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31 11:56:16

文化艺术教育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1篇

艺术教育在当代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中华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教育的背景,艺术教育更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艺术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艺术教育中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艺术教育;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一、艺术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文化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探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哲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事物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怎样在当前的社会中继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塑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源泉在于教育,所以,需要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不断加深大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创造力。

(二)建设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党的十报告中提到需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校平台进行宣传传播,逐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材中,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融合。利用高校文化传播的平台对传统文化传承,完善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由此一来,大学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而且有助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共同构建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二、艺术教育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来屹立不朽的根源,因此它也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的“中国梦”宣传紧紧相关联。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展示出中国梦的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强大的爱国责任感。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根基,通过宣传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可以学习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除此之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都有深远的意义。

(二)建立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根据艺术教育独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规划教学内容,把艺术教育的课程安排做到井然有序,突出重点,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校教育课程建设上,可以对课程体系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更深的层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后能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拓宽艺术教育的领域,可以结合我国多民族特色文化进行艺术教学,把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中来,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地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地方特色戏剧等等,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质量

(一)规范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领导者,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高不高,取决于教育的师资力量够不够雄厚。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来看,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对教师定期实施艺术教育培训,从而促进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能够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来看,建立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课,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研究者等等,邀请名人来亲自讲解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质量。除此之外,可以在高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邀请优秀的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进行讲授,把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对广大师生产生影响和示范带头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教师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监督手段,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教学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不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定期开展监督工作,对优秀讲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它能够体现出艺术创造者的思路和其想表达出的情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的展览馆,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让学生在参观和展览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在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宣传,将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网络进行传播,吸引大众目光的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融入创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的传承,我们需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服务社会。高校需要贯彻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拓宽艺术教育的渠道,在集成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责任。

作者:刘江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四川戏剧,2016

[2]王洪斌,朱效刚.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

[3]刘磊.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J].鸭绿江月刊,2016

[4]王希.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音乐大观,2014

[5]丁旭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2013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论坛侧记[J].中国音乐,2014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先进文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50-01

一、先进文化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教育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生活,还是从都市到乡村,它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意义,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建设的特点。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能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社会的大力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学习到更多的生存技能。

二、当前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人民的群众文化意识不高。在我国的基层群体中,存在大部分的基层人民群众文化意识不高,往往只是停留在文化娱乐的浅层,追求精神文化的境界不高。从而导致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无法带动群众积极学习文化艺术,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政府的部门领导未能高度重视和关注群众文化的建设,潜意识里只把它当做一种娱乐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不会起到任何帮助作用。

2.政府在群众文化建设上投入过少。由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群众文化意识不高,政治思想落后,未能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未能切实落实好群众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颁布,投入的文化建设资金明显不足,政府领导过于看重国家经济与军事的建设,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此,导致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缺乏,资金的缺乏影响了群众文化建设专业团队的建立,群众文化的教育者严重匮乏,组织者少之又少,从而无法形成完善的群众文化建设体系,群众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种松散的局面。

3.缺乏群众文化专业团队。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存在大量的人未曾受到高等教育,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政府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群众文化体系,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组建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团队,招入大量的文化层次高的教师和组织领导者,带领民众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4.群众文化存在区域性差异。由于群众文化的建设是和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发达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势必更好,就会更加强调精神文化的需求,先进文化艺术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追捧和喜爱,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体现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风采;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群众文化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政府投入犯人资金不足,人们意识观念不强,群众文化建设无法深入人心,未能形成先进的群众文化建设体系。

三、在先进文化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建设的新途径

1.加强民众意识观念。政府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它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精神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文化建设工程,需要付出所有人的努力和奋斗。政府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努力在全国各个区域进行文化建设推广和普及,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加入到文化建设当中去,不断追求先进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从而形成完善的具有民族特色以及符合地域特征的群众文化体系。

2.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国家政府部门要打破传统的政治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背景下,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建设,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上,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群众文化建设雄厚的资金保障。

3.组建专业的群众文化团队。政府部门要想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向人们普及和推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就必须组建专业的群众文化团队,在专业文化艺术教育人员的选拔上要高度重视,被选人员要符合群众文化建设标准,专业素质过硬。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障文化教育团队的待遇,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去,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政府要想在先进文化下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就必须不断加强人们的群众文化意识观念,大力推广和普及文化群众文化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引导人们去体验文化艺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现代社会艺术化教育

如今,在被热炒的词汇中,“文化”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名词。什么“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仿佛任何社会事物只要沾上“文化”的光,立刻就身价百倍,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其概念究竟如何,在进入本文大众文化的论述前,想就此追根溯源。

在中国古老的学术思想中,最早的“文化”实际上是两个词。《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序》中说“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易传·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可见,文之本意,是指事物表面上的纹饰等,进一步引申为一种外在的感性的形象。孔子说:“文质彬彬”,即指文的外在形式感与质的内在内容的对立统一。而化在古代其本义为生长,《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经》中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在《说文解字》中曰:“化,教行也”。文、化两个字后来逐渐组成一个新词“文化”,其义为:“文治教化”,所以古人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是现在所用的“文化”一词,与传统的含义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受到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对中国学术发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19世纪中期,美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来的和所说出来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完美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20世纪流行的人类学对文化的解释:“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无论这几种解释各自的出发点与阐述表达的有何不同,实际上都强调两点:一是文化是以人为基础的活动;二是这种活动终究会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是精神的产品。而现下中国社会对“文化”的滥用,导致了对“文化”内在含义的曲解。因为“文化”所表述的并非是一种外在的现象,而是应该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大众文化,并非是中国学者、文人的独创。早在上个世纪中期,英国的学者F·里维斯就在其1943年发表的《大众文明与精英文化》中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里维斯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大众化生产造就了大众文化,电影、大众广告是其中的代表,虽然其威力巨大,但是却不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并且直接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毁。里维斯还认为:在资产阶级大工业生产时代,被大众传媒所控制的大众社会根本就没有文化。所以说,里维斯的大众文化观实际上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强有力的批判。而在上个世纪中期,另一位批评家,美国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理论中,承认大众文化,却将大众文化放在与精英文化对立的层面上进行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生产一手造成了前卫艺术和后卫艺术,而后卫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学院派艺术的衰落就是其庸俗化、通俗化的特点。虽然资产阶级取而代之了世袭贵族阶层,但其文化层次并不高。现代工业一手制造的上层社会和草根社会,在现代的产业工人即识字农民的要求下,诞生了大众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庸俗文化取代了民间的通俗文化,有着工业化时代的特征。而前卫艺术即精英艺术,是传统的反叛者,是古典艺术的合法继承人。在托马斯·克劳对格林伯格的批判与分析中指出:大众文化的基础,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消费社会的主要人群———中产阶级,而大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是现代艺术所依赖的作为社会底层的力量资源。

中国进入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某些现代社会的特点,随着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学术界开始关注作为大多数老百姓文化消费方式的大众文化,也即是关注普通大众的文化生存状态。但是中国的大众文化产生的基础毕竟与西方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是大众的社会构成不一样。中国社会的人群构成在近2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财富占有的不一致,现代中国已不能简单的用传统的士、农、工、商来划分,各种职业、层次构成了城市和乡村两个大的模块。而在这两个模块间又有无数的边缘化小模块在游离,不同的人群在满足了各自的基本生存和生产问题之后,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需求。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社会繁荣、安定的一种表现。由于大众文化社会基础的复杂性,使其涵盖了大量的不同的人群的文化信息和特征,因此,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是中产阶级和大量能识字的产业工人,而在现阶段中国并未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全面转型,所以最能反映此特点的是“民工”一词。因此,中国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应是包含了中产阶级、产业工人、民工、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主体受众。在这里,单纯的对偶性的文化判断并不能涵盖其所有的特点。大众文化包含了俗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某些雅文化的特征。但相对于上个世纪西方的大众文化来说,中国现阶段的大众文化的受众有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即对文化信息的被动性接受。由于信息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每时每刻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图像的、文本的、声音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向大众进行着强行灌输,无论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无时无刻不被这些东西所影响、所包围。对这些东西的判断都会因各自的所处阶层不同和所受教育的高低而有所差异。比如说,同样一则广告,在不同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样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受众中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总的说来,在大众文化中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大量的复制;二是信息的图像化;三是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高雅艺术的严肃性是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普通大众对文化消费的功能性需求,不需要严肃,而需要其能产生精神愉悦,不需要其哲理化,而需要其能通俗易懂。而后者则不一样,它不必要考虑受众的多寡,而是对社会进行艺术化的批判,并整合社会的力量,让政府从社会批判中吸取能量提高执政能力,所以其更多的反映出深层次的哲理性的反思。当然二者之间并非阶级上的对立,只是不同层次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是娱乐化极易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快速、多变的流行性,它使大众心理极不稳定、社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当中,大量感官化、平庸化、简单化的产品被快速生产出来,而又迅速的被淘汰,使整个社会文化形成了快餐式的消费。综合上面所谈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各种纷繁复杂的表象都能追溯到一个最本质的因素。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这种社会模式使人作为人的本质性开始丧失,使人成为非人,即人的异化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呢,这就要谈到前文中已提及的一个话题———教育。能拯救大众文化庸俗化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以审美为核心开展的艺术化教育活动。对于世间的芸芸众生来说,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只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文化需求上的反映,这个层次并不单纯因社会阶级所决定,而是由其教育环境所决定。这个教育环境则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庭教育曾是作为幼童教育的主体而存在,虽然在现代社会里,教育也成为批量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但其所提供的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所不能比的,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现代教育环境的主体,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家庭教育中重视的是言传身教,父母、长辈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着幼童的心灵,由于环境的限制,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其道德观念和伦理行为准则,在一些农村家庭中还包括传授劳动、生存的技能,这种教育是一种实际的、缺乏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在幼童入学后,学校教育则展示了教育的强大的功利性原则,由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应试性特点越来越突出,一个孩子在其读书、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中国学校教育的应试性教育模式是不可争的事实。无论是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还是花样百出的各种竞赛、培训班,其目的都是希望在应试中加大获胜的筹码。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艺术教育的状况只有比这更糟。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所谓的艺术家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笔者不提艺术教育,而只谈艺术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做为精神领域的贵族承载着培养人类心灵的重任,没有艺术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阶段的中国艺术教育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大师,也就无法产生出真正的高品质的艺术作品。提倡艺术化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观念的改革和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在教育界也和科学界一样,越来越将科技的进步做为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石。然而,事实是科学越进步,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多,因而精神问题也愈多,社会财富的增加,并不能让人类的幸福相应地增加,科学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重塑现代人心灵的艺术化教育并不需要培养多高超的技巧,而是培养一颗能感受艺术的心灵,一双能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真正的教育必须符合文化的内涵,必须采用艺术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勇于创造,勇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思维模式。艺术化的教育实质上是将艺术创造的诸多因素揉合进各种学科的教育当中,使之产生出单纯的艺术课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当然,笔者并不是排斥艺术课本身,而是艺术课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教育理念都不可能脱离现行教育体制而独立出来,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是强调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希望一周一次的艺术课程能释放出孩子的创造力,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艺术化教育是对大众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普通大众对大众文化就有了批判鉴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或者对其做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应该看到的是大众文化已是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模式,它既有商业化操作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要求的自发性,它应该随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人类在需要物质化生活的同时,还需要精神文化的熏陶,虽然许多学者依然将其放在精英文化的对立面上,批评其是庸俗的、廉价的、浅薄的、有缺陷的,但是关注它、研究它,提升其审美品种,势在必行,毕竟它体现了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一种真实的文化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4篇

——题记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兴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管理运作方式都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标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地丰富。可以说,文化艺术已经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全体中国人变得更有文化涵养,审美鉴赏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实现国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建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而应该是将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一部分的文化艺术,达到一个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高度。很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为先决条件。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2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1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2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2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该是教育,应该考虑把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我们的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使人人都能得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宗旨。为了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注释: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5篇

1.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质量也日益逐渐提高,关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群众文化艺术已经逐渐渗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内,自娱自乐文化传播日益成为群众实行自我发展的方式。长期来自群众生活的文化艺术的传播是相对迅速的,并且也呈现出一定的广泛行。群众文化是通过个人创新,病采用自身的方式来传播到每一个人那里。艺术是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社会逐渐发展、壮大,逐渐渗入到生活每一个方面。比如,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个人的审美理念、人际交往以及艺术思维等,艺术教育既是生活中所必须追求的,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谋生的重要技能。当前社会发展是需要能适应社会的人,重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必备品,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升到重要的日程上。

2.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大力倡导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效弘扬正气,提升自身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将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是源自古代文明,琴棋书画就是最好的证明。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水平,能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活动,进而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不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也能为社会营造好的氛围。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起到调节作用,也就是在心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参与者意识方面能产生积极效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活动,能为在紧张劳动中的人们及时得到休息,调配多种矛盾,消除相关的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构建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情绪的正面释放,缓和社会矛盾,逐渐走向和谐。

3.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提升整个民族审美的必经之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专业性的艺术教育存在差异,主要是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的自娱自乐。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重点是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通过提升广大群众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这里看重的是通过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境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4.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共同理想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整合与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具备整合效能。采用弘扬精神的群众文化艺术品,通过开展利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更好表达社会而和谐的理念,全面宣传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张,让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也能更好深入人心。强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内,孕育着传统的道德精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源自其群众性与娱乐性的特点,起到陶冶与教化的作用,能有效塑造人的灵魂,铸就好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高个人的文化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好的精神风貌,进而振奋人的精神,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5.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文化繁荣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是实现文化兴盛德重要条件,可以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与文化的繁荣、兴盛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群众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是为进一步提升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这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进一步激发整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方面的活力,提升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这在国家全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二、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涉及的范围相对来讲比较大,不仅包括城市,还涉及到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山区),因此,必须发挥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而其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所以,为了必须全面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6篇

为庆祝建国*周年,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宣传展示中等职业教育恢复发展30年来的巨大成就,经研究,决定结合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全省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和省第*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第五届少儿艺术节的开展,举办全省职业学校庆祝国庆*周年文化艺术节活动。

一、文化艺术节宗旨

1.突出国庆主题。以国庆*周年为契机,重点围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和竞赛,对广大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职业学校学生热爱祖国、奋发有为、投身实践、创新创优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

2.彰显职教特色。职业学校文化艺术节活动要突出专业特色,彰显职业道德,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风尚,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3.体现文化底蕴。各地各校在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应充分挖掘和打造本地本校的地域文化、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学校“三个文明”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4.打造艺术品位。文化艺术节活动要充分体现学校教育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特质,充分展示我省职业学校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德育实践的丰硕成果,使广大师生参加活动的过程成为受教育的过程,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技能训练、德育风尚的受益者。

5.发动师生参与。文化艺术节活动贵在参与,重在普及,各地各校都要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使之成为我省职业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文化艺术节内容

市县和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节活动由各地各校根据本通知精神,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等活动进行。

全省职业学校文化艺术节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技能、“文明风采”三个系列的比赛和庆祝国庆*周年文艺晚会等。

文艺系列比赛由舞蹈、美术、戏剧、曲艺、声乐、器乐、摄影、书法篆刻类若干项组成,其中舞蹈、美术已列入全省技能大赛,其他项目纳入江苏省第*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第五届少儿艺术节活动进行。技能系列比赛列入全省、全国技能大赛进行。“文明风采”大赛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已另文通知。

江苏省职业学校庆祝国庆*周年文艺晚会于9月中旬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上将为全省、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全省职业学校创新大赛获奖者、职业学校艺术节获奖者及全省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获奖者集体颁奖。

三、文化艺术节组织

文化艺术节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共青团江苏省委主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报刊社、南京世纪影视制作中心协办。

四、节目遴选和报送

为筹备江苏省职业学校庆祝国庆*周年文艺晚会,请各地、各校在组织开展职业学校艺术节活动过程中,发现、遴选和推荐一批优秀的文艺节目、体现专业特点的才艺展示、技能绝活和感人事迹素材等,报省职业学校庆祝国庆*周年文艺晚会剧组备选。

各类节目均以光盘形式报送,光盘制成DVD格式,声音和图像需同期录制。声乐、器乐、戏剧、小品、曲艺等用光盘录制。同时注明所在市及学校(单位)名称、节目名称和形式、指导(辅导)教师姓名、联系方式;原创音乐、戏剧和曲艺节目同时报送曲谱或剧本。已参加省赛的文艺节目不需报送。

推荐的节目于6月30日前报送至江苏省职业学校庆祝国庆*周年文艺晚会剧组。地址:南京市虹桥三步两桥18号3幢2单元703室,联系人:*,电话:83736771,13805189612。

五、其他要求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教育;人才队伍

一、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群众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群众文化的教育工作,以此提高群众的自身修养,宣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净化群众的心灵,并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能够满足群众对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并提高群众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的和谐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群众文化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氛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可以调节群众的心理变化,对其错误思想进行及时调整。艺术教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促进群众的全方位发展,使人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要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计划的日程,对其做好各项部署。比如财政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活动预留经费,设有专门的款项;规划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教育提供固定的场所,使教育工作稳定开展;文化机构要多向社会大众开放,承担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应当深入群众内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群众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家应当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保障,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二)文化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要建立人才库,挖掘优秀的文化人才;其次,要定期对这些专业人才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再次,要鼓励这些人才多参与到群众文化教育当中,通过人员编制、激励措施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应当多发现民间存在的优秀人才,开展基层的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使教育能够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当中,增加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的数量,为群众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空间,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专业的文化艺术人才,获取当下最新的文化艺术知识。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忽略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要多开设一些公益性的文化单位,开展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四)资源的优化整合。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需要对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资源整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群众文化教育的主体是群众,要通过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将教育工作普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二,城市与乡村之间要加强文化交流,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完善、共同进步;第三,开展重点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每个城市都会存在文化艺术教育较为薄弱的地区,要通过对这些地区重点开展文化教育,吸引当地热爱文化艺术的人群,发挥群众之间的宣传作用,带动整个地区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繁荣。

(五)政府部门加强引导,维护教育秩序。群众文化教育仍然需要政府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尊重群众个人意愿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制定一些政策加以指导,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文化艺术的教育活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和鼓励,并且要对其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够参加到这一项教育活动中来。政府要鼓励优秀文化活动,打击迷信封建活动,净化文化艺术教育环境。

三、结语

在新的时期中,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陶冶群众的情操,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蒙昌梅.对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9).

[2]张守富,孟庆梅.群众文化工作漫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4).

[3]沈承晋.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究[J].群文天地,2012(12).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8篇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美国人造卫星上天在1958年,比苏联仅迟了83天。但美国认为在这一项技术上他们落后于苏联1年,举国上下倍感耻辱震撼。美国政府下令所有的政府官员去反思和探寻原因,为什么美国会技不如人呢?白宫智囊团经过长达数月的苦苦探求,最后,由哈佛大学的教育学院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然而,其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从19世纪到20世纪,苏联出现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托尔斯泰、契科夫、柴可夫斯基、格林卡、列维坦、谢洛夫等。同时期的美国国际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却屈指可数。美国和苏联两国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存在显著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解释了美国空间技术落后的原因[1]。随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份系统的教育改革计划,即“零点计划”。“零点计划”用“零”来命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零”代表没有,表示研究者们承认美国之前对于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另一方面,“零”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字,在数轴上可以两端展开,代表无穷,表示他们要在这条研究道路上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究[2]。“零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该计划从幼儿园教育开始进行连续的跟踪对比研究,数百名教育家、科学家参与了该项目,投入的资金也有上亿美元,研究成果凝结为上千篇论文和数十本专著。研究证实:强化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各大学开始纷纷设立并逐渐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学科和相关课程。1994年,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此,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与语言、数学等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全面繁荣。以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诺贝尔科学奖项为例,美国获奖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均有80余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校友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数目也排在世界前10名。很多学者对美国的这一教育成就进行过专题研究,有人认为这归结为美国政府的教育高投入,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神的眷顾和钟爱。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其中重要一点是重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将艺术引入课堂,培养富于想象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本文拟对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高校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也提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重具象写实,轻抽象联想,忽视思维训练。千人学古筝,千人弹《高山流水》,对于《高山流水》所表达的感情,则说不清道不明;万人学二胡,万人拉《赛马》,即便《赛马》曲能流畅演绎,孩子们仍不懂什么是音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艺术教育,充其量只为技能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这种意象又是通过知觉选择后而生成的,由于文化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知觉思维活动,能唤起人类的本能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文化艺术教育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文化艺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显得十分明显了”[2]。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尤•鲍列夫所说:“如果说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比如,道德教育形成的是道德规范,科学教育把人塑造成专家),那么文化艺术对于人的智慧和心灵产生的是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3]164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其自身得以表现,而且它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课程的工具和激励因素,它对于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教育属于人文科学教育的范畴,如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20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内容曾经经历了从古典人文学科到近代自然学科课程的质的改变。通过这一改变,人们系统掌握了更多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跨越。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关于两种教育课程开设比重和开展形式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不能否认的是,在自然科学教育被强化的同时,人文科学教育逐步被削弱。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的过程中偏离了树人的根本方向,忽视了道德、精神、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人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人们的基本素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们的文化艺术素质。各高校加强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推进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此外,智育使人智慧,智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智大慧;德育使人醒悟,德育与艺术结合,使人大彻大悟。“零点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阔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积极学习“零点计划”的经验,重视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完善并优化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于经典的民族文化和高雅艺术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比较低,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喜好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先天潜质,只是这种潜质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挖掘和引导,有的甚至完全还处于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学生主体有学习和探究的愿望,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规范而系统的学习。学校主要通过提供教学来提供教育,教学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艺术素质,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做好课程实施的保障工作。首先,科学设置文学艺术课程。文学艺术教育分为专业性教育和非专业性教育。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以培养文学家和艺术家为目的,而非专业性文学艺术教育则更多的具有“通识”的性质,指的是在普及文化艺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进行文学艺术创造等活动,来开启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最终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4]。为此,学校应开设大量的文学艺术课程(主要为选修课)来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其次,开设适量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它不同于各学科、各专业所开设的骨干课、主干课。提出“零点计划”的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文史哲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研读这些课程。以文学类核心课程为例,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促使学生展开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学会一系列文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批判性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5]299-300。它强调的重点在理解、批评、审美。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合格的文化艺术师资队伍。要适当地放宽文学艺术选修课的师资配备比例,采取多种办法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最后,教务主管部门要从宏观的层面建立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标准。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学校开设文学艺术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的种类和课时安排;文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等等[6]38。

(二)合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科学需要精密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人类的智慧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经验总结和瞬间的灵感启发。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直看重想象的作用,甚至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作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无穷无尽。他每次工作前都会先拉一段时间的小提琴,让科学搭乘艺术的翅膀。开展高品位的文化艺术课外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开朗、豁达向上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打破部分高等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文化艺术会演和比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文化艺术情操。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专门性和学术性,高校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切忌迷恋选秀活动之类过于世俗的文化娱乐,而要坚持把娱乐性和创造性、学术性合理统一起来,世俗的大众文化不能完全排除,但也绝不能喧宾夺主,在课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应是学术性的精英文化。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展开的基础。作为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标识、雕塑、建筑名称等都富有教育底蕴,能够营造艺术氛围。第一,和谐、安静、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学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通过修建“文化艺术长廊”“格言警句墙”“名人大师塑像”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第二,要完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规划文化艺术大楼、修建校园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用以展出和展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以发挥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辐射作用。第三,多在校园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文学艺术精品鉴赏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气息。

(四)加强校际文化艺术交流

文化艺术具有开放性,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地域层面划分,校际交流包括国内交流和国际交流两个方面。总体而言,我国各高校在国内校际文化艺术交流层面所做的努力比较多,而对于国际交流,由于资金短缺、意识形态差异等原因,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一方面,要对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学校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一些渠道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学习并共享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艺术瑰宝。高等院校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借鉴国际文化艺术教育有益经验,对于提高国内文化艺术教育的质量,对于国内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9篇

——题记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艺术市场日益兴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管理运作方式都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标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地丰富。可以说,文化艺术已经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全体中国人变得更有文化涵养,审美鉴赏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实现国家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建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而应该是将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一部分的文化艺术,达到一个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高度。很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以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为先决条件。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00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范文)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范文)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范文)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实现文化繁荣、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条件,也是开辟一个广阔的艺术市场的必要基础,更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之根本。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该是教育,应该考虑把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我们的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使人人都能得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宗旨。为了达到艺术教育的普及,广大的文化艺术部门与教育部门一样责无旁贷。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便能得到真正的复兴,并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那么,建设文化大国的宏图大志就将如愿以偿。

注释:

①滕守尧主编.美国艺术教育的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006年版,第3-7页

和谐哲学视野中的大学生人格教育

【字体:大中小】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首先要明确和谐哲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人格教育的内涵解析、历史回顾与现实性,核心在于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体系。

关键词:人格教育;大学生;和谐哲学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意识,是中国传统教育几千年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和谐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逻辑中重新建构中国现代大学中的人格教育体系,应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

在现代意识导引下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平等意识、自由精神是最为鲜明和突出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大学的人格教育体系总体势微,昔日大学的光辉与尊严逐步淡化与消退。如何在传统的人格教育中自然地培育出青年学子们的自尊自爱、如何塑造出他们的纯洁而高贵的性灵等等,无疑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笔者试图以新的和谐哲学理念为参照系就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做点尝试性探讨。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和谐哲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

(一)东方和谐理念的发轫、发展及近代转向

古代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或者说中国文化辐射着其它地区,影响着整个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使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了一个繁荣且富赡的局面,尤以儒、道、墨三家为最。

儒家孔子所倡导的“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主张的“和为贵”便构成了儒家和谐理念。孔孟所强调的和谐哲学的核心便是“仁”。只要大家恪守这一人生信条,就会形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做到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则强调“同心”“同德”的哲学,希望人们能够加强内心修养,以适应外部世界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也根据当时的社会状态,提出了“非攻”、“兼爱”的个人主张,一方面呼吁统治者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发动令社会动荡不安的战争,另一方面希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使社会形成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应该说上述关于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尤其是儒家哲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到了近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思想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他们又重新提出了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其中虽然含有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理念,但也凸显出了深刻的时代特征。

(二)西方和谐哲学的发轫、发展及现代转向

在西方比较早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的应该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理论,并从法律的角度阐释了对城邦国家构建的基本要求与社会生活形态。

西方的中世纪虽然属于宗教统治的时代,但有学者认为,“在所有宗教、甚至最神秘的宗教里面,都有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关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否认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特殊性努力。

到了近代,新兴的资产阶级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高扬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并以宪法的形式去规范其具体内容。于是,将人类社会的文明推进了一大步:但法治毕竟带有很大的外在强制性,而真正要想人们短期内从内心产生法治信仰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西方许多学者又主张将已有的宗教与传统道德同法治有机统一起来。美国的法律学家伯尔曼所著的《法律与革命》一书,以及他的演讲《法律与宗教》深刻而透辟地阐明了法律与宗教的作用,为和谐哲学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套新的完整的思路。

(三)中国传统和谐哲学与现代和谐哲学之比较

、传统和谐哲学的理念及社会实践意义在于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来获得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和谐局面。而现代和谐哲学的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

、传统和谐哲学理念既然以牺牲个体利益为前提,这样它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强制性。在强化个体利益的同时必然剥夺或者削弱个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在整体利益中地位、影响与作用。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不仅承认个体利益的公允性、正当性,并且必须以法律的手段予以保护。

3、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强调内心的修炼,对精神层面的东西过分放大,而忽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必然联系与影响,并且完全否认人对物质世界的需求,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将“人欲”与“天理”荒谬地对立起来。现代和谐哲学则承认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与张扬,主张人的个性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体的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

4、由于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凸显整体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必然导致政治、道德、伦理乃至法律的整体导向的错位与失误。尤其是在政治上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独裁与专制,同时必然会毫不留情地扼杀个体的情感诉求、精神诉求和物质诉求。而现代和谐哲学理念彰显的是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推行的是一整套具有民主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政体。

通过比较,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和谐哲学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强调的是个人的隐性修养必须服从显性的社会需求:而现代和谐哲学将历史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承认现代和谐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终极精神的一种渴望、追求与实践,是一种历史性人文关怀的现时代极致。

人格教育的内涵解析、历史回顾与现实性: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关于人格的定义十分复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人格”定义为“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形成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在历史上有着各种理论与学说,最为典型的是“遗传决定论”、“社会文化决定论”、“学习论”、“存在主义”以及“精神分析论”。但不管他们怎样认为。人格的形成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格教育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鲜活灵动极为有效的机制。

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教育的最高目的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人类本体目的论”、“社会本体目的论”和“文化本体目的论”。

人类本体论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自然人格为目标。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倡“以天性为师”的“自然教育”与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有着共通之处。所谓“自然人格”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人的本来样子来理解人性、规范人生。他们的理论分别造就了东西方的自然人格。

社会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应该放到社会实践中去,人与社会的契合是人生存的最根本的方式,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他们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教育应该培养道德本性的伦理人格。古希腊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人格和中国古代孔子所提倡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皆属于此。他们的学说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化本体论者认为,人格的培养应该致力于人的本质中具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精神与自我的关系。人类的活动除了本然需求外,还要寻求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因此,人格的形成应“既超越人本身的天性,又超越道德本性,使人具有自觉的文化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洽的新的关系”。

人格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国家将此纳入全民教育的体系,并且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在我国。传统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波无疑打破了传统的宁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必然需求大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才观的变化,在这场巨大的变化中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健全的青年才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与希望。

人格教育是一个浩繁而系统的工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做到有目标、有计划。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开展人格教育,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有限的时空内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去适应未来的无限广阔的社会需求。

构建怎样的人格教育系统,又怎样进行人格教育是问题的核心。

现代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重建,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或者说价值系统的重建,“即在社会价值行为普遍失范的历史情景下重建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以便为人们的现实发展提供选择的价值导向”。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应该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向度和理论定位,同时也提供了人格教育的实践维度。

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放在这个价值系统之中,也就是说人格教育的体系应该以“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从各种不同层面进行理论性的逻辑定位和实践性的操作定位。在人格教育方面笔者认为:

(一)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复杂,但从整体上看,它应该是人类文明的总称。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文化世界中,“文化是人的自我生长过程”本体文化就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义化氛围,只有在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深层解析中,形成对本体文化的认同心理并产生归宿感,我们才能构建与社会、民族相适应的人格基础。

(二)建立知性与行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观

“知性”应该是指对人类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一切精神创造的把握。知性程度的高低往往决定自我行为质量的优劣。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知”的广阔领域。知性品位的形成,应该来自自我学习与修养,然而这种知性与将来的社会实践是互为关联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得知性的同时必须考量与社会的关系,考量知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的适应度。

(三)建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

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成功者往往取决于“情商”。情感,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甚至包括恋爱婚姻与家庭乃至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责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情感素质的优劣是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是理性的发端,而渗入理性的情感才会定性、明晰化,成为认识的动力;当情感的愿望、动机或决心的形式将人的精神导向行动和实践时,情感的定向化便体现为意志,渗入意志的情感才会强化,成为行为的动力”。

因此,情感的培植与形成是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四)树立正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强调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对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予以肯定与尊重。应该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哲学观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与完善:自由发展,应该是指人的个体性水平得到充分地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将自我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实践高度地融为一体,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新的和谐哲学观的导引下,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努力探索,凸显国家、社会、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一定会建构完美的适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际的平台,一定会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自由性与和谐性。

福斯特的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观点述评

【字体:大中小】

[摘要]福斯特是当代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要求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提出教育管理是一门道德科学,倡导对学校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造,学校领导必须成为批判反思性的实践。

[关键词]福斯特;批判理论;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思潮产生于0世纪70年代末,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已成为教育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福斯特教授977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导论、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等课程,曾是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的编委。早在980年,福斯特就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与教育管理的关系,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危机。

98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还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进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教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p54-55)。

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与承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简称《范式与承诺》)一书,极力倡导批判与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门“道德科学”,把改革教育管理实践作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责任,而且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文化框架,以对教育管理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并根据社会的责任和行动,解决教育管理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丹特里对《范式与承诺》所作的评论: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那些能够激发思想和觉醒的疑问的途径,《范式与承诺》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它对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989年,在史密斯主编的《教育领导的批判观》一书中,福斯特又发表了《走向领导的批评性实践》一文,认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福斯特指出:“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观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这里的伦理不仅仅指个体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更加综合的观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社区应当如何共同地生活。”[4]

世纪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坚持着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观点,将《范式与承诺》一书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转向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共同体、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组织的管理隐喻、建构主义教育领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基本观点

.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维倾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打破霸权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包括对实证主义及强调价值中立教育管理观念的批判,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他还指出,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泰勒“科学管理”基本主题之上的,它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谬的。福斯特简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摈弃和忽视了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情感、价值维度,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组织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还批判了梅奥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认为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虽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经营管理的操作策略还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即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价廉物美,这种对个体的“虚伪”兴趣仅仅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过程人性化的另一种途径。福斯特认为,人际关系研究为“科学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对立面,成为控制工人的另一种工具,它在本质上为管理者提供了开展“社会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辈群体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组织,并确定生产的规范、过程和质量等[5](p4)。

福斯特批判了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本质,认为实证主义是与唯名论相连的,传统教育管理科学是根据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则不具有知识的地位[](p4)。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实证主义者所垄断,他们以及一些解释主义者试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现实的社会结构。福斯特认为,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它只关心教育管理的技术因素。在对实证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论不仅要指出意识形态的关系,反思工具理性对社会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种两分法的错误本质,重新考虑教育管理所依赖的整个社会的结构。

.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还认为,教育管理是一项道德科学,要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假定,教育组织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中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伦理之上”的。这种教育管理观念相信,学校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进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导者。学校不应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须着力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观、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学校实现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价值[5](p)。

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0世纪末的激进时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学校管理人员也接受了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使学校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进行对话的“竞技场”。在学校“竞技场”中,需要审视以下一些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够参与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为中心还是以权威为中心?学校重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还是社会技能?学校应当注重改正有些学生的所谓“缺陷”,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优势?应当把学校看成是变革的者,以开创更加公正的社会,还是社会化的场所,以使年轻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福斯特非常赞同萨乔万尼的观点。萨乔万尼指出:“改善社会秩序是教育管理具有规范化性质的体现……教育管理是一种设计行动过程的科学,目的是要改变现存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情境。”站在道德科学的立场上,福斯特提出,要鼓励学校管理人员改变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关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的问题。福斯特强烈地批判了教育管理研究忽视或排斥伦理问题的倾向,认为教育管理研究只能是批判的道德科学,应确立一种反思的态度,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正视和处理各种教育管理的道德两难问题。

[摘要]福斯特是当代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要求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提出教育管理是一门道德科学,倡导对学校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造,学校领导必须成为批判反思性的实践。

[关键词]福斯特;批判理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77(008)04-0035-05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思潮产生于0世纪70年代末,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已成为教育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福斯特教授977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导论、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等课程,曾是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的编委。早在980年,福斯特就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与教育管理的关系,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危机。

98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还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进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教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p54-55)。

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与承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简称《范式与承诺》)一书,极力倡导批判与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门“道德科学”,把改革教育管理实践作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责任,而且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文化框架,以对教育管理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并根据社会的责任和行动,解决教育管理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丹特里对《范式与承诺》所作的评论: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那些能够激发思想和觉醒的疑问的途径,《范式与承诺》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它对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989年,在史密斯主编的《教育领导的批判观》一书中,福斯特又发表了《走向领导的批评性实践》一文,认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福斯特指出:“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观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这里的伦理不仅仅指个体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更加综合的观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社区应当如何共同地生活。”[4]

世纪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坚持着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观点,将《范式与承诺》一书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转向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共同体、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组织的管理隐喻、建构主义教育领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基本观点

.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维倾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打破霸权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包括对实证主义及强调价值中立教育管理观念的批判,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他还指出,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泰勒“科学管理”基本主题之上的,它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谬的。福斯特简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摈弃和忽视了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情感、价值维度,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组织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还批判了梅奥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认为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虽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经营管理的操作策略还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即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价廉物美,这种对个体的“虚伪”兴趣仅仅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过程人性化的另一种途径。福斯特认为,人际关系研究为“科学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对立面,成为控制工人的另一种工具,它在本质上为管理者提供了开展“社会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辈群体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组织,并确定生产的规范、过程和质量等[5](p4)。

福斯特批判了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本质,认为实证主义是与唯名论相连的,传统教育管理科学是根据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则不具有知识的地位[](p4)。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实证主义者所垄断,他们以及一些解释主义者试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现实的社会结构。福斯特认为,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它只关心教育管理的技术因素。在对实证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论不仅要指出意识形态的关系,反思工具理性对社会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种两分法的错误本质,重新考虑教育管理所依赖的整个社会的结构。

.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还认为,教育管理是一项道德科学,要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假定,教育组织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中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伦理之上”的。这种教育管理观念相信,学校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进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导者。学校不应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须着力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观、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学校实现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价值[5](p)。

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0世纪末的激进时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学校管理人员也接受了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使学校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进行对话的“竞技场”。在学校“竞技场”中,需要审视以下一些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够参与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为中心还是以权威为中心?学校重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还是社会技能?学校应当注重改正有些学生的所谓“缺陷”,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优势?应当把学校看成是变革的者,以开创更加公正的社会,还是社会化的场所,以使年轻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福斯特非常赞同萨乔万尼的观点。萨乔万尼指出:“改善社会秩序是教育管理具有规范化性质的体现……教育管理是一种设计行动过程的科学,目的是要改变现存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情境。”站在道德科学的立场上,福斯特提出,要鼓励学校管理人员改变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关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的问题。福斯特强烈地批判了教育管理研究忽视或排斥伦理问题的倾向,认为教育管理研究只能是批判的道德科学,应确立一种反思的态度,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正视和处理各种教育管理的道德两难问题。

福斯特还认为,领导是一种反魅组织结构,并洞察“常规”情形的政治行为,它是一种为参与决策而争辩的政治行为[5](p87)。福斯特精辟地指出:“领导必须了解环境和变革,授权和改革是批判理论的精神所在。授权和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把我们从意识形态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并赋予我们以远见……授权可以得到不受限制的对话,改革可以传达超越我们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的信息和信号,它提供了一种远见,一种公正、平等社会秩序的远见。”[5](p88)

福斯特也指出,教育领导应当是一种批判的道德实践,致力于改革学校文化和学校生活中那些不受欢迎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教育实践中的种族歧视、阶级偏见和性别歧视,也可能是对某种宗教或宗教团体的偏见,还可能是对各种残疾人、处于社会不利境地的人和有智力缺陷的人的歧视[4](p54)。福斯特认为,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教育管理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应该严肃对待的问题,作为批判性实践的道德领导不是要“编织”更加完善的组织结构,而是要重新界定“生活世界”的实践,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共同理想。

三、结论与评价

批判理论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的课题之一,福斯特把批判理论作为理解教育管理的一个框架,对教育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对教育管理研究与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从思想渊源看,批判理论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组织中的应用。福斯特把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和科学观作为抨击的对象,重新思考了哈贝马斯的批判观念,揭露了主流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范文)存在的问题。当福斯特把批判理论应用到解释教育管理和组织问题时,它已经从提供激进组织思想论坛的作用,转变为理解和评估教育行政决策和组织生活质量的过程。福斯特的批判理论试图把科学解释的逻辑与文化理解的传统结合起来,以建构一种追求美好生活和公正社会的评价框架[](p40)。

其次,从目的论看,批判理论的本质在于对科学和工业压制个性的现性提出批判。正如伯恩斯坦指出的:“批判理论希望使主体完全意识到物质世界蕴涵的矛盾,洞察意识形态的神秘性以及曲解现存社会状况的错误意识形式。”[7]福斯特对科学主义无视个体人性的现性提出了批判,把社会的民主化和人性的解放看作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目的,试图重新塑造结构功能主义的教育组织管理主流观点。福斯特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的权力结构、课程结构和教学结构是为谁的利益服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与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和政治联盟的关系是什么?

其三,从方法论看,批判理论的方法论主要是辩证法,福斯特希望通过逻辑分析和争鸣来提高人们关于其生活和工作状况的觉醒程度。在逻辑分析和争鸣的过程中,福斯特的批判理论依赖于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和生成,希望指出现存社会状况的矛盾和冲突。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早期作品的影响,把科学与实证主义划等号,认为实证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只重视教育管理的技术方面,无视多元性、种族和民族问题、社会阶层问题等。

其四,从知识论看,福斯特呼吁教育管理理论应该拥有更广泛的知识来源,应该承认“交往的知识”和“解放的知识”在人类事务中的现实意义,提出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要更多地强调对教育现实的批判、道德与价值观、授权和教育变革,让那些无权的人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讨论和争鸣中,让教育管理的实践人员具有批判的眼光,以分析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总之,福斯特对教育管理理论提出了众多挑战。那些相信管理方格、列表、四分图和方案的教育管理实践者无疑会对福斯特的著作失望,因为福斯特的著作抛弃了崇尚效率的领导与管理观;而那些能够从智慧和伦理道德上内省自己角色的教育管理人员则会欢迎福斯特的著作,把福斯特的著作作为兴奋剂,以丰富他们对教育管理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Foster,W.AdministrationandtheCrisisinLegitimacy:AreviewofHabermasianthought[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980,(4):4.

[]Foster,W.TowardaCriticalTheory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A].InT.J.Sergiovanni&J.E.Corbally(Eds.),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alculture[C].Chicago: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984.

[3]Dantley,MichaelE.BookReview:ParadigmsandPromises:Newapproachesto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J].JournalofEducation,988,():50-58.

[4]Foster,W.P.TowardsaCriticalPracticeofLeadership[A].InSmyth,John(ed),CriticalPerspectivesonEducationalLeadership[C].London:FalmerPress,989.55.

[5]Foster,W.P.ParadigmsandPromises:NewApproachesto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M].PrometheusBooks,986.

[6]Sergiovanni,T.J.DevelopingaRelevantTheoryofAdministration[A].InT.J.Sergiovanni&J.E.Corbally,(Eds),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alCulture:NewPerspectivesonAdministrativeTheoryandPractice[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984.78.

文化艺术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74-02

艺术作品是承载和传播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表达。作为艺术作品的蓝本,生活的多元化决定了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可参与性与社会性。作为承载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等职能的综合性高校,应注重学生的艺术教育,积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作品。

一、综合性高校注重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效激发综合性高校学生艺术创作的活力,创作符合时代美学特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作品,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创作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园是传递知识,汇聚社会正能量的摇篮。在大众传媒与互联网的影响下,在崇尚科学与文化强国的感召下,富有青春与活力的高校师生的艺术创作,不仅能丰富大学生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艺术创作能力,还能提升校园艺术氛围、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是高校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培养师生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的重要抓手。

(二) 高校艺术创作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校艺术创作是我国公共文化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民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扎根生活,面向校园、社会需求的高校艺术作品,既能向社会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满足人们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凝聚力,是高校服务社会、实现文化产品的有效、良性供给的重要载体。

(三) 高校艺术创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阵地

中国梦诠释伟大复兴,反映人民诉求,给道路以自信,给精神以翅膀,给民族以魂魄,给“醒狮”以力量。[1]高校师生的梦都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高校师生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升华感情,迸发创造活力,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才能唱响主旋律,才能把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产品送到大众手中,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体现个人价值,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责任。

二、综合性高校注重艺术教育的现实基础

综合性高校艺术教育,既需要有艺术创作的土壤,也需要有生产艺术作品的种子;既需要有适合校园艺术创作的环境,也需要有对符合新时代美学特征艺术作品的需求。当前,随着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综合性高校师生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高校青年学生能够激发艺术创作激情。高校当中聚集了大量优秀青年,他们是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力。文化建设需要依靠人民,高校艺术创作具有先天的人员优势,特别是高校艺术院系汇集了一大批具有强烈的艺术创作热情、旺盛的艺术创作精力的青年才俊,他们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他们能够碰撞出艺术创作的灵感,能够创作出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的艺术作品。校园文化的交融,富有朝气的艺术作品,又往往会感染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创作热情,进一步激发出艺术创作的动力。

(二)高校教学相长间勾勒出艺术创作的美景。综观世界各国,许多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从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保障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2]高校的教育职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与艺术家单纯创作不同的创作体验,高校的多学科交叉性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生活蓝本和灵感启迪。艺术工作者可以在教学中提出艺术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完成其艺术设想,也可以在收集到学生们的一些创作素材时形成个人创作成果,正所谓教学相长。高校师生合作创作艺术成果,有助于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传承和发展教师的艺术思想,保持艺术创作的生命力和延续性,稳定部分艺术创作风格。

(三)高校包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艺术成果。即使艺术创作成果暂时难以为社会、市场所认同,仍旧可以在师生中传播,缓冲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为艺术产品成长提供孕育场所。艺术作品为社会认识需要与艺术品传播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当某些类型和内容的艺术品能够搭乘适时的社会环境态势,那么就能够为社会所认可,但是若该艺术品内容和形式不具有即时社会认可性,则面临没有艺术市场的尴尬情境。高校运作过程中并不完全以市场因素为推动力,高校能够包容新思想、新观念,同样也能包容新的艺术形式。因此,高校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更具有安全感。

(四)高校具备艺术创作的软硬设施。综合性高校一般都建立了现代化的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书和音响资料,开设了诸多趣味性艺术课堂,组织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这些都为高校师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数字影像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电子科技的发展,为高校师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手段,也为高校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活动等多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正如印第安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让・罗伯逊教授在牛津艺术在线撰写的文章《21世纪的艺术》中所说,“21世纪的艺术家更善于选择艺术表现形式,他们不断地实现艺术媒介与形式的‘混搭’,并从中挑选出最能够表达自己概念和目的的方式进行自行的创作”[3],高校便捷的媒介为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重塑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综合性高校注重艺术教育的途径与保障

激活高校艺术创作的氛围,将高校作为艺术创作的阵地,视高校师生为艺术创作的生力军是具有前瞻性的认识,也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一般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包括了人文社会、理工等众多学科。不可否认,高校的不同学科都可以创作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艺术作品,但笔者认为高校艺术创作的主阵地依然是艺术类学科。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扶持高校艺术教育,爱护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保护高校艺术教育成果。

(一)艺术类教师考核机制应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艺术类教师的考核应多标准、多渠道,跳出目前高校教师考核中注重科研成果的桎梏,鼓励艺术类教师多创作,以创作作品质量、数量作为评价高校艺术类教师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适当辅助以科研成果。高校教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教学专注精神直接影响全社会艺术教学和创作的水平,艺术类教师在高校的发展也不免要遵从于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时多依据教学与科研两大评价标准,而且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艺术类教师不同于单纯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教师,他们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在艺术创作中,这种取向与科研评价机制本不同步,但艺术教师也需要在现有工作体制中得到认可和评定,因此不得不将精力转而进行艺术类的科学研究。这种做法无疑会侵占艺术类教师的创作精力,折杀他们的创造激情。现有高校教师考评机制在诱导艺术类教师屈从于体制而妥协艺术创作,这其实在间接忽视引导艺术类教师放弃艺术创作。

(二)加大高校艺术类教学的投入。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艺术类教学对器材、场地的要求更为严格,艺术教学需要有专业的琴房、器材、画室、演播厅等,艺术教学前期投入高,且投入设施利用率依各个学校办学侧重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不可或缺的设施也许需要较大资金投入但在艺术教学与创作中利用率并不高,较之于其他学科门类设备使用情况,艺术类教学设施投入大、即期收益低。因此在高校资金分配上,艺术类教学投入需要给予特殊重视,资金分配者应该认识到艺术类教学投入的收益特点是长远的、温和的、持续的,艺术类教学投入不同于机械化生产建设,产出立竿见影,投资者需要用历史性眼光去看待艺术类教学的投入,在时间的沉淀中静观艺术产出的徐徐画卷。

(三)社会需要对艺术类教学成果给予长远的、全面的认识。艺术类教学成果和创作成果即期效益不明显,艺术对于社会的贡献具有滞后性,不同艺术形式影响角度和影响力度均不尽相同,很多艺术作品在推出初期并不能产生预期效果,也许还会事与愿违,艺术作品的影响力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成员阶段性喜好有很大关系。艺术教学成果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很难用一般规律来预测和解释。因此,对高校艺术作品应有包容性,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艺术作品都应鼓励创作。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及区域公共文化机构的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传播校园艺术创作成果。

参考文献:

[1] 程冠军.中国梦很好地体现了“大众化”[N].学习时报,2013-05-13.

[2] 李薇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亟待提高[N].中国文化报,2013-01-22.

上一篇:城管队伍管理范文 下一篇:交通项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