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8 17:05:5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1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早是源于20世纪中期国家出台的相关《劳动保障机制和条例》和《国家工作人员退休扶植政策》等内容,早期我国养老保险所要保障的人群主要是机关企业单位和企业人员,这些人都按照国家下发的统一标准享受养老待遇,通过由国家发放和管理养老金,能够确保享受对象能够真正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也发生了转型,由过去的国家公有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退休职工高额的补贴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因此将养老保险由过去的企业统筹逐渐转变为现代的社会统筹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于1990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制度若干意见》文件,标志者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朝着社会统筹方向发展。2000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已经由社会统筹逐渐朝着个人账户模式发展,并且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从企业统筹逐步过度为社会统筹。2. 社会统筹逐步与个人账户二者有机结合。3. 非国有企业员工也享受养老保险。4. 调整了养老保险缴纳资金中不合理的部分。

二、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个人养老账户“空账”现象频发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没有任何的基金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因此很多工作的青壮年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仅仅需要承担父母的赡养工作,同时还要为自己未来养老积累一定的财产,这无形中就会增加养老的成本。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养老保险收缴的资金没有达到预期的估算和目标,实际拥有的资金不够供养退休人员,这就会出现将缴费人员个人账户的资金弥补退休人员发放工资的缺口,导致个人养老账户“空账”的现象频发,这种做法不但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同时还影响了个人账户资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果一旦收支出现极端不平衡,势必会损害个人财产利益。

(二)养老保险缴纳金过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过去的15%已经上升到24%,而且还有增长的态势,远远高于国际平均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甚至超过了世界平均警戒线。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养老保险金能够通过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支持,从而转嫁资金风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员工高昂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提升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只有通过降低工资的方法来弥补这一资金缺口,这样不仅会降低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有一些失业人员为了养老,每年定期向国家缴纳几万元不等的养老保险费,这给每个失业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如果不交日后养老困难,如果交现在生活困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三)养老保险覆盖面积较小

目前我国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但是仍有很多省份和地区没有贯彻这一方针政策,尤其是农村地区,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很小。城市养老保险覆盖面积小主要是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积小主要是因为当地人们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迟缓。

(四)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很多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其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直接上岗,还有很多人员经验不足导致其业务能力较低。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极其恶劣,经常会出现业务纠纷,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三、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降低养老保险缴纳金额

国家应该大幅度降低养老保险缴纳金额,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综合考虑到可能参保的各个人员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养老保险缴纳金额还可以参考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标准,对于待遇过高的老人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待遇过低的老人可以进行适当提高,将二者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经济危机或者通货膨胀对于养老保险金的影响和干扰。

(二)逐步取消提前退休的特权

国家应该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管理体系,取消和调整提前退休的工种,除极其特殊的工种以外要一视同仁,只有达到相关年龄标准的人员才能够退休,这样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团结。与此同时还可以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的年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满足广泛人们的根本利益需求。

(三)提高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素质

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要有耐心能够及时回答并且耐心讲解问题,不能产生厌烦情绪,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党和政府应该积极建设更多的养老保险机构,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便捷,尤其是农村地区应该积极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使其认识到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逐步扩大我国养老保险城乡覆盖范围。

(五)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美国、德国、智利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而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中国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从而逐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结语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2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

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李连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何平.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与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2002,(12). 

[7]张松,王怡.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j].人口学刊,2004,(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待遇水平

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民政部根据“七五计划”关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的目标,开始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积极探索。1991年民政部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但在资金筹集方面仅对个人缴费做了较明确的规定,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缺乏明确约束。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集体补贴和政府财政支持,保险费主要由农民自己缴纳,而且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基本养老需要,实施效果不理想。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2123个县市区旗开展了这项工作,参保人口为8025万,仅占全国农民的8%。1999年出台《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就此搁浅直至2002年。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如《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出台,此阶段新农保筹资有地方财政支持,但在国家层面未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和实施细则,缺乏操作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模式不统一。而且没有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难以大规模推广,覆盖范围有限。

国务院于2009年9月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明确了2010年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第二十条和二十一条,以法律形式对新农保制度进行了规定。此次新农保试点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并有法律保障。

2 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2.1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

通常,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7%就被认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2000年全国总人口126583万,65岁及以上占6.96%。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中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

2.2 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据统计,1980年到2000年,农村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规模由5.54人减少到3.65人,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3 土地保障功能减弱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土地是农村养老的保障。然而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及允许土地流转,以土地为依托的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失地农民约有4000万,每年将新增200多万人。土地在农村养老中的保障功能减弱,如果国家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可能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2.4 农民流动性增强,家庭养老难以保证较高的养老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而且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家庭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家庭养老质量下降。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农村总人口比重从73.59%下降为63.78%,各省区市平均人口增长率在0.45%~3.13%之间,排除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外,各省区市平均增长率较高的依次是上海2.25%、北京2.11%、广东1.87%,最低的是贵州、广西、安徽、黑龙江、江西、四川、河南、湖南在-0.63%~-0.22%之间,各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体现了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民流动性增强。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1 新农保目标定位

新农保目标定位为具有农村户口,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力求实现农村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普惠型养老,达到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财政支出的基础养老金待遇。

对于已参加老农保的农村居民,《指导意见》规定,“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在全国开始试点前,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全年共有5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大约只占16岁-59岁乡村人口总数的11%。

2009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全年共有1556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年共支付养老金76亿元,比上年增加33.8%。年末有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2009年开始全国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近6000万农民参加,截至6月底,全国320个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全部启动参保缴费和发放基础养老金工作,参保人数5965万人,占试点地区适龄农业人口的63.82%,其中领取待遇人数1697万人。

3.2 新农保资金筹集

新农保资金来源有三部分,一是个人缴费,二是集体补助,三是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包括中央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由于集体补助和社会捐助国家并未做硬性规定,各地依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地区差异很大,难以衡量,本文主要分析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

3.2.1 个人缴费

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国家规定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五个档次: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按年缴费,但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居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国家根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155.53元、4792.75元、3816.47元、5456.59元,根据2009年收入水平,计算不同缴费档次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各缴费档次中400元档的缴费占收入比重接近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8%,在低于300元档的缴费上,所在比例较低,在500元缴费档上,所占比例较高。而且东部和西部地区缴费所占比例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缴费所占比例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

3.2.2 集体补助

国家规定“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2.3 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农村养老保险条件的参保人进行补贴,包括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中央政府每年需要为新农保投入的财政资金为:55×12×中西部地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1/2×55×12×东部地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用该数据除以本年度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可以计算出新农保制度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的比重。

地方政府补贴进入个人账户。国家规定“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地方政府每年需要为新农保投入的财政资金为:30×新农保参保人数+对缴费困难群体的补贴+其他(其他指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情况,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待遇给付)。用该数据除以本年度地方财政支出,可以计算出新农保政策需要地方财政支持的比重。

随着新农保试点工作逐步展开,个人账户资金额较大,基金保值增值及使用情况较受关注,《指导意见》规定,“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3.3 新农保待遇确定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按月领取,支付终身。新农保待遇具有动态性,待遇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指从参保人开始缴费到参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集体补贴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构成的养老金总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目前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率计息。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

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15年,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老人,不需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新农保制度实施时,45周岁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允许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参保人达到领取年龄后的月养老保险待遇为: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139)。

若缴费年限按十五年,收益率按200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2.5%计算,假设缴费期间选择的缴费档次不变,待遇的地区差异不予考虑,进行简单计算,则累计缴费十五年后,个人账户中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个人缴费总额,100元档为100(1+2.5%)??14?+100(1+2.5%)??13?+……+100(1+2.5%)+100=1793.19,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其他缴费档次的个人缴费总额和地方政府补贴额,由此可以计算养老保险待遇,如下表所示:

替代率为年养老保险待遇与2009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值,从上表可以看出,养老保险替代率较低,待遇水平较低。

3.4 新农保服务递送

新农保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由公共部门提供,具体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新农保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等具体经办,村(居)民委员会协办人员协助办理,实行属地化管理。目前经办能力较低,以山东省潍坊寿光为例,寿光农村居民80万,适合参保条件的16-59岁农村居民45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14余万。从经办能力来说,县市一级社保中心农保科人员原有三人,此前只是每年按部就班应付老农保的日常性工作,根本无法应对所要面临的重大任务;镇(街道)一级,虽然在乡镇合并之时(2007年)分别设立社保所,保留2-3人编制,但该部分人员主要从事镇(街道)中心工作,兼职民政、计划生育等事项,没有条件和精力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村一级新农保经办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此外,经办机构具有行政化特征,有一定的缺点。新农保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提高经办能力和效率,可以考虑公共部门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做好新农保工作。

4 总结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4

一、产权理论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产权现状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 经济 学的核心内容。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马克思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存在及关于它们自身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是一系列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从产权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制度的产权能帮助我们界定个人在养老过程中的责任、成本和收益。

根据产权理论,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和共(公)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 政治 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从产权视角看,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应该属于所有参保人的共有财产,属于共(公)有产权;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部分属于私有财产,是私有产权;养老保险中的国有产权指的是全国社保基金中用于养老的部分,这主要由中央财政或转让国有资产而来,是国家的重要储备和战略资源。

根据产权理论,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其经济效率是有差异的。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他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由于成本过高而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出现“搭便车”行为。

当前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5

一、老保险制度变迁中

面临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单纯的“现收现付”模式走向“部分积累”模式。198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重新界定了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职责,企业和职工个人正逐步成为养老保险金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直接作用将逐步缩小,间接作用将逐步加大。

不可否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对推进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新旧体制转轨这一特殊过程中,政府应该关注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从养老保险筹资方面分析。

1.个人账户没有形成积累,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原有养老保险基金筹资实行现收现付制,“老人”所需的养老金和“中人”所需的过渡性养老金没有预留,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又尚未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债务建立补偿机制,政府只能以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来偿还“转制成本”,但由于新制度中的社会统筹基金与旧制度的隐性债务之间存在巨大差额,必然造成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透支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作。据统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1997年为140多亿元,1998年为450多亿元,1999年为1000多亿元,2000年为2000多亿元。严重的“空账”问题不仅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停留在传统现收现付的模式中,而且加大了未来养老金支付危机,使所要建立的新制度难以为继。

2.缴费率偏高,收缴难度大,欠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顺利运转,主要取决于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而企业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由于当前我国企业参保率不高(养老保险参保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大集体企业,其他形式的企业参保率很低),导致缴费率居高不下。目前企业的平均缴费率为2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3个百分点,高于国际警戒线3个百分点。缴费率偏高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企业普遍存在逃避缴费和拖欠养老保险费的动机。在经营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逃避缴费和拖欠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更是普遍,致使缴费率持续下降。二是缴费率的提高加大了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甚至破产,导致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衰落,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

3.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够广,支撑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基本覆盖,城镇集体企业覆盖率为75.39%,但是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仅为17.3%,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出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近年来,虽各级政府重点抓扩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离政府力争实现城镇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基本全覆盖的目标还有距离。

(二)从养老保险支付方面分析。

1.养老保险金替代率过高。2000年全国参保职工的月人均缴费工资为 636元,参保的离退休人员月人均离退休费559元,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7.89%。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养老保险金和工资倒挂的现象,过高的替代率加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不相适应。

2.提前退休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提前退休从收入与支出两方面蚕食着原本就不太宽裕的养老保险基金。一方面它减少了参保人数,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它延长了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年限,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相应增加。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50岁g555岁,而199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1岁(城镇居民稍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高于男性),退休年龄明显偏低。特别是我国作出“30年工龄可以退休,连续15年、20年工龄可以领取退休金”的规定,使许多职工不到退休年龄就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假如退休人员平均55岁退休,至少有16年的平均余命(平均预期寿命还不断提高)。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10年平均余命发放,将入不敷出。

(三)从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的管理方面分析。

1.养老保险结余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保值增值率低。根据我国现行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结余基金除留有二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特种国债和存入财政专户。从1996年以来银行经过7次降息,银行存款和购买的特种国债利率下降较快,基金的保值增值比较困难。若遇上高通货膨胀年份,恐怕不但不能增值,连保值也困难。如1994年基金收益率为10.8%,而当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

2.一些省市区养老保险基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1998年的关于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到2000年底,某省养老保险结余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只有68%,尚有4亿元结余额未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就容易引发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二、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职责

上述这些问题是改革中难以避免的,要制止或减轻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具体应担负的职责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承担改革成本,做实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空账是由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中的“隐性债务”造成。我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基金改革方案一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没有专门处理转制成本,而是期望以社会统筹部分的供款来偿付旧制度的债务,即用新制度收缴的一部分基金支付制度变迁的成本,其结果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阻碍了旧制度向新制度的顺利转变。可以说,转制成本是任何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尤其是中国。因为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低工资、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从 1952—1978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仅为0.38%,而积累率却从1952年的2L4%增长到1978年的36.5%,许多年份甚至高达40%以上,显然,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是靠老职工牺牲其消费积累起来的。因此,由政府承担转制成本,向离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是公平的,也是明智的。

政府应承担转制成本,这是毫无异议的。但政府消化转制成本,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可考虑用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收入来偿还,或每年财政收入按某一固定比例切下一块,永久性地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或发行专门用于偿债的特种国债等途径。但单纯使用一种方式来消化巨额的转制成本是不可能的。如完全通过征税,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害;若仅依靠发行债券,会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则受目前资本市场规模和发育程度的制约,且只能渐进实施。所以,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筹措足够的资金,消化转制成本。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筹资走出困境。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根据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财政资金的使用应逐步转移到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上来,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征,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中规定:各地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的比例;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并比上年有所增加,财政超收的部分除用于法定支出外,应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我国可根据财力情况,通过征收特种消费税、遗产税、利息税或划拨部分个人所得税等方式来筹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同时逐步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

2.完善地税征收办法,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保险)税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为筹措社会保险基金而开征的一种税,世界上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大部分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保险)税,可以发挥税收“刚性”的特点,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有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均衡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着手调研开征社会保障税问题。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6

【关键词】 建立 综合养老保险制度 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过快发展,会导致老年人抚养系数升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一、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基金来源渠道单一,收支矛盾日显突出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保费欠缴的情况非常严重,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最主要问题之一。

(二)交费率高,企业负担重

目前的状况是,养老金的交费率高达30%左右。由于一些企业破产倒闭,经济效益不好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拖欠养老金问题特别严重。

(三)历史欠债严重,“空账”运行规模大

我国当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形成了一种在资金流程上与现收现付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空账”运行机制。1997年《决定》指出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继续按照过去的标准,这意味着企业要同时承担退休职工养老金之需和为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的双重任务,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缴费困难,逃费、欠费现象严重。

(四)退休年龄偏低,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而退休年龄越低,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传统理论的冲击

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私人养老保险市场成为不完全市场,而强制性政府公共养老保险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公共养老保险还能解决私人保险市场不能处理的通货膨胀等风险,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各国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老龄化使得世界各国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从而引发了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人在养老保险提供中各自承担作用的探讨。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减少了人均GDP的数量,也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这些因素与老年人口增加相结合,自然影响到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1.人口老龄化首先体现在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年轻的工作人口日趋减少,也就是说,工作人口负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不管今天的老年人以什么渠道获得资金来源,老年人消费的是现在工作的人所生产但不消费的产品。大量老龄人口的存在势必对整个社会生产出的经济资源提出挑战,也势必造成人口跨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和跨代之间的不平等。从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看,15至54岁年龄人口数量2015年后将显著下降,55至59岁和60至64岁人口将成为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世界平均老年人口赡养率相比,我国在今后50年的老年抚养负担增长速度更加明显。

中国的老年抚养指数超出了在同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的老年抚养指数的国际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所要承受的老年抚养指数超出了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它国家,或者说,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压力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工业化国家早在老年人开始消耗大量国家资源之前就实现了繁荣,而中国在没有实现经济的繁荣之前就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即“未富先老”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养老对社会提出的压力更大。

2.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带来了养老保险资金预算的压力。1989年全国离退休人数为2201万人,到2005年增至5088.2万人,增长了131.2%。领取的退休金从327.96亿元升至5308.77亿元,增长了16倍多。现在离退休人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养老保险资金收入小于支出,存在资金缺口。

三、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建立综合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应对养老保险供不应求的社会矛盾。

(一)实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养老的重要方式,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及我国传统的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增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制定有利于家庭养老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

(二)扩大基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

(三)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强化个人自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下转第43 页)

(上接第48 页)发展和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打好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创造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四)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1.建立账户分立制,建立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

2.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营运,确保其保值增值。

(五)鼓励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挂钩,实施积极的促进劳动和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

人口老龄化使得工作人口数量下降,同时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带来了社会产出在年轻一代和退休一代之间分配的矛盾。推行缴费与待遇相关联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保险提供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对于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带来更多的社会产出以应对老龄人口的需求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7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制度变迁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路径分析

1.制度变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经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建设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对广大农村人口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然而,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城镇居民为核心,对农民实施的社会保障主要立足于农民自我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改革开放以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瓦解了集体经济体制,动摇了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面积滑坡。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养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到1998年底,全国有2123个县,65%的乡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到8025万人,全年收取保障基金31.4亿元,支出5.4亿元,累计积累保险基金166.2亿元。1998年国务院决定农村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由民政部移交到新成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同时由于1991年开始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在各地实施的不统一,出现了混乱状况,而且计划承诺的8%~12%的年投保利率在银行利率连续降低与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兑现等原因导致了中央决定暂缓农村养老保险。各地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作困难,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积极性受到很大挫折,工作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政策走向是:坚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应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资金的筹措应以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缴纳标准与养老金标准都不宜过高。

2.变迁路径分析。纵观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出,我国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采取了渐进中带有反复和试点先行的路径选择。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出发,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实行低标准起步,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渐进建立的。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又不是完全渐进式的,而是不断出现反复。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也都无所适从,而且损害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选择这一变迁路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对中国基本国情,尤其是农村实际情况的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决定了我们只有低标准起步,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渐进式道路。(2)受到我国整个改革事业,尤其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渐进改革和试点先行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式,且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不免对这一路径产生偏好和惯性,而且再去寻找另一路径总是有风险,成本较大。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一开始就沿着整个改革事业的路径前进。(3)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统一的科学认识,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从而导致政策缺乏连贯和稳定性,不断出现反复。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探索

(一)创建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其主要特点是:立法先行的渐进式道路。

1.立法先行。国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规律,以立法的形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准确目标定位,明确建设原则,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国家、集体、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原则性意见,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设立总体框架,指明方向。在此基础上,各地再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具体详细且与地区发展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来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进程。统一的立法保证了制度的稳定性、独立性和连贯性,避免政策反复造成的不利影响。

2.渐进式推进。渐进式道路从总体上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也符合我国整个改革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不同的发展水平导致不同的发展需求决定了在国家层面上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按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推进,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但渐进式道路存在着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创新,容易引进制度意识的刚性滞阻不利于人们对制度理念、总体目标的清楚认识,因此我们在坚持渐进式道路的前提下,必须走出路径依赖,实现制度创新。渐进式推进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与其他各项改革相适应,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改革的进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立法先行会在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是帕累托改进;渐进式道路是指不同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水平上的渐进。立法先行与渐进式并非矛盾。立法并不要求对各方面都有完整的规定,可以是不完善的法律,只包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基本的规定性,国家仅提供宏观指导和规范,各地再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原则性意见不断发展。在立法中体现渐进式,按照法律规定渐进式发展。

(二)新路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上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经济改革目标日益明确,虽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在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模式等许多问题上认识不一致,但总体方向已经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同样可以作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进入定型发展阶段,而且要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以及政府行政干预的减弱要求用法律保护农民的权益。WTO深刻影响是全面的、总体的。农业必然要参与国际竞争,而我国农业基础薄经,生产力水平较低,随着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农民利益将受到损害。为了有效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避免重蹈政策多变的历史覆辙,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提供宏观指导和规范。

3.从我国十年农保的实践来看,旧路径成效不大,这其中可能有政府不重视,部门意见不统一等人为的原因,但制度建设所采取的政策主导、试点先行等路径选择的不合理性占相当的比重,它使政策决定者随意性增大,不重新考察路径选择的科学性,而对原有改革路径产生了依赖。

4.有关学者对几个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从城市延展到农村这一变迁路径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大约15-20年之后,我国才具备建立全国性的、真正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要的社会与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很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苏南地区,现已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而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以上两方面为“立法先行”和“渐进式推进”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条件,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在统一立法的前提下渐进地推进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前者为我们深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等提供了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延缓步伐,在这段时间内,应该先就基本的问题进行全国性立法,设立总体框架,指明方向。后者为逐步实施以上立法,细化法规提供了依据。各地区根据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立法形式确定本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的要求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新路径之所以比旧路径优越,主要在于前者产生的效益较大或成本较小,因此要保证“立法先行的渐进式”道路的成功可以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使新路径产生的效益增加;二是尽量减少制度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新路径产生的收益大小与制度的适应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制度立法适应程度较高,则路径在指导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中产生的效益是递增的,因为立法保证了制度的稳定性、连贯性,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调动了广大农民和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无论从成本或收益来分析,保证制度立法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村情况的研究和对农民需求的了解;深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理念;加强政府与学术界的对话和交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要力求促进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还要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做好新制度与现有制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5-0026-05

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于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件),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下简称“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模式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所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决定》提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肯定了个人账户制是一个正确的改革方向,这就等于从根本上承认了养老金作为职工个人的一部分延迟支付的劳动报酬的性质。由于个人账户制实际上是基金积累制(fully funded)的表现形式,因此,“统账结合”实际上就是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与基金积累制的结合。

一、部分积累制的理论界定

养老金制度是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建立,向因年老退休离开劳动力队伍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正式制度安排。养老金制度包括公共养老金制度(国家养老金或国民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一般地,公共养老金具有法律强制性,而私人养老金具有自愿性。

(一)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比较

在养老金的管理运行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是基金“收支平衡”。对于收支平衡原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即保持当年费用总和收支相抵;另一种是纵向平衡,要求参保人在投保期间提取的资金积累总和与其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总和的现值保持平衡。按照养老基金的平衡原则,可以将养老金筹资模式划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资方式,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所需支付的待遇总额进行社会筹资,一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或全部由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税(费)。这种筹资模式要求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养老金制度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与个人,保证精算期内收支平衡。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政策目标是通过代内收入再分配和代际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基金积累制是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的养老金筹资方式,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跨时性收入再分配制度(intertemporal redistribution)o一般要求劳动者从参加工作开始,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或只有一方定期缴纳保险税(费),记入其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蓄积累及保值增值的基金,所有权归个人,参保职工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可以一次性领取或按月领取。基金积累制要求对未来较长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资料进行宏观分析,预测参保人在保险期内所需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总额,将其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参保人的整个参保期间。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参保职工个人缴费与养老金待遇直接关联的方式增强个人缴费激励性,并通过工作期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使参保职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从精算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现收现付制是依靠代际收入转移的方式为老年人筹集养老金,因此制度不可能在任一时点结束,如果强制性地结束制度,将会产生大量的转制成本;而基金积累制始终保持养老基金资产价值与未来养老金的现值相等,所以制度可以在任一时点结束。

(二)部分积累制是现收现付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按照财务平衡的期限结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可以分为年度平衡和阶段式平衡。年度平衡顾名思义是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保持制度的缴费与给付相等;阶段式平衡则是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保持制度的缴费与给付相等。

这种阶段式平衡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就是部分积累制,是对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整合,是一种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养老金筹资模式。

(三)将“统账结合”制度定义为“部分积累制”是一种误解或曲解

当前,不论是实际部门还是理论界,对于我国“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给出的理论界定基本上统一为“部分积累制”,事实上这种界定是一种误解或曲解。从我国“统账结合”的制度形态来看,其事实上是现收现付制的统筹养老金制度和基金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两项制度而非一项制度,是混合而非结合。事实上,不论是从筹资模式、管理方式、给付形式和政策目标来看,还是从政府在这两项制度中承担的责任来看,“统账结合”制度的两部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制度形态。因此,将“统账结合”制度定义为“部分积累制”是一种误解,甚至是一种曲解。

二、“部分积累制”误解产生一系列现实问题

由于对“部分积累制”的误解,导致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危及到财务制度的可持续性。

(一)“部分积累制”误解引发社会保险“税费之争”

由于对“部分积累制”的误解,一直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就社会保险税与费的问题争论不休。

开征社会保险税的问题事实上涉及到社会保险的公共品性质界定,也就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否具备收入再分配功能。一般而论,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收入再分配和代内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目标,国家向参保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作为“最后出场人”向制度提供财务担保,承担兜底责任。因此,现收现付制的覆盖范围一般都是全体公民,并以工薪税或一般性财政收入的方式进行筹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进行管理,如美国、法国、英国等。而以增进经济效率为政策目标的基金积累制因其将个人供款额与个人受益联系在一起,可以对个人供款和监督起到激励作用而倍受推崇;国家一般不承担直接的担保责任,而是通过建立类似于再保险的受益担保公司的方式(如美国的PB-GC)或是实行清偿保护的方式(如英国的清偿保护机制)维护受保人的利益。

事实上,如果将“统账结合”还原为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两项制度,而非“部分积累制”一项制

度,那么有关社会保险税与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社会统筹养老金制度实行税收征管,纳入财政预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以费的形式由税务部门,存入职工个人账户。

(二)“部分积累制”误解形成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

由于错误地认为我国“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是“部分积累制”,是一项制度,因此,在制度的设计和实际执行过程中(国发[1997]26号文件),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都默许了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之间是可以互相调剂使用的。也就是说,当某一账户出现收不抵支的时候,可以动用另一账户的基金积累来填补。而按照现收现付制财务模式管理的社会统筹账户,从本质上就是一种年度平衡账户,不可能有基金积累。特别地,当社会统筹账户承载了转制成本清偿责任的时候,社会统筹账户就不可能再实现收支平衡,必然出现基金缺口。而以基金积累制财务管理方式运作的个人账户是不可能出现基金缺口的。结果是,账户之间调剂使用方式只能是单向地从个人账户向社会统筹账户的基金转移,从而导致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被统筹账户透支,个人账户变为“空账”,沦为名义账户,个人账户成为一个记账符号。1997年以来,各地没有做实个人账户,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满足当期支付需要,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到“十五”末期,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达到8000多亿元。

(三)“部分积累制”误解导致中央政府承担养老保险无限责任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积累制”误解导致政府与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养老保险责任不明,企业依赖政府、地方政府依赖中央政府的倾向日趋明显,中央政府的责任和包袱越来越重。1997年国发26号文件已经确定了统一的缴费率和替代率,划清了“老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已经退休的职工)、“中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和“新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的界限,初步界定了转制成本的计算范围与规模。但是,由于“部分积累制”误解,出现了“空账化”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无本计高息、大量“中人”提前退休并纳入社会统筹、统筹外项目列入统筹内支付等不合理现象,导致作为历史欠债的养老保险转制成本被逐年放大。随着财政负担的逐年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两个确保”的机遇,要求中央政府增加养老保险财政补助,逐步将应当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统筹外项目和“两个确保”义务转嫁给中央政府,无形中使中央政府的有限责任转变为无限责任。

三、对“部分积累制”误解的原因:政府养老保障责任边界模糊

制度之所以是稀缺的,是因为制度的供给是受到约束的,几乎任何能够带来预期收益的制度变迁都需要成本,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也不例外。养老金制度革命使人们看到了养老金制度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从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向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转轨可以实现养老金制度的效率功能。但是这种制度变迁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测算转轨的成本――隐性养老金债务(implicit pen-sion debt,IPD)和转制成本,以及如何为转轨筹资。

(一)“部分积累制”误解的原因之一:将个人账户作为清偿转制成本的重要举措

如果养老金制度改革是从现收现付制向一个完全基金积累制转轨,那么不考虑其他因素,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就全部显性化为转制成本,如智利的私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如果养老金制度改革是从现收现付制向一个由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组成的混合制度转轨,那么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那部分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为转制成本。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制度,因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转轨到个人账户的部分形成了制度的转制成本。中国在设计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也就是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体制时,没有采取专门方式处理转轨成本,而是期冀通过加大企业统筹费率的方式逐步将其消化。

(二)“部分积累制”误解的原因之二:强化政府调控转制成本规模的能力

必须明确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承诺与政府发行的债券是不同的:政府债券的收益是已知的(至少是名义收益率),而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承诺的终值依赖于一系列变量,这些变量都被考虑进确定受益的计算公式,并且政府有可能根据其他财政需要改变计算公式。政府通常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改变养老金受益计算公式,因此部分地减少自己的养老金债务。这种行为会使政府债务与养老金承诺之间产生一定的差额,与政府债券相比,减少养老金承诺是比较容易的,也是不需要成本的。事实上,过去几十年在养老金制度改革国家经常发生的重新修改公共养老金的确定受益的计算公式,从而降低养老金制度的承诺受益已经证实了这种分析结论,比如英国将养老金受益指数化调整的标准由通货膨胀改为物价指数。

四、重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框架

(一)建立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既然我们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部分积累制”的认识是一种误解,就应该重新界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承认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是两项制度的混合,而辽宁试点和国发[2005]38号文件的改革事实上都是不彻底的。与此同时,既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是一个自负其责的保障项目,政府也不承担财政兜底责任,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也是其内在要求,那么,就应该还原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本质,将其让渡给外部市场化主体来提供,而政府的责任仅在于强制建立和拟订规则、依规监管。因此,完善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结构调整。逐步从“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的“部分积累制”模式过渡到包括基础养老金制度、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或强制性企业年金)、自愿性企业年金制度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1.基础养老金制度(或国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社会统筹账户制度直接转换而来,是一项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和权益的养老保障项目,可视为最低养老金;基金由企业缴费形成,所有参保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水平;作为基本保障项目,政府应当承担管理和兜底的责任。应明确不同统筹层次的责任主体,划清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实行全国统筹之前,基础养老金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基金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兜底,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实现全国统筹之后,统一各地基础养老金缴费基数和比例,以税收方式征收,基金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兜底。

2.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或强制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由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直接转换形成,是一项强制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税收优惠的养老保障项目;个人账户企业不缴费,财政

不兜底;根据个人缴费、投资收益积累额和预期余额确定待遇水平。

3.自愿性企业年金。自愿性企业年金是一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的养老保障项目。此项计划即为当前的企业年金制度,由企业与职工协商建立,基金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实行完全市场化管理运营。

(二)全面测算转制成本规模,并采取制度外措施解决

2005年5月世界银行有关中国养老金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现行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期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相当于2001年GDP的95%。事实上,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巨额收支缺口的罪魁祸首应归因于高达13.56万亿元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对于通过转移部分国有资产形式偿付转制成本问题,国家曾在许多文件上都有过明确说明。特别是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制定本办法是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虽然国有股减持法规在出台后不久就因为其对资本市场影响而被紧急叫停了,但正如李绍光教授所言,“要不要划拨是一个决心的问题,而怎样划拨就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1.全面测算转制成本并以“认可债券”的方式落实到个人账户

我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回避了转制成本,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空账”规模持续增加。因此,当前应全面测算转制成本规模,并以认可债券的方式将转制成本落实到“中人”的个人账户,从根本上锁定政府的财务负担。

2.“划资偿债”是化解养老基金缺口的根本措施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从本质上看,全国社保基金的定位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战略储备基金,目标也就是为了防范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偿付能力危机时的风险。因此,在预期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危机的情况下,通过“划资偿债”方式做大全国社保基金事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败。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人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在境内国有股减持暂停后,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已经无以为继,目前基金积累规模5000亿元左右,不足以担负清偿转制成本的重任,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作为一项战略储备,该项基金可从长计议,通过划转中央企业和国家重点企业中地方企业国有资产、划转部分国有土地收益等方式,使之不断增值做大,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的稳定资源。

(三)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或强制性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准市场化管理运营

国发[2005]38号文件指出:“国家制订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办法,实现保值增值”,这意味着个人账户做实后,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资本化运营势在必行。参考国际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的强制性和基本保障的属性,我国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的治理结构应是委托投资管理型(见图1):

上一篇:教育书籍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