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01 00:35:31

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教学篇1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工专业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以2004年版王玉炉主编的《有机合成化学》教材为主。它包含了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选择性反应等内容,体现了当前的合成反应内容,但该教材缺少林化产品应用的实例,因此需引入新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

林产化学工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利用的工业,是森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取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产品的工业。当前“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授课内容为“樟脑氧化合成樟脑醌”的实验,其选题和采取的实验方法都已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林产化工行业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老化等原因使得实验测试分析方法单一、落后,从而导致实验数据误差增大、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无法正常开展。

二、“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林产化工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引入新的教材

笔者结合林产化工专业林化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发展现状,适时吸纳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参考书的选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选择出适合课程教学内容、具代表性的中外文教学参考书,如Morrison的《OrganicChemistry》原版专业教材。

2.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教学新内容和前沿科研内容的引入,不仅使教师所授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具有紧跟国际形势的先进性,而且体现了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笔者还将“有机合成化学”课程中没有包含且属于当前我国林产化工行业发展的热点内容介绍给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上启下的课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笔者认为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采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笔者采用自己制作和搜集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反映实际合成反应现象和反应机理的模拟视频和三维动画片及部分生产工艺流程的录像,开展“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抽象难懂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变得生动形象,使抽象的反应机理直观、清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合成产物的准确结构和详细反应工艺原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及学科前沿知识。

2.遵循现代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仓储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授课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应用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素材进行讲授,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教师在讲授“应用萜类化合物进行香料的合成”“塑料用增塑剂的合成”等问题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其次让小组的代表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互相提问;最后由教师评出讲解内容和所提问题都有深度的一组,给予适当的奖励,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将理论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笔者通过一些小型科研活动,让学生掌握并设计出先进合理、贴合生产实际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各类科研活动,这既拓展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小型的林产化工学科实际生产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高校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实验环节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巩固有机合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际操作、综合设计等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深化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科研情况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

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同时,笔者结合“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林化产品加工的特点,让学生设计具有前沿科研性的实验。如藿檀酯木香型香料(国际著名香精香料公司Symrise和Quest的产品)的合成实验,学生利用α-松油烯(林化产品中间体)与缺电子亲二烯体,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如与丁烯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醛等物质通过双烯加成合成不同香型的香料。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学生通过设计新的实验,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科研开发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

2.开展双语教学

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有许多“人名”反应,翻译成中文后会有很多不同版本,不易被学生理解,不利于“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影响学科的发展。因为很多专业知识点用英语解释时准确性较高,并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所以笔者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了英文版的专业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使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国际科研前沿信息,及时将专业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使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很好地掌握专业外语知识,为学生今后独立查阅科技外文文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这次教学改革中,笔者建立了科学、系统、客观、严格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①实验操作;②对实验常识性问题的理解与掌握;③对实验过程突况的处理;④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笔者认为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给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肯定,主讲教师的授课多次被评为优秀、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因为“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所以单纯的理论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改革后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紧跟国际先进趋势,体现出林产化工产品的多样性,更符合我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的能力。另外,教学理念的转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在课下踊跃思考、提出问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提高。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开设先进合理、贴合实际生产的设计性实验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新产品的制备和应用的内容明显增加。实验课的全新考核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普遍认为这一考核方法比较好,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之,林产化工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紧密联系林业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时展同步。90%以上学生反映,课程学习完成后,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再盲目,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所在。从2008年开始,本专业申请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17项,北京市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36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本科生参与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申请发明专利11项,并且多人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科研创新论坛。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仍需不断的改进与提高。

文化课教学篇2

化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的步骤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拓展。多媒体课件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我们在讲解灭火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播放了一段衡阳市2003年“11.3”特大火灾的视频图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火失控后会给人类带来的灾害,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灭火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其教育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灵活使用课件,使化学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思维方式是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化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而在中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用动画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把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或原子集团的分与合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出来,生动活泼,吸引力强,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形成直接学习的动机,增加无意记忆和联想记忆。多媒体课件在物质微观结构的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观性为我们在教学中架起了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对于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原子的结构、水的电解、氯化氢的形成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都采用了Flas,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形成自己头脑中的微观想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仿真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发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每次实验课,老师的大量精力都花在纠正同学们的错误操作上,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在学校计算机房中装了一个《化学仪器随意组合》这样一个小软件,学生在上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仿真实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的训练,再进实验室做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的提高了。

四、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交互式和协作式的建构性学习。

计算机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巨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建构化学知识提供真实、丰富、复杂的学习情境。信息时代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接受着大量信息。在建构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为交互性和协作式学习提供了最佳物质基础。在化学学科中,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指能从多样话媒体中获取和处理人类与化学环境有关的化学图象、化学数据、化学文字信息的能力。信息网络技术的开发,使多媒体不仅成为学生查找信息的资源库,而且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环境下的一种认知工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挥小组学生性格各异、思路各异、方法各异的学习优势,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进行多向思维的碰撞,通过这种交互、协作、沟通、碰撞,每位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多种解决途径,从而对建构化学知识产生创新的洞察力。

以上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尝试,但是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常常被眼花缭乱的课堂教学所吸引,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却被抹杀了。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宗旨是相违背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课件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课件中的练习与反馈这一环节,但这还不够,因为它并没有达到多媒体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今后将作进一步多方面的尝试以期达到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的目标。

文化课教学篇3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意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6、7、8、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报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报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CAI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文化课教学篇4

优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教改的主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下面我就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做一个初浅的窥探:

一、超前预习——优化“前提”

古诗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上好每一节课,就应当让学生进行超前预习,只有让学生预习了,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学习。“有备而战、百战不殆。”因此,只有在学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深知自学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开讲,做到“不预习不开讲”,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掌握知识。当然,要让学生进行超前预习,就要给学生提供有体现课文重难点的预习材料,我们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上的“导读”、“预习”、课后的“思考·练习”进行预习。

为了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就要对优、差生进行合理搭配分组,每组中的优差生可以让他们采用讨论方式或互相批改订正的方法进行预习,以便提高预习效果。

超前预习是优化课堂的“前奏曲”,只要我们让学生养成了超前预习的习惯,就会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注重情商——优化“保证”

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样中往往受到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情商)的影响,虽然它不直接作用于教学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始动、定向、强化的作用,因此重视情商作用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应注意做好以下三点:

1、成功感的体验。“一个学生没受过激励仅发挥其能力20%——30%,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詹姆斯语)。相反,一味地批评只会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要给学生多激励多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让学生知道“知之者不如爱知者,爱知者不如乐知者”。

2、构建民主平等的氛围。“受教育者必须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教给的知识(相容效应)”。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以爱,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应是“和风细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地去接受你。

3、教法力求新颖。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这种教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师教法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教师要不断改进教法,活跃课堂,使学生乐学。

注重情商是优化的保证,它起着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大胆质疑——优化“体现”

哲学家阿拉伯尔说得好“学问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保持和经常地怀疑,因为怀疑能让人产生探究,探究就会产生人类的真理。”疑问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就应当培养学生敢疑为先,而我们教师有的还停留在串问串讲,牵着学生鼻子走,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扼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课后问题进行质疑,质疑要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质疑的深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窗口,体现着优化。

四、教给方法——优化“根本”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道出了课堂教学是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目的。古语也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授鱼只解燃眉之急,教渔才是根本。我国黎世法教授的“小学最优化学习方法”这一模式“准备学习——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这一模式应当教给学生,学生年纪小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了这一方法,只能对模式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要教给合作学习、合理利用时间等方法,以便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教给方法是优化的根本,教给方法使优化的课堂变成了“有源之水”。

五、课堂反馈——优化“关键”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应是:认知——探究——反馈——总结的过样。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应把反馈过程放在课堂上来完成,改变以往老师重讲授轻反馈的习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巩同提高,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作一个及时的了解,可以这样讲,反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要反馈,在量上最好控制在十分钟内完成,尽量做到“少而精”,形式灵活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归结起来还有以下四种方法:

l、找朋友性的反馈。一般用在选择性、判断性的练习,重在训练学生辨别能力,这种练习可以把问题、答案写在头饰上或是卡片上,让学生表演。

2、延伸性反馈。有的课文结尾意境深远的,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第十一册《凡卡》一课,可以让学生假设凡卡没有离开鞋铺的生活情况。

3、表演性反馈。一般的记叙文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课本剧或是让学生当导游、解说员等形式来演。如《颐和园》可以让学生当导游按顺序向同学们介绍,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操作性的反馈。一般用在一些科普性质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养创新——优化“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参与世界竞争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创新:

l、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受着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他们越感兴趣,其学习效果就越理想,要创新应当多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点燃创新的火花。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我们要利用教材的创新性,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展开种种想象,以求创新。

文化课教学篇5

【关键词】课程文化;知识构造;综合体验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15-02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南京,210024)处长。

自2013年我省提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以来,全省现已有小学建设项目198个。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有想法、有办法、有做法、有章法,并取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实际效果。2017年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现场交流会,通过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和高淳老街现场的网络体验、基地体验、课堂体验、休闲体验和专业体验,让与会者普遍感受到项目学校都在通过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展现不一样的精彩。事实证明,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成功的、有效的、师生喜欢的、社会称道的,具有平台抓手效应和放大辐射效应。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适应了当下加强文化建设的大势,但仍要勇立潮头,深化建设,创新发展。要进一步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深度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产生聚合效应。具体表现在,要运用物型课程的理念,打造知识化的立体校园;运用课程基地的理念,促进体验式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型;运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理念,集聚众创性的群体智慧;运用品格提升工程的理念,构建真实感的立德树人的新范式,在“顶层设计的课程文化导向,整体布局的知识建构导向,造型立象的童心视界导向,工具平台的互动生成导向,在场学习的综合体验导向”的“五导向”上下功夫、见成果,以特色文化引领教学创新,以教学创新实现立德树人。

一是顶层设计的课程文化导向。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破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化、普通化、无特色、无感觉的思路和做法,从课程学科文化的视角和切入点,赋予小学校园文化以新的内涵、新的内容、新的创意、新的精神。因此,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就须将顶层设计放到第一位,在项目主题凝练、立意创新、方向路径、实际效能和措施保障上整体谋划。要更多地围绕国家基础课程开展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挖掘、展现学科的文化教义,这无疑是一种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创新,是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注重学科教学、忽视学科建设、忽视学科文化的纠偏。在全国几十万所中小学中,能见到诸如数学等学科的学科建设,毕竟极少极少。

二是整w布局的知识建构导向。

“不断增加校园建设中的知识容量和审美含量,着力于构筑向学的立体校园和知识空间”,这是新时期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建设、各类项目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新导向。小学特色文化的整个项目的建设,要强化系统思考,整体建设。前提是要学会和能够进行项目的知识建模,突出空间布局的知识体系和建设模块的建构,在每一点、每条线、每个面、每一块的内容建设上,要从上下、左右、前后的三维空间甚至是多维空间进行立体设计,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素质养成的课程要求进行整体构建,从地方文化、时代要求、未来引领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呈现创意,注重横向联挂,强调内在的逻辑体系和教育规律,使特色项目建设在自成特色体系、并与课程内容融合、与学生需求适应上找到科学的切合点,并使学校成为展现立体知识空间的新型校园。

三是造型立象的童心视界导向。

物象有限,意象无限。在特色文化建设中,首先是要“做”文化,物态、物化、物型都特别强调立体的文化造型和独特的个性创意,最难的莫过于立象而取意。因此,从项目的设计到建设的全过程中,既要突出万物的天然性、生态性,注重事物的取象、立象、景象,更要在万物成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儿童心性特点,从孩子的眼里去建设、去造型、去创新、去寓意,充分体现审美情趣、知识生成的有机统一,以视觉物语形成学生学习的活知识、活学习、活思考。特别是要重视防止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物质建设形式性、装饰性、摆设性、机械性等毛病,而要在建设的人性、人文、人格上出彩,真正体现儿童第一的教育信仰。

四是工具平台的互动生成导向。

世界是物质的,任何物质对人而言皆是工具。人以思维的智慧,凭借工具的力量,才得以主宰这个大千世界。在特色文化建设中,无论是硬件资源的建设,还是软件资源的建设,都要注重工具思维,以教育工学指导实际运用,突出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知识获取、原理习得、思维深刻和能力提升上的工具平台和桥梁作用,尤其是以专业化的载体优势,转变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物态的立体造型、意境形成、精神赋予中,要紧紧围绕教育的使命和育人的天职,力求文科类建出工程技术感、理工类建出人文意象感,涵养学生的文理精神。工具、技术、设备等的建设,在体现技术感、工程感的同时,要重点在人物互动、人机互动、人境互动、人人互动上挖深、做透、创新,努力做到凡是机械的、重复的工作能让智能机器去做的,都要通过信息化的智能作用予以解决,促进学习自主学习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是在场学习的综合体验导向。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重点就是建设小学课程基地。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是展示学科文化、学科装备、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场域。因此,无论是室内的建设还是室外的建设,都要有“作场”“作坊”“在场”的特点,以配置小坐凳或莆团等,让孩子们时刻可以席地而坐,在场交流学习。校园里要有较多的大大小小的“场子”。这种“在场”通过多学科的国家基础课程、超学科的专题学习课程、跨学科的文化综合课程,形成组合拳,增强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2016年全省共有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152个。其中,语文19个,数学6个,外语1个,美术14个,音乐11个,体育18个,书法13个,综合19个,历史11个,品德17个,科学23个。上述分析可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以国家基础课程类为主的,而专题学习类、文化综合类课程更多地体现在科学和综合项目中。如,智能机器人就是超越学科限制,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控制与传感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交叉形成综合性的学科;环境教育就是融合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从各学科中选取与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和内容合为一体,组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即便是国家基础课程也体现了在场学习的优势和综合性特点。综合学习才能更好地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

文化课教学篇6

校长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法人,是教师文化组织者,亦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校长自身的学习、思考、探究、创新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文化建设,影响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度和效果。区教委应加强各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完善和交流研讨工作,督促和帮助他们根据本校的实际科学地设计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

2.加强教师信念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助力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为对教师们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为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党风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并把它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加强教师成长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增力

教师的自我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目标导向和发展定位,这是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这一力量也将自然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得发展,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成长文化建设,也必须加强教师的成长文化建设,以增加教师成长内驱力,增加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

4.加强教师学习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充电

课程改革的基础是什么,是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以文化底蕴密切联系的教学思想,文化底蕴如何深厚,教学思想如何形成,需要学习、研究和相对应的探索实践活动,所以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加强教师学习文化建设,并把它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柱性工作来落实。

5.加强教师健康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护航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繁重的教学工作,由教案到导学案的变化,带来了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备课由原来的备自己怎样讲授,变为备怎样引导学生学,授课由以自己讲授为主变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为主,而且是要实现当堂作业当天批阅、当天反馈,当天查疑补差,所以教师的单位时间工作量工作强度加大了,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有良好的身体作保证。所以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可以以工间操的形式进行教师集体锻炼,教师文体活动时间让教师们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6.加强教师宣传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增彩

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自信来源于教师把握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也来源于教师们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落实和成功。每一次的成功,哪怕是差生学生多做对了一道题,也会让老师产生成功的体检,学校要善于观察、调查和总结,把教师们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点滴经验、点滴体会、点滴成绩,甚至是成功那一刻的笑脸都要及实地展示给教师和学生们,为课程教学改革增添风采,让大家分享,坚定教师坚持教改勇于成功的信念。

7.加强教师制度文化建设,为课程教学改革保障

教师文化建设能否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能否深入,最终要靠教师文化建设制度和课程改革实施管理制度去约束、规范、保障。所以,学校要制定和完善教师文化建设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师教研制度、教师备课制度、导学案撰写规范、体育活动制度,还有论文、公开课、示范课及相关活动的奖励制度等。谐人文的教育管理制度将是教师们进行学校建设,深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最好的保障力量。总之,与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领导和教师们都在为教学改革思考着、行动着,但是单以课程教学为抓手抓课程教学改革势必影响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课程教学改革缺乏持久的动力性,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才能促进全区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文化课教学篇7

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上台摘完了苹果,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但是“后遗症”也不少: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上台下台用了将近十分钟,只有十几名学生每人读过一个生字,虽然教师要求面对全班带读,可是学生急于要摘取余下的苹果,根本无暇专心读,或者有口无心;二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把摘下的苹果带回座位,自然会不断把玩,连带周围的同学也凑上来,想拿一拿,摸一摸,哪里还有心思听老师讲什么?

三是调动了少数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了一大片,十几个苹果生字与几十个学生,当然供不应求,所以每每教师点出最后一名学生之后,课堂上总能“听取唉声一片”,谁说这些学生的失意与沮丧不会影响下面的学习?

必须清楚,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没有内容的形式只是一种摆设,忽视内容的形式无异于买椟还珠,未达到目标的形式是失败的形式。课堂教学要有目标意识,教学策略要指向目标,选择能促进大多数学生最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在规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说出感受,就是学会了?

现在,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由于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学生乐于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与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习语文了,教师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了。但稍作观察分析,你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询问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学生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感受不多,所见有限,思维肤浅,教学浮躁空虚,华而不实。

如教师声情并茂范读后,学生刚跃跃欲试,处于悱愤状态时,教师却请学生来评评自己读得如何,听完有何感受,学生的回答是“太棒了、不拖拉、有感情、很像真的、像电影里的”,老师再追问,为什么不能大声读,本意要让学生体会森林夜晚的静,学生却回答“喉咙会坏掉的”。让学生说感受、评价而挤占了自读多读的时间,要知道,许多情感体验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进行传递,在多读反复朗读中发生感受。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是不同的。而当学生真正发生了体验的时候,他常常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受,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深切体验,往往以惊叹、呼喊、默默点头或手舞足蹈等表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头脑中却发生着的活生生的图景转换活动。教师要尊重这一语文学习的规律,要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而不要搞什么读几行字,就要让学生说感想,就奖个智慧星、金苹果;或说一句话,就让全班学生竖起大拇指说“某某某,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搞得受表扬的学生都不好意思地伏在桌上。

这样为教学而教学,为评价而评价,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多读多练的规律,一味地追求时髦,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语文学习本身是个体解读文本的过程,模糊性是其特点之一,教学过程中模糊性,延时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主观性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性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机会。课堂教学不确定性的利用,对回归课堂的真实,进一步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好的契机。处处追求说出感受是一种极为庸俗的做法。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同,新课程提倡教师个性化地教学,追求独特的教学风格,个性鲜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因为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我们固然需要激情,但也需要理智,要清醒辨证地看待课堂,我们强调过程,并不否认追求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空泛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过程,没有完成任务的过程不能说是成功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设计出能够以最经济有效方式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方案。

总之,教师要做自己教学生活的主人,要创设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要知道,“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否定那种教法,不是忙于去证明哪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魏书生)只有课堂上的百花齐放,才不会使语文课堂走向庸俗,才称得上课改的春天到了。

文化课教学篇8

学校文化是驱动学校持续能动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蓝海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科特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学科特色文化,就是把握学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在继承优秀学科特色和发掘学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未来发展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再造的需求,将学科持续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在一个核心点或某一条主线上,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这一文化主题就是学科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以此出发,统领和建构与之匹配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和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文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二、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

(一)制度文化――激长

科组制度文化是科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我校语文学科以“扬长”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语文学科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激长、绩效激长、培训激长、目标激长、内在激长、形象激长、兴趣激长、参与激长、榜样激长,以激励师生、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引导师生的行为。

(二)课程文化――特长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语文学科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以丰富的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作为载体,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

(三)课堂文化――合长

①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学生才能放松地得到发展。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实践,构建了语文“三道菜”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展示,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启智,在合作中进步。

(四)教师文化――采长

教师文化是学科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语文科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帮助语文学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指导课例,对教师进行了《扬长课堂》《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师》等系列培训;科组长还开展了小组建设、“三道菜”教学模式等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感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文化――争长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语文科组构建学生文化:人人勤奋学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人人争取有进步,人人争取有长处;在博览群书中争长,在课堂中争长,在实践活动中争长,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争长。争礼之长,争智之长,争艺之长。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积极参与,展示大方得体,阳光自信。

三、学科特色文化初见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自信大方,善于表达,乐于展示,善于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科特色文化建设的激情高涨,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打造了区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片教学研究会成员1人,2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

结合学校语文学科的传统特色,以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促进学科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上一篇:舞台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综合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