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03:25:15

近代史课程总结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管理;问题分析;方法探讨

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对策,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近代史当前的相关研究信息与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质疑,发表不同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知学生,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由学生向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师应注意对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合理筛选,选择适宜学生理解的问题。

总之,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对现有的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的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使世界近代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 近代历史;大学生;品德修养

中华民族的历史素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大学近代史的教育可以综合和整理一八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这一历史阶段的丰富的历史史料,历史思维,历史人物,把这些生动的历史史料,丰富的历史思维,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大学近代史教育之中,让历史的品质去锻造和修炼现代的人才。历史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决定了大学历史教育是可以充分承载起大学的德育场的功能的,是可以充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可贵的教育素材的。笔者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等学校在开展中国近代史历史教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和历史美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

一、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与现实本来就是相互衔接和贯通的。古人讲,以时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中学会很多知识,包括治国理政、人生修养,历史规律,为人处世等等。开展大学生近代史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在近代史的学习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如何充分挖掘历史事件里面的活的灵魂,用这样的活的灵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干点和方法贯彻历史分析历史、审视历史,同时,可以再分析历史和审视历史的同时,对照自己的生活,修正自己,提升境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 “以古(历史)为镜”,因为我们后人传承历史人物优秀的思想,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就是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王夫之曰“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主席十分喜欢研读《资治通鉴》,在上面做了很多批语,也十分喜欢王夫之的评价,正式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总结历史问题,所以近代史上,同时利用正确的分析历史和归纳历史的方法,认真反思和总结了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经验,正确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探寻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是认真总结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认真分析了的错误做法,及时用正确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纠正了错误,,大胆地提出了搞改革开放的路子。所以,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会认识国情,只有认识国情,才会探寻出适合中华民族的道路和制度。[2]

二、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的近代史曲折和复杂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就是改革是一个民族的出路,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致经过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历史学家把这一部分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学家把这一部分称之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两个阶段历史我们都知道,清政府因为没有创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完全与外界国通,夜郎自大,认为自己的国中之国。殊不知其他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科技革命,而我们还在自己做自己的黄粱美梦。后,中国有了革命的种子和希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了建设新中国的领导核心的雏形,以同志为首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思维,科学客观地判断当前的中国国情、内外环境,拟定了纲领,带领中国人民搞革命,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复杂的近代史证明,创新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因此,在开展大学生近代历史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近代史料,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大学教育阶段正式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固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要充分历史近代史中历史名人典范,培养大学的民族节气,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在历史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利用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深化学生对于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让大学生们在历史素质教育中,真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脉搏跳动与生命气息,真正激发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构建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凝聚了优秀的中华文明,凝聚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力量。

一言以蔽之,大学近代史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串始终,让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与传承真正在青年一代人身上流淌和继承。

参考文献:

[1] 黄蓉芳.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2)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四环节教学法;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

中国近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面对于目前的社会变革,放眼今后的人才需求,该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显得陈旧。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近代史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们开始着手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并在实践中做了探索,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品德作为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笔者认为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应遵循四环节教学法,从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入手,进行彻底深入的改革,使历史学本科生真正从一味接受知识转向研究型的学习状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所谓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学以“阅读―讲授―讨论―写作”四个环节为基本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的核心目的,一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法,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理论,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能力包括摄取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摄取知识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础;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学生摄取知识能力的最终目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摄取知识能力向运用知识能力过渡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也是一个关键的层次,不注重这个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则是原地跑步,难以见效,而在培养这三种能力的过程中,应贯穿一根主线,即创新教育。故应将“阅读―讲授―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与提高学生的“读―思―讲―写”能力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研究型的历史学本科生。拙文拟从四环节教学过程深入分析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成效。

一、阅读环节――摄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阅读环节即是本科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阅读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摄取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进行各科学习和走向社会后学习别人的经验所不可缺的基本能力。所以应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即做到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其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这里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地位的变化。学习者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求者。学习成为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而这恰恰是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因为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以及主体性人格培养,而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了主体性的主旨。

在阅读环节中,具体应该做到:一是向学生介绍阅读书目,其中强调必读书目。在“导言”部分讲授“中国近代史文献资料介绍”。在讲授每个专题前,围绕所讲问题给学生介绍参考书目与论文,便于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书籍和了解学术动态;二是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读一本专业书。要求学生到校图书馆借一本专业书,再由学习委员把学生借阅的书目汇总,教师根据书目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达到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在阅读之后,还应写读后感,以保证自学质量;三是要求学生读专业学术论文,并做好读书笔记,以便更好地了解某些问题的学术动态。在讲到近代史上的每一章或某一大问题时,应该提前告知学生去查阅与搜集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动态。然后在课堂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即让学生介绍研究成果与动态。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一章时,可将内容归结为几个专题,并让学生查阅总结研究成果与动态,像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政权性质、评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或者作对洪秀全、杨秀清等历史人物的述评等。在讲之前先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综述,并将发言者给予评价分析,侧重于鼓励性的评价,并将其观点记录在案,作为讨论成绩记入成绩册,使学生重视这一重要的步骤。做到把学生的主体性贯彻到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通过阅读环节的学习进行自主探究,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从学习型向研究型学习发展转变。

二、讲授环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改革后的中国近代史教学,讲授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讲授环节旨在传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专业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研究兴趣与能力。在讲授环节中,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与更新。

(一)调整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应该把握两个标准,一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与中学历史知识的衔接,避免与课本内容的重复。在这两个标准下整合原有的课程内容。“近代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1)根据这两条线索,可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列为两大专题:一是“资本主义侵华史”;二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史”。前者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后者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等。这样就把分散在各章的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起来讲授,从而使学生对这两大问题有整体印象和全面认识。

除此以外,还可采用若干专题的形式来调整教学内容。如可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列为近代政治与外交、近代经济、近代文化与社会等专题来做讨论与讲授的题材。近代政治有清末新政、晚清政治体制的变化、民国政治体制的创建等;近代外交包括新型的外交格局的形成、租界、华侨等问题;近代经济包括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近代农业等;近代文化侧重讲“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等内容;近代社会主要讲社会变迁、社会风气和社会习俗等。上述内容,既是对课本中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内容的整合,又是对以上内容的提炼与深化。

(二)改进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内容必须仰仗于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教与学这一互动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所以,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更新教学方法应把握以下三点: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长期以来形成的“专才教育观”、“知识质量观”以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等,难以全面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教师应扬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历史学陈述的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演进过程,这种演进教程的每一个阶梯都包含着不同质的量的创新。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创新史。近代史教材中可供挖掘的创新教育素材很多,例如一批批仁人志士不停地介绍西方新理论、学习西方新技术、引进西方新制度,这些内容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他们自强不息、不断求新的精神,也会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动力。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与欧美等国家的学校相比,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刻板化的,强调教师教学要“忠于教材”。因此,教师不敢把有争议的问题拿到学生面前,也不将史学研究新观点、新成果介绍给学生,久而久之,养成学生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怀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这种教学模式无疑难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自主探索、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笔者认为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设计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较为合理适用。一是重点问题专题式讲授法。历史学科的内容不象哲学那样具体、抽象,也不像数理化那样有许多概念、原理,而历史教材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的,丰富生动而易于理解。鉴此,中学课本中已经讲过的内容尽可能不要重复,尤其对一些事件过程的描述,让学生自己阅读、消化,而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述新增内容和重点问题上,如在讲授两次鸦片战争时,重点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讲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着重讲授维新派的群体特征和维新变法理论。对某些问题还打破了课本章节的顺序,作专题式讲授,如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课本中一般在“洋务运动”一章讲,但由于民族资本19世纪70年代出现后,就与近代史同步发展,可以把民族资本的产生、发展及特点一次性完整地介绍给学生。重点问题专题讲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深入了解。二是争议问题学术式讲授法。中国近代史有争议的问题颇多,研究也空前活跃,近些年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在设计讲授内容时,及时把这些学术信息带到课堂,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予以介绍。在讲授第一讲“导言”时,专题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包括研究的重点问题与研究的领域、新课题;在讲授“太平天国”时,介绍史学界对杨秀清、李秀成等人评价的观点;在讲授义和团运动时,介绍学术界关于义和团运动性质和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的观点。这种学术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讨论环节――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讨论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获得和驾驭知识的各种能力中,其核心部分是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只是刻板地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去进行思考,缺乏任何创新意识。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必将导致思维的死板与僵化,正如古人说的“尽信书,弗如不读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采用设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时,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情景。如在讲述“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窃权与孙中山让位的原因”;在讲授“北洋军阀统治”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趋向”,这些问题既像子课本,又超越课本,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动机,培养了学生勤思、善思的学习习惯和质疑与创新的意识。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对于某些重要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先发言,待到学生都开动脑筋了,再讲述总结。如在学习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历史事件――天京变乱时,应将重点放在分析天京变乱的原因上,鼓励学生思考发言,相互争论,再抓住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是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解答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解答。有些问题则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授,如“边疆危机”等问题可提前告诉学生准备后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上台讲授,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四、写作环节――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写作环节是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阅读、讲授、讨论三环节的总结、延伸与拓展,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完成论文的写作,旨在检验前三环节的效果。学生在平时听课和读书的时候往往会突发奇想,产生一些“灵感”,而这种冲动往往因事过境迁而消逝。学生应该做大量的读书笔记,讨论笔记,而后在此基础上厚积而薄发,写出历史论文来。读书笔记可以是大段的摘抄,也可是对某一资料、某一观点有感而发的三言两语,讨论笔记是对某一问题讨论范围、方面、观点等的梳理和概括。历史论文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多篇不限,只要逻辑性强,有理有据,知识丰富,观点明确就好,那些见解独特,论证合理,资料新颖的就更佳。通过写作锻炼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概括、归类、加工等能力,以及撰写论文的书面语言表述能力。通过考察学生书写的各类资料,其中不乏令人激动的东西,这就证明无论是在知识意义的构建上还是思想、人格、心理的塑造上,学生都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历史知识的运用对大学生来讲主要表现在史学论文的写作,而写作离不开创造思维。这种思维突破了原有的知识框架与技术水平,开拓了学生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野,是原有知识和技能的重组和提高。所以中国近代史课程的写作环节一般侧重于论文的撰写。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将史学论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讲析,并帮助学生选题,学生针对作业题目广泛收集、精心处理相关资料与该问题在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开辟新领域的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因为懒惰等原因而随意抄袭他人作品,教师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可以采取对学生所写论文进行答辩等形式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这种答辩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总结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机制中,可将答辩作为论文写作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

总而言之,基于对中国近代史特点的认识,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近代史这笔财富,抓住历史问题亮点、热点、转折点,阐明论透,尝试构建起一套能伸展个性,供多样性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方法上采用“多读、精讲、勤论、及时写”为主的开放型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教师讲解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旋律。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教师主导作用而漠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单一教学摸式,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多给予他们参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强化,变教学活动的教师“独奏曲”为教、学合作互动的“交响曲”。这一方法实施的前提保障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就是多读多想,这是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教师的精讲、师生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辩析和深入;写成文是对知识的归纳和升华。所以,将“阅读―讲授―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的具体做法与提高学生的“读―思―讲―写”能力的基本目标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研究型的历史学本科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注释:

(1)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页。

作者简介:马艾(1976-)女,回,宁夏灵武人,博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眷恋,担负祖国独立、自由和繁荣发展责任,以及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作为推动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近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沉沦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柱,主要表现为反对外来侵略,拯救民族危亡以及争取民族的独立等方面。

一、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必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发展服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进而使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义务,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大家” 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的前面;二是,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的很多大学生难以体会到前辈峥嵘岁月中的艰辛和不易,在生活中享受安逸,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不利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三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国发展到社会主义经历了艰辛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是否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信心,并培养其自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融入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

近代的中国内受封建主义统治的压迫,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面临着空前的灾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表现出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够对前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充分的了解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教书,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育人,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中国近代史教学形式要多样化。首先,采用直接讲授法,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学生的关注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懂得感恩和珍惜,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其次,采用参观考察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这个你过近代史中涉及到的历史景点和红色根据地,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后,采用讨论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英雄进行总结,分析他们的事迹,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他们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反抗、不畏、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展,多媒体逐渐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单纯文字表达相比,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丰富以及信息量大等优势,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并使学生在观看之后写观后感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自由讨论等,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清政府腐败无能,并被邓世昌等爱国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敢反抗外敌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感染,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中国近代史从苦难史、抗争史、探索史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在展示我国基本国情的同时还充分显示了近代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培养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这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激励、鼓舞和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文芹.如何在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4).

[2] 毛莉.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J].理论观察,2014(5).

[3] 王艳君.浅谈近代耻辱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神州,2012(5).

[4] 朱新芹.利用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我校历史学科在教育部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再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历史学又获评为部级特色专业。这既是对我院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肯定,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如何将学生打造为擅教善研、专精复合的“研教双优型”历史教师,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大胆探索,在课程设置、课堂建设、课堂延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师为导、生为主的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重艺术、强技能的课堂延伸和教育实习体系。

一、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我校历史学门类由历史教育、基地班、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三个专业构成,以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全部为免费师范生。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均由三大模块构成,即通识类、专业必修类、专业选修类。通识类课程除马克思主义、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数据库等基础课外,还规定学生必须自主选修理科类、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专业必修类包括历史学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前者主要有中国通史(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史、近代史、现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等。教师教育课程除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科教学论外,我们还特意设置了教师口语、教师书法、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与艺术。专业选修类则结合本院教师研究状况,开设各种课程多达105门。这类课程旨在加深、拓宽学生已有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三大模块中,历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基础课程,学分分布依次为47、67、34,共计148学分,学分分布比例分别为32.9%、44.7%和22.4%。基地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更为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其中,通识课、选修课的学分达到47和48,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分别为34.8%和35.6%。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学分及比例分别为40和29.6%。

为强化基础教学,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近年来,我们围绕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申报部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得“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等四门部级精品课程,并由知名教授领衔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如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由马敏、朱英、刘伟、彭南生等教授加盟,中国历史文选以周国林、刘韶军、董恩林、张固也等教授为主体组织教学力量。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团队、课程群、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终于在2010年获部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截至目前,中国近代史部级精品课程已通过专家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其他精品课程建设扎实向前推进。除此之外,我院还有世界近代史等省级精品课程。

二是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系列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世界通史(近代史)》、《世界通史(现代卷)》、《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文化学》等系列教材。这些教材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产生了广泛影响。有些教材被多所大学采用,如周国林主编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在“选目的新颖性”、“解题的立意”、“编排格式的讲究”、“适当的图文配合”以及“附录的采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2009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该教材邀请了国内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大、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大、郑州大学等多位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参与编写。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分界线,将1840-1949年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多有创新,如“注意历史新知识的增补、传授,也注意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介绍,史实的叙述尽是精练,减少篇幅,学术研究的介绍则加大篇幅,不仅向学生讲授什么是近代史,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近代史。”同时,每章正文后“列本章小结、学术综述、参考书目和思考题,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研究兴趣。”该教材出版后,深受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反映史学发展趋势和适合阅读对象的成功之作”,已陆续被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历史专业作为教材使用。

三是坚持教授授课制。我院现有教授38人,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艺术高超,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教授们课题多,科研压力大,加之时下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机制,使得教授们给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鼓励教授上本科讲台,我们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聘任制下,如果教授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不达到一定的课时,将会影响其下一轮聘任,在年度考核中,如果教授没有本科生教学课时工作量,则教学考核为不合格,进而影响其绩效工资。这样的制度设计旨在确保每位教授每一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

二、师为导、生为主:研讨式的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突出“一言堂”或“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形成上课做笔记、下课整理笔记、考试背笔记(有些懒惰的学生甚至省去了前两个环节,只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才匆忙复印同学的笔记)的学习模式。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宽广的视野,发散性的思维,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养成,研讨式教学的特点旨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授课的引导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

为加强研讨式教学,在“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内,我们鼓励各专业、各课程积极探索,并采取课题立项形式加强研究,大胆实践,及时进行理论总结、提炼与升华。如周国林主持的《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洪振强的《研教双优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建设——以“中国现代史”课程为例》、江满情的《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尤学工的《理论的位置——研究型教学探研》、吴琦的《学生学术前沿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以为平台的教学探索》、李晓明的《中国历史文选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沟通融合研究》、马良怀的《授课实录》、刘固盛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魏文享的《方法与经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路径》、冯玉荣的《免费师范生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为例》、黄尚明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杜芳的《高师历史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张明生的《构建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通过上述课题立项研究,教师们不仅提出了很多创见,如建议在院系网页上开辟交流平台,用于师生交流和在线答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建立QQ群,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而且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研究型课堂实践在实验区内逐渐推广,如中国古代史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注重专题讨论”,如“从新儒学的复兴和文化下移的角度、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角度、商业革命的角度、科技进步的角度探讨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每一小组重点围绕一两个专题作主题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主讲教师点评。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中国当代史课程尝试开展“轮流式”互动教学,依据基本内容及发展阶段分为24~26个专题,开列相关论著目录,每个专题的讨论以一个学习小组为核心,轮流进行,各小组围绕问题精心准备,重点发言,相互启发,通过争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世界近代史课堂长期坚持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探索五步法,即布置、选题、辅导、写作、交流、点评,“激发了大学生的未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专业选修课更多地采取了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在“宋史”课堂上,“形成‘对话式’、‘商讨式’或‘答辩式’的教学氛围,经常保持课堂中具有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通过研讨式教学,建立起“师生参与互动—座谈研讨—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堂内外实践、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朱英教授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在学院网站专业论坛.开设网络论坛。由教师、助教担任论坛版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络和沟通。通过网络论坛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学习资料,并辅助课堂讨论,网络论坛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收效显著。据悉,“在一个学期中,本论坛共发有近百个专题帖,跟帖也达到近五百个,点击量更高达逾万之数,很快就一举超过在该网络社区原已开设多年的众多论坛,成为主题帖,跟帖数量、点击次数最多的一个论坛。”研讨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的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变强”、“表达概括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提高显著”、“专业认同感增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等。

多元化的考核是检验研究型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克服一张试卷论优劣的重要方式。研讨式课程大多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如在世界近代史课堂上,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小组课题合作程度、课堂的语言表达以及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等方面”。中国古代史课程成绩的评定“由讨论、作业、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可见,研讨式教学将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论文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课前准备,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学术视野扩大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增强了,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即兴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课后论文则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选题、资料搜集、解读与运用、写作技巧与规范训练的一种综合实践。总之。研讨式教学的大力开展是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主要特色。

三、重艺术、强技能:课堂延伸与实践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涉及到课堂组织、演讲技巧、板书设计、粉笔艺术等多个环节,优秀教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不仅既要擅长粉笔字、板书等传统教学艺术,更要懂得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能。这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熏陶养成的,但大学阶段教学艺术和技能的理论修养与必要的训练对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为了培养“重艺术、强技能”的中学历史教师,一方面,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必备的现代教学技能作为通识必修课,将教师口语(普通话)、教师书法、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专业必修课,强化学生在教学艺术与技能上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我们有效延伸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勤动手、善动脑、敢开口。

为了牢固树立学生“重艺术、强技能”的观念,我院还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艺术与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他(她)们以身示范,现身说法。为此,我们结合学校青年教师竞赛,在院内开展相应的教学比赛活动,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全部参加。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强现身说法的效果,我们还开设了中学特级教师讲坛,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一批中学历史名师,围绕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教学艺术等主题,为毕业班开设专题讲座,深受本科生欢迎。

为了强化对学生教学艺术、教学技能的训练,我们采取了两项主要措施,即有效延伸课堂,强化课外训练;延长教学实习时间,强化实践环节。首先,我院从200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开沅文化节”,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名师讲坛、演讲比赛、辩论赛,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演讲技巧等。其次,举办“迈向名师”训练营,开启师范技能教育新篇章。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教学技能,我院坚持开展“迈向名师”教学技能训练营活动。通过举办讲座、经验交流以及粉笔字板书设计大赛、手抄报设计大赛、书法大赛、诗歌散文大赛、经典诗文朗诵大赛、教案设计大赛、说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师范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为今后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全力推进“博学计划”,传承“博学育人”精神。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多层级、多类型的读书活动,各班、各年级、挂靠学院国学社、新学人读书社、朗诵队、辩论队、碎墨杂志社等社团,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据统计,年均举办各类读书活动近百场,阅读经典已成风气。第四,推出由学生自我选题、自己主讲、自己选题的“学子论坛”,指导学生自办《文史之舟》、《碎墨》等刊物,发表学习科研习作。第五,延长教学实习环节。在以往6周教学实习的基础上,我们调整教学计划,将见习、实习时间延长至12周,在实习的同时,要求对中学历史教与学的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素养 中国近代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既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又是业内专家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核心,以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优化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为途径研究出了大量优秀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局限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和思政理论教师这一狭小的范围之中。其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专业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②“中国近代史”作为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执教者如能利用学科优势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资源的挖掘、实践环节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渗透,定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换言之,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高校历史课堂教学同样精彩。

1 整合教学内容 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向

“中国近代史”是高校历史教育专业一年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修完中国古代史的基础上继续追求专业性和人文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1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贯穿了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寻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政史不分家”在这门课程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中国近代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③“中国近代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紧密关联。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应是孤立的、枯燥的、生硬的,而应是融入历史史实的、充满历史激情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之中。据此,应设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总体思路,为下一步教学指明航向。具体包括:博取我国近代文明精华,迎合教学目标的培养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贴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结合专业和学校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历史),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思想。在这样的理念下对中国近代这段风云变幻、丰富而庞杂的历史进行梳理和整合,采取既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又兼顾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叙述和评价的专题制,做到点面结合、脉络分明。这样本课程可以重新整合成四大板块: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四大板块隐含着一条主线――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课堂生动而充满激情,为让学生达到思想情感升华的良好效果,在经过整合的教学内容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关键。以三维目标和课程理念为依据,确立本课程的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发展进程、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灾难的关头,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2)难点: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历史历程及其分析。对重难点的突破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1)注重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包括布置课后参考书和必须阅读的论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2)注重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达到情感升华的目标。(3)注重课堂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教学课件、相关历史照片、历史资料片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能够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国近代史课程中隐含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收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2 深挖教学资源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空间

“中国近代史”课程中包含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培养的重要内容。坚持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坚持爱国和民族责任感的教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的教育等是其核心内容所在。但一浪接一浪的教学改革潮流使得专业课教学时数大大缩减,为了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空间,应从教材的选用、纸质和电子资源的拓展、乡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深挖、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2.1 教材的沿革和使用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使用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材的选定上应坚持适用性、基础性、典型性原则。2007年之后随着新一轮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北师大版的系列教材首先融合了与时俱进的改革思路并重新修订出版,其中由史学界权威郑师渠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系列教材融入了新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理念,以顺应当今高等教育和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一套较为新颖、完善且适用面广的基础课教材。教材的正文中穿插了大量史实,便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根据内容需要附有插图、地图,每章之后附有若干思考题,全书后附参考书目,对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适用。

2.2 纸质、电子资源的运用和拓展

“中国近代史”课程史料详实而丰富,从不同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和深化,丰富史料教学内容,有利于增强课堂感染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物传记、专题史、区域史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等,根据教学的需要实时扩充。此外,丰富的网络资源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入BBC、探索频道和百年中国纪录片以及影像资料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增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的评判能力,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随着各类学校教学设施的大大改善,本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已成现实,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优势,尤其是“中国近代史”这门课,可以通过图片、歌曲等资料的充分整合更好地把学生融入到近代中国那一段政局动荡、民族抗争的历史情境中,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3 乡土资源的深挖和引用

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乡土史是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特别是其中的红色资源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好的引领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④以近代连云港为例,连云港在抗战时期属于率领的115师创建的滨海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赣榆抗日山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此外,连云港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也为专业考察、社会考察等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十分宝贵和便利的资源条件。革命博物馆展现了本市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历程,其中的一幅幅地图、一个个人物、一件件实物留下的有伤痛也有欢歌,但更多的是中华儿女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献身精神,榜样的影响对同学们心灵的激荡和秉性的塑造是巨大而深远的。从多方面探究运用乡土史课程资源的方法应该成为业内人士长期不懈的追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切入点,穿插讲授;开展专题讲座;选定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活动等方法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 落实课改精神 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中国近代史有其丰富的政治和人文情怀,要产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追求教学的艺术性。“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教育的过程分为明理、激情、立志、导行等阶段,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促进,教育的最高要求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有自我教育的能力”。⑤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中共中央会议精神以及教育前沿的课改精神,把二者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追求艺术性并不代表追求时尚,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法,如能重新审视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样会产生好的艺术效果。

(1)讲述法。延续性、系统性、过时性是历史学科的独特之处,“故事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是一种主要的工具,所以,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是一名优秀的历史讲述者。例如,近代史上像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像秋瑾这样的一代巾帼、像詹天佑这样的海外学子、像谭嗣同这样的改革精英……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如能通过抑扬顿挫、优美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进行描绘,定能起到“沁人心脾”、“细雨润物”之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讨论式教学法。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再归纳总结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他们分析概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

(3)多媒体教学法。传统的教学中,黑板是主体。而多媒体教学集文字、音像、图片、图表于一体,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特点,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在讲授中国工农红军这一部分时,先后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播放歌曲《十送红军》、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遵义会议会场视频、飞夺泸定桥和四渡赤水、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等图片,能够形象直观地渲染红军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场景,焕发学生对党和红军的热爱,起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

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质”。⑥抓住契机,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应成为每一位从教者的不懈追求。下面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具体说明本课程在加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以上环节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课程政治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的熏陶和感化的。

4 教学案例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导入新课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同时,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的有识之士在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上向纵深发展,从器物层面的革新深入到制度层面。可以说,接下来康、梁发动的跟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本课内容不仅涵盖重要的专业知识点,同时也包含着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素材。

教学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培养要求。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对甲午战争的认识和感悟,提高他们客观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以邓世昌等爱国官兵为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3)以李鸿章为例,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这部分教学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关于战争起因,通过两幅动态示意图给学生分析19世纪90年代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环境。使学生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提高他们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威海卫战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笔者提供良好的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先后展示地图、照片、文字资料、视频材料同时结合自己的讲授和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以邓士昌为首的爱国官兵奋勇献身的场景,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这段内容的教学充分说明近代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政治思想情感和民族责任感的独特功能。第三部分: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条约的内容,学生在中学就已掌握,没有必要过多强调条约内容本身,教师应结合学术界的最新资料及图片穿插中日双方签订条约时的真实场景,本着“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原则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即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中日谈判桌上这位72岁的老人多年来一直背负着“卖国”的罪责,其实有着更多的不公和委屈。从而引导他们如何结合时代背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相互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得以升华。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著名的《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随着时间的越久,随着我们对教学效果的不懈追求,定能到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亦应如此。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② 人民日报.2004-10-15.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近代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④ 王钢.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学理论,2009.4.

⑤ 张立胜.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刍议.广西教育,2012.2.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职;思想教育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

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全面施行05方案,本科院校的“两课”教学科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形势与政策》五门必须科目。高职高专院校因学习年限及培养职业型应用人才的定位等原因,《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之内。笔者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系统教学,授课对象均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在校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两门理论课对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与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学院“大思政”教育的中心课程。

但是,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在实际教学成绩,以及校园宣传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客观的讲,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普遍兴趣不高,教育教学的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职院校在生源素质、经费投入、社会重视程度、教学资源与科研项目等方面与本科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他们一般认为思政课的学习仅仅满足修满学分;高职学生一般也不会将报考硕士研究生放在更重要的人生发展目标上。由于学历的限制,很多高职学生也缺乏进一步提高学历及参加社会考试的动力,这也是他们不重视思政课学习的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尤其是在以理工科为专业背景的高职学生中间,他们的人文知识与历史常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的育人功能,也更多的体现在提高国民人文素质的任务。全面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光大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了解世界形势、开阔视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以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为例,理工科学生仅需要在高二通过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即可以完全放弃历史学习,因此在人文综合素质方面,尤其是党史、国史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知识性缺陷,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就业考核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网络应用技术的提高,各种错误的历史观点充斥于微博、网站论坛、讲座视频、电子书籍当中,而当我们的学生在缺少必要的知识背景与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也会对思政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冲击。

二、笔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究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将现有的必修课程中融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部分内容,并结合了专业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反复思考,笔者认为应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计划中增设或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必修课程,这对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学,人文校园的建设乃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的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与学习精神的客观需要。

2012年党的十召开以来,中央文件与领导的讲话中多次谈及了有关问题的重要性。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被打开国门,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种种努力,无论是立宪救国、革命救国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因此,我们努力讲清楚近代中国发展与探索的道路,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意义十分重要。

第二,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完善目前的思政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一些教师教学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笔者分析认为《毛》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问题,因而缺少史实的支撑,学生接受程度普遍不高,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这也与高职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一定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纲要》课程在目前的思政理论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毛》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在缺乏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知识和中共党史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学习从历史进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感到吃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人文知识充满兴趣,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可以很大的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的教科书,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放在最重要地位。如英国政府的“国家课程历史学科工作小组”提出:“历史教学要为学生的成年生活做准备,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公民素质,合理利用闲暇,正确对待工作”;1995年美国“全国学校历史科中心”编制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非常强调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认为“历史认识是政治理解的前提”,“没有历史知识和历史的探究,我们就不能成为有学识的、有辨别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德国,历史学科与德语、数学、英语一样属于主科。

第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校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纪念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间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屑一顾,而热衷道听途说的社会传闻。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时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困惑,如果思政教师不能给他们以很好的解释,或者只是简单回避学生提出的敏感问题,我们认为这都是不能实现正确的思想教育效果。思政老师应该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对学生关于历史问题的困惑予以很好的解答,如对于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些近代史学术专著,其中的观点与传统说法有很大的出入,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求教师既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老师的学识钦佩有加,而且也可以从思想上打通他们的疑惑,从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信息,以实现不信谣、不传谣的目标,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三、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

在目前高职思政教学中,我们可以暂时采取将近代史纲要有关内容融入有关教学篇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联系到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缺乏耐心与广泛地兴趣,笔者在《思修》与《毛》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将近代史的有关个案融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思政课程中采取新闻播报的形式,思修课采取“历史上的今天”板块,介绍一些历史常识;《毛》课程中采取演讲革命历史故事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在课程的有关章节中将近代历史文化的有关内容与专题与相关的篇目相融合,例如,我们尝试将詹天佑、黄炎培、陶行知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爱国主义一章中,这样,就是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学,能够进一步加深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第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有关的选修课程。

目前,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明中国通史》两门选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我们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执行,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指定教材,采用课堂教学、课内研讨、专题调查、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我校的实践中,该课程的开始也是思政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我校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强化了应试的环节,增加学生参加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考的通过率,也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及参加学校有关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第三,学校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思政部、宣传部、团委紧密配合开设有关课题的研究并组织有关近代史有关的学术讲座。

例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而言,我们认为强化近代铁路史的研究与教学也是学校专业及加强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近代铁路史在诸多方面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铁路史的教学与研究,既是结合学校特色的思政创新模式之一,也是增强学校“铁路文化”的重要方面;思政部“星空讲堂”、“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有关南京大屠杀、、近代中国有关专题的学术讲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补充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基础工作,成为现代“蓝领工人”,也是未来工人阶级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带领他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社会的长久发展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贯彻中央精神,我们认为高职高专学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国梦”理想的构建也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全面推进“青马工程”的战略需要。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必修课程的教学,既体现思政教学的继承性,活跃校园文化,也将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思政教学,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提高未来工人的思想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R].2013年8月19日.

[2] 明成满,张萍.利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党史文苑,2012(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思政课建设示范点项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233”一体化建设探索》子项目《近代历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模式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ntyszsfd005)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6)16-0003-06

中国的世界历史教学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教授者是一批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杨生茂教授(字畅如,1917~2010年)是这个时段的亲历者之一。他毕生从事世界历史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其专业方向前期集中于世界近代史,后期主要在美国史领域。本文追溯杨先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教学活动,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新史学教学体系的探索、参与《历史教学》杂志的草创、参与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撰等,探察其主导这些教学活动的心路历程,以展现共和国初期世界历史教学建立的部分过程。今年是《历史教学》创刊65周年,抚今追昔就更有意义。

对于杨生茂先生来说,他的世界历史教学生涯,是从学习开始的。1949年前,中国只有“西洋史”之称,根本没有“世界历史”这个学科名称;而之前杨生茂先生所受的教育和学的知识,又不能适应新中国新史学的要求,需要重新学习。

中国的“西洋史”教学与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门以欧洲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不再出现,而是被高教部指定的“世界通史”课程①所取代。“世界通史”这个教学概念,在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首次使用。世界通史课程究竟该怎么讲,前无古者,无可借鉴。这种情况难煞了那些从“旧社会”过来的、教育背景各异的高校教师。他们需要蜕变,需要在思想上、信仰上和学术体系上进行颠覆性的转变。刚从美国留学回国一年多的杨生茂先生在初创世界历史教学的同时,开始了其人生的第三个学习阶段。

杨生茂先生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涿鹿县,自小目睹了战火连绵、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贫弱与屈辱。军阀混战、1931年九一八事件、1935年华北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期间,正值他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之际。这些刺激对他形成后来的均贫富、憎外辱、爱祖国和兴国家的思想有着很深的影响。1938年他考入燕京大学,1941年赴美,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研究院学习美国史。1947年秋,杨生茂先生到南开大学任教,主讲必修课“西洋通史”。他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文学院中第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年轻教师。他回忆说:“当时‘西洋通史’的内容具有半殖民地气息,连使用的课本都是美国人编写的。”②

1949年1月天津解放。杨先生感到,“在自己的生命史和学术史上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兼有‘枯木逢春’和‘梁上君子’(杨令侠注:脱离实际之意)之感。一方面感到所学皆非,另方面感到需要学的新知识太多了”。③

杨先生总结一生的学习历程共有三个阶段。一是封建主义教育,即私塾教育;二是资本主义教育,即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高级小学、高级中学、燕京大学和在美国留学接受的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第一步是学习新的社会主义的道理”。①

杨生茂先生所说的第三个学习阶段,包括1951年底至1953年在中央党校的系统学习。他学习了他从未涉猎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联共(布)党史等课程,听过艾思奇、刘少奇和苏联专家的讲座,也读了很多马恩著作。他感觉自己不仅学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有一种顺理成章之感。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主要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积累起来的两种思想,即民族感情和社会进步观念。即便如此,杨先生经历的思想蜕变过程也如翻江倒海,时起时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迅速发展、日新月异,需要知识分子重新学习、并快速建立一种世界上前人从未探索过的世界历史的教学体系。杨生茂先生的学习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也是思想改造活动。他的世界历史教学活动已不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与新中国的命运密切相连。新中国的“旧知识分子”们心悦诚服地学习、心甘情愿地奉献,这就是那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特征。

1949年6月,南开大学历史系全系教师们签名公推杨生茂先生为系主任。②同年,杨先生着手建设新的史学,在全系做了题为“新的历史”的报告,并着手全系课程的配备。1950年秋,他在《历史系工作报告》中写道,本学期所开设之课程甚为完备。③杨先生讲“甚为完备”是完全有根据的。当时南开大学世界史的课程体系和学术梯队整齐、优秀,从原始社会史、上古史、中古史到近代史全面开设。1953年,全国高校历史课程规划会议将世界史分为上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亚洲史。这是新中国首次划分世界史学科,在国内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正式确立。

杨生茂先生的教学经历是跟随高教部的课程安排指示进行的。新中国刚成立时,杨先生开设“世界通史”,后开设“苏联史”和“史学名著选读”,主要讲《国家与革命》和《共产党宣言》等。他说:

当时现学现讲,虽然之前在美国看了不少俄国史和苏联史的英文著作,但主要参考苏联的《联共党史》。④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译本苏联教材为中国世界史的草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在美国学习美国外交史的基础,杨先生选择开设了“世界近代史”课程,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初南开大学这门课程的主讲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代讲授“世界近代史”的教师之一。

1950年,杨生茂先生任“天津市新史学会”会长,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51年5月始,杨先生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作“世界近代史”辅导报告,后去天津广播电台讲课。1957年,杨先生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1966~1976年中断;至1984年),同时,还担任国际共运史教研室主任(至20世纪60年代初),于1958年开设“美国史”课,同年招收南开大学历史系第一个世界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

杨先生非常重视教学。那时候大学五年制,历史系本科生主要听两大通史课,即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仅世界近代史的课每星期上四节,讲一年,因此,授课任务非常繁重。杨先生使用了当时还不普及的课堂讨论和口试的教学方式,重视辅导和启发。

在世界史教学过程中,杨生茂先生总结出培养研究生的三个步骤。⑤

第一,训练从摸清资料开始。研究生一入学,杨先生就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书目。

例如研究美国工人运动史的,先到图书馆里面看看美国工人运动史方面有哪些书,开一个书单,然后再在该书下面写几句话,哪年出版的、看完序言或导论后有什么感想、这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甚至比如可以说这书的地图好、索引比较详细等,什么都可以说,以此证明你看这书了。

下一步做专门的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再进一步给我开一个书单,那就要求详细了。

第二,训练学生思考。“语义学很重要,尤其要研究外国的语义。”

第三,杨先生主张研究生要出去参加学术讨论会。交流思想很重要,最后才能创新。

作为教学园地,需要同时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杨生茂先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63年,在杨生茂先生主持下,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近代史组制定了三份重要的教学培养方案。

第一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专业、美国史方向研究生学纲》,内设“说明”、“课程内容”、“学习要求”、“书目”和“附件”。附件分别是“世界近代现代史必读和参考书目”、“美国史必读和参考书目”和“美国史方向研究生主要学习项目、时间分配和顺序表”。“书目”上有说明三点:

1.必读书均标以“”号。除必读书外,研究生还应阅读一定数量的参考书;

2.书目中虽列有一些中译本,但希望研究生尽力阅读外文原本;

3.本书目每隔两年修订一次。

由这些悉心的关照,可以看出制定者们对培养学生的关注程度与用心良苦。经统计,除马恩列毛经典外,该书目列举了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中文著作(包括中译本)14本;关于美国史的中文著作(包括中译本)51本、俄文著作6本、英文通史名著11本、英文专门史著作121本、英文丛书5种、英文工具书和文献31种、杂志和报纸20种。在20世纪60年代初,南开大学竟能有这不少的“存货”,而且被杨生茂等位先生“挖掘”出来,也算是个奇迹。实际上,这不是什么奇迹,是学者对资料的高度敏感性的体现。对于图书资料,杨生茂先生一贯主张两点。第一,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书为人服务,要千方百计把书的资源调动和利用起来。第二,学生入门第一件事,就是首先把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搞清楚。他硬性要求学生到图书馆书架前浏览、翻卡片柜、用笔把相关英文书籍的所有信息(包括南开大学图书馆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年代等)记下来。开始有的学生不理解,有点抵触,可是到后来、甚至参加工作之后,才体会出甜头来,皆言受益终身。学生在摸清楚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后,按图索骥,再去北京等地大图书馆查找。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这也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

第二份是《美国史方向研究生主要学习项目、时间分配和顺序表》。这是一张表格,分课程名称、课时、进度安排和检查方式等。

第三份是《世界近代史教师备课进修必读和参考书目》,是为青年教师制定的,主要是中文著作。与对学生的要求相比,该书目显然扩宽了专业视野,分西欧哲学史、经济史、外交及国际关系史、外国文学史、英国史、美国史、日本史、苏联史、法德意史、拉丁美洲史和第一第二国际史等门类,计200余册种。杨生茂先生一生行事谨慎,当时他把这些著作列上去,是需要一些胆识的,一定是他认为此举非常必要。他遵从了自己的学术良心。果然,所列之书,在1966年“”开始之后就被当作“封资修”而禁阅了。

培养方案的中文是冯承柏先生刻写的,英文也是他用美国史研究室唯一一台英文打字机蜡纸打刻的。虽然这几份培养方案是油印的,封皮粗陋,但是内容显然已经很成熟丰满了,表明了当时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水平、专业规范、研究规模和图书资料条件已经比新中国成立时有了长足的进步。

1964年,国家在全国设立若干个地区国别史研究“点”,①南开大学建立起“日本史研究室”、“美国史研究室”和“拉丁美洲史研究室”,属教育部正式编制。杨生茂先生是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的创始人。美国史研究室成立后,杨先生首先着手资料建设,利用当时国家给予的外汇指标,订购外文图书和刊物,为后来世界史研究与教学奠定了一定程度的基础。②虽然这些教学、科研准备活动被“”中断了十年,但这是今天南开大学世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缘由。

新中国成立后,杨生茂先生以南开大学为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与世界史教学相关的工作,比如,与其他同仁共同创办学术刊物《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筹办于1950年下半年,创刊于1951年1月,在天津出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国性历史月刊,③也是当时国内极少数刊出世界史论文最多的杂志之一。南开大学是《历史教学》创始单位之一,杨生茂先生是创办人之一,任编委至退休;继李光璧先生之后,吴廷G先生任主编;筹办人有李光璧、杨生茂、傅尚文、张政R、丁则良、孙作云和关德栋七位先生;①来新夏先生在50年代前期做过值班编辑。几个风华正茂、热血报国的年轻学人,凭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新史学的向往,从零做起。

《历史教学》初创遇到的三个难题分别是,经费、稿源和刊物定位问题。

《历史教学》刚创办时,一分钱也没有。正巧那时杨生茂先生受天津市文教部之邀,每周讲一次世界近代史。杨先生借机向市军管会文教部有关同志反映了这个情况。文教部表示对这个新办刊物予以支持,并嘱天津知识书店协助出版。天津知识书店垫付了第1期的所有出版费用。但刊物经营需要资金运转,而《历史教学》经常亏欠印刷厂、甚至邮局的钱。第2、3、4期的出版费用只能几个筹办人凑。他们每人从自己的薪水里拿出一部分,还是凑不齐,最后张政R先生忍痛割爱,卖掉自己珍藏的“二十四史”,有的先生卖掉自己的皮袄。后来刊物得到了市人民银行的短期贷款,情况稍有改善。1951年,《历史教学》发行量为2000份,到1952年便达到10000份,②由此经费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

《历史教学》是月刊,对稿件的要求一是要及时,二是要质量,稿源就成了待炊之“米”。编辑部落在天津,其编辑工作主要由李光璧先生和杨生茂先生负责,傅尚文先生主要操持印刷和发行工作,无另设专职人员。因大家分处各地,稿子要寄来寄去,其间不免耽搁时间。如遇发稿时稿子还不够,只能编辑们挑灯夜战了。

创刊初期,编委撰写稿件都不领稿酬。李光璧先生为《历史教学》撰文最多。杨生茂先生也撰写了不少文章,诸如《美帝侵华政策的演变》③《抗日战争期间美帝如何武装日本》④《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中译本)⑤《1937至1941年抗战期间美日如何合伙侵华》⑥《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世界近代史讲授记录》⑦和两篇《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续世界近代史讲授记录》。⑧从这几篇文章的题目看,似非学术论文,亦让人感到简单直白、学术含量低,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可是仅在此两年之前的中国,对世界历史这种批判性认知的文章能刊登在学术期刊上,则是很难想象的。对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这类题目和内容犹如一股新鲜的空气。长期被奴役的中国人渴望知道历史的真相,渴望学习新历史。1951至1952年,在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高潮的背景下,《历史教学》提供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这就是这个刊物订刊激增的原因。

实际上,这四篇文章的内容也是杨生茂先生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杨先生之所以在美国留学想到读美国外交史专业、拜著名的托马斯・贝利教授为师,还是与他的心情有关,目的是“看看美国怎样欺负别国的。就这么回事。美国是怎样对外扩张的,尤其对于中国。我很钦佩我的导师贝利。他学问渊博,记忆力强,口若悬河,但他的观点错了。我对我的导师有看法,就因为他的沙文主义”;“他的观点是,美国人在外交上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都是受报刊舆论支持的”;“他是主张援助的”;“所以,我在临毕业的时候给他写了封信。我说,美国人经济和武装援助错了,中国人不会感谢的。那是我交给他最好的paper”。⑨终于能在中国人办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一直以来的观点,杨生茂先生有一吐为快的感觉。

1999年,杨先生在评价他的早期文章时说:

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我的真实思想。为什么当时写这篇文章,不一定完全是政治上的需要。那时我写了好多文章,比如我发表了《美帝侵华政策的演变》一文。我觉得那时的文章有点片面。片面不怨我,因为你美国人打中国,中国人就反对你。而且当时中国人的任务就是要扭转对美国的看法,不要害怕美国,不要崇美,从我思想说这是政治任务。但是,我没有说假话,可能措辞上激烈,这情况倒是有的。

后三篇文章的内容可能是杨生茂先生自己授课的教案。他刊登上去的原因,想必一是解燃眉之急,二是利用《历史教学》这个平台,起抛砖引玉之效。这些“讲授记录”正是他学习新历史后的最新学术体会,是他在高校课堂之外的又一项世界历史的教学活动。

至于《历史教学》的刊物定位问题,创刊者们的初衷是“试着用新观点即马克思主义观点为中学教师办一个教学参考读物”。①当然,对编辑方针,后来编辑部内部也曾有过分歧,有人希望把《历史教学》办成国内一级学术刊物,有人主张办成服务于中学教学的特色刊物。经讨论,编辑方针确定为兼顾普及与提高,以普及为主。从当时发行量看,这个方针是适宜的。它既主要服务于中学教学和广大干部,每期又发表少量水准较高的学术论文。《历史教学》早期的这种定位思考,不仅令它蓬勃发展,而且影响深远、广泛。从1952年第7期起,《历史教学》即成为天津史学分会领导下的向全国发行的刊物。②

在20世纪50年代,《历史教学》还特别关注世界历史方面的文章,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1958年《历史教学》(8月号,总第92期)作了一期世界史特刊,即《中东民族解放斗争史特辑》;1958年第12期至1960年第8期《历史教学》连载“北非民族解放斗争简史”。

杨生茂先生是《历史教学》编委之一,从创刊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几乎全国寄来的每一篇世界史的稿件都经他手,而且被修改得非常仔细。《历史教学》的起步和前进步伐浸润着老一辈学人的心血和期盼。杨先生提起《历史教学》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时,经常发自内心地说,这些业绩应该归功于编辑部,“一批勤于耕耘、任劳任怨、敏于策划的编辑里手,是刊物得以茁壮成长的力量”。③的确,《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脚印都饱含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编辑们的艰辛与喜悦。

新中国成立后,对世界历史教学言,需要除旧立新,打破欧洲中心论。至于新的历史究竟怎么讲,以新观点撰写教材就成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在当时,教科书是国家统一编写的,编好后连续供全国多年使用,所以,编教材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是编者感觉压力和责任都很重大的原因。

在《历史教学》创办的最初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杨生茂先生认识了一批优秀的中学教师,也了解并关注新中国成立后中学世界历史教学的情况。这段经历对他参与编撰中学世界史课本和大学世界近代史教科书,裨益良多。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最早使用“世界历史”概念并运用马列主义编写的教材是高中课本。20世纪50年代初,杨生茂先生被高教部调去参加编写全国《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④《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教学参考书》(上、下册)⑤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史(续编)・苏联现代史》⑥教材。此外,1959~1960年,杨生茂先生还负责华北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这几套高中教科书对中国的世界近代史教学贡献很大、意义非凡。高教部对这套课本也非常满意。杨先生回忆说:

那时候服从组织分配,调去搞中学教材,都是试着用新观点来编写的。那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教材。不过,我起的作用不大,中学教师挺管事,不单思想进步,而且业务很好。⑦

这次经历为他后来编撰大学教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1年,高教部举行了第一次酝酿统编全国世界史教材的会议,会议没有达成共识;1956年,举行第二次会议,继续商讨统编教材事宜。这次会议正式决定,动员全国高校力量编写大学世界史教材。自1951年,杨先生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高教部举办的有关教材讨论的会议。在高教部的领导下,许多高校先编教学大纲。这年,杨生茂先生代表南开大学主笔,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世界近代史教学提纲”。

世界近代史编写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资料的匮乏。虽然下卷主编张芝联先生(北京大学)有欧洲史的功底,上卷主编杨生茂先生(南开大学)有美洲史的背景,但是写作工作还是难上加难。几所高校分头去写,稿子交来后,要反复讨论、修改。加之主编们也要承担撰写任务,因此,张先生和杨先生集组织、撰写、修改和审阅多重任务于一身。

当统编近代史教材到最后一稿时,周一良、吴于廑(皆48岁)、张芝联(43岁)和杨生茂(44岁)四位英才,“趴在桌子上,对着一份稿子,逐字逐句地念,有争议的地方就删掉”。①1962年10月,世界近代史文稿得以付梓。到1966年“”开始前,中国的世界史教研的所有成就,就是这四卷书,而其中近代史占一半的分量。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若干年里,这两卷《世界通史・近代部分》成为许多相关专业考生的必读书籍,多次再版,并于1987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尽管这是新中国第一部高等院校世界近代史教材,但杨先生对该书不甚满意。但从总体看,这两卷世界近代史有几个明显的创新之处。

第一,从观点上看,它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主流社会的正统史观。第二,从体例上看,这两卷近代史不仅颠覆了欧美、也颠覆了苏联的教材体系。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被写入了这部通史,这在全世界的世界历史著述中是首创,代表了这一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其深远意义亦不言而喻。第三,从技术上讲,这两卷近代史加入“附录”的做法,为新中国学术规范的树立起到了榜样作用。附录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有帮助。

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这30年间,杨生茂先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到了花甲之年,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的世界历史教学工作。他是那一代真诚追求学术、极富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的缩影。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9篇

一、利用课本的封面图片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授每本书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掌握每本书的封面信息。这就正如我们去书店买书,首先会关注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如果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就会进而关注这本书。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每本书之前可以进行课本的总述,即利用课本封面的图片来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现以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的封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一些机器。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近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机器,这反映了整本书的核心是机器,那么机器让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是的,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工业革命有关。因此这本书的封面反映了整本书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它是属于经济领域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近代的含义就是机器化和民主化”。

师:那么这本书封面的下面是什么内容?

生:是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师:很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立法的规范。如果说工业革命体现了整本书的经济重点,那么,法国大革命则反映了整本书的政治重点,即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具体的板书如下: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些人在开会。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现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有些人在开会,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吗?

生:是联合国会议,因为开会的人有黑人,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会议。

师:这说明《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政治核心内容是国际关系,因为它把联合国会议作为重点内容。那么,中间的人物是谁?

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师:加加林出现在教科书的封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科技的发展与重要性。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些高科技成果表明世界的经济发展很快,也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会不断地加强,全球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这样利用封面来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的目录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醒学生回归课本。课本的目录隐藏着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知识点,关注课本目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单元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和意义。只要学生认真复习和理解目录的内容,就可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很多历史知识隐藏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一大”至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外,目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原因;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条件等等。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目录的知识和思考目录隐含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目录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目录的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阶段性特征,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对照区别如下:

就这样,笔者一次又一次通过对生活化的目录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积极从教材找信息来学习历史,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学生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来构建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在学习世界史知识时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学生认为世界史就是各国历史的简单相加,其实不是这样的,世界史是世界历史宏观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内容为例,在讲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一个总纲来引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个总纲就是“市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形成时期、完全形成时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市场”两个字既可以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对市场的需求,又能反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一特点。笔者以“市场”一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及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结论。

其实,从中国近代现代史来看列强的侵华史的关键之处在于“市场”,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市场”这个生活化的词语可以把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谋利经济,农业经济是谋生经济,因此两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再以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的内容为例,笔者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自己制作了学习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线索,具体如下:

同样的,教师在讲述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曲折、衰落时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关键词。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标题下面的黑体字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词语、封面、目录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假设、细心观察、积极推理和认真总结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更有价值。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进一步明白: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挖掘历史学习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真正发挥历史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升.如何形成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邓璟生,陈雄章,唐凌.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10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新的国家形式。对于中国历史的这一巨大变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他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潮流中去。中国学术界要讴歌这一巨大历史进步,要探索这一历史进步之所由来。在新中国的学术园地里,中国近代史学科空前地发展、成长起来。较之1949年以前,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了很大前进,无论是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与往昔不能相比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进步是在历史观方面,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概括起来说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积极开展百家争鸣,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1954年,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胡绳发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引起了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汇集了三年来学者的讨论文章予以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学习唯物史观、寻求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宝贵纪录。中国近代史如何分期,看起来是编写近代史教科书的一个具体问题。但是依据什么标准分期,却涉及历史观问题,涉及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涉及叙述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什么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胡绳有感于1949年以前的有些中国近代史教科书按照"道光时代"、"咸丰时代"、"同治时代",或者按照"积弱时期"、"变政时期"、"共和时期"来叙述历史,认为这是不足道的、不足取的,因为它"没有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本质的东西"(1);另一些教科书,甚至包括一些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说明历史的书在内则放弃了历史分期的办法,按重大事件来叙述历史,叙事时大致上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拆散了许多本来是互相关联的历史现象,并使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线索模糊不清"(2)。在讨论分期标准的时候,胡绳批评了那种拿帝国主义侵略形态作划分时期标准的看法,认为"只看到侵略的那一面,而看不到或不重视对侵略的反应这 一面,正是历来资产阶级观点的近代史著作中的主要缺点之一"(3);同时也批评了单纯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作划分时期标准的做法,认为那样会走到经济唯物论的立场上去.对中国近代史分期,必须全面考察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的变化并不是亦步亦趋地随着基础的变化。胡绳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依据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论断,提出了"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的重要意见。他还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要求不是在于给各个事变、各个人物一一简单地标上这个阶级或那个阶级、进步或革命的符号。如果在一本近代史著作中不过是复述资产阶级观点的材料,此外只是多了这一些符号,那并非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任务。"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就要善于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表明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面貌和实质,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它们的发展趋势。(4)"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向学术界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任务,从学术上提出了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的重要观点。依据这种观点,胡绳还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此后史学界一般称"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并对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胡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热烈反应。1957年新华社《中国近代史分期讨论告一段落》的消息,披露截止当时共有24篇相关。3年间,先后有孙守任、黄一良、金冲及、范文澜、戴逸、荣孟源、李新、来新夏、王仁忱、章开沅等发表讨论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报纸还报道了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第六次科学讨论会以及综合大学文史教学大纲讨论会上有关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意见。许多人同意或基本同意胡绳有关分期标准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若干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以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及其质的某些变化为标准(5);有人主张"必须严格地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树立以中国人民为中国历史主角的思想"(6);有人认为"分期标准应该是将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表征和阶级斗争的表征结合起来"(7);有人认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经济政治压迫和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成为贯穿这一历史时期的根本矛盾,也就成为贯穿各个事件的一条线索"(8)。等等。因为对分期标准的认识不同,或者虽然相同,但理解不一定相同,因而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史分期的种种不同主张。

评价这一次讨论,我认为,不在于对分期标准的认识是否统一,不在于对具体的历史分期研究取得了多少进展,而在于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近代史学界(不仅限于中国近代史学界)结合研究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消除旧中国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史学观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这次讨论,明确了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许多讨论者几乎一致认为,所说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原则上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应当考虑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及其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与此同时,史学界还开展了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讨论、中国土地制度问题讨论、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等等,所有这些讨论,是发生在50年代的一次马克思主义大学习,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百家争鸣,它推动了史学界形成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唯物史观的浓厚风气,使一大批来自旧中国的学者,以及刚刚成长起来进入史学战线的青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观察和研究,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建设,推进了中国近代史领域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实际问题的研究。过了40多年,今天来回顾这次讨论,我们仍然感到,中国近代史学科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我国近代史研究学者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思想水平,是如何受惠于50年代的那次讨论的。

经过50年代的讨论以后,近代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大体取得了共识。此后出版的3本中国近代史课本,体现了这次讨论的结果。其中两本是1962年出版的:一本是郭沫若主编、刘大年组织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写的《中国史稿》第4册,一本是翦伯赞主编、邵循正和陈庆华编写的《中国史纲要》第4册。第三本是胡绳编著的《从鸦片战争到》,此书虽然出版于1981年,反映的仍是那次讨论的结果。前两本书是为大学历史系编写的教材,后一本是为广大干部编写的近代史读本。

以前讲中国近代史的书,包括拥有众多读者的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一般带有纪事本末的特点,而且内容偏重于政治史。这在当时是有道理的,但是需要改进。《中国史稿》第4册的作者们努力作出了改变。依照《中国史稿》第4册主持人刘大年的看法,1840至1919年近代中国80年的历史,明显地表现为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失败、1864年至与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及1901年至爆发的三个不同时期。在那几个时期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各种势力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其中社会经济状况、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的。因此,新的著作要求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国史稿》第4册这种写法,就是总结了1949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理论建树和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和升华,给中国近代史搭起了一个新的架子,有些地方做出了可喜的概括。当时它是指定的高等学校教材,印数很多。1982年全国近代史专家在承德举行学术讨论会,有的研究者评论说,60年代最有影响的近代史著作是郭沫若主编、实际上是刘大年写的《中国史稿》第4册。这个评论指出了那本书在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情形。胡绳的著作,规模较大,条分缕析,议论恢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刻意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对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对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三本书,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学者们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它们基本上确定了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框架,确认了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确认了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认了近代中国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具体编写上大体接受了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数以百计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和普及读物,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个框架编写的,可以看作是学者们接受这个框架的标志。

从1980年起,中国近代史学界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经过,一些学者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出发,要求抛弃极"左"的政治枷锁和教条主义的绳索,要求纠正由于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在史学研究中出现的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反思近代史研究的基本状况,对早先胡绳提出并得到相当多学者支持的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作划分时期的标志以及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提出了怀疑和驳难。李时岳首先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论文,引起了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新一轮讨论。这次讨论中也涉及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却不像50年代的讨论那样,使近代史基本线索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附见于分期问题上,而是直接提出了问题。

李时岳的文章发表后,在80年代中期形成了争鸣的热潮,直到90年代还有文章发表。与50年代的那次讨论比较,这次讨论,问题提得更广泛了,角度更新了,研究更深入了,分歧也更显著了。概括说起来,大体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派以李时岳为代表。李时岳提出:"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9)。认为要重视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意义,给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应有的政治地位(10),强调要以"洋务运动一维新运动一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一些学者把这种提法概括为"三个阶梯" 论,李时岳本人认为不确切,曾著文修上说应当包括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而称之为"四个阶梯"论地演化的趋向. 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个向上发展的趋向。李时岳表示赞成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认为"四个阶梯"论与"三次高潮"论并非根本对立,只是部分地修正和补充,"三次高潮"论的不完善的地方"在于没有把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没有把唯物史观贯彻到底"(11)。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学者认为,说的"两个过程"论没有概述中国近代史的"全部内容",是对本人原意的"误解",要求"摆脱""两个过程"论的"束缚",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悟出一些新的道理,把我们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12)。有的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 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 或者说,(13);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任务贯串着整个中国近代史,一切斗争,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斗争在内,都是围绕着这两项根本任务进行的。它们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14)"依据这种理解,他们以资本主义运动(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认为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15)。他们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就必须向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另一派大体上坚持胡绳原先提出的观点。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一书的序言和1997年再版序言以及其他文章中,仍坚持三次革命高潮的观点,认为前一派的看法抹煞厂农民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作用。苏双碧(16)、苑书义(17)、张海鹏(18)、荣孟源(19)等也先后发表争鸣文章,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应制约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其中也包括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个过程就构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他们认为关于中国近代史所说的"两个过程",正确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不同意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当作"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认为中国只有通过民主革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发展资本主义。与前一派意见相比较,这一派意见不同意简单地把洋务运动当成进步运动,也不赞成把义和团运动列在基本线索之外。

第三派意见比较复杂,基本上依违于以上两种意见之间,或者另有生发。章开沅发表《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20)一文,试图从民族运动的角度来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它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他把近80年的近代中国历史以1900年为界标,概括为"两个阶段,三次高涨",即:第一阶段经历了太平天国和甲午战后的戊戌维新、义和团两次民族运动的高涨,第二阶段经历了辛亥革命这次更具有近代特征的民族运动的高涨。他说,民族运动的这三次高涨,是近代中国历史客观存在的发展态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章开沅认为,"洋务-维新-革命"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它特别容易使人忽略农民和土地问题这样重要的社会内容。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机械搬用近代史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衰败的历史之类现成公式。他又认为三次革命高潮一同还是不用为好,因为革命一词有广狭两种理解,说三次革命高潮不仅容易引起概念理解上的歧义,而且容易使人联想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提法,使作为整个中国近代史组成部分的新、旧民主主义史缺乏体例上的协调。他又特别指出,说的"两个过程"可以作为我们据以探究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的基点。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民族运动,并不意味着以另一套线索取代"两个过程"而作为基本线索。"两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是中国近代史全过程的主干,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理解为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由此看来,这第三派虽然对前两派都有所批评,其主张的实质与胡绳的意见是较为接近的。

戚其章持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两个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难以成立的。他认为,考虑基本线索时不宜空泛地谈论"阶级斗争的表现",反帝斗争固然不能体现基本线索,就是反封建斗争也不一定每次都能体现基本线索,"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只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国内阶级斗争才能体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他提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才能体现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不能列入基本线索的标志之内。这样,"太平天国--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便构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梯"(21)。

以上是80年代中期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争论的几种主要见解。这些见解,都是以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过程作为立论的史实根据的。三派意见有许多共同之处,即都承认要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理论上的分歧表现在,或者强调阶级斗争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要求重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意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因而高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贬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或者强调阶级斗争要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认为不能把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列入基本线索之内。但是后一种意见认为不能把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和反帝反封建算作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则显然与作者主张的"只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国内阶级斗争才能体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相违背,有理论上不够严密的地方。就具体分歧而言,三派意见的最大不同,是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就洋务运动言,第一派认为,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是进步运动。经济史研究专家汪敬虞研究了洋务企业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后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产生,以商人为主体的民间活动先于洋务派官僚为主体的官场活动。最先在中国接触资本主义并已实践资本主义的是和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发生联系的新式商人。洋务派官办、官督商办企业后来虽然在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洋务派并不能成为扶助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力量,洋务派官僚不是站在促使中国资本主义走向发展的方面(22)。汪敬虞在研究了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以后得出结论:"插手现代企业的洋务派官僚,并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到了80年代末以后又有了新的进展。学者们不满足于以往的讨论局限于1840?1919年的近代史分期,主张中国近代史下限应当延至1949年的呼声高涨了。《历史研究 》1988年第3期发表了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就是把1840?1949年的110年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其线索的。陈旭麓认为:"所谓完整的历史时期,就是说这个110年不同于秦汉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从这样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社会形态及其丰富的内涵来考虑。(28)"从这个路向来考虑,从革命的本意来定义革命高潮,陈旭麓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确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经胡绳提倡、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那三次革命高潮。陈旭麓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动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它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或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只是到了20世纪才出现具有完全意义的革命,形成高潮。他断言这三次高潮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清朝政府;1927年的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了的统治,夺取全国胜利。他强调中国近代史上只有这三次革命高潮,没有这三次高潮,就赶不走帝国主义,也打不跨封建势力。夏东元也从110年中国近代史的角度,提出了他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他认为应将"'一条主线'(即以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和发展为线索)'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相结合,阐明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规律;既不同意'三次革命高潮'说,也不认为'四个阶梯'说是妥当的。(29)"他确定以资本主义为主线,认为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列为三个进步运动,虽然是四五十年前的陈说,但经过重新论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但未把110年历史联系起来看,而且完全把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并列起来是不适宜的,因为洋务运动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民主政治改革的。因此他确信,以资本主义的酝酿、发生和发展与"两个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规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能顺利发展为基本线索,将110年的中国近代史以为界标划分为前后两段,是比较能全面体现历史发展规律的(30)。1997年张海鹏接续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张海鹏认为,从50年代起,中国近代史研究就沿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说法,分为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和中国现代史(1919?1949年)两个时期。直到现在,大学里还是这样分别设置教研室,分别讲授课程。他认为,这样的分法,对历史认识和学科建设,都没有好处。新中国建立已近半个世纪,对于1949年上溯至1840年那一段中国历史,我们现在是看得更清楚了,应该有更好的认识和解说。总起来说,他认为应将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打通来研究,这不论对中国近代史还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史,不论对于中国革命史还是中共党史的研究,都会有好处。他还认为,李时岳前几年提到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即半资本主义是"历史的上升"(31),颇有新意,但说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同时既有沉沦的一面、又有上升的一面,则很难使人信服。李时岳问道,如果说近代中国只有历史的沉沦,那么,"'历史的沉沦'何所底止?漫漫长夜宁有尽头?(32)"张海鹏由此受到启发,进而提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110年历史来考察,近代中国历史到了本世纪初(大约在1901?1915年),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到谷底的时期,1901年是《辛丑条约》的签订,l915年是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以及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这些重大事件,大大刺激了中国社会成长中的新的社会阶级力量,促进了他门的觉醒,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是这一上升趋势的明确表征。此后,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长并终了先后取代旧势力,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33)。

张海鹏还认为,胡绳提出的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固然,从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或者从近代化史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史,可以从各相关专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不同的、反映各相关专业历史实际的某些概念,但是,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衡量,恐怕都要考虑三个革命高潮概念的统率、制衡作用,把三个革命高潮概念完全撇开不用,恐怕是难以反映历史真实的。

但是,胡绳当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所处理的对象是中国近代史的前半期,即1840?1919年期间。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放在1949年9月,则胡绳所提中国近代史的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之不符合实际,是很明显的。从这个角度对三个革命高潮论所做的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因此,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考虑,有必要重新考虑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问题。考虑到胡绳当初提出革命高潮概念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为了"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表明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面貌和实质,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为了认识"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乃是社会力量的新的配备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而充分表露出来的时期"(34),我们就会明了,他并不是从革命的本来意义上来定义"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这一概念的。他提出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它对于我们从政治上来认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恰恰是很重要的。况且,19世纪内几次革命运动的高涨(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等),为此后真正革命运动的到来作了认真的准备,提供了思想资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缺少了这些,我们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就缺少了必要的环节。从这个认识出发,中国近代史的革命高潮依然应该把19世纪的几次革命运动包括在内。当然,不一定非要三次不可。从全局衡量,应该有七次。它们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1927年大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上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包括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所有主要阶段,包括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5)。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虽然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少了,但是学者们没有停止思索。我希望并且相信,我们的讨论不会就此停止。重要的是要保持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我们不需要只有一个声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可以形成多个学派,提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真正繁荣。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的争论,除了基本线索问题外,还有其他的题目,比如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又比如关于近代化(现代化)的思考方向与传统的反帝反封建的思考方向的关系等等。但是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还刚刚开始,讨论的广泛性、争鸣的深刻性,都不如基本线索问题。限于篇幅,就不再继续加以评析了。

注释:

(1)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页。这里胡绳指的是李泰?《新著中国近百年史》,1924年版; 孟世杰《中国最近世史》,1926年版。

(2)《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2页。胡绳所指一些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说明历史的书,是华岗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1951年增定版;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1947年版。

(3)《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页。

(4)《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7页。

(5)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15页。

(6)黄一良:《评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3页。

(7)金冲及:《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5页。

(8)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98页。

(9)李时岳:《从洋务、 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1期。

(10)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1)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2)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1983年第3期《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笔谈)》专栏。

(13)据《历史研究》编辑部近现代史编辑室《国内史学界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该项资料注明这段文字出自于1981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李时岳、 胡滨著《论洋务运动》一文。经查上述资料所引述的这段文字,与原文有出入,但并不违背作者的本意,或者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本意的一种概括。

(14)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 1983年第3期。

(15)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6)苏双碧:《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1983年11月9日《光明日报》。

(17)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近代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8)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

(19)荣孟源:《谈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历史教学》 1984年第7期。

(20)《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21)戚其章:《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2)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3)汪敬虞:《洋务派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24)姜铎:《略论洋务企业的性质》,《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5)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26)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8?9页。

(27)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6页。

(28)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上一篇:体智能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