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8 04:56:34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1

按 语: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设立这一委托项目,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也包涵有当下迫切的社会需求以及涵盖了开展广义和狭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文化目的。《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12月,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开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了新的经验与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以及时了解现状,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2.就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未来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在各国影响深浅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国家对春节等节日的认知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和传播方法。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2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探讨当代中国节日文化的整合与重构问题,也就是要探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里传统文化、国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彼此关系及其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变迁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3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我们国家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由古至今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形成和平相处、团结共进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起着粘合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节日推进了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文化和维护着国家的文化安全。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纷繁复杂的,笔者就此归结为以下五种主要功能。

一、政治导向功能

传统节日的政治导向功能是强化传统节日中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遏制不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发展,使其内容达到与阶级利益形成一致,从而引导人们正确的政治观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形成。

其一,传统节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沦陷的阵地,应当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进行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最终实现政治目的和任务,这是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政治功能。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与阶级利益息息相关,传统节日不同时期所具有的节日文化与形式都反应了其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如汉代,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时期,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制定并完善了节气与历法,许多节日在这个时期被确定并流传下来,是用以彰显其时代政通人和,经济强大为目的的政治手段;至唐代,唐代经过贞观之治之后,国家进入昌盛期,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此时的节日渐渐转为娱乐礼仪型,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此时节日的发展达到了其彰显国力,宣扬封建社会繁荣景象的政治目的;至现代,春节所弘扬的家人团聚也十分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中秋节所寄予的祖国统一的夙愿、端午节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政治立场和意义。

其二,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通过传统节日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传统中有大量的美是值得我们欣赏的,传统节日有着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和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了深沉的文化积淀。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节日的名篇佳作。如:诗词杜牧的《清明》、李清照的《醉花阴》、鲁迅的《祭书神文》,刘天华的二胡名曲《良宵》等等。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过节,也可以通过比较人们在节日中的行为,发现美,欣赏生活。传统节日很好的抓住了那些在生活中可以表现美、提升美,塑造美的核心元素。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着民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统节日的文化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和民间娱乐、社交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文化事项,同时它还蕴含着哲学思想、科学技术、、道德理念等许多内容。其二,传统节日的习俗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审美情趣。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统节日习俗,其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在审美情趣上也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其三,传统节日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促进民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中国传统节日的休闲娱乐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消除工作的疲劳,使人身心的放松、精神愉快,进而激发人的潜能、情感、心智、能力的培养,使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的逐渐形成。

二、继承传统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的民族。这些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标记,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其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与优良传统的价值取向有诸多一致的地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需要全面的西化,弘扬理性。但也有的学者看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看到在现当代仍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全面的西化或者全面的推重儒家的文化,都是不合适的。结合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实际,我国的文化也必须要走自己的路,那就是兼顾中西,谋求和谐。大力发展并利用传统节日做为媒介,从而达到的继承优良传统的目的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长远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

其二,传统节日的形式反映了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精神追求,这种形式本身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在历史演变中,多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通过互相影响、糅合,加强了各民族的认同感,并较好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特质,如勤劳勤奋、坚毅勇敢、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团结奋进等等。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等节日和与之相对应的团年、守岁、舞龙、元宵灯会、踏青扫墓、赛龙舟、乞巧、赏月、登高、喝腊八粥等节日的习俗都可以很好的反映这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精神追求。

三、行为规范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行为规范,只是相应的行为标准,属于道德范畴。其需要解决的是应该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很多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提议。笔者认为,通过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有效的达到规范日常行为的功能,原因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其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影响人们行为的规范化。导致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上人的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正常发展,人的正常发展,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的,不能够进行“”,而需要根据状况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因此人的行为也就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恣意妄行。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人群及各个行业中的影响,使得其近年都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行为规范。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数千年的民族优秀文化,其所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形成和平团结的人文环境和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行为规范的作用。

其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道德的实践载体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有国家暴力机关强制实施,道德只能靠舆论的监督,而舆论的监督是一种被动性的监管形式。道德水平根本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水平。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可以让人在被动的情况下,再次成为被监督的对象,通过进行相应的道德实践,不断的感受到实践道德的价值,从而追求道德。从这一点上看,弘扬传统节日是可以间接的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功能。

四、道德养成功能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为了生存,不断与自然环境、凶猛的野兽搏斗,正是这样的环境和搏斗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一直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正蕴含着这样的传统文化,并在引导民族道德养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其一,充分认识利用传统节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和其含有的文化内涵,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时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壮大。那么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活动,可以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养成教育资源,我们应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使得道德养成教育的实现。如,春节,要在普天同庆、举国欢乐的氛围中,把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的社会旋律融进去;端午节,要在人们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时,把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的倡议融进去等等。每一个传统节日和纪念日都有不同的主题,对道德养成教育而言需要加以利用,要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进去,引导青少年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流血牺牲的艰辛创业历史,永葆振兴中华的进取精神,从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教育,使得青少年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五、隐性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节日由古至今,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条件局限,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或者说能受到教育的人并不普及,那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极少数的人们可通过少量的文献、诗词得到了解,然而绝大多数人们是通过生活中得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内容,这样的传承是一代一代人们,手把手、年复年得以保留、传播和继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育的过程,千百年未变。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隐性教育的绝好契机和平台。

其一,充分传挖掘出统节日中能够对教育群众起到作用的文化内涵。自古,无论是君臣、夫妇、父子和朋友之间的和谐、和气、和为贵等等都蕴含于传统节日文化之中成为其核心内涵,追求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忍为上” 、“贵和尚中”;再有“中庸”“仁”“礼”等伦理表达其人际交往中注重的妥协和宽容等等,这些在传统节日之中都能找得到历史的佐证。

其二,传播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礼和俗,正是在进行民族的隐形教育。数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各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礼俗社会。俗即生活行为,具有多样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礼即规章制度,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和稳定性。古代中国社会,精英思想指导下,通过精英文化将礼化为俗推向民众进行民风的教化,以制度、教育形成力量影响生活习俗,使世俗生活理性化,从而达到礼治统治。礼俗社会形成的主渠道之一便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礼俗在其发展中使得有些礼仪成为风俗,而有些风俗上升为礼仪。礼仪随风土人情转化为风俗,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使得礼俗渗透整合、相互依存。中国礼俗社会以礼为主导,以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秩序的管理和统治,并以礼仪之邦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理想。

参考文献:

[1] 杨文峰.重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J] .政工学刊,2009(3).

[2] 饶武元、黎欠水.论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J].江西教育科研, 2007,(5).

[3] 周志辉.利用节庆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1).

作者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4

[论文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入手,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特征,从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两方面研究应对措施,这对于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培养国民健康的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从学校看,应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做到重建人文教育理念、增开有关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得到有机整合,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正确健康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5

[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入手,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特征,从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两方面研究应对措施,这对于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培养国民健康的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从社会看,商家和媒体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并对其进行正确宣传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各地区举办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和媒体不能因为私利,过分重视西方节日,而淡漠传统节日,这种厚此薄彼带来的不良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会严重伤害普通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实际上,如果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到位,同样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效果。

从学校看,应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做到重建人文教育理念、增开有关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得到有机整合,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正确健康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6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其在高校的现状

传统节日即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显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程度,笔者对郑州市北大学城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在校大学生。就针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认知进行了调查。主要询问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看法以及态度,并针对西方节日在大学生心中的想法和态度也做了问卷调查。

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了解状况及掌握程度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比较浅显,其掌握程度大都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对于春节、中秋节及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中,大多印象停留在“吃”的节日,比如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觉得传统节日过的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上则基本肯定。相比较而言,西方节日比较受大学生的追捧和欢迎,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认为比较新鲜,娱乐性比较强。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肩负起参与祖国建设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当前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存在道德缺失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并且需要拥有的品质。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精神。

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怕苦、怕累,独立自主性差的现象,学生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心理使得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正在渐渐消失,而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并逐渐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点都围绕着选修第二专业、参加各种等级考试、课外培训等,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渐渐被他们忽视。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只是一概而过,并没有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领会。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现代的教学与传统的讲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受到教育,真正把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要与校园及节日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可以丰富校园节日文化内容,并且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可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引导学生举办“放风筝”、踏青活动,在春节到来之际,举办“过中国年微博征集”等活动,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到传统节日当中,把传统节日寓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以及其所蕴含的内涵及教育意义,进而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3.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网络建设,拓展教育平台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7

一、充分认识中华传统节日蕴涵的德育教育资源

学校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以及心理品质。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传统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2.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十分兴盛,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时有体现。如春节期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从而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敬祖美德。

二、探索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

1.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既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又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最终达到既继承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双赢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选择和挖掘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途径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培植热爱母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收集阅读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纪念先烈的传统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

2.在思品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习《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风俗的基础上,领略各民族的风俗特色,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中,首先从刚过去的春节开始学习,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大的节日,大家记忆犹新。教学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什么不让学生来表演呢?所以在课上,我让几位同学表演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当时那气氛真的很好,学生们个个都很积极活跃。

3.在艺术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力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有唱歌、绘画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存在。艺术课的综合不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单元主题和课题的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第四单元《五月端午》这一内容时,结合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通过多种方式的感悟、体味、练唱,有助于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感受端午节日文化的精深与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篇8

每一年的圣诞节,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圣诞老人就会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一天,很多城市的购物街上都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商店的橱窗里喷着“圣诞老人”图案,门前摆放着圣诞树,员工们头戴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招揽顾客。改革开放后,“洋节”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渐渐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喜爱“洋节”胜过传统节日。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和圣诞节一起“舶来”的节日,还有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大举进入,一方面是强大的西方经济使他们的文化富于魅力;另一方面,是国内商家把这些充满新鲜感的“舶来节”当作商机。餐馆、商店有利可图,商家一宣传,节日氛围就有了,“洋节”就盛行了起来。

冯骥才认为,不应该拒绝“洋节”,因为“洋节”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也不能丢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就是民族的文化生日,民众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应传承和光大本民族传统。

精彩速用

每一个节日都是某种文化积淀的特殊符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注重家庭团圆,反映的是农耕文化对处理群己关系原则的一种认同,洋溢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

活学活用

1.开门见山,从中引出“如何过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分析原因,发出呼吁。

2.将国人过圣诞节的热情与过春节的情结进行对比,分析原因,阐明个人观点,为过好中国传统节日支招。

3.把三个不同背景的家庭过“洋节”、传统节日的情景编成剧本,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体现现代版的“中国式过节”。

创新立意

1.从“洋节”盛行这个角度,可以“警惕洋节,弘扬传统节日”为观点,呼吁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对待“洋节”。

2.从“冯骥才认为,不应该拒绝洋节”这个角度,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立意点,展开议论,表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从“洋节”的新鲜与时尚,受到国人的追捧这个角度,可以“我国传统节日要进行大胆地创新”作为文章的主题,探究中国式过节的最佳方式。

佳作展示

感受节日

邓婷悦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节日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几乎天天都在过节,刚刚过完春节,元宵节就匆匆而来;不久,清明节又如约而至;清明节的哀思还在,劳动节、青年节、端午节又纷至沓来……还有情人节、愚人节、光棍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也蜂拥而至……

我们一定会记得春节要与亲友们吃团圆饭,却不一定能理解春节的内涵;我们可能会记得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看赛龙舟,却忽略了两千多年前屈原投江背后的故事……同样,我们过“洋节”时也很少思考节日背后的文化和宗教内涵,只要能给狂欢制造噱头的节日就能流行。这一切似乎都在以无声的方式向我们提问:我们何时才能懂得去感受节日?

民族文化的缩影是什么?是节日!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什么?是节日!社会高度文明、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是什么?还是节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何过好节日,也是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节日之乐,感受在物质上而领会在文化层面上。”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日都是在传承文化。节日的意义不在于大操大办,大吃大喝,而在于通过节日让人们接受洗礼,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背后的精神才是民族传统节日的精髓。

冯骥才说,最深刻的文化是潜藏于一个民族个性里的文化,在过节的时候,这种存在于民族个性里的文化就非常容易表现出来。可是,现在有的节日变了味,例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一天网站上产生的数百亿元的消费额已经透支了不少国人的消费需求。商家的宣传与噱头让纷至沓来的节日变了味,让人无比怀念它曾经的单纯。

不过我们相信,理性过节,提升品位,让物质与精神共振,这种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更多人接受,从而让人们体会出节日的真味!

点评

作者从“活学活用1”和“创新立意1”的角度进行巧妙写作。本文以议论为主,论点新颖,“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日都是在传承文化”。作者通过描述国人对待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态度,进而阐述感受节日这个观点。在倒数第3段中运用了自问自答的排比,语气坚定,论证严密,语言精辟、流畅。结尾处委婉地表达了对某些变味了的过节方式的谴责,同时表达了要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愿望。

热点链接

“洋节”盛行

上一篇:心灵鸡汤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伤感短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