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范文

时间:2023-12-10 07:05:40

文化传播学

文化传播学篇1

一、外国文学的文学性

文学是一门艺术,一种艺术的门类,外国文学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对世界其它区域的本土文学影响深远。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迅速的吸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西方文学性很快的被吸收和引进,对本土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文学的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像王小波、余华、莫言等都曾经谈到过自己创作中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外国文学的成果丰富,名作如海,名家如林。创造了很多丰富的文学形象,丰富了文学的世界。出现了很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流派,开创了很多的文学表达形式。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等很多的文学形式,都在外国文学中得到了孕育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在一定的程度上基于普遍性的心理感受和生命体验,虽然彼此的差别很大,但人主体活动的的感知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文学的世界中,创造者、读者直接可以达到精神的相通。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家总是直接的关照人类共同的存在本身,反应人类生存的普遍规律,在文学的世界中,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外国文学的很多作家创造了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它们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永恒财富。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海明威等等,他们站在很高平台来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他们创造的作品,在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反应人们生活的状态,从中透露出的人文理念与精神理想,是人类共同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性又体现着世界性,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充分展示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水平,这也是外国文学作品在今天不断的走向世界的内在原因。

二、对外国文学的文化包容

外国文学由于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其在其它的地区迅速的传播。外国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外国文学地域的意识形态,带有很强的风俗文化意味。外国文学是一定时期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如今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变的越来越迅速,世界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彼此之间的吸收和借鉴变得越来越多。对彼此文化包容性也越来越强,文学的交流也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个地区文学的发展,为各个地区文学的发展提供很多借鉴的素材。这种相互的融合是一种文化包容的体现,文学这种艺术形式,蕴含着很多的文化因素。在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的思考和了解的过程。外国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必然与接受地区的文化因素有很多的不同,世界上每一个现存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实现主体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它是构成民族集体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反应民族心态和民族文化。这必然会产生外国文化接受地区的文化与该地区文化的冲突,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的困惑,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对外国文化的传播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接受地区的文化认可过程可能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但如今发展的趋势包容和共融的今天,各民族都不断的接受其它地区的文化,这种接受基本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这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把外国文学转换成翻译地区的文学,这一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创造。这种借鉴与外国文本的本身是不能分离的,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包容和开放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将不断的深入和增多。在这其中,文化的包容起了很大的作用。未来,世界仍然会沿着包容的和借鉴的路继续前行,外国文学也会在被借鉴中保持不断的生机。

作者:宋阳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文化传播学篇2

【关键词】跨文化 丝绸之路 传播学

一、丝绸之路

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开拓者是中国汉朝的使臣张骞。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通常指的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为“丝绸之路”。

跨文化传播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是一种文化的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也是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跨文化传播中,同一性和差异性作为两种基本力量起着推动作用,由于人类共同的本质特征及共同面临的生存环境等因素,使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与共通性 , 这种“共享性”使得不同文化间有了实现传播的可能。差异性则是文化交流的原动力,文化差异固然阻碍了相互了解,但同时又会激发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吸引力,在差异性的前提下 ,文化间才有了相互交流的必要和意义。

二、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传媒界已经发展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或许人们再也不需要经过长途跋涉穿越漫漫沙漠历经数年才能抵达彼国,人们需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即刻就可以在面前展现一幅异国风情。可以说,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现代传播媒介本身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信息,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在传统环境中生活惯了的人们,他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占用,社会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媒介变革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这种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行为,尤其是对社会的媒介系统都产生一系列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在丝绸之路这条横跨多国的文化之旅上,必然充斥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之相伴的即是文化的冲突。以道德和风俗习惯为例,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道德思想和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就会出现冲击和碰撞。精神层面的文化冲突表现为受过不同文化熏陶和塑造的文化主体的审美价值、、情感方式、思维定式的成绩和碰撞。它是文化冲突中最深、最持久的部分。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它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性趋势。文化融合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交融整合。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大众传媒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以多样的方式进行着。各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交流、对话、理解、认同,直到交融、整合。

三、丝绸之路在今天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丝绸之路的传播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它跨越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形态向空间偏向媒介的转向扩大了丝路交往范围、增强了丝路传播影响。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传播中时间和空间有了走向平衡的可能。传播学者英尼斯不仅认为媒介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之分,而且特别关注时间和空间的平衡问题。他认为时空平衡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并延续这种文明的前提,相反,不能达到时空平衡则是对文明的扰乱。

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媒介形态转向引发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流变媒介形态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需要和媒介技术的进步而推进,而媒介形态之变又能有效地修正传播机制。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中的时间偏向媒介的式微和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由时间偏向向空间偏向转向,引发了传播路径由单线变为双线或多线、传播效率提高、传播影响范围扩大、传播中时空平衡有了可能等传播机制的流变。这种变化,深深地烙印在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一切成果之中,从石刻到文书,从金银到纸币,从低效到高效,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具象的事物,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视图。

其实,跨文化传播是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全球性的交通、通讯和以互联网、电影、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各种大众传媒的传播与推动下,使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跨文化传播也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各种文化以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形式,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广播等载体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传送,进入异域、异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视野和意识中。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年版

文化传播学篇3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注重选择;运用语言;注重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在学校语文教学中,优秀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发扬,文化借助于语文教学得以延续发展,语文教学借助文化得以丰厚多彩。语文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播。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文化传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l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播是为了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播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兼以传播其他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对语文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初识、理解、互动、共享和创造的过程,是师生围绕着文化积极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却是深远持久的。

二、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要注重选择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从内容上看,文化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任何一种文化成果都是汗牛充栋的,都足以使人沉迷其中而难以穷尽。从呈现方式上看,文化千姿百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外文化争辉,古今文化映照,或一枝独秀,或兼容并包,诸色杂陈,斑驳陆离。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展开的时空毕竟有限,浩如烟海的文化内容就必须以综合的方式反映在语文教育中,否则,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文化传播就几乎没有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文化要经过教育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选择,选择的过程中要避免大而求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要用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涵养自己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少一些风花雪月,多一点金戈铁马,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真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尤其是科学进步的成果,学会欣赏、鉴别,做到兼容并蓄、海乃百川。

三、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要注重使用语言

教师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是使用硬件和软件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教师是其他媒介和学生之间的联结者,使得其他媒介更有意义和价值。以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塑造形象,又对形象进行抽象,借助于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特点,这方面的特点汉语文尤为突出。许多人多有这样的体会,电影和电视剧拍得再好,只要读过原著,总觉得意犹未尽。究其原因,就是消化语言要借助想象,一千个观众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个体因素不同,领悟和感受就不同。在语文教育中,耳听、眼观、言传、身教、手写、体悟等借助于感官传播文化是重要特点,教师更要注重使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广博的知识素养、高超的讲话艺术。

四、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要注重社会实践

文化传播学篇4

诚然,中国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的文化因素的融入,客观上生成了民族软实力构建的一条路径,但这条路径的实质性建树,还有待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实若干文化传播困境的突破。这些困境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教学目标遭遇困境。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个发展阶段,虽然文化因素被不断引入,也有学者呼吁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双重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目标依然主要着眼语言的工具性。建国初期到1978年时期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语言技能,这是单一的语言培训;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期旨在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影响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语境中的交互能力。由此可见,所有时期的着眼点依旧是语言,即便人们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化不是游离于语言教学的总目的———交际,了解和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目的在于更顺畅地进行交际,而非其他。”事实上,将文化教学限定在训练语言技能的范畴之内,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然而若仅仅出于工具理性的实用思考,不仅会削弱语言教学所应具备的人文关怀教学功能,而且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更会在今天的国际背景中丧失以语言推广承载文化传播的战略意义。

第二,文化教学表述遭遇困境。由于直到20世纪80年代,文化因素才真正被较为主动地导入对外汉语教学,因此,就面对涉及语言交际中文化影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而言,人们因其诞生时间过短而来不及基于充足经验清晰界定应突出的表述内容,即人们无法较好地给跨文化交际能力下定义,无法较好确认其内涵,无法较好明晰其培养要求,其“本身具有多学科性质,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相关的文化教学表述更多只能作为一个新观念停留于模糊的理论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文化竞争日益白热以及对中国威胁忧心忡忡的国际形势,外国媒体便可借中国“文化教学表述不清”之题发挥,有意指责中国的真实目的仅仅在于文化扩张,从而在抵制中国对外传播文化操作上“师出有名”。

二、基于中华民族软实力构建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对策

第一,以对外汉语教学双重目标突破现有的单一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并重的双重目标,强调对外汉语工作者既要注意语言本身的教授,更要着眼隐藏在语言教学背后的文化价值。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于重视语言的工具属性,而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应在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同时,凸显其促进文化交流的深层内涵。一方面,文化传播的目的性(人类的文化传播是在一定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活动)、媒介性(文化传播需要通过某种媒介)、交互性(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交流共享信息)、创造性(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通过信息加工处理进行创新)、永恒性(文化传播跨域时间、空间界限)这五大属性决定了语言作为其不可分离的媒介和符号。另一方面,作为产生教学的原动力的文化传承需要,决定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便是执行文化推广的任务,具体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对外汉语工作者需要自觉并自信地透过教学手段推广中国文化,从而最终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增强。

第二,以清晰的文化教学表述突破“文化霸权论”以及“文化”。“文化霸权论是后殖民理论中的一支,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被殖民国家取得独立后,原宗主国试图在文化上对原被殖民国家施加影响和控制。二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原宗主国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对方。”对于“文化霸权论”的警惕主要存在于曾遭受过殖民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这也便决定了它们对于外来文化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排斥。具体就中国而言,因为曾经作为东亚朝贡体系核心而无法否认中华文化强烈的影响能力,中国今天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便可能被理解为一种文化霸权,因此便更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清晰表明我们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形象而非意图在文化上统治别国。另一方面,面对部分“中国崛起威胁世界”西方理论相伴生的“中国文化”,我们需要在以大国心态从容平和应对的同时,尽可能通过明晰文化教学表述来削弱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疑虑,进而避免越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却越引起世界警惕中国的本末倒置现象。

第三,以明晰的文化内容定位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应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类似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汉字、语法等语言要素,文化要素也应该确立相应具体的内容定位。具体就内容选择而言,“首先应基于教育哲学视角,选定的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应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让选定的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最后应基于教学理论视角,让选定的课程资源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显示水平相适应”。进一步而言,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客观选取有价值性的多元文化,例如兼具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中国国情的特色艺术文化、影响语言运用的文化。与此同时,就教学手段的创新而言,我们应该采用有利于强调文化感悟的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文化间平等交流的对话教学、有利于缩小不同文化间差异的对比教学等模式,让文化教学更为有趣的同时也更容易达到传播的目标。

第四,以“全球地方化”的理论逻辑指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战略。“全球地方化”理论由罗伯森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全球”与“地方”不断互动,“地方”并非一味被“全球”同化,二者处于彼此互补、相互合作、交叉渗透的状态,该思想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外销出口,而若从文化层面来思考日本动漫企业的营销策略,便可得出唯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与地方环境相契合才能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结论。基于上述理论逻辑,中国在推行对外汉语教育时,亦应以更加自信的文化风貌在理解异质教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其他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改革和塑造我们自己的对外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便是需要基于一种让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别人愿意接受甚至认同的“中国好文化”。

三、结语

党的十以来,反复强调我们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也正是基于上述自信,“习式外交”不断获得世界“点赞”,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建立在文化自信之上的中国外交一展新风,中国的国际教育亦应顺“时”借“势”,思考如何突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一步强化中国的软实力构建。当然,与经济建设、军事发展等硬实力构建不同,通过以对外汉语教育为载体来提升文化影响的软实力塑造,因诸如包括人心认知、情感亲疏等一系列非客观存在的不确定要素,而无法达成立竿见影或曰一蹴而就的效果。无论是美国凭借国内的高精尖教育等因素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是德国通过歌德学院、西班牙通过塞万提斯学院或者其他国家通过某一较为成功的途径向外传输文化并提升自身软实力,均经历了一段不短的历史进程。中国今天正处于一个既机遇重重又危机四伏的复杂时代,故需抓住机遇并如履薄冰般应对各类挑战,在对外汉语教育这一细致微小但却举足轻重的领域,耐心推动基于文化承载的软实力构建,以为中国的最终和平崛起创建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化传播学篇5

现代社会中,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各国纷纷开放国门,向国外展示自己的文化实力,宣传自己的文化形象。中国的古典名著哲学思想也开始被其他国家的人所接受,其特有的文言方式表达了特殊且丰富的思想,而这些又是英文所不能精确阐释的。外国人对于中国真正的文化元素了解得虽多但不深。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在西方人眼中被认为太过暴力,而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红楼梦》却被认为是一部描写的小说。语言表达的不同、文化观念的不同、翻译者的功底等都是造成这种文明失落的原因。本文正是从翻译的内容来说明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失落。

二、失落的文化

汉代文学家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有一段关于翻译的训诂:“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①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译”者,即“传四夷及鸟兽之语”。人虽能准确传达出鸟兽之意,却无法复制出鸟兽说话的形态和动作,颇失了生动。现代的翻译也是如此,中译英,外国以自己的母语熟读了中国的古典名著、诗词,获知了中国人的哲学,却无法感受到中文文言的意象,颇失了内涵。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所产生的负载词及其内涵的差异,英语与中文文言的形象差异,中文的提示隐含特征与英文的平铺直叙的差异,这其中所产生的失落却也是无法避免的。

1、负载词内涵的缺失

“文化负载词中有一种是源语(source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language)中都有相对应的概念物质或基本(核心)意义”②。这类词是在不同民族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的词语,因此对不同的民族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意义。富含文化内蕴的文化负载词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汉语中的青松、腊梅、秋菊、翠竹,汉语中的“三”、“八”、“四”等等。而最典型的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和“凤”,它与西方语言中的dragon和phoenix的形象概念虽相同,但所表达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这些同样的概念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延伸意义,造成了翻译中无法逾越的障碍。

例如,《红楼梦》第九回中的一句:“这学中……‘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为:“……astheproverbsoaptlysays,‘Adragonbegetsnineoffspring,eachonedifferent.''''Andinevitablyamongsomanyboystherewerelowtypestoo,snakesmixedupwithdragons.”③

原文是用“龙”来显示贾家地位尊高和才德兼备之人,而译文中的“dragon”一词对于西方的读者却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贾家族大人多,恃强凌弱,而且“snakes”和“drag-ons”不能表现出汉语中“龙”和“蛇”的天渊之别,因此,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却远远不能传达和体现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意义和特殊象征。

另一类文化负载词是指语言之间没有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只有本民族才具有的独特概念和形象,因此造成了其它语言中的“词汇空缺”。这些概念出现在特定的民族或区域内,或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有关。例如,“有眼不识泰山”,一种译法为“haveeyesbutfailtoseeMountTai”在这一译法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泰山直译为“MountTai”。对于中国人,泰山是名山代表,象征着雄伟,表达着对无知者的嘲讽,但没有多少国学功底的国外读者很难从翻译中体会到其中的意蕴。而另一译法为“failtorecognizeone''''seminence”或类似的译法都是以表意为主,损失了汉语的内涵特色。由于表层意义与深层内涵的割裂、形式与内蕴的分离,西方读者无法体会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民族色彩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是西方读者对于中国的遗憾,更是中华民族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的渠道缺失。

2、文化意象的失落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即翻译既要有一定程度的“归化”,又要保留一定的“异国情调”,否则,就会造成原文特有文化意象的缺失。例如,中国的诗词在经过翻译之后,其韵脚、象征、内涵都一一失去,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大白话,文学的意象和诗的意境在无形中流失了。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第二句诗,庞德翻译为:

“Youcamebyonbamboostilts,playinghorse,Youwalkedaboutmyseats,playingwithblueplums.”④

香港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译为:“Whenyou,mylover,onabamboohorse,Cametrottingincirclesandthrowinggreenplums.”⑤

诗中的骑竹马,是指儿童玩耍时胯下放竹竿边跑边当马骑;床,指井上围栏;弄,指设法取得。对于诗中的这些要点,两篇翻译均有不同程度的文化隐形或是误译。诗中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因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演化成民间常用的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已成描摹年幼的男女间天真无邪情谊的代表词,在中国文化中富有蕴意。而翻译中,“竹马”,庞德译为“踩竹跷”、香港版本译为“骑竹子做的马”。这样的翻译和下文“绕床弄青梅”完全失去了关联,诗中所表现的文化意象和原诗的意境就这样隐形流失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加工过程中,译者为了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对源语中的文化会进行删减、置换,这样虽为阅读者铺平了道路,却减少了文化的异质性,减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失去了原作的文学意象,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落。

3、文化形象的扭曲

负载词的缺失,文化意象的流失,相应地,文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扭曲。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负载词等翻译的局限、再加上译者的自我“异化”,我国部分经典的文学作品的译作既让国人啼笑皆非,也让国人羞愧难当。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有一个版本译名为《105menand3women》(《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草莽英雄小说,却变成了貌似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同样,由于翻译和文化的不同,东方文化形象的扭曲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今的全球化语境下。2001年由蒋雯丽和梁家辉主演的电影《刮痧》就明确地记述了这种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给华人所带来的困境。电影里的律师扬着手中的《西游记》译本,在他眼里,《西》是一本暴力小说,小说主角“孙悟空”是仅仅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蛮不讲理的“thedamnedmonkey”。但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孙悟空”是降魔除妖追求正义的英雄化身。可见,文化的误差、翻译的误差所制造的文化形象是何等之扭曲!当然,语言之间的不可等同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文化之间的冲突确是不可避免的,且文化形象的扭曲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这种扭曲现象,是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结语:

文化传播学篇6

【摘 要】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传播大学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媒体形式越来越多、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有效传播校园文化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传播整合”的观点。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传播 整合传播

校园文化是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建设校园文化并在学校进行有效的传播,让其内容和精髓得到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大学生的认可,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媒体融合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运用多媒体进行校园文化的整合传播,就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特点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由学校领导者所倡导,全体教职员工与广大学生共同实践而形成的,较明显体现出本校特点和适应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我国高校一直坚持运用校园媒体传播校园文化。从早期的校报、校刊、广播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到现在的校网站、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移动传播平台,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共同传播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如今,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具有如下特点:

1、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学校各级行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他们通过校报、校刊、广播台、电视台等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园文化传播。但如今,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学生社团,甚至于各个学生班级等都拥有自己的媒体,可以用自己的媒体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活动。过去是受众的老师、学生等也因为拥有自媒体,也开始从单纯的受众变成了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校园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时代已经来临。

2、校园文化传播手段和渠道多样化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媒体技术制作和传播校园文化变得越来越便捷。一方面,学校媒体运用学校配备的设施,如校报、校刊、广播台、电视台、校网站等制作和传播校园文化。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媒体人员,主要是教职员和学生,也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非专业设备,如通过照相机、手机、电脑等来制作和传播自己认可的校园文化内容。在传播方式上,校园媒体通过正式的渠道,如校报、校刊等有计划地传播校园文化,自媒体拥有者则通过各种各样的非正式渠道,如手机网络、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聚合客户端等各个移动传播平台传播校园文化内容。因而,校园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呈献出多样化的趋势和特征。

3、校园文化内容越来越多,传播效果呈现出不确定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中的物化形态内容,制度形态内容和精神形态内容都随着社会和高校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献出数量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等特征。一方面,这些海量的校园文化信息往往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存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海量的校园文化信息会增加传播者确定传播内容的难度,同时,校园文化受众也会对校园的内容进行选择性接收。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会呈现出简单的因果对应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不确定性。

4、传播时效不断增强

随着传播设备的普及和传播速度的提高,校园文化的内容形成和速度都会明显的提高。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会从过程的分阶段进行变为采集、制作、传播和实时反馈一体化。这种不断增强的时效性,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校园文化传播的速度,保证校园文化内容的实时更新与即时反馈。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校园文化传播的负面风险。当高校出现某个影响校园文化的负面因素时,学校如不采取及时、迅速的行动,有效消除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多媒体的自发传播就会放大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给校园文化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二、校园文化的多媒体传播整合

基于高校校园媒体的多元化、融合化的特征,通过整合校园多媒体来传播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传播的效果,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多媒体传播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形成校园文化的全媒体传播

当前,高校的媒体资源越来越多,每种媒体都相对独立地开展校园文化传播活动。由于每种媒体均有各自的传播优势和不足,如果学校不能对传播媒体实施有效的管理,任由每一种媒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校园文化传播,就可能导致传播内容不统一,可能出现重复、混乱甚至于错误等现象。因此,在传播校园文化过程中需要通过整合校园的媒体资源,实现传播的整体优势。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主要包括:

(1)校级媒体的整合和统一,如实现校报、校刊、广播台、电视台、网站等的整合和统一,形成统一的媒体管理中心等,统一协调每一种媒体在传播校园文化中的内容、功能、作用等,充分发挥每一种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确保各种媒体在发挥优势的同时,相互配合,形成传播的整体优势。

(2)实现校级媒体与二级学院、社团甚至班级媒体的整合和统一。由于二级学院、各社团、学生班级媒体分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和部门,其在传播校园文化时往往具有很强的自由性,会对校园文化的整体传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整合和使用的难度较校级大,整合后的管理难度也较大。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整合和管理这些媒体,确保其传播作用的发挥。

2、整合校园媒体设施,改善校园媒体的传播条件,为实现校园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物质保障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传播设施的不断更新变得越来越重要。校报、校刊、广播台、电视台、网站等原有的设施可能无法跟上不断更新的传播技术,其校园文化的制作和传播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大对学校媒体设施的投入,对现有的制作和传播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适应传播技术不断升级的能力,发挥学校媒体在传播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3、整合校园文化,并根据每一种媒体的传播特点,确定传播内容,提高校园文化传播的整体效应

为了实现校园文化的整体传播和有效传播目标,高校主管部门在开展校园文化传播时,要根据校园文化的传播规律,特别是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对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确定不同时期和条件下,校园文化传播的内容、目标、预期效果等。整合校园文化传播内容,主要包括:

(1)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规律相适应,确保通过宣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性较强,重复性活动较多。学校在整合校园文化内容时,要根据一年里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规律,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并争取做到校园文化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如新生入学教育、社团节、考核考试、集中性社会实践活动等。因为这些活动涉及到全校同学,其传播的影响力和效果最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所在的时间来传播校园文化。

(2)充分利用每一种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传播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解,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鲜,多媒体要追赶时效,尽量做到把最新消息传递给受众,而传统媒体要学会从多媒体中获得新闻源,并立即对新闻源进行再加工和。各媒体要寻找不同的报道点,使不同媒介的报道有特色。

4、整合校园媒体人才,为校园文化传播提供连续稳定、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目前,高校媒体的从业人员中除了指导老师外,大多数主力是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些大学生由于存在毕业、考研等问题,往往会在大三或者大四时放弃校园媒体工作。因此,会导致校园媒体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和质量的下降。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传播主力,会存在传播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隐患。整合媒体人才变得十分迫切。整合校园传媒人才,要从二个方面入手:

(1)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针对媒体人才流动快、流失多的现状,学校要做好媒体人才梯队的建设。学校要制定长远的校园媒体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做好传播人才的招聘、培训、使用和管理,使得每一校园媒体都有一个低年级(大一学生)、中间年级(大二、大三学生)和高年级(大四学生)相结合的、数量合理、人员稳定的传播人才梯队。低年级的学生是校园媒体的培养对象,中间年级学生则是媒体的中间力量、高年级学生在媒体中主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人才专业结构和职能的整合。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传媒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就有传播校园文化的现成人才。学校要依据传播校园文化的专业技术要求,在大学生中定期招聘、培养他们,形成一个数量充足、专业结构合理的大学生传播团队。同时,根据现代媒体的特点和传播工作要求,在有效内部职责分工基础上,依据专业结构和工作职能,进行专业整合和工作职能整合,形成专业分工明确、一专多能的传播团队。

总之,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多种媒体相互融合的大趋势下,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传播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又遇到巨大的挑战。只要能充分认清当前的传播形势,加强媒体管理,积极主动做好校园媒体的整合,发挥整合传播的作用,就一定能让校园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①《中国电视节目移动传播百强榜》,it.people.com.cn/n/2014

/0612/c1009-25140081.html,2014-6-12

②蒲剑:《电视文艺传播研究》[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③张长明:《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M].人民出版社,2012

④《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传播策略》,news.xinhuanet.com/new-

media/2011-12/26/c_122485963.htm, 2011-12-26

⑤夏静、张晶,《电视传播还可以这样做》[N].《光明日报》,2013-12-21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

文化传播学篇7

5W模式中的who,即“谁”,指传播者,在传播中,传播者不仅开启了整个传播过程,也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控制作用,信息获取、加工与传递皆为传播者之职责。当然,虽被称为传播者,但个人仅为其部分组成形式,集体或机构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传播者的分析即为传播活动中的控制分析。目前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播者主要包括国内某些特定医院的医生,国外的中医师、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中医资料翻译者及媒体传播工作者。由于中医传播不仅是简单技术层面的医疗方法传播,还包括蕴含于其中的中国传统伦理学、哲学、天文学、及地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传播。因此不同传播者应结合其职业特点,针对性地对传播信息进行选择。国内特定医院的医生,国外的中医师及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由于其职业专业性特点,其接触对象主要为患者及学生,以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治病救人或将中医疗法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们,让患者及学生们更多受益于中医学是其职责所在,因此他们的信息传递重点应放在中医专业知识方面。而中医资料翻译者及媒体传播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则有所不同,其面对的群体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病患,还有众多对中医有着极大热情与兴趣的读者,后者对中医的疗效及运作理念的热衷度要远远大于中医知识本身,因此中医资料翻译者及我国媒体,如行业内、外的中、外文报纸、刊物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应将信息传播重点放在中医理念及文化传播上,达到普及中医知识的目的。由于这一类传播者的工作重心在于对中医文化内涵的传播,其目的在于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并接受中医文化。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某些中医术语,作为文化负载词,在译入语中必然缺乏对应表达形式,若译者忽略文化传播的需要,强行直译,必将导致译入语读者理解上的困扰,如将“龙骨”译为“dragonbone”,因为事实上,“龙骨”只是一种入药的化石,而不是龙的骨头;又如将“齿痕舌”译为“teethprintedtongue”—其实“齿痕舌”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并非“牙齿咬过的舌头”;将“失笑散”译为“powderforlostsmiles”,根据《医方发挥》的解释,失笑散具有行血止痛怯淤、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实为得此药方而笑,将其译为“powderforlostsmiles”显然是在误解基础上的误译。

二、What-内容分析

5W模式中的what指“说什么”,“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就中医学而言,中医理论与文化构成中医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医文化的传播在控制分析部分已简要述及,因此内容分析部分,中医理论传播将作为主要讨论内容。与西医的科学性不同,中医更强调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原则、整体观、五行论、阴阳平衡论等理念。这些理论,基于中国古代医生们的经验医学,虽自成体系,但其本质与精髓,与现代实验医学所认识的形态物质结构大相径庭。因此,很难被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医生所接受、认同。这是其学科限制与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中医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作为文化传播中介的译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从中斡旋,将生涩、难懂的中医术语与文言文文本形式转换为易于理解的现代白话语体与通俗易懂的通用医学语言,无疑会对中医传播起到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医将绦虫病称为“寸白虫”,如硬译为“inchwhiteinsect”,虽与原文达成照应,但显然无法被不具备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西医医生所理解。但若将其直接译为“taeniasis”,其中文化干扰因素立刻消减。再者,有译者认为中医中的“心”,“肝”虽被译为“heart”、“liver”,但中医医学理论系统中的“心”,“肝”远远不止于西医“heart”、“liver”所代表的概念,因此不主张将其对应直译。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意欲生生切断文化差异极大的中西医之间的相似性,于中医文化传播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以为中医传播尚处于初期阶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尽量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应成为基本翻译立足点。该阶段的中医翻译,相对于中医的独特性和民族性,译者更应该强调中医的自然科学性,以促成中、西医两种体系的有效沟通。虽然中、西医的起源及进程大相径庭,但是其工作对象和研究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即都是对人体及疾病进行研究,因此,这两种差异巨大的医学体系间必有其相通性,即对大部分疾病、人体器官、系统的定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虽然中、西医在理念与治疗方法上的不同,会使得两种体系对某些医学名词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本着推动中医文化传播,使得中西医学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目的出发,参照西医术语对中医名词进行翻译,不失为帮助异质文化读者了解中医、进而接受中医的好方法。

三、Inwhichchannel-媒体分析

Inwhichchannel主要是对中医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解析。随着经济发展,公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同时社会阶层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造成了传播分众的事实。而分众传播,反过来,又对媒体细划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媒体形式同时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由大而全模式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目前主要的媒体传播形式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分别以视觉、听觉、或视听觉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我们无疑需要对各个媒体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考虑在具体环境下,受众的最佳媒体接触方式,使中医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西方读者。报纸是最为重要的纸质媒体之一,读者群大,重复购买率高,出版频繁高,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因此,报纸较为适合刊登关于中医较为浅显、概论性、普及型的文章,耳濡目染,使西方读者在无意识中不自觉接受中医的概念。相较于报纸,作为纸媒另一形式的杂志,虽无报纸的覆盖面广,但其读者群体较为固定,功能性、专业性强,所以更适合刊登针对性较强的中医专业知识类文章,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子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则具有声画结合、动态演示,涵盖面广、重复能力强的诸多优点,可以以更动态、直观的方式对中医文化内涵加以诠释。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涉及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国人自己理解起来都不容易,对于异质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电媒的优势,将声、光、影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无疑在推广中医文化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Towhom-受众分析

Towhom是指对谁进行传播,对中医文化传播而言,具体是指对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即在对中医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将读者反应纳为考虑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读者的作用,这一问题就已经开始凸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读者反应的角度出发,考虑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接受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一经传入中国,便很快引起翻译界的高重视与及时反馈。与传统理论不同,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源语文本与译者之间,还应将读者反应纳入考虑范畴,认为只有译入语读者反应与源语读者反应相类似的译本方为质量上乘之译本,再次强调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真正让读者参与到文本释义过程中,译本对读者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才算是达到了翻译的初衷。如果翻译的目脱离了服务读者的本质,又何谈文化的传播呢?因此,笔者认为,欲真正达到中医文化传播的目的,在现阶段,中医文本的翻译应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归化译法不会让译入语读者由于过于强烈的文化不适性而排斥对异质文化中中医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适度的异化译法也能让译入语读者对中医传统文化有循序渐进的认识。

五、Withwhateffect-效果分析

Withwhateffect指传播取得何种效果,传播效果研究指对传播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检验,通常其包含两方面内容:微观过程分析与宏观过程分析。对传播的个体影响效果进行检验是微观过程分析,而宏观过程分析主要是对传媒所取得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换句话来说,传播效果从小的方面来看,指信息经媒体发出后,对个体受众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等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从大的方面来看,则指整个社会受个人思维、行为方式影响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具体就中医传播而言,指在媒体影响下,特定个人或社会对中医文化的认识是否产生了观念、态度上的变化,即是否经历由陌生、排斥到逐渐了解,最后乐于接受中医疗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意味着传播者最终意图的达成。中医不同于西医,有着内在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语言特点,如何跨越文化与语言形式的障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医文本进行准确诠释,使得中医疗法更好地为国外患者所理解、接受,进而成为其治疗时的自然选择,是有志于中医学翻译的译者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医用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表达的简洁性,简单几个字就可以概括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或某一理论,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词汇,因此翻译往往变成解释,则更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在中医疗效的保证下,中医用语及隐藏于其中的中医文化必然会慢慢被国外患者所接受。而随着信服中医疗法患者人数的增加,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传播中医文化的意图。综上所述,不难看出5W模式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中医传播中的传播语体与传播载体这两大问题。其中,“谁”即控制分析在传播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可以根据传播者身份,传播目的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可以根据传播内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可以根据受众特点,接受能力和对文本的反应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控制分析从微观到宏观对受众施以影响,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从而克服强烈民族归约性对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所造成的巨大困扰,让中医学不仅可以从一个时代传承到另一个时代,也可以由一个地域传播到另一个地域,造福于全人类。因此,可以说以国际传播学5W模式来探讨新形势下的中医文化传播,不再把中医传播局限于文字层面的双语转换,而是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将中医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对象、效果等因素纳入到传播分析,对中医文化的有效传播意义重大。

文化传播学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地方文化课堂教学

一、融入地方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培养人文意识

对于旨在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多元而丰富的地方文化无异于是重要资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极富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地方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手段,既高屋建瓴又具体而微地提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吉林市原为满语地名——“吉林乌拉(一作吉林乌喇)”,意为沿江的城池。因明清两代戍边与抵御外侵及地理便利条件,在此处设厂造船,又称“船厂”。殷周时代已有氏族部落聚居,秦以前,满族先祖的“肃慎人”便在此居住。清康熙年间,筹建吉林城,吉林成为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的重镇。康熙在1674年东巡吉林时巡视水师营,作《松花江放船歌》,“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也给吉林冠上了“北国江城”美誉,并形成了独特的“船厂文化”。另,“由于东北是清王朝的肇兴之地,统治比较稳固,并且当时东北地区开发程度相对滞后,流人在这里难以形成危害清统治政权的政治力量,于是东北便成了安置大批流放人员的地区。流人的到来,把先进的文化知识也带到了这片土地,客观上加强了东北的文化建设。这些流人不仅是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文化领域中一批十分活跃的人物,而且其所传播的文明种子,在东北地域文化开发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③“流人文化”也是吉林地方文化中的富矿。从地理条件上来说,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吉林市,学生近可至东校区图书馆观摹《松花江放船歌》石刻全文,远可出校门至水师营博物馆亲历历史、至临江门三道码头、船营区落马湖(一作跃马湖)与吉林乌喇主题公园实景体验。从学术支撑上看,北华大学与近邻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高校均有科研团队对此开展的系列研究,有著作论文可以查阅,有专家学者可以拜访求教。故在诗词单元,课程组选讲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时,指导鼓励学生广泛搜读相关资料。在词人这首“订交之作”背后,流放诗人吴兆骞的坎坷经历、词人顾贞观与吴兆骞的拳拳知己情谊、纳兰性德“于三千六百日,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的慨然仗义都引发学生热议。任课教师完全可以把握机会,以文带史、由点及面,引导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对本地历史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求证自己所在城市历史,了解“流人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及“船厂文化”的来龙去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一番实践下来,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为什么说纳兰词不单单是诗词史上的佳作名篇,更是满汉文化融合的里程碑,纳兰性德不仅是杰出的词人,也是康熙的文化亲随,他与汉族文人的唱和往来,客观上促进了满汉融合局面的形成和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结合地方文化进行教学,既能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地方文化。

二、立足课程优势,深耕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上一篇:物流立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宪法司法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