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7:03:20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世界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经典、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经典、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是同济大学以文化批评为基础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现,着重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强调对哲学史、思想史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学、创意学概论、文化研究导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品与营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案例分析、知识产权专题、市场调查与策划。除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开设在专业特色课中,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体现其开创性的办学思路,着重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角度。

再如长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其专业课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理论专题、文艺学 、美学、大众传播学。已经包括了专业必开的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文化经纪人概论、中国古代美学、民俗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实用文体写作等课程。这种侧重于文学课的设置并不是因为其专业开办于文学班底的院系,而是因为文学修养给予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对于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成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必备的基础能力。文学成为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的一个路径,给出了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化办学的思路。

专业选修课包括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会展产业实务、广告创意与文案、出版产业实务、旅游产业实务、影视艺术概论、通俗文学专题、知识产权法、文化品牌研究等课程。可以看出其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多是产业实务课程,这也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地方,培养文化产业项目执行层面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层次。

三、课程设置的思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社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置。其核心内容在于上哪几门专业课、每门专业课讲授多少学时、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其成为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文化基础课、文化产业基础课、文化产业实务课。每个层次的学时学分数量应该是相近的。

文化基础课就如同济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长春大学的文学类课程,是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素养,在其学习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之前,对文史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必要、基础性的积累。有了文化底蕴才可能产生文化创意,才能不违背文化规律做事情,才能避免用产业来危害文化。文化基础课可以选择历史、文学、文化史或者哲学思想史等角度来进行教授。如果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就要包含其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碎片化。

文化产业基础课应该包含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八门必修课,这八门课程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招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所出的专业科目,也基本没有超出这八门课范围的。

文化产业实务课如同济大学的专业特色课,长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八门文化产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管理的产业实际或者细分的知识体系。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文化产业实务课的内容,最好是形成几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有三至五门成体系的课程打包选修,防止学生盲目选课而使知识体系不完整。

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应该首先教授文化基础课,之后教授文化产业基础课,在高年级再教授文化产业实务课,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洪叶.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科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陈立萍.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设置文学类课程的探索[A].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第六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10.

[5]刘筠梅.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8).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既包括理论层面,也包括实践层面。”“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开始在高校推行开来。”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也日趋频繁。本文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视角,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薄弱点。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既是一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结构”。翟安英等认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遵循一定的规范,也体现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从知识管理视角看,实践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典型的著作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将视角集中于实践教学各层面和方面的归纳和概括,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构成要素的思考。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史班德(SpenderT.)将知识分成外显与内隐两类,分析层次分成个人与群体,由此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矩阵,即个人外显知识、个人内隐知识、组织(社会)外显知识和组织(社会)内隐知识。这四类知识中,在校本科生难以获得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对于高校本科生培养而言,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外显知识和个人外显知识,而实践教学是针对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而且这种组织主要是指高校之外的组织。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于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要从大一到大四,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而且这种学会要将重点置于社会组织中。”因此实践教学的培养,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即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课外分阶段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薄弱点。

二、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

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紧紧围绕应用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学分安排等方面都予以倾斜,使得各种实践环节占教学比例近乎一半,然而该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虽然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实践上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要求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然而纵观其所有课程实践环节,在42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为24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87%。如果分别考察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三大类课程。11门专业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学时共110,占该类课程总学时的15.28%;类似地,15门限制性选修课的比例为14.95%;16门任意性选修课仅占7.67%。不难想象,所谓“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只能是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其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很难控制。

三、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学会共同生活”

既属于组织内隐知识,也属于个人内隐知识。目前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主要有大一年级的社会调查,大三阶段的专业见习和大四阶段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的组织、规模、涉及面均要逊于专业见习,因此这里重点分析后者的效果。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笔者对该刚完成专业见习的两个班级发放了6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有88%的同学认为专业见习是有必要的。针对“本次见体满意度”的统计显示,68%的同学认为“本次见习要优于旅游参观”。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于见习工作安排本身是认可的,但在具体的效果认同上,观点出现了差异。首先,对于“本次见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只有25%的同学认为“符合”,而剩下75%中,有18%认为“不符合”,大多数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其次,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看,只有44%的同学赞同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而56%的同学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技能提升。由此看来,此种专业见习在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班级活动也差不多。再者,从增强就业信心来看,仅有37%的同学赞同通过本次见习增强了就业信心,而有31%的同学认为就业信心受到了打击;易言之,本次专业见习并未让大多数同学增强就业信心。此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针对“此次见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一问,高达72%的同学赞同“仅能用上一点”。类似地,针对本次见习与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符合度”,大多数(51%)同学认为“基本符合”,认为不符合的竟然也有37%。不难看出,虽然学生认可专业见习工作本身,但是对于专业见习的效果和目标实现上却并不认同,见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作用不大,就业信心不但鲜有提升,还受到打击。专业见习应该继续做下去,但从见习的行业、岗位及形式上要有所改进。

四、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也包含很多的隐性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完成为选题寻求答案等一系列工作,包含了很多个人内隐知识甚至组织内隐知识。从最理想的层面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既能让学生“学会认知”,也能让学生“学会做事”。从查找资料、撰写综述,到搜集资料、展开写作,每个环节学生都会在解决问题中学到很多知识。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论文选题、综述、写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从教师方面看:首先,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论文指导的质量。论文指导及其耗费心血,但很多时候,该大学每名指导教师每学年不得不指导十几名学生,四届本科生累计共有数十人。因此,想要人人都能保证质量,显然是欺人之谈;其次,个别指导教师的水平不足,制约了学生论文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在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再者,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过低,难免会有指导教师不重视。如果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甚至放任自流,学生再不积极主动,论文的规范都很难保证,更不用说水平提升。从学生方面看:一是平时训练的不足。很多学生在大三之前都意识不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到了大四突然面临到公务员考试、就业面试、考研复习等多重客观压力,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二是学生间的基本素质差别较大。虽然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但个别学生阅读面较窄,不知道如何查阅论文,基本的写作表达都成问题,更不用谈研究、分析和论证能力提升。

五、讨论与结论

综上,对于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而言,要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上摆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走向“以能力为中心”现代模式。“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以课程实践为基础,以课外分阶段实践为主要途径,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最终检验,三大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该实践教学体系既能让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便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日后走上社会奠定隐性知识基础。当然,这种隐性知识既包括组织内隐知识,也包括个人内隐知识。隐性知识如何与显性知识相结合,尤其是如何在显性知识占主导的大背景下实现,这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和难点,有待后续研究的跟进。

参考文献:

[1]雏菊如,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J].管理观察,2008(22).

[2]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41.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5]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6):1-6.

[6]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乔梅,张春颖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黄河.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以“四个学会”为目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98-100.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3-0018-08

一、引言:从迅速增长的研究势头说起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系统总结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厘清文化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客观再现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概况,我们以“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了“精确”式搜索。从搜索结果看,1990年以前的文章极少,忽略不计。从1991年起,笔者将各年的论文数量进行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在30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仅按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划分的话,可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2000-2005年、2006年及以后。

从1991年到1999年,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一共224篇,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仅为24.9篇。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出现两个跳跃式增长年。2000年是第一个跳跃式增长年,从1999年的97篇跳跃式增长到2000年的257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6倍。其后各年是:2001年的论文数量为347篇,2002年的论文数量为450篇,2003年的论文数量为821篇,2004年的论文数量为1091篇,2005年的论文数量是1506篇,2000-2005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745.3篇,是1990年到1999年平均论文数量的30倍。2006年是第二个跳跃式增长年,2006年的论文数量是2005年论文数量的1.9倍,其后各年的论文数量分别是2761篇、2511篇和3303篇。2006-2009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2864篇,是2000年到2005年平均值的3.8倍,是1991年到1999年平均值的115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较少,即使有少量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呼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少有人去思考将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问题,更不要说产业化了。另一方面,与我国文化体制有关,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事业体制仍然是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家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拨款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国家拨款支持,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变化与阶段性特点

文化产业政策可以被视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与缩影,它影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调。深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变迁历程,有助于理清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事业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主导。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文化属于事业属性,理所当然应该仅由政府部门掌握和控制。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这些行业包括大众娱乐业、广告业、文化制造业等,而针对这些逐渐市场化的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化部门开始意识到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政策。

1998年,文化部富有前瞻性地组建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协调和管理工作。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听取有关专家关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对策”的报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政策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并出台了许多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2005年4月20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首次对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制度创新时期。同年,国家相继出台若干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等。与此同时也出台了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有关经济政策,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规划,也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年3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具有纲领性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相关的改革政策已经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并成为文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将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归纳为文化经济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四个方面。

1.文化经济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急需经济来带动。因此,以经济促进文化产业的观点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杜长胜(1991)认为文化经济政策在当时急需调整,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文化事业的市场化。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此时以文化促经济的发展研究也相应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后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响应,其代表性成果有乔然(2002)、郑百灵,周荫祖(2002)等。于晶娜(1999)、叶南客(2000)、姜燕(2007)等通过对文化与经济二者共生互动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经济蕴涵文化,需要文化;文化依靠经济并反作用影响经济,经济与文化的并重和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化或一体化,将是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走势。

文化经济研究的成熟也促成了文化产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而独立出来,提倡建立文化产业学的代表学者是胡惠林、刘吉发等。其中胡惠林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文化产业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架构的研究将三者的内容得以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刘吉发则认为文化产业学是文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殊的计划体制,文化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并主要由政府的文化部门负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文化产品出现市场化趋势,与此相对应,政府开始反思以往的文化发展政策,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新的领域,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特有一种现象,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所致,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着正确方向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傅守祥(2004)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的需要,更是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p1任彦申(2005)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才,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刘轶(2009)以上海市为例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杨立民(2004)认为,“改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采取: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采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张旭明(2004)则指出,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求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速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制作产业链,进一步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四个重要环节,并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体制突破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典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引进外来文化、国家重点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等关系”。尹忠海(2004)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清除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误解,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清除观念。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黄晓华和曹怀通(2007)列举了海南省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指导。马敏和傅才武(2009)将新时期文化政策定位为在大发展大繁荣目标下实现文化体制创新。

3.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学术界对于地区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广泛认同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优势发展各自优势文化产业的观点。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影视娱乐产业以及旅游业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钱光培和高起祥(1997)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铸成新的经济支撑点,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二难选择困境的战略抉择等。

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问题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同,因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例如,林熠(2003)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测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花建(2005)和赵彦云等(2006)运用统计指标赋权的方法,分别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是文化产业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三个方面。

(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是研究如何用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学者们根据自身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花建(2005)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7个体系板块。徐桂菊、王丽梅(2008)设计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子系统。应该说不同的指标体系都有其一定的科学性,都能较好的囊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是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得到大众认可的指标体系,并且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指标体系。

(2)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钻石模型”是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多的方法。毕小青等(2009)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分析,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张立伟(2005)、杜友君,商建辉(2009)分别讨论了“钻石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实际应用。除了“钻石模型”外,也有其他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曾咏梅(2009)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检验。㈣也有学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主要有汪清蓉、杜学军、陈伟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相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也是存在差异的,每一种评估方法或模型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如何根据地区实际采取相适应的评估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即如何利用优势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史征(2008)建议要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任彦申(2005)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加快推进”,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邢军(2007)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融合,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等3个具体政策。

此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有众多专著成果,它们是“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有:

(1)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如《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论》、《文化产业学概论》、《文化产业导论》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存在的背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历程,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与基本规律,文化产业的结构、组织、运行机制、政策等众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总结。这对于全面了解文化产业,从宏观和整体角度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如《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企业结构与微观运行、生成机理以及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产业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

(3)文化产业发展案例的著作。如《国际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等。这些著作除了系统阐述了文化产业概念、文化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还整合经济学、规划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典型的文化产业规划案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如何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如何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层的思考与透视。

(4)文化产业系列蓝皮书(包括各省市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如《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这些蓝皮书汇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独特视野,聚焦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引人注目的发展,予以思想性和专业性评说,对我国文化产业当年的发展状况予以深度扫描,介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的具体进展及国际经验,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阔的视域。

(5)介绍国外文化产业的著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美国文化产业》等。在这些介绍国外文化产业著作里面,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发起的“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该丛书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最新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

(6)行业发展方面的著作。如《动漫产业》、《音乐编辑与音乐传播》、

《电视新闻》等。这些专著在对各自具体行业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国际成功经验,然后将中国的具体行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探讨各自行业的发展模式,指出发展的路径,把脉实际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值得指出的是,由山东大学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国内第一套按年度编纂,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理论进程的大型文摘类权威著作。目前已出版1979-2008年各卷,完整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市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闭今后将以《2009年卷》、《2010年卷》……的方式,每年编纂出版一卷,以期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行业模式、产业实践等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不足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成果特点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持续走热,角度逐渐多元。从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整个研究过程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逐渐走热的势头,文化产业的研究内容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文化产业内容界定和概念研究、文化经济关系(即文化产业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应用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催生了文化产业学、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众多新生学科。

(2)阶段性特点显著。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文化产业还没有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仅有的少数文献也只是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强,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角度从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到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等。2004年至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剂,国家也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更趋多样化。

(3)学术研究受政策影响较大。受特殊的文化体制制约,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应的,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受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比如,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研究,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研究,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等均与文化产业政策高度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该类研究才逐渐成为热点。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不可否认,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研究水平不高,且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就已相当成熟,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从研究内容看,虽然已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例如,“非经济学派”尤为重视“文化”及“人文精神”在文化经济中的作用,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文化属性上,强调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学派”则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手段和产业化运营,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属性等。从整体来看,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角度很多,但是涉猎的内容并不全面。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和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而对于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方面相对较少。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实际上,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用到经济模型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3)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目前,从研究方法上看,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定性研究,进行定量研究的论文只占全部文献的很小比例。对于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需要应用定量方法的支撑,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应用。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当多的论文在进行理论阐述,而应用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的论文只占较少比例。这一方面,这与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来源较少有关。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应用科学的数据对文化产业进行实证研究。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有了大体了解。正如前文所言,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术成果的理论支持,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而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洋文化 蓝色经济区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所蕴含的物质资源和政治经济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进展状况,又可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融入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鉴于此,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对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呈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山东海洋文化”和“山东蓝色文化”作为检索关键词,对近十五年来(2001-2015)发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删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会议简讯等无关信息,共得到相关论文223篇,硕博论文87篇,会议论文22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角度新颖,但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2.1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通过对所得文献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2001-2005年期间发表的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为16篇,2006-2010期间为59篇;2011-2015期间为257篇。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海洋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了山东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成果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同时营造出了日益繁荣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

2.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涵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海洋语言文学和海洋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邵世英介绍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并以青岛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荣成的渔民节和蓬莱的鱼灯节为例描述了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金月梅对山东沿海乡村聚落中民居单体的外部建筑构造和内部装修进行了研究,指出山东海洋文化对沿海地区的民居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敏梳理了古代山东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海神信仰,勾勒出了山东海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生成基础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吴雪凤总结了山东海洋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和文本内容,并通过梳理“五四”以来的海洋文学作品,对山东海洋文学中“寻找”这一母题进行了探究。别敬伟介绍了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山东沿海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海洋体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他指出半岛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规划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赵红从军事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山东半岛海防建设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海防建设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赵彦彬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入手,指出了目前山东半岛海洋环境立法管控的不足,并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议。

2.3引入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发展状况,对于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实地调查,以数据为支撑,同时运用SWOT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加以列举,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得出一系列结论,以全面、准确地对研究对象所处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发展战略和对策。该方法被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韩明杰,2010;王r萱,2014;荆晓燕,2014)、海洋渔业发展(杨涛,2013;李慧茹,2011)、海洋城市建设(任涵,2008;高莲莲,2012)等方面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创立,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信息的不确定程度,“灰色”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该理论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预测。江海旭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山东省沿海7城市2000―2009期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旅游指标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滨海7城市2011年―201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山东省滨海7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4加强了不同区域间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各沿海城市地缘临近,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地区文化彼此融合,互相影响。对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内涵和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海洋文化品牌。刘晓彤对比了山东和浙江两个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现实发展状况与当前困境,找出了二者共同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特色,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倪浓水就山东海洋文化和浙江海洋文化的特质进行对比后指出,山东海洋文化是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文化,是内陆文化的延伸和折射,具有坚实的根基和务实性;浙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诗意的和神话的,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特质对不同的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意义。

2.5关注海洋文化资源到海洋文化产业的转变。海洋文化产业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部分构成,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形象和魅力。王颖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运用SWOT方法探讨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宋而宁认为要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潜力应充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沿海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吸取优秀经验,鼓励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郑贵斌指出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海洋民俗和海洋节庆等文化资源,但是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均衡、创新能力弱和资源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内容均有较大的提高和丰富,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3.1研究成果数量较其他省份偏少。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笔者通过梳理近15年发表的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发现,在所有论文中,以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居多,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0%以上,但从论文数量上看,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远不及浙江和广东,这与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不相称。

3.2研究内容扎堆严重,新鲜议题少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与经济相关的领域上,对海洋民俗、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法规、海洋考古和海洋语言文学等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存在明显的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研究的倾向。

3.3各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不均衡,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市部分区域。笔者将以上沿海城市名称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当地海洋文化研究文献数量在15篇以上的只有青岛(39篇)、烟台(22篇)和威海(17篇),而关于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需要用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海洋文化诠释海洋世纪的理念,帮助人们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彰显山东半岛圆融开放、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展望未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4.1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山东是海洋大省,同时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富集区”,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4.2关注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互动研究。山东由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构成,齐鲁文化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机交融。科学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海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4.3海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得到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山东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陆地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长期滞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山东海洋文化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方式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3(12).

[3]金月梅.胶东沿海乡村聚落海洋文化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4]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吴雪凤.“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别敬伟,杨|.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研究[J].体育世界,2015(11).

[7]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济南:山东大学,2007.

[8]赵彦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9]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王r萱.全球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

[11]荆晓燕.山东省海洋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2]杨涛.山东半岛海洋渔业SWOT及规模实力分析[D].烟台:烟台大学,2013.

[13]李慧茹,董志文.山东海洋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1).

[14]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5]高莲莲,荆晓燕.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SWOT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6]江海旭,李悦铮.山东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M(1,1)模型[J].海洋经济,2012(4).

[17]刘晓彤.基于海洋开发背景的鲁浙海洋文化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9-35.

[18]倪浓水,刘晓彤.“海上浙江”和“海上山东”战略中的文化支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2).

[19]宋宁而,贺柳笛.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J].中国海洋社学研究,2015(00).

[20]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1]郑贵斌.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资源 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论文只有一篇《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建设的路径》,文章正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命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是一个由不同质态的文化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并进行了功能、建设方面的探讨,但是文章并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概念的形成进行详细的论证和推演。此外,很多研究者在多篇论文和多部教材当中探讨了的“家庭文化资源”、“东西方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城乡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区文化资源”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的现实关联,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领域,它们缺乏一个明确的理论归属和概念支撑。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进行概念审视及学科价值定位,就显得颇有必要了。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概念疏解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从概念的提出到最后的定义,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多维审视和考察的过程。

1.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观和育人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资源

自“文”与“化”在古汉语中出现之后,就好像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将它们向一起捏合,二者联合出现在同一句话中最早是在战国末年《易•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词,如《说苑•指武》中讲:“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中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与“化”由单字结合成一个词,他们的内涵结合的却是水到渠成,天衣无缝,没有丝毫的意义冲突和排斥。在这里,“文”是内涵,是形式,是手段,“化”是过程,是状态,是方向,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改变事物或人的效果和结果。再引申一下就是以文教化和文治教化,即根据一定时代代表统治阶级的文化成果(如思想道德素养、社会伦理要求、礼仪礼节等),通过非军事的温和的手段和形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群体和个体)的修养、品德进行教育和转化,从而达到同化、改变、提升和加强的效果。

以上文化的含义是古代语言和历史典集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是基于文化是一个过程这样的视角来界定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在古人眼中,文化先是一个过程,后来才是一种成果。当文化是一种过程的时候,即是指文化化人,其过程中明显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过程的某些内容、形式和手段。对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也较为全面的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在本质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质的契合点,那就是转化人、教育人;其次在过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文化化人过程同样会借助一定的文化成果、文化载体和文化手段;在结果方面,二者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2.在现代文化观念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文化资源基础

近200年来中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研究可谓是不遗余力,据统计仅文化的定义就有300余种。通过现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专家的努力,目前对于文化的含义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文化的范畴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兼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偏指精神成果;二是文化的结构是由不同层次和质态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组成的。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联就必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来清理和发掘。

在当代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的概念有三种类型。

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文化概念。代表观点有,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是受苏联文化学研究影响的文化概念。代表观点有,1999的《辞海》中文化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三是西方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专家的文化概念。代表观点有,1871年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以上三种类型的文化概念,代表了现当代大多数现代人对文化总的认识和看法,在这里它们不约而同的强调文化是多种成果的抽象的集合,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对文化内涵的范畴大小界定有所不同。文化既可以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也可以是人类在精神领域创造的成果的集合。这些概念也给我们寻求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渊源提供了依据,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精神改造活动,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成果,而且是代表和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文化成果。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文化成果,这些成果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资源基础。

3.经济产业领域对文化资源的定义模式为我们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提供了思路和参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定义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资源总体上讲是“资财的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河流等和社会资源如政治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根据现代文化观念的开放性与无限性,有学者把文化资源定义为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还有学者认为,当某些文化形态具有了开发性、可加工性以及商品属性之后,那么这些文化形态就有了文化资源的属性,即可以用来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创造财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而真正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界定,是在文化产业兴起之后,也正是在文化产业的视域中,文化资源成了产业开发的基础,产业开发是文化资源的延伸,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形成了现实的文化产业。

正是因为有了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要生产出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产品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基础的文化资源才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以在文化产业的视域中,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7]文化资源在经济产业领域作用和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渗透,但是当我们回到文化的传统内涵中我们会发现,文化最早与社会发生关系并产生影响作用的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如文治(治国理念)、文化教化(教育理念)、文质彬彬(个人修养)等。实际上文化一直在社会各个领域显在或隐性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也一直把对优秀的和先进的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当作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平台。

4.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概念的多维审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性,根本目的是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考察,广义上是指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系统的文化支撑的一切文化成果、文化形态和文化活动形式的总称。狭义是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初级文化成果、文化形态和文化活动形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开发、整合和创造之后形成的,能够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其实也有着特定的指向和内在的逻辑,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是把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来源和资源基础,强调资源的自然自为性,是不直接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间接资源,所以外延就相对宽泛一些;而狭义的概念是被思想政治教育同化和改造了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强调资源的人为性,是能够直接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文化资源,是直接资源,所以在内涵上就有较多的规定性。广义定义是狭义定义的基础,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也有助于增强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层次感,不能把基础资源和应用资源,间接资源和直接资源混为一团。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学科价值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资源基础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到现阶段,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具有基础性研究意义的课题。虽然不断有研究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功能、文化生态等命题,但总体上还处于提出问题阶段,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界定,研究思路也比较狭窄。习惯于把文化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环体和介体,重在探讨文化是如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工具和外力因素的,或者探讨某种单一文化成果和形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研究则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发生关系的最基础性的命题,即文化之所以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环体和介体,从根源上讲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文化资源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非常注意思想资源、政治资源的借鉴、整合、创造和运用,对于其文化资源基础的发掘和应用相对比较薄弱,其实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因为政治资源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思想资源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度,文化资源则给思想政治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广度。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野、空间和思路

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野。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最通用的观点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典型的思想、政治和教育三者融合的视角,而在文化的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先进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主流文化形态的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是用先进文化的标准和力量来鉴别、整合不同时代的文化资源,创设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文化成果,通过一定的文化传播、灌输和渗透手段,最终把整个社会的文化层次和社会人的文化品位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文化过程。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也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有着特定而又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来源;又因为它与政治学和教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又有着复杂的政治学和教育学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命题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文化学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空间。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在当今时代,文化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文化正在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在经济领域,企业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开发离不开文化、品牌创立离不开文化,通过经济手段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做法更是比比皆是,文化资源好像成了经济产业发展的专有名词,由此可见,经济领域对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个启示吗?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如何把本学科的文化资源开发整合成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并让它们产生明显的效果和价值等等。这种略带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思路,可以让我们更加务实和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当前重学术和理论研究思路的一个适宜补充。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吴潜涛,郑永廷,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周琪,夏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建设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9.

[3]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

[4]张岱年,方克印.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5]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6]檀文茹,徐静珍.论文化资源及其功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2.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4]马广洲.中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差异性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董永传说;文化产品;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以“白蛇传”为背景的杭州《印象・西湖》实景演出;以刘三姐故事为背景的广西《印象・刘三姐》漓江实景演出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的探究也有许多,如肖刚的硕士论文《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中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特别阐述了体验经济这一新的旅游模式,强调体验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意义及体验经济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在博兴董永传说的开发中也可以与体验经济相结合。

有关董永传说的产业开发方面,学者们也曾做过研究,如纪永贵的博士论文《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注重结合历史文化背景来分析董永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其中的现实关怀,分别从山东博兴、湖北孝感及江台三个地方来分析对比关于董永传说的产业开发。指出了对博兴董永文化产业开发现状的担忧: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过分关注文化产业的利益性而忽视了文化事业的公益性。

博兴县对董永传说的开发做了一些工作:推出了部分“董永”牌的产品,建设了“董永公园”,举办董永文化艺术节,并且成立了董永文化研究会等。同时专门请人做了关于董永传说的产业开发方案,此方案侧重对董永传说中“孝行”主题的挖掘,但在实际的流传过程中,后期尤其是明清之后的董永传说在民间的流传其“爱情”主题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挖掘博兴董永传说的“爱情”主题,对比、分析、借鉴各地对于董永传说和类似这一文化产业开发的方法措施,除了继续推进以生态博物馆为主的静态开发模式外,加入以旅游体验为主的动态开发模式,对于博兴董永传说的开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董永传说的文化解读

董永传说在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其“卖身葬父”的孝子形象及“董永与七仙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历久弥新,日渐深入人心。自产生以后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具备了“孝行”和“爱情”两大主题。抓住这一传说的“孝行”与“爱情”两大主题对其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符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的要求。

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这个时期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侧重孝子、孝行主题。

唐代的说唱文学作品《董永变文》是董永传说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增加了董永与七仙女生离死别的情节。从此“爱情”开始成为董永传说演变过程中“孝行”主题之外的另一主题。

宋元南戏《董秀才遇仙记》是关于董永传说最早的戏剧,以戏曲的形式演绎了董永与七仙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新中国诞生后,黄梅戏《天仙配》拍成电影,在情节内容上有不少创新之处,增加了反封建的内容,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更加缠绵悱恻,爱情主题更加突显。

纵观董永传说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出其的演变特点:一是内容上,由“孝行”主题逐渐过渡到“爱情”主题。二是形式上,董永传说的载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要让董永传说这一文化遗产变成令人普遍接受的大众化消费品,必须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解读,即孝行与爱情两大主题,再用今天人们的感受去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

二、董永传说进一步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因此抓住董永传说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董永传说自博兴发源,后流传到全国各地,如湖北孝感、江台―丹阳、安徽安庆等地,这些地方都对董永传说进行了开发,其成功的经验为博兴的董永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在董永文化的保护与宣传方面,孝感市以董永和七仙女故事命名城区的街道、建筑等,还出版编写了《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市文体局编(内部资料).孝文化史料征集[M].2001.]《孝感孝文化》[吴崇恕.孝感孝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等,利用孝文化打造城市名片。

(二)搜集遗迹、遗址方面,江苏省东台市搜寻到与董永传说相关的50多处遗迹,还重新设计了与董永传说有关的旅游景点,合理的整合了旅游资源。

(三)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安徽安庆利用黄梅戏《天仙配》来扩大知名度,将地方优势与旅游相结合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这是发展董永文化产业最行之有效、最迅速的一条措施,博兴的董永开发也可借鉴。

虽然博兴县政府在董永传说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保护机制不健全,对董永传说的开发力度不足。因此,要想促进山东博兴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董永传说作出进一步的探究与开发。

三、博兴董永传说的开发模式

借鉴各地以及博兴董永传说开发的现状与经验,明确博兴董永传说的开发模式是很必要的。

董永传说的开发要做到“孝行”和“爱情”两大主题并重,静态与动态模式并重(如图3.1)

(一)静态开发模式

静态开发中游客主要是了解董永传说的演变历史以及“孝行”与“爱情”两大主题的生存环境与文化内涵。主要包括生态博物馆展览型和文化公园型。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保持文物的原始位置,将文物文化保持在原生态下的一种“博物馆”建设形式。其最大意义不仅对静态的文化加以保护,还要对动态的文化加以传承与保护。

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全面展示和介绍董永传说的历史传承。“生态博物馆”还要凸显“生态”的特点,即展现董永传说演变的各种生存环境及载体,如明清以来的各种曲艺。

文化公园型是在原有的董永公园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基本旅游设施,建成文化公园,包括文化长廊、游览区、娱乐休闲区等。文化长廊是公园的核心,通过雕塑、书籍、碑刻等形式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对“孝行”与“爱情”的不同理解展示出来。

(二)动态体验开发模式

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的含义:“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1、休闲演艺型。这类体验的重点在于“演艺”,旅游者通过“演艺”形式参与其中,满足其消费心理需求。以博兴“小戏艺术节”为基础,使观众从台下走上舞台,在专业表演者的指导下,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演形式来演绎董永传说的故事情节。

爱情旅游体验,将董永与七仙女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以“实景”表现出来,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体味超凡脱俗、忠贞不渝的爱情。主题为“天上人间共相会”,共分两个部分:一是“天宫”,二是“人间”。“天宫”主要通过高科技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体味七仙女在天宫时的生活状态。“人间”体验突出董永与七仙女爱情的见证的“老槐树”,可以用类似“情定槐荫”的主题开展一个“系红绸表真情”的活动。

董永与七仙女只做了百日夫妻,之后便天人永隔,饱受了种种相思与痛苦。根据这一段故事可以设计体验“爱情艰辛”这样的项目:“赤子丹心湖”、“爱情荆棘林”与“九转回肠桥”。通过这三关让游客们体会到爱情之路的种种困苦与磨难,让天下的有情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最后一个体验项目主题为“寄情田园”,在这个项目中主要突出农家生活的质朴与恬静。主要的实物建筑是外表简陋的汉代农家小屋,在小屋的外面可以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水果等,让游客亲手采摘果蔬、种植管理花草,并配以“农家乐”系列的住宿、餐饮服务,并将博兴有名的“小戏艺术节”舞台搬到“田园风光”中。

2、节事旅游型。节事旅游型体验从“节日”与“事件”两方面入手,在节日方面突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举行“七夕情人节”体验活动。共分两个部分:“七夕情人节单身派对”和“情定博兴,爱在七夕”情侣互动活动。

“情人节单身派对”共有三个环节:“众里寻他千百度”(男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选出令自己第一眼心动的女孩)、“为伊消得人憔悴”(考察临时组合的“情侣搭档”的合作默契能力,游戏主要有“背夹球”、“两人三足”、“仙人指路”)、“有情人终成眷属”(女孩背对男孩说出心中真正令自己动心的对象,如果男孩也对女孩动心他将主动站出来,否则原地不动)。

“情定博兴,爱在七夕”共分为三个环节:“焚香祭拜”,情侣在祭拜中祈福;“乞巧”,通过“穿针引线”、“烙巧果子”、“制面塑”等来考验情侣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精神;“互赠瓜果共享明月”,情侣间可以一起饮茶、共赏明月。

“事件”主要针对爱情中的大事件,像求婚、婚礼等设置的:一是中式古典婚庆体验,二是西式户外婚庆体验。中式古典婚庆体验,以“汉代婚俗”为例。

西式户外婚庆体验场所一般选择在董永公园内,现场的布置要突出浪漫、温馨的特点。

这一体验项目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游客们体验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婚俗文化,感受古代婚礼的庄重与自然,更是让游客体验爱情文化在不同地域、国度的表现形式。

3、旅游商品开发型。以静态模式中的文化公园为依托,建设以情人街、情人餐饮、情人宾馆、情人影院、情人摄影为基础的集旅游、娱乐、消费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商品开发型体验项目。

四、董永传说开发模式保障机制

董永传说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从政府、企业、学者、民众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实现董永传说的可持续开发。

博兴政府应首先建立关于董永传说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保障机制,实现董永传说保护与串层。其次,由政府出面寻求企业的合作,实现多渠道融资。

旅游企业是博兴董永传说开发的主体,一方面为博兴董永传说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从市场角度出发,认清市场、抓准客源,开发旅游产品。

学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参与力量。在博兴董永开发过程中,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董永传说的具体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咨询。

当地居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主体。应该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加强博兴当地与董永传说相关的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支持。

五、结语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博兴董永传说就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解读,一方面要从历史传统角度去发掘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至善至孝的“孝行文化”和董永与七仙女所代表的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另一方面要从现代人的角度去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

21世纪体验经济已经来临,博兴的董永传说开发应该既注重以生态博物馆为主的静态开发模式又注重以旅游体验为主的动态开发模式。尤其是在动态开发模式上要抓住董永传说“孝行”和“爱情”两大主题,设置吸引人的体验环节,真正实现游客从“眼睛旅游”到“全身旅游”,改变以前“走马观花”式“急行军”式的观光旅游模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本身具有脆弱性,在开发中从政府、企业、学者、民众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实现董永传说的可持续开发。

参考文献:

[1]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3]李建业,董金艳.董永与孝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3.

[4]政协博兴县委员会.董永故里・博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5]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工作是剧场,业务是舞台[M].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6]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陈杰,闵锐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8]纪永贵.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9]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王磊磊.真实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精神产业 民营文化企业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二、浙江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国家工商联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总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还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及宁波文体用品、德清钢琴制造、富阳古籍影印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在较短时间内吸纳了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正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归纳浙江民营文化产业主题文化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宋城集团、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如德清钢琴制造中心。

3.民营文化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民营文化企业主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营企业主体是乡镇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刚刚从田地里上岸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着扩大再生产欲望和能力的企业,产生了希望提升素质的自发要求,开始加强自身的学习。二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

4.注重文化创新,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如:横店影视城的全国品牌推广。

5.民营文化企业国际化迅速提升。浙江义乌文化商品国际贸易覆盖世界各国,宋城集团筹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

6.民营文化企业已融入市场,面对竞争找市场不找政府,形成开发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的独特运营模式。

三、结语

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强心针。这既拓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对文化产业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省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民营文化产业在促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的进入。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柳士发.从经济学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信息,1999,(2).

[3]“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报告.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5]李建国.民营经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成功探索者研究报告.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精神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二、浙江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国家工商联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总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还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及宁波文体用品、德清钢琴制造、富阳古籍影印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在较短时间内吸纳了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正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归纳浙江民营文化产业主题文化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宋城集团、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如德清钢琴制造中心。

3.民营文化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民营文化企业主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营企业主体是乡镇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刚刚从田地里上岸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着扩大再生产欲望和能力的企业,产生了希望提升素质的自发要求,开始加强自身的学习。二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

4.注重文化创新,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如:横店影视城的全国品牌推广。

5.民营文化企业国际化迅速提升。浙江义乌文化商品国际贸易覆盖世界各国,宋城集团筹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

6.民营文化企业已融入市场,面对竞争找市场不找政府,形成开发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的独特运营模式。

三、结语

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强心针。这既拓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对文化产业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省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民营文化产业在促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的进入。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柳士发.从经济学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信息,1999,(2).

[3]“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

调查报告.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5]李建国.民营经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成功探索者研究报告.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既包括理论层面,也包括实践层面。”“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开-始在高校推行开来。”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也日趋频繁。本文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视角,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薄弱点。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既是一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结构”。翟安英等认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遵循一定的规范,也体现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

从知识管理视角看,实践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典型的著作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将视角集中于实践教学各层面和方面的归纳和概括,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构成要素的思考。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史班德(Spender T.)将知识分成外显与内隐两类,分析层次分成个人与群体,由此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矩阵,即个人外显知识、个人内隐知识、组织(社会)外显知识和组织(社会)内隐知识。这四类知识中,在校本科生难以获得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对于高校本科生培养而言,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外显知识和个人外显知识,而实践教学是针对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而且这种组织主要是指高校之外的组织。

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于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要从大一到大四,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而且这种学会要将重点置于社会组织中。”因此实践教学的培养,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即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课外分阶段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薄弱点。

二、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

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紧紧围绕应用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学分安排等方面都予以倾斜,使得各种实践环节占教学比例近乎一半,然而该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虽然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实践上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要求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然而纵观其所有课程实践环节,在42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为24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87%。如果分别考察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眭选修课三大类课程。11门专业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学时共110,占该类课程总学时的15.28%;类似地,15门限制性选修课的比例为14.95%;16门任意性选修课仅占7.67%。不难想象,所谓“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只能是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其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很难控制。

三、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

“学会共同生活”既属于组织内隐知识,也属于个人内隐知识。目前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主要有大一年级的社会调查,大三阶段的专业见习和大四阶段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的组织、规模、涉及面均要逊于专业见习,因此这里重点分析后者的效果。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笔者对该刚完成专业见习的两个班级发放了6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有88%的同学认为专业见习是有必要的。针对“本次见体满意度”的统计显示,68%的同学认为“本次见习要优于旅游参观”。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于见习工作安排本身是认可的,但在具体的效果认同上,观点出现了差异。

首先,对于“本次见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只有25%的同学认为“符合”,而剩下75%中,有18%认为“不符合”,大多数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其次,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看,只有44%的同学赞同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而56%的同学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技能提升。由此看来,此种专业见习在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班级活动也差不多。再者,从增强就业信心来看,仅有37%的同学赞同通过本次见习增强了就业信心,而有31%的同学认为就业信心受到了打击;易言之,本次专业见习并未让大多数同学增强就业信心。

此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针对“此次见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一问,高达72%的同学赞同“仅能用上一点”。类似地,针对本次见习与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符合度”,大多数(51%)同学认为“基本符合”,认为不符合的竟然也有37%。

不难看出,虽然学生认可专业见习工作本身,但是对于专业见习的效果和目标实现上却并不认同,见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作用不大,就业信心不但鲜有提升,还受到打击。专业见习应该继续做下去,但从见习的行业、岗位及形式上要有所改进。

四、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也包含很多的隐性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完成为选题寻求答案等一系列工作,包含了很多个人内隐知识甚至M织内隐知识。从最理想的层面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既能让学生“学会认知”,也能让学生“学会做事”。从查找资料、撰写综述,到搜集资料、展开写作,每个环节学生都会在解决问题中学到很多知识。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论文选题、综述、写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从教师方面看:首先,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论文指导的质量。论文指导及其耗费心血,但很多时候,该大学每名指导教师每学年不得不指导十几名学生,四届本科生累计共有数十人。因此,想要人人都能保证质量,显然是欺人之谈;其次,个别指导教师的水平不足,制约了学生论文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在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再者,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过低,难免会有指导教师不重视。如果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甚至放任自流,学生再不积极主动,论文的规范都很难保证,更不用说水平提升。

从学生方面看:一是平时训练的不足。很多学生在大三之前都意识不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到了大四突然面临到公务员考试、就业面试、考研复习等多重客观压力,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二是学生间的基本素质差别较大。虽然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但个别学生阅读面较窄,不知道如何查阅论文,基本的写作表达都成问题,更不用谈研究、分析和论证能力提升。

五、讨论与结论

上一篇:宅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文化论文范文