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15:16:24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1

咖啡:起源于非洲的“魔豆”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年,野生咖啡就出现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卡法地区。当地的阿交族人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在卡法省的热带高原上采摘和种植咖啡。但商业种植现代咖啡的发源地应该在古阿拉伯。相传,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卡法省有一个牧羊小男孩卡迪,偶然发现羊吃了咖啡豆突然变得有些反常,不停地蹦跳,于是他也摘下几颗尝了尝,顿觉疲劳大减,精神倍增,心情也振奋起来。后来一位阿拉伯僧侣从中受到启发,利用咖啡调制饮品,这样他们就能保持兴奋,不会疲倦,可以不停地诵经。咖啡从寺院传到民间,据说是因为僧侣们煮咖啡汤,实在太好喝,轰动市井。于是有人将咖啡豆炒熟、粉碎、加水煮沸,并加食糖,作为类似今天的醇香扑鼻的饮料。

后来,一批批的奴隶从非洲被贩卖到也门和阿拉伯半岛,咖啡也就被带到了沿途的各地。喝咖啡最早的可信证据出现在15世纪中叶也门的苏菲派圣地。在东非和也门的宗教仪式中一直使用咖啡。首批被人们称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麦加开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这样一个场所,无论什么人,只要花上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进去,坐在舒适的环境中谈生意、约会。1475年,君士坦丁堡有了第一个咖啡屋。不久之后,咖啡屋成为奥斯曼文化,迅速蔓延到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地区。1530年,在大马士革也开设了咖啡屋。喝咖啡也成了政治人物聚会的方式。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曾禁止过喝咖啡,就是为了禁止叛乱分子集会闹事。

咖啡豆的“移民”迁徙史

阿拉伯人把咖啡种子看得很紧,不准任何种子出口。但是荷兰人于1616年将成活的咖啡树和种子偷运到了荷兰,开始在温室中培植。不过荷兰本土的咖啡树苗因为无法适应北方严寒的气候,没办法大规模种植,因此荷兰人在1696年将其移植到锡兰,并于1699年将其移植到印尼的雅加达,印尼成为亚洲首个大规模生产咖啡的国家。到现在,爪哇咖啡都非常有名。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1645年,欧洲首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开张,从而引导了近现代咖啡文化的潮流。而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至今还生意兴隆。英国的第一个咖啡馆在1650年成立于牛津。现在这地方是一个时尚的鸡尾酒吧,但是墙上仍有一块纪念这个曾经的咖啡馆的牌匾。1675年英国就有超过3000家咖啡馆。

1689年,一个叫Procopio Cutò的人在法国巴黎开了第一家咖啡馆Café Procope。几百年过去了,这咖啡馆今天仍然存在,并且是法国的标志,历史上的许多名人,如伏尔泰、卢梭和丹尼斯・狄德罗等经常光顾此地,可以说它是第一个现代百科全书的发源地。来巴黎旅游的人都要去这家大名鼎鼎的咖啡馆坐坐,膜拜一下当年的那些名人轶事。

荷兰人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兰的殖民地传到了法属圭亚那和巴西,后来又由英国人带到了牙买加。现在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占全球咖啡产量的约30%;而哥伦比亚则是第二大咖啡生产国,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2%左右。

1668年,咖啡作为一种时尚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1676年,美国的第一家咖啡馆在波士顿开张。当时,美国的咖啡馆通常都是咖啡、茶和啤酒一起卖。1773年,约翰・亚当斯、詹姆斯・奥的斯、保罗・里维尔等人的倾茶党案叛乱计划,就是在那里的一个名为绿龙的咖啡屋里密谋的。著名的华尔街金融区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银行都始于咖啡屋。到了1925年,种植咖啡已成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传统。同年,夏威夷也开始种植咖啡,它是美国唯一的咖啡产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咖啡界的“工业革命”

1945年,首台蒸汽咖啡机在米兰诞生。1950年代初在意大利各地流行,并传到了欧洲其他地方和北美的咖啡馆和餐馆。咖啡开始有了摩卡,卡布其诺这些新名词。谁都不曾想到,这样的发明掀起了一场咖啡革命。

1957年在旧金山北滩出现了带咖啡机的咖啡馆。现代诗人艾伦・金斯堡和鲍勃・考夫曼等意大利移民都去捧场,咖啡热潮蔓延全美国。于是1966年在加州伯克利,就有了首个咖啡连锁店Peet's Coffee & Tea的诞生。这是星巴克的前辈。由荷兰后裔阿尔弗雷德・皮特创立,他选择更新鲜、更高质量的咖啡豆来做他的咖啡,并重度烘焙,让咖啡产生浓烈的焦香,这和当时的其他咖啡很不同,他的事业迅速发展。三个大学学生受其启发,在1971年西雅图的派克市场成立了当今风靡全世界的连锁咖啡馆星巴克。星巴克的咖啡文化重新演绎了咖啡文化的内涵,将独特口味的风味咖啡、设计精美的咖啡器具与时尚和艺术融合在一起,风靡全世界。迄今为止,他们拥有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6600家店。同时,他们还涉足流行音乐等领域,跨越多个领域,成绩斐然。我曾经去过西雅图两次,都在他们的第一家咖啡店驻足,看一看他们原始的美人鱼图标,感受一下早期的星巴克咖啡时尚。

咖啡的下一站:中国

现在星巴克在中国也非常流行,是小资白领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实际上,比这早得多的时候,咖啡就已经传进中国了。史书记载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有位英国的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与中南美洲十分相似,应该会是个适合种植咖啡的好地方。于是,这名商人引进了一百株阿拉伯种的咖啡树到台湾种植,从而便成了中国咖啡的“鼻祖”了。而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20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现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等地就有一百多年前引进的咖啡树的种植,也就是所谓的“Chinese coffee”(中国咖啡)了。但是那时候咖啡还不流行,咖啡在中国也没形成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西洋文化的大举入侵,让充满西方色彩的咖啡为广大中国人熟悉。雀巢的速溶咖啡以“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广告不断冲击着中国人喝茶的传统。新一代的年轻人非常认同咖啡文化。这也给星巴克进军中国成功打下伏笔。实际上,当时中国也有自己的咖啡品牌,产于云南的小粒咖啡,被誉为全世界最好喝的咖啡,可惜商业运作不够,被外来的咖啡占去了优势。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2

在美国――

喝咖啡纯粹只是生活习惯

美国人对咖啡的依赖就像对水和汉堡包一样。无论是自己煮一杯咖啡,还是在户外购买,只要“那个时间”到了,便必须补充“营养”,因此无论是美式、意式还是法式咖啡都同样受欢迎。美国式的咖啡生活是真正为“有瘾”的人准备的,是一种纯粹的生活习惯。

成都代表门店:宾诺咖啡、麦咖啡。无论是2002年进入成都的宾诺,还是刚刚入驻的麦咖啡,两者都以适宜的价格、便捷的速度和诸如外卖、续杯等多样化的服务吸引着固定的人群。到这里,喝咖啡就是喝咖啡,无论是外卖,还是在坐在店里享用,都随意而无拘束。

喝咖啡更是无拘束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在哪里喝咖啡?家、餐馆、外卖店、马路,你能想象到的一切地方,都有咖啡和喝咖啡的人存在。并且,能续杯的餐馆或咖啡店,会更受欢迎。与欧式咖啡通常采用的小杯不同,美式咖啡普遍选用较大的马克杯等包装,这也正是其“自由”、“豪迈”特点的反映。至于喝咖啡时的消遣,你可以是和好友、同事聚会,也可以是毫无目的地打发时间。

成都代表门店:星巴克。美国咖啡连锁巨头在成都因地制宜推出了“中国式”的体验服务,以优质的咖啡、热情专业的伙伴式服务、怡人的环境和不断创新的产品,为成都人带来了升级的美国式咖啡享受。到星巴克,饮咖啡,谈生意,无线上网,购买周边产品甚至只是发呆都可以,绝对无拘无束。

在欧洲――

喝咖啡有正统与礼仪

欧式咖啡的最大特点,便是维护咖啡的正统,追求品质和遵循礼仪。从陶瓷杯的挑选,到咖啡匙的摆放,从拨弄咖啡匙的频率和声音,到加奶加糖的顺序、品味咖啡的时间,都有精确而严格的规定。在欧式咖啡文化的胜地维也纳,每一名服务生身上都佩戴着咖啡色板,顾客甚至可以指定咖啡泡出的颜色。所以在享受正统的欧式咖啡之前,最好能了解咖啡的历史和礼仪文化。

成都代表门店:欧洲房子。在这里,你虽然绝对无法享受到外卖、续杯、、高声谈话和放声大笑等“放肆”的服务,却可以在品味咖啡的过程中尽情展示你的优雅、端庄和悠闲态度。

喝咖啡讲究情调和氛围

喝咖啡的意义不只在咖啡,也在于那份优雅的抒情以及倦懒的情调,这也是欧式咖啡文化和门店的一大特点。材质上,筛选优质的咖啡豆,采用精致的一次性研磨萃取工艺,后期加入经典欧式食材,使咖啡在香醇的基础上演变出更多花样。装饰上,欧式咖啡门店往往风格独特,或艺术、或温馨、或抽象、或贵族,甚至同一个门店的连锁店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欧式咖啡的外延已经超过了咖啡本身,享受欧式咖啡的同时,请重点感受那份属于咖啡之外的独特风情。

成都代表门店:米兰咖啡。两层的阁楼式设计,婀娜绿树上点缀着霓虹点点,配上典雅的小提琴伴奏和服务生的软言细语,极有情调。

在美国人眼里――

咖啡就是咖啡

姓名:Vicente Valliant

职业:设计师

国籍:美国

Q:您爱喝咖啡么?每天喝多少?

A:咖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至少喝上两三杯,有时会更多。

Q:喝咖啡对你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态度?

A:是生活习惯。

Q:一般会到哪儿喝咖啡?

A:我喜欢自己在家煮咖啡,尤其是早上。

Q:最看重的是咖啡的品质,还是咖啡馆的情调和服务?

A:对于一个每天都必须饮用咖啡的人而言,有时间享受品质和服务固然重要,但只要咖啡存在,我就满足了。

Q:您有固定光顾的咖啡店或咖啡馆么?

A:想喝了立刻找一家买,无论是什么牌子,无论是在哪儿。

Q:您怎么看美国的速食咖啡文化?

A:美国人总是行色匆忙,尤其是纽约。速食咖啡是美国忙碌生活的一个缩影,你知道当我们紧张起来或忙起来,是没有时间坐到咖啡馆享受的。

Q:在中国,很多人觉得喝咖啡是很小资的事,美国的情况如何呢?

A:在美国,去星巴克喝咖啡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星巴克也好,其他咖啡店也好,对我们而言没有任何区别。

Q:有人说外国人喝咖啡如中国人喝茶,是一种生活习惯,您觉得呢?

A:我想是的。中国有茶文化,美国有咖啡文化。

Q:请简单形容您的咖啡生活。

A:咖啡是我精力和灵感的来源,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添加剂。

在欧洲人眼里――

喝咖啡是喝生活

姓名:Jacqueline Bourgeois

身份:留学生

国籍:法国

Q:您爱喝咖啡么?每天喝多少?

A:当然,数量视心情而定。

Q:喝咖啡对你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态度?

A:是一种生活情调。在法国没有不爱咖啡的,这是一种优雅的情调。

Q:一般会到哪儿喝咖啡?

A:法国让人想喝咖啡的地方到处都是,马路旁、河岸边、广场边。在法国的公众场所,咖啡厅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在红红绿绿的遮阳伞下,靠在椅子上看杂志,看身边走过的男男女女,跟自己亲爱的人在那里拥吻,是最浪漫的事情。

Q:最看重的是咖啡的品质,还是咖啡馆的情调和服务?

A:有人说法国人喝咖啡是不重味道只重情调的,这对了一大半。我们看重的还是喝咖啡的环境和跟你一起喝咖啡的人。至于味道?你身边的人是什么味道,你的咖啡就是什么味道。

Q:普遍情况下,您更倾向购买速食咖啡还是到咖啡馆享受时光?

A:我很少买速食咖啡,我觉得速食咖啡就是不凑巧时的替代品吧。普遍情况下,我会到咖啡馆享受时光。在法国,咖啡馆是很多艺术家流连的地方,就像摇滚乐手爱待在酒吧一样。

Q:有这样一种观点,外国人喝咖啡如中国人喝茶一样,是一种生活习惯,您觉得呢?

A:是的,跟中国的功夫茶一样,讲究的是内涵。

Q:请简单形容您的咖啡生活。

A: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天。

在成都――

教你在家做出“欧洲的回忆”

欧洲房子专业咖啡师文斌,为大家示范一款由欧式餐饮中经典食材为辅料,蕴含着古老欧洲风情的特色咖啡“欧洲的回忆”,自己在家也可以喝到欧洲的味道。

Step 1:将法国malongo咖啡豆研磨成粉后放入意式咖啡机,进行高温高压的快速萃取,制成一杯经典的意式浓缩咖啡,将咖啡液倒入陶瓷杯,沿外圈逐渐向里圈呈螺旋状挤上脱脂奶油。

Step 2:轻轻撒上一些核桃粒。

Step 3:再沿外圈挤上一层焦糖。

Step 4:撒上适量的杏仁片,一杯卖相和口味都相当特别的“欧洲的回忆”就大功告成了。

TIPS

成都情调咖啡地图

如果你喝咖啡就是希望享受一种源自欧洲的氛围,那么以下这些以情调和正统出名的成都咖啡店适合你。

欧洲房子

维也纳风情咖啡屋:玉林小区芳草东街90号

华尔兹舞后红茶坊:新希望路12号锦官新城东区会所2层

Sophie’s咖啡餐吧:沙湾国际会展中心百盛百货1层

香槟格莱美:科华北路60号 SOHO沸城 2层

CHAMANI咖啡餐吧:红星路步行街第一城3层

环境:欧洲房子每家门店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和不同的主题,温馨、华贵、轻松、别致,营造出独特的欧式风格和“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

招牌咖啡:浓香咖啡、意大利超浓咖啡

价格:36-39元/杯

米兰咖啡

店址:科华中路与航空路交汇处

环境:2层的小楼式设计,露天花园尤其有情调,配上满树霓虹,便令人沉醉在咖啡香和小提琴音乐伴奏里。

招牌咖啡:摩卡、冰咖啡

价格:人均50元以上

碎蝶音乐咖啡

曼哈顿店:棕树南街新希望路4号曼哈顿自然派

窄巷子店:窄巷子19号院

欧城店:桐梓林南路7号

优品道店:青羊大道99号优品街156号2楼

环境:在碎蝶,请“喝“音乐。随时飘荡着的国内外经典歌曲,看似随意摆放却处处流露着“心机”的各类CD和人文时尚杂志,带给你一杯咖啡坐上一天的好心情。

招牌咖啡:巧克力咖啡、 太妃焦糖冰蝶

价格:27-42元/杯

欧香庄园咖啡西餐厅

店址:双楠路9号置信广场一楼

环境:欧式风格,拥有手绘油画、两层落地窗、后花园。

招牌咖啡:欧香咖啡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咖啡文化与制作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是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性并且富有时代感的专业。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过去仅仅培养适合酒店餐饮、前厅和客房等传统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学生和就业方均要求学校所学知识紧贴生活紧跟社会发展,要求学成之后有更强的动手能力,非学科本位而是能力本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进行课程方面的改革以适应此趋势的发展,咖啡文化与制作这门课程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1]

二、咖啡市场的发展和咖啡师就业前景

谈到咖啡,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只存在于高星级酒店的奢侈品,如今,经过岁月变迁,已然成为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必备的“全民饮品”了。Starbucks, Costa, Zoo Coffee这些外资品牌的便利咖啡的代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皆是。然而,咖啡师咖啡从业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因此而成几何式增长。据各大媒体报道,在未来服务行业中,咖啡师是最有就业前景的职业之一。但是随着咖啡市场的发展,优秀的咖啡师的增长却显得过于缓慢,于市场造成了一种咖啡师很紧缺,但咖啡师从业人员却很稀少的尴尬局面,很多用人单位即使用高薪也聘请不到满意的咖啡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学完三年不了解任何咖啡基础知识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咖啡制作、服务、调配人员市场广阔。

三、开设咖啡课程的作用

咖啡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善现在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且过于陈旧的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吸引力。现有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大多围绕餐厅摆台与客房清洁卫生服务展开,课程设置与20年前没有太大差别。加上如今的高职院校新生都已步入95后的行列,课程陈旧枯燥已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逃学旷课现象屡见不鲜。在酒店餐厅和客房的顶岗也被不少学生屡屡拒绝。激发学生的新的兴趣点,开设创新课程已成为当务之急。咖啡课程“色、香、味”俱全,又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完全可以弥补酒店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咖啡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1.教材稀缺

编著咖啡制作的出版社不少,全国几家著名出版社都有名称响亮的书籍。但究其质,可以说没有一家是为三年制高职生的咖啡课程服务。大多是以前的酒水中的咖啡制作为主,配点花花绿绿的图片,书籍就出来了,其系统性和专业性均有所缺失。高职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材内容不完整不配套,无疑给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当然,教师应该有整合资源和活化教材的能力,但教材毕竟是蓝本是纲要,没有好的教材,让授课教师重新加工,是对高职教师队伍的苛刻要求。

2. 教学人员缺乏

专业的咖啡实训室,弥漫幽香的专咖啡课堂,同学们和老师都身着制服,俨如酒店员工一般,老师给同学们示范了制作咖啡的全过程----讲解亲切、动作熟练,让同学们不仅掌握正确的咖啡常识,更提高的咖啡技能,领略咖啡文化,品味咖啡的清香。在这样的课堂里,同学们能对专业学习有更大的热情,也让同学们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有更多的期待。然而,如今,进入高职院校的老师对学位的基本要求就是硕士研究生;他们有着过硬的理论功底,但无疑缺乏实操,尤其是像咖啡制作这样的专业性课程。聘请酒店专业人才讲授又存在只懂咖啡制作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老师,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成了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

3.教学成本过高

相比较以往的实训室建设,咖啡实训室无疑是所需花费最多的一个。无论是餐厅的桌椅摆台折花口巾布,还是客房的铺床或清洁设备,都可以重复使用,而且一用多年。但是,咖啡课程完全不同---咖啡制作器皿价格不菲,咖啡用具要求甚多,一次性消耗品占据大半----而且,无论是咖啡豆或牛奶,还是奶油或黄糖,均花费不菲。高昂的设备投入和每年的消耗品花费让许多高职院校深感教学成本过高,对于开设课程有心无力,。

4.结论与思考

我国的高职院校从起步到发展,就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其课程的改革一向是学科创新的难点和重中之重;如今,传统课程的设置已经阻碍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正常有序发展。课程改革、创新,加入新鲜血液绝对是当下之急。[3]

参考文献

[1] 孙治新,关于旅游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设置改革的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1): 161-162

[2] 林红梅 容莉,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群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96-99

[3] 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作者简介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茶文化;咖啡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0-0001-01

一、引言

茶与咖啡是当今社会中普遍流行的饮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从茶与咖啡的文化方面的角度来看,其二者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古至今流传而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咖啡文化则是西方国家的典型象征,由于历史背景、生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其二者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茶和咖啡,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那么这个时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二、茶的历史起源及茶文化概述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饮茶谈艺术,宋人饮茶重意境,元代饮茶粗犷豪迈,明清讲求修身养性。自古“琴、棋、书、画、诗、酒、茶”则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见在这雅、俗两个文化层面,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茶的历史起源与茶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茶文化有更加系统的了解。

2.1茶的历史起源。

人类的饮茶史据传说从上古神农尝百草之后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是作为药用。相传彭祖得饮茶养生之道,活了八百多岁。后其携二子彭武、彭夷定居于闽北山中,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后来周朝统治者借鉴商纣灭亡的原因,颁布禁酒令,倡议群臣百姓以茶代酒。闽北某山被时闽王划为茶山以备上贡茶叶之用。有历史记载的是西汉时一个道人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植茶叶,此后茶叶种植才作为经济作物推广开来。而中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固定下来形式化的茶道,甚至说,中国没有“茶道”这个概念。中国的“道”有两种来源,一是通过反复尝试,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积累总结“道”。而后再以此道调养身心,调适行为。再从修行中总结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其“道”。另一种是通过思想感悟而得之“道”,而后以行动来实践、验证此道。对于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核心精神,国人会感叹中国茶不成道,更无茶道精神。其实日本的“茶道”与中国完全不同。日本是固定下来的泡茶形式和泡茶内涵,而中国文化中,“道”存于万物,不拘泥于时间场合等,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2.2茶文化的概述。

“茶文化”泛指与茶相关的文化,包括茶产业、饮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层面除了人文历史哲学,甚至涵盖政治、经济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来说,自中唐以来,历代茶政与饮茶方式都有相关记载与论述。就经济的层面来说,唐代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因茶风鼎盛,茶的大量生产、促使贸易消费发展迅速。就文学而言,历代文人对茶推崇备至,以茶做为题材,留给后世人许多有关诗、词、书、画、歌、赋、曲等佳作。从自然现象来看,历代茶文化随着制茶工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茶树品种、栽培、制作、加工等。从历史层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论茶叶加工、饮茶方式,以及历代茶事记载,均有长足演变。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广义的说法:也即是通过茶事而与人类生活经验相关并化成的人文历史累积。

从历史的演变,可看出各年代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与审美追求,唐代品茶追求的是崇高与朴拙的美学,茶事崭现超然脱俗。宋代的茶文化就比较发达了,其在斗茶、行茶令等方面非常的发达,各种方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明代散茶的饮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馆风气大盛,以市民为主的消费形态逐渐成为风气,茶艺发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实。

三、咖啡的历史起源及咖啡文化概述

对于咖啡文化来讲,其与茶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果说中国的茶文化代表的是含蓄、内敛,那么西方世界的咖啡文化就是热情奔放的,这不仅与其饮料的差异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各国文化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3.1咖啡的历史起源。

首先我们从发源地讲起,根据罗马语言学家的罗士德.奈洛伊记载牧羊人牧童卡迪于公元6世纪于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咖啡。传说卡迪采摘了一些咖啡果实给修道院的人们尝,从而咖啡提神醒脑的功效渐渐的被人们所知。由于当时修道士们在晚祷期间容易打瞌睡,因此咖啡变成了修道士们的必备品。后经埃国传至也门,渐渐走进阿拉伯世界。说到阿拉伯世界不得不提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在咖啡的传播史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土耳其人为什么喝咖啡?因为禁酒。那喝酒对于穆斯林意味着什么呢?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其认为喝酒等行为都是不虔诚的行为,是不被赞成的,其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未来发展。可想而知穆斯林们迫切地需要一款能够代替酒精的饮料。咖啡理所当然的在穆斯林中普及开来。进而形成一种象征性的文化。当时的穆斯林们有多热爱咖啡呢?我们来看一首颂词:“啊,咖啡!你能消除伟人的烦恼;你把迷途的人带回知识的正途。咖啡是给真主的子民所饮用的,是真主赐给渴望智慧的人们的甘露……当别人向你呈上精美的咖啡,你所有的忧愁就会消失殆尽,它迅速地渗入你的情绪,并使你保持活力:如果你还有什么怀疑,就看看喝咖啡的年轻人和美丽的人儿吧……”据说这篇颂词最初是由先知穆罕默德的儿子所写,然后被好奇者从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并刊登在了19世纪早期特兰西瓦尼亚的医药期刊上。

除此之外,在其发展之初还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公元6至8世纪,埃塞俄比亚有个牧羊人叫卡迪。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羊吃了一种植物上的红果子,变得非常兴奋,活蹦乱跳的。他也大着胆子尝了这种不知名的果子,味道酸甜,人也变得神清气爽。随后,他就跟著羊群每天都吃。有个当地伊斯兰教的长老路过,看到了,因为好奇也跟着吃了。回家后呢,长老梦到先吃默罕默德托梦,指示他用这个红果子煮水喝,可以提神。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夜间祷告前,都会喝红果子煮的热果汁,这就是咖啡的前身:“咖瓦”。

3.2咖啡文化的概述。

“咖啡文化”,那就是我们对咖啡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咖啡的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和咖啡饮料的制作技术。这些才是咖啡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的深入就会有人文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事实。例如美国人之所以喝咖啡人多,这与当年美国商人反抗英国殖民政府,并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有关。进而美国人只好以咖啡来解渴,所以不得不把咖啡做的很淡的原因。美国人喜欢喝大杯咖啡也是由此所致。

所以说到哪一个城市的咖啡文化最浓郁,那就要看侧重哪方面的特点了。如果说是“泡咖啡馆”,首选巴黎。但是那里人主要习惯了滴滤咖啡,饮用场所也以家庭和办公室为主。泡咖啡馆则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虽然很特别,但也只是比其他国家多很多,而比起意大利全国人民上街喝咖啡,并不主要泡咖啡馆来说,仍然要少了数十倍,甚至要少近百倍。要想理解这之间的差距,只要想明白一句话就行。那就是为什么当年舒尔茨在去米兰出差的几天时间就对当地咖啡馆的数量有如此深的印象,以至于让他回国之后就决心用星巴克咖啡的名义在美国经营意大利咖啡。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意义深远。

四、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对比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是不同国家的文化象征,对其二者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不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其本身还有很多共同点。咖啡和茶完全不处于对立,,二者都有着一个非常广泛的受众,从大碗茶到金俊眉,从罗布斯塔到geisha,各个阶层都可以受益。也并无高低之分,并且从发展历史来看,此二者均为历史长久的饮料。所以说,茶与咖啡,并不是非黑即白,更不是非此即彼。

4.1基于起源的文化對比。

从文化起源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虽然有很多学说,但是由于时间久远,至今也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一般来讲,中国被认为是茶的起源地,也就是说茶是通过中国向世界各个地区进行运送传播的。但是,也有一些资料信息和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国家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茶的发源地而言,其实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除此之外,在我们中国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茶起源的故事,追溯历史,最早应该是巴蜀先民利用地理优势制作茶料,而到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到唐朝时达到鼎盛。陆羽的《茶经》便是那时候的产物。那时候的茶已普遍,说到风靡全国,并不为过。如果现在很多人会拿在咖啡厅喝咖啡作为小资的代表,那么那时候喝茶便是超越生活的享受。

而咖啡文化的起源也具有这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对此有详细的解释,一个穆斯林托钵僧被他的敌人赶入沙漠。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他听到声音,提示他采食身边的咖啡果。他把咖啡果放在水里,想把它们泡软,由于咖啡果过于坚硬,他没有成功。不得已,他只好将浸泡咖啡豆的水喝了下去。最后,这个托钵僧就靠这种手段存活下来。当这个托钵僧走出沙漠之后,他觉得自己能够幸存,并且自己身上之所以能够获得神奇的能量,全都是真主安拉相助的结果。于是,他就不停地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并且把这种配制饮料的方法介绍给了别人。

4.2基于种类、制作方法、品尝方法、功效的文化对比。

茶,相传最早发源于上古时期。传说人文始祖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而后,随着文明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又出现了“槚”、“荈”、“蔎”、“茗”等字,都是指茶,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汉字的博大与包容。因此,对于中国的茶文化来讲,其历史非常悠久的。

4.2.1种类。

中国的茶与西方的咖啡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从种类的角度来讲,其茶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包括红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等,同样的,咖啡也有着丰富的分类,其有纯咖啡、花式咖啡、皇家咖啡等。

4.2.2制作方法。

茶与咖啡在冲泡和制作技术与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来讲,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冲泡方法,比如,在对绿茶进行冲泡的过程中,使用温水或者较冷的水冲泡即可,这样的口感更加丰富。咖啡则不同,在具体进行冲泡的时候,主要有虹吸法、高压蒸馏法以及最传统的冲泡法等。

4.2.3品尝方法。

除了以上制作方法和分类上的区别,二者在品尝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进行品茶的时候,对茶叶的填配也是有要求的,喝的时候再进行茶叶的补充,基本保持茶水浓度的前后一致,喝茶的时候,可以与一些糖果、小点心等一起品尝,味道更加丰富。在对咖啡进行品尝的时候,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按照个人的口味来进行选择,可以先加入一点糖和牛奶,细细的对其进行品味,等待牛奶、糖与咖啡充分融合之后,轻轻搅拌之后再进行饮用就可以了。

4.2.4功效。

从功效的角度来看,茶除了可以当做饮品之外,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咖啡来说,其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振奋精神,还能在此过程中预防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可以说,适量的饮用咖啡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茶与文化虽然在历史起源、品尝方法、种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对其适量的饮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最大程度上在品尝的过程中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除此之外,茶文化和咖啡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其二者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合作与交流,让中国的茶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在品茶喝咖啡的同时除了了解彼此文化与历史,更能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相信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在中外国际文化交流发展中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贾芳晴. 茶文化、咖啡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D].河南大学,2015. 

[2] 王建萍. 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 科技视界,2014,(30):173+356. 

[3] 白雪. 中西文化比较之英美咖啡文化与茶文化[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203-205+216. 

[4] 乔艳敏. 中西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J]. 中国市场,2016,(02):202-203.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5

特别是在法国人接受了咖啡之后,咖啡成为了一种神话。1686 年,由一位意大利人所开的普罗科普咖啡馆开张,330 年过后的今天,它还在巴黎的圣日耳曼区营业。这家咖啡馆的店面既没有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扩大成随处可见的全国连锁店,它看起来还是那么普通, 但你走进去就会发现,卢梭和伏尔泰当年喝咖啡的台子还在。

普罗科普咖啡馆成为了神一样的存在, 启蒙思想家和后来的法国革命派领袖,当年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当然不仅仅是喝咖啡的,他们还会在这里写作、交谈、演讲, 而店里店外都聚集着他们的听众和追随者。咖啡馆里的声音越来越激烈,并最终演变为种种行动纲领。当然,别的政治阵营不会来这里,他们也有自己的咖啡馆,那里讨论的声音同样激烈,最后同样会产生与别派异的行动纲领。

法国革命派,可以称为咖啡馆革命派。咖啡馆就像是一个媒体,里面有政治家, 也有记者和受众。这里催生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说话和表达胜于一切,语言就意味着力量。到了二战后,随着电台、电视等媒体的普及,咖啡馆不再那么吵闹,不再是革命的策源地,但是,它仍然作为一种引领潮流的生活方式。萨特和波伏娃有四年的时间,每天都去一家叫“花神”的咖啡馆,以至于萨特的对手,都把他称为“咖啡馆哲学家”。

咖啡随着欧洲殖民者的脚步,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法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咖啡馆文化与沙龙文化,也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

伴随着全球化的,是普遍的城市化, 咖啡馆成为城市的新景观。在中国的大城市,咖啡馆和茶馆一样多,很多咖啡馆, 也可以点中国茶,这是一种奇怪的混合, 显示出中国文化特有的包容。要知道,放到20 年前,即使在北京和上海,咖啡馆都是罕见的高档另类场所,是一种“小资” 的生活方式。

当然,咖啡不是20 年前才传入中国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度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咖啡馆也成为新潮人士的聚会场所。咖啡与茶,这一西方与东方的代表性饮品相遇,就像东西方文化的相遇一样, 有碰撞,也会产生新的奇妙结果。但是, 一个历史经验是,当中国社会更开放,更融入世界的时候,咖啡就越流行,反之, 喝咖啡就会成为一种被排挤的生活。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咖啡馆;品牌设计;文化特征

咖啡馆在品牌设计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自身不同类型的发展特色,建立起不同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也可以说,许多咖啡馆为了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往往会在品牌的形象图形设计上大下功夫,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自身的独特性,从而给人记忆犹新之感。可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品牌多样化造成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一些咖啡馆会抄袭或者剽窃其他品牌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产品,这样一方面会对品牌自身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抄袭品牌本身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没有体现自身产品特色,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品牌混淆的现象,降低了视觉识别传播的效率,这将直接影响品牌自身的形象树立和打造。因此,本文针对咖啡馆的品牌设计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和探讨,并且尝试探究品牌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性,以期通过全面的分析,为咖啡馆在品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咖啡馆品牌设计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一、咖啡馆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一)咖啡的文化特性

咖啡馆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是因为咖啡馆的发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影响着人们情感以及心理状态的观念与习惯,就逐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所以,文化是极具价值观念与独特人文情怀的,同时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咖啡拥有比较古老的种植历史,其隶属于咖啡属,是被子植物的一种。从目前全世界研究范围内来看,咖啡的品种大约可以达到70种以上,并且品种的数量在不断翻新增加。由于咖啡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针对咖啡的传说也是层出不穷。许多国家都想要成为咖啡的原产地,所以,关于咖啡的传说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发展。在冲饮咖啡的过程当中,由于世界各国人针对咖啡的认识存在差异,加之其国度差别导致日常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别。故而,比较常见的咖啡饮用方式就是将牛奶、糖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饮品。但是在历史的即在过程中并非这样饮用,而是通过将咖啡中的果实进行分离,从而将果肉进行煮水处理,最终形成人们常见的咖啡饮品。因此,针对咖啡的历史和文化相对悠久,所以在之后的咖啡馆品牌设计过程中,也不容忽视咖啡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二)咖啡馆的文化特性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已经把去咖啡馆休闲当成了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是因为咖啡馆可以带给消费者一种轻松、休闲、愉悦之感。并且,在历史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咖啡馆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步形成独属于自身的文化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形式被称之为咖啡馆文化形式。最初,国外的著名学者乔治•桑蒂斯发现了土耳其人在饮用咖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礼仪文化体现。人们通过排队的形式,依次领取自己的咖啡,所以在此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在咖啡馆饮用咖啡过程中的礼仪文化体现。早起的咖啡馆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聚会所形成的场所,后来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咖啡馆就已经逐步形成了人们消费以及社交的场所。现代咖啡馆在进行咖啡制作的时候,不再单纯沿用蒸汽制作咖啡,而是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加入牛奶、糖这类辅助物,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花式咖啡饮品。针对当前咖啡的呈现形式,一些真正热爱咖啡,了解咖啡历史的人群可能并不太接受,可是这样的饮品在现代更加受欢迎,其味道、口感都更加符合人们追捧的要求。所以,许多咖啡馆也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尝试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最初的政治、集聚场所,逐步转变为轻松、休闲的场所。

二、咖啡馆的常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一)注重商业价值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有一类咖啡馆比较注重自身商业价值的体现,所以这类咖啡馆也可以称之为商业类咖啡馆,其在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势必与其他类型的咖啡馆相比,有所差异。由于早期的咖啡馆就是为人们进行商业往来集聚所提供的场所,所以现代许多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及其定位,都选择商业类型的设计风格,在咖啡馆的整体设计和经营理念中融入商业化目的。首先,在品牌形象的设计方面,许多咖啡馆会选择相对比较稳重的色彩基调,常见的颜色包括原木色、深咖啡色、黑色等。这样的颜色会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更加贴合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在双方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近些年随着咖啡行业快速发展,明亮的粉色、黄色也逐渐应用在咖啡馆品牌形象基础色当中,店铺的个性也得到突出。其次,这类咖啡馆的员工着装相对比较简单,大多都是黑色或者白色的衬衣、西裤。空间感相对较大,这是因为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费者在这样的场所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有一种依然在办公室办公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比在办公室办公更为放松和愉悦。

(二)以娱乐为主要方向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偏娱乐化的咖啡馆在近些年来的咖啡馆兴起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类型的咖啡馆针对之前咖啡馆的特点进行了保留,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娱乐化因素。首先,这类咖啡馆的品牌标志设计相对比较可爱,甚至融入一些“二次元”元素,这是因为相对可爱、浪漫的元素容易给人一种亲和感。其次,咖啡馆的整体格调以及色调选择比较柔和,大多会选择比较明亮的颜色,甚至还会有一些咖啡馆选择相对比较夸张的彩色进行装饰,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活泼、轻松之感。最后,店铺内部装饰会选择挂画、海报等形式,店员的服装大多会选择T恤、休闲裤(休闲短裙)等,这样的着装和装饰可以给客人一种相对轻松的感受,对于客人进行自我放松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丰富且综合性较强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综合性的咖啡馆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咖啡馆形式,其也可以称之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咖啡馆类型。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同时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信息和文化实现了融合,只有多重元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文化理念更为充实,更为完善,咖啡馆的设计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许多综合性咖啡馆会选择将咖啡馆与书店相结合,这样的咖啡馆品牌形式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一些咖啡馆会选择融入动物元素,直接将咖啡馆打造为某一动物主题咖啡馆。如长春地区比较著名的“QueenCafe”“喵星球”咖啡馆,其就是将猫咪作为品牌图形元素的主题,从而将这种被人们所喜爱的事物带到咖啡馆当中,既丰富了咖啡馆的品牌形象,也使得品牌设计者在不断丰富的主题元素当中寻找到众多的设计灵感。所以,丰富综合的咖啡馆往往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设计,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与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设计品味。

三、咖啡馆品牌设计凸显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凸显其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切实提升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文化性与内涵性。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咖啡馆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同时也是品牌设计的生命力体现。以当前全球最为知名的咖啡馆品牌星巴克为例,该品牌创建于美国,始于1971年,最初是由三位重视的咖啡热爱者共同创立的。

(二)加入地方特色文化

不同地区的咖啡馆在进行品牌打造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特点与内涵。所以,不同地区的咖啡馆设计可以融入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从不同区域提炼出的文化内容,具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以著名咖啡馆“Cafédumonde”为例,该咖啡馆在2011年时,针对原有的品牌设计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善。该咖啡馆自从创立之时直到现在,都是有着较高认可度的咖啡馆,且深受人们欢迎。最初的品牌形象设计灵感来源于圣劳伦斯和的区域地理情况。由于圣劳伦斯水系属于全世界范围内比较繁忙的贸易通道之一,因此,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颜色也选用了海水的蓝色。这样可以有效凸显咖啡馆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凸显区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三)与时代特征紧密贴合

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人们的认知理念当中,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所以,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不应该停留在某一时间段,墨守成规,不再创新。而是需要严格按照时展的脉络,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品牌形象内容,这也就形成了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时代性特点。以墨西哥著名咖啡品牌“唤醒梦想的咖啡”为例,该咖啡由于属于现代咖啡品牌,所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性内涵相对较差,品牌的图形设计语言也选择了相对朴实的手法,在标识方面直接选用品牌的名字作为标志。虽然简单,却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后来,伴随着人们审美眼光的不断变化,以及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品牌设计者意识到追求实用、简洁、美观、大方才是发展的真谛。因此开始选择黑色和白色作为主打基调与配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消费者,提升咖啡馆的整体格调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因此,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本咖啡馆自身的特色,同时还需要敢于创新,将更多全新的元素融入其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时代文化都是不容忽视的部分,笔者相信未来咖啡馆在品牌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势必会提升咖啡馆的品牌认可度,对于促进咖啡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洋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爽.议简约风格与新装饰主义在咖啡馆设计中的体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41+143.

[2]朱琳.从星巴克谈咖啡馆的体验设计[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87-89.

[3]孙明海,黄珀琳.浅谈咖啡馆形象中时尚性的设计理念与表现[J].中国包装工业,2015(10):108-109.

[4]杰洛•托坎希帕-法拉,于世华.哥伦比亚的咖啡馆:世纪之交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形式[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02):39-51+6+9.

[5]韦明,陈玲玲.福山咖啡品牌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2016(02):20-25.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7

【文章摘要】

在咖啡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校园咖啡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许多高校。面对高校这一特定市场和消费群体,校园咖啡屋应以何种模式来运作,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持续稳步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高校咖啡屋的发展现状出发,对高校校园咖啡屋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力求找到一个更加适宜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咖啡文化;校园咖啡屋;发展模式

1 高校校园咖啡屋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咖啡逐渐与时尚、潮流、文化生活连在一起,咖啡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饮品,而是代表时尚潮流的消费品,尤其是比较注重追求时尚的青年一代对咖啡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

大学生作为新事物的接受者,咖啡在高校校园里日渐流行。校园咖啡屋是为时尚一族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它所接待的客人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同时也包含部分授课教师),而且这些客人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差别不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对于咖啡(奶茶)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今,高校校园的咖啡屋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校园咖啡屋也屡见不鲜。

综合看来,高校咖啡屋的各具特色,如北京科技大学“Together咖啡屋”旨在促进学术交流、营造校园创新氛围、打造思想交流的“自由市场”;2013年11月,一家名为斯达普(startup)的咖啡馆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开始营业,是哈尔滨市第一家创业主题咖啡馆,可为创业者提供临时办公环境和虚拟注册场地,也能为投资人提供创业项目。

大学作为知识分子集聚地和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咖啡屋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咖啡屋的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创新创业视角等方面的研究,对理解文化发展、管理理念、战略创新、竞争优势等方面都重要作用。

2 高校校园咖啡屋的发展模式

随着咖啡文化的发展,咖啡屋在思想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其的经济属性来看,部分咖啡屋的私人物品属性开始消失,公共物品属性逐渐出现。咖啡屋的价值定位已不完全是为了赚钱。一些获得校方补贴、资助的咖啡屋日益兴起,使得高校咖啡屋逐渐彰显服务和文化的属性。纵观高校咖啡市场的发展,现今的高校咖啡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2.1 以利润为中心的完全盈利模式

最早、最常见的咖啡屋是以完全盈利模式来运作的。完全盈利模式是指咖啡屋的经营者以获得经营利润为目的,如果不能实现盈利就有可能放弃经营。一般来说,这类咖啡屋的主体是外来投资者,他们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咖啡屋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场所。20世纪80年代,雀巢速溶咖啡打开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大门,20世纪末,上岛系现磨咖啡、星巴克等陆续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年轻一代对咖啡的认可不断加深,不少创业者们开始将苗头指向拥有广阔前景的校园市场。他们更加注重每杯咖啡的口感与咖啡屋的整体环境,凭借其独特的品位享受赢得大学生的广泛喜爱并在高校市场中快速发展。

完全盈利模式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供给动因。完全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创造高收益、高利润。从咖啡的成本与价格来看,咖啡拥有着极高的利润空间。一般的咖啡屋里咖啡这种舶来品的售价都能达到原材料成本的五倍以上。在中国,这么可观的收益却很大程度上让渡给了房地产商。因此,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与相对较低的地租使之成为大批青年创业者的首选佳地。

第二,需求动因。校园咖啡屋发展的直接动因是消费者的需求,即需求动因。大学生作为新兴文化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对咖啡有着独特的偏爱。需求的拉动必然会使以利润为中心的完全盈利模式得以快速发展。

完全盈利模式的出现也为咖啡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非盈利模式的产生。

2.2 以文化为中心的非盈利模式

非盈利模式下的咖啡屋是在高校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性场所。其经营主体是学校或学院,更加注重咖啡屋带来的文化效应。大学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碰撞、文化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都在努力发展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因此,高校咖啡屋越来越多的与思想碰撞的使命连接在一起。咖啡屋逐渐从商业定位迈向文化定位,这也预示着咖啡屋的经营主体的转变。学校在咖啡屋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咖啡屋的非盈利发展模式,通常是在校方的政策支持与学生团体的协作下建立的,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文化定位明确。文化定位是非盈利模式与盈利模式或商业性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咖啡屋的文化定位与其在校园内扮演的角色以及咖啡屋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高校咖啡屋的文化定位都是围绕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文化传播来展开的。因此,独特的文化定位是非盈利模式下高校咖啡屋的核心;第二,创业实践结合。创业实践结合是指咖啡屋的建立也承担着一定的实训作用。咖啡屋的所有权归学校所有,经营管理权交给学生团体,对学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逐步成为了“以产带训”的学生训练基地。

2.3 动态均衡模式

所谓动态均衡,是指咖啡屋的发展会降低经营利润,使之保持在相对盈利的均衡状态。动态均衡模式是一种介于完全盈利模式与非盈利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它既不主张完全以利润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服务师生为目的。保持动态均衡的高校咖啡屋通常是以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为主体,作为青年创业者,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为咖啡屋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是这些富有激情创业者们将高校咖啡屋推向了繁荣之路。

动态均衡模式下的咖啡屋凭借其价格策略与文化环境在校园咖啡市场竞争中有一定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盈利性与服务性的比重,保持适度均衡,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分析、比较高校校园咖啡屋上述三种发展模式,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咖啡屋的发展需要经营者权衡好自身的商业定位与文化定位,充分发掘咖啡文化与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之间的潜在关系,形成健康稳定发展的高校咖啡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冬艳,刘换菊,秦佳佳.浅论高校校园咖啡厅的另一种发展模式——以九江学院蝶湖左岸咖啡厅为例[J].网络财富,2009,18:176.

[2]方丹敏,陈昊冰.寻访校园咖啡的浓香[J].大学生,2013,08:10-11.

[3]草威,王晓东.让咖啡香飘满大学堂[J]. 职场,2010,12:54-57.

【作者简介】

中国咖啡文化论文篇8

1.特点

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英国人李约瑟博士,将中国的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第五项发明。茶象征着中国人民廉、美、清、和的品格特点,被奉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中国茶具的设计,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既然茶作为东方的产物,其器具的设计从造型、材质、图案及功能也极富东方文化特点。例如中国人所喜爱的紫砂茶具,就地取材,烧结密致,胎质细腻,可以汲附茶汁,蕴蓄茶味,夏天盛茶,不易酸馊;冬天沏茶冷热剧变不会破裂。这些都是作为茶具所特有的。紫砂壶外形,古朴典雅,外形有仿莲藕,竹节、和商周古铜器等形状,舞无处不在散发着东方韵味。一些文人画家也会将一些作品依附于茶壶茶杯之上,这便是赋予茶具一种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的情感。咖啡,是西方世界的一种文化代表。当西方人第一次接触咖啡的时候,他们把这种诱人的饮料称为“阿拉伯酒”,当保守的天主教徒诅咒咖啡为“魔鬼撒旦的饮料”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想到他们从“异教徒”那里承袭来的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现在,西方人对于咖啡的饮用无论是从咖啡的品质,还是饮用方式、饮用环境和情调上,都还保留着古老而悠久的传统和讲究。咖啡器具的设计与中国的茶具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对于咖啡而言,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它的口感。一些手冲壶上面会带有一个温度计,随时掌握咖啡的温度,以追求它独特的口感。咖啡的品尝会更加的丰富,奶油、牛奶、方糖都可以成为它的佐料,这或许更像西方人的特点,不喜欢单调的生活,想要给生活加点“料”。咖啡器具的选择,取决于你要喝什么样的咖啡,咖啡的种类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咖啡器具的设计相对简洁,很多都是纯色的陶瓷杯,印有简单的字母或着LOGO。西方人对于咖啡文化的需求不需要可以去维持,咖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异同

茶和咖啡分别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前者更注重一种意境,后者更注重品质,但它们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涵。茶有茶道,追求和、静、怡、真,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分不开的;咖啡有咖啡情趣,意大利追求热情,美国追求自由,法国追求创造,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饮用方式,不同的国家对于咖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茶文化就很纯粹,没有那么多的类别。在器具设计上均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朴典雅,具有一种柔和的美。而西方咖啡器具的设计,更偏向于简洁大方,没有太多的装饰,体现一种理性的美。

二、情感化设计在茶具与咖啡器具上的应用

茶具。虽然说茶代表着一种东方文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切文明都没有了国界,即使在之前,东西方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很多优秀的西方设计师也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茶具。例如MichaelGraves设计的“Nanna”茶壶,一个玻璃质感的透明茶壶,非常的迷人,令人无法抗拒。Ronnefeldt公司制造的“倾斜的”茶壶,造型独特,是根据泡茶的几个阶段设计的,使用功能独具一格,在中国或许也很难产生这样的作品。然而上述的两件产品却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于消费者情感化消费的满足。这也体现了情感化设计的几个方面:即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Nanna”暂且不说它的功能如何,它迷人的外表或许就可以引来许多消费者,这就是人们的本能反应。而“倾斜的”茶壶,造型圆滑,但是突出的是它的使用功能,考虑到喝茶的几个阶段,因此而特别设计。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在情感设计中具有行为的特点。咖啡具。对于西方的咖啡杯具来看,在设计简洁的同时,它也有乏味的一面。这就给情感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在现代的消费社会,我们应该满足人们对于造型和颜色的偏好或者对于装饰的要求。美国设计师卡里姆曾说:“你待在计算机屏幕前的时间越长,你的咖啡杯的外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一句话很生动的表达了产品和人心理情感之间的关系。好的咖啡器具应该是可以给人以美好的体验的,如果一个产品的造型能够让人产生一定的情感,就能把人和产品联系起来,这样人和产品之间就像是产生了一种“交流”。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使用需求与心理情感,包豪斯学校的学生MargueriteFriedlaender于1930年设计的一套咖啡具,其造型表达了一种机能美,结构简洁,造型饱满,线条流畅,使得一个时期的设计风格都很注重造型上的运用。1985年英国皇家伍斯特瓷器公司出品的《石竹沙沙》陶瓷咖啡器具,特别注重感彩的运用,把手运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配以简练的造型,雅致的色彩,成为一种具有装饰性色彩的咖啡具,让咖啡器具有华贵浪漫的气质,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感色彩,满足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心理需要,给她们的使用过程带来愉悦的享受,从而获得设计上与商业上的共赢。

上一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