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5:21:09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辩证;自省;协作

据国际清算银行第79届年会年度报告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全球许多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走出危机的路依然很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面对这场危机,也有人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也有人急躁冒进、病急乱投医。必须尽快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正确评估,以自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依据自身实际辨证施治,迎来中国经济的再增长!

一、辩证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辩证思维方式、概率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三大思维方式,辩证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释义学方法是现代四大思想方法。恩格斯把辩证的方法规定为“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称之为“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辩证的方法是我们正确评估当前经济形势的哲学依据。

从横向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矛盾和隐患依然存在。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4项基本指标:

第一,经济增长率。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日本0.5%,可见中国是最高的。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而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八”比较艰巨。

第二,失业控制率。据统计,2004年中国16-65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09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7国总和还多3个亿,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这种压力更大。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高,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力最大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中国最近几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特别是最近的粮食、猪肉价格上涨。2008年上半年中国物价上涨率在6-8%,年底开始下降,如果持续下降会出现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的问题。事实证明,适度温和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复苏是有利的。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去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保持双顺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1316亿美元,繁荣景象的背后暗藏隐忧。

首先从纵向看,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阶段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赖物资资源的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释放、认识和化解是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高增长已经出现了两轮,从全过程看,中国经济到了深度回调时期。再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周期。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有着共有的特征和相同的周期。因此,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雨后出彩虹,明天会更好!

总之,从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增强的局面。但是,世界经济的前景还不明朗,外需持续萎缩;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困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居“危”思“机”,辨证施治。

二、自省是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根本途径。

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不仅是个人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而且是治理金融危机的良方,这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宏观扫描这些政策和措施已经起到初步的刺激效果;微观细察“12字方针”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是落实既定拯救方案,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三省”:

(一)一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有43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60%的GDP和48%的税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处境艰难,200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已经有6.7万家倒闭,2000多万人因此失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如果失去了政府的保护,就会纷纷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落实?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优惠政策变成“慰问信”。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是“调结构、促民生”的重要措施,这是初级层次的“自省”。政府应该从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审慎思考,引导中小企业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家居方向发展,这是宏观自省;中小企业内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等是微观自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输血”是为了激活它们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不是为它们购买“养老保险”。

(二)二省:加快城镇化建设。

中国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绑架,就要加重投资和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正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高级层次的“自省”。现在全世界(含非洲)的城镇化率是接近50%,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中国是45.7%,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增长、扩内需”根本途径。它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城市,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城市化率提高了,自身的代谢功能加强了,危机缓解了,社会也就进步了。中行湖北分行与武汉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银企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内,该行将提供不少于500亿元实质性授信,支持武汉城市建设。全国都能如此,何愁危机不解!

(三)三省:打造区域经济。

打造区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展开和延伸,是更大范围的“自省”。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多项措施打造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已全面开花,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新亮点。

武汉城市圈是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黄石、鄂州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圈内各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建立以武汉为龙头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1+8”合作机制,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武汉城市圈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56531”总体框架的实施,武汉城市圈必将成为一个极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三、协作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自省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根本途径,协作则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协作就没有现代经济。协作,不仅包括国内各领域的内部协作,而且包括对外交流与合作。战后日本加强协作实现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是地处远东的孤岛小国,人口众多,资源奇缺,发展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经过二战重创的日本,原有的再生产结构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彻底崩溃,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和混乱之中。在美国的庇护和扶植下,日本逃避了战争赔款,利用了朝鲜战争军需拉动等外部条件,形成了日本特色的履带式社会结构。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就是由个人、企业、国家组成的三个轮子,在包容和献身两条履带的传导下,朝着赶超欧美的目标,为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全速驶动。不难看出,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的精髓就是协作,“三个轮子”要协作,“赶超欧美”靠协作,“两条履带”是高境界协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性利益优势等都是协作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战后日本正是依靠协作改变了被动局面,迎来了日本经济的新时代。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1989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生产手段、产业结构、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的现代化。

学习日本经验,首先要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中日两国国情差异很大,中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当年日本的经济崩溃性质根本不同,产生背景和特点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不能照搬日本经验。但两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都面临着复苏经济、建设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说明日本经验有可学之点、可取之处,而中国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需要协作。

学习日本经验,必须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经济实力较强,有一流的战略家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信心……诸多迹象表明,率先走出低谷的条件基本具备,全面复苏的时机已经成熟。

学习日本经验,可以节约资源、少走弯路,而一切进步最终表现为时间的节约。对于当年日本的经济政策要认真研究;对于日本政府的调控手段和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要大胆尝试;对于日本人民认真守纪、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正面宣传。对于积极采取措施自救、团结协作搞得好的经济体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两眼望青天,两手捂钱包”的思想和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制裁。正如《与“鬼”为邻》的作者萨苏说:“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努力,勤奋超过得他,勇敢也超过得他”,应该再加一句:只要我们加强协作,成就一定超得过他。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金融危机的精神动力。国务院总理多次强调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李建国。日本经济政策的思考[M].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

2、李琮。世界经济学新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郭宝宏。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M].中国管理出版社,2003.

4、吴易风。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一、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立的经济学特别奖项。该奖项由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等发起,并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4年开始首次评选。评选的宗旨是奖励有理论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学风严谨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培养和挖掘新一代经济学家,促进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评奖对象是: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的论著。评选范围包括: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综合问题研究,产业经济学综合性、理论性问题研究等。获奖作品应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研究上有创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者。

1、十三届(1984-2008)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统计分析

根据“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选章程”的规定,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出著作奖和论文奖若干个。1984年到2008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已经评选出13届。

(1)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共评选出著作奖47部。其中18部是独著,其余29部为2人以上的合著作品;论文奖154篇,其中82篇论文为独著,72篇为2人以上的合著成果;在获奖的作品中,直接以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奖的有24项,以“论文集”形式出版的获奖论文有24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2)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总人数达390人。其中获著作奖的175人(包括所有参著人员,如果只统计第一作者和主编,则获奖人数为49人),获论文奖的215人(包括所有作者,如果只统计论文第一作者和课题第一执笔人,则获奖人数为142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获奖者中,有17人获得2次以上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3)获奖的著作和论文集涉及国内27家出版社。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10部,上海三联书店9部,上海人民出版社8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部,人民出版社4部。其他出版社也都是以北京和东部地区为主,而西部地区的十几个省份没有一家出版社的出版物获奖,这也反映了我国出版社的东西差距(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4)获奖论文所发表的杂志涉及83家。其中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获奖论文有44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有17篇,《改革》杂志有13篇,这也充分反映了这3家杂志在国内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其他著名的杂志,如《管理世界》5篇,《财贸经济》4篇,《中国工业经济》3篇,《学术月刊》和《人民日报》各有2篇获奖。发表1篇获奖论文的杂志有75家,这些杂志也都是国内重要的核心刊物。从获奖论文所发表的杂志可以看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不仅充分体现其学术的广泛代表性,也反映该奖项的获奖理论在国内所具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2、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内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届评选的著作奖和论文奖都有若干个,而且评选的对象是1978年以来的所有公开发表的经济学论著,因此,获奖所涉及的理论范围就相当广泛,而且获奖的很多理论都与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背景有关。由此,要对所有获奖的理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会有相当的难度,但通过对获奖的47部著作和154篇论文的整理和综合,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所反映的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涵。

(1)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学科问题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建设一直比较薄弱,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对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给与了极大的重视,在45部“著作奖”中,有11部是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的,占著作奖的24.4%。具体获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消费经济学》(第1届,尹世杰主编)、《社会必要产品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2届,雍文远主编)、《生产力经济学原理》(第3届,熊映梧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第4届,严中平主编)、《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第10届,王俊豪著),《价值学说史》(第13届,何炼成著)等。

(2)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研究。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学基本上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为学习经济学的指定版本,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都是谈学习体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中国经济建设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第1届,罗季荣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概述》(第6届,张问敏著)、《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第8届,杨承训著)。

(3)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界定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探讨的主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方向。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学界一直把计划经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本质特征,并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私有制和按资分配相对立。但是,孙冶方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探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如何利用价值规律和将利润、奖金、最小成本核算等经济杠杆纳入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之中。在孙冶方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探讨的启示下,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力的理论支持。正因如此,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对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问题的研究给与了特别的关注。这方面获奖的直接相关理论有:《驳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第1届,苏绍智、冯兰瑞著)、《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届,吴敬琏著)、《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旗帜》(第7届,李光远著)等。

(4)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改革是中国发生的最伟大的制度变迁,也是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的第一推动力。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改革性质、方式、进程及效果的研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主要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得到了充分重视,获奖的作品达21项之多:《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第1届,吴象著)、《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第1届,肖灼基著)、《中国改革大思路》(第3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著)、《中国传统积累模式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第4届,程秀生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路》(第4届,陈吉元、邓英淘、姚钢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第10届,陈宗胜著)等。

(5)关于中国微观经济运行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微观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自主经营能力逐步提升,微观经济组织的功能逐步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逐步稳定和充满活力。微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鼓励和肯定,获奖的主要成果有:《企业本位论》(第1届,蒋一苇著)、《企业活力与企业行为约束机制》(第2届,卫兴华、洪银兴、魏杰著)、《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第3届,胡汝银著)、《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第3届,潘振民、罗首初著)、《灰市场理论》(第4届。樊纲著)、《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第6届,王慧炯主编)、《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第12届,林汉川、夏敏仁、何杰、管鸿禧著)、《一个中国私营部门发展模型》(第12届,赵志君、金森俊树著)、《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第13届,刘遵义著)、《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第13届,姚洋、张晔著)等。

(6)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大量引进和广泛应用,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便成为我国经济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日趋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可以说这是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经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从第1届到第13届,宏观经济方面的获奖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这些成果无论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还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大:《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第1届,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著)、《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第3届,李成瑞著)、《通货膨胀的诊断和治理》(第4届,吴敬琏著)、《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0届,夏斌、廖强著)、《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第11届,余永定著)、《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第12届,李扬、殷剑锋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第13届,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第13届,沈坤荣、付文林著)、《论财富》(第13届,裴小革著)等。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主流核心理论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还对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问题、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难点热点问题、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经济转型问题等重要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并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边缘性的”或“交叉性的”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一定的肯定性支持。

二、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看中国经济学研究变迁的轨迹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学科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而且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加具体和富有针对性。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中可以归纳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与变迁的轨迹特征。

(1)从单纯的规范性研究到现代经济学方法的广泛使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论著基本上是规范性的“感想”和“学习体会”,以课题形式的调研报告很少。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学界比较注重对生产关系及其变革研究,而且大多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数据支撑的实证分析。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经济学界对现代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大多是批判的态度。研究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规范性研究和抽象的哲学式思考,实证研究和数学模型的论证方法几乎很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国家经济政策进行简单的解释,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几乎是“党代会”的理论复制。到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大量引进到国内,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普及和提升,中国的经济学刊物开始大量发表以数学建模、计量证明、统计检验为工具的实证性论文。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著作可以看出,在前七届获奖作品多以规范性的研究为主,从第8届(1998年)开始,获奖作品基本上以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家借用数学工具,极大地扩展了对经济现实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由此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理论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出现了定量化、精确化、演绎化的趋势。

(2)以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逐步形成了对中国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中国的经济学界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广泛吸收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创建了对中国经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经济学”。从13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看,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是关于我国国情和改革的必要性的探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经济学认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学界集中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分配结构理论和宏观调控体系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学的从注重要素解放到注重人的解放,形成了对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区域协调等民生民权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理论。

(3)以课题形式带动中国经济学对现实重大经济问题的对策研究。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一伟大的实践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研究的支持和提供各种选择方案。为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地方各类社科基金中,对当前经济问题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大量的经济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升经济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丰富了

中国经济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在13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有24项各类课题成果获得论文奖,这些以课题形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解决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的作用。

三、中国经济学评奖机制的完善与研究水平提升的学术机制

1、孙冶方经济学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比较与完善

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经济学最高奖项,这是因为:(1)诺贝尔经济学奖只奖励给“为人类做出最杰出贡献的人”;(2)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科学研究成就的大小,使诺贝尔奖成为人类科学发展中“最公正”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3)诺贝尔经济学奖每次只对某个重大创新性基础理论或创新性研究方法进行奖励,它可以有几个人同时获得,但不会使某一个人在其他领域的成果重复获奖,这使得诺贝尔奖成为一个人科学研究的终身奖项,是获奖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最高荣誉;(4)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奖励那些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实践的检验被证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或对推动经济学研究具有巨大进步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获奖的候选人是由各国的经济学会和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推荐,但不允许自我推荐和申报,当年评奖委员成员(一般是5人)不得获奖。正因如此,很多获奖者都是在七八十岁高龄时才获此殊荣(朱启才,2009)。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相比,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虽然被我国的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的诺贝尔奖”,但它在评奖机制和获奖理论方面与诺贝尔奖有着较大的差别。一是评奖的程序不规范,不仅评委可以获奖,而且一人还可获得多次获奖并且获奖者均是个人申报;二是获奖的理论发表的时间很短,甚至当年发表的论文当年就获奖,没有实践检验的效果评估;三是在已获奖的理论中,绝大部分是简单的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对策和对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成果,而对经济学研究和中国经济实践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很少,使获奖的很多“成果”在中国经济的巨大变迁中很快就过时了。因此,必须完善中国经济学的评奖机制,使经济学的评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一是成立真正代表中国经济学研究各个派别的“中国经济学会”,将现行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由中国经济学会来评比和颁发,使之更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二是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比程序,所有评奖者由全国的经济学专家推荐,并且以某个已被实践检验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为唯一标准,而且每人只能获奖一次,当年的评委不能获奖;三是把孙冶方经济学奖改为只奖励给某个人的学术成就奖,相同或相关的理论可由2人~3人当年同时获得,取消现行的“著作奖”和“论文奖”,避免现行的当年获奖的著作和论文由很多相互无关联的理论一起获奖的局面。

2、提升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方向

我国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研究还只是在学习、引进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自身特色的学术研究还不多,研究成果还缺乏独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基础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形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缺乏科学的学术研究机制,我们习惯于思考“大的或宏观的问题”,习惯于使用官方公开数据来解释国家经济政策,习惯于在书斋中闭门做学问。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在经济学研究中缺乏科学的方式和足够的科学的精神。因此,要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是改进我们的学术研究机制。

1、建立科学的学术研究方式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的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的实用性更强,因而也被称为致用之学。这一特点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分析的方法论的创新、经济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的构建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学通过发现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来提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人认为经济学的研究水平是与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只有欧美发达的市场经济才能产生出高水平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这一观点虽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当今现实,但并非是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确有一部分理论和方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商低有关,如期权定价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微观计量理论等就与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但大部分理论和方法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如经济计量模型、福利经济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般均衡理论等,有的研究成果甚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无关,如交易费用理论、线性规划、博弈论、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不对称信息理论等。可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在于提供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和基础理论体系,并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学的研究既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研究,更要有与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有关的所谓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是源头话水,没有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创新,解决具体经济问题的对策研究就会失去科学的依据。中国经济学界要提升经济研究水平,必须改变我们的学术研究方式和学术思维方式:(1)由注重宏观问题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及其差异的研究;(2)由注重利用官方数据套解经济问题的研究转变到注重经济数据背后的形成关系研究;(3)由在书斋中感想性地研究转变到在实践中“蹲点观察”和“建立经济样本”来发现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机制研究;(4)由经济研究主要来解释国家政策为主转变到科学研究本身的真理探究。

2、真正确立科学研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制度,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保科学研究无

提倡在经济学研究中树立“科学、民主、创新”的学术研究精神,以崇尚科学和真理为学术探索的唯一标准,把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标。

3、彻底改变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评审制度

把基础理论研究作为衡量学术研究水平的基本指标,以在基础理论和方法上的“代表作”作为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以发表的基础理论论文的学术水平作为衡量各类学术刊物水平的核心指标;建立各类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基础理论研究的及其学术价值必须在学术团体中交流并由相关学术专家推荐和评审;同时,必须在全社会真正建立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评价机制,根据学术和实践影响力确立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指数,每年在全社会公布前100名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指数排名。使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真正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引起了学论文联盟界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与主流经济学的反思。这种反思,逐渐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之理论研究的立场、方法论和良知问题。这的确是一个需要人们重视的问题。

一、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学道路及其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经济结构与经济关系的变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这种变化既使我们看到了巨大成就,也使我国经济社会付出了代价,这种情境与马克思当年所面临的情境相类似。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回溯马克思及其所开辟的经济学道路。

马克思为了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秘密,青年时期便开始了经济学探索。他指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又指出:“像经济学这样一门科学的发展,是同社会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242,所以“对这个社会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在经济学中准确地加以探讨。”[1]249马克思在展开自己的经济学探讨时,首先对他当时面临的国民经济学进行清理与反思。通过反思,马克思认识到:国民经济学之最大局限,就是它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但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只考察经济事实的经济学意义,而忽视其“人”的意义;它只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而对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本取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它是一种冷冰冰的“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与此不同,马克思站在革命人道主义立场上,对这种国民经济学进行了富有革命激情的批判。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他既用哲学的头脑和方法思考经济问题,同时又把“人本”理念引入经济学,以此揭示经济事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人的意义,确立经济学研究的“人本”维度与人文关怀,并试图建立一种人本主义经济学。由此,马克思开辟出了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和谐的关于工人阶级解放的经济学道路。这条道路力图以对工人阶级的现实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关怀为己任,以工人阶级解放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真正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以牺牲工人阶级为代价的不和谐状态。

与国民经济学不同,马克思对待经济事实、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既主张按照经济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来理解,又表现出对经济事实、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人本”关怀,强调要从工人阶级的立场来考察问题。这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论著中。在这部手稿及其它论著中,他对劳动、资本、货币、商品、所有制和分工等问题的考察,就是既着眼于事实分析,更着重于“人本”关怀:国民经济学只看到劳动创造价值,把劳动仅仅看作工人谋生的手段,而马克思还看到了外在的、强迫的、否定性的异化劳动给工人带来的贫困、畸形和人的贬值;国民经济学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只看到资本的增值与赢利,而马克思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坚持历史与价值的统一,还看到了资本对工人的排斥;国民经济学只看到货币带给人以自由、力量和享受,而马克思还看到了货币对人的统治;国民经济学只看到工人是商品,不把工人作为人来来考察,而马克思却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把工人降低为最贱的、最不幸的商品;国民经济学只知道人需要并占有私有财产,而马克思还看到了它对工人的非人性占有;国民经济学只看到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社会财富,而马克思还看到它的片面性和奴役性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愤然揭露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默认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的分离。总之,从物质财富增长的角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进了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马克思则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以牺牲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代价,物的世界的增值以人的世界的贬值为代价。马克思站在革命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这样的社会必然产生非人性的后果,所以,马克思试图改变这一社会的非人性现状,使现存世界人性化。

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学道路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这就是:马克思当年所分析批判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我们今天面临与思考的经济问题,与马克思所关注与研究的经济问题具有大致类似的背景和内容,基本上都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与资本、物与人、发展与代价、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等问题,马克思思考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表明他仍然是我们“同时代的人”;经济学家应具有哲学头脑,就是在思考与分析经济问题时,要善于上升到哲学层面;在考察经济事实与经济现象时,要坚持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自觉把符合客观规律同反映人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如果中国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对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负责任的分析与正确引导,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那么,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就必须注入人文关怀,必须维护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能使经济学成为冷落劳动者、冷落产业工人、冷落穷人的冷冰冰的经济学。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贡献及局限

历史来看,公正地讲,首先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抹杀这种贡献是不尊重历史与事实的表现。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它使中国人理性地认识了市场经济,认识了资本。过去,我们把市场经济视为洪水猛兽,“谈资色变”。在中国经济学界的论证、启蒙和倡导下,中国人逐渐认识了市场经济与资本的积极意义,也开始注重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注重资本投资、资本运作、资本经营。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与资本运作不仅焕发了民众的潜能,为中国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而且也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增长,甚至还引起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可喜变化。或者说,它不但使中国崛起了,而且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然而,从哲学的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层面来看,理性地说,当代中国的某种经济学也有反省的必要,其历史局限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有的经济学家只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本理念与人文关怀,具有物化倾向,表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缺乏哲学头脑,分析经济现象缺乏人的尺度,考察经济事实缺乏人文关怀,分配经济利益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有的经济学家是理性“经济人”,具有功利主义倾向,要么追逐眼前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关注不够,要么与某些利益集团联合,成为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进而追逐个人利益,对公众利益关注不够;有的经济学家重功能却不辨方向,具有实用主义倾向,为了物牺牲人,为了资本牺牲劳动者,为了当下牺牲未来;有的经济学家缺乏独立、公正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品格,具有依附倾向,要么依附权位,惟官是图,要么依附金钱,迷信资本万能,要么依附西方经济学,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读中国现实;有的经济学家亲近富人疏远穷人,具有攀富倾向,就是多为少数富人说话,少为多数穷人说话,多与企业主联合,不大深入去了解农民、工人的生存境遇、生存命运和生存世界;有的经济学家片面看问题,具有片面化倾向,表现在重市场经济轻社会主义因素,重资本轻劳动,重物轻人,重富人轻穷人;有的经济学家满足于经验事实,不注重对经验事实作形而上的理性分析,具有经验主义倾向,要么多关注中国经济的表层现象,不大深入研究中国经济运行的本质与规律,要么多满足于眼前经验层面的问题,对经济问题缺乏深层的哲学思考与战略性思考,在一些事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前瞻性和前沿性问题上少有原创性的理论建树。这样的经济学基本上属于经验经济学,而非理论经济学。当然,探讨经济问题需要从经验事实出发,但决不能拘泥于经验事实,必须由此进一步提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恩格斯曾指出:“自然科学走上理论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论思维才管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2]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三、当代中国发展需要哲学家的声音

从1980年到1984年,随着我国学术界人性论文联盟、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大讨论,哲学家走到了我国社会的前台。从1985年到1988年,哲学界集中讨论了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等问题,在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其研究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其研究重心是人的问题及与人相关的问题。概括地讲,我国人的问题研究大体沿着两条路径“上下求索”:一是走出书斋,眼睛向“下”,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以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带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二是走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进程,脑袋向“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关系的探索,对国家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实际上,这一时期,许多事关当代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与事关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首先是由哲学家们提出的。”[3]

然而,从1989年、尤其是1992年之后,尽管我国的哲学研究、尤其是某些哲学领域的研究(如发展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和人学等研究)依然对现代化建设发挥着积极影响,但从总体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前,我们的哲学基本上处于“不在场”甚至“失语”状态。一些哲学家热衷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中,热衷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应该说,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有分量的突破性成果,其学术贡献功不可没。但在关注与研究时代、实践和现实问题上,其声音却显得微弱,甚至有些哲学研究远离马克思开辟的哲学要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道路。这样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被时代、实践和现实“边缘化”了。这样说可能言过其实,但在重大现实问题面前更多显示出的是经济学家的声音,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走到了实践与现实的前台。哲学的“边缘化”,既与一些哲学家在当今我国现实与实践的重大问题面前的“不在场”有关,也与一些经济学家的“话语”有关。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的“出场”,为当代中国发展做出了喜人的成就。然而,有些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家的独立人格与人本理念、公正理念出现缺失,也使我国改革与发展付出一定代价。面对改革与发展中的代价,为追求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显然,这些都是在哲学层面上提出的哲学理念。所以中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央对哲学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意味着:要把当代中国发展与决策问题提到哲学层面加以考虑,哲学与哲学家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科学理念来引导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实践与现实问题面前,在重大决策面前,应有哲学的积极参与,应听到哲学家的声音。一句话,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哲学家应抓住当代中国发展实践所提供的机遇大有作为,并发挥思想传递时代、思想引领实践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格有关”。[4]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它既要求按照世界(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同时更注重对世界(事物)对人的意义作价值评价,即注重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注重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并实际改变世界(事物)的现状。这样的哲学不是冷冰冰的,而是理解人、关心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既全面又辩证,也深刻地考察与看待世界(事物)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在本质上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头脑”,并反映与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理性批判,它要求把一切事物与对象都要拿到理性的面前来做“无情”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透过不断重复的事物把握规律,透过眼前把握长远,透过表层的经验把握深层的理念,因而它是一种注重理性、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提供理念的,它在功能上要为时代、实践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合理的核心理念,以引导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哲学,有利于全面、辩证和深入地看待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利于从深层本质与规律上分析与理解当代中国发展,有利于从人本层次上看待与评价当代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从战略上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趋势。显然,这样的哲学有助于克服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某种局限,这样的哲学应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那么,在影响与引导当代中国发展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发挥作用呢?

第一,要从理性的高度考察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即反思过去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对时代精神作出“哲学阐明”,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澄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与价值取向,合理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分析中国未来发展走向。

第二,哲学家既要沉思于书斋,又要走出书斋。这就是既要亲近时代,传递时代精神,又要以哲学的方式通过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层研究,为大众提供公共的精神产品,向民众发出负责任的声音,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核心理念;既要用哲学头脑来全面、辩证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把当代中国人的矛盾性生存与发展问题当作研究的主题,又要在分析研究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理论引领的作用,为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第三,哲学要与经济学联盟。即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经济学,用哲学理念思考问题,对经济问题注入人文关怀,从经济学中汲取合理的营养。时下,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学与哲学彼此疏远的状况,并在共同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问题上实现哲学家与经济学家联姻。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急需一批既懂经济学又通哲学的人才。

第四,哲学家要具有独立、批判、公正和科学的素质与品格。哲学研究不能人云亦云,哲学家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哲学要对当代中国发展作出符合时代水平的自我阐明;哲学家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公众利益说话;哲学要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认识各主要学派的思想,吸收理论的精华,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因此,要适时开展研究性教学,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理论、问题和政策的思考。第一,理论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宏观经济学是对现实经济世界的认识,是对现实经济规律的抽象,为了使抽象的理论便于传播、讲解和掌握,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叙述法(文字表述法)、算术表示法(表格法)、几何等价法(图型法)和代数法(模型法)等分析方法,同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理论和问题,同一理论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灵活地选择科学的、通俗易懂的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基本素养的一个体现。第二,理论的复杂性。经济学流派较多,不同流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差异非常大,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很难对每一种流派都作详细的解剖,一般是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线,适当介绍其他主要学派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与知识面。第三,理论的发展性和实践的多变性。宏观经济理论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发展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新理论层出不穷,教材编写的滞后要求教学中必须对新理论进行补充。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政策和政治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经济问题也在变化之中,尤其是开放经济下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现成答案,要求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第四,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目的之一是洋为中用,让学生用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必然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尽可能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但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用来分析这些国家经济问题的。由于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经济结构相对完整,企业有充分的活力,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较为敏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充分,为政策在各类市场的传导和协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样,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机制惯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具有经济性、营利性和独立性的主体,还需要继续改革,在受到诸方面制约的情况下会使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中国运用的效应大打折扣。课序上,多数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通过研究性教学,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性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当今世界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发展迅速,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于强调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面向教学的过程,通过将理论的产生、演变、作用等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从而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路径。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习常性思维(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而言的,强调主动性和创见性。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从而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人们智慧升华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定义出新的变量,提出新的假设和假说,形成新的结论和创建新的理论等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属于高级、尖端的思维,对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这种思维对本科生来说,很少有人能达到。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指思维主体有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价值等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思维能力,我们所讲的本科生创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固然重要,但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现实的、潜在和未挖掘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性教学,可以为学生奠定研究和创新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也是研究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

在大多数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担当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教学团队。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指导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这一有利资源是重要的。如有的老师对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感兴趣,有的教师偏好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热衷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有的教师对计量经济模型较为精通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须的,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要尽可能采用团队形式。近三年来,由作者指导的学生,一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三篇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篇文章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形式上我是导师,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共同的成果(这个团队有研究生、年轻教师、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无论理论探讨、数据调查,还是结构分析等,都是由这个团队一起来完成的。特别是涉及到计量模型,往往是这个团队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再由一位青年老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专门给予指导。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掌握了更多计量模型的运用,个人也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果(包括课题和论文),成为一个新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还要以教师的科研促学生研究。一方面,教师要有科研。科研上的造诣高,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维。不做研究,只搞教学,只能是教书匠;只做研究,不搞教学,则不是教师。近年来,我们教学团队的教师主持国家、部省级、厅局级课题近三十项,大多数是围绕现实经济问题而设计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成果。此外,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必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去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在其中担任部分基础工作;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在校内或校外自主联系指导教师。作者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设计时,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了一个地区委托课题的调研工作,主要探讨该地区民营企业的状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等。调查历时近一个月,学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职工来源、文化程度、工资水平、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企业投资选择及并购、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销售及竞争等诸方面感受很深,由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得到了该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区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和宣传,研究报告还获得了2006江苏省大学生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一名学生还利用调查中的数据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获得2007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二)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但对于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和宏观经济的感性认识,又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基础,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一是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经济学学派很多,不同的学派假设条件、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政策主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同一种经济现象可以用不同学派的理论来解释,同一种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从理论体系上来看,如果不能让学生涉及到更多学派的理论,学生即使对现实经济进行了调查,也无法选择适当的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之前,要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学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结论、政策主张作详细的讲解。比如,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根据消费函数,消费决定于收入,是什么含义的收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利率、资金数量,还是长期利润率的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凯恩斯反对用削减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但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却采用了低工资政策,实现了高就业,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如何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们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首先强化理论模型的讲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还设计了《走近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让低年级学生认识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高年级的学生,看到他们在经济学基础上存在的差距,利用在校期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特别是给准备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考研的学生指引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要给学生提供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社会实践、原型启发、问题意识和丰富的资料等,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少缺少的条件。考虑到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分析方法独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流派林立,并且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门发展变化最大的课程。我们教学团队研究与借鉴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资料。近三年来,为了及时跟踪理论前沿,我们组织教师就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和新发现、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形成研究报告近二十份;为了强化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我们组织教师对中国经济分析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的探讨、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投资与经济增长、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十余份。这些专题性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便利条件。

(三)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有很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则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教会学生对经济变量进行科学的界定(即定义)。比如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多层意思,首先,经济问题的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没有资源的稀缺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其次,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再次,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最后,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以此可以激起学生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及其演变的欲望。第二,注意假设条件。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我们在讲授之前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小学生都知道的,大学老师问出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少有直接回答的,他们在思考!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第三,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就能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四)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和改变错误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非这样不可”、“非理解不可”、“非搞出个新方案不可”、“人家能干我也能干”,这些心理情绪使得人们爱动脑筋,这样就能排除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怎么去找问题呢?方法是很多的。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或进行资料数据的检索,或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所设想的事物(现象)相似,从而引起联想。比如,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期间,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去调查,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一个层面劳动力市场状况,而且能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好毕业就业的准备。再比如观察到独生子女多了,企业开发了虾条等食品,联想进入老年社会了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在讲授失业与就业理论时,指导两个苏南籍的学生在苏南地区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需求结构特点;两个苏北籍的学生在苏北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供给结构特点。进而合作研究了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并提出了“订单教育”是解决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有效途径的建议。学生将理论知识准备、数据的收集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通过合作研究形式,融为一体,不仅这份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而且这四个学生最终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本科毕业论文。当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取得成绩的时候,也给以后的学生产生了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一方面,学生自己研究成果的推广,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总量是反映了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较多的经济总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学生学习时往往凭感觉理解理论,容易形成错误的观点。比如:A=B,能否得出A+C=B+C?这在数学中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来解释经济现象时,就要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了。如果等式两边是独立变量,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上述结论是成立的。当等式两边是非独立变量时,如在左边增加C时A会增加,右边增加C时B会减少,上述结论就不成立了。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三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之间的关系了。再如,从现实经济运行来看,究竟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资金短缺?学生的感觉上是欠发达地区穷,缺乏资金;而发达地区富,资金充裕。事实上,资金在发达地区投资收益更高、机会更多,从而发达地区更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考虑到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系统反而资金过剩。

(五)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关心学生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认识各主要学派的思想,吸收理论的精华,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因此,要适时开展研究性教学,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理论、问题和政策的思考。第一,理论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宏观经济学是对现实经济世界的认识,是对现实经济规律的抽象,为了使抽象的理论便于传播、讲解和掌握,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叙述法(文字表述法)、算术表示法(表格法)、几何等价法(图型法)和代数法(模型法)等分析方法,同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理论和问题,同一理论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灵活地选择科学的、通俗易懂的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基本素养的一个体现。第二,理论的复杂性。经济学流派较多,不同流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差异非常大,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很难对每一种流派都作详细的解剖,一般是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线,适当介绍其他主要学派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与知识面。第三,理论的发展性和实践的多变性。宏观经济理论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发展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新理论层出不穷,教材编写的滞后要求教学中必须对新理论进行补充。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政策和政治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经济问题也在变化之中,尤其是开放经济下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现成答案,要求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第四,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目的之一是洋为中用,让学生用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必然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尽可能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但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用来分析这些国家经济问题的。由于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经济结构相对完整,企业有充分的活力,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较为敏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充分,为政策在各类市场的传导和协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样,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机制惯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具有经济性、营利性和独立性的主体,还需要继续改革,在受到诸方面制约的情况下会使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中国运用的效应大打折扣。课序上,多数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通过研究性教学,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性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当今世界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发展迅速,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于强调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面向教学的过程,通过将理论的产生、演变、作用等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从而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路径。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习常性思维(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而言的,强调主动性和创见性。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从而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人们智慧升华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定义出新的变量,提出新的假设和假说,形成新的结论和创建新的理论等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属于高级、尖端的思维,对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这种思维对本科生来说,很少有人能达到。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指思维主体有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价值等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思维能力,我们所讲的本科生创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固然重要,但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现实的、潜在和未挖掘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性教学,可以为学生奠定研究和创新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也是研究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

在大多数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担当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教学团队。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指导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这一有利资源是重要的。如有的老师对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感兴趣,有的教师偏好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热衷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有的教师对计量经济模型较为精通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须的,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要尽可能采用团队形式。近三年来,由作者指导的学生,一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三篇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篇文章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形式上我是导师,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共同的成果(这个团队有研究生、年轻教师、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无论理论探讨、数据调查,还是结构分析等,都是由这个团队一起来完成的。特别是涉及到计量模型,往往是这个团队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再由一位青年老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专门给予指导。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掌握了更多计量模型的运用,个人也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果(包括课题和论文),成为一个新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还要以教师的科研促学生研究。一方面,教师要有科研。科研上的造诣高,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维。不做研究,只搞教学,只能是教书匠;只做研究,不搞教学,则不是教师。近年来,我们教学团队的教师主持国家、部省级、厅局级课题近三十项,大多数是围绕现实经济问题而设计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成果。此外,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必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去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在其中担任部分基础工作;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在校内或校外自主联系指导教师。作者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设计时,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了一个地区委托课题的调研工作,主要探讨该地区民营企业的状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等。调查历时近一个月,学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职工来源、文化程度、工资水平、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企业投资选择及并购、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销售及竞争等诸方面感受很深,由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得到了该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区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和宣传,研究报告还获得了2006江苏省大学生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一名学生还利用调查中的数据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获得2007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二)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但对于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和宏观经济的感性认识,又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基础,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一是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经济学学派很多,不同的学派假设条件、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政策主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同一种经济现象可以用不同学派的理论来解释,同一种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从理论体系上来看,如果不能让学生涉及到更多学派的理论,学生即使对现实经济进行了调查,也无法选择适当的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之前,要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学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结论、政策主张作详细的讲解。比如,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根据消费函数,消费决定于收入,是什么含义的收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利率、资金数量,还是长期利润率的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凯恩斯反对用削减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但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却采用了低工资政策,实现了高就业,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如何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们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首先强化理论模型的讲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还设计了《走近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让低年级学生认识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高年级的学生,看到他们在经济学基础上存在的差距,利用在校期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特别是给准备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考研的学生指引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要给学生提供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社会实践、原型启发、问题意识和丰富的资料等,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少缺少的条件。考虑到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分析方法独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流派林立,并且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门发展变化最大的课程。我们教学团队研究与借鉴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资料。近三年来,为了及时跟踪理论前沿,我们组织教师就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和新发现、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形成研究报告近二十份;为了强化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我们组织教师对中国经济分析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的探讨、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投资与经济增长、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十余份。这些专题性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便利条件。

(三)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有很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则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教会学生对经济变量进行科学的界定(即定义)。比如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多层意思,首先,经济问题的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没有资源的稀缺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其次,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再次,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最后,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以此可以激起学生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及其演变的欲望。第二,注意假设条件。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我们在讲授之前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小学生都知道的,大学老师问出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少有直接回答的,他们在思考!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第三,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就能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四)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和改变错误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非这样不可”、“非理解不可”、“非搞出个新方案不可”、“人家能干我也能干”,这些心理情绪使得人们爱动脑筋,这样就能排除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怎么去找问题呢?方法是很多的。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或进行资料数据的检索,或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所设想的事物(现象)相似,从而引起联想。比如,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期间,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去调查,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一个层面劳动力市场状况,而且能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好毕业就业的准备。再比如观察到独生子女多了,企业开发了虾条等食品,联想进入老年社会了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在讲授失业与就业理论时,指导两个苏南籍的学生在苏南地区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需求结构特点;两个苏北籍的学生在苏北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供给结构特点。进而合作研究了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并提出了“订单教育”是解决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有效途径的建议。学生将理论知识准备、数据的收集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通过合作研究形式,融为一体,不仅这份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而且这四个学生最终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本科毕业论文。当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取得成绩的时候,也给以后的学生产生了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一方面,学生自己研究成果的推广,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总量是反映了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较多的经济总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学生学习时往往凭感觉理解理论,容易形成错误的观点。比如:A=B,能否得出A+C=B+C?这在数学中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来解释经济现象时,就要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了。如果等式两边是独立变量,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上述结论是成立的。当等式两边是非独立变量时,如在左边增加C时A会增加,右边增加C时B会减少,上述结论就不成立了。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三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之间的关系了。再如,从现实经济运行来看,究竟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资金短缺?学生的感觉上是欠发达地区穷,缺乏资金;而发达地区富,资金充裕。事实上,资金在发达地区投资收益更高、机会更多,从而发达地区更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考虑到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系统反而资金过剩。

(五)宏观经济学开展研究性教学,要关心学生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在大多数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承担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教学团队。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因而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至关重要。如有的教师对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颇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倍感兴趣,有的教师偏好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热衷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有的教师对计量经济模型较为精通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需的资源,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要尽可能采用团队形式。近三年来,由笔者指导的学生论文,1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3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论文”,2篇文章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这些虽然形式上是导师的成果,实际上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研究生、年轻教师、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成果,是由团队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因为,无论理论探讨、数据调查,还是结构分析等,都是由团队一起来完成的。特别是涉及到计量模型,往往是这个团队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再由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专门给予指导。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计量模型的运用方法,个人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成为一股新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还要以教师的科研来促进学生的研究。一方面,教师要有科研,科研造诣高,教师在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维[2]。不做研究,只搞教学,只是教书匠;只做研究,不搞教学,则不是教师。近年来,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教师主持国家、部省级、厅局级课题近30项,大多数是围绕现实经济问题而设计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团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成果。此外,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必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去研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规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承担部分基础工作;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在校内或校外自主联系指导教师。笔者在进行“经济增长理论”教学设计时,曾组织师生参与了一个地区委托课题的调研工作,主要探讨该地区民营企业的状况,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等。通过历时近一个月的调查,学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职工来源、文化程度、工资水平,企业家成长过程,企业投资选择及并购,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销售及竞争等诸方面感受很深。这份由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得到了该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该区还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和宣传;研究报告获得了“2006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并且,其中一名学生还利用调查中的数据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获得“2007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二、要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3]。但对于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和宏观经济的感性认识,又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首先,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经济学学派很多,不同的学派假设条件、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政策主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种经济现象可以用不同学派的理论来解释,而同一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从理论体系上来看,如果不能让学生涉及到更多学派的理论,学生即使对现实经济进行了调查,也无法选择适当的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之前,要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学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结论、政策主张作详细的讲解。比如,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根据消费函数,消费决定于收入,是什么含义的收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利率、资金数量,还是长期利润率的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凯恩斯反对用削减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但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却采用了低工资政策,实现了高就业,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对此应如何理解?等等。在教学中,笔者团队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首先强化理论模型的讲解,让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还设计了“走近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让低年级学生认识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高年级的学生看到他们在经济学基础上存在的差距,特别是给准备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考研的学生指引方向。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社会实践、原型启发、问题意识和丰富的资料等,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少缺少的条件[4]。考虑到该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独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流派林立,并且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门发展变化最大的课程。对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研究与借鉴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资料。近三年来,为了及时跟踪理论前沿,我们组织教师就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和新发现、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形成研究报告近20份;为了强化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我们组织教师对中国经济分析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的探讨、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投资与经济增长、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10份。这些专题性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

三、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有很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则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教会学生对经济变量进行科学的界定(即定义)。比如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多层意思,首先,经济问题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没有资源的稀缺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其次,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再次,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最后,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以此可以激起学生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及其演变的欲望。第二,注意假设条件。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小学生都知道的,大学老师问出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少有直接回答的,他们在思考!如此,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第三,关注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四、要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改变错误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非这样不可”、“非理解不可”、“非搞出个新方案不可”、“人家能干我也能干”,这些心理情绪使得人们爱动脑筋,这样就能排除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怎么去找问题呢?方法是很多的。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或进行资料数据的检索,或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所设想的事物(现象)相似之处,从而引起联想。比如,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去应届毕业生招聘会调查,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一个层面劳动力市场状况,还能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好就业的准备。我们在讲授失业与就业理论时,指导两个苏南籍的学生在苏南地区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需求结构特点;两个苏北籍的学生在苏北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供给结构特点。进而合作研究了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并提出了“订单教育”是解决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有效途径的建议。学生将理论知识准备、数据的收集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通过合作研究形式,融为一体,最后不仅这份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而且这四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均被评为优秀。另外,教师指导的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取得成绩的时候,对以后的学生也产生了示范效应。一方面,学生研究成果的推广,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如总量是反映了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较多的经济总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学生学习时往往凭感觉理解理论,容易形成错误的观点。比如:A=B,能否得出A+C=B+C?这在数学中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来解释经济现象时,就要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了。如果等式两边是独立变量,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上述结论是成立的。当等式两边是非独立变量时,如在左边增加C时A会增加,右边增加C时B会减少,上述结论就不成立了。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三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之间的关系了。再如,从现实经济运行来看,究竟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资金短缺?学生的感觉上是欠发达地区穷,缺乏资金;而发达地区富,资金充裕。事实上,资金在发达地区投资收益更高、机会更多,从而发达地区更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考虑到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系统中反而资金过剩。

五、要关心学生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

低年级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有热情,但往往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与学生一起对主题研究的重点进行分析,并充分估计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采用SWOT法,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往学生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主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如,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个人隐私或企业秘密时,如何打消被调查者的思想顾虑获得可靠的数据,这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此外,建立可供学生进行调查的渠道,对研究性教学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主题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建立调查访谈渠道,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团队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或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或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中取得很大成就,邀请他们参与指导学生,或直接对他们进行调查,使得研究性教学更加经济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7.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0-74.

[3]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06,(2):24-25.

[4]张丽华,沈德立.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J].教育科学,2006,(1):88-89.

[摘要]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发展性,表述方法多样性和实践多变性等特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教学需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创造性思维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技术类、工程类、人文社科类及有关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国内大多数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它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和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等特点。国内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一般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再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加以分析讲解。但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用来分析这些国家经济问题的。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经济结构相对完整,企业有充分的活力,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较为敏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充分,为政策在各类市场的传导和协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样,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由于机制惯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具有经济性、营利性和独立性的主体,还需要继续改革。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使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中国的运用效应大打折扣。同时,在课序上多数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针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1]。在宏观经济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

在大多数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是由若干教师同时承担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教学团队。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捉襟见肘,因而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至关重要。如有的教师对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颇有研究,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倍感兴趣,有的教师偏好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热衷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有的教师对计量经济模型较为精通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需的资源,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要尽可能采用团队形式。近三年来,由笔者指导的学生论文,1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3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论文”,2篇文章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这些虽然形式上是导师的成果,实际上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研究生、年轻教师、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成果,是由团队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因为,无论理论探讨、数据调查,还是结构分析等,都是由团队一起来完成的。特别是涉及到计量模型,往往是这个团队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再由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专门给予指导。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计量模型的运用方法,个人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成为一股新生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还要以教师的科研来促进学生的研究。一方面,教师要有科研,科研造诣高,教师在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维[2]。不做研究,只搞教学,只是教书匠;只做研究,不搞教学,则不是教师。近年来,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教师主持国家、部省级、厅局级课题近30项,大多数是围绕现实经济问题而设计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团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成果。此外,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必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去研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规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承担部分基础工作;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在校内或校外自主联系指导教师。笔者在进行“经济增长理论”教学设计时,曾组织师生参与了一个地

区委托课题的调研工作,主要探讨该地区民营企业的状况,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等。通过历时近一个月的调查,学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职工来源、文化程度、工资水平,企业家成长过程,企业投资选择及并购,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销售及竞争等诸方面感受很深。这份由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得到了该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该区还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和宣传;研究报告获得了“2006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并且,其中一名学生还利用调查中的数据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获得“2007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二、要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问题[3]。但对于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和宏观经济的感性认识,又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首先,开展研究性教学要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经济学学派很多,不同的学派假设条件、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政策主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种经济现象可以用不同学派的理论来解释,而同一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从理论体系上来看,如果不能让学生涉及到更多学派的理论,学生即使对现实经济进行了调查,也无法选择适当的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之前,要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学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结论、政策主张作详细的讲解。比如,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根据消费函数,消费决定于收入,是什么含义的收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利率、资金数量,还是长期利润率的预期?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凯恩斯反对用削减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但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却采用了低工资政策,实现了高就业,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对此应如何理解?等等。在教学中,笔者团队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首先强化理论模型的讲解,让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还设计了“走近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让低年级学生认识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高年级的学生看到他们在经济学基础上存在的差距,特别是给准备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考研的学生指引方向。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社会实践、原型启发、问题意识和丰富的资料等,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少缺少的条件[4]。考虑到该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独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流派林立,并且随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门发展变化最大的课程。对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研究与借鉴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资料。近三年来,为了及时跟踪理论前沿,我们组织教师就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和新发现、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形成研究报告近20份;为了强化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我们组织教师对中国经济分析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的探讨、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投资与经济增长、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10份。这些专题性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

三、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有很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则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教会学生对经济变量进行科学的界定(即定义)。比如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多层意思,首先,经济问题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没有资源的稀缺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其次,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再次,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最后,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以此可以激起学生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及其演变的欲望。第二,注意假设条件。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小学生都知道的,大学老师问出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少有直接回答的,他们在思考!如此,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第三,关注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四、要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改变错误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非这样不可”、“非理解不可”、“非搞出个新方案不可”、“人家能干我也能干”,这些心理情绪使得人们爱动脑筋,这样就能排除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怎么去找问题呢?方法是很多的。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或进行资料数据的检索,或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所设想的事物(现象)相似之处,从而引起联想。比如,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去应届 毕业生招聘会调查,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一个层面劳动力市场状况,还能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好就业的准备。我们在讲授失业与就业理论时,指导两个苏南籍的学生在苏南地区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需求结构特点;两个苏北籍的学生在苏北选择典型地级和县(市)级单位各一个,分层次探讨劳动力供给结构特点。进而合作研究了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并提出了“订单教育”是解决江苏农村二级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有效途径的建议。学生将理论知识准备、数据的收集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通过合作研究形式,融为一体,最后不仅这份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而且这四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均被评为优秀。另外,教师指导的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取得成绩的时候,对以后的学生也产生了示范效应。一方面,学生研究成果的推广,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错误的认识。如总量是反映了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较多的经济总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学生学习时往往凭感觉理解理论,容易形成错误的观点。比如:A=B,能否得出A+C=B+C?这在数学中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来解释经济现象时,就要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了。如果等式两边是独立变量,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上述结论是成立的。当等式两边是非独立变量时,如在左边增加C时A会增加,右边增加C时B会减少,上述结论就不成立了。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三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之间的关系了。再如,从现实经济运行来看,究竟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资金短缺?学生的感觉上是欠发达地区穷,缺乏资金;而发达地区富,资金充裕。事实上,资金在发达地区投资收益更高、机会更多,从而发达地区更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考虑到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系统中反而资金过剩。

五、要关心学生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

低年级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有热情,但往往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与学生一起对主题研究的重点进行分析,并充分估计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采用SWOT法,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往学生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主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如,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个人隐私或企业秘密时,如何打消被调查者的思想顾虑获得可靠的数据,这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此外,建立可供学生进行调查的渠道,对研究性教学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主题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建立调查访谈渠道,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团队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或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或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中取得很大成就,邀请他们参与指导学生,或直接对他们进行调查,使得研究性教学更加经济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7.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0-74.

[3]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06,(2):24-25.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林毅夫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县。1971肄业于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1978在台湾政治大学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他远渡重洋,来到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1986年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随后,他又在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7年,林毅夫回到中国,成为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经济学博士。回国后,他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部副部长。1994年至2008年,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从1994年开始,他参与了国家几乎所有重大经济决策的讨论,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

林毅夫是中国经济学界“海归”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推动者之一,是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规范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学较为成功的学者之一。他努力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并强调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以及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他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作出了严谨的经济学模型。他主张中国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用较低的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变迁,加速资本积累,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他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够给民营经济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林毅夫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认为在拥有和平稳定发展机会的环境下,到203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林毅夫在研究了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已为世界经济学界推崇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中国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贡献。

林毅夫是从研究中国农业问题开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的,并以此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地位。1990年,他关于1959~1961年中国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反响。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此外,他的主要著作《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3年还荣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其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对于当前的“三农”问题,林毅夫认为城乡差距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只有依靠长期的经济发展,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在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和条件,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对于2008年底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林毅夫指出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认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有三大有利因素,分别是: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为其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四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有财政刺激的空间。由于有以上的良好基础,中国能够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如增加农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加强教育和医疗开支等。因此,他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同时,林毅夫还强调,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中国有利,也有利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可以为解决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作出贡献。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经济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生产力研究,轻生产关系研究。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学界曾经在批判“两个凡是”的背景下,重视以生产关系为对象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以“硬骨头经济学家”孙冶方为代表。但是时间不长,研究明显掉头,转向重视生产力研究,主要以熊映梧为代表,提出要把生产力研究放在理论经济学的首位。随之,中国经济学界刮起了生产力研究之风。问题在于,生产力能不能摆脱生产关系的束缚自发的发展?特别是面对当时中国的改革事业,能不能脱离生产关系孤立地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界比较麻木,缺少深入的追究。以致于造成了中国经济学界长期对生产关系研究的缺失,经济学家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经济增长,对涉及生产关系的重要改革相对漠视。

2.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近30多年来,随着西风东渐,大量的西方经济学涌入中国,中国高校的经济学充斥着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和译著,经济学方面的东西方交流空前增多。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由于东西方经济体制的差异,中国经济学在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东施效颦现象,结果西方经济学来到中国,比较普遍地患上水土不服而消化不良的疾病,造成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西方经济学之箭就是射不中中国经济问题的靶子。导致西方经济学只能与肤浅表层的中国经济学相结合,回避了许多中国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今中国经济改革与增长面临的窘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境遇。

3.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学非人化倾向。典型的是回避尖锐而深刻的生产关系矛盾,将研究精力主要放在一些形形的部门经济学、行业经济学上,大量是研究一般的经济增长,许多研究见物不见人,避开敏感性甚至尖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在收入分配的研究上,过分地注重效率,忽视公平。满足于为政府建言献策,为老百姓说话的少;重增长研究的多,改革研究的少;即使是改革研究也追求帕累托改进,回避帕累托最优……整个经济学表现得明显缺少人文情怀。经济学的非人化现象,导致整个经济学研究缺血少肉、死气沉沉、解决问题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既不能解释经济现象,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本末倒置的经济学数学化。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以来,经济学的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的硕士、博士论文没有数学模型,似乎都难以通过。许多论文看起来都达到了数学化的要求,充斥着模型和数学公式,但是基本上没有理论创新,所要证明的结论许多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国内有本知名的经济学期刊,本来理论经济学研究很有影响,后来舍本求末、改弦易辙搞经济学数学化研究,国内许多经济学者批评说内行看不懂、外行看热闹,离中国远、离现实远、离深刻的经济矛盾更远,大量的论文深不见底、宽不到边,根本解释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结果主编讲他这个杂志主要不是给国内学者看的,是给外国经济学者看的。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笔者认为,经济学研究并不排斥定量分析和计量模型,但是定量研究必须建立了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有好的定性分析,有理论创新,再加上数学模型验证,可以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过来,缺少深刻的抽象研究、定性分析,没有揭示出对象的本质,却数学模型一大堆,结论浅显之极,连画蛇添足都不如。

5.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做经济学研究的学问,本来是要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急躁的事。但是多年来,经济学研究跟中国的经济增长一样,从各类高校、社科院以及政府部门,到处都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情况,拼命凑数字,应付名目繁多的考核、验收和检查。高校老师为了考核轻教学重论文成果,硕士生、博士生毕业都有数量的要求,一些部门的政府官员不仅迷恋官位,同时还用学位、职称装潢门面,也来挤经济学研究的班车,追求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结果,中国经济学研究的GDP基本上也是质低量大。许多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有量无质,一些论文、著作、课题等基本上就是学术垃圾、废品。从全社会的角度,没有社会效益,有的是纯粹的成本耗费。当今中国,发表的经济学成果数量肯定是全球第一,但粗制滥造太多,罕有上乘之作,质量大打折扣,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差距不是在缩小,却在拉大。

6.走向穷途末路的学术腐败。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学问,本来应该属于高尚的学术殿堂,学者们秉承学术的道德良知,遵守学术规范,遵循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通过理论创新为实践服务。但是,在整个社会存在着严重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下面,学术界虽然可能是被有所遗忘的角落,但并非是世外桃园和一方净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为了学历、职称出书,为了金钱出卖版面和书号,为了版面和书号行贿,用钱买版面和书号,结成了一条长长的中国学术产业链,形成了中国的学术怪圈。一方面,学术环境不自由,学者不敢、不愿说真话;另一方面,学术金钱化、市场化、商品化,既污染了学术环境,更败坏了学术风气,许多学者不明真相、不说真话、不求真理,损坏了学术形象。不过,话说回来,经济学术界的腐败不是孤立的现象,主要归因于社会腐败,是一种体制下的“普照之光”,主要责任自然不应由学者承担。

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学多年来面临如此困境,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与中国浅表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1.避重就轻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尤其是面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种表面上经济效率低下,实质上权利不平等、行为不规范、责任无约束等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也必须涉及到原有体制的根本弊端即高度集权而没有责任约束问题。

按照改革的逻辑顺序,经济改革应该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决定了改革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政府。但从实践来看,中国经济逆向改革的问题相当突出。比较普遍地是将改革的对象放在企业和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职工。改革表现的特征就是下动上不动,越改越被动。地方政府面对这样的改革,从反面接受改革的经验教训,即形成了“发展可以超前,改革不能超前”的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些深层次的改革难题和问题,成为“尊者讳”而不让或不愿触及的敏感问题。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浅尝辄止,回避尖锐的生产关系矛盾,热衷于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研究。但生产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学研究始终绕不过去的问题,一时的增长不代表生产关系深层次矛盾的解决。

2.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西方经济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并且越来越趋于成熟。问题是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的中国,特别是面临深刻和复杂的利益矛盾,成熟的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学有多大的适用性?西方经济学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是中国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复杂的生产关系矛盾,相反是在生产关系基本稳定的条件下,研究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增长非常技术性的细节问题。由于土壤不同,你简单搬用西方经济学,如何能射中国经济问题的靶子?并且,引进到中国的西方经济学,除了从“左”的角度批判人家的阶级性,就是基本上述而不作,既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创新。

3.忽视经济学的人本内涵。经济学本质上是人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生产关系合理性为首要目的,通过生产关系的调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中国经济学消极地接受了传统经济学的教训,并没有突出人的主体性、对象性和目的性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以前受“左”的思想影响,过分夸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对立,尤其是在相当长时期里用阶级斗争的办法,实际上破坏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是以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学者将传统经济学的弊端归结于生产关系研究,因此将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主要放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方面,忽视了生产关系调整的作用,显然不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学要研究财富增长,但必须首先研究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下促进财富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忽视对以人为轴心的生产关系研究,也从一侧面表明中国经济学对改革的贡献不够显著。

4.缺少严格的抽象和具体研究方法。马克思好象在资本论里讲过这样的意思,物理学的方法主要靠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依靠抽象力。“硬骨头经济学家”孙冶方则讲得比较形象,将抽象法比喻为“脱衣法”,将具体法比喻为“穿衣法”。以人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面对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复杂现象,必须通过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去粗取精的过程,揭示对象的本质,掌握其深刻内涵。但纵观中国经济学这么多年来,许多人为表面的诱惑所迷惑,喜欢跟时尚、赶时髦,甚至顺着领导竿子爬,不愿意沉住气、静下心来钻研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要么沿袭教条主义的空洞理论,要么追求表面的奢华,除了经济学数学化外,就是不负责任地简单模仿。不愿意深入地进行抽象,当然导致现行的经济学理论充满着学术的浮浅和浮躁,对中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拿不出可行和有力的答案。

5.错误的考核导向。对学术绩效的评估必须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定量考核必须建立在定性准确的基础上。定性不准,定量考核很可能背道而驰。从定性的角度考量,学术研究首先是学者的自由度,研究的独立自主性,学术的研究规范,学者的学术品行,学术研究的社会环境等。在定性准确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评定学者的学术成果,学者的研究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搞清楚学术的定性标准,象GDP考核一样,设计的定量指标用于考核,很可能南辕北辙,起着误导和逆向调节的作用。将经济学术研究引进死胡同。

6.官学勾结的学术环境。与一样,如果学术研究被政治权力绑架,官学勾结是必然的。为什么一些政府官员也对学历、职称以及出书、产生浓厚偏好,拿严肃的学术来装潢自己的门面,当然与官场风气有关,因此也渗透到学术领域,引起严重的学术腐败。官员们要学历有学历,要出书就出书,要就有地方发表,要拿课题就有课题等着,想干什么都很容易。甚至许多政府部门将自己的工作课题化。学者们自然也知道谁在垄断学术,从谁那儿可以获得学术资源。因此,官学勾结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学术现象。否则,学者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是无用之功。

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出路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科学地对待。中国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学术本身的问题,更有非学术本身的问题,是一个大的系统性问题,必须有系统性解决的办法。

1.对现行经济学术环境进行深刻的改造。经济学者能否安心、认真、踏实地做学问,用不着对学者进行如何学术的教育,贵在设计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学术制度体系,引导学者的学术行为,促使学者自觉地做到学术研究必须如何而不能如何。必须承认,经济学者也是有着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清教徒”。学者的利益实现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学术操守、学术能力、学术成就,不应该有另外的标准。这是真正繁荣中国经济学、提升中国经济学水平的重要基础。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学家左大培曾经提出“经济学也要反腐败”,可惜在当时情况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经济学等整个的学术腐败愈来愈严重,积重难返。

2.回到本原的经济问题上来。经济学研究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迄今没有解决。导致整个研究浮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满足消费需求开始的,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消费仍然是人类基本的目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都与消费密切相关。经济学必须围绕人类消费需求的满足深化研究,以消费为中心组织经济活动。现实生活中,为了经济增长而研究经济增长,为了就业而研究就业,为了增加财富而研究财富,甚至为了货币的增长,等等,其实都偏离、远离甚至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学研究也出现了本末倒置或舍本求末的现象,模糊、迷失了经济学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3.立足于在生产关系层面解决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经济活动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经济行为,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合理,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影响到人们对参与经济活动的态度与积极性。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生产力不可能得到解放和发展,经济增长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但人既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又是生产关系的轴心要素,人更是有情感的复杂多变的高级动物。生产关系的好坏,会对经济活动产生正能量或负能量。经济学必须深入研究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建立在生产关系科学性、合理性、平等性、互利性的基础上,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建构平等互利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决定论者,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主要来源于一定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性的变革对于生产关系是根本性的。

4.经济学研究 “深要见底、宽要到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是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其它方法不能脱离和背离这个基本的方法。经济学理论必须彻底才能把握深刻的内涵,全面解释整个的经济现象,也才能真正说服人。

如何彻底?必须“深要见底,宽要到边”。“深要见底”,就是通过严格的抽象,揭示出研究对象的真正本质及深刻内涵,保证理论的内涵能涵盖研究对象的所有外延。打个不一定十分恰当的比喻,比如对水果的抽象,必须能概括水果所内含的基本特征,即水果是指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但是如果只是将水果抽象到的植物果实,将具有甜味的果实排除在外,就说明抽象不够彻底和到位,不能概括水果的全部特征。只有抽象到位,抓住事物本质,内涵才能周延,研究才能彻底。也只有抽象到位,掌握了研究对象的深刻内涵,才能解决研究如何具体的问题。抽象不够,肯定具体也难以到边,当然对所有纷繁复杂的全部经济现象没办法做出科学的解释。数学等其它的方法必须服从于、服务于抽象与具体的基本方法。比如,对以人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必须抽象出人的属性、人的权利、人的地位、人的动力、人的目的、人的关系等。切实解决现行经济学的非人化倾向。

5.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是刻意形成的。关键是取决于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把握,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搞清楚经济的本原问题,坚持“深要见底、宽要到边”的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学(全球或世界经济学也同样)核心是将人之利己性作为经济学牢不可破的坚实基点,改变对人之利己、利他的动摇不定、模棱两可的状态;在承认人之利己性基础上,建立人们之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构造相应的制度体系;更进一步,在肯定人之利己性和规范行为基础上,建立能代表全民利益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将微观的动力和积极性置于宏观有效调节的前提之下,争取社会资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和保护,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公平合理,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等。所以,人之利己性、行为之规范性、宏观调节之有效性,是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三个维度和支柱,只有以这三个维度构造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框架体系,经济学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解释功能,以及对现实经济所有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功能。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第10篇

强调“生产关系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是承认制度变迁的。然而虽然马克思注意到了流通费用的存在,由于没有将政府的组织费用和企业的管理费用一般化,没有建立起交易费用概念,不仅误判了市场制度的效率,而且缺少了分析制度或“生产关系”及其变迁的有效的经济学工具。更加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对立地位的阶级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生产关系革命”只能建立在暴力革命的基础上,其形式是将旧制度打碎,然后再建立起新的来。这种思路显然不能为和平的渐进改革提供帮助。由于有了交易费用的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就完全不同。不仅作为“制度运转的费用”,交易费用可以判别制度的效率高低,而且可以用“制度变迁的成本”或“改革成本”来判别不同改革道路的优劣。由于制度经济学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改革成本”就多来自改革导致的利益再分配对某些人的损害,以及这些人很自然的对改革的反对。因而,改革方案越是能够在改变规则时减少损害的人数或受损害的程度,改革成本就越低,改革也就越容易成功。这种理论为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为进一步的改革方案提供了思考框架。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张很不同于制度经济学,它实际上是后者的先驱之一。马克思主义不仅看重生产力,而且强调生产关系;不仅研究生产方式,而且分析交换关系。即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它关注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一面。它认为后来形成的制度是解决冲突的结果。例如国家就是阶级斗争的结果,虽然它也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尤其有意思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虽然导致了对私有产权的否定,但在强调所有权方面与制度经济学是高度一致的。最后,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互动,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来解释历史,就是用制度变迁来解释历史。在这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以致道格拉斯·诺斯对西方历史的解释,至少在前现代部分都与马恩的解释极为相仿(对比一下诺斯的《经济学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91)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和恩格斯,1973,第198~203页))。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界主导了数十年,在学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基础,因而很容易提供理解和接受制度经济学的台阶。

最后,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若干缺陷中发展起来的,但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它的分析方法仍然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在改革开放后,新古典经济学逐渐进入了我国大学的经济学系,并在某些地方成为主流理论,从而为新制度经济学进入中国铺平道路,并提供了分析方法的基础。在问题主导下,在各种理论资源的滋养和互动中,制度经济学崛起了。

虽然在现阶段,应该承认,我们的学术成就还远远比不上美国,然而我坚信,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几千年的学术传统,加上在对经济学理论最新进展及时吸纳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使得中国有可能出现出类拔萃的领先于世界的经济学家。在这个集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个选集的论文分成几个部分: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制度经济学的评论和批评;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经济问题,尤其是过渡经济和国有企业问题的讨论;以及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取向对一般经济问题的讨论。

在介绍和转述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一理论的评论和批评。由于篇幅限制,本书只在大量的评论中选择了一篇正面评价的文章(盛洪与陈郁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在这篇文章里,新制度经济学运动显然是一场经济学的革命。至于批评,中国作者首先注意到了美国经济学界的批评(见方绍伟的“科斯定理对吗?”),进而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命题提出了疑问并加以讨论。如盛洪指出,在零交易费用的假定下,产权概念就是多余的;以及如果产权总是不断地随着世代更替而消失和产生,即使在零交易费用下,也并非任意的界定都会通过交易导致资源的最佳配置(见“‘社会成本问题’的问题”)。汪丁丁则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他在“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一文中指出,交易费用作为一种成本,应服从于“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的定义,但当一般均衡下对制度别无选择时,就不存在机会成本,也就没有交易费用。这种对交易费用的否定性结论显然在动摇新制度经济学的根基。

中国学者最有理论增量的地方,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一个比较有成就的方面,就是对国有企业的讨论。除了用产权理论和委托-理论解释国有产权制度为什么缺乏效率以外,作者们还注意将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引入到理论中。如张军强调自由退出对企业制度的影响。计划经济国家中,政府为了“工作权利 — 过度就业”的目标,以及存在着眼前的“退出成本”,而不能自由退出与企业间的隐含的合约,以惩罚“违约”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周其仁则指出,对私人产权的否定,最要害地是剥夺了要素所有者自由签约的权利。不能自由签约,包括从以前的合约中退出,选择新的合约的权利,就不可能形成市场,反过来也就不能参照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决策。尽管在国有企业体系内部,可以设立行政级别来激励企业家,但与市场制度的激励相比要逊色得多(“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应该说,制度经济学在中国更大的用武之地,是对过渡经济的研究。然而由于已经有很多专集和专着,如

林毅夫等人的《中国的奇迹》,盛洪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天则所的由光主编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一辑,第二辑),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军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本书不拟收集更多的这方面的论文,除了个别论文,如樊纲的“公共选择与改革过程”,它的特点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政治过程进行分析。关于中国经济学家在这方面成就的综述,可参看盛洪为《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写的序和 “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过渡过程的研究”一文。

应该说,在一般经济问题的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家有更为精彩的贡献。例如汪新波“对企业性质的重新思考”,就是用时间要素超越雇主与雇员、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来进一步思考企业的性质。在作者看来,企业中不同要素的主要区别,是时间的区别。即有些要素与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有些是中期合约,有些则是短期的。签订合约期限越长,要素所有者承担的风险越大,包括承担短期要素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损失,越应在企业中处于主导的或权威的地位。因此企业的性质可以被理解为是长期要素雇用短期要素。作为一个特例,资本之所以雇用劳动,是因为相对于劳动来说,资本是长期要素。这篇论文不仅具有以新视角和新因素重构理论的创新意味,而且具有对已有理论的整合功夫。所欠缺的,是作者还缺少经验积累。可惜的是,在这篇以后,较少受到人们的注意。

在另一篇对企业理论有增量贡献的论文,周其仁的“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中,作者提出了同样有创意的、却大不相同的结论。尽管制度经济学早已将人力资本纳入视野,但更多地是强调其作为一般资产的共性,以便于与其它资产放在一起讨论。而周其仁则着重人力资本的自然法性质,即它只能属于它的自然载体—— 活生生的个人,即使法律制度将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的产权赋予另一个人,前者也可以通过“关闭”自己人力资本的对外通道来对抗。当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结合起来才能生产时,对具有特殊性质的人力资本的事后激励,就要构成合约的主要内容,因而企业就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殊合约。作者据此认为以往“资本雇用劳动”的教条,是误将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家才能所有者混为一谈时的假象。从古至今,真正稀缺的、从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家才能。这种强调人力资本的特性、进而重构企业理论的努力无疑具有独创性,只是这篇论文忽视了可以想见的反驳,而缺少完整性。由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结合也可以采取市场交易的形式,从短工市场到信件快递,从财会与法律服务到相当于企业家能力的管理咨询,人们很难认为企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唯一形式。这似乎暗示着,还有该文没有涉及到的因素在起作用。

在更多的时候,中国学者表现出了敏锐的问题意识和上乘的理论悟性,只是或者缺少形式化的努力,或者没有总体的突破。例如唐寿宁沿着布坎南的思路,提出了市场制度本身也具有立宪性质,即它不仅是一个价格形成机制,更是一个制度形成机制。只是他的这篇论文,“论市场的立宪功能”,表述得过于散文化,没有对这一命题作严格的论证和深入的讨论。林毅夫的“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则对论题作了较完整的理论回顾、文献引证和分析论证。尽管他的结论大多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这一对概念的提出,还是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分类和分析的维度。虽然在奥尔森的理论中,“利益集团”作为一个负面的概念,引伸出了整个分析框架,但运用利益集团理论进行分析的张宇燕,却在对中国制度变迁问题时发现,利益集团的存在有时也有正面意义。他在“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一文中指出,在进入市场的权利被政府垄断的计划经济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新兴利益集团,通过政治过程“撬动”森严壁垒的进入障碍,将竞争引入,会产生市场化的积极结果。他后来依据这一思路考察了联通公司进入电信业的情况,也将在该文中提出的“贾谊定理”,即创造更多的利益集团是对付利益集团的良方,(与他人合作)作了形式化的阐述。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命题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展开,后来也没有得到专门的讨论。在将科斯传统和布坎南传统比较时,盛洪发现它们之间的冲突,即所谓“精英论”与“一致同意原则”的冲突。运用交易费用的概念,他发现偏离一致同意原则的“法官裁决”存在的合理性,并认为强调精英作用的“法官裁决”和遵循一致同意原则的“公共选择”是相辅相成的(见“法官裁决与公共选择”)。可惜这篇文章过于简略,缺少形式化的功夫。

应该说,还有不少有理论增量的论文没有被收集进来,因为本论文集还具有某种“基础性”;更有可能的是,它们超出了编者的视野。然而就已经看到的这些论文,我们一方面应该承认,它们与国际水平的经典论文尚有差距;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学者们有着巨大的理论潜力,他们正在逼近领先水平。

从更大的背景看,中国有着制度经济学成长的丰沃的土壤。尽管我们说,经济学是一般的,然而它必是在特定经验积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缺少中国的经验,经济学就缺少一般性;尽管我们也清楚,制度经济学也只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支,但如果我们认为制度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我们不仅覆盖了经济学的大部分视野,而且对所有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持开放态度。

  具体而言,能够滋养制度经济学的中国资源包括,中国问题,中国文献和中国历史。所谓中国问题,不仅包括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也包括从中国角度提出的问题。比如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中国经济学家有着比道格拉斯·诺斯更为优越的条件,因为不仅可以从历史文献中了解制度变迁,而且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制度变迁;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我们正亲眼看着猿变成人。中国的市场化道路也呈现出了一些原有理论所不曾想象得到的特征。如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已使人们怀疑“要么不改,要么全改”的次优理论,然而它的理论含义还需人们进一步探索。这一成功也同样使人们推测,交易也许是比暴力革命更为有效的改革方式。它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还等待着人们去挖掘。从更大范围看,中国的制度变迁应包括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制度资源的重新理解,和这些资源如何与外来的制度资源结合起来,构成中华民族新的制度结构。谈到近代,不能不谈中西冲突,也不能不正视由于这种冲突所导致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种不同的角度,会使西方学者有意无意忽视的一些问题,被中国学者所重视。例如,假如没有自由迁徙的条件,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并非像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坚信的那样,会带来全世界的皆大欢喜。再比如,在研究国际经济时,西方学者多是暗含地假定国际的政治秩序与一国之内无异,这大概与西方世界在这一秩序中占有优势有关;而中国学者可能更会敏感地意识到国际政治秩序中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国际无政府状态,也许才是制度经济学家应该全力面对的。

尽管有关制度经济学的中国的经济学文献还是很少的,但在一个较窄的领域中,还是相对丰富的,这就有关中国式改革的过渡经济学的文献。除此之外,我所指的中国文献是对制度有所描述的古典文献。数千年的历史,使重视人与人关系的中国人在这方面积累的文献浩如烟海。从中国最古老的书《尚书》开始,就有了对制度的记载;号称“三礼”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就对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作了大量描绘和评述;怪异的《山海经》被有些作者认为是上古政治制度的记录,《春秋公羊传》则是儒家政治制度经典 。后人所编《十通》和《五礼通考》都是资料全备的制度史。更有数不清的政府档案和民间合约资料。当我们研究制度时,这些有关制度的资料极为重要。当科斯为了研究企业制度,用自己的诺奖资金建立了匹兹堡大学契约和企业结构研究中心时,他期待着这些企业合约资料能为研究者提供经验素材;张五常教授在酝酿他的《佃农理论》时,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中来自南京的几张租佃合约帮了大忙(2000,第20~21页)。因为有关制度的理论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对制度的评判,也要参照它的社会结果。而要发现其中的逻辑,不仅要有互动的广泛性,还要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中国的有关制度的文献,对比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对比从中国获得的零星片断来说,无疑丰富得多。

谈到中国文献,中国历史文献也包含其中。而这里讲的中国历史,应是指中国历史的相对于西方的独特道路。中西历史发展轨迹在上古时期就有分野,明显的分道扬镳,也许是在所谓第一轴心时期,即儒学和基督教诞生的时期。在以后,中国和西方走着大不相同的道路。不应否认,制度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种,是以西方经验和西方历史造就的文化取向为基础的。这种文化取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西方经济学的性格,又被误认为具有普适的性质。例如,西方经济学多是假定经济活动是在较为“纯粹”的制度安排,如法律,市场,企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与西方社会不同制度安排间的对立和紧张不无关系。将人类历史划分成截然不同的几个阶段,也是西方历史阶段在这一理论中的反映。将中国历史考虑进来,不仅可以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重述中国历史,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不同于西方的特征,会为这个一般理论注入新的因素。例如,“礼”可能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受到关注,并可能冲击原有的制度概念;区别于对立且互补的希腊-希伯来传统结构,以儒学为主的浑然一体的制度结构可能启发人们关于制度结构特征的思考;中国将道德适用于国际关系的传统,也许会为我们解决今天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国际秩序提供某种可行的方案。

当然,处于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中国学者不仅会受益于中国资源,他们必将把全世界的资源视为自己的资源。他们不仅同样关注西方学者关心的问题,也将会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其它文明,如印度和伊斯兰的资源。善长数学的中国学者,如果再加上对制度的深刻理解,也有可能在用博弈论的方法构造制度理论方面有所建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与其他国籍的学者一起面对着共同的问题,它们包括:(1)制度变迁问题;

(2)市场经济自身的问题,包括外部性问题及其它市场失灵的问题;

(3)全球的外部性问题,如全球环境,公海捕鱼,南极问题,太空问题等;

(4)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问题,即能否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条件下,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平解决国家间冲突的问题;

(5)政府的起源、性质和演进的问题;

(6)道德与宗教问题,即这些无形制度的起源、性质和演进,以及与有形制度间的互动问题;

(7)将智力活动纳入产权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以及这种活动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性质;

(8)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融合和整合的问题。

目前我们所欠缺的,是金融资源和学术机制。由于缺少金融支持,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相当零落。许多有理论价值的论文,多是发表出来就没有下文了。而理论的发展,如同美国制度经济学那样,正是一篇论文激起了别人的灵感,通过相继的讨论甚至争论,以及进一步的发挥,才能形成有阵容的理论学派。而在中国,不少有潜力的学者却因为生计问题分散精力,从而缺少对重要问题的持续攻击。从学术组织角度看,虽然制度经济学在中国风靡一时,但还缺少有资金实力的研究机构支持系统的研究。也许,制度经济学家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自己的制度问题。包括融资制度,学术组织,研究纲领和分配机制。随着中国在经济上走向繁荣,当有更多的资源通过有效的机制注入到研究中来,我们也许会迎来一个中国制度经济学与中华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参考文献

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3;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上一篇: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