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21:54:51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

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里,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小组。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人口为2033人,劳动力1240人,但是人多田少,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入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人均不足2000元,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生条件也差,村里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文化和医疗设施,一部分的人员经济跟不上,陷入困顿,整个村子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人民生活的关键。

(二)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1.保留集体资产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里的土地征用款分发给广大村民,而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行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立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方式兑给广大村民,在社区中建立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广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注册成立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力的大商家纷纷来到这里发展,各个公司加强自己的业务。既相对又独立,又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3.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防止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生,社区领导班子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生,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入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鼓励村民就业,每人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工作的机会。对于有劳力但不就业的村民,社区也制定了管理办法,每年将会受到扣除年终分红总额10%的处罚。经过这些措施,使得季官社区少有游手好闲的居民,人们生活都是蒸蒸日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的面貌又时刻的影响到下一代人。

二、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中央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因为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三农”工作的推手,更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如何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学习,我非常赞同“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没有文化产业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的说法,以下仅从发展集体经济的角度,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和建议。1.集体经济组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美丽乡村也许可以通过国家政策项目的规划得以推动建设,但是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美丽乡村的建设搞不好就是昙花一现。因为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保障,既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就必须要依照法律所赋予的要求和职能。要重视自身的组织建设,要完善和巩固土地的承包管理,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和运营,要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完成各个部分的定为,在部分地方落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地方,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工作,要以先进的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落后的地方,明确好现有的组织结构,成员结构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把农业和地方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相结合,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2.探寻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从季官社区的发展来看,集体经济就是增加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更加确保快速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集体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同时又关系到地方的生产,生活,保障了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与城乡一体化相辅相成,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都知道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美丽乡村,我们必须要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不能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那也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了。在此之外,我们还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将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的地方文化,并开发其他特色产业经济,合理利用土体开发,保证环境卫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鼓励农村的绿色生产基地的发展。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实力型的企业来投资。在国家的帮助下,鼓励小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从实际出发重在联合发展,各村发展自身的特点,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3.提升公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难以实现。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学习现代的科技技术,二是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发展,创业、就业。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我们要把现在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推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到农村,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素质。三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广大的农民同志积极的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同时要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以前老一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让人们真正的体会集体的力量能改变现有的落后生活,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只有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发挥人们的潜在力量,才能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好集体经济和维护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和总目标,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同时,还需要整体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只有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我们的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乡村生态建设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5] 海继平.探讨建设美丽乡村聚落与传统文化生态的传承关系[C].中国建筑学会年会,2013.

[6] 尹超.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系列丛书;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23-02

美丽乡村是深化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好蓝图。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针对新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需要亟待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理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该《丛书》以论文论著、专家讲坛、实地考察、建设活动等形式,从政策篇、理论篇、实践篇、方法与技术篇、境外篇等方面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这套丛书在乡村建设工作者以及其他读者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本文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结合《丛书》中几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了一批诸如浙江的高家堂村、广西的红岩村、安徽的宏村、河南的郝堂村等为代表的建设试点,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任务,最早是在浙江省的安吉县提出并实施的。早在2008年,该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开展以“美丽乡村”为总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勾勒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雏形,被誉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10月,浙江省委将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升到一项省级发展战略,专门研究并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近几年,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目前,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也在探索本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201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农业部贯彻党的十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同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该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0亿元,在130个县、1 146个行政村实施首批推进工程。2015年,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对于其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部门思想不统一、部门协调难度大、重建设轻规划、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的出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环境出版社与农业部科教司合作策划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丛书》由农业部科教司唐珂任总主编,成立了编委会。该套丛书包括《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图书,分类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原则、方法、目标和建设模式,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创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总结,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丛书》的出版对扩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人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乡村建设的启示、引领与示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传播建设理念,增强当地农民参与的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特别是党的十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是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丽中国乡村行》《美丽乡村快乐行》等电视节目的开办,全面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资源,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丛书》作为传统媒介,它的出版能够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地传播建设发展理念,共享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2.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发展之路。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认真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丛书》之《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实践篇”中,来自于不同省份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本地区的做法与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从先发性优势到内涵升级建设,广西省的“清洁乡村”适用技术引领生态乡村建设,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的农业示范园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等。这些案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介绍了北美、西欧、东亚、澳洲与南美等国外的乡村建设案例。在最后一章,该书从国外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乡村经济类型、小城镇建设实践、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养“会思考的农民”“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民职业化”培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果,旨在从丰富多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中,提出具有共通性的建设思路和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3.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图书是知识和思想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丛书》的出版,丰富了城乡规划、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包含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战略构想、理论基础、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它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同的专家学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某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是基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不同而已。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提到“古代人眼中的美丽乡村”“现代人眼中的美丽乡村”“外国人眼中的美丽乡村”,不同的区域、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于美丽乡村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建设的愿景终究是一致的。为了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绿色梦”“致富梦”“乡土梦”,包括本套《丛书》在内的新农村建设类图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丛书》及其内容实现了远距离的传播,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4.营造社会氛围,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近几年来,“美丽乡村”一词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实现“外在美”,而且要创造“内在美”,需要“内外兼修”,内核是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它承载着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创建的新使命。网络、报纸、杂志等信息的传播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要求,《丛书》的出版能为人们提供新农村建设最为权威的信息、方法和技术,宣传科学的建设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美乡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董夫才.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的“乱象”[J].出版广角,2015,(2):94-95.

[2]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5.

[3] 唐珂.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4] 唐珂.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5] 唐珂.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6] 唐珂.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Abstract:The Series of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is an authority book and has strong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in which the requirements,principles,approaches,methods and goals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are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evaluated and summarized scientifically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several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Series of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贵州省文物局启动的“百村计划”,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与“美丽中国·多彩贵州”建设紧密结合,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推动传统乡村生态文明迈向现代乡村生态文明,实现传统村落的“跨越”发展。它的意义在于:

学习乡村传统生态智慧,建设“美丽贵州”。技术至上带来了工业时代的物质繁荣,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消失、气候变化等等不可避免的人类生存危机,贵州乡村蕴含的“生态智慧”为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从江“稻—鱼—鸭”世界农业遗产,金沙“石头上植树”奇迹,黔东南林农混作,就地取材的木房子、石头房子和土夯房子等等,都是“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的完美体现,贵州乡村向世界展示了山区资源合理利用的传统生态技术经验。“美丽贵州”建设的核心是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因此,“道法自然”的村落生态智慧为实现“美丽贵州”建设目标提供了最好的生态技术方案。

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智慧,构建“和谐贵州”。贵州传统村落文化是整全的传统农耕文化,既有规范村落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文化制度,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行为规范中,表现出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尊从自然的文化精神。黔东南苗族每年在插秧之际举行“开秧门”:清早到育秧田烧香化纸、祈祷、献供品、酹酒祭拜土地,再采三兜或五兜秧苗,用单数的茅草将秧苗捆扎好,秧根轻轻地沾上从家里带来的油和盐,插在稻田的中央,之后围绕这几蔸秧苗开始插秧。这种仪式是将土地“亲人”化,表达人对土地(自然)的深厚情感,形成珍爱土地、山林、溪水等自然环境的行为方式,破坏自然将受到全体村民的谴责和惩罚,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村落社会的行为规范之中。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至上、掠夺自然等等相比,怀有感恩(敬畏)自然的村落文化精神,在村落自主寻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可能关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式,形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和谐贵州”模式。

提升乡村传统经济价值,实现小康“贵州梦”。自明代建省600年来,“人无三分银”就成为贵州的代名词,累积性的“贫困”成为贵州挥之不去的“梦魇”。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使贵州在传统农业发展中获得的物质积累较少,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叠加过快的人口增长,使得农村贫困普遍发生。“百村计划”的实施,赋予乡村新的功能,农业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村、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等等保护模式的实施,使农产品、村落建筑、梯田景观、传统歌舞、传统手工艺等等都可能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品质认证、价格制定、城乡互动、政府扶持,村落传统自给型经济将转变为现代生态(绿色)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贵州梦”。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朱青主持设计的云南省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在设计中通过刻苦钻研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确保了综合实验楼建成后成为西南地区首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要求,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楼。特别是实验楼中的P3实验室设计填补了我省烈性传染病实验室的空白,在我省非典和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她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在耿马、丽江、宁洱、彝良等地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现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耿马灾区,她和同志们在抗震棚内伴随着余震点着汽灯苦战三个月,圆满完成了恢复重建设计任务。在宁洱灾区,她带领项目组人员,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以办公室为家,加班加点的完成了四个民族四十多套的民居标准图的设计任务,为恢复重建赢得了胜利,保证灾区人民在春节前搬进了新居。在彝良灾区,带领着设计人T吃住在灾区,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恢复重建设计系列任务,保证了灾区群众在寒冬来临之前住上了新房。

朱青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扶贫搬迁的建设中成绩斐然。主持设计了云南省彝族、傣族、佤族、拉祜族等十二个民族的民居设计图集,针对农宅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的提升在节能、节材、绿色环保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为我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她带领工作组住在村庄里,深入到每户村民家中调查,收集了第一手宝贵原始资料,在所完成的沧源县葫芦村、弥勒市可邑村的美丽乡村设计中,充分延续了村庄的历史文脉,最终达到“民居有特色、村庄现美丽、生活更幸福”的美丽家园建设目标,其中,可邑村项目获得了住建部二等奖,为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典范。

在全省重点工程“七彩云南・古滇国”项目中,用BIM技术对第三方设计成果进行了协同检查,消除了二十多处重大设计隐患,避免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朱青发挥领军人物作用,组织设计人员对新技术、新设计理论和表现手法进行攻关学习,把自己30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人,在她的带领帮助下,许多青年同志迅速成长为规划设计行业的骨干,为我院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青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中传统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和特色建筑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参与了《云南百年建筑》一书的编制工作,主持了《云南艺术特色建筑物集锦》上、下集和《云南拉祜族民居》的编制工作。在部级专业学术杂志《建筑学报》等期刊共12篇。负责“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新滇中新民族风格建筑研究及实施导则”、“临沧民居”等的研究工作。

在国家推广的装配式建筑中,带领设计人员,对装配式建筑在棚户区改造、抗震救灾、扶贫搬迁、安居房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其高效、节材、环保等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我省不同的抗震烈度、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经济状况等区域建设条件,进行了三十多种类型的设计优化。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赵一夫,1973年出生,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海峡两岸农业研究和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政策研究。多年来,合著出版《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与探索》、《开拓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新视野论文集》(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海峡两岸农业经贸关系研究》、《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研究》等四部著作,三十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9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等,为海峡两岸农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研支撑。

美丽新中国,从美丽新农村开始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曾明确提出,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如今,把农村建成美丽家园,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各地的共同追求。自从事海峡两岸农业研究以来,赵一夫对海峡两岸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台湾自2008年开始推行的“推动农村再生计划,建立富丽新农村”政策,更是给了他深入探讨大陆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启示,也让他对大陆建设“美丽新中国”的规划有了建设性的想法。

据赵一夫介绍,台湾推出“农村再生”计划的政策目标强调农村整体发展需要,运用整合性规划概念,以现有农村社区为中心,强化由下而上的共同参与制度,重视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均衡发展,强调农村产业、自然生态与生活环境的共同规划与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成效显著,可见这是一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存的新政策,对大陆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赵一夫通过整体梳理现阶段大陆乡村建设的政策推进措施,发现大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从政策到实施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认为,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实施经验,进一步激发农村居民主体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注重软硬体同步建设,形成永续发展的局面。

同时,赵一夫还提出了具体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由于大陆农村建设的许多相关规定并没有制定形成独立的法律法规或者技术规范,缺乏足够的约束力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因此他建议以法律或规范的形式建立农村建设的持续推动机制,有效保障农村建设能够在规范管理的框架内依法进行。

其次,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农村建设在规划设计和推进落实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自下而上的积极作用。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应征询和考虑农民对农村建设的意见,培养农民自主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单纯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赵一夫建议,可以借鉴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实施经验,资金的筹备与运用采取基金运作管理方式,保证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连续性,从而使农村建设政策能够稳定、持续、长久地推进落实。

最后,针对目前大陆在农村建设中,重视农村道路、房屋、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乡村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重视生态资源的利用,忽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育等现象,赵一夫建议应统筹兼顾软硬件全面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

合作交流,共迎两岸美好未来

十余年来,赵一夫多次为海峡两岸的农业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其中包括“祖国大陆扩大开放台湾水果进口市场的调研报告”,“关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与发展情况调查”,“台湾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区域分布”,“新时期推进对台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重要举措”,“台湾农民创业园专题调研总结报告”等等,为两岸农业生产和贸易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与借鉴。

多年来,赵一夫积极参加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各种交流活动,包括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包括多次参加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赴台参加“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经营管理研讨会”;参加由全国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参加由两岸农业科研组织联合主办的“两岸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两岸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业科研研讨会与教育研讨会”等;2015年12月,赵一夫受邀赴海南澄迈参加“琼台农业青年企业家创业研讨会”,并做了题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的学术报告;2016年先后受邀参加 “2016(第)京台农业合作论坛”以及“第二届两岸青年农业论坛”等,并做大会主旨报告,在海峡两岸农业研究领域形成了较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在2016(第)京台农业合作论坛上,赵一夫全面介绍了台湾六次产业发展的历程,指出台湾六次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方面。同时,他结合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路径和思考,认为从两岸长远利益判断,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肯定会深入下去,一方面符合两岸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他指出,产业融合发展给两岸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都市农业发展应是两岸农业合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 基础设施 中国美丽乡村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正逐步走向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方法,指明了方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引人关注。

浙江省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中国十大竹乡”、“白茶之乡”),全县45万人口中,其中有36万人从事农业相关事业。2008年,安吉县委县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提出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构想:发挥安吉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用10年时间,推进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把安吉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让安吉的每一个农村,都有自己的个性美,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

经过一年的建设,安吉县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惊喜的进步,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安吉成了真正的“美丽乡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安吉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优点,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本次调研总的目的在于总结其在发展中较为突出的地方,深入研究,得出普适规律,同时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差异,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供给问题的解决策略。更希望可以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二、正文

(一)“中国美丽乡村”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处

1.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建设

做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各地农村的发展远远低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由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基础建设。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农村对生活、休闲、娱乐、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安吉县在对“中国美丽乡村”申报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村村必须有篮球场、公园等娱乐设施,村村必须有正规的农贸市场。

2.基础医疗体系建设突出

安吉县人口多达48万,但是全县只有一家县级人民医院。然而,安吉县并没有出现就医拥挤的场面,这得益于安吉县出色的农村社区医疗体系,“小病社区医”在当地得农村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调查的各个村中,村级社区卫生院的规模都较大,医疗人员人数都在3名以上,地处各村的中心地带且具有较好的医疗设备。一个卫生所很好的担负着一个村千人的基础医疗。全县形成了村、乡、县三级医疗体系,全县就医十分有序。

3.充分调动民间资金

安吉县采取以奖带补的方法,对申报进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进行统一审评。村在进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期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村社区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和私人(企业)集资和项目审批的先期财政拨付。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性的财政资金发挥了一定的“乘数效应”,带动数倍于己的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第一年5660万的财政投入,带动和吸引的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高达13.7亿元,效果远远好于单一的财政拨付。

(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缺口大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县政府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期投入和后期奖励总金额较大。在2008年投入5660万元的情况下,2009年计划提升69个精品村,但是面对全县申报的100个村庄,对政府而言资金压力从6000万到1亿。对获得省级示范村的,人口2000人以上的奖励100万元,1000-2000人的为90万元,对经济薄弱村开展环境整治,县财政在以奖代补的基础上,再增加30%的补助资金;各乡镇也相继出台配套奖励政策。

做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在农业税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取消后,给安吉县财政收入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初步发展的工业也未能给县级财政提供多大的帮助。面对高达4000万的资金缺口,县财政局经济技术科朱科长直言现在拿出解决方案的难度很大。

笔者认为,资金供给缺口如此之大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筹资方式较为单一。在乡镇村一级政府,为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多为农村社区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和私人(企业)集资和项目审批的先期财政拨付。

下图为安吉县在“两双”工程(“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工程)累计投资状况(注:数据来源《安吉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图1在调研中百分之百的政府坦言政府现在面临很大的负债压力。

这种先借钱建设,后在拿到奖励后偿还的现象在安吉农村已经普遍存在。在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无法弥补如此之大的缺口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奖励无法兑现或者是减少兑现的情况下,部分村镇的债务将给他们进一步的建设带来严重的问题。而对于已经评上的村来说,其资金难以得到持续的财政支撑,在长期的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这也间接导致了下述问题3的发生。

2.基础设施各方面建设与农民需求矛盾突出

图2

农民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农民对义务教育和文化娱乐的满意度明显大,但是对于交通状况和农技服务方面的建设满意度极低(不足50%)。在走访过程中,正在进行建设和已经建设完成的新农村中,有近70%的乡镇村正在或多或少的进行道路修整和修建;仍然有20%左右的乡镇村只是仅仅在打算修整公路。

2005年-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

由表x可见,安吉县城乡收入差距逐年减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需求层次逐年靠近。但是,在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供给方面没有做到相应的与时俱进。可见,新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设与广大农民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3.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管理效率低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乡村道路,由于只有使用没有维护、已经出现了坏损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安吉县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对精品村进行复评,对合格的村进行奖励,不合格的第一年进行警告,第二年摘牌。但是复评合格奖励金额相对于维修金额和精品村奖励相比来说显得很少,致使部分村对管理不是十分热衷。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还是显示出了他的单一和无力。

4.土地流转困难

响村庄整治规划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法律规定缺乏政策措施配套,两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即现行宅基地无偿使用政策与集体供不出宅基地之间的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老宅基地无偿收归集体的规定与农户实际有偿取得新宅基地之间的退补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村集体资金匮乏,缺少有效的宅基地置换、流转调控手段。

(三)对解决供给缺口的专门思考

在以上存在的问题中,供给不足是所以问题中最严重也是最为根本和广泛的问题。为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结合安吉县的情况,笔者想解决供给不足可以通过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进行。

1.节流

在调研中,县委县政府在提及资金缺口时,谈到他们在08年大幅减少了政府的日常支出。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将尽可能多的财政收入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建设这是节流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知道,县乡级财政存在政府财力被上级政府随意肢解(税收优惠、建立基金、改变纳税环节等)、上级政府任意向下级政府转移支出负担(调整工资、粮食超储费用利息补贴和消化亏损挂账、支出配套等)这些方面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地方财政体制建设,加强和保证“省管县”财政制度的确实落实(浙江省已率先实施且初具成效)。一方面加强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控制,倡导办好“自己该办的事”,不得随意“越位”,上级政府在工作上不给基层政府添麻烦;另一方面考虑到越是基层政府越是熟悉基层的情况,在进行农村基建投资项目的安排时,应遵循“基层优先”的原则,基层能办好的一律交给基层去办,基层财力有困难的,上级政府应给予最大的扶持。这也是财政节流,财尽其用的一个重要措施。

2.开源

(1)生态立县

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口号,安吉的优势是山水,潜力也是山水,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大的也是最可宝贵的资源。财政开源,新农村建设资金开源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方面。利用安吉作为毗邻湖州和杭州等大城市的特点,在各村依靠生态,建设农家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激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增加农户投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吸引较大型的休闲度假村、商务会所、休闲型旅游景点在安吉的建设,增加县级财政收入,解决财政困难。

(2)工业强县

工业强县,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安吉的工业发展速度已经在全省位列第二。新的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在引进资金上不再单单依靠外资而是内外资结合等想法,都为安吉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加强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在利用企业资金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上也可以做文章,为亲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因为这是一种最为节省也是最为迅速的方式。而工业企业的进入,也增加了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增加,将使县财政投入的“乘数效应”更加明显。

在吸引资金的方式上,除了给以土地使用等优惠措施外,还可以正确的运用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以往对外来经济的税收优惠仅仅体验在减免税优惠上,其方式单一可持续性不强且逐渐为国内各经济特区所淘汰。对新农村建设的税收优惠,政府可适当对其加以引导,尤其是对于企业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鼓励和照顾,列如在所得税方面,在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规中,可以考虑对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允许将设备的全部投资款在企业每年的新增所得税额中进行抵扣。对农村基建投资额占当年全部投资额达到某一规定比例(如50%)的企业,可以减征10% ~15% 的企业所得税。对于农村基建投资额较大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对其支付的农村基建投资有关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再按计税工资标准,而是按实际发生数进行扣除;在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可以规定:对于个体从业者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取得的相关收入,按当年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如30%)减征个人所得税。通过以上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加强和推广县信用联社启动“美丽乡村”贷款工程

2009年7月17日安吉县发放的首笔‘美丽乡村’贷款,用于章村镇“中国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该举通过金融机构提前介入,缓解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进度。

据了解,所谓“美丽乡村”建设贷款是指用于“中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该项贷款在县财政承诺的基础上采用信用贷款方式进行,具体由安吉信用联社与“美丽乡村”建设各乡镇政府、县财政、县农办联合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和最终还款责任。

这样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所能惠及的范围及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可按照村里的合理资金需求、偿还能力及项目总投资额比例来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下浮10个百分点执行。为使贷款资金到位、管理到位,村里取得贷款后,要根据工程项目进度情况,分期、分批使用贷款资金。并按月或按季向信用联社报送有关项目进度、建设贷款使用情况以及单位财务状况的报表和资料。这种‘镇贷村用’的贷款方式,将利率控制到最低,缓解了村里负债压力,同时,加强贷款后期监管,风险控制到最低。

三、结尾

在本次调研成文的过程中,调查小组受到了安吉县委县政府、县农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各乡镇政府、村委会的照顾,并且提供了许多对论文至为关键的数据,在此特地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志英,夏丽萍,张丽宁.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金的思考.农村经济,2004,(3).

[2]田雷,孙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18).

[3]安吉统计网,www.ajtj.省略/.

[4]“一青二白”塑造美丽乡村――安吉县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强县富民纪实.人民日报.

[5]段晓红.浅谈取消农业两税对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财政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6]庞明礼,李永久,陈翻.“省管县”能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吗.人民网,09年10月10日.

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学生科研课题成果。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景观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实践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到自然的农村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于是,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这种旅游模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农业地

域特点,通过合理景观规划和建设从而探索符合经济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概述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景观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科研、农业生态建设、科普教育、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休闲旅游活动。

二、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农业区别

1、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型的休闲旅游景点,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

2、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

3、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

4、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三、农业生态旅游规划的景观建设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是把农业生态旅游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实现整体间资源共享互惠。同时景观建设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此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这就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从整体上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指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细化优化局部设计,使景观节点在观赏上具有多样性。在规划设计时特别要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达到最佳农业生态旅游景观美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又能起到增强旅游地整体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作用。

3、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一般说来,景观建设都具有区别于其它景观的个体特征,景观规划设计要因地而易、因地制宜,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特殊保护指农业生态旅游地内有特殊意义的景观资源(如历史遗迹或对保持旅游地生态系统具决定意义的板块)应着重保护。

4、综合效益原则。农业生态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和谐,将人文艺术与环境完美结合,使自然的生态美和人文社会的现代美浑然天成。同时把旅游服务设施有效融于山水之中,使旅游地的景观美既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四、景观建设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的实践

1、景观建设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满足公众以及游客缓解都市生活压力,渴望悠闲与宁静,体验乡野生活,亲近生态自然的需求。如库肯霍夫公园整体的景观设计以英式风格为主:高大的乔木、蜿蜒的小径、青翠的草坪、幽静的水池。公园内各种树木2500多棵,种类达87种,尤其是精心养护的百年古树群郁郁葱葱,煞是壮观。丛林之间,青草之上,小河之旁,交织着一丛丛缤纷多彩的花圃,一个个开放式的花卉展览场地。蜿蜒15公里长的步行道,沿途是一片又一片目不暇接的花田,恰似一张张铺放的彩虹花毡。公园内设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园区,例如:音乐公园、自然公园、历史公园等,还特别为儿童设计了探险之旅、花园迷宫、牧场等游园路线。每年花展季,公园内的许多温室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品种与花艺装饰设计,有全球最大的“兰花展”和“百合花展”。

图为库肯霍夫公园:

2、景观建设是农业结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如大田种植一般是依托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区域,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通过创意化种植构筑,主要特色大田与创意景观种植完美结合创造出大地景观,其主要针对的客群市场是农业观光体验。大田种植一般是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景观底色出现的,在当下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管控的形势下,如何提升大田种植的景观效果也是时下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资源,一般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创意化设计打造大地种植景观,即可以将区域内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态通过不同色彩的作物种植进行展示,建设至高观景平台让游客观赏。中国广袤的田园应该成为承载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游为画笔在广袤田园上绘画出五彩斑斓的大地景观。

3、景观建设融合农业生产的创新模式。新农村建设+街道庭院生态廊道设计+五谷杂粮创意化设计=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该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客群市场主要是民俗近郊休闲体验客群,主要以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民宿接待为赢利点,

规模要求在100户以下的居民聚集区,同时具备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对传统村落。这种农业生态旅游模式的主旨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党和国家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农业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技艺特色和人民生活习俗特色,在村庄道路景观的美化设计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树、蔬菜和花卉作为景观绿化植被,并形成生态景观廊道供居民日常话家常;在居民庭院绿化美化的同时要结合庭院经济进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丝瓜小院、盆景小院、农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题院落;在村庄景观打造上要将五谷杂粮的果实作为重要的景观设计来源,各种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枣等农作物串成的辫子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在文化生活设计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传统戏曲、舞蹈、民俗技艺等进行传统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落脚点还是在乡村,如何真正的将乡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来是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所在,期待未来的中国大地上美丽乡村的发展真正的是实现一村一品。

五、结束语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果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需要,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如果农业生态旅游误入歧途,那不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灾难,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游客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各地政府以及旅游开发商也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2001(3).

[2] 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导刊,2002(4).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一、前言

乡村旅游最早在英法等国家兴起。西班牙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在多国范围内掀起乡村旅游热,并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乡村旅游最先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石家庄对外活动。1998年华夏城推出了名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主题活动,拉开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大幕。此后,乡村旅游在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旅游企业的广泛参与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学刊》在2006年甚至连续三期开辟专栏,邀请学者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进行讨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的新时期背景下,乡村旅游还将是旅游的一个重点。所以本文选取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对乡村旅游进行统计分析和引文分析,以期总结出乡村旅游研究文献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以乡村旅游为关键词,期刊来源设定为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旅游研究(从这些专业的旅游期刊可以看到中国旅游整体缩影,能反映出乡村旅游的主流),时间设定为199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共123篇文献利用中国知网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和引文分析。

二、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一)文献的年代分布

表1列出了检索出的123篇文献的发表年份。从表1可以看到,乡村旅游研究在90年代兴起,并在2006和200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之后较为稳定发展。2011年迎来第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的出现与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密不可分。而第二个高峰则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最美乡村工程有关联。可见乡村旅游的研究和政府政策导向有密切联系。

(二)来源期刊分布

虽然乡村旅游研究的来源期刊有许多,但本文在检索之初就设定了检索期刊范围。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旅游学刊上发表了近半数的文献(49.6%),其次是旅游论坛(34.15%),其次是旅游研究(9.76%)、旅游科学(6.5%)。不同期刊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旅游学刊对乡村旅游的重视在它连续开辟三期专栏就可以看到。所以旅游学刊和旅游论坛在乡村旅游研究上可以算是主要来源期刊。

(三)乡村旅游研究的著者分布

在123篇文献中,从事乡村旅游研究的人员有200人,其中发表一篇论文的有102人,发表2篇论文的有17人,发表3篇的有3人,发表4篇的有1人(以第一作者进行统计)。详情见表2。

(四)乡村旅游研究的机构分布

近二十年来,在这四份期刊内发表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机构有很多,其中发文较多的机构如表3所示。从表格所示结果,可以看到研究机构的分布与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及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乡村旅游研究的基金分布

分析研究文献的基金分布有助于我们看到国家、地区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和政策上的倾斜力度。从统计数据发现有16.7%的文献都是出自专项基金。而且近10%的论文有着部级基金的支持,可见国家在资金上对乡村旅游研究的投入。

三、乡村旅游文献的引文分析

通过知网的分析工具,得到了选中文献之间的参考文献分析、引证文献分析、共引分析、同被引分析和H指数。现将部分结果呈现如下。

(一)乡村旅游文献的参考文献分析

通过参考文献分析,可以看到文献研究的背景和依据。表4展示了参考频次在6及以上的文献。这些参考频次较高的文献均来自旅游学刊,可以看到旅游学刊在乡村旅游方面的先驱作用。

(二)乡村旅游文献的引证文献分析

通过引证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研究的继续、发展和评价。表5展示了引证频次位于前十的文献。通过表5,可以发现旅游的扶贫(经济作用)得到了重视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从单纯的农家乐开始升级,走向注重生态保护和休闲体验;酒店业的一些概念,如分时度假移植到乡村旅游中;城郊型乡村旅游研究开始兴起。针对乡村旅游者的研究也开始出现。

(三)乡村旅游文献的H指数

H指数(英文全称:high citations index)是由乔治・希尔施提出的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可以用于评价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产出与学术水平。从知网分析中得到了本组文献的H指数为37,即表示了有37篇文献被引用37次以上。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文献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

四、乡村旅游研究的现状总结和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研究的大发展有来自现实社会中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有国家、地区的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乡村旅游研究中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个案研究、游客行为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乡村旅游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农家乐扩展到林、牧、渔,变单一的观光旅游到体验休闲旅游。而且乡村旅游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越来越明显,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而未来的乡村旅游在研究其扶贫作用、可持续性、原生态以及与时政结合上有深入的发展。国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欧洲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其经验和成果的研究应该会越来越多引入到国内,为国内乡村旅游提供有益的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批复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规划》要着力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政府也意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研究该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对于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理论分析

对生态文明问题的重视源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第一次提出“循环经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国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廖福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2005年沈国明主编的《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2007年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2007年,中共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全新阶段。不少学者对生态文明有进一步的研究。如,2009年严耕、林震、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等。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2月,全国首家“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正式并《“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美丽中国”研究所城市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2013年四月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展开理论研究。如刘佳奇(2012)对“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许瑛(2013)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等等。第二是从“美丽中国”每个侧面展开研究。如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6日第017版发表文章《建美丽中国靠制度先行》。第三是以省市县等行政单元展开的研究。如各地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展开的研究。如汪彩琼(2012)关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谢培秀等(2012)———《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对安徽的启示》,认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者们都是以注重于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单元展开研究,鲜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协调整合整体上来研究。第二,鲜有学者结合十报告的内容,针对民族地区,深入剖析区域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来展开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进行整体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革命性、边疆性、民族性,资源富集区、大石山区、珠江水系的上游等特征,多层面探讨各种因素、各个方面与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的关系,揭示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路径。其次,试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左右江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研究的区域具有内容创新性。

二、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左右江革命老区包括桂黔滇三省区8个市(州)59个县(市、区)。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密集,森林覆盖率达58.7%,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作为珠江水域的源头,维系着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有利于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所在的百色、河池、崇左三市。目前都分别开展了美丽百色、美丽河池、美丽崇左等活动实施方案。但是,缺乏“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案。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是这一老区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老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该区域是资源富集区,百色铝土矿5.24亿吨,是中国的铝都。但该区域境内多是贫瘠的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峰峦起伏,交通闭塞。特别是大石山区,石漠化相当严重,生态一旦破坏极难恢复,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发展仍然是走一条粗放式的发展路子。主要表现为高耗能产业为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以产品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不高等。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老区内石漠化、水土流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矛盾突出。2015年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在南宁召开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新闻会,对左右江革命老区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惠民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涉及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明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财力物力,投资约327亿元,实施141个项目,建成一批有利于促进老区振兴发展的五大工程。五大工程总投资约327亿元,包括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和惠民工程。其中,生态经济建设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

落实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建设,需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探索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径。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生态优先原则。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让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朴素消费、适度消费和清洁消费理念,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单位和机关政府建设等。

(二)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必须解决产能过剩的存量问题和结构调整投资不足的增量问题。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加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扩大石漠化治理试点县范围,加大对试点县的投资规模,逐步提高石漠化治理补助标准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年均中央补助标准。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向老区的倾斜,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同时,调整老区产业结构,促进老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闭及整治污染环境的工厂及企业,淘汰设备陈旧、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力度,并且下岗及失业的分流及再就业培训和生活保障工作。

(三)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化经营。在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眼于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循环经济。要求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生态化经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

(四)建立健全相关生态制度。从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的法律保障、优化政府的生态行政行为、推进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特别是研究完善左右江革命老区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研究逐步转变地方领导干部传统的政绩观,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研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

(五)培养和引进生态经济建设管理人才。生态经济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建设思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也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全方位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来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倡导以及管理。因此,培养和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生态经济管理人才迫在眉睫。重要的背景专业包括:生物学、环境与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药学、农学、法学等。形成这样的一支专业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各专业背景的人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对于促进老区生态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龙腾飞 单位: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世庆,林凌.革命老区振兴,开往春天的快车———左右江革命老区百色调研及思考[J].中国西部,2015(12):8-11.

[2]李迪迪,严勇.生态经济化视域下湖州生态经济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15(33):78-80.

[3]王志文,张颖.辽东以“水源涵养林”保护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建设研究[J].理论界,2015(01):41-45.

[4]苏醒,冯梅,彭佐扬.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14(09):36-40.

[5]钱卓.马克思生态观视野下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生态经济建设研究[M].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12.

上一篇:高等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