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3:10:36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艺术辩证法;阴阳之道;意义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重和谐、求统一的朴素辩证思维,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既包含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

“中国辩证思维形式,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易经》中的八卦艺术。”[1]《易传・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中八卦是上古先民对大自然的天地百象、日月轮转、昼夜交接、寒暑更替,水火相抵、阴晴变换、男女雌雄等等对立而和谐现象的最朴素、最直观的认知和体悟。

“《周易》可以视为艺术辩证法的源头与发祥地。”[2]《周易》是对上古文化的总结,“它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规定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3]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阴阳”,即有运动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阴阳,生命运动是阴阳发生的始源。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说阴阳标示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的对立双方的普遍属性。古代艺术辨证法范畴,无疑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又离不开气的范畴。”[5]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的特色是以“气”为体系,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初始概念,也是贯穿中国传统哲学始终,决定其基本发展方向的主要范畴。”[6]气论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始终,也贯穿中国美学史的始终,其理论形态和所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对我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思想特性的形成和演变有着关键性的意义。由于“宇宙事物皆以‘气’为基础,‘气’论于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阴阳’学说中来了。”[7] “以两者的对应来概括一切事物现象内在因素的矛盾运动”[8],从而具备了高于一般意义层次的哲学范畴的意义。从“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9]的表述所透露的存在和运动方式可知,“‘阴’和‘阳’是指性质对立的两种‘气’”[10]《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是把“阴气”和“阳气”视为万物基始的动因,认为万物的内涵中都有这样对立的两极,它们互相冲荡而达于和谐。

气与阴阳不可分割,还因为阴阳来源于气的变化。《淮南子》谓:“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12]宋张载在《易传》太极阴阳说的基础止,提出了“气有阴阳”,“一物两体”[13]的学说,认为阴阳二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万物的机始。气的运动源泉在于气本身具有克制与反克制的能力,这种克制与反克制的作用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

纵观中国古典美学史,由春秋至晚清两千多年时间,最早将哲学中的阴阳刚柔说与审美和艺术相联的是《礼记・乐记》:“合生气之和……四畅交于中而发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14]强调音乐美的本质是阴阳刚柔二气的和谐统一。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力而致……。”[15]在他看来,“气”的“清浊”会直接影响到诗文阳刚或阴柔风格特征的呈现。

总之,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为阴阳,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的。“阴阳二气的对立转化学说,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有机统一性,而且也涵盖一切生命和人类精神现象,包蕴着自然物质的外宇宙与人类生命的内宇宙的合一的大宇宙生命内涵。”[16]

阴阳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在,“成为整个文化的鲜明特征,这个特征高度概括而又极为形象地表现为‘太极图’,此图堪称哲学思维的结晶。”[17]“太极图”是对阴阳哲学的辩证思想最直观的表述。该图是一个圆形,其间有一条“~”形的曲线将该圆平分为两条“阴阳鱼”。“阴阳鱼”中大的一端为头部,尖的一端为尾部,两部分分别用黑白二色涂抹,以示“阴阳”。在黑色“阴阳鱼”的头部有一白色的小点,在白色鱼的头部有黑色的小点,这两个小点被称为“眼”。“太极图”清晰、生动地体现了阴阳学说的哲学和美学特征。首先,黑(阴)白(阳)两部分,共处于一圆之中,形成一个整体,这形象地说明阴、阳两种对立的属性是存在于一体之中的,二者具有整体性、统一性。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之间,如果没有统一性,就不可能存在阴阳关系。所以,阴阳双方只能存在于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之中。其次,一条互渗互补的曲线把圆分成的黑白两半中,这是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的形象说明,不论阴或阳,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其自身存在的先决条件。《类经图翼》说:“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生”[1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二者都要依赖对方才能生长变化,即阴的生长变化要依赖于阳的作用,阳的生长变化也要依赖于阴的作用。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和谐的内在依据,对立双方有内在的共同性。”[19]“阴阳作为中国古代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概念,具有涵盖万事万物的最高抽象符号的意义,成为辨证法范畴的原始型模式,包裹于中国文化和美学之中,体现于天文历算、中医、艺文等具体领域之中。”[20]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人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既包含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因而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也广泛存在着辩证统一的思想。中国艺术中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审美空间,给鉴赏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鉴赏者的想象力获得了一种审美的自由。因此,我们在对中国艺术形式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应综合把握艺术的辩证法意蕴,挖掘出艺术所具有的全部审美信息,全面把握艺术美的真谛。

【参考文献】

[1][2][4][5][16][20] 姜耕玉.艺术辩证法―中国艺术智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9,29,30,33,31,31.

[3] 韩鹏杰.华夏艺术历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62.

[6] 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0.2.

[7][8][10] 涂光社.原创在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55,46,47.

[9] 国语・周语.

[11] 淮南子・天文训.

[12] 论衡.

[13] 正蒙注.

[14] 礼记・乐记.

[15] 典论・论文.

[17] 金开诚.文化古今谈.新世界出版社,2001.33.

[18] 类经图翼.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2 《五更调》的渊源及其流传《齐鲁乐苑》1983.2

3 对《中国民歌集成》分类体系的建议《人民音乐》1983.7

4 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苗晶合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1~2

5 “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中国音乐》1986.2

6 试论巴托克对音乐民族学的贡献《音乐学丛刊》1986文化艺术出版社

7 汉族山歌研究《硕士论文集・音乐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8 甘肃、青海“花儿会”采访报告《中国音乐学》1987.3

9 中国民族音乐十年《人民音乐》1989

10 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民族音乐》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0

11 曲牌论《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2 雅俗新辩《中国音乐年鉴》1991卷

13 中国新音乐的伟大先行者――萧友梅史学论文读后《中国音乐学》1992.4

14 《下四川》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2

15 汉族传统音乐研究四十年《当代中国・音乐卷》1993

16 甘肃、青海“花儿会”历史成因《音乐研究学报》台湾师范大学1993.3

17 “剑阁闻铃”腔词关系初探《乐府新声》1993.3

18 甘于寂寞 无声奉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献辞《中国音乐学》1994.1

19 和而不同多样统一――四种北方鼓吹乐的比较分析《音乐研究》1995.3

20 试论中国音乐文化分区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学》1997.2

21 四十年来小型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当代中国・音乐卷》1997.1

22 时序体民歌与月令文化传统《音乐人文叙事》创刊号1997

23 中国民族乐队创作四十年《人民音乐》1997

24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25 山东民歌论《中国民歌集成・山东卷:“山东民歌概述”》中国ISBN中心2000

26 20世纪中国音乐学的一个里程碑――对杨荫浏先生“实践一采集”学术思想的新解《中国音乐》2000.1

27 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音乐研究》2000.1

28 现代琴学论纲《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

29 中国音乐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刍议《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研讨会文集》2001人民音乐出版社

30 落潮也有好景观1990~2000的民族音乐创作简论《人民音乐》2001.8

31 陕西榆林丧仪活动琐忆《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2 许常惠――两岸音乐学术交流之桥的搭建者《音乐研究》2002.1

33 一寸千思――纪念黄翔鹏先生逝世五周年《人民音乐》2002.10

34 两句体旋律类型简论《音乐研究》2003.3

35 20世纪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2003.1

36 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与中国传统音乐《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座谈会文集》2003香港

37 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音乐与表演》2004.1

38 花儿研究第一书――张亚雄和他的《花儿集》《音乐研究》2004.3

39 中国的鼓[日本]《自然与文化》第75期2004.3

40 自强不息再创未来――中国音乐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献辞《人民音乐》2004.11

41 传统能给我们什么?――新世纪音乐教育改革再议《中国音乐》2004.4

42 一生谦谦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个世纪的音乐生涯《人民音乐》2005.3

43 南王四日――台东南王卑南族猎祭纪略(营地部分)《国乐今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4 站在民众的立场理解民众――《陕北民歌大全・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专著、文集

《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苗晶合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叹咏百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中国艺术音乐篇――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民歌经典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国乐今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主编

《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资料馆、香港民族音乐研究会1 990

《中国音乐年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1991~1992

《典藏国乐大系》台湾风潮唱片公司1995~1999(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杨荫浏百年诞辰专辑等,共六集)

《中国音乐》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鼓吹乐研讨会论文集》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音乐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首届全国旋律学会论文集》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中国锣鼓》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音乐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国乐典藏》 中华书局2004

《中国艺术百科辞典・音乐卷》商务印书馆2004

《音乐学概论》(与王耀华联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与此同时,中国艺术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第三,中国艺术体系繁杂。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到艺术学的高度加以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人类的艺术史同人类的文化史一样古老。但是,艺术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正式学科,只是在19世纪末才在欧洲诞生,距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直到近几十年来,艺术学才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相对于文学研究和各个门类艺术的研究来说,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普通艺术学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如何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宝藏,更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艺术学体系庞大,特别难以研究。除了其它种种原因之外,还在于艺术学本身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门类。在艺术学这个大门类中,包含着一般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曲学等多个具体的艺术种类。其中每一个艺术种类都可以同文学相提并论。实际上,文学与艺术也是联系十分紧密的,甚至从广义上讲,文学也可以被称为人类的语言艺术。

在艺术学这个大门类中,又有作为具体学科的一般艺术学。一般来讲,作为具体学科体系的一般艺术学,应当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即我们常讲的“艺术史论”。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艺术学是涵盖所有具体艺术种类的普通艺术学,因此,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它的艺术史应当是涵盖各个具体种类的艺术史,即中国艺术通史;它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也应当是涵盖各个具体门类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即我们平时所讲的艺术学概论。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又涌现出了许多崭新的分支学科,诸如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艺术营销学、艺术传播学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年来都相继开设了上述专业或课程。此外,根据国别的划分和民族的划分,作为具体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又可以划分为不同国别的艺术学,正如文学可以分为中国文学、美国文学、俄国文学一样,艺术学同样可以划分为中国艺术学、美国艺术学、俄国艺术学等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讨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学同样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第一,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艺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国文学史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以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样式一样,中国艺术通史也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与经典艺术作品,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各个艺术种类。除了中国艺术通史以外,由于中国艺术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今后还应当采用断代史的方法加以研究,例如秦汉艺术史、唐代艺术史等等。第二,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世界各国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门类之外,中国艺术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艺术种类,例如书法等。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例如中国的国画同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戏曲同西方的话剧都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区别,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当然,作为中国特有艺术的戏曲,本身又包含着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三百余个剧种,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等戏曲艺术审美特征,值得我们从艺术学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加以研究。第三,中国艺术体系繁杂。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就拿绘画和书法来讲吧,现在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历代的文人艺术家和宫廷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即文人书画和宫廷书画。实际上,在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中,也有不少优秀的书画作品值得去发掘和研究。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中国艺术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历朝历代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宛若天上的繁星一样难以计数;产生了无数的优秀艺术作品,真可谓是浩若烟海,让人目不暇接。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因此,我在当年接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担任《中国艺术学》主编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以上特点和困难。仅仅考虑提纲,我就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拿出大纲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五位教授通力合作,又经过近四年时间才得以完成。该书自出版以来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以及第一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尤其是1999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颁奖大会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的1 50个优秀项目入选,由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颁奖,此奖项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唯一一次颁奖活动。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十多家报刊纷纷发表书评或消息推荐本书。在《文艺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还将此书称之为“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学体系”。本书出版以来,受到了文艺界、影视界,以及普通高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我担任主编的《中国艺术学》(74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再版)中,主要分成了三编,即“中国传统艺术流变”、“中国传统艺术概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其实就是简编版的中国艺术通史,我们尝试打破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尝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历朝历代的艺术演变。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远古的原始纹身和服饰面具,到盛极一时的彩陶和青铜器;从气魄宏大的秦汉艺术,到艺术自觉时代的六朝风韵;从富于舞乐精神和恢弘法度的唐代艺术,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宋代艺术,再到处于社会巨大裂变期的元明清艺术。这是一幅何等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画卷!从横向看,中国传统艺术又包含着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实用工艺、建筑园林等为数众多的艺术门类。该书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正是融会贯通各门艺术方面的一个尝试,力图在概括各个艺术门类史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历程,在简编版的中国艺术通史的基础上突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几个主要艺术门类,同时兼及其它艺术门类。这一部分以史为主、史中有论,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艺术放置于中华文化史的大背景下来阐释。 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例如,强调创作与生活的 关系,强调艺术家的作用和主客观的统一,唐代张璨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谓一语中的。又如,在艺术创作中重视审美意象的孕育、形成和物态化的过程,清代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精辟概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艺术鉴赏来看,历代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和方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理论宝藏。中国传统艺术这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甚至在某些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材料工具、物质媒介等方面体现出来。该书中编“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正是通过创作论、鉴赏论、门类论三个部分,为中国传统艺术富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特色的风貌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而哲学又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艺术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中国传统哲学正是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结晶,另一方面,它又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该书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正是在以上两编史、论的基础上,从“形而上”的高度对中国传统艺术加以美学的提炼与升华,从中概括出最能反映和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美学特征。

应当看到,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不但是为了完善和加强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艺术学人才教学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艺术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真正走向世界?这已经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曾将《中国艺术学》里面的部分内容在不少高等院校、省市电视台和部分文艺团体等单位做过多次演讲,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电视工作者和高校师生们的极大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中华民族艺术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包括中国影视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在世界艺坛上得到她应当具有的地位,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艺术家能否在创作中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追求,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因此,一方面,正如人们常说的,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国际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我们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沃土。另一方面,21世纪的艺术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正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内在的深沉意蕴。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的华人艺术家已经通过他们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深刻的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博采东西方文化之所长,“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现代创新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几乎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都不难发现,并且在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华人艺术家们那里找到例证。在绘画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华人画家丁绍光被称为“云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最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云南风情;此外,还有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国画与油画打通,使东西方文化的神韵通过自己的画笔有机融汇在一起。在建筑艺术领域中,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善于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语言来体现浓郁的东方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他设计的北京香山别墅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极富时代特征的建筑手法与宛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风格交相辉映。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香港回归音乐晚会上,将古代乐器编钟与现代音乐词汇有机结合起来,他为奥斯卡获奖片《卧虎藏龙》所创作的音乐更是将中国乐器鼓、锣、钹、板巧妙地编织为乐曲。在电影艺术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1980年代电影艺术家,包括以徐克、许鞍华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运动”,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内地“第五代”导演群体,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用现代的电影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一批成功进军好莱坞的华人电影艺术家如李安、吴宇森、成龙等,同样也是如此。正如李安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说:“我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对西方的文化也比较了解,就是站在这两种文化中间,我采用西方人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我有一些出发点是比较中国的,比如儒释道这种东西……所以当我拍电影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这些东方的精神还有西方的手法融进来。”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

人类的艺术史同人类的文化史一样古老。但是,艺术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正式学科,只是在19世纪末才在欧洲诞生,距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直到近几十年来,艺术学才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相对于文学研究和各个门类艺术的研究来说,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普通艺术学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如何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宝藏,更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艺术学体系庞大,特别难以研究。除了其它种种原因之外,还在于艺术学本身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门类。在艺术学这个大门类中,包含着一般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曲学等多个具体的艺术种类。其中每一个艺术种类都可以同文学相提并论。实际上,文学与艺术也是联系十分紧密的,甚至从广义上讲,文学也可以被称为人类的语言艺术。

在艺术学这个大门类中,又有作为具体学科的一般艺术学。一般来讲,作为具体学科体系的一般艺术学,应当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即我们常讲的“艺术史论”。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艺术学是涵盖所有具体艺术种类的普通艺术学,因此,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它的艺术史应当是涵盖各个具体种类的艺术史,即中国艺术通史;它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也应当是涵盖各个具体门类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即我们平时所讲的艺术学概论。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作为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又涌现出了许多崭新的分支学科,诸如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艺术营销学、艺术传播学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年来都相继开设了上述专业或课程。此外,根据国别的划分和民族的划分,作为具体学科体系的艺术学又可以划分为不同国别的艺术学,正如文学可以分为中国文学、美国文学、俄国文学一样,艺术学同样可以划分为中国艺术学、美国艺术学、俄国艺术学等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讨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学同样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第一,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艺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国文学史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以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样式一样,中国艺术通史也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与经典艺术作品,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各个艺术种类。除了中国艺术通史以外,由于中国艺术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今后还应当采用断代史的方法加以研究,例如秦汉艺术史、唐代艺术史等等。第二,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世界各国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门类之外,中国艺术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艺术种类,例如书法等。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例如中国的国画同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戏曲同西方的话剧都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区别,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当然,作为中国特有艺术的戏曲,本身又包含着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三百余个剧种,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等戏曲艺术审美特征,值得我们从艺术学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加以研究。第三,中国艺术体系繁杂。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就拿绘画和书法来讲吧,现在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历代的文人艺术家和宫廷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即文人书画和宫廷书画。实际上,在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中,也有不少优秀的书画作品值得去发掘和研究。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中国艺术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历朝历代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宛若天上的繁星一样难以计数;产生了无数的优秀艺术作品,真可谓是浩若烟海,让人目不暇接。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因此,我在当年接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担任《中国艺术学》主编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以上特点和困难。仅仅考虑提纲,我就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拿出大纲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五位教授通力合作,又经过近四年时间才得以完成。该书自出版以来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以及第一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尤其是1999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颁奖大会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的150个优秀项目入选,由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颁奖,此奖项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唯一一次颁奖活动。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十多家报刊纷纷发表书评或消息推荐本书。在《文艺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还将此书称之为“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学体系”。本书出版以来,受到了文艺界、影视界,以及普通高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我担任主编的《中国艺术学》(74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再版)中,主要分成了三编,即“中国传统艺术流变”、“中国传统艺术概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其实就是简编版的中国艺术通史,我们尝试打破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尝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历朝历代的艺术演变。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远古的原始纹身和服饰面具,到盛极一时的彩陶和青铜器;从气魄宏大的秦汉艺术,到艺术自觉时代的六朝风韵;从富于舞乐精神和恢弘法度的唐代艺术,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宋代艺术,再到处于社会巨大裂变期的元明清艺术。这是一幅何等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画卷!从横向看,中国传统艺术又包含着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实用工艺、建筑园林等为数众多的艺术门类。该书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正是融会贯通各门艺术方面的一个尝试,力图在概括各个艺术门类史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历程,在简编版的中国艺术通史的基础上突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几个主要艺术门类,同时兼及其它艺术门类。这一部分以史为主、史中有论,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艺术放置于中华文化史的大背景下来阐释。

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例如,强调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家的作用和主客观的统一,唐代张璨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谓一语中的。又如,在艺术创作中重视审美意象的孕育、形成和物态化的过程,清代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精辟概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艺术鉴赏来看,历代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和方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理论宝藏。中国传统艺术这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甚至在某些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材料工具、物质媒介等方面体现出来。该书中编“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正是通过创作论、鉴赏论、门类论三个部分,为中国传统艺术富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特色的风貌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而哲学又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艺术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中国传统哲学正是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结晶,另一方面,它又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该书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正是在以上两编史、论的基础上,从“形而上”的高度对中国传统艺术加以美学的提炼与升华,从中概括出最能反映和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美学特征。

应当看到,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不但是为了完善和加强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艺术学人才教学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艺术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真正走向世界?这已经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曾将《中国艺术学》里面的部分内容在不少高等院校、省市电视台和部分文艺团体等单位做过多次演讲,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电视工作者和高校师生们的极大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中华民族艺术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包括中国影视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在世界艺坛上得到她应当具有的地位,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艺术家能否在创作中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追求,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因此,一方面,正如人们常说的,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国际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我们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沃土。另一方面,21世纪的艺术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正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内在的深沉意蕴。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的华人艺术家已经通过他们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深刻的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博采东西方文化之所长,“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现代创新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几乎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都不难发现,并且在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华人艺术家们那里找到例证。在绘画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华人画家丁绍光被称为“云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最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云南风情;此外,还有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国画与油画打通,使东西方文化的神韵通过自己的画笔有机融汇在一起。在建筑艺术领域中,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善于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语言来体现浓郁的东方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他设计的北京香山别墅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极富时代特征的建筑手法与宛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风格交相辉映。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香港回归音乐晚会上,将古代乐器编钟与现代音乐词汇有机结合起来,他为奥斯卡获奖片《卧虎藏龙》所创作的音乐更是将中国乐器鼓、锣、钹、板巧妙地编织为乐曲。在电影艺术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1980年代电影艺术家,包括以徐克、许鞍华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运动”,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内地“第五代”导演群体,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用现代的电影语言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一批成功进军好莱坞的华人电影艺术家如李安、吴宇森、成龙等,同样也是如此。正如李安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说:“我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对西方的文化也比较了解,就是站在这两种文化中间,我采用西方人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我有一些出发点是比较中国的,比如儒释道这种东西……所以当我拍电影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这些东方的精神还有西方的手法融进来。”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彭吉象(1948- ),男,汉,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兼任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艺术学。)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别是了解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一步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不断加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会通,尽快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应当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也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美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在弘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为各国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艺术学庞大体系的构建与叙述者,《中国艺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通过中国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精神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画出中国艺术的风貌,概括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基本规律,尤其突出了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创建;培养;文化修养;艺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悠悠岁月,五千年辉煌历史,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之东方、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灿烂辉煌、绚丽多彩的中国艺术。从古至今,中国艺术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杰出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并且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形成了洋溢于我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作品之中的中国艺术精神。正因为如此,如同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中国艺术也是人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举世瞩目、璀璨独特的光芒。

在笔者担任主编的专著《中国艺术学》(75万字)中,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通过“中国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理论”和“中国艺术精神”这样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画出中国艺术的风貌,概括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突出了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气魄宏大的秦汉艺术,到艺术自觉时代的六朝风韵,从富于乐舞精神的唐代艺术,到推崇文人心态的宋代艺术,再到处于社会巨大裂变期的元明清艺术,组成了一幅极其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长卷。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又包含着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曲艺等等为数众多的艺术门类,而在每个艺术门类中又都有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与宛若繁星的优秀艺术家。此外,中国传统艺术还包括着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内容和层面,其面貌更加异彩纷呈、气象万千。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学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第一,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艺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国文学史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以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样式一样,中国艺术通史也应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与经典艺术作品,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各个艺术种类。除了中国艺术通史以外,由于中国艺术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今后还应当采用断代史的方法加以研究,例如秦汉艺术史、唐代艺术史等等。

第二,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世界各国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等门类之外,中国艺术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艺术种类,例如戏曲和书法等。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例如中国的国画同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戏曲同西方的话剧都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区别,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当然,作为中国特有艺术的戏曲,本身又包含着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三百余个剧种,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等戏曲艺术审美特征,值得我们从艺术学的高度去高屋建瓴地加以研究。

第三,中国艺术体系繁杂。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着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就拿美术作品来讲,现在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历代的文人艺术家和宫廷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即文人书画和宫廷书画。实际上,在民间艺术中,也有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值得去发掘和研究。

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中国艺术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历朝历代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宛若天上的繁星一样难以计数;产生了无数的优秀艺术作品,真可谓是浩若烟海,让人目不暇给。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例如,强调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家的作用和主客观的统一,唐代张b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谓一语中的。又如,在艺术创作中重视审美意象的孕育、形成和物态化的过程,清代郑燮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精辟概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艺术鉴赏来看,历代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等,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和方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理论宝藏。中国传统艺术这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甚至在某些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乃至材料工具、物质媒介等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应当看到,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不但是为了完善和加强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艺术学人才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艺术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真正走向世界?已经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艺术家能否在创作中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追求,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文明在前进。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人类文化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既有继承性,也有创造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当代文化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也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未来的中华文化一定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必须正视并且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更要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我们的一些传统艺术正在遭到现代化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传统艺术的冲击和影响更是不能低估。这就要求我们的民族艺术不断超越传统,不断追求创新,真正作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21世纪综观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于全球化的讨论,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引人瞩目的话题之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球村”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尤其是以电影电视和因特网为主导的大众传播媒介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我们注意到,凡是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艺节目往往更容易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强调文化的世界性,必须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通过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转化,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交融,综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真正作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在这种意义上,正如人们常说的:“越具有民族性,也就越具有世界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在新世纪的时代大潮中,中国艺术如何真正走向世界?已经不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中国艺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能否在世界艺坛上得到它应当具有的地位?能否创作出为世界各国观众所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和表演中能否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风貌,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

因此,一方面,正如人们常说越具有民族性也才越具有国际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我们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沃土。另一方面,21世纪的艺术更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与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正是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内在的深沉意蕴。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的华人艺术家们已经通过他们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深刻的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博采东西方文化所长,我把它概括归纳为一句话,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现代创新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成功的经验,我们几乎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都不难发现,并且在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华人艺术家们那里找到例证。

在舞蹈领域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运用现代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她担纲主演的大型舞蹈作品中《云南印象》中,将极具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极富创新精神和时代色彩的现代舞蹈语汇体现出来,受到世界许多国家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绘画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华人画家丁绍光被称之为“云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最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云南风情;此外,还有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赵无极,善于将国画与油画打通,将东西方文化的神韵通过自己的画笔有机融汇在一起。

在建筑艺术领域中,享誉世界的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善于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语言来体现浓郁的东方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他设计的北京香山别墅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极富时代特征的建筑手法与宛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他设计的另一个建筑艺术作品,巴黎罗浮宫门前的三角形建筑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旅美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香港回归音乐晚会上,将古代乐器编钟与现代音乐语汇有机结合起来,在他为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创作的音乐中,更是将中国乐器鼓、锣、钹、板巧妙地编织为乐曲。

在电影艺术领域中,我们不但发现20世纪80年代电影艺术家,包括香港“新浪潮”电影和台湾“新电影运动”,以及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大陆“第五代”导演群体,他们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但是他们的影片至少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现代的电影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一批成功进军好莱坞的华人电影艺术家如李安、吴宇森、成龙等,同样也是如此。

正如李安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自己所说:“我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对西方的文化也比较了解,就是站在这两种文化中间,我采用西方人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我有一些出发点是比较中国的,比如儒释道这种东西……所以当我拍电影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这些东方的精神还有西方的手法融进来。”①显然,李安这种“东方的精神”和“西方的手法”,正是他成功的经验,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别是了解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一步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不断加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会通,尽快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应当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美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能在弘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为各国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张克荣编著《华人纵横天下•李安》,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Construct Chinese Artistics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Develop Cultivated Artistic Personnel

PENG Ji-xiang

(School of Art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t should be the common pursuit of every artist and artistic theoris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advanced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new artistic method, to reinforce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and art, to construct Chinese artistics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to introduce Chinese art to the world. Only in this way can Chinese art fully express its advantag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ruly manifest the cultural valu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t. Only in this way can Chinese art go on develop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 and go to the world stage to be appreciated by world audience. Thus, as the constructor and narrator of the huge system of Chinese artistics, Chinese Artistic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s its background an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art, Chinese artistic theory and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draws a general picture of Chinese art, summarizes the basic laws of Chinese ar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national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t, and shows th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rt.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接受美学;艺术鉴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71-2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在大力提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还存在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之间的矛盾,太多的求知欲望与文化素质课课时较少等矛盾。如何在艺术鉴赏课教学课时稀少的情况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真正短时高效并得到提高,这必须有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方法。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和功能

艺术鉴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艺术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感知、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鉴赏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开展艺术鉴赏课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通过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

按照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接受。

解读艺术作品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必须了解各艺术门类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的语言是点、线、面和色彩;雕塑的语言是空间中形与形关系和质感;音乐的语言是声音、节奏和韵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譬如欣赏水墨画,你必须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是气韵、神韵、淡、味、妙、意境等具有想象性、精神性的一些范畴,熟悉中国艺术一直秉承的理想,比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讲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传达,讲究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味,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对艺术作品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

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程度,将决定艺术鉴赏能力的高低。在这一点上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如鉴赏古希腊艺术家阿耶桑德罗斯等3人创作的雕像《拉奥孔》。如果你从作品中得出:人物刻划非常逼真、比例协调,作品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只是对古希腊雕塑的再现性和形式感的表面认识。如果你能在充分了解希腊神话故事,再运用雕塑、美学等知识进行鉴赏。你就会发现雕像中的拉奥孔虽然遭受巨大痛苦,但并不号啕大叫,而是节制着自己的感情,口仅微张,显示出希腊艺术所特有的古典理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并发现由于作品过于强调人物极度痛苦的外在形态,缺少更深刻的心理刻划,所以并非是艺术上极臻完美之作。但《拉奥孔》鲜明又突出地显示了希腊化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从而成为该一时代的典型代表作品。如果能得出以上评价,说明你的鉴赏能力比一般的欣赏者要高了一层。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细节;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比如对比、均衡、节奏、韵律;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人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

三、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途径

艺术鉴赏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要开展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客体方面的条件;主体方面的条件;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大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在客体方面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

审美活动的开展在客体方面的条件,首先要有审美对象的存在,而且对象要有鲜明生动的形式和吸引人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多媒体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形象生动。在授课方式上要有互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更有利于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欣赏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感受

1.审美活动的进行必须以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方面的生理能力与心理能力的总和,包括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审美辨识能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充分说明对美的对象的欣赏需要审美主体本身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美的感受,欣赏美的对象。审美活动的进行首先要通过感官去感知到美的对象的存在,然后才可能做出生理、心理的反映,基本的生理感官的感受能力是审美活动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完全喑哑的世界,完全黑暗的世界,完全色盲的世界,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那样,《梁祝》、《二泉映月》对某些人而言等于不存在,《大卫》、兵马俑也只是虚设。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爱好也不一样,欣赏水平也不一样。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百分制”的作业评价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鉴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多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参与课外学习和实践,要指导功夫在诗外。

2.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审美需要

审美活动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人具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审美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之一。人有这种审美的需要是审美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因为一个人如果还只是处于低级的生理需要,没有审美的需要,那他就不会去审美,得不到审美感受。这种需要有时又建立在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以及善意的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模式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太有创意了”、“你的观点很新颖”、“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使他们的学习信心百倍,有助于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3.要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审美态度

所谓审美态度,主要是指一种非实用功利的和非抽象逻辑的态度,即从实用功利考虑和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拟欣赏事物的“形象”本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只有完善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在自由的心态下进入审美。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课堂讲授中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比如在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形式美的同时,讲授作者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态度。

(三)创造适宜的审美环境

审美环境是人与世界(对象)能否交往、对话,能否展开审美关系的外部客观条件。这一点有时也相当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人对审美对象的看法。学校审美环境,不只限于艺术鉴赏的课堂教学,除此之外,还有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等都需要营造。比如帮扶学生完善艺术社团;组织书画展览、音乐会;举办艺术名家的讲座、演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等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总之,艺术鉴赏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我们只有遵循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认识艺术教育的特点,尊重艺术鉴赏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才能获得艺术欣赏教学的艺术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德)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何林军.美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凌继尧.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突飞猛进,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出现了一股研究陶瓷艺术教育演变及发展的潮流。在这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等陶瓷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这样的外部环境,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相对于1999年高校精英教育,现阶段我国正式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弘扬民族陶瓷文化的感召下,我们要重视陶瓷人才的精英教育,因为陶瓷产业需要更多的陶瓷专业的精英人才。所以,我们要比“精英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精英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二、“同中求异”的发展思想

在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这是“同中求异”发展思想的主旨。民族主义教育观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本民族陶瓷艺术特有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以中国艺术的精神为指针,实施促进陶瓷艺术与我国整体文化教育发展同步的教育思想和运行体制。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是本民族文化孕育而成的,与其他民族的陶瓷文化不能等同。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是保护民族陶瓷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被忽视,民族陶瓷文化就会被人们渐渐遗忘,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也就不能表达本民族独特的思想、经

验、价值与利益,不能建立起解释生活、社会、世界的意义框架。总之,坚持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封闭,它是在中华民族和自身

经验不断延续中作出不断合理的文化表达,同时,也要对异质文化选择和吸收,“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不但要‘各美其美’,而且要‘美人之美’”。

三、以素质教育为前进方向

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从矿石变成泥土,经过火的?n炼后变成质地坚硬

而又美观的陶瓷,这个过程中包含物理和

化学变化,要驾驭制作“陶瓷艺术品”,首

先,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的重心、胎体厚薄、釉的成分、流动性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你的陶瓷艺术品在烧炼后的效果,这是一门科学。因此通过学习陶瓷艺术课程,能锻炼人们的综合能力,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用科学手段去调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

手段的表现能力等。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素

质教育的新代表,集工艺美术、绘画、雕塑于一体,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审美创作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人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协调。所以,从陶瓷艺术教育对个体艺术素质的培

养来看,它无论是在艺术技能的训练、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学科的相互作用与渗透等诸方面都有明显的素质教育表现特征,它是素质教

育内容中的佼佼者,它能作用和影响人的

终身,养成创造或者鉴赏艺术的独特审美

品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显示

其创造力。

四、反映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课程

设置

由于社会功能和内涵的调整,陶瓷艺

术教育随着社会的需求改变着功能,因为

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普遍需求,伴随着市场的改

变以及陶瓷艺术本身的社会职能改变而进行着不断调整,使陶瓷艺术教育专业设置

反映社会需求的观念有所体现,那就是建

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以及与其他学科互融的教育内容观。终极培养目标上,不刻意追求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应重视

其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

尽管高校陶瓷艺术“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在高等教育思想里还

是应该树立“不只是培养专业人才”或“不一定是专业人才”的意识。因为,现代社会要求陶瓷艺术教育在反映社会需求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是“生存”、“合作”、“发展”。

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开设了配饰陶艺设计、室内陶艺设计、室外陶艺设计、建筑陶艺设计、生活陶艺创作、实验陶艺创作等反映市场、社会需求的课程群,经过实践表明,无论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学生就业,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m].上海:文化天地,2002.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真实;述评;古代艺术真实论

1.引言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综合上述,国内艺术真实论文艺理论研究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艺术真实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依旧还有继续探讨及研究的潜在空间。(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景俊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前景)陆贵山先生访谈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104

[2] 景俊美.陆贵山学术思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 萧殷《论生活、艺术和真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45

[4] 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5] 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130

[6] 赵炎秋.“艺术真实”辨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8(03):14-17

[7] 颜翔林.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J].文艺理论研究,2003(05):62-68.

[8] (生琳,黄浩.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J].文艺评论,2010(01):24-26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艺术金融管理;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06-03

当前,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收藏文化价值认识的深入,众多高端投资者开始将投资视角从传统的证券、地产向新兴的文化和艺术品收藏领域转移,使得艺术品市场炙手可热、快速发展,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续房地产投资和金融证卷投资之后国际上公认的、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之一。期间,艺术品金融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诸如文交所、艺术基金、艺术抵押担保、艺术银行、艺术保险等艺术品金融化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在这样一个市场繁荣、资金巨大、人才匮乏的大背景下,要控制艺术品市场的投资风险,必须拥有一批具有投资理论和实践经验两方面知识与能力的人,也就是从艺术品投资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去从事经纪人和专家的角色,帮助投资控制风险,实现资本增值。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发展和艺术研究的局限,以及学术交叉性特点的影响,在中国既懂艺术又懂金融的人才少之又少,具有艺术管理专业知识、艺术文化鉴赏学术研究的人才更是匮乏。时至今日,艺术金融管理专业在中国依然还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诞生的新兴学术领域。近年来,虽然国内各大学术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在这一领域作了多形式的大胆探索和尝试,培养了一批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但囿于缺乏系统的学科研究和教学,相关教学质量亦参差不齐,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面对当今艺术品金融大潮,显得十分乏力。因此,抓紧培养出大批既深谙金融市场规则、拥有国际化视野,又拥有扎实文化艺术修养,懂得艺术品投资、鉴赏、收藏知识,与中国艺术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及需求相适应的大批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一、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人才培养简况

目前,中国开办艺术与金融结合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机构并不多,在全日制大学中,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分院、上海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等院校为代表;同时,还有一些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金融高级研修班、上海交大艺术品投资与收藏高级研修课程和浙江大学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等等。从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1.培养硕士研究型人才。如上海大学与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有关单位共同发起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其“艺术金融产业与投融资管理方向”研究生班主要着眼培养艺术产业高层人才与急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联手法国鲁昂商学院,推出MICAIM国际文化艺术品市场管理硕士课程,旨在培养中国文化艺术品领域专业硕士学位国际化管理精英。

2.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如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分院即是培养以金融为主、兼顾艺术品投资方向的本科类学生,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倾向于金融类相关课程。又如,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是培养艺术品投资与鉴定方面的本科学生,主要以书画艺术品投资鉴定为主。

3.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金融高级研修班为代表,包括上海交大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和浙江大学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等等各地的高级研修班。这些培训班采取非脱产分段短期集中面授的教学方式,以培养艺术品与金融投资这一高端专业人才为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迅速提高中国从业人员专业鉴赏能力和金融投资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目前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专业主要问题

纵观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待明确。艺术金融管理的面非常广,包括古董与艺术品投资,国际拍卖与典当行业风险管理,银行、艺术基金会或大型企业资产储备的投资,国际性展览会、跨国艺术画廊、博览会管理,国际大型论坛策划与管理,艺术品保险管理,跨国文化沙龙策划与启动等等。目前,部分国内高等院校或机构开设的艺术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定位过高,片面追求全能型人才;有的定位过低,过于追求技能训练;有的定位不够清晰,尚未有效形成自身的专业教学特点。

2.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艺术金融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近几年才进入大众视野。随着艺术品一、二级市场的繁荣发展,尤其是拍卖市场的异常火爆,艺术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新兴市场,相关学术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较传统学科还远未形成成熟体系,即使是在这一领域较早作出探索的部分院校机构,相关科研课题、论文也为数不多,这些都远远落后于艺术品金融化的市场发展步伐。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艺术金融专业是新兴的专业方向,具有艺术、金融、管理三方面学术特点,学科跨度较大,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求较高。目前,在一些已经开设艺术金融专业的院校中,那种既懂艺术又懂金融的管理型教师十分受欢迎,对于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有的院校是通过整合原有教学资源开设该专业,可能在初期还存在教师力量分散,特别是个别主干课教师分散于相关院系的情况,如要在短期内切实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还需作出持续努力。

4.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大一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坚持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用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同样规格的学生。这种“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造成“统一、模块式”的“机器人”,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5.学校与企业、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联系不够密切。传统的高等教育往往被视为游离在经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过于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对市场需求反应不够灵敏,导致实践环节相对滞后。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该行业深度、广度被大大深化和拓宽,相关岗位需求越来越多,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媒体等机构,还是策展人、经纪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职业化的方向演变。在这种形势下,院校人才培养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创新型艺术金融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1.树立创新型教学理念,准确定位符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马丁·特罗在其《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论述中,揭示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其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等必然逐渐分化。只有通过这种分化,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才能应对社会多元的人才需求。要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在理念上有所突破,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认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机构艺术金融管理教育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战略目标,依托校内校外特别是自身原有教学特长,有效整合学科、师资等资源,结合未来艺术金融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并与其他不同类型大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区别,培养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的艺术金融管理人才。一方面,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有较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性的创新思维能力。

2.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创新性教学模式。美国著名教育家卡伯利(Cubberley)认为,优良教学最重要的条件是培养一些有效的学习习惯及独立的思考,而创新能力正是源自于这样的独立思考。改变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型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及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可以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机制。认清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可遵循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提高学习的兴趣,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与潜能。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上课教师指定一本教材,学生只要牢记这本教材的内容,就能成功应考,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创造力,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中,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据,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中国相关院校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体制,尽量选择直观、形象、情景等教学方法,如德国职业教育所实行的“双元制”——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取长补短,既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率,又为拍卖公司输送了人才,解决其人才紧张问题,实现了双赢。目前,上海金融学院艺术金融管理专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智能特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进行启发式、实践式教学探索,着力使学生从实践教学中学习消化理论知识。例如,通过到艺术品拍卖公司、大中型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等观摩、实践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分析问题,以增进学生的直观感知和形象理解,进而拓展创新思维。

3.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与素质提高。艺术金融管理专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新的专业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相关院校和机构要通过参加高水平研修学习、加强人才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使教师队伍实现多层、交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懂得艺术的鉴赏和投资,掌握相关的金融、信托、保险、物流、管理等知识,又要了解艺术市场的规律,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艺术品贸易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改变传统的“因袭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还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启发者。

4.推进课程的实践实训改革与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上。打破传统的填鸭式、封闭式课堂教学,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门广泛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领会课堂讲述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的内容,对专业课程采取弹性化课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相关课程设置应当立足于市场,立足于行业,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艺术金融投资管理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例如,可以采用“1+1+1”的教学模式,即把课程分为三部分,先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布置课题;接着,由老师带领学生去相关的实训地实地调研、考察、跟踪,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实际的操作程序。最后再回到教室进行理论学习,总结经验,补充相关不足,完成最终作业。这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体验性、参与性,学生消化并加深理论知识,同时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注重课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进一步走向市场打下基础,有助于而且使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实现了由课堂向职场的转化。又如,部分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艺术品拍卖,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拍卖行,实地了解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机构构成及整个运作机制。体验、跟踪艺术品拍卖的整个工作流程,从中得到锻炼,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5.建立健全多层次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效果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该重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培养以及创新品格的养成。要着力改变传统的期末“一站式”评价模式,采用加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生素质的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评估、具体技能评估、量化评估和质化评估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估方式。以创新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师生融合的教学共同体,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全面系统评价,促使学生提高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上,可以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采用作业、提问、课堂笔记、小论文、创意性作品、寒暑假调查报告、期中考试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明确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从而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性评价体系。在专业必修课上,可以采取过程式的评价方式,即与教学过程并行、全过程跟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考察。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多个层次、多个课题,每一个课题反映一个教学点,通过多个点的评价完成对教学全过程评价,最后形成该课程的累计分数。

四、结语

当下,在中国的文化产业中,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艺术金融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正在迅速成长,艺术金融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适应时展而设立的一个综合性、交叉性新学科,相信随着这一市场的迅猛发展,有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亦将随之不断完善,也必将为中国相关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更为强大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强.人才培养分化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从8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中国高校专业制度改革[J].教育研究,2010,(12).

[2] 谷彦彬.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05,(10).

[3] 郭有适.创造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谷彦彬.过程评价是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

[5] 周霞.基于胜任力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Z].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04-26.

[6] 联袂中法 艺术品市场管理教育风生水起[EB/OL].盛世收藏网,http:///a/20120629/134095001573381.shtml,2012-06-29.

中国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文化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市场经济的浪潮,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来势凶猛,精英文化日渐式微,无论是诗歌文学还是音乐的创作原动力严重缺失。困境二:迫切想改变当今中国艺术歌曲“雅”而受众小的局面,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限制而“为我所用”,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此种做法在国内来讲,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甚至在国内学界,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认知与界定,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困境三:过于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强调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忽视其文化属性、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导致一部分人忘却对中国艺术歌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困境四:主张采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艺术歌曲,其概念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时展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以“当代艺术歌曲”回避中国艺术歌曲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困境五:长期形成的政治思维定势,中国艺术歌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失衡,导致中国艺术歌曲缺乏能真正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1.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

艺术歌曲因其意趣深邃、格调典雅,集人文性、思想性和音乐性于一身而闻名于世,并且有其特定的受众阶层。文化属性应当是艺术歌曲的根本属性,也是遵循艺术歌曲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想要清楚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需从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入手。第一,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选自著名诗人的诗歌,诗歌的文学意义先天就赋予了艺术歌曲高层次的文化品质。因此,与民歌及其他创作类歌曲相比,艺术歌曲的歌词在美学要求上,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学内涵和更独特的诗情画意,更能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第二,艺术歌曲的音乐包括声乐旋律与器乐伴奏两部分,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往往会运用音乐的整体性思维对二者同时进行构思。通常情况下,器乐伴奏以钢琴为主或者少量乐器的组合,它与声乐旋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富有歌唱性,常常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而存在;第三,艺术歌曲的演绎往往活跃于音乐会和某些沙龙性的小型室内场合,一方面它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唱技巧,包括演唱者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力、声乐技巧的控制力,以及与钢琴伴奏的融合力。(国际声乐比赛中,通常设置艺术歌曲的演唱环节,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另一方面,它要求伴奏者与演唱者同样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演奏水平,二者能够“心意相通”,共同演绎音乐。因此,艺术歌曲理想的表演境界,是诗人、作曲家、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心灵合一”。通过上述艺术歌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文化属性层面属于精英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面对精英群体的小众艺术,它是诗人、作曲家富有强烈个性的、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抒发,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责任。因此,个体感性美与诗化意境美就构成了艺术歌曲的基本美学特征。艺术歌曲这种美的由来其实就是其历史和文化属性的由来。各国艺术歌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基本美学特征。对于受众而言,他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底蕴、音乐修养和音乐鉴赏水平,才能够真正走近艺术歌曲。

2.“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之追问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它是伴随着西方音乐理论、作曲技法以及浪漫派音乐的传入和“西体中用”思潮的兴起而产生。初期代表人物是青主和萧友梅,二人均在德国有过长期的音乐学习经历,而且青主的夫人华丽丝就是一位德国音乐家。因此,二人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深受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包括20年代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是如此。也正是在此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先行者们开始走上了一条“借鉴、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尝试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特点的结合”的道路。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个发展进程来看,20至40年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歌唱。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艺术歌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欧洲艺术歌曲的“舶来品”,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产生的体裁形式。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关系其实类似于中国歌剧与歌剧的关系。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特点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这是二者的共性,必须遵循。正如陆在易先生所讲“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就是限制。如果没有限制,也就没有体裁之分了……”1另一方面,因为我国自身文化特性的缘故,艺术歌曲自传入中国之日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走上了一条与我国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融合的道路,进而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的中国艺术歌曲。这是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之处,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于三个方面:就歌词而言,“中国诗歌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字,天然地具有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排列整齐的形式之美,使中国诗歌富有声色双绘、意境深远的美学风范。”2以音乐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们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运用民族传统音乐元素,探索创作符合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人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的最终结果。具体来讲,声乐旋律上注重与我国汉字语言特点的结合,展现五声性民族旋律的线性美;结构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二段式、三段式等结构,歌曲段落的划分常以诗歌作为依据;器乐伴奏的和声配置上多采用较为传统的大二度、小三度和声音程以突出民族五声性风格。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化”的风格特征也正是由于它的个性之处才予以显现。因此,追求中国艺术歌曲的个性和特色,乃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3.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尚未取得较为明确的共识,可谓是众说纷纭。国内各类研究著作、论文、中国艺术歌曲集,各级有关艺术歌曲比赛和研讨会,分别存在将中国古代歌曲中的文人自度曲与琴歌、近现代创作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电影歌曲、流行歌曲、民歌改编曲等纳入中国艺术歌曲范畴的现象。仿佛只要对“艺术性”的标准足够主观,足够大胆,便能够在音乐市场、音乐比赛的推广中突破甚至规避一些门槛和限制,许多歌曲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地收入艺术歌曲之囊中,中国艺术歌曲之名俨然成为了一张廉价的商用标签。为此,学界也有学者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主张采用审慎的态度。例如,对中国艺术歌曲有突出贡献的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在学界普遍将他创作的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归属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情形下,陆先生却表示:《祖国,慈祥的母亲》是否属于艺术歌曲,他自己还不敢确定。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关联问题的复杂性,显然不利于中国艺术歌曲自身的发展与与创新,这也正是笔者继续对此问题作一阐述的必要之所在。窃以为,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需要遵守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中国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关系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否则的话,艺术歌曲最基本的艺术特征、美学规范和创作规律终将被打破。无论是将某些流行歌曲、抒情歌曲等划归到艺术歌曲,还是将“艺术歌曲”等同于“艺术性的歌曲”,其实质都是在泛化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是以牺牲艺术歌曲独有的美学范式为代价来迎合文化娱乐市场的需要。它最终的结果是淡化甚至抹杀中国艺术歌曲的精英文化本质属性,进而导致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的异化。根据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文化的异化理论”,异化后的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朝着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追求感性娱乐,不论在内容、目的等方面均已经具有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反过来侵蚀着精英文化,同时吸引着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转变为“明星”。异化后的精英文化与它本身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程曲折、缓慢的症结之所在。因此,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及创作发展,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降低标准迎合大众,那样做,不仅不会有助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相反,只会带来伤害。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所言:“艺术最根本的责任是去不断地去提升人们欣赏的水平和欣赏的趣味。”在现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艺术不是要去迎合大众口味,仿佛只要迎合了大众口味,什么都可以去做,其实是忘掉了艺术最根本的责任。艺术家要做的恰恰不是去迎合,而是去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水平。综上,笔者以为,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及创作发展等问题,离不开也不应该离开四个条件之语境。第一、文化属性方面,中国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一个分支,符合前文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及三个基本艺术特征;第二,出现的时间上,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第三,体裁的界定上,中国艺术歌曲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并且与民歌和流行歌曲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3第四,情感表达上,中国艺术歌曲系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三、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当下中国艺术歌曲需要发展,但路在何方?怎样发展?这是每一个中国艺术歌曲人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加了“当代”二字就可以掩盖其本质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的。我们需要为中国艺术歌曲这种精英文化做些什么?首先,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正视其精英文化的属性,而不应回避它作为小众艺术的存在。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是为人民服务,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却应该是多元的,它既要有大众文艺的繁荣,也应有精英艺术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割裂对立。正如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从民族文化心态来看,要如费孝通先生所讲,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的大同。5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中国艺术歌曲无论是对于诗词作者、曲作者还是演唱者和伴奏者,都需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对诗词较高的鉴赏水平。国家层面应该积极培育有利于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土壤。其次,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核心是创作,即诗歌文学的创作和音乐的创作。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原创力不足的原因,与作曲家的文学修养不足,当代优秀文学诗作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恰如杨燕迪所说,“‘艺术歌曲’的理想境地──起点是文学的优秀诗作,终点则是音乐的独特诠释。”6实现诗歌与音乐两大元素在其艺术本体形态中的彼此依存、相互渗透和高度融合,需要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联手合作,目前来看,依靠文学界和音乐界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层面的积极引导和促成,要在年轻人中扩大艺术歌曲的创作队伍与欣赏群体。一方面加强音乐院校作曲系人才培养中艺术歌曲创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注重各级各类学校中欣赏群体的培养。文学家和作曲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艺术歌曲的创作元素,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共性化的创作规律之下,文学内涵更加深刻,音乐更加优美、色彩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风格也更加多样。从而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走向世界、与国际艺术歌曲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真正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并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做出不懈的努力,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再次,普通听众对一门艺术形式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不完全取决于该艺术品质的高低,它与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者的水平、习惯、流行元素以及趋同心理等诸多方面有关。因此,勇于抛弃不屑大众文化的偏见,既不要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也不要急于降低标准,迎合大众,丧失其艺术本质特征,进而导致艺术歌曲体裁的最终消失。我们应当俯下身子,积极积极培养听众,不断提升听众欣赏的水平,提供有益于中国艺术歌曲成长的土壤。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上来了,中国艺术歌曲自然就可以接受了。金湘先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要让观众跳起来摘桃子。首先至少要让观众知道这是桃子而不是其他,至少不要对他产生误读与偏见,这就需要艺术的引导人,让他们知道这是一只甜润可口的桃子,才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因为观众群体就是艺术所赖以生存之根。没有观众的艺术是失败的艺术,这种艺术充其量仅仅只能作为孤芳自赏的一种形式。”7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加强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培育和辐射,培养和提高欣赏者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审美情趣。

总之,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以健康、理性的民族文化心态来遵循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基本艺术特征、美学规范与创作规律;另一方面,根植优秀民族音乐传统,保持中国艺术歌曲的多样性,才能使中国艺术歌曲更加繁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上一篇: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外美术欣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