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7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1篇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CN:61-1317/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是国内外教育技术工作者、医学院校教师、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学术探讨、反映新技术及应用成果、交流教学应用体会的平台和园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医院校;美术;教学

一、美术教育对于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一)美术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作用

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既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又可以陶冶的人情操。所以对于医学生来说,美术教育既可以提高直觉力、想象力与创新力,同时也可以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对于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美术教育对专业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

对于美术知识来说,不管是在专业知识的应用上面,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上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美术的独特性可以在医学知识、技术训练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人体解剖》课程当中会出现很多图像,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可以通过读图、识图来学习,而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只能通过背诵来进行知识的记忆与巩固。

(三)对医学生未来知识的储备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不仅仅是重视学生的医学知识与技能训练,同样也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对医学教育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使美术教育与医学知识有效结合,既可以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在现在的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就开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一些音乐、绘画的方式进行实践,其实践结果显示很好。

二、高职专医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高职专医学院校的美术课程也是列入教学计划当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将医学知识与美术艺术完美结合,其没有得到有效结合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言方面和学生方面等两方面主要因素造成的。

(一)教师在教学方面有待提高

对于专医院校美术课程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其一教师方面,教师方面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专业知识需要提高,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学习质量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学,对于医学院校的美术教育来说,教资力量太过薄弱,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内学等等都不全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提高,对医学院校的美术教育来说,教学过程中是要将医学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两项专业的融合点。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教师以理论为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由于学生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等等。

(二)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这一时期学生具备一定对美的追求,但是,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出现了一定偏差,导致学生对美过分追求标新立导、另类、新潮等等以破坏了人的仪表美、风度美,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失礼、轻薄的感觉,与美的标准、观念背道而驰。

三、美术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想真正解决专医院校美术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其首先要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可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高专业能力;可以参于各种学术研讨议,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考试、培训、表扬装励等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美术教育是由培养审美感受和学习美术知识两部分组成,教师既要提供学习的资源,又要提供自由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兴趣来实现美感的培养。在培养美感的、教学重点的同时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与讲解,从而实现对美术知识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

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教育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让他们对于这些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仔细的感受和体验,与作品发生共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既可以促使学生树立理想的人格,又可以成为知识、技术、素质于一身的医务工作者。

四、总结

对于美术艺术来说,既可以净化心灵,又可以陶治情操。随着时代的改变,高职专医院校也将美术列入教学课程当中,可以更好的、更全面的发展学生,但是,由于教师、学生没有意识到美术在医学领域的作用,所以将美术课题忽视了。要想真正解决此问题,教师还要在不断完善自己、学生也要不断重视美术课题,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齐亚力,吴晓非.与科学同行的医学美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谭明友.医学美术在医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04)

[3]张丽春,丁一,许维新.医学院校美育与医学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2)

[4]黄文,李红梅.医学美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5]阮鼎和,阮鼎勋.谈医学知识对医学美术工作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02)

[6]郭芸生,彭瑛.从信息传播与学科发展角度审视医学美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3)

[7]齐亚力,吴晓非.与科学同行的医学美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8]谭明友.医学美术在医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04)

[9]戴申倩.北美医学美术专业的发展和现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1)

[10]张开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6)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科;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媒体,以人机交互方式向学生传播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项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学改革和跨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开创了教育、教学新格局[1]。

医学基础课程中诸多的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在传统的教学中需用挂图、标本、光学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但这些工具占有空间大,难以保管,易耗损,且教学效果是平面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CAI应运而生,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形态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CAI有如下的优势:①利用视听等媒体,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难以表达的抽象过程、抽象概念和大型实验通过图形、图像技术直观、形象、立体、动态地表现出来,尤其对一些动态过程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②CAI课件在程序的控制下具有对学生反应作出反馈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随时调整进度,重复或跳过某段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的起点,按学生认为最适当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学生在操作中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复习补漏、安排学习进度,从而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得到帮助和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③变“满堂灌”为一人一机直接交流。通过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掌握所学内容,通过举一反三使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CAI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④CAI的引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做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后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的压力,还能使黑板上无法实施的某些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完成,从而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证一。⑤CAI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可实现随时调用和查找有关文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lCAI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1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具有结构微细、平面图像、状态静止和局部显示等特点,教师讲解起来费劲,而CAI课件的引入,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动态的文本、图像、动画、图表、图示等通过人机对话向学生传输知识,从而达到传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CAI将各种适合于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图片、光电镜照片、模式图等等,整理成图片资料,然后将文字稿与图片稿进行有机串联、编排。按教学各章节制作成形象生动的计算机教学课件,从而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讲清、讲透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1.2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图表、标本来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知识,这些抽象的基础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讲到各论时,学生更容易将生活史相似的寄生虫互相混淆,复习时倍感难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号刺激的同时,又动用各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使用CAI课件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教师既能方便地调用各种素材有效地组织教学,又能很方便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通过CAI教学,学生很容易把握寄生虫学的框架,并能将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理顺学习思路_6j。

1.3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病理学只能采用挂图、录像、幻灯、标本等方法辅助教学。而利用CAI,则可以采用简要的文字、色彩鲜艳清晰规范的图片,栩栩如生的图像照片,各种真实的运动图像等方式,使病理学中许多枯燥的、单调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引人人胜的、生动形象的、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环境,节约了教育资源[7]。

1.4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教学上对形象化要求很高。CAI能解决解剖学教学中内容抽象、复杂,实验标本少,易损坏,标本缺乏整体观等方面的不足。CAI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学习,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8]。应用CAI,将静态的传统教学变为动态直观教学,通过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而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剖学教师提供了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从而利于解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提高教学质量[9-10]。

2在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基础课程中有许多形态学科需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如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要求学生掌握人体IE常组织结构,病理状态的改变,病原体形态特征。这些实验内容繁多,结构微细,肉眼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到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教师教学时也费时费力。通过实验课形象化的教学,可使学生加强理解,深化记忆。但在实验教学中,受到条件限制,形象化一直是一个难点。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利用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讲解,往往在图形上显得生硬、呆板,与学生镜下观察的切片不完全一致,产生两像分离,教学指导性差,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往往在显微镜下找不到需要观察的东西,几乎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准确地找到结构。学生实验效率不高,花费很多时间,常常为不能观察到典型结构而感叹——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11]。将CAI引入实验教学,学生在彩色电视机中观察到的图像,均取景于需学生独立观察的切片,不仅直观、逼真、清晰,而且伴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及详细的讲解录音,从而提高了实验效果。CAI将图像、文字、声音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并能独立、准确地找到需要观察的结构。另外,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寻找结构、更换物镜、切片等将不可避免地耗费一些时间。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使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寻找结构,更换物镜等操作,使实验中的指导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切片图像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随时调用、查看,反复观察、辨析。计算机技术还可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将那些结构相似、容易混淆的器官如输尿管、输精管与输卵管等结构拼放在同一屏幕上,进行图像对比,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是传统实验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这种授课方式表现力强,学生思想集中,兴趣提高,大大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2]。CAI可解决传统医学教育解剖学实习过程中学生多、尸体标本少的矛盾,并且通过循序渐进、层层展开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3在医学形态学科考试、考核中的应用

在解剖标本考试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进行考前辅导时,教师利用课件中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复习到各大系统的主要和重点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号试用的标本和模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减少了标本之间的差异,从而统一了考试标准,因而对每个考生来说,条件都是相同的;节省了标本模型,减少了破损浪费,增强了试题的保密性,便于建立试题库;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多媒体具有面清晰、色彩逼真、易于剪辑、检索方便等特点,采用此方法进行考试,可以明显地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它出题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相等,答案明确一致,避免了评分上的主观因素。同时还可以增减考题数,扩大取样范围,拓宽覆盖面,便于教师多层次、多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全面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组织胚胎学考试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明确表达主考者的意图,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并可考查一些细微的结构。

传统考试中所考的内容仅能用嵌在目镜上的指针指出,指针只能标出方位,而不能标出范围,所以传统考试方法往往不能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较精细的结构。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后,用虚线把所考的部分圈出,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考题的目标,避免误答,因而能实际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技术亦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考试结果更准确。在传统考试进程中如果有学生不小心移动了指针,就可能造成后面的学生误答,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组胚实验考试可杜绝这种误差,使考试结果更准确,可比性更强。利用计算机进行组胚实验考试,还可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归档,使考试难易程度易于控制;使各批学生分数可比性更强,考试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陶亚萍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1998,11(9):41—42

[2]邵少慰,郑恒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14—117

[3]马红梅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四川解剖学杂志,1999,7(3):192—194

[4]郑唯强,郑建明,王建军,等教学媒体在病理教学中的设计及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14(1):44—45

[5]沈康,陈河,何加,等.组织胚胎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3):152—153

[6]王仙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9—620.

[7]王福莲.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2,2(11):93—93

[8]傅敏生,童八金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等卫校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4):37—38.

[9]张晓明,宋耀鑫,赵金东.计算机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2):227—228.

[10]龙大宏,罗秀梅,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探讨,解剖学研究,2001,23(4):340—341.

[11]高福莲,韩金红,武俊芳,等.组织学光镜结构及观察法录像对教学的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01—103.

[12]李萍,赵孝斌,冯毅,等.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1):17—19.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科;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媒体,以人机交互方式向学生传播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项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学改革和跨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开创了教育、教学新格局[1]。

医学基础课程中诸多的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在传统的教学中需用挂图、标本、光学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但这些工具占有空间大,难以保管,易耗损,且教学效果是平面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cai应运而生,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形态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cai有如下的优势:①利用视听等媒体,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难以表达的抽象过程、抽象概念和大型实验通过图形、图像技术直观、形象、立体、动态地表现出来,尤其对一些动态过程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②cai课件在程序的控制下具有对学生反应作出反馈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随时调整进度,重复或跳过某段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的起点,按学生认为最适当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学生在操作中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复习补漏、安排学习进度,从而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得到帮助和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③变“满堂灌”为一人一机直接交流。通过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掌握所学内容,通过举一反三使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cai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④ cai的引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做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后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的压力,还能使黑板上无法实施的某些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完成,从而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证一。⑤cai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可实现随时调用和查找有关文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l cai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1 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具有结构微细、平面图像、状态静止和局部显示等特点,教师讲解起来费劲,而cai课件的引入,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动态的文本、图像、动画、图表、图示等通过人机对话向学生传输知识,从而达到传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cai将各种适合于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图片、光电镜照片、模式图等等,整理成图片资料,然后将文字稿与图片稿进行有机串联、编排。按教学各章节制作成形象生动的计算机教学课件,从而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讲清、讲透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1.2 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图表、标本来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知识,这些抽象的基础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讲到各论时,学生更容易将生活史相似的寄生虫互相混淆,复习时倍感难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号刺激的同时,又动用各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使用cai课件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教师既能方便地调用各种素材有效地组织教学,又能很方便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通过cai教学,学生很容易把握寄生虫学的框架,并能将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理顺学习思路_6j。

1.3 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病理学只能采用挂图、录像、幻灯、标本等方法辅助教学。而利用cai,则可以采用简要的文字、色彩鲜艳清晰规范的图片,栩栩如生的图像照片,各种真实的运动图像等方式,使病理学中许多枯燥的、单调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引人人胜的、生动形象的、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环境,节约了教育资源[7]。

1.4 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教学上对形象化要求很高。cai能解决解剖学教学中内容抽象、复杂,实验标本少,易损坏,标本缺乏整体观等方面的不足。cai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学习,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8]。应用cai,将静态的传统教学变为动态直观教学,通过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而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剖学教师提供了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从而利于解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提高教学质量[9-10]。

2 在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基础课程中有许多形态学科需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如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要求学生掌握人体ie常组织结构,病理状态的改变,病原体形态特征。这些实验内容繁多,结构微细,肉眼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到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教师教学时也费时费力。通过实验课形象化的教学,可使学生加强理解,深化记忆。但在实验教学中,受到条件限制,形象化一直是一个难点。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利用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讲解,往往在图形上显得生硬、呆板,与学生镜下观察的切片不完全一致,产生两像分离,教学指导性差,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往往在显微镜下找不到需要观察的东西,几乎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准确地找到结构。学生实验效率不高,花费很多时间,常常为不能观察到典型结构而感叹——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11]。将cai引入实验教学,学生在彩色电视机中观察到的图像,均取景于需学生独立观察的切片,不仅直观、逼真、清晰,而且伴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及详细的讲解录音,从而提高了实验效果。

cai将图像、文字、声音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并能独立、准确地找到需要观察的结构。另外,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寻找结构、更换物镜、切片等将不可避免地耗费一些时间。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使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寻找结构,更换物镜等操作,使实验中的指导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切片图像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随时调用、查看,反复观察、辨析。计算机技术还可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将那些结构相似、容易混淆的器官如输尿管、输精管与输卵管等结构拼放在同一屏幕上,进行图像对比,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是传统实验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这种授课方式表现力强,学生思想集中,兴趣提高,大大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2]。cai可解决传统医学教育解剖学实习过程中学生多、尸体标本少的矛盾,并且通过循序渐进、层层展开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3 在医学形态学科考试、考核中的应用

在解剖标本考试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进行考前辅导时,教师利用课件中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复习到各大系统的主要和重点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号试用的标本和模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减少了标本之间的差异,从而统一了考试标准,因而对每个考生来说,条件都是相同的;节省了标本模型,减少了破损浪费,增强了试题的保密性,便于建立试题库;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多媒体具有面清晰、色彩逼真、易于剪辑、检索方便等特点,采用此方法进行考试,可以明显地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它出题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相等,答案明确一致,避免了评分上的主观因素。同时还可以增减考题数,扩大取样范围,拓宽覆盖面,便于教师多层次、多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全面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组织胚胎学考试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明确表达主考者的意图,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并可考查一些细微的结构。

传统考试中所考的内容仅能用嵌在目镜上的指针指出,指针只能标出方位,而不能标出范围,所以传统考试方法往往不能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较精细的结构。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后,用虚线把所考的部分圈出,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考题的目标,避免误答,因而能实际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技术亦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考试结果更准确。在传统考试进程中如果有学生不小心移动了指针,就可能造成后面的学生误答,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组胚实验考试可杜绝这种误差,使考试结果更准确,可比性更强。利用计算机进行组胚实验考试,还可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归档,使考试难易程度易于控制;使各批学生分数可比性更强,考试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陶亚萍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1998,11(9):41—42

[2]邵少慰,郑恒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14—117

[3]马红梅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四川解剖学杂志,1999,7(3):192—194

[4]郑唯强,郑建明,王建军,等教学媒体在病理教学中的设计及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14(1):44—45

[5]沈康,陈河,何加,等.组织胚胎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3):152—153

[6]王仙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9—620.

[7]王福莲.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2,2(11):93—93

[8]傅敏生,童八金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等卫校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4):37—38.

[9]张晓明,宋耀鑫,赵金东.计算机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2):227—228.

[10]龙大宏,罗秀梅,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探讨,解剖学研究,2001,23(4):340—341.

[11]高福莲,韩金红,武俊芳,等.组织学光镜结构及观察法录像对教学的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01—103.

[12]李萍,赵孝斌,冯毅,等.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1):17—19.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5篇

复杂图的制作在网络及书籍中基本没见到介绍,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用PPT绘制复杂图的灵感来自用PPT绘制中国地图。绘制中国地图只需要选择曲线工具对插入PPT中的地图用曲线工具进行描摹、填色及插入文本并写入名称。绘制复杂解剖图的难度则相对较大。我们把这些技术归纳为选择曲线工具进行描摹、图与图组合、颜色填充、填充设置及选择叠放次序,等。通过图片插入PPT中并进行描摹、填色、填色设置、选择叠放次序及去除原图制成新的图片(如图2所示)。通过组合技术制成新的图片(如图3所示),其制作步骤是:①把心脏图至于胸廓图的中间;②选择心脏图并点击右键选择叠放次序至于底层;③两图即可组合完毕。

2复杂图片制作范例

笔者以图2为例说明制图的关键步骤:①描摹及填色。用曲线工具描摹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右心房、心室和左心耳,并选择颜色填充;②设置填充效果。对各个部分进行填充效果设置;③叠放次序。选择各个部分的叠放次序;④绘制冠脉。对心脏前面的冠脉选择曲线工具用实线描摹,位于心脏后面的的冠脉选择虚线描摹;⑤去除原图。去除原图后即可得到需要的图片。

3复杂图片展示

巧妙的综合应用PPT各项技巧可以绘制出如图4一样复杂的医学图片。其制作步骤是:①把图片并插入PPT中,调整地图大小;②在自选图形中选择线条中的曲线,仔细描摹每一个结构,填充颜色,设置填充效果;③调整每一个结构的前后叠放次序。本文来自于《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简介详见

4图片生成

把制作好的PPT图片另存为TIFF格式(大部分刊物接受TIFF格式的图片)或者规定的图片格式。

5图片像素设定

通常情况下,在PPT直接保存的图片分辨率比较低(一般是电脑显示分辨率72dpi)。为了达到满足刊物的要求(通常为300dpi),常常需要进行重新设定。图片像素的设定有两种方法:Photoshop法和PDF法。其中,PDF法需要安装完整版的PDF软件,把PPT转变为PDF格式文件,然后就是提取PDF文件中的图片并设定图片的像素。像素设定为300像素/英寸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刊物的要求。PPT自带的绘图工具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对于医护工作者比较实用。探索和交流用PPT绘制医学图片经验,将极大地提高医学教学、医学文章、医学书籍的质量。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学教学;思考;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13-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阶段则是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关键性教学环节。《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调整课程计划模式及授课方式,确保他们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西太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合格的医科教师应参与基础学科的教学并要结合临床实践”、“医学院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参与教育过程,并提供条件使学生能深入钻研某些领域并获取在多种环境下的临床经验”。随着《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推出、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关注和改革的重点。

一、医学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教学模式是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代表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包括医学在内的多门学科。与此类似但表现形式更多样、更丰富的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以及PBL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具体临床问题编制综合课程,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但是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的自主发挥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容易影响教学进度,对教师的课前预见和驾驭课堂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网络数字教学模式逐渐兴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简称B-Learning,即试听媒体的数字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学习模式)、Web Quest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Just-in-Time Teaching教学模式(即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的策略)以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其显著特点在于环境的动态性、空间的网络化、信息的共享性等,其本质也属于探究式学习范畴。然而,这些教学模式若按照教学所涉及的阶段来划分绝大多数属于信息技术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即课外整合模式,属于主流学习时段外的辅助学习、补充学习和自主学习模式。另一类针对医学这个特殊专业开展的课程整合颠覆了以往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教学体系。这种整合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更加合理化,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但与前两种类型教学模式相比,推行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从病名、病因、病理到临床表现与诊治的“由因及果”的传统的、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属于探究式学习范畴,不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医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探究式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目前的核心问题是这种学习模式与中国国情、现有医学教育模式的匹配性。探究式学习多采用小班教学、小组讨论的形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是学习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构想

本构想拟在传统的大班集中教学的形式上,融合探究式学习从接触症状、体征到认识病因、病理,最后诊治疾病的“从果到因”的“研究式”学习方法的核心思想,创建一种以典型临床症状(即主诉)为基础,多种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为主线进行讲授的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法,并借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简称OSCE),同时辅以问卷调查等评价体系对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以期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自编院内试用材料。组织校内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编撰试用材料。此试用材料需涵盖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在试用后根据其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2.随机对照。选取某一班级学生作为小范围试点人群,随机分组。一组采取基于主诉的临床诊疗式教学模式,一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评价两者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要求学生在模拟的真实临床场景中,完成患有不同疾病的几个标准化病人考站,从整体实施效果、收集病史能力、常规及辅助检查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四个方面比较和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4.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采用间接询问调查法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基于主诉的临床诊疗式教学模式的态度(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总而言之,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旧思维,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构建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教育模式,是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S].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Z].2001.

[3]郭颖,边专,台保军,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及其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1):7.

[4]罗纯.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3):99-100.

[5]杨连红,章传叶,汪硕果.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J].安徽医药,2012,16(9):5.

[6]金龙玉,高琴.医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的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21.

[7]孔维佳,王彦君,乐建新,等.标准化病人对的建立及其在耳鼻咽喉科学PBL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08,(16):5.

[8]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7).

[9]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7):5-8.

[10]陈宝艳,李道成,孙晓峰,孙雪.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4):5.

[11]杨诏旭,何伟,路程伊,等.器官系统融合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6.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0-02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Images Processing and Analysis//Tang Min, Zhang Shibing, Shen Xiaoyan

Abstract Medical images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ajor foundational courses f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several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f medical images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experiments and course design and the second classes. The author’s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s demonstrate that thes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can foster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spire their interests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greatly.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 image analysis;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由理、工、医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是多门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的产物,包括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力学及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多个分支。其中,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是利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在计算机上针对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B超、PET、SPECT、显微镜等)产生的图像,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处理、加工和分析。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

该课程是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基础,介绍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算法,特别针对医学图像处理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使学生能够编程将图像处理算法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是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这一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课程建设难度较大。虽然目前已有不少院校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但实际教学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教材缺乏和实践环节较少。在中国期刊网上,以题名包含“医学图像处理”或“生物图像处理”以及题名中包含“教学”为检索条件,只获得文献18篇,其中涉及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只有6篇,主要集中于虚拟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系统的研发[1-6]上,可见在国内关于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尚不多见。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7],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2 实验与课程设计的开展

以“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促进科研”为宗旨,采用MATLAB编程语言为实验教学平台,以医学图像处理知识为主,同时综合医学成像系统、医学电子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编写《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设置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三大类实验(参见表1)。其中,实验1~9为验证型实验,学生通过调用MATLAB中已有的图像处理程序来完成实验,加深对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实验10~14是综合型实验,学生针对医学图像的具体特点,综合运用多种算法达到图像处理的目的;实验15~24是设计型实验,给定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编程实现,培养他们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8]。

3 第二课堂的实施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中简要介绍自己科研项目的基本情况,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度,而且使他们亲身经历并体验了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知识怎样应用于科研和临床。

由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拥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因此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在医院实习,特别是到影像科和检验科实习,学习和掌握各种仪器的功能和图像处理的场合,从而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就业方向的指导,介绍医学图像处理在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的应用状况,同时简要介绍课程中没有涉及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最新最热门的医学图像处理知识,供学生课后自学和深入研究。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寻找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4 结论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秉承“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的宗旨,以“内容的基础性、方法的先进性、学科的交叉性”为原则,编写《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的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现教学、实验、科研三管齐下,课内、课外、理论、实践同时并举的教学格局,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开展及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洁.“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探索与虚拟实验室开发[J].西北医学教育,2008(3):489-490.

[2]巩萍,胡俊峰,隋美蓉.《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1):49-52.

[3]王春燕,曲典,吴瑞,等.医学图像处理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疗设备,2009(11):20-22.

[4]周苏娟,蒋世忠,黄展鹏,等.医学图像处理远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5):

526-528.

[5]郑旭媛,胡春红,肖振国.医学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167.

[6]胡彦婷,陈建军,木拉提哈米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3):534-537.

[7]汤敏.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06-107.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多媒体 心胸外科 教学方法

心胸外科是研究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由于循环系统在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传统教学方法很难直观、形象的表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1]。而多媒体技术利用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载体形式[2],克服上述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社区1、2班,各60人,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

方法:教学结束后,2组均参加相同的考评、考试、问卷调查,并跟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积极性及认知度。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考试成绩、问卷调查、教学过程测评显示,实验组平均88.7分,对照组平均成绩81.4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过程测评中各项统计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而且3类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 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感官效果:多媒体通过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载体表达了课程的立体形象思维,图文并茂的表达了课标的丰富内涵,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接受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元的理解和体会。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多媒体课件可应用于学生的复习和自学,其友好的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可实现教育的个体化[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个性化选择内容,而且针对学生对于理论讲解过程出现的“视觉疲劳”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设计课件、多色彩美化课件,让学生集中精力,记忆深刻。③突出教学重点:临床当中的各种症状,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接触到,通过各种生动、现实的光片或动画能够彻底的改变这一现状,极大的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使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提前确定了诊疗目标。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也要遵守适当、适度、原则[4]。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需要的素材很多,过度的渲染会出现流于形式、花哨等诸多毛病,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格筛选,做到精致、突出重点、深化主题。只有将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如何能合理的制作、调控并完美的融合传统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高信息、高效益的目的[5],为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新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66-467.

2 耿浩然,席秀琴,贾洁.多媒体技术在口腔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86-87.

3 邓淑凤,计惠民,白晓嘉.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3):141.

4 唐小牛,王少圣,陈文魁,等.如何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3):225-227.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9篇

>> 乡村医生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某二乡镇64名乡村医生麻疹疫苗接种知识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培训效果分析 乡村医生培训教学探讨 乡村医生待遇亟待提高 给乡村医生配电脑莫忘培训 从制约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因素谈乡村医生培训 乡村医生的现状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乡村医生消毒隔离认知情况及培训效果评价 关于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研究 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策略探讨和体会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南京市社区医生高血压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效果研究 基于社区实训评估基地的全科医生培训效果研究 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研究 提高酒店员工培训效果的对策研究 提高培训效果:美国柯氏评价模式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评价 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效果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奎,罗瑞,王净.重庆市乡村医生培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17)1777~17778

[5]刘聚源,李晓琳,黄建始.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268-1271.

[6]赵凤琴.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7]基层医疗"暑期社会实践--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调查[D].西安医学院,2012.

[8]张远林.基于信息化的农村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示范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3:22-23,26.

[9]张宝琴,方璐,冯钢.儿科学案例库网络课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6):384-385.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范文第10篇

1目前国内医学生培养现状

1.1学生的临床技术与专业知识脱节

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医疗系统负担较重,且医学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规范的临床技术。然而我国医学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在前期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的教育,在后期对学生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1.2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欠缺

当下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在部分地区并不平等,部分医护人员缺少对患者的同理心。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沟通技巧的培养。但我国目前大部分医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者对相关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3]。

1.3医学生科研能力不足

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不足,或重视不够,因此造成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所欠缺[4]。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本科生在前期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加上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因而在培养前期就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部分医学院校教学方式固化,缺乏教育方式的革新,例如前文提到传统“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大部分院校本科生没有专职的导师指引,对于科研并不了解,也不清楚相关流程,因此对科研的兴趣并不大,自然难以得到科研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1.4医学生培养参差不齐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其中包括医学生的扩招。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2.77人,远远超过WHO所提出的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人的目标,可见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而,我国医学生的培养应逐渐由量的培养转变为质的提高。但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仍有很大部分的专科医学院在招生,且招生仍有盲目扩大之疑。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质量本就不齐,且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培养能力较为薄弱。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体制下培养出的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不同院校之间对医学学制的要求并不统一,对医学生的培养也没有统一评价规范与评估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学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2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

2.1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

在学生前期缺乏相关临床知识时,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医务人员形象的整体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国内医学院生源普遍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几乎均为理科生。但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对职业认识模糊,缺少对于医学的直观了解与认识。在未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时,学生可能不能理解指导老师的专业诊断,但若提前、有机会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帮助其对该职业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2健全临床思维与巩固理论知识

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将病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诊疗过程中以真实的病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与应用割裂的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后期学习。以吉林大学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为例,该校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求2011级和2012级全体学生参与早期临床接触,即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医院进行床边教学。该校相关的调查[5]显示,51.35%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对病理生理学知识掌握帮助很大,45.95%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帮助,仅有2.7%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影响。由此说明,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有很大裨益。

3早期接触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医学院校没有条件进行早期接触临床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早期接触临床要求医学院校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一般为综合大学医学院)才能进行。首先,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实力,否则可能导致供给教学的病例较少或者不典型,失去了教学意义。然而在现实中,除部分底蕴深厚的医学院外,大部分医学院教学医院因高年级学生见习已经占去较大份额,便没有余力供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其次,早期接触临床对导师的要求较高。早临床见习的导师作为医学生的引路人,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由于低年级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那么早临床见习导师在讲解病例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同时教学经验也必须丰富,如此才能将病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在承担高年级学生早临床见习时就已派出大部分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如果在优秀带教老师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早临床见习,无疑会加重医生负担;但若派出经验不足的导师,结果更有可能事倍功半,反而不利于医学生培养。由此可见,早临床见习对学校与带教老师均有较高要求。

3.2早期接触临床的时机难以确定

不同医学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要求并不相同。北京协和医学院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需进行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并由三甲综合医院承担教学工作[6]。武汉大学则在学生入学时即开始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中[7]。而部分医学院校却没有早期临床见习活动。由此可见各大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有所差异。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医学专业知识不足,其早期接触临床的实际意义一般不大。由此,针对早临床见习的具体实施时机尚需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

4早期接触临床的实施建议

4.1将早期接触临床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有相似之处。以中国医科大学的PBL教学为例。该校在教学时会提前给学生提供病历资料以供学生研究,经过讨论后再前往病房查看具体病例,并结合问题讨论再次提出诊疗方案。随后由学生总结重难点,指导老师给予修正和补充,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8]。上述教学过程便是早期接触临床与PBL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早期接触病例后即可同时进行PBL教学,也就是将PBL病例穿插于早临床见习中。老师可以将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同时让学生进入医院观察、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二者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并培养临床思维。

4.2拓宽早期接触的临床范围和场所

早临床见习不应该局限于高校附属的教学医院。学校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前往社区医院进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相较于教学医院,社区医院患者较少,学生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机会更多,且社区医院患者病情严重者较少,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适合学生进行早期见习。此外,若有条件,学校也可以建立医学见习实训中心,通过模拟医院环境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临床实践教学[9]。在不同学习阶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见习课程的调整,灵活设置见习实训内容。

4.3匹配具有丰富经验的带教指导老师

对于低年级的医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关于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对于职业道德、行业现状的认知和了解还比较朦胧,此时若有优秀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给其树立榜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学校在安排带教老师时应充分考虑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与医德医风,遴选资历丰富、德育合格的老师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人生观。

4.4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见习形式

对于早期接触临床,不同医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尤其鼓励探索创新的见习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院校可以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在线上主持讨论会,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此外,还可以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引入早期临床接触。VR技术有着天然优势———虚拟性以及即时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训练的时间,并且可以重复练习、熟悉病例。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新型数字病例库,让学生提前接触稀缺性病例,有利于提高后续临床实践能力。相信未来还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技术以用于早期临床接触及医学生的培养。

5总结

早期接触临床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有利于21世纪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10]。早期接触临床不仅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启蒙和铺垫。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早期接触临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因此,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探索、选择适合我国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峻,张荣华,罗林枝,等.美国哈佛医学院课程体系改革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6):865-868.

[2]姜辉,李炎蔚,牟笑笑,等.浅谈早临床对本科医学生的意义[J].中国医学人文,2020,6(1):31-34.

[3]孙孟茹,袁立军,王维庆,等.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J].医学与哲学,2019,40(4):62-64,68.

[4]陆睿,张鹏.浅谈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路径[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5.

[5]刘亚男,赵丽晶,苏静,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85-86.

[6]徐薇薇,高小惠,杨萍,等.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协和医学杂志,2015(4):318-320.

[7]赵芳,熊世熙,周斌,等.对高等医学院校“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586-588.

[8]李良满,梁庆威,朱悦.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35-439.

[9]余珊,杨嘉,缪希松.以“模拟医院为模式,就医流程为导向”建设临床技能实训中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1,125.

[10]林美燕,涂师平.医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必要性和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3):4043-4044.

上一篇:有效的企业管理范文 下一篇:有机化工的来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