原命题正确,证毕[9]。倘若在反证法的教学中用上这样有趣、易懂的例子,学生不但接受得快,还能给数学课增加一些乐趣。斟古当然离不开历史,那么了解历史中的数学家就至关重要了。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孙鋆在《数学文化下的球体积公式鉴赏教学》中写道纵观球体积问题研究的历史脉络无不体现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古代祖氏父子的方法是非常独特而简单的,在继承了刘徽研究方法中的合理因素开创性地提出了祖暅原理。19世纪数学家徐有任受到祖暅方法的启示。重新推导了球的体积,这与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瓦利里的推导方法不谋而合。同一问题所呈现出来的多种文化巧思、睿智和创见精神至今仍让我们惊叹,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0](二)酌今当今数学教育中针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教育模式之一,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在我看来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纠正和改善。在能力培养方面,吴立建在《折纸中的数学》中总结道,中国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动手能力差,不善于创新,教师应该给出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我们的课堂需要瘦身,问题需要精简,要留更多的时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国的某些城市在PISA国际测试中数学成绩遥遥领先,不过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人的社会性,人的一生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数学教育不能只被看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工具,它更是训练抽象思维、推理能力以及果断性格的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产品大众化,随之而来则是操作的“简单化”,自动挡车的出现等,不禁让大家联想到数学教育,20世纪以来,教育普及,数学课程成为人人必修的课程。“简单化”的大众数学也随之而来。张奠宙和赵小平在《大众化和“简单化”》中举了一个简单化的实例即20世纪50年代的教科书,有线段的可公度(对应有理数)和不可公度(对应无理数)的论证过程。到了21世纪,就只剩下“结论”本身,论证其成立的过程统统删去了[11]。这种“简单化”无疑演变成了“傻瓜化”,随着数学的大众化,简单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适度。怀特海曾说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在随后的实践中理论可能会被忘记但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何尝不是我国传统数学教育和现代数学教育中分别注重的知识和能力呢?创造力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再创造,那么再创造的关键在哪里?“再创造”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又一次创造,前人的创造是我们再创造的基础。华罗庚说过:“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原始,而不失去重要地步,是学好数学的诀窍。”传统并不是全不好,潮流当然也不可能全对,在数学教育研究上我们要以时间为维度全方位考虑。

三、以学科为元素的多元文化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谈人生成就》)。不同的学科蕴含着不同的育人价值,每一科知识都体现了其特定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必然都有特定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使人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并善于交流不就是我们教育的最好结果吗?这也体现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重要性。研究跨学科教学的学者有很多,在此我仅以物理学与数学的融合为例,其余不做赘述。郑英元在《物理学与数学》中提到了这些人: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1926年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被称为薛定谔方程,它是一类偏微分方程。再如俄国空气动力学家尼古拉•耶戈洛维奇•茹科夫斯基,1868年他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学系,1882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07年运用环流的概念阐明了升力产生的原理及计算公式。他还运用数学方法画出一系列机翼翼型。读大学期间在带家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功底差的学生物理往往学不好。孙鋆、周磊也在《一道物理竞赛题的数学背景和反思》中通过对一道物理题的解决研究得到,很多物理问题往往是从一个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多元知识解决这个数学模型,最后回到原来的实际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阿基米德、牛顿等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伟大的物理学家,而实际上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地位极其崇高,被誉为“数学之神”,而阿基米德一生的得意之作是对球体积的探求,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球体积探究的经典图形即圆柱体内切球。数学教师需要跳出数学学科寻找其他学科诸如物理、生物等的相关数学应用模型;数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应有多元的知识储备。如果数学老师掌握物理知识,反之亦然,就像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刻,身边都有一本活体百科全书,数学教育哪有不好的道理。

四、结语

世界和学生都在变化,我们的教学也得做出改变。俞昕曾经把数学教学比作咖啡,纯粹的数学知识是咖啡因,学生现实生活是糖,一杯咖啡咖啡因太多就会很苦,通常不会被喜欢或根本不想喝(“满堂灌”引起学生反感的原因);相反糖太多甜味掩盖住咖啡真正的味道,换言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时间太少,必备的数学技能成为顾虑。在我看来数学教学过程与养花的过程极其相似,教材里的知识就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土壤中的营养和阳光(课堂中的主题),想把花养好要偶尔松松土(劳逸结合)、施肥(借鉴各国的教育理论中合理的部分为我们的数学教育理论查缺补漏进而指导数学教育实践),每隔一段时间要除草、除虫和去老叶(去糟粕取精华),许多人在养花的过程中不能兼顾所有,但是全国有千千万万的数学教育研究者,每人兼顾一点就可以多角度、全方面研究我国的数学教育。

作者:邵佳敏 代 钦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4(1):112-117.

[2]代钦.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3:347.

[3]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7.

[4]张奠宙.教育圈里的“性善说”与“性恶说”[J].数学教学,2015(1):4.[5]倪明.俄罗斯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概述[J].数学教学,2013(2):4.

[6]张奠宙,赵小平.有感于刘佛年先生的“兼容并包”[J].数学教学,2012(1):50.

[7]代钦.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3:16.

[8]卢冬宝.浅析《道德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J].数学教学,2015(5):11-14.

[9]张奠宙,王华,司擎天.无理数教学三人谈[J],数学教学,2015(8):封底

.[10]孙鋆.数学文化下的球体积公式鉴赏教学[J].数学教学,2015(7):17-19.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缺乏深层次的结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部门实行了与教育部门联办体育的改革措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教育部门认为“教体结合”是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知名度的良方。两部门设有统一的目标,没有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看成是两部门的共同事务,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磋商、交往与合作,没有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整体布局,没有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有机协作,没有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有效的支持与保障。体育部门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在体育系统内部培育竞技体育人才,这种模式运转顺畅、结构严密,为国内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各级学校招募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相关比赛。在一段时期内,高校的体育比赛变成了退役运动员间的较量,眼下又开始吸收现役运动员,而且尝试和体育局联办以及合作,给现役运动员发放文凭以及挂名等。

(二)竞赛体系中的问题

目前在竞赛问题上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青少年竞赛体制上的问题;二是大学生运动员的参赛问题。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青少年比赛,侧重于选拔更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多年来所实行的“体教结合”体育系统并没有把高校体育竞赛列入它的管辖范围中,只能在教育系统中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而且一直都是业余水平选手间的竞争,不能进入到国家竞赛体系中,制约了大学生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学与训”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竞技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着“轻文化学习以及重训练”的问题,运动员的身份非常特殊,不但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要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但是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比较有限,难以处理好训练和学习之间的“学训矛盾”。

(四)教育思想落后,办学方向亟待明确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路径是教育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态势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教育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机制。然而,我国目前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过于形式化,缺少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针对竞技后备人才所开展的文化教育,特别是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尚未较好地吻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打造教学课程,这也是眼下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开展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性的运动机器,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体育人才。

二、构建我国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建议

(一)“职体结合”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固有的训练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弊端日益展现出来,不能很好地吻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于是就正式提出了“体教结合”理念。但依然存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比较昂贵,运动员缺乏相应的文化教育,退役运动员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难以克服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并结合体育后备人才相应的性格、能力、智力等特点,催生了“职教结合”培养模式。第一,现代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体育后备人才接受职业教育,享受其现代化的教育观念,逐渐掌握和运用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为社会尽职尽责做贡献。第二,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职体结合”培养模式,要以科学的态度,对事物本质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把握,根据竞技体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调整眼下的实际情况。第三,职业定向性与适度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体育后备人才在遵循其自身特点与竞技训练规律的基础上,获得相关职业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职体结合”这一教育模式,是当前解决体育后备人才“出路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够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以及体育教育等领域的资源,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战略。

(二)探索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要重新定制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水平和标准,切实构建能够适应运动训练竞赛需要的文化教育管理模式,更好地培育体育竞技后备人才。

(三)切实落实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政策法规

从国内来看,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保障广大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从实践过程来看,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地运作,因此,要求相关体育系统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合理措施,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将这方面的工作引入到法制化道路上来。更好地构建和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形成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良性运行机制。

(四)形成利益与责任相连、运动成绩与文化学习挂钩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

虽然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也颁布实施诸多的法规以及政策,却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从根本原因来看,这来自于当前体制中相关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高低,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练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有一些运动员只关注运动成绩,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到运动队或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具体地规定和落实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群体的文化学习设施,而且要切实地构建旨在促进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学习质量,这种激励机制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管理人员、教练员以及各个级别的领导者的切实利益。

(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文化教师水平和待遇

行政管理部门应改善相关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真正将教师队伍稳定下来,提升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培养文化课教师,切实增强这些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社会地位以及业务技能水平,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改进和强化师德建设,让这些新方法和途径服务于新课改。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带有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征,也渗透着丰富的文化烙印。因此,学习音乐作品时,要把挖掘作品文化因素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对待。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感知,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

1.教材文化分析。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乐理、歌曲、乐曲和音乐欣赏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其创作过程都带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作者文化素质、作品创作背景、内容文化因素、地域风情特质、时代因素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因素的渗透分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感知。

2.教师引导渗透。

教材是教学文本材料,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教材文化因素的挖掘,当然是教师的职责。学生自身阅历不足以实现自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面对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不仅能够用演奏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听觉享受,还要有正确的引导意识,将学生领进音乐的天堂,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给我们创造的不同精彩。

二、整合域外音乐资源,品味多元文化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文化因素中,域外音乐自然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很多学生很早就开始接受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特别是钢琴、小提琴和一些西洋打击乐,早已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音乐烙印。这些域外音乐文化因素具有超强的控制力,以至于让很多学生产生一些认知错误。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优化教材资源。

小学音乐教材中,域外音乐作品占有相当比重,这说明域外音乐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我们要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学习。要让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2.网络搜集整合。

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极度发达,音乐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媒体介质,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优秀的网络音乐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要帮助学生建立网上学习音乐习惯和意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健康成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学生音乐感知,我曾经在班级里举办过一次音乐作品展示会。这个展示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些不同渠道搜集音乐作品,并从这些典范的音乐作品中感知文化的厚重。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搜集的音乐作品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最好是能够在一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然后在周末集中进行展示。展示时,学生将音乐光盘、文字资料、U盘等,都带到班级里展示。这里有世界名曲,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夜曲》,也有一些国内的老民歌,像郭兰英唱的《南泥湾》、任桂珍唱的《绣红旗》、《十送红军》等,还有不同时代的一些流行歌曲,像齐豫演唱的《橄榄树》、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等。在展示中,每一位同学还要简单介绍这部音乐作品的相关情况,当然其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很多学生都能够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教材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阔眼界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重视民族音乐学习,形成多元文化网络

民族音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学习,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这是教育人文回归的重要体现。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是厚重无比。这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传承。

1.教材文化解读。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发展历史,学习民族音乐等于是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提到那些老民歌、老电影插曲,我们的父辈祖辈都会如数家珍,像《对花》《编花篮》《刘海砍樵》《打猪草》《天仙配》《英雄儿女》《日出》《珊瑚颂》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百听不厌的热门歌曲,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成长。

2.教师深情演绎。

音乐教师演绎音乐作品,这当然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虽然各种音像资料都可以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展示,但教师的亲自表演,对学生的影响会更为深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音乐学习的环境。在音乐课上,学生最喜欢教师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音乐作品。像流行歌曲,很多学生都会唱,因为曲调时代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口味和欣赏层次。《伤不起》这首歌也许是时下最流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够听到这首歌,三岁小孩都整天“伤不起”。这本来是一首情歌,当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但流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大多不计较歌词是什么,只是对旋律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接受正面的教育,我在班级中演唱了这首歌,所不同的是,我把歌词都修改了。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伤不起”。学生听过之后,反响很强烈。因此,我要求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学生热情很高。这歌词的文化意味更为浓重一些,通过修改歌词,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信息文化比重大大增加。

3.社会有益影响。

教育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音乐教学也是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课堂教育是有限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让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家长,在音乐教育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通过收集整理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等方式,吸引家长参与。因为不需要具备什么专业知识,家长也会乐于接受。让家长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教育,效果也是值得期待的。小学音乐教育呈现多元化文化特征,也为音乐教学带来更多教育契机,开展多元文化创新教学,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优化音乐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音乐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塑造。这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历史责任和最终归宿。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具有不同文化的知识和修养,并拥有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交流与充实的知识和能力。具体表现在: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不管教师属于哪个阶层、民族、性别和地区,他都要有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对每一种文化、民族、性别、阶层、地区的学生和知识平等地看待。教师有没有多元文化观念和意识,有怎样的多元文化观念和意识,是否能在教育教学中适时地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情景渗透正确的多元文化意识,可以作为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育的关键性因素和基本途径。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知识上。美国学者斑克斯认为,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师要兼具四种知识: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范例;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概念;主要族群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对教师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多元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它对教师本身的教育行为也提出了要求一一在教育过程对每一个学习者有相同的期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主观偏见和好恶悬置起来,不因学习者的民族、信仰、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等差异而区别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师不仅要学习不同族群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合理地诠释经验、恰当地采取行动。

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现状

通过文献我们得知,民族地区高校部分汉语授课教师缺少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有研究者指出:“许多汉族教师进入民族地区学校,接触少数民族学生时,由于文化的差异,无法辨别学生的行为模式,不能使用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模式,无法依据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许多跨文化学者也认为:“刻板印象、偏见、歧视是跨文化沟通常见的障碍。一些学者对三者进行了区分:刻板印象是从思维角度出发产生的概念;偏见大多是从情感角度产生的观念;而歧视则是从行为视角出发的观念。”为了验证这一观念,我们在内蒙古地区高校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的蒙古族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些访谈。通过访谈我们得知,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刻板印象、文化偏见、文化歧视等问题,有着比较严重的排斥和压抑多元文化的现象。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上。教师应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背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相同的期望,不能因学生的民族、信仰、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和地区等差异而有主观偏见和好恶,从而保证学生在教育中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然而,访谈中了解到,在教学工作中不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教师为数不少。仅本着多元文化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一点,做不到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往往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并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反感异文化群体的个人,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跟他们接触。如,有的教师对民族文化知识、蒙古族的习俗习惯不了解不感兴趣,总用笨、懒、慢等词形容蒙古族学生,觉得蒙古族学生什么都不会,特别是电脑操作等,甚至认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差,等等。这种种表现说明,现今一些教师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和态度,与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是背道而驰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还普遍偏低,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在教师身上体现得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因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的不同,如果教师有文化偏见和歧视,易发生文化不适应,甚至引发文化冲突。教师减少文化偏见和歧视的民族中心主义立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多元文化素养。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才能避免对学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偏见和歧视以及避免低估他们的能力。

三、关注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

(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这种“同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不断同化和融合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而逐渐丰满起来的;中国的“同化型文化”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强劲的同化能力上。中国的“同化型文化”是属于“温和同化论”,即认为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文化的最终发展归宿是以主导集团文化为主体将各种文化有机纳入其中,形成一个文化同一体或文化“熔炉”。在传统的“同化型文化”的影响下,汉语授课教师所秉持的文化观念是“温和同化论”,其着眼点是将不同文化同化于主体文化之中。“同化型文化”由于其自身的保守性、封闭性已不符合时展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同化型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以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从容应对新时代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

(二)学生的文化多元化所决定

作为教师教育对象的学生具有多元文化性,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从传统的教师教育素养到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所然。这是由于民族地区的汉语授课教师的授课对象,除了汉族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一是学生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属性。学生文化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能会因共同的民族等特征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教师应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多种不同的学生文化。二是教师的教育活动依赖于学生的文化特征。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均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各种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特别是在大学显得更加明显。在学校的同一班级都由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构成的,而且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如学生的生长环境、学生受教育的背景以及学生的风俗习惯等。教师随时都可能遇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五彩缤纷的文化汇入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不懂得互相尊重,教育活动很难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学校的课程具有多元文化性

一是学校课程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属性。我国实行三级课程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除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多元文化性外,国家课程也具有很厚的多元文化性,比如在课程中民族文化、性别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相互交叉,因此要把握课程、上好课,教育好学生,必须要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二是教师的教育活动依赖于课程的文化特征。世界上已经存在的多元文化课程的成功范例和反面教训,具备了可相互参照借鉴的条件。西欧的“多元化与一体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在课程内容上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北美、澳洲的“文化共存”教育模式在初期获得了成功,但是该模式忽视了不同文化的整合和交流出现了问题。以上这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凸显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

由上得知,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缺失的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的反差。教师是有文化属性,有多元文化属性,但是,教师的多元文化属性是需要发展和训练的,而且也是必须进行发展和训练的。缺乏发展和训练,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就会停留在一种比较原始的水平,就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课程和学生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

(一)立足于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现实是提升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现实基础

正视当前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现实是培养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教师的起点。首先,当代多元文化现实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处于多样性的文化氛围中。在教室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同一课堂中学习。面对多元文化教育现实,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要克服本民族文化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排除偏见,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和专业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的文化策略,回应多元文化教育现实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其次,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现实,教师首先要全面认识教育的对象。对教育对象有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等的假设和观点,而这些假设和观点只看到人的一般之处,而看不到人的独特之处。“文化人”恰恰看到了教育对象的独特之处,人是文化的产物,作为人的教育对象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多样的,生存于文化之中的青少年学生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而不是理智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树立学生是一种文化人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会关注学生的文化问题,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文化,真正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的文化多样性。再次,教师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现实的策略。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现实,教师应该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所谓教师的自我意识就是指教师如何看待自我的意识。教师的自我意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现代,随着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开展,教师将自己看成是一种专业人员,依赖于特殊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生活的人。这样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把教师本人抽象化了,一般化了,而没注意到教师本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之中的人,一种文化性存在。因此,教师要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教师本人必须要撕破专业教师这一面具,回到他本来和丰富的文化状态,树立作为文化性存在的教师的新意识。教师教育超越专业化的标准,将培养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

(二)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是增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思想条件

在培养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中国和外国之间借鉴和移植的关系。首先,借鉴外国经验是搞好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重要条件。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彻底地审视和反思本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排除偏见,应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需要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其次,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能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教育也呈现全球化的特征。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已不再是某一国家内的事,而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存在形式。为此,我们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外多元文化教育对峙的局面,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交流对话中,使我国教育与国际多元文化教育接轨。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在民族、城乡、语言、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和融合中,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反映多元文化所倡导的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等价值,并在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经验的同时,开创我国教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新篇章。再次,教师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经验的策略。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扥等国的成功经验,培养我国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并把它当做培养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既向外国学习和借鉴,又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要立足中国实际来借鉴外国经验,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和借鉴,洋为中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三)继承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是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历史依据

培养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多元文化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彻底地检查本民族文化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排除偏见和歧视,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应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教育的丰富的思想资源,树立和而不同的教育观。其次,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教育丰富的思想资源能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我国教育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这一词语,但是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教育中,在事实上已存在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由于历史与国情的特点所在,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在历史上有许多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遗产和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民族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是以民族平等和团结为基本价值理念的。在教育的实践中,我国在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教材开发、语言学习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经验。继承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传统,能够促进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培养。再次,教师继承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教育的丰富的思想资源的策略。关注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就应该将多元文化教育的讨论与教师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应该说,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不是外在于教师的问题,而是一种内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问题。所以,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的讨论必须诉诸于讨论者本人的生活经验。这正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所贫乏的。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中也涉及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基本上将这些问题当成是一种外在的问题看待,而非把它看成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内在问题来对待。这样,多元文化教育的主题根本不能触及和触动教师的个体经验,因而也不能使教师从中受到多元文化教育,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当然,继承传统并不等于不创新,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积极主动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教师教育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民族自治区,除汉族以外,还生活着维吾尔、哈萨克、回、蒙、满、俄罗斯、乌兹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塔尔、达斡尔等47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人口聚居和杂居,多样的经济类型,多样的民族风俗和不同的语言文化交织,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实,使得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成为一个在新疆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承担培养教师重任的新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和全国是统一的,课程的目标、门类、内容、时数等基本是一致的。在新疆的各个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框架中并没有体现对教师培养的多元文化教育性质,这种“大一统”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显然没有依据所要培养教师特质的目标而设置。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对培养未来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特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这种课程现状,新疆高师院校设置的统一性的教育类课程应该引起反思,并需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就培养多元文化教师的目标进行课程改革。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把新疆的教育现象定义为“多元文化教育”,就要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即“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我国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是指能体现学校学生中的不同民族、区域、经济状况、宗教、语言、性别、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课程内容。

由上述理念,“多元文化教师”可以理解为具有多种不同文化间的知识与理解并拥有能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充实关系的能力的教师。

三、多元文化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区域担任中小学教师,要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有学者认为:教师完整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应包含知识、态度和技能三部分。也有学者提出从文化认知、文化态度和文化实践三个层面形成多元文化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1.文化认知层面,是指教师应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有基本的了解,才能进一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这个内涵包括所有的人,无论其种族、性别、社会阶级或文化特质等,都必须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平等;都享有学习成就平等的机会;并以促进不同文化或族群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实现为终身目的;教师对自己文化历史脉络和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有基本的认识;教师要具备熟悉不同学生次级文化与生活经验的知识等。教师如果能对不同的文化有足够的认识,不仅可以带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动机,更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和反应。对多元文化的充分了解,使教师可以在考量不同文化规范的情形下,更加客观、多元地看待历史与冲突的现象,以随时对自己原有的刻板印象加以调整。

2.文化态度层面,是指教师对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和事的情感体验,有正负之分。如果教师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群体持负面态度,那么在进行教学和解读课程时,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其它文化的感受。在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态度首先要了解教室中学生的文化差异,以建立学生起点行为的基准。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反省、主动思考、道德敏锐的观察者与行动者,才能清楚地觉察到这些差异。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较强,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因此,教师应随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与课程内容,避免因自己主观的意识形态与偏见,而忽略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另外,教师也应具备民主、包容与欣赏的文化态度,允许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在民主包容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3.文化实践层面,是指教师自己形成的正确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行动上的表现。教师对多元文化有了正确的认知与态度之后,要把它真正落实在课堂内,面对教室中各种文化差异现象,教师无论在环境布置、对学生的期待、师生的互动以及语言交流方面,都必须呈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如此才能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教室环境。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展示时,应注意依据学生的文化经验来设计教法,并将文化多元性的议题纳入课程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教师应避免在教学中传达对不同文化的负面印象,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解释与举例,也要顾及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若教材中有不适合的内容应进行调整。

四、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

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模式,国外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值得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者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中的难点是“教师必须接受特殊的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训练”,这给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指明了一个方向。由此,国外形成三种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模式,即单独学程模式、整合模式、三阶段模式,分别在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单独学程模式是在现有的师范教育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整合模式是不改变现行师范教育的课程框架,只是在课程内容上重新加以组织,将多元文化相关的材料经验进行整合,融入相关知识学习与实践当中,从而使教师形成能从不同族群的视角看待事物和多元文化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三阶段模式即学习、发展与参与,尤其在第二阶段通过心理学等学科形成多元文化教学观点,在第三阶段通过教学实习使师范生形成符合多元文化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和策略。单从课程设置方面看笔者认同单独学程模式的观点。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共性的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相同的和精神状态方面相通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以单独学程模式来处理新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能较好地把握课程的国家统一性和普适性与民族区域多元文化教育的特殊性的关系。

关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体系,国内学者提出多种观点,有教育类课程的三大板块即基础理论板块、拓宽视野板块、操作技能板块的观点;有教育基础类、教育技术类、教育工程类三类课程的观点;有教育基础类、学科教育类、教育工艺类、教育工程类、教育实践类、教育论文六类课程观点;有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三个层面的课程递次构成观点。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高师教育类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教育实习,应大力加强和重点实施,提出了延长实习的时间,加强实习的管理,把教育实习与进行教育研究和撰写教育论文结合起来,增强对教育实习的政策和环境支持等观点。

以此为启示,用单独学程模式的观点,笔者提出新疆高师多元文化教育类课程可以设置为教育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多元文化教育基础五大板块的课程体系。

五、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构想

(一)关于课程的目标

体现多元文化特点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要达到的目标除包含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并养成专业精神;掌握和理解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形成教育的实践能力及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之外,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求准教师具有跨文化交际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和正确的民族交融意识;了解民族文化,熟悉民族习俗,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以及多民族文化教育与课程观;具有跨文化知识理念与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能在多民族地区工作,容纳与尊重多种民族文化的差异;能欣赏各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抵制文化教育中的偏见和歧视;具有多元文化社会所具备的价值观和态度;能熟练运用多民族语言,有效地进行文化教育沟通,具备在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与充实关系的能力,成为跨文化的多元文化人。

(二)关于课程体系

据前述观点,笔者提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多元文化教育基础五大板块的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1)教育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关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教等理论问题,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专题、教育经济学讲座等学程。旨在掌握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形成教育的观念,养成专业精神。

(2)教学实践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能教好、怎样才算教得好、怎样知道教得好等实践问题,包括以课程论和教学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的、心理的、管理与评价的学程,旨在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培养参与实践的意识和教育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育科研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怎样才能教得好、怎样才能教得更好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和思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教育研究方法论、行动研究、课堂观察、教育热点和焦点问题研讨等科研理论与科研实践的学科。旨在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专业理性,培养专业精神。

(4)教育实习见习。实习见习时间延长到18周。见习分散在大一到大四年级进行,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支教实习”。实习见习内容以专题活动形式开展,见习以教育教学考察、观摩为主,实习以教育教学实践操作为主。每个实践主题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当时的教育类课程学程相关联,由相关学程的任课教师负责设计实践活动计划。在实习和见习地点、学校和对象学生的选择上,要进行民汉混合交叉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多元文化实践经验)。教育实习见习一方面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使学生融汇理论与实践课程和科研课程,让学生理解理论,学会实践并创造实践。

(5)多元文化教育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知识和政策基础,民族心理理论知识,多民族教育特征,怎样认识多元文化教育,如何融汇民族文化和进行多元文化交流,跨文化的多民族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操作等问题,包括民族教育学、民族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文化学、新疆多元文化教育讲座、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报告、新疆地方民族教育史等课程,旨在了解民族文化教育的知识、事实和现象,掌握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教育的教育文化学能力与技巧,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观念,具备处理各民族文化教育差异的知识和能力。

六、结语

以上对以多元文化教师为培养目标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作了阐述,针对目前“大一统”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构想,但是课程的设置毕竟不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唯一途径,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还应包括学校整体与教育环境的改革,以及学校政策、学校文化、所使用的语言、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态度、教师的期望、潜在课程等,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体系,在其内部亦有优势文化和次级文化的存在,这种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学生,也存在于学校所有成员身上,包括教职工及教师。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传统文化 教育 趋势 述评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民族传统文化则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对于一个民族抵抗异质文化冲击和影响,保持民族独立自强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现实努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日益关注,近些年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近百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集中探讨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研究。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司晓宏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有如下几种:一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是“刚健”、“辉光”的独立人格精神;三是“厚德载物”的尚德精神;四是“奉公以坳, 律身以俭”的勤俭精神;五是“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佟贵银认为:“和谐文化为儒释道所尊崇、为各民族所认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郭大烈认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不畏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三、和睦共处友爱互助的优秀品德;四、不断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章较多,总的来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比较透彻,从深层次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二是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这些学术文章在肯定目前党和政府高层普遍重视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亦指出当前教育的不足。桂署钦、覃萍认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各高校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教育管理不够规范、完善;教育师资比较紧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覃萍、林宁撰文指出当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两个误区:“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和“重知识积累与技巧的培养而轻精神和理念的培养”的误区。罗英侠指出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等。

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学术界日益倾向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比较典型有谭小宝引用《华夏时报》数据来说明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有60%,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有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0%;而有97%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的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情人等西方节日的同等重要性。

三是对当前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桂署钦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民族文明,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谢继忠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至少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培养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看到,从总的研究成果而言,对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学界是肯定的,从最早高校的功能责任意识到现在的积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意义,学界主流态度是热切关注的。

四是对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琼、刘茹对改变我国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一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二是在高校的 “两课” 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三是增加相关选修课,进行通识教育;四是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五是拓展教育学习平台等。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途径是值得、可取的,很多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关注的实现途径已由技术手段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桂署钦就从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七个方面论述构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这些思考和探索更是我们应当注重的努力方向。

五是关注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研究。当前撰文专题论述两者关系和作用的文章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寿菊、张莼波撰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途径;唐东升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的角度论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上述文章均从实际运作手段到理论架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和作用作了专题探讨,值得研究。

专著方面成果数量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一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等。笔者观察,大部分专著着重论述民族传统文化,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这也许是今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重点。

纵观近些年来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状况,笔者总结出该项研究的总体趋势如下:一是由理论研究逐步转向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注重从文化定义、内涵、类型出发分析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各类文化模式进行解读,或者仅仅是限于其意义、现状、对策的泛泛而谈,研究不深入,而目前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学校、社区运用调研、统计等多种手段开展实证研究,注重用材料说话;二是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解析。一门学科成熟的发展标志并不在于建立了多少宏观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运用有关理论对微观领域做个案研究。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领域,更应注意的是对个案做应用研究,分析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预期对策。三是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线式的理论结构、举例说明、演绎论证等传统手段,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从简单的定性分析开始向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转型,采用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类型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从而为学术界提供理论依据和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项研究亦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尽管不乏实证研究,但依然倾向于理论探讨。对于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让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这个重大命题的解决之道及实效性尚未完全弄清楚;二是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应进一步系统化。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以论文为主,缺乏有分量的专著,这应该是此领域今后该加强的。三是注重提倡在该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九零后学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第二代,其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改革开放后的八零后第一代又有着不同,在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简单的灌输强制教育是不行的。应注重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在该领域实行交叉研究,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我深信,只要我们继续认真学习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之光必然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里光辉闪耀!

【参考文献】

[1]司晓宏.论教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与内容[J].教育科学,1993(2):2-5.

[2]佟贵银.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29.

[3]郭大烈.论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1986(2):76-77.

[4]桂署钦,覃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65.

[5]覃萍,林宁.谈大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5):61.

[6]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3.

[7]谭小宝.对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8):41.

[8]桂署钦.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37-38.

[9]谢继忠.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8(7):18-21.

[10]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71-74.

[11]桂署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6.

[12]李寿菊,张莼波.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J]. 现代体育教育,2007(5):5-9.

[13]唐东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15-19.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语文课程资源选择、重组的基本原则与参与策略王云峰 姬升果 (6)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六个一”例说詹火滥 (9)

语文教学的几句不愿意听的真实话姜仕华 (11)

语文教学的训练观及操作的有效性黄厚江 (13)

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整体构想法余映潮 (17)

涂沫人生洪贺廷 (15)

语文创造性阅读多元解读策略蔡国华 (19)

与诗歌文本对话的几组关键词梁修红 (22)

感受民间舞蹈——读刘成章《安塞腰鼓》段崇轩 (24)

善良的心,屠夫的手——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解读张学明 (26)

重读《祝福》颜培煜 (29)

也谈文本教学的底线杨万扣 (30)

陈奂生上城“走”法多多沈永生 (31)

用审美的眼光看王熙凤阎海宁 (33)

从《说“木叶”》教学点说起蒋晓先 (34)

语文课堂的多与少成龙 (35)

讨论用事的精妙 探究典故的蕴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随笔章浙中 夏艳丽 (37)

给课常点亮一盏灯屈琳 (38)

谈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和责难吴疆 (39)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音义补注何伟 (41)

古文翻译中罕见的连环错译周伟川 (43)

《报任安书》教学献疑孔宪锋 (44)

《列夫·托尔斯泰》解读存疑隋广华 (45)

我的反思——记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困难思考及对策黄爱清 (46)

美,无所不在——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殷文华 (47)

课文不厌反复读唐文 (47)

传统文化中人物形象新视点——再析杜十娘李双英 (48)

作文就是说话王家伦 (49)

如何解决作文中的“流水账”问题——作文目标教学课题研究的一点尝试袁媛 孟秀丽 梁凤玲 (51)

我这样理解语文课江东虎 (59)

新课程中考作文走向的分析与思考张春莲 (53)

新课程 新高考 新导向——《2007年课程标准实验区语文考试大纲》初读唐建新 (56)

高中语文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刘士英 (58)

让我们期待得更精彩鲁沙 (60)

电影的意义——写在《经典电影走进语文课堂》的前面许序修 (61)

2006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总目录 (63)

《全国教育教学论文暨教案选萃》“求是杯”大奖赛征稿评奖通知 (67)

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征稿全国乐教杯教育论文有奖评优活动启事 (67)

《中华素质教育论文教案选萃》征稿启事 (67)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向全国吸纳实验学校 (67)

《当代中国教育文萃》征稿启事 (68)

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征稿启事 (68)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洪贺延 (F0002)

带着朗育、体育和音乐石峰 (F0004)

一路走来王娟 (F0004)

唯有情,最难割舍聂水兰 (F0004)

2008中考语文特色训练王庆明 钟字 (2)

文言诗文阅读胡涛海 章利 (11)

“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征文大赛启事…… (79)

外研社:“成长书系·新经典阅读”介绍 (80)

博涵中英文 雅润凤凰城——增城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简介 (F0002)

现代文阅读唐文生 侯彩明 秦歌 (25)

亭的建筑艺术王振复 (32)

谁说鱼儿离不开水佚名 (36)

变与不变唐文生 侯彩明 吕尚荣 (41)

安全着陆李其祥 (47)

作文唐文生 张武刚 (54)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59)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63)

构思——想好了再写思明 (50)

中心——有所围绕,有所凸显纪勇 (62)

教育箭主管 全国核心期刊 全国优秀期刊——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下半月刊(下旬刊)约稿 (148)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08年春季招生简单 (160)

语文教育随想录(续)洪宗礼 (4)

对高中课程评价的再认识吴雁驰 (9)

把言说欲、言说权归还给学生——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论之一潘新和 (12)

在实践中强化吸收张富 (15)

做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李镇西 (19)

请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李镇西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余映潮 (21)

筚路蓝缕的语文建设工程——语文课程标准高中选修教材简评甘其勋 (24)

《自画像》教学设计周芳勇 (26)

有多少误读可以重来——由执教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苏武传》引发的思考甘雪莉 孔丹凤 (28)

文学教育的四台阶唐建新 (29)

感受个性化阅读杨彦利 (30)

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多元思考王家伦 (32)

走进原著 课堂更精彩——《夸父逐日》教学例谈王芳 (34)

孔子为何“哂”由胡先明 (36)

读奥运 学奥运 写奥运——欢迎邮购《2008高考作文话奥运》 (37)

生活因论证而深刻论证因生活而精彩陈茜茜 (38)

高考作文实用应对策略研究 (41)

选材——找最好的米下锅徐晖 (71)

文体与结构——量体裁衣,布局谋篇汪永亮 黄厚江 (76)

表达与技法——最基本的语言能力熊芳芳 (87)

深刻与丰富——使内涵最大化王玉中 黄厚江 (103)

语言与文采——魅力之源郗晓波 (113)

临场发挥——胜败在临门一脚高玉斌 (123)

实战演练——多实践才会有实力徐殿东 (131)

试题类编——知道从哪里来,就会明白该向哪里去刘晓玉 (136)

高三复习备考检测题命题得失谈朱文成 (144)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哪些变化?张君 (147)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张悦群 (149)

第二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胜利闭幕 (157)

“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征文大赛启事 (158)

外研社:“成长书系·新经典阅读”介绍 (159)

关注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问题温欣荣 (3)

口语交际考查:注意对象和场合,体现文明与智慧贾玲 (6)

论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韩谈判 (9)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董承理 (11)

“生活贫乏说”与课堂写作教学内容叶黎明 种海燕 (13)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顾之川 (17)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兼谈香港《中华文化承传》教育许序修 施仲谋 (19)

做学生的“语文激励大师”贾生荣 (22)

《祝福》说课余映潮 (25)

行走天路李泽琪 (23)

扭动台词这把钥匙徐殿东 (28)

倾听这个世界的音乐——《这个世界的音乐》构想王伟杰 (29)

古乐宜翻新曲唱——《读〈伊索寓言〉》导学设计韩晖 (31)

《孔乙己》对话导学设计姚辉 (32)

《虞美人》教学设计朱仲莉 (34)

教材处理要有整体观——关于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处理的几点思考朱诵玉 (35)

壮美的悲剧人生——项羽人物分析吕文龙 (37)

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吴振华 (39)

借鉴·化用·超越·创新——谈谈阅读对写作的“助推”作用张润存 (40)

读诗不可不读题周德富 孟庆会 (42)

说《祭十二郎文》中的“而”江苏 (43)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商兑王国彬 (44)

“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辨析李怀清 (45)

阅读的辩证艺术张文海 (46)

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一堂作文教学的课堂实录王家伦(执教) 傅嘉德(点评) 缪葵慈(点评) 陈晓姿(整理 (48)

作文训练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余卫兵 (52)

高三冲刺阶段复习方略及训练:诗词鉴赏复习与训练黄厚江(审订) 徐志伟 孙娴 (56)

实用文阅读复习与训练周富兴 (64)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与训练杨斌 (76)

文言文阅读复习与训练毛伟 (91)

作文复习与训练闵文 (99)

把“基础”放在首位——近年全国中考“积累与运用”试题评鉴姚守梅 (114)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年高考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试题评鉴王学华 (117)

新课程现代文阅读趋向分析宋晓民 (119)

实至名归 “新”逢其时——潘新和主编《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评析陈寿江 (122)

只要你开卷一读,不举手就想发言——两本关于作文和作文教学不可不读的好书柯望 (124)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初探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 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试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新形势下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实践“四个层次”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 探析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及工作的开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杜淑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形势下,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四个方面,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 青少年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5-02

近年来,全国好多地方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青少年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为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 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持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单从字形看,“孝”字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即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父慈子孝之意。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论语・学而》这样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就连教育的“教”字,也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二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皇家的敕命、官方的条律、书院的诠释和坊间的劝谕一起,将孝道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

但当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代沟的形成与加深,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使传统孝道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其意义有:

1.牢记“孝”的本意:养亲尊亲,体味亲情

养亲是孝行的基本要求,养亲主要指物质上的供养。就孝而言,不仅要养父母之体,还要养父母之志,即尊亲。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尊亲表现在态度和蔼上,表现在日常相处的“和颜悦色”上,表现在意见相左时的“柔声以谏”上,表现在分担家务的“劳而不怨”上。对父母之尊源于对父母之爱,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正是动物之养与人类之养的区别。话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孩子是否长大,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

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从生育到婚姻甚至隔代抚养,中国的父母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对这如山的父爱,如河的母爱,要用心体会,养亲尊亲,及时行孝是最好的情感回报。正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把握“孝”的引申意:立身有为,回报感恩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谓孝就应该立身,即珍爱自己的身体,远离祸害,不放纵自己,把持本心。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等,做到了这些也是孝。所谓孝还应该成就功业,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奉养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父母给予了生命,便要好好珍惜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孝敬父母,体恤父母之艰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还要倡导青少年放眼世界,心怀众生,练就本领,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应昂然前行。自强不息、发奋有为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振兴。要感恩大自然的护佑,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3.理解“孝”的拓展意:推孝及仁,“大孝”博爱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即尊亲,仁即爱人。尊亲和爱人是可以沟通的,从中国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来看,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居家尊亲,于国则应忠君;在家友悌,出外则应爱众。所以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说。通过孝道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态比感恩的行动更重要。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由家庭亲情开始,扩展升华为爱家、爱国、爱天下,这才是孝道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是肥沃土壤,学校是主要阵地,社会是重要保障,要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

1.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教育青少年感知孝道文化,首先,要查资料,走进孝道文化。可以由学校牵头,成立“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徜徉书海、漫游e网,广泛收集有关孝道文化的知识:收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有关“孝”的故事。其次,聆听故事,体味孝之魅力。学校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选择优胜者举办“慈孝”故事擂台赛,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传统。通过故事会,许多耐人寻味的“慈孝”故事被整理出来,而且学生可以进行理想化的演绎和再创造,以此来调动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再次,访孝事观遗迹,置身生活接受教育。学校要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观遗迹、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等措施来感受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2.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着眼于“小”字,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各种活动,诸如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或做其他家务);为父母唱一首歌曲;给父母(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给长辈买(或制作)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或试卷)等。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小组,到孤寡老人家庭或福利院、敬老院照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散步,或设计制作敬老宣传单和黑板报,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宣传等。

4.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学校可以设计开展一系列评比活动来推动孝道文化教育,如:“十大孝星”评比活动;“孝老敬老征文”评比活动等。在“十大孝星”评比活动中评选出学校新一届“十大孝星”,并在校园橱窗、广播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在家庭、在社会、学校掀起学孝星、比孝星、看孝行的热潮。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50-06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名称得到认同距今仅有60年的历史,其原则是“存异求同”,即以教育活动为途径,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种族、或不同国家、地区间人们的了解与沟通,加强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本文聚焦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将理解教育的研究推向纵深,旨在对其研究现状作整体把握,从历史行程、剖析关联与策略操作层面回顾与梳理、批判与反思,多路径对其比较与厘定,领悟和获取某种研究精髓,为当前中小学践行理解教育探索研究方向、路径与策略等。本文分析资料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得,方法是高级检索,匹配为精确,时间从1949年―2014年,“篇名”选“理解教育”(自2013年2月27日起多次检索,最后一次为2014年4月9日),选取相关文献182篇(期刊论文157篇,硕、博士论文25篇,另通过“读秀”检索的我国学者关于理解教育研究的专著8部,因分析繁难,仅涉及相关论点或信息),由此推来,挂一漏万实属难免。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期冀对“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一、回顾与梳理,追寻理解教育研究的足迹

(一)回顾历程,捕捉理解教育研究的支撑点

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并只能在历史中展开、交汇、融合。理解教育研究的文献显示其纵向的研究回顾与横向的多元研究视角相互并行且适时交汇,虽有切入视角的差异,但其意旨似乎都在表明要在历史的行程中捕捉研究的支撑点。

1.介绍国外“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脉络

此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少,期刊文献12篇,硕士论文6篇,占9.89%。文献显示,中国最先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是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日本教育情况》(1974年4月创刊,现更名为《外国教育研究》),其首刊译自《文部时报》上日本原康男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方向》,此文对日本当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作了介绍。自2005年4月―2013年11月共有15篇文章(期刊文献9篇,硕士论文6篇)推介国际理解教育。此期间有约三十年的沉寂期。

国际理解教育从研究对象上大致可分为组织研究、国家研究与个人研究。组织研究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或产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与世界的发展形势息息相关,其活动的高低走势体现了国际政局的变化。世界各国在其相关文件精神倡导下,积极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国际形势下自身寻求发展的一个路径。文献介绍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本、美国、韩国,体现我国对大国与邻国的密切关注,也可看出我们对国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知之不多。个体研究中日本的研究学者较多,时间较早,视角也较丰富。

从纵向的研究回顾与横向的多元研究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催生了“国际理解”,人才培养意识督促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与深化,成为研究的出发点。

2.介绍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解教育”的研究状态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位,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但研究多为个人研究。160余篇文献可分为两个专题。

(1)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其中文献87篇,包含期刊论文71篇,硕士论文16篇,占47.8%。期刊文献资料最早追溯到1994年1月《教育评论》上朱永新撰写的“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苏州会议纪要”[1],紧接着《比较教育研究》也对此文进行全文刊载。这方面的高校硕士论文最早见于2003年5月华师大陈洁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文章从界定概念、追溯历史、活动内容、实施手段、案例精选等方面[2]来介绍,应该说对当时的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较为系统。后续研究趋于密集,文章多能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拓展与深入,内容大致涉及介绍国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征、展望及实践模式,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科模式探究,民族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国际化的关系等,为我国教育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2)关于“理解教育”的研究。文献77篇,约占42.31%,可分两个部分。非专题类的16篇,学院作者以理论研究为主,其余则以案例或实践研究为主。现以时间为序,简介主要内容并作简析。最早介绍“理解教育”的是南师大教科院的杨一鸣,提出教育是需要理解的,只有回到生命中才可能真正理解教育[3],属于教育理解范畴。傅金兰、傅蕴从“创造”的意义上讲理解教育,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扩展[4],属对“理解”的日常理解。任顺元对“理解教育理论方面”[5]作了较全面的探讨。秦丽萍对加德纳的“理解教育”的教育思想进行综述,认为其内涵是“学以致用”[6]。白述亮从受教育立场看教育,展现教育冲突,为教育探究提出新的案例视角[7]。席梅红认为情智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一条有效的教学原则,可共同实现生命发展的可能性[8]。袁秦英,陈玄从理解教育的角度指出理解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并提出相关的原则与方法[9]。苏志磊在“理解教育:解释学的视角”一文中对理解理论之“理解”做了梳理,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探究“理解”之内涵,力图对理解教育论进行一定的反思[10]。另外几篇文章则从“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浅层面进行应用。总体上看,理解教育研究呈现多元迹象,但不够深厚;应用单薄,且多为表面;理解教育与教育理解相混淆,概念缺乏认同感。

专题类的61篇中,4篇文章关于郑娅的“多元文化”的课题研究,其余57篇文章都是关于熊川武“理解教育”实验,即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推广。

上述两个类别的研究显示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也能看出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勇气与胆识。“理解教育”将“人的发展”摆到了教育的高度,“人的发展”呼唤“理解教育”的到来。

(二)梳理脉络,探求理解教育研究的生长点

1.理解教育研究的内在剖析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过,“认识自己最难”,万物如此,研究亦然。研究“理解教育”,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

(1)理解。理解是西方解释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11]解释学中的“理解”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从施莱伊马赫的认知论,到狄尔泰的方法论,再到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直至伽达默尔强调解释学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标志着哲学解释学的诞生。此哲学理论迅速传播和应用到了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批评和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12]。“理解”从解释学到哲学解释学再到实践哲学解释学,经历了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也将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臻于至善。

(2)国际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击垮了很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毁灭了很多人向往自由幸福的理想。战争结束后,信仰在渴望通过教育实现和平的人们心中重新燃起,“国际理解”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成员国结合本国国情,开展切合时代特征的理解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实践行动,对此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理解教育”的称呼也随之时常变换。最先介绍“国际理解”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的王长纯,他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运用解释学的理解论阐述“国际理解是比较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3]。

(3)理解教育。国外“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的兴起后于“教育理解”的相关理论,“教育理解”多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切入,对“理解教育”很有借鉴意义。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论,本世纪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关于“把关心个性发展、自我接纳和为人所接纳作为其核心”的理论[14],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智慧的意蕴》中提出“教育学的实践就是教育学理解”的理论。

我国现代“理解教育”的提出是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开始的。中国古代孔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精英式模式,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论“教育理解”。当代教育理论家金生应用解释学理解的观点阐述了教育意义的生成性,“学生接受教育就是理解教育。教育就在学生的理解中,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意义是由学生自觉的理解而生成的”[15],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指明了理解对于教育的意义。近年来,熊川武对“理解教育”进行如下的阐释:理解教育是理解理论指导的,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与理解对象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过程[16],明确地将“理解教育”作为一个专属的概念。舒定志“提出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方式,要从人的日常生活维度理解教育”[17],要转变理解学校教育的思想方式,“理解”带有鲜明的工具性,有辩证审视教育的意味。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因“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大外延性的因素,或者说“国际理解教育”因呈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故难以对“理解教育”给出一个稳定且可持久的界定。

三个概念密切关联,因研究指向不同使外延与内涵存在着交集。以上学者的研究说明,“理解”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发展性是其内在的永恒内核。

2.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的关联突显

国际理解教育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又是互相制约的,因而就生发了与其关联的诸多研究。

(1)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的关系研究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的发韧先于理解教育。为了与国际发展接轨,国内的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理解”的课程并进行了诸多方向的研究。理解教育紧随其后,在更多的中学及职业学校全面开展,涉及课程、教学教法、学科模型、班级管理等方面。“理解教育”是“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区域性教育活动的补充,是“国际理解”理念的区域性落实。目前关于“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的关系研究文献甚少。

(2)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研究

《教育学大辞典》将教育国际化解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18]从内涵来看,教育国际化更具单一性,而国际理解教育则包涵丰富。从“目的”上来说,两者在消除差异、增进理解这一层面上无疑是一致的。但两者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际理解教育为教育国际化指明方向与可达成的目标,教育国际化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充实与丰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解决因移民现象而衍生的文化多元性造成文化异质、民族冲突等问题,并为此采取施行的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从实质来看,多元文化教育是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从外延来看,国际理解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解决文化领域带来的冲突和问题,它的外延更为宽泛。因此较之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既要解决某一领域的交流或合作问题,还要避免因误解和互不信任在其它领域带来的各种问题。

上述三组关系引起较多学者的重视,教育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等带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潮出现,必然会让研究者进行探究,溯其源流,察之异同,此为研究者直觉使然与职责意识所在。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多元文化教育相较更具有上位性,其间的关系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再深入一步地想,其与素质教育、新教育实验存在什么关联等,需要厘清理论之间的源流,才会让思想更清晰,理论更厚实,操作更切实。

3.理解教育研究中的多元路径

(1)从各地不同的经济特点出发提出不同的策略研究

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经济特点及所处的独特地位,许多研究者都从所在城市的角度提出了区域性的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策略。有论者“对北京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建议”[19]符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操作措施有可行性。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重点课题――“多元・共生・融合”的互动研讨使各校明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对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设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课题拓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外延,有新的目标指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深圳、广东、浦东新区、山东临淄市、淄博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红火,从不同角度检验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并对实践作了多面的拓展。

不同地区与城市都认识到“国际理解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是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保障,已超越了教育领域,或者是其它领域的诉求依托教育领域显现。

(2)以发展高等教育为重点提出推进高校建设的策略

2003―2013年的25篇硕博论文导师单位涉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14所高校,可见国家教育政策对于“国际理解”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但从量上来看,与13亿人口大国教育规模的需求差距甚大。也可见高校建设与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基本上是同步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高校建设更需要走在区域推进的前头,至少高校应成为一个区域推进的试点与制高点。

(3)基于改造薄弱学校努力推进理解教育的策略研究

熊川武开创和主持的“理解教育实验”于2000年发轫于上海市平乐中学,随后有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不少初高中、职中相继加入,理解教育实验行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实践使后进生得到转化,薄弱学校的形象得到改观。但也可能令人遗憾的是成果的推介仅让人关注了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后进生的转化,没有从更多层面对“理解教育”理论进行应用、拓展、丰富、检验。

这一部分的研究表明,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的探索,路径很多,且在各自层面上又可以开掘出许多研究空间,呈现更多的实践需要性与发展可能性,是相关研究的生长点。

二、批判与反思,拓展理解教育研究的空间

(一)审视当下,探究理解教育研究的深层次

当前教育处于课改的深水区,基础教育呈慢进的态势,正寻找新的突破口。为此,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渐入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全面的实验研究在多地区开始试点且成绩斐然。但就整体现状而言,多数论者的研究呈重复状态,似乎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虽然暂时无法把握其中的关键问题或实质性症结,但至少从现有一些具体研究中可以看出某种缺少深层次追究的端倪。

1.理论研究:尚待完善、普及

理论是行动的灵魂,理论研究是高效行动的保证。总体来看,80余篇国际理解教育文献不够丰厚,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国外的研究概况,认识性的理论探讨,理念本身及关联的比较研究,单学科教学中渗透理念的研究,途径与方法的对策类研究,课程建构方面的研究。10余篇理解教育文献更显单薄。此项研究还没有成为教育领域的全员运动,还需要在普及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2.实践探索:亟待开辟、拓宽

熊川武基于“理解教育”课题的后进生转化教育模式,为理解教育的理论丰富与实践格局建构踏出了可喜的一步。从媒体宣传与各校经验介绍及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可以看出理解教育实验是改造薄弱学校及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法宝。“理解教育”实验的对象多为初中生或职高学生,实验区多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数量极少,故理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还不能满足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没有促成全校运动。理解教育尚需要更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地参与,共同地寻求,开辟、拓宽适合自己发展的“理解教育”路径。

(二)把握方向,寻觅理解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

1.线性承继,理解教育研究呈“平缓上升”态势

理解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并非总是朝着“正方向”直线发展。换言之,理解教育研究的深刻性似乎与时间的推移不成正比。如“理解教育”实验在轰轰烈烈之后的今天倒显得冷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多未超越《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中的论点,甚至远远落后。这似乎能够说明初期的理论研究关注的人极少,且还没有达到指导开展实践的程度,相关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与较热闹的实践活动相比明显滞后。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加强及教育发展的自身需求,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可贵的探索。在历史的河流中,“理解教育”始终以一种平缓的态势存在着,影响着,接受历史的考验,经受时间的洗涤,现一如既往地吸引着教育研究者,且越来越受到青睐。

2.块状集结,理解教育研究临近“蓄势待变”界点

理解教育研究在某些问题的表述上趋于完善,呈块状集结状态。如熊川武“理解教育”实验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丰厚的积累,从其影响与发展来看,可能面临瓶颈问题,蓄势待变。此期间理解教育研究相对沉寂,或许是受到新课改的影响,相对延缓了自身常态发展的进程,其“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与“新课标”的精神是相通的,与其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有益补充,不如说是新课标对其理念精神的承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及“十年课改”的反思,“理解教育”研究及实践活动开始有“重拾”的迹象,并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其实践面临的问题趋多,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现象。量变引起质变,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参与研究的学校多起来,参与的人动起来,蓄势待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实践才能创新。

3.自觉建构,理解教育研究缺“问题意识”谱系

从组织层面上看,教师参与“理解教育”的研究是自发的,没有统一的行政上的指挥与调控,只有理论上的学习与指导;从认识层面上说,教师参与是自觉的,是在对教育追问下自我意识的思考与觉醒,是对“理解理论”的自觉践行,或者说是有良知的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使然。关于理解教育及理解教育实验的70余篇文章大致关注了如下的问题:理解教育的涵义、特点与意义,功能与类别,原则与方法,实施策略与途径,师生关系,教学模型。文献显示,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哲学基础还没有确定下来。如有论者指出,理解教育的理论扎根于科学、人文、实践理论之中,即科学理解论、人文理解论(实质是解释学)、实践理解论[20];还有论者指出其理论依据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魏书生的“教学民主化”理论、熊川武的理解教育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21],可见对其认识还存在歧义。作为核心关键词的“理解”也有更多的论者认为具有不同的视野,如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解释学视野下的,或基于认知理论的。虽然说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但至少说明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厘清相关的概念。“概念”不清楚,目标的制定将不科学,行动将不明确,效果将不明显,甚至产生“路径”错误、信心不足等负面效应。“理解教育”作为一个专属概念还需要形成概念体系,这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以“知识树”的形式建构理解教育的“谱系”,这当是理论研究者必须要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注重实践,拓展理解教育研究的全新时空

1.课题研究,打造理解教育的特色学校

熊川武依托课题“‘理解教育’研究”开展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上海平乐中学及诸多学校与后进生发生了变化,这是理论的力量显现。一所学校的发展,是迫切需要有特色的东西来支撑的;一所学校师生的自我发展,是迫切需要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来滋养的。践行理解教育的学校,坚定不移而不朝三暮四,与时俱进而不墨守成规,这才是一所学校应有的气质。对当下的尚无特色的,今天学这、明天学那的很多学校不啻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但特色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同中求异,存异求同。“异”的基础是建立在教育规律上的,是基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是切合本校办学实际情况的,“同”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一言以蔽之,追求本土化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以“理解教育”为灵魂的,并只有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才能够深入、长久,显特色,出成效。

2.理解文化,熏陶理解教育的新型师生

一名好校长,能办成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能带出一群好教师;一个好教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这是校长的魅力与职责。但问题是校长更换,学校的面貌(指内涵)也变化了。我们在思考能否有这样的一所学校,校长来了,变成了好校长;教师来了,变成了好教师;学生来了,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样想来应该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使然,是理解文化使然。理解教育下的文化能否改变以往的传统结论?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心理结构”(即理解文化既是文化的控制机制,又是个体的心理自由)能否在“理解教育文化”建构中得以彰显?师生精神的自由成长这当是理解教育的终极追求。

3.扬弃传承,竖起理解教育的精神大旗

大浪淘金,在历史的荡涤中留存下来的,一定要坚持并发扬光大;时间证明是不好的东西,应该主动地放弃,不能存有不合时宜的念头。把教育当作职业,教育将被看成繁琐机械的无味工作;把教育当成事业,教育将被诠释成丰富多彩的理想人生。“理解教育”历经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但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念必将引起更多教育人的关注和践行,让其傲立潮头。摆在当下基于“理解教育”研究的紧迫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让学生以“人”的姿态诗意地栖息,这是从事理解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必须直面与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苏州会议纪要[J].教育评论,1994(3).

[2]陈洁.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1.

[3]杨一鸣.理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1(3).

[4]傅金兰,傅蕴.试从创造意义上谈理解教育[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

[5][21]任顺元.关于理解与理解教育的质性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秦丽萍.加德纳理解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启发[J].石油教育,2006(4).

[7]白述亮.理解教育: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J].教育科学论坛,2008(2).

[8]席梅红.论理解教育中的“情智相长”[J].教育科学研究,2008(6).

[9]袁秦英,陈玄.以人为本的理解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09(2).

[10][20]苏志磊.理解教育发:解释学的视角[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9).

[11]张天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

[12]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整合[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

[13]王长纯.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散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4(5).

[14]Jill Hadfield.课堂活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6.

[15]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2―87.

[16]熊川武.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17]舒志定.理解教育――基于生活的立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2.

[18]顾明远.教育学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51.

多元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目前高师艺术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就业市场的变革,必须采取以下方略: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新观点、改进招生模式、建立课改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实习中渗透课改新理念、建立课程评价新体系。

高师艺术教育在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大潮时,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主要是: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高师艺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机制上须重新定位。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首先是教育,而不是从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文化传承下去。艺术教育的优势是最直接展示文化的特殊形态,最直接地使这种形式跟人的心灵相遇相通,直接用这种样式的规律来归纳出文化的规律,传递文明。高师艺术院校目前的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要与变化,一个基本原因是忽视了艺术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高师艺术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就业市场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要考虑到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要以一个严格的标准去把握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市场的变革而变化,在市场规范和影响中去寻找一条更适合高师艺术教育生存和发展之路。

综合性艺术基础课程的提出,对高师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代的艺术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高师艺术院校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变革,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因此,走出象牙塔,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参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是摆在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师艺术专业应对就业市场变革,需采取下列方略:

1.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新观念

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和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所有高师艺术专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艺术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变革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培养单科专业人才的旧观念,坚持“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的培养方向,坚定不移地以就业为导向,瞄准社会需求,盯紧市场,明确办学思想。有关负贵人要认真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市场形势,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指导毕业生调整求职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业。提醒有意从教的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前应详细阅读就业协议的条款内容,认真分析,全面了解就业单位的情况。要在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就业空间、便捷办理手续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和服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信息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特别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要通过大量成功的经验来教育大学生,让他们知道基层尤其西部开发地区,是毕业生健康成长、锻炼的沃土,是青年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天地。

2.改进艺术招生模式,把好进出质圣关

高师艺术专业要改变以往的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放弃功利思想,树立坚持“进出两旺在于质量过硬”的办学方针,把艺术素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程。首先,对现今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标准。基于此,建议入学前加试初级的艺术史,因为它的内容是检验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间题。入学后的艺术史论课应作为重点学习的科目,这些前辈艺术家留下来的财富,都要认真地研究与学习、咀嚼与消化,借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标准。艺术史论课的掌握与基本功的训练是相呼应的,在提高艺术理论课要求的同时,对现今的专业考试模式相应改进,使真正具有艺术灵性的苗子能够进入高校学习。当然,随着综合性艺术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艺术门类的科目如果在全国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将对艺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艺术教育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其次,可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拉开档次,输出最好的“产品”,为社会服务。另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对学有专长的和拔尖的学生,通过本硕连读方式予以重点培养,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选送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3.建立艺术教育课改教研中心

学校领导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主动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工作。要真正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重视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保证教研中心的人员编制、教研工作所需要的经费投入,保障教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鼓励教研人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研中心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要联系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发挥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的作用,帮助地区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人员要走进中小学课堂,指导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和发展自己;要同地方学校教研室、教研员、老师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建立固定联系。同时高等院校要经常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到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讲座。还要开展互动的校际之间的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新的沟通手段,使艺术教育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艺术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将技术训练与审养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这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师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以“学分制”激活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校、院、系三级平台课程;在艺术课程的重构中,要重点设科、普遍教育,要努力进行艺术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穿擂。要积极推进“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等,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进程、课程、学习时间和任课教师;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学音乐的可学视觉艺术,学纯艺术的可学设计。学校努力提供“自助餐式”的教育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可跨院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学习院校间的优势专业,在艺术教学系统中,不再是条条块块的专业课设置,而是多层的链条结构,使艺术类的校与校、专业与专业之间具有的界限更加软性;在专业设置中,学校应以“品牌效应”、“特色专业”拉动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另外高师艺术院校要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还要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比例,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艺术教育毕业论文可采取,的模式,即一篇专业论文和一篇教育论文。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寻求撬动学校快速发展有力的“支点”。学校要倡导科学素质与教育素质并重的理念,使教师树立起创新的、开放的教育观,担负起传承艺术教育文化的重任。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学为人师,师垂典范,行为示范,范示群伦,’(徐特立语)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教师,学校应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能力,按层次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摒弃过去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积极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发展通道。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通过外引与内扶并举来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迅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要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为目标的人事分配制度。通过评选骨千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等打造教育人才梯队,以及分层次打破教师终身制,从而激发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奋发进取的动力。

5.在教育实习中渗透艺米课程新理念

教育实习是高师艺术专业一门很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是一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艺术教育实习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德、识、才、学各方面的修养智能水平,使之得到全面提高,增强其从事艺术教育的光荣与责任感,为其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型的综合性艺术教师创造条件,二是通过实习可检验高师艺术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方法,进而改进工作,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三是通过实习可使实习生了解和熟悉基础艺术教育的状况,增强师生对基础艺术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并促进中小学教改的深入发展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以教育实习基地为平台渗透艺术课程新理念。要指导实习生立足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着眼培养学生爱艺术、终身求艺术、参与艺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并为他们全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质;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后台精心地策划,让学生在前台大胆地尝试,进行归生互动,使问题在一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下得解决,也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琴会创新。正像教育家杜威所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翅择了一种生活。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学会生活,自我管理;同时,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葬养,渗透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才从网上下载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6.建立高师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新体来

上一篇: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