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07:55:41

上层建筑论文

上层建筑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载体;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的含义

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建筑文化则是建筑师通过建筑这一媒介来体现特定时期的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物质方面看,指城市、乡村、建筑物、园林、道路等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从精神方面看则指通过物质(即空间环境实体)体现出来的建筑理论、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概括地说,建筑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四个方面:1.建筑载体,即建筑实体的形式,可见的,是完成的环境的一部分;2.建筑实体形成的设计方法,指简单的建筑设计方法论;3.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流派等;4.建筑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哲学观和审美观等。

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剖析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建筑涵盖广博而深远的艺术思想。以下试选择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园林造园中的“留水口”作具体分析。

2.1 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最具广泛性的传统居住模式,而事实上在南方也存在着这种建筑方式,如浙江、重庆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在室内室外之间划分出过渡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这些具体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见的东西,即前面所讲的载体。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2.1.1 低层次的理解 “围合” 的设计手法,即将四幢房子沿周边布置,追求一种较为封闭的、以“我”为中心相对安逸的空间。

2.1.2 中层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创作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经说上》:“宇东西家南北”),尽管在房间布置上也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但合院的“共享”是不争的事实,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体现。

2.1.3 高层次的理解传统建筑对 “亲情、人情”价值及“天-地-人”思想的体现。中国文化讲究“家族崇拜”,即对先祖包含有莫名的 敬 仰 与 畏 惧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先 祖 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传统四合院注重“内-外”分隔,强调“墙”的重要性,通过“墙”的作用使空间一分为二,从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别的庇护,体现一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独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间的渗透,形成“内-外 -外 ”的空间关系,以此在心灵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护,体现一种开放活泼的思想。

2.2 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体水面的边岸留出若干水弯,形成水体源流畅通、延绵不断的错觉。这种处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闭感,增添了水体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2.2.1 低层次的理解 “不尽尽之、不了了之”设计手法,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以“不结束”来结束、“不闭合”的闭合。

2.2.2 中层次的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治.园说》)的创作思想,即力图不留人工斧迹,追求自然的美。

2.2.3 高层次地理解“天人合一”、“无为”等价值观、自然观及哲学观的综合体现。

三、现代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应该以现代的材料、工业化的建造方式、简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设计者的个性体现现代建筑文化。事实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强,通用性也越显著。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仅仅知道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中便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层次的创作思想,甚至高层次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则将对我们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构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将设计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每提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以下就建筑空间谈一点看法

3.1 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建筑设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顶等的造型,而实际上是根据使用需要对空间的划分和分隔。这种“实体为实、空间为虚”的虚实关系是对建筑空间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表现为场所(即空间的视觉中心)、路径(即空间的方向性或导向性)及范域(即空间的限定范围)。而对建筑空间更高层次的理解,则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组织及设计,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既而由艺术意境升华为某种思想境界。

3.2 现代建筑空间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现代绘画讲究变形、讲究表现画家个人的情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就可发现;现代艺术重视抽象的形体美,抽象绘画、抽象雕塑兴盛一时,成为现代艺术的象征,而在中国在晋代文人士大夫就开始了对抽象形体美的重视,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园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意味。可以说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样,从传统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体、特征、造型;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对外界的感受,着意于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中国传统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幢”,再由“幢”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也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和延伸。中国传统的“大”建筑不是庞然大物,而是虚实相间的建筑群,设计时既要考虑实的部分也要考虑虚的部分,组合方式十分自由灵活,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导向性;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其建筑内部空间要求越多,建筑的体量也就越大,室内外空间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建筑形式着重于形体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和形式美。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融合的结果。

四、结束语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逐步从低层次的设计构思转向高层次的设计构思;从掌握简单的设计手法过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建筑师第三十九期

[2]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的追问》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赵冰《人的空间》《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层建筑论文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技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对中国来说无不是沉重的打击,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心痛的是有那么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倒塌了,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破坏和倒塌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内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攀升,就在2010年正式开放的哈利法塔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828米,而且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不规则结构越来越多,这对于结构的抗震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证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统一,有必要对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和抗震技术进行探讨。

1.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

根据地震经验,地震期间导致高层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地陷、地面裂缝或错位等地面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的直接危害;

(2)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基失效,对上面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

(3)建筑物在地面运动激发下产生剧烈震动过程中,因结构强度不足、过大变形、连接破坏、构件失稳或整体倾覆而破坏;

2.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科技论文。

3.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3.1、静力理论阶段

水平静力抗震理论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一个系数。

3.2、反应谱理论阶段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

(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的结构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内力进行设计。

(3) 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

3.3、动力理论阶段

1971年美国圣费南多地震的震害,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反应谱理论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大半,而地震持时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没有得到考虑”,从而推动了采用地震加速度过程a(t)来计算结构反应过程的动力法的研究。此一新理论不但考虑了地震的持时,还更近一步地考虑了地震过程中反应谱所不能概括的其他特性。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设计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除了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材料用量、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的房屋高度等因素外,还需进一步考虑下列抗震设计准则:

(1)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力传递路线;

(2)具备多道抗震防线,不会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抵抗侧力或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

(3)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较多的耗能潜力,从而使结构体系遭遇地震时有足够的防倒塌潜力;

(4)沿水平和竖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分布均匀,或按需要合理分布,避免出现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环节,从而防止地震时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在确定建筑方案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房屋的重要性、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地基基础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并结合体系的经济、技术指标,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5.建筑抗震措施或设计

5.1、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

一个场地的地面运动,一般均存在着一个破坏性最强的主振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这个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地震动卓越周期又称地震动主导周期。

从众多的地震倒塌建筑物中可以看出,建筑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接近,是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的主要因素和直接原因。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首先要估计地震引起该建筑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然后,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通过改变房屋层数和结构类型,尽量加大建筑物基本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差距。

5.2、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但由于是一种“被动防震”,就不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是由于地面运动激发起建筑的强烈振动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破坏能量来自地面,通过基础向上部结构传递。人们总结地震经验后发现,地震时结构底部的有限滑动,能大幅度地减轻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科技论文。

基于可动概念的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主要有:(1)软垫式隔震。在房屋底部设置若干个带铅芯的钢板橡胶隔振装置,使整个房屋坐落在软垫层上,遭遇地震时,楼房底面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房屋自振周期加长,主要变形都发生在软垫块处,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变得很小,从而保护结构免遭破坏。(2)滑移式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珠、钢球、石墨、砂粒等材料形成的滑移层或滚动层,使建筑物遇地震时在该处发生较大位移的滑动,达到隔震目的。(3)摆动式隔震。科技论文。摆动式隔震方式实质上是柔性底层概念的改进和引伸。(4)悬吊式隔震。这一隔震方式的构思是,将整个建筑悬吊在支架下面,避免地震的直接冲击,从而大幅度较小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惯力。

5.3、削减地震反应——提高结构阻尼

为了提高结构阻尼,可以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以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变形。台北101大楼在87~92楼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钢球风阻尼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大楼风阻尼器,它的球体直径5.5米,由四十一层12.5厘米厚钢板结合为球形,重量660吨,可以有效减轻由于飓风和地震所引起的震动和侧移。

为高层建筑提供附加阻尼的另一新途径,是利用主体结构与刚性挂板之间特殊装置的非弹性性能和摩擦。采取这一措施后,可以使阻尼比仅为2%的抗弯钢框架,有效粘滞阻尼比增加到8%或更多,从而使底部地震剪力和顶点侧移降低50%。

此外,通过采用高延性构件和附设耗能装置也能有效削减地震反应。

6.高层建筑抗震技术发展展望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体型将更趋复杂,结构体系将更趋多样化。出于对建筑艺术上的要求,高层建筑的体型将会更为复杂和多样,许多高层建筑都是综合性的和多用途的,因此对建筑和结构必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结构体系上看,也决不会停留在原有的几种形式上,而会更好地满足功能和艺术上的需求,创造出新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大海,杨翠如,钟锡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谷连营,肖国梁.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概况.山西建筑,2006.8(15):50—51.

[3]王红霞.论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山西建筑,2007,12(35):74—75.

 

上层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结语;

上层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结构转换层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 转换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高层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的功能也日趋复杂,在高层建筑竖向立面上的造型也呈现多样化。在某些建筑结构中,通常会要求上部的框架柱或是剪力墙不落地,在建筑结构中需要设置较大的横梁和桁架来作为支撑,甚至有时要改变竖向的承重体系,此时就要求设置转换构件,将上部和下部两种不同的竖向结构进行过度和转换,通常这种转换构件占据约为一至二层,这种转换构件即为转换层。结构转换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建筑的结构体系,在进行设计时要慎重考虑。

二.转换层结构施工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而到上部则逐渐减少墙体及柱的布置,以扩大柱网。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因此,为了适应建筑功能的变化,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构成:箱式转换、梁式转换、空腹桁架式转换、桁架式转换、板式转换和斜撑式转换等。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众多高层建筑采用梁式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这主要是由于:

1.转换层设计带转换层的多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下部楼层由于设置大空间的要求,其刚度会产生突变,一般比转换层上部楼层的刚度小,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减少转换层上、下楼层结构抗侧刚度及承载力的变化,以保证满足抗风、抗震设计的要求。转换构件为重要传力部位,应保证转换构件的安全性。2.8度抗震设计时除考虑竖向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外。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转换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反应谱方法或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作为近似考虑,也可将转换构件在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乘以增大系数1.1。

2.经济指标

从抗剪和抗冲切的角度考虑,转换板的厚度往往很大。一般可2.0m~2.8m 。这样的厚板一方面重量很大,增大了对下部垂直构件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本层的混凝土用量也很大。

转换梁常用截面高度为1.6~4.0m,只有在跨度较小以及承托的层数较少时才转换梁常用截面高度0.9~1.4m,而跨度较大且承托较大且承托的层数较多时,或构件条件特殊时才采用较大的截面高度4.0~8.2m 。

3.抗震性能

由于厚板集中了很大的刚度和质量,在地震作用下,地震反应强烈。不仅板本身受力很大,而且由于沿竖向刚度突然变化,相邻上、下层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容易发生震害。以往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表明,厚板的上、下相邻层结构出现明显裂缝和混凝土剥落。另外,试验还表明,在竖向荷载和地震力共同作用下,板不仅发生冲切破坏,而且可能产生剪切破坏,板内必须三向配筋。

4.转换层结构的基本功能

从结构角度看,转换层结构的功能主要有:

(1)上、下层结构形式的转换

这种转换层广泛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将上部的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

(2)上、下层结构轴网的转换

转换层上下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这种形式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以形成较大的入口。

(3)下、下层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网同时转换

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下部框架结构的同时,下部柱网轴线与上部剪力墙的轴线错开,形成下、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5.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多、高层建筑中,绝大多数的开发商都会要求建筑物具有完备的建筑功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也往往首先想到采用结构转换层来完成上、下层建筑物功能的转换。但一些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进行转换层设计时显得无从下手,没有可操作、可遵循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来进行结构设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转换层设计没有相关的可遵循的设计准则,使设计人员难以进行结构选型、截面确定、计算模型确定、计算方法确定,计算结果应用以及配筋方法的实施等一系列结构设计步骤。这种现状与我国当前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足不适应的。转换结构层具有与一般结构层相比结构重量大、结构层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这样的尺寸和重量意味着转换结构组成了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它们设计的是否合理、安全、经济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结构造价、施工费用等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转换层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形式简单、受力相对简单的转换梁,对于受力复杂的转换梁还没有深入研究。即便是对于形式简单的转换梁,其受力性能也没有完全清楚,而往往是互相混淆,设计概念小明确,设计原则不准确。

三.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设置造成建筑物竖向刚度的突变,地震作用时在转换层上下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对结构抗震不利,故转换层结构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防止沿竖向刚度变化过于悬殊形成薄弱层,设计中应考虑使上、下层刚度比γ≤2,尽量接近1。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竖向刚度的变化不至于太大,使上柱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减少竖向刚度变化,有利于结构整体受力。

(2)尽可能减少需结构转换的竖向构件,直接落地的竖向构件越多,转换结构越少,转换层造成的刚度突变就越小,对结构抗震更有利。

(3)设计中应保证转换层有足够的刚度,一般应使梁高度不小于跨度的1/6,才能保证内力在转换层及其下部构件中分配合理,转换梁、剪力墙柱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能较好的起到结构转换作用。

(4)必须控制框支剪力墙与落地剪力墙的比例,当剪力墙较多且考虑抗震时,横向落地剪力墙数目与横向墙总数之比不宜少于50%,非抗震时不宜少于30%。

(5)转换层以上的剪力墙和柱子应尽量对称布置,梁上立柱应尽量设在转换梁跨中,以免转换梁变形时,在梁上立柱的柱脚处产生较大转角,带动立柱柱脚产生较大变形,引起柱的弯曲及剪切,使立柱产生很大的内力而超筋。

(6)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竖向的位置宜低不宜高。转换层位置较高时,易使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附近的刚度、内力和传力途径发生突变,并易形成薄弱层,对抗震设计不利,其抗震设计概念与底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有较大差异。当必须采用高位转换时,应控制转换层下部框支结构的等效刚度,即考虑弯曲、剪切和轴向变形的综合刚度,这对于减少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很显著。另外,对落地剪力墙间距的限制应比底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更严一些。对平面为长矩形的建筑,落地剪力墙的数目应多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的一半。

2.转换层的应用

(1)梁式转换层

作为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应用最广的结构形式,它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及传力途径清晰,同时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计算简便、造价较低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转换梁不宜开洞,若必须开洞则洞口宜位于梁中和轴附近。转换梁有托柱与托墙两种形式,其截面设计有4种方法,即普通梁截面设计法、偏心受拉构件截面设计法、深梁截面设计法和应力截面设计法。转换梁的截面尺寸一般由剪压比(mv=Vmax/febh0)计算确定,应具有合适的配箍率,以防发生脆性破坏,其截面高度在抗震和非抗震设计时应分别小于计算跨度的16和18。(2)厚板转换层 当转换层上、下柱网轴线错开较多而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可采用厚板转换层,但厚板的巨大荷载会集中作用于建筑物中部,振动性能复杂,且该层刚度很大、下层刚度相对较小,容易产生底部变形集中,其传力途径十分复杂,是一种对抗震十分不利的复杂结构体系,应进行整体内力分析、动力时程分析及板的内力分析等。厚板的厚度可由抗弯、抗剪、抗冲切计算确定;可局部做成薄板,厚薄交界处可加腋或局部做成夹心板,一般厚度可取2.0~2.8m,约为柱距的1/3~1/5。厚板应沿其主应力方向设置暗梁,一般可在下部柱墙连线处设置。转换层厚板上、下一层的楼板应适当加强,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

(3)箱式转换层

当需要从上层向更大跨度的下层进行转换时,若采用梁式或板式转换层已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箱式转换层。

它很像箱形基础,也可看成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单向托梁、双向托梁共同组成,具有很大的整体空间刚度,能够胜任较大跨度、较大空间、较大荷载的转换。

(4)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受力合理明确,构造简单,自重较轻,材料节省,能适应较大跨度的转换,虽比箱式转换层的整体空间刚度相对较小,但比箱式转换层少占空间。

(5)空腹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与桁架式转换层的优点相似,但空腹桁架式转换层的杆系都是水平、垂直的,而桁架式转换层则具有斜撑竿。空腹桁架式转换层在室内空间上比桁架式转换层好,比箱式转换层更好。

四.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从以往的简单体型和功能单一的时代开始走向体型复杂,建筑的功能呈现多样化发展。在高层结构设计中,带转换层结构设计不能简单设置成“承上启下”,而要在实际结构上实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过度和转换。

参考文献:

[1] 熊进刚 李艳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期刊论文]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ISTIC -2002年4期

[2]季静 韩小雷 杨坤 郑宜 Ji Jing Han XiaoLei Yang Kun Zheng Yi带主次梁转换层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期刊论文] 《结构工程师》 ISTIC -2005年2期

[3]丁奇峰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6期

[4]韩小雷 杨坤 郑宜 季静 带梁式转换层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期刊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ISTIC PKU -2004年6期

[5]黄瑛 带转换层高层结构综合楼设计 [期刊论文] 《铁道标准设计》 ISTIC PKU -2005年1期

[6]侯俊杰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5期

[7]左振营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7期

上层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建筑朝高层化、多功能化、大型化、地下化方向发展,住宅楼层的高度在不断增加。具有结构复杂而又多变,新技术、新工艺种类繁多、施工工期紧、施工作业面窄、工序间穿插交叉频繁等特点的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密切水暖与土建等各专业间的配套施工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个施工的进度,而且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在进行高层建筑水暖工程施工前,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措施。此外还应认真贯彻水暖工程的每个环节,确保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从调究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必须要做到下面几点:

1.审查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

水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基础。所以,在施工前,施工人员一定要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清楚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此外还必须熟悉相关国家规定,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者一道探讨得出统一意见,从而为高层水暖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工序构成,其各个工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完成所有的工序需要精确的施工操作。在施工开始前,企业应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依据施工人员对水暖工程的熟练程度来分配任务。与此同时,公司还应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

在水暖工程开始前,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为了节约和降低成本而购入质量低劣的材料。管理人员还应把好材料的入场关,弄清各种材料的来源途径。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中,对进场的大规模建筑材料要进行现场查验,把握好材料的质量关。对供暖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水暖施工所必须的设备,要有标准规范的质量鉴定书,例如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备案证、生产许可证等,上面还应记载详细的产品名称、型号、代号、规格、生产地、生产日期。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水暖管材的政策,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暖工程主材。

三.高层建筑水暖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经大量研究表明,目前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洞口预留问题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是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预埋、预留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预先留出水暖管线铺设的孔洞,并且注意控制预留口的标高,让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孔洞预留问题在水暖工程中经常会被人们忽略,例如笔者在考察某个高层住宅工程的施工情况时发现,由于施工人员和水暖工长更换频繁,导致原本应该预留的孔洞和套管没有预留。而还有一些预留口由于控制标高不到位,存在数据偏差,导致水暖工程在后期施工时不得不进行庞大的的剔凿结构工程量,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洞口的预留问题对水暖工程的后期工程十分重要,所以承包企业要与设计人员之间做好校对工作,严格控制水暖工程质量。

2.渗漏、堵塞的问题

渗漏、堵塞问题可以说是建筑物难以根治的顽疾,是令用户难以摆脱的噩梦,特别是住宅工程的水暖渗漏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安装散热器、管道前,应彻底清除内部杂物,确保管内通畅,在实施安装工作时,还应做好临时封口,防止杂物掉到管内。在水暖施工过程中,承包企业还应确保在穿越楼板处设置钢套管,大约高出地面5cm,避免地面积水渗入到下层房间。一定要在地面与套管结合处进行严密的捣实,或者将穿越楼板管道的四周抹出一个高出原地面2cm的混凝土阻水圈,防止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渗水现象。例如,某高层建筑水暖工程屋面及穿楼板面的处理措施如下图:

3. 安装给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的问题

3.1 在安装室内给水管道时要多选用符合国家饮水标准的无毒PP-R管,排水管道要多选用质量合格的UPVC双壁螺旋消音管或铸铁管。

3.2 当散热器支管的长度超过1.5m 时,应在只管上安装管卡

3.3 安装采暖管道应选用焊接钢管,确保在其管径不大于32mm的时选用丝扣进行连接,当其管径大于DN40mm的时候,选择使用焊接。

与此同时,承包单位还应注意在安装完毕所有的管道后,还应进行检验工作,测试采暖管道的水压,排水管道还应做灌水测试,确保所有的管道都畅通无阻。

四.高层建筑水暖施工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

1. 贯彻技术管理措施

监督单位和承包单位等应成立专项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各分项工程质量,做好相关检查的记录工作,收集水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采取有效解决方法,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施工工地一直以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倡导按安全守则来进行操作。

3.控制好工序活动中的关联因素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工序所构成,正确的水暖施工流程是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除了在施工期间做好预埋配合外,还应控制排水立管、给水管道、喷淋干管、给水立管的安装进度,减轻后期的施工压力。

4.及时检验各个工序活动的施工效果

从预留水暖开始,再到安装水暖,在试压的整个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质量的检验工作,及时掌握动态的质量信息、收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确保土建和水暖工程的相互配合,防止出现返工现象。

5.积极预防质量通病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依项目部的安排,成立水暖安装工程预埋、预留小组来全面负责安装与土建工程的具体工作。②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的规定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③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从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的实际出发,对洞口、套管、管道等预埋、预留位置及预留标高不准等问题,要加以高度重视。④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6.制定合理的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应明确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且制定合理的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部门负责、领导负责、岗位负责的责任管理体制。此外,还应确定各级评分标准与质量管理检查办法,从物资采购、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来加以规范,防止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控制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最佳途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还应该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用以激励员工,增强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防止出现操作失误。

7.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做好质量记录。

严谨、科学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会促进提高工程的效益。建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的过程所形成,因此要将质量控制重点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并且加大日常检查的频率与力度,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汇成摩天大楼的质量完美。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在下班前对产品进行认真的质量复合,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马上返修。在下班之后,应由班组长以及班组质量人员来共同检验产品质量,在检验时发现质量不合要求的产品,应该由先的原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如果发现重大的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进行相关处理。

质量记录工作是在和工程质量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记录。质量记录工作是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包括材料检验记录、技术交底记录、交接检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工程预检记录、质量验收记录、审图记录以及施工试验等,它是水暖工程质量活动留下的重要凭证,也是在施工过程中上下工序交接的依据,起到真实反映施工过程的作用。

施工过程中强调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尽管水暖施工没有像土建施工技术那样复杂,并且施工方法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在实际的高层建筑中水暖系统冒、跑、漏、滴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其质量好坏的意义一点也不逊色于建筑物外观的美丽。只有努力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增强实用性强的水暖施工的质量,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社会实效性,而且还能满足居住者生活安康的要求,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乃至城市形象都产生重要影响,相关施工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所以,要确保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执行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的每个工作环节。相关人员要在深刻理解图纸的基础上,严格遵照技术流程来展开工作,从而全面提高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为住户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矿军 浅谈水暖工程的管理与控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7)

2. 刘建英 浅析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 王荐新 关于水暖工程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4. 李妮娜 浅析水暖施工中常见问题[期刊论文]-科技风2011(5)

5. 周智源 探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6. 张清海 浅谈水暖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民营科技2011(2)

7. 张本军 试论高层建筑的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8. 张强 浅谈建筑水暖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9. 张博.潘华论高层住宅水暖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才智2011(11)

上层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结构桩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基础研究领域,随着城 市化程度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谓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而针对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的需要来看,对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工程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均已证明结构桩基础的地基反力,既不是直线型分布,也不符合弹性地基理论的计算结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研究。

近来,虽然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桩土分担荷载,及其各部分的应力计算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此外,对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分析,现有的工程规范涉及很少。本论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简化分析设计,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可靠的简化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与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实际工程中,很多桩基工程试桩设计与静载试验结果不相符。静载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修改加密桩基设计图予以补救,这样静载试验结果超过设计要求太多,虽然安全性更易得到保证,但太保守的设计降低了经济效益。在建筑业这种情况是要进行优化的,超过设计太多需要进行二次试桩,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延长。如果设计师等静载试验结果出来再进行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既影响整个设计的进度,也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解决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与试桩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试桩设计尽量接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又简便又精确地对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预估计是值得研究的。

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因此,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但关于桩群向邻近土传递应力的机理,至今还有许多方面尚未弄清。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桩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了众多的成果。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桩基础受承台刚度、桩基承台连接条件、桩基体系传力机制及单桩和群桩工作形态差别等的影响,使其与一般的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大不相同,是岩土工程界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远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简便实际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工程应用上,所进行的工作相对较少,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

3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简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基础埋置深,一般设置地下室并常常有作为人防工程或地下停车库等要求,因此,基础工程的材料用量多、施工复杂且施工周期长,其技术经济指标对建筑总造价有很大影响。高层建筑的基础除极少数可直接建于坚硬的岩石上以外,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或桩基础,而桩基础是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等优点,还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和上拔力,承受动荷载的性能也较好。

就高层建筑物的上下部相互作用问题来讲,传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所采用的许多假定使其在不同程度上回避了桩-土-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全面分析。如:地基反力系数法把土体对桩的反力作用等复杂因素通过Winker假定,简化成单纯的反力系数作用于桩上,传统设计计算理论本质上都未彻底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力学机制的分析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必须将结构-桩-土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显然用传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来更贴切地分析这一实际问题还是有些困难的。就目前的分析手段来讲,有限元法是个前景较好的方法,除了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充分地考虑诸如:土体材料性质的空间差异性、力学响应的非线性,复杂的几何边界条件等,而且还能够通过适当的数值技术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施工力学问题等各类复杂的耦合因素外,其思想和实现过程也都较为简单和统一,因此适于编程和电算,极大的简化了桩结构基础的计算设计工作量。

在设计方法上进行简化考虑,由于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特别是子结构分析技术)的进展和计算手段的极大改善,在力求从理论上回答工程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艰苦努力过程中,逐步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统一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的共同作用,以离散形式的特征函数――地基刚度矩阵[Ks]表征地基土支承体系的刚度贡献,运用空间子结构方法,将上部结构的刚度与荷载逐层向下凝聚到基础子结构的上部边界,形成全部上部结构的等效边界刚度矩阵[场]和等效边界荷载向量{SB}。将它们叠加到基础子结构上去,并根据基础与地基按触点静力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就可得到考虑三者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并可反映根邻建筑的影响):

上式中:

[K]――基础子结构刚度矩阵;

[KB]――上部子结构的边界刚度矩阵;

[ ]――地基刚度矩阵;

{U}――基础子结构的位移列向量;

{Q}――基础子结构的荷载列向量;

{SB}―上部子结构的边界荷载向量;

{ }相邻建筑引起的沉降列向量。

求解该方程后得到基础子结构的节点位移{U},再从下向上逐层进行子结构回代即可得到上部结构各节点的位移,从而进一步给出所需节点处的内力。除采用子结构法外,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贡献先后作过许多简化考虑,提出不少简单可行的分析途径,它们与子结构有限元法相辅相成,例如弹性杆法、有效工作刚度法、加权残数法等,不过一般都将上部结构处理为平面结构。

4 结语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潮流,如何面对高层建筑下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是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特点,利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对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计算进行了简化分析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设计,实现有限元技术下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计算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简化计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赵西安.我国高层建筑的最近发展[M].史佩栋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吴永红,郑刚,闰澎旺.多支盘钻孔灌注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与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0, 22(5):528-531.

上层建筑论文篇7

一建筑符号的图像特征

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言学转向,语言研究几乎对各个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在建筑界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建筑符号学的产生。符号学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以符号现象作为中介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建筑理论界的响应,产生了众多建筑符号学派,学者们在各自理论范围内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于符号表达而产生的,建筑符号的意义是文化的象征,它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建筑符号同时表达了“能指”与“所指”两方面的功能,建筑符号的能指是其具体形式,所指则是其象征意义。符号的象征作用对建筑创作极为重要,它是建筑获得意义的关键。需要说明的是:建筑符号学在创立之初,仍然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突出地表现在机械地搬用语言学的概念、术语,照搬语言研究的分析方法,关注语言意义的共时分析等方面。与之相对应,建筑符号学也正是试图在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立关系中对建筑形式进行代码化,寻求形式的所谓精确含义。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这样做必然使建筑符号学在探究建筑意义的传达机制时过分依赖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学的概念范畴,就必然把建筑形式的多义化的类比隐喻关系纳入单一的概念化、逻辑化轨道,于是建筑的艺术层面就在对其意义加以逻辑化的硬性规约中被无情了,建筑符号学的理论探讨也就由此相当程度地远离了建筑作为艺术的重要层面———审美。建筑能够通过诉诸人类意指活动,产生丰富多样的文化意义。在这一点上建筑与语言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建筑又与语言有着本质不同,因为建筑不是通过概念化的逻辑语言,而是直接诉诸具体的图像来传达意义,由此形成的图像与意义的关系不是语言式的一一对应的严格的逻辑关系,而是多样化的隐喻类比关系。在这一点上,建筑作为符号事实上是“图像符号”,与逻辑化的符号与其所指的联系方式不同,它更加隐蔽、微妙。建筑的这一图像性本质在理论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二建筑符号的文本特征

进一步而言,图像作为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不同还在于它只在某些层面具有明确编码关系,这使它仅在局部层面上具备逻辑化象征特点;而众多尚未明确“编码化”的个人化因素的不断渗透则使图像符号在总体上表现出复杂的“文本”性质。图像并不和单词一样具有单一的功能含义,它更类似语句所具有的功能即能传达多样的意义,它是某种非语词性句子,可以被称为“超符号”。“超符号的典型例子是一种‘图像’陈述,诸如某人的照片;它不仅仅意味着‘某某人’,而且指‘如此如此微笑,戴眼镜,等等’(它可能仅仅是一种描述),或‘如此如此走路’,这显然对应于一条语词性语句”。在这里,符号传达的是多种编码关系共存导致的多义性以及由于某些编码阙如所产生的歧义性,即“有些‘符号’导源于模糊的表达组织联系,并传达大面积无法分解的内容片段;有些表达手段依据不同语境而传达不同内容”,因此,图像符号“就属于一种复杂文本,其内容范围所及,乃是从编码过的可靠鉴别单位到一段不确定话语或一块内容雾状体。建筑在总体上并不能够像语言那样传达什么具体而微的含义,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事实。在建筑符号中诚然存在着某些要素,对之我们已经有某种类似语言式的象征编码,如圆拱被视为罗马建筑的象征,尖券被用来作为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象征;但建筑中也同样存在着众多“内容雾状体,对之我们目前尚难以依据既定的编码关系予以把握,正是这一点使建筑符号仅仅在局部上具备逻辑化的含义或象征,而在总体上则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文本。“甚至最基本的建筑构形总是文本”。

三建筑“第三”层次的意义与符号学的“能指”、“所指”等概念并行,语言学对建筑学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结构”或句段组合概念。在语言中,符号的结构表述是依据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即单字组合成词,词又组合成为句子,由此实现叙事和传达意义;这一点在建筑中也有类似反映,建筑构件组合成为符号,符号组合而成为建筑“文本”。对此需要指出:就建筑作为空间艺术而言,这一类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正确性,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它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建筑审美的“时间”之维。长期以来,每每谈及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人们一般总是把建筑与绘画、雕塑等静态艺术相类比,这诚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建筑与各艺术门类的丰富联系,但建筑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为它不仅是静态的空间艺术,而且是动态的时间艺术,即人们可以在行进中体验建筑在变换的角度中呈现出的不同情境效果。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与绘画、雕塑等静态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与电影艺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对此,正如爱格瑞丝特指出的,当代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而人们徜徉在城市街道中观赏建筑,与观看电影时的体验十分相似,由此可以认为电影作为一种动态视觉艺术,和建筑有着更大的相关性以上我们谈到,建筑符号的图像性使它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文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意义层次。这就涉及到一个建筑最小意义单元的界定和意义层次的划分问题,据此,本文拟借鉴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符号分节理论做出分析,并藉此探讨其对建筑创作的方法论意义。在关于图像符号的意义分节的论述中,艾柯指出,图像符号就是作为最小意义单元存在的,因为它不能进一步分解为符号,而只能分解为“格”,它是某种非能指单位,不带有意义。

就此而言,图像符号系统只具备一级组接形式;在某个画面中,各图像符号则通过某个二级组接关系被理解,在这一新的观照背景下,构成图像符号的“格”也将在新的层面上被赋予意义,有些“格”可能显得无足轻重,而有些“格”则可能成为至关重要的意义单元;在其电影符号学研究中,艾柯进一步认为,电影符号是具有三级组接方式的符号。“在我看来,三级组接方式的唯一例子可以在摄影语言里找到。不妨假定:在摄影画面里存在一些视觉方面的非能指灯光现象(格),其组合产生视觉方面的能指现象”,图像的组合又构成了画面,由此构成二级组接关系,“但从画面过渡到镜头时,人物就在表演一些姿势,而图像则通过瞬时运动促成动作符号……”在这里,动作因素的引入使图像符号在某个三级组接关系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关键在于,艾柯不仅把电影符号看做是视觉符号,更是把它看做是动作符号。艾柯把动作或姿势看做与视觉一样的符号文化现象:“人体的姿势与运动不是人性的本能,而是习惯的行为的系统,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不同”,而手势学的符号学意义就在于“把人的姿势系统化地编为可以组和檐口等的相对位置和尺度、比例等关系使得各图像符号在新的系统中获得新的意义,这时,柱子则可能是作为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的一个必要平衡因素被理解。就建筑处于某个大环境或某个“文脉”之中而论,人们往往在行动中把握着建筑与其周围环境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由此形成的多样化的、第三层次的意义则再一次把建筑纳入某个新的符号界面。与观看电影相似,人们在行动中视线、位置的不断变化,产生了某种“镜头”式效应,空间位置的不断变化使建筑相对于人的视觉产生了“静中之动”效应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动作符号,从而导致在建筑中出现了只有在电影中才能出现的“蒙太奇”效果。超级秘书网

由此人们在一种更高的组合层次上赋予建筑符号新的意义,如在雅典卫城中,各个建筑就是通过与卫城空间整体的关联获得超越自身风格以外的意义。在这一层次的意义中,建筑作为一个新的意义单元即环境意义的单元被把握,这突出地体现在,某个建筑要素属于何种风格可能并不重要,而建筑的檐口高度、材质和各个建筑之间的主从关系等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广场中都可发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作为一个环境整体,其意义就主要是通过各个建筑的檐口高度和尺度的近似传达出来的,而不是各个建筑自身的风格;贝聿铭先生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之所以成为杰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结于对建筑“第三”层次的意义的成功把握。进一步而言,重视建筑“第三”层次上的意义意味着建筑在此将被视为构成城市空间的认知图式的重要一元。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符号学事实上已走出了自身的狭窄疆域,它必将为当前文脉主义以至城市设计的创作和实践提供丰富有益的理论启示,也为符号学研究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在建筑中,图像符号的组接就是依据这种“由静到动”的三级结构序列进行的,它使图像符号通过众多意义网络交叉组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建筑符号意义层次的这一三重分节,使建筑符号在其构成及组合机制上摆脱了纯语法式的逻辑法则的规约,而具有“言、象、意”式的美学层次特点。从图像符号到建筑以至城市,每一层次结构都蕴含着其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意义内容,由此形成人类环境结构意义层次的绵延之链,这事实上也就是人类符号创造的诗意之链。世界即藉此成为充满诗性意义的“存在空间”。

在这个有着很大灵活性的“诗性”结构链条中间,多样化的隐喻思维的渗入使得人类想像在结构组合关系的不断突破中,赋予符号以新的意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米开朗琪罗的“巨柱式”构图通过使柱式外向跨层组合使古典建筑符号在严谨沉稳中凸现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而帕拉蒂奥的“帕拉蒂奥母题”则在柱式内部别开天地,使传统符号在秩序化中呈现出细腻婉约的表情。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更多地把视野集中在建筑自身,符号创造更多地表现在相对静态的层面上;在当代,关注建筑之外的众多边缘领域,尤其是在动态的视角中,在建筑与其周边城市环境的多元联系中开拓建筑的符号意义空间正在成为建筑创新的重要途径。

上层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杭州;旅游胜地;文化名城

1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的各种建设和建筑活动,其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自己特色的建筑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各种建筑活动。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那么我们的建筑理论就会严重脱离实际,落后于实践活动,从而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出现千城一面,各种建筑活动出现跟风、重复建设等现象,从而不能体现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特色。只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我们的城市建设才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是根据中国近现代的建筑设计实践,结合中国古代的各种皇家园林等建筑,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形成的一套建筑理论体系。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概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原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等等。总体来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哲学层面,它主要研究建筑理论体系的主体是什么,也就是研究建筑理论的起源、构成和发展规律及一个地区的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哲学内容。

第二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社会行为学层面。它主要研究中国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各地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等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国的各种建筑形式与各种建筑材料、结构色彩、人的主观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层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它主要总结归纳中国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部分都比较明确突出,具体包括中国的建筑构成、中国的建筑组合、中国的建筑形式构图、中国的各种建筑空间组织和各种建筑构架、中国的各种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中国各种建筑过程中的艺术处理及中国的建筑创作等。

3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建设特别注重绿色建设

城市建筑是一个国家各种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历来都很重视城市的建筑建设。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里,它明确要求要把中国的城市建筑和园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那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更要把自身的城市建设与自身的城市园林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同时验收,确实把城市园林建设摆在首要地位来抓。例如浙江省省会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就说明这一点。杭州选址在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内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杭州,早在195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围绕着绿色建设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把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作为杭州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绿色成为杭州城市的主题,“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这是杭州的一大城市建筑特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杭州在今天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二)建筑理论着重突出人地和谐,生态保护

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非常重视中国建筑要与自然相协调,与周围环境要和谐统一。杭州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城市建筑建设还是普通民居建设都是因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在这套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指导下,杭州改变了原来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建设,形成了以自然和谐、旅游疗养等为主的城市整体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杭州的生态环境,维持了杭州的生态平衡,减少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杭州的影响。给杭州人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生态质量高的居住环境。

(三)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全球最多的人口。全国各地地域差异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和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杭州,在城市布局中,就是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城市总体建设的。在具体城市建设中,杭州市委就明确指出,在今后建设和规划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设新的建筑空间环境,也要重视建设与杭州原有的建筑历史文化相结合,最大限度保留和发展杭州原有的地域民族文化,把杭州新的建筑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今天,杭州已发展为全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也在朝着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方向发展,并且日益成熟,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借鉴外国优秀的建筑理论经验和保持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并在我国的各项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2]张钦楠、张祖刚等,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上一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疗建筑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