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范文

时间:2023-03-06 23:35:03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范文第1篇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六大看点值得关注。第一,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让民营企业享有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通过制度设计打破常规,破除壁垒,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在法律面前公平竞争。第二,产业并购重组有望提速,更大程度地利用金融手段,着眼做大、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受益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企业上市,跨区域跨产业链并购重组有望提速。第三,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部级文化产业发展;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外,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有望落实和扩大覆盖范围。第四,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第五,为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指明方向,打通资源属性与资产属性的界限,在文化权益的问题上明晰管理,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府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等问题也将有望被重申和提及。第六,打造精品文化品牌而鼓励文化内容生产方面,强调文化创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树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号召力的知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将成为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可能更大程度地鼓励文化企业通过投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使我国文化产品更直接地进入国际文化市场。

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是应着人民的呼唤,依照发展的规律,肩负历史的重任,紧扣时代的脉搏。内察外看、审时度势、文化强国、匹夫有责,每一位文化产业的从业者都应积极探索、把握机遇。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重视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当前的文化市场产品更丰富、更具竞争力。从小的层面讲,得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发出了文化强国的号召,各行各业的破冰之旅也应扬风起航。

在全球范围内,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新兴文化产业之一,以“低耗能、高产值”的优势创造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财富。2009年3月,总理在视察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时说,“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在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当前,动漫产业作为强劲的创意引擎,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实现我国由动漫生产大国向动漫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动漫强国”也应是“文化强国”题中之义、落地之本。

从文化强国到动漫强国有先例可循。日本的探索,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启示。1996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将动漫等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十几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日本文化产业的代表,已经和日本电器、日本汽车并列,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日本制造。而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品也开始成功走向世界,成为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在全球传播日本文化,彰显日本的影响力的同时,日本政府大力扶持动漫产业。1996年,日本政府公布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2003年,制订观光立国计划;2007年又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这些战略,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将动漫等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推行工业化大生产、建立文化产品产业链、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等,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动漫产业起步不晚却发展曲折。近年来,政府认识到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对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纷纷出台,内容涉及资金、技术、人才、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国动漫产业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公认的朝阳产业。在短短几年中,我国的动漫企业从几百家发展到了5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了20多万,每年都有300家以上新的动漫企业注册登记,有近万人进入到动漫行业就业,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作用。产业的光明前途,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促使许多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企业主动融入“文化强国”大氛围中。2008年11月17日,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联合全国42家动漫及相关企业联合发表《动漫强国宣言》,呼吁业内人士和企业共同加入动漫强国行列。正如宣言中所提到的那样,动漫强国不仅是文化兴国更是经济强国。动漫产业已担当起扩大内需、引领中小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轨的历史使命!

动漫强国的愿景虽然宏大,但却任重而道远。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动漫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缺少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动漫产业整体经济规模较小,原创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盈利模式不清晰,以及动漫企业全产业链开发不够等。有的动漫企业醉心于产品制作而忽视商业元素的融入,导致叫好不叫座,举步维艰;有的动漫企业不找市场找市长,过于依赖政策扶持,最终温室花朵禁不起市场的优胜劣汰;有的企业产业链条过于单薄,陷入生产、播放、授权、成本难以回收、资金无法流转的尴尬境地。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全球动漫产业(数字内容)产值达2228亿美元,与动画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中国企业分得的蛋糕却又小又不美味。

中国动漫企业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2007年,数家动漫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现已形成授权经营模式、渠道运营模式并存的情况。例如,奥飞的“动漫+玩具+媒体”的新经营模式 ,江通的“服务外包”模式等等,都创造了优异的业绩。然而这些模式成功与否,依然需要经过长期的市场验证,如何站在产业链的上游,如何在大动漫时代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点开花?作为首批进驻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的华漫兄弟(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寻找“动漫中的金蛋”,并试图解答这些横亘在动漫产业的问题。2008年,他们率先提出新的动漫商业模式——动漫营销前置,针对中国动漫市场空间狭隘、产业链条断裂、动漫衍生产品滞后、发展资金匮乏的局面,寄希望于这种模式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业务合作、品牌输出、策略联盟、资本注入等,实现创新的产业链整合运营,从而保证企业盈利能力更加持久和多元化。他们很快尝到了这个的甜头。采用“营销前置”运作的《长白山传奇》,2010年6月获得第16届上海电视节最高动画大奖——动画创投项目“最具市场潜力奖”。随后是授权方面的遍地开花,建设银行、盛大网络、湖南拓维股份、吉林巧妇制衣都成了华漫的合作伙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依赖品牌授权带来的收益,难以跟上公司迅猛发展,也较容易陷入“穷尽”境地。理论、模式、打法的探索,仍需与时俱进。2011年华漫提出“漫赢模式”与“快鱼竞争力”,不再是推销一种动漫的品牌形象授权,而是在深层次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动漫深度整合营销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快鱼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崭新多赢的商业模式。这种以视觉营销为先导的模式,已初步得到市场验证。修正药业、长白山、魏荫名茶、华图教育都成功和动漫牵手,开始享受华漫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爱因斯坦说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骨干企业作为动漫产业的标杆,在产业发展、产值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动漫产业正是有了不断上下求索的骨干企业,而变得更具活力与辉煌前景。

2009年11月18日,历时22天的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浓缩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我国动漫艺术的主要创作成果,涉及美术、影视、舞台剧等多个艺术门类,更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时下动漫创作崭新的技术模式和产业前景。更为重要的是,在“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推出了“大动漫”的概念。

“大动漫”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动漫产业概念,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概念。传统的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发行,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而在“大动漫”的概念下,动漫在技术实质上应该被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逐渐渗透到如出版、艺术、科技、传媒、商业、影视、旅游、军事、医疗、制造、教育等众多行业。

在大动漫时代背景下,其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由动漫创意、动漫制作、动漫传播、动漫消费、动漫服务和动漫交流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自循环体系,还包括整个社会领域中,动漫产业同其他产业构成的相互合作、共生共进、细致密合、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

文化强国范文第2篇

首先应该要有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种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认识到先进文化在凝聚人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并尊重文化发展的固有的客观规率,主动承担起发展繁荣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

同时要有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信,体现在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和革命文化等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并在继承这种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以非常自信的姿态,勇敢地迎接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并大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着眼于未来,创造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文化。

中华文明的延绵不绝本身,即证明了中国自身文化积淀的强大实力。对这份丰厚坚实的文化遗产,中国不应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和相信西方文化,而是应该承认、尊重和相信自己文化的强大实力,强化文化自信,既懂得继承传统,又敢于直面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并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出来,以繁荣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

最后要实现文化自强。这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需要走科学发展之路,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需要借助高新科技和市场的强大推动力。

孕育文化强国,中国文化界要学会在危机感中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文化界可以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技巧,并将传统文化根基和现代传播手段应用到对21世纪的伟大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紧密贴近现实的伟大作品。很多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样,中国文化界人士要想创造伟大的文化业绩,也需要培养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孕育文化强国,要懂得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力量推广中国文化,以强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现代营销学的理论认为,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先进卓绝的思想,如果缺乏有效的营销传播手段,就很难形成强大的力量。因为艰深所以长期曲高和寡的国学思想,正是在于丹等人借助现代营销手段的促销下,并借助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力量,才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街谈巷议的主题之一。到了21世纪,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渠道之外,又多了几乎囊括一切功能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存在等于给任何思想提供了一个在全世界网民面前秀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文化强国范文第3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也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大方向。

当代世界,企兴国强,企业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从宏观上看,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从微观上看,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则是企业兴旺、基业长青的动力与源泉。因此,对企业来说,文化强国必须从文化兴企和文化强企做起,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打基础、作贡献。

改革开放35年来,在我国蓬勃开展、方兴未艾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促进了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日益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又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了良好的微观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的宏大战略任务相比,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相比,与我国当前面临的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对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相比,我国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差距还很大,企业文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这就需要我们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企业文化建设30年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吸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过的失误和教训,继续探索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特点、方式和路径,深入揭示和切实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全面深化改革那些阻碍企业员工文化创造活力、科技创新活力、管理创新活力和劳动创造潜力的企业体制机制,让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一切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以企业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强国范文第4篇

转型升级的必要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53%以上,纺织品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15%上升到2012年的36%。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品牌有6万多个,但在世界100个知名品牌中却榜上无名。附加值低成为了摆在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布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提出了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四大战略和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品牌建设已经成为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在大会致词中指出:“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中央‘文化强国’战略的实际行动,是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陈伟康说:“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的文化因素。现在,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碰撞的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品牌生产与消费的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讲,行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文化的竞争。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已经举办了八届,共推介了80个年度“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162个品牌文化创新奖企业、88位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对促进自主品牌打造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纺政研会常务副会长杨纪朝在会上指出了2013年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企业、创新奖企业和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的突出特点和基本经验:“一是注重用先进的品牌文化创造品牌价值;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正能量;三是坚持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五是企业家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文化创造品牌价值的观念,积极践行‘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价值观体系,致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

文化建设=品牌文化+企业文化

品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是品牌所凝聚的价值观念。2013十大品牌文化企业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经验和魅力,都很注重用先进的品牌文化创造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江苏悦达纺织集团在分享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时讲到,要将品牌文化的建设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充分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际华集团前身为总后勤部管理的军需企业,是一家生产职业装、纺织印染产品、皮鞋皮靴的大型国有企业,有职工4万多人。其企业代表分享经验的表示:“际华集团为打造全球最强最大的军需生产保障基地,全球最强最大的职业装生产基地,全球最强最大的职业鞋靴研发生产基地,坚持把品牌文化、融合文化、国防文化、创新文化融为一体,走精湛工艺、精美产品、精细管理的品牌打造之路。”

品牌文化建设对于中国纺织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总经理陈榕告诉记者,在当下几乎所有企业对于品牌文化的建设都非常重视,但是后期推广工作还有很多地方做得远远不够,使企业品牌文化的传播未达到理想效果。

企业究竟在品牌文化建设及推广的过程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杨纪朝对深入加强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提出了四点意见:首先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我国有3.7万多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6万多个纺织服装品牌,但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少,纺织服装产品绝大多数附加值较低,加强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其次要正确导向,以先进理念凝聚发展共识。注重以创新的观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的意识推进结构调整,以创新的思维促进产业升级。再次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综合竞争优势。企业领导要提高认识,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深化价值观念建设,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要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最后要市场引领,注重建设特色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要视质量为品牌的生命,注重抓好质量文化建设;要把创新作为品牌长青的源泉,注重抓好创新文化建设;要把快速反应作为品牌发展的活力,注重抓好管理文化建设;要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自觉当好企业公民。

文化强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十;文化强国;战略理念;战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2-0001-07

当今时代,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一定同时具有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因此,我国必须建成文化强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插上持续腾飞的翅膀。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2012年11月,总书记在中共十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十报告”)。该报告中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做出了重点突出的新部署,就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战略等做出了庄严的宣示。

一、建设强国的新阶段

显然,十报告在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总体目标设计方面进一步聚焦在文化强国建设上,以及以文化强国的目标来引导全国人民将它作为努力的明确方向和指导原则,标志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成为文化强国需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对策性思考和目标设计。十报告中涉及的文化强国建设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方面是综合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内涵,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导向,而最重要的标准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凝聚所有可能的力量,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氛围,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价值原则,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引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目标导向是通过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现代化建设,而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完成便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适用于现代化的、适用于世界化的、适用于指引人类的未来发展的。

建设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最为根本的方式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扬弃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体制和因素,扫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泉流流淌起来,凝聚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河中。从2003年国家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一部分文化单位被注销,一部分文化单位重新划入到文化事业单位中,剩下的一部分直接转企改制而进入到文化市场体系中,到2012年刚好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破了之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混乱的局面,让一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扩大了文化市场主体、激活了文化市场,同时也让文化事业单位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整体上,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而也就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目标,其标志之一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其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循着这个基本走向,在未来十年即“十三五规划”完成时,我国文化产业有望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之中,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滞后,我们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并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现代化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中华民族几千年引领世界文明的历史表明,我们不仅仅需要成为经济强国,还需要成为文化强国,通过文化促进和提升经济,一方面促进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升级,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念传播给世界。因此,我们已经处在社会主义强国战略的新阶段,即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我国整体性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也是出于文化安全的需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而且也是唯一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明古国。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着文化竞争、文化侵略的危险,比如青少年追随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并非需要简单意义上的批评和指责,而是需要拿出实质性的举措来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增强青少年对现代中国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凝聚力,否则下一代人很难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性认知和凝聚力。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需要进一步往前走,让中国现代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显然,对文化创造力的提倡和对学术民主化发展的重视,今后一段之内将成为我国发展文化和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的关键词,其中也揭示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机制。

二、强国战略的理念转型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强国。据国际上有关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在2030年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那么,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是否同时成为与经济力量相对应的文化强国呢?同时,虽然中国将来的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那么,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如何呢?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满足公众的所有需求呢?中国人是否能够拥有奢侈品的品牌与附加价值?经济发展是否也需要文化的支撑,经济大国是否也最终必须建立在文化强国的基础之上呢?显然,实现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完成文化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因此,十报告中对于文化强国的重视,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新定位,也体现了对自身发展理念的新提升。

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整体指导理念转变或转型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特别重视现代、当代文化方面以及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重视实质性的文化创造,强调通过释放全民族的创造力来发展文化。因此,它是对发展文化的一种引导,高度重视文化不再是一种说辞,而是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理念。这表现为:一方面,充分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创造丰富多彩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措施,比如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等;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出丰富多彩、充满个性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两条渠道,都可以推动实质性的文化创造。同时,建设文化强国又不是简单地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传统文化精华,而是通过发展的理念来反思和吸收,把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地位作为基本目标,符合中华复兴中的文化价值和文明传统。这样的一种发展定位,既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注意的策略性环节,尤其是现今世界各国民族主义倾向都存在加强的趋势,我们需要以彼此尊重、可以理解的适当方式走出去。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内的一种意识形态变革,从主导观念上提倡文化的价值、文化创造的价值、文明发展的意义、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满足老百姓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这是对执政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最新诠释,把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这便要求,执政党和行政官员需要改变以往的执政方式,把硬实力和软实力兼顾起来,以文化来驱动经济、以文化来提升管理、以文化来促进发展,把文化的作用作为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扩展政府执政形象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既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首要的前提便是执政党和行政政府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来深化内部机制和体制,而最重要的表现便是意识形态的变革,把文化的价值放在适当的位置之上。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的理念与战略包含了全球化时代的对外竞争格局,包括文化外交或者以文化塑造大国崛起的新样态,以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来实现新的大国领袖地位。我们不仅仅需要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强国,也要成为引领世界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文化强国,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意味着从事内容生产的民营文化企业应当作为主力军和生力军,文化企业家和艺术精英们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是实现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发展模式的本质要素和必由之路。由此,一方面,从事内容产业的文化生产企业需要具备打造产业链、塑造品牌的资金支持和可持续经营的相应实力①;另一方面,就是要确保内容生产的积极性,或者由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和激励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要解决文化内容产业大发展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于内容大制作和品牌化运作的扶持力度。由此,各级政府应当适当转变优惠政策的重点,对于文化企业的支持不应当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文化传媒企业,将支持的资源主要流向国有传媒企业,或者少数较大的民营文化企业;而是需要重视如何扶持各种中小文化内容生产企业,包括促进和扶持各类文化内容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第五,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创造和文化竞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价值基础。十报告中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诸种价值的重视,体现了对人权和人道价值的重视、民生价值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新的人类价值观和和谐共处的要求,“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基础,也是新时期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基础。

从总体上说,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强国战略的理念转型,就是以经济为中心转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领域的综合文明发展,特别是改变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的观念,预示着今后将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格局,其中也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

三、新的战略路径选择

文化强国的宣示是与具体战略部署、路径的选择分不开的。以十报告的精神内涵为指引,结合多年来对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全域性思考,笔者认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对内的五种战略路径来实现,即核心价值引领,道德文明素质支撑,文化生活保障,文化创造提升,文化产业驱动。

(一)核心价值引领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价值观中,可以分为道德价值和非道德价值,前者如爱护生命、诚信、公正、仁慈等,后者如审美、经济利益、健康、友情、环保、爱情、舒适、宗教等。核心价值应当包括主要的道德价值和一部分非道德价值。核心价值是居于原则地位的价值,是所有公民应当坚持或者接受的价值原则。所谓核心价值是指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和引导性地位的价值,也就是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原则性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之间可能不一致,有时甚至会发生冲突。在冲突时,要优先维护核心价值;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对核心价值做简单灵活的处理。

十报告中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是我国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基础,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已经进入不断完善与制度化落实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深刻提炼我们的核心价值,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作为舆论导向的指导原则,也应当把它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外交。

我们可以对这“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进行三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是中国传统中好的价值理念,其次是世界其他民族好的价值理念,第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理念。对于文化企业而言,“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全社会的理想价值理念,而且还是指导文化产品和服务伦理取向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可以交换的物质产品,而且还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具有内在价值属性的精神产品。为了培养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生产、传播和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积极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核心价值一定要通过制度来体现。这种制度化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求将核心价值通过文化艺术立法和其它政策来体现。由此,它要求在行政领域制度化,要成为考核干部的基本标准,并且在社会生活领域要成为公民行为的指引。社会核心价值不是抽象的舆论,不是政治,而是具体价值观和行为的原则。社会要以核心价值作为公民行为的原则,企业也要以核心价值作为培养员工的原则。

(二)道德素质保障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来保障实现友善、和谐社会的目标。

公民文化素质(也可以称之为道德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课题。所谓公民文化素质,是在平等的条件和人文意识下,每个人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需要具有团队合作与人际协调能力,需要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工作上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等等。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核心价值的落实密切相关,并且与许多方面的法律与制度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

公民的文化素质包括三种意义上的文化素质:一种是教育水平意义上的文化素质,一种是教养类的文化素质,一种是好的价值意义上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上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公民被赋予一定标准的文化权益,还要求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素养类的文化一方面来自教育,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修养。这两者都要求学校教育和社会组织机构的配合。从第三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素养可能不能适应今天的公民社会。所以,当年梁启超提倡公德,就是认为私德的素质是不够的。当然,梁启超也没有真正理解公德和公民道德之间的区别。因为公民道德需要强调权利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和行使自己独立法律权利,而不仅仅是关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行为。

公民的文化素质包含自主修养和对他人平等对待的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从文化上说,只有公民把其他公民做平等对待时,他才能拥有公民的品格和身份。理性化是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包括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理性分析和理性预见,等等。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理性地处理各种情绪反应。理性化要求自己和他人处于平等地位,能够为他人着想或者公平地对待他人。做人的道理比一般书本知识更重要。教育应从小抓起,包括幼儿园教育,应当纳入正规教育管理体系。综合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是需要切实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只有通过国内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够夯实文化强国的战略根基。

(三)文化生活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不仅仅是文化对社会发展建设的工具性效用,也在于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目的需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可以反馈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支撑起整个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人民的文化生活的发展和支撑,而能够建设和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理念的宣示,更是一种基本政治价值理念的体现。

十报告中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把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升,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高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好的文化氛围和内在的文化消费市场,这便要求公众的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文化的内容上而言,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经济性的还是公益性的,需要满足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准。换言之,只要满足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都是可以被社会所允许和接受的,因此,只要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涉及“低俗”的价值属性,而满足“通俗”或者“高雅”的价值属性,便是可以被允许接受的。而“通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便是娱乐化的文化,事实上,这是公众最需要的东西,而且也是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强国的全球竞争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关键因素。进一步而言,“通俗”的文化倾向,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培养整个社会宽容和理性的文化氛围。

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任务来说,国家应当从战略和战术相结合的角度,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实施举国体制的走出去和重点“品牌”走出去的文化建设与传播促进工程:

首先,要真正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逐渐实现从数量化向质量化发展的转型;从重视传媒平台建设逐渐向内容为王、以品牌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为王的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要针对国际市场,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在十年之内实现文化内容产品及内容延伸产品(整体产业链)的终端消费总额上的贸易顺差。

其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实施出口重点基地建设工程。以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为纽带,在香港和北京建成中华对外文化交流和出口基地,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国际化平台。两个基地各有侧重,形成互补。例如,北京基地以会展和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通过中国国际文化出口博览会、常年化的文化产品交易中心等具体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大幅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同时帮助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地工艺美术产品走出去。香港基地以创意和现代媒体传播为主体,打造成为中华文化背景下面向世界的文化产品创意、集成和推广的“试验区”;建设一个集文化艺术内容创作与产品研发制作、信息共享、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媒体中心,为大陆、港澳台乃至全世界的新闻媒体提供新闻制作交流、共享与等系列服务,使其成为代表中国“话语权”的机构,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以中英文双语传播和交流的互联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新媒体体验娱乐基地,集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展示展览、网络商务和娱乐、新媒体文化等于一体,推动新型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的壮大。

再次,推动反映我国社会核心价值、面向青少年消费者、具有品牌化影响力的文化内容产品出口。为此,建议借助中华文化交流和出口基地,从现在开始实施文化走出去“十个一”工程。即每年有计划地向世界推出一部面向家庭消费者的电影大片,一部反映当代中国生活方式变迁或者家庭伦理、创业精神、爱情生活、具有进取励志内容的电视剧,一部畅销书,一个工艺美术品品种,一个促进其成为国外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化元素,一款内容健康的游戏或者其它可以在网络上流行的作品,一台以中国历史和当代文化交融为主题的音乐剧或者歌舞等的演艺节目,一张流行音乐唱片或者时尚化的民乐配乐歌曲唱片,一本面向青少年和家庭消费者的漫画故事书,一次中国特色流行文化全球推广活动等。

总之,中国的华流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应当配得上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且应当以建设文化强国的理念先行来实现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双重目标。

注 释:

①如动漫内容企业就需要做持续的内容开发,才能形成品牌并进而开展产业链的延伸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文化强国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5-0008-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昭示着我国在文化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破题,回应了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顶层思路”的提出,反映了对文化的内在力量、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的深刻自觉。从文化角度考察,课程实际上起到了教育文化载体的作用,而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它决定了课程的基本逻辑及内容范畴,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它将西方的课程理念和思想进行移植并加以整合,放在我国原有体育课程整体文化意蕴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诸多文化不“和谐”现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也是课程研究发展之必然。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是否完善和科学,能否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根植在课程改革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之中。

1.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舞台,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孔不入地存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什么是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简单地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积极体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他者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文化意蕴,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借鉴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指:根据既定的课程和文化价值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吸纳和融合,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主发展需要的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觉到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第二,自觉尊重外来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处理好本土课程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问题,不同角色性格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方式各不相同,观察、思考课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其发生事实上存在于决策界、理论界、实践界三界之间,从这种关系出发,即“理论工作者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教育决策者往往从宏观发展的战略角度、实际工作者往往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从决策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这种关系出发,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主要包括认识上的文化自觉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即决策界与理论界都从属于认识上的文化自觉,而一线体育教师(实践界)属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但实践中的文化自觉首先也需要转变观念即首先要形成认识上的文化自觉,所以,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最核心的是认识上的文化自觉,因为决策界与理论界都是文化和知识的拥有者,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自觉的代表,他们的自觉与决策会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和方略,影响决定着改革和实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这种认识上的文化不自觉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对外来体育课程文化与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人文为主要内涵的体育课程文化,对本土文化不自信。另一种观点是“文化保守主义”,这种主张过分强调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秀传统,对自身的课程文化盲目自信,排斥外来文化,漠视其本身存在的不足,其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其次,缺乏对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文化作为母体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范畴,他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课程并非一味地消极跟随文化的发展,当它产生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文化的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发展过程中,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落后于文化的发展,则可能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偏重“双基”,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承载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文化,在漫长的时期里曾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落后性就禁锢了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在某种情况下,若课程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速度更快,则会促进文化发生变迁。比如“终身体育”的观念传到我国后,这种体育意识得到了广泛接受,使文化受众大量增加,从而促使课程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文化发展规律一直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我国社会当前的转型导致文化的变迁加速,转型社会的文化特征,深深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最终将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它在摈弃旧有社会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社会运作规则,才能维持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转。而这一套新体制需要再先行形成的观念体系的指导下才能确立。因此,文化转型中观念的变革,又必须先于社会体制的转型。就此,有学者总结道,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是不同的。为了使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都能顺利地进行,需要采取措施,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协调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文化自觉,由于课程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角色发生的,各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形态约束着它,从而相对落后于文化的发展。所以,只有在自觉条件下才能加快课程文化发展的速度,以与文化变迁的速度相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从而促使课程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

3.1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呼唤各个领域的文化自觉,思想是文化的先导,体育与健康课程也要具有文化使命意识,所谓文化使命意识,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决策者、建设者或是参与改革的文化人,要自觉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对于教育及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使命意识呢?很多人可能愿意从当下课程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理解文化创造或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毫无疑问,在当前文化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确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诸如目标统领内容下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盲目;尊重学生运动兴趣下,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忽视;转变学习方式理念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生搬硬套等。这些问题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创造所要面对的问题和使命,但从根本上说来,文化创造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

从根本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使命意识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认识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首先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这里所讲的文化主体性,是指在课程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人(包括群体)而言,它包括人对课程文化需要的创造性、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文化是人根据人的需要而衍生和创造的,一旦某种文化不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需要,就要改变和打破原来的文化,或者另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使课程本身就具有文化自觉性,而不是被动的、他律的、不自觉的。

纵观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史,自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的抗争就一直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成为对未来中国前途发展道路与前景看不透前提下的“焦虑综合征”,体育课程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被动的特点和不自觉的特征。传统的体育课程突出了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观和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课程价值观,被赋予了社会文化工具的品质,把课程看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理机械设定的教学内容活教材,从而导致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我们回味一下课程的文化缘路与印记,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千百年来学校课程以及由其实际驱控的学校教育实践,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宗旨、使命及存在的依据。”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注重课程文化的整体构建,而不仅仅将课程视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工具,它倡导为学生将来生活做准备或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观,将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放在突出位置,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在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内容从科学走向融合,强调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强调为终身学习做准备,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对话,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正如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所说:“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两者分开。”追求发达而丰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理应成为时代精神,成为课程建设者们自觉选择的价值取向。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即在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现状下,我们应该也必须自觉到根据社会主导价值对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和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主体意识的群体转向,把所有课程关涉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从集体的无意识走向群体文化主体,通过反思与借鉴,创造适应时展趋势、反应知识价值、强调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新的、更为丰富的主流课程价值观念和文化。

3.2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文化强国,要及时把握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所谓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关键是在于能否自觉地、成功地继承和延续民族的文化生命,使传统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在当代得到发展,能够具有“回家了”的亲切感的课程文化。当今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它不可能是与民族传统和历史无关的东西,它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本土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就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具备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在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价值延伸的主观态度。认识到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这一点,的“”已为我们留下了足够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文化的断层必然使这个民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而导致课程文化生命力的丧失。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文化的“反本开新”。所谓“反本”,是指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髓;所谓“开新”,就是在坚持这些基本精神、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在人类历史上,返本开新的文化品格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绵不辍,揭示了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种“反本开新”之所以可能,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常”与“变”,不断推动文化前行。也就是说,优秀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保留或再生,不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它需要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索,而基于这样一种客观可能性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此外,我们要科学探寻和辨析民族文化生命力本源,不能盲目肯定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新课改”在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情境层面上进行新的综合,真正认识课程文化的“本”和“末”,将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成分归结、渗透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

“传统和创造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是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变时仍然能够通过“反本开新”而重获生命力的理性信念,从而认清课程文化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生命意识是建设课程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使时代呼唤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并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

3.3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

“承命”是指对命运、生命的承接和担当,在这里意指对文化命运的承接、担当,所谓“苟列定矣,敢不承命。”“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承命”中的“命”字是天命、命运之意,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文化的现实和规律,而文化的承命意识便是承接文化现实规律的使命。

就现实而言,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西方外域文化,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在当今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里,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之价值可谓不言而喻,提高课程文化自觉能力的意义就越来越突出。正如皮尔森所说:“现代人开始领悟到人性正在走向一种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自动出现的,而是必须不断地由人自己来指导和驾驭。”在这“包罗万象的世界课程文化”面前,我们固然不能选择回避或视而不见,而应该真诚地善待之,尊重文化多样化的规律,并进而理性地承接、驾驭。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那种深藏“夷夏之辨”的华夏中心主义观点,早已被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否定。承认世界课程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承认本土课程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与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要求我们应该遵循“中西融通”的原则,与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对话”与交流。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组成部分,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对话”的目的是倾听不同的课程思想、融合不同的课程资源、理解不同的课程文化。但是对于文化“对话”而言,通过“对话”,仅仅认识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他者文化的长处,然后坚守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信念,依然不够因为“对话”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同样主张文化“对话”,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为“对话”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美美与共”;一种是为精进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丑”和他人之“美”,进而自觉地以他人之“美”完善自身之“丑”。前者可使文化间和谐共融,后者可使文化不断优化。此外,我们要在“对话”中对不同文化持平等相待的态度,才可能在比较中对自己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整合上有一种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才可能冷静地发现各自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从而做到“对话”整合时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平等的文化“对话”和整合,往往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囫囵吞枣,不利于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消化与吸收。“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那种将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对立起来或是在课程改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糊这种对立的心态,而是缺乏一种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我们需要自觉地正视这种体育课程文化冲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平等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和担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课程文化自觉,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主能力,建构具有国际化和多元化视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4.结语

文化强国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 增强 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握我国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具体的方针和一定的目标。关于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党的十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树立只有文化才能强国的新理念

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可以纵览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阐述的篇幅很多,体现了文化建设重要性,并且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十报告再次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证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因此“当一个国家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就会考虑提升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讲中国大国崛起,那么大国崛起的起点是哪里?什么叫大国崛起?一个国家如果只会出口一些核心的产品,这样的国家肯定不能算真正发展起来的大国,真正崛起的大国是要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出去。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等于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的发展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最初靠军事立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后来依靠经济立国,之后强调文化立国。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突出,它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传播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现在不但本国产品行销世界,文化产业也成了文化出口的“巨无霸”,例如“苹果公司”、制造业、动漫、影视,这些都提升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就连“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也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人有句名言:我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思想文化在英国崛起中的作用。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上有发言权。党的十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具体的体现,党的十报告中提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描绘出来我们国家的价值内核、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答了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和社会的具体形态以及公民的培育等重大问题。有人评价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创作撰写儒家经典,儒家人格思想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孔子走遍各国,为的就是让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在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儒家经典一直是备受推崇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人们往往把占有多少土地、创造多少财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他们忽视了一点,这个国家是否具备软实力,才是真正的衡量目标。从匈奴铁骑的呼啸到罗马帝国的兴起,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大英“日不落帝国”,每一个大国的兴起,都伴随着刀与剑的搏杀,血与火的印记,可是现在,人们在意的则是软实力的强大支撑。从以前的刀剑相争,到现在的思想较量,每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无形的竞争,这种软实力,已经成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具备的实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实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国。

三、以实际行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一个社会要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完全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如何体现,关键在于他的价值取向。改革以来,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可以说是有很大进步,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可以从我国近几年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中得到生动反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可以看出来巨大变化;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的成功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再比如,抗洪救灾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先进事迹,很好地反映了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生动场景。当然,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有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有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思想观价值观扭曲,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问题,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使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网络文化朝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家常看到的情形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的人少了,沉迷网络世界的人多了,这不利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因此,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要确保网络建设科学发展、严格管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及社会管理,使网络建设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充分发挥网络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平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五、增强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有没有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能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家经济要向前发展,首先要助推文化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仅以电影市场为例,现在还缺乏中国人自己独立创作的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片,至于我们的文化产业输出,与美、日等国家相比,规模、档次都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文化对社会建设的引领作用、文化理念输出,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高瞻远瞩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传统是民族的本,精神是民族的魂”。[1]他并指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文化兴国,文化兴邦,富民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找出中华民族千百年“集体记忆”、“集体呼唤”的精神基因, “让中华五千年文化惠及全民族”。 只有造就一批代表本国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才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发展要科学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人民创造更多地福祉;文化强国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需要人民大众积极参与。在我们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亟待补充的首先不是技巧而是思想,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不是主创人员的思路而是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而缺乏的恰恰是文化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大力鼓励原创的文化精神。只有激发全民族参与的积极性,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人民群众置身其中,各显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促进,这样才能激发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使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笔者认为,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在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的.

文化强国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民族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47-02

十报告科学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的科学定位,以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智慧,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论述了文化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确地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品位,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十报告非常明确地将现阶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前进的方向。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方针,也就是说文化发展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打造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提高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地位,还要在实践上落实几个具体方面的内容,即“铸魂工程”:(1)提倡全社会认可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人的成长一定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样一个时间的延续。还需要经历由家庭到社会这样的空间延续;家庭教育是人成长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必要准备,对人以后进入社会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当家庭教育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和提升,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改善。(2)提倡和倡导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下,才能使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仔细分析目前人们生活习惯的具体表现,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坏的生活习惯都是来源于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管理的缺失,很多生活的恶习延展在社会空间中。当然任何生活恶习在严格的社会管理下会逐渐克服的。(3)鼓励人民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任何发展的前提。但在现实中,人们对超越现实的想象往往不被重视。这是因为创新式的思维往往没有现实价值,有可能还会被人耻笑;另一方面,我们教育中的标准答案被称之为生活的准则和思维的准则。创新性思维的价值导向应该向青年倾向,因为人在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多大年龄都应该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这才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十报告的精神。(4)塑造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族性格。中国特色是一种魅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能与之相比的内在蕴力。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团结的组合力,是以厚重的文化、集中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来的民族亲和力。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长达五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这种民族性格得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发扬光大。

二、教育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教育传统,这是文化的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一方面强调的是以道德为主要内容,达到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立国。另一方面,是以教育为手段,提升个人的素质、人格以及生活的情趣。传统中国教育也提倡让人们生活得有尊严,那是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指导下的对个人生活价值观的导向,与十报告所讲的“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活得有尊严的内涵应该包括个人内在的生活素质,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个人生活的关怀。传统教育的着重点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忽略社会的关怀;而十报告以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实现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就是从社会关怀的角度区别于传统教育观。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民族教育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为一方面老百姓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但良好的教育决不是模仿,而是思想和道德的开发,就不会有良好的就业;另一方面老百姓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落实教育公平。

首先,创造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导向和合理的教育结构。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价值导向的误区,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在向优质教育资源的地方流动。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即社会对教育单位的认可远远超越了对人自身能力的认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大学、硕士、博士。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在优质学校上学的都能成才。教育人才多元化的导向,就是要人们树立一种符合实际的 教育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根本的。社会要有对人才多元化考量的机制。当然这需要社会对职业评价的机制,只有当职业公平之时,教育才能公平。

对于目前的教育结构要做些科学的调整,适当地弱化大学教育的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升价值度;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可度,即,使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多多宣传在职业教育下的成功人士的事迹。

其次,积极有效地发展适合地区发展的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要将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使落后民族能够接受到最新的生存技能的教育,即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民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

再次,加大对弱势人群的教育倾斜。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大量的弱势人群的存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不仅在物质资源的占有上处于弱势,同时在教育、医疗、住房上都处于劣势。他们更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怀。教育公平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他们的要求提出的。十报告在论述民生问题时,用了大量的篇幅制定了对弱势人群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就是要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最后,科学地制定教育内容。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总体看来是应试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这在教育上极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加一个特长。现实的教育内容却以适应高考为主,与高考无关的内容都被淡化了。提高全民族文化软实力,就是要使教育内容符合人的成长、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社会文明要求。教育部门在落实十精神的时候,科学地研究、制定上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与民族教育

教育是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基本因素,发展的科学性是保证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社会因素。文化软实力民族教育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集结点;科学发展是实现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式,它必须覆盖全部民族教育的内涵,是实施民族教育全面内涵的有效发展模式。民族教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民族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它体现着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性格、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狭义的民族教育是指中华民族中各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教育体系。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提炼成为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的中国精神是民族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一,科学发展的首要要求是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在实施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结合、现实与未来的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首先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因为人的各方面发展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有很多人具有特殊才能却得不到充分展现,可能这种才能被淹没了,所以,人才不是统一模式造就的。如果不对人的成才规律、成才评价作科学的分析和解答,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对民族的状况、现实、实际、生存状况、文化特征、、民俗习惯等不够科学的了解,民族教育也是盲目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使民族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民族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古到今都以中华民族为统一的集合民族。新中国建立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水融的和谐关系,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友好社会。但在复杂的社会发展中必然会有不和谐的声音,有些极端的民族分裂分子在不断地制造民族冲突。还有一些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散布民族不和谐的情绪和言论,引起社会不太和谐的声音。对此,我们一方面,在落实十精神的社会大背景下使民生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另一方面,加强民族教育,解决少数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彻底粉碎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生存空间。

文化强国范文第9篇

一、文化强国的意义

1.文化强国是历史的使命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曾几何时,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何等的影响力,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化是何等灿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家的衰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趋下降,直到谷低。先进文化可以救国,先进文化可以启蒙,先进文化可以发展,先进文化更可以带来整个民族的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复兴不仅可以重新振兴中华文化,鼓舞民族士气,建立民族自信,更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活力。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精神资源。

2.文化强国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渐渐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指导力、精神动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

3.文化强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化在经济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从发达国家的状况来看,文化产业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不协调、不平衡的方面,产业结构急待升级,创造力迫切需要增强,经济后劲急需提高。为此,做好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文化经济力就是必然选择。另外,从信息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看,消费引领生产的特点也决定着经济生产必须迫切带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与文化成分。因为,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渐渐向精神、文化层面倾斜。一件物品仅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显然不够,它更需要有精神内涵、审美情调与思想品味。也就是说,当前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要加强经济的文化力。

4.文化强国是人民的需要

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此而言,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只有多创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富有活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来源于百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让百姓亲切可感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

二、文化强国的建设

1.文化强国的本质是制度文化建设

从一般意义上看,文化可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在这三种文化形态中,制度文化显然是决定性的。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以及日常生活与工作规章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根本政治制度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营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更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弥足珍贵,西方不少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但它们都不能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中国发展,中国的根本制度文化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当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根本制度文化的地位,也不完全是由它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决定的,更是由于它的先进性与群众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它以前是以后还将在跟不同先进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不断发展与丰富。

2.文化强国的核心是建立文化体制

首先,要建立先进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制度。先进文化总体上属于文化事业,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文化事业,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政治文化。应该把这类文化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其次,要建立产业文化发展制度。产业文化不同于事业文化,从根本上讲属于经济式的文化。文化产业的性质是:“文化”是中介、路径与形式,“产业”才是实质。产业文化的发展思路基本上是按经济发展思路来进行的,它服从的是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产业文化的加强可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式来推进。再次,要建立文化事业繁荣制度。文化事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天生就有抵抗经济引诱的性质,对此不能用经济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方式对待,应该给予充分政策上的优待与资金上的支持。

3.文化强国的关键是营造文化氛围

文化强国需要人人参与,需要营造尊重文化、爱护文化与利用文化的良好氛围,需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这样,制定正确的文化政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就显得十分关键。只有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文化权益与文化资源,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与规则平等,才可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只有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文化的创造力才能广泛进发,文化的品味才能普遍提升,高雅文化才不会因鹤立鸡群而受到冷遇。在激发文化向社会不同领域渗透与人民广泛参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至关重要。意识形态是社会总体指导思想,它可以普遍指导社会与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但它不可能遍及社会与人们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因此,提炼不同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生活发展就变得十分重要。它可以引领社会各方面进步与人们生活各方面发展,但又不限制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活力与创造力。十报告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提炼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这对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文化强国的步骤是渐渐式推进

文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式推进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既不能犯保守错误,也不能犯冒进错误,一定要牢记十报告中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依据、总布局与总任务,一定要牢记中国目前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由此,这个渐进式过程就包括以下含义:首先,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其次,文化强国的各项指标建设与完成是不断加强的过程;再次,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升与精品力作的涌现也是一个缓慢式的过程。文化建设不能搞。

文化强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梦;多元视角;文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4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强国梦需要在多元视角下认识得更清楚。

一、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

众所周知,“文化”一词是中国汉语的固有词汇。“文”指物质的纹理,如《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化”指物质的造化,如《易・系辞下》载:“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文化”指以文教化,如《易・贲卦・象传》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阶段。在当代,人类正经历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文化危机:人的自私与贪婪日益膨胀,人的道德与责任感正慢慢丧失。同时,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文化挑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执政党的文化使命怎样实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怎样得到认同等等。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是: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

对于这个问题,共识是有的。那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文化形态。但是,东西方文化能够融合吗?怎样融合呢?融合后的文化怎样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呢?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回答。东西方文化能够融合吗?人类文化是具有共性的,特别是器物文化及相关的科技文化。古往今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所以,东西方文化是能够融合的。怎样融合呢?求同存异,渐进提升。例如,生产技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可以采取比较、分析、扬弃的方法来融合。融合后的文化怎样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呢?文化能够为人民认同与接受就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这些先行问题有了答案后,“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强国”的问题也就有了一定的认知,观点如下。

民族的文化,主要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这是个老话题。我们要问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是什么?由于文化的核心是符号,于是有“和”等各种说法,也有了尊重自然和生命、祈求和平和富足、开放包容而又美善相乐的说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大家熟知的思想认知,还包括事实认知和形式认知。一直以来,我们重视思想认知,并且已经给予中国人深刻和丰富的生活智慧;而我们忽视了事实认知和形式认知,即科技成果和汉字寓意等。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精要地归结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这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因为它们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科学的文化,主要指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文化。文化的基因来自历史,文化具有自身的规律,科学的文化必然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只有科学的文化才能破除迷信,尤其在中国更加必要。由于西方现代化进程早于中国,所以,在器物和科技层面的规律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科技成果惠及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否定“科学万能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各门科学的成果。

大众的文化,主要指大众使用的文化消费品。人不仅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通过文化消费品来满足,于是有了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造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叫文化产业,一般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并具有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性。大众的文化消费品首先要有文化、有艺术、有道、并喜闻乐见。

二、文化怎样才能强国

文化强国应从日常生活出发,找出实际的办法来。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在文化中生活,参与文化的创造。文化有更加广阔和深刻的内涵,规范和影响着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德国学者米切尔・兰德曼说过,文化如同生命内里的血管系统,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我们常说,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魅力的文化,其实就是能够让中国人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来自历史与传统。没有历史的文化,是不能强国的。现在人讲文化自觉,就是我们的文化发展到什么样的历史水平,什么需要继承,什么需要改造,什么需要抛弃,还需要创新什么。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感情,认同这种文化是自己民族的根。一个有文化传统的民族,都具备这种文化自信。当然,我们也需要发掘和创造新东西,时代进步的文化需要归纳和总结,形成新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也最需要这种成果。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和深入人心,是文化强国的关键。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引导中国发展的方向。中国发展的方向就是共同富裕,文化应是共同富裕的文化,应对整个国家、社会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是一项历史任务。其次,应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解决各种文化难题。当然,这建立在生产力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第三,应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的素质。文化素质的形成,要依靠文化建设,依靠文化传承,依靠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化修养。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就是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过程。什么叫强国?最根本的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

拥有和传播文化话语权,是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话语权是提供说话的观念、价值和权力,本质是一种文化输出。中国要拥有话语权,就必须对中国的现实与当今世界的意义给予回答,为中国梦提供文化合法性。当我们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智慧,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有所贡献的时候,话语权自然会拥有。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处于薄弱而弥散的状态。相比西方文化产品中蕴含的道德力量,我们的话语权与我们的历史、国力和人口不匹配。中国人应该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从民族高度向人类高度出发,坚持文化自主创新。

实践执政党的文化使命,是文化强国的保障。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代表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维护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文化强国来自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的作用,也来自产业的物质的力量。执政党实践其文化使命,应该勾画出文化发展的蓝图,并促使文化目标与理想内化为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执政党加强文化强国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事业建设。

三、文化强国梦的多元认知

谈了两个基本问题后,文化强国梦脱然而出。在多元视野的观照下,我们需要更深入理解与认知,力求打造文化强国梦的理论基石。

从历史视角来看,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文化复兴。在社会变迁中,文化发挥着基础性的功能。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如果文化没有生命力,即使生产上去了、生活富裕了,那么发展最终会受到制约,也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从五四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文化的建设发表了三次宣言:1935年1月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58年元旦的《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2004年9月的《甲申文化宣言》。这三大宣言无疑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史,也朝文化强国路迈进了一步。

从社会视角来看,文化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源,文化产业是流,源远才能流长;文化事业是根,文化产业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为此,我们首先要掌握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什么。当今社会,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宣言,一种表达个人价值观的方式。人们不仅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物质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追求商品的实用性,而且更追求产品的观念价值,文化元素已经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视角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重要。文化产业是一种智慧产业、知识产业和审美产业,应该具有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同时,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符合时代特点与需求,就需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要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并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要建立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到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去;要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例如广东省的“文化加法”发展战略就取得了较大成就。

从未来视角来看,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是个复杂问题,也是文化多元的问题。精英与大众的文化差异,文化改革的目标差异,文化强国的策略差异等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文化重建。文明重建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唯一的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其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领先于世界。一个制度最先进的国家,必能吸引人去追随;一个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必定是打不垮的。现在,中华民族要建立一种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文明,建成进步的制度,建成文明的社会生活,真正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推进文明重建。推进文明重建,不仅要有新的眼界和高的境界,博采各种文明之长,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和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而且加深对文化世界的感受,让人在生活中都能感悟到,并逐步形成新的文明内核。只有新的文明内核形成了,文化强国才有了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上一篇:客家文化范文 下一篇:河洛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