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2:12:09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贡彩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水平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①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饮誉中外,闻名遐迩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自贡彩灯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近年来,评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中国魅力名镇”等系列活动,使“城市文化”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后来者居上。怎样保持和利用“天下第一灯”这个民间艺术品牌,加快自贡城市文化建设,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贡彩灯历史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正在荣州(今自贡荣县)做县令的大诗人陆游就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词句。据民国《荣县志》中记述:“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进入上世纪,“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盛行,颇具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1964年新春,自贡举办了“迎春灯会”,此为自贡灯会的发端。此后,自贡人民政府于1965年到1986年举办了二至七届自贡灯会。第七届时,中央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逛灯会》,自贡彩灯走向全国。1987年自贡举办第八届灯会,即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政府提出“以外为主,内外结合;以文为主,文贸结合”的办灯宗旨,自贡彩灯由单纯的娱乐型转化为文化经营型。1988年6月,自贡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邀请承办“北京国家旅游年北海龙灯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灯会新闻会开始连续报道灯会实况,其间新华社多次向国外报道灯会消息,《人民日报》多次刊载灯会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灯会开幕式及领导人观灯的场景,摄制并播出了《龙年龙舟龙灯》的专题片。自贡彩灯蜚声海内外。灯展期间就收到国内外的展出邀请,自贡彩灯从此开创了对外展出的新局面。1990年秋,“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开幕,在举办当局赠送的锦旗上,赫然出现了“天下第一灯”的题字。②作为艺术精品,自贡彩灯不但凝聚了中华彩灯文化的精华,更以其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名扬四海,使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南国灯城”的美誉;而不断举办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让文化活动和经济贸易结媒,灯会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二、自贡彩灯的文化内涵

自贡彩灯的兴盛离不开民间俗尚的长久积淀,没有民俗活动的开展及隐藏其后的民俗文化心理,彩灯艺术不可能青春依然;而彩灯也以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参与了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塑造。彩灯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密切联系。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起源于汉代。由于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事活动决定了人们对自然天时的必然重视,而所谓天时在上古先民的感受中往往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天时变化的节点上,人们便以祭祀的形式来确证天人关系,这就形成了岁时祭祀的传统。除“元宵”外,诸如“除夕”“社日”“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节日的形成,无一不与岁时祭祀有关。这些节日充分显现了民众利用自然节令的转变来使自身顺应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也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时间意识的基本文化构架。随着时间流逝,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及其传承活动都逐渐地被纳入民俗节令范畴;同时,由于造物技术的成熟和思想意识的复杂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了把丰富精神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逐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把某些文化内涵丰富、附加艺术价值厚重并有特殊意味的用器、物品,作为装饰、演示、说明和渲染某种文化精神的用品和道具的需要。这样,就使某些器物除了具有生活实用的价值外,还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具备了某种思想教化、社会约束、心理寄托的功用。这些器物一则使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行为获得庄严神圣的意义而成为民俗事象;二则在催生这些生活内容获得民俗意义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具有民俗指示性的物质表征。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不同的器物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强化着民俗事象的情景,增添了民俗活动的兴味。

元宵节也称作“灯节”,灯彩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节日既是为着顺应自然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劳动,又是为着满足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地、历史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俗习惯,其目的在于使身心得到休息,使精神得到慰藉和补偿。它虽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但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他们各自所期盼的节日也就不同。③元宵节作为全民参与的娱乐性节日,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名正言顺地放松心情而尽情狂欢,彩灯的奇异造型和绚烂色彩成为狂欢中最佳的节日道具。

当代彩灯艺术依然光彩无限,根本原因即在于其表征节日——元宵节节俗文化性质的延续。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祈福禳灾是传统节日的基本精神指向。种种节俗活动无不围绕着一定的信仰展开,最终使心理和生理得到有效的调节,获得一种身心放松和精神慰藉。而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神灵信仰,虽然还保留了一些外在形式,但内涵已演化为一般性的娱乐性质。“欢乐性是民间节日的重要特征。”④元宵节原本就是娱乐狂欢的节日,其民俗文化的精神指向没有改变。以彩灯为载体,当不断被民众赋予更多的吉祥喜庆意义之时,赏烟花、观歌舞、打灯谜、吃元宵,以至购物、旅游,通宵达旦,民众在完全承认这种行为方式之时还在尽力地拓展这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外异邦自贡灯彩也能大放光芒。

三、自贡城市文化建设

不可否认,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自贡已经丧失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些旧有风貌,能代表“千年盐都”的特色景观寥寥无几。一般来说,城市是经济的中心,城市创造并积累着物质财富,但不能否认的是,城市同样是文化的中心,也在创造、积累并延续着人文财富。任何城市都有其文化特色,积淀下来也就形成了城市的文脉。所谓城市的生命力,似乎并不仅指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或者直插云天的高楼大厦,更多的是指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由城市人文精神所构成的城市文脉才能说明城市的厚重感。⑤对自贡而言,“千年盐都”的文化记忆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长河之中,过多的扼腕叹息也于事无补,新的历史机遇,因彩灯艺术而萌发的新的文脉却变得明朗而清晰起来,这将使自贡的文化形象得以更新和传递。(一)利用建设契机,重塑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⑥城市是社会文化的综合成果,它反映着所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城市的特色与其他艺术的特色有本质区别,它具有物质生产特性,是立体的、多层次的综合艺术,是动态化的艺术形式。城市的文化特色依靠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在社会中的生活而产生。自贡旧城的整体格局虽基本如故,但体现旧风旧景保存完整的街区却难觅踪迹。目前,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包括“中国盐历史博物馆”在内的几处重要历史文化古迹。这些形单影只的古旧建筑是成就“千年盐都”的点睛之笔。历史的传承总是在新旧交替中进行,有时是正面的继承,有时也可能发生突变。各具特色的时代建筑,看起来或许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经过岁月洗礼,它将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为那已然是历史,从中可以找寻城市发展的印痕和踪迹。而在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必须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共生协调发展,把城市建筑规划和人文景观设计与自贡民间艺术代表形式——彩灯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建建筑风格和样式的调控彰显新的文化特色。

(二)发展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旅游总是与审美活动密切相关,其形式和内容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愉悦。进入新世纪,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倾斜。自贡以“盐”“龙”“灯”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为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了许多机遇。作为一项特色经济产业,彩灯也早已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发展道路。如:2006年9月6日晚在八达岭长城上2008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时,就选择了彩灯形式并同时选择了自贡的企业承制。⑧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特性最强的彩灯放到打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第一位置。文化的发展,必须根基于文化主体的自我选择和创造。我们对那些古珍旧玩,那些面临失传乃至消失了的民间艺术形式,尽量地抢救和保护,并将之放在博物馆中,用来告诉后人,我们曾经拥有怎样的文化传统。鲜活的民族文化应是流动的、辐射的,发展传播中又兼收并蓄着异质文化,它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相生相融。在自贡的品牌旅游资源“盐”“龙”“灯”中,彩灯最具特色。旅游资源是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作为旅游资源的自贡彩灯,其重要特色即在于它已然超越了地域限制。除每年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外,自贡彩灯常年在外展出,如:2006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游乐园举办“中国彩灯节”,从7月19日开幕至10月8日闭幕,前来观灯的游人超过100万人次。⑨这是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的绝好机会。目前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整合彩灯旅游资源,应以市场为导向,着重经营和推介彩灯吉祥、喜庆的文化意蕴,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城市的文化形象也将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加强彩灯管理,创造城市形象

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休闲成为当代民众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发展也需要依凭文化形式所提供的热烈温馨的场景,现代节日的经济功能已不容忽视,文化活动亦可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彩灯积淀其中的舒缓压抑、抚慰心灵的文化品质,既能给人以激情、憧憬,又能给人以平和、安详,使封闭和孤独的心灵进入沟通与交流的场所。因此,从政府到民间都愿意以更多时间、精力和感情去投入彩灯艺术。在行政管理方面,政府组建了“自贡市彩灯贸易管理委员会”这个特殊的行政部门,行使自贡市彩灯行业的行政主管,和规划、协调自贡彩灯对外展出的特别职责。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下发了《自贡市彩灯行业管理规定》,还制定颁布了《自贡市彩灯质量标准》,对彩灯的设计、制作、组装及形、色、声、光、动等艺术标准进行了详细规范。在彩灯从业人员资质审定方面,由自贡市彩灯贸易管理委员会牵头,开展了彩灯从业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和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取证培训工作。自贡的彩灯艺人心灵手巧,在传承彩灯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彩灯艺术和推动自贡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彩灯制作虽是一项发自民间的自娱自乐活动,但此项活动却能使人在娱乐中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表现,所以个体的创造性与艺术智慧能够充分凝结于彩灯之中。通过彩灯创作,形成良好的生活情境,对民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使休闲娱乐和精神提升得到统一。事实上,每年举办的灯会已经成为自贡人民不可或缺的年夜大餐。没有彩灯,自贡人民无法感受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氛。彩灯已悄然成为新时代自贡民俗的核心部分。

结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传统的手工技能”和“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内容之一。⑩彩灯艺术带有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能性和社会风俗特征,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长久地受到民众的青睐和喜爱,是因为它标志着节日,装扮出喜庆祥和的狂欢气息。彩灯是需要我们不断打造的文化精品,它必将在形成自贡地域文化特色、创建新的城市形象中扮演重要角色。

注释:

①朱丹枫.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J].四川戏剧.2005(6):90.

②《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盐都自贡[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336—345.

③聂景春,邹秀玉.节日文化与精神补偿[A].高占祥.论节日文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2.

④孙建君.民间节日与民间美术[J].美术观察.2003(2):12.

⑤刘华龙.城市文化刍议[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4):237.

⑥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5.

⑦方向林.旅游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5.

⑧海天彩灯点亮长城[N].自贡日报,2006-9-8(1).

⑨多伦多彩灯节点燃加拿大“中国热”[N].自贡日报,2006-10-26(1).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四、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背景下的新热点。从其本身来看具有较高的综合度,需要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一个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协同其他项规划,也要把生态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程项目当中,使其成为有形的实体。本研究提出了以公众需求为前提、资源基础为依托、社会背景为依据,组织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元素,确定生态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拟定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工程的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有助于把生态文化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关于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类型问题

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不能使用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从高校所在的不同的社区类型角度出发进行活动。从我们在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社区的调查表明,城市社区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工业社区、商业社区、文化社区、政治社区、居民社区等,不同社区类型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有不同的建设途径与文化特色,有不同的发展创新思路。高校的领导和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和文化发展需求来参与规划项目和建设内容。同时,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上,除了高校积极参与外,高校还应当联合社区的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建设。这样一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就更多了,力量就更大了,城市区文化建设的步伐就会更快了。

(二)关于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问题

我们高校的领导、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形成一个区域文化建设的理念,即做到关心高校文化建设与关心所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建设工程,积极热情地与社区的领导和文化部门的同志共同研究、共同规划。同时要从加强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责任制出发,采取积极的态度。高校应以社区一员的主人翁的态度,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当成高校的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工作去关心、去支持,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急社区文化建设之所急,解社区文化发展之所难,满腔热忱地投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三)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并不充分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更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有些社区工作者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社区居民的休闲和健身娱乐,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街道也没有详细的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简单的把社区文化建设定位在娱乐和文体活动。二是社区文化设施相对薄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场所达标率低。调查发现,不少社区的文化中心建设未能达到标准,功能很不完善;三是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平衡,社区与社区之间由于条件环境差异,社区的文化设施也不均衡;四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方式严重制约了社区自身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分配不尽合理导致部分地区社区文化建设中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四)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任务

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范畴,对高校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高校作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应当首先建设好高校自身的大学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二是高校作为所在社区的一个成员,还要与其他成员共同建设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自身的大学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高校文化建设应以关心师生员工的健康生活保障为宗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应以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为尺度,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应以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为追求,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应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意识为主体的大学文化,使高校成为传承和创新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同时,高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洞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随时会影响大学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他们所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因此,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创建大学周边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为大学进行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另一方面,高校要处理好高校小环境文化建设与社区大环境文化建设的关系,积极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高校要促进高等教育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高校文化将以自身的人才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科学技术优势和特色,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推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二、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活动方式

(一)建立联合建设社区文化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

高校参与和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大学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坚持“校地合作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部门间的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在高教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高校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构建产学研合作载体和共建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其实质是教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资源教育化,就是大学对文化在区域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区域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区域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客观地讲,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内的高校、企业、党政机关积极参与的联合建设运行机制。社区文化建设由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由社区文化机构制定建设行动方案,对文化团队的组建以及日常活动、日常管理、以及参加文艺演出方式予以明确规定,实现对业余文化活动的规范化管理。高校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要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积极选派有较高水平的师生加入社区文化团队,充当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调查表明,从各地开展的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参加活动的人员大多是社区的老年人,由于一些项目缺乏现代文化的内涵,对社区青年群体相对缺乏吸引力。为此,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联合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力量,在文化组织建设、项目构建、形式设计、内容创作、活动队伍培训排练等方面精心规划,并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既坚持发展社区传统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又要坚持以满足城市社区全体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加强城市文化推陈出新,创作一批既有时代气息、内容健康的,又有社区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项目,真正做到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社区成员喜爱并广泛参与,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二)加快发展城市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发展城市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繁荣,必须要有经费保证。政府要加大文化专项资金投入,逐步建设社区的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演出场地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等。还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高校在参与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直接投入一定数额的资助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与文化资产独立创办文化产业,也可以与社区或街道联合创办文化产业,引入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既可以为市民文化需求进行有偿服务,以繁荣城市文化,又可以利用其经济收入投入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的困难,切实为社区人民群众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三)运用大学的人才资源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其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学生会要积极指导社区中小学生的读书活动。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组织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内的中学和小学校去,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以“中华美德颂”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或讲演比赛,引导青少年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其二,组织“五老报告团”进行专题报告。由社区统一领导,组织社区内高校、企业、机关的热心社会工作的老领导、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成立“五老报告团”,根据社区理论宣传、形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列出专题,分头到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和街道做报告,效果很好。其三,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服务社区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当代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反映了高校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更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建立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高校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社区文化活动,如帮助老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帮助弱势儿童学习文化,帮助社区筹办与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帮助社区举办宣传专栏、黑板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这有利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在城市社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以汇集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快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培养

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必须建立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状况来看,还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目前许多社区的专职文化工作者很少,有的社区的管理者往往由活动积极分子兼职,时间得不到保证,决策能力不强,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高校应当帮助社区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辅导队伍,定期指导群众文化活动;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人才资源和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文化骨干的培训,努力为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服务。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虽然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在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公共艺术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城市公共艺术的指导、协调、审定等工作。公共艺术建设职能往往挂靠其他部门,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市文化局、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都在自顾自的进行市公共艺术建设,决策者身份非专业化、职能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1、突出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

一般来说,城市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格和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因此,要合理地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规划,这是因为文化规划则在非物质层面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精神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主题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文化艺术规划、景观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中求变化,同时避免文化建设的混乱,以统一有序的面貌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2、对公共艺术进行系统化规划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公共艺术的规划目标,对其中需要重点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周全,对空间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主题、艺术品数量、建设规模、要解决的问题、执行方式、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要求,避免泛泛而谈和不切实际。比如,对于某城市的雕塑设计上,可以将规划目标设定为在城市总体目标的规划下,对城市的雕塑系统进行完善,构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公共雕塑,以树立鲜活的城市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以便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在进行规划时,要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等等。

3、对公共艺术进行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对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公共艺术属于发展阶段,管理者和市民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健全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出台相应的公共艺术的政策和制度,为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保障。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些大型的广场、绿地或者其他公共建筑附近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只有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制度程度给公共艺术一些积极的政策制度保障,才会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发展到今,已经逐渐凸显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展现城市的个性文化诉求,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规划,以政策和制度为保障,促使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居民和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维系政府与百姓之间和谐的精神纽带

现代社会高楼大厦,人们居住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但铁门却关得越来越紧;社会越来越开放,但人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即使是邻居之间关系也比较淡漠,缺乏互信。邻居之间都彼此不认识,还何谈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心理实验都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的交往环境或气氛中,就可能逐渐变得言谈谨慎、情绪压抑,甚至性格暴躁、易生猜疑等。反之,和谐、融洽的交往环境就会使粗野者变得文雅,怯懦者变得勇敢,自私者逐渐懂得关心和体贴别人。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互相联络、增加感情、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大家基于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在一起,不分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家庭贫富,没有功利和矛盾,共同活动,其乐融融,因而交往起来特别顺畅,联系也相当紧密,这是社区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群体文化活动,会把社区成员吸引在一起,加强邻里相互交流,创造友善、和睦的氛围,密切群众与群众、群众与社区及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利于巩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很多文艺骨干都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政府和社区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区品牌、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同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同时,社会、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底气不足。在城市发展中,文化这种软实力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环境文明城建设等都是在提高我们的软实力,未来发展的衡量指标当中一定有文化指标。城市社区文化工作是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一个区域人口的素质,建设现代化城区不仅需要有繁盛的经济,更需要有强盛的文化。所以,文化品牌建设对增强城区的综合竞争力这种促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二、进一步扎实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考与探索

当前,南昌市正处于经济增速、发展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提出了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国家文明城、创建国家园林城等等这些大背景下,我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正逢其时、正当其时,既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也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辅相成。所以,必须高高举起文化建设这个旗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首先要强调,文化建设不简单的就是文艺活动,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建设。这里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方面。社区文化是一种积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很丰富,应拓展开来,最基本的应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看报、各类教育培训,也包括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区的整体建设等等,这些都包含着文化的内涵。所以说,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体系,而是一个与外界密切相联、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全市的大局工作中统筹考虑,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推进。

(一)要与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努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在“大众化、群众化”上下功夫,促使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推广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效用,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大众化”上下功夫,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体现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性、群众性的关键作用。所以不能孤立的、片面的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它只是一条线,但是可以关系到、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在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这个大的系统工作中,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其中,并充分发挥出其群众性、基础性的作用。

(二)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工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和一条主线。在这项工作中,文化战线即是组织者、倡导者,同时也是主力军、主战场。所以,要抓住主题,周密部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直观的事实,大力进行“中国梦”系列宣传活动。要通过社区艺术节、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激励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要与城市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南昌市的制定了“五城同创”工作任务目标;文化战线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主力军作用。文化战线在创建工作中的重心就是要落在突出提升市民素质这个重点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创建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创建工作赢得人心,让老百姓对创建工作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大家有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要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社区文化的一项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科学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居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这一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赢得群众。居民在参加的社区事务当中,最喜欢参与的就是文体活动,所以,要把这些活动,开展成为娱乐、知识技能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本身就是属于以群众文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自娱自乐的大众文化。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多样性的需求特点,既要做到格调高雅,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又要注意通俗易懂,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广泛性,既要照顾到老年人,又要照顾到青少年,做到高雅与通俗共存,专业同业余互补,使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兼备。核心和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增加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端正社会心态、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思想的侵蚀。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媒体;城市文化;视觉传达设计

在南京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框架下,在视察江苏省重要讲话的精神中,建设、繁荣与传播南京城市文化,成为相关行业的重任。其中,包含主流媒体在内的视觉传达行业是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对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需求,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为特质的全媒体传播成为未来视觉设计与传达的重要导向。

1现状解析

在全媒体语境中,如何凭借其整合优势,以视觉传达设计为途径实现南京城市文化的定位与传播,关于这一崭新领域的相关研究已有发端,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层面:

首先,在南京城市文化发展及形象定位层面,相关研究已经形成规模,并已经开始涉足全媒体传播领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在《南京城市形象研究》项目研究中便提出了“文化立市”、“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宏观定位;南京市科委列项资助的课题《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战略研究》中,市社科院的黄南在南京社会科学杂志上撰文《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成因及定位》,详细梳理了南京城市文化的定位及发展途径;高小康的《文化发展与南京城市形象建设》一文探讨了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特质与发展前景;南京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论文《全媒体语境下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高度,分别从塑形传播和矫形传播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全媒体框架中南京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其次,在全媒体与视觉传达创新相互结合层面,当前的学术研究和相关探讨虽有开展,但并不多见。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形态研究》,论文主旨探讨了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形态与概念特质,但对于具体的设计领域并无深入涉足;吉林大学文学院李静修博士的学位论文《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全媒体传播方式对于受众审美心理的影响,并由此引申出媒体文化对于社会审美心理趋向的阐述。

再次,在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层面,相关研究已有推进,但相对滞后,缺乏新媒体技术的探讨,亦尚无系统化的理论高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论文《城市可读性与视觉传达设计》详细探讨了视觉传达作为技术手段和城市发展策略之一,其对于城市形象的建立和传播的必要性及所起到的作用;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论文《城市文化的视觉表达研究》结合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征,对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在传播的整合性上缺乏更深入的认知;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杂志上的《设计改变生活――关于运用视觉传达艺术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研究》论文总结了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应用领域,分别是城市形象设计、城市旅游形象、文化宣传、道路标志导视系统设计和店面设计等;刊载在2012年艺术百家杂志上的论文《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途径与方法初探》论述了城市文化的户外广告、公共艺术、光影和建筑四类视觉传达途径,不过在当代全媒体传播语境中审视,此种分类略显欠缺。

综上,全媒体、南京城市文化和视觉传达三个领域的单独研究及两两相互构合的论述已经全面展开,且其中不乏有理有据的深度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与宏观性的学术构想,对于指导相关领域实践和启发进一步的理论思考皆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但是,当前能够将三者综合讨论的著述甚少,相关研究亦鲜有创新,普遍问题是多流于宏观理论与概念,缺乏系统化、综合性的理论分析同具体传达设计解决方案的结合。

2研究内容

在当前文化传播的社会与技术语境中,针对南京城市文化建设与传播的诉求,将全媒体整合匹配的概念纳入视觉传达设计的科学研究领域,在传统传播媒介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吸纳新媒体的优势功能,响应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号召,以城市文化的整合传播为切入点,创新创意,在一系列量化研究目标的基础上,探求视觉传达设计同全媒体传播结合的最优途径,不失为一种颇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从内涵解析的角度而言,该研究命题可分为延展为3个相互契合的分支,即细分研究内容:

2.1全媒体视野中南京城市文化的建设与整合传播

作为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江苏省省会南京,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久以来担当着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角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盈的历史遗存。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之一,南京在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皆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2014年,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为江苏发展拟定了明确任务和美好愿景,城市文化的繁荣、展现与传播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构建因子。

以整合传播和复合传播为特质,以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契合为框架的全媒体传播理论是新近较为热门的传播学和设计学话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媒体环境和舆论环境,突破了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为南京城市文化传播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2.2全媒体概念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主题文化,是城市论文联盟文明的本脉,是城市文化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纲领,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核。齐齐哈尔市即已选择了鹤文化,就应当更加理性和睿智地淬炼其主题,充满自信地使其实现形态高级化和价值最大化,在精心而精细的创造中使其呈现得精致而精彩。

一、宏观谋划,系统整合,形成主题文化建设的战略引领

把鹤文化已打造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标志性文化,无疑需要上升到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高度,作战略性运筹和运作。城市主题文化,是新学科也是前沿学科,是精神理论的科学也是社会实证的科学。因而它是城市宏观管理和规范经营的行为,是城市高层次组织架构和领导的系统。当前,齐齐哈尔市在主题文化建设上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基础工作。

其一,要加强高端领导。党委和政府要把主题文化建设纳入最高议程,进入议大事和作决策的范围,确定科学严谨的大政方略。要建立高层专项工作领导组织,成立“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委员会”,下设研究、规划、文艺、产业、基础设施专项工作推进机构,设置负责策划和协调工作的办公室。要鲜明地叫响主题文化,对主题文化有概念,有提炼,有举措,有目标,有规划,有制度保障。比如定位鹤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对主题文化建设有精当的表述,以打造世界鹤文化特色名城为总目标等等。要在党的代表大会和政府工作会议上部署主题文化建设任务,还要把主题文化建设纳入齐齐哈尔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由此体现出组织领导的权威性和整体意志。

其次,要整合主题体系。主题是唯一的,但主题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对鹤的品格和表象进行梳理,使之与本地域的其它文化构成内在的联系。整合是优选,整合是创新,它的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累加之和。城市主题文化有许多要素,整合工作是一个较大的工程。尤其象我们这样的地域,文化系类因“包容”而“多元”,文化特征因“杂交”而“优生”,显现出极大的丰富性。所以我们要用比较优势的方法,择选独有的和极具特色的鹤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寻求和其他文化的内在关联,形成体系的有机与内涵的融合。

其三,要制定建设规划。主题文化建设涉及到多层面和多领域,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理论的与实践的、制度的与自觉的、精神的与行为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等等。我们升级主题文化建设,还必须制定出统揽全局的“母规划”。从总体上说,主题文化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艺术功能。规划是整体构思和宏观战略纲领,涵盖着理念、方式、进程、项目等元素,尤其是要明确奋斗目标。即:把齐齐哈尔市建设成在国际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名城,成为鹤文化和生态文化研究、宣介、创作、交流的中心,成为鹤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地、商品营销的集散地、旅游观光的名胜地,也成为发育支柱型特色文化经济链条的垂范。主题文化建设还是复合型的工作,其内容主要有学术、艺术、媒体、娱乐、旅游、品牌、节会、建筑、产业、开发、教育等。齐齐哈尔市应尽快制定和出台这一专项规划,从而使主题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所依据和遵循。

二、挖掘资源,释放潜能,形成主题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齐齐哈尔市把鹤文化确定为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组织学术研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鹤类与湿地生态论坛;赴云南、江苏、河南湿地进行考察,与日本招鹤市民协会建立了鹤文化交流关系;开设了报、刊、台、网鹤文化专栏,创办了鹤文化专业型会刊;编印了学龄前鹤文化图册,建立了青少年鹤文化早期教育基地……

然而,依照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要求,我们尚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城市主题文化建立在特质文化基础之上,而主题建设的功利则在于使特质文化生发出多重的价值。我市鹤文化主题建设,亟待挖掘资源,积蕴能量,并使其转换和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要深挖资源。生态学、考古学的成果佐证,齐齐哈尔地域的鹤文化和湿地文化乃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要对鹤文化的历史起源、孕育过程、发展规律、生态意义、环境作用、人文现象、社会功能、文化内涵以及美学价值作出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为主题文化的建立提供有据有力的理论支承。目前,齐齐哈尔市相关鹤文化的学术论文、民间传说、文学艺术、文物考证、民俗民风、宗教信奉等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积累。这些弥足珍贵的财富,特别是一部分非物质性的遗留,散失易而集存难,我们不能因其缺失而缺憾,而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一步收集建议组织历史文物、文献考察,精选鹤文化资料及文学艺术品,编辑《中国鹤文化丛书》,分目立卷出版。

二是要精心提炼。主题文化,由城市最具核心性、特色性、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组成,形成信念的、理想的、品质的、气质的导向,从而凝聚起全民自觉自发的精神力量。我们正是要通过对鹤文化的提炼,倡导一种精神,弘扬一种境界,昭示一种理念,彰显一种魅力。如:丹顶鹤极具美学价值,我们可以由“表”及“里”进行考析。从其表象美的视界加以归纳——声音之美、色彩之美、形体之美、姿态之美。从其内质美的视角加以归纳——圣洁至尊的“神仙鸟”、济世兴邦的“吉祥鸟”、抵邪御恶的“驱灾鸟”、坚守爱情的“忠贞鸟”、延年益寿的“长寿鸟”、品高位雅的“文化鸟”、睦邻从善的“和谐鸟”。这些高尚而又表里如一的美德,具有极强的启迪和教化作用,易于使人接受和效仿,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优化自然环境。

三是要广泛宣介。文化资源从收集、整理、提炼,到真正使其优化配置,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尚须经过广泛的宣传推介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要加强与外埠的交流,宣传我们的特色文化;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主题文化深入人心;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培训,鹤文化传播从娃娃抓起;要激励鹤题材的文艺创作,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要制作好厅馆装饰和街区标牌及亮化景灯,在细节之中展示鹤文化。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其信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捷等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甚至炒作城市主题文化。本市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均要有专栏和专题,也要与外地区媒体互换交流,同时还应该将与中国文化网和东北网共建的“仙鹤飞翔的地方”网页长期固定地开办下去,以实现鹤文化的影响力舒张于更大的空间。

三、创意文化,打造品牌,形成主题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齐齐哈尔市征集鹤文化佳作,创建了全国独家鹤文化网页;出版科普、诗歌、民间文学、摄影、剪纸鹤文化图书和音像品数十种;设立“丹顶鹤艺术奖励基金”, 表彰奖励精品创作;编创鹤主题杂技、综艺节目和文艺晚会,若干次举办鹤题材舞蹈歌曲、书画展演;在全国大型文化和体育盛会上,放飞了仙鹤,也放飞了我们的梦想……

坦言,我们还没有创造出轰动极致的品牌。在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程式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即资源的配置和优化。配置是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排序而组成有机体系,而优化则是通过创意把资源加工成品牌,成为具备显性和标志性的城市主题文化载体。

转贴于论文联盟

第一,要打造节会品牌。大胆创意,超常策划,办好“观鹤节”,为张扬城市主题文化大造声势。仙鹤是鹤城的,仙鹤是中论文联盟国的,仙鹤是世界的。作为世界大湿地和中国鹤家乡,举办国际性文化与生态意义兼有的盛会,理由最充分前景也最开阔。“观鹤节”期间,要有弘扬鹤文化的高峰论坛、湿地保护的权威考察、鹤文化产业的博览和洽谈、丹顶鹤艺术品的商贸大集、环境保护捐资和丹顶鹤认养活动、保护区观光赏鹤和民俗村渡假旅游、大型鹤文化综艺节目演出和电影电视放映,以及著名文艺家采风创作和精品展览。

第二,要打造建筑品牌。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是形神兼备的。就建筑而言,既保证人们居住,包含地域文化秉性,又体现出哲学、文学、美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的成果,同样可以打下城市主题文化的形象烙印。所以,我们要建设鹤文化广场,要建设鹤文化景街,要建设鹤文化雕塑,要建设鹤文化公园,还要建设鹤文化楼区。每一座文化主题建筑都力求成为精典之作,能够记录文化历史,书写文化精神,描绘文化形象,讲述文化故事,标注文化符号,让人们在视觉的愉悦中赏读城市主题文化这部厚厚的“百科书”。我们还要建好鹤文化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以及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阅览室,以建筑这种直观独特的语汇方式传递城市主题文化的信息。

第三,要打造文艺品牌。文学艺术是弘扬城市主题文化的重要载体,生产与主题文化相适应的优秀作品是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勉励鹤题材的文艺创作,建立主题创作奖励基金,开展主题创作精品评选活动。组织重点作家和艺术家选定题材,研讨论证,体验生活,签约创作。要通过重大题材创作产生文艺的震撼作用,通过深刻题材创作产生文艺的感染作用,通过理性题材创作产生文艺的教化作用,通过娱乐题材创作产生文艺的愉悦作用。要打造“鹤乡诗会”、“扎龙歌会”、“丹顶鹤诗画综艺晚会”等品牌,塑造出感人的“鹤仙子”、“雏鹤丹丹”等人物和动物的典型形象。近期,应以电影、电视剧、动慢片的创作为重点,以求得其受众面大、传播快捷、形式喜闻乐见的艺术效果。

四、政策导向,发展产业,形成主题文化建设的物化效益

齐齐哈尔市成立了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形成鹤文化产业协作机制;防御性抢注了“鹤城”商标,实现了大面积行业和产品名称的垄断;确定了鹤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得到了省的特色文化产业资金扶持;建立了丹顶鹤艺术品展销馆、店,培育了多家生产基地;组织鹤艺术旅游纪念设计大赛,在“哈洽”、“深博”、“龙港”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推介……

但是我们的鹤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高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经济文化,文化经济,文化与经济相融方为当今发展大势。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生产力,它可以物化为商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市场和新的消费源,增强实力并上升为主导产业,通过竞争而聚集潜能和抢占先机。齐齐哈尔市的主题文化建设,也必须尽快融入商品生产之中,在渐增经济功能的同时倍增文化功能和艺术功能。

一方面,要壮大现有产业。齐齐哈尔市目前有鹤文化产业数十家,产品近百种。其中多为旅游、印刷、工艺制作、艺术品及书刊展销等行业,估测年创利润最高也难于突破1000万元。这种状况显示出经济与主题经济的比例极不相称。对此,我们要通过政策导向对其进行扶持,改变其体制,鼓励其转产,协调其整合,给予各种优惠条件,或者以政府对兼有公益性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等方法,促进其扩大规模和提高经营效益。

另一方面,要创办新型产业。利用好齐齐哈尔市已经抢注的200多个商标,积极创办创意前卫和产品朝阳的产业,重点是发展出版业、影视业和动漫产业。要充分发挥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作用,逐步把文学、书画、摄影、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坚持创意优先、生产优先、基地优先。精心设计,精致包装,将“地产的”芦苇画、刺绣画、蛋雕和麦饭石工艺等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大市场。要形成政府、企业、民间多元投资的新格局,兴办规模可观“神鹤”影视创作和“神石”饮水具产业。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城市法治文化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18-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其根本生命力在于实践。法治本身具有道德属性,法治的灵魂就在于价值观、道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观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同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实践平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在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思想引领

法治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如何将法治文化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关键是要构建这个社会或时代的价值共识。我们现在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内涵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它要求人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城市的人民共同来建设和维护,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维护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

在国家层面上,它力求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市民的权利和自由,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力求实现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在社会层面,它不仅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且“公正”、“法治”也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思想基础。在个人层面,更加注重价值目标的培养,使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的美德不断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市民建设法治文化的热情,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导向、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注入新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道德支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法律的实施为道德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法律的建设又需要以道德为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是为了单纯地用法律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而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用人性化的道德来约束和辅助法律。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公民自觉守法用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可以增加人们的觉悟,约束人们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道德对法律的支撑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指法治文化建设失去了它自己的独立性,而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个大前提之下,更好地去建设城市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分析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现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之后提出的。它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结合道德的约束,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宜居城市。

三、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应的是对人们道德层面的要求,法治文化建设对应的是对人们法律层面的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联系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分析城市发展现状,走适合我们市情的道路,与时俱进。 本文首先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接着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法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J].法律科学,2015,(1):4.

[2]王晨.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J].中国法学,2013,(3):19.

[3]张彩虹、张育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06年第20卷第4期.

[4]李霞琪.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6).

[5]孟强,叶慧海.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及现实意义.2012年中国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6]秦前t,叶海波.论民主与法治的分离与契合.[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旨归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的归属感与人的凝聚力在城市社区的落地生根,是人的价值与人的精神在城市社区的提振升华。而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创新发展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与模式创新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社区文化及其功能

社区文化。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个概念。此后,包括韦伯、涂尔千、齐美尔、帕克、帕森斯等众多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含义和特征都有着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中大都涉及到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结构要素、区位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等。综合前人对社区的定义,我们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对稳定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人口在特定的区域内、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体系下,拥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以及共同的认同感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而社区文化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社区文化的功能。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整合功能。它使人们能够趋同存异,共生于一个社区之中。还能引导个人生活方式与周围环境和实际条件的协调。二是教化功能。社区文化教育弥补了学历教育的不足,给各个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知识、学技能、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参与社会、学习现代人应对风险的能力等。三是导向功能。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社区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这种文化定势能更好地把社区居民的努力方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到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四是传承、融合功能。文化是历史现象,从纵向来说,社区文化保存和发展了代代相传的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纵向上的传递。从横向来说,社区文化具有渗透性,不同的文化体系经过调整产生新的文化体系,这种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融合。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经费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一般情况下,城市社区的建设经费来源大体上有政府财政拨款、居委会自身的创收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据笔者对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的调查发现,该社区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划拨的经费,社区对自身的固定资产及社区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吸收的社会公益捐款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社区建设经费总额不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口较大,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物质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内拥有一批诸如工厂、公司、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虽然这些单位大部分都建有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博物馆、大礼堂、会议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但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基本上仅限于单位组织内部人员使用,而不是面向所有的社区居民开放。因此,社区内的文体设施资源的部门条块分割与封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共建共享进度,也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宝贵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导向,社区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情况直接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与成败。重庆市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诞生过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其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色彩和个性。而北社区对诸如文学、科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的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和使用意识并不强,对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力资源的整合现状与问题。北社区的人力资源包括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居民。笔者根据对这些社区工作者的访谈发现,他们的才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为建设社区文化献计献策等方面,社区领导和管理者并未征询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120余人的问卷调查发现,62.5%的社区居民表示没有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83.8%的居民表示没有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并未能重视和发挥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机制创新

组织机制。是指组织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行机理,本质上是指组织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机制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制度、规范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强力度。“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推广,是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但又要注意不要“越位”。另外,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分工、职责权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保障机制。是指为组织的正常运转或者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物质、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无形资源的机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的保障包括经费、设施、技术、人力等各种资源,以上提到的这些保障资源都是北社区目前所缺乏的。为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北社区应为社区文化建设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完善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充分利用组织各要素,为实现组织目标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在社区文化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滞不前,此时就需要整合社区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为社区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推动力。调查发现,目前北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北社区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给予社区工作者应有的尊重与高度的重视,增强工作人员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吸纳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评价机制。是指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已经制定好的文化资源整合的策略、措施、手段、方法等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对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评价机制有利于在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工作开展前预测此项工作的效果,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建设项目进行否决,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的浪费。因此,评价机制有利于北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整合体系进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各要素、对工作的各流程进行客观评价和合理评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约成本。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选择

“社区整合是指社区诸要素相互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并有效发挥社区功能的过程和状态。”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模式其内容就是社区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

社区内部资源整合模式。即对社区内部经费、人力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对社区文化进行重构,有助于形成特色社区文化。为此,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土地、房屋、设施等各种有形资源,使之产生经济效用,从而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社区内部管理者、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丰富的经验,而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动力,他们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文化资源,挖掘社区内丰富的民俗资源与历史人文价值,以此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外部资源整合模式。社区外部资源整合模式,即对社区外部的经费、人力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系统外的支持,有助于形成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社区形象。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和社会公益捐赠,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经费;通过咨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借助社区外部志愿者的帮助,能为社区文化建设争取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吸收借鉴其他社区的文化建设经验,从而保持社区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因此,争取外界的经费支持、人力支持和经验支持,是社区文化建设中外部资源整合模式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 综述

[分类号]G127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形势下,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哺育和支撑。近年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理论研究已逐步开展,有些优秀成果已付诸实践,对农村公共文化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数据统计及结果

本文以CNKI期刊论文库和硕博论文库为检索系统,以“公共文化”并含“农村”为题名,时间截止至2010年7月9日,对搜索的论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搜索论文158篇,其中硕博论文13篇,时间跨度为从2006年到2010年,按时间分布情况见图1。

从图1可见,自2006年以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论文数量明显增多。按内容来分,目前的学术论文主要涉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经费、设施、法律法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等方面。

2 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1 对基本问题的研究

2.1.1 农村公共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多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界定。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从供给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农村民众的文化需求而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活动”;二是从主体内容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构建农村综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公共文化除具有公共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农村的独特性。陈吴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是孕育在农村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的,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与城市公共文化相比,还具有乡土性、传统性、垄断性、输人性四大特征。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宗教和多民族融合,因此,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具有其特殊性。孔维萍、吴艳华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多元并存性四大特征出发对新疆农村公共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公共文化建设应突出地区特色。

2.1.2 对农村公共文化内容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界定。尹长云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向农村地区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活动、信息服务以及与其具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资金保障、人才等;闫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纵观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明确、完备的界定,笔者在总结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农村公共文化所涉及的内容界定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休闲娱乐活动、群艺表演、广播电影电视、文化下乡、重大文化工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乡镇文化站、艺术馆、文化大院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依托的硬件设施等;农村自有文化,包括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农村文化遗产、农民自办文化等。

2.1.3 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已经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解决农村贫困的内生力量;是剔除腐朽落后文化、抢占精神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 对供给问题的研究

2.2.1 对供给现状的研究疏仁华认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长期重城市、轻农村,使得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供给处于一种严重的缺失状态”,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不足、人才缺失、体制与机制缺失;蔡辉明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内群体之间存在普遍的供给不均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缺位、错位严重;刘如珍认为,受城市化进程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城乡公共文化生活相差甚远,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公共文化少之又少。

2.2.2 对供给主体的研究 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组织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以及治理理论逐步形成,政府以往的统管一切的角色逐渐改变,部分职能向市场开放,与企业、社会、个人统筹协调,走多中心治理模式。作为公共产品之一的公共文化也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构成,国内学者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即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

蔡辉明认为,依据供给主体,供给模式可划分为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以及第三部门“志愿型供给”三种,“运用这三种多元化并进的供给模式,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制度保障”;裴玲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应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农村社区,要扩大社会力量,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和利益导向,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热情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上的有机结合,改善目前农村文化供给状况”。韦丹以环江县为例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问题,指出“按照政府、社会、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构建政府、社会、群众相互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网络模式”。

另外,一些学者对作为主导者的政府的供给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葛继红和王玉霞从公共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方面分析了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必然性,指出,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主导力量,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制度供给,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卢华东论述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要把握好原则,二要明确建设任务,政府应着重建设政策理论、基础设施、生产运营、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信息传导、评估监督七大系统。

2.3 对保障机制的研究

2.3.1 对资金投入问题的研究 资金投入是农村公

共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财政投入数量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在大部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着公共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务之急是扩大资金投入数量;就目前有限的财政投入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投资明显落后于城市,西部农村更是落后于东部。陈坚良以2003―2004年的财政投入为例,指出目前城乡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拉大,国家投入偏重于城市;曾崇碧、王芬林、葛继红和王玉霞等也通过大量实证数据论证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仅不足而且失衡的现状。

在投入方式上,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应积极吸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事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刘玉堂、王琳等强调“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要采取财政补助、信贷贴息、参股经营、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葛继红、王玉霞认为政府不仅要担当主要投资者的角色,还要通过出台政策和完善立法来积极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投资,以弥补国家财力之不足…。;林怡认为,县镇两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对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和投资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2.3.2 对人才机制的研究 人才队伍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充实和发展一支稳定、专兼职结合的优秀人才队伍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素质不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干劲不足、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身份不明、隶属关系较为模糊等。

就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短缺的原因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财政紧缺,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职权少且薪酬低,很多乡镇发不出基本工资;领导不够重视,重实物建设而轻人才建设;缺乏准入门槛,编制不足,职称评定困难;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农村精英大量外流,缺乏对民间艺人和传统文化能人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等。

根据不同的现状和原因,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发展策略:从资金待遇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增加工资待遇,建立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陈坚良指出“要明确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刘淑兰提出“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帮助和解决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刘卫在基于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落实乡镇文化站转制改制人员参保的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合理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崇碧认为“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需增加相应编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待遇”。

从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学者主张: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业务培训I,二要注重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精英的培养与扶植,三要加强对高校人才的引进。陈坚良、苏忠义等人提出,要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提高政治和思想素质;曾崇碧认为要“促进城乡文化人才双向流动,县属单位的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等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或挂职,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到城市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章剑华认为要“注意抓好对基层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为文化站选好人、定好岗”。曹锦扬认为“对现有人员一方面每年都应邀请有关专家来辅导授课,另一方面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送到国家、省、市文化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及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对农村文化精英的培养上,吴理财和夏国锋、王琳、陈坚良、曾崇碧、李萍和霍军政等学者都主张要培养和扶植农村文化爱好者和文化精英,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相应的鼓励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在人才引进方面,学者普遍认为要培养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工作,李少惠和崔吉磊认为“城市高校和社科研究部门应深人农村基层,加大对农村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力度,采取院校教育、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各种形式,切实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让农村‘不走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

2.4 对公共文化设施网路的研究

公共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依托,是农民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场所,是一个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覆盖率低、很多地区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变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没有开展或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文化服务中心没有办公用房、图书和活动器材等而“名存实亡”,图书馆(室)的图书陈旧,没有更新,很多被闲置或流失。另外,还存在明显的建设失衡问题。徐学庆指出我国农村文化设施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包括地区间不平衡和县(市)、乡镇与村间的不平衡;曾崇碧将乡镇文化站和村庄文化设施进行东西部比较,指出西部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于东部,部分设施建设东西部相差悬殊。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要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增加资金投入,大量设施需要修建、重建,图书资料、活动器材需要更新和补充。有学者提出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走社会化共建模式。吴碧英指出“文化馆、广播站、农技站、学校都可以作为文化设施来加以利用”,要“创新城乡单位共建、企业共建、军民共建等社会化共建模式”;有学者认为要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监督,明确责任人和服务规范,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还有学者认为要鼓励农民对文化设施的参与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2.5 对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的研究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保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需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其发展的基本政策。近年来,旨在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逐步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尤其是涉及农村的公共文化政策还十分薄弱。

葛继红和王玉霞、林怡认为,现行的涉及农村公共文化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体系,现有的法规文件,大多只是宏观的规定,而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实施细则不完

善,因此要制订规章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规则有序运行;李小群和吴兴国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已有政策要不断完善、彻底落实、明确责任,同时要注意新旧政策的合理结合;苏红认为,公共文化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必须要有专门的文化政策,不仅要制定有利于国家文化和社会稳定的政策、法规,还要制定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发挥其职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李萍和霍军政认为,政府一要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投融资渠道,二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随意性,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

2.6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绩效评估是公共文化部门落实责任、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实现。

李宁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李宁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效率,量化指标,确保绩效的具体与明确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对评估的参与。李少惠和余君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有利于政府和文化部门树立服务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和决策水平,按照复合型绩效评估模式将政府评估、上级与专家评估和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基础没施和场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信息部门和管理部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5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2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

2.7 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

对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界观点都趋于一致,即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以及文化部门的关系,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办、养合一的直接生产方式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转变,使文化资源逐步从单一计划分配向国家、市场、社会共同配置转变。

目前,专门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还不多,于玉宏和曹爱军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应集中在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和建立城乡区域间的互动促进机制等方面”。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创新,曹爱军认为,应主要遵循一体化和多元化两条路径,一体化即解决二元供给问题,实现城乡一致的供给体系;多元化即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与筹资的多元化。

3 评价

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方法上,现有的学术成果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类比法、举例法等较为传统的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明显不足,对现代经济与管理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者应该加强对社会计量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另外,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领域,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因此,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也是有待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内容上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学者都探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办法的实施和保障问题研究还不够,如加大资金投入问题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对如何加大投入、如何吸引社会投资、如何保障和监督资金的使用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还缺乏研究;其二,对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问题已展开大量研究,但对农民需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只有对需求内容、需求数量进行调查了解,才能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否则可能会造成供给与需求脱节――一方面农民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供给严重浪费;其三,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文化机构等的评估、监督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还明显不足,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评估问题已有学者进行研究,但数量较少,细化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还未出现。因此,加强对评估与监督机制的研究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求索,2008(6):67

―68.

[2]刘玉堂,黄南珊,刘保昌,等.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

究――以湖北省为个案.学习与实践,2007(6):12―23.

[3]陈吴.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图书情

报工作,2009,53(17):23―26.

[4]孔维萍,吴艳华.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昌吉学院

学报,2007(6):35―37.

[5]闫平.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山东地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33―38.

[6]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

2009(1):60―62.

[7]蔡辉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老区建

设,2008(IO):47―50.

[8]刘如珍.当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新策略研究――以福建省

农村为例.福建论坛,2009(9):120―122.

[9]裴玲.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学位论文].兰

州:兰卅I大学,2009.

[10]韦丹.农利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研究――以环江县为调查

对象[学位论文].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11]葛继红,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

府供给角度.生产力研究,2009(4):21―24.

[12]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社科

纵横,2009,24(7):26―28.

[13]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

义,2007(1):98一100.

[14]王琳.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

天津大学学报,2008,10(5):417―420.

[15]林怡整合农村资源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农村小

康科技,2008(8):16―22.

[16]刘淑兰.政府创新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

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4l一45.

[17]刘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路探寻――基于湖北省现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55―56.

[18]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

报,2009,22(4):78―8l

[19]苏忠义.南县农村公共文化建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行政学院

学报,2007(4):74―75.

[20]章剑华.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艺术百家,

2006(6):l一6.

[21]曹锦扬.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剧影月报,

2007(6):48―49.

[22]李少惠,崔吉磊.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的构建.经

济体制改革,2007(5):175一178.

[23]徐学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成因及推进思路.中州学刊,

上一篇:网络规划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班风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