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05:38:05

近代建筑论文

近代建筑论文篇1

(-)教堂的空间分布

笔者通过对陕北地方史志的梳理总结,初步核查了陕北地区清末民国时期教堂的数量和位置,统计出清末至民国时期陕北23县中有19县有教堂,其中天主教堂68座,基督新教教堂18座。,在陕北地区分布较广泛的主要是天主教,其次是基督'新教,地方史志内均无东正教的传教记载。天主教进人陕北地区后,首先集中在陕北的北部靠近蒙古一带的靖边、定边,建成的教堂共计35座,全部分布在乡村,形成一级区域;在陕北的靠近晋中的怀远、榆林、绥德、葭县,教堂共17座,其中11个位于乡村,4个位于集镇,2个位于县城,以乡村为主,镇及县为辅,形成二级区域;另外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榆林、中部县、延长县、安定县、鄺州、洛川,教堂共12座,其中5个位于乡村,5个位于县城,2个位于集镇,以乡村及县城为主、集镇为辅,形成了三级区域;其余分布在陕北的肤施县、延川、安塞、宜君县。教堂共4座,2个位于县城,2个位于集镇,以县城及集镇为主,乡村没有分布,形成四级区域。陕北天主教堂景观分布呈现北部边缘区向传统宗教集聚的中南部区域扩展趋势,由此归纳出天主教在陕北的传播空间特征为“边缘——中心型"’在总体分布上以村和集镇为主,早期由乡村起源?,随着教会势力及教徒规模的发展,逐渐向城镇扩散,这与天主教相对于基督新教的宗教历史渊源久远是相关的。基督新教在近代进人陕北地区后,首先集中在陕北的榆林及宜川县,9座均分布在县城;其次分布在陕北的绥德县、怀远县、中部县、府谷县、米脂县、清涧县共9座,6个位于县城,3个位于集镇,以县城为主集镇为辅分布。陕北基督新教教堂集中在传统宗教的核心区域,由此归纳出基督新教在陕北的传播空间特征为“中心型”,在总体分布上,以镇和县为主,在发展分布上形成了直接在县和集镇之间“跳跃式”的演进方式。

(二)基督宗教文化的扩散

陕西是我国东西部过渡地区的省域,陕北长久形成了粗矿敦厚中又见细腻生动的陕北文化。陕北民’间传统的,经过了其区域过渡融合特征的长期沉淀,近代时期主要集中在陕北的中南部地区,民间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天地神灵崇拜状况。③代表西方文化的基督宗教在清末民初进人陕北地区后,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碰撞,为了避免信仰冲突,基督宗教首先选择陕北的北部与内蒙古、山西相邻省的交界地区。清末民初,陕北的北部地区相对陕北中南部地区生产力低下,传统意识较薄弱,基督宗教教会通过购买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方式发展教民’在生存与信仰之间,百姓选择加人基督宗教,使得北部地区教民迅速增加。随着基督宗教在陕北的发展及扩散,逐步传播到中南部地区,由于该地区是传统的核心区域,因此教民发展缓慢,教堂数量较少,这与表1和表2的统计数据相符。陕北地区的基督宗教文化与传统宗教文化之间显现出“多交错,少重叠”的扩散分布特征。

二、教堂的建筑特征

民国后期由于社会动荡,陕北的基督宗教教堂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据陕西省档案馆民国二十五年的档案以及当时陕北地区各府呈报的教堂调査表?数据,在民国二十五年基督宗教堂仅存15座,其中天主教堂8座,基督新教教堂7座。在作者数次对陕北区域的实地调研中,近代时期建造的陕北基督宗教教堂建筑目前仅存5座,而其余的近代时期教堂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陕北近代时期的教堂,从建筑群选址布局看,呈现出沿山体及河道走势布局,符合当地窑洞建筑依山就势的原则,教堂朝向基本坐北朝南,据教堂在整个建筑群置不同,分为教堂位于建筑群中轴线,如佳县谭家坪教堂;教堂位于建筑群一侧,如延安桥儿沟教堂。从营造结构看,教堂建筑以砖石拱结构为主,砖木梁柱结构为辅,拱结构又分为两种:其中一种采用了西式的梁柱拱券结构,另一种采用了地域特色的窑洞拱形结构,两种结构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均采用了拱形曲线型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西式梁柱拱券结构较窑洞拱形结构,营造的内部空间更幽深多变。陕北延安桥儿沟教堂和甘谷驿教堂采用了西式梁柱砖石拱券结构,佳县谭家坪教堂则采用了地域特色的石拱窑结构,榆林基督新教老教堂为砖木梁柱结构。在建筑风格上,现存的陕北近代教堂有罗马风式、哥特式、中西结合式三种。的延安桥儿沟教堂为罗马式风格所示的甘谷驿教堂和图所示的原榆林天主教堂为哥特式风格,的榆林基督新教老教堂和的佳县谭家坪教堂为中西结合式风格。教堂建筑采用罗马风式或哥特式显示出了西式教堂的建筑风格,表明西方建筑手法在陕北基督宗教建筑景观上存在的烙印。陕北基督宗教教堂的建筑材料以当地石材和青砖为主,这些当地的材料形成了土黄色及青灰色为主的建筑色彩,这两种色调与当地窑洞建筑的基调一致,构成了陕北基督宗教建筑的基调特色。

三、教堂的艺术特征

(—)宗教仪式

宗教活动通过宗教仪式增强神圣意象,进人宗教境界。宗教仪式中采用空间、音乐等手法营造神圣气氛,祭坛和唱诗班成为最直接的营造方式。祭坛是基督宗教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空间,7JC平标高一般高于地平面,屋顶最好为圆形,象征“天”’祭坛供奉基督教信物及神像,表达对上帝的敬意。在祭坛设置上,延安桥儿沟教堂的中厅北端为祭坛’高出室内地平1米,两侧设台阶。祭坛上方覆盖着拱形屋顶,祭坛的墙壁有壁柱及内凹的圣龛,可放置圣像。延安甘谷驿教堂的中厅北端为半圆形祭坛,覆盖着圆形穹顶’弧形祭坛墙面有6个尖券高窗’使圣坛光线明亮。处理唱诗班是表达基督宗教音乐的重要形式,唱诗班的设置强化了教堂的神秘效果。延安桥儿沟教堂的唱诗班位于南端入口的二层柱廊’柱廊高4.46米’柱廊下有四个六边形柱子支撑。置身教堂大厅时’高处传来的声音与突出的祭坛浑然融为一体,灵肉在此升华为宗教精神,使建筑空间和宗教行为完美统一。

(二)美术及雕刻艺术

剪纸是陕北特有的民间美术,将其装饰在教堂的室内,表现基督宗教艺术地方化的特点。佳县谭家坪教堂的墙壁及窗户贴满了基督象征和基督故事的剪纸,营造了乡土气息的基督宗教艺术气氛。陕北基督宗教建筑中大量使用砖雕及石雕,在保持西方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陕北当地传统的雕刻艺术。砖雕主要集中在门、窗以及圣坛装饰,石雕集中在柱式。桥儿沟教堂圣坛的砖雕,既有基督宗教特有的装饰植物葡萄,又有传统的梅、兰、菊、荷等植物式样。甘谷驿教堂的外立面,对称的假尖券窗雕刻遒劲有力的龙与十字架的图案。西方基督宗教教堂中常用到柱式,柱式分为基座、柱身及柱头,柱头是雕刻的重点。陕北基督宗教教堂的内柱继承这一特点,柱子的基座多为四边形和六边形,柱身的比例不如西方柱式的考究,但柱头的雕刻装饰独具一格。延安桥儿沟教堂内部柱头不但刻有西式的卷草图案,还雕有莲花、牡丹、祥云等装饰图案。石雕的技法秉承陕北地域文化特点’显示出粗矿、大气、质朴、厚重的气息。陕北基督宗教艺术在宗教仪式中保留了西方基督宗教艺术特有的祭坛及唱诗班,在剪纸、雕刻中大胆将十字架、天使、和平鸽与莲花、祥云、龙、梅兰竹菊等图案混合运用,呈现出基督宗教艺术与陕北传统的民间艺术及佛教艺术融合的趋势。

近代建筑论文篇2

东南大学和《建筑学报》联合主办的“亚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1)研讨会,会议主旨提出这样一个发问:什么是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此笔者试图提出个人的回答及一些相关的观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世界角度看,也可以从中国角度看。从世界角度看,当下的建筑历史理论问题,是如何面对非西方的、亚非拉世界的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出现”,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层面上接受之,并通过自我改造使世界的建筑历史理论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元多文化体系的问题。非西方建筑当然和西方建筑同样悠久,但不一定在(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学术话语中存在。而这里所谓的“出现”,特指这些建筑及其历史理论在世界话语特别是世界学术话语中的出现或出场。这种出场,有一个短暂的发展史。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书写的世界建筑史中有非西方建筑的内容,但其视野和构架却是欧洲中心论的;在1950-1970年代以后,西方中心论受到批判而非西方建筑的出场愈加显著;199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建筑、尤其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建筑及其研讨和论述,以强劲的势头出现在世界文化和专业话语媒体中。今天,在批评西方中心论的理论思潮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在七国峰会被二十国峰会取代和金砖五国崛起之际、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引领的亚投行成为世界性银行之时,包括中国和亚洲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建筑话语的出场,气势磅礴,无法阻挡。但是,目前关于非西方国家的建筑的研讨话语,基本上是“历史的”和“地域的”,基本上不进入理论层次和思维构架领域,基本上无法和西方理论和思维构架正面交锋;西方中心论在彬彬有礼地包容接受非西方国家建筑叙述的同时,依然含蓄地保留着;以西方的世界建筑话语为基础的今天的世界建筑话语,依然没有在深层的概念和构架上转变成一个多元的、多文化的体系,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必然的方向。如何改造自我,采用多元构架,在历史研究更是在理论思考上真正容纳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建筑经验及其内在文化思维逻辑,是目前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前沿问题。就中国角度来看,今天的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前沿问题,是世界化,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上进入世界建筑话语尤其是专业学术话语体系中,并且改造其内在思维和构架、推动多元多文化体系的建立的问题。这个世界化,也有一个较短的近代和现代史。1930年代营造学社初期关于中国建筑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的论述(朱启钤、伊东忠太、梁思成、刘敦桢),1940-1980年代营造学社工作的英文写作和最终发表(梁思成的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最终于1984年出版),1980-2000年代对于中国园林、宫殿、民居等类型的大量的对外介绍(对外交流中的推介和大型英文图书的涌现),2000年以来的更广更深的多视角的论述和世界流的蓬勃展开—这些是这一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今天,中国建筑话语在世界上的出场,异常活跃;伴随的建筑历史理论的一定程度的世界化,也已起步。古代史的深入研究、近代和现当代史的开拓、大量的国内外的学术和课堂的交流,特别是设计实践的大量国际合作,使得中国建筑的学术内涵和外延以及国际性出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此次中国建筑的国际化,规模虽然宏大,理论工作却还是浅显的;中国建筑依然是“历史的”、“地方的”、“异域的”,而非“理论的”。今天,在全世界批判理论兴盛(后殖民地批判、欧洲中心论批判、权力批判、女权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现代性批判)的大氛围下,在设计实践和学术科研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世界化,使其不仅在历史层面上,更是在理论层面上进入世界话语,成为有意义的有理论价值的一部分,甚至在概念和构架上挑战、颠覆、改造现有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是目前的前沿问题。上述的两个前沿问题,两个我们需要推动的过程,即世界建筑话语对非西方建筑的接纳和中国建筑的世界化,是互相联系的。前者与后者呼应、连贯、统一。前者需要后者,后者也推动前者。我们做好了第二项工作,就是对第一项工作的回答和贡献。

2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

今天,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的国际化?根据思考,我认为应该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的,这个单子也是开放的,可以继续发展。1)要面对和承认,而不是回避今天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基本构架的西方性。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基本都是以欧美理论或原型为基础的;世界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构架也如此,其中的历史理论论述更是如此。近几十年,非西方建筑作为历史和地域现象已经得到接受,但是建筑话语基本构架、概念、词汇、标准、参考物,依然是很西方的。2)要积极探索、并且有选择地使用西方发展了的提炼过的词汇、概念、思维。面对西方学术体系,要学习、要进入;回避、关门、另起炉灶,没有出路。对合理的确实有普遍意义的,要采纳;对不合理的狭隘的有偏见的,要质疑、挑战、去除。对西方体系,要与之对话,也可以辩论。要努力跻身于建造理论、建造话语的行列中去,积极参与正在发生的对西方中心的近现代世界话语体系的改造。3)不把中国归于西方体系,尊重中华传统原本的独立性(历史、经验、思维、伦理),强调其独特性及由此产生的对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的突破性和革命性。这种对独特性的强调,有利于我们质疑、挑战、颠覆、重构近现代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新的体系,应该是平缓、关联、多元、多极的,而不是金字塔的、树状的、中心的、排他的。4)继续从事中西比较,及东亚体系和欧洲体系的比较。比较作为方法,已经是一个思维策略;其潜台词是假设了两者的独立和平等,以及对任何一方的主导的颠覆(当然,两者的互动交流也很重要,不可忽略)。5)应该把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和东亚地区联系起来。“东亚体系”有内在的文化思维逻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和西方体系对话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6)应该破除“中国建筑史”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念;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中国建筑,作为严肃的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理论化。否则,中建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就和今天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和高度国际关注的现实,太不相符,在国际平台上也显得太弱势。这个对“古代史”的突破,要求大家思考和建构古代和近现当代的“连贯性”(尽管有断裂),以及近现当代本国建筑的“中国性”。这会强化中国建筑(历史理论)在世界专业学术话语中的存在。7)在使用“中国建筑”概念的同时,要破除符号化的“民族国家”的限制,启用地理视野,还原更复杂的地理地缘关系。要关注地缘的丰富、边疆的模糊、大中华区(两岸四地)的关系、东亚的互动、亚洲各地区的互相联系,以及世界性互动(双向的、各时代的,如援外工程)。8)强调“理论”,重新理解“史”和“论”的关系,强调两者的深度统一,把纯历史研究变成历史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提高中国建筑历史经验的理论意义,即抽象的、一般的、能够面对世界的理论意义,由此跨越中国建筑研究仅仅是地域的、历史的建筑研究的局限,进入世界的理论研讨的领域。9)在思考研究的方法上,破除“建筑”,强调“社会”。为了深入研究建筑,挖掘其内在状态和重要理论意义,有必要退出建筑,在方法上突破“技术”和“形式(艺术)”的捆绑,把建筑问题和更广泛的状态、过程、矛盾、问题、构架、学术体系等,联系起来,然后回到建筑问题上,由此获得方法和视野的制高点。这个更广泛的大领域的核心学科,不是一般的人文科学(如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尽管这些都很重要;这个核心学科,根据我的长期观察思考,就是社会(学)理论(socialtheory,socio-politicaltheory)。这里的社会理论,包括政治理论、批判理论、哲学思考,社会学内在理论(关于权力、国家、社会分层、城乡关系等),也包括社会政治学理论和某个具体问题/专业的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如历史、美学、技术、日常生活,及由此导出的社会史、文艺社会批判、社会技术史、微观日常社会生活史等)。世界建筑学的历史理论的基础构架,已经从艺术史范畴,走向广义的社会政治学范畴,不是偶然,而是成熟的标志。

3三个课题

笔者目前有限的一些工作,都试图回答上述思路的一些方面。研究采用提炼过的西方词汇和概念,也尊重并强调中国历史经验的独特性。最近的研究也关注欧洲传统和中华文化在概念思维上的正面交锋,即将两者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思考。这些工作包括3个项目,简要介绍如下。

3.1“大”与“国家”

本研究试图说明,在中华文化中,大视野(天地、万物)和国家伦理的关系2)[1-3]。在诸如“家国天下”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中,国家成为一个必然的道德范畴,在一个道德构架中和天地万物相联系。这和欧洲的情况几乎相反。在近代欧洲,在国家成型之际,“国家”是个负面的概念:国家必须存在,却是合理的、道德的、进步的个人和市民社会的对立面,需要限制和分权。反观中华文化,国家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伦理的存在。在此文化中,大的视野,及其与全面的、伦理的国家政府的关系,无处不在:汉字(每字独特而微观、构成文字集合的大)、棋艺(围棋的量和大、麻将的大和杂)、宫廷大型典集的汇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的帝国/帝国的字)、宫廷山水画(构图、山水和“疆土”的大)、城市的联网(驿道)构成国家地理的全局、木构建筑的“大”和国家的引领(构件帝国/帝国构件)、建筑群体的大构图和国家的在场等,都是例证。研究认为,在中华文化中,整体世界观与整体国家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3.2“建筑与政治”的理论课程

这是最近几年开设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核心重点是探索“形式”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西方理论和中国体系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形式”可以是美学的、体验的,也可以是空间格局的、社会构架的形式;这里的“政治”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各方面和各种理论,包括哲学理论,如权力理论、批判理论和政治形式理论等。课程包括3个板块,每个板块包括西方理论的介绍、分析、解读,以及一个对应的中国案例的历史和理论的分析解读,由此构成一种张力,促进前后两者的对话或辩论。1)围绕权力和空间的关系展开,关注机构或机关建筑(医院、学校、监狱、宫廷、城市)中的政治空间和空间政治;重点介绍福柯(MichelFoucault)的理论,以及勒菲夫尔(HenriLefebvre)、西里尔(BillHillier)、马库斯(ThomasMarkus)、埃文斯(RobinEvans)、佩夫斯纳(NikolausPevsner)的有关论述;中国案例是对明清北京和紫禁城政治空间的分析。2)围绕设计批评和批判理论的关系展开,关注西方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批评,介绍康德(ImmanuelKant)、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和塔夫里(ManfredoTafuri)的理论论述,以及关于“批判建筑”(criticalarchitecture)的讨论;相应的中国的个案研究,包括1950年代北京的建筑城市设计的分析,以及对作为独特实践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设计院的分析解读。3)围绕美学和政治的关系展开,关注两者之间各种可能的状态及就此关系的理论,重点介绍的是本雅明(WalterBenjamin)和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的论述;中国的案例是“大”和“国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文化、美学、技术、伦理、政治的不可分割,即政治与形式的不可分割。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状态和板块,需要进一步探讨。

3.3《英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的编辑构架

这是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委托的项目,是覆盖世界各学术领域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英文书名为RoutledgeHandbookofChineseArchitecture:SocialProductionofBuildingsandSpacesinHistory,由我和东南大学的陈薇及李华老师合作主编3)。“中国”(及“中国建筑”)成为一个绝对的单元,受到“民族国家”的符号化的局限,这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本全英文的当代的中国建筑研究论文的精选读本,对于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应该是有益的。作为编辑而成的读本,书的构架极为重要。本书遵循了几个基本的构架原则,并由此推出全书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中的课题。这些原则是:1)破除“中国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概念,把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都纳入组稿和思考的构架中。2)采用建筑的“社会生产”的概念,视建筑为社会产物和社会场所,而非技术理性或美学形式自身的问题。3)聚焦建筑和建筑空间的“生产者”(生产的人群和机构等),并考虑生产者的各种类型、状态(如“工匠“”建筑师“”设计院”等)。4)在方法上优先考虑“国家”这个最主要的建筑生产者或生产机构;这是从古代到当代中国的一贯现象,为我们寻找各代中国建筑的连贯性提供一个思考;有了国家这个主要生产者,其他生产者也可由此推出:士大夫、民间工匠、自由个人建筑师、设计院等。5)采用并协调一系列重要的概念:生产者及其机构、形态与空间、城乡各场所、知识和技术的制度化、历史断裂和历史境遇。6)尊重和强调某一历史阶段的独特性(独特历史境遇)。7)强调当代视野,即全书提供的历史,是当代观察和研究的历史,而非绝对的历史复原。在这些构架原则下,全书分为5大部分,每部分有3~5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几篇文章。这5大部分是:古代传统;民国早期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世界的中国;理论探索。第1部分的专题是: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士大夫的实践领域;民间工匠实践和民间生活世界。第2部分专题:“建筑学”的到来(职业、学科、教育体系);近代建筑技术与风格;近代城市建设与空间组织。第3部分专题: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教育和设计知识的制度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第4部分专题:个人建筑师;国家设计院;中央商务区(世界的物象);城镇村乡连续体;地缘关系(台湾和香港的实践)。第5部分专题:世界观;政治伦理;研究方法。

4结语

上面3个课题,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推动促进中国建筑话语的世界化,回答上述9项要求中的一部分。这些工作远没有结束;有许多还没有开始。目前的工作,是在路上的努力;重点是对西方概念的选择性使用和中国独特性的研究和强调,以此促进本国建筑历史理论话语的世界化,及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关联化、多元化和多极化。

近代建筑论文篇3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近代建筑论文篇4

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看待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活动时,需要从理念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认知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开发,实际上就是从丰富茶馆资源内涵视角开展的开发活动。本文拟从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点和发展应用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的价值需求点,通过融入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而探究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对于近现代茶馆建筑设施来说,由于其大多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很多近现代茶馆建筑通常在环境优美地区,而且其在建设过程中,也极其考究,无论是具体的建设状况,还是整个茶馆的视觉观赏效果,都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近现代茶馆建筑经营建设过程中,还有着旅游经济开发的产业优势。

1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点和发展应用状况分析

客观的说,随着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文化旅游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认知度都有了实质性提升。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创新与茶相关的旅游业内涵元素,事实上就极为必要。茶馆建筑作为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是整个茶馆建筑的文化承载性,都实际上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内容。文化不仅是一种内涵,同时还是一种元素,在人们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更多是文化和旅游资源等一系列极具价值内涵的元素。而在人们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整个文化资源的应用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资源嫁接和应用,而是要在充分融入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融入消费者自身理念,从而实现整个产业最大价值的发挥和诠释。文化创意产业是独立的文化机制。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具体内涵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因此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进行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系统化、成熟的价值理念,所以如果能够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有效传承,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文化机制的有效传承。通过探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并将其中所具有的各项资源元素进行分析,其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能够为当前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效帮助。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所包含的物质元素,不仅能够为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素,同时为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融入相关资源要素,从而丰富整个旅游活动。不仅如此,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内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尤其是其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传播奠定了相应基础和有效帮助。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创新,从而实现实质性创新与完善。

2当前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的价值需求点

近现代茶馆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近现代茶馆建筑的复合价值和功能。当前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其消费理念更加成熟,除了文化娱乐消费,同时对健康养生有着重要期待。因此,在近现代茶馆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将相关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新近现代茶馆建筑经营元素,从而为近现代茶馆建筑开发利用与经营发展提供合适的基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多样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消费趋势和方向。丰富构建全面的消费元素,确保消费者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更能融入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旅游消费活动不仅是一种全新生活理念,也是将人们的消费需要与现实元素应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内涵,无论是具体的旅游项目元素,还是人们的具体关注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多样消费理念应用过程中,其需要对旅游消费内容进行系统化创新与突破,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想要满足消费者的具体需要,通过对具体的消费元素进行系统化改造,进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元素。而在这一过程中,茶馆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探究其内涵价值极为必要。想要充分有效满足人们的旅游活动需要,就必须创新茶叶开发元素,通过创新和改造完善旅游消费理念,从而实现整个旅游消费活动的最佳效果。当然,茶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内涵理念,其中不仅有着丰富的价值元素,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承机制,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就必须在创新完善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融入,结合必要的文化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

3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现代茶馆建筑文化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系统化了解这一资源的具体内涵,并将这些资源内容融入到整个旅游活动开发活动中,必然能够实现旅游活动开发的最佳效果。但是客观的说,当前我国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在系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极大困境。尤其是更多人对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的价值认知存在片面性,多数人对该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应用缺乏应有的价值认知。因此,可以说,不仅未能对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形成有效应用,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具体参与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人们对旅游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提升,优化利用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就极为必要。系统化看,当前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时,其对文化内涵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融入文化要素,提升文化理念,完善文化资源的应用性,就发展成为当前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应用的必然要求。对于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来说,其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而想要实现对这一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就需要对其中所具备的具体理念进行分析。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在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从建筑文化和茶文化这一基础内涵分析与理解入手。我国饮茶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是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都极为丰富。而在人们饮茶活动不断成熟的今天,茶馆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要素日益凸显。而茶馆不仅是一种饮茶活动场所,同时更是承担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因此在对茶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活动时,必须注重创新其元素融入,通过理念的实质性丰富,从而提升整个近现代茶馆的最大价值。

4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对于整个近现代茶馆建筑建设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认识到整个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系列资源,通过实质性融入和体系化开发,从而实现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经营的最佳效果。正是这些多元化功能的存在,从而为近现代茶馆建筑系统化开发提供了相应基础和保障。而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来切入这一活动,其能够提升茶馆建筑资源的价值内涵,实现最佳开发效果。当然在知识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文化创意实际上就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认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体内涵上的影响力。因此,如果能够将相关文化创意融入到近现代茶馆建筑建设改造过程中,其不仅能够有效丰富茶馆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实现其最佳影响力。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过程中,系统化完善的产业元素不仅关系到茶馆建筑资源的利用开发,同时还关系到其稳定性和持续性。而融入文化内涵,他更是提升整个茶馆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最大价值的客观表现。随着当前整个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开发机制不断成熟,无论是市场的具体需求度,还是市场的认知理念都极为成熟。近现代茶馆建筑旅游资源作为茶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融入时代元素和价值理念,不仅能够提升近现代茶馆建筑的综合价值,同时也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综合需要。在实施近现代茶馆建筑资源旅游开发利用活动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注重对基础资源进行应用,同时还要将具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通过提升其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从而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化开展奠定相关基础。对于近现代茶馆建筑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来说,融入文化属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极为必要。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相应价值理念都直接关系到近现代茶馆建筑的作用价值。当然,在对其进行文化活动开展时还要充分注重将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中,同时也要认识到文化创意实际上就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对其进行系统化开发时,必须注重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

5结语

从当前人们具体的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看,丰富消费理念,创新消费要素,是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消费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看,想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客观消费需要,就需要在充分满足人们消费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化融入各项资源,从而实现消费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当然,对资源进行利用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种融入具体文化创意的改造活动,通过系统化融入各项环境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开发应用效果。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加附加值的产业开发活动,在人们对文化价值作用日益成熟的当今,将文化创意与茶馆建筑资源应用相结合,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吴生智.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英县盐卤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9-122.

[2]郑丽丽.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河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4):101-104.

[3]张友平.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5):133-135.

[4]闾平贵.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动力机制及对策探析[J].管理工程师.,2015(17):156-159.

[5]魏向东.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51-254.

近代建筑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中西建筑 传承 融合

论文摘要:本文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论述中西设计艺术相汇合后,近现代中国建筑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意在比较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和总结中国建筑在探索继承传统与融合西方建筑的问题上的历程,以及思考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如何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观念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间取得平衡,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始终贯穿中国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表面化的传承,以及尴尬的中西融合后,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

一、近代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交汇

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历经了多次的社会变革,朝代更替,民族融合以及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外来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活动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封闭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审美意识渐趋成为一个稳定的封闭体。而在近代以前,中国虽也有西方古典建筑样式出现,但数量规模都很小,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使得这一时期的外来建筑被中国传统建筑同化和改造,使其原本的建筑样式具有了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在这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由意大利郎世宁等设计监修的圆明园中长春园的海晏堂,虽然建筑是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但采用的是中国的琉璃瓦等建筑材料以及中国民族风格的细部装饰,是当时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近现代中国的中西建筑文化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多种途径的传入,西方建筑逐步打破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受到西方建筑审美意识和形式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新要求以及适应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先进科技,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观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转型成为必然。

(一)西风东渐

在经过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西文化剧烈冲突。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多种途径传入,西方建筑逐步打破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西洋式建筑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国,建筑尚处于西风东渐之际,西洋建筑在中国还只是新奇之物,而且“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大都市的西式建筑工程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中,建筑风格则以各国本土的古典主义和其他风格化的建筑占主导地位”{1}。因此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尚未受到根本动摇。

1.教堂

较早在中国出现的西洋建筑应该是教堂。在清朝初年,北京就有了天主教堂,在雍正帝登基后,这些教堂被迫弃用,后来逐渐被毁。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法国的逼迫,雍正时的“教禁令”被撤销,被没收的教堂也一律发还教会。由此各式西洋教堂开始不断在中国涌现。由于是洋人修建,近代中国修建的天主教堂大都是以西式为主,而最为普遍的就是哥特风格的教堂。1910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天主堂,由英国建筑师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而1888年建成的北京西什库教堂,即使因为建筑材料全是中国的,施工工匠也是中国的而具有中国韵味,但整座教堂建筑仍旧是哥特式的。

2.办公类建筑

教堂虽然出现得早而且数量虽多,但毕竟只是惊精神寄托之所。列强们追求的是物质利益和剩余价值,因而这一时期比教堂数量多的西洋式建筑还是与洋务沾边的各类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办公类建筑。办公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官员都有着不同的办公用房——衙门。这些建筑的布局都是程式化的平房院落式,有着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西风东渐后,国外建筑的多层式样使中国逐渐也有了多层楼房院落式的办公建筑,并且也开始有了西式风格与我国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办公建筑形式。例如在清朝末年的北京,由美国人Charles Davis Jameson设计建造的外务部迎宾馆,虽然大门建筑用的是西式风格,但门口却放了中国衙门口放的两个石狮,两旁连着的也是中式瓦墙,形成了一座西式中国衙门。

3.住宅

由于西风东渐,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这使得清朝咸丰初年我国近代城市建筑发展中产生了一种里弄住宅形式,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上海。起源于19世纪的上海里弄住宅建筑,最初的雏形是仿欧洲联排式住宅的木板房屋,1870年后取而代之的是不易发生火灾的砖木立帖结构的石库门住宅。这些建筑单体的平面结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特点,并且又具有很多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特点,但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仍采用了西洋联排式。之后又有了新式石库门住宅,建筑材料改为了石砖等,建筑立面上修建了阳台,但弄内仍是偶欧洲联排式条状住宅,门头装饰也更多的富有西洋化风格,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新式里弄住宅。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西洋式建筑更多的采用了西方古典的建筑形式,里弄住宅也没有例外,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召开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现上海兴业路76号石库门。

(二)抗战前西洋建筑的盛行以及中国建筑的探索

1.“穿马褂的洋楼”与“穿草鞋带洋帽”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洋各国在华空前活跃,因此西式建筑也就更多的出现在了中国。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城市的房地产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各种西洋建筑活动在中国蓬勃展开,到20世纪30年代大量不同风格,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西式建筑在中国被建造出来,其中包括了西方正在发展着的现代建筑。由于当时整个大环境的限制,在对外开放的沿海大都市,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建筑风格则逐渐以折中主义为主。当然,外国设计师也想保持中国特质,让西式建筑适合中国文化,但他们终究不能深层的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以最后设计出的中国古典样式就等于是“穿马褂的洋楼”。

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营造方式仍在继续。此时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中国的建筑体系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钢和钢筋混凝土体系逐渐被大量应用,中国近代新建筑开始向现代建筑趋势转变,而中国建筑师也在这一时期活跃起来。中国建筑师一方面“师夷长技”,一方面则努力寻找中国优秀的建筑传统,想以中国深厚的文化与建筑传统来与西洋建筑抗衡。但从根本上讲,这一时期“近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转型只是用先进的材料去适应旧的建筑形式,这种转型的本质是被动的适应性转化而不是主动地创造性转化”{2}。因此,正值“五四”运动后民族意识高涨之际发起的,“中国固有式”建筑思潮还只是把西方建筑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而在形式上仍保留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特征。这样的思想使得建筑的材料与表现形式相悖,成了与“穿马褂的洋楼”相同性质的“穿草鞋带洋帽”。所以,这一时期“固有式”建筑在对于传统的延续上只是继承了其建筑的形式特征,也就是侯幼彬先生在其《建筑美学》中划分出的“硬传统”,并没有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没有继承它的“软传统”,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转型停留在了表面化的处理。这一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转型遭遇了第一次尴尬。

2.现代风格的新式建筑

同时,现代风格的新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崭露头角,中国建筑由最初的砖木结构开始逐渐用钢筋混凝土取代,层高也开始逐渐加高,例如上海的百乐门舞厅以及大光明电影院不光建筑材料及形式现代化,内部的装修及设施也均已使用了西方的先进模式与技术,它们都体现了当时中国现代建筑的潮流。“但是正当现代建筑思想开始全面影响中国的建筑和建筑师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建筑规模和水平在社会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之下受到了极大地限制”{3}。

(三)抗战及战后时期中西建筑关系

八年抗战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西南各省人口激增,出现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建筑大多结构和质量简陋,建筑艺术风格以中国宫殿式风格为主。但是也有大量的现代建筑出现,由于许多沿海工厂迁至西南后方,因此这些现代建筑多以工业建筑为主。

而“九·一八”事变以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三省,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尤其是在作为伪满“新京”的长春。其中由日本建筑师设计的重要办公楼,例如长春伪满“国务院”,“将西洋古典风格,日本帝冠式屋顶和中国牌坊等因素杂糅组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4}。

三、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汇的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的时代大潮中的必然结果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它标志着传承已久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分解和新的融合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建筑体系的诞生。从过去历史吸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想要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建筑,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民族形式”既包括了相袭已久的传统,也包括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继承传统不只是要继承外在的形式,即“硬传统”,而是要更深入的抓住其文化内涵的精髓,将“软传统”所包含的审美意识、设计观念、哲学蕴涵等发扬光大。而与时俱进所吸收的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就应该因地制宜的使用,而不是完全照搬地使用和滥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汇合与融通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与现代性的工艺技术和社会生活特征的融合,只有把这两者结合好,我们才会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

注释:

{1}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1.

{2}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8.

{3}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8.

{4}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40.

参考文献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近代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民族性;科学性;民族主义

一、建筑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特点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就是一个文化的范围。一个社会,需要有着一个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同时,一个社会当中所存在的建筑物也应该有其价值观。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表示即是这种价值观是人类对建筑物的一种态度,所表现的内容就在于对建筑物的欣赏哪方面或不欣赏哪方面。

社会的文化心理决定着建筑价值观。意思就是说有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就会产生与这社会文化心理一致的建筑价值观。而这种建筑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心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处于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建筑师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受到其支配。一旦只有建筑的形成满足了这种社会文化的心理才可以真正纳入至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真正成为这个社会风格的代表。虽然从个别的意义上来讲,这种形式可能是存在,但可能只是价值观的某一种变化而在新的价值观成形后才可以得到认同,也可能是建筑师的一种个人的自由表现,最后只能是落的昙花一现,所以无法形成一种被大家所一起认知的价值观。同样的,如果这个建筑师的风格是单纯的只为了业主或是政府的喜好,那所表现出来的建筑物也只能是符合政府意识或业主的个人爱好,也无法形成被大众所普遍认识的建筑价值观。

二、中国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价值的形成

因为中国在早期的时候就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社会,特别是过早的进入了人类统一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社会的时期,所以,这就造成了中国古代的建筑价值观的长期一致性。

1、鸦片战争后

一直到了近代的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这种西方所带来的科技、思想、文化取向、建筑等,才无法避免的来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经过了漫长的闭关守国政策,自然的科学和西方国家相比已远远的落后。西方的建筑代表着“先进”、“科学”,而中国一接触了这些思想之后,特别是在近代中国本有的建筑师出现后,他们就会对西式的建筑物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对比、思考。而且,他们会对之后自己的建筑创作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但是,这只是建筑师自己所一味做的事而已。在那个时代,真正能支配建筑活动发展的并不是建筑师们。

2、近代中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回忆近代中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一时期之内,因为不停变化的政治斗争,经济的发展由兴到盛又转到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民族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是多次被激化,处于在这样社会不安定的环境中,建筑活动是无法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前进的,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不稳定因素的、被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

3、新中国成立至的三十年

然而从新中国的正式成至结束间的三十年中,因为历史的原因,建筑活动还是无法真正步入正常的道路,在这一个阶段时期当中,建筑的形成是不停的在变换,但也是不能形成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的建筑价值观;

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

到了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且加强了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科学技术的领域的交流也是在不断地的加强和普及,这时候,西方的建筑思想潮流和建筑流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中国的建筑市场在逐步的开放,这将是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建设市场统一,所呈现在中国或外国的建筑师面前的是一个让他们所激动的时期,多形式的建筑风格以及多形式的设计手法是同时存在的。

三、民族性、科学性在近代和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

对于中国古代的官式建筑而言,是太过于程式化,在千百年以来的建筑自身的发展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从始自终都不能超越某一种的源由。但是,民居的情况则有所不一样,各个民居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以及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很多自由发挥的建筑作品。但是,在汉族所集居的地方因为受到了传统的伦理与宗法规定的影响,这些建筑的形式大多是呈现一种理性化的。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型的建筑物大多数都是呈现出一种理性以及规范的形式。这一种建筑的传统对于维护宗族的伦理道德以及国家的政治的权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儒家思想中所表现的家国同构的建筑思想表现。与此同时这种建筑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形成了一种长期且稳定的居住形态,这是与当时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所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当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思想融入至中国,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新时代人们会从心里所认可其舒适性以及合理的科学性。这些原因就是因为前接触到西方建筑学原是的中国人会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落后以及传统建筑学技术、理论的不完整。西方的建筑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新审美情趣以及道德的。对于建筑物的一般使用者而言,可能不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去解析传统建筑物的各项缺点,但他们可以直接的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去分辨出西式建筑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缺点。因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人们的现代生活的种种不好的影响是只有在与西方建筑对比后才可能显现出来的,对西方建筑的喜爱实际上是中国人追求建筑的科学性的侧面表现。

从这种种方面看来,自从近代以来,民族性以及科学性一直就是两个关键点,一个伴随着中国大部分的建筑师之手。包括外国在中国开业的建筑师也都对现代建筑的中国民族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而且进行了一些尝试,这样的建筑试验品在现代的上海、天津、北京等早期开放的大城市都可以见到。

现代的建筑师们终于在民族主义为旗号的复古主义前面对了理性,将中国人对于建筑科学性的认知引领进入了一个展新的高度。在近三十年后,作为西式建筑的最新潮流的现代主义建筑已成为了科学性的新代表,但其在广度以及深度上中国的近代建筑都不能进入至现代主义时期阶段。

四、新的形式下,建筑价值观已有步入多元化的趋势

对于建筑物的民族而言,在当今时代又再一次成为了中国建筑师所探索和创作的一个大向及主题。但是,该次的探索摸索的过程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中国固定形式与五十年代的民族形式有着截然的不同。今天的探索是从更深次上进行探索,特别是在建领有着非常基础的民族工业与有相当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上。并且可以以这点为机会,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源头。

我们所需要进行反思的是之前对于中国近代建筑思想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将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的初期看成一种落后的象征。虽然这一点也是具有一定的产生,但是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形成简单化的结论。因为在早期在外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上都是接受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于这种主义的简单不认可会让我们不重视这种成就以及思想。所以,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走出现代经典主义的理论,重新进一步的了解及评价十九世纪建筑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吴良墉,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党报,1999(4)

近代建筑论文篇7

【Abstract】:The ancient city,Xi'an ha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vast amount of historical relics, and the Ming City can most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rea . The space structure of Ming city develop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Chang an City in Tang Dynasty. On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sm, It forms a spatial morphology with different years and styles of architectural coexisting and different scales and modes of blending neighborhood.

【关键词】:文物古迹、明城区、近现代、空间形态

【Key word】: cultural heritage, Ming City, modern, spatial morphology

1.1 研究的依据

一、近年来西安市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关注和提升,明城区内的街区被逐渐修复和整治,使其重新展现昔日的辉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明城区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更新改造。

二、西安城市自身发展的客观性,导致一部分发展方向是积极的,如明城区内商业圈的不断壮大、工业生产量远远超出需求量、公共休闲环境越发符合群众生活需求等;另一部分则是停滞不前,甚至逆向的,如历史建筑与遗址的保护、文化区域环境的整修、单体建筑与街区随意改造等,作为历史遗存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环境整体上遭到破坏。因此,在适应当展需求的同时,往往弱化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历史元素的可持续性。随之则出现了城市发展空间要素与文化遗存的基本矛盾。

三、截止到2000年,1993年西安市规划局与文物局初步拟订的明城区内30处保护民居已所剩无几,剩下的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5年ICOMOS在中国通过的《西安宣言》,对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与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西安近现代建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再加强调。

1.2 研究的意义

一、区域历史重要性。区域历史重要性。明城区是西安人文与精神的根脉,前后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坐落于此。这一区域是西安目前历史遗存最密集的区域,成为西安名城特色的主要载体。建国之后,面临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明城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意识几乎为零。1990年后面对大规模的改造,近现代建筑环境发生极大的破坏。如今,近现代历史建筑环境保护与更新模式在初步形成阶段,做好研究近现代建筑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工作,发掘问题所在,对明城区未来文化遗存与模式化发展方向上起到关键作用。

二、历史建筑环境的重要性。建立历史建筑环境从最简单的方面来讲,可以缓冲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矛盾,使历史建筑可以与现代城市发展和谐共处。历史建筑环境传递着历史信息,记录着历史事件的位置、坐标等,帮助建筑主体更好的传递历史信息,而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环境同样也记录着近现代历史时期西安市的历史事件与面貌。通过保护与设计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环境,可以对展现西安城市历史的完整性起到一定的链接作用。

1.3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一、本论文首先基于整个西安明城区空间结构的历史变量过程中,探索空间变量因素。对其内部所有近现代建筑及周边环境现存条件与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与对比等方法,在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历史建筑环境对建筑单体的积极作用。

二、西安明城区内历史建筑类型与数量繁多,对其环境的改造不在少数。如三学街、北院门、德福巷、书院门等,大多数改造与设计最终定位成“历史街区”。可以看出,古城西安对历史街区环境保护与更新放在空间规划的重点之上。基于此方向,对近现代历史建筑与环境的改造进行点、线、面等系统划分与链接,会发现在局部区位呈现断点现象,从明城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定位来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具体研究对象。碑林区竹笆市地区北接北院门,南通德福巷、湘子庙,位于钟鼓楼等商业与文化重要地段。明代就以买卖竹器等编织品成为最具规模街区,目前有劝工陈列馆等近现代建筑坐落其中。如今,此地区被庞大的小区阵容与零碎的店铺所包围,已经丧失了以往的区域活力,丢失了文化的延续性与传承性。整个区域对外程现严重的功能断裂现象,对内则处于一个邋遢、零乱的尴尬局面。保护竹笆市的近现代建筑,合理规划设计区域环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部发展的矛盾,也填补了整个城区发展的空间脉络。在文化元素正面发展的同时,缓解城市发展空间要素与文化遗存的基本矛盾,探究完善的更符合西安城市发展的近现代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

1.4研究目标

一、经过探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在动态发展的基础上找出空间演替与更新的规律性。分析出空间变量因素对近现代建筑环境保护与设计的影响。

二、调查并分析西安明城区内历史建筑及其区域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其环境对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对近现代历史建筑与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与类比,找出规划设计原则与手法的相似性与独特性。

三、以西安碑林区竹笆市区域环境保护与设计为研究重点,对竹笆市的历史背景、建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对周边环境现状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是否存在一定的促进与阻碍因素。对环境保护与设计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四、综合经过前期与实例分析,提出合适的经现代建筑环境发展与更新模式,为西安同类型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2005.7.15,200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个人信息

姓名:张蔚萍 陈虎

性别:男

籍贯:湖北武汉

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18629150968

近代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沈阳;历史建筑;可持续

一、沈阳近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沈阳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的努尔哈赤建都沈阳时便成为了沈阳近代城市发展的基础,沈阳的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开端是由外国殖民者的侵入开始的,所以城市在清政府、侵略者和军阀统治着三种政治因素影响下,城市的格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因而政治因素是沈阳近代化的主要因素。形成了沈阳城市发展的板块化的发展特征,城市的发展展现了建筑的特点。

(一)具有传统民族特点的建筑

沈阳自努尔哈赤建都以来,以皇城四方形为中心,在皇城周边均为传统的中国民居,到了后期国门被迫开放,西方传教士的引入,使得沈阳皇城外有了新兴的建筑形式即―教堂。

(二)西洋古典式建筑

建筑主要是自欧美的外国建筑师和留学回国的中国设计师以及日本的建筑特点及技术。建筑特点 “洋门脸”的建筑,在洋风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即“洋门脸”建筑。初期传入是模仿,建筑的平面形式、空间布局、建筑的工艺,选择的材料都是传统的民居做法,只有立面形式以及入口等重要部分做成西洋的,这种建筑就称为洋门脸的建筑。发展到20年代的极盛时期,沈阳的洋门脸建筑成为在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歇山面加了一个西洋的立面,如图1-1所示,原奉天女子中学,只在主入口突兀的加上了西洋的三段式立面。如建于1910年建成的咨议局,其柱体为砖雕。该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砖雕以墙砖代替西洋的石料,砖雕代替石料入口部分为四层凸起,建筑立面均有壁柱,并且柱子为奥尼柱式,二楼是典型的西方阳台并带拱券。该建筑是比较好的实例,中国工匠们的砖拱券技术可以说是仿照西方建筑样式自创出来的。虽然这种建筑师不合理的,但是他体现了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过程。

(三)沈阳近代建筑的折衷主义―辰野式

1、折衷主义建筑

沈阳近代建筑中的“折衷主义”主要指在20世纪20、30年展和兴盛起来的“西洋风建筑”影响下由日本设计师传来的日本近代代表建筑形式。日本当时正在中国的沈阳进行侵略活动,引入了日本当时最先进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特点是多为古典的三段式或罗马式的构图,比例和尺度都极为精确如满洲中央银行千代田支行(先亨得利名表眼镜店),厚实的墙体和敦实的柱体让我们仿佛看见了真正的西洋建筑,这个时期西洋风已经极为盛行了。

2、“辰野式”建筑

“辰野式”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辰野金吾。他是日本的著名建筑大师,是建筑界的鼻祖,他在海外学习多年,后回国将西方当时盛行的现代主义带入日本,改变了日本纯粹模拟西洋建筑的模式,自此辰野式的建筑被日本建筑师传入中国。

建筑特征:建筑的整体形态像英国的皇冠,也有称作皇冠式建筑的,建筑的檐口以及分段的部位都采用白色围护进行整体分割,加上红色的墙面,色彩十分艳丽,其高出的顶部有统领整个建筑的作用,显得十分坚固与厚实。

(四)“州国”式与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

“州国”式[1]的建筑师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特有的官式建筑而得名,这类建筑大都对称式布局,而中间部分要高于两翼的尾楼,意思传达志高的统治,建筑的屋顶形式有的额会尊崇当地的传统建筑而加上屋檐和中式的屋顶,有的直接做成西式的平屋顶。

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当时俗称切豆腐式,由于西方当时已经进入了现代建筑时期,传入东方的是明显的包豪斯思想,因而,建筑设计师们大胆的将前沿的设计理念实现在了中国,这类建筑不再采用传统的柱式,也不再有多余的装饰物,而是纯粹的建筑形式,空间布局也不再是对称式,更加自由。因为是为官衙所做,在气势上更偏重与加强建筑的压抑感,让其表现的威严。

二、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可持续的应用情况与出现的问题

对于非文物的近代历史建筑再利用具体情况,以下是沈阳市优秀近代历史建筑的现存状态分析图及再利用比例图,由表2-1可以看出,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量需求非常大占67%,但是遭到二次破坏的情况占大多数。因而,目前现存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沈阳的近代历史建筑目前还没有关于对非文物级别的近代历史建筑有一个详细的再利用计划,想要进行建筑的可持续,就要再利用。再利用的范围与程度都没有规定,导致大批量的近代建筑在业主第二次使用的时候破坏了。

(二)、可持续的理论没有进行介入,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为了让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想协调存在,但是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变成了破坏城市环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政策制度跟不上。

(三)、再利用前缺乏评估过程,没有合理的评估就不能针对性的对建筑进行设计,首先要对建筑结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又这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四)室内外功能不能满足需要,室内功能不能满足现代功能的空间,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现使用的业主只在需要的空间内大肆改造,严重的对建筑进行了第二次的破坏。室外空间包括停车和景观的设计,基本保持原貌的较多,有益于城市的发展,周围的建筑挤压,历史建筑的人文空间就被剥夺了,以至于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使建筑呼吸生长,即使留下狭窄的空间也做了停车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沈阳近代历史建筑在受外来影响下产生了独特的风格,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相比拆除所需要的资金与能源,再利用是更生态的做法。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缺乏的是可持续性原则,业主为了短期利益强烈的极端的去迎合功能空间,短期的机构功能补救只能暂时延长建筑寿命,没有为后代子孙的再利用留下任何贡献,通过对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分析,得出结论,沈阳近代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再利用情况堪忧,没有达到可持续的理念,也不能够物尽其用,还有破坏之嫌疑,因而可持续再利用是否对历史建筑有促进因素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注释:

1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定义取自27-30

参考文献:

1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

[2]陈伯超.《沈阳都市中的历史建筑汇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现代煤矿范文 下一篇:上层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