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02:58:44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范文第1篇

【孙淑元女士,华浩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合嘉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顺嘉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南方贸易公司总经理,兼任大埔县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理事长、香港嘉应商会常务会董、香港中华总商会妇委会常委、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理事/副秘书长、香港梅州联会常务会董、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妇委会执委、广州市妇联执委。】

平稳的事业,是服务的基础

有人说:“哪里有阳光,那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那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客家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似乎与生俱来,奋斗的精神是客家人的标志,不论男女,这样的标志皆具有。

孙淑元女士出生在一个商人之家,父亲早在抗战时期已在香港做生意,1957年中国首届交易会前已经做国货生意,是香港地区陶瓷总,改革开放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进出口统一经营的模式,但是那份对商业的敏锐感却在孙淑元女士身上沉淀了下来。

1978年,孙淑元女士来到了香港,三十余年,在见证着香港发展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的事业。她先是继承家族生意,后来和她的先生一起从事眼镜批发,孙淑元女士坦言:“公司小本起家,一直发展平稳。”

除此之外,孙淑元女士还参与多项国内中外合资企业,在多个公司占据着一定比例的股份:其中“合嘉”在海南投资木业开发,“顺嘉”在浙江杭州投资旅游汽车业,“华浩”是她在香港投资的公司。“如今,这些公司已经上了轨道。”孙淑元女士说。稳定的事业,成为了她服务的基础和保证。

十数年前,孙淑元女士加入了香港中华总商会妇委会和香港嘉应商会,参与和分工负责妇女方面的会务工作;先后参加了由广东省妇联和香港中华总商会妇委会、嘉应商会和梅州市妇联主办的文艺义演,与同仁一起筹款数百万,用于援助特困的单亲母亲家庭;极具亲和力的她在众人的支持下,2005年担任了香港中华总商会妇委会副主任,2006年又被选任为香港嘉应商会副会长都连任了两届。她感到参与社团活动带给她的最大收获是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009年,在香港客属工商界庆祝国庆六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中,作为筹委会主席团副主席之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孙淑元女士亲自策划、设计和组织,她别具匠心地从各个社团挑选了六十个工商界代表,将他们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在建国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做的成效,制作成六十个精美的广告式画牌摆放在长长的会场通道上,同时,她组织了一个由六十人组成的合唱团,在晚会表演中手举广告牌,以巡游的方式展示客属工商各行各业所作的成绩,向祖国汇报,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这个活动获得好评如潮。此类事件,不胜枚举,孙淑元女士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也在各大社团中获得广泛称道。

如今,参与服务成为了孙淑元女士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参与的过程中,她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留给客家社群,热心着力弘扬客家文化。

敬祖睦宗,弘扬客家文化

残酷的战争将繁华的城市、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万计的人于战乱中丧生,剩存者未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一部分抵达粤赣闽三地的交界处,与当地居民杂居,互通婚姻,历经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孙淑元女士便是这个民系中的一员。

客家人的身份常常让她感到自豪,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客家人在大家的眼里一直是一个坚强、积极进取的汉民系,他们尊文重教,重乡爱国,他们被称为是在南方最没有区域观念的民系,同时也被称为是最有国家兴亡为己任观念的民系。这样一个民系同时也赋予了孙淑元女士发扬客家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1982年,孙淑元女士来到香港的第四年,事业正在起跑线上的她,因为哥哥在香港嘉应商会担任董事的关系,也开始接触社团活动,这一年,香港嘉应商会组织了广东汉剧演出周,首次邀请国内的汉剧艺术家来港为客家乡亲表演,除了大批的乡亲天天来捧场看客家戏,还有不少华侨闻讯也专程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赶来观看,当时孙淑元女士不但负责接待这批华侨、还要协助组织、安排汉剧团的演出和食宿,她的组织能力在那个时候就逐渐凸显,她说:“当时工作比较忙,两个孩子仍年幼,但我喜爱客家文化,我乐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做这些事。后来参与的活动也不多,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后,我的社团活动才逐渐多了起来。”

2008年10月中旬,第2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文明古都西安举行。而在当年的三月开春不久,孙淑元女士和同仁们便早早地开始为恳亲大会做准备,百忙之中抽空组织演出队伍,率先向大会筹委会申报,选送了配乐诗歌舞《中华儿女一家亲》和客家采茶调《十送郎》两个节目。“‘五洲客家根连根,中华儿女一家亲’是我们参加恳亲会的共同心愿。”孙淑元女士说。他们全情投入,载歌载舞,为弘扬客家文化献智献力。

去年十二月,集合了全港所有客属团体,涵盖了文艺晚会、论坛、展览,客家美食等多个方面,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隆重举办。孙淑元女士代表嘉应商会出任艺术表演组的召集人,她满怀的客家情热心投入到工作,并选定在“客家文艺晚会”展示其中客家五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为中心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台《客家风采》的文艺晚会,她组织调动了近二百台前幕后演职人员参与了这次文艺演出,规模之大、演出水平之高,赢来了阵阵掌声。

客家文化就是一本书,封面是朴素的色调,当你翻开它时,你会发现,内容如此丰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如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读客家文化的人,孙淑元女士说道:“作为客家人,当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丰富的客家文化时,我们会被一种自豪感充斥着,也有一种承先启后的使命感在推动着。”

客家文化范文第2篇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然而,决定闽西客家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除了闽西客家的历史背景之外,还与闽西客家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联。与中国各地的客家居住地一样,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其境内山地起伏,丘陵相连,更有武夷山支脉,玳瑁山、彩眉岭山脉,博平岭山脉和松毛岭山脉等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在古代,闽西客家地区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主要是一条纵贯南北而入粤东并最终流向南海的汀江。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北地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一?quot;世外桃园"般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而客家先民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总之,闽西客家特有的源流发展及其生存空间,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以古中原汉族传统为本,但又融通了一些闽西客家先民南迁中沿途相处的民族和民系;特别是闽西境内古代畲瑶民族人文所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各地客家特别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大同小异。

二、闽西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闽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它是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又一具体例证。限于篇幅,在此择其几个重要方面予以介述。

(一)闽西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之一。闽西客家方言是客家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岩市,讲客话人口不下100万。他们分布在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个纯客家县,另外,新罗区和漳平市至少有分布于27个村庄约3万人讲客家话。闽西客家话的代表点是长汀城关话,但由于闽西境内地理复杂,因而各县通行的客家话彼此间语音上有些差异。同属汀江流域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间的语音虽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可听懂通话;连城却因分属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音调显得特别复杂,不少乡镇连村与村之间都难用方言通话。因此,闽西客家话尽管在音韵方面与以梅县话为代表点的客家方言一样,保持着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但其自身还有一些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据长期研究闽西方言的原闽西大学校长郭启熹教授规纳有六个方面:

一是多数地区舌尖音分为舌叶音[t][t''''][∫]和舌尖前音[ts][ts''''][s]两套;一般古章组、知组字读舌叶音,少数知章组字读[k]组字组。二是古合口晓母字一般读为[f];古合口匣母字、古合口影母字、古合口喻母字都多读为[v]。三是除靠近粤东的少数地区如下洋话和武平话外,一般只具后鼻音尾韵母[η],没有前鼻音尾韵母[n]。四是古江通两摄均合流读为[oη]。五是古人声韵尾[p][t][k]大多地区合并为紧喉[ι],仅靠近粤东少数地区还保留[t][k]辅音韵尾。六是多数地方上声不分阴阳,阳去多归上声,因而只有五个或六个音调。

至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西客家方言则与梅县话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闽西客家文学。

闽西客家文学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尽管闽西地理偏僻,汉化较迟,但其文人创作仍取得一定成就,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诗人。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清代的李世熊、刘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杰出的作家或诗人。其别是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与史学在当时都有巨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咙、清新酣畅,深得同时的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称赏,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quot;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

民间文学是闽西客家文学的瑰宝,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妙趣横生,而且受众也十分广泛。其种类有传说、故事、寓言,也有山歌、童谣、谚语等,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都与闽西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不少作品现在仍在民间流传。

闽西客家民间文学最富生命力和有影响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诗经"遗风,并吸收了当地畲瑶民歌的成份;艺术上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句式多七言四句,诗句精炼,押韵上口;而演唱时都用当地方言,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华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已深深扎根于海外乡亲的心坎,并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经久不衰。

(二)闽西客家艺术。

闽西客家艺术也有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之分。其中前者以书

画为主,并且影响深远。自清代以来,闽西书画界人才辈出,著名

画家有上官周、黄慎、华岩、李灿、丘田、宋省予、胡一川、罗晓帆等。其中上官周为闽西客家画界始作俑者,其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

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了自汉高祖刘邦至明朝骁骑舍人郭德成止共120位历史人物图像,画风继承我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注重"神似"的创作方法,用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鲁迅对其十分推崇,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还专文论述了《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黄慎是上官周的学生,与华岩同列"扬州八怪";宋省予则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此外,书界著名者有伊秉缓、黎良得、罗丹等,特别是伊秉缓,其书字工四体,尤善隶书,在其生活的清乾嘉时就有"南伊北邓(邓石如)"之说,并享有"书雄清代,隶尤独出冠?quot;的美誉。闽西客家这一独特的书画现象,与赣南的理学、粤东的诗文平分了明清客家人文界的天下,而且这传统至今仍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则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戏剧、舞蹈、音乐、民间工艺等,其中戏剧以闽西汉剧和提线木偶最为著名,前者素有"南国牡丹"之称,后者作为最古老剧种之一曾出访东欧而备受欢迎。舞蹈有龙灯舞、船灯舞、弄狮舞等;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十班等;民间工艺有陶瓷、制画、雕塑、油漆彩绘、剪纸、刺绣、手扎、竹编、藤椅革编等U庑┟窦湟帐踉诶飞隙酝贫鑫骺图疑缁帷⒕谩⑽幕姆⒄蛊鹆瞬豢傻凸赖淖饔谩?br>(四)闽西客家习俗。

闽西容家习俗丰富多彩,但多为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只不过一些习俗在闽西客家中办得更认真、隆重,所以显得有些特别而受人瞩目。

岁时节日方面,由于这些习俗活动基本都在农闲期间或农忙前夕进行,这在农业社会对于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闽西客家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好时机,所以每个节日都办得隆重热烈。如春节贺岁贴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裹粽划龙船、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放风筝、过年舞狮舞龙灯等,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其中最奇特而壮观者,当推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屋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出龙时,从祠堂沿村口婉蜒排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竞赛时,一声令下,几台"古事"齐发,前面不论江河山地都勇往直前,争先恐后,所以非常紧张刺激。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婚丧礼仪方面,也同样多保留中原古风。如婚嫁习俗,尽管各阶层繁简不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六礼仪式":(1)说亲;(2)送亲;(3)报日子和说聘金;(4)盘送嫁妆;(5)接亲和送亲;(6)拜堂。这和古代汉族婚俗"六礼"基本相同。丧葬习俗则正常死亡者一般须经"着寿衣"、"椭?quot;、"报丧"、"摆孝堂"、"落枕"、"入棺"、"吊孝"、"安葬"、"酪三朝"、"做七"和"检金"等程序。其中"检金"(即二次葬)虽在别民族民系中少有,但闽西客家地区却与别地客家一样十分盛行。它是指死者安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将其遗骸用炭火烘烤,然后按人体结构屈肢装人特制的陶瓮再就地或另择地安葬,这才成为永久的坟墓。据考此俗与历史上客家常迁徙难定居的命运有关,因受中原汉族敬祖睦宗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定期的迁徙中

不忍舍下祖宗便将其灵骨装人陶瓮,每次迁徙时都担挑肩背而行,到达新地点后又再入葬,最后便形成这种二次葬俗。至于其他的社会、生产、信仰各方面的习俗,闽西客家与在中原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

(五)闽西客家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物化体现。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土楼、屋桥和阴塔可谓其中的代表。

土楼是闽西客家的一种住宅形式,分方、圆两种,在闽西客家县中几乎每村都有,但最集中和著名者当属永定县。该县素有"土楼之乡"之誉,在其全境2223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882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而且客家地区最大的方型土楼和圆型土楼以及最古老的土楼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因外观造型独特而备受人注目的大型圆楼,仅在著名侨乡金丰里就有300余座。它们一一座座散布于金丰山区的群山峡谷之中,如同地上冒出的一个个巨型蘑菇,构成了神话般别具一格的土楼风景。

土楼建筑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用当地泥土并适量加入竹枝、木条和碎石瓦砾板筑而成,但其结构与功能却非常讲究和奥妙。每座土楼都比一般民居规模弘大,而且坚固厚实;其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都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中心位置即是祖堂,供奉着祖宗的灵位;楼内还设有厅堂、水井甚至学堂和花园,青砖卵石铺地,干净整洁。因此,土楼极便于聚族而居和抵御盗匪与野兽的侵袭,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原文明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遗经楼和承启楼可分别视为土楼中方楼与圆楼的代表,前者占地10336平方米,由三座五层主体建筑组成;后者占地5376.17平方米;从外到里依次由一圈大环大楼和二圈较小环楼及一个圆心楼组成,环环相套,楼中有楼。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这种建筑在长汀、连城较多,其中连城的云龙桥、永隆桥最为著名。阴塔是种倒立在地下的塔,看似泉井,代表者为汀州双阴塔,据说这种建筑在世界各地绝无仅有。

三、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恐怕还难以马上彻底改变,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闽西客家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首先,它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令人瞩目,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中原文化的传统。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容家文化在这文化演进运动中,无疑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闽西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才会看到诸如方言多古汉语成份、习俗类同中原古风,以及连民居布局都讲求等级、次序等儒家伦理的现象。然而,闽西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远不仅此,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漫长历程中,能够不断随客家先民经常改变的徙居环境而调整,甚至吸收当地民族和民系文化之所长,从而使它一方面光大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土楼建筑、"游大龙"和"走古事"习俗等都是如此。这些文化事象在本质上都遵循和继承了古代相关的文化传统,但在功能和效果上却大大得以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则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独具闽西客家特色的文化,又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使得客家文化更加博大而精深,光彩夺目。

客家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客家;土楼回响;音乐风格;民歌

一、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

刘的作品大多以宏大的气势、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丰富的管弦乐法渲染主题,作品更加深刻、生动。在创作技法中,集民族性、现代性为一体,他的创作既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音乐的语言,也不以古怪、猎奇的音响为特征,他的作品旋律性强,具有极强可听性上。刘在创作中积极地注重多调性的表现作用,在音乐内部的张力以及配器中,高度重视打击乐的效果,作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土楼回响》是作曲家刘应指挥家郑小瑛教授之邀,以刻画客家人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的交响诗篇,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作品以西方交响音乐为形,以闽西民族音乐为神,将闽西客家人的奋斗历程表现的大气磅礴。 《土楼回响》分为《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和《客家之歌》五个乐章以及交响乐、山歌独唱、树叶独奏和大合唱等丰富的音乐语言。

“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个具有特征的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年间开始,中原的汉族居民南迁,到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居民交往生活,互通婚姻,经过历史的演变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②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土楼是客家人为抵御外族入侵而群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闽西的土楼有两万余座,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刘在第四乐章《硕斧开天》中着重刻画了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的历史场景,生动的表现了当时劳动的场面。

2000年1月,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小瑛回到了家乡,而此时,永定已经启动土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此时更需要一部能够反映土楼文化、客家文化的优秀音乐作品。在郑小瑛的邀请下,曾在闽西生活过十年的上海歌剧院青年作曲家刘被定为作曲人选。创作中,刘走遍了永定知名的土楼,遍访山歌艺人,在乡野阡陌寻找创作灵感。2000年11月20日,《土楼回响》在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闭幕式上由郑小瑛亲自指挥的厦门爱乐乐团进行首演,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土楼回响》的创作离不开郑小瑛老师的渊源,也离不开作曲家的诠释。刘在这部交响曲中倾注了很多他年少时便积累在心中的对闽西和客家的浓郁感情,这样的感情使得这部作品更好的刻画了客家人的情怀。在作品中同时引用了福建闽西的山歌,民族音乐与宏大的交响乐团融合在一起,引人入胜。

三、各乐章音乐特点及作品的影响

《土楼回响》以客家山歌为整体基调,分为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劳动号子》以长号作为开篇的引子,铜管与打击乐相互呼应,表现出了生动的劳动形象,刻画了客家人齐心协力的一种精神。全曲开始,长号引出了主题,这个主题取材于闽西的客家山歌《新打梭镖》,就是这个主题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主题鲜明并且突出了民俗特色;第二乐章《海上之舟》以弦乐和管乐的侧重描绘了客家人的艰辛。丰富的和声音响加上山歌,呈现给人一种震撼。《海上之舟》中,作曲家用c小调来创作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景象,闽西客家山歌《吾怕山高水又深》由长笛在第九小节吹奏出来,这个主题是这个乐章的核心材料,由这个主题发展进行下面的音乐叙述,中间通过调性的转换以及铜管组的气势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乐章《土楼夜雨》用两只长笛来演奏,仿佛是一首优美深情的夜曲,渐渐走向高潮。一曲树叶吹奏委婉哀伤,加以空灵的打击乐忽隐忽现,把土楼夜雨的景象描绘的万分细致。如歌且缓慢的曲调在歌唱,树叶吹奏也是整部作品的特点,与第二乐章一唱一和相互呼应;第四乐章《硕斧开天》用热闹的打击乐和管弦乐描绘了宏大的场面,主题鲜明,动感十足。《硕斧开天》这个乐章充满着活力,是个复三部曲式,这个乐章再次用“劳动号子”作为引子开始,在乐章中,民族打击乐小锣小钹的运用使得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客家山歌《风吹竹叶》是一首典型的闽西羽调式山歌,围绕着四五度音而展开,主题呈示之后由g羽调式开始移调变奏。由双簧管吹奏使得旋律悠长,明亮的音色恰到好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一首三拍子的进行曲。主题渐强,仿佛由远及近,雄浑有力的表现了全体客家人在拼搏时的那种团结一心的精神。后部分更加入了合唱的部分,这首客家山歌用合唱的方式演绎了深情雄浑的交响曲。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自首演至今已经在国内外演出五十余场。曾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国内国际的高度评价,广受世界各地的赞誉。这种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交响乐的民族特色感染了在场观众。《土楼回响》用极具震撼力的打击乐,牢牢地抓住了每位观众的心。③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

[3]张杰.土楼神韵[J].福建文化,2011.(8).6,2:110-112

[4]谢新光.客家文化 [M].台北:台湾出版社,2009

[5]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杨力.郑小瑛传[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客家文化范文第4篇

“每一块门匾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白传家’、‘苏湖流芳’、‘相国遗风’,它表示房屋主人是姓杨、胡、刘,反映他们祖上曾封侯做官;‘紫荆流芳’、‘三省传家’、‘义门传家’却源于田、曾、陈姓史上的兄弟典故。而且即使同一姓氏人家的门匾,内容也不一样。如钟姓就有‘颍川传家’、‘飞鸿舞鹤’、‘知音遗范’等几种题辞,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江西省上犹县门匾民间研究人士蔡老先生如是说。

“柳烟轻,草色茵,远闻牧童玉笛声,花飞落渡亭。山青青,水盈盈,堤岸篱屋鸡犬莺,一江渔火明。”大厦既成,墨迹犹新,在岗陵丘壑、在泉溪旁、在古树密林内,突见一溜粉墙黛瓦,屋宇门匾上书写着古香古韵的四个大字,谁都会产生一种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美感。

门匾源自汉魏时期的门阀制度,“衣冠南渡”的客家人把它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带到南方,以至千百年流传下来,演变成现在的客家门匾,它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标本,是客家人追求美好、崇尚文明的形象表现。这些门匾,凝聚着厚重的历史,讲述着岁月的故事,传达着房主的治家理念,并随着家庭的繁衍世代相传。从这门匾下走出去的子子孙孙,走到天涯海角,都将受其激励,永远铭记。

门匾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表明姓氏,就好比各地酒家高高悬挂“太白遗风”的旗幌一样,吸人眼球。外人一看门匾就知道屋主姓什么,如遇同宗同族,势必更加投缘。二是炫耀家世,表明这家人曾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门望族之后裔,他的先祖曾为国为民作出奉献。三是展示道德力量或人生态度,让外界知道,此屋有读书掌权之人,有背景较硬的后台,有雄厚的社会基础和人缘关系,从而不敢妄加欺凌。四是教化后代,让子子孙孙能朝夕望匾、缅怀先辈、珍惜荣誉、自信自强,实现族旺家裕,伟业一脉相承的愿望。

客家文化范文第5篇

我们知道来##客家祖地的旅游者或“寻根谒祖”者,决不是单纯为满足于一般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的需求,也并不满足于一般层面上的“游山玩水”,而是要通过“寻根谒祖”活动,去追求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和知识。否则,远渡重洋来石壁寻根旅游就失去了意义。确切地说,必须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对客家祖地——石壁的历史和文化探求,对客家祖地风土人情的考察,对石壁客家饮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欣赏。也可以这样说,石壁客家文化是寻根旅游的灵魂,也是寻根旅游的基础。正基于这种认识,为增强我县客家祖地对海内外的凝聚力、吸引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丰富客家文化内涵,提高客家祖地文化品位这个关键来打好“客家牌”。

客家文化就广义而言,也就是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改造客家人自身中,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创造形成的被客家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成果的总和。如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和心态,客家人的建筑物、装饰品、服饰品等的特点,及与众不同的客家妇女的特点和美德等等。可见客家文化其外延非常广泛,内涵极为丰富。而##客家祖地文化资源丰富,积淀丰厚,也可以说,博大精深,唯我独有。这些客家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丰富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那么,就##客家祖地文化又如何丰富其内涵,如何提升其品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丰富和提升:

一、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精华,英杰代代辈出,唐朝诗人张九龄、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学家朱熹、清代画坛“杨州八怪”之佼佼者黄慎、“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近现代的政界代表如洪秀全、孙中山、、、宋庆龄等等都是客家人的杰出代表。我们应力争每个姓氏挖掘出一名杰出人物代表,通过塑他们的形象,介绍其丰功伟绩,激发客家后裔为做一个客家人而自豪。从而弘扬了客家精神,丰富了客家文化,提升了“客家祖地”的文化品位。尤其对##县的黄慎、伊秉绶、郑文宝、李世熊、张显宗等杰出历史文化名人要做足文章,除发动本县文艺工作者撰写文章加大宣传力度外,建议在客家公祠新设“客家名人翰墨展览厅”,选择郑文宝、黄慎、伊秉绶等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展出。“扬州八怪”佼佼者黄慎是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名流,是##客家人的骄傲。建议在神奇美丽的湖村“蛟湖”旁修建“黄慎草堂”,给自然景观注入文化的生机,使其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另外也可以在城区建一个“伊秉绶纪念馆”。对##历史文化名人做足文章,加大对外宣传,就能把“客家牌”打得更加响亮,名人效应就能充分显现。

二、发展客家饮食文化,让人感受文化底蕴

我国是一个独领的饮食王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广泛最深厚最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就是饮食文化。而客家饮食文化又是中国饮食文化园地里的一丛璀灿夺目的鲜花,源远流长,品种丰富多彩。就客家祖地##而言,就有清香扑鼻的“客家擂茶”,有醇厚可口的“客家酒娘”,有风味独特的“##烧卖”,有柔嫩软滑的生鱼片,有诱人口馋的韭菜包,还有那余香满口的老鼠干……在民间的宴席上还保留了传统客家菜“碗”(盐酒鸡、炒仔鸭、清蒸鱼、酸菜扣肉、酿豆腐、涮酒、糯米饭、炒米粉),这些有##客家祖地特色的菜肴,在取料、刀功、烹制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如取料以家禽家畜和山珍为主;刀功粗犷而质朴,形粗块大;烹制重煮焖、少炸烤;风味重鲜、香、脆、嫩和盐味。我们要在突出客家祖地自身特色,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进,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丰富客家饮食文化。建议在旅馆、饭店、饮食摊点、旅游景点等场所,推广改进客家菜肴,让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者都能喝上客家茶(客家凉茶),饮上客家酒,尝上客家菜,吃上客家饭,让其在品尝客家美食中追思客家先祖的饮食习俗,在一饱口福中体验客家饮食文化的韵味。同时,可把我县有特色的客家美食加工成系列产品出售。并积极鼓励有志于探索客家饮食文化的学者、文人积极搜集、撰写有关客家美食的文章,通过各种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并汇编成书,为旅游观光者提供文字学习资料,让其带回自己的国土,带回自己的家乡,这样也就弘扬传播了客家饮食文化,扩大了知名度。

三、开发客家民俗文化,营造民俗风情氛围

客家祖地##石壁的风俗是在接受、继承中原正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撞,吸引了多种养份而丰富发展起来的,不仅继承了儒家风俗的传统,而且渗透、融合了迁移地区和当地土著的风俗。从婚丧礼仪习俗、节日习俗、习俗、服饰习俗等方面都有其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客家民俗文化都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开发。尤其是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服饰文化更有开发的价值。如客家妇女的船型髻、大襟衫、花边裤、花围裙、花布鞋,男人的对襟衫,儿童的狮头鞋、福寿帽等等。这些有丰厚文化底蕴、古朴的客家服饰,不仅可以加工成系列产品展出,还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加以推广。如在##的大型饭店、宾馆等对外的服务行业可推广职员穿着客家服饰,男的服务工作人员穿对襟衫,女的穿大襟衫、花边裤等等。建议在石壁祖地仿照现存的“德润亭”的建筑风格,新建古朴实用的客家民俗文化村,把相应的民俗风情物化,溶进文化村。同时还要营造客家风俗的浓浓氛围,如培养一支精良的的客家山歌队伍,为游客献歌活跃气氛,让其在优美的客家山歌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其热爱客家祖地的情感,喜欢来##客家祖地寻根谒祖,投资兴业。

四、挖掘保护客家文物,建立客家古文化村

##县客家文物,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种种原因,挖掘保护工作没有跟上,因此难以发挥客家文物应有的作用。我们应加强对现存石墓、石建筑、石遗址进行保护、修复和挖掘工作,如巫罗俊、罗令祀、黄慎、伊秉绶、雷宏等人的墓群;伊秉绶旧居,石壁的葛藤凹、杨家排、李家坪等遗址,有关部门应尽快申报文物保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着隽永文化底蕴的古文化村——泉上延祥村。凡到过延祥游览、考察探究,采访的专家、学者、文人骚客都为那精美的明代古建筑群叹为观止,同时又会发出啧啧的遗憾声,深感这有价值的古文化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挖掘保护工作。因此,建议把延祥及石壁申请为“客家古文化村”,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修复,使“延祥村”能提升到一个更高文化品位的客家古文化村,成为打好“客家牌”的先锋之一。

客家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经济表现一直是经济研究里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诺斯强调文化决定制度变迁,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格雷夫用比较制度的观点来把文化信念化,把信念内生化,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同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不同行为下交易成本的不同导致了组织形态和绩效的不同。所以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东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经济表现的例子,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异明显扩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尤其是客家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差异尤其凸出。对客家地区的文化进行剖析是必要的,努力分析客家文化中适合经济发展的和阻止经济表现的,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客家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一、客家文化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 L.克罗伯和K. 科拉克洪这样定义文化: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样式。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过来,随着与当地的融合,交流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客家人的先祖多居于“中原旧地”,为避战乱,不断地向南迁徙,曾迁徙到达安徽、江西等地,后来又从福建汀州和江西等地迁到广东粤东北部山区来。客家文化呈现的是山区文化特色。粤东北部客家地区的开发史就是一部开发垦辟山区的历史。为求出路,客家男子苦读求功名和外出谋生,使社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妇女的肩上,妇女集樵采、畜牧、灌种、纫缝、炊爨于一身,这是客家人一个特别之处。客家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重视功名。俗称的耕读传家。实际上重功名是自给自足下的被动选择和相应反应,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贸易带来的收益有限,所以重功名是寻求更高收益的出路之一。如果说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客家人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和忠诚。

二、客家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

格雷夫( 1994) 从文化信念与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角度解释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1)经济制度由文化信仰和组织这两个相关的因素组成, 由于文化信仰是未经协调的各种预期, 经济制度的变迁受其历史的影响;(2)制度结构之所以表现出路径依赖, 是因为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 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国内学者韦森( 2003) 沿着格雷夫的思路, 系统研究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的文化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社会制度结构的影响, 指出中国历史上信奉的集体主义文化因子决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内卷性(深层次的路径依赖) , 而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文化因子决定了西方社会制度变迁外卷性( 进化演变) 的路径, 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不同的变迁路径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增长路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因子是欧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 尽管不是充分条件)。基于农本文化的客家文化毫无疑问带有集体主义因子,而本着求仕的客家文化又使得客家文化中缺少商业气息。考虑到经济活动是人们之间的活动, 市场扩展则是人们交易活动范围增宽和深化的一个自然结果, 而近现代以及当代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说到底只不过是市场扩展的一个外在表现。由于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只是一种人们的商品和劳务交换行为的集合, 所以,市场参与者的商业精神和其动机 , 就成了市场秩序扩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深层的或者说根本的动因了。

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来分析, 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言, 制度确实是重要的。然而, 制度的发挥是要环境的,文化及其氛围是极其重要的正如历史学家布雷戴尔所述谜题一样,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方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这也导致了同样性质的制度,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精神遗产中的作用链条和绩效不尽相同,且有时差异甚大。客家文化的商业性缺失削弱了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格雷夫(1993)诺斯的思路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重仕使得客家组织带有严重的科层色彩,而科层毫无疑问降低了组织的效率。根据诺斯所言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有效率的组织。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耕读阻碍了市场的扩展和有效率组织的形成,最终带来了低效率的经济表现。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学生)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2]韦森;《从文化传统反思东西方市场经济的近代形成路径》. 载《世界经济》2002 (10).

[3]何东霞何一鸣:《文化与制度:一个文献的综述》 《学术研究》,2006(10).

[4]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6》, 中文版, 49~~65 页,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格雷夫: 《大裂变》 中信出版社 ,2001.

客家文化范文第7篇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理论的方法与过程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意模式

客家文化范文第8篇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 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 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 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 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 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 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 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五次客家移民浪潮 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 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然而,决定闽西客家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除了闽西客家的历史背景之外,还与闽西客家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联。与中国各地的客家居住地一样,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其境内山地起伏,丘陵相连,更有武夷山支脉,玳瑁山、彩眉岭山脉,博平岭山脉和松毛岭山脉等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在古代,闽西客家地区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主要是一条纵贯南北而入粤东并最终流向南海的汀江。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北地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一?quot;世外桃园"般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而客家先民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总之,闽西客家特有的源流发展及其生存空间,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以古中原汉族传统为本,但又融通了一些闽西客家先民南迁中沿途相处的民族和民系;特别是闽西境内古代畲瑶民族人文所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各地客家特别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大同小异。

二、闽西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闽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它是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又一具体例证。限于篇幅,在此择其几个重要方面予以介述。

(一) 闽西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之一。闽西客家方言是客家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岩市,讲客话人口不下100万。他们分布在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个纯客家县,另外,新罗区和漳平市至少有分布于27个村庄约3万人讲客家话。闽西客家话的代表点是长汀城关话,但由于闽西境内地理复杂,因而各县通行的客家话彼此间语音上有些差异。同属汀江流域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间的语音虽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可听懂通话;连城却因分属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音调显得特别复杂,不少乡镇连村与村之间都难用方言通话。因此,闽西客家话尽管在音韵方面与以梅县话为代表点的客家方言一样,保持着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但其自身还有一些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据长期研究闽西方言的原闽西大学校长郭启熹教授规纳有六个方面:

一是多数地区舌尖音分为舌叶音[t][t'][∫]和舌尖前音[ts][ts'][s]两套;一般古章组、知组字读舌叶音,少数知章组字读[k]组字组。二是古合口晓母字一般读为[f];古合口匣母字、古合口影母字、古合口喻母字都多读为[v]。三是除靠近粤东的少数地区如下洋话和武平话外,一般只具后鼻音尾韵母[η], 没有前鼻音尾韵母[n]。四是古江通两摄均合流读为[oη]。五是古人声韵尾[p][t][k]大多地区合并为紧喉[ι],仅靠近粤东少数地区还保留[t][k]辅音韵尾。六是多数地方上声不分阴阳,阳去多归上声,因而只有五个或六个音调。

至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西客家方言则与梅县话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闽西客家文学。

闽西客家文学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尽管闽西地理偏僻,汉化较迟,但其文人创作仍取得一定成就,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诗人。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清代的李世熊、刘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杰出的作家或诗人。其别是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与史学在当时都有巨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咙、清新酣畅,深得同时的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称赏,当代 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quot;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

民间文学是闽西客家文学的瑰宝,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妙趣横生,而且受众也十分广泛。其种类有传说、故事、寓言,也有山歌、童谣、谚语等,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都与闽西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不少作品现在仍在民间流传。

闽西客家民间文学最富生命力和有影响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诗经"遗风,并吸收了当地畲瑶民歌的成份;艺术上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句式多七言四句,诗句精炼,押韵上口;而演唱时都用当地方言,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华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已深深扎根于海外乡亲的心坎,并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经久不衰。

(二) 闽西客家艺术。

闽西客家艺术也有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之分。其中前者以书

画为主,并且影响深远。自清代以来,闽西书画界人才辈出,著名

画家有上官周、黄慎、华岩、李灿、丘田、宋省予、胡一川、罗晓帆等。其中上官周为闽西客家画界始作俑者,其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

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了自汉高祖刘邦至明朝骁骑舍人郭德成止共120位历史人物图像,画风继承我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注重"神似"的创作方法,用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鲁迅对其十分推崇,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还专文论述了《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黄慎是上官周的学生,与华岩同列"扬州八怪";宋省予则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此外,书界著名者有伊秉缓、黎良得、罗丹等,特别是伊秉缓,其书字工四体,尤善隶书,在其生活的清乾嘉时就有"南伊北邓(邓石如)"之说,并享有"书雄清代,隶尤独出冠?quot;的美誉。闽西客家这一独特的书画现象,与赣南的理学、粤东的诗文平分了明清客家人文界的天下,而且这传统至今仍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则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戏剧、舞蹈、音乐、民间工艺等,其中戏剧以闽西汉剧和提线木偶最为著名,前者素有"南国牡丹"之称,后者作为最古老剧种之一曾出访东欧而备受欢迎。舞蹈有龙灯舞、船灯舞、弄狮舞等;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十班等;民间工艺有陶瓷、制画、雕塑、油漆彩绘、剪纸、刺绣、手扎、竹编、藤椅革编等U庑┟窦湟帐踉诶飞隙酝贫鑫骺图疑缁帷⒕谩⑽幕姆⒄蛊鹆瞬豢傻凸赖淖饔谩?br> (四)闽西客家习俗。

闽西容家习俗丰富多彩,但多为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只不过一些习俗在闽西客家中办得更认真、隆重,所以显得有些特别而受人瞩目。

岁时节日方面,由于这些习俗活动基本都在农闲期间或农忙前夕进行,这在农业社会对于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闽西客家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好时机,所以每个节日都办得隆重热烈。如春节贺岁贴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裹粽划龙船、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放风筝、过年舞狮舞龙灯等,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其中最奇特而壮观者,当推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屋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出龙时,从祠堂沿村口婉蜒排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竞赛时,一声令下,几台"古事"齐发,前面不论江河山地都勇往直前,争先恐后,所以非常紧张刺激。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婚丧礼仪方面,也同样多保留中原古风。如婚嫁习俗,尽管各阶层繁简不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六礼仪式":(1)说亲;(2)送亲;(3)报日子和说聘金;(4)盘送嫁妆;(5)接亲和送亲;(6)拜堂。这和古代汉族婚俗"六礼"基本相同。丧葬习俗则正常死亡者一般须经"着寿衣"、"椭?quot;、"报丧"、"摆孝堂"、"落枕"、"入棺"、"吊孝"、"安葬"、"酪三朝"、"做七"和"检金"等程序。其中"检金"(即二次葬)虽在别民族民系中少有,但闽西客家地区却与别地客家一样十分盛行。它是指死者安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将其遗骸用炭火烘烤,然后按人体结构屈肢装人特制的陶瓮再就地或另择地安葬,这才成为永久的坟墓。据考此俗与历史上客家常迁徙难定居的命运有关,因受中原汉族敬祖睦宗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定期的迁徙中

不忍舍下祖宗便将其灵骨装人陶瓮,每次迁徙时都担挑肩背而行,到达新地点后又再入葬,最后便形成这种二次葬俗。至于其他的社会、生产、信仰各方面的习俗,闽西客家与在中原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

(五)闽西客家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物化体现。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土楼、屋桥和阴塔可谓其中的代表。

土楼是闽西客家的一种住宅形式,分方、圆两种,在闽西客家县中几乎每村都有,但最集中和著名者当属永定县。该县素有"土楼之乡"之誉,在其全境2223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882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而且客家地区最大的方型土楼和圆型土楼以及最古老的土楼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因外观造型独特而备受人注目的大型圆楼,仅在著名侨乡金丰里就有300余座。它们一一座座散布于金丰山区的群山峡谷之中,如同地上冒出的一个个巨型蘑菇,构成了神话般别具一格的土楼风景。

土楼建筑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用当地泥土并适量加入竹枝、木条和碎石瓦砾板筑而成,但其结构与功能却非常讲究和奥妙。每座土楼都比一般民居规模弘大,而且坚固厚实;其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都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中心位置即是祖堂,供奉着祖宗的灵位;楼内还设有厅堂、水井甚至学堂和花园,青砖卵石铺地,干净整洁。因此,土楼极便于聚族而居和抵御盗匪与野兽的侵袭,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原文明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遗经楼和承启楼可分别视为土楼中方楼与圆楼的代表,前者占地10336平方米,由三座五层主体建筑组成;后者占地5376.17平方米;从外到里依次由一圈大环大楼和二圈较小环楼及一个圆心楼组成,环环相套,楼中有楼。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这种建筑在长汀、连城较多,其中连城的云龙桥、永隆桥最为著名。阴塔是种倒立在地下的塔,看似泉井,代表者为汀州双阴塔,据说这种建筑在世界各地绝无仅有。

三、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恐怕还难以马上彻底改变,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闽西客家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首先,它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令人瞩目,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 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中原文化的传统。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容家文化在这文化演进运动中,无疑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闽西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才会看到诸如方言多古汉语成份、习俗类同中原古风,以及连民居布局都讲求等级、次序等儒家伦理的现象。然而,闽西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远不仅此,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漫长历程中,能够不断随客家先民经常改变的徙居环境而调整,甚至吸收当地民族和民系文化之所长,从而使它一方面光大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土楼建筑、"游大龙"和"走古事"习俗等都是如此。这些文化事象在本质上都遵循和继承了古代相关的文化传统,但在功能和效果上却大大得以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则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独具闽西客家特色的文化,又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使得客家文化更加博大而精深,光彩夺目。

客家文化范文第9篇

本文作者:詹坚固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光绪《嘉应州志》卷七曾提到客家人分布区域是“嘉应州及所属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四县,并潮州府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永安(今紫金)、龙川、河源、连平、长宁(今新丰)、和平、归善(今惠阳)、博罗一州七县。”当然,这里提到的分布状况是片面的,当时粤北、粤西也有不少客家人分布。其后民国《赤溪县志》①卷八《赤溪开县事纪》提到客家人分布时,较光绪《嘉应州志》更全面了,除讲到上述州县有客家人分布外,还提到“北江南韶连所属区域”②、“广属番禺、东莞、香山(今中山)、增城、新安(今深圳宝安)、花县、清远、龙门、从化、三水、新宁(今台山),肇属之高要、广宁、新兴、四会、鹤山、高明、开平、阳春,以至阳(江)、罗(定)、高(州)、雷(州)诸属州县”。《赤溪县志》所记载的广东客家分布状况虽未尽细致,但已经初步描绘出今天广东客家分布的轮廓。客家学开创者罗香林教授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中首次将广东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并对非纯客住县的人口进行分级,作出初步人口估计。他首创的这种研究方法,为后来研究者广泛采用。罗先生根据当时的人口报告,对各县客家人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纯客住县人数由于有政府的统计数据,且统计方法相对简单,故统计准确性较高,1933年约有375.6万人。非纯客住县人数则是作者的粗略估计,约有363.7万人。当时广东客家人口总计约有700万左右。①在文章中,罗先生一再强调,要准确探悉客家分布地域及其人口,必须从实地调查入手。但限于当时条件,作者只进行一小部分的实地调查。文中所述内容,仅是粗略说法,这也是作者深感遗憾之处。正是由于实地调查不够,文中出现一些错误也在所难免,如把丰顺、英德纳入纯客住县,但这二县只是客家人占多数而已;非纯客县的统计也有不少遗漏。罗先生这种实地调查广东客家分布状况的心愿,直到半个世纪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才初步得偿所愿,1988年前后,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侯国隆趁大规模编修地方志的机会,通过市县方志部门,对各地客家人分布状况作了调查统计,取得相对准确数字,调查结果为研究广东客家的学者争相引用。当时调查了全省79个县区市,有客家人居住的县区共70个,客家人约1640万人,占总人口5294万(1987年统计数字,不含海南岛)的30.97%。客家人口占99%以上的县有梅县、大埔、蕉岭、五华、平远、和平、龙川、连平、陆河、翁源、新丰等11个县,此外,兴宁占98.52%,南雄占97.61%,始兴占96.8%,紫金占98.07%。这些客家人超过95%的县应归属纯客家县,共15个。没有客家住的县9个:顺德、南澳、澄海、徐闻、吴川、遂溪、高州、罗定、番禺。其余各县市则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口分布。②侯国隆的调查统计是对罗香林先生客家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他对纯客县的定义是“客家人超过95%”,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于该调查是通过各县区市政府部门之一的方志办来进行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信,但也有一些错误,如文章认为高州、徐闻、遂溪、罗定、番禺无客家人聚居村落,实际上这些县市都有数目不等的客家村落。经过重新调查,按照传统的粤东、粤中、粤北、粤西四大区域,广东省客家人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下:粤东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市及邻近的潮汕地区一带,包括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丰顺、揭西、揭东、普宁、惠来、饶平、潮安、汕头、陆河、陆丰、海丰等县市,其中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陆河为纯客住县(区)③。丰顺、揭西、揭东、普宁、惠来、饶平、潮安、汕头、陆河、陆丰、海丰等地客家人所操语言是受到潮汕话影响的客家话,与标准的梅县客家话语音语调上都有区别,他们被称为“半山客”。粤中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河源、惠州两市的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惠东、惠阳、博罗及惠城区。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县市也有分布。其中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为纯客住县(区)。粤北是客家人基本住地之一,主要分布在韶关、清远市区及所属各县(市),其中始兴、翁源、新丰是纯客住县,曲江(现为韶关曲江区)、乐昌、南雄、仁化、乳源、英德、连州、连南、连山、阳山、佛冈、清新各县市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也有分布。粤西客家人分布在云浮、湛江、茂名、阳江四市所属市县,包括新兴、郁南、罗定、廉江、遂溪、徐闻、雷州、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东、阳春各县市的一部分地区。各地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从分布表上我们可以看出,粤东北的梅州、粤北的韶关、粤中的河源、惠州等市是广东客家人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广东纯客住县市(区)有18个: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陆河、始兴、翁源、新丰、仁化、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除陆河外,它们基本上分布在梅州、韶关、河源三个地级市的所属县区,呈连片分布。在潮汕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粤西地区,客家人的分布区域更多地呈点状分布,象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成为潮汕人或广府人传统分布区域的一个个移民据点。没有客家人分布的有潮州市区、揭阳市区、汕尾市区、阳江市区及顺德区、南澳县、澄海区、吴川市。④其他县市(区)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分布。形成这种分布格局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移民过程形成的。从宋代开始,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中原移民大量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地区,客家民系形成。经过宋元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粤东梅州及其相连区域成为广东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此后的广东客家人大迁徙,都是在这个聚居地形成后发生。元末明初,粤北客家由闽西粤东迁入,繁衍生息至今。粤中及粤西沿海地区的客家人则主要是清初“迁海”复界之后迁入该地区,填补“迁海”后带来的巨大空白带。客家人大量进入粤中、粤西沿海地区,由于与当地土著争斗生存资源,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咸丰同治年间爆发,引起长达几十年“土客大械斗”,造成几十万人死伤的惨祸。其中,尤以新会、开平、台山、恩平等“四邑”地区的土客冲突最惨烈。为避难,粤中、粤西部分客家人被迫向冲突较缓和的相邻山区转移,部分则向更远的海南、广西及海外地区移民。现今广东客家人的这种分布格局在清末基本固定下来。2009年广东客家人口约2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8366万的27.5%。各地区客家人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粤东地区35.4%、粤北地区55.8%,粤中地区25%,粤西地区17.5%。根据侯国隆上世纪80年代末调查的数据,依照上述四大区域进行统计,各地区客家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粤东地区41.7%、粤北地区55.6%,粤中地区24.7%,粤西地区15.9%。当时全省有客家人16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5294万(1987年统计数,不计海南岛)的30.97%。两相比较,两者的比例数大体相似,数据上微小的差异乃是当时部分地区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结果。

如上所述,广东客家人的分布状况必然深远影响广东客家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确定,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客家人集中在粤东北、粤北、粤中梅州、河源、惠州地区这种大的分布趋势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在粤东、粤西等处于潮汕人、广府人包围下的一些客家分布点,在强势的潮汕、广府文化压迫之下,这些分布点会逐渐缩小,有些甚至消失,同化为潮汕人或广府人。广东客家人分布状况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一)纯客区和客家人占大多数区域内的客家文化,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既有的发展轨迹与时俱进地发展。由于粤东北、粤北这些地区客家人在当地人口占绝对优势,客家人具有很强的族群认同,文化上也很强势,其他外来文化无法同化他们,客家人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这种文化状态。客家文化价值观的维持主要依靠这些地区,它们是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根据地。正是这些地区保持着传统的客家文化,并源源不断地通过外出客家人输送客家文化。也正由于这类地区的存在,才奠定客家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占据三分天下的局面。作为客家文化重要载体的客家方言在本区域内将长时间继续维持,成为客家人与广府人、潮汕人族群区别的最直观要素。处在这一文化区内的非客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分布在区内的一个个文化板块,它们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如处于这一区内的少数民族大都操双语,有的甚至以客家话为通用语言,文化上也向当地客家文化假借很多,因此,该非客家汉语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可以视为客家文化区。应该看到,该区域内的客家文化,由于在各地发生时间的不同,在共同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又存在地域差别。今梅州地区是客家人最集中之地,也是广东客家文化最早发生地,成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强的客家文化对外辐射功能。粤北、粤中、粤西等地不少客家人都是从此辗转迁移出去。随着移民浪潮,客家文化也在向外扩散。今东江流域龙川、河源、紫金、惠州、博罗等地,宋元以前,瑶、畲等土著居民或境外来的少数民族是当地居民的主体,宋元之际,客家人才逐渐在当地占优势,客家文化逐渐占上风。东江流域的客家文化与核心区的客家文化大致相同,又因离梅州地区的客家文化策源地有一段距离,又与强势的广府文化区相邻,同时也受到福佬文化的影响,其文化景观与核心区又有小差异,形成东江客家文化亚区,以客家文化为主,兼具广府文化和福佬文化某些特质。今北江流域南雄、始兴、翁源、仁化、乐昌、曲江、韶关、英德、乳源、新丰等地,在客家人迁入之前,少数民族文化占有一定地位,明清时期,客家文化在当地才逐渐占上风,但其文化已夹杂不少少数民族文化,与客家文化核心区和东江客家文化亚区又有小的区别,成为粤北客家文化亚区。③(二)在粤东饶平、潮安、丰顺、汕头、揭东、揭西、普宁、惠来、陆河、陆丰、海丰等客家文化与福佬文化的交界处,存在一条狭长的客家亚文化区,即“半山客”文化区。这一区域内的客家人与讲闽南话的潮汕福佬人有着密切接触,文化上与福佬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文化与兴梅客家文化核心区有一定的区别。“半山客”区内,客家人的分布比例不大,除陆河、揭西外,大约都在20%以内。其中又只有陆河、揭西及饶平北部客家人是连片居住,其他地方客家人都处在潮汕福老人的包围之内。在潮客两个族群聚居地的交界处,双方存在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当地居民大都使用双语,使得原来作为两个族群区别标志的语言和礼俗文化互相交融。在潮汕地区,福佬族群无论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比较强势,处于交界地带和福老人包围圈内的半山客,语言及文化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如半山客方言一方面保留了客家话的特征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来自福佬话的词,语音语调也与梅县客家话不同,在一些双语片区,半山客所操语言已经是“二句福佬三句客”的交混状态。他们的风俗文化,既源于客家却又具有某些福佬文化的特点,成为间于客潮两大系的客属分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半福客”二元文化状态,造成潮客之间的互相转化。半山客家家族迁入福佬人占多数的区域,他们使用潮汕方言,吸收福佬文化,在心理上认同为潮汕福佬人。如普宁泥沟村张姓人、大南山十石洋的蔡姓人,祖上分别是揭西河婆坪上的客家人,现在已不会讲客方言,变成潮州人。这种情况在潮汕地区不在少数。反之亦然。但由于潮汕福佬人大多地处平原,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造成双方交界地带的半山客逐渐认同潮汕福佬人的情况较多。如果半山客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在当地社会中没有大的改变,这一趋势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同时,由于半山客区背靠兴梅客家核心文化区,双方距离不算太远,核心文化区的客家文化又源源不断对半山客区产生影响,故除交界地带外,半山客区其他地方的文化将继续维持“半福客”二元文化状态。(三)粤中、粤西地区基本上是操粤语方言的广府人的分布区。客家人大规模迁入这一区域与清初的“迁海复界”关系密切。他们星星点点地安插在广府人人口薄弱区域,主要是占据这些地区的山区丘陵地带。客家人进入该地区,挤占了当地广府人的生存资源,为此,双方时有冲突,最终酿成咸同年间惨烈的“土客大械斗”,造成双方大量人员及财产损失,一些客家人不得不向更偏远的山区迁徙,从而造成今天客家人在当地分布分散,人口不多的状况。这种分布状况对粤中、粤西客家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客家人与广府人的交界地带或与其他族群杂居的地区,一直存在一种操客粤双语的现象,这种双语现象逐渐导致双重认同,进而认同另一族群文化,客家人就逐渐转变为广府人。在这些杂居或交界地带,粤语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占优势,在语言、人口上也占优势。而且,客家人所处区域大都在偏远山区,在经济上相对沿海地区还是比较落后,他们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经常需要与非客家群体打交道,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操其他族群的语言,在对外交往时使用粤语,在群体内部使用客家话。由于他们使用粤语能获得现实的好处,一些客家人慢慢地改用粤语,进而认同自己是广府人。这种情况下,一些原为客家人分布的区域被同化而成为非客家人分布区,这种现象在粤西地区最为明显。现今,粤西地区存在不少客家方言岛,在若干年后,这些方言岛会进一步缩小,直至消失。作为客家文化重要载体的客家方言一旦消失,该区域内的客家人必定转化为广府人,当地原有的客家文化也更多地被广府文化所吸纳。

总之,文化的产生及发展都是受制于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坏境,客家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客家人分布甚多的兴梅地区、北江地区、东江地区,他们在分布区域及政治经济上都占优势,因此该区域内的其他非客家文化在强势客家文化的同化下,也逐渐演变为客家文化区。粤东半山客区文化的形成则是典型的文化交融的例子。该区文化既保存客家文化因子,又受到福佬文化的强烈影响,才形成有别于兴梅核心文化区的亚文化区。粤中及粤西地区,客家人分散分布在强势的广府文化区内,该区域客家文化受到广府文化的压迫,发展空间小,很多地方都同化为广府文化区。

客家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外宣材料 英译

一、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人遍布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甚至远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江西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丰富且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州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对于赣州客家文化介绍非常详细,本文从翻译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二、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语言层面来说,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在翻译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时,应了解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这样才能最好地实现翻译内容的忠实与标准。

三、客家文化赣南地区外宣材料英译

赣州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对于赣州客家文化介绍非常详细,本文从翻译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文本翻译起着传播客家文化的作用,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能让译文语言的读者理解客家文化并感受其独特魅力。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者直译加注法。

1.直译法

例一: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译文:The wild mugwort is comparatively fresh and tend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omb-sweeping Day in March, and the Kakkasge gather this wild mugwort to make rice paste. The wild mugwort has effect of refreshing and nourishing.

2.意译法

例二:汤显祖第二次到大余时,适逢水涸,滞留月余,其间,他游览了南安府署牡丹亭,搜集了许多民间传说,之后便以南安府署内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创作出传名作《牡丹亭》

译文:There was a drought on Tang Xianzu’s second visit to Dayu,which detained him for more than a month. During this period,he visited the Peony Pavilion in the Nan’an Prefecture offices and collected many folktales. Based on the love story of Liu Mengmei and Du Liliang at the Peony Pavilion,he wrote The Peony Pavilion,a masterpiece for the ages.

3.直译加注法

例三:分布在江西、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土楼是客家人的民居,每一个土楼都是一个封闭的社区。客家人的祖先原是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他们在1900多年前陆续迁移到南方。为了防御匪盗和野兽,他们修建了形同堡垒的土楼用于居住。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可能高达十几米。一个土楼住的下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

译文:Tulou or Earthern Towers,which can found in Jiangxi,Fujian and Guangdong,ar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Kejia Chinese and each of them is an enclosed community. The ancestors of these people were Han People living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They started to migrate to the south over 1900 years ago. They built fortress-like earthen towers so as to(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families from bandits or beasts. The towers are round or square in shape,measuring over a dozen of meters high. One such tower is able to hold dozens of families with a total of several hundred people.

四、结语

本文从翻译技巧直译和意译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于赣州客家文化的了解,加强传播。

参考文献:

[1]肖群.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5):149-150.

[2]王瑞辑.浅议中国红色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目的与改善――以井冈山老区为例[J].海外英语,2010,(1):96-98.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194.

上一篇:狼性文化范文 下一篇:文化强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