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3 19:33:12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规约生成不同文化,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演进中反映了生活在该区域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浸染着本区域的乡土人情,建构了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不仅以外在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个体,而且还以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并影响着个体,从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1]因此地域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它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实施地域文化教育也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教育的民主及文化的平等,旨在强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及彼此吸纳从而保护、传承和创新文化。在色彩斑斓的文化大观园中,作为枝枝红杏的地域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沐浴家乡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莘莘学子理所当然应该熟悉家乡的民风民俗、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因此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锻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就势在必行。

二、地域文学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2]这些或隐或显的地方文化记忆要想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必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段,使其蕴含在传说故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读物。地域文学能够引领孩子们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也就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形式,文学深层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学的手段得以传承,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文学的人文教化功能,还可以建构正确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培育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依托淮河流域文学探讨地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期把淮河流域文学中静态、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予以现代性转换,体现其地域文化的综合性价值。

三、基于淮河流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初探

淮河流域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的地理环境,形构了淮河地域多元文化(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老庄文化等)交融互渗、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地域文化特征,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艰辛苦难的生存条件,锻造了淮河流域忧郁而达观、热烈而沉稳、兼容而执拗、勇武而贵和的复合型地域文化精神。淮河流域文化既承载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神的共同形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相异的文化表征和不同的地方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蕴在多元文化交织、碰撞、融合中异彩纷呈,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发挥淮河流域文学的审美、教育及认知价值,适应地域文化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强化地域文学的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将影视剧中的地域文化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近几年彰显淮河流域风土人情的影视剧风起云涌,这些影视剧展现了淮河流域与时俱进的多元文化变迁和独特的地域风貌,凸显了淮河两岸的区域风情和民俗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绝好材料和最佳方式。如作家潘小平与曹多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美丽的村庄》勾勒了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革新图景,描绘淮河两岸历史和现实生活画卷,渗透风物民情、文化特色和地域美景,尤其是作为淮河流域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的花鼓灯和舞彩龙更是淋漓尽致地把淮河流域乡村人文与生活原生状态跃然荧屏,在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中尽显淮河儿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电视剧《苍天厚土》、《太阳月亮一条河》、《菩提树下儿本无罪》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事件、服饰饮食等民间文化,这些作品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淮河流域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淮河流域民俗风情,再现淮河两岸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淮河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淮河两岸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淮河两岸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媒体中淮河人和地域形象进行审视,了解媒介建构的形象和现实生活的偏差,在体验媒体文化美感的过程中批判性解读媒介话语,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二)聆听来自文本深处的回响——品味淮河流域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形象

勤劳智慧的淮河儿女创造了淮河文化的美好篇章,这种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多元文化内涵、民族正气之歌和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方面。文学是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淮河流域文学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把诚实淳朴的民风融于优美的水光山色之中,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影随形渗透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喜怒哀乐中,建构了诗情画意的淮河流域风情线,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凝聚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地域文化教育可以以文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品读地域文学经典,享受文本之旅的愉悦,聆听来自文本深处文化的呼唤,触摸文本深层的文化底蕴,感知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及其文学书写形态,完整体认淮河流域文学及其文化的当代意义,并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析解其表现出的民族正气的殉道精神、勤奋务实的开放精神、不畏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如许辉的很多作品如《人种》、《一个人的淮北》、《没有结局的爱情》、《尘世》、《卖月》等都书写了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全面多角度地呈现了淮河人家最本真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淮河两岸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和淮河儿女挥汗劳作的独特景致,对沿淮两岸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也浓墨重彩地进行刻画、挖掘,使作家对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人生环境的独特感受和深层思考混合着淮河儿女的日常生活跃然纸上,使地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除旧纳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总之,淮河文学不仅展示了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也建构了能够承载淮河流域文化精髓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淮河文化底蕴。无论是美不胜收的生态美景的再现,古朴敦厚的民风民俗的挖掘还是透视淮河儿女生存历程的变迁、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无奈等无不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精神的际遇和情感的交融,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触动人的心灵,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享受愉悦的文本之旅,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喜悦,同时提升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四、比较中出真知——东张西望探寻地域文化的特质

地域文化的比较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优劣,而是通过比较,发现本地区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地域色彩、知识谱系及表现形态。在比较中把建筑特色、民间艺术、服饰装扮、地方传说等地域文化载体的显性知识内化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把地域风情、生活习惯、道德传统等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一)淮河流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地域化不是孤立的,只有在可比较性的文化态势中才能相互参照,比较既可以同一文化圈如把安徽的皖江文化与淮河流域文化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淮河流域文学置放于与其他地域文学如湘楚文学、齐鲁文学等的比较视野内,加以详尽分析和阐释,完整体认本体意义上淮河流域文学及其独特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及淮河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影视和文本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目前很多书写淮河流域乡土风情的文学作品已经走上影视屏幕,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文本比较阅读,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观摩改编的影视作品,然后比较印刷文本和视像文本呈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不同人群形象的地域烙印、文本建构的地域文化和现实的偏差等问题,这种比较能引导大家对不同文本作出多元化的阐释。因为影视作品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像、字幕、场景、细节、叙述和声音的刺激,这可以引领学生合理运用影视作品中的信息去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借助媒体获得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不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进行地域文化教育还可以把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文化风景。如许辉和王安忆不约而同地在淮河流域寻找精神家园,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淮河流域地域文化色彩,展示了其外在的民风民俗,也深入挖掘了淮河流域文化精髓,建构了能够承载文化特质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但是二者毕竟出身、经历和审美趣味不同,许辉是土生土长的“淮河岸边的作家”,长期浸染在淮河流域精神文化变迁之中,对于自称“淮北佬”的许辉来说,他真切地体验了淮河流域文化的独特,“淮河文化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更是他文本情感依附的有效介质。许辉的作品,无论是写乡村,还是写城市,都洋溢着淮北平原独特的气息,文本中夹带的皖北地域文化信息异常丰厚,他努力挖掘出淮河文化的精髓,在讲述现实与历史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展示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蕴,从而使得他的文本成为特定地域的人物群像展示图,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参照性。”[3]他把自己对淮河流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巧妙地融入自己小说中,故此许辉的作品被称为“地域文化的里程碑”。王安忆虽然设身处地以知青身份体验过淮河生活,但毕竟是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倾听记忆中的回响,插队生活的沉积已经成为时过境迁的记忆表象,有人曾说:“王安忆笔下作为她精神家园寄植地的淮河乡村,并非现实中淮河乡村的全部或全貌,它只是经过时空、情感的过滤后呈现完美人性的淮河乡村的一角。”[4]在《隐居的时代》、《姊妹们》、《蚌埠》、《小鲍庄》中,王安忆只是把自己的记忆留存、曾经的热情和当下对理想村庄的憧憬寄托在淮河流域的某个特定空间,重拾旧梦并融合自己对现实的审视编织七彩斑斓的文化空间,建构完美的乡村图景。两者基于乡土文化建构的精神家园各放异彩,在地域风情的书写、地域方言的驾驭和地域文化的挖掘及作者的文化审美追求等方面肯定大相径庭。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之旅时可以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入手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将地域文化教育渗透在学生内心深处。

(四)享受探索、发现的喜悦——通过专题活动强化地域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传统文化 民族意识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多元文化教育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学者们探索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民族运动而逐渐兴起的,主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确实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成就,但给朝鲜族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学生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方面分析多元文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影响,并对朝鲜族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1 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和观念交流传播日益加快,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在多样化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超越国界,逐渐改变着现代的社会和文化,并且要求人们不断改变意识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多元文化教育是顺应时展产生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它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出发点,使不同人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不剥夺弱势群体的文化和存在价值,同时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谋求不同文化的共存。但多元文化教育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很难协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不少学者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缺陷。韩骅教授指出,“多元文化尚未很好解决价值取向和实际结果之间矛盾,并过分强调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价值的独立取舍,这诱导人们将共享社会普遍文化,增进民族文化共存和统一,保持民族、文化个性,争取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权利绝对对立的倾向”,这足以说明这一点 。

2 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朝鲜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所以在继承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多元教育。

2.1 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即民族认同性,是民族成员的自我认同、文化归依,以及对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有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离散群体中一部分共同体,朝鲜族在移居的100多年里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生活,逐渐熟悉中国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朝鲜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思想内涵和文化合理性,这对朝鲜民族的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分散在世界各国的朝鲜族还一直使用本民族文化、继承节日习俗和韩服等民俗服装,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继承传统文化。

2.2 青少年认识影响因素

学习是增强民族意识,修炼身体和精神的重要过程。但多数青少年认为学习是“必须履行的任务”,或出人头地的必行之路。排斥学习的主要原因有家庭中父母过高的要求和社会的高学历现象,使他们消极地对待学习。次要原因还有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平时的娱乐生活开始逐渐“西化”。西方提倡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奔放的生活,这些是青少年的追求,也是一种时尚。他们重视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也越来越喜欢吃哈根达斯、麦当劳等西餐。相比之下传统文化日益萧条,处于边缘的朝鲜族需要吸收多元文化的先进思想,但不能因倾向于主流文化,而忘了自己的传统。

2.3 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当今教育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逐渐丧失着原本的基本功能,失去对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视。

家庭不再重视传统礼仪,更强调孩子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家长从主流文化、价值观出发施教,忽视母体文化的经验,这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日益疏远,从而造成人性教育的缺乏。而且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朝鲜族聚居地盛行“出国热”,因此许多孩子由父辈看管。由于知识有限,长辈就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进行课后辅导。孩子与父母和长辈的接触越少,对他们进行人性教育的机会也越少,所以从家庭中培养的民族意识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功能渐渐地开始淡化。最重要的是家长用金钱鼓励青少年学习,这种行为间接误导青少年为钱、为名誉奋斗。家长的错误引导,将影响青少年继承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

2.4 学校模式影响因素

教育是国家兴旺的重要因素,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自工业革命开始,学校的功能转变成生产劳动力的“工厂”,培养忠诚于国家 “仆人”的场所。

学校为提高信誉和升学率,强调应试教育模式。尽管学校使用朝鲜语,但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而把重点放在考试上。不仅把青少年的全部时间安排功课,实行“满堂灌”政策,而且很少组织参观民族村、历史博物馆等增进青少年的民族归属感。老师则鼓励青少年学好英语、吸收西方文化,强调不同思想的相互沟通,达到较高程度的“兼容”,但这些观点容易误导青少年只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忽视传统的重要性。龚自珍曾发出“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3 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更好地为青少年进行教育职责。

3.1 加强学校教育

文明的校园、优良的校风,对陶冶情操、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组织参观民俗博物馆、民俗风情展览馆、文化历史遗址等,并讲述民间集会、民族历史人物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各种载体,让青少年获得本民族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和参与社会实践性。这不仅拓展青少年的实践领域,而且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提倡学习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自身的肯定,而且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让朝鲜族学生在民族整体上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2 加强父母的正确引导

父母的语言、行为、态度将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孩子判断问题的唯一标准,所以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起到模范作用。这对孩子人格形成和思维模式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文化影响。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热爱本民族文化和习俗,在此基础上辅助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让社会与孩子吻合性嫁接,让他们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能力。

3.3 加强青少年认识

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文化,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族也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传统文化不仅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整体意识,也培养强烈的寻根意识,所以青少年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要继承节日习俗和民俗服装和饮食文化,始终不渝地坚持传统文化精神。所以青少年在吸取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多元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既可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也可以融入多元化社会。

4 结论

面对着强势的多元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影响因素出发,分析青少年、家庭、学校对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思想认知和态度,透视萧条下去的传统文化的命运,并提出多元文化冲击下朝鲜族文化教育方向,以及提高朝鲜族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崔基哲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金文兆.信息化社会和信息教育的课题[J].教育月报,1994(12).

[2] 孙仁铢.韩国教育之根[M].培英社,1995.

[3] 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2000(6).

[4] 江万哲,宋贤宗.对韩国教育的理解[M].教育科学社,2000.

[5] 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6] 赵月.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

[7] 金宽雄.离散,苹果梨及其民族文化之根[J].历史与文化(韩国),2007.

[8] 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9] 赵德肃.多元文化教育: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10] 金虎雄.全球化与多元共生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2008(2).

[11] 赵朝芬.在少数民族地区正确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J].语文学刊,2009(20).

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应该破解的重要问题,也是推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民生至上、均衡优先为基本原则,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改善文化供给侧,拉动文化内需,改善文化民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促进并满足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求。文化教育消费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社会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文化教育消费的价值指向则是观察人们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人们总是在满足温饱或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是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扩大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升中国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2]包括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包括进行艺术审美和文体活动、实现人际交流等类型的消费活动;文化教育消费包括接受知识传播、掌握技能方法等形式的消费活动。[3]鉴于文化娱乐消费与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属性、消费本质、消费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本文重点研究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是指居民对文化教育服务的消费,包括接受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兴趣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包括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学习活动。[4]按照消费层次,消费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与发展消费三大部分。生存消费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人们优先满足生存消费;但是在生存消费满足的情况下,发展消费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消费活动,而发展消费的核心是文化消费,它是消费结构中发展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相关研究,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时,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20%;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将高涨,超过6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井喷现象。[6]

二、文化教育消费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消费支出保持全面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正在向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升级。在中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7]本文从1993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是因为1993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文化教育消费增长更加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8]文化教育供给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文化教育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旅游、娱乐等要素中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所占比重始终偏低。在文化教育消费上,居民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升温,居民教育支出居高不下,教育支出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见图1。从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占文化消费比重来看,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比重呈“波浪式”变动,但总体变化平稳,从1993年的49%提高到2003年最高的55%,此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40.3%,2013年与2014年又缓慢上升到42%,虽然城镇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在40%以上,仍是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从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数据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直都在50%以上,也是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总体上,教育消费作为居民家庭基本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因而考察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探求其作用机制,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不仅是促进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文化消费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文化教育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的必然衍生需求。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已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包括文化教育消费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将快速发展。根据已有研究,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消费观念、政府政策、教育供给、社会保障等,下面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文化教育消费的作用机制。第一,居民收入水平。在所有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因素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葛继红通过对江苏省农民文化消费进行调查,对364份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4%,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为153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88%。[10]从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几乎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可见,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加的经济基础。第二,居民消费观念。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诗书传家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每个家庭都希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尽可能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次人才日益受到重视,高学历高技能成为社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投资子女的教育成为众多家庭消费的重头戏。根据相关调查,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的43.5%是为子女教育支出准备的。可见,中国居民教育消费观念是支撑文化教育消费不断增强的主观基础。第三,文化教育政策。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文化教育产业供给部门多数仍然作为事业单位,文化教育产品的供给受到政府政策的较大影响。20世纪末,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将原来单独有国家承担的教育成本改为国家和家庭共同承担,其中学杂费是比重最大的教育支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教育部门学杂费收入3737亿元,比1997年名义增长104.63%,教育支出呈快速上升,远远超过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均可支配收人的上升幅度。根据供求一般规律,商品(服务)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但是不同商品(服务)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弹性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将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不变的情况定义为需求弹性为零,将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情况(即弹性系数小于l)定义为缺乏弹性。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弗森的研究结果,学费的变化对入学率有一定的影响,弹性系数约为0.3,属于缺乏弹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但教育市场仍处在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状态,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学杂费支出的快速上涨并没有对入学率产生太大影响,教育产品的价格增加进而引起居民文化教育消费的增加。可见,文化教育政策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居民文化教育消费发展的政策基础。第四,文化教育供给。文化教育供给从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影响居民的文化教育消费。1999年以来中国实行高校扩招,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为159.7万人,比上年增长47.32%,截止201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数达到737.8万人。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中小学机构数以及各类民办机构也逐年增长,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成为居民教育消费水平大幅上升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教育供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最终动力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文化生产发展必须依靠文化教育消费来拉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文化体制其实是一种“配给制”文化供给,与人民群众内生性的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没有或缺乏直接联系。目前主要的文化教育消费供给集中在以升学为主线的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教育、兴趣教育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居民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动因是升学和就业。教育产品供给种类的不均衡,限制了文化教育消费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供需的错位直接影响文化教育消费水平。所以,文化教育消费供给的提高和发展是中国文化教育消费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五,社会保障。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会用自己一生的整体收入来平滑自己一生的消费水平,通过储蓄工作时多余的收入为退休以后提供保障。而社会保障制度为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人们会倾向于将当前用于保障未来的储蓄适当减少而转化为当前消费的增加。[11]目前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居民能够将工作阶段的收入更多的投入到当期进行消费,客观上能够增加当期的文化教育消费。所以,社会保障是居民增加文化教育消费的保障基础。

四、文化教育消费发展的政策引导

促进文化教育消费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居民文化教育消费现状了解的基础之上,并认清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从增加居民收入、引导消费观念、优化产业政策、改善教育供给、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教育消费加以引导,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关键是要加大劳动报酬保护力度,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要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此外,还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比如拓展金融产品投资渠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等。只要居民收入提高了,再配合其他政策的引导,文化教育消费水平一定能“水涨船高”。(二)改善消费观念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新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已呈蔓延之势,大学学费太高、毕业后工作难找是主因。文化教育投入即时消费又是投资,就业困难只是短期现象,长期居民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家庭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要重视对文化教育消费观念的引导,使人们能够摆脱文化教育消费的误区,树立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正确看待文化教育消费投资和回报在时间上和表现上的不同。(三)优化产业政策通过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变传统的抑制型、自我积累型、自我服务型政策为现代的鼓励型、信贷支持型、社会服务型的政策。比如除了保持和发展高校内部原有的教育消费贷款外,要重点发展商业银行的助学贷款,并着力完善担保、贷款额度、还款期限、贷款利息等相关实施办法。(四)改善教育供给怎样启动消费,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采取各种手段发挥供应方面的潜力,提供经得起消费者挑剔眼光的有效商品,刺激需求,并由此形成供给扩张与需求扩大的良性循环。刺激教育消费也是如此,必须首先改善教育的供给。改善教育的供给必须从教育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扩大教育规模,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读书、学习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要鼓励民间办各种各样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贵族学校、营利性学校,以减轻各方面负担,缓解对义务教育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努力改善教育供给的结构,教育的供给要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应该鼓励大力发展技能教育和兴趣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二次教育、终身教育,网络教育等其他多种教育方式,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网络培训,教育内容和手段要高科技化等。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得方面得到普遍提高,提供有质量、有差异的教育供给。尤为重要的是要面向广大农村,培养大批有针对性、实用型的中学后人才。中国农村中学后教育极端缺乏,若能针对农村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收费合理、高质量的中学后职业教育,市场将会很大。(五)完善社会保障随着中国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制度等的全国覆盖,为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提供了保障基础。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均衡不完善,依然制约着老少边穷地区和城乡贫困家庭的文化教育消费。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老少边穷地区和城乡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减少其生存压力,保障其发展动力,促进这些地区和家庭能够负担基本的文化教育投资成本。这不但能够增加居民文化教育消费,而且对于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注释①本图中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人均文化消费等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变化系作者计算得出。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数据借鉴徐雪高、张振的做法,选自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由于农村固定观察点从2003年开始统计“旅游消费”,为了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相比较,故农村居民教育消费从2003年开始分析。

作者:黄容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关连珠.关于发展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1(6):142-146.

[2]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45-48.

[3]陈文江,江波.文化消费与当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J].兰州学刊,1995(1):38-41.

[4]尹世杰.消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28.

[5]温乐平.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17-123.

[6]胡建.文化泡沫,何以满足文化消费?[J].社会观察,2012(7):10-12.

[7]杭爱明.上海居民教育消费增长因素与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4-20.

[8]毛中根,孙豪.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阶段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6(1):111-120.

[9]徐雪高,张振.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特征及趋势[J].经济纵横,2014(10):35-38.

[10]葛继红.农民收入与文化消费牵扯:江苏364个样本[J].改革,2012(3):84-89.

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本土化 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Yanp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ideas, to explore localized so far, mainly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The article related to the core concep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inority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local curriculum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 current lack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exists in some areas.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local; dilemma

1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基本历程

本文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脉络发展,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基本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1.1 概念介绍阶段(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方法等基本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自由、社会比较和谐,这都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但我国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学者陆陆续续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这个阶段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介绍。如万明钢(1993)的“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①王鉴(1994)的“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②谢宁(1993)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③等文章分别就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介绍。主要包括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历史线索、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等内容,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1.2 理论渗透阶段(1997年-1999年)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外,开始逐渐向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领域渗透。以王鉴(1998)的“多元文化教育论纲”,④滕星、苏红(1997)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⑤滕星(1998)的“民族教育概念新析”⑥等文章都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建构、女童教育、贫困儿童教育等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明确了国外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民族教育的背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区情结合起来,厘清中国民族教育中的一些认识,促进中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3 理论拓展阶段(2000年-2008年)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逐渐升温的状态,这一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更加全面、深入,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如苏德(2008)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⑦阿娜(2007)的“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⑧吴永忠(2003)的“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⑨等文章分别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领域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致力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1.4 批判反思阶段(2009年-2010年)

这个阶段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进行批判反思。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多以分析总结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主,而缺乏对自身理论的建构。但经过近十年所有学者的努力,我国介绍国外的论文与自身建构的论文数之比由新世纪之前的3:1,发展到现在的1:2,可以说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取得的进步之一。虽然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但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

1.5 本土化阶段(2011年-至今)

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经过一系列的批判反思之后,开始进入到本土化研究阶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不仅能够彰显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而且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范(2011)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发展的意义》,⑩钱民辉(2011)的《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文章都肯定了多元文化对文化的重要性,虽然不同的文化所展现出价值和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文化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此在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够适应并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去,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2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困境

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民族成分不同,文化多元,风俗习惯各异,但大家都和睦地共处于华夏大家园,形成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满足、适应不同文化需要的人,在同一地区享有平等交流、教育的机会而生成的一种理论,它的应用性很强,不是纸上谈兵。

通过对在CNKI中查阅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虽然由最初对国外基本理论、方法等的简单介绍,开始转向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构架,从而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却没有提出多少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种情况是所有关心多元文化教育的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通过查阅到的文献分析,除去个别没有标注职称的文章,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有博士生、研究生12人,相关研究人员9人,助教、讲师3人,副教授10人,教授26人,这些研究者当中多数都从事与民族教育相关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从事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社会学系等研究的人员,仅有一名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研究还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看成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国外一些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实践的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而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多元文化视野下进行的,缺乏从横、纵向上更加深入、密切联系实践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第二,多元文化教育最容易受到批判的一点就是过分强调“多元”,而忽略“一体”。虽然一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尊重个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上要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文化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不能固守成规,要想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就要有创新、有发展,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

注释

① 万明钢.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3(4).

② 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③ 谢宁.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J].民族教育研究,1993(2).

④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

⑤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⑥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⑦ 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⑧ 阿娜.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⑨ 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4).

⑩ 范.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发展的意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1).

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一、廉洁文化教育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相结合,是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保证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榜样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廉洁从教的榜样,以身作则,以行育人,以德化人,处处为学生做榜样,以高尚的品格感染教育学生。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将廉洁文化教育细化到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细微的言行举止上,避免空洞的理性说教,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把文化教育融入到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之中。

二、廉洁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相结合,是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各学科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廉洁文化”教育内容。因此,在廉洁文化教育中,应该提倡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学科统整,使各科教学成为廉洁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一是整合教学目标,把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有关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学科整合的前提,使教师在教学中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实施廉洁文化教育。二是充实教学内容,找准廉洁文化教育与学科内容的结合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挖掘廉洁文化教育的素材,安排学生课外阅读,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与丰富,将廉洁文化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三是还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拓廉洁文化教育的新途径,让廉洁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活动新领域。

三、廉洁文化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是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最佳方法

在新形势下,要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对学生实施有序、有机、有效的廉洁文化教育。一是结合入学教育、毕业典礼、传统节庆日、升国旗仪式等重大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意识地将廉洁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二是完善班会、周会制度,充分利用团队组织开展演讲、征文、书画、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高中业余党校和中学生业余团校建设,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标语、橱窗、校报、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展现廉洁文化教育的文化特色,努力净化校园及周边育人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文化教育范文第6篇

二是会计文化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1)会计文化教育的对象。会计文化来源于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理性提炼。因此,会计文化教育的对象是现有会计从业人员和将要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专业学习者。 (2)会计文化教育的内容。会计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行为学等多个领域。广义的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狭义的会计文化仅指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职业群体的精神财富。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观念形态,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即最高层。本文采用狭义概念。会计文化教育应属于会计教育的范畴,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会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看待和处理会计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坚持真理。同时,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荣辱观,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勇于承担,乐于奉献。还应具备广泛健康的职业兴趣、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远大的职业理想。第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除了应自觉遵守一般社会公德外,还应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内容。第三,会计伦理教育。通过讲述伦理理论、会计伦理规范,促使会计人科学伦理观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使会计人伦关系向着健康、和谐、完善的方向发展。第四,会计史教育。讲述中外会计发展的起源、重要事件、杰出人物,不同历史会计发展水平及职能,会计职业岗位的演化,探索会计职业发展规律,总结会计精神,瞻望美好职业前景。使广大会计人对会计职业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认知会计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感受会计历史文化,培养会计职业信心和职业理想。第五,创新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重在培养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改革,追求真知的精神。

三是会计文化教育的目标。会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面镜子。会计文化教育应以会计文化中的核心要素“诚信、专业、勤勉、公正、廉洁、创新”作为最终目标。(1)诚信。诚信是会计文化的精髓。要求会计人员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信守诺言,保守秘密。(2)专业。专业是会计文化的基石。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以专业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和基础。(3)勤勉。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任劳任怨,戒懒、戒惰、戒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4)公正。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保持应有的独立性。(5)廉洁。廉洁要求会计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公私分明、不贪不占,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6)创新。要求会计人员敢于摒弃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封建文化糟粕,与时俱进,在会计工作中,发挥会计职能,大胆尝试,在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与革新。

四是会计文化教育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坚持将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专业、勤勉、公正、廉洁、创新”精神作为会计文化教育的目标,来设计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教育的效果。(2)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就是要重视会计人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应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实现主体性互动,营造积极活跃的教育氛围。(3)实效性原则。会计文化教育要讲求实效,避免流于形式。要注意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选择会计人员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4)实践性原则。会计文化教育要与会计技能教育相结合让会计人员在学习会计技能的同时,感受领悟会计文化,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与行业结合。会计文化教育要政府为主导,行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专业、资源优势和纽带作用,实现会计文化教育与会计行业管理相结合,会计文化建设与会计行业协调发展。(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我国会计行业文化教育指明了大方向,会计文化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为依据,进一步细化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五是会计文化教育的措施与手段。(1)发挥社会文化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会计的文化决定论认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各种会计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会计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会计制度形成中的重要决定因素。(2)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我国只有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才开设会计专业,所以这里着重指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学校会计文化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会计文化教育内容。应在现行会计课程体系中,适当加入会计史、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等教学内容。第二,加强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会计专家进课堂、会计专业实习、会计模拟实训、毕业论文撰写等多样化手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自觉将会计文化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通过财税知识大赛、会计文化节、会计学术讲座、会计文化专题讲座、会计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感悟会计文化的真谛。第三,加强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墙报、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扬会计人的职业精神、职业品格及人格魅力,传播和弘扬会计文化,塑造准会计人健全的职业品格。同时加强会计文化教育的硬件环境建设,通过在校园内树立会计名人雕像、会计符号标志,在教室、实验室、教学楼走廊等处张贴或悬挂会计文化标语以及名言警句等标识,能形成浓郁的会计文化氛围,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3)加强后续教育。第一,发挥会计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会计领导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亲自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会计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下属诠释会计文化的精髓。第二,加强基层岗位教育。在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会计人员“诚信、专业、勤勉、公正、廉洁、创新”精神会互相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第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考虑在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加入会计文化教育内容;并由各级会计主管部门、会计行业组织,甚至个体单位,结合会计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会计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使会计人经常接受会计文化的熏陶,形成群体行为效应,形成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习惯。第四,加大优秀会计文化的宣传教育。首先,创新会计文化载体。通过设立“全国会计日”、“会计文化宣传周”、评选“中国会计榜样”等模范人物等形式,使会计文化宣传活动成为一种制度性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广泛宣传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国计民生的重要影响,以唤醒社会大众重视会计工作,尊重会计人才,学习会计文化的良好意识,为广大会计人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建立以会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站,或在会计专业报刊开辟会计文化教育专栏,积极宣传会计文化,让广大会计人自觉创建维护会计人的精神家园。通过实物、网络、数字等形式传播会计文化,为会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效的平台。其次,要发挥会计模范人物的激励示范作用。会计模范人物是广大会计人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模范人物的精神是会计文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广大会计人的基本理想和追求,有极强的引导力和说服力。积极宣传会计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会计文化通过模范人物的行为而形象化、具体化,增强会计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4)重视会计文化研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单位参与的会计文化研究机构,将会计教育界与会计实务界、民间组织与政府机构等力量整合起来,形成政府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大专院校相关会计人员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会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会计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发展模式的创造力、影响力与感召力重要体现。如何在扬弃中外会计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先进会计文化?如何发挥会计文化柔性约束机制作用,服务会计事业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会计文化教育的内容都是值得会计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三是会计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文化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应加强会计文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教育效果。

文化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教育对象接触得越早,所受的影响就越深刻,小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优秀文化,但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改良。在此基础上,知识学习、情感培养、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素材选择到融合方式,侧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让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和历史发展等,进一步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师爱友、孝敬父母、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如学习写毛笔字,学习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

二、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着手,从而有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学科教学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学教学工作主要在教室内展开,课堂教学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会消耗掉小学生大量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过度地关注知识传播和技能掌握,客观上强调“灌输式”教育,忽视了人文理念的传承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各科教学工作,既可以规避德育和智育不协调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填鸭式”教学方法带来的疲劳,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侧重于人文学科的应用,如思想品德、社会、历史、语文等学科,它们在知识主线、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校内活动

当前,教师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解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不足,知识体系也不丰富,很难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尤其对民族大义、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性”。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是写在书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尽量让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歌曲联欢会活动,绘画、书法、茶道、武术等艺术活动等。

(三)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展校外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将校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在家贯穿“孝悌”教育,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当前小学教育机制相配合。选取教育内容时,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海霞 赵雪芹 单位: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参考文献:

[1]丁琳琳,刘振宇.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28-31.

[2]谭红樱,田穗.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综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152-156.

文化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居民社会生活的起点。而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莆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共7个街道、38个镇、8个乡。其中,行政村879个。农村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85%以上。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继续教育发展,对推动莆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全市社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莆田市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区教育工作,面大线长基础差,加上城乡差别造成的观念和物质效应,导致文化教育需求相对短缺,文化教育环境相对失衡,文化教育服务相对滞后。综合起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县(镇)长文化”倾向明显

从农村社区文化受教育主体自身看,有些农民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认为社区文化教育是城市人的专利。有些农民由于身处落后、封闭的偏远农村,仍然奉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理念,对参与社区教育、丰富文化精神生活欲望不强。从各级领导来看,有的领导尤其是县区、乡镇领导不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对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不够,许多基层村干部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还处于刚启蒙或半启蒙的状态,在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停留在县长、镇长会议部署、文件出台上,“县长文化”“镇长文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如涵江区江口镇、国欢镇,荔城区西天尾镇等一些经济较发达乡镇,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离开校门的青少年留守农村,当前这个群体的继续教育几乎呈沙漠化状态。社区文化教育建设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管理指导,处于无序和单调的状态。

(二)“吃饭财政”难以保证经费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大多由政府投资,而未能充分吸引农村社区居民、民间组织和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政府投资存在着成本高、难度大、形式单一的问题。许多乡镇一级财政还是“吃饭财政”,乡镇财政一般没有预算文化活动费,除了人员工资,几乎没有专门的业务费。如遇中心任务需要,必须开展文化活动,也只给补的追加。村级集体经济更是薄弱,根本没有能力支付一笔社区文化教育的费用。市社区大学教育经费有限,全市农村社区教育经费需求“僧多粥少”,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以我市879个行政村为例,830个村设立了文化室。但是这些文化室往往只有挂在门口的一张牌子和室内的一张办公桌,配备电脑设备、图书资料的不到50%。许多乡镇文化经费只体现在年初或年终的预决算报告上,真正投入到文化活动的经费少之又少,社区教育经费靠集资、民间筹资形式,缺少固定的经济保障,导致农村社区教育内力严重不足。

(三)队伍缺才缺人现象严重

现在农村基层的普遍现象是:乡镇、村居文化干部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乡镇文化站干部兼他职多、干本职少成为一种定律。从事社区文化教育服务的队伍力量不足,社区工作缺乏专业人员。例如,我市近年来,许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不在岗,抽用、借用、借调现象占70%以上。一些村(居)文化室无人管理,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设施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社区教育文化设施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但目前许多农村社区文化教育设施简陋,文化活动场地缺乏,社区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得不到充分整合。一方面,市社区大学、各农村社区内的单位、学校与所在地社区割裂,单位、学校的文化教育、文化活动设施有的使用率低,甚至闲置。另一方面,所在地社区却缺乏文化活动设施,或另外投入资金,另外配备设置文化设施,同一区域内的文化设施重复配置、资源闲置与资源缺乏并存现象严重。如莆田市现有1个艺术馆,5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30多个村文化室,而真正投入使用的不到30%。西天尾镇、江口镇等一些经济较富裕的村(居)文化室,文化基础设施虽然相对完善,有图书阅览室,有室,但室红红火火,阅览室的桌上却布满灰尘。社区文化教育阵地使用率不高,农村文化设施在农村社区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送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相结合

一方面,充分发挥各地社区教育中心网络系统和电大现代化远程教育设施技术优势,联结农村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社区教育超市。针对农村社区中不同群体、不同教育对象,市一级社区教育中心、市社区大学可与公务员局、教育局、科技局、社会劳动保障局、市农办等单位联合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弱势群体技能等培训,为农民创业就业导路引航;与市宣传、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常年性面向农村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文化器材活动,为农村送去文化大餐;与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外来工、农民免费培训再就业工程;与妇联等妇女工作机构联合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为农村妇女群众讲解妇女权益、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例如,我市涵西街道社区教育点利用孔庙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公祭活动,强化市民尊师重教意识;江口镇莆仙东岳观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中心邀请了法制专家为社区居民作法制专题讲座,都是政府送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良好实例。另一方面,建立起“政府资助、部门救助、企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融资体系。通过政策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兴建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引导农民自办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文化阵地,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电影节、莆仙戏民营剧团会演、乡土美术书画展等各种文化活动,让农民自娱自乐,在学习和活动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激发热情。

(二)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相结合

由于各农村社区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办学条件差异、农民需求差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办学形式。在办学形式上,不一定拘泥于社区大学的课堂教学,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都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大课堂。在办学条件上,社区文化建设所需的设施和教学设备,可通过资源整合得到解决,如基层乡镇的党校、人口学校,村级组织的党员活动室,各基层中小学校舍,合理整合这些资源,可减少很多基础投资。可与社区中小学共建教育基地,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目标,开展各类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科普知识等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各地广播电视大学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可开辟“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三农课堂”“残疾人课堂”等多系列多媒体课程。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跨越时空界限,也可以给农村社区居民开设一个“永下下课”的网络学堂。

(三)培育品牌与推广特色文化相结合

重点是运用四种方式:一是培养典型。着力抓好农家书屋、村文化室等方面的典型,推广提高。二是差异管理。不要一刀切,要区分城乡、沿海、山区、平原、经济力的强弱等综合因素。三是动态推进。重视发现亮点,加以扶持,以先进带后进。四是发展产业。把发展社区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增长点和工作平台,在引导中扶持,在扶持中发展。建立两个机制:一是民俗文化推广机制。莆田市文化积淀深厚,农村人口占80%以上,各个社区民俗文化迥异。如莆田市的莆仙戏曲、民间音乐、工艺美术、春节、元宵民俗等都深深扎根在广大的农村,加上全市有1万多座宫庙和众多的文物点,这些资源是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有利条件。二是特色文化推广机制。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差异造就了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鼓励农民创造各地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以特色立文,以品牌树威,培育全市不同地域、不同社区文化教育品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氛围。

作者:陈秀莺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莆田分校

参考文献:

[1]叶立安.社区教育简明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8.

文化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现实情况;缺失原因;教育途径

B82-092

一、引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漫漫长河中,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展现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孝敬和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作为当代大学生,至少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学习钻研能力,也会在同一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孝文化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更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需要用“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孝道。因为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发扬孝道中符合时展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积极方面,舍弃那些封建的保守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孝文化教育的现实情况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各种事物进入中国,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美国家比较重视个性、强调个人主义,这也是我们这个群体中很多人比较“独”的原因。西式思维的灌输让我们讲求个性、注重独特的人格,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

根据群体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传统孝文化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观念差别较大。很多人从农村走向城市,逐渐适应了城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很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和父母之间产生差异,于是在许多方面和父母产生了冲突。2. 子女承担多重角色,尽孝道的方式也出现了偏离。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一个人承担着许多角色。会有多个角色,比如老师、丈夫,需要赡养四位父母,还要面对这个社会剧烈的竞争,全方位考虑家庭里里外外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事业角色和子女角色的冲突。因而会容易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忽视父母的需求。3. 生存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住上了楼房,越来越重视私人生活空间。子女和父母不住在同一屋檐。

三、孝文化教育在这个时代缺失的原因

通^分析和论证,可以得出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特点。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人们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流动性的增强,也影响了人们的孝意识。使得我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孝文化教育,对于孝文化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2. 教育体制。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可否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但也正因为过于看重考试成绩,造成了学生只重视数学、英语等容易提升考试成绩的科目,而忽视了道德层面的提升;也造成了学校对于道德层面的教育是不够,很多知识流于形式、流于表面。3. 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虽然控制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但却使得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家长难以管控,缺乏家庭孝教育。同时,由于各方面条件太过容易满足,导致他们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回报,对父母不尊重,孝意识更是不强。4. 舆论导向。当今社会,我们了解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电视、报纸,网络媒介、各种社交媒体所的信息都是我们获取知识,对我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冲击的手段。诸如新浪、腾讯这样的网络媒体,更多关注的是娱乐信息,注重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缺乏对像孝道这样的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四、当代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途径

孝文化的教育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去弘扬和提升,社会各个层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才可以有所提升。

1. 国家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我们党和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应该弘扬像孝文化这样的社会正能量。党和国家所领导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升像孝文化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思想层面的地位,旗帜鲜明地倡导孝道。2. 学校教育。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从基础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弘扬传统孝文化,高等学校应该作为主阵地。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学校应该在思想教育中国增加孝道的相关内容,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对于孝道的重视。同时,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孝道教育,增加课堂的趣味性。3. 网络传播。网络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非常强大的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它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我们青年学生。我们要努力利用网络。比如:建设与孝文化有关的专门网站,让广大青年学生和网民受到孝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抵制和克服落后的孝文化,去粗取精,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4. 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作为父母,要孝敬孩子们的祖辈,为他们树立榜样。作为子女本身,要懂得体谅父母为家庭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事情,尽孝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准则。每一代不断去传承孝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目前中国孝文化一定程度上缺失的现象,我们应当去正视这一问题,从社会不同层面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党和国家、学校、社会以及个人自身都应该去思索解决之道,让我们把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我们应当重视孝文化教育,让这种文化滋养我们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参考书目

[1]黄南永,2009,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李伟,2000,《以孝树人:孝与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卢智增,2006,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湖北社会科学》 [J]。

[4]许刚,2011,《中国孝文化十讲》[M],北京:凤凰出版社。

文化教育范文第10篇

廉洁文化教育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能促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拒腐防变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能够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意识,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教师提升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成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示范者,使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3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3.1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

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要专门开设廉洁教育专题,并与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内心常保警惕,善于防腐拒变,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判断,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养成敬廉慎独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

3.2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听“廉政课”、观“警示片”,组织大学生开展廉洁书画赛、廉洁摄影作品展、廉政公益广告大赛等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生廉洁实践项目成果,普及廉洁教育有关知识。此外,还要结合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如学风建设、特色党团日、主题班会、典型事迹报告、廉洁诗词吟唱会等,营造廉洁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

3.3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教师的师德教育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教师自身的廉洁自律尤为重要。高校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教师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教育之中,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用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洁的思想观念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

综上所述,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崇尚廉洁的道德情操,切实提高青年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感、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践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之才。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下一篇:文化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