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38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一、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社会的物质生产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进步的理想制度,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凸显经济腾飞,用温总理的话讲:“再大的问题,除以十三亿,就成了小事情”。

其次,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是单看经济实力的强弱,而是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放眼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历崭露头角,全党全社会都已掀起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热潮,使科教兴国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文件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抓好法制教育,使全体公民懂得自己的去权利和义务,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消除各种丑恶观念,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唯心论,破除各种迷信,排除愚昧,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齐抓共管

邓小平同志指出“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共抓物质和文化建设。同志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否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抢占物质文明的制高点,又要抢占精神文明的制高点,把发展先进文化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决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否则,即使经济一时搞上去了,迟早也要掉下来。

五、当前,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领域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消极腐败观念尚未全面有效地得到遏制,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在滋长,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文化建设者,存在一手软的情况,在一些部门,一些地区,松懈了文化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建设重要性,究其原因,就说对“两个建设”衡量指标发生错误认识,这种人滥用经济的数据、指标去衡量、评判文化发展,他们没有用文化的层面去评判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实质就是价值观的扭曲,是拜金主义的表现。

六、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以此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凝聚民族精神,引领社会进步。这是文化社会效益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追求。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建设;县域经济;作用

经济和文化建设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先导,而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文化源远流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文化建设,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不可忽缺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重视县域文化建设,确立县域文化地位,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为振兴眉县经济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助推了眉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在县域经济建设中,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劳动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眉县文化建设的现状

(1)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全县干部的不懈努力,眉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势在必行。眉县文化积淀深厚,资源禀赋独特。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就在眉县境内,山川秀丽,受到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高度赞美。“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因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东汉末年的权奸董卓将他的安乐窝――眉坞就修建在这里。人杰地灵,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就是眉县人,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流传至今。因此,一定要把眉县的经济、文化建设好。打造“山水相融、城乡一体、天蓝地净、绿染眉坞”的大生态新格局。

(2)开展了“六扫除六确立”学习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作风,振奋了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的安排,在全县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六扫除六确立”活动,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工作热潮。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民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聚力实干、创先争优,推动保障民生再取新突破,社会管理再上新台阶,规范服务再上新水平,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实现“旅游大县,科教名县,经济强县”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现代、绿色、平安、幸福新眉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确保了各项工作快速起步、良好开展、圆满完成。

(3)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了文化品位。一个县区文化的发展,不管是对人本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县区的和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谐极其重要的保证。文化娱乐活动是社会与个人、社会与自然、社会与文化的和谐、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县区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县区的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谐的县区文化建设必须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升县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县委领导班子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2012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为期8天的大型社火表演、车社火、马社火、秧歌、锣鼓、赶犟驴、舞龙舞狮、跑船等传统文化项目。这些活动的举办,提高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4)举办了三期“眉坞大讲堂”。为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眉县县委举办了眉坞大讲堂。目前,全县上下处处呈现 “抓经济、谋发展,重民生、促和谐,转作风、树形象”的良好氛围。县委中心组带头学习,请专家举办“生态立县”和“旅游兴县”专题讲座。同时,县委主要领导辅导学习,县委书记亲自上党课。乡镇部门坚持学习,学习领会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县委关于“五包促五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求。通过眉坞大讲堂,使全县各级班子民主意识、发展理念、创业精神、工作作风得到全面强化提升。

二、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助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1、发挥“商标”效用,实现眉县经济价值的大提升

人们常说:“商标是商战的利器,是开拓市场的先锋"。一种商品要打开销路,为广大消费者所认识,除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外,还必须通过商标这一焦点进行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以快捷的途径认识商品。眉县要走出去,每个人就要爱护眉县的荣誉,爱护现有的品牌;就要从科技、农业、工业、旅游处着手,让全国人民发现眉县、认识眉县、走进眉县。

2、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四大战略,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助推了眉县经济社会发展

(1)科技教育成为发展基石。眉县始终把科教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位,围绕经济加速发展,专门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人才引入扶持基金,鼓励个人、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积极争取申报科技项目,先后为企业争取了研发资金1220万元,56个科技项目顺利落户。2010年,眉县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68件,转化省市级科技成果12项,实现产值80多亿元。从创新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扩张,科技教育激发了发展的无限活力。

(2)特色农业形成发展优势。围绕“一县一业”,眉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创汇农业、品牌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产业优势。2010年眉县猕猴桃总面积达到了21.7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0元。此后,组织果农赴新西兰学习考察猕猴桃产业发展技术。在做优做大猕猴桃产业外,眉县与新西兰环球园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变革作物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开展果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原果与深加工产品共同迈向大市场的格局;一系列举措使眉县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部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 “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眉县猕猴桃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3)工业集群突出发展活力。面对关天经济区发展重大机遇,县委政府以大视野、大思路,谋划建设工业,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强县富民为目标,加快实施 “项目支撑、园区承载、骨干企业带动、招商引资推进、千名小老板培育五大工程”,破解 “土地、资金、人才、环境四个难题”,强化 “领导、包扶、考核、氛围四项保障”,以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以宝深、皇城、玉全、秦岭砖机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太白酒、老牛面粉、恒兴果汁、蒙牛现代牧业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秦塬、全兴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以社会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四大集群优势突出。

(4)精品旅游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现发展后劲。太白山位于秦岭北麓,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太白山以高、寒、险、奇、秀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由于地质地貌、山岳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奇花异草、人文历史构成了完美的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先机。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投入,积极推介,使旅游成为了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尊重和保存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弘扬横渠张载文化:眉县与宝鸡文理学院举行弘扬传播张载文化座谈会,会议就建设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研究弘扬张载学术思想、开展校地合作示范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实现校地合作、弘扬传统文化、对提高眉县知名度、发展壮大县域旅游、服务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眉县属于古周原地区,西周文物众多。马家镇杨家村出土大批周朝历史文物,27件青铜器全都有铭文,总字数达4000多个。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铭文之长、内容之重要、保存之完好,在我国文物出土史上极为罕见。这些铭文,为破解周朝诸王时代划分提供了可靠参考,而且对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及西周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5)“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实现眉县招商引资大丰收。新风扑面满目春,城乡处处绽新颜。通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投资环境,加速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眉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近到过眉县的客商都说眉县变得越来越干净、有内涵了;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心情都很舒畅,日子过得真舒心;眉县这块8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见白墙、灰瓦、绿地、鲜花,眉县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眉县的竞争力也在逐步叠加。

综上所述,以上成绩的取得都是文化建设给眉县经济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为此,我们要更进一步注重文化建设,把眉县的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经济,为建设富强、文明新眉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眉县县委[2012] 文件.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目前,经济建设中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已不断被完善,这就要求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使之促进发展,而在文化事业中,群众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高经济建设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把群众文化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经济建设;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33-02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经济相辅相成的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受到学者的关注,其认识度也不断提高。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群众文化,文化事业及产业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群众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

1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社会发展中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有必要的,其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1 在新型的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完善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其贡献卓越。调查表明,文化宣传是所有社会新制度的建立的重要手段,其中群众文化的普及更是在社会新制度的规划和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各个国家,每当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为救亡图存保卫国家,有识之士首先想到的都是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发起,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度,为战争的胜利提供有效的思想基础,其发展与成熟的先进性的表现形式也是通过文化思想。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文化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就将不完善,社会就很难发展,尤其是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群众文化,被人民所期盼,这样的文化对社会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群众的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单一传统的群众文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物质需要,对知识、幸福、富裕等方面的追求已经成为现代人民群众文化的新趋势,这促进了群众消费结构的改善,其不仅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不断的拓展的作用,且对经济建设的巩固所起到的作用更是重大。

1.2 文化背景及其发展对经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支持,起到规范性的作用。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都对其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着影响,并成为文化背景的价值根本依据,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必将导致经济发展的趋向也不同。人民群众行为的取向的依托就是文化系统,其不仅在群众的价值观念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群众的行为方面起着标准性指标的作用。我国在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时,沉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性,包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自尊与自强的信念、爱国主义的传统、艰苦奋斗的作风、舍己为人的情操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配合,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其也可称为一个极其复杂及巨大的工程系统。文化对经济制度及法律法规方面具有制约性,这也是规范性的表现形式。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运作环境,而良好的运作环境是与文化发展、职业道德素质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法制性的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体现,为确保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及加强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2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先进的群众文化,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只有使群众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才能让经济建设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些文化产品、文化形式及文艺商品化都将受到经济建设的影响,更快的进行发展,且刺激了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第二,我国经济向世界经济推进,需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这一客观要求。邓小平同志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后指出,社会主义要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势,就应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第三,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糟粕的去除,需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群众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仅为经济建设趋势方面的支持、社会舆论,还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导向的作用。

3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

第一,只有群众文化内容为健康积极尤其是反映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才能使经济建设趋于稳定且快速的发展状态,其还包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针。第二,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种类繁多等特点,如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必将产生对经济建设的多方面的阻碍,使经济发展缓慢。第三,国家应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扶持及加强群众文化服务的手段。国家应对一些高雅但不能获得盈利的文化进行经济方面的资助,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增强其的竞争力。有关文化部门也应加强群众的宏观指导,面向广大的群众,使群众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第四,对群众文化建设制度进行健全的改革。文化领域存在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文化、外来的先进思想以及积极与消极的理论,应通过竞争去淘汰消极、落后的文化。可以说,群众文化建设制度的不合理,就将导致经济建设成为空谈。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自觉;人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09-0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文化建设是一个普通的、常见的概念,但对它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特点略述浅见。

一、文化建设的本质

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同一过程。但在文化建设产生以前,人类所谓的创造文化的活动并不是自觉的活动,而是有意识的自在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出现的实践活动形式。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物质财富,更需要精神意识条件――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意识,就没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类在其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即是文化建设主体运用一定的文化建设手段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并使文化客体发生沿着某一方向改变的过程。文化建设主体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并从事文化建设活动的人。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和认识能力;第二,必须从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的客体是文化建设活动指向的对象。它由物质客体、精神客体、人类客体、关系客体和组织客体等构成。文化建设的手段是文化建设主体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工具的总称。它包括宣传、教育、研究、表演等。

文化建设是人类三大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三个领域。三者在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和社会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相互服务的关系。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经济建设中分离出来的。没有经济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出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政治氛围和政治环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阶级社会,政治建设能够确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它是人类追求和创造自由的活动方式,是实现人类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活动方式,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但有些结果对人类有益、有价值,有些结果对人类是有害的,没有价值。能够使人类产生需要的活动,其本身既是有价值的,又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还创造价值。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不同,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是“自我意识”了的需要,即对是否产生需要、何时产生需要、产生什么样的需要自身是有明确意识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还是综合性的需要和深层次的需要。文化建设不仅产生物质需要,而且还产生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不仅产生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且产生对“真”的认识需要、对“善”的道德需要和对“美”的审美需要。文化建设不断地整合、重构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价值关系、人的活动与活动对象的价值关系,不断地审视、批判人与其需要的价值关系。文化建设不但为人们提供运动、消遣、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升境界的文化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停地努力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人类只有在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创造全新的生存状态以超越自我,才能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表达和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是人类三大社会活动领域之一。

二、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社会性。文化建设是人类以群体方式参与的实践活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尽管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但是,科学家和作家也是以多种方式和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所需的材料、所凭借的手段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作为社会的产物而存在的。“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因此,社会的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的性质”。文化建设的成果并不是由个人独占,而是归社会所有。“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在文化建设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次生性。从文化建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文化建设不是人类进行的“原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次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最初进行的活动是生产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建设活动和政治建设。

3.自觉性。文化建设是一种“双重自觉”的人类活动。第一重“自觉”,是说文化建设即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活动者对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自觉认识。在这一点上,文化建设和人类进行的其他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凡人类进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二重“自觉”,是指文化建设是以对文化的自觉认识为前提的。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的意义、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

4.系统性。文化建设是由文化建设主体、文化建设客体、文化建设对象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系统。每一大要素内部又由多个具体的要素构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要素系统。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明发展程度产生了对文化建设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为文化建设的进行准备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文化建设包含的要素也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在文化建设的规模、发展速度、社会作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

5.综合性。文化建设中,物质生产过程和精神生产过程是相互交织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文化建设奉献给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产品、物质财富,还有精神产品、精神财富。文化建设是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包括人本身都得改造。文化建设也是认识活动。文化建设总结、概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反映其本身改造社会的过程和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认识过程,并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表现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文化建设是融合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

6.创造性。文化建设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文化建设是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来进行的活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在人们活动之初就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它不断地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和不断地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上。精神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生产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非重复性、探索性的特点。因此,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具有创造性。人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所运用的思想、理论和智慧都是由文化建设来提供的。文化建设既提供超越现存状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又不断地对思想、观念和文化本身进行革新,从而推动人类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前进。文化建设是激发和表现人类创造力的活动领域。

7.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在各不相同的自然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民族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的问题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对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就不同,实行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等也不一样。各民族在文化建设上都有选择权,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道路,有权决定文化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文化建设的民族性体现在主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

8.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文化建设领导权的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统治阶级还是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文化建设中始终贯彻着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图和价值观念。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按照有利于统治阶级需要的原则进行分配。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统治阶级是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调节者。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1)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由于基层组织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抓农村建设发展的问题上过度重视经济建设,从而忽视了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是直接带来基层文化建设滞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滞后的基层文化建设不仅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更会制约着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

(2)农村的基层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没有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我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大多还处于低层次的社会阶段,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娱乐项目。农村在作业方面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人们在每天的作业结束后,剩下的时间很是松散,由于农村生活缺乏文化传播媒介,人们多以、唠家常等方式消遣剩余的时间,这样的生活方式必是自由散漫的,严重的更会败坏社会气息,无法为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推行。

我国农村建设在发展历程上虽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那主要是就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在我国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生活还很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无法满足当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行动,制约了一个地区的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

2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建设”本是一个地区(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从而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滞后性直接导致发展天平的失衡,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制约着一个地区(国家)的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统筹兼顾是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地区(国家)领导人需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建设”口号的落实,统筹兼顾。高层政府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的思想培训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2)相关基层组织可以组织相应的活动,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时间。

把农村自由闲散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为当地农民的生活增添色彩,更能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措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例如,

1)播放有文化底蕴富含正能量的电影、能容易被广大民众了解吸收的知识短片、富含新意和趣味的科技片,并组织民众观看。

2)通过广播的形式播放传播正能量的宣传片,宣传积极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基层组织可以定期组织积极健康的娱乐项目。例如,篮球比赛、唱歌比赛、演奏比赛、拔河比赛、广场舞比赛等娱乐项目。引导人们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为基层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农村基层文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仍然是经济,文化辅助经济的发展,经济推进文化的传播,经济和文化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就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而言,国家可以加大当地的财政支出,满足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为农村地区修建体育锻炼设施用以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修建农家书屋用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增加文化知识,丰富闲余时间的生活内容。当然,就国家而言尤其是针对中国如此幅员辽阔的一个大国来说,大幅度的财政支出用以满足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有一定难度的。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城乡结合的方式,以优势互补的办法,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缓解农村的财政困难,满足当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

3结束语

就国家而言,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一个国家的农村而言,文化赋予了农村的内在含义,蕴藏了农村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深意,包含了历史和现状带来的精神底蕴,而农村发展在国家的发展中占领着基础地位。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是毋庸置疑,它有利于一个地区(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利于一个地区(国家)的政治建设;更加有利于一个地区(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时代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首先必须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6篇

一、“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的“发展”当然是指全面的发展,即包括了经济发展,也包含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步调是不相一致的,虽然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的文化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文化权益也还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由于思想文化建设跟不上,使农村经济建设后劲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是惠及七八亿农民的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建设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在发展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现状和思想现状,激发广大农民的爱国热情和创造潜能,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世界和价值观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就是发展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因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这个建设者得益,否则建设就没有任何意义。所谓“以人为本”,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文化建设要“尊重人”

农村文化建设要“尊重人”,就是要充分考虑我们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在文化建设中就必须分析农民文化发展的现状,农民内心思想现状,以及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文化现状和历史文化渊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先进文化元素与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达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又要保持和继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风格,以利于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一言堂,否则将事与愿违,达不到建设的目的。

(二)农村文化建设要 “关心人”

农村文化建设要 “关心人”,就是要时时将农民群众放在心里,不论是一个文化项目的建设,还是一条文化政策的出台,都要处处为农民着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关心农民的切身感受,关心农民的内心需求,切切实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思想之家、温暖之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优先考虑农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切忌不顾群众的冷暖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如,农村文化室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让大多数人能就近、就便享受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成果,而不是建在远离大多数群众居住的地方作为一种摆设。再如,图书的配置应考虑农民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水平,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科普作品应作为配置的重点,那些艰涩难懂、高深莫测的理理论书籍大可不必去占用农村文化室有限的空间等等。这些看似小而细的东西,其实就是切切实实在关心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需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去仔细琢磨,去认真落实。

(三)农村文化建设要 “理解人”

农村文化建设要 “理解人”,就是要理解农村群众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农村文化活动中也就有其差异性。所以,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求全责备、盲目追求高标准。对于那些发展得好的地区或群体,要因势利导,让其发展得更好,让其发挥示范作用。相反,对于那些发展得不是很理想的地区或群众,我们不能讽刺挖苦、冷嘲热讽,而是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理解、关心、帮助他们,从而让他们迎面赶上,共同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这样,农村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助推器,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统筹兼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

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项孤立存的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方各面,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方法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协调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协调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国家的发展,单有经济的发展还不行,还得靠文化的发展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农村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就会导致文化的落后和道德观念的缺失,其结果必然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严重扭曲、变异。相反,只注重文化建设而忽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结果不言而喻。事实证明,那些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地方,其经济社会就能协调发展,相反,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地方,在一度进时期可能成为热点和亮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耀眼的光环就会渐渐暗淡,被历史所抛弃。

(二)要协调好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基本处于基础差、底子薄的状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召,给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两句口号所能凑效,需要认真研究文化现状,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既要考虑满足当前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着眼未来,科学编制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做到文化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和效能效益的最大化,避免急功近利,不顾后果的短期行为的发生。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层特色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所谓基层特色文化建设是指基层的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的一系列文艺、体育、教育以及娱乐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以及农村文化等。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时不刻在提醒我们,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三大因素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的基础之上。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保障,而稳定的政治环境建设则依赖于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构建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的最直接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影响广大群众的行动和思想,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物质文化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长。加强基层特色文化的建设,通过群众自行组织和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自编自导各种健康向上、与民众生活贴近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扩大的人民的事业,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极大的满足了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二、基层特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宁海县在基层特色文化的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依旧存在一些阻碍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

众所周知,文化建设的设施设备投资较于经济建设而言,存在投入多、周期长以及见效慢的特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资远远跟不上建设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特色文化的继续推广。

(二)文艺人才相对比较缺乏

文艺人才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表现为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呈现出老龄化趋势。2、缺乏必要的人才引进机制,而且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搞音乐、搞文艺即为“不务正业”,因而在这些专业知识的人也相应的较少。3、对现有文艺人才缺乏必要的培训奖励和考核机制,使得人才的大量流失。第四是文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基于当前大部分文艺活动是由大家自发组织的,因此对人的基本素质方面门槛较低,在文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普遍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比较被动。

(三)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

虽然现在很多小区新建了文化广场,兴起了夜里的广场舞,但是参与进来的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参与。另外,在宁海县的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建设中,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导致待在农村的人数变少,缺乏文化活动开展的热烈气氛,更加不可能加入各种特色文化活动。

三、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文化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基层文化的建设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因此在管理机制必须实时更新,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加强文化站的建设有利于对当前宁海县演出队伍的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应当适时为民众提供必要法律培训或者宣传服务,配合政府做好基层民众的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提升民众基本素养。同时,优化各镇街文化的资源整合,包括人才资源,促进各文艺队伍之间交流,积极与其他镇街文化交流,并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工作情况。第三,重视节日庆典文化氛围的同时兼顾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乃是小康社会的基础,长期以来各大政府部门重视经济建设发展,并把经济建设发展作为他们工作的重心。虽然以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但作为其上层支柱的文化建设也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应该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兼顾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服务。任何行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同样文化建设作为具有公益色彩的项目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在此情况下政府必须把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决算中,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规划发展文化建设,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建设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

首先,应当拓宽用人渠道,优化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吸纳政治素养高、专业文化水平高的各界文化人才参与基层文化发展的队伍中来,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选派优秀文化骨干到基层挂职锻炼。第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选派文化工作骨干到高校或者相关文艺团体深造,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演艺的技术,对当前的表演活动进行创作演出,提升内涵。除此之外,积极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自学和进修,依托各类教学培训资源,定期举办培训班,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紧跟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带动一方活动的开展。

总之,要解决当前基层特色文化建设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依赖于文化管理单位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有效促进我国基层特色文化的建设,为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文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J].唯实.2012(1)

[2]郭强.浅论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0(5)

[3]黄静红.浅议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才智.2013(17)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8篇

封建迷信盛得,成风,越穷越信天命,越穷越赌,文化的荒漠形成愚昧,愚昧导致贫穷,贫穷制约了文化建设,文化与经济相互消长。一个是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是文化与经济的恶性循环,两种现状可得出一个结论,文化与经济唇齿相依。大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圈子,文化建设没有走向市场,也就是忽视了文化的经济建设,现在农村已建立起来的文化活动阵地(文化站、文化场所)多数是政府包下来的,因此,它受制于政府的经济现状,财政形势好,就多投入些,活动就多开展些,反之就会受到影响。有些地区虽然搞起了一些文化活动,办了些文化场点,遇到困难还是习惯于找政府支持,找文化部门帮助,步子迈不出去。结果使文化建设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建设只有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同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才能久盛不衰,这就是新形势下文化经济建设的命题。

农村的现状来看,不难找到文化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的亮点,将其汇集在一起,也可纺织成美丽的画卷。然而冷静地正视现实,我们必须像承认经济滞后一样,承认文化经济建设的滞后。少部分农村主动迈出了步子,多数农村的文化经济建设还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从研究问题的角度看,现在农村文化经济建设存在如下一些特点:一是被动的多,主动的少;二是“小打小闹”的多,形成规模的少;三是村镇范围内活动多,跨埠交流少;四是雷同的多,创新的少;五是城市文化模式转移的多,地区特色少。综上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一些地区农村文化经济建设的发展。我认为,针对现在农村文化经济建设中的五多五少的现状,大力开展文化经济建设,应坚持如下一些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为依托,从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习惯出发,设计有吸引力的文化经济载体和形式,宜山则山、宜水则水,搞出特色。二是广泛交流,兼收并蓄的原则。立足于形成自己特色,但不搞封闭式经营,要开放搞活,要敢于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经营活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三是城乡优势互补的原则。城里相对农村有人才、资金、传媒手段等优势,将这些文化资本与农村文化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会使城市文化资本的潜力得到发挥,农村文化市场得到开发。四是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在坚持主旋律的前提下,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经营形式,满足多层面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这样才会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五是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乡镇企业产品的形象设计、广告宣传、企业文化建设都涌透着文化的作用,也都蕴涵着文化的需求,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都需要文化建设来衔接,要把文化经济活动建成经济五一节中的重要链条。六是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原则。要大力发展文化个体户。一开始就要让文化经营者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所以,要鼓励个体业者从事文化经营活动,使其按市场规律发展。七是现时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些,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文化经济建设中的时代性,要引导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文化经营与消费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信息时代文化娱乐活动的节拍,以此来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经济建设向着时代的方向迈进。

文化经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第9篇

仓廪实而知礼节?

如果说在个人层面,我们对于文化意义的认识比较含糊,社会层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表达则相对明确。管仲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只有吃饱了,穿暖了,百姓才能习练礼仪考虑廉耻,才会有文化。反言之,如果吃不饱穿不暖,文化就根本谈不上。即文化的需求是在生存的需求之后的。西方学说中,认定人类对自身的各种需求存在先后次序的也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人类总把生理的、生存的需要放在首位,比如要吃饱,穿暖,有地方住,之后才有对于声音、颜色的欣赏要求,才有对于自我、价值等的思考,才有诸如仪式、礼节等的设计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有经典性的总结,即经济是基础,文化等则属于上层建筑。两者的关系则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具有决定的作用,而文化是从属的和被决定的。一言以蔽之,文化是重要的,但是相对于物质和生存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是次要的和从属的。

这种实用的思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将物质和精神,或者是经济和文化框定在一种关系之中,并将后者确定为前者的从属,甚至是前者的自然衍生,却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最直接的后果可能是产生以下的社会共识,并因这种社会共识而产生连锁的负面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行为。第一,仓廪不实者不知礼节。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既没有文化,也不需要文化,如果这种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贫穷可能成为无知和粗鲁的代名词,物质层面的贫穷可以成为判定文化层面贫穷的决定因子。在社会行为上,我们更容易认为人穷志短;我们看不起穷人,不仅因为他们在物质的层面匮乏,而且理所应当地假设他们不知礼仪,不知荣辱,因此对之颐指气使。忽视穷人是人的事实,可以直接侵害到人的尊严。第二,仓廪实,自然就可以知礼节。这样的社会共识不仅把文化认定为有闲有钱阶级的奢侈品,认为暖车轻裘之辈才有文化的需求,才可能有文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观点还认为知礼节和知荣辱会自然实现,因此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三,仓廪实是否决定礼仪荣辱的高下多少。很多人相信并倡导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是彻底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唯一途径,将仓廪实作为知礼节和知荣辱的解决因素。这样的社会共识人为地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对立,并以前者的需要为借口,将后者搁置和忽视。这些说法和做法我们都不陌生。

所以尽管是很老的话题,本文还是要重提文化和文化建设于我们的意义。

文化的意义

人们从各学科出发,众说文化不同的概念,但是约定俗成,文化的因素大约可以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象征表达系统。这些文化因素共同的特点是意义,即文化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使社会交往成为可能,从而保证大众有序的社会生存。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藉着文化展开。我们用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的三餐背后有饮食文化,我们的穿着行止以及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的决定,受到行为规范的限制,受到价值和信仰的左右。经历过新中国前30年的人应该更深刻地体会到,信仰和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生活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社会存在的核心是人际的交往和互动,而交往互动的成功就在准确地理解对方行为所表达的内涵,并对此内涵给予符合文化模式范围内的反应。举个例子来说,某男子送某女子一束玫瑰,如果该女子不知道玫瑰的含义,因此不理解男子藉玫瑰表达的心思,双方的交流从一开始也就失败了。

社会学家Ann Swidler因此认为文化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语言行为的“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有各种的文化因子,我们日常交往中要面对很多人,处理很多的事情,在应对这些人和这些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到我们的这个文化库房中寻求答案,找出合适的言辞和方式来对付这些社会交往的各种需要。就比如某男子要对某女子表达爱意,他会在他的文化“工具箱”中搜寻各种方式,他可能在其中找到一束玫瑰,一个眼神,可能找到适合的舞蹈,可能找到恰当的语言。如果我们的文化库中没有相应的内容,或者我们的文化库很小,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出现手足失措的状况。想象一下我们到别的国家去,不懂那里的社会规范、价值、语言,我们的交往和社会生存会有多么困难。所以,在Swidler看来,文化的意义是在日常的。这样的“工具箱”我们每天都背着,而且为了我们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我们时时在搜寻和检点这个“工具箱”。换句话说,文化不是饭后甜点,仅在装点我们的生活。文化与人,就像空气和水,食物和衣物一样,对人具有根本的意义,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需要,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

所以不同的人拥有的文化有多少的区别,掌握的文化库也大小不同,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文化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一点和该个人物质层面丰富或匮乏没有根本的关系,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他的日常生活都在消费和依赖着文化。

美国学者David Snow和Leon Anderson 十几年前对无家可归的街头流浪者的研究至今仍是讨论民生和文化问题的经典。通过对得克萨斯地区168位流浪者在不同状态之下的深入接触,他们在研究中展示了这些吃不饱穿不暖,无以藏身的人是如何在意文化,如何利用文化,以及如何让文化的因子,比如语言,流行的价值观念,保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他们的研究说明,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生存问题时刻受到威胁的人,仍然关心和经营自我和自尊。这个实证研究因为展示了生存的需要如何和文化的需要同时为个人所需要,两者并不存在先后的次序问题而成为该问题经常被引用的研究成果。

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的根本意义可以证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这一问题上,仍有以下的方面需要阐述。

第一,很多人认为文化是积淀的,自然生成的,因此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质疑。文化的成型有积淀和累积的因素,我们继承了很多文化的遗产,但值得指出的是,文化也需要建设,积极的文化建设才能从数量和质量上拓展和提升一个民族和社会成员的文化库。文化的建设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有选择的,有弃取的。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创立新的行为规范,所谓的移风易俗就是文化建设的最好例证之一。以我们的节日为例,新中国成立,我们才过“十一”,到21世纪和国际接轨了,我们才过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再说传统中国过年的习俗,1983年首次举办春节联欢会之前,我们传统的过年习俗中并没有看春晚这一内容,但是电视普及,春节联欢晚会一年一年地办,到现在,看春晚可能和吃饺子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大众过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春晚文化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自然还包括对外的学习,对其他文化的积极因子,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的主动引进。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引入,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建设行为。总之,文化需要建设,需要人力、财力等各项社会资源的支撑和配合,而且,文化建设的成效是以体制化、日常化为保证,以进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验证,所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因此更需要耐心的过程。

第二,如果文化和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为生存的需求而服务的经济建设和为文化发展服务的文化建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一点本来可以不证自明。但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似乎仍值得讨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关联的。经济建设的成功可能带来文化建设上的便利,另一个方面来说,文化建设也可能带来经济建设上的便利。关于文化可能先于经济,从而起到促进并引导经济建设的情况,最经典论证当然还是出于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试图论证的是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的发生和发展。换句话说,文化建设影响了经济的建设,文化甚至促进了经济基础的改变。但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各有其独立的使命,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正比的关系,即经济建设的成功不一定带来文化建设的繁荣,而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和经济建设的成效如何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仓廪实未必知礼节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经济不发达国家也可以有文化的富足。至于以经济建设代替文化建设,认为经济的发展能够自然地解决文化的危机,则更属无稽之谈。

上一篇:慢病居家管理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