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4:29:49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王希杰;学术探索;语言学;修辞学;“三一”语言学派

中图分类号:H 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111-06

王希杰1960年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学界对他的学识才情、学术创建多有赞许。海内外不少学者对他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自觉进行研究、阐发和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文章总数近250余篇,论著5部,总字数超过了260余万字,形成了一个王希杰学派——学界命名为“‘三一’语言学派”。

一、学术起点与学术传承

1960年20岁的王希杰在《中国语文》连续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两篇文章,其时他还是一个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王希杰说:“我在一些地方写道,我有两类老师,一类,教我现代西方语言学,如:方光焘、岑麒祥等;另一类,教我传统语言学,如洪诚、黄淬伯、钱玄(小云)等。”这两类老师的特点是,前者熟悉西方学术思想,重视理论方法,后者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重视语言事实。正是这两类不同治学旨趣、不同学术造诣的导师给了他不同的学术滋养,为其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

方光焘、岑麒祥都是留学法国接受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滋养的杰出语言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走向,其中方光焘对王希杰的影响尤为深刻。方先生是著名理论语言学家、语法学家和语言战略家。他对学生非常严格,在指导王希杰毕业论文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一番语影响了王希杰的一生:

你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两篇论文,

我都看过了。严格地说,这算不上科学的研

究!这不过是收罗了大量的语料,加以分

类,再一一分析罢了。真正的科学研究绝不

是罗列事实。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是从一

定的原则、原理出发,占有一定数量的可靠

的语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来加

以分析,然后抽象概括为理论,最后建立自

己的理论体系。

王希杰大学毕业留校,首先在方光焘担任主任的语法理论研究室做实习研究员,师从方先生学习语言学理论。方先生对王希杰有很高期许,在方先生的指导下,王希杰专攻索绪尔、叶尔姆斯列夫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其语言观与方法论明显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钱玄是王希杰走上语言学之路的引路人。洪城、黄淬伯是朴学家,他们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语言事实的高度重视,同样深刻影响了王希杰。在两类名师的综合影响下,王希杰的学术研究就体现为既重理论探索,又重语言事实。

二、学术探索

王希杰的学术探索体现了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探索与积累语料并重

王希杰的学术研究涉及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语言分支学科,在语法、修辞、词汇方面用力最勤,屡有创建,在语法学上的一些独到见解的论文对语法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中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代表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观王希杰50年来的学术探索,一以贯之的特点是既重视理论探索,又十分重视语料的收集积累,这是语言学界的共识。1993年王希杰的《修辞学新论》出版,胡裕树先生在“序言”中认为这是一本“三新”著作:“首先是观念新:新的语言观,新的修辞学观”;“其次是:方法新”;“第三是,语料新”。概括精准,得到了广泛认同。

因为王希杰致力于理论探索并不断超越创新,所以他在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都代表了该时代的研究水平。上世纪80年代的《汉语修辞学》、90年代的《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新世纪的《修辞学导论》、《汉语修辞论》等,一经面世便给学界带来新的理论冲击,并引发研究阐释的热情。王希杰对理论探索的重视,应该说与方光焘等先生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重视第一手语料的收集积累同样是他治学的鲜明特色,所以读他的书不但可以获得理论启发,而且经常被他精彩而得当的例证所吸引,甚至不时出现一些研究者直接从其著作中借用例证的现象。还有的研究者不无好奇问王希杰:为什么精彩的例子都跑到你的书里去了?

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但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中,还可直接从他的有关论文、论著中得到印证。2000年出版的《修辞学导论》设专章“例子和态度”、“体系和例子”,同年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修辞学论著写作中的例子问题》(《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2003年还专门与孟建安进行了《关于修辞学论著中的用例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的学术对话。在这些论著、论文、对话中王希杰系统阐述了其例证观,如例子在理论建设、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修辞学论著中如何使用例子、如何评价例子,修辞学论著中例子运用的偏差等等。应该说,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仅受到了洪诚、黄淬伯、钱玄等老师的深刻影响,更与其本人对例证价值的认识直接相关。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

王希杰学术探索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自觉追求与遵循,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与肯定。聂焱在《王希杰语言研究的科学精神》一文中认为:“在语言学研究中重视‘科学、科学精神,,是王希杰能够建立新的修辞学体系的内在驱动力。”殷相印在《论王希杰语言研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文中,专门探讨了王希杰的人文主义精神。他认为:“无论是王希杰的‘潜显’理论、‘零度偏离’理论,还是他的‘四个世界’理论,都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精神。”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学群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被书坛最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书法》杂志推选为“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2011年又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足见其在中国书坛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学群君官位不算高,但口碑极好。他做人做得真,当官当得好,写字写得精,在当今众多既从政又治艺的同道中,属佼佼者。

张学群,安徽阜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届展和“兰亭奖”展览等大型展览。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2006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作品展”;2007年5月在合肥安美艺术中心举办“张学群书法展”;2010年9月在北京饭店船艺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艺术作品展”;2010年12月在合肥举办“张学群行草条幅作品展”。

与同道主编《书法新论》、《书法新探》,论文获“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讨论会”三等奖、《书法三十年》征文论文优秀奖。

出版《张学群书法集》(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作品集》(2006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精品集》(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宋词行草条幅作品集》(200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获“宝地杯”《书法》风云榜“最优秀的书法作品集”。

学群君书取法直取源头,一路走来,孜孜,逐步领悟到书法的真谛。王僧虔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学群的书法有神采、有韵味,也很有书卷气。学群书法碑帖兼容,二王、魏碑、汉隶,宋明清、现当代等诸家,广泛涉猎,用功笃勤。其真、草、行、隶、篆诸体兼备,尤以行草最为见长。其行草融碑化帖,气势恢弘,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不可止抑:亦似山间清泉,汩汩而出,清新自然;时而亦风樯阵马,沉着畅快。他注重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出新中定位自我,十分可贵。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字成为一门书写的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载体,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符号和文化身份。其地位与诗、文鼎立而三。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是历史上的三座高峰。书法的黑白二色,是阴阳之道,众妙之门。疾涩、枯湿、浓淡、方圆、疏密、动静体现着一种文化哲学精神。弘扬中国文化,继承发展书法艺术是其中重要的文化任务。书法艺术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传承和生命陶冶功能,这是灿烂的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学群君多年来用心浸淫于经史子集、古文字学、书法篆刻史论,颇有心得成果。同时他又能关注研究当代艺术,强化书法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当下浮躁喧嚣的社会氛围中,能在从政之余专心于学术、艺术,并有如此建树,十分可贵!

学群君正值富年,心态平和,若能保持沉潜求索之毅力,必成大器,余寄之以厚望焉。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日益受到重视,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备受关注。因此,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与急需传承和创新的民族文化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协作,地方高校在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集聚地,除了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加强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纯粹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过。与各民族之间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为本地区内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为明确和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为社会变迁主体的人的“价值困境”——对于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缺乏主动接受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结构缺乏现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会变迁动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恰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区的各民族,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自其他省份、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聚居为外地民族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次,地方高校通过思想观念的传递将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入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有助于改变民族地区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如通过地方高校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改变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与科学。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进步和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民族传统技艺,为民族文化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够改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外,还能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体民族素质。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创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是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的支持,因为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将个体成员的行为与奖惩机制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相关的研究所、学生社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的领导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如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于2008年拨付建设启动资金20万元;贺州学院给予配套资金10万元,并为本基地配备了相关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2010年基地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可见,地方高校可以将相关经费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发展丰富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

第一,通过课程设置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又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如百色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工艺欣赏、民族纹样设计、民族包装设计、旅游工艺品开发等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图案、手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现代包装、服装、海报、室内装饰设计中,从而使传统的图案、工艺等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而贺州学院的“南岭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则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针对传统的民间技艺,如蜡染、编织、陶艺、竹藤编织等项目,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或将民间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等形式,使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又能够将学习到的民间手工艺的艺术风格和工艺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创新。而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类课程中,师生通过不断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的一些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生产工具、乐器等进行再设计,将其传化为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传播到各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创新和传播。百色学院教师申报的课题“广西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化开发模式研究”获得了广西社科基金立项,是对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此外,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民族文化创新应用等内容作为选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一些设计转化成了商品。可见,地方高校通过思想引导、课程设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学生的意识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后人、焕发生机。第二,通过学术研究、建立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百色学院建立的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的签约基地;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学院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此外,地方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办学,聘请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业务骨干入校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也聘请了地方院校的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作品的创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如百色学院教师撰写的《广西西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调查研究》、贺州学院教师撰写的《贺州民间特色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研究》、河池学院教师撰写的《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研究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由贺州学院和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及在河池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等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民族文化艺术有关文献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由于地方高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高校教师就是少数民族,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这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以地方高校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发表大量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著,此外,还对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是地方高校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如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立项的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将壮族的传奇史诗《布洛陀史诗》进行翻译,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诗体进行编排,将原文古壮字标注拼音壮文、壮语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和英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谣嘹歌进行收集翻译而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向世界传播的一项优秀成果。河池学院教师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壮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对当地民族文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传承。第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基于民族文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广西东部多族群区域为例”,以及河池学院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第五,通过校园建设、文化活动与学生社团等形式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创新。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的风格样式、园林雕塑等设计规划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演出,通过民族歌曲、舞蹈、乐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装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泼水节”等举行节庆活动;在校运会、体育课中加入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可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及文化活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承创新。第六,通过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的建设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设地方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对本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相关的文物、史料进行保存和展示,在对史料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的素材,如百色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就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种仪式、碑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15000余张,对相关的民间歌手和民间仪式进行了录音录像,已制录光盘200多张,并建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资料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主持和参与了部级立项课题5项,主持广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结语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而言,地方高校从树立价值观到传授知识技能,再到引导师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传承、创新,可谓功不可没。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从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方言)、族群关系、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说,地方高校一直都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注:本文为201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408)

参考文献:

[1]杨发庭.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岳天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路宪民.民族文化创新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1).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音色的结构作用——论卢托斯拉夫斯基《第二交响曲》音色对比与配器布局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一辑出版

皮埃尔·乔得洛斯基《对话/自省》的声音组织及结构形态初探

简约其形,创新其思——黄自《天伦歌》的音乐语言及其结构逻辑

犁铧大鼓"音响悬案”与历史音频档案的信息还原

舒曼《大卫同盟舞曲》演奏版本比较

音乐符号的内涵文法与外延文法

阿炳为什么被美化

江文也的生平、创作、贡献——纪念江文也诞生100周年

“民族唱法”二题

民族器乐的诗化阐释

《清史稿·乐志》校订札记(之一)

宋代音乐研究的社会史取向——以音乐制度为例

论宋代部色体系

论北宋教坊乐中的打击乐组合

吉林“五更"歌调词句研究

音乐批评与音乐洞察的新视角——关于《作曲家的人格声音》的深度书评

美国音乐理论学会(SMT)与音乐学学会(AMS)2010年联合年会和音乐理论研讨会述评

视角多元边界互渗——“西方音乐研究的跨学科视野研讨交流会”述评

“我们时代的和谐-2011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和声论坛”优秀论文征集

“唐宋音乐史学研讨会”综述肖邦记忆——为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特别写作

“悲情”——肖邦音乐作品的形而上质

寻找“悲情肖邦”

肖邦谐谑曲

“悲情”之外?——从肖邦《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3)看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

浪漫主义的乡愁

是谁? 叩响了哀伤的心门——循着《悲情肖邦》的“舞步”遥望“悲情之路”

“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对肖邦音乐之悲情内涵的听辨、分析与读解

音乐是什么,我们怎样理解?——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之序

“仪式音声研究框架”之解读——兼议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

文化认同——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音乐“诠释”对象的复合性——音乐表演对象基本属性的话语分析

犹太情结对勋伯格音乐的影响:对《华沙幸存者》的思考

一个值得学习的音乐学考察范例——1950~1954年音乐研究所单弦牌子曲采录与整理工作

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影响

以神驭形 以意驭象——《国殇》的音乐语言及其意涵

略论丁善德复调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传承

克里斯汀的情感纠葛——以音乐剧《剧院魅影》中三首歌曲为例

解密频谱——频谱作曲中的音响观念

给《晚星之歌》的音乐学分析提交的备忘录

格拉那多斯钢琴曲《音乐会快板》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巧

勃拉姆斯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三)——纪念勃拉姆斯逝世110周年

“解密”的“解读”:另一种序为赵晓生《BACH解密》而作

碰撞中的回响——论陈晓勇的音乐

索菲亚·古拜杜丽娜创作技法中音高复合特征研究

频谱音乐的和弦建构

巴托克《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风格

道之外——赵晓生教授课记(一)——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细节品读

江苏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分布研究

民族志新写作与历史重构的故事——《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译后

音乐人类学新研究:“离散”音乐文化

西方的共时性与非西方的历时性——音乐创作中对文化交融现象的不同反应

从对学科制度的批判看音乐美学学科归属问题

正仓院尺八的初探——正仓院藏乐器研究之一

房中乐有无“金石”器使用问题新论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定义探论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栏目主持人语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五)——杨燕迪教授访谈录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六)——汤亚汀教授访谈录

探索音乐表演学科发展之路——记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全国表演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以学会推动学科 以学科优化学术——记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15届年会

又是一年初夏时,专家学人聚申城——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2008音乐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历史研究研讨会综述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育人;德学并重;春风化雨;留馨行远

步入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劳动人事学院(以下简称“劳人院”)办公区,走廊橱窗里的数十幅院徽标识图文征稿立刻吸引了我,它们似乎是在介绍:这所正走向而立之年的学院有着怎样的院(系)文化。劳人院始建于1983年,回首其成长过程, 1985年首创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诞生,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三十年来,这所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品牌确立、国际接轨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经过长期的洗礼、积淀和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院文化。

一、德学并重、面向未来的文化内涵

历经数十年,劳人院已形成了“爱在劳人,学在劳人,国际劳人”的文化氛围。关于这一文化的内涵,分党委周石书记解释到:“‘爱在劳人’是强调道德修养的提升,‘学在劳人’其意在着眼于学术,‘国际劳人’是追求面向未来,注重学院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一直以来,劳人院以“专注劳动科学研究,造就卓越人才,贡献专业智慧”为学院使命。通过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主动担负和承载着中国劳动科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服务的重大责任。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氛围。正如院长曾湘泉教授所说:“训练和培养解决未来劳动科学领域问题的高水平专家,是学院的神圣职责,也是21世纪的世界赋予我们最富有挑战性的光荣任务。”

建院以来,劳人院始终坚持把学术作为立院之基、兴院之本;努力增进学生智慧,服务学生成长;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自主性;同时放眼世界,立足中国,解决劳动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仅2010年,学院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20项、横向科研项目39项,发表期刊论文61篇、著作29部。同年,周禹和刘小禹博士双双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且有教师20余人次出国交流。2011年毕业生中58%的同学继续深造(其中25%的同学为出国读研),本科党员比例更是达到毕业生人数的50%。这些简单的数据,均很好地证实了学院为实践办院理念所付出的努力。

据了解,为构建学院“德学并重,面向未来”的文化,劳人院石伟教授正主持设计学院的视觉识别系统。这一系统主要包括“院徽、院训、院歌”等三个方面。今年3月,学院面向社会征集启示,全院师生员工、学生家长、我校文学院和新闻学院的学生以及社会专业设计者等都主动提供了优秀的参考方案。至10月末截稿,已收到100多个LOGO,3支院曲,多支院歌和几十条院训原稿。对此,参与征稿活动的08级本科生王扬同学不无感悟地说:“我所认知的学院文化,源自我的直接感受。我参与这项活动,就是想凭着我的感悟把这份东西留下来,传下去。”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承

“‘爱在劳人’不是抒情的诗句。”一位毕业生坦言。从入学时师长们登门慰问、促膝谈心,到日常的各项比赛、生日庆典、节庆欢歌、野外郊游,以及师生间的球类友谊赛等,无不使学生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体味着学院文化,感受着“团结拼搏,努力进取”精神。同样,无论是迎新晚会还是毕业晚会,也无论是军训还是合唱比赛,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劳人很有爱”渐渐成为师生们的共识。

在劳人院,“互爱”积累着奉献精神。教师节的一束鲜花,学生出国前的一次院长宴请;师生病床前的一声问候,以及获得佳绩时的一声祝福,平凡却令人感动。它营造了“互爱”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助人、感恩、敬业和奉献的德行。多年来,学院“崇德社”持续组织开展支教、“衣慰”等活动,并荣获学校第2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2010年底,师生又共同捐书建成了“四川荣县高山镇学校‘劳人文博书苑’”。对此,劳人院赴四川支教的研究生王瀛感慨地说:“有爱心的人总会以不同的爱呵护身边的人,同时也会享受到爱的回报。在学校,学生需要教师的爱,也同样会用爱回报教师和社会。如此,‘爱’才会有‘教育的最高境界’之意。”

“‘学在劳人’是自觉的行动。”一位学生家长评说到。每年,院长曾湘泉教授都会给新生作入学报告,强调要:“打好基础,多参加学术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宽广胸怀”。周石书记也会按时给本科新生开设“文科入门”讲座,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提升科研能力,成为“工”字型人才。此外,学院也会定期举办“三人行”学生成长经验系列交流会、“半月谈”学术座谈会、劳人名家讲堂、“读书分享会”、“学术论文评选”和“奋斗之路”系列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进步。正因如此,学生自入学之年就已将“学习”二字根植于心。

在劳人院,教书育人工作是扎实的。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师生们会定期座谈。教师也会在阅读书籍、科研论文、读书笔记、专业实习、出国推荐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在奖学金评选工作中,学院严格遵守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品学兼优、全面发展,鼓励先进、以奖促学。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学院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用奖评机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发表学术论文。2010年,学生共100多篇。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院积极环绕第一课堂开展活动。“书法比赛”、“读后感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均已形成规模。由于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2010年劳人院获得校级“课外学术”和“社会实践”两项“优秀组织奖”。在书法比赛中获奖的09级本科生马哲同学感言:“比赛可以使我找到自信,从而更自然、更轻松地完成学业。”

“‘国际劳人’是人才遴选的举措。”一位管理者评说。“接轨早、国际化、兼容性”是这所学院的又一办学特色。自80年代末起,学院即借鉴北美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经验办学和开展学术研究。1996年,学院开始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截止目前,学院90%以上的教师已有出国进修、访学的经历。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劳人院先后与德国劳动研究所、马普研究所、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康奈尔大学劳动关系学院、罗格斯大学劳动关系学院和加拿大蒙提利尔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出国学习。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劳人院也适时举办“全球劳动科学院长论坛”等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招收国际学生。一系列的举措,不断激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06级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应邀赴日本驻华大使馆参加庆祝“中日友谊计划”实施20周年活动;2008年,吴玉章奖获得者06级本科生卢佳随同总书记参加秘鲁举办的APEC峰会;2011年,10级本科生樊妮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总决赛,并荣获金、银两项大奖。同年,吴玉章奖获得者09级博士生王震又以最佳论文(best paper)提名参加2011年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第71届年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承,有利地凝聚着劳人师生的心。正如08级的王扬同学所说:“劳人文化以一种淳朴简单的方式,身体力行地维持着它的生命力与价值。它贴在宿舍的门上,也印在我们的心里。它是一种有质地、有生命的精神,自然地体现着劳人人的关系和情分。”

三、育人强院、留馨行远的文化影响

建院以来,劳人院不仅为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研究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也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各级政府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连续12年名列全校第一。如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高级专家学者或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优秀的学院文化的熏陶。06级本科生曲海慧就是这些优秀毕业生中的一个代表。曲海慧在校品学兼优,不仅被评为首都高校优秀基层团学干部,在部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且因两度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一等奖,而作为人大学生代表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经济管理和法律分论坛)发言。2009年,她放弃在劳人院和学校汉清学院的保研资格,积极准备服务社会。2010年,她以优秀本科毕业生身份,通过强势竞争就业于中国银行总行。对于这一决定,她说:“我应该在实践中历练一段时间再行提高。”

劳人院的学院文化实质在于“育人强院、留馨行远”。对此,院长曾湘泉教授说:“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就业能力的培养,其中最主要的则是软技能,包括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学习能力等方面,这些便是同学们在大学四年中需要不断加强锻炼的能力。”劳人院所以要将这些思想渗透于学院文化中,目的就是要造就“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学校实现“十年腾飞”计划的新时期,劳人院努力围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大核心,实现着学科和学院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践着使学科跻身于本专业国际排名前列的目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对策

0 前言

传统武术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动因。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挖掘传统武术的潜力,追索古朴剽悍的战斗形式与意味,展现传统武术的风采,是时代赋予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文化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制约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传统武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教材、武术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武术传人、专家学者、民间拳师、社会大众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逻辑分析法

对传统武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进行逻辑推理,及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逻辑基础,从而获得本文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2.1.1 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首先,国际武术联合组织的建立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国外的表演和宣传,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从1990年10月3日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到现在,已有108个正式会员国,五大洲也相继建立了洲际武术联合会,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其次,传统武术在国外倍受推崇,习武人数越来越多、来华参加传统武术比赛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再次,传统武术受到好莱坞的热捧。最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名家也经常奔赴国外教学,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2.1.2 国内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武术主管部门都把如何发展传统武术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传统武术在拳种的挖掘,技术动作的整理,比赛推广,以及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看似繁荣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多不足和隐患。第一,武术类电视节目得到空前发展;第二,弘扬中华武术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第三,近些年来,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影像制品和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纷沓冒出,呈现出繁荣景象;第四,练习传统武术的人群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人练习武术,这个数字在中国至少有几千万;第五,近年来,以传统武术为主要竞赛内容的交流比赛或年会比较频繁。

2.2 当前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消亡,随着武术竞技化的需求,把传统拳种搬上了竞技舞台,在以争牌夺金为目的的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引导与规范下,致使许多拳种都失去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原有的特色。加上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大多不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修炼某一门派的功夫,而使传统武术拳种逐渐衰退,产生了“人去艺绝”后继无人的现象;其次,传统武术倍受冷落,呈现竞技武术一支独秀的局面,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上来看,上至国家武术管理部门,下至地方武术协会,竞技武术始终是其工作重点和培养目标,在人才后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竞技武术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而传统武术只能在民间发展,且基本上处于自行发展状态,步履维艰;再次,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性,在中国人中学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减少,而外国人不断增加;中国人学习传统武术更注重形神兼备,而外国人更重视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学校武术绝大多数是名存实亡,而国外的部分学校正在增设武术内容。这种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与“庭外开花庭内枯”现象,呈现出传统武术内冷外热的极强反差性;最后,传统武术逐渐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传统武术的生存不仅面对着竞技武术的冲击与演变,更面临着被很多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危险。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入,不断蚕食着传统武术。

2.3 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传统武术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传统,自然这个传统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传统武术,就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时代在变,传统在变,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自然也必须发生变化。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其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人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促成的。”要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自身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2.4 促进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铸就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然而,时过境迁,传统武术的现展面临着大量拳种消亡、竞技武术一支独秀、内冷外热和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困境,并存在自身、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针对各种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

[2]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8.

[3]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1-2.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理论;21世纪;戏曲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古老的昆曲艺术,以2001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契机,进入21世纪后所呈现出的发展及人们所给予的关注使它成为一个文化“热点”,形成了独特的昆曲文化现象。与前些年人们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不同,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代表,昆曲所聚焦的眼球使它的意义远远不限于昆曲戏曲界,而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标志。

昆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笔者在香港城市大学主办的“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上有《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专论,兹不多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的昆曲学术理论建树情况做一介绍和归纳,以见昆曲的发展与学术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成就。21世纪以来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昆曲研究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无论是著作的出版、课题的立项、文章的发表及视角的开拓、研讨的频率、规格抑或学者的广泛性,都令人瞩目。如果做一个详细的数字统计,会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在活跃的戏曲领域,昆曲的关注度是最高的,也是成果最丰硕的。以下我们讨论的昆曲研究还主要不包括从文学与传奇戏曲角度所涉及的昆曲及其作品――如果包含的话,无疑,这里要讨论的内容将更为丰富。这里所讨论的是明确的昆曲,即便如此,本文也只能视为一个提纲,细致和全面的展开有待有更多篇幅和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昆曲研究大成:两岸两部昆曲辞典

2002年5月,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分别出版了吴新雷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和洪维助主编的《昆曲辞典》。这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它对于昆曲研究也好、对戏曲研究都非常重要。这两部辞典有一点应该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出版都在联合国教科文公布“非遗代表作”之后的2002年5月,但是撰写都在“非遗代表作”公布之前,《中国昆剧大辞典》历时6年,由100多位学者参与完成了共300余万字的撰写。巧的是《昆曲辞典》亦始于1992年,初稿完成同样是1997年,1998-2002年为定稿时期。参与撰稿者70余位,共200余万字。真所谓“英雄所见”,如此相同,同时也可以看出来,显然这两部辞典不是教科文命名“非遗代表作”以后赶时髦的,而是学者们用若干年的时间,很多心血的积累和凝结。不是急就章,不是追逐商业利润的选择,恰相反,为这两部辞典的学术选择,主编与撰稿者也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如吴新雷先生感慨的描述,在商定了编辑方针后,“由于物力维艰,拿不出稿酬给写稿人,我四出奔走,也往往是自掏腰包。幸得各地同志都理解我为昆剧作义务宣传员的苦心,给我以充分的信任,友情相向,无条件地提供有些古籍、书画、相片、剧照、戏单、报刊等可贵的参考资料,乐意捉笔助成,真是情意无价,诚挚感人。”①《昆曲辞典》情况好点,却也是“前后历时十年,虽遭遇挫折,备尝艰辛,终于付梓。” ②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人们对昆曲还没有特别的了解,昆曲也没有现在的殊荣,而两岸的学者们已经惺惺相惜,共同为祖国古老的昆曲艺术传承、保护与发展尽己所能。

关于辞典编纂,《中国昆剧大辞典》力求做到文学与艺术、声歌与表演、专业与业余、理论与实际、文献与采访、历史与现实、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平面与立体的结合。内容类目以“实证为基础,经过严谨的考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梳理,总结为一部能给读者以实用的工具书”。③列有12个专栏:源流史论、剧目戏码、历代昆班、剧团机构、曲社堂名、昆坛人物、曲白声律、舞台艺术、歌谱选粹、赏戏示例、掌故轶闻、文献书目。附录有《昆剧穿戴检索》、《昆剧常用曲谱曲目便检》、《昆剧唱片目录》、《昆史编年》、《昆曲剧谈篇目辑览》。《昆曲辞典》凡例强调该辞典“兼顾学术性、资料性和普及性”,词目五千七百余条,图片八百余帧,并附身段示范VCD两张。列门类:总类、作品与理论、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组织、演出场所、演出习俗、轶闻传说、俗语行话及其他。附录有《大事年表》、《折子戏剧目表》、《传字辈老艺人所传承,至1986年尚未传承之剧目》、《仙霓社演出剧目》、《传字辈艺人在上海戏校传授的剧目》、《国风昆苏剧团1952-1957年于杭州、上海一带演出概况》、《六大昆剧院团新编、改编剧目表》、《三十六声粉铎图咏》、《台湾制作之昆曲录影带目录》、《吴中演出场所志略》、《曲谱示例》。昆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辞典”则需要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反映昆曲的总体面貌,非知昆曲一、二者所可承揽,他需要对昆曲甚知的全才,能够总揽全局,也需要分门别类的专业人才,汇溪成流。这两部辞典集合了中华两岸昆曲戏曲研究的主要学者,从体例框架设置到内容写作,不仅是“编纂”,更可以看到主编与撰稿者学术的功力和素养,既是填补空白之举,也多开创之得。这两部辞典编纂周期、出版时间与2001年“非遗代表作”颁布之前后关系,说明申报对象选择之眼光,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也说明编纂之价值和意义。

二、昆曲文化视野:两岸两套昆曲研究丛书

近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省昆曲研究方面有很多巧合的地方。我国台湾省2002年出版了“昆曲丛书”第一辑(洪维助主编)这套书有六种,分别是《昆剧演出史稿(修订本)》(陆萼庭)、《周传瑛身段谱》(周世瑞、周攸)、《苏州昆曲》(周秦)、《从腔调说到昆剧》(曾永义)、《昆曲研究资料索引》(洪维助主编)、《昆曲演艺家、曲家及学者访问录》(洪维助主编)。这六种书主要侧重这两方面,一是重要学者的力作,包括中国大陆与台湾省的;还有重要史料的整理研究,这里面包括昆曲演艺家及学者访问录。研究与资料、文献与口述并重,这也是洪维助教授在编纂《昆曲辞典》之后所规划的系列丛书。中国大陆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担了文化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研究课题“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10种),集北京与各地昆曲研究方面的专家,可以讲是老中青学者组合。2005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包括:《昆曲创作与理论》(王安葵、何玉人)、《昆曲与人文苏州》(顾聆森)、《昆曲的传播流布》(宋波)、《昆曲与明清乐伎》(王宁、任孝温)、《昆曲与民俗文化》(王廷信)、《昆曲与文人文化》(刘祯、谢雍君)、《昆曲表演艺术论》(熊姝、贾志刚)、《昆曲与明清社会》(周育德)、《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吴新雷)、《中国的昆曲艺术》(毛小雨等)。与过去主要侧重于昆曲史的研究不同,从这套丛书名称可以看出来,不仅仅从昆曲历史角度来研究昆曲,而是把它放在传统文化视野里面去研究与审视昆曲,这套丛书以昆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多角度、多方位加以论述,“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与明清社会”、“昆曲与人文苏州”等选题新颖,价值较高,其他有的立足昆曲本体,有的侧重昆曲学术研究,对昆曲进行理论与文化多角度的深入探讨。如当时担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同志“总序”所说:“这些选题一方面提升了昆曲研究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昆曲艺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昆曲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保护、继承,或作为历史文化的认知,或作为当代艺术的现实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拓展了戏曲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④

三、昆曲文献大成:《昆曲艺术大典》

《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在完成“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后所承担的一项由国家财政部资助的重要项目,也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文化保护”项目内。与研究性“丛书”不同,它的宗旨是原典集成与百科式的文献大典。主要包括历史理论典、文学剧目典、表演典、音乐典、美术典。成果形式以文字文献为主,还包括音像光盘、音响CD、图片的。文字文献又有校点整理与扫描影印两种。其文字总量约达3000万字,也包括港台等海外文献。这个项目从2004年9月份正式启动,参与总人数超过百人。这也是昆曲有史以来汇集文献资料最丰富、品种最多、价值最高的“大典”。《大典》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文献性。这是《大典》的编纂目标和目的所在,不同于“辞典”之处。五个分典所包含的内容及文献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为主,不乏“善本”、“孤本”和“抄本”,广辑各地昆曲资料。重视文献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纵贯古今,古代部分重视其文献文本,现当代部分更重视其舞台形态和表演艺术。各分典均有其特点、重点和亮点。

(2)学术性。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昆曲“原典集成”《大典》,强调原典文献的全面和完整,但它绝不是文献资料简单的汇辑相加,而是有编纂者清晰的学术理念、学术思想贯穿其间,如同王文章阐释的“原典集成,述而不作,作而不显”。但学术的眼光、学术的选择决定《大典》的所具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文献价值。以学术为先导,学术研究贯穿整个编纂。2004年9月第一次专家论证标志这一工程的启动。其间,组织数次研讨会,每次各个分典的工作会议也都是小规模的学术研讨。

(3)创新性。这既体现在各分典文献的收集汇辑中,有许多新的发现,这种发现和“集成”有时是以一个门类来加盟的,比如一些“善本”、“抄本”剧本,比如“表演典”之“身段谱”等等。这种创新性也体现在《大典》的体例上,“原典集成与百科式”即可以看出编纂的选择性,对于现当代煌煌之多的昆曲文献,“百科式”之提要之提纲挈领犹显得必要,这是技术的考虑,更是《大典》根本追求的需要。《大典》的创新性通过成果形式体现得尤其突出,它对当今的“大典”编纂应该是一个新的启示。这部《大典》不是文字文献、平面的,它更是符合昆曲艺术特性,还是包含表演、音乐等立体形象的,是昆曲的《大典》,是舞台艺术的《大典》。

四、昆曲演艺家研究: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

昆曲研究中,对于表演艺术家的研究应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方面已经出版了很多有关表演艺术家的传记或者有关研究方面的文章。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担了文化部国家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项目“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第一辑里包括五位昆曲演艺家的传记文献:侯少奎、张继青、岳美绨、张娴、李楚池。

侯少奎,昆曲武生,1939年出生于天津,是荣庆昆弋班社和北方昆曲剧院创始人之一――京昆大师候永奎长子。他1956年开始学习昆曲,1957年到北方昆曲剧院工作,工武生兼红净和武生勾脸戏。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其代表剧目为父亲侯永奎亲授昆曲经典剧目《宝剑记•刀会》、《风云会•送京》等以及京剧经典传统戏《挑滑车》、《四平山》、《艳阳楼》等。侯少奎是当代中国昆剧史上第一个具有四代同门嫡宗流派传承关系的北方昆曲武生艺术传承人。其代表剧目的表演、身段、唱腔、锣鼓、服装、脸谱等在近一百年的传承关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侯派昆曲武生艺术风格。

张继青,1938年出生上海,原名忆青,江苏省苏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先学苏剧,后得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的教授。1952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1958年后专工昆曲,得到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等名家的指授。曾担任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84年获首届戏剧梅花奖。她戏路宽广,正旦、五旦、六旦均佳,曾塑造了《朱买臣休妻》的崔氏、《牡丹亭》的杜丽娘、《渔家乐》的邬飞霞、《长生殿》的杨玉环、《白蛇传》的白娘子、《窦娥冤》的窦娥、《关汉卿》的朱廉秀、《蝴蝶梦》的田氏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其中尤以“三梦”《痴梦》、《惊梦》、《寻梦》著称。她的表演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吐字归音,圆润可赏。

岳美缇,生于1941年,上海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曲学校首届昆剧班毕业,工小生。1954年至1961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追随昆曲大师俞振飞、沈传芷习昆曲小生,后又入戏剧导演班进修。表演风流潇洒、细腻,格调素雅清新,富有俞派小生所特有的气质和风度。擅演剧目有《墙头马上》、《红楼梦》、《占花魁》、《琴挑》、《偷诗》、《拾画叫画》、《跪池》、《百花赠剑》等。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四届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在《牡丹亭》中饰柳梦梅,荣获上海戏剧节演出奖。1996年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主演《司马相如》。

张娴(1915-2006),昆曲旦角,原名张凤霞,生于上海。8岁随父亲张柏生学唱苏滩,15岁登台演出苏剧。翌年开始学昆剧,启蒙老师王传淞,主要剧目有:《思凡》、《佳期》等。30岁左右随周传瑛再学演昆剧大戏和许多折子戏,掌握了不少昆剧花旦表演的精髓。为苏剧、昆剧当家花旦,塑造了《长生殿》中的杨贵妃,《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娘,《牡丹亭》中杜丽娘等艺术形象。20世纪60年代后以从事昆曲的教学工作为主,有丰富的戏曲教学经验。昆曲界著名旦角演员如洪雪飞、梁谷音、张静娴等在艺术上都得到她的指点和培养。

李楚池,作曲家,湘昆主要发掘人之一。年轻时学长笛,擅长通过别人的口述记录曲谱。在发掘湘昆的过程中,他四处寻访昆曲艺人,并将曲谱亲手抄刻、油印出来。失传多年的《武松杀嫂》等多个折子戏都出自李楚池曲谱,很多为100年前成立的老昆文秀班的剧本。1960年2月湖南省郴州专区湘昆剧团(后来的湖南省湘昆剧团)成立,任秘书、作曲,后曾任副团长。湘昆大多数剧目如《连环记》、《荆钗记》、《牡丹亭》、《白兔记》、《腾龙江上》、《雾失楼台》等都由李楚池谱曲。1983年李楚池撰写的《湘昆志》初稿完成。

这五位艺术家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郴州五地昆曲剧团代表性人物,在昆曲传承、保护和当代的发展中有突出的成就。五位的传记文献或亲自口述,或学者执笔,或汇集文献,书稿全部审读完毕,其中《大武生――候少奎昆曲五十年》、《巾生今世――岳美绨昆曲五十年》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一项目的实施,充分证明昆曲表现形态主要附着于表演者身上,通过口传心授得以传承。他们的经历、经验和心得,是昆曲表演艺术的精髓,把他们的智慧、思想和经验加以记录、整理和留存,是昆曲传承、发展的重要艺术财富。无疑,“人”是昆曲艺术的核心力量,对这些著名表演艺术家、音乐家一生的舞台经验加以整理、研究,是最真实、也是最有价值的。2008年下半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还将启动“昆曲口述历史计划”,对昆曲老艺人、曲家、研究者进行采访,用摄像、录音等科技工具形象地加以记录,把他们的音容、身段、经验和思想真实地留存下来。

五、其他昆曲研究专著

近几年有关昆曲研究的单篇文章,数字非常大,做一个专门统计,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昆曲列入“代表作”以来的“热”。而昆曲研究的著作,除上面提到的套数、辞典外,个人的成果也很多。老一辈学者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在修订稿原稿上做了校改的自校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将这第一部中国昆曲史著作加以完善。吴新雷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昆曲艺术》2004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集体编著,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昆曲历史、经典剧目、表演艺术和当代的发展,并配有900多幅剧照和木刻版插图。汤显祖、沈仍然是人们研究的主要作家,有顾聆森担任执行主编的《沈与吴江派》、邹自振《汤显祖与玉茗四梦》等。清代宫廷演出是近年来戏曲的一个热点,而宫廷是以昆曲为正声,这方面朱家、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范丽敏《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文献资料极其丰富。演员研究、昆曲文献方面,有刘宇宸主编的《白云生文集》(2002年)、张允和著《昆曲日记》(2004年)与陈均、杨仕的《歌台何处――李淑君的艺术生涯》(2007年)。我国台湾地区曾永义主编的多辑“戏曲研究丛书”里,有一些昆曲专著,比如陆萼庭《清代戏曲与昆剧》、邹元江《汤显祖新论》、王永健《昆腔传奇与南杂剧》、李惠绵《戏曲表演之理论与鉴赏》、陈芳《花部与雅部》等,多为多年研究之积累。也有针对现在剧目的研究评论文集,如龚和德、毛时安主编的《守望者说――昆剧文集》(2003年)、王安葵、吴天行主编的《昆剧评论集》(2004年)、刘祯主编的《古腔新韵――北昆评论文集》(2006年)。在近来的昆曲研究队伍中,最活跃、成果最集中的还是那些年轻的学者,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选题视角,都值得人们关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昆曲研究的趋势和新生力量。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2006年)、刘水云的《明清家乐研究》(2005年)、朱崇志的《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2004年)、谭坤的《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2005年)、谢雍君的《〈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2008年)、黎国韬、周佩文的《粱辰鱼研究》(2007年)等论著的基础多为博士学位论文,角度新,资料丰富,反映了戏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和昆曲理论发展的选择趋势。21世纪才过8年时间,昆曲被列为“代表作”也不过7年,但研究成果蔚为可观,这里举隅也只是各类论著之一部分,即可窥昆曲研究之“热”――这还不包括戏曲中从历史角度去谈明清传奇等方面的著作。

六、昆曲学术研讨会:大陆、台湾与香港

近年来有关昆曲的学术研讨会也频繁召开,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了多次研讨活动。2003年11月16、17日,在苏州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山举行,研讨会收到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各省区市戏曲学者所提交的论文五十余篇。⑤迄今已连续举办四届。2005年4月,台北中央大学举办“世界昆曲与台湾角色――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月稍早在北京大学召开“传承与发展:昆曲艺术圆桌论坛”。以2007年为例来看,这一年举办的昆曲研讨会有:5月下旬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承办“川昆与中国地方戏论坛”; 8月下旬,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办“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 10月上旬,香港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主办的“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上旬,在苏州举行第四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12月19-2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主办北昆建院50周年学术研讨会。短短一年内,在成都、香港、苏州、北京举办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昆曲国际或全国学术研讨会,这在当代学术发展史上也应该是少见的。8月的“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就是有鉴于昆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代表作”以来,“昆曲作为体现中国美学的艺术瑰宝,得以焕发生机,但同时也面临著资产化、商品化变质的危机。有鉴于此,本中心举办’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多元开放的态度探讨昆曲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见研讨会手册)并有“昆曲名家清唱晚会”及“戏以人传――昆剧四代承传大汇演”。下列该次研讨会学者、单位、论文题目一览表,以窥研讨之一斑:

昆曲今存六院团一所,但昆曲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京剧及其他地方剧种也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所以挖掘地方戏中之昆曲传统也是昆曲传承、保护的重要内容。这方面,2007年5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川昆与中国地方戏论坛”在重视地方戏中昆曲存在,特别是在挖掘、抢救川剧昆腔表演和文献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挖掘、抢救的十一个川昆折子戏,在研讨期间进行了展演。

七、昆曲研究的刊物阵地

昆曲学术研究的推进,与戏曲、昆曲杂志的支持和提供发表阵地是分不开的,而时下学术类刊物特别是戏曲艺术类刊物的生存其实是步履维艰,但这些刊物同仁都是在克服各种困难情况下,把刊物支撑下来,使昆曲研究有现在这样一种局面。

作为中国昆剧研究会会刊(后更名《》),1986年创刊以来,共出16期,是专门发表昆曲理论、研究及各类信息和交流的专刊。创刊20多年来,为昆曲研究和信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的《戏曲研究》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1980年复刊后已出版76辑,是戏曲理论学术研究的核心期刊,也是昆曲研究的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昆曲研究论文。现在每年出版3辑,每辑30多万字。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于2001年12月成立,2003年始,每年出版一期《中国昆曲论坛》,每期约60余万字,开设“昆曲史论”、“昆腔研究”、“传奇研究”、“场上艺术”、“菊坛人物”、“曲事摭忆”、“曲学言论”、“观剧札记”、“新书序跋”、“世界之窗”等栏目,成为新的昆曲研究阵地。中央大学戏曲研究室2002年创刊《戏曲研究通讯》原拟一年二期,但因为人手不够,出版周期有所调整,栏目主要包括“戏曲文录”、“书评剧评文评”、“论人与怀人”、“班社介绍”、“学习昆曲的心得感想”、“近期戏曲活动”等,是我国台湾地区专事戏曲、昆曲研究的刊物。2008年又创刊了半年刊《戏剧研究》,相信会进一步推动戏曲及昆曲的研究。这些期刊杂志,是学者们了解、发表昆曲及戏曲文论最主要的窗口和阵地。(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中国昆剧大辞典•序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 《昆剧辞典•绪言》,宜兰: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版,第12页。

③ 《中国昆剧大辞典•编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 《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总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⑤ 王宁《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台北中央大学《戏曲研究通讯》第2、3期(2004年8月),第211-220页。

General View on the 21st Century Kunqu Opera Research

LIU Zhen

(Xiqu Opera Institute,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By introduc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on Kunqu opera theory, the present article attempts to systemize the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and the broadening of its academic scope, as well as its research achievements.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六强”培养模式;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11-03

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灵魂,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自20世纪以来,各国高校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都注重加强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创新人才必将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更应把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置于最突出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我国要在2050年左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宏伟计划的实施需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如学生的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材内容与教学手段需要优化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待进一步转变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对当今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基础学科,植物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三农”、服务社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不断凸显的“三农”问题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适应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对培养面向“三农”的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快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六强”培养模式的形成、内涵与特点

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①长期以来,农业院校植物学科作为基础课的自我意识牢固,新形势下其创新人才培养应如何强化对接社会需求?②农业院校植物学科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同时又作为基础课参与很多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植物学科如何通过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互动来培养创新人才?③创新人才的培养由多个环节和多个层次组成,植物学科如何通过强化重要培养环节以协同促进本―硕―博多个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和系统分析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发展过程,以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和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新形势,实地考察了国内外多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情况,结合本学科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实践,积极探索和认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进而创造性提出了以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六强”培养模式,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予以实施,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独立学院)等院校推广应用,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逐步完善了该人才培养模式。

“六强”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以面向“三农”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强化培养目标定位;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强化知识结构更新;以重大课题和创新平台为依托,强化创新能力提升;以国际交流和学科交叉为抓手,强化竞争意识培养;以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为底蕴,强化学科文化传承。该“六强”培养模式涵盖了培养模式的各个核心要素,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培养目标定位,从资源保障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控制上强化知识结构更新,从能力本位方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从思维拓展方面强化竞争意识培养,从文化底蕴方面强化学科文化传承,从而协同促进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从研究生教育到以植物学科为基础的相关专业本科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二、“六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以面向三农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强化培养目标定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属于理学学科,其人才培养对象包括生命科学类、植物生产类和环境科学类等30多个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与大农学学科相比,植物学科学生对未来面向“三农”就业的意愿较低,知识结构与“三农”对接能力较弱。为此,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制定了“面向‘三农’,服务社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植物学科基础性强和受众面广的特征,将“面向‘三农’,服务社会”的理念贯穿到该学科研究生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强化本学科“面向‘三农’、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端正人才培养的导向,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三农”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下“三农”的人才需求,依托植物学科建立了基础学科更好服务“三农”的实践途径,推动基础学科服务“三农”,产生了突出的社会效益。

2.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的现状,植物学科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合作培养研究生、地方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等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学科教师的出国深造和国内进修。同时,通过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百人计划”、“芙蓉学者”、“神农学者”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大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强化教师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制度和机制,积极稳妥地做好教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湖南农业大学的“拔尖人才”、“1515”等人才计划,强化植物学科教师队伍创新群体建设。学科团队积极引导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科发展融为一体,强化团队意识,创造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建设了一支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彭克勤老师、萧浪涛老师领衔的学科团队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湖南省省级优秀教研室。目前,植物学科现有教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23人,教授13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2人、神农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2人。

3.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强化知识结构更新。针对部分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植物学科高度重视知识结构体系更新,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通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和建设精品课程,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推动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为全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长物质等多门课程;新编写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及其他教材等9部,其中主编教材《植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获全国优秀教材奖;《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等教材被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广泛采用;出版服务“三农”科技书刊“植物生长调节剂”系列专著7部;《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2015年被评为国家视频精品课程,并上线国家教育部“爱课程”网站;建成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网络课程10门;发表教改论文37篇,并在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全国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进行学习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项4项。

4.以重大课题和创新平台为依托,强化创新能力提升。针对部分教学科研平台资源相对分散隔离、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植物学科将实践教学平台与科学研究平台互通,教学科研平台与技术服务平台互通;以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解决农业科学与技术问题的重大项目为支撑,激励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技攻关。充分利用部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植物资源利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表观遗传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湖南省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服务本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平台,并建设了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改革课题与平台的运行机制,设立创新课题,激励和吸引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研究,建立了以科研项目、开放基金和创新课题支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同时,经实践探索创设的“全国大学生茶艺大赛”、“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能大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等系列素质拓展品牌,分别成为省级和部级素质拓展活动,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活动教育良性互动的育人机制,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在全国同类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示范辐射效应。

5.以国际交流和学科交叉为抓手,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有助于找准学科创新切入点和培养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拓宽学科视野,培养竞争意识和促进创新。植物学科紧跟国际前沿,结合自身特色,参与差异化竞争。以广泛的国际交流和跨学科交叉为抓手培养竞争意识,以促进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科团队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先后主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8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总计238人次;积极倡导学科交叉与跨学科合作,促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为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在内的几十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技术服务。

6.以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为底蕴,强化学科文化传承。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其研究方向和工作积累均会留下学科前辈的烙印,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关系到学科的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学科建设大多聚集于条件的改善和规模的发展,对学科文化传承缺乏必要的重视。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继承了由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胡笃敬教授所开创、由一代代学科前辈所积累的“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的学科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氛围,并将其贯彻到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科文化传统所营造的和谐环境以及所赋予的拼搏精神是学科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科团队全体教师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工作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教书育人与科研等各项工作均有序而高效地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并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软支撑。

三、“六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经过6年的探索和实践检验,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创新人才的“六强”培养模式实施成效显著,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科先后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本科专业(生物科学)。项目组先后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省优秀教研室。近年学科团队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获资助总经费22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81篇,获授权国家专利25项,获植物新品种登记权3项。

近年来,共培养本科生1866名,其中大学生村官16名;培养硕、博士生216名。共有40多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博士论文,6篇硕士学位论文和6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0人参与“双百”惠民工程,5人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获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6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8项和院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102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2项,获各级学术科技奖140余项。参与的“三下乡”、“双百”科技惠民工程等活动已规范化、制度化,为大量涉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惠及全省几十万农民。2004年起,博士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博士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3次被等六部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六强”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为学校其他学科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学科和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湖南农业大学两次荣获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获批为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省属重点高校和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根据最新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自2014年开始进入世界排名前1%学科。

参考文献:

[1]孙莱祥,王留栓.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24):10-12.

[2]夏石头,萧浪涛,匡勇,曾可.“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5-7.

[3]李永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过程的经验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83-284.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3]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理论探讨,2001(3):97-98.

[6]吴成福,邓秀林.科技期刊文化力及其在科技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几千年来,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宇宙人生的大智慧,泽被后人,一代代传承下来,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今天,浙江海洋学院副教授石益祥,又以另一种智慧阐述着文化与科学的双重回归,揭开了整体科学研究的幕帷。从大处着眼

“地球分为东方和西方。在东方形成了整体文化,而在西方形成了剖零文化,两种文化是对立的。在整体文化的基础上,古代的东方已经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科学;以剖零文化为基础,近代的西方已经昌明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剖零科学体系。”

“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车轮在轮回。轮回的始点是地球的东方,后来慢慢转移到了西方,现在又开始回到了始点。当历史的车轮再次回归到东方时,车轮上已经明显带有了剖零科学的痕迹,而一旦它和整体科学自然融合,就预示着剖零科学将在整体科学指导下走向完备。”这是科学的幸运。

“剖零科学的指导思想是还原论,归纳方法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整体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论,演化方法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归纳重实,演化讲虚。重实的剖零科学已经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搞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并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了,也必然使它自己碰到了谜一样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物极必反,剖零科学就开始求助于整体科学了,整体科学的伟大复兴开始了。”石益祥如是说。

剖零科学和整体科学是性质对立的两种科学。剖零科学讲解剖和分析,整体科学讲整体。解剖首先要求解剖的对象是实的,因此,其研究对象必然是实的各种现象,由对立可知整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便是虚的,其起始点则是真空。对实的对象的解剖和分析得到的结果便是整体可以分成部分,而部分之间的关系却不见了,而对虚的整体则用整体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实的现象的解剖是静态的、不连续的、没有生命力的,而对虚的整体研究则是动态的、连续的,有生命力的。例如,通过对宇宙基本方程的研究,得出了真空可以生出两束相位相差的光,而两束相位相差的光也可以湮灭成真空,前者是生,后者是灭,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有无相生就用如此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了。它揭示了物质的生灭现象,体现了整体科学研究的原始生命力,而如要依靠剖零科学的研究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剖零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现象到本原,而整体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从本原到现象,两个方向加起来恰好合成一个圆,从而科学变得圆满了。

石益祥从1982年自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就一直在浙江水产学院(后浙江海洋学院)任教。1993年到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进修。2008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做访问学者。当谈及人生经历时,石益祥总是用“简单”两个字来概括,因为在他的观念中,简单就是美。然而从1995年自然形成宇宙对立统一基本模型开始,到2006年提出“复兴整体科学”的口号,再到如今已见端倪的整体科学研究成果,石益祥走过了一条极为不简单的路。

思想的火花

1978年,石益祥考入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几何点是没有长度的,直线由点组成,而直线是有长度的。为什么没有长度的点组合成线段以后就有了长度?直线是没有面积的,平面区域由直线组成,为什么没有面积的直线可组合成有面积的区域?平面区域没有体积的,而一个立体可以看成是平面区域的叠加,为什么没有体积的平面区域可以叠加出有体积的立体?这不是无中生有吗?

而在选修的电子学学习过程中,石益祥又发现了很多电学公式都要用到纯虚数单位,可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没有实际意义,为什么电学非用到它不可?而物理学在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时,是用复指数函数表示的,且只有用这种数学形式来表示的时候,光的衍射现象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如果光是实的,用实变函数表达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用复变函数不可呢?

正是这些在勤思笃学中产生的奇怪想法,自然而然地使石益祥形成了原始创新的思想火花,而他的“整体科学”也便逐步演化而来了。

融会贯通

大学时代,对哲学不感兴趣的石益祥没有想到,他当时牢牢记住的那句:“宇宙是对立统一的”,日后却成了他整体科学复兴的理论基石。

1993年,进入北大概率统计系骨干教师进修班进修的机会,又让石益祥在北大这个思想集散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一次偶然的机会,石益祥读了周美立教授的《相似学》,获得了很大的启发。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早已将传统文化和科学思维融会贯通的石益祥想到把复数系统和宇宙――物质系统做对立统一相似类比,从而走上了研究的“不归路”。相似移植让石益祥得到了宇宙的三个“基本”,物质坐标系或者科学太极图和物质进化度量公式。

有必要介绍一下三个“基本”。第一个就是宇宙的基本概念――零态物质,或者说真空,它是宇宙的本原,宇宙统一的地方。第二个是宇宙基本方程,或者说物质的生死方程,它把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有无相生精确地表达出来了。第三个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或者说整体科学的思维方式空实、虚;正、反。用石益祥自己的话说:“宇宙对立统一基本理论的任何一个成果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影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研究是客观的。”

漫漫探索路

众所周知,一个新兴事物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整体科学研究也一样,在这条路上石益祥走得并不通达。

1995年8月,安徽工学院同美立教授读过石益祥的论文《宇宙基本模型》后,回信说:“若能跟狭义相对论结合起来,说不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从此,石益祥和狭义相对论结下了不解之缘,明确了研究方向。1998年,在成都飞机公司数学会议上,针对石益祥的发言,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都说新东西寄到国外杂志容易发表,而当石益祥在整体思维方式基础上写的创新论文成形后,却遭遇了连续四次被国外杂志退稿的尴尬。而根本原因却是:国外杂志只发表还原论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创新论文。石益祥并没有气馁,2002年11月他与李友松教授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合作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复数的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经历了不被理解的孤独之后,经历了屡次投稿被退的尴尬之后,石益祥终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掌声和支持。我们也在越来越多的会议演讲台上看到了石益祥的身影,整体科学研究不再孤掌难鸣。

石益祥总结说:“宇宙对立统一基本模型立足于哲学的基本观点,宇宙是对立统一的,运用数学相似类比的方法,得到了集哲学、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于一体的整体科学成果,确实弥足珍贵。”

上一篇:草原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