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15 13:09:52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典建筑;西方文化;近代建筑

一、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三、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痛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于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客观的态度对待。一方面要“融会”,要真正地理解西方建筑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吸取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优点,丰富本民族文化。

近代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沈阳;近代;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从传统的砖木结构向同西方并轨的现代建筑技术的转型就在近代的这百余年间,由于这种转型是以政治上受西方列强侵入被迫打开闭关自守门户为基础的,所以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并不是简单的对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移植,而是经过异质文化引入、本土文化对抗,直到相互融合并轨的过程。而在这种引入和对抗因我国清末新政、军阀混战和列强租地、商埠地乃至殖民地的出现等复杂的社会背景,各个城市近代化的过程有各自的特色。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同沿海城市相比接触异质文明时间稍晚,但由于其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作为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又是多民族多地域混居的人口构成,所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远超过其他内陆城市,这为近代建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1858—1905年,传统建筑技术面临挑战,先进工程技术进入。

1858—1905年即自营口开埠起至日俄战争为止。此时期外来影响有两个主要传播途径。一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宗教建筑,此时沿袭千年的传统建筑技术面临挑战。1858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增开牛庄”、“耶稣教、天主教士可以自由传教”、“允许英人住内地游历、通商;在各通商口岸任意租地建房,设立教堂,医院、仓库等”。最先通过开埠城市进入沈阳的“西方建筑师”就是以传教为目的的——传教士们。原本应该作为业主的他们凭着记忆,回忆在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本国的教堂、医院、学校等建筑形象,绘成“图纸”,但如何实现他们想要的建筑,用什么材料来完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抛给了沈阳传统的工匠们,工匠们只能用他们所掌握的中国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沈阳传统的青砖建筑技术来完成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建筑样式,这时体现的是民间匠师对新的强制性的事物的一种直接和被动的照搬及模仿,而对建筑技术的促进和改变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其二是俄国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进入沈阳,带来了先进的工程技术。1898年随同铁路建设,俄国人进入沈阳,划出当时城西6平方公里土地为铁路用地。1899年俄国人建成Mukden火车站。在西塔处建造了东正教堂。在原“十间房”地区建有一批俄国风格的建筑。修造了浑河中线大铁桥。修建了铁路大街和火车站地区规划。这一时期的建造过程为沈阳近代的建造活动带来了适应寒冷气候的建屋技术、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

二、1906——1931年 西式结构与传统工艺融合。

1906—1931年即自日俄战争至“九﹒一八”事变为止。此时期沈阳老城区外来影响有二个主要传播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官方导引的近代化。官方建筑除谘议局之外,还重点建设了银行、学校等公共建筑。此时的建筑大部分为砖木结构,砖开始出现沈阳传统青砖同红砖结合的情况,粘合剂也在传统的白灰砂浆中加入更具粘结力的洋灰,屋架出现省材料、跨度大、施工方便的西式三角形、人字型屋架,伴随这这种屋架,西式五金建材也悄然进入沈阳城。

其二是自下而上民间模仿的近代化。这个时期洋风对沈阳建筑的影响更多地还是出现被称为“洋门脸”的建筑。“洋门脸”是指那些在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上依然沿用传统方式,仅将建筑入口等重要的最显眼的部位做成洋风式。这类建筑没有专业设计人的设计,是经过工匠之手创造出来的。它到20年代时达到盛期。洋门脸式建筑 体现了外来建筑样式同传统建筑技术的融合。

官方引导的近代化建筑,共同的特征是在布局上、形式上、木构屋架技术上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追随西洋建筑,并且规模宏大、风格华丽。而民间匠人学习创造的“洋门脸式”建筑,是大量性的脱胎于传统建筑的新建筑类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类洋风建筑中所用建筑材料不是西洋传统的石材或红砖,而是沈阳的传统建筑材料青砖。

而在老城区之外,外来建筑的传入也是主要来自两个来源。一是沈阳商埠地丰富的西方建筑文化,是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1906年沈阳划定“奉天省城商埠地”地界。商埠地提供给洋人的特权,使得西洋柱式、三角山花伴随着西方专业建筑师一起首次大规模地涌入。西式洋行、公馆、领事馆、影剧院……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样式展现沈阳人面前,洋风成为一时的新时尚、新追求。政军要员、达官显贵们则纷纷以进入商埠地盖洋房作为彰显地位与时尚的标榜。来自西洋建筑文化与技术给建筑进步所带来的变化,却是当时建筑发展的主流。

其二是日本影响的扩大及沈阳近代建筑的兴盛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把从俄国手中夺得的“铁路用地”称之为“满铁附属地”。在沈阳境内,最初从俄人手中转让的6平方公里铁路用地,在洲国成立以前,经日人各种方式的扩张,最终达11.7平方公里。为了经营铁路及其附属地,日本政府于1906年6月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国策机关。满铁建筑课的活动不仅设计铁路相关设施,也设计港湾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旅馆、办公楼等公共设施,以及与矿山相关的设施、工厂、宿舍等各种建筑物。在建筑技术方面,由日本建筑师带来了红砖建筑,甚至是同西方同步发展的以清水砖墙承重的钢屋架的混合式结构建筑,以及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的结构体系。

三、1931——1941年 两种技术体系并轨提升

沈阳在1931-1941年这十年间,即“9·18”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之单一发展阶段,因为日伪统治东三省后,将其作为根据地为侵华战争的需要而扩大生产和大力建设,因而建筑业在日人垄断的状况下呈单一形态的发展。建筑技术有长足进步,先进的结构及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原有建筑类型如百货店、饭店、剧院等也相应地向综合转型。特别是工业建筑得到大规模和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沈阳公共建筑普偏采用了框架结构休系,层数增高,规模变大,功能向综合性迈进,建筑设计也摆脱了折衷主义的样式。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是一大特征。在运用新技术时,建筑是向水平而不是纵向发展的,以致城市风貌具有水平铺展的特征。技术的发展不仅表出在建筑的规模及结构等方面,而且在各种建筑类型中的室内装修与设施上也有卓越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伯超,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M].沈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

2.宋卫忠.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P83-P106

3.王伟鹏.沈阳近代建筑的再认识[D]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2004

近代建筑范文第3篇

在济南开埠之前,德国已经在经二路附近设立了德国领事馆。胶济铁路开通不久,德国资本首先进入济南。德华银行、德国医院、德国洋行自然也是以德国建筑风格为主。在开埠初期,火车站、经一路附近建筑主要以德国风格为主。1917年,随着齐鲁大学在济南的兴建,英国建筑风格也影响到济南。同时,济南本土建筑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也开始了继承与创新的探索,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开始影响济南,济南的近代建筑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又以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最具特色。

老火车站:

济南标志性建筑

济南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火车站曾是济南最重要的近代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津浦铁路济南站――老济南称为“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12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是德国青年派设计师在远东设计的最大公共建筑之一,也是津浦铁路上最豪华的车站之一。建筑主体为高大的圆形钟楼。绿色的穹顶、蘑菇石的墙体和屋顶的老虎窗已被几代济南市民熟悉和接受。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济南出版的地图、旅游手册多以老火车站作为地理标志。1992年7月1日8时5分,老火车站钟楼被拆毁,在拆毁过程中,许多济南市民来此拍照留念。

济南火车站是山东境内最早的铁路――胶济铁路的终点站。1899年,胶济铁路由德国出资的胶济铁道公司建造,它的起点在山东新兴的城市青岛,横穿山东腹地,到达胶济铁路终点站济南商埠站。1912年津浦铁路济南站建好以后,济南成为南北交通的中心。商埠的急剧扩大、商业的发展,使得原先的胶济铁路济南商埠火车站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于是,1914年由德方出资建造胶济铁路新的济南站,于1915年建成。建筑为德国古典复兴主义风格,平面一字形,中间突出的部分是候车大厅,二层有高大的爱奥尼克柱廊,坡屋顶高大陡峻,中间有钟楼,两边采用不对称的处理手法,西翼为办公管理用房和旅馆,东侧是餐厅和贵宾休息区。建筑的色彩以红屋顶和咖啡色的蘑菇石为主,形成与老城完全不同的商埠色彩,体现德国古典复兴晚期的建筑艺术和结构形式相结合的特点,是近代火车站建筑中的精品之一。新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与津浦铁路济南站南北呼应,这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历史上是少有的。1939年,津浦和胶济两个火车站合并,该楼改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整幢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在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仍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是济南商埠一带保护最完好的德式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济南火车站附近还有济南车站行包房、济南邮政总局、德华银行、德国领事馆等多座德国风格的公共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济南商埠早期主流的建筑风格,对济南近代城市建筑风格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各具风采的公共建筑

济南开埠后,城市的布局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埠区更多凸显出良好的商业经济功能,也相应产生了邮电局、电影院、电报局等近代公共建筑。

济南邮政局大楼曾是济南商埠的重要建筑,始建于1918年3月,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和康文赛设计,天津洋商承包建造。主体建筑采用西洋古典主义形式,砖、石、木结构。原先院落横跨经二路和经三路,建筑三层,孟莎屋顶,占地24000平方米。1923年,失火重修后改为平台一直延续至今。济南邮政局大楼主楼沿经二路坐南朝北布置,平面基本是凹字型,北面中间及两端稍作突出,中间入口是高大的石台阶,中间的爱奥尼克柱式形成一个前廊。东西两侧有门廊为次入口。整个北立面为法国古典主义风格,采用对称布局,手法严谨,庄重华丽。楼顶是个四面盔顶,中间的盔顶造型别致,为黄色琉璃瓦,上面竖旗杆,形成整个大楼的中心,成为商埠二大马路的标志,是当年整个商埠最高大的标志性建筑。济南邮政局大楼与对面的德国领事馆相对,构成济南商埠最重要的外来建筑文化的街道景观。

津浦铁路大厦位于济南经一路东首,1904年开始建造,1909年建成,正对着馆驿街街口,当时是作为津浦铁路管理局办公所用,是商埠东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外观体量巨大,给人以雄浑的气势,整个东立面对称布置,屋顶与老虎窗均为直线三角形显得干净利落。入口设大台阶,并突出于立面,大门外侧有竖向双框刻于墙面,简洁有力。爱奥尼克方柱于门两侧,檐口及门廊上均有方形和六边形雕刻花纹,栏杆及线脚做工精细大方。立面中间部分采用白色墙面,并配以灰红色面砖,竖向条窗及橡树叶边饰,特色鲜明。西立面采用圆拱形窗,与其他立面形成对比。内部采用木质屋架、地面、楼板,中间部分用条石砌筑楼梯,十分讲究。建筑中间三层加阁楼,两侧二层加阁楼,主从关系明确。整体稳重大方,细部精致细腻,属德国青年派建筑风格。

济南规模最大的现代风格建筑是日本在济南的领事馆,位于经三纬六路,是目前济南保留最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最早设于1917年,因在济南的日侨很多领事馆规模较大。抗战爆发以后,日本领事馆被韩复榘放火烧毁。日本侵占济南以后,于1938年在原址上建造了比原来规模更大的领事馆。领事馆办公楼是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简洁,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平面大体为方型,东北角是锅炉房和地下室入口。办公楼的主入口朝西,进门是一个高大的门厅,楼梯间位于门厅的西部,二楼东西南都有宽大的房间,向南有宽大的外阳台,阳台对着院子里面的水景,形成良好的景观。办公楼外部是粗瓷砖贴面,里面以木饰为主,木地板,双窗,装饰考究典雅。日本领事馆办公楼风格简洁,注重功能,讲究环境和建筑的统一,是济南少数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一。

中西合璧的近代民居

济南开埠以后,近代里弄开始在商埠出现。济南商埠街道为棋盘式布局,道路经纬相交,这种布局形式使街口便于商业布局,街区里适宜兴建里弄。商埠里弄的名称多取自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谦祥平和之意,像纬二路附近的仁爱街、经二纬八路谦祥里、魏家庄民康里和宝善里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商埠西郊工厂集中的大槐树村一带逐渐形成了济南规模最大的工人里弄住宅区。工人居住区多以简易里弄为主。其风格简洁、材料单一。这一时期是济南的里弄建筑建造的高峰期,但建筑质量都不高。在铁路大厂的工人区裕津里建造规格较高,它是天津籍工人建造的一条街巷,命名为“裕津里”,寓意“让天津人富裕起来”的意思。由于当时铁路大厂的天津人多是技术工人,收入在大厂中是比较高的,所以里弄多为四合院格局,建造规格较高。20世纪30年代,济南商埠经七路上出现了上海新村这种完全上海里弄风格的建筑。济南近代民居中具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四合院,在形制和造型上保持着传统四合院的格局,但与传统四合院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吸收了一些西方建筑元素,过去在商埠一带也是济南近代四合院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近代建筑范文第4篇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新晨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近代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典;转型;传统与现代;语言符号;特色营造;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20-02

一、湖北近代建筑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湖北近代建筑,是指在湖北近代社会发展时期(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建筑及其外部历史空间环境。

作为近代工业,近代教育,近代军事的中心,湖北在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跌宕起伏的历史狂潮中,湖北近代建筑无声的记录着湖北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沧桑历程,犹如多姿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画卷,展现了湖北地狱文化的独特魅力。

众多学者在研究近代的建筑史时,总喜欢以湖北近代建筑为代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最终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用近代建筑的发展史来批判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或者来反映近代湖北的屈辱发展史和人民的疾苦;有的则提取其精华来促进现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结论是不尽相同,而本文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挖掘,来分析其影响下的“变”,从而来证明湖北近代建筑的现实意义。

二、湖北近代建筑的类型以及促进城市的转变

为了适应殖民者的需要,湖北近代的殖民建筑形成了多种类型并存的局面:(1)殖民者在租界区开展市镇建设,陆续建造的各类建筑:领事馆(如汉口英国领事馆,武昌瑞典领事馆等),银行(汇丰银行,汉口大清银行等)洋行(立兴洋行,惠罗公司等)教堂,饭店,俱乐部,工业以及住宅等建筑。(2)外国教会势力的扩张,修建的教堂,学校,医院,育婴堂等。(3)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兴办的工厂,办公楼,学堂等建筑。(4)应运而生的百货公司,游乐场,火车站,旅馆,博物馆,园林等建筑。(5)融入了西方建筑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的湖北建筑,如里分(近代在武汉普遍建造的一种多栋联排式住宅)。

显然,各种功能的建筑必然会带动各行业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传统城市的转型。自明清以来,中国就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城市发展的动力也只是来自国内的诸多因素,城市的发展和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自汉口成为通商口岸以来,城市逐渐开放,随着大批近代建筑的构建,如近代工厂,银行,饭店,旅馆,交通等建筑的出现,使湖北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从而改变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轨迹,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交通运输业,金融业,近代工业等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湖北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于是构建开埠通商城市成为新兴城市的主体,传统城市开始向新兴城市转型。

三、传统建筑文化受到冲击,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转变

(一)经典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的建筑文化观念开始改变

一种新兴建筑的涌现,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前辈梁思成先生在《我国伟大的传统与遗产》一文中写道:“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兄弟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这一观点很明确:建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在重礼的倡导下对于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遁礼法,不管是城市规划,宫殿庙宇亦或百姓住宅,都要受到礼制的制约,因此在形式上就要讲究对称,均齐,庄严。而这些也恰恰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范,多以木构为主,湖北的传统建筑也是在基础上延伸的。不能否认的是,长期以来,经典在许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的宝库,并进一步成为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发源地,但是经典在近代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被大量信息包围的人们难以在对建筑的要求中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人们对经典作品的选择与判断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由此引发的对意义的思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对经典的取向涉及了人们对建筑所应具有的意义深度的取向。那么在中国的建筑发展中,无疑也经历了对经典的判断的变化,正如不同的文化底蕴会形成不同旗帜的城市建筑,建筑是城市的一种文化符号,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至此,人们在面临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涌现下,建筑观开始有了新的转变,于是传统建筑也开始向近代建筑过渡。

(二)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变

首先要介绍的是近代建筑形式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湖北近代建筑表现出以西方建筑文化或西方建筑文化为主题的发展脉络,渗透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异,融入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

湖北近代建筑早期主要采用“券廊式”这是一种西方殖民者在印度,东南亚等殖民地为适应热带气候而创造出地2层砖木结构形式。但随着租界区大规模城镇建设,各种西式的建筑形式传入湖北。如哥特式,罗马风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风格一应俱全,英,法,德,俄的国地域风情应有尽有。其中西方学派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物基础牢固,墙壁厚实,门窗明敞,外观多采用古典柱式,外墙麻石饰面,构图严谨,庄重精美,加上外籍建筑师纯熟的设计手法,此类建筑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种复古建筑相反被当作从未出现过的新建筑形式而被接受,此后,注重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成为湖北建筑的主流,这些近代建筑已经开始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代表作品有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等。

(三)建筑技术的转变

新建筑类型的出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给传统建筑以很大的冲击,许多近代建筑体现了先进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成就。

在基础工程方面,由早期的灰土基础、条石基础转变为钢筋混凝土的筏型基础和箱型基础,承载能力大大增强,防水性能也得到有效提高。

在主体结构方面,首先砖木结构代替了传统木结构,如1905年建成的汉口西商跑马场中的游泳馆。随后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开始逐渐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坚固性,使房屋建造层数增加,高度提高,如1930年兴建的景明洋行(中国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53号)。

的确,这些打破常规建筑法则的设计,不言而语的对传统建筑提出了挑战,最终促使了中国建筑从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的转型。

四、建筑评定的转变,建筑语言符号的运用

随着城市的转型和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过渡,中国的建筑美学也开辟了崭新的一页,他们利用一种新的思路去研究和阐释湖北近代建筑美的规律,即建筑语言符号学,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创新精神。

(一)能指与所指

对于符号学来说,一个符号必定由两部分组成,即能指与所指。例如“单词”这个词是一组字母和声音合成的,它就是能指;它所代表的又是另一种事物,就是所指。在文学中这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就是艺术的核心,诗文在构成诗句时,一方面用声音(能指),另一方面用含义(所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诗歌的美之所在,它存在于声音与含义之间的对舞之中。

那么多种多样的建筑设计要素就是能指,而运用建筑要素所表达的含义即为所指,其间的关系也正式建筑艺术所要传达给人们的语义,湖北租界区的近代建筑的欧式风格指的就是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建筑文化特征。

(二)暗示与陈述

一个人对某租界地建筑的想象很坑与另一个人是不同的,假如两个人都听到殖民建筑这个词,从事建筑专业的人会联想到欧风古典主义的建筑文化,而非专业的人则会联想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在文字语言上的想象可以有千差万别,但对有具体形象的建筑物来说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建筑师可以运用建筑设计要素作为能指的单词,选择合适的办法把它建造起来,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的选择是无限的,但是在文艺作品中艺术家的选择是有限的。对于观赏者来说恰恰是相反,他们对建筑的读解是有限的,对于文艺作品的理解与是无限的。因而我们可以说湖北近代百年的欧风建筑不是暗示而是陈述,这正是这些建筑与旧城市空间强有力的表现的表现力之所在,也正是建筑艺术感染力的危险性之所在,因为不管好坏它都强加于观赏者,艺术质量低下的作品同精品鱼目混珠。这就是说,学会读解建筑形象进而能够掌握这种媒介的一些规律是有益的,也是重要的。一个人对欧风建筑的读解愈好,他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愈多,建筑文化对他的感染力也就愈大。

湖北近代租界区大批的欧风建筑已经成为湖北历史性城市的象征。是许多新建筑所无法取代的,如果一座城市失去了地方性的特征,那将是一座没有吸引里,文化的城市,也正是因为这些建筑陈述了某种含义的结果,湖北近代建筑才有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然而利用建筑语言符号去说明湖北近代建筑的美的规律和文化的丰富内涵还是不够成熟和完善的,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五、湖北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综上所述,湖北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是近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湖北近代建筑印刻着湖北近代社会的形态和发展历程,是研究湖北近代史的事物资料。从文化的角度讲,湖北近代建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汲取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出湖北社会生产力,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特性以及社会价值的具体取向,是湖北建代文化的最好见证。

与近代城市密切相关的湖北近代建筑,是东西方文化以及中国广泛地地域文化交融的场所,经历过湖北城市发展的脉络,综合反映了湖北乃至中国的城市演变历程,而留存至今的近代建筑,又是影响现代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特别对城市建设和特色营造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它们推动了湖北第三产业的发展。

湖北近代建筑保护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建立多极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同时又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保护范围,在保护方法上确立了多种保护类型,而在保护模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

比较与分析世界上各国发展的动力优势,湖北的发展必须考虑并利用城市空间环境,注重保护利用湖北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注意城市物质和文化形态的建设。在大规模开发与建设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对优秀近代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建立多层次的保护和开发机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努力提高市民和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自觉维护并建设好城市人文景观,使城市保持活力,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湖北近代建筑是湖北人民的财富,也是湖北城市的文脉与血脉。城市建设不仅要建设新城市,同时也要保护好历史的城市,因为不管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湖北近代建筑都有他独特的魅力,都有他很强的现实意义,相信湖北的历史建筑必将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秉德,蔡明编著.中国近代建筑史话.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近代建筑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重庆建筑;重庆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近代建筑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110年就是中国近代的时间,近代教育建筑则是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一个载体。重庆它不同于其它沿海城市,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建设,如开辟新市区、整治道路交通等,重庆的近代教育建筑样式多样且建筑水平高超,其探究价值可想而知。

1.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

1.1开埠前(1840年――1891年)

开埠前,重庆的教育建筑主要以学宫、私塾、书院、义学等传统教育机构为主。学宫建筑一直沿用管式建筑的风格体系,主要地处城区市;开埠前的书院兼备古代私学的传统特色和佛教寺庙建筑的长处,既有学府的精髓又带有民居的味道,以传统的中轴对称作为布局形式;私塾则主要是没有高中的进士开设的,分为专馆和散馆两类,多维民居、寺庙等普通建筑,至于义学主要面向贫困家庭,所以其规模不大且其教学场所多为民居,因而义学的建筑没有具体特征且分布也没有规律。

1.2开埠到辛亥革命前(1891年――1911年)

充开埠到辛亥革命爆发前的这一时期,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开始呈现西方化趋势,在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新式学堂的创办更是被大力提倡。在此期间,重庆的教育建筑建设没有统一规定,学校的建设问题主要靠旧公房改造、政府拨款、私人捐款、社会团体捐款等方式解决。教会学校的建筑则是由教会出资建造的,它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帮助传播了西方文化,融合了中西方近代建筑的特色。而新式学堂则融合了传统建筑、近代中西方建筑的特色。

1.3辛亥革命后(1911年――1929年)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全国各地重视师范教育,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私立学校一时兴起,而校舍则沿用教会的建筑风格,整体轮廓十分复杂,多采用砖木混合的结构。

1.4建市后(1929年――1937年)

重庆商埠改为重庆市是重庆建市的标志,重庆市开始加强对市区学校的管理,将私塾改为代用小学,同时也有很多大专学校兴办起来,学校建筑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宿舍、职工宿舍以及运动场,这些建筑使用的都是青砖青瓦,檐下使用独具重庆民居建筑特色的撑竿。这一时期的教育建筑风格各异,精美的建筑作品层出不穷,正处于近代教育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

1.5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

抗战时期,以上海、南京为主体的诸多沿海城市的各大学校和研究所开始大规模地向以重庆为主的内地迁移,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成了教育中心,其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不论是高等教育院校还是中等教育建筑都受到了战乱不同程度的冲击。

1.6战后(1945年――1949年)

由于战后国民政府的腐败。重庆的经济状况日益糟糕,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重庆教育陷入严重困境,教育建筑自然无从谈起。

2.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主要风格形式

2.1本土风格

在古代,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有别于平原地区,其建筑往往都顺应了自身的地形和气候并且材料也有所创新,重庆当时并不富裕,所以建筑大多朴实无华,有的建筑甚至大量使用竹木进行捆绑,这些建筑至今仍对现代建筑起着很大作用。另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中原文化难以传播到重庆,但是多次大规模的移民给重庆带来了外来文化并促使了重庆本土建筑的多样化发展。如今尚存的建筑样式有吊脚楼、天井式民居、扒崖建筑等。

2.2中西合璧风格

这种近代教育建筑风格并没有特定的范围局限,重庆近代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传统建筑的影响和冲击,也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求变求学。总之,这种风格的教育建筑在重庆近代教育建筑中占据主流地位。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近代教育建筑不论从形式还是风格上都在与时俱进,由传统建筑走向了结合西方建筑再创造的道路,展现了其逐步现代化的过程。而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研究价值,对重庆近代教育建筑进行初步探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重庆和它的文化教育,并指导现代教育建筑不断改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振.论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研究的多维因子--以近代重庆城市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凤琦.城市化与城市文脉的延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张恒坤.周异嫦.唐鸣放.住宅建筑平面、体形的变化特点[J].重庆建筑,2008,(3).

近代建筑范文第7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发展形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概述

1、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始于19世纪中期,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近200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其中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国近代建筑的教育相对中国近代的建筑要晚的多,中国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一批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在中国大学里创立了建筑教育,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梁思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中国代建筑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建筑思想和风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势必会出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

1、西方样式建筑

西方样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至今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会看到西方样式的建筑,如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椎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再有像沈阳一些高校建筑,其中一部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究其根源,一是被动的接受,另一个则是我国社会的需要。从风格上来看,中国近代样式建筑具有殖民地式和外廊式特点,主要是英国殖民者将欧洲殖民者建筑样式传入到我国以及东南亚一带,早期进入到我国境内的殖民者,大多数都有从东南亚居住的经历,所以也就很自然的把这种建筑样式带到了中国,如当时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台湾高雄的英国领事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2、中国传统建筑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种建筑类型保留着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廊,对台基、屋身、屋顶具有严格的划分,通常我们称之为三分结构,建筑的整体尽力保持梁柱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屋身由柱子和梁肪、门窗组成。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整个建筑没有打破我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所有的细节仍然保有传统的造型构件和装饰;混合式建筑:这类建筑不完全拘泥于我国古典建筑风格,将中西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中西合璧风格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在我国的近代建筑中也有一定体现。不过表现层次一般沿海开埠城市比较全面,多数表现为中西混合的样式,以西洋风格为主。如沈阳火车站。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出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细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4、现代建筑设计风格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建成了一些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较好的实例。如深圳佰士达花园住宅区,将住宅底层打通,引入绿地,成为园林化的住宅区;清华大学新建成的“伍舜德楼”,广东中山市的一些工厂、合肥市高科技园区、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等工业建筑已成为园林化的建筑群;还有不少学校、医院、商场、博物馆、行政办公建筑都在向园林化建筑群发展。

三、对建筑价值观走向的思考

1、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交流更是普及,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建筑市场也日渐开放,它将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市场一样,摆在中外建筑师们的面前。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入,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 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中国建筑的历史在不断地被创造,但也在不断地被抛弃。

四、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完成历史传承

1、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现状就师资力量方面而言,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太多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并且与建筑相关的教材内容、技术有时候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所讲述的创作思想也相对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

2、发展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几点意见(1)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2)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3)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建筑设计课程时,可以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4)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五、结语

总之,中国现代的建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有中国建筑自己的性格,就应该加强在建筑教育的研究上,创造适合自己的建筑。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视觉效果、使用功能、建筑结构、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现在的建筑高校也正在向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1-10 册,人民出版社,1994 年。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3] 汪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4]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

[5] 李诫《营造法式》(商务版或中华书局版);

近代建筑范文第8篇

(一)中外商业活动的兴盛近代城市商业活动的转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渐变型,即内部结构变动引起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城市商业性质的变化;另一种是突变型,即由于外部力量的直接作用下,使城市商业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城市商业结构的变化。这种外力因素引起的变化,一般不是从工业化开始,而是从商业贸易开始。烟台即属于这种发展模式。开埠—是推动烟台城市空间变迁的重要因素。烟台的近代商业发展是由外国资本的贸易行为而直接引进的,这种贸易方式的进入打破了传统的商业行业限制,烟台本土的新式商业模式应运而生。1892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抱负,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基础下率先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随后,另一位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先生在朝阳街开设宝时造钟厂,这是在这条街上开设的第一家近代民族实业。由此,中西商业活动的身影在这条街上并存,各种风格样式的商业建筑也伴随着繁荣的商业活动开始建设。(二)独特的区位优势烟台位于位于山东半岛北部,隶属南海,隔海与辽东半岛的大连遥遥相望。朝阳街位于现今烟台芝罘区,环靠芝罘湾,故朝阳街所在的海港在开埠后商业活动频繁。开埠后,外国政府为巩固自己在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进而为本国在此地顺利进行贸易行为提供保障,陆续在烟台兴建领事馆。出于对建筑环境需求的考虑,这些外国领事馆多设建于朝阳街北侧的烟台山附近。正是受这一重要区位因素的影响,加速和带动了朝阳街从传统街区向新兴商业街的过渡。这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烟台优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使其成为历来的避暑胜地,开埠后来烟台避暑度假的外国人剧增,娱乐修养性的建筑随之林立,且在朝阳街附近尤为密集。这些经济、文化上的交融也显著地反映在了当时街道鳞次栉比的建筑风貌之上。

二、街区现存的近代特色建筑

在近代开埠城市中,烟台的城市别具特色。自1861年开埠至1938年日本占领之前,烟台与其他通商口岸不同,既不是独立的建制政区,也不是正式的外国租界,在行政关系上属于福山县,但是行政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又与福山无关而自行其是,自有其体制,成为了具有自治意义的商埠城市。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西建筑文化不可避免的影响着烟台近代建筑的发展。虽然朝阳街的建筑体量较小,没有像教堂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存在,但在平面布局、建筑构造、细部处理和构造做法上,却都充分体现出了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特征。根据建筑的功能性,朝阳街商业建筑群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金融②商业③餐饮、娱乐⑤市政、公共服务⑥民居(一)金融类建筑金融类建筑现存可考的有:盎斯洋行、岩城洋行、怡瑞兴商行、法商永兴洋行、福顺德银号、茂记洋行作为金融类的建筑,由于使用者为了凸显其雄厚的资金势力和夸张的资本占有,往往建设得豪华且巨大。这或许是一种商业的心理,但更是一番虚伪的表达。这类建筑从选址到建设形式,从形体展示到材料选用,无一不是在体现着财富的叠加。因此,这类建筑也自然是常常占据着最佳的位置,营造着所处年代的精品,并极易被保存留传。(二)工商业类建筑工商业类建筑现存可考的有:宝时造钟厂、南洋大药房、庆昌五金行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以工商业企业为后盾,而且有时工商业企业的兴衰还会影响着地区的兴衰。作为经济的基础,工商业企业的门类和发展水平常常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社会的地位。工商业企业落脚的地方,往往是投资者百般挑剔的首要条件,这种挑剔所面对的要素是自然条件、消费群体和劳动力市场。(三)餐饮及娱乐类建筑餐饮及娱乐类建筑现存可考的有:克里顿大饭店、万国理发店、兰戈酒吧、金城电影院、万国理发店、大罗田饭庄、天祥益客栈城市区域的繁华舒适与否,往往取决与他的商气如何及各类服务类行业的发展水平。商业是物流的直接反映,而物流带动人流,人流存进财流,良好的娱乐及服务条件能够保证区域人气的兴旺。(四)市政及公共服务类建筑市政及公共服务类建筑现存可考的有:德国邮政局、烟台邮政局、海军采办厅市政及公共设施常常被比喻成城市区域的肝脏和血脉,是保证该区域正常有效运转的中枢部分。公共建筑的出现是对城市各项功能的完善与补充,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部分。烟台开埠以后,西方外入势力在市政建设方面开始投入,在外力的作用下当时的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市政建设。(五)民居建筑若干因为靠近烟台山外国领事馆区的缘故,开埠后朝阳街地区的民居形式也受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和样式多以欧式为主中式为辅,采用独立式设计,有的建筑还配以庭院,屋面以红瓦坡顶为主,局部起山墙或塔楼,墙面多红砖或水泥抹面,上部附有仿木构装饰,墙裙及基座用花岗岩蘑菇石或剁斧石,显现着建筑的华丽和凝重,但因朝阳街作为商业街道的性质,建筑的密度偏大,商住混杂的设置形式偏多,以至于建筑周围的绿化极少,环境更是无质量可言。

三、以西式风格为主的商业街建筑群

朝阳街的建筑群体,可以说是烟台开埠百年发展历史的缩影,积淀的厚重历史文化也代表了中国近代沿海开埠后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建筑的基本特色,体现了近代中国在建筑方面与西方建筑的碰撞、交融。中国人对西方的建筑从排斥到学习,再到逐渐与本土相适应,并与中国原有的建筑构建风格相互借鉴。因此,本建筑群也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沿海开埠的一个缩影,它的典型特色主要体现在:(一)烟台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街商业街是人流聚集的一个重要场所,一般采用以入口为中轴对称布局,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是西方现代MALL与中国传统商铺的有机组合。在当时的烟台朝阳街上分布众多的商店、餐饮店、服务店等,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是当时烟台地区商业的缩影和精华。在这条街道上,不仅可以满足城市生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集合了制造业与商业这两种模式,这些店铺的业态特点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街。(二)带有现代城市规划印记的街区布局注重复合型规划,这是朝阳街的人气兴旺的精髓,街区布局注重消解建筑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能与街道建筑充分联通以达到动静的隔离和获得舒适的尺度。街区的商户享有便利的商贸活动,丰富的公共空间,完整的商业体系运作。一般来说“街区”,即美语中所说的BLOCK,它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开放的,除了其本身的空间概念之外,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内涵。各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载体,离不开人气,良好的区域规划能够给该区域内的各种产业带来契机,朝阳街当年兴旺的商业气息和街道优秀的布局规划是分不开的。(三)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使设计与本土特点相适应近代烟台是“被”开商埠,传统的旧商业模式被西方新式资本商业模式打破,在向西方学习新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在学习模仿西方商业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经验。部分街道建筑的构建形式是本土商人向西方学习近代商业模式及建筑风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但整体风格上已摒弃古典复兴的繁琐装饰,走向简洁、质朴的格调,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国人的资产尚不雄厚,从形式到选材均较普通,另一方面则说明进入三十年代后,烟台的建筑风格已开始摒弃装饰之风。建筑选材上大量采用本地盛产的咖啡色花岗岩石,这种石料取材容易,加工方便,经久耐用,色泽美观,中外建筑师甚是喜用。街道建筑普遍地采用英美式的上下提拉窗,因为烟台气候不炎热,故通风面积较小的弱点不显著,所以这种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坚固性和通风面积可调性的窗户被广泛使用。通过对建筑群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选择性、灵活性。在学习中创作,在创作中学习,近代商业模式和商业建筑可以说就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中诞生的。透过街道建筑的表面和历史的分析,可以深刻感受到烟台近代商业发展的精神、理念和文化,这也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时代的风貌特征和地区特色也充分体现在建筑本身。

四、结语

历史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承载历史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建筑则是历史的房客,是凝固的音乐,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春秋佳话。烟台作为一个通商开埠百年之多的沿海开放城市,曾经拥有数量众多的近代商业建筑遗产,这些建筑多是同时期同类的代表性建筑。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一批批这样的遗产类建筑正在逐渐消失,从而缺失了对商业历史遗产的吸收与保护。城市的商业脉搏始终选择跳动在时代的最前沿,像朝阳街商业建筑群这样现存比较完整的建筑群落,对其进行保护就是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建筑进行保护,也就是对城市文脉及历史的保护。古籍修复有一名言“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对朝阳街这样一条饱经风霜的百年老街来说,晚一点开发并不见得是坏事,使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它的历史和文化,并从过去的旧城改造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近代建筑范文第9篇

北大的前身是清代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在见证近代种种革命运动的同时,也经历着各种时代转换背景下的历史变迁。从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到北大红楼,再到北大地质馆和原北大女生宿舍……每一栋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时代转换的印记。

本科教青最早的实物遗存――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

1898年,清政府进行“维新”活动,改革教育。同年7月3日,光绪帝下令设立京师大学堂,其既是中央最高学府,也是主管全国高等学堂的机关,但其成立后不论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没有脱离封建教育体系,也不具备近代大学的基本内容。校舍也简陋不堪,仅拨地安门内景山东侧马神庙和嘉公主旧邸为临时校舍,“一切因陋就简,外人往观者至轻之,等于蒙养学堂”;1900年8月3日,仅开办两年的京师大学堂停办;1902年,恢复办学,同时将同文馆并入,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为完善近代教育制度,同年8月,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一套学堂章程上奏,经清廷批准颁行,称为《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规定的完整学制。其中规定大学堂分为大学预科、大学专科和大学院(本科)三个等级;1903年,清学部模仿日本制定了“癸卯学制”,按近代教育模式成立了大学本科教育,分为文、法、理、工、医、农科各科系,并同时建造图书馆、美术馆、教员研究室;1904年,参照日本高等教育的模式,规定京师大学堂学制分为三级:“高等学堂”(相当于专科,包括中学、西学),“分科大学”(相当于本科,包括各类专业),“通儒院”(相当于研究生院);1905年,拨北京德胜门外旧操场东西四百八十丈,南北四百四十丈建设“分科大学”,并专为

建筑事宜设工程处。其中负责规划的有张绪、何橘时、彦德、范源廉、陈嘉会。除了筹办工程处以外,还有测绘学员。其中学员里有1909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的金殿勋。同年七月,学校聘请了真水英夫任京师大学堂建筑技师,并有荒木清三等一同参与设计工作;1910年3月31日,分科大学开学,开学典礼仍在旧址马神庙举行;1915年,教育部将该处房地产售予陆军部办讲武堂,转为军用。以后一直为兵营使用;1995年10月20日,京师大学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原有五栋楼房,其中四栋为南北走向,一栋为东西走向布置。在两幢主楼之间的一幢外廊式二层楼房,现已被拆除。现存四幢建筑都是二层楼房,分为两种类型:东部与西部东西走向的灰砖楼为同一类型,其中南北走向的灰砖楼为文科楼;其余两幢又为同一类型,分别为理科楼和经科楼。据了解,该组建筑是由设计日本使馆的日本近代建筑师真水英夫于1907年设计的。下面就文科楼、理科楼的具体介绍如下:

文科楼位于该组建筑的东部,坐北朝南。该楼底层有两个出入口,分列正立面两端,两个楼梯间也对称布置。整个楼体采用灰砖砌筑,砖木结构,坡屋顶上覆日本进口机瓦。墙面窗洞较高大,底层为平窗,二层为半圆券拱窗。建筑南北两个立面以中央两开间为中心,左右各以三开间为一组向外凸出,包角壁柱上冠以三角形山墙顶,在两层窗的平过梁上面,以砖砌三个半圆券作装饰。中央部分窗下墙之外砌以平缓曲线拱墙,并以叠涩砖砌方框图案为装饰。另一栋东西走向灰的砖楼建筑形式同文科楼一致。

理科楼位于该组建筑中部,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体量较大。建筑整个体量按古典主义手法处理成三部分,底部为砖砌基座,上部由壁柱式窗间墙将窗户分成双联窗组,顶部是木屋架的坡形屋顶,覆盖日本进口红机瓦。南立面两端凸出部分的边墙为较宽的墙墩,其间以两砖壁柱作窗间墙,上冠以三角形山墙,山墙面上有屋顶通风的圆形窗和砖砌拱形线脚。整栋建筑的中央部分是整个立面的重点,该处两侧墙角加厚,做成西方城堡碉楼式,其下层墙身饰以小拱形窗,上层墙面砖砌十字轮式雕饰,顶部四角的小柱塔夹以弧形月墙。两碉楼之间为三角形山墙面,山墙面上满开整体半圆形拱形大窗,二层窗下墙饰以西式瓶式栏杆。半圆大拱窗立面被柱式垂直划分为三部分,底部有凸出外墙的基座,其上立有塔司干式的倚柱,并带有完整的檐部;二层则为方形塔司干式壁柱,下部以外伸的巴洛克式涡卷与底层檐部相接。此中央突出部分的内部即为理科楼底层大厅和二层的阶梯教室。大楼的主要出入口分列于中央凸出体的两侧,台阶踏步做成四分之一圆形。大门两侧墙上各有一对涡卷牛腿支持短檐及半圆形拱券。室内中央北侧为侧分式大楼梯,中央走道两山墙端部有次要楼梯,并有次要出入大门。中央及两端凸出体的山墙屋顶与主体屋顶垂直相交,在东西两端屋脊设有尖顶的小通风塔。建筑外墙以灰色清水砖墙为主,有少量石材做装饰,在柱头、腰线部分饰以红砖线脚。另一栋为经科楼,位于理科楼西侧,坐北朝南,其建筑形式与风格同理科楼。此两栋建筑造型粗犷厚重,是北京早期折衷主义形式的优秀作品。

价值分析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建筑群是中国第一所按西方教育体制创立的大学建筑遗存。整组建筑构图比例及装饰手法成熟,保存了清朝末年西洋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该组建筑的设计者真水英夫是日本第一批受到西方教育的建筑师,他设计的分科学院建筑,西洋古典造型比例成熟,利用中国传统手工,砖砌出丰富的线脚来表现西洋艺术构图,利用三角桁架形成大跨度空间建成的教室和讲堂,是清末比较先进的技术,也是中国教育建筑的重要遗存。可以说,该组建筑是清朝末年中国教育从传统封建体制向近代教育过渡的实物遗存,也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最早的建筑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是北京大学向比利时仪器公司借款20万元兴建的,原设计为学生宿舍。1918年8月建成后,成为当时北大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被用作北大的行政和教学中心。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在当年也将图书馆迁入红楼一层。设有编目室,登录室、日报资料搜集室、藏报室、书库、图书馆主任室和三个阅览室。这就是认真改进后的图书馆,具有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和规模。当时,在一层东南角(119-121室)有一处套间,里

间可办公,外间可作会议室,这就是曾经工作的办公室。在这里他著述了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文章,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

而后,还在红楼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使其得以广泛的传播,从此红楼也就成了北方革命活动的中心、中国传播马列主

义最早的基地。1919年,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这就是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红楼北面是著名的民主广场,原是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操场,当时是爱国运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五四”运动大游行就是从民主广场开始的。1920年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着手成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初,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红楼举行。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北大被迫南迁,8月25日,日本宪兵进驻北大。日军侵华期间,北京大学红楼被日军宪兵队当了六、七年的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1943年,红楼交还给当时的校方使用,地下室楼道两头粗大的木栅栏还未拆除。1946年10月,北京大学正式复校,由胡适担任校长。

解放后,红楼得到妥善保护。1950年,为缅怀和在北大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史迹,北大在红楼开辟了“先生纪念堂”和“在校工作室”两个展览室。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举校迁往西郊燕园。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古代建筑修整所设在红楼办公。1959年,文物局搬人后对红楼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整修、加固。1961年3月,北京大学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家文物局机关迁入位于北京东二环的文化部大楼内,“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在红楼成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始在此筹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2002年4月28日,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开放。馆中复原了当年的办公室、工作过的阅览室以及学生教室等。新布置的期刊陈列室展出了20多种由中国革命馆馆藏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杂志。新文化运动陈列室展出了90多张图片、60多件文物。现有展陈布局属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红楼建筑位于北京五四大街东段北侧,北临原民主广场(现为《求是》杂志社花园广场),南依五四大街,西临《求是》杂志社家属楼,东靠北河沿大街。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凹字形,东西宽110米,中部南北进深14.03米,东西两冀南北进深32.8米,形成一个半围合的后院,檐口高度16.1米。建筑地上四层,半地下一层,每层面积2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00余平方米,共有房间263间,此外,红楼附属用房(包括前院平房、后院锅炉房和车库)共计1334.8平方米。

其布局为:地下室为印刷厂,学校的各种讲义、试卷等都出自这个印刷厂,时期,印刷厂还印刷了大量的进步刊物,如《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一层几乎全部是图书馆;二层是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有校长办公室、各系教授会、教务处、总务处等;三、四层均为教室,设有教授休息室和学生饮水室。1920年北大实行新学制,废除分科办学后,红楼又称北京大学第一院。

红楼总体建筑风格朴素,外观坚实、庄重,体量宏大。外墙面为红砖清水墙,红瓦坡屋顶,地道的西洋式风格,是当时北京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之一。平面布局紧凑,中间走道,两侧为大空间的教室与办公室,使用便捷。立面构图采用西方古典建筑纵向三段、水平五段的典型手法,比例和谐。一层为灰砖,二至四层为红砖,形成两段式,基座用灰砖作出水平横向线角。建筑转角处,用灰砖与红砖咬接拼砌,形成牙口。窗口用砖砌成水平券,入口处三组窗组合在一起,顶层用砖砌成圆券,使建筑赋予变化。入口处用柱式门廊、拱形长窗和正立面山花加以强调,重点突出。门廊的设置既丰富了建筑的立体感,又方便使用。

从红楼大开间平面设计情况分析,红楼并未依照原计划按校舍用房设计,同时根据大开间设置多个门的情况看,红楼在使用空间上具有通过隔断墙进行大小空间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因此,红楼平面分隔使用的功能是事先有所考虑的。

红楼作为早期近代建筑有以下特点:其砖木混合结构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大相径庭,是西方砖木建筑结构体系引入中国的较早实例,属于近代西方建筑体系;砖砌条形基础,机砖砌筑,纵墙承受楼面重量,顶层横墙承受部分屋面重量,类似硬山搁檩做法;楼面为木龙骨、铺钉木地板。屋面结构为木桁架,坡屋顶;红楼横墙间距很大,木楼板刚度小,方向性强;此种结构体系决定了红楼自身的抗震能力较差,与现行抗震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差距较大。

另外,建筑内部设置三部楼梯,解决竖向交通疏散问题,楼梯、卫生间设于北侧,将好的朝向留给办公用房;木质楼梯扶手简洁而不失精致,地面、门窗、楼梯全部采用暗红色木质材料,整个装修材料、色彩统一、和谐;红楼自备锅炉房供暖,铸铁暖气片外刷银粉,白炽灯照明;这些在当时均属于比较先进的建筑装修与设备。根据现状和老照片记录,红楼屋面所设多个砖砌烟囱,与原有供暖方式有关,现有暖气系统可能是后来建立的。由于原暖气片是德国产品,也已具有时代价值,在后来的维修中,特别保留现状并对损坏的暖气片进行了复制。

价值分析

一是新文化与“五四”运动的实物见证。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以近代教育制度为蓝本,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坚持各种思想“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宗旨,从而使红楼一时成为海内外注目的地方。陈独秀、、鲁迅、胡适、傅斯年、钱玄同、马寅初、李四光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先后来到北大任教,1918年来到北京后担任过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曾在红楼工作近4个月,对他由激进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者转变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均从红楼发起,由此成为伟大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在红楼清新活跃的文化环境中,北大还出现许多革新团体,如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由红楼印刷厂印刷的进步刊物有《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红楼文物价值的核心就在于以实物来见证这段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1937年,这里又成为日军宪兵队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因此北大红楼不仅是民主革命的纪念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见证。

二是北京大学代表性旧址。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1898年建校时,用地

安门内马神庙和嘉公主府旧第为临时校舍,即后来的景山东街理学院,也称二院。1918年,位于汉花园(今沙滩)的红楼落成,连同嵩公府成为学校本部,包括孑民纪念堂在内的总办事处、30年代建成的图书馆和法学院使用此楼,其后红楼主要为文学院使用,这一地区也统称为一院。其它校舍还有北河沿的男生宿舍,称为三院,国会街的先修班称为四院,工学院位于西城端王府,医学院在府右街,农学院在西郊罗道庄。北京大学迁至西郊后,以上各处旧址渐次不存,唯有北京大学红楼这一代表性的建筑物保留下来,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历史的重要见证。

三是近代建筑史上实例。1999年3月北京首批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划定,五四大街名列其中,而红楼则是该历史地段的主体。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碰撞、融合,使北京的近现代建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北京大学红楼是这一时期“洋风”建筑的代表之一,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是红楼与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价值异同。红楼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其所负载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价值是红楼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文物价值所在。对近现代重要史迹这一类型而言,建筑首先是历史的载体,人们凭吊的对象是建筑负载的历史事件而不是建筑本身,因此,此类建筑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比如因历史价值延伸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相形之下,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文物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形制创新、艺术造型、设计风格、装饰手法等艺术价值以及建筑材料、结构体系、建筑设备等科学价值。对此类型而言,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建筑物质层面的自身价值足以令其青史留名,由此,建筑的整体,包括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等是其价值的本体,不允许有任何改动。很多情况下,近现代重要史迹同时也是代表性建筑,如果对这种不同层面的价值概念不加以区分和比较,往往在确定保护目标上忽略个案应有的差异,因此,在保护工作前,需通过细致分析,将文物价值的概念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个案的价值定位,对最终确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显而易见,红楼所具有的价值在精神层面极为显著,而物质层面的价值虽与同类建筑相比并不突出,但仍有价值意义。所以对红楼这座近现代重要史迹的建筑进行必要和适当的保护与维修加固,极为重要。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最早体现――北大地质馆和原北大女生宿舍

北京大学地质馆建成于1935年8月,同年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奠基,这两所北大建筑都很好的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后来,1990fg2月23日,北京大学地质馆公布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使用;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于1954年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家属宿舍使用至今,2003年12月11日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建筑特点是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摒弃建筑的繁缛装饰,提倡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因此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梁思成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作为受过正规建筑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所设计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北京大学地质馆和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紧跟世界建筑发展潮流,为我国的建筑事业注入了新的元素。

北京大学地质馆该建筑西南角下方墙体上嵌有一奠基石,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奠基”。整座楼的平面为曲尺形,三层砖混结构,是外形完全服从内部功能构成,既不刻意追求雄伟感的大块体量构成,也没有特殊的装饰。体形只做微量的曲折,打破立面的平直感,大玻璃窗洞产生外形的清新、轻巧感。主入口在东南角,宽大内凹的门洞,简洁的混凝土挑檐,门洞两侧墙的线脚、灯箱的处理,台阶花池的配合,都强调入口是全楼的重点。入口立面左上方女儿墙局部高起部分的旗杆处理,也强调了入口的位置。整体设计很细致,窗间墙上用砖块砌简单的凸凹横线,门窗的比例,楼梯扶手处理,墙角的弧线设计等,造成明快简洁和谐统一的现代造型风格。1976年地震后在外墙增加了抗震框架,有损原来简洁明快的风格,室内也进行了局部改造装修。

原北京大学女生宿舍整个建筑平面呈“U”形布局,分为北翼、西翼和南翼三部分,其中北翼、西翼为三层,南翼四层,东端敞开。建筑主人口位于南翼中部,拱券形式,拱券内两侧中部辟门,可通楼内。次要人口位于南翼西部,平门形式,前后各有台阶数级,连通内外。建筑立面设计简洁,灰砖砌筑,下部采用水刷石做法。整座建筑注重内部的经济实用,立面没有任何繁缛的附加装饰物,只是利用单元的排列构成体量组合,并注意门窗排列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其显得颇为丰富。整栋建筑分八个大的居住单元,按《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排序,从大拱券门洞往东再往北回转依次为:天字楼、地字楼、玄字楼、黄字楼、宇字楼、宙字楼、洪字楼、荒字楼,每个居住单元均设有楼梯,并于每层设走廊连接各居室。早期前四个门由北大的男生居住,后四个门由北大的女生居住。抗战胜利北大回迁北平后,该楼全部改为女生宿舍。此外,在荒字楼前原有一个两米长带靠背的石椅,它和楼墙紧紧砌在一起,石椅上方嵌着一块长90厘米、宽40厘米的汉白玉石碑,上刻:“国立北京大学宿舍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一日校长蒋梦麟奠基”楷体字,后于“”中遭到毁坏。现作为宿舍使用,保存状况较好。

价值分析

这两座建筑装饰简洁,无任何繁缛装饰,注重功能的合理,建筑形式已成为内部功能的自然反映。同时进一步摒弃了用构件装饰的传统做法,立面装饰平素简洁,充分利用立体与平面的关系比例、布置方法达到发挥图案效果的目的,体现了这一时期北京传统主义“新建筑”的特征,是研究国际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影响的重要实例。

结束语

近代建筑范文第10篇

摘 要

关键词

在整个剧场西方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扮演了重要角色。1840年代以后,近代上海观演建筑

先后经过“茶园剧场”时期、“舞台”时期和“戏院”时期几个阶段的发展,在20世纪20~40年

代达到高潮,尝试对这一时期上海观演建筑的演变过程及背景成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上海 观演建筑 茶园剧场 舞台剧场 戏院

在1949 年之前,上海作为西式剧场在我国传播的源头,引领

了国内剧场发展的进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剧场建筑的发展和戏剧

的变革产生持续影响。文中“近代”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在我

国特指从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 年的时间跨越;“观演

建筑”是指“具有‘观赏—表演’空间的公共建筑,是为人们提供

欣赏各类音乐、戏剧、表演、影视等艺术的场所”,从建筑类型学

上划分,它又包含了戏台、露天剧场、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剧场、

排练厅、电影院等多种类型的观演场所。

1 晚清上海剧场的改造——茶园式剧场

中国古代的正式演剧场所在宋元时是“勾栏瓦肆”, 到明代,

演剧活动部分转移到酒馆酒楼里(称之为酒馆式剧场)。对于酒馆

式剧场来说,演出仅仅是作为一种附属功能出现的,属于可有可无

的点缀,直至19 世纪中叶,酒馆式剧场仍有延续,且这种剧场演

出是不定期的,还延续着以酒饭业务为主、以演剧为辅的作法。

到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戏剧的大发展,酒楼演戏已经逐渐不

能继续适应公众的赏戏要求,茶园剧场得以发展。与酒馆酒楼相比,

茶园仅备清茶、点心和小吃以供消闲,更适合观赏戏曲。茶园剧场

于清乾隆年间在北京发端,到清末逐渐发展到东南沿海一带城市,

到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已陆续建成茶园数十家,多开于当时外国租

界内,集中分布在宝善街一带(今广东路、福建路附近),在19

世纪60~70 年代这里曾是上海的娱乐中心,戏院、茶楼、酒楼等

林立。1851 年,三雅园(人称“老三雅”)在当时的南市四牌楼

附近建成营业,这家茶园通常被认为是上海第一家营业性质的茶园,

但是直到1871 年红桂茶园开业,才正式以“茶园”这一名称来命

张路西 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辛磊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

茶园分布(作者自绘) 上海茶园剧场建成数量纵向比较图解(作者自绘)

张路西辛磊

35

名 [1]。由于上海的茶园剧场来源于北京茶园的传播,故这一时期又

被称为上海剧场的“京化时期”[2]。

据统计,从19 世纪50 年代自北京引入,到20 世纪初衰弱下

去,上海共出现了近120 座茶园剧场[3]。从图示可以看出,上海

茶园剧场在19 世纪60、70 年展达到高峰,这20 年间总建成

茶园近60 座,占上海1850 年代到1920 年代建成茶园总数的一半

左右。20 世纪10 年代开始,受到西式剧场的冲击,新建茶园剧场

数量急剧减少,1915 年在四马路(现福州路)建成的贵仙茶园成

为上海最后一座茶园剧场。

2 舞台时期的上海观演建筑

19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以上海为起点,西式剧场开始在内

地传播,对当时盛行的传统茶园剧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上海经历

了由中式茶园剧场向现代观演建筑发展的过程。上海开埠后,随着

开辟租界, 1866 年(清同治五年),“上海西人业余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简称A.D.C 剧团)在诺门路、圆明

园路路口建造了兰心大戏院(Lycenm Theatre),这是上海也是

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家西式剧院。兰心剧院初建时为欧式木结构,

1867 年3 月进行了首演。这些早期的西式剧院为中国观众了解西

方观演剧场打开了一扇窗口,使华人意识到茶园剧场和西式剧场在

观演环境上的巨大差异。

1908 年建成的新舞台标志着上海剧场发展进入了舞台剧场时

期,一直到20 世纪30 年代后才告结束。新舞台建成后,不仅新

建的剧场效仿,一些旧式茶园剧场也通过改建舞台以适应布景和舞

台设备的需要。由于舞台剧场对舞台的改革最具特色,开始有了镜

框式舞台、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布景等西式剧场的典型特征,

舞台成为剧场最可宣传炫耀的地方,故这一时期建成的很多剧场都

以“舞台”命名。舞台剧场废除了茶园剧场影响演出的一些陋习,

观演过程变得更井然有序,也使得观众和演员交流更为密切。

新舞台是上海舞台时期最重要的一座剧场,从摄于1918 年的

照片来看,新舞台仍然保持了传统戏台上下场门的格局,舞台中央

正对观众厅,悬挂着“守旧”(传统戏曲演出时所用的台帐和作为

舞台背景使用的底幕,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图案),两侧是上下场

门,演员从这里出入,这样的布置可看出新舞台还带有传统戏园的

痕迹,这也与其经常上演传统戏曲有关。

舞台时期上海另一座代表性的剧院为大新舞台,其位于福

州路、云南路转角,坐西南朝东北,始建于1925 年,1926 年2

月建成开幕,由英籍建筑师设计,建筑为4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一篇:建筑理论范文 下一篇:建筑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